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79509A - 纤维体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纤维体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79509A
CN117779509A CN202311245088.9A CN202311245088A CN117779509A CN 117779509 A CN117779509 A CN 117779509A CN 202311245088 A CN202311245088 A CN 202311245088A CN 117779509 A CN117779509 A CN 117779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ection
coarse
humidifying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450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谷部花莲
佐藤诚
本桥弘次
樱田淳
山嵜敏彦
阿部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779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95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CPRODUCTION OF CELLULOSE BY REMOVING NON-CELLULOSE SUBSTANCES FROM CELLULOSE-CONTAINING MATERIALS; REGENERATION OF PULPING LIQUORS; APPARATUS THEREFOR
    • D21C1/00Pretreatment of the finely-divided materials before digesting
    • D21C1/02Pretreatment of the finely-divided materials before digesting with water or steam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9/00Complete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GCALENDERS; ACCESSORI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 D21G7/00Damp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1/00Pulp or paper, comprising cellulose or lignocellulose fibres of natural origin only
    • D21H11/14Secondary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3/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 D21H23/78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t limited to any particular process or apparatu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5/00After-treatment of paper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21H17/00 - D21H23/00
    • D21H25/04Physical treatment, e.g. heating, irradiating

Landscapes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Paper (AREA)
  • Dry Formation Of Fiberboard And The Like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第二处理部的工作停止的状态下,也能够向第一处理部供给加湿空气的纤维体处理装置。该纤维体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加湿部,其生成加湿空气;第一处理部,其对包含纤维的材料进行处理;第二处理部,其对在所述第一处理部中被处理了的所述材料进行处理;第一供给通道,其从所述加湿部向所述第一处理部供给加湿空气;第二供给通道,其将加湿空气与所述材料一起从所述第一处理部向所述第二处理部进行供给;返回通道,其具有上游侧端部以及下游侧端部,并使加湿空气从所述第二供给通道或者所述第二处理部向所述加湿部返回。

Description

纤维体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薄片制造装置,所述薄片制造装置具备:粗碎部,其对废纸进行粗碎;粗碎片贮留部,其暂时性地对由粗碎部得到的粗碎片进行贮留;定量供给部,其对粗碎片进行计量,并以定量的方式进行供给;解纤部,其对被供给的粗碎片进行解纤;堆积部,其使由解纤部得到的解纤物堆积在平面上;加热加压部,其对堆积的料片进行加热加压;裁断部,其将由加热加压部得到的薄片裁断为预定的形状;薄片回收部,其对得到的薄片进行回收。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薄片制造装置中,为了提高所得到的薄片的品质,从而在装置的多个位置处设置有加湿部,并随着材料的加工的进行而对粗碎片、解纤物、料片等材料实施加湿。其中,例如在对粗碎片实施加湿时,由加湿部所生成的加湿空气会依次通过粗碎片贮留部、被设置在其下游侧的定量供给部,从而被供给至解纤部。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薄片制造装置中,当停止解纤部的工作时,即使维持了加湿部的工作,也难以向处于解纤部的上游侧的粗碎片贮留部等部位供给加湿空气。该问题即使在薄片制造装置的具备加湿部的其他位置处也是同样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769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纤维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加湿部,其生成加湿空气;
第一处理部,其对包含纤维的材料进行处理;
第二处理部,其对在所述第一处理部中被处理了的所述材料进行处理;
第一供给通道,其从所述加湿部向所述第一处理部供给加湿空气;
第二供给通道,其将加湿空气与所述材料一起从所述第一处理部向所述第二处理部进行供给;
返回通道,其具有上游侧端部以及下游侧端部,并使加湿空气从所述第二供给通道或者所述第二处理部向所述加湿部返回。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处理装置的概要的结构图。
图2为表示图1中所示出的粗碎片供给部及其周边部的概要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所示出的计量部以及定量供给部的放大图。
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5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处理装置的概要的结构图、特别是粗碎片供给部及其周边部的结构图。
