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87917A - 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87917A
CN117787917A CN202410022564.9A CN202410022564A CN117787917A CN 117787917 A CN117787917 A CN 117787917A CN 202410022564 A CN202410022564 A CN 202410022564A CN 117787917 A CN117787917 A CN 1177879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ition
monitoring
features
feature
abno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225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俊杰
余超群
骆旭梁
韩静
何维长
毛昀
黄侃
张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onga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onga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onga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onga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225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879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87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79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涉及无损检测流程的领域,其包括接收监护人员端上传的监护设备编号和监护现场情况;查找规范情况特征和特征位置;得到实际情况特征;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匹配时输出监护设备编号和已审核信号至巡检人员端;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定义异常监护现场情况,并定义异常情况特征;以形成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将监护设备编号、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和预设的人工审核信号输出至巡检人员端,本申请具有当可以通过系统中存储的规范内容进行自动审核,对无法自动审核的内容进行对应位置的标记,提高了巡检员的审核效率和审核过程的便捷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损检测流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无损检测就是指在检查机械材料内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不伤害被检测对象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内部及表面的结构、状态及缺陷的类型、数量、形状、性质、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在无损检测过程中,需要有现场监护人员执行对应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控制,以保证无损检测过程人员和施工场地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并形成对应的工作记录,必要时留下记录照片和记录视频,然后上传到巡检员的用户端进行审核,必要时会对监护人员的监护工作进行打分,以保证整个作业流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监护人员只是把未经过处理的工作记录、照片和视频发给了现有的巡检员的用户端上,巡检员仍然需要核对工作记录、照片和视频中的内容,然后进行审核,当一个巡检员对应多个监护人员时,容易导致巡检员的工作量较大而出现审核不仔细、审核较慢等情况,容易产生疏忽,严重时容易影响监护工作对安全的保证性,尚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当一个巡检员对应多个监护人员时,容易导致巡检员的工作量较大而出现审核不仔细、审核较慢等情况,容易产生疏忽,严重时容易影响监护工作对安全的保证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包括:
接收监护人员端上传的监护设备编号和监护现场情况,所述监护现场情况包括监护文字记录、设置于监护设备边上自动进行拍摄的监护照片和监护视频;
基于监护设备编号从预设的安全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规范情况特征和特征位置;
基于特征位置对监护现场情况进行分析以得到实际情况特征;
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匹配时输出监护设备编号和预设的已审核信号至巡检人员端;
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该对应的监护现场情况定义为异常监护现场情况,并定义异常监护现场情况对应的实际情况特征为异常情况特征;
对异常监护现场情况中的异常情况特征进行标记,以形成标记监护现场情况;
将监护设备编号、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和预设的人工审核信号输出至巡检人员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当可以通过系统中存储的规范内容进行自动审核时则无需将对应的内容都发送到巡检员端,自动审核即可;另一方面,对无法自动审核的内容进行对应位置的标记,使得巡检员仅需要对标记区域进行审核即可,审核方便,两者结合,提高了巡检员的审核效率和审核过程的便捷性。
可选的,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监护设备编号、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和人工审核信号输出至巡检人员端的方法包括:
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反向发送至监护人员端,并接收监护人员端再次发送的监护现场情况,将该监护现场情况定义为核对现场情况;
于预设的允许接收时间范围内接收到核对现场情况时,基于核对现场情况分析出实际情况特征并和规范情况特征进行匹配;
