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2548A - 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2548A
CN117792548A CN202410199277.5A CN202410199277A CN117792548A CN 117792548 A CN117792548 A CN 117792548A CN 202410199277 A CN202410199277 A CN 202410199277A CN 117792548 A CN117792548 A CN 117792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dness
abnormal
determining
audio data
voice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992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92548B (zh
Inventor
陈龙斌
章惠来
苏佳佳
段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UNERS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UNER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UNERS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UNER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9927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925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92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2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92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2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并基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与预设标准响度,判断待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当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不超过预设风力时,根据异常子区域对应的角度调整量和音量调整量确定第一调整指令,并按照第一调整指令进行调整;当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超过预设风力时,根据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异常子区域的声音响度以及预设标准响度,确定第二调整指令,按照第二调整指令对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本申请能够在不同风力下,提高调节应急广播音量时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应急广播主要应用于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危机情况,通过应急广播可以迅速快捷地将最新讯息传递给处于公共危机中的居民,以提醒居民如何避险,如何保护自身安全等,但是在利用应急广播向居民传递最新讯息时,现场的环境噪声和环境因素等均可能影响应急广播的声音传播距离和响度,因此在采用应急广播进行讯息播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现场环境噪音或环境因素而导致传输至部分区域内的广播声音响度较小,从而可能导致部分区域内的居民难以听清广播内容。
当监测到部分区域内广播声音响度较小时,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人工调节应急广播的音量,以提高广播声音响度,从而保证所有的居民均可听清广播内容,但是由于无法精准预测现场环境噪声和环境因素的变化时刻,因此可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时刻位于应急广播旁,一旦监测到应急广播的音量异常便即刻进行调整,并且在采用人工调整应急广播音量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经验,由于不同程度的风力也会对声音的传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调整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调整才能保证所有的居民均可听清广播内容,但是在多次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一些居民无法及时接收重要讯息。
发明内容
为了在不同风力下,提高调节应急广播音量时的准确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待监测区域内的多个子区域各自对应的现场音频数据;
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并基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与预设标准响度,判断所述待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
若是,则获取所述异常子区域的天气特征信息,所述天气特征信息包括风力和风向;
当所述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不超过预设风力时,根据所述异常子区域确定待调整广播设备,并根据所述天气特征信息和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角度调整量;根据所述异常子区域对应的声音响度和所述预设标准响度之间的响度差值,确定音量调整量;根据所述角度调整量和所述音量调整量确定第一调整指令,并按照所述第一调整指令对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
当所述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超过预设风力时,根据所述风力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设备高度与第一传播响度影响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异常子区域与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之间的路径图像,根据所述路径图像确定对应的传播路径信息,并根据所述传播路径信息,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所述传播路径信息包括路径长度和建筑数量,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设备高度与第二传播响度影响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根据所述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所述异常子区域的声音响度以及所述预设标准响度,确定第二调整指令,按照所述第二调整指令对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所述第二调整指令包括待调整高度和待调整音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采集到的多个子区域所对应的现场音频数据进行分析,以便于对所有子区域对应的声音响度是否符合标准响度进行判断,从而实现对多个子区域对应的声音响度进行监测,由于风向和风力可能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响度,因此当存在声音响度低于标准值的异常子区域时,可通过异常子区域的天气特征对广播设备的设置角度进行调整,以降低天气特征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再通过异常子区域的实际声音响度和标准响度之间的响度差值,对广播设备的音量进行调整,以使异常子区域内对应的声音响度达到标准响度,即,使得异常区域内的居民能够听清广播内容,通过同时对广播设备进行角度调整和音量调整,以在调整广播设备的音量时将天气特征对广播设备音量造成的影响降低,从而便于提高对广播设备进行音量调整时的准确性,同时,当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过高时,可通过降低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设备高度的方式减少风力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但是由于声音的传播过程与传播路径的长度和途径建筑的数量有关,传播路径越长,传播路径中途径建筑的数量越多,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在降低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设备高度时也需要考虑不同的设备高度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通过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最低传播响度影响率,并以此反推出对应的待调整高度和待调整音量,以便于提升对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时的速率和准确性,从而实现在不同风力下,提高调节应急广播音量时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并基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与预设标准响度,判断所述待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包括:
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的至少一个声纹特征,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声纹特征,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中得到每个声纹特征对应的声纹音频数据;
将每个声纹音频数据转化为音频数字信号,并确定每个音频数字信号对应的信号峰值;
