CN117844638A - 生物反应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生物反应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844638A CN117844638A CN202311833578.0A CN202311833578A CN117844638A CN 117844638 A CN117844638 A CN 117844638A CN 202311833578 A CN202311833578 A CN 202311833578A CN 117844638 A CN117844638 A CN 1178446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clamp
- microfluidic chip
- groove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10412 per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16 photochemical c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113 cell cult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049 pear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975 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2804 Drug toleran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09 Tef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62 Tef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acryl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DMFGNRRURHSENX-UHFFFAOYSA-N beryllium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Be].[Cu] DMFGNRRURHSEN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72 biological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62 carbon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58 cul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7 detri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097 nutrien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881 tumor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02—Form or structure of the vessel
- C12M23/16—Microfluidic devices; Capillary tub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9/00—Supporting devices; Holding devices
- B01L9/52—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at sample carriers, e.g. for plates, slides, chips
- B01L9/527—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at sample carriers, e.g. for plates, slides, chips for microfluidic devices, e.g. used for lab-on-a-chip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12M29/10—Perfus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生物反应系统,生物反应系统包括:微流控芯片、夹具和灌输装置,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固定组件,夹具本体的第一面开设有容置槽,夹具本体的第二面与第一面相对,容置槽用于放置微流控芯片,夹具本体还开设有注液流道和抽液流道,注液流道的第一端用于向微流控芯片输送液体,微流控芯片排出的液体流入容置槽,容置槽与抽液流道的第一端连通;固定组件设于夹具本体上,用于将微流控芯片固定容置槽中;灌输装置分别与注液流道的第二端、抽液流道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对微流控芯片进行换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生物反应系统培养环境来进行生物反应,例如,器官细胞培养、肿瘤细胞培养和细胞药物耐受实验。一般地,生物反应系统包括:微流控芯片、夹具和灌输装置。微流控芯片中设置有毛细管和腔体,腔体用于进行生物反应,毛细管用于向腔体输送生物反应所需的液体。微流控芯片通过夹具进行固定,夹具上配置了流道,该流道连通微流控芯片的毛细管和灌输装置,灌输装置通过该流道对毛细管中的液体进行更换,从而不断地向腔体中输送生物反应所需的液体。在上述的换液方式中,由于灌输装置的泵压,由于腔体中的液体很难回流至毛细管,导致在换液过程中,仅更换了毛细管中的液体,而没有排出生物反应过程产生的废液,难以营造生物反应所需的良好环境。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物反应系统,用于排出微流控芯片在生物细胞培养过程遗留的废液,以营造更好的生物细胞的培养环境。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反应系统,所述生物反应系统包括:微流控芯片、夹具和灌输装置;
所述夹具包括:所述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固定组件,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一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所述容置槽用于放置所述微流控芯片,所述夹具本体还开设有注液流道和抽液流道,所述注液流道的第一端用于向所述微流控芯片输送液体,所述微流控芯片排出的液体流入所述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所述抽液流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夹具本体上,用于将所述微流控芯片固定所述容置槽中;
灌输装置,所述灌输装置分别与所述注液流道的第二端、所述抽液流道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对所述微流控芯片进行换液。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反应系统,生物反应系统包括:微流控芯片、夹具和灌输装置,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固定组件,夹具本体的第一面开设有容置槽,夹具本体的第二面与第一面相对,容置槽用于放置微流控芯片,夹具本体还开设有注液流道和抽液流道,注液流道的第一端用于向微流控芯片输送液体,微流控芯片排出的液体流入容置槽,容置槽与抽液流道的第一端连通;固定组件设于夹具本体上,用于将微流控芯片固定容置槽中;灌输装置分别与注液流道的第二端、抽液流道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对微流控芯片进行换液。