图6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处理装置的概要的结构图、特别是粗碎片供给部及其周边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纤维体处理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处理装置的概要的结构图。图2为,表示图1中所示出的粗碎片供给部及其周边部的概要的结构图。图3为,图2中所示出的计量部以及定量供给部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所示出的纤维体处理装置的框图。
另外,在下文中,有时会将图1的上侧称为“上”或“上方”,将下侧称为“下”或“下方”。此外,图1为概要结构图,纤维体处理装置100的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朝向、大小等并未被限定于图示的情况。此外,在图1中,将粗碎片M2、解纤物M3、第一筛选物M4-1、第二筛选物M4-2、第一料片M5、细分体M6、混合物M7、第二料片M8、再生纸S被输送的方向、也就是以箭头标记来表示的方向也称为输送方向。此外,将图1中的箭头标记的顶端侧也称为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将图1中的箭头标记的基端侧也称为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这种情况,在图2、图3、图5以及图6中,对于加湿空气WA、粗碎片M2来说,也是同样的。
图1中所示出的纤维体处理装置100为,从将例如像使用完毕的复印纸张这样的废纸切碎而得到的粗碎片M2起生成薄片状的再生纸S的纤维体处理装置100。另外,纤维体处理装置100所生成的物质并未被限定于再生纸S,例如,也可以为形成块状的成形体等。
如图1所示那样,纤维体处理装置100具备:粗碎片供给部10、解纤部29、筛选部14、第一料片形成部15、细分部16、混合部17、分散部18、第二料片形成部19、成形部20、切断部21、贮存部22、回收部27。
此外,纤维体处理装置100具备加湿部231、加湿部232、加湿部233、加湿部234、加湿部235、加湿部236。此外,纤维体处理装置100具备鼓风机261、鼓风机262、鼓风机263。
此外,在纤维体处理装置100中,依次执行如下工序,即:粗碎片供给工序、解纤工序、筛选工序、第一料片形成工序、分断工序、混合工序、拆解工序、第二料片形成工序、薄片形成工序、切断工序。
以下,对各部的结构进行说明。
粗碎片供给部10为,执行向解纤部29供给粗碎片M2的粗碎片供给工序的部分,并且具备粗碎片贮留部11、输送部240、计量部12、定量供给部13。关于粗碎片供给部10的各部的结构,将在后文进行详细叙述。粗碎片M2为,例如将由包含纤维素纤维在内的纤维含有物构成的薄片状材料进行粗碎而得到的物质。所谓纤维素纤维,只要是将作为化合物的纤维素(狭义的纤维素)设为主要成分并形成纤维状的物质即可,除了包含纤维素(狭义的纤维素)之外,也可以为包含半纤维素、木质素的物质。
对于粗碎片M2的形状或大小而言,优选的是,适于解纤部29中的解纤处理。作为粗碎片M2的形状,可列举出例如平面形状为正方形的小片、长方形、尤其是细长条状的小片。此外,对于粗碎片M2的尺寸而言,例如,优选为,一条边的平均长度为100mm以下的小片,更优选为,3mm以上且70mm以下的小片。作为所述小片的形状,也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以外的形状。此外,优选为,厚度为0.07mm以上且0.1mm以下。
如图2所示那样,在粗碎片供给部10的粗碎片贮留部11上,经由后文叙述的加湿空气输送部237而连接有加湿部231。加湿部231为,对粗碎片贮留部11内的粗碎片M2进行加湿的部件。该加湿部231由具有包含水分的过滤器32并通过使空气穿过过滤器32而生成加湿空气WA的气化式的加湿部构成。通过向粗碎片M2供给加湿空气WA,从而能够抑制粗碎片M2因静电力而附着在粗碎片贮留部11的内壁等上的情况。
另外,加湿部231并不限于气化式的加湿部,也可以为例如超声波式的加湿部。对于后文叙述的加湿部232、233、234而言,同样地,也可以为超声波式的加湿部。
此外,粗碎片供给部10的粗碎片贮留部11经由后文叙述的构成输送部240的粗碎片输送部247以及管241,从而与解纤部29连接。由粗碎片贮留部11供给的粗碎片M2经过粗碎片输送部247以及管241,从而被输送至解纤部29。
如图1所示那样,解纤部29为,实施在气体中、也就是以干式的方式而对粗碎片M2进行解纤的解纤工序的部分。通过该解纤部29中的解纤处理,从而能够自粗碎片M2而生成解纤物M3。此处,所谓“进行解纤”是指,将多根纤维粘结在一起而形成的粗碎片M2解开为一根一根纤维的情况。并且,该被解开后的物质成为解纤物M3。解纤物M3的形状为线状或带状。此外,解纤物M3彼此也可以以缠绕成为块状的状态、即形成所谓“团块”的状态而存在。
此外,解纤部29能够通过转子293的旋转,从而产生朝向筛选部14的空气流动、也就是向下游方向的气流。由此,能够将粗碎片M2从管241导入至位于解纤部29的上游侧的粗碎片导入口291,并能够将通过解纤处理而得到的解纤物M3从解纤部29的解纤物排出口292中排出,并经由管242而送出给筛选部14。
在解纤部29的下游侧连接有管242。在管242的中途设置有由例如涡轮型风扇构成的鼓风机261。鼓风机261为,使朝向筛选部14的气流产生的气流产生装置。由此,促进了粗碎片M2的向解纤部29的导入以及解纤物M3的向筛选部14的送出。如后文所述那样,虽然解纤部29在其结构上可顺利地完成作为原料的粗碎片M2的穿过以及解纤处理,但通过被设置在解纤部29的下游侧的鼓风机261的工作,从而促进了粗碎片M2的解纤部29内的穿过以及解纤处理。另外,鼓风机261也可以被设置在解纤部29的上游侧。
筛选部14为,实施根据纤维的长度的大小而对解纤物M3进行筛选的筛选工序的部分。在筛选部14中,解纤物M3被筛选为第一筛选物M4-1、和与第一筛选物M4-1相比纤维长度较大的第二筛选物M4-2。第一筛选物M4-1具有适于之后的再生纸S的制造的大小。另一方面,第二筛选物M4-2例如包含有解纤不充分的解纤物、或被解纤后的纤维彼此过度地凝集的解纤物等。
筛选部14具有滚筒部141、和对滚筒部141进行收纳的罩壳部142。
滚筒部141为,由呈圆筒状的网体构成并围绕着该网体的中心轴进行旋转的筛子。在该滚筒部141中,有解纤物M3流进来。而且,通过滚筒部141进行旋转,从而使小于网的网眼的解纤物M3作为第一筛选物M4-1而被筛选出来,网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的解纤物M3作为第二筛选物M4-2而被筛选出来。
第一筛选物M4-1从滚筒部141中落下。
另一方面,第二筛选物M4-2被送出至与滚筒部141连接的管243中。管243的、和滚筒部141相反的一侧也就是下游侧的端部与管241的中途相连接。穿过该管243的第二筛选物M4-2在管241内与粗碎片M2汇合,并与粗碎片M2一起流入到解纤部29。由此,第二筛选物M4-2被返回至解纤部29,并与粗碎片M2一起被进行解纤处理。
此外,从滚筒部141中落下的第一筛选物M4-1在气体中一边分散一边落下,并朝向位于滚筒部141的下方的第一料片形成部15。第一料片形成部15为,实施由第一筛选物M4-1形成第一料片M5的第一料片形成工序的部分。第一料片形成部15具有网带151、三个架设辊152、和抽吸部153。
网带151是无接头带,并堆积有第一筛选物M4-1。该网带151被卷挂在三个架设辊152上。而且,网带151上的第一筛选物M4-1通过架设辊152的旋转驱动,从而被输送至下游侧。
第一筛选物M4-1成为网带151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由此,第一筛选物M4-1通过网带151的情况受到限制,因此,能够堆积在网带151上。此外,由于第一筛选物M4-1在堆积于网带151上的同时连同网带151一起被输送至下游侧,因此被形成作为层状的第一料片M5。
此外,在第一筛选物M4-1中,有可能混合存在有例如灰尘或尘土等。灰尘或尘土有时例如通过粗碎或解纤而产生。而且,这样的灰尘或尘土会被回收到后文所述的回收部27中。
抽吸部153为,从网带151的下方抽吸空气的空吸机构。由此,能够将通过网带151后的灰尘或尘土连空气一起抽吸。
此外,抽吸部153经由管244而与回收部27连接。被抽吸部153抽吸的灰尘或尘土被回收至回收部27中。
在回收部27上还连接有管245。此外,在管245的中途设置有鼓风机262。通过该鼓风机262的工作,从而能够在抽吸部153中产生抽吸力。由此,促进了网带151上的第一料片M5的形成。该第一料片M5成为被去除了灰尘或尘土等的料片。此外,灰尘或尘土通过鼓风机262的工作,从而穿过管244,进而到达回收部27。
