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77895A - 具有改善的胶粘性质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改善的胶粘性质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77895A
CN117777895A CN202311261693.5A CN202311261693A CN117777895A CN 117777895 A CN117777895 A CN 117777895A CN 202311261693 A CN202311261693 A CN 202311261693A CN 117777895 A CN117777895 A CN 117777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tive adhesive
curable pressure
pressure sensitive
range
mass f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616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舒赫
S·海德席克
O·布林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sa SE
Original Assignee
Tesa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sa SE filed Critical Tesa SE
Publication of CN117777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78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J1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4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ther atoms than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 C09J123/0853Vinylace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12Chemical modification
    • C08J7/16Chemical modification with polymerisable compounds
    • C08J7/18Chemical modification with polymerisable compounds using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3/00Adhesives based on epoxy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3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poxy resins;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41Optical brightening agents, organic pig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3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08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additives as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adhesive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15/00Presence of rubber deriva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基于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总质量,其包含:a)合并质量分数在20%至60%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成膜(共)聚合物,b)合并质量分数在20%至60%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所述环氧化物化合物选自单体型环氧化物化合物和低聚物型环氧化物化合物,c)合并质量分数在0.5%至7%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阳离子光引发剂,和d)合并质量分数在3%至30%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环氧改性丁腈橡胶。

Description

具有改善的胶粘性质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
本发明涉及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和包含这种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压敏胶带,并且还涉及这种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和压敏胶带用于粘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的用途。
独立元件的连接是制造中的核心过程之一。除了诸如焊接和钎焊的其他方法之外,现如今有重要意义的是胶粘剂粘合,即使用胶粘剂进行连接。使用从管施加的无形胶粘剂的一种替代方案例如是所谓的胶带(adhesive tape)。日常生活中已知的特别地是压敏胶带,其中压敏胶粘剂提供了粘合作用,其在典型的环境条件下是持久粘性以及胶粘性的。这种压敏胶带可通过压力施加到基材,并保持附着在那里,但稍后可或多或少无残留地再次移去。
然而,特别地对于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还存在另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胶带类型。在有时也被称为反应性胶带的这些胶带中,采用了可固化胶粘剂。在意图进行应用的状态下,这些种类的可固化胶粘剂尚未达到它们的最大交联,并且可通过外部影响来固化,其中在可固化胶粘剂中引发聚合并且随后增加交联。这伴随着此时固化的胶粘剂的机械性能的变化,特别是粘度、表面硬度和强度的增加。
可固化胶粘剂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并且从化学角度看可具有非常不同的组成。这些可固化胶粘剂的共同点是可通过外部影响因素引发交联反应,例如通过能量供应,更特别地通过热固化、等离子体固化或辐射固化,和/或通过与促进聚合的物质接触,例如在湿气固化的胶粘剂的情况下。示例性胶粘剂公开于例如DE 102015222028 A1、EP3091059 A1、EP 3126402 B1、EP 2768919B1、DE 102018203894 A1、WO 2017174303 A1、JP2021166289 A和US 4661542A中。
从性能的角度来看,特别优选的特别地是将良好的固化性与压敏胶粘性质相结合的反应性胶粘剂。这样的反应性压敏胶粘剂和基于它们的压敏胶带可在固化之前容易且可靠地施加,并且在反应性压敏胶粘剂固化之前可对定位进行校正。这种反应性压敏胶粘剂的压敏胶粘性还允许容易初步固定意图用于粘合的元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当设计有性能能力的反应性压敏胶粘剂时,同时实现具有有利的胶粘内聚力和高的剥离附着力的有利压敏胶粘性,并同时确保在固化状态下的优异粘合强度以及有利的固化动力学在实践中通常不是一件小事;有时,事实上,这被认为是目标的冲突。
在胶粘剂技术领域,在这种背景下,对改进反应性压敏胶粘剂以使得它们表现出具有高剥离附着力的压敏胶粘性以及改善的固化后的粘合强度存在持续的兴趣。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或至少削弱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的特定目的是指定如下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不仅在未固化状态下具有有利的压敏胶粘性和优异的剥离附着力,而且在固化状态下也表现出有利的粘合强度。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目的是,待指定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应该能够通过辐射固化可靠地固化并且具有有利的固化动力学,特别是即使当使用典型的UV-LED作为辐射源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待指定的可固化胶粘剂应在化学组成方面,并因此在固化过程中可实现的理化性质方面,特别是关于可实现的粘合强度,表现出最大可能的灵活性。特别地,待指定的可固化胶粘剂也应当尽可能地能够由用于常规可固化胶粘剂的组分生产。
本发明的补充目的是提供有利的反应性胶带或压敏胶带。本发明的附加目的是指定这种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和由它们制备的压敏胶带用于粘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的有利用途。
本发明的发明人现已发现,如果将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用于经由如权利要求中所定义的阳离子光引发剂固化的基于环氧化合物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则可令人惊讶地实现上述目的。结果,令人惊讶地,获得了如下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具有有利的压敏胶粘性质并且在固化状态下也具有高粘合强度。这是特别令人惊讶的,因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可固化胶粘剂(为非压敏胶粘剂)的其它基于丁腈橡胶的添加剂已经用作延缓固化反应的添加剂,如EP 0429250A2中所公开的。因此,技术人员没有预料到压敏胶粘性质的改善,而鉴于通用型化合物的固化阻碍作用,观察到的粘合强度的提高实际上是完全出乎意料的。
因此,通过如权利要求中所定义的本发明的主题实现了如上所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优选配置从从属权利要求和下文的论述(observations)中是显而易见的。
