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7285A - 元件装配机 - Google Patents

元件装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7285A
CN117837285A CN202180101059.8A CN202180101059A CN117837285A CN 117837285 A CN117837285 A CN 117837285A CN 202180101059 A CN202180101059 A CN 202180101059A CN 117837285 A CN117837285 A CN 117837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feeder
tape
component mounter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1010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山宽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837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72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元件装配机具备:基台,具有台安装部;供料器台,搭载带式供料器并安装于上述台安装部,上述带式供料器对收容有多个元件的载带进行进给并向预定的供给位置供给上述元件;及罩,以能够变化为将上述带式供料器的除上述供给位置之外的上方覆盖的关闭状态及使上述上方敞开的打开状态的方式设置于上述供料器台。

Description

元件装配机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使用带式供料器的元件装配机。
背景技术
在形成有电路图案的基板实施对基板作业而量产基板产品的技术正在普及。作为对基板作业机的代表例,存在实施元件的装配作业的元件装配机。许多元件装配机使用从带盘拉出收容有多个元件的载带并输送的带式供料器。在装配作业进行而载带被使用至末端时,作业者更换带盘或更换带式供料器而补给元件。另一方面,在变更基板产品的种类的许多情况下,作业者集中更换多个带盘或多个带式供料器。以往,为了确保运转期间的带式供料器的安全性等,设置有罩。与覆盖带式供料器的罩相关的一个技术例公开于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元件装配装置具备:元件供给空间,通过台车的插入而配置有元件供给单元(带式供料器);装配空间,使用具有吸嘴的头单元而进行元件向基板的装配;罩单元,使装配空间从元件供给空间分离而在台车的更换期间能够使头单元动作;及吸嘴准备单元,设置于罩单元。据此,能够使吸嘴准备单元在元件装配装置内的占有率减少。并且,根据实施方式的记载,通过使构成罩单元的闸门部件水平移动,能够闭塞用于吸嘴吸附元件的开口部而将装配空间与元件供给空间完全隔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576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不局限于专利文献1的结构,在元件装配机中,通常,有时进行取代卷绕有使用中途的载带的带盘而使用其他带盘的换产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带式供料器使载带向通常动作时的反向退绕,作业者需要拆下带盘而卷绕载带。在载带退绕时,若存在专利文献1所例示的罩单元等罩,则有时阻碍载带的退绕动作,或者载带受到损害,或者作业者的换产调整作业变复杂。
因此,本说明书应该解决的课题为提供在带式供料器中能够使成为使用中途的载带顺利地向反向退绕的元件装配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元件装配机,具备:基台,具有台安装部;供料器台,搭载带式供料器并安装于上述台安装部,上述带式供料器对收容有多个元件的载带进行进给并向预定的供给位置供给上述元件;及罩,以能够变化为将上述带式供料器的除上述供给位置之外的上方覆盖的关闭状态及敞开上述上方的打开状态的方式设置于上述供料器台。
发明效果
在公开的元件装配机中,在使成为使用中途的载带向反向退绕时,能够使罩成为打开状态而使载带返回的方向大幅敞开,因此,能够使载带顺利地向反向退绕。此外,在不使载带向反向退绕时,能够使罩成为关闭状态而维持罩的本来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元件装配机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包括供料器台而构成的元件供给台车的立体图,示出罩的关闭状态。