当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一个声纹特征时,根据声纹特征对应的信号峰值,确定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并当所述声音响度低于所述预设标准响度时,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当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至少两个声纹特征时,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声纹特征,从所述至少两个声纹特征对应的声纹音频数据中确定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并根据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信号峰值确定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并当所述声音响度低于所述预设标准响度时,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集到的现场音频数据中可能包含广播设备发出的广播音频,还可能包含现场环境噪声,并且广播音频对应的声纹特征与现场环境噪声对应的声纹特征不同,因此在确定现场音频的声音响度时,需将广播音频和现场环境噪声进行区分,通过声纹特征将现场音频数据进行划分便于提升音频数据划分时的准确性,从而便于提升确定现场音频数据中声音响度时的准确性,进而便于提升判断待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时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从所述至少两个声纹特征对应的声纹音频数据中确定广播声纹音频数据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第一信号峰值,和非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第二信号峰值;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峰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峰值,确定所述广播声纹音频数据与所述非广播声纹音频数据之间的声音响度比值;
当所述声音响度比值位于预设异常范围内时,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某个子区域对应的现场音频数据中广播音频的声音响度与现场环境噪声的声音响度相近时,位于该子区域内的居民可能由于较大的现场环境噪声而无法听清广播内容,因此在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时,不能仅依靠广播音频的声音响度是否低于预设标准响度进行判断,还需对广播音频与现场环境噪声的声音响度进行对比,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通过声音响度之比便于提高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时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路径图像确定对应的传播路径信息,包括:
识别所述路径图像中包含的每个目标建筑标识,根据建筑标识与墙体数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个目标建筑标识对应的目标墙体数量;
将所述路径图像导入预先建立好的坐标系中,并从所述路径图像中确定待调整广播设备的第一坐标和所述异常子区域的第二坐标,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确定目标路径长度;
根据所述目标墙体数量和所述目标路径长度确定所述传播路径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路径图像进行特征识别的方式确定传播路径上包含的建筑数量,而不是通过人为经验对传播路径上的建筑数量进行确定,便于提升确定路径传播信息时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信号峰值的第一变化率;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变化率低于第一预设标准变化率时,根据所述第一变化率预测异常时刻;
根据所述异常时刻,确定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调整时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信号峰值的变化率确定现场声音响度的变化率,当监测到现场声音响度的变化率处于下降趋势时,根据变化率预测可能出现异常的时刻,即,对应子区域的居民可能无法听清广播内容的时刻,并在异常时刻到来之前及时调整广播设备的音量,降低居民无法听清广播内容的概率,当监测到声音响度变化率处于下降趋势时,才对音量调整时刻进行预测,而不是在监测到声音响度发生变化时,立即对广播设备的音量进行调整,从而便于降低出现误判的概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异常时刻,确定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调整时刻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信号峰值的第二变化率;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变化率高于第二预设标准变化率时,根据所述第二变化率预测异常恢复时刻;
根据所述异常时刻和所述异常恢复时刻,确定异常时间段;
获取当前时刻对应的广播信息,基于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广播信息和所述异常时刻确定异常广播信息之间的关联度,确定再次播报时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监测到子区域的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升高时,表征待调整广播设备正在进行调整,或已经调整完毕,此时可通过将异常时刻和异常恢复时刻之间所对应的广播内容确定为异常广播信息,在异常恢复后,将异常广播信息进行重新播报,进一步保证所有的居民均可听清广播内容。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装置,包括:
获取音频数据模块,用于获取待监测区域内的多个子区域各自对应的现场音频数据;
判断异常区域模块,用于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并基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与预设标准响度,判断所述待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
获取天气特征模块,用于若是,则获取所述异常子区域的天气特征信息,所述天气特征信息包括风力和风向;
确定角度调整量模块,用于当所述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不超过预设风力时,根据所述异常子区域确定待调整广播设备,并根据所述天气特征信息和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角度调整量;确定音量调整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常子区域对应的声音响度和所述预设标准响度之间的响度差值,确定音量调整量;第一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角度调整量和所述音量调整量确定第一调整指令,并按照所述第一调整指令对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
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模块,用于当所述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超过预设风力时,根据所述风力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设备高度与第一传播响度影响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异常子区域与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之间的路径图像,根据所述路径图像确定对应的传播路径信息,并根据所述传播路径信息,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所述传播路径信息包括路径长度和建筑数量,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设备高度与第二传播响度影响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影响率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确定第二调整指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所述异常子区域的声音响度以及所述预设标准响度,确定第二调整指令,按照所述第二调整指令对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所述第二调整指令包括待调整高度和待调整音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采集到的多个子区域所对应的现场音频数据进行分析,以便于对所有子区域对应的声音响度是否符合标准响度进行判断,从而实现对多个子区域对应的声音响度进行监测,由于风向和风力可能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响度,因此当存在声音响度低于标准值的异常子区域时,可通过异常子区域的天气特征对广播设备的设置角度进行调整,以降低天气特征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再通过异常子区域的实际声音响度和标准响度之间的响度差值,对广播设备的音量进行调整,以使异常子区域内对应的声音响度达到标准响度,即,使得异常区域内的居民能够听清广播内容,通过同时对广播设备进行角度调整和音量调整,以在调整广播设备的音量时将天气特征对广播设备音量造成的影响降低,从而便于提高对广播设备进行音量调整时的准确性,同时,当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过高时,可通过降低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设备高度的方式减少风力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但是由于声音的传播过程与传播路径的长度和途径建筑的数量有关,传播路径越长,传播路径中途径建筑的数量越多,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在降低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设备高度时也需要考虑不同的设备高度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通过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最低传播响度影响率,并以此反推出对应的待调整高度和待调整音量,以便于提升对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时的速率和准确性,从而实现在不同风力下,提高调节应急广播音量时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判断异常区域模块在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并基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与预设标准响度,判断所述待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时,具体用于:
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的至少一个声纹特征,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声纹特征,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中得到每个声纹特征对应的声纹音频数据;
将每个声纹音频数据转化为音频数字信号,并确定每个音频数字信号对应的信号峰值;
当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一个声纹特征时,根据声纹特征对应的信号峰值,确定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并当所述声音响度低于所述预设标准响度时,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当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至少两个声纹特征时,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声纹特征,从所述至少两个声纹特征对应的声纹音频数据中确定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并根据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信号峰值确定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并当所述声音响度低于所述预设标准响度时,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确定信号峰值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第一信号峰值,和非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第二信号峰值;
确定响度比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峰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峰值,确定所述广播声纹音频数据与所述非广播声纹音频数据之间的声音响度比值;
确定异常子区域模块,用于当所述声音响度比值位于预设异常范围内时,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模块在根据所述路径图像确定对应的传播路径信息时,具体用于:
识别所述路径图像中包含的每个目标建筑标识,根据建筑标识与墙体数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个目标建筑标识对应的目标墙体数量;
将所述路径图像导入预先建立好的坐标系中,并从所述路径图像中确定待调整广播设备的第一坐标和所述异常子区域的第二坐标,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确定目标路径长度;
根据所述目标墙体数量和所述目标路径长度确定所述传播路径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获取第一变化率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信号峰值的第一变化率;
预测异常时刻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变化率低于第一预设标准变化率时,根据所述第一变化率预测异常时刻;
确定调整时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常时刻,确定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调整时刻。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获取第二变化率模块,用于获取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信号峰值的第二变化率;
预测异常恢复时刻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变化率高于第二预设标准变化率时,根据所述第二变化率预测异常恢复时刻;
确定异常时间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常时刻和所述异常恢复时刻,确定异常时间段;
确定重播时刻,用于获取当前时刻对应的广播信息,基于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广播信息和所述异常时刻确定异常广播信息之间的关联度,确定再次播报时刻。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对采集到的多个子区域所对应的现场音频数据进行分析,以便于对所有子区域对应的声音响度是否符合标准响度进行判断,从而实现对多个子区域对应的声音响度进行监测,由于风向和风力可能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响度,因此当存在声音响度低于标准值的异常子区域时,可通过异常子区域的天气特征对广播设备的设置角度进行调整,以降低天气特征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再通过异常子区域的实际声音响度和标准响度之间的响度差值,对广播设备的音量进行调整,以使异常子区域内对应的声音响度达到标准响度,即,使得异常区域内的居民能够听清广播内容,通过同时对广播设备进行角度调整和音量调整,以在调整广播设备的音量时将天气特征对广播设备音量造成的影响降低,从而便于提高对广播设备进行音量调整时的准确性。
由于风力会对声音的传播造成影响,风力越大,对声音的转播造成的影响越大,因此当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过高时,可通过降低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设备高度的方式减少风力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但是由于声音的传播过程与传播路径的长度和途径建筑的数量有关,传播路径越长,传播路径中途径建筑的数量越多,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在降低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设备高度时也需要考虑不同的设备高度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通过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最低传播响度影响率,并以此反推出对应的待调整高度和待调整音量,以便于提升对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时的速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确定异常子区域的示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由电子设备执行,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其中,该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但并不局限于此,该终端设备以及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110-步骤S1100,其中:
步骤S110:获取待监测区域内的多个子区域各自对应的现场音频数据。
具体的,待监测区域为需要进行广播的区域,可以为村庄,还可以为工厂,具体的待监测区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由于广播质量取决于广播声音的均匀分布程度,若待监测区域内只设置有一个广播设备,则可能会导致广播声音受限并且可能会导致广播声音不均匀,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广播声音的品质也会下降,因此待监测区域内一般均设置有多个广播设备,并且为了提高广播声音的均匀分布程度,待监测区域内的多个广播设备对应的设置方向不同,每个广播设备对应待监测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子区域。
子区域对应的现场音频数据可由设置于子区域对应的音频采集设备进行采集,并上传至电子设备处,设置音频采集设备的子区域数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保证每个广播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子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音频采集设备即可。
步骤S120: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并基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与预设标准响度,判断待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
具体的,识别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时,可将音频数据转化为音频信号,再通过峰值检测法或平均响度法确定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其中,峰值检测法,是通过检测每个音频信号的信号峰值,并将音频数据对应的音频信号中最大的信号峰值确定为该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平均响度法,是将音频信号中每个采样点的幅度取平方,再将每个采样点的幅度取平方后进行加法运算,然后再将结果取平方根,将取完平方根的结果确定为该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具体的确定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的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识别出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即可。