下面称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与称为优选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相结合。因此,尤其优选的是下面称为特别优选的两种或更多种实施方式的组合。同样优选的是如下的实施方式,其中在任何程度上被称为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特征与在任何程度上被称为优选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个或多个进一步特征相结合。优选的压敏胶带的特征和用途从优选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特征中是显而易见的。
在下文中公开了要素(例如(共)聚合物或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的具体量或分数以及该要素的优选配置(configuration,构型)的情况下,还特别公开了具有优选配置的要素的具体量或分数。此外,在要素的相应的具体总量或总分数的情况下,公开了至少一些要素可具有优选配置,以及特别地,优选配置的要素可以具体总量或总分数内的具体量或分数再次存在。
本发明涉及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基于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总质量,其包含:
a)合并质量分数在20%至60%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成膜(共)聚合物,
b)合并质量分数在20%至60%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所述环氧化物化合物选自单体型环氧化物化合物和低聚物型环氧化物化合物,
c)合并质量分数在0.5%至7%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阳离子光引发剂,和
d)合并质量分数在3%至30%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环氧改性丁腈橡胶。
一般来说可固化胶粘剂并且特别是可固化压敏胶粘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现有技术中全面已知的,如以上所描述的;以上指出的各个组分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独立地已知的并且以不同的变体从不同的供应商可商购获得—在下文,此外,公开了各个组分的优选的和说明性的代表。
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一致,这些上述定义的成分在每种情况下都被作为“一种或多种”而使用。“一种或多种”的称呼在这里按照该领域的惯例是指讨论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而不是它们的物质的量。例如,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的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可仅包含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羧酸酯,这意味着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包含多种讨论的分子。
按照本领域的惯例,质量分数被报告为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组分的合并质量分数,表示相应配制的组分的质量分数合起来符合相应的标准;在没有相反指示的情况下,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质量在每种情况下都是参考体系。
本发明的可固化胶粘剂是可固化的。由于固化的能力,可固化胶粘剂在固化后能够作为结构性胶粘剂发挥作用。根据DIN EN 923:2016-03,结构性胶粘剂显然适用于生产承载结构,其中胶粘剂粘合可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以最大断裂力的高百分比值受到应力而不会失效(根据ASTM的定义:“bonding agents used for transferring required loadsbetween adherends exposed to service environments typical for the structureinvolved”)。因此,它们是用于粘合的胶粘剂,所述胶粘剂可在化学和物理上高度受到应力,并且在固化状态下有助于加强胶带。
压敏胶粘剂(PSA),与技术人员的理解一致,不论任何固化性,是具有压敏胶粘性质的胶粘剂,即,即使在相对弱的施加压力下也能相对于基材形成持久粘合的胶粘剂。相应的压敏胶带通常在使用后可基本上无残留地从基材再次剥离,并且一般来说,即使在室温下也具有持久的内在粘性,意味着,它们具有一定的粘度和接触粘性,使得即使在低的施加压力下,它们也润湿基材的表面。压敏胶带的压敏胶粘性是将压敏胶粘剂用作胶粘剂的结果。在不希望被这一理论束缚的情况下,经常认为压敏胶粘剂可被认作是具有弹性成分(component,分量,组分)的极高粘度的流体,因此具有特征性粘弹性能,其导致上述持久的内在粘性和压敏胶粘能力。据认为,对于这种PSA,在机械形变时,存在粘性流动的过程并且还存在弹性回复力的形成。这里粘性流动成分用于实现附着力,而弹性回复力成分则被特别需要用于实现内聚力。流变学和压敏胶粘性之间的关系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并且描述于例如Satas,“Handbook of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 Technology”,第三版(1999),第153至203页中。为了表征弹性和粘性成分的程度,通常使用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其可通过动态力学分析(DMA)来确定,例如使用流变仪,如WO2015/189323中公开的那样。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当在23℃的温度下在100至101弧度/秒的变形频率范围内,G'和G”各自至少部分位于103至107Pa的范围内时,胶粘剂优选地被理解为具有压敏胶粘性并且因此为压敏胶粘剂。
下面,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包含的组分。因此,本发明人已经成功地确定了各个组分的各自特别优选的配置和质量分数,从而允许获得本发明的有性能能力的可固化胶粘剂。
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包含一种或多种(共)聚合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常规方式的(共)聚合物具有成膜剂的作用,这是重要的,特别是因为意图是获得压敏胶粘剂。这里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共)聚合物选自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聚乙烯醇缩醛(例如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硅氧烷、合成橡胶、聚酯、苯氧基聚合物、聚乙烯醇、聚乙烯醇共聚物、和烯烃-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优选地选自聚(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合物、聚乙烯醇、聚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缩醛(例如聚乙烯醇缩丁醛)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或EVAC,聚(乙烯-共-乙酸乙烯酯)),尤其是选自聚(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合物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另外或替代地,作为(共)聚合物,也可使用嵌段共聚物,例如(甲基)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相应实例公开于例如文献US2011003947 A1、US 20080200589A1、US2007078236A1、US2007078236 A1、US2012196952A1、US2016032157 A1、US2008146747 A1和US2016230054 A1中。
(共)聚合物的数均摩尔质量Mn优选在50 000至10 000 000g/mol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00 000至5 000 000g/mol范围内、非常优选在150 000至2 000 000g/mol范围内。数均摩尔质量Mn的数字在此是基于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进行的测定。对100μL经澄清过滤的样品(样品浓度4g/L)进行测定。所用的洗脱液是具有0.1体积%三氟乙酸的四氢呋喃。在25℃下进行测量。所用的前置柱(pre-column)是PSS-SDV型,5μm,8.0mm*50mm的柱(这里和下面的详情按以下顺序:类型、粒径、孔隙率、内径*长度;/>)。这里使用如下的柱的组合进行分离:PSS-SDV型,5μm,/> 以及/>和/>每个均为8.0mm*300mm(来自Polymer Standards Service的柱;通过Shodex RI71差示折射仪进行检测)。流速为1.0ml/分钟。在聚丙烯酸酯对照PMMA标准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校准)的情况下进行校准,在其他情况下(树脂、弹性体)对照PS标准物(聚苯乙烯校准)进行校准。
无论(共)聚合物的具体选择如何,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基于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质量,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的(共)聚合物的合并质量分数在20%至55%范围内、优选在20%至50%范围内、更优选在25%至50%范围内、非常优选在25%至45%范围内、最优选在30%至45%的范围内。
除了(共)聚合物外,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还包含至少一种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这些环氧化物化合物一起形成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一部分,该部分通常被技术人员称为反应性树脂。