图3是表示在供料器台搭载了带式供料器的状态的侧视图,示出罩的关闭状态。
图4是元件供给台车的立体图,示出使载带向反向退绕时的罩的打开状态。
图5是表示在供料器台搭载了带式供料器的状态的侧视图,示出在罩的打开状态下载带向反向退绕了的状况。
图6是表示从图1的箭头A1方向观察的进入限制部的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表示敞开限制部及检测部的结构的局部立体图,示出将供料器台安装于台安装部的中途的状态。
图8是表示敞开限制部及检测部的结构的局部立体图,示出将供料器台安装于台安装部的状态。
图9是从侧方观察图8的状态的局部侧视图,检测部对多个带式供料器的良好的搭载状态进行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的元件装配机1的整体结构
参考图1,对实施方式的元件装配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元件装配机1实施向基板K装配元件的装配作业。从图1的纸面左侧朝向右侧的方向成为搬运基板K的X轴方向,从纸面下侧(前侧)朝向纸面上侧(后侧)的方向成为Y轴方向。元件装配机1由基板搬运装置2、元件供给装置3、元件移载装置4、基台10及省略图示的控制装置等构成。
基板搬运装置2由一对导轨21、省略图示的一对输送带及夹持机构23等构成。一对导轨21横穿基台10的上表面的稍靠后方而在X轴方向上延伸,相互平行地组装于基台10。一对输送带在载置有基板K的平行的两个边的状态下沿着导轨21轮转,将基板K搬入基台10的中央附近的作业实施位置。夹持机构23将所搬入的基板K推上去,在与导轨21之间夹持而定位。在由元件移载装置4进行的元件的装配作业结束之后,夹持机构23放开基板K,输送带将基板K向机外搬出。
元件供给装置3由供料器台5及多个带式供料器9等构成。供料器台5相对于设置于基台10的前侧的上部的台安装部11而能够装卸地设置。供料器台5在俯视时形成为大体长方形。多个带式供料器9以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形式搭载于供料器台5。供料器台5为了提高移动、装卸作业的作业性而组入元件供给台车31(详情将后述)。但不局限于此,供料器台5也可以形成为便携式的单体形状。
带式供料器9从带盘R将载带T拉出并进给(参照图3),在靠后端的供给位置91以能够拾取的方式供给元件。带式供料器9形成为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较小的薄型。带式供料器9允许与载带T的带宽尺寸的不同对应的多种的混用,并且允许内部结构不同的多种的混用。针对带式供料器9的结构例,后面将详述。
元件移载装置4由一对导轨40、Y轴移动体41、X轴移动体42、装配头43、旋转工具44、吸嘴45、基板识别用相机46及元件识别用相机49等构成。一对导轨40配置于基台10的左缘及右缘,相互分隔且平行地沿Y轴方向延伸。Y轴移动体41由在X轴方向上较长的部件形成,并装架于一对导轨40。Y轴移动体41被省略图示的Y方向驱动机构驱动而在Y轴方向上移动。X轴移动体42装架于Y轴移动体41,被省略图示的X方向驱动机构驱动而在X轴方向上移动。
装配头43设置于X轴移动体42的前表面,并与X轴移动体42一起在水平两个方向上移动。在装配头43的下侧,以能够自转的方式设置有旋转工具44。旋转工具44绕垂直中心轴自转。旋转工具44具有距垂直中心轴等距的多个(图1的例子中12个)吸嘴45。吸嘴45是向基板K的预定的装配位置装配元件的元件装配工具的一个形式。吸嘴45进行升降动作及绕垂直轴的自转动作。此外,在旋转工具44自转时,吸嘴45绕旋转工具44的垂直中心轴公转。吸嘴45从省略图示的空气供给机构选择性地被供给负压、正压的空气,进行元件的吸附及装配。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省略旋转工具44而在装配头43的下侧以能够自转的方式设置有1个吸嘴45。
基板识别用相机46与装配头43排列而设置于X轴移动体42。基板识别用相机46配设为使光轴向下,从上方对附设于基板K的位置基准标记进行拍摄。对获取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准确地求出基板K的作业实施位置。作为基板识别用相机46,能够例示具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拍摄元件的数字式的拍摄装置。
元件识别用相机49设置在基板搬运装置2与元件供给装置3之间的基台10上。元件识别用相机49配置为使光轴向上。元件识别用相机49在装配头43从元件供给装置3向基板K移动的中途,从下方拍摄并识别被吸嘴45保持的元件。由此,判定元件的种类的正误,此外,检测元件相对于吸嘴45的位置、朝向并反映于装配作业。作为元件识别用相机49,能够例示具有CCD、CMOS等拍摄元件的数字式的拍摄装置。
