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8527A - 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8527A
CN117738527A CN202410106926.2A CN202410106926A CN117738527A CN 117738527 A CN117738527 A CN 117738527A CN 202410106926 A CN202410106926 A CN 202410106926A CN 117738527 A CN117738527 A CN 117738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elevator
building
lane
pa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069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洁
荣小华
徐志敏
叶耀华
童剑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ir Green Academ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ir Green Academ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ir Green Academ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ir Green Academ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069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385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38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85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属于城市森林花园建筑技术领域,所述楼房包括住宅楼和停车楼,所述楼房包括多个楼层,所述住宅楼的楼层与停车楼的楼层一一对应,所述停车楼包括地面车道、电梯井和空中车位,所述载车电梯设置有两个平行对称的载车电梯门,所述第一车位和第二车位平行对称位于电梯井的两侧且连接载车电梯门,所述入口车道和出口车道平行对称位于电梯井的两侧且连接载车电梯门,所述地面车道、载车电梯和空中车位内设置有多个传感器、多个定位条、多个可视对讲器,车辆在地面车道、载车电梯和空中车位内均能呈水平直线行驶且快速进出,不用设置空中车道,大幅提高交通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城市森林花园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
背景技术
住宅小区的停车位普遍设置在地下室。地下停车位普遍不能自然采光通风,致使光线差、空气差、能耗高。地下停车场的车道面积大,致使地下室面积大、土方开挖量大、施工周期长、建安成本高。
城市森林花园建筑空中停车的的技术方案应运而生,停车楼与住宅楼连接设置。停车楼的下层设置有载车电梯、空中车道、空中车位,载车电梯仅一侧设置有电梯门,车位设置在空中车道的两侧,部分车位设置在载车电梯的侧面,部分车位设置在住宅多个功能区门窗的侧面、空中花园的侧面和空中花园的里面,停车楼的上层悬空设置公共走道,公共走道的侧面设置住宅多个功能区的门窗。
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8374597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空中街巷式停车建筑结构,包括:停车层,载车电梯,摄像头或感应探头,与摄像头或感应探头电连接的中央控制处理器,在停车层一边、两边或周边建设的房屋和在停车层面上设置的街巷式道路及停车位;所述停车层一层一层往上设置,所述房屋及载车电梯随着停车层同步一层一层往上设置;其中,在每一层停车层的一边、两边或者周边设置的房屋为一层房屋、两层房屋或多层房屋;每户住户车辆是通过载车电梯,再通过设在停车层面上的道路街巷,行驶停在自家房屋旁边就近的停车位上;所述摄像头或感应探头设置在车辆必经的位置,如所述停车层内、载车电梯出入口、以及建筑小区出入口等。
上述空中停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停车楼交通效率低,具体包括:空中车道增加了交通距离;车辆在空中车道上转弯、掉头、相向而行、侧方位停车、出入车位都很困难;车辆进出载车电梯容易撞击电梯门和电梯轿厢,造成安全事故,让载车电梯无法运行;驾驶人员在没有地面设备辅助和人员指挥的情况下,为避免撞击,行驶过程极为缓慢;车辆在空中车道上停放,人员在空中车道上休闲,容易交通堵塞。
