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3531A - 一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3531A
CN117833531A CN202410245329.8A CN202410245329A CN117833531A CN 117833531 A CN117833531 A CN 117833531A CN 202410245329 A CN202410245329 A CN 202410245329A CN 117833531 A CN117833531 A CN 117833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coil
stator core
slotless motor
slot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453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33531B (zh
Inventor
史丹
高一尘
黄彰浩
王云冲
黄晓艳
沈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4102453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3353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41024532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78335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33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3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33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3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该无槽电机包括电机壳体、转子和定子,定子包括定子线圈和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呈圆环形,定子铁芯围绕转子设置,定子线圈设置在定子铁芯和转子之间;无槽电机线圈骨架设置在定子铁芯和转子之间,并与定子铁芯设置为固定连接,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包括围绕转子设置的环绕部和若干个设置在环绕部上的凸出部,凸出部与定子铁芯的内壁抵接,环绕部呈圆环形且与转子同轴,沿环绕部的轴线方向观察,凸出部沿环绕部的径向向定子铁芯凸出,定子线圈绕制在凸出部上。通过上述设置,定子线圈不必采用复杂的绕制工艺,且不需要专门的绕线设备,从而可以简化无槽电机的装配流程,提高无槽电机的装配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
背景技术
无槽电机指的是一种定子上没有设置齿槽的电机,其定子铁芯通常由无槽的硅钢片叠成,定子线圈沿铁芯表面借聚酯胶或环氧树脂粘固的电机。这种结构方式可避免由于齿槽存在磁阻不均匀而引起气隙磁感应的脉振。但是现有的无槽电机由于其定子线圈的绕制不是常规的,需要复杂的绕线设备,线圈的端部需要特殊处理,因而导致无槽电机的装配过程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其可以提高无槽电机的装配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该无槽电机线圈骨架用于为无槽电机的线圈提供支撑作用,无槽电机包括:电机壳体、转子和定子,转子设置在电机壳体内;定子设置在电机壳体内,定子和电机壳体固定连接,定子包括定子线圈和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呈圆环形,定子铁芯围绕转子设置,定子线圈设置在定子铁芯和转子之间;无槽电机线圈骨架设置在定子铁芯和转子之间,并与定子铁芯设置为固定连接,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包括围绕转子设置的环绕部和设置在环绕部上的若干个凸出部,环绕部呈圆环形且与转子同轴,沿环绕部的轴线方向观察,凸出部沿环绕部的径向向定子铁芯凸出,凸出部与定子铁芯的内壁抵接,相邻两个凸出部之间形成有行线槽,定子线圈通过行线槽绕制在凸出部上。
进一步地,凸出部上沿环绕部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通孔,通孔沿环绕部的轴线方向分布。
进一步地,凸出部上设置有沿环绕部轴线方向延伸的长槽,长槽将凸出部分为互不相连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上均设置有通孔,长槽与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无槽电机线圈骨架还包括延伸部,延伸部设置在凸出部的最外端,且沿环绕部的周向向远离长槽的一侧延伸。
进一步地,长槽在环绕部周向上的最大宽度与凸出部在环绕部周向上的最大宽度的比值为大于等于0.5且小于1。
进一步地,定义一个垂直于环绕部轴线方向的基准平面,环绕部在基准平面上的投影为环绕部投影,若干个凸出部在基准平面上的投影基本沿环绕部投影的周向分布,相邻两个凸出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定义一个垂直于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宽度方向且过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宽度中心的纵向平面,凸出部关于纵向平面基本对称。
进一步地,定子线圈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和转子之间的中心线圈,以及位于定子铁芯外的端部线圈,中心线圈位于行线槽内。
进一步地,定子铁芯和凸出部通过胶接和/或过盈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包括用于将定子铁芯和凸出部固定连接的安装状态,当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处于安装状态时,环绕部套设在一芯棒结构上,芯棒结构基本呈圆柱体,芯棒结构的外径与环绕部的内径基本一致。
上述无槽电机通过将无槽电机线圈骨架设置在定子铁芯和转子之间,且无槽电机线圈骨架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出部,从而使得定子线圈绕制在无槽电机线圈骨架上时,可以采用常规有槽电机的绕制工艺,且绕制过程不需要专门的绕线设备,从而可以简化无槽电机的装配流程,进而提高无槽电机的装配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无槽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无槽电机线圈骨架的轴测图;
图3为有槽电机气隙径向磁感应波形;
图4为有槽电机齿槽转矩波形;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无槽电机气隙径向磁感应波形;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无槽电机齿槽转矩波形;