元件移载装置4能够相对于所定位的基板K而反复多次吸附装配循环。在吸附装配循环中,首先,装配头43移动至元件供给装置3的上方,各吸嘴45吸附元件。接下来,装配头43移动至元件识别用相机49的上方,元件识别用相机49进行拍摄。其接下来,装配头43移动至基板K的上方,各吸嘴45将元件装配于基板K。而且,装配头43再次朝向元件供给装置3移动。吸附装配循环是上述的一系列动作的通称。
省略图示的控制装置组装于基台10,其配设位置没有特别限定。控制装置由具有CPU并通过软件而动作的计算机装置构成。另外,控制装置也可以在机内分散配置有多个CPU并且进行通信连接而构成。控制装置基于按基板K的每个种类而制作的装配作业数据,控制基板搬运装置2、元件供给装置3及元件移载装置4,推进元件的装配作业。装配作业数据是描述了装配作业的详细的步骤、实施方法等的数据。装配作业数据包括装配的元件的种类、个数、使用的带式供料器9等信息。
2.带式供料器9的结构例
接下来,参考图3对带式供料器9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如图示那样,对于带式供料器9而言,后部形成得较小,前部以向下方扩张的方式形成得较大。带式供料器9具有从后部的底面向下方突出的突条部(省略图示)。带式供料器9在前下部分具有将带盘R的周缘保持为旋转自如的带盘保持部92。带盘R是卷绕有收容了多个元件的载带T(图3及图5中粗线所示)的旋转体。载带T由逐个收容元件的腔室部以恒定间距形成。并且,载带T在带宽方向的一侧以预定间距设置有许多导带齿轮孔。
带式供料器9具有将载带T引导至供给位置91的带引导件93。带引导件93以带盘保持部92的后侧上方为起点,开始时向斜后上方倾斜,从中途向水平后方延伸而达到至供给位置91。带式供料器9还具备带剥离部94。带剥离部94包含带引导件93的后部及供给位置91而形成。带剥离部94将载带T的腔室部暂时敞开而能够进行元件的取出。
通过了供给位置91的载带T在进一步向后方进给之后下降,到达设置于基台10的带切断机构12。带切断机构12切断载带T的前端侧的使用完毕部分而生成废带。被切断了的废带朝向配置于下侧的废带收纳部38落下。因此,载带T的前端侧的使用完毕部分通常成为恒定长度以下。
带式供料器9作为进给载带T的驱动机构而具有导带齿轮95及驱动马达96。导带齿轮9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比供给位置91靠前侧的带引导件93的下侧。导带齿轮95的齿向上方穿过形成于带引导件93的缺口部而卡入载带T的导带齿轮孔。
驱动马达96连结于导带齿轮95的旋转轴。驱动马达96通过正转而以将载带T向预定的供给方向进给的方式对导带齿轮95进行正转驱动。并且,驱动马达96通过反转而以将载带T向供给方向的反向返回的方式(退绕的方式)对导带齿轮95进行反转驱动。驱动马达96在通常动作时被自动控制,在待机时等能够进行由作业者的手动操作。另外,导带齿轮95也可以在带引导件93的不同的位置设置有多个,也可以对应地设置有多个驱动马达96。
在从带式供料器9拆下带盘R的情况下,使用完毕的带盘R不存在载带T。因此,作业者能够简单地从带盘保持部92拆下带盘R。另一方面,使用中途的带盘R尚残留有载带T,导带齿轮95的齿卡入载带T的导带齿轮孔。因此,作业者无法将载带T卷绕于带盘R。
因此,作业者首先通过手动操作使驱动马达96反转,使载带T退绕,使与导带齿轮95的卡合状态消除。作业者接下来从带盘保持部92拆下带盘R,将载带T卷绕于带盘R。上述的带盘R的拆下作业在元件装配机1的机外的外换产调整区域中实施。换句话说,带盘R的拆下作业在供料器台5安装于台安装部11的状态下不进行,在拆下了供料器台5之后进行。
3.供料器台5及元件供给台车31
接下来,参考图2~图5对包含供料器台5而构成的元件供给台车31进行说明。元件供给台车31除了供料器台5之外,还由底板32、左右一对腿部件33、收纳箱35、左右一对侧板材39等构成。底板32是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平板状的部件,在地板面的附近,与地板面平行地配置。
左右一对腿部件33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细长的部件。左右一对腿部件33在底板32的上表面的靠左及靠右分隔且平行设置,比底板32在前后方向上突出。腿部件33分别由例如向下方开口的具有曲柄形状的截面的型钢形成。在腿部件33的下表面的前端部及后端部设置有在地板面行驶的车轮34。前后的车轮34的至少一方成为行进方向可变的自由车轮。
收纳箱35形成为向上方开口的长方体形状。收纳箱35配置于底板32的上侧,能够向前方拉出。收纳箱35由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附近倾斜配置的分隔板36被划分成前侧的机材收纳部37及后侧的废带收纳部38。机材收纳部37能够进行元件装配机1中更换而使用的吸嘴45等器具类、通用的工具类及带盘R等元件类的收纳。废带收纳部38收纳上述的废带。
左右一对侧板材39从底板32的左缘及右缘直立设置。在侧板材39各自的前部附近设置有朝向上方且屈曲的圆棒形状的操作手柄3A。作业者通过操作左右的操作手柄3A,能够进行元件供给台车31的移动及供料器台5的安装。在侧板材39各自的内侧面设置有朝向后方进一步向上方弯曲的平板形状的臂3B。在供料器台5安装于台安装部11时,臂3B距元件装配机1的前端极近地配置。供料器台5以架设于左右的臂3B的上端的方式水平设置。