上述空中停车存在的其他问题包括:空中车道造成停车楼面积大,致使建筑体块大、面宽大、密度大、结构跨度大、结构安全耐久性差、建安成本高、实用性低;车辆停放在住宅多个功能区门窗的侧面、空中花园的侧面和空中花园的里面,造成住宅安全私密性差、空中花园安全私密性差、空中花园内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上层公共走道的侧面设置住宅多个功能区的门窗,造成住宅安全私密性差。
城市传统建筑和城市森林花园建筑的前室大多数不能自然采光通风,少部分前室设置的小型门窗的采光通风较差,不利于健康,同时灯具照明和机械通风的能耗高、维护成本高。
城市传统建筑的邻里之间缺少空中共享平台,致使交往少、互助少、人际关系淡漠。部分城市森林花园建筑每两层楼设置了空中共享平台,问题包括:上层住宅到下层空中共享平台不方便;下层住宅面向空中共享平台开设了多个门窗;上层住宅面向空中共享平台上层悬挑设置的公共走道设置了多个门窗;空中共享平台对住宅的安全私密性造成严重干扰。
发明内容
为解决城市森林花园建筑的停车楼交通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房,所述楼房包括住宅楼和停车楼,所述楼房包括多个楼层,多个所述楼层包括多个奇数楼层和多个偶数楼层,所述住宅楼的楼层与停车楼的楼层一一对应,所述停车楼包括地面车道、电梯井和空中车位;
所述电梯井内设置有载车电梯,所述载车电梯设置有两个平行对称的载车电梯门,所述空中车位包括第一车位和第二车位,所述第一车位和第二车位平行对称位于电梯井的两侧且连接载车电梯门,所述第一车位和第二车位与住宅楼内的户型一一对应;
所述停车楼的首层设置有地面车道,所述地面车道包括入口车道和出口车道,所述入口车道和出口车道平行对称位于电梯井的两侧且连接载车电梯门,所述入口车道垂直位于第一车位的下方,所述出口车道垂直位于第二车位的下方;
所述地面车道、载车电梯和空中车位均设置有多个传感器、多个定位条、多个可视对讲器,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高位传感器、第二高位传感器、第一低位传感器、第二低位传感器、第三低位传感器,所述定位条包括固定定位条和升降定位条,所述固定定位条包括车道固定定位条、轿厢固定定位条、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车位第二固定定位条,所述升降定位条包括入口升降定位条、出口升降定位条、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所述可视对讲器包括第一可视对讲器、第二可视对讲器、第三可视对讲器;
所述楼房设置一个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位于首层;
车辆在入口车道内呈水平直线进入载车电梯内、经载车电梯到达空中车位所在的楼层后、呈水平直线驶入对应的空中车位内,驾乘人员经合用前室返回住宅;
车辆在空中车位内呈水平直线进入载车电梯并下降至首层后,从载车电梯驶出至出口车道并呈水平直线驶出住宅楼。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在电梯井左右两侧的墙面上设置平行对称的两个载车电梯门,首层的入口车道和出口车道均与一个载车电梯门连接且平行对称,第一车位和第二车位均与一个载车电梯门连接且平行对称,入口车道垂直对应第一车位,出口车道垂直对应第二车位;在入口车道、出口车道、载车电梯、第一车位和第二车位内均设置了多个固定定位条、多个升降定位条、多个传感器、多个可视对讲器,实现车辆在入口车道、出口车道、载车电梯、第一车位和第二车位内均能呈水平直线行驶且快速进出,交通效率高,避免撞击墙面和载车电梯;停车楼首层以上的楼层不用单独设置空中车道,车辆不用转弯、掉头、相向行驶、侧方位停车、倒车出入库,人车完全分流,车辆不堵塞,大幅提高交通效率、减少停车楼面积,建筑体块小、面宽小、密度小、结构跨度小、结构安全耐久性强、建安成本低、实用性强。
可选的,所述地面车道内设置有第一高位传感器、第一低位传感器、车道固定定位条、入口升降定位条、出口升降定位条、第一可视对讲器;
所述第一高位传感器位于入口车道和出口车道所在的楼房外墙面的左右两侧的上部,所述入口车道的第一高位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停放指定空中车位的信息,所述出口车道的第一高位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远离楼房和逆向行驶的信息,所述第一低位传感器位于载车电梯门所在的电梯井外墙面的左右两侧的下部、用于采集车辆距离载车电梯门的距离;