预设标准响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定,将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高于预设标准响度的子区域确定为异常子区域;将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不高于预设标准响度的子区域确定为非异常子区域。待监测区域内可能存在异常子区域也可能不存在异常子区域,当存在异常子区域时,异常子区域的数量可能为1个也可能为多个,具体的异常子区域的数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S130:若是,则获取异常子区域的天气特征信息,天气特征信息包括风力和风向。
步骤S140:当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不超过预设风力时,根据异常子区域确定待调整广播设备,并根据天气特征信息和待调整广播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角度调整量。
具体的,由于每个广播设备对应待监测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子区域,因此通过广播设备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便于确定出异常子区域所对应的待调整广播,其中,广播设备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中包含有该待监测区域内每个广播设备对应的所有子区域,其中,每个子区域均设置有区域编号,从广播设备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异常子区域对应的待调整广播设备时,可通过异常子区域对应的区域编号从广播设备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中进行遍历。
待调整广播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表示当前时刻该待调整广播设备的位置信息,包括待调整广播设备的广播方向信息,待调整广播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人工输入,也可以通过对包含有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设备图像进行特征识别后进行确定,其中,设备图像中包含有对照物和待调整广播设备,具体的确定待调整广播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的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角度调整量用于表征在当前时刻对应的风向下,该待调整广播设备需要转动的角度。
步骤S150:根据异常子区域对应的声音响度和预设标准响度之间的响度差值,确定音量调整量。
具体的,由于声音响度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长而降低,并且待监测区域内不同的子区域与广播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同,因此,不同的子区域对应的标准响度不同,确定异常子区域对应的声音响度与预设标准响度之间的响度差值之前,需要根据异常子区域对应的区域编号从区域与标准响度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出异常子区域对应的标准响度,将响度差值确定为音量调整量,音量调整量用于表示待调整广播设备需要调整的音量。
步骤S160:根据角度调整量和音量调整量确定第一调整指令,并按照第一调整指令对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
具体的,生成第一调整指令后,可建立电子设备与调整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通过该通信信道将第一调整指令发送至调整设备处,以便于调整设备按照第一调整指令,控制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角度旋转和音量提升,还可以直接建立电子设备与待调整广播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直接对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角度和音量进行调整,具体的调整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按照角度调整量和音量调整量对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即可。
步骤S170,当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超过预设风力时,根据风力确定第一对应关系。
其中,第一对应关系为设备高度与第一传播响度影响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不同的风力对应的第一对应关系不同,例如,风力a与第一对应关系a相对应,风力b与第一对应关系b相对应,风力c与第一对应关系c相对应,第一对应关系中包括在当前风力下,广播设备在不同设置高度时对应的传播响度影响率,传播响度影响率用于表征在当前风力和不同设置高度时广播声音的响度被影响的程度,广播设备的设置高度越高对应的第一传播响度影响率越高,例如,在当前风力下,A高度对应的第一传播响度影响率为50%;B高度对应的第一传播响度影响率为30%;C高度对应的第一传播响度影响率为10%,其中,A高度大于B高度大于C高度。其中,不同风力与不同第一对应关系,以及不同的第一对应关系中高度与第一传播响度影响率的具体内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定,也可根据历史监测数据整理得知。
步骤S180:获取异常子区域与待调整广播设备之间的路径图像,根据路径图像确定对应的传播路径信息,并根据传播路径信息,确定第二对应关系,传播路径信息包括路径长度和建筑数量。
其中,第二对应关系为设备高度与第二传播响度影响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异常子区域与待调整广播设备之间的路径图像可由设置于异常子区域的图像采集设备进行采集后,上传至电子设备,还可以由无人机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后,上传至电子设备,具体的图像采集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采集到的路径图像中,包含有异常子区域、待调整广播设备,以及异常子区域与待调整广播设备之间的路径区域即可。
由于采集到的路径图像中包括异常子区域与待调整广播设备之间的路径区域,因此,可通过对路径图像进行特征识别以确定异常子区域与待调整广播设备之间的路径长度和建筑数量,其中,为了提升确定路径传播信息时的准确性,根据路径图像确定对应的传播路径信息,包括:
识别路径图像中包含的每个目标建筑标识,根据建筑标识与墙体数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个目标建筑标识对应的目标墙体数量;将路径图像导入预先建立好的坐标系中,并从路径图像中确定待调整广播设备的第一坐标和异常子区域的第二坐标,根据第一坐标和第二坐标,确定目标路径长度;根据目标墙体数量和目标路径长度确定传播路径信息。
具体的,识别路径图像中包含的建筑标识时,可将路径图像导入训练好的建筑标识识别模型中,以得到路径图像中包含的所有建筑标识,其中,对建筑标识识别模型进行训练时,可以采用大量带有不同建筑的图像和人工标注的建筑标识进行模型训练,直至输出结果与人工标注的建筑标识一致,不同的建筑标识对应的墙体数量不同,建筑标识与墙体数量的对应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定,根据目标建筑标识从建筑标识与墙体数量的对应关系中进行遍历,便于确定出目标建筑标识对应的目标墙体数量。
从路径图像中识别出待调整广播设备特征和异常子区域特征,并将识别到的特征在路径图像中进行标记,得到路径标记图像,再将路径标记图像导入建立好的坐标系中,以确定出待调整广播设备的坐标信息,和异常子区域的边界点坐标信息,根据异常子区域的边界点坐标信息确定出异常子区域的中心点坐标信息,根据待调整广播设备的坐标信息和异常子区域的中心点坐标信息计算待调整广播设备与异常子区域之间的路径长度。
通过对路径图像进行特征识别的方式确定传播路径上包含的建筑数量,而不是通过人为经验对传播路径上的建筑数量进行确定,便于提升确定路径传播信息时的准确性。
不同的传播路径信息对应的第二对应关系不同,例如,传播路径信息a与第二对应关系a相对应,传播路径信息b与第二对应关系b相对应,传播路径信息c与第二对应关系c相对应,第二对应关系中包含在当前传播路径信息时,待调整广播设备在不同设备高度时,对应的第二传播响度影响率,由于建筑墙体会降低声音传播的路径,因此,广播设备的设置高度越高,对应的第二传播响度影响率越低,例如,在当前传播路径信息时,A高度对应的第二传播响度影响率为10%;B高度对应的第二传播响度影响率为20%;C高度对应的第二传播响度影响率为50%,其中,A高度大于B高度大于C高度。
步骤S190:基于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
具体的,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为第一传播响度影响率和第二传播响度影响率之和的最小值,例如,在当前风力和传播路径信息时,确定出A高度对应的第一传播响度影响率为50%,第二传播响度影响率为10%;B高度对应的第一传播响度影响率为30%,第二传播响度影响率为20%;C高度对应的第一传播响度影响率为10%,第二传播响度影响率为50%,因此可以得出,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为B高度对应的50%。
步骤S1100:根据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异常子区域的声音响度以及预设标准响度,确定第二调整指令,并按照第二调整指令对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第二调整指令包括待调整高度和待调整音量。
具体的,确定出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后,可确定出待调整广播设备调整后的目标高度为B高度,根据待调整广播设备的当前设置高度和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对应的目标高度,可确定出待调整高度。
