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75703A - 一种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775703A CN117775703A CN202311844196.8A CN202311844196A CN117775703A CN 117775703 A CN117775703 A CN 117775703A CN 202311844196 A CN202311844196 A CN 202311844196A CN 117775703 A CN117775703 A CN 1177757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body
- conveying belt
- tray
- waterproof
- movable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678 scratch resista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包括机架、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转移机构、搬运机械手及料盘。机架设有工作台及存储仓,工作台位于存储仓的上方,第一传输带及第二传输带间隔设于存储仓内,第一传输带及第二传输带上均设有升降架,工作台上开设有与存储仓连通的上料口及下料口;转移机构及搬运机械手均位于工作台上,转移机构设有滑台、夹持气缸及夹爪。将机架进行分层设置,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均设在存储仓内,不占用工作台上空间,利用升降架将料盘抬起供搬运机械手取料,提高了设备的空间利用率。空料盘由转移机构转移到下料口,再由第二传输带移走,避免了物料在机架处堆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透气阀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设备自动组装防水透气阀的过程中,多采用传输带与机械手配合的方式转移阀体,将阀体输送到各个组装工位中,载有组装机械手将各个配件逐一装入阀体内。
其中,阀体的生产与组装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再由两者之间的传输装置进行转移,可以理解的是,阀体的生产加工与阀体的组装效率是存在差异的,由于需要将密封圈、阀芯、隔离支架、透气膜、防护盖等部件逐一装入阀体内,导致阀体的组装工时远大于阀体自身的生产效率,这样生产设备产出的阀体会在传输装置上滞留,为保持正常生产,传输装置需要设置冗长的缓冲区域存储待组装的阀体,这会使得流水线的占地面积大。
因此,如何收纳产线上待组装的阀体,并缩减设备体积,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即可收纳产线上待组装的阀体,又不需增设缓冲区,在保证阀体上料效率的同时,提高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用于对阀体进行上料、下料操作,包括:机架、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转移机构、搬运机械手及多个用于存储所述阀体的料盘;
所述机架设有工作台及存储仓,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存储仓的上方,所述第一传输带及所述第二传输带间隔设于所述存储仓内,所述第一传输带及所述第二传输带上均设有升降架,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与所述存储仓连通的上料口及下料口,所述上料口朝向所述第一传输带,所述下料口朝向所述第二传输带;
所述转移机构及所述搬运机械手均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搬运机械手用于拾取所述料盘中的所述阀体,所述转移机构设有滑台、夹持气缸及两个相向设置的夹爪,所述夹持气缸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爪夹持所述料盘,所述滑台用于带动所述料盘由所述上料口平移至所述下料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移机构上设有探测块,所述夹爪的边缘上开设有避让槽,所述探测块包括主体、探测部及止动部,所述探测部及所述止动部分别设于所述主体的两端,且所述探测部与所述止动部位于所述主体的同一侧面上,所述主体、所述探测部及所述止动部共同组成“C”字形结构,所述主体可转动的设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探测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止动部的长度,所述料盘的侧面上开设有透孔,所述探测部穿设所述透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测部的末端设有防刮圆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测块与所述避让槽连接位置处设有第一扭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料盘的外壁上设有外支撑组件,所述外支撑组件包括框体及位于所述框体内的承载块、活动块、锁定杆、限位卡爪,所述框体内设有导轨,所述导轨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导轨的末端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与所述承载块连接,所述承载块上远离所述导轨的一端上设置有接触部;活动块上设有第一倾斜面、限位台阶及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接触部贴合,所述第二倾斜面位于所述框体外,所述夹爪