供料器台5由底板部51、连接部53、左右一对侧板54、固定罩55及可动的罩57等构成。底板部51是水平配置的长方形板状的部件。在底板部51的上表面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沿左右方向以预定的间距排列的多个槽形状的插槽52(参照图6)。插槽52是搭载带式供料器9的搭载位置的一个形式。图2及图4中,表示多个插槽52的形状的多个外形线重叠而呈现黑色。
带式供料器9的后部的底面的突条部从插槽52的前侧朝向后方插入。由此,带式供料器9搭载于供料器台5。此外,宽度尺寸较大的大型的带式供料器9占有多个插槽52而搭载。图2及图4中,例示一个带式供料器9,多个带式供料器9实际上左右排列搭载。
连接部53从底板部51的后缘直立设置。在连接部53的前表面,与各插槽52的位置对应地设置有台侧定位部及台侧连接器(省略图示)。另一方面,在带式供料器9的后表面设置有供料器侧定位部及供料器侧连接器(省略图示)。在带式供料器9插入至插槽52的最深部时,供料器侧定位部自动地卡合于台侧定位部而确定带式供料器9的搭载位置。同时,供料器侧连接器自动嵌合于台侧连接器,进行从供料器台5向带式供料器9的电源供给及通信连接。
左右一对侧板54在底板部51的左侧及右侧的臂3B的上侧的位置直立设置。固定罩55是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板状的部件。固定罩55水平地架设于左右的侧板54的上缘的靠前的位置。固定罩55的后部成为向斜后下方向弯曲的倾斜部56。
罩57是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板状的部件。罩57架设于左右的侧板54的上缘的靠后的位置。在罩57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向前方延伸的摆动臂58。摆动臂58的前端被设置于左右的侧板54的外侧面的摆动轴59支撑为能够旋转摆动。由此,罩57随着作业者的开闭操作而以摆动轴59为中心旋转摆动。在侧板54的外侧面的比摆动轴59靠后侧的位置设置有后侧止动器5A(参照图4)。并且,在侧板54的外侧面的比摆动轴59靠前侧的位置设置有前侧止动器5B(参照图2)。
罩57向后方旋转摆动至与后侧止动器5A抵接为止,成为大体水平姿势。此时,罩57成为将带式供料器9的除供给位置91之外的上方覆盖的关闭状态。而且,通过罩57的前缘与倾斜部56重叠而使该罩57与固定罩55组合,由此等效地作为一个较大的罩发挥功能。此外,罩57向前方旋转摆动至与前侧止动器5B抵接为止,成为大体60°的倾斜姿势(参照图5)。此时,罩57位于固定罩55的上方。换言之,罩57从关闭状态向前方大体旋转摆动120°,变化为将带式供料器9的上方敞开的打开状态。
如图3所示那样,固定罩55及关闭状态的罩57对带式供料器9的上方中的带盘R与带剥离部94之间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换言之,固定罩55及关闭状态的罩57覆盖带引导件93的上方敞开的范围。关闭状态的罩57也可以是延伸至与带剥离部94相接的形式。固定罩55及关闭状态的罩57防止沿着带引导件93进给的载带T向上方弯曲而松弛的情况。
此处,固定罩55及关闭状态的罩57的本来的功能能够换称为安全罩。换句话说,固定罩55及关闭状态的罩57防止作业者与动作中的带式供料器9接触。固定罩55及关闭状态的罩57特别是防止作业者与进给的载带T接触而确保较高的安全性。
不局限于此,固定罩55及关闭状态的罩57的本来的功能也可以为引导罩。换句话说,固定罩55及关闭状态的罩57能够将作业者所持的带式供料器9的高度位置调整为不过高而引导至插槽52(搭载位置)。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那样,关闭状态的罩57与带引导件93之间成为间隙尺寸G1较小的狭路。因此,若使驱动马达96反转而使载带T退绕,则产生由于罩57而阻碍退绕动作的情况。换句话说,如粗线的虚线所示那样,产生载带T钩挂于罩57而向上方弯曲的情况。特别是,载带T的钩挂容易在带宽尺寸较大的大型的带式供料器9中产生。
若载带T钩挂,则能够发生产生折弯而无法使用的长度区域或者元件从一部分腔室部脱落的损害。并且,将载带T卷绕于带盘R的作业者的换产调整作业变复杂。这些问题点在具备与固定罩55及关闭状态的罩57合起来的大小相称的较大的固定罩的现有结构中时常产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业者在使驱动马达96反转之前,如图4及图5所示那样,将罩57打开操作为打开状态。由此,间隙尺寸G1的狭路消失。取而代之,在固定罩55与带引导件93之间产生间隙尺寸G2的狭路(参照图5)。即便如此,间隙尺寸G2也确保为间隙尺寸G1的3倍程度以上。换句话说,罩57变化为打开状态,从而能够使载带T返回的方向大幅敞开。作为其结果,能够使载带T顺利地向反向退绕,几乎不产生钩挂。
