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8819A - 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8819A
CN117838819A CN202410030835.5A CN202410030835A CN117838819A CN 117838819 A CN117838819 A CN 117838819A CN 202410030835 A CN202410030835 A CN 202410030835A CN 117838819 A CN117838819 A CN 117838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chem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diur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308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成宝
张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4100308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388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38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88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按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黄芪25‑35份、党参25‑35份、益母草25‑35份、茯苓10‑20份、生白术10‑14份、木瓜10‑14份、厚朴10‑14份、香附8‑12份、大腹皮10‑20份、仙鹤草25‑35份、车前子10‑14份、郁金10‑14份和丹参12‑18份。该中药组合物与化学利尿剂联合使用,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腹胀感、纳差感、黄疸程度、乏力感、下肢浮肿等症状,并且可以显著减少腹水再复发,治疗6月后明显减少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肝脏进行性的弥漫性的病变,主要为单独或多重病因共同作用于肝脏,引起肝细胞广泛炎症、坏死及修复,这一过程伴随着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后期主要以再生结节及假小叶的形成为特征。肝硬化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继续进展,肝脏功能可能发生失代偿,出现腹水、肝性脑病昏迷或肝肾综合征等多种其他严重后果,如果处理不及时,死亡率较高。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腹水标志着肝功能进入失代偿阶段。在生理上,患者会出现较多预示预后不良的并发症,诸如肾功能不全、腹水感染、腹膜炎等疾患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所以说腹水的产生是肝硬化病情进展及预后不良的重要表现。
目前现代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主要治疗措施有:
1.基础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营养支持、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因钠的摄入和从尿中排泄的钠平衡可以影响细胞外液在体内潴留量,一般钠的排出低于摄入量,腹水会增加,反之减少。
2.药物治疗:(1)利尿剂的应用,首选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次之袢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呋塞米、托拉噻米及K-阿片样受体类似物和AVPV2受体拮抗剂等。如出现肝性脑病、低钠血症(血钠<100mmol/L)肌酐>120mmol/L需停用利尿剂。(2)心房利钠因子及其衍生物。(3)山莨菪碱、血管加压素、酚妥拉明、多巴胺、巯甲丙脯酸等。(4)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如输入白蛋白、血浆等。(5)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治疗(核苷类似物)。(6)抗菌药物应用:三代头孢菌素作为经验治疗首选,尤其对革兰阴性杆菌较敏感,特点是毒性较小,广谱、高效抗菌药物,腹腔组织渗透性较强。
3.治疗性腹腔穿刺放腹水。
4.自身腹水净化回输。
5.外科手术治疗,如腹腔-颈内静脉分流术、脾脏切除、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术、脾动脉和末梢血管栓塞术等。
6.肝移植。
7.干细胞移植等。
虽然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部分患者仍未达到满意的效果,还有众多方面需要提高,例如利尿剂的副作用及利尿剂效果差,副作用包括:水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男性乳腺发育及肾脏损害等,如何加强对这些副作用的预防治疗,有效循环血量的合理改善,腹腔积液感染的预防控制,腹水再发的预防,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拟针对西医疗法的不足,开发一种辅助化学药物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以改善西医治疗的副作用,提高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中药组合物与化学利尿剂联合使用,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腹胀感、纳差感、黄疽程度、乏力感、下肢浮肿等症状,效果显著,并且可以显著减少腹水再复发,治疗6月后明显减少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诸代医家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多归属为“鼓胀”、“水鼔”、“积聚”、“水肿”等范畴。腹水病机复杂,诸代医家多把本病的病机归纳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湿热毒邪停聚于肝,疏泄失常,迁延日久,脉络淤阻成积,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肝脾同病,日久及肾,水湿不去则积水,脾气虚弱,运化失常,肾虚气化失常,开合失常,此为本病之本,正和“久病多虚”之说;水湿内蕴,气血瘀阻,湿毒停聚,瘀毒内阻,为本病之标,正合“久病多瘀”之说。病情进展,水湿久停,郁而化火、化热,上蒙心神,肝风内动,迫血妄行,血行脉外,出现神昏谵语、出血等危重表现。
本发明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整体,开发了一种辅助化学药物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理、法、方、药完备,临床疗效确切,肝硬化腹水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发明组方治疗本病兼顾标与本,(治本)扶正的同时,与(治标)祛邪并重,在消除腹胀、控制腹水、恢复肝细胞功能、维持电解质的平衡、逆转肝脏纤维化、防止腹水复发、稳定内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明显。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黄芪25-35份、党参25-35份、益母草25-35份、茯苓10-20份、生白术10-14份、木瓜10-14份、厚朴10-14份、香附8-12份、大腹皮10-20份、仙鹤草25-35份、车前子10-14份、郁金10-14份和丹参12-18份。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黄芪30份、党参30份、益母草30份、茯苓15份、生白术12份、木瓜12份、厚朴12份、香附10份、大腹皮15份、仙鹤草30份,车前子12份,郁金12份,丹参15份。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或降低化学利尿剂副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化学利尿剂包括呋塞米和/或螺内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或降低化学利尿剂副作用的药物,原料包括上述的中药组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化学利尿剂包括呋塞米和/或螺内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组合物,包括化学利尿剂和上述的中药组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化学利尿剂包括呋塞米和/或螺内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或降低化学利尿剂副作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溶剂提取得到上述的中药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再制备得到所述药物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包括水。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组方原则如下:
方中益母草,辛、微苦寒,消水行血,祛瘀生新,且有解毒之功,该药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血,能利小便;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之功。两药合用,共为君药,可益气健脾、利水化湿,益肝气而不滞,又可活血化肾经淤毒,凉血,切中鼓胀病机。
党参:甘,平,入归脾、肺经,可补脾肺气,补血,生津;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脾、肾经,功效:渗湿健脾、利水消肿,宁心;白术,性味苦甘,温,入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胃,燥湿,和中;车前子,性味甘,寒,入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清热,明日,祛痰;大腹皮,性味辛,微温,入脾、胃、大小肠经,功效:下气宽中,行水。以上五药,共为臣药。党参、茯苓、白术益气健脾,还可利水渗湿,助君药黄芪益气利水之功,脾气得助,祛邪得力。车前子、大腹皮可通利水道,使水湿之邪有去路,而车前子可入肾经,大腹皮入脾经,两者合而助君药益母草利水之功。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利水、行气之效。
木瓜,性味酸、温,入肝、脾经,功能:平肝和胃,去湿舒筋;厚朴,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功效:温中,下气,燥湿,消痰;香附,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经功效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入肺、肝、脾经,功效活血、止血、健胃;郁金,辛苦,凉,入心、肺、肝经,功效: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丹参,性味苦,微温,入心、肝经,功效: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以上六药合用,行气化湿、活血化瘀,共为佐使药,助君臣药,正中鼓胀病机。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其与化学利尿剂联合使用,可以克服化学利尿剂副作用大,且治疗效果难以持续的技术不足,具有副作用小,药效持续性长的优势。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与化学利尿剂联合使用,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腹胀感、纳差感、黄疸程度、乏力感、下肢浮肿等症状,效果显著,并且可以显著减少腹水再复发,治疗6月后明显减少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实施例1
原料:黄芪35g、党参25g、益母草25g、茯苓20g、生白术10g、木瓜10g、厚朴10g、香附12g、大腹皮20g、仙鹤草25g、车前子10g、郁金10g和丹参18g。
制备方法:按照原料配方称取原料后,用清水漂洗一遍,滤过尘土以及杂质,之后加入原料总重量3倍的清水,泡1小时后煎煮,首先要用武火烧开,煮开之后改成文火进行煎煮,保持药液沸腾3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和滤渣;滤渣继续加入1.5倍重量的清水,再次煮沸30分钟,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合并,即得水煎剂。
实施例2
原料:黄芪30g、党参30g、益母草30g、茯苓15g、生白术12g、木瓜12g、厚朴12g、香附10g、大腹皮15g、仙鹤草30g、车前子12g、郁金12g和丹参15g。
制备方法:按照原料配方称取原料后,用清水漂洗一遍,滤过尘土以及杂质,之后加入原料总重量3倍的清水,泡1小时后煎煮,首先要用武火烧开,煮开之后改成文火进行煎煮,保持药液沸腾3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和滤渣;滤渣继续加入1.5倍重量的清水,再次煮沸30分钟,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合并,即得水煎剂。
实施例3
原料:黄芪25g、党参35g、益母草35g、茯苓10g、生白术14g、木瓜14g、厚朴14g、香附8g、大腹皮10g、仙鹤草35g、车前子14g、郁金14g和丹参12g。
制备方法:按照原料配方称取原料后,用清水漂洗一遍,滤过尘土以及杂质,之后加入原料总重量3倍的清水,泡1小时后煎煮,首先要用武火烧开,煮开之后改成文火进行煎煮,保持药液沸腾3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和滤渣;滤渣继续加入1.5倍重量的清水,再次煮沸30分钟,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合并,即得水煎剂。
效果验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
1.2纳入标准
(1)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2003.重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0):869-871);
(2)肝硬化腹水患者;
(3)性别不限,年龄范围为15-70岁。
1.3排除标准
(1)合并其它嗜肝病毒及感染HIV的患者;
(2)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及肝癌患者;
(3)伴有重要脏器心脏、肺脏、肾脏相关的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有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方面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消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或有精神疾患者;
(4)孕期妇女或在哺乳期妇女。
1.4治疗方案
对照组:服用呋塞米和螺内酯,其中呋塞米每天3次,每次20mg;螺内酯每天2次,每次40mg,治疗周期为1个月。
治疗组:服用呋塞米、螺内酯和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水煎剂,其中呋塞米每天3次,每次20mg;螺内酯每天2次,每次40mg;水煎剂早晚各一次,每次200mL,治疗周期为1个月。
除上述服药区别外,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还遵循以下治疗方式:
(1)减少体力活动,卧床休息,减轻肝脏做功;
(2)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适量蛋白质饮食;钠、水的摄入量需严格限制,钠盐每日摄人量不超过2g,且以软食为主;
(4)积极提高白蛋白水平,改善凝血功能,根据化验结果给予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
(5)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的平衡,积极治疗电解质紊乱、调节酸碱平衡;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患者口腔方面的基础护理,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1.5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性观察项目:
(1)一般指标:腹围降低指数、体重下降公斤数;
(2)症状、体征:乏力感、腹胀感、食欲、黄疸程度、腹壁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等。
(3)治疗1月后统计患者腹腔积液消退情况;
(4)治疗初始及治疗1月后查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腹部肝胆胰脾肾超声;
(5)利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慢性肝病评估量表(CLDQ)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进行综合分析;