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倾斜面贴合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用于推动所述活动块靠近所述承载块,以使所述承载块从所述框体内伸出,所述活动块上与所述料盘接触的侧面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提供弹性力用于推动所述活动块远离所述承载块;所述限位卡爪夹持所述限位台阶用于阻止所述活动块远离所述承载块;所述锁定杆包括杆体、解锁部及按压部,所述活动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杆体容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杆体与所述滑槽内壁之间设置有止动弹簧,所述止动弹簧用于推动所述杆体朝远离所述第一倾斜面的一侧滑动,所述解锁部呈锥形,所述解锁部用于推动所述限位卡爪与所述限位台阶分离,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框体外,所述按压部上设有第三倾斜面及止动凸起,所述活动块设有与所述止动凸起匹配的限位部,所述第三倾斜面用于与所述止动部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卡爪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卡爪相向设置,且每一所述限位卡爪内均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提供弹力使所述限位卡爪朝所述活动块所在位置翻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卡爪与所述限位台阶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卡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块的顶部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的横截面呈锥形,所述框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匹配的定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台包括平移气缸及升降气缸,所述平移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气缸于所述上料口和所述下料口之间平移,所述升降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气缸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工作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气缸的外壁上设有反射式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阀体存放在料盘内,且料盘可堆叠放置,可提高单位面积内阀体的存储量;
2、将机架进行分层设置,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均设在存储仓内,不占用工作台上空间,利用升降架将料盘抬起供搬运机械手取料,提高了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3、空料盘由转移机构转移到下料口,再由第二传输带移走,避免了物料在机架处堆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不同款式的阀体的结构对比图;
图2为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夹爪与夹持气缸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外支撑组件的拆分示意图;
图6为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活动块与锁定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料盘内装载阀体时探测块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料盘内未装载阀体时探测块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限位卡爪锁定活动块的示意图;
图11为解锁部撑开限位卡爪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夹爪未靠近料盘时外支撑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夹爪夹持料盘时外支撑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使用立柱支撑料盘的示意图;
图15为承载块隔开上下层料盘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13、支点;20、阀体;21、法兰;22、管体;23、开口;24、立柱;100、机架;110、工作台;111、上料口;112、下料口;120、存储仓;130、升降架;200、第一传输带;300、第二传输带;400、转移机构;410、滑台;411、平移气缸;412、升降气缸;420、夹持气缸;421、反射式传感器;430、夹爪;431、避让槽;432、接触面;440、探测块;441、主体;442、探测部;442a、防刮圆弧;443、止动部;500、搬运机械手;600、料盘;610、透孔;700、外支撑组件;710、框体;711、导轨;712、拉簧;713、定位槽;720、承载块;721、接触部;722、定位凸起;730、活动块;731、第一倾斜面;732、限位台阶;733、第二倾斜面;734、复位弹簧;735、滑槽;736、限位部;740、锁定杆;741、杆体;742、解锁部;743、按压部;744、止动弹簧;11、第三倾斜面;12、止动凸起;750、限位卡爪;751、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10,用于对阀体20进行上料、下料操作,包括:机架100、第一传输带200、第二传输带300、转移机构400、搬运机械手500及多个用于存储阀体的料盘600。