与技术人员的理解一致,表述"可聚合(polymerizable)"在这里是指这些化合物在适当的情况下在适当的活化后进入聚合反应的能力。在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的情况下,所述聚合性是例如通过环氧化物基团实现的。
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一致,环氧化物化合物是携带至少一个环氧乙烷基团的化合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用于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也携带环氧乙烷基团,因此是能够参与聚合反应的含环氧化物的化合物。然而,出于本发明的目的,这些环氧改性丁腈橡胶不是根据要点b)的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因为它们被另外定义为单体型环氧化物化合物或低聚物型环氧化物化合物。与此相反,环氧改性丁腈橡胶,作为橡胶的典型,是聚合物型化合物,其因此不属于要点b)下的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特别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选自重均摩尔质量Mw(通过GPC测量)在300至2000g/mol范围内、优选在300至1500g/mol的范围内、更优选在350至1300g/mol范围内的可聚合环氧化化合物。另外或替代地,同样特别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选自通过GPC测量的重均摩尔质量Mw为2000g/mol或更小的可聚合环氧化化合物。
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在性质上可例如是芳族或脂族的,更特别是脂环族的。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通常平均每分子具有至少两个环氧化物基团,优选每分子具有超过两个环氧化物基团。因此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选自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环氧化物基团、优选两个环氧化物基团的环氧化物化合物。
示例性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包含环氧环己烷羧酸酯,例如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羧酸酯、3,4-环氧-2-甲基环己基甲基-3,4-环氧-2-甲基环己烷羧酸酯、和双(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的其他实例公开于例如US 3,117,099 A中。在本发明的应用中特别有用的其他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包括缩水甘油醚单体,如在US 3,018,262中公开的。实例是通过多羟基酚与过量的氯代醇(chlorohydrin)诸如环氧氯丙烷反应而获得多羟基酚的缩水甘油醚(例如2,2-双(2,3-环氧丙氧基苯酚)丙烷的二缩水甘油醚)。特别地,双酚的二缩水甘油醚,例如双酚A(4,4’-(丙烷-2,2-二基)联苯酚)和双酚F(双(4-羟基苯基)甲烷)。这种反应产物以不同的分子量和聚集状态(例如所谓的1型至10型BADGE树脂)是可商购获得的。液体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的典型实例是Epikote 828、D.E.R.331、Araldite GY 250CH和Epon 828。典型的固体BADGE树脂是Araldite GT6071、GT7072、Epon1001和D.E.R.662。苯酚与环氧氯丙烷的其他反应产物是苯酚和甲酚酚醛树脂,诸如Epiclon型或Araldite EPN和ECN型(例如ECN1273)。
在发明人的估计中,这里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选自具有至少一个脂环族基团、更特别环己基或二环戊二烯基的环氧化物化合物。另外或替代地,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选自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和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优选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
在本发明人的估计中,特别有利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可通过使用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来获得,尤其是如果它们在室温下在它们聚集状态方面不同。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包含选自如下环氧化物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其在25℃下是具有50Pa s或更大、优选100Pa s或更大、更优选150Pa s或更大的动态粘度的固体或高粘度物质;和/或其包含选自如下环氧化物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其在25℃下是具有40Pa s或更小、优选20Pa s或更小、非常优选10Pa s或更小的动态粘度的液体。出于本发明的目的,该动态粘度是根据2008年的DIN 53019-1在25℃下使用1s-1的剪切速率确定的。
无论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的具体选择如何,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基于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质量,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的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的合并质量分数在30%至60%范围内、优选在30%至55%范围内、更优选在35%至55%范围内、非常优选在35%至50%范围内。
作为另一成分,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包含至少一种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特别地是通常具有高粘度,具有用环氧化物基团改性的丁腈橡胶的基本骨架的液体聚合物型环氧树脂,其通过用环氧树脂和/或环氧化物预聚物改性而结合,其中基于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的质量,丁腈橡胶的质量分数优选在5%至50%范围内、更优选在10%至40%范围内。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一致,“环氧改性丁腈橡胶”因此是指官能化或非官能化丁腈橡胶与环氧树脂的反应产物。为了实现与相对极性环氧树脂或环氧化物预聚物的高混溶性,环氧改性丁腈橡胶所基于的丁腈橡胶聚合物含有至少20%且不超过50%的丙烯腈质量分数,丙烯腈的质量分数更特别地位于25%至40%的范围内。表述“丁腈橡胶”是技术人员已知的,并且是指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为了将环氧化物基团连接到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在制备期间可共聚一种或多种具有官能团(例如羧酸基团)的另外的单体(例如丙烯酸)。由羧酸和丁腈橡胶获得了所谓的羧基封端丁腈橡胶(CTBN)或羧化丁腈橡胶作为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的前体,其中羧酸基团也可替代地或另外存在于聚合物链中。CTBN也可在商业上获得,并且例如以商品名Hycar从B.F.Goodrich提供。例如,它们具有在2000至5000g/mol范围内的重均摩尔质量和在10%至30%范围内的丙烯腈含量。具体实例是HycarCTBN 1300x 8、1300x 13或1300x 15。通过CTBN与环氧树脂或环氧化物预聚物的反应,可在合适的条件下获得环氧改性丁腈橡胶,例如环氧封端丁腈橡胶(ETBN)。在商业上,这种环氧改性丁腈橡胶(尤其是ETBN)例如可从Emerald Materials以名称HYPRO ETBN(以前的HycarETBN)获得,例如以商品名Hypro 1300X40ETBN、Hypro 1300X63 ETBN和Hypro 1300X68ETBN获得。此外,这种环氧改性丁腈橡胶可从Schill+Seilacher“Struktol”GmbH以商品名Polydis获得,例如以名称Polydis 3604或3605、3606、3610、3611、3614、3615、3616、3618、3633、3636、3652、3670、3691、3693、3694S、3695或3696S购得。环氧改性丁腈橡胶偶尔也以丁腈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的形式提供,其中名称特别地是一个观点问题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在发明人的评估中,主要是由相互反应的组分的质量分数来指导。
在发明人的估计中,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环氧改性丁腈橡胶选自平均官能度为2或更大、优选2.5或更大,更优选3或更大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另外或替代地,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环氧改性丁腈橡胶选自具有在末端和/或链中排列的环氧化物基团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在本发明人的估计中,特别地,特别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环氧改性丁腈橡胶选自重均摩尔质量Mw(通过GPC测量)在5000至35 000g/mol范围内、优选在10 000至30 000g/mol范围内、更优选在15 000至25000g/mol范围内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
令人惊讶地,本发明人已经确定,导致改善的剥离附着力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尤其是在GPC中表现出至少双峰分布的那些。在不希望被这一理论束缚的情况下,发明人认为以这种方式实现了胶粘和内聚性质之间的平衡比。本发明人理解“至少双峰”为如下的GPC曲线:所述GPC曲线包含一个以上最大值,或其分子量分布的数学导数与x轴相交至少两次。因此,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环氧改性丁腈橡胶选自具有重均摩尔质量的至少双峰分布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