将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异常子区域的声音响度以及预设标准响度导入声音响度计算公式中,可以得出待调整音量,其中,声音响度计算公式为:预设标准响度=(异常子区域的声音响度+待调整音量)-[(异常子区域的声音响度+待调整音量)*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根据生成的第二调整指令控制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的方式可参考上述步骤S160处对应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采集到的多个子区域所对应的现场音频数据进行分析,以便于对所有子区域对应的声音响度是否符合标准响度进行判断,从而实现对多个子区域对应的声音响度进行监测,由于风向和风力可能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响度,因此当存在声音响度低于标准值的异常子区域时,可通过异常子区域的天气特征对广播设备的设置角度进行调整,以降低天气特征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再通过异常子区域的实际声音响度和标准响度之间的响度差值,对广播设备的音量进行调整,以使异常子区域内对应的声音响度达到标准响度,即,使得异常区域内的居民能够听清广播内容,通过同时对广播设备进行角度调整和音量调整,以在调整广播设备的音量时将天气特征对广播设备音量造成的影响降低,从而便于提高对广播设备进行音量调整时的准确性,同时,当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过高时,可通过降低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设备高度的方式减少风力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但是由于声音的传播过程与传播路径的长度和途径建筑的数量有关,传播路径越长,传播路径中途径建筑的数量越多,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在降低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设备高度时也需要考虑不同的设备高度对声音传播造成的影响,通过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最低传播响度影响率,并以此反推出对应的待调整高度和待调整音量,以便于提升对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时的速率和准确性,从而实现在不同风力下,提高调节应急广播音量时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对待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进行判断时的准确性,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并基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与预设标准响度,判断待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包括步骤S1201、步骤S1202、步骤S1203以及步骤S1204,如图2所示,其中:
步骤S1201: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的至少一个声纹特征,根据至少一个声纹特征,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中得到每个声纹特征对应的声纹音频数据。
具体的,对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的声纹特征进行识别时,可将现场音频数据导入训练好的声纹特征识别模型中,以确定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纹特征,其中声纹特征识别模型的训练过程包括将大量的播报音频与带有人工标注的声纹特征标签导入待训练的声纹特征识别模型中进行训练,直至模型输出结果与人工标注的标签一致。由于现场音频数据是由设置于子区域内的音频采集设备采集得到的,因此采集到的现场音频数据中除了包含广播音频外,还可能会包含现场环境噪音,因此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至少一个声纹特征,声纹音频数据中只包含有一个声纹特征,现场音频数据由至少一个声纹音频数据构成。
步骤S1202:将每个声纹音频数据转化为音频数字信号,并确定每个音频数字信号对应的信号峰值。
具体的,根据预设采样频率对每个声纹音频数据采样,得到多个模拟信号数值,其中预设采样频率用于表征每秒采样的数量,具体地采样频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限定,将采样得到的多个模拟信号数值进行量化处理,再将量化处理后的结果映射为预设数量的数字码字以对量化结果进行编码,其中每个数字码字的长度相等,预设数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限定,通过采样、量化以及编码后可将每个声纹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数字信号。
音频数字信号的信号峰值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
步骤一,确定音频数字信号中的幅值,即音频数字信号中的最大数值,其中,标准的16位音频数字信号的幅值范围为-32768到+32767;
步骤二,使用音频数字信号中的幅值计算信号的分贝值,其中,分贝值的计算公式为:分贝值=20*幅值,其中,最大可能幅值是指数字信号的最大幅值,对于标准16位音频文件,它的最大可能幅值是32767。
步骤三,确定音频数字信号的信号峰值,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计算:
音频数字信号的信号峰值=幅值x
步骤S1203:当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一个声纹特征时,根据声纹特征对应的信号峰值,确定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并当声音响度低于预设标准响度时,确定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步骤S1204:当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至少两个声纹特征时,根据至少两个声纹特征,从至少两个声纹特征对应的声纹音频数据中确定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并根据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信号峰值确定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并当声音响度低于预设标准响度时,确定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具体的,现场音频数据中可以包含一个声纹特征,也可以包含多个声纹特征,当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多个声纹特征时,声纹特征的类型包括广播声纹和非广播声纹,即广播声纹和环境噪声声纹,由于广播声纹通常含有特定的频率和音调,而环境噪声声纹通常较为杂乱,没有特定的频率和音调,因此可以使用频谱分析工具进行声纹识别,以区分广播声纹和环境噪声声纹。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默认,当现场音频数据中只包含一个声纹特征时,表征现场音频数据中不存在现场环境噪音,只包含有广播声纹音频,因此可将该声纹特征对应的信号峰值确定为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预设标准响度与子区域的所处位置相对应。当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至少两个声纹特征时,需要从至少两个声纹特征中确定出广播声纹特征,再根据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信号峰值确定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确定异常子区域时的准确性,当现场音频数据中只包含有一个声纹特征时,也可对该声纹特征是否为广播声纹进行判断,当该现场音频数据中只包含的一个声纹特征不是广播声纹时,直接确定该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进一步地,当现场音频数据中包括至少两个声纹特征时,需要从包含的至少两个声纹特征中确定出广播声纹,再根据广播声纹音频数据确定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为了进一步提升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时的准确度,还包括:
确定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第一信号峰值,和非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第二信号峰值;根据第一信号峰值和第二信号峰值,确定广播声纹音频数据与所述非广播声纹音频数据之间的声音响度比值;当声音响度比值位于预设异常范围内时,确定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具体的,确定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第一信号峰值和非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第二信号峰值时,可参考上述步骤S1202部分对应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声音响度比值为第一信号峰值与第二信号峰值的比值结果,预设异常范围可以为[0.99-1.01],还可以为[0.9-1.1],具体的异常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定,当声音响度比值位于预设异常范围内时,表征第一信号峰值与第二信号峰值相近,即表征在某子区域内,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与非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相近,此时位于该子区域内的居民可能由于较大的现场环境噪声而无法听清广播内容,因此当声音响度位于预设异常范围内时,确定待检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出现误判的概率,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信号峰值的第一变化率;当检测到第一变化率低于第一预设标准变化率时,根据第一变化率预测异常时刻;根据异常时刻,确定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调整时刻。