请参阅图2,机架100设有工作台110及存储仓120,工作台110位于存储仓120的上方,第一传输带200及第二传输带300间隔设于存储仓120内。具体的,第一传输带200将载有阀体20的料盘600朝存储仓120内运输,而第二传输带300将空料盘600运离存储仓120,第一传输带200及第二传输带300上均设有升降架130,工作台110上开设有与存储仓120连通的上料口111及下料口112,上料口111朝向第一传输带200,下料口112朝向第二传输带300。
料盘600用于收纳待组装的阀体20,料盘600可堆叠放置。堆叠好的料盘600放置于第一传输带200上,当第一传输带200将料盘600移动至上料口111下方时,升降架130将料盘600抬起,最上方的料盘600进入上料口111,此时料盘600中的阀体20位于搬运机械手500的拾取范围内,搬运机械手500抓取料盘600中的阀体20,并将其放入下一组装工位中。
转移机构400及搬运机械手500均位于工作台110上,搬运机械手500用于拾取料盘600中的阀体,转移机构400设有滑台410、夹持气缸420及两个相向设置的夹爪430,夹持气缸420用于驱动两个夹爪430夹持料盘600,滑台410可带动夹持气缸420在上料口111和下料口112的上方平移。
其中,滑台410包括平移气缸411及升降气缸412,平移气缸411用于带动夹持气缸420于上料口111和下料口112之间平移,升降气缸412用于驱动夹持气缸420靠近或者远离工作台110。
当上料口111中的料盘600内的所有阀体20均上料完毕后,上料口111所在位置处的升降架130推动料盘600上升,夹持气缸420启动,夹爪430相互靠拢并夹持空料盘600的外壁,滑台410将被抓取的空料盘600转移到下料口112处,且此时下料口112所在位置处的升降架130下降,具体的,每次向下料口112处放置1个空料盘600升降架130下降一次,使得空料盘600在下料口112堆叠,最终将堆叠在一起的空料盘600放在第二传输带300上,由第二传输带300将空料盘600运走。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夹持气缸420的外壁上设有反射式传感器421。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10具有以下优点:
1、阀体存放在料盘600内,且料盘600可堆叠放置,可提高单位面积内阀体的存储量;
2、将机架100进行分层设置,第一传输带200和第二传输带300均设在存储仓120内,不占用工作台110上空间,利用升降架130将料盘600抬起供搬运机械手500取料,提高了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3、空料盘600由转移机构400转移到下料口112,再由第二传输带300移走,避免了物料在机架100处堆积。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同一流水线需要完成多个款式的防水透气阀的组装任务,这意味着上述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10需要对不同款式的阀体20进行上料,而不同款式的阀体20结构存在差异,现有产线上需要对3种不同款式的阀体(如图1所示)进行上料,图中由左至右分别为阀体A、阀体B及阀体C,上述阀体的法兰21部分均为六角形,其主要区别在于法兰21上侧的管体22的长度,管体22的上端开口23,在进行上料动作时,需要保证开口23朝上,由于管体22的长度存在差异,为了使料盘600能够同时适配上述3种阀体,需要在料盘600上安装立柱24(如图14所示),通过立柱24将相邻的两个料盘600隔开,这样上下两层料盘600之间具有避让空间,阀体B及阀体C两款阀体的管体22可容置在该避让空间内。该实施方式虽能使料盘600适配的不同款式的阀体,但由于在料盘600上固定了立柱24,存储仓120内可堆叠的料盘600的数量变少了;不可忽略的是立柱24使得料盘600之间存在间隔,料盘600堆叠后重心随之变高,即其抵抗倒塌的能力也变低了,由其是在取走阀体20后料盘600会变轻,抵抗倒塌的能力进一步变弱,第二传输带300在转运空料盘600时容易发生倒塌。
为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4及图8,转移机构400上设有探测块440,夹爪430的边缘上开设有避让槽431(如图3所示),探测块440包括主体441、探测部442及止动部443,探测部442及止动部443分别设于主体441的两端,且探测部442与止动部443位于主体441的同一侧面上,主体441、探测部442及止动部443共同组成“C”字形结构,主体441可转动的设于避让槽431内,主体441与避让槽431的连接支点13为探测块440的旋转中心,探测部442的长度大于止动部443的长度,料盘600的侧面上开设有透孔610,探测部442穿设透孔610。优选的,为避免剐蹭探测部442的末端设有防刮圆弧442a。
如此,转移机构400拾取料盘600时,夹爪430靠近料盘600,使得探测块440上的探测部442会穿过透孔610伸进料盘600内,且根据料盘600内是否存放有阀体20,探测块440存在以下两种不同状态:
1、请参阅图9,当料盘600内未存放阀体20时,探测块440不发生偏转,探测部442直接深入料盘600内,止动部443朝向料盘600的侧壁;
2、请参阅图8,当料盘600内存放有阀体20时,探测块440会发生偏转,具体的,探测部442先穿过透孔610,当其伸入料盘600内时,由于料盘600内的存储孔存放有阀体20,阀体20阻止探测部442继续伸入进而使得探测块440绕支点13旋转,此时止动部443朝靠近探测部442侧倾斜;
其中,探测块440与避让槽431连接位置处设有第一扭簧(图未示),在夹爪430与料盘600分离后,第一扭簧可提供弹性力使探测块440反转恢复初始状态。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5及图13,料盘600的外壁上设有外支撑组件700,外支撑组件700包括框体710及位于框体710内的承载块720、活动块730、锁定杆740、限位卡爪750。