罩壳部142与加湿部232相连接。加湿部232由气化式的加湿器构成。由此,在罩壳部142内,被供给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能够对第一筛选物M4-1进行加湿,由此,也能够抑制第一筛选物M4-1因静电力而附着在罩壳部142的内壁上的情况。
在筛选部14的下游侧配置有加湿部235。加湿部235由将水雾化的超声波式加湿部构成。由此,能够向第一料片M5供给水分,因此,调节了第一料片M5的水分量。通过该调节,从而能够抑制由静电力引起的第一料片M5的向网带151的吸附。由此,第一料片M5容易在网带151于架设辊152处折返的位置上,从网带151上被剥离。
在加湿部235的下游侧配置有细分部16。细分部16为,实施对从网带151上剥离的第一料片M5进行分断的分断工序的部分。细分部16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螺旋桨161、和对螺旋桨161进行收纳的罩壳部162。而且,通过进行旋转的螺旋桨161,从而能够对第一料片M5进行分断。被分断后的第一料片M5成为细分体M6。此外,细分体M6在罩壳部162内下降。
壳部162与加湿部233相连接。加湿部233由气化式的加湿部构成。由此,在罩壳部162内,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也能够抑制细分体M6因静电力而附着在螺旋桨161或罩壳部162的内壁上的情况。
在细分部16的下游侧配置有混合部17。混合部17为,实施将细分体M6和添加剂进行混合的混合工序的部分。该混合部17具有添加剂供给部171、管172、和鼓风机173。
管172为,对细分部16的罩壳部162和分散部18的罩壳182进行连接并供细分体M6和添加剂的混合物M7通过的流道。
在管172的中途连接有添加剂供给部171。添加剂供给部171具有收纳了添加剂的罩壳部170、和被设置在罩壳部170内的螺旋送料器174。通过螺旋送料器174的旋转,从而将罩壳部170内的添加剂从罩壳部170中被挤出并供给至管172内。被供给至管172内的添加剂与细分体M6进行混合从而成为混合物M7。
在此,作为从添加剂供给部171供给的添加剂,例如可列举出使纤维彼此粘合的粘合剂、或用于对纤维进行着色的着色剂、用于对纤维的凝集进行抑制的凝集抑制剂、用于使纤维等难以燃烧的阻燃剂、用于增强再生纸S的纸力的纸力增强剂、解纤物等,能够对这些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组合而使用。在下文中,作为一个示例,而对添加剂为粘合剂P1的情况进行说明。通过添加剂包含使纤维彼此粘结的粘结剂,从而能够提高再生纸S的强度。
虽然粘合剂P1例如可列举出淀粉、糊精、糖原、直链淀粉、透明质酸、葛根、魔芋、团粉、醚化淀粉、酯化淀粉、天然橡胶糊、纤维诱导糊、海藻类、动物性蛋白质等源自天然物的成分、或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等,并且能够对选自上述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组合而使用,但优选为,源自天然物的成分,更优选为淀粉。此外,例如,也能够使用各种聚烯烃、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聚酯、聚酰胺等热塑性树脂、各种热塑性弹性体等。
此外,在管172的中途处,在与添加剂供给部171相比靠下游侧处设置有鼓风机173。通过鼓风机173所具有的叶片等旋转部的作用,从而促进了细分体M6与粘合剂P1的混合。此外,鼓风机173能够产生朝向分散部18的气流。通过该气流,从而能够在管172内对细分体M6和粘合剂P1进行搅拌。由此,混合物M7可在细分体M6和粘合剂P1均匀地分散了的状态下,被输送至分散部18。此外,混合物M7中的细分体M6在从管172内通过的过程中被拆解,从而形成为更细的纤维状。
另外,鼓风机173与控制装置28电连接,并且其工作受到控制。此外,通过对鼓风机173的送风量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送入到滚筒181内的空气的量进行调节。
另外,虽然没有进行图示,但管172的滚筒181侧的端部被分岔成两叉,并且分岔了的端部分别与被形成在滚筒181的端面上的未图示的导入口相连接。
图1中所示出的分散部18为,实施将混合物M7中的、相互缠绕在一起的纤维彼此拆解开来并排出的拆解工序的部分。分散部18具有将作为解纤物的混合物M7导入以及放出的滚筒181、和对滚筒181进行收纳的罩壳182。
滚筒181为,由呈圆筒状的网体构成并且围绕该网体的中心轴进行旋转的筛子。通过滚筒181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使混合物M7中的、小于网的网眼的纤维等穿过滚筒181。此时,混合物M7被拆解开来并与空气一起被排出。即,滚筒181作为将包含纤维的材料排出的排出部而发挥功能。
滚筒181与未图示的驱动源相连接,并利用从驱动源输出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该驱动源与控制装置28电连接,并且其工作受到控制。
此外,罩壳182与加湿部234连接。加湿部234由气化式的加湿部构成。由此,在罩壳182内,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能够对罩壳182内进行加湿,因此,也能够抑制混合物M7因静电力而附着在罩壳182的内壁上的情况。
此外,在滚筒181中被排出的混合物M7在气体中一边分散一边落下,并且落向位于滚筒181的下方的第二料片形成部19。第二料片形成部19为,实施使混合物M7堆积从而形成作为堆积物的第二料片M8的第二料片形成工序的部分。第二料片形成部19具有网带191、架设辊192、和抽吸部193。
网带191为网状部件,在图示的结构中,由无接头带构成。此外,在网带191上,堆积有分散部18分散、排出的混合物M7。该网带191被卷挂在四个架设辊192上。而且,网带191上的混合物M7通过架设辊192的旋转驱动,从而被输送至下游侧。
另外,虽然在图示的结构中,作为网状部件的一个示例而采用了使用网带191的结构,但在本发明中,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呈平板状的结构。
此外,网带191上的几乎所有的混合物M7均为网带191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由此,混合物M7穿过网带191的情况受到限制,因此,能够堆积在网带191上。此外,由于混合物M7在堆积于网带191上的同时连同网带191一起被输送至下游侧,因此被形成作为层状的第二料片M8。
抽吸部193为,能够从网带191的下方抽吸空气的空吸机构。由此,能够将混合物M7抽吸在网带191上,因此,促进了混合物M7的向网带191上的堆积。
管246与抽吸部193相连接。此外,在管246的中途设置有鼓风机263。通过该鼓风机263的工作,从而能够在抽吸部193中产生抽吸力。
在分散部18的下游侧配置有加湿部236。加湿部236由与加湿部235相同的超声波式加湿部构成。由此,能够向第二料片M8供给水分,因此,调节了第二料片M8的水分量。通过该调节,从而能够抑制因静电力而导致的第二料片M8的向网带191的附着。由此,第二料片M8容易在网带191被架设辊192折返的位置处从网带191上被剥离下来。另外,加湿部235、236也可以为气化式的部件。
优选为,被添加到加湿部231~加湿部236的总计水分量例如相对于加湿前的材料100质量份而为0.5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在第二料片形成部19的下游侧配置有成形部20。成形部20为,实施由第二料片M8形成再生纸S的薄片形成工序的部分。该成形部20具有加压部201和加热部202。
加压部201具有一对压延辊(calender roller)203,并且在压延辊203之间能够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对第二料片M8进行加压。由此,能够提高第二料片M8的密度。另外,作为进行加热的情况下的加热的程度,例如,优选为,未使粘合剂P1熔融的程度。而且,该第二料片M8被朝向加热部202进行输送。另外,一对压延辊203中的一方为通过未图示的电机的工作从而进行驱动的主动辊,另一方则为从动辊。