于允许接收时间范围外仍未接收到核对现场情况时将监护设备编号、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和人工审核信号输出至巡检人员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自动审核无法通过时,有可能是监护人员对规范要求不太明确,则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发送给监护人员端允许监护人员重新修改一次,从而尽可能达到规范性,若仍然不行则再发送给巡检员,提高了监护人员监护的标准化,且进一步减少了巡检员的检验工作量。
可选的,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反向发送至监护人员端的方法包括:
基于监护设备编号从预设的校对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校准位置特征和设计校准位置;
基于校准位置特征对监护现场情况进行查验以得到实际校准位置;
基于实际校准位置和设计校准位置进行分析以得到偏移量;
于偏移量等于0时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重新发送至监护人员端;
于偏移量不等于0时基于偏移量对监护现场情况进行偏移以得到修正监护现场情况;
基于修正监护现场情况分析出实际情况特征,将该实际情况特征定义为修正实际情况特征并与规范情况特征进行匹配;
于修正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匹配时输出监护设备编号和预设的已审核信号至巡检人员端;
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反向发送至监护人员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个标准的用来作为位置校核的特征来对监护现场情况进行修正,减少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特征位置发生偏移但是实际情况是规范情况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系统自动化审核的准确性。
可选的,还包括偏移量的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
于按照偏移量对监护现场情况进行偏移后将该偏移量定义为当前偏移量;
于获取到当前偏移量后的下一个偏移量时将下一个偏移量定义为下一偏移量;
于下一偏移量不等于当前偏移量时将下一偏移量更新为当前偏移量;
于下一偏移量等于当前偏移量时累计分析出当前偏移量的触发次数;
于触发次数大于预设的设备偏移可能临界次数时基于监护设备编号从预设的控制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获取设备编号和控制手段;
通过控制手段对获取设备编号所对应的获取设备执行当前偏移量的偏移;
于触发次数小于设备偏移可能临界次数时继续获取下一偏移量直至下一偏移量不等于当前偏移量或触发次数大于设备偏移可能临界次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多次监护都存在偏移问题时则说明可能是因为对监护工作进行记录的设备本身存在偏移问题,那么通过对应的控制手段来对设备进行移动从而修正设备带来的偏移问题,提高了系统自我修复的准确性。
可选的,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匹配的方法包括:
任意选择一个特征位置,将该特征位置对应的规范情况特征定义为当前规范情况特征,将该特征位置对应的实际情况特征定义为当前实际情况特征;
于当前实际情况特征和其中一个当前规范情况特征匹配时将该当前规范情况特征定义为匹配规范情况特征;
基于匹配规范情况特征从预设的关联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第一关联特征位置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
基于第一关联特征位置确定对应的实际情况特征,将该实际情况特征定义为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
将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进行匹配;
于当前实际情况特征和任何一个当前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重新选择特征位置并确定当前规范情况特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某个情况特征匹配时,关联的情况特征所对应的规范情况特征可以减少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从而减少匹配的工作量,提高了系统自动匹配的效率。
可选的,还包括于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任何一个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均不匹配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是否进行标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对应的规范情况特征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进行筛选以得到不是关联情况特征的规范情况特征,将该规范情况特征定义为非关联情况特征;
于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任何一个非关联情况特征均不匹配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进行标记;
于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其中一个非关联情况特征匹配时基于匹配的非关联情况特征从关联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和第一关联特征位置,将该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定义为第二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将该第一关联特征位置定义为第二关联特征位置;
基于第二关联特征位置确定对应的实际情况特征,将该实际情况特征定义为第二关联实际情况特征;
统计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匹配的第一匹配数量,并统计第二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第二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匹配的第二匹配数量;
基于第一匹配数量和第二匹配数量确定第一匹配占比;
于第一匹配占比小于预设的个别匹配占比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不进行标记;
于第一匹配占比大于预设的多数匹配占比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进行标记;
