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42859A - 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及平臂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及平臂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42859A
CN117842859A CN202311627252.2A CN202311627252A CN117842859A CN 117842859 A CN117842859 A CN 117842859A CN 202311627252 A CN202311627252 A CN 202311627252A CN 117842859 A CN117842859 A CN 117842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arm
mast
flat arm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272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飞
龚淼
游长沛
王涛
焦刚刚
姚斌
张前业
陈涛
张可可
王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ge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YANGZHOU GUODIAN TONGYONG MANUFACTURING CO LTD
East China Power Transmissions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ge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YANGZHOU GUODIAN TONGYONG MANUFACTURING CO LTD
East China Power Transmissions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ge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YANGZHOU GUODIAN TONGYONG MANUFACTURING CO LTD, East China Power Transmissions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ge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272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428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42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428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包括回转节、抱杆杆身、桅杆、平臂、铰链、起吊滑轮组、起吊绳和牵引设备,回转节安装在抱杆杆身顶端,桅杆安装在回转节上,平臂通过铰链和回转节连接,平臂上设有两个挂点,起吊滑轮组安装在桅杆顶部,伸出桅杆杆身,起吊绳绕过起吊滑轮组一端连接挂点,另一端连接牵引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利用抱杆桅杆进行抱杆组装,实现了山区地形吊车无法进场配合的情况下平臂抱杆的自组装功能;设置伸出桅杆杆身的起吊滑轮组,避免了组装过程中钢丝绳与桅杆摩擦的风险;桅杆高度加高,在组装过程中可使平臂端部能够到达回转节位置,提高了抱杆桅杆的安全系数以及抱杆的吊装性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及平臂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平臂抱杆,尤其是涉及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及平臂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落地臂抱杆组塔施工中,平臂抱杆相对于摇臂抱杆具有以下优势:1)不存在自动合拢情况,双摇臂抱杆在收拢靠近桅杆时,受到抱杆身引下的起伏钢丝绳自重并通过起伏滑轮组将其重力放大后,此时容易导致摇臂发生自动收拢,这在吊装就位时会造成人员的机械伤害;2)最小工作幅度不受臂长限制,双摇臂抱杆收拢时存在一个最小合拢角,此时抱杆的最小就位位置就是摇臂臂长与sinα的乘积,由此可知抱杆的最小工作幅度随着摇臂的加长而增大,导致对于较长的摇臂,最小就位位置超过横担瓶口距离导致就位困难;3)变幅系统工作受力更平稳,双摇臂抱杆在起伏过程中,起伏滑轮组钢丝绳与摇臂夹角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吊重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摇臂的收拢,起伏钢丝绳受力也随之变化,导致起伏钢丝绳绞磨的牵引力不稳定,从而影响抱杆起伏动作的平稳性。但平臂抱杆在山区组塔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图1所示,现有的平臂抱杆在组立过程中,两个平臂必须使用吊车配合吊装才能完成抱杆的安装,在山区地形,吊车很难进场进行吊装作业,所以平臂抱杆在山区组塔收到了很大的限制,无法发挥其自身的优势。
经过检索,申请公布号CN104925672A公开了全液压自爬式悬浮双面塔吊,具体公开了:包括塔身、腰环、主塔固定架、回转机构、桅杆、主摇臂、副摇臂、固定拉索和球形支撑;所述塔身上部设有回转机构、桅杆、主摇臂和副摇臂,塔身上设有腰环和主塔固定架,塔身下部设有球形支撑。