由于GPC结果只能提供关于分子量的相对信息,并且由于测量值和分辨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柱的性质,因此可相对于最高分子组分的高点来表征被认为优选的重均摩尔质量分布。实际上,特别优选的是如下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该环氧改性丁腈橡胶在GPC中以及最高分子高点表现出摩尔质量中的至少两个另外的最大值。例如,在CTBN与环氧树脂反应并经由加入二醇或多元醇(诸如双酚A)而扩链的过程中,可获得这样的特定分子量分布。
另外或替代地,特别优选的还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环氧改性丁腈橡胶选自通过GPC测量的重均摩尔质量Mw大于2000g/mol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
无论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的具体选择如何,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基于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质量,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的合并质量分数在3.5%至25%范围内、优选在4%至20%范围内、更优选在4.5%至18%范围内。
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包含至少一种阳离子光引发剂。这种阳离子光引发剂是技术人员基于他们的公知常识已知的,并且经常特别地用于基于环氧化物的反应性胶粘剂领域。技术人员针对应用要求、尤其针对旨在用于随后的固化活化的波长、以及针对所使用的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而大体上(substantially)调整用于固化的催化剂体系。
可用于环氧化物化合物的这种阳离子的、基于辐射的(即通常是UV诱导的)固化的引发剂特别地是基于锍、碘鎓和茂金属的体系。对于基于锍的阳离子的实例,可参考US 6,908,722 B1中的结果。充当上述阳离子的抗衡离子的阴离子的实例包括:四氟硼酸根、四苯基硼酸根、六氟磷酸根、高氯酸根、四氯铁酸根、六氟砷酸根、六氟锑酸根、五氟羟基锑酸根、六氯锑酸根、四五氟苯基硼酸根、四(五氟甲基苯基)硼酸根、双(三氟甲基磺酰)酰胺和三(三氟甲基磺酰)甲基化物。此外,尤其是对于基于碘鎓的引发剂,可想到的阴离子还包括氯离子、溴离子或碘离子,尽管优选的引发剂是基本上不含氯和溴的那些。这种体系的有效实例是例如三苯基锍六氟锑酸盐。其他合适的引发剂例如公开于US 3,729,313 A、US 3,741,769 A、US 4,250,053 A、US 4,394,403A、US 4,231,951 A、US 4,256,828 A、US 4,058,401A、US 4,138,255 A和US 2010/063221A1中。
可使用的锍盐的具体实例特别地是三芳基锍盐,例如三苯基锍六氟砷酸盐、三苯基锍六氟硼酸盐、三苯基锍四氟硼酸盐、三苯基锍四(五氟苄基)硼酸盐、甲基二苯基锍四氟硼酸盐、甲基二苯基锍四(五氟苄基)硼酸盐、二甲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三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三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二苯基萘基锍六氟砷酸盐、三甲苯基锍六氟磷酸盐、甲氧苯基二苯基锍六氟锑酸盐、4-丁氧基苯基二苯基锍四氟硼酸盐、4-氯苯基二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三(4-苯氧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二(4-乙氧基苯基)甲基锍六氟砷酸盐、4-乙酰基苯基二苯基锍四氟硼酸盐、4-乙酰基苯基二苯基锍四(五氟苄基)硼酸盐、三(4-硫代甲氧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氧基磺酰苯基)甲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氧基萘基)甲基锍四氟硼酸盐、二(甲氧基萘基)甲基锍四(五氟苄基)硼酸盐、二(甲酯基苯基)甲基锍六氟磷酸盐、(4-辛氧基苯基)二苯基锍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盐、三[4-(4-乙酰基苯基)硫代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十二烷基苯基)锍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盐、4-乙酰胺基苯基二苯基锍四氟硼酸盐、4-乙酰胺基苯基二苯基锍四(五氟苄基)硼酸盐、二甲基萘基锍六氟磷酸盐、三氟甲基二苯基锍四氟硼酸盐、三氟甲基二苯基锍四(五氟苄基)硼酸盐、苯基甲基苄基锍六氟磷酸盐、5-甲基噻蒽鎓六氟磷酸盐、10-苯基-9,9-二甲基噻吨鎓六氟磷酸盐、10-苯基-9-氧基噻吨鎓四氟硼酸盐、10-苯基-9-氧基噻吨鎓四(五氟苄基)硼酸盐、5-甲基-10-氧基噻蒽鎓四氟硼酸盐、5-甲基-10-氧基噻蒽鎓四(五氟苄基)硼酸盐、和5-甲基-10,10-二氧基噻蒽鎓六氟磷酸盐。
可使用的碘鎓盐的具体实例是二苯基碘鎓四氟硼酸盐、二(4-甲基苯基)碘鎓四氟硼酸盐、苯基-4-甲基苯基碘鎓四氟硼酸盐、二(4-氯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二萘基碘鎓四氟硼酸盐、二(4-三氟甲基苯基)碘鎓四氟硼酸盐、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二(4-甲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二苯基碘鎓六氟砷酸盐、二(4-苯氧基苯基)碘鎓四氟硼酸盐、苯基-2-噻吩基碘鎓六氟磷酸盐、3,5-二甲基吡唑基-4-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二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2,2'-二苯基碘鎓四氟硼酸盐、二(2,4-二氯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二(4-溴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二(4-甲氧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二(3-羧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二(3-甲氧基羰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二(3-甲氧基磺酰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二(4-乙酰胺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二(2-苯并噻吩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二芳基碘鎓三三氟甲基磺酰甲基化物诸如二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二芳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诸如二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4-(2-羟基-正十四烷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4-(2-羟基-正十四烷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苯基碘鎓三氟磺酸盐、[4-(2-羟基-正十四烷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4-(2-羟基-正十四烷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双(4-叔丁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双-(4-叔丁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双(4-叔丁基苯基)碘鎓三氟磺酸盐、双(4-叔丁基苯基)碘鎓四氟硼酸盐、双(十二烷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双(十二烷基苯基)碘鎓四氟硼酸盐、双(十二烷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双(十二烷基苯基)碘鎓三氟甲基磺酸盐、二(十二烷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二(十二烷基苯基)碘鎓三氟甲烷磺酸盐、二苯基碘鎓硫酸氢盐、4,4'-二氯二苯基碘鎓硫酸氢盐、4,4'-二溴二苯基碘鎓硫酸氢盐、3,3'-二硝基二苯基碘鎓硫酸氢盐、4,4'-二甲基二苯基碘鎓硫酸氢盐、4,4'-双琥珀酰亚胺基二苯基碘鎓硫酸氢盐、3-硝基二苯基碘鎓硫酸氢盐、4,4'-二甲氧基二苯基碘鎓硫酸氢盐、双(十二烷基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4-辛氧基苯基)苯基碘鎓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盐和(甲苯基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以及二茂铁盐(参见例如EP 0542716B1)诸如η5-(2,4-环戊二烯-1-基)[(1,2,3,4,5,6,9)(1-甲基乙基)苯]铁。
这种催化光引发剂典型地单独使用或作为两种或更多种光引发剂的组合使用。当使用光引发剂时,特别地在来自现有技术的可固化胶粘剂的情况下,与用于使光引发体系的活化波长适应所选择的发射光谱的所谓的敏化剂的组合也是非常有用的,并且公开于例如A.W.Green的教科书“Industrial Photoinitiators:Atechnical guide”2010中。
某些阳离子光引发剂,例如以商品名Deuteron UV 1242可商购获得的光引发剂仅在222至250nm区域中的相对短的波长范围反应。由于典型的UV-LED的发射最大值位于约365nm的波长处,因此借助于典型UV-LED的活化(从性能观点来看这将是非常优选的)在此是不可能的或至少不是高效的。然而,为了能够使用典型的UV-LED活化这些阳离子光引发剂,必须求助于“自由基促进剂阳离子固化(radical promoter cationic curing)”的文献中描述的方法。为此,将敏化剂以自由基引发剂的形式加入,如例如以商品名Omnirad BDK或Irgacure 651商购获得的,其在相对高的波长(例如在UV-LED的典型波长为365nm的情况下)下激发时分解。以这种方式形成的自由基和/或其他活性物质活化阳离子引发剂,最终使环氧化物固化进入正轨。在使用敏化剂的这些情况下,阳离子光引发剂在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的质量分数通常不超过4%但至少0.1%,并且优选在0.5%至2%的范围内。敏化剂的质量分数通常不超过3%,并且优选在0.5%至2%的范围内。