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反应系统中,灌注装置通过夹具的注液流道向微流控芯片输送液体,从微流控芯片中流出的液体流入夹具的容置槽,容置槽中的液体从抽液流道中被灌注装置抽走,由此,排出了在生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产生并遗留在微流控芯片中的废液,与微流控芯片仅从其自身的出液口排出液体相比,废液排出率更高,能够营造更好的生物细胞的培养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反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本体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本体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底面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夹具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沿两个导引孔的中心的半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灌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灌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灌注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结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反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毛细管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300、微流控芯片;31、芯片本体;311、进液口;312、出液口;313、第二防呆部;32、腔体;33、毛细管;331、微孔;3311、第一开口;3312、第二开口;100、夹具;11、夹具本体;111、容置槽;1111、第一凹陷部;1112、第二凹陷部;1113、第一防呆部;1114、出液凹槽;112、连通槽;113、观察通孔;114、注液流道;1141、第一注液流道段;1142、第二注液流道段;115、抽液流道;1151、第一抽液流道段;1152、第二抽液流道段;116、防溢槽;117、第一连接组件;1171、第一凸起件;1172、第二凸起件;1181、滑动槽;1182、弹簧孔;119、固定槽;12、固定组件;121、滑动片;122、弹簧;123、弹片;1231、固定件;1232、拨片;13、夹具盖;131、第二连接组件;1311、第一凹槽;1312、第二凹槽;132、导引孔;1321、第一导引孔段;1322、第二导引孔段;14、托盘;15、托盘提手;16、支撑板;M1、微流控芯片的第一面;M2、微流控芯片的第二面;M3、微流控芯片的第三面;F1、夹具本体的第一面;F2、夹具本体的第二面;S1、夹具盖的第一面;S2、夹具盖的第二面;300、灌注装置;31、第一灌注器;311、第一灌注器31的容纳件;312、第一灌注器31的活塞件;32、第二灌注器;321、第二灌注器32的容纳件;322、第二灌注器32的活塞件;33、底座;331、第二固定件;3311、第二固定槽;3312、第二限位片;332、主座;333、第一支座;334、第二支座;335、夹持组件安装板;34、驱动组件;341、导向杆;342、驱动丝杆;35、滑块组件;351、滑块件;352、连接件;353、滑座件;354、第一固定件;3541、第一固定槽;3542、第一限位片;355、搭扣件;36、第一夹持组件;361、第一依托件;362、第一盖板件;363、第一固定螺柱;364、手提件;365、挂钩件;366、第一定位件;367、第一夹板件;368、第一锁紧件;37、第二夹持组件;371、第二依托件;372、第二盖板件;373、第二固定螺柱;374、第三固定螺柱;375、支撑架件;376、分度销;377、第二夹板件;378、第二锁紧件;38、进位销;39、灌注泵;;400、生物反应系统;41、连接管;42、第一容纳柜;421、束线扣;43、第二容纳柜;431、隔层槽;432、承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有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反应系统,所述生物反应系统包括:微流控芯片、夹具和灌输装置,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固定组件,夹具本体的第一面开设有容置槽,夹具本体的第二面与第一面相对,容置槽用于放置微流控芯片,夹具本体还开设有注液流道和抽液流道,注液流道的第一端用于向微流控芯片输送液体,微流控芯片排出的液体流入容置槽,容置槽与抽液流道的第一端连通。灌输装置分别与注液流道的第二端、抽液流道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对微流控芯片进行换液。
请参阅图1,图1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反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生物反应系统400包括:夹具100和灌注装置300。灌装装置300包括:第一灌注器31、第二灌注器32和灌注泵39,灌注泵39驱动第一灌注器31和第二灌注器32中一个实现抽液功能,另一个实现注液功能。第一灌注器31和第二灌注器32通过连接管41和夹具100连接。夹具100包括夹具本体11。在本实施例中,两根连接管41均包括输液管和针头,其中一根输液管的一端与一个灌注器连接,另一端通过针头与夹具100上的注液流道连通,另一根输液管的一端与另一个灌注器连接,另一端通过针头与夹具100上的抽液流道连通。示例性的,第一灌注器31用于抽液,第二灌注器32用于注液。
请参阅图2,图2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微流控芯片300包括:芯片本体31、腔体32和毛细管33,腔体32的开口位于芯片本体31的第二面M2,毛细管33位于腔体32中。芯片本体31的第三面F3还开设有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毛细管33能够通过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进行换液。芯片本体31的第二面M2和第一面M1相对,芯片本体31的第三面M3与芯片本体31的第一面M1、第二面M2垂直。
请参阅图3,图3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夹具100包括:夹具本体11和固定组件12。固定组件12用于将微流控芯片300固定于夹具本体11中。
示例性的,夹具100在使用过程中水平放置,夹具本体11的第一面F1为水平面朝下,并朝向容纳腔的底部,即夹具本体11的第一面F1为夹具本体11的底面,夹具本体11的第二面F2为水平面朝上,即夹具本体11的第二面F2为顶面。微流控芯片300固定于夹具100时,芯片本体31的第一面M1朝下放置,即芯片本体31的第一面M1为微流控芯片300的底面,芯片本体31的第一面M1朝上放置,即芯片本体31的第一面M1为顶面。需要说明的是,芯片本体31为微流控芯片300的主体部分,芯片本体31的第一面M1、第二面M2和第三面M3,也可以作为微流控芯片300的第一面M1、第二面M2和第三面M3。
请参阅图2和图4,图4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固定组件12设于夹具本体11上,用于将微流控芯片300固定容置槽111中。夹具本体11的第一面F1开设有容置槽111。容置槽111用于放置如图2所示的微流控芯片300,微流控芯片300的腔体32与容置槽111连通,从腔体32的开口中的流出液体流入容置槽111。微流控芯片300的腔体32中的液体溢出腔体32时,通过连通槽112流入容置槽111。
容置槽111的两端分别用于对微流控芯片300的两端做限位,容置槽111的其中一端还用于安装固定组件12。固定组件12处于伸展状态时,便于微流控芯片300置入容置槽111;固定组件12处于复位状态时,能够固定放置在容置槽111中的微流控芯片300。
请参阅图5,图5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夹具本体11开设有注液流道114,注液流道114的第一端用于与如图1所示的第二灌注器32连接,注液流道114的第二端用于与微流控芯片300的进液口311连接。注液流道114的第一端设置在夹具本体11的第二面F2,注液流道114的第二端开设于容置槽111的侧壁,该侧壁与微流控芯片300的第三面M3向对应。当微流控芯片300固定于容置槽111中,注液流道114的第二端与微流控芯片300的进液口311连接。注液流道114的第二端处还设有密封件,例如,密封件为橡胶圈或硅胶圈中的一种,以确保注液流道114的第二端与微流控芯片300的进液口311之间密封性。
请参阅图图6,图6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本体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夹具本体11开设有抽液流道115,抽液流道115的第一端开设于夹具本体11的第二面F2。抽液流道115的第二端与容置槽111连通(图中展示为容置槽111的所在区域)。
抽液流道115的第一端设置在夹具本体11的第二面F2,用于与如图1所示的第一灌注器31连接。抽液流道115的第二端与容置槽111连接,用于在容置槽111中的液面高度达到预设高度时,通过第一灌注器31抽取容置槽111中的液体,以降低容置槽111中的液面高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反应系统中,灌注装置通过夹具的注液流道向微流控芯片输送液体,从微流控芯片中流出的液体流入夹具的容置槽,容置槽中的液体从抽液流道中被灌注装置抽走,由此,排出了在生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产生并遗留在微流控芯片中的废液,与微流控芯片仅从其自身的出液口排出液体相比,废液排出率更高,能够营造更好的生物细胞的培养环境。