于第一匹配占比落入个别匹配占比和多数匹配占比之间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第二关联实际情况特征进行标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关联的实际情况特征和非关联情况特征匹配时则通过其它的关联情况特征来判断哪个情况特征才是实际存在的情况,提高了系统自动识别准确性的智能化。
可选的,对异常监护现场情况中的异常情况特征进行标记的方法包括:
基于异常情况特征确定在异常监护现场情况中的异常占比;
于异常占比大于预设的忽略临界占比时分析异常情况特征所对应的特征位置以得到第一异常轮廓;
分析异常情况特征的颜色以得到第一异常灰度值;
基于第一异常灰度值从预设的区分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第一区分灰度值;
按照第一区分灰度值的颜色描绘第一异常轮廓以形成标记;
于异常占比小于预设的忽略临界占比时基于异常监护现场情况分析出空白特征并得到对应的空白占比;
于空白占比大于忽略临界占比时将异常情况特征投影至空白特征内并基于预设的放大规则对异常情况特征进行放大,并重新分析放大后的异常情况特征的占比,将放大后的异常情况特征定义为第一放大异常情况特征,将该占比定义为第一放大异常占比;
于第一放大异常占比大于忽略临界占比时分析第一放大异常情况特征所对应的特征位置以得到第二异常轮廓;
分析第一放大异常情况特征的颜色以得到第二异常灰度值;
基于第二异常灰度值从区分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第二区分灰度值;
按照第二区分灰度值的颜色描绘第二异常轮廓以形成标记;
于空白占比小于忽略临界占比时执行异常占比大于忽略临界占比时的步骤以按照第一区分灰度值的颜色描绘第一异常轮廓以形成标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设置不同颜色的标记线来凸显该情况特征,从而使得巡检员能够一眼就看见标记,提高了巡检员的审核效率;另一方面,当情况特征对应的位置不明显时则通过将情况特征投影到空白区域进行放大以凸显该情况特征,进一步提高了巡检员的识别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护设备编号、监护现场情况和核对现场情况;
存储器,用于存储上述任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的控制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且实现上述任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的控制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当可以通过系统中存储的规范内容进行自动审核时则无需将对应的内容都发送到巡检员端,自动审核即可;另一方面,对无法自动审核的内容进行对应位置的标记,使得巡检员仅需要对标记区域进行审核即可,审核方便,两者结合,提高了巡检员的审核效率和审核过程的便捷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当可以通过系统中存储的规范内容进行自动审核时则无需将对应的内容都发送到巡检员端,自动审核即可;另一方面,对无法自动审核的内容进行对应位置的标记,使得巡检员仅需要对标记区域进行审核即可,审核方便,两者结合,提高了巡检员的审核效率和审核过程的便捷性。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具有内存大数据交互快捷的特点。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当可以通过系统中存储的规范内容进行自动审核时则无需将对应的内容都发送到巡检员端,自动审核即可;另一方面,对无法自动审核的内容进行对应位置的标记,使得巡检员仅需要对标记区域进行审核即可,审核方便,两者结合,提高了巡检员的审核效率和审核过程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
1.当可以通过系统中存储的规范内容进行自动审核,对无法自动审核的内容进行对应位置的标记,提高了巡检员的审核效率和审核过程的便捷性;
2.通过设置一个标准的用来作为位置校核的特征来对监护现场情况进行修正,减少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特征位置发生偏移但是实际情况是规范情况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系统自动化审核的准确性;
3.当某个情况特征匹配时,关联的情况特征所对应的规范情况特征可以减少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从而减少匹配的工作量,提高了系统自动匹配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监护设备编号、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和人工审核信号输出至巡检人员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反向发送至监护人员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偏移量的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匹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于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任何一个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均不匹配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是否进行标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对异常监护现场情况中的异常情况特征进行标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的系统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图8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参照图1,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包括:
步骤100:接收监护人员端上传的监护设备编号和监护现场情况。
监护设备编号为监护人员进行监护的无损检测设备的编号。监护现场情况为监护现场能够反应监护工作的情况,监护现场情况包括监护文字记录、设置于监护设备边上自动进行拍摄的监护照片和监护视频,通过自动拍摄的监护照片和监护视频的设备通常情况下是提前设置好的,为了防止因为人工操作失误带来不必要的偏差情况。
步骤101:基于监护设备编号从预设的安全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规范情况特征和特征位置。