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处于安装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定子、转子和无槽电机线圈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图7中A处的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无槽电机线圈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的无槽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示出了一种无槽电机100,该无槽电机100包括电机壳体11、转子12和定子13,转子12和定子13均设置在电机壳体11内,定子13和电机壳体11固定连接,定子13围绕转子12设置且定子13与转子12同轴。具体地,定子13包括定子铁芯131和定子线圈132,定子铁芯131呈圆环形,定子铁芯131围绕转子12设置,定子线圈132至少部分设置在定子铁芯131和转子12之间。当无槽电机100处于工作状态时,定子13在无槽电机100中处于静止状态,转子12在无槽电机100中转动以输出动力,转子12内设置有能够产生励磁磁场的永磁体,通过给定子线圈132通电产生磁场,使得定子13的磁场和转子12的磁场进行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电磁力驱动转子12转动,进而使无槽电机100向外输出动力。在现有技术中,无槽电机100的定子13上没有设置齿槽,其定子铁芯131通常由无槽的硅钢片叠成,定子线圈132通过聚酯胶或环氧树脂粘固在定子铁芯131的内表面。这种结构相较于有齿槽的定子铁芯131可避免由于齿槽存在产生齿槽效应导致磁阻不均匀而引起气隙磁感应的脉振,但无槽电机100内由于没有齿槽的支撑,无槽电机100内的定子线圈132需要进行自支撑,由于定子线圈132自身的支撑力较差,为了提高定子线圈132的支撑力,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复杂的绕线工艺,通过提高定子线圈132的卷绕密度以增加定子线圈132的支撑力,从而使得无槽电机100的加工工艺十分繁琐,进而使得无槽电机100的装配性能较差。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中,通过在定子铁芯131和转子12之间设置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并将定子线圈132绕制在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上,从而使得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可以为定子线圈132提供支撑作用,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与定子铁芯131设置为固定连接。其中,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材料通常设置为绝缘材料,从而避免在无槽电机100工作中,因定子线圈132和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之间导电而影响无槽电机100的正常工作。当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时,可以将定子线圈132工作产生的热量经由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传递至定子铁芯131并经过定子铁芯131向外传递。为了清楚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2所示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长度方向指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指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左右方向,高度方向指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上下方向,其中,长度方向即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前后方向,其与转子12或定子13的轴线方向相同。具体地,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包括围绕转子12设置的环绕部141和若干个设置在环绕部141上的凸出部142,凸出部142与定子铁芯131的内壁抵接,环绕部141呈圆环形且与转子12同轴,沿环绕部141的轴线方向观察,凸出部142沿环绕部141的径向呈放射状向外凸出,相邻两个凸出部142之间形成有行线槽143,定子线圈132通过行线槽143绕制在凸出部142上。前述中“向外凸出”指的是凸出部142向远离环绕部141轴线方向的一侧凸出。其中,环绕部141的内径大于转子12的外径,从而使得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设置不会影响到转子12的正常工作。通过上述设置,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为定子线圈132提供了支撑作用,且由于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出部142,因而使得在定子线圈132绕制在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上时,不必采用复杂的绕制工艺,且绕制过程不需要专门的绕线设备,从而可以简化无槽电机100的装配流程,进而提高无槽电机100的装配性能。
如图3到图6所示,其中,图3中的曲线为沿有效气隙中间位置观察,有槽电机气隙径向磁感应强度随周向距离变化的波形;图4中的曲线为有槽电机的齿槽转矩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5中的曲线为沿有效气隙中间位置观察,本申请的无槽电机100气隙径向磁感应强度随周向距离变化的波形;图6中的曲线为本申请的无槽电机100的齿槽转矩随时间变化的波形。从图3中可以看出,有槽电机的气隙磁感应强度的波形不是理想正弦,而是存在很多的小脉振,这是由于有槽电机的定子铁芯131上设置有供定子线圈132绕制的齿槽,从而使得有槽电机内部的电磁场的分布不均匀而产生齿槽效应,导致磁力线的密度在不同位置上发生变化。如图4所示,对于有槽永磁电机,齿槽效应会使电机产生齿槽转矩,从而增大有槽电机运行时的转矩脉振,导致电机运行不平顺,导致电机运行的稳定性较差。如图5和图6,本申请中的无槽电机100的气隙磁感应强度波形正弦度十分良好,由于定子铁芯131上不设置有齿槽,从而避免产生齿槽效应,消除了脉振,且使得齿槽转矩为0,提高了电机输出转矩的稳定性。且本申请中,通过在定子铁芯131和转子12之间设置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定子线圈132直接绕制在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上,从而可以简化定子线圈132的绕线工艺,使得定子线圈132在绕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专门的绕线设备,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无槽电机100在具有类似有槽电机的结构的基础上,还可以避免产生齿槽转矩,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无槽电机100既具备类似有槽电机的定子线圈132绕制的便捷性,也具有无槽电机工作的稳定性,从而可以兼顾有槽电机和无槽电机的优点。