为了更清晰地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还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该具体实施例用于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拓展说明,而不在于限制本申请。
请参阅图7,图7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夹具100还包括托盘14,托盘14用于放置夹具本体11,夹具11放置在托盘14提供的容纳腔中,其中,一个托盘14可以放置多个夹具本体11,托盘14用于为每个夹具本体11提供单独的容纳腔,夹具本体11用于放置微流控芯片300,微流控芯片300中的液体流出后,流入托盘14提供的容纳腔,由于夹具本体11的第一面F1朝向容纳腔的底部,即容置槽111的开口是朝向容纳腔的,液体在容纳腔汇集,相当于在容置槽111中汇集,汇集到一定高度后,被如图1所示的第一灌注器31抽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夹具本体11的第一面F1还开设有连通槽112。连通槽112与容置槽111连接,连通槽112的深度大于容置槽111的深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深度的基准面为夹具本体11的第一面F1。
如图5所示,微流控芯片300中的液体从腔体32的开口溢出,通过连通槽112排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连通槽112将容置槽111和微流控芯片300的腔体32进行连通,以确保液体溢出腔体32后,能够快速地流入容置槽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夹具本体11的第一面F1和第二面F2之间还开设有观察通孔113,观察通孔113与容置槽111连通。
观察通孔113用于从夹具本体11的第二面F2向微流控芯片300提供光照,观察通孔113还便于用户从微流控芯片300中取出微流控芯片300中的生物样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夹具本体11的第一面F1还开设有出液凹槽1114,出液凹槽1114在容置槽111的侧壁处与容置槽111连通,该侧壁与微流控芯片300的第三面M3对应。如图2所示的微流控芯片300放置在容置槽111中时,微流控芯片300的出液口312位于容置槽111内,且微流控芯片300的出液口312与出液凹槽1114对应,从出液口312中流出的液体,通过出液凹槽1114能够更快速地排入容置槽11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夹具本体11的第一面F1还开设有防溢槽116,防溢槽116与容置槽111连通。
请参阅图8,图8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本体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图中通过虚线框所在的区域展示容置槽111、防溢槽116和观察通孔113,防溢槽116与容置槽111呈台阶状。防溢槽116的深度大于容置槽111的深度,深度的基准面为夹具本体11的第一面F1。防溢槽116与容置槽111的深度差为:0.5mm-3mm,例如,防溢槽116与容置槽111的深度差为1.7mm。
由于液体存在毛细现象,容置槽111中的液体沿着容置槽111的侧壁向抽液流道115的第二端汇集,在容置槽111中的液面高度未达到预设高度时,抽液流道115的第二端也能从容置槽111中抽走液体。这种非正常的抽液现象导致容置槽111中的液面高度不足,从而导致了微流控芯片300中的液体存量不足,从进而导致了微流控芯片300中的生物反应条件得不到保证。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抽液流道115的第二端处设置防溢槽116,防溢槽116与容置槽111存在高度差,因此,容置槽111中的液体由于毛细现象到达防溢槽116时,先在防溢槽116的侧壁上产生液珠,在重力的作用下,大部分液珠掉落,从而减少了到达抽液流道115的第二端的液珠的数量,进而避免了容置槽111中的液体被过度抽取,提高了换液过程的平衡程度。
此外,还需要确保抽液流道115的第二端与防溢槽116的侧壁的距离为:2mm-5mm,才能够得到更好的防毛细效果。
请参阅图9,图9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底面示意图。如图9所示,防溢槽116的侧壁包括以抽液流道115的第二端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弧形侧壁段,r的取值范围为:2mm-5mm,例如,r可以为2.4mm、3.5mm或4.5mm中的任意一种。通过限定抽液流道115的第二端与防溢槽116的侧壁的距离,能够让毛细现象产生的液珠在汇集至抽液流道115的第二端之前滴落,从而减少了到达抽液流道115的第二端的液珠的数量,进而避免了容置槽111中的液体被过度抽取。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注液流道114的第一端至第二端至少包括第一注液流道段1141和第二注液流道段1142,第一注液流道段1141的直径大于第二注液流道段1142的直径,第一注液流道段1141和第二注液流道段1142的连接处呈斜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抽液流道115的第一端至第二端至少包括第一抽液流道段1151和第二抽液流道段1152,第一抽液流道段1151的直径大于第二抽液流道段1152的直径,第一抽液流道段1151和第二抽液流道段1152的连接处呈斜面状。
一般地,注液流道114和抽液流道115的直径与灌注件的直径相同,但是这样设置不利于灌注件插入,不仅降低了操作效率,还可能在灌注件插入的过程中,折弯了针头。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注液流道114的第一端和抽液流道115的第一端用于插入灌注件,位于注液流道114的第一端的第一注液流道段1141的直径大于第二注液流道段1142的直径,位于抽液流道115的第一端的第一抽液流道段1151的直径大于第二抽液流道段1152的直径,以便于灌注件从注液流道114的第一端插入。同时,本申请实施例还在第一注液流道段1141和第二注液流道段1142、第一抽液流道段1151和第二抽液流道段1152的连接处做了斜面状处理,使连接处达成由大到小的过度,提高灌注件在连接处的通过性,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斜面状包括锥形状,还包括其他由大到小的形状,例如,圆弧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斜面状仅用于对实施例进行具体介绍,而不在于限制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注液流道段1141和第一抽液流道段1151处还设有密封件,例如,密封件为橡胶圈或硅胶圈中的一种,以确保第一注液流道段1141、第一抽液流道段1151与灌注件之间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图10展示了本申请实施提供的一种夹具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容置槽111包括沿微流控芯片300的侧边方向开设的第一凹陷部1111和第二凹陷部1112。第一凹陷部1111与防溢槽116连通。微流控芯片300在第一面M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矩形的长边为微流控芯片300的侧边。这样,既扩大容置槽111中的液体容量,也便于用户在容置槽111中取放微流控芯片3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容置槽111的一端还设有第一防呆部1113,具体地,第一防呆部1113设置于容置槽111的一端的两个转角处,一处为凹槽状,一处为圆弧状。微流控芯片300包括第二防呆部213,具体地,第二防呆部213设置于微流控芯片300的一端的两个转角,一个为直角,另一个做了内切处理。第一防呆部1113和第二防呆部213配合时,微流控芯片300的做了内切处理的转角只能放置圆弧状的容置槽111的转角处,微流控芯片300的直角转角只能放置凹槽状的容置槽111的,由此防止微流控芯片300反向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图11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夹具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夹具本体11的第二面F2上设有第一连接组件117,夹具100还包括夹具盖13,夹具盖13包括:第二连接组件131和两个导引孔132。第二连接组件131用于与夹具本体11的第一连接组件117连接,夹具本体11和夹具盖13能够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17和第二连接组件131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两个导引孔132连通夹具盖13的第二面S2和第一面S1,夹具盖13的第二面S2和第一面S1相对。