所述车道固定定位条、入口升降定位条和出口升降定位条均位于地面,所述车道固定定位条平行对称于入口车道和出口车道前进方向的左右两侧且水平方向在载车电梯门的范围内、用于限定车辆在地面车道和载车电梯内呈水平直线行驶,所述入口升降定位条垂直位于入口车道的车道固定定位条之间且远离载车电梯门、用于阻挡车辆前进并控制车辆与载车电梯门的距离,所述出口升降定位条位于出口车道所在的楼房边缘、用于阻挡车辆逆向驶入出口车道,所述入口升降定位条和出口升降定位条下降后的顶面均与地面水平;
所述第一可视对讲器位于载车电梯门所在的电梯井的外墙面上,用于驾驶员观看等待时间、听取广播信息和联系中央控制器;
所述第一高位传感器和第一低位传感器将车辆信息传送至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自动控制载车电梯下降至首层并打开一侧的载车电梯门、在车辆驶入入口车道后控制入口升降定位条升起、在入口一侧的载车电梯门打开后控制入口升降定位条下降、在出口一侧的载车电梯门打开后控制出口升降定位条下降、在车辆远离载车电梯门后关闭载车电梯门、在车辆远离楼房后控制出口升降定位条升起、控制第一可视对讲器向驾驶员播报车辆状态和操作提示。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车辆在地面车道与载车电梯之间呈水平直线行驶,避免车辆撞击住宅楼、停车楼、载车电梯,行驶安全,交通效率高,同时有助于首层以上的停车楼不设置空中车道,从而减少停车楼面积。
可选的,所述载车电梯内设置有轿厢底板、轿厢墙板、第二高位传感器、第二低位传感器、轿厢固定定位条、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和第二可视对讲器;
所述载车电梯门包括第一载车电梯门和第二载车电梯门,所述第一载车电梯门位于左侧的轿厢墙板上,所述第二载车电梯门位于右侧的轿厢墙板上,所述第一载车电梯门与第二载车电梯门平行对称;
所述第二高位传感器位于左侧轿厢墙板和右侧轿厢墙板上部的左右两侧、用于采集车辆两侧门窗的开关状态和人员出入状态,所述第二低位传感器嵌入第一载车电梯门和第二载车电梯门、用于采集车辆距离载车电梯门的距离;
所述轿厢固定定位条、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均位于轿厢底板,所述轿厢固定定位条平行对称于轿厢底板的两侧且与车道固定定位条和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水平、用于限定车辆在地面车道和载车电梯及空中车位内呈水平直线行驶,所述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垂直位于轿厢固定定位条之间且远离第一载车电梯门、用于阻挡车辆撞击第一载车电梯门并控制车辆与第一载车电梯门的距离,所述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垂直位于轿厢固定定位条之间且远离第二载车电梯门、用于阻挡车辆撞击第二载车电梯门并控制车辆与第二载车电梯门的距离,所述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下降后的顶面与轿厢底板水平,所述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与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平行对称;
所述第二可视对讲器位于上侧轿厢墙板和下侧轿厢墙板上,用于驾乘人员观看等待时间、听取广播信息和联系中央控制器;
所述第二高位传感器和第二低位传感器将车辆信息传送至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自动控制载车电梯升降至相应楼层并同时控制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升降,车辆从首层进入载车电梯时、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下降、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上升,车辆下降至首层时、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均下降,车辆在第一车位与载车电梯之间进出均是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下降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上升,车辆停在第二车位和载车电梯之间进出均是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上升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下降,所述中央控制器控制第二可视对讲器向驾乘人员播报车辆状态和操作提示。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车辆在地面车道、载车电梯与空中车位之间均呈水平直线行驶,避免车辆撞击载车电梯的轿厢和电梯门,行驶安全,交通效率高,有助于首层以上的停车楼不设置空中车道,从而减少停车楼面积。