具体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为50秒,也可以为60秒,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第一信号峰值的第一变化率可通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多次获取第一信号峰值后,将第一预设时间段内不同时刻获取到第一信号峰值进行比对得知,其中,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第一信号峰值的数量可以为10次,也可以为20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限定。
当监测到第一信号峰值的第一变化率低于第一预设标准变化率时,确定第一信号峰值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呈下降趋势,此时,确定异常子区域内监测到的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在逐步降低。当监测到声音响度变化率处于下降趋势时,才对音量调整时刻进行预测,而不是在监测到声音响度发生变化时,立即对广播设备的音量进行调整,从而便于降低出现误判的概率。
异常时刻为子区域对应的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低于预设标准响度,预测异常时刻时可将第一变化率和第一时刻对应的第一信号峰值导入异常时刻计算公式中,以得到异常时刻,其中异常时刻计算公式为异常时刻=[(第一时刻对应的第一信号峰值-预设标准响度)/第一变化率]+第一时刻。
其中,第一时刻为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最后时刻,预设标准响度即预设标准信号峰值,为了保证所有居民能够听清广播内容,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调整时刻早于预测得到的异常时刻,即在异常子区域内监测到的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低于预设标准响度之前,便对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所有的居民均可听清广播内容,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信号峰值的第二变化率;当检测到第二变化率高于第二预设标准变化率时,根据第二变化率预测异常恢复时刻;根据异常时刻和异常恢复时刻,确定异常时间段;获取当前时刻对应的广播信息,基于当前时刻对应的广播信息和异常时刻确定异常广播信息之间的关联度,确定再次播报时刻。
具体的,第二预设时间段为对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之后的时间段,可以为调整后的1分钟内,也可以为调整后的2分钟内,具体的时间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定,确定第二变化率的方式可参考上述确定第一变化率处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第二预设标准变化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定,预测异常恢复时刻时可将第二变化率和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信号峰值导入异常恢复时刻计算公式中,以得到异常恢复时刻,其中异常恢复时刻计算公式为异常恢复时刻=[(预设标准响度-第二时刻对应的第一信号峰值)/第二变化率]+第二时刻,其中,第二时刻为第二预设时间段的最后时刻。
异常时间段为对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的时间段,异常广播信息为异常时间段内对应的广播信息,再次播报异常广播信息时,可在广播信息播报结束后进行重新播报,也可以根据当前时刻对应的广播信息,判断异常广播信息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广播信息在完整广播信息中的关联程度,若关联程度高于预设关联度,则将当前时刻对应的部分广播信息播放完毕后,即刻播放异常广播信息;若关联程度不高于预设关联度,则将完整广播信息播放完毕后,再播放异常广播信息,其中,判断异常广播信息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广播信息在完整广播信息中的关联程度时,可根据当前时刻对应的广播信息与异常广播信息中包含的相同关键字的数量进行确定,例如,当前时刻对应的广播信息与异常广播信息中包含的相同关键字数量为0-5个时,对应的关联程度为20%;相同关键字数量为6-10个时,对应的关联程度为30%;相同关键字数量为10个以上时,对应的关联程度为50%,具体的关键字数量与关联程度的对应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定。
上述实施例从方法流程的角度介绍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下述实施例从虚拟模块或者虚拟单元的角度介绍了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装置,具体详见下述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音频数据模块310,用于获取待监测区域内的多个子区域各自对应的现场音频数据;
判断异常区域模块320,用于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并基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与预设标准响度,判断待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
获取天气特征模块330,用于若是,则获取异常子区域的天气特征信息,天气特征信息包括风力和风向;
确定角度调整量模块340,用于当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不超过预设风力时,根据异常子区域确定待调整广播设备,并根据天气特征信息和待调整广播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角度调整量;
确定音量调整量模块350,用于根据异常子区域对应的声音响度和预设标准响度之间的响度差值,确定音量调整量;
第一调整模块360,用于根据角度调整量和音量调整量确定第一调整指令,并按照第一调整指令对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
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模块370,用于当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超过预设风力时,根据风力确定第一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为设备高度与第一传播响度影响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模块380,用于获取异常子区域与待调整广播设备之间的路径图像,根据路径图像确定对应的传播路径信息,并根据传播路径信息,确定第二对应关系,传播路径信息包括路径长度和建筑数量,第二对应关系为设备高度与第二传播响度影响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定目标影响率模块390,用于基于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
确定第二调整指令模块3100,用于根据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异常子区域的声音响度以及预设标准响度,确定第二调整指令,按照第二调整指令对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第二调整指令包括待调整高度和待调整音量。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判断异常区域模块320在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并基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与预设标准响度,判断待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时,具体用于:
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的至少一个声纹特征,根据至少一个声纹特征,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中得到每个声纹特征对应的声纹音频数据;
将每个声纹音频数据转化为音频数字信号,并确定每个音频数字信号对应的信号峰值;
当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一个声纹特征时,根据声纹特征对应的信号峰值,确定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并当声音响度低于预设标准响度时,确定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当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至少两个声纹特征时,根据至少两个声纹特征,从至少两个声纹特征对应的声纹音频数据中确定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并根据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信号峰值确定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并当声音响度低于预设标准响度时,确定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确定信号峰值模块,用于确定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第一信号峰值,和非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第二信号峰值;
确定响度比值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号峰值和第二信号峰值,确定广播声纹音频数据与非广播声纹音频数据之间的声音响度比值;
确定异常子区域模块,用于当声音响度比值位于预设异常范围内时,确定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模块380在根据路径图像确定对应的传播路径信息时,具体用于:
识别路径图像中包含的每个目标建筑标识,根据建筑标识与墙体数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个目标建筑标识对应的目标墙体数量;