(6)观察记录治疗后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情况。
各组临床症状、体征的评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评分标准执行,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评分。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
表1中医症候积分量表评分标准
肝硬化腹水分级标准:
按《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临床实践指南》的腹水量分级标准执行:
1级腹水:腹水量少,移动性浊音阴性,触诊无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发现;
2级腹水:腹水量中等,移动性浊音阳性,腹部膨隆明显;
3级腹水:腹水大量或严重,腹部严重膨隆。
1.6数据处理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的分析均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方差齐的资料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的资料运用近似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P<0.0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2.结果
2.1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治疗效果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治疗组综合疗效好于对照组。经Pearson卡方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29<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治疗效果统计表
组别 总例数(n)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无效例数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0 22 7 1 96.70
对照组 30 12 14 4 86.7
2.2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治疗组在腹胀、纳差、乏力、黄疸的改善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腹胀(P=0.02)、纳差(P=0.002)、乏力(P=0.045)、黄疸(P=0.046)比较P值均<0.05;双下肢水肿(P=0.253)、腹壁静脉曲张(P=0.493)比较P值均>0.05。
表3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结果
2.3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腹围、体重及治疗前后腹围差、体重差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腹围、体重及治疗前后腹围差、体重的统计结果见表4。
表4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腹围、体重及治疗前后腹围差、体重的统计结果
注:①两组治疗后比较,腹围P=0.35>0.05,治疗前后腹围差比较P<0.01;治疗后体重比较(P=0.885>0.05),治疗前后体重差比较P<0.01;②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腹围变化、体重变化P值均<0.0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③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腹围变化、体重变化P值均<0.0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2.4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ALT、AST、TBIL、DBIL、ALB和PTA的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提升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ALT、AST、TBIL、DBIL、ALB和PTA的检测结果
注:①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ALT:P=0.092>0.05、DBIL:P=0.059>0.05、ALB:P=0.053>0.05,都没有显著性差异,AST:P=0.01<0.05、TBIL:P=0.016<0.05、PTA:P=0.000<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②两组在治疗前后差值比较:AALT变化值、AST变化值:P值均>0.05,无显著性差异,DBIL变化值:P=0.000<0.01、ALB变化值:P=0.018<0.05、TBIL变化值:P=0.000<0.01、PTA:P=0.000<0.01,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ALT、TBIL、DBIL、ALB、PTA P值均=0.000,P<0.01有显著性差异;④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ALT:P=0.001<0.01、AST:P=0.000<0.01、TBIL:P=0.000<0.01、DBIL:P=0.000<0.01、ALB:P=0.007<0.01,存在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PTA:P=0.926>0.05,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2.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肝胆胰脾肾超声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肝胆胰脾肾超声比较结果见表6,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脾门厚度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6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肝胆胰脾肾超声检测结果
注:①治疗后两组比较,脾门厚(P=0.930P>0.05)、门静脉主干宽度(P=0.995>0.05),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②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脾门厚(P=0.033<0.05),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提示治疗组在改善脾门厚度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门静脉宽度(P=0.562>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③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脾门厚(P=0.108>0.05)、门静脉宽度(P=0.224>0.05)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2.6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腹腔积液消退情况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腹腔积液消退情况统计结果如表7所示,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腹腔积液消退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表7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腹腔积液消退情况统计结果
腹腔积液消退情况 治疗组(n=30) 对照组(n=30)
完全消退 22 12
1级 5 12
2级 3 6
3级 0 0
注:经Pearson卡方检验,χ2=6.824,P=0.033<0.05。