可选的,所述空中车位设置为长方形且与载车电梯门连接,所述空中车位的上侧为开敞面,所述空中车位内设置有第三低位传感器、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车位第二固定定位条和第三可视对讲器;
所述第三低位传感器位于载车电梯门所在的电梯井外墙面的左右两侧的下部、用于采集车辆距离载车电梯门的距离;
所述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和车位第二固定定位条位于空中车位的地面上,所述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平行对称位于空中车位的两侧且与轿厢固定定位条水平、用于限定车辆在空中车位和载车电梯内呈水平直线行驶,所述车位第二固定定位条垂直位于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之间且远离载车电梯门、用于阻挡车辆且控制车辆与墙面的距离;
所述第三可视对讲器位于载车电梯门所在的电梯井的外墙面上,用于驾驶员观看等待时间、听取广播信息和联系中央控制器;
所述第三低位传感器将车辆信息传送至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自动控制载车电梯上升至车辆所在的楼层并打开载车电梯门、载车电梯门在车辆进出轿厢后关闭、第三可视对讲器向驾驶员播报车辆状态和操作提示。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载车电梯与空中车位连接设置,载车电梯与空中车位之间不用设置空中车道,车辆在载车电梯与空中车位之间均呈水平直线行驶,行驶安全,交通效率高,大幅减少了停车楼面积。
可选的,所述住宅楼设置有核心筒、空中院落、第一户型和第二户型,所述核心筒与电梯井的上侧连接且与停车楼呈品字形对称设置,所述空中院落包括第一院落和第二院落,所述第一院落、第二院落分别对称位于核心筒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户型、第二户型分别环绕设置在停车楼和空中院落的不同的侧面,所述第一户型与第二户型平行对称。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停车楼嵌入住宅楼内,停车楼可便捷使用住宅楼的核心筒,驾乘人员可便捷入户,同时有利于控制建筑体块大小;空中院落有利于住户运动、休闲、交流,有利于空中车位自然采光通风。
可选的,所述核心筒设置有疏散楼梯、载人电梯、合用前室,所述疏散楼梯位于核心筒的中部;
所述载人电梯包括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所述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分别对称位于疏散楼梯下方的左侧、右侧,所述奇数楼层第一电梯的左侧设置有载人电梯门、第二电梯的上侧设置有载人电梯门,所述偶数楼层第一电梯的上侧设置有载人电梯门、第二电梯的右侧设置有载人电梯门;
所述合用前室呈多段折线形且外侧为开敞面,所述合用前室包括第一前室和第二前室,所述第一前室环绕设置在第一电梯的上侧和左侧以及第一车位的上侧,所述第二前室环绕设置在第二电梯的上侧和右侧以及第二车位的上侧,所述奇数楼层第二前室的外侧设置有栏杆,所述偶数楼层第一前室的外侧设置有栏杆。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核心筒的面积小、利用率高,合用前室和空中车位自然采光通风,驾乘人员便捷进出核心筒和住宅。
可选的,所述空中院落的内侧呈多段折线形且外侧为开敞面,所述第一院落设在奇数楼层,所述第二院落设在偶数楼层,所述第一院落的内侧与第一前室的外侧呈环绕连接,所述第二院落的内侧与第二前室的外侧呈环绕连接,所述空中院落为两个自然层高度,所述空中院落的下层与合用前室水平连接,所述空中院落的上层与合用前室悬空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合用前室自然采光通风;每层设置空中院落有利于住户通达,避免住户通过载人电梯和疏散楼梯上下空中院落造成交通不便,有利于降低载人电梯能耗。
可选的,所述第一户型和第二户型均设置有一个客餐厅、一个厨房、一个空中花园,所述客餐厅、厨房和空中花园之间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户型呈L型环绕设置在第一院落左侧、停车楼的左侧和下侧,所述第二户型呈L型环绕设置在第二院落右侧、停车楼的右侧和下侧;
所述奇数楼层第一户型的客餐厅和厨房的门窗设置在上侧外墙面、第二户型的客餐厅和厨房的门窗设置在下侧外墙面,所述偶数楼层第一户型的客餐厅和厨房的门窗设置在下侧外墙面、第二户型的客餐厅和厨房的门窗设置在上侧外墙面;