但是该现有专利并未对安装主摇臂和副摇臂的机构进行详细说明,且该专利与抱杆结构不完全相同,不能直接应用于抱杆。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在吊车无法进行吊装作业的环境下进行平臂组装的抱杆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特殊地形下吊车无法进入作业环境进行平臂组装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及平臂组装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包括回转节、抱杆杆身、桅杆和平臂,所述回转节安装在抱杆杆身顶端,所述桅杆安装在回转节上,该抱杆还包括铰链、起吊滑轮组、起吊绳和牵引设备,所述平臂通过铰链和回转节连接,所述平臂上设有两个挂点,所述起吊滑轮组安装在桅杆顶部,伸出桅杆杆身,所述起吊绳绕过起吊滑轮组一端连接挂点,另一端连接牵引设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两个挂点分别设置在平臂的三分之一处和三分之二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桅杆高度不低于平臂长度的三分之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起吊滑轮组两侧滑轮伸出桅杆杆身距离不小于1米。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桅杆顶部设有抱杆帽,所述抱杆帽内设有滑轮,所述起吊滑轮组安装在抱杆帽上,所述起吊绳绕过滑轮后,一端穿过桅杆内部到达回转节下部,另一端绕过起吊滑轮组到达抱杆杆身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的平臂组装方法,还采用了拉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起吊绳绕过起吊滑轮组一端连接平臂挂点,另一端连接牵引设备;
步骤S2,牵引设备工作,起吊绳将平臂吊起;
步骤S3,平臂位于下方的一端上升到回转节时,通过铰链与回转节连接;
步骤S4,将平臂向下旋转放平;
步骤S5,设置平臂的拉索,完成平臂的组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S1中起吊绳为两根,分别连接平臂的两个挂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S4中先将连接平臂位于下方挂点的起吊绳解开,再将平臂放平。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S2中起吊绳将平臂吊起时,平臂与水平面所呈夹角为85°~9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拉索连接平臂的挂点和桅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抱杆桅杆进行抱杆组装,实现了山区地形吊车无法进场配合的情况下平臂抱杆的自组装功能;
2)本发明设置伸出桅杆杆身的起吊滑轮组,避免了组装过程中钢丝绳与桅杆摩擦的风险;
3)本发明桅杆高度加高,在组装过程中可使平臂端部能够到达回转节位置;且可使后续拉索与水平面夹角增大,在相同吊重情况下,拉索受力相对减小,提高了抱杆桅杆的安全系数以及抱杆的吊装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方案平臂抱杆组立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桅杆加高后抱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平臂位于下方的一端上升到回转节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平臂连接回转节后放平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平臂到达水平位置示意图;
图2中标号所示:
1、回转节,2、抱杆杆身,3、桅杆,4、平臂,8、拉索;
图4中标号所示:
6、起吊滑轮组,7、起吊绳;
图5中标号所示:
30、抱杆帽,31、滑轮,5、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组装双平臂4抱杆,包括回转节1、抱杆杆身2、桅杆3、平臂4、铰链5、起吊滑轮组6、起吊绳7和牵引设备。回转节1安装在抱杆杆身2顶端,桅杆3安装在回转节1上。
平臂4通过铰链5和回转节1连接,其上设有两个挂点,两个挂点分别设置在平臂4的三分之一处和三分之二处。平臂4安装完成后,拉索8连接平臂4的挂点和桅杆3。
如图3所示,桅杆3加高,其高度不低于平臂4长度的三分之二。桅杆3顶部设有抱杆帽30,抱杆帽30内设有滑轮31,起吊滑轮组6安装在抱杆帽30上,伸出桅杆3杆身,伸出桅杆3杆身距离不小于1米。起吊绳7通过抱杆帽30内部的滑轮31从桅杆3内部引下到旋转节下部,再通过引出节的滑轮31组,将起吊绳7引出到抱杆杆身2外部,最终连接到牵引设备。
本发明将原来的抱杆平臂4和回转节1由多颗螺栓连接,改为采用铰链5式连接,让平臂4端部与回转节1连接就位后,可以向下旋转,放平吊臂,这样就无需采用吊车水平吊装安装平臂4。
如图4~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组装双平臂4抱杆的平臂4组装方法,具体如下:
起吊绳7绕过起吊滑轮组6一端连接平臂4挂点,另一端连接牵引设备;平臂4吊装时采用两个挂点进行吊装,吊装过程中保持平臂4处于垂直状态,根据挂点高度和就位高度,加高桅杆3高度,让桅杆3高度为平臂4长度的三分之二,确保使用桅杆3吊装平臂4能够满足就位高度要求;桅杆3顶部设置吊装用滑轮31组,两侧滑轮31伸出桅杆3杆身1米距离,便于平臂4吊装,防止吊装钢丝绳与桅杆3摩擦造成安全隐患;起吊绳7穿过设置在桅杆3顶部的起吊滑轮组6,起吊滑轮组6安装在桅杆3顶部的抱杆帽30上,并通过抱杆帽30内部的滑轮31从桅杆3内部引下到旋转节下部,再通过引出节的滑轮31组,将起吊绳7引出到抱杆杆身2外部,最终连接到牵引设备;起吊绳7将平臂4以85°接近垂直的方式进行起吊,并将抱杆根部的铰链5连接穿入旋转节的铰链5处;再将平臂4的两个挂点中下方的一个挂点解开,通过起吊钢丝绳平稳地将平臂4向下旋转放平;再设置平臂4的拉锁,连接平臂4的挂点和桅杆3,完成平臂4的安装。
由于对抱杆桅杆3进行了加高,抱杆桅杆3和平臂4之间的拉锁的水平角度α可以加大,在相同吊重情况下,拉锁所受力F=G/sinα相对减小,提高抱杆桅杆3的安全系数,也可以提高抱杆的吊装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包括回转节(1)、抱杆杆身(2)、桅杆(3)和平臂(4),所述回转节(1)安装在抱杆杆身(2)顶端,所述桅杆(3)安装在回转节(1)上,其特征在于,该抱杆还包括铰链(5)、起吊滑轮组(6)、起吊绳(7)和牵引设备,所述平臂(4)通过铰链(5)和回转节(1)连接,所述平臂(4)上设有两个挂点,所述起吊滑轮组(6)安装在桅杆(3)顶部,伸出桅杆(3)杆身,所述起吊绳(7)绕过起吊滑轮组(6)一端连接挂点,另一端连接牵引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挂点分别设置在平臂(4)的三分之一处和三分之二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桅杆(3)高度不低于平臂(4)长度的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吊滑轮组(6)两侧滑轮(31)伸出桅杆(3)杆身距离不小于1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桅杆(3)顶部设有抱杆帽(30),所述抱杆帽(30)内设有滑轮(31),所述起吊滑轮组(6)安装在抱杆帽(30)上,所述起吊绳(7)绕过滑轮(31)后,一端穿过桅杆(3)内部到达回转节(1)下部,另一端绕过起吊滑轮组(6)到达抱杆杆身(2)外部。