2.7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随诊6月并发症比较情况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随诊6月并发症的统计结果见表8,结果显示,治疗组随诊6月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8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随诊6月并发症的统计结果
并发症 治疗组(n=30) 对照组(n=30)
电解质紊乱 4 10
肝性脑病 2 4
肝肾综合征 0 2
上消化道出血 0 1
腹腔感染 1 3
总计(例数) 7 20
注:经Pearsonχ2检验,χ2=12.359,P=0.030<0.05。
2.8六个月后再次入院情况
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治疗6个月后随访显示,治疗组有7例患者再次入院治疗,总再入院例次为8次;对照组有18例患者再次住院治疗,总计再入院病例21人次,如表9所示。
表9 6个月后再次入院的患者数量统计表
再入院情况 治疗组(n=30) 对照组(n=30)
病例数 7 18
注:经Pearson卡方检验,χ2=8.297,P=0.04<0.05。
2.9治疗3个月和6个月利尿剂(呋塞米,螺内酯)停用情况
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治疗3个月后随访显示,治疗组有18例患者停用西药利尿剂,仅服用中药治疗;对照组有5例患者停用利尿剂,其余继续服用利尿剂。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治疗6个月后随访显示,治疗组有24例患者停用西药利尿剂,仅服用中药治疗;对照组有10例患者停用利尿剂,其余继续服用利尿剂。
以上结果说明,在长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过程中,对于腹水消退、病情稳定的患者,该中药制剂可以替代西药利尿剂,该中药制剂与西药联合应用可以协同西药利尿,同时可以降低副作用,减少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方面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黄芪25-35份、党参25-35份、益母草25-35份、茯苓10-20份、生白术10-14份、木瓜10-14份、厚朴10-14份、香附8-12份、大腹皮10-20份、仙鹤草25-35份、车前子10-14份、郁金10-14份和丹参12-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黄芪30份、党参30份、益母草30份、茯苓15份、生白术12份、木瓜12份、厚朴12份、香附10份、大腹皮15份、仙鹤草30份,车前子12份,郁金12份,丹参15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或降低化学利尿剂副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利尿剂包括呋塞米和/或螺内酯。
5.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或降低化学利尿剂副作用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利尿剂包括呋塞米和/或螺内酯。
7.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化学利尿剂和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利尿剂包括呋塞米和/或螺内酯。
9.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溶剂提取得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再制备得到所述药物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水。
CN202410030835.5A 2024-01-09 2024-01-09 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78388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30835.5A CN117838819A (zh) 2024-01-09 2024-01-09 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30835.5A CN117838819A (zh) 2024-01-09 2024-01-09 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8819A true CN117838819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34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30835.5A Pending CN117838819A (zh) 2024-01-09 2024-01-09 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3881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5132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中药制剂及应用
CN101843840B (zh)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药复方颗粒
CN105999049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及其引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25218A (zh) 一种治疗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17838819A (zh) 一种辅助化学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110124A (zh) 一种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57186A (zh) 一种治疗湿热蕴结型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
CN108355124A (zh) 一种治疗气道粘液高分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107227B (zh)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直肠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64325B (zh) 祛湿除痛中药组合物
CN106955332A (zh) 一种改善肝硬化患者肠粘膜屏障的灌肠液
CN105998842A (zh)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胆囊炎的中药制剂
CN106138239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剂
CN106880828A (zh) 一种治疗脾肾气阳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CN117137994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CN104258204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肾病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
CN106236857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和应用
CN117503880A (zh)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083673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Wang et al. An Exploration of Dr. Chunying Liu'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Frequent Nephrotic Syndrome in Children
CN115607644A (zh) 一种治疗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05258A (zh) 一种防治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14633A (zh) 一种治疗传染性乙型肝炎的配方
CN115531485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6747280A (zh) 一种防治痛风的中药发酵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