规范情况特征为对监护设备编号进行监护的规范特征,例如:文字中应当包含某些必要的特征,如:设备温度、设备清洁度等;图片中应包含监护人员佩戴安全鞋、安全帽等。特征位置为特征所在的位置,例如:文字中应当在对应的段落部位,如设备温度应当在第X段。
步骤102:基于特征位置对监护现场情况进行分析以得到实际情况特征。
实际情况特征为监护现场的实际的情况特征。分析的方式为对对应的特征位置所在的段落、图片中的区域、视频中的帧数进行查找,然后截取得到。
步骤103: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匹配时输出监护设备编号和预设的已审核信号至巡检人员端。
匹配的方式为将两者重合的方式。已审核信号为表示该监护过程已经进行审核无需巡检员继续审核的信号。信号的输出为文字表达的方式。当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匹配时,说明监护员监护到位标准,故可以只发送已审核信号到巡检人员端即可。
步骤104: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该对应的监护现场情况定义为异常监护现场情况,并定义异常监护现场情况对应的实际情况特征为异常情况特征。
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说明现在无法通过系统自行分析判断,需要人工进行审核。
步骤105:对异常监护现场情况中的异常情况特征进行标记,以形成标记监护现场情况。
标记的方式在后续过程中进行说明,在此不做赘述。标记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巡检员该处可能存在不规范的情况,需要人工进行审核。
步骤106:将监护设备编号、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和预设的人工审核信号输出至巡检人员端。
参照图2,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监护设备编号、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和人工审核信号输出至巡检人员端的方法包括:
步骤200: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反向发送至监护人员端,并接收监护人员端再次发送的监护现场情况,将该监护现场情况定义为核对现场情况。
反向发送至监护人员端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提醒监护人员按照该处有问题,需要重新上传正确的监护现场情况,另一方面,核对监护人员是否正常上传。
步骤201:于预设的允许接收时间范围内接收到核对现场情况时,基于核对现场情况分析出实际情况特征并和规范情况特征进行匹配。
允许接收时间范围为在反向发送至监护人员端后最多允许修正的时长。设置该时间范围的目的在于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该时间经过本领域工作人员自行试验得到,即从本领域工作人员从接收到对应的标记监护现场情况,然后按照规范情况特征进行记录并发送核对现场情况的时间长度进行统计并增加一定的容错时间来进行设计得到。
步骤202:于允许接收时间范围外仍未接收到核对现场情况时将监护设备编号、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和人工审核信号输出至巡检人员端。
当没有收到时说明监护人员无法解决该问题、不重视该问题或者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无需改正,故将监护设备编号、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和人工审核信号输出至巡检人员端,让巡检员进行审核。
参照图3,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反向发送至监护人员端的方法包括:
步骤300:基于监护设备编号从预设的校对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校准位置特征和设计校准位置。
校准位置特征为仅作为位置校准用的特征,例如:文字中特定文字、图片中的某个标准logo等,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因为摄像头或者其它情况抖动问题导致图像偏移的情况发生。设计校准位置为校准位置特征在规范情况特征中的位置。
数据库中存储有监护设备编号、校准位置特征和设计校准位的映射关系,由本领域工作人员在设置好监护设备编号对应的设备后,再次设定对应的校准位置特征后对特征和位置进行记录得到。当系统接收到对应的监护设备编号,自动从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校核位置特征和设计校准位置进行输出。
步骤301:基于校准位置特征对监护现场情况进行查验以得到实际校准位置。
实际校准位置为在监护现场情况内的实际的位置。查验的方法为将校准位置特征
步骤302:基于实际校准位置和设计校准位置进行分析以得到偏移量。
偏移量为实际校准位置和设计校准位置偏移的量。计算的方法为两者坐标相减得到对应的矢量,此处为从实际校准位置到设计校准位置的矢量。
此处也可以将校准位置特征设计为三个甚至多个,以对多维方向均进行偏移量的分析。
步骤303:于偏移量等于0时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重新发送至监护人员端。
当偏移量为0时,说明不发生偏移,图片本身没有问题,故可以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重新发送至监护人员端。
步骤304:于偏移量不等于0时基于偏移量对监护现场情况进行偏移以得到修正监护现场情况。
修正监护现场情况按照偏移量进行修正后的监护现场情况。当偏移量不为0时说明产生了偏移,那么按照偏移量进行修改,修改的过程在监护现场情况中进行即可,例如:文字只需要向后移动对应的段落、图片是向一侧进行移动,而视频是帧数向一个方向进行移动。
步骤305:基于修正监护现场情况分析出实际情况特征,将该实际情况特征定义为修正实际情况特征并与规范情况特征进行匹配。
步骤306:于修正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匹配时输出监护设备编号和预设的已审核信号至巡检人员端。
当偏移修正后匹配,说明实际是匹配的,只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偏移而已,但是内容是正确的,故输出监护设备编号和已审核信号至巡检人员端。
步骤307: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反向发送至监护人员端。
当仍然不匹配时说明不是因为偏移而导致监护不规范的情况,故仍然需要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反向发送至监护人员端。
参照图4,还包括偏移量的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400:于按照偏移量对监护现场情况进行偏移后将该偏移量定义为当前偏移量。
步骤401:于获取到当前偏移量后的下一个偏移量时将下一个偏移量定义为下一偏移量。