加热部202具有一对加热辊204,并且在加热辊204之间能够在对第二料片M8进行加热的同时进行加压。通过该加热加压,从而在第二料片M8内使粘合剂P1发生熔融,经由该熔融了的粘合剂P1从而使纤维彼此粘合在一起。由此,形成了再生纸S。然后,该再生纸S被朝向切断部21输送。另外,一对加热辊204中的一方为通过未图示的电机的工作从而进行驱动的主动辊,另一方则为从动辊。
在成形部20的下游侧配置有切断部21。切断部21为,实施将再生纸S切断的切断工序的部分。该切断部21具有第一剪切器211和第二剪切器212。
第一剪切器211为,在与再生纸S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特别是正交的方向上将再生纸S切断的部件。
第二剪切器212为,在第一剪切器211的下游侧且在与再生纸S的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将再生纸S切断的部件。该切断为,将再生纸S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端部的无用的部分去除从而使再生纸S的宽度整齐的动作。
通过这样的第一剪切器211和第二剪切器212的切断,从而可获得期望的形状、大小的再生纸S。然后,该再生纸S被进一步地向下游侧输送,并被储存在贮存部22中。
这样的纤维体处理装置100所具备的各个部分与控制装置28电连接。而且,这些各个部分的工作通过控制装置28而被控制。
如图4所示那样,控制装置28具有控制部281、存储部282、和通信部283。
控制部281具有至少一个传感器,并且执行被存储于存储部282中的各种程序。作为传感器,例如能够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此外,控制部281具有对纤维体处理装置100中的鼓风机261的驱动进行控制的功能等的、对与薄片制造相关联的装置各个部位的驱动进行控制的功能等各种各样的功能。
在存储部282中,例如存储有与薄片制造相关的程序等。
通信部283例如由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接口构成,并且与纤维体处理装置100的各个部分进行通信。此外,通信部283具有经由例如网络而与未图示的计算机或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功能。
控制装置28既可以被内置于纤维体处理装置100中,也可以被设置于外部的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中。此外,控制部281和存储部282例如既可以被一体化而作为一个单元来构成,也可以使控制部281被内置于纤维体处理装置100中且使存储部282被设置于外部的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中,还可以使存储部282被内置于纤维体处理装置100中且使控制部281被设置于外部的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中。
接下来,对粗碎片供给部10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那样,粗碎片供给部10具备:粗碎片贮留部11、计量部12、定量供给部13、加湿部231、加湿空气输送部237、输送部240、返回通道5。
粗碎片贮留部11为,对作为原料的粗碎片M2实施第一处理的第一处理部。即,对粗碎片M2进行贮留并通过从加湿部231供给的加湿空气WA从而实施粗碎片M2的加湿处理的部分。
粗碎片贮留部11具有贮留罐111,所述贮留罐111具有粗碎片投入口112以及粗碎片排出口110。在粗碎片投入口112上,设置有通过进行转动而对粗碎片投入口112进行开闭的盖体113。打开盖体113,自粗碎片投入口112中将粗碎片M2投入到贮留罐111内。在对贮留罐111内的粗碎片M2实施加湿处理时,关闭盖体113。另外,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不具有盖体113,而是使未图示的粗碎片供给管与粗碎片投入口112相连接,经由该粗碎片供给管而将粗碎片M2投入到贮留罐111内的结构。
在贮留罐111内被实施了加湿处理的粗碎片M2被从粗碎片排出口110向贮留罐111外排出。对于粗碎片排出口110来说,虽然未进行图示,但设置有对粗碎片排出口110的开闭进行切换的、例如像开闭装置这样的开闭部。该开闭部例如通过控制装置28,从而使其工作受到控制,根据该开闭部的工作来对粗碎片排出口110的开闭进行切换。由此,能够以所期望的定时而从贮留罐111中排出所期望的量的粗碎片M2。
加湿部231由气化式的加湿器构成,送入加湿空气WA从而对粗碎片贮留部11内的粗碎片M2进行加湿。即,加湿部231生成加湿空气WA,并向粗碎片贮留部11供给该加湿空气WA。加湿部231具有容器31、过滤器32、和风扇33。
容器31具有吸气口311、排气口312、和供水口313。吸气口311为,通过风扇33以及314的工作而将空气吸进容器31内的开口。排气口312为,通过风扇33以及314的工作而将空气向容器31外排出的开口。
加湿空气输送部237为,从加湿部231向粗碎片贮留部11供给加湿空气WA的第一供给通道。加湿空气输送部237由具有上游侧端部238以及下游侧端部239的输送管构成,并且上游侧端部238与排气口312连接,下游侧端部239与粗碎片贮留部11的贮留罐111连接。加湿空气输送部237在输送管的中途具有风扇314。
风扇314在加湿空气输送部237的输送管内形成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气流。即,形成朝向粗碎片贮留部11的气流。风扇314具有旋转叶片、和对该旋转叶片进行旋转驱动的电机。作为风扇314的驱动源的电机与控制装置28电连接,并且其工作受到控制。如图2所示那样,通过风扇314的工作,从而使加湿空气WA在加湿空气输送部237内从上游侧被送向下游侧。
另外,风扇314既可以以与后文叙述的风扇33联动的方式进行驱动,也可以独立于风扇33而进行驱动。
如图2所示那样,供水口313为,将加湿用的液体、例如水引入到容器31内的部分。另外,在供水口313上,设置有未图示的盖体或挡板等,并能够进行开闭。
过滤器32为,被设置在容器31内并能够对被贮留于容器31内的水进行吸收并浸透的装置,例如由织布、无纺布、海绵等多孔质体构成。风扇33具有旋转叶片、和对该旋转叶片进行旋转驱动的电机。如图4所示那样,作为风扇33的驱动源的电机与控制装置28电连接,其工作受到控制。如图2所示那样,通过风扇33的工作,从而使空气穿过含有水分的过滤器32,通过使其气化,从而生成提高了湿度的加湿空气WA,并能够从排气口312释放。
通过利用加湿空气输送部237而向粗碎片贮留部11的贮留罐111供给由这样的加湿部231生成的加湿空气WA,从而能够适当地对粗碎片贮留部11内的粗碎片M2进行加湿。粗碎片M2由于被加湿,从而不易受到静电力的影响。因此,具有如下优点,即,抑制了粗碎片M2彼此缠绕在一起、或者附着在粗碎片贮留部11的内壁等上的情况。
优选为,通过加湿部231的加湿而被添加到粗碎片M2中的水分量例如相对于加湿前的粗碎片100质量份而为0.01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由此,针对粗碎片M2的加湿不多不少,可有效地发挥前文叙述的由静电力实现的防止附着效果。
粗碎片供给部10具有将粗碎片M2从作为第一处理部的粗碎片贮留部11向作为第二处理部的解纤部29进行输送的输送部240。在粗碎片贮留部11中被加湿处理了的粗碎片M2通过输送部240,从而经由计量部12以及定量供给部13而向解纤部29输送。在该情况下,粗碎片M2与加湿空气WA一起被输送。
输送部240具有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承担粗碎片M2以及加湿空气WA的输送的前半部分即上游侧,所述第二输送部承担粗碎片M2以及加湿空气WA的输送的后半部分即下游侧。第一输送部由粗碎片输送部247构成,所述粗碎片输送部247在从粗碎片贮留部11的粗碎片排出口110起直至定量供给部13为止这之间以连接它们二者的方式而被配置。第二输送部由管241构成,所述管241对粗碎片输送部247的下游侧端部和解纤部29的粗碎片导入口291进行连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部240由粗碎片输送部247和管241构成。