两个导引孔132分别与注液流道114的第一端和抽液流道115的第一端对应。
请参阅图12,图12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沿两个导引孔的中心的半剖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导引孔132在夹具盖13的第二面S2的端口为第一端,导引孔132在夹具盖13的第一面S1的端口为第二端,导引孔132的第一端用于插入灌注件。在夹具本体11和夹具盖13形成一个整体之后,两个导引孔132的第二端分别与注液流道114的第一端和抽液流道115的第一端相对应。
夹具盖13用于减少从观察通孔113中落入微流控芯片300的杂质的数量,夹具盖13上的导引孔132还能够辅助用户将灌注件插入注液流道114和抽液流道115中,以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连接组件117包括:第一凸起件1171和第二凸起件1172,第二连接组件131包括:第一凹槽1311和第二凹槽1312,第一凸起件1171和第二凸起件1172分别用于与第一凹槽1311和第二凹槽1312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凹槽1311和第二凹槽1312的大小不同,或形状不同,第一凹槽1311的大小和形状与第一凸起件1171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第二凹槽1312的大小和形状与第二凸起件1172的大小和形状形同,这样,确保了第一凹槽1311和第二凹槽1312不能同时反向放置第二凸起件1172和第一凸起件1171,从而防止了夹具本体11和夹具盖13反向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将第一连接组件117设置于夹具盖13,以及将第二连接组件131设置于夹具本体11。第一连接组件117和第二连接组件131中形成配合的部件,数量和形状都是非固定的,本申请实施例仅用于做具体说明,而不在于限制本申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117和第二连接组件131配合用于防止夹具盖13与夹具本体11反向连接。
示例性,第一连接组件117和第二连接组件131仅能够在一个角度上形成配合,具体地,第一连接组件117包括:第一凸起件1171和第二凸起件1172,第二连接组件131包括:第一凹槽1311和第二凹槽1312,第一凹槽1311和第二凹槽1312的大小不同,或形状不同,第一凹槽1311的大小和形状与第一凸起件1171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第二凹槽1312的大小和形状与第二凸起件1172的大小和形状形同,这样,确保了第一凹槽1311和第二凹槽1312不能同时反向放置第二凸起件1172和第一凸起件1171。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117和第二连接组件131还能够通过加工为不规则的形状,以实现仅能够在一个角度上形成配合。此外,还能够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组件117和第二连接组形成配合的部件的数量和形式,以实现第一连接组件117和第二连接组件131仅能够在一个角度上形成配合。第一连接组件117和第二连接组件131还能通过其他现有的防呆机制进行配合,在此不详细阐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从夹具盖13的第二面S2至第一面S1,导引孔132至少包括第一导引孔段1321和第二导引孔段1322,第一导引孔段1321的直径大于第二导引孔段1322的直径,第一导引孔段1321和第二导引孔段1322的连接处呈斜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导引孔段1321和第二导引孔段1322处还设有密封件,例如,橡胶圈,以确保第一导引孔段1321、第二导引孔段1322与灌注件之间密封性。
斜面状包括锥形状,还包括其他由大到小的形状,例如,圆弧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斜面状仅用于对实施例进行具体介绍,而不在于限制本申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图13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爆炸示意图。如图13所示,固定组件12包括:滑动片121和弹簧122。夹具100本体的第二面F2开设有滑动槽1181,滑动槽1181和容置槽111相对,滑动槽1181和容置槽111之间开设有弹簧孔1182,弹簧孔1182用于安装弹簧122。滑动片121为U型,滑动片121的一部分放置于滑动槽1181中,一部分放置于容置槽111中,弹簧122的一端与滑动片121的U型的底部连接,弹簧122的另一端与夹具100本体连接。在对滑动片121施加外力时,滑动片121在滑动槽1181中移动,以便于在容置槽111中放置微流控芯片300。放置微流控芯片300并停止施加外力之后,弹簧122使滑动片121复位,以卡紧微流控芯片3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图14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爆炸示意图。如图14所示,固定组件12包括:弹片123。弹片123包括:固定件1231和拨片1232。夹具100本体的第二面F2开设有固定槽119,滑动槽1181和固定槽119相对,固定槽119用于安装固定件1231,固定件1231通过螺丝固定于固定槽119。在对拨片1232施加外力时,拨片1232产生形变,以便于在容置槽111中放置微流控芯片300。放置微流控芯片300并停止施加外力之后,拨片1232自行复原,以卡紧微流控芯片300。弹片123可以采用SUS304、SUS316、铍铜或表面镀铁氟龙的碳钢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组件12的实施例仅用于对微流控芯片300的夹具100进行详细介绍,现有的其他固定组件的形式均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涵盖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灌注装置,灌注装置用于安装灌注器,灌注器包括容纳件和活塞件,两组灌注器同向安装于灌注装置,两组灌注器中一组为第一灌注器,另一组为第二灌注器,即两组灌注器安装于灌注装置时,每组灌注器的容纳件和活塞件的相对位置相同。
请参阅图15,图15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灌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灌注装置100包括:底座33、驱动组件34、滑块组件35、第一夹持组件36和第二夹持组件37。驱动组件34设置在底座33上。滑块组件35与驱动组件34滑动连接,驱动组件34用于驱动滑块组件35运动。第一夹持组件36安装于滑块组件35上,第一夹持组件36用于固定至少一个第一灌注器31的容纳件311。第二夹持组件37安装于底座33,第二夹持组件37用于固定至少一个第二灌注器32的容纳件321。其中,滑块组件35包括第一固定件354,第一固定件354用于固定第二灌注器32的活塞件322,和/或,底座33设有第二固定件331,第二固定件331用于固定第一灌注器31的活塞件312。驱动组件34驱动滑块组件35运动,驱动第一灌注器31和第二灌注器32中一个实现抽液功能,另一个实现注液功能。第二固定件331的底部设置有腰型孔,可以前后调整,用以适配不同品牌注射器和不同型号的注射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块组件35上设有第一固定件354,第一固定件354用于固定第二灌注器32的活塞件322,以使滑块组件35在向第一方向运动时,拉动第二灌注器32的活塞件322,第二灌注器32的容纳件321固定在底座33上,滑块组件35在向第一方向运动时,第二灌注器32实现抽液功能。第一灌注器31的容纳件311固定在滑块组件35上,第一灌注器31的活塞件312被底座33上的第二固定件331顶住,滑块组件35在向第一方向运动时,推动第一灌注器31的容纳件311,第二灌注器32实现注液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第一固定件354安装于滑块组件35面向第二方向的侧面,第二灌注器32的活塞件322包括凸起片,第一固定件354用于固定第二灌注器32的活塞件322的凸起片。这样,滑块组件35推动第二灌注器32的活塞件322向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保滑块组件35和第二灌注器32的活塞件322两者的相对位置不变化,从而保证第二灌注器32的活塞件322在第二灌注器32的容纳件321中移动的精度,进而提高注液精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灌注器31的活塞件312固定在第二固定件331上,滑块组件35拉动第一灌注器31的容纳件311向第二方向运动时,第一灌注器31实现抽液功能。