步骤402:于下一偏移量不等于当前偏移量时将下一偏移量更新为当前偏移量。
当下一偏移量不等于当前偏移量时说明偏移过程不是恒定的,那么重新开始统计,目的在于以确定是否是拍摄监护过程的设备产生了恒定的偏移。
步骤403:于下一偏移量等于当前偏移量时累计分析出当前偏移量的触发次数。
触发次数为当前偏移量的连续的次数。
步骤404:于触发次数大于预设的设备偏移可能临界次数时基于监护设备编号从预设的控制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获取设备编号和控制手段。
获取设备编号为获取到监护现场情况的设备的编号。控制手段为修复当前偏移量的获取设备编号对应的设备的手段,例如:轨道移动,或者机械手控制角度,或者电机输出轴进行转动。
步骤405:通过控制手段对获取设备编号所对应的获取设备执行当前偏移量的偏移。
步骤406:于触发次数小于设备偏移可能临界次数时继续获取下一偏移量直至下一偏移量不等于当前偏移量或触发次数大于设备偏移可能临界次数。
参照图5,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匹配的方法包括:
步骤500:任意选择一个特征位置,将该特征位置对应的规范情况特征定义为当前规范情况特征,将该特征位置对应的实际情况特征定义为当前实际情况特征。
步骤501:于当前实际情况特征和其中一个当前规范情况特征匹配时将该当前规范情况特征定义为匹配规范情况特征。
当前实际情况特征和其中一个当前规范情况特征匹配时说明已经符合了某种或某些情况中的一种,那么相关联的情况必然是该规范情况特征导致的后续的情况,例如:某个实际情况特征显示的为温度为0摄氏度以下,那么对应的钢板颜色应该是黑色或者钢材原本的颜色,而不会出现发热产生的红色。
步骤502:基于匹配规范情况特征从预设的关联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第一关联特征位置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
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为和匹配规范情况特征关联的规范情况特征。第一关联特征位置为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所在的位置。数据库中存储有匹配规范情况特征、第一关联特征位置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的映射关系,由本领域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经验以及常识进行设置得到。当系统接收到对应的匹配规范情况特征,自动从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第一关联特征位置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进行输出得到。
步骤503:基于第一关联特征位置确定对应的实际情况特征,将该实际情况特征定义为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
确定的方式和步骤102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504:将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进行匹配。
由于同一个特征位置对应的规范情况特征有很多个,那么需要每一个进行匹配,而当确定只可能存在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时,则仅需要将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进行匹配,减少了大量工作量。
步骤505:于当前实际情况特征和任何一个当前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重新选择特征位置并确定当前规范情况特征。
当不匹配时则无法产生关联,故重新选择新的位置。
参照图6,还包括于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任何一个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均不匹配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是否进行标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600:基于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对应的规范情况特征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进行筛选以得到不是关联情况特征的规范情况特征,将该规范情况特征定义为非关联情况特征。
步骤601:于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任何一个非关联情况特征均不匹配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进行标记。
当都不匹配时说明没有一个规范情况特征和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匹配,则直接进行标记即可。
步骤602:于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其中一个非关联情况特征匹配时基于匹配的非关联情况特征从关联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和第一关联特征位置,将该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定义为第二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将该第一关联特征位置定义为第二关联特征位置。
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其中一个非关联情况特征匹配时说明此时可能真实情况就是非关联情况特征对应的情况,而不是匹配规范情况特征对应的情况,故需要查找对应的较为符合的情况进行确定。
步骤603:基于第二关联特征位置确定对应的实际情况特征,将该实际情况特征定义为第二关联实际情况特征。
确定的方式和步骤102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604:统计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匹配的第一匹配数量,并统计第二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第二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匹配的第二匹配数量。
第一匹配数量为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匹配的数量,该特征表示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对应的实际情况是否真实的可能性。第二匹配数量为第二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第二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匹配的数量,该特征表示第二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对应的实际情况是否真实的可能性