4.进入限制部6
接下来,参考图1及图6对进入限制部6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那样,进入限制部6以左右一对的形式设置于台安装部11的左侧及右侧的前端附近的位置。进入限制部6在罩57的关闭状态下允许供料器台5向台安装部11进入,在罩57的打开状态下限制供料器台5向台安装部11进入。进入限制部6通过始终在罩57的关闭状态下安装供料器台5,从而在元件装配机1的运转期间可靠地维持罩57的本来的功能。
进入限制部6由设置于罩57的被限制部件和设置于基台10的进入限制部件61构成。被限制部件是其位置及姿势中的至少一方在罩57的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下变化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罩57的摆动臂58或罩57本身作为被限制部件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那样,设置于基台10的进入限制部件61接近沿前后方向移动的供料器台5的侧板54的外侧而配置。进入限制部件61具有在朝向侧板54的内侧开口的曲柄形状的缺口部62。缺口部62在关闭状态下允许成为水平姿势的罩57的进入及通行。另一方面,缺口部62在打开状态下限制成为倾斜姿势的罩57的进入。
换句话说,如图6所示那样,倾斜姿势的罩57或摆动臂58与缺口部62的上缘抵接而无法进入缺口部62。以使进入限制部件61发挥上述的作用的方式设计缺口部62的曲柄形状的大小及位置。由此,避免在罩57的打开状态下安装有供料器台5。
5.敞开限制部7
接下来,参考图1及图7~图9对敞开限制部7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那样,敞开限制部7以左右一对的形式设置于台安装部11的比左侧及右侧的进入限制部6靠后侧的位置。敞开限制部7在安装有供料器台5的状态下限制罩57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的变化。敞开限制部7避免在元件装配机1的运转中断时等作业者错误地使罩57成为打开状态,可靠地维持罩57的本来的功能。
敞开限制部7具有设置于罩57的被卡定部件71和设置于基台10的敞开限制部件72。如图7所示那样,被卡定部件71附属于关闭状态的罩57的左右两侧的后部而设置。被卡定部件71是水平配置的板状的部件,配置于比罩57主体低的位置。
另一方面,设置于基台10的敞开限制部件72是水平配置的板状的部件。敞开限制部件72使用安装件73而固定于比被卡定部件71稍高的位置。敞开限制部件72卡定关闭状态的罩57的被卡定部件71而限制罩57的旋转摆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敞开限制部件72兼作支撑后述的光电传感器86的部件。由此,结构元件的数量变少,材料费、组装作业费减少。
在安装有供料器台5时,如图8及图9所示那样,被卡定部件71进入敞开限制部件72的下侧。因此,假设在作业者尝试了罩57的打开操作的情况下,被卡定部件71也上升而与敞开限制部件72抵接,以后的上升被敞开限制部件72限制。作为其结果,罩57没有旋转摆动而维持关闭状态。
6.检测部8
接下来,参考图1及图7~图9对检测部8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那样,检测部8在与敞开限制部7重叠的位置配置有主要的结构部件,以左右一对的形式设置。检测部8对搭载于供料器台5的多个带式供料器9的搭载状态进行检测。检测部8由检测杆81、传感器架82及光电传感器86等构成。
如图7及图8所示那样,检测杆81设置于罩57的后侧。检测杆81是与罩57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相同程度大的带板状的部件。检测杆81配置于比搭载于供料器台5的多个带式供料器9的上表面稍高的位置。检测杆81为了与多个带式供料器9的高度尺寸的个体差等对应而能够进行相对于罩57的高度位置的微调。
传感器架82设置于关闭状态的罩57的左右两侧的被卡定部件71的上方(参照图9)。传感器架82是直立配置的板状的部件,且在后侧具有遮光部83。此外,传感器架82具备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两个长孔84。长孔84分别相对于罩57侧的销部件85而能够沿上下方向位移。由此,传感器架82能够进行相对于光电传感器86的高度位置的微调。传感器架82与罩57及检测杆81一体地升降。
另一方面,光电传感器86被基台10侧的敞开限制部件72的上表面支撑。光电传感器86具有投光部87、受光部88及输出线缆89。投光部87及受光部88隔着传感器架82的遮光部83而左右配置。投光部87朝向受光部88照射检测光8A(参照图9)。受光部88检测检测光8A的受光量,换言之,检测是否由遮光部83遮挡了检测光8A。光电传感器86经由输出线缆89而将检测结果输出至控制装置。