很大程度上不论具体阳离子引发剂的选择如何,首先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基于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质量,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的阳离子光引发剂的合并质量分数在0.5%至4%范围内、优选在5%至3%范围内、更优选在0.5%至2%范围内。
然而,如下文进一步解释的,根据本发明人的知识,尤其是当不使用敏化剂时,在许多情况下期望使用相对大量的阳离子光引发剂。因此,另外或替代地,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基于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质量,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的阳离子光引发剂的合并质量分数在0.75%至6%的范围内、优选在1%至5%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25%至3%的范围内。
本发明人已经认识到,环氧改性丁腈橡胶(其与其他成分组合产生有性能能力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非常有利的使用可降低敏化剂(尤其经由自由基机制起作用的敏化剂)的活性。因此,观察到,如果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的所选质量分数非常高,则在某些情况下,利用典型光引发剂体系经由敏化剂活化的固化不起作用,或者不再充分起作用。在不希望被这一理论束缚的情况下,发明人认为存在于丁腈橡胶中的C=C双键能够清除所形成的自由基,并且这些自由基不再以足够的数量启动阳离子引发剂并且因此启动固化过程。
该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固化对于技术人员来说也是可能的。然而,当存在大量环氧改性丁腈橡胶时,为了抵消自由基浓度的降低,敏化剂的量的急剧增加在许多情况下是不期望的或没有用的。在不适应性改变阳离子光引发剂的情况下,相应地,有必要使用与阳离子光引发剂匹配的波长的电磁辐射进行的活化,以用这些阳离子光引发剂促成在高水平环氧改性丁腈橡胶下的有效固化;至少在理论上,这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在实践中,对使用具有成本效益且易于获得的UV-LED(其发射最大值通常位于约365nm的波长处)非常感兴趣。然而,由于敏化剂的活性降低,这对于所有阳离子光引发剂来说不再容易实现。因此,本发明人提出,为了获得即使在高水平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即质量分数为10%或更高、尤其是15%或更高)下,也可用UV-LED可靠地固化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应该使用如下光引发剂,该光引发剂在UV-LED仍表现出显著发射的波长下活化。因此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阳离子光引发剂在290nm或更大、优选320nm或更大、更优选340nm或更大、非常优选360nm或更大的波长下具有最高波长吸收最大值。相应的吸收特性和所得波长范围由制造商针对可商购获得的阳离子光引发剂有规律地制成表并且对于技术人员是容易获得的,并且最高波长吸收最大值的位置可在怀疑的情况下通过用UV-VIS光谱仪测量透射率来确定,该阳离子光引发剂在适合的溶剂中的溶液中使用,并且该阳离子光引发剂的浓度有用地低至足以允许用所选择的测量系统在足够的程度上清楚地识别最高波长吸收最大值。在该背景下,特别优选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阳离子光引发剂选自其抗衡离子选自六氟磷酸根、六氟锑酸根和四五氟苯基硼酸根的阳离子光引发剂。
技术人员理解,当使用已经设计用于所需波长的阳离子光引发剂时,考虑到在高水平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下敏化剂的活性降低,完全不添加这种敏化剂是有道理的。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基于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质量,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敏化剂的合并质量分数为0.1%或更低、优选0.01%或更低、更优选0.001%或更低;非常特别优选地,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基本上不含敏化剂,并且这是优选的,尤其是当使用高水平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即质量分数为10%或更大、尤其是15%或更大)时。
在他们自己的实验中,发明人发现,尤其是在不存在敏化剂的情况下,为了实现优异的固化性和有利的粘合强度,针对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的量来调整阳离子光引发剂的量是有用的。本发明人认为,与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相比,阳离子光引发剂的量选择不宜过低是有利的。因此,最初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阳离子光引发剂的合并质量分数除以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的合并质量分数的比率为0.06或更大、优选0.07或更大、更优选0.08或更大,和/或其中阳离子光引发剂的合并质量与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的合并质量的比率为6:100或更大、优选7:100或更大、更优选8:100或更大。
因为技术人员对于不选择高于所必需的阳离子光引发剂的水平具有根本兴趣,所以根据本发明人的估算,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优选的量范围。事实上,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阳离子光引发剂的合并质量分数除以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的合并质量分数的比率在0.06至0.6范围内、优选在0.07至0.5范围内、更优选在0.08至0.4范围内,和/或其中阳离子光引发剂的合并质量与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的合并质量的比率在6:100至60:100范围内、优选在7:100至50:100范围内、更优选8:100至40:100范围内。
作为另一个令人惊讶的效果,本发明人发现,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技术胶粘性质可通过添加染料来改善,特别是用蓝色染料观察到了有利的效果。在该背景下,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优选地以在0.05%至1.0%范围内、优选在0.1%至0.75%范围内、更优选在0.2%至0.5%范围内的合并质量分数包含一种或多种染料。因此特别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染料选自蓝色染料。
在特定应用中,对于本发明的可固化胶粘剂或对于包含本发明的可固化胶粘剂(包含一种或多种染料)的胶带,不透明度(“雾度”)可能是所希望的。这样的具体应用例如是用于物品(例如电池单元)电绝缘的胶带。这里,为了隐藏例如划痕之类的视觉缺陷,一定的不透明度是期望的。因此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胶粘剂,该胶粘剂除了一种或多种染料外还包含一种或多种用于增加不透明度的添加剂。
另外或替代地,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染料选自:1,4-双(均三甲苯基氨基)蒽醌(1,4-bis(mesitylamino)anthraquinone)(CAS:116-75-6)、苄酰基无色亚甲基兰(Benzoyl Leuco-Methylene Blue)(CAS:1249-97-4)、无色结晶紫(Leuco Crystal Violet)(CAS:603-48-5)、结晶紫内酯(Crystal VioletLactone)(CAS:1552-42-7)、乙基紫(Ethyl Violet)(CAS:2390-59-2)、甲基紫(MethylViolet)(CAS:8004-87-3)、甲基绿(Methyl Green)(CAS:7114-03-6)、乙基绿(EthylGreen)(CAS:14855-76-6)、尼罗蓝(Nile Blue)(CAS:2381-85-3(氢氯化物)、3625-57-8(硫酸盐)和CAS:53340-16-2(高氯酸盐))和铜酞菁(CAS147-14-8),优选选自:苄酰基无色亚甲基兰、无色结晶紫、结晶紫内酯、乙基紫、甲基紫、甲基绿、乙基绿、尼罗蓝、1,4-双(均三甲苯基氨基)蒽醌和铜酞菁(CAS147-14-8)。在每种情况下特别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染料选自1,4-双(均三甲苯基氨基)蒽醌、乙基紫和铜酞菁。
可视为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一个优点的是,它们在其他组分的存在方面是非常灵活的,因此,可有利地以特别有针对性的方式针对应用的各个要求来调整理化性质。例如,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优选地以在0.5%至15%范围内、优选在1%至10%范围内的合并质量分数包含一种或多种多元醇。另外或替代地,优选的还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基于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质量,优选地以在0.1%至5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2%至40%的范围内的合并质量分数包含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添加剂,和/或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另外的添加剂优选选自增粘树脂、老化抑制剂、光稳定剂、UV吸收剂、流变添加剂和用于增加不透明度的添加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可固化胶粘剂包含一种或多种染料和一种或多种用于增加不透明度的添加剂。已经发现在胶粘剂固化性、颜色强度和遮盖力方面特别有利的是,基于可固化胶粘剂的质量,不超过0.3%的一种或多种染料的合并质量分数与不超过5%的一种或多种用于增加容量的添加剂的合并质量分数的组合。尤其优选的是如下的本发明的可固化胶粘剂,其中基于可固化胶粘剂的质量,可固化胶粘剂中的染料,更特别地选自蓝色染料的染料的合并质量分数在0.1%至0.25%的范围内,并且用于增加不透明度的添加剂,更特别是二氧化钛的合并质量分数在0.1%至0.3%的范围内。