第二灌注器32的容纳件321固定在底座33上,滑块组件35推动第二灌注器32的活塞件322向第二方向运动时,实现注液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滑块组件35向第一方向移动时,仅设置第二固定件331,不设置第一固定件354,可同时驱动第一灌注器31和第二灌注器32中一个实现抽液功能,另一个实现注液功能。滑块组件35向第二方向移动时,仅设置第一固定件354,不设置第二固定件331,亦可同时驱动第一灌注器31和第二灌注器32中一个实现抽液功能,另一个实现注液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灌注装置中,第一夹持组件与滑块组件连接,第一灌注器的容纳件固定在第一夹持组件上,第一灌注器的活塞件固定在底座的第二固定件上,第一灌注器的容纳件固定第二夹持组件上,第二夹持组件固定在底座上,第二灌注器的活塞件固定在滑块组件的第二固定件上,因此,滑块组件运动时会带动第一灌注器的容纳件运动,以及带动第二灌注器的活塞件运动,从而分别使两组灌注器同时实现了注液功能和抽液功能,减少了同时实现注液功能和抽液功能所需的灌注装置的数量,节约了空间和设备经费,同时,也实现了等量或者等比例的抽液和注液。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灌注器和第二灌注器为同向安装的,两组灌注器在共用了纵向空间,减少了安装所需的横向空间,因此,减小了灌注装置所需的横向空间,从而减小了灌注装置的占用面积。针头朝向相同,可以使抽液/注液管道更整齐的排放。
为了更清晰地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还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该具体实施例用于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拓展说明,而不在于限制本申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6,图16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灌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驱动组件34包括:电机(图中未示出)、导向杆341和驱动丝杆342,底座33包括:主座332、第一支座333和第二支座334。第一支座333和第二支座334相对设置于主座332上,导向杆341和驱动丝杆342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支座333和第二支座334。
电机设置在主座332、第一支座333和第二支座334中的任意一个上,电机用于带动驱动丝杆342转动,驱动丝杆342还与滑块组件35连接,进而用于驱动滑块组件35运动。底座33中还设置了传动组件和控制电路,传动组件用于连接电机和驱动丝杆342,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电机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滑块组件35还包括滑块件351、连接件352和滑座件353,滑座件353与导向杆341、驱动丝杆342滑动连接,滑座件353还与连接件352连接,滑块件351安装于连接件35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7,图17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灌注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如图17所示,连接件352开设有腔体,滑座件353安装于连接件352的腔体中,滑座件353和连接件352均开设有与导向杆341和驱动丝杆342对应的通孔,导向杆341和驱动丝杆342穿过滑座件353的通孔和连接件352的通孔,从而允许滑块组件35在驱动组件34上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直线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8,图18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第一夹持组件36包括:第一依托件361、第一盖板件362和第一固定螺柱363,第一依托件361与第一盖板件362连接,第一灌注器31的容纳件311安装于第一依托件361和第一盖板件362之间,第一固定螺柱363用于使第一依托件361与第一盖板件362保持固定。
第一依托件361开设有多个V型的安装槽,每个安装槽用于安装一个第一灌注器31的容纳件311,第一灌注器31的容纳件311置入安装槽之后,在盖上第一盖板件362。这样,能提高三者之间的稳定性,以减小晃动。
在第一夹持组件36上安装第一灌注器31之前,先将第一盖板件362和第一依托件361分开,再将第一灌注器31的容纳件311安装于第一依托件361,然后在第一依托件361上安装第一盖板件362,并通过第一固定螺柱363使三者紧固。这样,能够使灌注器稳定地夹持于第一夹持组件36。
第一固定螺柱363的上段的直径大于下段的直径,第一盖板件362开设有通孔,以允许第一固定螺柱363的下段通过,并卡住第一螺纹柱的上段。第一固定螺柱363的下段和第一依托件361还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和螺纹槽,以将第一固定螺柱363固定于第一依托件36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第一夹持组件36还包括手提件364,手提件364与第一盖板件362。用户可通过手提件364提起第一夹持组件36。
如图17所示,第一依托件361通过螺丝与滑块件351连接,第一依托件361和滑块件351滑块件351设有进位销38,通过进位销38在两者之间预留一定的空间。第一盖板件362开始有螺丝通孔,第一盖板件362的螺丝通孔便于用户松紧用于连接第一依托件361和滑块件351的螺丝。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第一夹持组还包括挂钩件365和第一定位件366,滑块组件35还包括搭扣件355,搭扣件355与挂钩件365活动连接。滑块件351的上部为凸起,凸起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一夹持组件36的两个第一定位件366之间的距离相同,两个第一定位件366能够和该凸起形成配合,再将搭扣件355扣紧挂钩件365,以确保第一夹持组件36和滑块组件35之间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9,图19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第一夹持组件36还包括第一夹板件367和第一锁紧件368,第一锁紧件368与第一依托件361连接,第一夹板件367与第一锁紧件368连接,第一夹板件367用于将第一灌注器31的容纳件311固定于第一依托件361。第一灌注器31的容纳件311一端有凸起片,通过第一夹板件367和第一依托件361,将该凸起片夹紧在两者之间,以进一步得提高第一灌注器31和第一夹持组件36之间的稳定性。
示例性的,第一锁紧件368与第一依托件361连接,第一锁紧件368可转动,第一锁紧件368和第一夹板件367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和螺纹槽。第一锁紧件368通过转动调节与第一夹板件367之间的松紧程度,从而调节第一夹板件367和第一依托件361之间的松紧程度,以便于第一灌注器31的取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0,图20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第二夹持组件37包括:第二依托件371、第二盖板件372和第二固定螺柱373,第二依托件371与第二盖板件372连接,第二灌注器32的容纳件321安装于第二依托件371和第二盖板件372之间。
第二依托件371与第二盖板件372连接,第二灌注器32的容纳件321安装于第二依托件371和第二盖板件372之间,第二固定螺柱373用于使第二依托件371与第二盖板件372保持固定。
第二依托件371开设有多个V型的安装槽,每个安装槽用于安装二个第二灌注器32的容纳件321,第二灌注器32的容纳件321置入安装槽之后,在盖上第二盖板件372。这样,能提高三者之间的稳定性,以减小晃动。
在第二夹持组件37上安装第二灌注器32之前,先将第二盖板件372和第二依托件371分开,再将第二灌注器32的容纳件321安装于第二依托件371,然后在第二依托件371上安装第二盖板件372,并通过第二固定螺柱373使三者紧固。这样,能够使灌注器稳定地夹持于第二夹持组件37。