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定子铁芯131和凸出部142通过胶接和/或过盈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即凸出部142和定子铁芯131的内壁通过胶水粘接,或凸出部142和定子铁芯131的内壁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或首先在凸出部142涂抹胶水,再将凸出部142和定子铁芯131的内壁通过过盈配合连接,上述三种连接方式均可实现凸出部142和定子铁芯131的固定连接。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槽电机100中没有设置线圈骨架,因而定子线圈132与定子铁芯131的固定方式通常为通过胶水将定子线圈132粘接在定子铁芯131的内壁,以实现定子线圈132的固定。在本申请中,以定子铁芯131和凸出部142通过胶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为例,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包括用于将定子铁芯131和凸出部142固定连接的安装状态,当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处于安装状态时,环绕部141套设在一芯棒结构200上,芯棒结构200基本呈圆柱体,芯棒结构200的外径与环绕部141的内径基本一致。其中,芯棒结构200和环绕部141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具体地,当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处于安装状态时,首先对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进行加热,使得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膨胀,然后将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套设在芯棒结构200上,待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冷却后即可实现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和芯棒结构200的过盈配合,之后将定子线圈132绕制在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上,由于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出部142,定子线圈132可以直接绕制在凸出部142上,因而定子线圈132不必采用复杂的绕制工艺,在定子线圈132绕制完成后,在凸出部142与定子铁芯131内壁抵接的部分涂抹胶水,并通过胶接的方式将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与定子铁芯131固定连接,然后对定子线圈132灌封环氧树脂并进行加热固化,在环氧树脂固化后对定子13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和芯棒结构200之间产生间隙,进而可以将芯棒结构200取出完成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和定子铁芯131的连接。通过上述设置,芯棒结构200可以在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与定子铁芯131的连接过程中为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提供支撑作用,也可以便于定子线圈132在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上的绕线,从而简化了无槽电机100的生产流程,提高了无槽电机100的装配性能。
如图8和图9所示,由于定子线圈132绕制过程中,定子线圈132通常跨越数个凸出部142后绕制在行线槽143内,因此定子线圈132包括位于定子铁芯131和转子12之间的中心线圈1321,以及位于定子铁芯131外的端部线圈1322,端部线圈1322沿环绕部141轴线方向位于定子铁芯131外的两端,中心线圈1321位于行线槽143内。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支撑定子线圈132,使得定子线圈132需要进行自支撑,由于定子线圈132自身的支撑力较差,为了提高定子线圈132的支撑力,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复杂的绕线工艺,通过提高定子线圈132的卷绕密度以增加定子线圈132的支撑力,使得中心线圈1321槽满率较高,在进行环氧树脂灌封时无法对中心线圈1321进行灌封,故而只能对端部线圈1322进行环氧树脂灌封。在本申请中,定子线圈132绕制在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上,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为定子线圈132提供支撑,使得定子线圈132不必采用复杂的绕线工艺,从而在环氧树脂灌封过程中,中心线圈1321也可以进行灌封,进而可以提高定子13的导热性能,避免工作温度过高而影响定子线圈132的正常工作,提高了无槽电机100的工作稳定性。通过上述设置,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设置使得可以对中心线圈1321灌封环氧树脂,从而可以提高定子线圈132与环氧树脂的接触面积,便于定子线圈132的热量向定子铁芯131传导并向外散出,提高了定子13的导热性能,进而可以在定子线圈132电流密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定子线圈132的温升,提升无槽电机100的效率和稳定性,或是在相同温度水平下增大定子线圈132的电流密度来提高无槽电机100的功率密度。
可以理解的,在现有技术中,定子线圈132首先需要通过浸漆工艺使导线包裹有绝缘漆,由于环氧树脂灌封时无法对中心线圈1321进行灌封,从而导致无槽电机100工作过程中,中心线圈1321只能通过绝缘漆进行导热,而绝缘漆的导热系数通常只有0.2W/(m.K),进而导致中心线圈1321在无槽电机100工作过程中不能进行良好的散热,从而使得定子线圈132的工作温度较高,导致定子线圈132容易过热烧坏。而本申请中,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设置使得中心线圈1321也可以灌封环氧树脂,从而使得中心线圈1321在无槽电机10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可以经过环氧树脂进行良好的导热,进而可以提高定子13的导热性能。此外,环氧树脂的导热系数一般在1.0W/(m.K)~1.5W/(m.K)之间,以导热系数为1.0W/(m.K)的环氧树脂为例,在芯棒结构200去除过程中,需要对定子13进行加热,导热系数1.0W/(m.K)的环氧树脂在固化后需要150℃以上才能融化,而仅需将定子13加热至100℃,即可取出芯棒结构200,因此芯棒结构200取出过程中还不会影响环氧树脂的固化,避免出现环氧树脂固化后重新融化的情况。