步骤605:基于第一匹配数量和第二匹配数量确定第一匹配占比。
第一匹配占比为第一匹配数量在第一匹配数量和第二匹配数量之和中的占比。确定的方式为第一匹配数量除以第一匹配数量和第二匹配数量之和。
步骤606:于第一匹配占比小于预设的个别匹配占比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不进行标记。
个别匹配占比为占比数量不足以影响,是个别情况的占比。当第一匹配占比小于个别匹配占比时说明按照当前实际情况特征和其中一个当前规范情况特征匹配的情况下此时绝大多数都不符合要求,故此时对应的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可能是匹配的,故不进行标记。
步骤607:于第一匹配占比大于预设的多数匹配占比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进行标记。
多数匹配占比为占比数量足以影响整个结果,是绝大多数情况的占比。当是绝大多数占比时,则表示按照当前实际情况特征和其中一个当前规范情况特征匹配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都是符合要求的,故说明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不符合是正确的,那么就需要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进行标记。
步骤608:于第一匹配占比落入个别匹配占比和多数匹配占比之间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第二关联实际情况特征进行标记。
当落入个别匹配占比和多数匹配占比之间时说明此时不确定哪个是正确的,那么需要对所有的都进行标记。
参照图7,对异常监护现场情况中的异常情况特征进行标记的方法包括:
步骤700:基于异常情况特征确定在异常监护现场情况中的异常占比。
异常占比为异常情况特征所对应的空间大小在整个异常监护现场情况中的占比,例如:图片中的是面积的占比,而文字中的是字符数量的占比。计算的方式为异常情况特征所对应的数值,包括字符数值和图片面积数值等除以整个异常监护现场情况所对应的数值。
步骤701:于异常占比大于预设的忽略临界占比时分析异常情况特征所对应的特征位置以得到第一异常轮廓。
忽略临界占比为容易被巡检员忽略而不被看到的临界占比。第一异常轮廓为异常情况特征所对应的特征位置的轮廓,例如图片中的位置的轮廓。当异常占比大于预设的忽略临界占比时说明巡检人员可以看到异常情况特征,则只需要查找该异常情况特征的轮廓即可。
步骤702:分析异常情况特征的颜色以得到第一异常灰度值。
第一异常灰度值为异常情况特征的颜色的灰度值。分析的方式为读取异常情况特征的颜色,如文字是字体的颜色,图片就是图片中的颜色的灰度值,而视频同样是视频中异常情况特征对应的帧数的图片的灰度值。
步骤703:基于第一异常灰度值从预设的区分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第一区分灰度值。
第一区分灰度值为和第一异常灰度值可以完全明显进行区分的灰度值。例如:红色区分的是绿色。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一异常灰度值和第一区分灰度值的映射关系,由本领域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的颜色区分进行设置得到。当系统接受到对应的第一异常灰度值,自动从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第一区分灰度值进行输出得到。
步骤704:按照第一区分灰度值的颜色描绘第一异常轮廓以形成标记。
步骤705:于异常占比小于预设的忽略临界占比时基于异常监护现场情况分析出空白特征并得到对应的空白占比。
空白特征为空白的特征,例如没有文字,图片中不重要的区域特征等。空白占比为空白特征在异常监护现场情况中的占比。当小于时说明此时异常监护现场情况不易发现,容易被忽略,故需要寻找空白区域进行放大。
步骤706:于空白占比大于忽略临界占比时将异常情况特征投影至空白特征内并基于预设的放大规则对异常情况特征进行放大,并重新分析放大后的异常情况特征的占比,将放大后的异常情况特征定义为第一放大异常情况特征,将该占比定义为第一放大异常占比。
当空白占比大于忽略临界占比时说明空白区域的占比较大,可以将异常情况特征放大到空白特征所在的特征位置处进行显示。放大规则为将特征放大的规则,此处例如:图片中的上下左右拉伸,文字中的重复复制显示等,视频中的帧数复制。
步骤707:于第一放大异常占比大于忽略临界占比时分析第一放大异常情况特征所对应的特征位置以得到第二异常轮廓。
当大于时,则说明此时第一放大异常占比可以被巡检人员注意到,故可以在第一放大异常情况特征处进行放大并且进行标记。
步骤708:分析第一放大异常情况特征的颜色以得到第二异常灰度值。
第二异常灰度值为第一放大异常情况特征的颜色所对应的灰度值,分析的方式和步骤702一致,在此不做分析。
步骤709:基于第二异常灰度值从区分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第二区分灰度值。
第二区分灰度值为和第二异常灰度值可以完全明显进行区分的灰度值。数据库的建立在步骤703中进行介绍,在此不做赘述。当系统接受到对应的第二异常灰度值,自动从系统中查找到对应的第二区分灰度值进行输出。
步骤710:按照第二区分灰度值的颜色描绘第二异常轮廓以形成标记。
步骤711:于空白占比小于忽略临界占比时执行异常占比大于忽略临界占比时的步骤以按照第一区分灰度值的颜色描绘第一异常轮廓以形成标记。
当空白占比小于忽略临界占比时说明空白区域也属于不被注意的区域,那么只能按照异常占比大于忽略临界占比时的步骤,只能对第一区分灰度值的颜色描绘第一异常轮廓以形成标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系统。
参照图8,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护设备编号、监护现场情况和核对现场情况;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的控制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且实现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的控制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10)

1.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监护人员端上传的监护设备编号和监护现场情况,所述监护现场情况包括监护文字记录、设置于监护设备边上自动进行拍摄的监护照片和监护视频;
基于监护设备编号从预设的安全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规范情况特征和特征位置;
基于特征位置对监护现场情况进行分析以得到实际情况特征;