第二固定螺柱373的上段的直径大于下段的直径,第二盖板件372开设有通孔,以允许第二固定螺柱373的下段通过,并卡住第二螺纹柱的上段。第二固定螺柱373的下段和第二依托件371还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和螺纹槽,以将第二固定螺柱373固定于第二依托件37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夹持组件37还包括第二固定螺柱374,底座33包括夹持组件安装板335,第二固定螺柱374用于将第二依托件371固定在夹持组件安装板335上,如图17所示,第二依托件371和夹持组件安装板335之间设有进位销38,以间隔第二依托件371和夹持组件安装板33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盖板件372开设有通孔,以便于用户从通孔中操作第二固定螺柱37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夹持组件37还包括支撑架件375和分度销376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1,图21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第二夹持组件37还包括:第二夹板件377和第二锁紧件378,第二锁紧件378与第二依托件371连接,第二夹板件377与第二锁紧件378连接,第二夹板件377用于将第二灌注器32的容纳件321固定于第二依托件371。
示例性的,第二锁紧件378与第二依托件371连接,第二锁紧件378可转动,第二锁紧件378和第二夹板件377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和螺纹槽。第二锁紧件378通过转动调节与第二夹板件377之间的松紧程度,从而调节第二夹板件377和第二依托件371之间的松紧程度,以便于第二灌注器32的取放。第二灌注器32的容纳件321一端有凸起片,通过第二夹板件377和第二依托件371,将该凸起片夹紧在两者之间,以进一步得提高第二灌注器32和第二夹持组件37之间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2,图22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结合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第二夹持组件37还包括:支撑架件375和分度销376,支撑架件375与第二盖板件372连接,分度销376与第二盖板件372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第一夹持组件36包括:第一定位件366,第一定位件366开设有定位孔,第二夹持组件37还包括分度销376,分度销376与定位孔形成配合,分度销376安装于支撑架,第一夹持组件36和第二夹持组件37组合时,支撑架件375用于支撑第一夹持组件36。
示例性的,图22所示,第一夹持组件36和第二夹持组件37能够叠放在一起。第一夹持组件36和第二夹持组件37分别安装第一灌注器31和第二灌注器32后,先叠放为一个整体,再安装于灌注装置100。其中,叠放时,第一夹持组件36在上,第二夹持组件37在下,通过第二夹持组件37的支撑架件375将第一夹持组件36和第二夹持组件37分隔开,并为第一夹持组件36提供支撑。支撑架件375的两端安装有分度销376,分度销376有可伸缩的销柱,该销柱与第一定位件366的定位孔配合;在第一夹持组件36和第二夹持组件37叠放在一起时,销柱伸展,卡入定位孔,以保持第一夹持组件36和第二夹持组件37之间的稳定;在第一夹持组件36和第二夹持组件37需要分开时,销柱收缩,从定位孔中退出,从而能将第一夹持组件36从第二夹持组件37上取走。第一夹持组件36和第二夹持组件37叠放后,先将第二夹持组件37固定在底座33上,再从第一夹持组件36取走安装于滑块组件35,再通过搭扣件355和挂钩件365将第一夹持组件36和滑块组件35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第一夹持组件36还包括:手提件364,手提件364与第一盖板件362连接,以便于用户提放第一夹持组件36。
通过第一夹持组件36和第二夹持组件37的叠放机制,便于用户同时操作分别用于实现注液功能和抽液功能的两组灌注器,从而避免了在一个生物反应中出现灌注器混用、用错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夹持组件37还包括第二定位件,多个第二夹持组件37叠放在一起时,第二定位件用于和分度销376形成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3,图23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第一固定件354包括:第一固定槽3541和第一限位片3542。结合图17,第一固定槽3541开设于第一固定件354贴近滑块件351的一侧面,第一限位片3542设置在第一固定件354的另一侧面,这两个侧面相对。第一固定槽3541用于置入第二灌注器32的活塞件322的凸起片,第一限位片3542开设有通道,例如该通道为V型,第一限位片3542的通道的面积小于凸起片,从而卡紧第二灌注器32的活塞件322的凸起片,进而拉动第二灌注器32的容纳件321向第一方向运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片3542和第一固定件354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开成型再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4,图24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第二固定件331包括:第二固定槽3311和第二限位片3312。第二固定槽3311开设于第二固定件331朝向第二方向的侧面,第二限位片3312也设置在第二固定件331朝向第二方向的侧面。第二固定槽3311用于置入第一灌注器31的活塞件312的凸起片,第二限位片3312开设有通道,例如该通道为V型,第二限位片3312的通道的面积小于凸起片,从而卡紧第一灌注器31的活塞件312的凸起片,进而防止第一灌注器31的活塞件312随着第一灌注器31的容纳件311向第二方向运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限位片3312和第二固定件331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开成型再组合。
第一固定件354和第二固定件331分别用于固定第二灌注件的活塞部和第一灌注件的活塞部,这样,能够确保在第一灌注器31的容纳件311和第二灌注器32的活塞部322移动的过程中,其第一灌注件的活塞部和第二灌注件的活塞部是始终固定的,从而保证第一灌注器31的活塞件312在第一灌注器31的容纳件311中的移动精度和第二灌注器32的活塞件322在第二灌注器32的容纳件321中的移动精度,进而提高换液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5,图25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5所示,夹具100还包括:托盘提手15和支撑板16。托盘提手15和支撑板16均安装于托盘14上。支撑板16上设置有多个卡槽,每个卡槽用于稳定一条连接管4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6,图26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反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6所示,生物反应系统400还包括第一容纳柜42和第二容纳柜43,第一容纳柜用于放置灌注装置300,第二容纳柜43用于放置夹具100,其中,夹具100中夹持有如图2所示的微流控芯片200。第一容纳柜42和第二容纳柜43具有控制温度、控制湿度、防尘和提供光照等功能,以便于为生物反应提供良好的反应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第一容纳柜42还包括束线扣421,束线扣421用于整束连接管41,以避免束连接管41散乱无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第二容纳柜43还包括:隔层槽431和承载板432,隔层槽431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二容纳柜43的容腔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每两个对应的隔层槽431用于放置承载板432。承载板432用于放置夹具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放置在夹具100的上方的承载板432可以放置光源,光源用于为夹具100中微流控芯片200提供必要的光照条件,以完成生物反应。