如图9所示那样,在多个带式供料器9为良好的搭载状态的情况下,传感器架82的遮光部83位于比检测光8A的路径靠下方处。此时,受光部88检测到充分的量的检测光8A,光电传感器86将搭载状态良好这一检测结果输出。此外,遮光部83的上缘与检测光8A的路径的分离距离D1设定得比敞开限制部7中的被卡定部件71与敞开限制部件72的分离距离D2小。
此处,设想一个以上的带式供料器9的搭载状态不良好的情况。如前述那样,带式供料器9的底面的突条部插入插槽52而搭载。然而,带式供料器9在突条部没有插入插槽52而骑在底板部51的状态下搭载的情况并不是完全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带式供料器9比标准的高度位置浮起而搭载(不良好的搭载状态),因此,将检测杆81推上去。
作为其结果,成为检测杆81、罩57、被卡定部件71及传感器架82一体上升的状态。针对罩57,若严格地表述,则罩57一边朝向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的方向旋转摆动一边向上方位移。而且,在被卡定部件71抵接于敞开限制部件72以前,传感器架82的遮光部83遮挡检测光8A。因此,受光部88检测到检测光8A的消失或减少,光电传感器86将搭载状态不良好这一检测结果输出。另外,检测部8左右设置有一对,因此,即便假设在检测杆81及罩57在左右方向上倾斜且上升的情况下,也得到搭载状态不良好这一检测结果。接受到该检测结果的控制装置不开始元件装配机1的装配作业,向作业者通知元件供给装置3的异常。
7.元件装配机1所涉及的换产调整作业
接下来,对元件装配机1所涉及的换产调整作业进行说明。在元件装配机1中,若某基板产品的实际生产数量达到目标数,则需要进行取代卷绕有使用中途的载带T的带盘R而使用其他带盘R的换产调整作业。该换产调整作业如前述那样在外换产调整区域中实施,进行下一个基板产品的生产准备。
在换产调整作业开始时,作业者将元件供给台车31从元件装配机1切离并移动至外换产调整区域。外换产调整区域存在对供料器台5供给电源并且能够控制带式供料器9的动作的换产调整装置。因此,经由供料器台5而被供给电源的带式供料器9分别成为能够动作的状态。接下来,作业者将罩57从关闭状态打开操作为打开状态。该打开操作由于不需要带式供料器9不在运转期间且使罩57成为关闭状态来确保安全性,所以即便实施也不产生妨碍。并且,该打开操作由于敞开限制部件72留在元件装配机1侧而敞开限制部7不发挥功能,所以能够实施。
其接下来,作业者在带式供料器9各自中使成为使用中途的载带T向反向退绕。此时,由换产调整装置控制而使多个带式供料器9同时进行退绕,从而能够缩短作业者的等待时间。此外,作业者针对下一个基板产品所继续使用的带式供料器9,不进行载带T的退绕而维持现状的搭载状态。
由于在退绕时罩57成为打开状态,因此,载带T不会钩挂于罩57。作为其结果,如图5所示那样,载带T成为在带盘R的内部、附近松弛的状态。因此,载带T产生损害的担忧消除。
并且,作业者从供料器台5拆下各带式供料器9。此时,载带T没有钩挂于关闭状态的罩57,因此,拆下作业较容易。接下来,作业者从各带式供料器9的带盘保持部92拆下带盘R,并且将载带T卷绕于带盘R。此时,载带T在带盘R的附近松弛,因此,卷绕作业容易。另外,虽根据带式供料器9的构造,但作业者也可以在保持带式供料器9搭载于供料器台5的状态而进行带盘R的拆下及安设。在这种情况下,作业也较容易。
其接下来,作业者针对多个带式供料器9,分别将新的带盘R安设于带盘保持部92,将载带T拉出并装填至与导带齿轮95卡合为止。并且,作业者在将罩57从打开状态关闭操作为关闭状态之后,将多个带式供料器9搭载于供料器台5。由此,元件供给台车31的换产调整结束。其后,作业者使元件供给台车31移动至元件装配机1,将供料器台5安装于台安装部11。
在安装时,若假设罩57保持打开状态,则由于进入限制部6的作用而无法进行供料器台5的安装。因此,作业者当场(在元件装配机1的前侧位置)将罩57关闭操作为关闭状态,再次尝试供料器台5的安装。至此,供料器台5的安装结束,完成下一个基板产品的生产准备。
假设在带式供料器9的搭载状态不良好的情况下,基于检测部8的检测结果,从控制装置向作业者通知该意思。作业者暂时将元件供给台车31从元件装配机1切离,当场目视观察确认该带式供料器9,并将其重新插入插槽52。另外,搭载状态不良好的带式供料器9不局限于为一个,因此,作业者小心地进行目视观察确认及插入,以防止产生遗漏。并且,作业者进行供料器台5的再次安装,从而完成下一个基板产品的生产准备。
在实施方式的元件装配机1中,在使成为使用中途的载带T向反向退绕时,能够使罩57成为打开状态而使载带T返回的方向大幅敞开,因此,能够使载带T顺利地向反向退绕。此外,除了在使载带T向反向退绕时以外,能够使罩57成为关闭状态,维持罩57的本来的功能。