将路径图像导入预先建立好的坐标系中,并从路径图像中确定待调整广播设备的第一坐标和异常子区域的第二坐标,根据第一坐标和第二坐标,确定目标路径长度;
根据目标墙体数量和目标路径长度确定传播路径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获取第一变化率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信号峰值的第一变化率;
预测异常时刻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第一变化率低于第一预设标准变化率时,根据第一变化率预测异常时刻;
确定调整时刻模块,用于根据异常时刻,确定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调整时刻。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获取第二变化率模块,用于获取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信号峰值的第二变化率;
预测异常恢复时刻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第二变化率高于第二预设标准变化率时,根据第二变化率预测异常恢复时刻;
确定异常时间段模块,用于根据异常时刻和异常恢复时刻,确定异常时间段;
确定重播时刻,用于获取当前时刻对应的广播信息,基于当前时刻对应的广播信息和异常时刻确定异常广播信息之间的关联度,确定再次播报时刻。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3。其中,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3相连,如通过总线402相连。可选地,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4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4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4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4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4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4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4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4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4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4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还可以为服务器等。图4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监测区域内的多个子区域各自对应的现场音频数据;
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并基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与预设标准响度,判断所述待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
若是,则获取所述异常子区域的天气特征信息,所述天气特征信息包括风力和风向;
当所述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不超过预设风力时,根据所述异常子区域确定待调整广播设备,并根据所述天气特征信息和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角度调整量;根据所述异常子区域对应的声音响度和所述预设标准响度之间的响度差值,确定音量调整量;根据所述角度调整量和所述音量调整量确定第一调整指令,并按照所述第一调整指令对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
当所述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超过预设风力时,根据所述风力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设备高度与第一传播响度影响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异常子区域与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之间的路径图像,根据所述路径图像确定对应的传播路径信息,并根据所述传播路径信息,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所述传播路径信息包括路径长度和建筑数量,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设备高度与第二传播响度影响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根据所述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所述异常子区域的声音响度以及所述预设标准响度,确定第二调整指令,按照所述第二调整指令对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所述第二调整指令包括待调整高度和待调整音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并基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与预设标准响度,判断所述待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包括:
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的至少一个声纹特征,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声纹特征,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中得到每个声纹特征对应的声纹音频数据;
将每个声纹音频数据转化为音频数字信号,并确定每个音频数字信号对应的信号峰值;
当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一个声纹特征时,根据声纹特征对应的信号峰值,确定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并当所述声音响度低于所述预设标准响度时,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当现场音频数据中包含至少两个声纹特征时,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声纹特征,从所述至少两个声纹特征对应的声纹音频数据中确定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并根据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信号峰值确定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并当所述声音响度低于所述预设标准响度时,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至少两个声纹特征对应的声纹音频数据中确定广播声纹音频数据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第一信号峰值,和非广播声纹音频数据对应的第二信号峰值;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峰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峰值,确定所述广播声纹音频数据与所述非广播声纹音频数据之间的声音响度比值;
当所述声音响度比值位于预设异常范围内时,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内存在异常子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路径图像确定对应的传播路径信息,包括:
识别所述路径图像中包含的每个目标建筑标识,根据建筑标识与墙体数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个目标建筑标识对应的目标墙体数量;
将所述路径图像导入预先建立好的坐标系中,并从所述路径图像中确定待调整广播设备的第一坐标和所述异常子区域的第二坐标,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确定目标路径长度;
根据所述目标墙体数量和所述目标路径长度确定所述传播路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信号峰值的第一变化率;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变化率低于第一预设标准变化率时,根据所述第一变化率预测异常时刻;
根据所述异常时刻,确定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调整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异常时刻,确定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的调整时刻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信号峰值的第二变化率;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变化率高于第二预设标准变化率时,根据所述第二变化率预测异常恢复时刻;
根据所述异常时刻和所述异常恢复时刻,确定异常时间段;
获取当前时刻对应的广播信息,基于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广播信息和所述异常时刻确定异常广播信息之间的关联度,确定再次播报时刻。
7.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音频数据模块,用于获取待监测区域内的多个子区域各自对应的现场音频数据;
判断异常区域模块,用于识别每个现场音频数据对应的声音响度,并基于每个现场音频数据的声音响度与预设标准响度,判断所述待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子区域;
获取天气特征模块,用于若是,则获取所述异常子区域的天气特征信息,所述天气特征信息包括风力和风向;