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匹配时输出监护设备编号和预设的已审核信号至巡检人员端;
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该对应的监护现场情况定义为异常监护现场情况,并定义异常监护现场情况对应的实际情况特征为异常情况特征;
对异常监护现场情况中的异常情况特征进行标记,以形成标记监护现场情况;
将监护设备编号、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和预设的人工审核信号输出至巡检人员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监护设备编号、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和人工审核信号输出至巡检人员端的方法包括:
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反向发送至监护人员端,并接收监护人员端再次发送的监护现场情况,将该监护现场情况定义为核对现场情况;
于预设的允许接收时间范围内接收到核对现场情况时,基于核对现场情况分析出实际情况特征并和规范情况特征进行匹配;
于允许接收时间范围外仍未接收到核对现场情况时将监护设备编号、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和人工审核信号输出至巡检人员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反向发送至监护人员端的方法包括:
基于监护设备编号从预设的校对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校准位置特征和设计校准位置;
基于校准位置特征对监护现场情况进行查验以得到实际校准位置;
基于实际校准位置和设计校准位置进行分析以得到偏移量;
于偏移量等于0时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重新发送至监护人员端;
于偏移量不等于0时基于偏移量对监护现场情况进行偏移以得到修正监护现场情况;
基于修正监护现场情况分析出实际情况特征,将该实际情况特征定义为修正实际情况特征并与规范情况特征进行匹配;
于修正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匹配时输出监护设备编号和预设的已审核信号至巡检人员端;
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将标记监护现场情况反向发送至监护人员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偏移量的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
于按照偏移量对监护现场情况进行偏移后将该偏移量定义为当前偏移量;
于获取到当前偏移量后的下一个偏移量时将下一个偏移量定义为下一偏移量;
于下一偏移量不等于当前偏移量时将下一偏移量更新为当前偏移量;
于下一偏移量等于当前偏移量时累计分析出当前偏移量的触发次数;
于触发次数大于预设的设备偏移可能临界次数时基于监护设备编号从预设的控制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获取设备编号和控制手段;
通过控制手段对获取设备编号所对应的获取设备执行当前偏移量的偏移;
于触发次数小于设备偏移可能临界次数时继续获取下一偏移量直至下一偏移量不等于当前偏移量或触发次数大于设备偏移可能临界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实际情况特征和规范情况特征匹配的方法包括:
任意选择一个特征位置,将该特征位置对应的规范情况特征定义为当前规范情况特征,将该特征位置对应的实际情况特征定义为当前实际情况特征;
于当前实际情况特征和其中一个当前规范情况特征匹配时将该当前规范情况特征定义为匹配规范情况特征;
基于匹配规范情况特征从预设的关联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第一关联特征位置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
基于第一关联特征位置确定对应的实际情况特征,将该实际情况特征定义为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
将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进行匹配;
于当前实际情况特征和任何一个当前规范情况特征不匹配时重新选择特征位置并确定当前规范情况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于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任何一个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均不匹配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是否进行标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对应的规范情况特征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进行筛选以得到不是关联情况特征的规范情况特征,将该规范情况特征定义为非关联情况特征;
于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任何一个非关联情况特征均不匹配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进行标记;
于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其中一个非关联情况特征匹配时基于匹配的非关联情况特征从关联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和第一关联特征位置,将该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定义为第二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将该第一关联特征位置定义为第二关联特征位置;
基于第二关联特征位置确定对应的实际情况特征,将该实际情况特征定义为第二关联实际情况特征;
统计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第一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匹配的第一匹配数量,并统计第二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第二关联规范情况特征匹配的第二匹配数量;
基于第一匹配数量和第二匹配数量确定第一匹配占比;
于第一匹配占比小于预设的个别匹配占比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不进行标记;
于第一匹配占比大于预设的多数匹配占比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进行标记;