8.实施方式的应用及变形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省略固定罩55,能够使旋转摆动的罩57大型化。此外,也可以省略进入限制部6、敞开限制部7及检测部8中的一个以上。并且,针对进入限制部6及敞开限制部7,不需要左右一对,也可以省略任一方。实施方式此外还能够进行各种应用、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元件装配机10...基台11...台安装部2...基板搬运装置3...元件供给装置31...元件供给台车4...元件移载装置5...供料器台51...底板部52...插槽55...固定罩57...罩6...进入限制部61...进入限制部件62...缺口部7...敞开限制部71...被卡定部件72...敞开限制部件8...检测部81...检测杆82...传感器架83...遮光部86...光电传感器87...投光部88...受光部8A...检测光9...带式供料器91...供给位置92...带盘保持部93...带引导件94...带剥离部95...导带齿轮96...驱动马达R...带盘T...载带

Claims (10)

1.一种元件装配机,具备:
基台,具有台安装部;
供料器台,搭载带式供料器并安装于所述台安装部,所述带式供料器对收容有多个元件的载带进行进给并向预定的供给位置供给所述元件;及
罩,以能够变化为将所述带式供料器的除所述供给位置之外的上方覆盖的关闭状态及使所述上方敞开的打开状态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供料器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装配机,其中,
所述供料器台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台安装部,
所述元件装配机具备进入限制部,所述进入限制部在所述罩的所述关闭状态下允许所述供料器台进入所述台安装部,在所述罩的所述打开状态下限制所述供料器台进入所述台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元件装配机,其中,
所述进入限制部具有:
被限制部件,设置于所述罩,在所述罩的所述关闭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下该被限制部件的位置及姿势中的至少一方变化;及
进入限制部件,设置于所述基台,在所述罩的所述关闭状态下允许所述被限制部件的进入,在所述罩的所述打开状态下限制所述被限制部件的进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装配机,其中,
所述供料器台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台安装部,
所述元件装配机具备敞开限制部,所述敞开限制部在所述供料器台安装于所述台安装部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罩从所述关闭状态向所述打开状态的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元件装配机,其中,
所述敞开限制部具有:
被卡定部件,设置于所述罩;及
敞开限制部件,设置于所述基台,对所述关闭状态的所述罩的所述被卡定部件进行卡定。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装配机,其中,
所述元件装配机具备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对搭载于所述供料器台的多个所述带式供料器的搭载状态进行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元件装配机,其中,
在多个所述带式供料器中的一个以上的所述搭载状态不良好时,所述检测部对所述罩朝着从所述关闭状态向所述打开状态的方向位移的情况进行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元件装配机,其中,
所述元件装配机具备敞开限制部,所述敞开限制部具有:被卡定部件,设置于所述罩;及敞开限制部件,设置于所述基台并对所述关闭状态的所述罩的所述被卡定部件进行卡定,
所述检测部或支撑所述检测部的部件兼作所述敞开限制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装配机,其中,
所述罩是防止作业者与搭载于安装在所述台安装部上的所述供料器台的所述带式供料器接触的安全罩。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装配机,其中,
所述罩是将所述带式供料器引导至设置于所述供料器台的搭载位置的引导罩。
CN202180101059.8A 2021-08-27 2021-08-27 元件装配机 Pending CN1178372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31459 WO2023026457A1 (ja) 2021-08-27 2021-08-27 部品装着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7285A true CN117837285A (zh) 2024-04-05