用于调节胶粘剂性质的其它组分的特定情况是不溶性填料,其可添加到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以获得经填充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这些填料是平均颗粒直径(D50)为5μm或更大、优选10μm或更大、更优选20μm或更大的颗粒状填料,其不溶于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并相应地以分散体的形式存在于所述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以及宏观填料,例如纤维。不溶性填料优选地选自颗粒状填料。更优选地,不溶性填料选自:可膨胀中空聚合物珠、不可膨胀中空聚合物珠、实心聚合物珠、中空玻璃珠、实心玻璃珠、中空陶瓷珠、实心陶瓷珠和/或实心碳珠。然而,用于不溶性填料的候选物还有例如不溶于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的材料的纤维、铺设稀松布(laid scrim)、小片(platelet)和小棒(rodlet)。由于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具有宏观尺寸并缺乏溶解性,它们基本上对以上公开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组成化学关系没有影响,而是以与可固化胶粘剂的异质混合物存在。相应地,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这些不溶性填料不被算作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一部分,并且因此在计算相对于可固化压敏胶粘剂质量的质量分数时未被考虑。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将不溶性填料添加到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反而被定义为产生经填充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即包含以下物质的经填充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
i)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优选地如上文作为优选而被公开的,和
ii)一种或多种不溶性填料。
特别优选地,基于经填充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质量,不溶性填料的合并质量分数在这里在0.1%至50%范围内、优选在0.15%至40%范围内、更优选0.2%至30%范围内。
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可例如直接用作压敏胶粘剂,并且根据应用方法可特别以条带的形式提供。因此,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作为胶粘剂层的压敏胶带,更特别地反应性压敏胶带,其中所述胶带优选包括载体层。
考虑到最有利的可能的操作(handling)品质,当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被用作单面或双面压敏胶带中的胶粘剂层时,当该带还包括布置在剥离层(例如,衬垫,从其可容易拆掉胶粘剂层)上的载体层或胶粘剂层时,通常实现特别有利的结果。
胶带的概念对于胶粘剂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表述“带”是指所有薄的片状结构体,即在二维中具有主要范围的结构体,尤其是膜、膜部分和标签,优选具有延伸长度和有限宽度的带,以及相应的带部分。
载体层通常表示这种多层胶带的如下层,该层关键性地决定了胶带的机械和物理性能,例如拉伸强度、拉伸性、绝缘能力或回弹性。载体层的惯用材料是例如机织织物、铺设稀松布和聚合物膜,实例是PET膜和聚烯烃膜。然而,载体层本身也可为压敏性的胶粘剂。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胶带可为其载体层在两侧上均设有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双面胶带。
载体层也可具有电绝缘性质,并因此本发明的相应胶带是电绝缘的,并且可用于物品的电绝缘。为此,可使用根据DIN EN 62631-3-1(VDE 0307-3-1):2017-01测定的体积电阻率>1015Ωcm、优选>1016Ωcm、更优选>1017Ωcm的绝缘载体膜。因此,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胶带可为其绝缘载体膜在两侧上均设有本发明的可固化胶粘剂的双面胶带。在另一个优选变体中,本发明的胶带是其电绝缘载体膜在一侧上设有本发明的可固化胶粘剂的单面胶带。这种单面胶带非常适合用于包封混合动力汽车和全电动汽车中的电池单元。
绝缘载体膜优选包含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材料: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缩醛、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四氟乙烯、尼龙6、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丙烯、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聚酯,更优选选自: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和聚氯乙烯,更优选选自:聚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就载体的厚度而言,原则上没有特别限制。载体优选地具有在20μm至100μm范围内、更优选在30μm至90μm范围内、更优选在40μm至75μm范围内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胶带中,胶粘剂层可衬有称为剥离衬垫(release liner)的剥离覆盖物(release covering),以便能够无障碍地展开并保护压敏胶粘剂免受污染。这种剥离衬垫通常由单面或双面硅化聚合物膜(例如PET或PP)或硅化纸载体组成。
此外,本发明涉及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或本发明的压敏胶带用于通过使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固化而粘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的用途。
着眼于有效固化,优选的是如下的根据本发明的用途,其中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固化以4000mJ/cm2或更大、优选5000mJ/cm2或更大、更优选6000mJ/cm2或更大的最小剂量进行。
如上所述,如果固化是借助于典型的UV-LED进行的(即使在高水平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下,这对于本发明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也是可能的,尽管在这种情况下敏化剂的活性降低),如果针对UV-LED的发射特性来调整阳离子光引发剂,特别是如果在阳离子光引发剂和环氧改性丁腈橡胶之间设置了上文所定义的质量比,则从性能的角度来看是特别优选的。因此,优选的是如下的根据本发明的用途,其中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固化用UV-LED进行,优选用其发射最大值在320至410nm范围内、更优选在340至390nm范围内、尤其优选在360至370nm范围内,更特别地在365nm下的UV-LED进行。
下面参照实验进一步解释和描述本发明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A.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制备
由表1中整理的成分,通过以常规方式(以从60%丁酮溶液的实验室刮涂样(drawdown)的形式)混合各组分而获得可固化压敏胶粘剂。
表1-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组成;所有数字均以重量份计
所用的(共)聚合物是来自Arlanxeo的可商购获得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Levamelt 700(乙酸乙烯酯含量为70重量%)。
所用的环氧化物化合物是来自的Olin的可商购获得的固体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商品名D.E.R.662E;重均摩尔质量Mw<2000g/mol)和可商购获得的液体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商品名D.E.R.331;重均摩尔质量Mw<2000g/mol)。
所用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是来自Schill+Seilacher“Struktol”GmbH的可商购获得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商品名Struktol Polydis 3610、3604和3614)。Polydis 3610组分在GPC洗脱图(elugram)中表现出总共七个最大值,其中五个中间最大值各自至少是低分子(low-molecular)最大值的两倍大。
所用的环氧改性对比聚合物是来自Schill+Seilacher“Struktol”GmbH的可商购获得的环氧改性聚亚烷基二醇(商品名Struktol Polycavit 3662)。
所用的多元醇是来自Ingevity的可商购获得的基于聚己内酯的聚酯多元醇(商品名Capa 3050)。