请参阅图5及图13,框体710内设有导轨711,导轨711沿竖直方向延伸,此处竖直方向指垂直于料盘600上端面的方向,导轨711的末端设有拉簧712,拉簧712与承载块720连接,拉簧712可提供弹性力拉动承载块720朝导轨711的末端移动,承载块720上远离导轨711的一端上设置有接触部721,接触部721朝导轨711的末端倾斜,接触部721朝向活动块730所在位置。
请参阅图6,活动块730上设有第一倾斜面731、限位台阶732及第二倾斜面733,第一倾斜面731与接触部721贴合,第二倾斜面733位于框体710外,夹爪430上设有与第二倾斜面733贴合的接触面432(如图8所示),夹爪430靠近料盘600时接触面432会推顶活动块730,使活动块730朝承载块720所在位置滑动,在第一倾斜面731引导下使承载块720朝远离导轨711的末端的方向移动,进而从框体710内伸出,承载块720露置在框体710外的部分可用于支撑上层的料盘600,在堆叠料盘600时,使上下层料盘600之间存在间隔(如图15所示),以此使料盘600满足阀体B和阀体C的存放条件。
请参阅图5及图7,活动块730上与料盘600接触的侧面上设有复位弹簧734,夹爪430与料盘600分离后,复位弹簧734提供弹性力推动活动块730复位。
请参阅图10及图11,限位卡爪750设有两个,两个限位卡爪750相向设置,且每一限位卡爪750内均设有第二扭簧(图未示),第二扭簧提供弹力使限位卡爪750朝活动块730所在位置翻转,限位卡爪750与限位台阶732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卡齿751。限位卡爪750位于活动块730的平移轨迹上,活动块730朝承载块720所在侧移动后,卡齿751会卡住限位台阶732,将活动块730锁定,进而使承载块720保持在伸出的状态,以便于料盘600堆叠。
请参阅图5及图13,锁定杆740包括杆体741、解锁部742及按压部743,解锁部742及按压部743分别位于杆体741的两端,活动块730上开设有滑槽735(如图6所示),杆体741容置于滑槽735内,杆体741可沿滑槽735滑动,杆体741与滑槽735内壁之间设置有止动弹簧744,止动弹簧744提供弹性力推动杆体741朝远离第一倾斜面731的一侧滑动(如图7所示);解锁部742呈锥形,解锁部742的初始位置在远离承载块720的一侧如图10所示,杆体741沿滑槽735朝第一倾斜面731滑动时,解锁部742会经过限位卡爪750,由于解锁部742呈锥形,在其经过限位卡爪750时可将限位卡爪750撑开,以此解除限位卡爪750对活动块730锁定。
请参阅图5及图7,按压部743位于框体710外,按压部743上设有第三倾斜面11及止动凸起12,活动块730设有与止动凸起12匹配的限位部736,活动块730朝远离承载块720的方向平移时限位部736与止动凸起12抵持,第三倾斜面11用于与止动部443抵持,由于探测块440在夹爪430夹持料盘600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状态,这将使得止动部443以不同的状态与第三倾斜面11接触,具体会产生下面两种效果:
1、当料盘600内未存放阀体20时,探测块440不发生偏转,止动部443朝向料盘600(如图9所示),此时止动部443和探测部442分布在支点13的两侧,形成杠杆结构,止动部443与第三倾斜面11接触产生的推力使止动部443有朝远离探测部442的方向偏摆的趋势,然而此时探测部442伸入料盘600内部,料盘600提供阻挡力阻止探测块440发生偏转,止动部443无法活动,且产生的反作用力加持在第三倾斜面11上,使得锁定杆740朝承载块720所在位置滑动,解锁部742位移到靠近承载块720的一侧,如图11所示;
2、当料盘600内存放有阀体20时,探测块440会发生偏转,止动部443朝靠近探测部442侧倾斜,且与第三倾斜面11接触时,止动部443和探测部442分布在支点13的同一侧,这样止动部443与第三倾斜面11接触时产生的作用力将变为推力,推动止动部443继续朝探测部442侧偏移,如此止动部443无法产生足够的反作用力克服止动弹簧744产生的推力使锁定杆740滑动,解锁部742依旧位于其初始位置,如图10所示。
通过对转移机构400以及料盘600的优化,可使得对转移机构400在保持原来夹持料盘600动作的情况下使料盘600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的阀体20的存放需求,探测块440与外支撑组件700的配合的工作原理如下:
料盘600装有阀体20进行堆叠后,活动块730位于靠近承载块720的一侧,承载块720被活动块730顶起,且限位卡爪750扣住限位台阶732,将活动块730锁定,此时承载块720处于伸出状态,上下层料盘600之间具有间隔;
当搬运机械手500将料盘600中的阀体20全部转移完之后,夹持气缸420驱动夹爪430夹持该空料盘600,夹爪430接近空料盘600的过程中,探测部442穿过透孔610伸入空料盘600内,此时探测块440未发生偏转(如图9所示);
止动部443与第三倾斜面11接触,且夹爪430的夹持力作用在第三倾斜面11上,使得锁定杆740朝承载块720所在位置滑动,并将解锁部742推向限位卡爪750,在夹爪430完成夹持动作时,解锁部742移动到靠近第一倾斜面731的一侧,即解锁部742位置由图10变化为图11所示,此时解锁部742处于预解锁状态;
空料盘600被转移到下料口112处后,夹爪430会松开料盘600,随着夹爪430离开料盘600,夹爪430上的接触面432与第二倾斜面733分离,复位弹簧734提供弹性力推动活动块730和解锁部742一同朝远离承载块720的方向平移,由于解锁部742呈锥形,可将限位卡爪750撑开,使限位卡爪750与限位台阶732分离,活动块730的锁定被解除,活动块730朝远离承载块720的方向平移,承载块720缩回框体710内,如图12所示。
其中,活动块730朝远离承载块720的方向平移时,拉簧712拉动承载块720朝导轨711的末端移动,使承载块720缩回框体710内,这样堆叠空料盘600时料盘600之间的间隔小,可降低空料盘600堆叠后的重心,降低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倒塌的概率;另外,由于承载块720缩回框体710内,减小了单个料盘600的高度,可在存储仓120可堆叠更多料盘600,方便批量回收料盘600。