Family

ID=85322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101059.8A Pending CN117837285A (zh) 2021-08-27 2021-08-27 元件装配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26457A1 (zh)
CN (1) CN117837285A (zh)
DE (1) DE112021008150T5 (zh)
WO (1) WO202302645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69398B2 (ja) * 2007-10-22 2012-07-04 Juki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装置
JP5113693B2 (ja) * 2008-09-19 2013-01-09 Juki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装置
JP5734172B2 (ja) * 2011-12-15 2015-06-1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JP6611639B2 (ja) 2016-03-02 2019-11-2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方法
JP6988451B2 (ja) * 2017-12-22 2022-01-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装置
JP6678304B2 (ja) * 2018-10-17 2020-04-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21008150T5 (de) 2024-06-13
JPWO2023026457A1 (zh) 2023-03-02
WO2023026457A1 (ja) 2023-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50772B2 (ja)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4450788B2 (ja)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5302846B2 (ja)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WO2004066701A1 (ja) 対回路基板作業機およびそれに対する構成要素の供給方法
JP6334689B2 (ja) フィーダ
US10159170B2 (en) Feeder
US11765876B2 (en) Exchange device
JP2024015288A (ja) 部品実装機
WO2015189986A1 (ja) 部品装着機
CN117837285A (zh) 元件装配机
EP3809809B1 (en) Exchange device
WO2023007658A1 (ja) 部品装着機
WO2024100749A1 (ja) リール装填装置
KR101980100B1 (ko) Led 하우징 테이핑 및 인서트 장치
WO2023188381A1 (ja) セットアップシステムおよびセットアップ方法
JP7029678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7260343B2 (ja) パーツフィーダ
JP7212108B2 (ja) 電子部品装着機
WO2023286210A1 (ja) フィーダセット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フィーダセットアップシステム
WO2023286209A1 (ja) フィーダセット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フィーダセットアップシステム
CN110063095B (zh) 元件安装机
JP6586620B2 (ja) フィーダ
WO2019224904A1 (ja) 作業ヘッドの取り付け構造
JP4460071B2 (ja)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2009289901A (ja) 不良部品の搬送コンベヤ装置及び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