粗碎片输送部247具有输送通道249,在该输送通道249内,设置有能够将粗碎片M2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进行输送的送料器248。输送通道249的至少一部分由管状的部件构成。作为送料器248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出与所述螺旋送料器174相同的结构的螺旋送料器、具备激振器的振动送料器、带输送机构,也可以为将这些装置的两个以上的装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
但是,粗碎片输送部247并未被限定于该结构,既可以由空气输送机构、自由下落机构等构成,或者,也可以将这些机构与所述送料器248进行组合。
通过粗碎片输送部247和管241从而构成了从粗碎片贮留部11向解纤部29供给粗碎片M2以及加湿空气WA的第二供给通道。
对于第二供给通道而言,其至少一部分被兼用为输送部240。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第二供给通道的粗碎片输送部247以及管241全部兼用作为输送部240。
但是,在本发明中,并未被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第二供给通道的一部分兼用作为输送部240,第二供给通道的另一部分由与输送部240不同的其他管道、例如迂回绕过计量部12以及定量供给部13并且对粗碎片贮留部11与管241的中途进行连接的管道构成。
贮留罐111内的粗碎片M2在从粗碎片排出口110中被排出时,与贮留罐111内的加湿空气WA一起被排出。因此,粗碎片输送部247将粗碎片M2以及加湿空气WA朝向下游侧而输送。
在粗碎片贮留部11的下游侧,经由粗碎片输送部247而设定有计量部12。
如图3所示那样,计量部12具有作为粗碎片M2的承接部的有底筒状的容器121、和被设置在容器121的底部侧的作为重量测量部的测力传感器122。容器121暂时性地收纳在粗碎片输送部247的下游侧端部附近被输送的粗碎片M2。另外,容器121并未被限定于上述有底筒状的容器,也可以呈箱状。在该情况下,底部的平面观察时的形状并未被特别限定,也可以呈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任意形状。
测力传感器122具有对外力进行检测并将其检测结果转换为电信号而输出的功能。此外,测力传感器122以从底部侧对容器121进行支承的方式被设置。由此,能够对被收纳在容器121的内部的粗碎片M2的重量进行检测。
此外,如图4所示那样,测力传感器122与控制装置28电连接,测力传感器122中的检测信号被发送至控制装置28,从而可获得与粗碎片M2的重量相关的检测结果。另外,测力传感器122的方式并未被特别限定,也可以为磁致伸缩式测力传感器、静电电容型、陀螺仪式、应变计式等。
如图3所示那样,在计量部12的下游侧设置有定量供给部13。定量供给部13具有对被设置在容器121的底部的开口120进行开闭的挡板131。挡板131例如具有如螺线管那样的未图示的驱动源。如图4所示那样,挡板131的驱动源与控制装置28电连接,并且其工作受到控制。即,通过控制装置28来进行挡板131的开闭控制。
在挡板131处于关闭状态时,由粗碎片输送部247输送来的粗碎片M2逐渐地积存在容器121内。如果测力传感器122所检测出的粗碎片M2的重量达到了预定量,则挡板131成为打开状态,从而预定量的粗碎片M2自开口120中被排出并落下,且经由被设置在下游侧的管241而被供给至解纤部29。然后,通过再次将挡板131设为关闭状态,从而使粗碎片M2逐渐地积存在容器121内。通过反复执行这样的动作,从而能够将粗碎片M2定量地供给给解纤部29。
另外,作为定量供给部13,并未被限定于上述结构,也可以为具备使容器121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源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如果测力传感器122所检测出的粗碎片M2的重量达到了预定量,则能够使容器121以上下反转的方式进行旋转驱动,并使积存在容器121内的粗碎片M2向下方落下,从而供给至解纤部29。管241的上游侧端部与定量供给部13相连接,管241的下游侧端部与解纤部29的粗碎片导入口291相连接。
解纤部29为,对于粗碎片M2进行第二处理的第二处理部。即,解纤部29为,实施对粗碎片M2进行解纤的解纤处理的部分。
作为解纤部29,例如能够使用由涡轮式微粉碎机所构成的装置。该涡轮式微粉碎机具备:具有粗碎片导入口291以及解纤物排出口292的筒状的壳体290、被设置在壳体290的内周面上的衬套294、在壳体290内以与衬套294非接触的方式而进行旋转的转子293、作为对转子293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源的未图示的电机。衬套294沿着圆周方向而具有未图示的多个齿,转子293具有被配置为放射状的未图示的多个叶片。
被设置在解纤部29中并对转子293进行旋转驱动的电机与控制装置28电连接,其工作受到控制。对应于该电机的通电的开/关,从而实施转子293的旋转/停止,由此实施解纤处理的执行/停止。
在解纤部29进行工作并实施了解纤处理的状态下,从粗碎片导入口291被导入至壳体290内的粗碎片M2在穿过正在旋转的转子293与衬套294之间的间隙295时被粉碎,从而被解纤,由此得到的解纤物M3从解纤物排出口292中被排出。
接下来,对由加湿部231生成的加湿空气WA的流动进行说明。
由加湿部231生成的加湿空气WA经由加湿空气输送部237而被供给至粗碎片贮留部11内。粗碎片贮留部11内的加湿空气WA与粗碎片M2一起经由粗碎片排出口110、粗碎片输送部247以及管241而被供给至解纤部29。即,加湿部231为,兼用于粗碎片贮留部11以及解纤部29的加湿的部件,依次向粗碎片贮留部11以及解纤部29供给加湿空气WA。在解纤部29中,通过被导入有加湿空气WA,从而使粗碎片M2的解纤更良好地被实施,进而提高了所得到的解纤物M3的品质。
纤维体处理装置100具有使处于管241内或者解纤部29内的加湿空气WA返回至加湿部231的返回通道5。在本实施方式中,返回通道5由具有上游侧端部51以及下游侧端部52的送气管50构成。返回通道5的上游侧端部51与第二供给通道、也就是构成输送部240的管241的中途连接。返回通道5的下游侧端部52与加湿部231的容器31连接。
即使在停止了由纤维体处理装置100实施的再生纸S的制造的期间内,也存在有希望对粗碎片贮留部11内的粗碎片M2进行加湿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设为使解纤部29的工作停止并且使加湿部231工作的状态。如果停止解纤部29的工作,则难以向解纤部29供给加湿空气WA。但是,通过设置有返回通道5,从而形成了由加湿部231所生成的加湿空气WA依次穿过加湿空气输送部237、粗碎片贮留部11、粗碎片输送部247、管241以及返回通道5而向加湿部231返回这样的加湿空气WA的循环通道。以此方式,由于形成了加湿空气WA的循环通道,因此即使停止了解纤部29的工作,也能够向粗碎片贮留部11供给加湿空气WA,从而粗碎片贮留部11内的粗碎片M2被保持加湿状态。其结果为,在使停止的纤维体处理装置100再次启动时,从刚再次启动后起,就能够将被充分加湿了的粗碎片M2供给给解纤部29。因此,能够提高被制造的再生纸S的品质。