所述空中花园均与客餐厅和厨房开设门窗的外墙面连接,所述空中花园为两个自然层高度,所述奇数楼层的两个空中花园与偶数楼层的两个空中花园呈田字形对称设置,所述空中花园垂直方向的上一层楼的外墙面全封闭,所述奇数楼层第一户型的空中花园设置通往奇数楼层第一院落的门窗,所述偶数楼层第二户型的空中花园设置通往偶数楼层第二院落的门窗。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第一户型和第二户型的空中花园呈田字形平行对称设置,均具有两个自然层高度,均与客餐厅和厨房开设门窗的外墙面连接,垂直方向的上一层楼的外墙面全封闭,空中花园之间安全私密性高,空中花园与住宅之间的安全私密性高;通过空中院落进出空中花园,然后进出住宅,有利于消防疏散。
可选的,所述楼房的第一户型左侧的外墙面全封闭、第二户型右侧的外墙面全封闭,所述楼房的左侧和右侧均可拼接山墙面全封闭的拼接建筑;
所述左侧拼接建筑的右侧上方的空中花园设置在偶数楼层,右侧下方的空中花园设置在奇数楼层;
所述右侧拼接建筑的左侧上方的空中花园设置在奇数楼层,左侧下方的空中花园设置在偶数楼层。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多个单元拼接设置,有利于做足容积率、降低建筑高度、降低建安成本、减少公摊面积。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7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电梯井左右两侧的墙面上设置平行对称的两个载车电梯门,首层的入口车道和出口车道均与一个载车电梯门连接且平行对称,第一车位和第二车位均与一个载车电梯门连接且平行对称,入口车道垂直对应第一车位,出口车道垂直对应第二车位;在入口车道、出口车道、载车电梯、第一车位和第二车位内均设置了多个固定定位条、多个升降定位条、多个传感器、多个可视对讲器,实现车辆在入口车道、出口车道、载车电梯、第一车位和第二车位内均能呈水平直线行驶且快速进出,交通效率高,避免撞击墙面和载车电梯;停车楼首层以上的楼层不用单独设置空中车道,车辆不用转弯、掉头、相向行驶、侧方位停车、倒车出入库,人车完全分流,车辆不堵塞,大幅提高交通效率、减少停车楼面积,建筑体块小、面宽小、密度小、结构跨度小、结构安全耐久性强、建安成本低、实用性强。
2.空中车位的开敞面与合用前室连接,实现空中车位自然采光通风、驾乘人员快速疏散和便捷入户、人车分流,避免人员伤亡、车辆损伤、交通堵塞,交通效率高。
3.停车楼相邻的住宅楼墙面仅设置入户门,不设置住宅的其他门窗,住宅的安全私密性强。
4.住宅楼的每层均设置空中院落,便于住户进出空中院落,避免上层住宅到下层空中院落不方便。
5.空中院落内仅设置住宅入户门,不设置住宅的其他门窗,避免空中院落干扰住宅,住宅的安全私密性强。
6.本住宅的客餐厅和厨房面向空中花园设置门窗,本住宅的其他功能区面向空中花园不设置门窗,空中花园垂直方向的上一层楼的外墙面全封闭,空中花园和住宅的安全私密性强。
7.住宅的山墙面全封闭,可拼接建筑,有利于做足容积率、降低建筑高度、降低建安成本、减少公摊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奇数楼层与偶数楼层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首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载车电梯轿厢的长边立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载车电梯轿厢的短边立面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载车电梯的出入口立面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住宅楼出入口立面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1奇数楼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1偶数楼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楼房与拼接建筑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楼房;2、住宅楼;3、停车楼;4、地面车道;41、入口车道;42、出口车道;5、电梯井;6、空中车位;61、第一车位;62、第二车位;7、载车电梯;71、载车电梯门;711、第一载车电梯门;712、第二载车电梯门;72、轿厢底板;73、轿厢墙板;8、传感器;81、第一高位传感器;82、第二高位传感器;83、第一低位传感器;84、第二低位传感器;85、第三低位传感器;9、定位条;91、固定定位条;911、车道固定定