在某些情况下,所用的阳离子引发剂是来自Deuteron的双(4,4’-十二烷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CAS 71786-70-4;50%的缩水甘油醚溶液(CAS 68609-97-2);表1中的初始质量数字是基于溶液)(商品名Deuteron UV 1242)与来自BASF的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1-酮(商品名Irgacure 651)或来自IGM Resins的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CAS24650-42-8;商品名Omnirad BDK)的组合。
在一些其他情况下,所用的阳离子引发剂是来自Sigma Aldrich的三芳基锍六氟磷酸盐(在碳酸亚丙酯中为50%;CAS:109037-77-6;表1中的初始质量数字是基于溶液)。
在另外的情况下,所用的阳离子引发剂是来自IGM Resins的三(4-((4-乙酰基苯基)硫烷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CAS:953084-13-4)。
所用的染料是来自Clariant的1,4-双(均三甲苯基氨基)蒽醌(CAS:116-75-6;商品名Solvaperm 2B-CN)。
将所生产的可固化胶粘剂刮涂到50μm PET膜上,以产生总厚度为约100μm的胶带。
B.粘合实验:
剥离附着力:
类似于ISO 29862(方法3),在23℃和50%相对湿度下以300mm/min的移去速度和180°的移去角度测定剥离附着力。在每种情况下,胶粘剂层的厚度均为100μm。所用的加强膜是可从Coveme(意大利)获得的具有50μm厚度的蚀刻PET膜。所用的基材是符合标准的钢板。借助于辊式涂布机在4kg和23℃的温度下进行未固化的测量条带的粘合。胶带在施加后立即剥离。在用合适的光(365nm LED灯,藉由5000mJ/cm2的UV-A剂量)固化后,类似地在固化的测量条带上进行测量。测量值(单位为N/cm)是以来自三次单独测量的平均值获得的,并且失效模式记录如下:胶粘失效(A)或内聚失效(C)。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粘合实验的总结
*A:胶粘失效;C:内聚失效
基于粘合实验,对于样品I1至I5,可确认有利的内聚力、显著的压敏胶粘性质和优异的剥离附着力。
样品I1与对比例C1和C2的测量值的比较不仅显示了添加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的出乎意料的有利效果,而且还表明,对剥离附着力的积极影响显示出在1.9%和4.7%质量分数之间的出乎意料的急剧上升。完全令人惊讶的是,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的添加(事实上在低水平下损害了技术胶粘性质,如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可能预期)使剥离附着力显著提高超过一定的最小水平。
与根据本发明的样品相比,对比例C3和C4的测量值表明,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的积极作用对于任意的(arbitrary)、不同的环氧改性聚合物是不可重复的,而是取而代之地,环氧改质丁腈橡胶在这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的样品I2至I5的测量值说明了以下事实,对于高水平的环氧改性丁腈橡胶,表现出特别有利的技术胶粘性质,并且还特别实现了优异的粘合强度。此外,样品I2和I3的测量值的比较表明(由于二氧化钛仅用于设定所需的不透明度),向本发明的特定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添加蓝色染料对剥离附着力具有积极影响。
C.固化性质
为了研究环氧改性丁腈橡胶对固化性质的影响,以常规方式(以从60%丁酮溶液的实验室刮涂样的形式)从上述成分获得根据表3中的规定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
表3-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组成;所有数字以重量份计
与样品I1形成对照,样品I6和I7不再能够用365nm LED灯有效地固化。样品I6和I7的固化需要使用适合于Deuteron UV 1242的在约220至250nm范围内的波长的电磁辐射。为了仍然能够用/>365nm LED灯进行固化,引发剂体系可替代地切换成具有更高活化波长的阳离子光引发剂,如以上例如针对样品I2和I3使用的。/>

Claims (13)

1.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基于所述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总质量,其包含:
a)合并质量分数在20%至60%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成膜(共)聚合物,
b)合并质量分数在20%至60%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所述环氧化物化合物选自单体型环氧化物化合物和低聚物型环氧化物化合物,
c)合并质量分数在0.5%至7%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阳离子光引发剂,和
d)合并质量分数在3%至30%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环氧改性丁腈橡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基于所述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质量,所述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的所述(共)聚合物的合并质量分数在20%至55%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基于所述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质量,所述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的所述可聚合环氧化物化合物的合并质量分数在30%至60%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基于所述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质量,所述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中的所述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的合并质量分数在3.5%至25%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所述一种或者两种或更多种阳离子光引发剂选自其抗衡离子选自六氟磷酸根、六氟锑酸根和四五氟苯基硼酸根的阳离子光引发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所述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阳离子光引发剂在290nm或更大的波长下具有最高波长吸收最大值。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所述阳离子光引发剂的合并质量分数除以所述环氧改性丁腈橡胶的合并质量分数的比率在0.06至0.6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所述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包含一种或多种染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其中所述一种或者两种或更多种染料选自蓝色染料。
10.压敏胶带,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作为胶粘剂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或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敏胶带用于通过使所述可固化压敏胶粘剂固化来粘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的用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固化用UV-LED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1和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的固化以4000mJ/cm2或更大的最小剂量进行。
CN202311261693.5A 2022-09-28 2023-09-27 具有改善的胶粘性质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 Pending CN1177778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2124904.2 2022-09-28
DE102022124904.2A DE102022124904A1 (de) 2022-09-28 2022-09-28 Aushärtbare Haftklebemasse mit verbesserten Klebeeigenschaft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77895A true CN117777895A (zh) 2024-03-29

Family

ID=88197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61693.5A Pending CN117777895A (zh) 2022-09-28 2023-09-27 具有改善的胶粘性质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01871A1 (zh)
EP (1) EP4345144A1 (zh)
CN (1) CN117777895A (zh)
DE (1) DE10202212490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18262A (en) 1957-05-01 1962-01-23 Shell Oil Co Curing polyepoxides with certain metal salts of inorganic acids
GB1051391A (zh) 1959-12-24
US3729313A (en) 1971-12-06 1973-04-24 Minnesota Mining & Mfg Novel photosensitive systems comprising diaryliodonium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US3741769A (en) 1972-10-24 1973-06-26 Minnesota Mining & Mfg Novel photosensitive polymerizable systems and their use