图9所示,通常而言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导热性能有限,为了更好地改善定子13的温升,可以进一步优化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定子13的导热性能,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凸出部142上沿环绕部141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421(参照图2),通孔1421沿环绕部141的轴线方向分布。具体地,凸出部142上还设置有沿环绕部141轴线方向延伸的长槽1422,长槽1422将凸出部142分为互不相连的第一凸出部1423和第二凸出部1424,第一凸出部1423和第二凸出部1424上均设置有通孔1421,长槽1422与通孔1421连通,使得长槽1422可以形成用于环氧树脂灌封的灌封通道,且环氧树脂可以通过第一凸出部1423和第二凸出部1424上的通孔1421进入行线槽143,从而可以增加从定子线圈132到定子铁芯131的导热通道,即不仅可以从定子线圈132经过行线槽143内的环氧树脂的热传导,将热量传导至定子铁芯131,还可以经过通孔1421及长槽1422内灌封的环氧树脂的热传导,将热量传导至定子铁芯131,并通过定子铁芯131向外散出,进而可以提高定子线圈132的散热效率,提高定子13的导热性能。在现有技术中,无槽电机100由于其热传导性能较差,在无槽电机100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下时容易超出负载进而导致定子线圈132过热烧坏。本申请中,在对定子线圈132进行环氧树脂灌封过程中,环氧树脂可以沿长槽1422形成的灌封通道进入定子13内部,并通过通孔1421使得环氧树脂和定子线圈132充分接触,从而可以增加定子线圈132的有效散热路径,提高定子13的导热性能。通过上述设置,长槽1422和通孔1421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改善无槽电机100的定子线圈132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无槽电机100的定子13的导热性能,进而可以在定子线圈132电流密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定子线圈132的温升,提升无槽电机100的效率和稳定性,或是在相同温度水平下增大定子线圈132的电流密度来提高无槽电机100的功率密度。
可以理解的,当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上设置有长槽1422和通孔1421时,即使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材料为导热性能较差的绝缘材料,定子线圈132工作产生的热量也可以通过环氧树脂在行线槽143形成的导热通道向定子铁芯131传递,以及通过环氧树脂在通孔1421和长槽1422形成的导热通道向定子铁芯131传递,并经过定子铁芯131传递至外界,使定子线圈132处于合适的工作温度。
如图10所示,进一步地,定义一个垂直于环绕部141轴线方向的基准平面101,环绕部141在基准平面101上的投影为环绕部141投影,若干个凸出部142在基准平面101上的投影基本沿环绕部141投影的周向分布,相邻两个凸出部142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使得每个行线槽143的大小和形状基本一致,进而有利于定子线圈132的绕制。具体地,定义一个垂直于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宽度方向且过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宽度中心的纵向平面102,凸出部142关于纵向平面102基本对称。通过上述设置,凸出部142可以均匀的设置在环绕部141上,从而在凸出部142和定子铁芯131固定连接后,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为定子线圈132提供支撑作用时,不同位置的定子线圈132受到的支撑力大小相等,从而避免因定子线圈132受力不均而影响无槽电机100的正常工作。此外,凸出部142围绕环绕部141均匀设置还可以提高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和定子铁芯13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10所示,长槽1422在环绕部141周向上的最大宽度L1与凸出部142在环绕部141周向上的最大宽度L2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5且小于1。其中,第一凸出部1423和第二凸出部1424的厚度均为D,第一凸出部1423和第二凸出部1424的厚度指的是第一凸出部1423或第二凸出部1424沿环绕部141周向上靠近长槽1422的一侧和远离长槽1422的一侧之间的距离,即为图中D所指的距离。通过上述设置,既可以避免长槽1422的宽度设置过大而使得第一凸出部1423和第二凸出部1424的厚度D过小,从而避免影响凸出部142的结构强度而导致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支撑性下降;也可以避免长槽1422的宽度设置过小而使得在灌封环氧树脂的过程中环氧树脂不能迅速通过长槽1422进入并包裹中心线圈1321。可以理解的,在不影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支撑性的情况下,第一凸出部1423和第二凸出部1424的厚度D越小,表明长槽1422的宽度L1越大,在灌封过程中长槽1422内可容纳的环氧树脂越多,定子线圈132的散热效率越高,定子13的导热性能越好。此外,当凸出部142上设置有长槽1422时,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还包括延伸部144,延伸部144设置在凸出部142的最外端,且沿环绕部141的周向向远离长槽1422的一侧延伸,前述中的“最外端”指凸出部142沿环绕部141径向远离环绕部141的一端,延伸部144和定子铁芯131的内壁抵接,延伸部144用于在凸出部142与定子铁芯131固定连接过程中增大凸出部142与定子铁芯131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凸出部142与定子铁芯131因接触面过小而导致凸出部142与定子铁芯131的连接不稳定,进而可以提高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和定子铁芯131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11所示,作为一种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还可以设置为没有长槽1422的实心结构,即凸出部142上不设置有长槽1422。