于第一匹配占比落入个别匹配占比和多数匹配占比之间时对第一关联实际情况特征和第二关联实际情况特征进行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异常监护现场情况中的异常情况特征进行标记的方法包括:
基于异常情况特征确定在异常监护现场情况中的异常占比;
于异常占比大于预设的忽略临界占比时分析异常情况特征所对应的特征位置以得到第一异常轮廓;
分析异常情况特征的颜色以得到第一异常灰度值;
基于第一异常灰度值从预设的区分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第一区分灰度值;
按照第一区分灰度值的颜色描绘第一异常轮廓以形成标记;
于异常占比小于预设的忽略临界占比时基于异常监护现场情况分析出空白特征并得到对应的空白占比;
于空白占比大于忽略临界占比时将异常情况特征投影至空白特征内并基于预设的放大规则对异常情况特征进行放大,并重新分析放大后的异常情况特征的占比,将放大后的异常情况特征定义为第一放大异常情况特征,将该占比定义为第一放大异常占比;
于第一放大异常占比大于忽略临界占比时分析第一放大异常情况特征所对应的特征位置以得到第二异常轮廓;
分析第一放大异常情况特征的颜色以得到第二异常灰度值;
基于第二异常灰度值从区分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第二区分灰度值;
按照第二区分灰度值的颜色描绘第二异常轮廓以形成标记;
于空白占比小于忽略临界占比时执行异常占比大于忽略临界占比时的步骤以按照第一区分灰度值的颜色描绘第一异常轮廓以形成标记。
8.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护设备编号、监护现场情况和核对现场情况;
存储器,用于存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的控制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且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的控制方法。
9.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1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410022564.9A 2024-01-05 2024-01-05 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Pending CN1177879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2564.9A CN117787917A (zh) 2024-01-05 2024-01-05 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2564.9A CN117787917A (zh) 2024-01-05 2024-01-05 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7917A true CN117787917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401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22564.9A Pending CN117787917A (zh) 2024-01-05 2024-01-05 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8791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499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bined automatic and manual inspection
KR101294218B1 (ko) 편광 필름 원반의 품질 판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872584B2 (en) Analyzing smoke or other emissions with pattern recognition
CN109854964B (zh) 基于双目视觉的蒸汽泄露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0880179A (zh) 视觉传感器工作状态测试方法
KR20170019407A (ko) 자동 레시피 안정성 모니터링 및 리포팅
JP2005533997A (ja) Irカメラ検査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888480A (zh) 一种基于mes的质量追溯方法和系统
CN116342599A (zh) 缺陷检测设备的点检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787917A (zh) 一种检测现场监护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6958085A (zh) 泄漏检测行为合规审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64518A (zh) 消防通道门关门器异常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2150851A (zh) 地磁检测器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6230208A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胃粘膜炎症分型辅助诊断系统
CN112330583A (zh) 产品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46164A (zh) 组件识别模型的自动模型重建方法及系统
CN110108448B (zh) 一种动态logo的缺陷自动检测方法
CN210864816U (zh) 一种视觉传感器工作状态测试装置
CN111861282A (zh) 一种环评结果评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234955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软件测试管理方法及系统
KR102499205B1 (ko) 자동화설비용 결함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JPH09281057A (ja) 被検査物の欠陥情報収集方法
CN117455318B (zh) 汽车零部件检测过程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21152B (zh) 一种基于锂电池测试预处理的检测系统
KR102544533B1 (ko) 전자 펜 기록정보와 사진 이미지 정보 매칭을 통한 대상물 관리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