承载板432可以是透明材质的,例如,玻璃和亚克力板,这样,可以在夹具100的下方的承载板432放置观察装置,以透过放置夹具100的承载板432观察夹具100中的微流控芯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7,图27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7所示,微流控芯片300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开口34,底部开口34与如图2所示的腔体32相连接。底部开口34用于观察腔体32中的生物反应的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的托盘14,托盘14的容纳槽底部与如图27所示的底部开口34对应的区域为透明材质,以便于透过该区域观察夹具100中的微流控芯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8,图28展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毛细管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8所示,毛细管33的微孔331的第一开口3311大于微孔331的第二开口3312,第一开口3311为微孔331在毛细管33的外侧对应的开口,第二开口3312为所述微孔在毛细管的内侧对应的开口。第一开口3311向第二开口3312逐渐缩小。在加工微孔331的孔壁时,由于工艺偏差,导致微孔331的开口大小不足,通过上述开口机制,在毛细管33上生成微孔331时,由外向内逐渐缩小,确保了第二开口3312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开口3312的最小宽度范围为:1μm-20μm,具体地,第二开口3312的最小宽度范围为3μm。第二开口3312的最小宽度范围为第二开口3312的最窄处的宽度,例如,第二开口3312为矩形,矩形的宽边为第二开口3312的最窄处,矩形的宽边的长度为第二开口3312的最小宽度范围。第二开口3312以便于如图2所示的腔体32中的液体的营养物质缓慢流出,营造一种类毛细血管的培养环境,以便于更好地培养生物细胞。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微流控芯片由光固化3D打印一体成型。
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模块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模块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模块合作执行。某些物理模块或所有物理模块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特征电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申请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申请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系统包括:
微流控芯片;
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固定组件,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一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所述容置槽用于放置所述微流控芯片,所述夹具本体还开设有注液流道和抽液流道,所述注液流道的第一端用于向所述微流控芯片输送液体,所述微流控芯片排出的液体流入所述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所述抽液流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夹具本体上,用于将所述微流控芯片固定所述容置槽中;
灌输装置,所述灌输装置分别与所述注液流道的第二端、所述抽液流道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对所述微流控芯片进行换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
芯片本体;
腔体,所述腔体的开口位于所述芯片本体的第二面,所述芯片本体的第二面和第一面相对;
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位于所述腔体中;
其中,所述芯片本体的第三面还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毛细管能够通过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进行换液,所述芯片本体的第三面与所述芯片本体的第一面、所述芯片本体的第二面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开设有至少一个微孔,所述微孔的第一开口大于所述微孔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为所述微孔在所述毛细管的外侧对应的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为所述微孔在所述毛细管的内侧对应的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第二开口逐渐缩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一面还开设有连通槽,所述微流控芯片中流出的液体通过所述连通槽流入所述容置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还开设有观察通孔,所述观察通孔与所述容置槽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一面还开设有防溢槽,所述防溢槽于所述抽液流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防溢槽与所述容置槽呈台阶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槽与所述容置槽的高度差为:0.5mm-3mm;和/或,所述防溢槽的侧壁与所述抽液流道的第二端的距离为:2mm-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二面上设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夹具还包括夹具盖,所述夹具盖包括:
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用于与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一连接件连接;
两个导引孔,所述导引孔连通所述夹具盖的第二面和第一面,所述夹具盖的第二面和第一面相对,两个导引孔分别与所述注液流道的第一端和所述抽液流道的第一端对应。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装置包括:
底座;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块组件运动;
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安装于所述滑块组件上,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固定至少一个第一灌注器的容纳件;
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固定至少一个第二灌注器的容纳件;
其中,所述滑块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灌注器的活塞件,和/或,所述底座设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灌注器的活塞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滑块组件运动,驱动所述第一灌注器和第二灌注器中一个实现抽液功能,另一实现注液功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导向杆和驱动丝杆,所述底座包括主座、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相对设置于所述主座上,所述导向杆和所述驱动丝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主座、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中的任意一个上,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驱动丝杆转动,所述驱动丝杆还与所述滑块组件连接,进而用于驱动所述滑块组件运动;
所述滑块组件还包括滑块件、连接件和滑座件,所述滑座件与所述导向杆、所述驱动丝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座件还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滑块件安装于所述连接件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依托件和第一盖板件,所述第一依托件与所述第一盖板件连接,所述第一灌注器的容纳件安装于所述第一依托件和所述第一盖板件之间;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依托件和第二盖板件,所述第二依托件与所述第二盖板件连接,所述第二灌注器的容纳件安装于所述第二依托件和所述第二盖板件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夹具本体的托盘。