AU497960B2 (en) 1974-04-11 1979-01-2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US4058401A (en) 1974-05-02 1977-11-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hotocurabl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group via aromatic onium salts
US4256828A (en) 1975-09-02 1981-03-17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hotoc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based on epoxy and hydroxyl-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s
US4138255A (en) 1977-06-27 1979-02-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hoto-curing method for epoxy resin using group VIa onium salt
US4231951A (en) 1978-02-08 1980-11-0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omplex salt photoinitiator
US4250053A (en) 1979-05-21 1981-02-1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ensitized aromatic iodonium or aromatic sulfonium salt photoinitiator systems
US5089536A (en) 1982-11-22 1992-02-1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nergy polmerizabl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organometallic initiators
GB8503561D0 (en) 1985-02-12 1985-03-13 Bostik Ltd Adhesive compositions
CA2028259A1 (en) 1989-11-20 1991-05-21 Stefan Weigl Tacky photopolymerizable adhesive compositions
SG120873A1 (en) 2001-06-29 2006-04-26 Jsr Corp Acid generator, sulfonic acid, sulfonic acid derivatives and radiation-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FR2864963B1 (fr) 2004-01-13 2006-03-03 Arkema Systeme thermodurcissable reactif presentant une duree de stockage importante
WO2006069975A1 (de) 2004-12-23 2006-07-06 Tesa Ag Hitzeaktivierbares klebeband für fpcb-verklebungen
DE602006010872D1 (de) 2005-07-15 2010-01-14 Huntsman Adv Mat Switzerland Gehärtete zusammensetzung
WO2008066116A1 (en) 2006-12-01 2008-06-05 Kaneka Corporation Polysiloxane composition
CN101952365B (zh) 2008-02-15 2013-07-31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及树脂固化物
EP2918258B1 (en) 2009-10-23 2020-03-18 Kuraray Noritake Dental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nd dental material
DE102012202377A1 (de) 2011-10-21 2013-04-25 Tesa Se Klebemasse insbesondere zur Kapselung einer elektronischen Anordnung
KR101938450B1 (ko) 2012-12-28 2019-01-14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접착 시트
CN105593328B (zh) 2013-11-26 2018-05-11 株式会社Lg化学 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DE102014206220A1 (de) 2014-04-01 2015-10-01 Tesa Se Verfahren zur Plasma-initiierten Verklebung
DE102014211186A1 (de) 2014-06-11 2015-12-17 Tesa Se Polyester-Polyurethan
EP3091059B1 (de) 2015-05-05 2020-09-09 tesa SE Klebeband mit klebemasse mit kontinuierlicher polymerphase
DE102015217860A1 (de) * 2015-05-05 2016-11-10 Tesa Se Klebeband mit Klebemasse mit kontinuierlicher Polymerphase
DE102015222028A1 (de) 2015-11-09 2017-05-11 Tesa Se Kationisch polymerisierbare Polyacrylate enthaltend Alkoxysilangruppen und deren Verwendung
CA3019689A1 (en) 2016-04-04 2017-10-12 Tesa Se Radiation-activatabl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having a dark reaction and use thereof
DE102018203894A1 (de) 2018-03-14 2019-09-19 Tesa Se Thermisch vulkanisierbares, während der Aufheiz- und Härtungsphase scherfestes Klebeband
JP2021166289A (ja) 2020-04-07 2021-10-14 Dic株式会社 接着シート、該接着シートを用いた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12359071A (zh) 2020-10-26 2021-02-12 浙江英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可控抗菌物质及合成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01871A1 (en) 2024-03-28
EP4345144A1 (de) 2024-04-03
DE102022124904A1 (de) 2024-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3476B (zh) 带有粘合剂层的偏振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JP5151982B2 (ja) 感圧式接着剤および感圧式接着フィルム
CN108138004B (zh) 应力分散膜、光学构件、及电子构件
JP6204633B2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TW200427804A (en) Adhesive agent and optical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2046656B1 (ko) 점착 시트 및 점착제 조성물
JP5841867B2 (ja) タッチパネル部材貼付用粘着剤、タッチパネル部材貼付用粘着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JP2007119542A (ja) 紫外線反応型接着剤およびこの紫外線反応型接着剤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
JP2013186808A (ja) タッチパネル部材貼付用粘着剤、タッチパネル部材貼付用粘着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KR20200062255A (ko) 점착 시트
JP2016505412A (ja) 薄型接着ストリップにより剛性基材から作製された積層体
KR20140118913A (ko) 점착제층 및 점착 시트
KR102508417B1 (ko) 잠재 반응성 접착 필름
CN107011834B (zh)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构件、光学构件、及电子构件
CN114214006B (zh) 一种高填充性oca光学胶水及oca光学胶膜
JP2007238853A (ja) 粘着組成物および該粘着組成物を用いた粘着フィルム
CN109852267B (zh) 粘合片
CN117777895A (zh) 具有改善的胶粘性质的可固化压敏胶粘剂
US20190161650A1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JP4148499B2 (ja)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シート
CN113831867A (zh)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构件、光学构件、及电子构件
CN117777894A (zh) 在固化状态下具有限定着色的阳离子固化性胶粘剂
CN111117531B (zh) 黏着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TWI843133B (zh) 可衝壓之反應性膠帶及其用途
CN116731649A (zh) 具有改善的可模切性和改善的冲击性质的可固化胶粘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