以此方式,纤维体处理装置100具备:加湿部231,其生成加湿空气;粗碎片贮留部11,其为第一处理部的一个示例,所述粗碎片贮留部11对作为包含纤维的材料的一个示例的粗碎片进行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实施加湿处理;解纤部29,其为第二处理部的一个示例,所述解纤部29对在粗碎片贮留部11中被加湿处理了的粗碎片M2进行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实施解纤处理;加湿空气输送部237,其为从加湿部231向粗碎片贮留部11供给加湿空气的第一供给通道;输送部240,其为将加湿空气WA与粗碎片M2一起从粗碎片贮留部11向解纤部29进行供给的第二供给通道;返回通道5,其具有上游侧端部51以及下游侧端部52,并且使加湿空气从输送部240或者解纤部29向加湿部231返回。由此,不用说在第二处理部的工作过程中,即使在处于停止第二处理部的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够向第一处理部供给加湿空气WA。也就是说,不用说在解纤部29的工作过程中,即使在处于停止解纤部29的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够向粗碎片贮留部11供给加湿空气WA。
此外,第一处理部实施对作为材料的粗碎片M2进行贮留并且进行加湿的处理,第二处理部实施对被加湿了的粗碎片M2进行解纤的处理。在处于停止解纤部29的工作的过程中向粗碎片贮留部11供给加湿空气WA这一情况,在使暂时停止的纤维体处理装置100再次运转时,会给刚再次转动后的再生纸S的品质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将粗碎片贮留部11应用于第一处理部中并将解纤部29应用于第二处理部中,从而能够使刚再次运转纤维体处理装置100之后的再生纸S的品质良好。
本发明并未被限定于上述结构,能够应用于被设置在纤维体处理装置100的各处的加湿部232~236以及被设置在其周边的第一处理部以及第二处理部中。也就是说,也可以将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所示出的具备返回通道5的加湿部应用到加湿部232中。在该情况下,第一处理部为筛选部14,第二处理部为第一料片形成部15。
此外,也可以将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所示出的具备返回通道5的加湿部应用到加湿部233中。在该情况下,第一处理部为细分部16,第二处理部为混合部17。
此外,也可以将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所示出的具备返回通道5的加湿部应用到加湿部234中。在该情况下,第一处理部为分散部18,第二处理部为第二料片形成部19。
此外,返回通道5的上游侧端部51与第二供给通道、也就是输送部240的管241相连接。由此,在将返回通道5设置到现有的机型中时,和将上游侧端部51直接与解纤部29连接的结构相比,能够以更简单的改良作业来进行设置。
此外,如前文所述那样,加湿部231为气化式的加湿部。气化式的加湿部与其他方式的加湿部、例如超声波式的加湿部相比,虽然具有结构简单并容易得到的优点,但另一方面,在暂时停止加湿之后再次开始生成加湿空气WA上会花费时间。因此,在持续进行加湿部231的工作的同时停止解纤部29的运转以及再次运转解纤部29的情况下,将气化式的加湿部231应用到本发明中的有用性较高。
此外,如前文所述那样,纤维体处理装置100具有将作为材料的粗碎片M2从作为第一处理部的一个示例的粗碎片贮留部11向作为第二处理部的一个示例的解纤部29进行输送的输送部240,并且作为第二供给通道的粗碎片输送部247以及管241的至少一部分被兼用为输送部240。由此,能够在简化配管的结构的同时,将作为材料的粗碎片M2和加湿空气WA顺畅、适当地向第二处理部进行供给。
此外,纤维体处理装置100具有切换部500,所述切换部500根据解纤部29的工作状态,从而对返回通道5中的加湿空气的送风状态进行切换。在此,所谓“根据解纤部的工作状态”的含义是指,根据解纤部29是处于运转状态(工作中的状态)、非运转状态(停止的状态)中的任意一个的意思。
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部500在解纤部29处于运转状态时,将返回通道5设为送风停止状态、也就是没有加湿空气WA流动的状态,在解纤部29处于非运转状态时,将返回通道5设为送风状态、也就是加湿空气WA朝向下游侧流动的状态。
切换部500具有作为送风部的风扇53,所述风扇53被设置在返回通道5的上游侧端部51与下游侧端部52之间,并在返回通道5的送气管50内形成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气流。即,通过风扇53的工作,从而将加湿空气WA朝向加湿部231进行送风。
风扇53具有旋转叶片、和使该旋转叶片进行旋转驱动的电机。如图4所示那样,作为风扇53的驱动源的电机与控制装置28电连接,并且其工作受到控制。
另外,虽然风扇53以与前文叙述的风扇33、314中的至少一方联动的方式而进行驱动,但也可以独立于风扇33以及314而进行驱动。
控制装置28以如下方式对风扇53的工作进行控制,即,在解纤部29处于运转状态时,将返回通道5设为送风停止状态,在解纤部29处于非运转状态时,将返回通道5设为送风状态。通过实施这样的控制,从而能够在解纤部29处于运转状态时,通过将返回通道5设为送风停止状态,从而在不妨碍由输送部240实施的向解纤部29的加湿空气WA的供给的情况下良好地维持该供给,且在解纤部29处于非运转状态时,通过将返回通道5设为送风状态,从而促进经由加湿部231以及加湿空气输送部237的加湿空气WA的向粗碎片贮留部11的供给。也就是说,能够仅在必要时,执行由返回通道5实现的加湿空气WA的向加湿部231的返回,并促进加湿空气WA的向粗碎片贮留部11的供给。
以此方式,纤维体处理装置100具备:切换部500,其根据作为第二处理部的一个示例的解纤部29的工作状态,从而对返回通道5中的加湿空气的送风状态进行切换;控制部281,其对切换部500的工作进行控制。由此,即使在处于停止解纤部29的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可靠地执行由返回通道5实现的加湿空气WA的返回,因此,不论解纤部29的工作状态如何,均能够容易且适当地向粗碎片贮留部11供给加湿空气WA。
此外,切换部500具有作为送风部的风扇53,所述风扇53被设置在返回通道5的上游侧端部51与下游侧端部52之间,并朝向加湿部231进行送风,控制部281以如下方式对风扇53的工作进行控制,即,在作为第二处理部的一个示例的解纤部29处于运转状态时,将返回通道5设为送风停止状态,在解纤部29处于非运转状态时,将返回通道5设为送风状态。由此,即使在处于停止解纤部29的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可靠地执行由返回通道5实现的加湿空气WA的返回,并能够通过对风扇53的工作进行控制这一简单的方法,从而更加可靠地向粗碎片贮留部11供给加湿空气WA。
另外,并未被限定于上述结构,控制部281也可以为,在解纤部29处于非运转状态时用户来选择是否使风扇53进行工作的结构。此外,控制部281也可以实施不论解纤部29的工作状态如何始终都使风扇53进行工作的控制。在该情况下,例如,通过对向驱动风扇53的电机通电的通电量进行控制,从而与解纤部29处于运转状态时相比,也能够进行如在非运转状态时增大风扇53的输出、也就是送风量这样的设定。
虽然未图示,但纤维体处理装置100也可以在粗碎片供给部10的上游侧具备供给薄片状的原料的原料供给部、和对薄片状的原料进行粗碎的像所谓的碎纸机那样的粗碎部。在该情况下,由粗碎部生成粗碎片M2,并将该粗碎片M2自粗碎片投入口112而向贮留罐111内投入。
第二实施方式
图5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处理装置的概要的结构图、特别是粗碎片供给部及其周边部的结构图。
虽然下文在参照图5的同时对本发明的纤维体处理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是以与前文叙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的,同样的事项则省略其说明。
如图5所示那样,返回通道5的上游侧端部51与解纤部29相连接。更详细而言,上游侧端部51与壳体290的粗碎片导入口291的附近部相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回收被供给至解纤部29内的加湿空气WA。因此,能够防止或者抑制解纤部29的内部的水分量变得过大、或由于湿气而在解纤部29的内部产生霉或锈的情况。
第三实施方式
图6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处理装置的概要的结构图、特别是粗碎片供给部及其周边部的结构图。