通常而言,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材料其导热系数相较于环氧树脂的导热系数而言较低,当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设置为实心结构时,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材料设置为导热性能较好的绝缘材料,从而使得定子线圈132可以通过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和环氧树脂一同导热,从而提高定子13的导热性能,降低定子13的温升,使得无槽电机100处于合适的工作温度。通过上述设置,实心的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具有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的优点,从而可以简化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生产工艺,降低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生产成本。可以理解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当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设置为实心结构时,凸出部142沿环绕部141的周向也可以设置通孔1421,使得相邻的行线槽143之间可以相互连通,从而在灌封环氧树脂过程中能够使得环氧树脂可以在相邻的行线槽143之间流通,环氧树脂的导热系数比无槽电机线圈骨架14的材料的导热系数更高,使得定子线圈132的热量可以更好地向定子铁芯131传递并向外散出,进而可以提高定子线圈132的散热效率,提高定子13的导热性能。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中的环氧树脂仅作为一种优选的导热材料,其他可以适用无槽电机100的定子线圈132的导热材料均可作为本申请中定子线圈132的灌封导热材料。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所述无槽电机线圈骨架用于为无槽电机的线圈提供支撑作用,所述无槽电机包括:
电机壳体,
转子,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内;
定子,所述定子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内,所述定子和所述电机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定子包括定子线圈和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呈圆环形,所述定子铁芯围绕所述转子设置,所述定子线圈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转子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槽电机线圈骨架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转子之间,并与所述定子铁芯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包括围绕所述转子设置的环绕部和设置在所述环绕部上的若干个凸出部,所述环绕部呈圆环形且与所述转子同轴,沿所述环绕部的轴线方向观察,所述凸出部沿所述环绕部的径向向所述定子铁芯凸出,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壁抵接,相邻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形成有行线槽,所述定子线圈通过所述行线槽绕制在所述凸出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上沿所述环绕部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环绕部的轴线方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上设置有沿所述环绕部轴线方向延伸的长槽,所述长槽将所述凸出部分为互不相连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上均设置有所述通孔,所述长槽与所述通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槽电机线圈骨架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凸出部的最外端,且沿所述环绕部的周向向远离所述长槽的一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在所述环绕部周向上的最大宽度与所述凸出部在所述环绕部周向上的最大宽度的比值为大于等于0.5且小于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定义一个垂直于所述环绕部轴线方向的基准平面,所述环绕部在所述基准平面上的投影为环绕部投影,若干个所述凸出部在所述基准平面上的投影基本沿所述环绕部投影的周向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定义一个垂直于所述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宽度方向且过所述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宽度中心的纵向平面,所述凸出部关于所述纵向平面基本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线圈包括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转子之间的中心线圈,以及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外的端部线圈,所述中心线圈位于所述行线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凸出部通过胶接和/或过盈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包括用于将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凸出部固定连接的安装状态,当所述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处于所述安装状态时,所述环绕部套设在一芯棒结构上,所述芯棒结构基本呈圆柱体,所述芯棒结构的外径与所述环绕部的内径基本一致。
CN202410245329.8A 2024-03-05 一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 Active CN117833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45329.8A CN117833531B (zh) 2024-03-05 一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45329.8A CN117833531B (zh) 2024-03-05 一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3531A true CN117833531A (zh) 2024-04-05
CN117833531B CN117833531B (zh) 2024-05-24

Family