进一步的,上述外支撑组件700与转移机构400还可以应用在将阀体20码入料盘600的工序中,具体如下:
机械手将阀体20码入空料盘600后,由转移机构400搬离,夹爪430夹持装有阀体20的料盘600时,探测部442伸入料盘600,由于此时料盘600装有阀体20,则探测部442被阻挡,使得探测块440绕支点13偏转,止动部443朝探测部442所在侧倾斜,如图8所示;
这样,止动部443与第三倾斜面11接触时,第三倾斜面11进一步推动探测块440偏转,与此同时,接触面432与第二倾斜面733接触,并推动活动块730朝承载块720所在位置滑动,在第一倾斜面731引导下将承载块720顶起,使承载块720从框体710内伸出;
活动块730朝承载块720位移时,限位台阶732经过限位卡爪750并被卡齿751卡住,由限位卡爪750将活动块730锁定,如此将承载块720保持在伸出的状态,如图10所示。这样,料盘600在堆叠后,上下层之间存在间隔,使料盘600可装载不同款式的阀体20。
可知,夹爪430在夹持料盘600时,可由探测块440判断被夹持的料盘600是否为空料盘,料盘600内装有阀体20时,不会解除限位卡爪750对活动块730的锁定,使承载块720保持在伸出状态,在未改变转移机构400原有的运动动作的情况下,使料盘600堆叠后自动隔开,让料盘600能够装载不同规格的阀体20,并且在阀体20取走后恢复初始状态,让空料盘600堆叠后紧密接触,降低倒塌风险。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及图15,承载块720的顶部设有定位凸起722,定位凸起722的横截面呈锥形,框体710的底部设有与定位凸起722匹配的定位槽713。在堆叠料盘600时,下层料盘600上的定位凸起722可嵌入上层料盘600的定位槽713内,进一步提高料盘600堆叠后的稳定性,避免其在运输过程中倒塌。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用于对阀体进行转移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转移机构、搬运机械手及多个用于存储所述阀体的料盘;
所述机架设有工作台及存储仓,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存储仓的上方,所述第一传输带及所述第二传输带间隔设于所述存储仓内,所述第一传输带及所述第二传输带上均设有升降架,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与所述存储仓连通的上料口及下料口,所述上料口朝向所述第一传输带,所述下料口朝向所述第二传输带;
所述转移机构及所述搬运机械手均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搬运机械手用于拾取所述料盘中的所述阀体,所述转移机构设有滑台、夹持气缸及两个相向设置的夹爪,所述夹持气缸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爪夹持所述料盘,所述滑台用于带动所述料盘由所述上料口平移至所述下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上设有探测块,所述夹爪的边缘上开设有避让槽,所述探测块包括主体、探测部及止动部,所述探测部及所述止动部分别设于所述主体的两端,且所述探测部与所述止动部位于所述主体的同一侧面上,所述主体、所述探测部及所述止动部共同组成“C”字形结构,所述主体可转动的设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探测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止动部的长度,所述料盘的侧面上开设有透孔,所述探测部穿设所述透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部的末端设有防刮圆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块与所述避让槽连接位置处设有第一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的外壁上设有外支撑组件,所述外支撑组件包括框体及位于所述框体内的承载块、活动块、锁定杆、限位卡爪,所述框体内设有导轨,所述导轨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导轨的末端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与所述承载块连接,所述承载块上远离所述导轨的一端上设置有接触部;
活动块上设有第一倾斜面、限位台阶及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接触部贴合,所述第二倾斜面位于所述框体外,所述夹爪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倾斜面贴合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用于推动所述活动块靠近所述承载块,以使所述承载块从所述框体内伸出,所述活动块上与所述料盘接触的侧面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提供弹性力用于推动所述活动块远离所述承载块;
所述限位卡爪夹持所述限位台阶用于阻止所述活动块远离所述承载块;