虽然下文在参照图4以及图6的同时对本发明的纤维体处理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是以与前文叙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的,同样的事项则省略其说明。
如图6所示那样,切换部500具有对作为第二供给通道的输送部240的开闭进行切换的开闭部即阀54。阀54被设置在构成输送部240的管241的、与连接上游侧端部51的部分相比靠下游侧、也就是解纤部29侧,并且具有对管241的流道的开闭进行切换的功能。
阀54为电磁阀。即,阀54具有未图示的像螺线管那样的驱动源。如图4中的以单点划线而示出的那样,阀54的驱动源与控制装置28电连接,并且其工作受到控制。也就是说,通过控制装置28而实施了阀54的开闭控制。
在阀54处于打开状态时,管241的流道能够流通,从而经由输送部240而实施粗碎片M2以及加湿空气WA的向解纤部29的供给。在阀54处于关闭状态时,管241的流道关闭,从而粗碎片M2以及加湿空气WA的向解纤部29的供给被阻断。
控制装置28以如下方式对阀54的工作进行控制,即,在解纤部29处于运转状态时,将阀54设为打开状态从而打开构成第二供给通道的管241的流道,在解纤部29处于非运转状态时,将阀54设为关闭状态从而关闭构成第二供给通道的管241的流道。
通过实施这样的控制,从而能够在解纤部29处于运转状态时,促进向解纤部29的加湿空气WA的供给,在解纤部29处于非运转状态时,禁止向解纤部29的加湿空气WA的供给,并且促进返回通道5中的加湿空气WA的送气。也就是说,能够仅在必要时,执行由返回通道5实现的加湿空气WA的向加湿部231的返回,促进加湿空气WA的向粗碎片贮留部11的供给。
以此方式,切换部500具有作为开闭部的阀54,所述阀54被设置在构成第二供给通道的输送部240的管241的、与连接上游侧端部51的部分相比靠作为第二处理部的解纤部29侧,并对输送部240的管241的开闭进行切换,且控制部281以如下方式对阀54的工作进行控制,即,在解纤部29处于运转状态时,阀54打开管241的流道,在解纤部29处于非运转状态时,阀54关闭管241的流道。由此,即使在处于停止解纤部29的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够通过对阀54的工作进行控制这一简单的方法来更可靠地向粗碎片贮留部11供给加湿空气WA。
此外,控制装置28以使阀54的关闭状态与风扇53的送风状态同步并且使阀54的打开状态与风扇53的送风停止状态同步的方式而对阀54以及风扇53的工作进行控制。
即,对于控制部281而言,在解纤部29处于运转状态时,以将返回通道5设为送风停止状态的方式对风扇53的工作进行控制,并且以使阀54打开管241的流道的方式对阀54的工作进行控制,在解纤部29处于非运转状态时,以将返回通道5设为送风状态的方式对风扇53的工作进行控制,并且以使阀54关闭管241的流道的方式对阀54的工作进行控制。由此,通过如上文所述那样对风扇53进行控制而产生的效果、和如上文所述那样对阀54进行控制而产生的效果的协同效应,从而即使在处于停止解纤部29的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可靠地向粗碎片贮留部11供给加湿空气WA。
以此方式,切换部500具有作为送风部的风扇53、和作为开闭部的阀54,其中,所述风扇53被设置在返回通道5的上游侧端部51与下游侧端部52之间,并且朝向加湿部231而进行送风,所述阀54被设置在构成第二供给通道的管241的、与连接上游侧端部51的部分相比靠作为第二处理部的一个示例的解纤部29侧,并且对粗碎片输送部247的开闭进行切换。此外,对于控制部281而言,在解纤部29处于运转状态时,以将返回通道5设为送风停止状态的方式对风扇53的工作进行控制,并且以使阀54打开管241的流道的方式对阀54的工作进行控制,在解纤部29处于非运转状态时,以将返回通道5设为送风状态的方式对风扇53的工作进行控制,并且以使阀54关闭管241的流道的方式对阀54的工作进行控制。由此,通过如上文所述那样对风扇53进行控制而产生的效果、和如上文所述那样对阀54进行控制而产生的效果的协同效应,从而即使在处于停止解纤部29的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可靠地向粗碎片贮留部11供给加湿空气WA。
另外,控制装置28既可以以使阀54的关闭状态和风扇53的送风状态成为不同的定时的方式对它们的工作进行控制,也可以以使阀54的打开状态和风扇53的送风停止状态成为不同的定时的方式对它们的工作进行控制。
虽然在上文中针对图示的各个实施方式而对本发明的纤维体处理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未被限定于这些内容,构成纤维体处理装置的各个部分能够置换为可发挥同样的功能的任意结构的部分。此外,也可以在纤维体处理装置中附加任意的结构物。此外,本发明的纤维体处理装置也可以组合各个实施方式的特征。
例如,作为组合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可列举出如下结构,即,返回通道具有对第二供给通道以及加湿部231进行连接的第一返回通道、和对作为第二处理部的解纤部29以及加湿部231进行连接的第二返回通道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可列举出使用第一返回通道和第二返回通道这两方而使加湿空气WA返回至加湿部231的结构、设置对第一返回通道和第二返回通道进行切换的切换部并择一性地选择第一返回通道和第二返回通道并且使用被选择出的返回通道而使加湿空气WA返回至加湿部231的结构、或者在第一返回通道和第二返回通道上分别设置开闭部并通过对各个开闭部的开闭状态进行选择从而使用第一返回通道以及第二返回通道中的至少一方而使加湿空气WA返回至加湿部231的结构等。在这样的结构的纤维体处理装置中,具有如下优点,即,能够很容易地、精度良好地实施返回通道中的加湿空气WA的合计流量、也就是通过返回而被供给至作为第一处理部的粗碎片贮留部11的加湿空气WA的供给量的调节。
符号说明
5…返回通道;10…粗碎片供给部;11…粗碎片贮留部;12…计量部;13…定量供给部;14…筛选部;15…第一料片形成部;16…细分部;17…混合部;18…分散部;19…第二料片形成部;20…成形部;21…切断部;22…贮存部;27…回收部;28…控制装置;29…解纤部;31…容器;32…过滤器;33…风扇;50…送气管;51…上游侧端部;52…下游侧端部;53…风扇;54…阀;100…纤维体处理装置;110…粗碎片排出口;111…贮留罐;112…粗碎片投入口;113…盖体;120…开口;121…容器;122…测力传感器;131…挡板;141…滚筒部;142…罩壳部;151…网带;152…架设辊;153…抽吸部;61…螺旋桨;162…罩壳部;170…罩壳部;171…添加剂供给部;172…管;173…鼓风机;174…螺旋送料器;181…滚筒;182…罩壳;191…网带;192…架设辊;93…抽吸部;201…加压部;202…加热部;203…压延辊;204…加热辊;211…第一剪切器;212…第二剪切器;231…加湿部;232…加湿部;233…加湿部;234…加湿部;235…加湿部;236…加湿部;237…加湿空气输送部(第一供给通道);238…上游侧端部;239…下游侧端部;240…输送部(第二供给通道);241…管;242…管;243…管;244…管;245…管;246…管;247…粗碎片输送部;248…送料器;249…输送通道;261…鼓风机;262…鼓风机;263…鼓风机;281…控制部;282…存储部;283…通信部;290…壳体;291…粗碎片导入口;292…解纤物排出口;293…转子;294…衬套;295…间隙;311…吸气口;312…排气口;313…供水口;314…风扇;500…切换部;M2…粗碎片;M3…解纤物;M4-1…第一筛选物;M4-2…第二筛选物;M5…第一料片;M6…细分体;M7…混合物;M8…第二料片;P1…粘合剂;S…再生纸;WA…加湿空气。

Claims (9)

1.一种纤维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加湿部,其生成加湿空气;
第一处理部,其对包含纤维的材料进行处理;