6.一种权利要求1~5所述自组装双平臂抱杆的平臂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采用了拉索(8),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起吊绳(7)绕过起吊滑轮组(6)一端连接平臂(4)挂点,另一端连接牵引设备;
步骤S2,牵引设备工作,起吊绳(7)将平臂(4)吊起;
步骤S3,平臂(4)位于下方的一端上升到回转节(1)时,通过铰链(5)与回转节(1)连接;
步骤S4,将平臂(4)向下旋转放平;
步骤S5,设置平臂(4)的拉索(8),完成平臂(4)的组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臂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起吊绳(7)为两根,分别连接平臂(4)的两个挂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臂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先将连接平臂(4)位于下方挂点的起吊绳(7)解开,再将平臂(4)放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臂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起吊绳(7)将平臂(4)吊起时,平臂(4)与水平面所呈夹角为85°~9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臂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索(8)连接平臂(4)的挂点和桅杆(3)。
CN202311627252.2A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及平臂组装方法 Pending CN1178428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27252.2A CN117842859A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及平臂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27252.2A CN117842859A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及平臂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42859A true CN117842859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44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27252.2A Pending CN117842859A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及平臂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4285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45635U (zh) 双平臂抱杆
CN107425463B (zh) 一种新型的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上下线装置
CN202346637U (zh) 双平臂自旋自升座地抱杆
CN101734560B (zh) 高耸构筑物施工内爬塔吊高空拆除工法
CN112424472B (zh) 用于安装风力涡轮机部件的装置和使用所述装置的安装方法
CN100519396C (zh) 扒杆综合拆卸塔式起重机方法
CN102953553B (zh) 一种利用臂架变幅机构进行大跨度管桁架安装的方法
CN106586846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吊装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101537976A (zh) 双塔桅巨型自升降起重设备及其跟携吊装方法
CN201376848Y (zh) 双塔桅巨型自升降起重设备
CN100567129C (zh) 一种吊机起升装置
CN102535939A (zh) 拉v塔倒装组立工艺
CN107720569B (zh) 一种拆除内爬式塔吊用桅杆式屋面吊
CN109853393A (zh) 一种主塔竖转斜拉桥的挂索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645275B (zh) 缆索吊起重机及其施工方法
CN218581149U (zh) 一种建筑施工升降平台
CN117842859A (zh) 一种自组装双平臂抱杆及平臂组装方法
CN103950841A (zh) 特高压输电线路酒杯型铁塔曲臂外侧横担辅助吊装装置
CN206693031U (zh) 一种承重绳并联式结构的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吊承重系统
CN205527415U (zh) 一种屋面起重机
CN202529744U (zh) 一种固定桅杆辅助吊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履带起重机
CN206769526U (zh) 自升式多功能爬行扒杆
CN111706149A (zh) 一种新型组立抱杆的施工方法
CN209779465U (zh) 一种主塔竖转斜拉桥的挂索施工系统
CN103072903B (zh) 使用自稳定双摇臂提升装置安装高耸塔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