所述锁定杆包括杆体、解锁部及按压部,所述活动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杆体容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杆体与所述滑槽内壁之间设置有止动弹簧,所述止动弹簧用于推动所述杆体朝远离所述第一倾斜面的一侧滑动,所述解锁部呈锥形,所述解锁部用于推动所述限位卡爪与所述限位台阶分离,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框体外,所述按压部上设有第三倾斜面及止动凸起,所述活动块设有与所述止动凸起匹配的限位部,所述第三倾斜面用于与所述止动部抵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爪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卡爪相向设置,且每一所述限位卡爪内均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提供弹力使所述限位卡爪朝所述活动块所在位置翻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爪与所述限位台阶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卡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块的顶部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的横截面呈锥形,所述框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匹配的定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包括平移气缸及升降气缸,所述平移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气缸于所述上料口和所述下料口之间平移,所述升降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气缸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工作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气缸的外壁上设有反射式传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44196.8A CN117775703A (zh) | 2023-12-28 | 2023-12-28 | 一种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44196.8A CN117775703A (zh) | 2023-12-28 | 2023-12-28 | 一种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75703A true CN117775703A (zh) | 2024-03-29 |
Family
ID=90399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844196.8A Pending CN117775703A (zh) | 2023-12-28 | 2023-12-28 | 一种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775703A (zh) |
-
2023
- 2023-12-28 CN CN202311844196.8A patent/CN117775703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957580B1 (en) | Transport vehicle and transport facility | |
CA2192893C (en) | System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parts onto or from trays | |
WO2016103993A1 (ja) | 物品搬送用容器昇降搬送装置 | |
US7726460B2 (en) | Tray transfer system | |
KR100197775B1 (ko) | 부품공급장치 | |
CN117775703A (zh) | 一种防水透气阀阀体转移装置 | |
KR102561650B1 (ko) | 적층된 트레이를 고속으로 처리하는 이송 시스템 | |
KR20200095179A (ko) | 테이핑 시스템 및 테이핑 방법 | |
CN113257723B (zh) | 半导体工艺设备 | |
EP3901069A1 (en)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loading/unloading parts on and from containers such as trays | |
CN115108331A (zh) | 一种料盘自动上料储料装置 | |
JP2002068408A (ja) | タイヤ用自動倉庫 | |
KR0143334B1 (ko) | 반도체 소자검사기의 고객트레이 이송장치 | |
KR102631366B1 (ko) | 트레이 커버의 자동 로딩 및 언로딩 장치 | |
KR100223094B1 (ko) | 수직식핸들러의 튜브 로딩 및 언로딩장치 | |
KR102627016B1 (ko) | 반도체 칩의 트레이 이송장치 | |
KR200276090Y1 (ko) | 반도체패키지 제조 장비의 그립퍼장치 | |
CN116281797B (zh) | 用于芯片清洗的托盘加盖和拆盖输送系统 | |
US20220134498A1 (en) | Tray and magazine for handling profiles | |
KR102627017B1 (ko) | 반도체 칩과, 트레이 커버의 자동 로딩 및 언로딩 장치 | |
JPH10203611A (ja) | 収納箱の搬送装置 | |
JP3447841B2 (ja) | 収容箱ストッ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部品供給装置 | |
JP2726182B2 (ja) | 物品の保管・搬送用パレット | |
CN116922085B (zh) | 方形盖板装配机 | |
CN219675802U (zh) | 检测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