第二处理部,其对在所述第一处理部中被处理了的所述材料进行处理;
第一供给通道,其从所述加湿部向所述第一处理部供给加湿空气;
第二供给通道,其将加湿空气与所述材料一起从所述第一处理部向所述第二处理部进行供给;
返回通道,其具有上游侧端部以及下游侧端部,并使加湿空气从所述第二供给通道或者所述第二处理部向所述加湿部返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体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返回通道的所述上游侧端部与所述第二供给通道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体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加湿部为,气化式的加湿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体处理装置,其中,
具有输送部,所述输送部将所述材料从所述第一处理部向所述第二处理部进行输送,
所述第二供给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被兼用为所述输送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体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部实施对所述材料进行贮留并进行加湿的处理,所述第二处理部实施对被加湿了的所述材料进行解纤的处理。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纤维体处理装置,其中,具备:
切换部,其根据所述第二处理部的工作状态,从而对所述返回通道中的加湿空气的送风状态进行切换;
控制部,其对所述切换部的工作进行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体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切换部具有送风部,所述送风部被设置在所述返回通道的所述上游侧端部和所述下游侧端部之间,并且朝向所述加湿部进行送风,
所述控制部以如下方式对所述送风部的工作进行控制,即,在所述第二处理部处于运转状态时,将所述返回通道设为送风停止状态,在所述第二处理部处于非运转状态时,将所述返回通道设为送风状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体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切换部具有开闭部,所述开闭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供给通道的、与连接所述上游侧端部的部分相比靠所述第二处理部侧,并且对所述第二供给通道的开闭进行切换,
所述控制部以如下方式对所述开闭部的工作进行控制,即,在所述第二处理部处于运转状态时,所述开闭部打开所述第二供给通道,在所述第二处理部处于非运转状态时,所述开闭部关闭所述第二供给通道。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体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切换部具有送风部和开闭部,所述送风部被设置在所述返回通道的所述上游侧端部和所述下游侧端部之间,并且朝向所述加湿部进行送风,所述开闭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供给通道的、与连接所述上游侧端部的部分相比靠所述第二处理部侧,并且对所述第二供给通道的开闭进行切换,
对于所述控制部而言,在所述第二处理部处于运转状态时,以将所述返回通道设为送风停止状态的方式对所述送风部的工作进行控制,并且以所述开闭部打开所述第二供给通道的方式对所述开闭部的工作进行控制,在所述第二处理部处于非运转状态时,以将所述返回通道设为送风状态的方式对所述送风部的工作进行控制,并且以所述开闭部关闭所述第二供给通道的方式对所述开闭部的工作进行控制。
CN202311245088.9A 2022-09-28 2023-09-25 纤维体处理装置 Pending CN1177795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55087 2022-09-28
JP2022155087A JP2024048920A (ja) 2022-09-28 2022-09-28 繊維体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79509A true CN117779509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60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45088.9A Pending CN117779509A (zh) 2022-09-28 2023-09-25 纤维体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02239A1 (zh)
JP (1) JP2024048920A (zh)
CN (1) CN117779509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48920A (ja) 2024-04-09
US20240102239A1 (en) 2024-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33779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747509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7250453B (zh)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JP7059693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11254584A (zh) 纤维体堆积装置及薄片制造装置
CN114311797A (zh) 薄片制造装置
CN112442911A (zh) 小片供给装置以及纤维体成形装置
CN109996995B (zh) 气化式加湿单元、气化式加湿单元的控制方法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CN117779509A (zh) 纤维体处理装置
JP7375368B2 (ja) スリット装置、シート製造装置
JP7395884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2024048627A (ja) 繊維体処理装置
JP2022035102A (ja) 繊維体製造方法、及び繊維体製造装置
EP4310247B1 (en) Refining device
JP2021050450A (ja) 繊維体堆積装置
EP4397807A1 (en) Dispersion device and accumulation device
US11332331B2 (en) Material supply device and fiber body generation apparatus
US20240167223A1 (e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US20240024886A1 (en) Refining device
CN116411387A (zh) 纤维体制造装置以及解纤装置
JP2024080789A (ja) 古紙再生装置
JP2024136213A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2024143160A (ja) 剛度検出装置
JP2022035103A (ja) 繊維体製造方法、及び繊維体製造装置
CN114059376A (zh) 原料供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