ID=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351U (ja) * 1992-07-03 1994-02-04 神鋼電機株式会社 高速回転電機のスロットレス構造
JP2007014140A (ja) * 2005-06-30 2007-01-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ロットレスモータのコイル保持枠、ステータ、スロットレスモータ、コイル保持枠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1976895A (zh) * 2010-07-26 2011-02-16 深圳华任兴科技有限公司 拥有无槽非晶铁合金径向磁路的电机及其工艺方法
KR101041737B1 (ko) * 2010-08-13 2011-06-16 (주)설텍 슬롯리스 영구자석 회전기기
CN208939702U (zh) * 2018-10-30 2019-06-04 深圳市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齿槽型定子铁芯、电机定子以及电机
CN208939673U (zh) * 2018-11-17 2019-06-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无齿槽电机、定子及其定子铁芯
CN109861481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无槽式电动机和使用它的电动风机与电吸尘器
CN111543893A (zh) * 2019-02-08 2020-08-18 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 电动机以及使用它的电动风机和使用它的电动吸尘器
CN217590395U (zh) * 2022-05-09 2022-10-14 华域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无齿槽电机的定子铁芯机构及电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351U (ja) * 1992-07-03 1994-02-04 神鋼電機株式会社 高速回転電機のスロットレス構造
JP2007014140A (ja) * 2005-06-30 2007-01-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ロットレスモータのコイル保持枠、ステータ、スロットレスモータ、コイル保持枠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1976895A (zh) * 2010-07-26 2011-02-16 深圳华任兴科技有限公司 拥有无槽非晶铁合金径向磁路的电机及其工艺方法
KR101041737B1 (ko) * 2010-08-13 2011-06-16 (주)설텍 슬롯리스 영구자석 회전기기
CN109861481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无槽式电动机和使用它的电动风机与电吸尘器
CN208939702U (zh) * 2018-10-30 2019-06-04 深圳市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齿槽型定子铁芯、电机定子以及电机
CN208939673U (zh) * 2018-11-17 2019-06-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无齿槽电机、定子及其定子铁芯
CN111543893A (zh) * 2019-02-08 2020-08-18 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 电动机以及使用它的电动风机和使用它的电动吸尘器
CN217590395U (zh) * 2022-05-09 2022-10-14 华域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无齿槽电机的定子铁芯机构及电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沈建新, 陈永校: "无槽无刷直流电机及其前期设计", 电工电能新技术, no. 01, 23 January 1997 (1997-01-23), pages 45 - 4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03737B2 (ja) 電気駆動機械を製造する方法、電気駆動機械、及び、自動車両
EP1469579B1 (en)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and winding method for its stator
JP5274738B2 (ja) 回転電気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157109A (e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with ferromagnetic end winding ring
US8872397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5267091B2 (ja)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KR20020033720A (ko) 고정자
CN110546856B (zh) 电机
US20070200437A1 (en) Stator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JP6381820B2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KR20020021674A (ko) 회전 전기 기계 및 회전 전기 기계용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CN117833531B (zh) 一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
WO2011040982A1 (en) "brushless motor-generator"
CN117833531A (zh) 一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
JP3607977B2 (ja) モールドモータ
JP4934635B2 (ja) 回転電機
CN111342572A (zh) 一种定子铁芯
JP2004304988A (ja) 電動機のステータ構造
JP2011015456A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4318892A1 (en) Insulation system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WO2023106338A1 (ja) モータ
JPH0946940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21126028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JP2001238387A (ja) 回転電機
JP3153913B2 (ja) 電動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