确定角度调整量模块,用于当所述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不超过预设风力时,根据所述异常子区域确定待调整广播设备,并根据所述天气特征信息和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角度调整量;确定音量调整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常子区域对应的声音响度和所述预设标准响度之间的响度差值,确定音量调整量;第一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角度调整量和所述音量调整量确定第一调整指令,并按照所述第一调整指令对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
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模块,用于当所述异常子区域对应的风力超过预设风力时,根据所述风力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设备高度与第一传播响度影响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异常子区域与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之间的路径图像,根据所述路径图像确定对应的传播路径信息,并根据所述传播路径信息,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所述传播路径信息包括路径长度和建筑数量,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设备高度与第二传播响度影响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影响率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确定第二调整指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传播响度影响率、所述异常子区域的声音响度以及所述预设标准响度,确定第二调整指令,按照所述第二调整指令对所述待调整广播设备进行调整,所述第二调整指令包括待调整高度和待调整音量。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410199277.5A 2024-02-23 2024-02-23 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77925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99277.5A CN117792548B (zh) 2024-02-23 2024-02-23 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99277.5A CN117792548B (zh) 2024-02-23 2024-02-23 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2548A true CN117792548A (zh) 2024-03-29
CN117792548B CN117792548B (zh) 2024-05-17

Family

ID=90401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99277.5A Active CN117792548B (zh) 2024-02-23 2024-02-23 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9254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4015A (zh) * 2011-04-20 2011-08-24 铁道部运输局 车站广播系统检测方法及装置
US8554264B1 (en) * 2011-11-17 2013-10-08 Michael L. Gibbon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broadcasts
CN109624841A (zh) * 2019-01-08 2019-04-16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喇叭控制方法及车载系统
KR102387447B1 (ko) * 2021-05-20 2022-04-18 주식회사 디지팍스 안전 기능 강화 형 전관 방송 중계기
CN115190392A (zh) * 2022-07-28 2022-10-14 广州市蓝特威科技有限公司 增益耦合器和360度声波远程投送系统及其声波投送方法
KR20230073150A (ko) * 2021-11-18 2023-05-25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전관방송 설비의 스피커 설치 시뮬레이션 방법, 전관방송 관리 시스템 및 전관방송 관리방법
CN117118550A (zh) * 2023-08-30 2023-11-24 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平台电台广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4015A (zh) * 2011-04-20 2011-08-24 铁道部运输局 车站广播系统检测方法及装置
US8554264B1 (en) * 2011-11-17 2013-10-08 Michael L. Gibbon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broadcasts
CN109624841A (zh) * 2019-01-08 2019-04-16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喇叭控制方法及车载系统
KR102387447B1 (ko) * 2021-05-20 2022-04-18 주식회사 디지팍스 안전 기능 강화 형 전관 방송 중계기
KR20230073150A (ko) * 2021-11-18 2023-05-25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전관방송 설비의 스피커 설치 시뮬레이션 방법, 전관방송 관리 시스템 및 전관방송 관리방법
CN115190392A (zh) * 2022-07-28 2022-10-14 广州市蓝特威科技有限公司 增益耦合器和360度声波远程投送系统及其声波投送方法
CN117118550A (zh) * 2023-08-30 2023-11-24 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平台电台广播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卢秀清;: "应急广播系统的设计构想", 数字传媒研究, no. 01, 15 January 2020 (2020-01-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2548B (zh) 2024-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73286A1 (en) Mobile device locator
CN108269567B (zh) 用于生成远场语音数据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68189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mobile devices in similar sound environment
US1093207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total sound pressure level of nois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9671430B (zh) 一种语音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909804B (zh) 基站异常数据的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6170566A (zh) 一种智慧楼宇监控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792548B (zh) 一种应急广播音量自动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053365B (zh) 语音分离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80313799A1 (en) Data quality control using a correlated sensor group
CN112232719A (zh) 一种指标定量评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86225A (zh) 应急广播终端工作状态的判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2081124A (zh) 高速外围设备互连信号辨识系统及方法
CN112822482B (zh) 一种确定音视频通话的评估得分的方法与设备
CN115452101A (zh) 一种仪表检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332932B (zh) 终端fm功能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036607B (zh) 基于出力水平的风电出力波动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33208A (zh) 模型训练方法、虚假终端识别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14089945A (zh) 音量实时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54288A (zh) 智能设备的唤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754442B (zh) 毒性气体检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41455A (zh) 主动唤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158098B (zh) 一种专网小区覆盖提升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7792547B (zh) 一种应急广播终端安装的判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496698B (zh) 训练数据的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