13.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由光固化3D打印一体成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33578.0A CN117844638A (zh) | 2023-12-27 | 2023-12-27 | 生物反应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33578.0A CN117844638A (zh) | 2023-12-27 | 2023-12-27 | 生物反应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844638A true CN117844638A (zh) | 2024-04-09 |
Family
ID=90542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833578.0A Pending CN117844638A (zh) | 2023-12-27 | 2023-12-27 | 生物反应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844638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244595A1 (en) * | 2010-04-01 | 2011-10-06 |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 Biomedical chip for blood coagulation test, method of production and use thereof |
CN106450145A (zh) * | 2016-12-26 | 2017-02-2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注液装置 |
CN106582911A (zh) * | 2017-01-06 | 2017-04-26 |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 检测系统及其微流控芯片夹具 |
CN112608841A (zh) * | 2020-12-20 | 2021-04-06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一种肿瘤类器官培养和药物实验的微流控系统及使用方法 |
CN115555064A (zh) * | 2022-09-20 | 2023-01-03 |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一种模块式毛细管微流控芯片及其装配密封方法 |
WO2023142182A1 (zh) * | 2022-01-25 | 2023-08-03 | 浙江大学 |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高通量细胞显微操作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221558459U (zh) * | 2023-12-27 | 2024-08-20 | 深圳摩方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微流控芯片夹具和生物反应系统 |
-
2023
- 2023-12-27 CN CN202311833578.0A patent/CN11784463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244595A1 (en) * | 2010-04-01 | 2011-10-06 |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 Biomedical chip for blood coagulation test, method of production and use thereof |
CN106450145A (zh) * | 2016-12-26 | 2017-02-2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注液装置 |
CN106582911A (zh) * | 2017-01-06 | 2017-04-26 |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 检测系统及其微流控芯片夹具 |
CN112608841A (zh) * | 2020-12-20 | 2021-04-06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一种肿瘤类器官培养和药物实验的微流控系统及使用方法 |
WO2023142182A1 (zh) * | 2022-01-25 | 2023-08-03 | 浙江大学 |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高通量细胞显微操作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15555064A (zh) * | 2022-09-20 | 2023-01-03 |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一种模块式毛细管微流控芯片及其装配密封方法 |
CN221558459U (zh) * | 2023-12-27 | 2024-08-20 | 深圳摩方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微流控芯片夹具和生物反应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S2890408T3 (es) | Conectores para dispositivos neumáticos en sistemas microfluídicos | |
US20160312164A1 (en) | Well plate and subject select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well plate | |
US9410119B2 (en) | Cell culture device, cell culture system, and cell culture method | |
US9050592B2 (en) | Liquid dispenser cassette | |
JP4838938B2 (ja) | モジュール式固相抽出プレートアセンブリ | |
CN103831166A (zh) | 磁性架系统、使用磁性架系统的方法和磁性架系统的使用 | |
CN221558459U (zh) | 微流控芯片夹具和生物反应系统 | |
WO2019217864A4 (en) | Combinatorial drug delivery device | |
WO2022121394A1 (zh) | 多通道微流控加样装置、组件及其应用 | |
US20180327700A1 (en) | Microfluidic platform for investigating cell-based interactions | |
US20070059818A1 (en) | Petri dish for trapping cell | |
US20090105096A1 (en) | Filter-Equipped Microplate | |
CN117844638A (zh) | 生物反应系统 | |
TWI731299B (zh) | 組合式試劑盤及試劑槽套組 | |
CN115026569A (zh) | 电子膨胀阀组装设备 | |
CN116801982A (zh) | 结合有微流体系统的测量装置 | |
US20210060459A1 (en) | Filtration device and filtration method | |
CN117839787A (zh) | 微流控芯片的夹具和生物反应系统 | |
US20210162655A1 (en) | Removable window cassette for a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 |
US11446666B2 (en) | Fluid handling device | |
CN115445679A (zh) | 样本瓶及用于样本前处理的样本转移装置 | |
CN216419445U (zh) | 一种用于移液工作台的限位装置 | |
CN104525291A (zh) | 一种试管架 | |
CN221956120U (zh) | 灌注装置和生物反应系统 | |
US11311881B2 (en) | Fluid handling method, fluid handling device used in same, and fluid handling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