位条;912、轿厢固定定位条;913、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914、车位第二固定定位条;92、升降定位条;921、入口升降定位条;922、出口升降定位条;923、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4、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10、可视对讲器;101、第一可视对讲器;102、第二可视对讲器;103、第三可视对讲器;11、中央控制器;12、合用前室;121、第一前室;122、第二前室;13、核心筒;14、空中院落;141、第一院落;142、第二院落;15、第一户型;16、第二户型;17、疏散楼梯;18、载人电梯;181、第一电梯;182、第二电梯;183、载人电梯门;19、客餐厅;20、厨房;21、空中花园;22、门窗。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9,包括楼房1,楼房1包括住宅楼2和停车楼3,楼房1包括多个楼层,多个楼层包括多个奇数楼层和多个偶数楼层,住宅楼2的楼层与停车楼3的楼层一一对应,停车楼3包括地面车道4、电梯井5和空中车位6;住宅楼2与停车楼3的楼层数量相同且水平连接,有利于驾乘人员便捷入户。
结合图1、图2、图7和图8,电梯井5内设置有载车电梯7,载车电梯7设置有两个平行对称的载车电梯门71,空中车位6包括第一车位61和第二车位62,第一车位61和第二车位62平行对称位于电梯井5的两侧且连接载车电梯门71,第一车位61和第二车位62与住宅楼2内的户型一一对应;空中车位6直接连接载车电梯7,避免设置空中车道,有利于大幅提高交通效率、减少停车楼3的面积,行驶更安全;空中车位6为户属车位,有利于提高交通效率、不设置空中车道。
结合图1、图2,停车楼3的首层设置有地面车道4,地面车道4包括入口车道41和出口车道42,入口车道41和出口车道42平行对称位于电梯井5的两侧且连接载车电梯门71,入口车道41垂直位于第一车位61的下方,出口车道42垂直位于第二车位62的下方;地面车道4为直线形,两个载车电梯门71一进一出,有利于车辆在地面车道4与载车电梯7之间均呈水平直线行驶,车辆不用在首层掉头、转弯,大幅提高交通效率,同时避免车辆撞墙。
结合图1~图9,地面车道4、载车电梯7和空中车位6均设置有多个传感器8、多个定位条9、多个可视对讲器10,传感器包括8第一高位传感器81、第二高位传感器82、第一低位传感器83、第二低位传感器84、第三低位传感器85,定位条9包括固定定位条91和升降定位条92,固定定位条91包括车道固定定位条911、轿厢固定定位条912、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913、车位第二固定定位条914,升降定位条92包括入口升降定位条921、出口升降定位条922、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可视对讲器10包括第一可视对讲器101、第二可视对讲器102、第三可视对讲器103;传感器8用于采集车辆信息,定位条9用于阻挡车辆并确保其在一定范围内行驶,可视对讲器10用于提示驾乘人员操作、驾乘人员向载车电梯7传递上下楼层的命令、驾乘人员紧急情况下联系停车楼3的管理人员。
结合图2,楼房1设置一个中央控制器11,中央控制器11位于首层;传感器8、定位条9、可视对讲器10和中央控制器11共同促进车辆在地面车道4、载车电梯7和空中车位6之间均呈水平直线行驶,大幅提高交通效率。
结合图1、图2、图7和图8,车辆在入口车道41内呈水平直线进入载车电梯7内、经载车电梯7到达空中车位6所在的楼层后、呈水平直线驶入对应的空中车位6内,驾乘人员经合用前室12返回住宅,交通效率高。
结合图1、图2、图7和图8,车辆在空中车位6内呈水平直线进入载车电梯7并下降至首层后,从载车电梯7驶出至出口车道42并呈水平直线驶出住宅楼2,交通效率高。
结合图2,地面车道4内设置有第一高位传感器81、第一低位传感器83、车道固定定位条911、入口升降定位条921、出口升降定位条922、第一可视对讲器101。
结合图2、图5和图6,第一高位传感器81位于入口车道41和出口车道42所在的楼房1外墙面的左右两侧的上部,入口车道41的第一高位传感器81用于采集车辆停放指定空中车位6的信息,出口车道42的第一高位传感器81用于采集车辆远离楼房1和逆向行驶的信息,第一低位传感器83位于载车电梯门71所在的电梯井5外墙面的左右两侧的下部、用于采集车辆距离载车电梯门71的距离;第一高位传感器81可远距离识别车辆信息,有利于控制载车电梯7提前下降至首层,有利于出口升降定位条922提前升起并阻挡车辆逆向行驶;第一低位传感器83用于监控车辆在车道固定定位条911内是否直线行驶、监控车辆距离载车电梯门71的距离;中央控制器11根据第一低位传感器83的探测数据,控制第一可视对讲器101向驾驶员播报语音信息,帮助驾驶员直线行驶,避免车辆撞击载车电梯门71。
结合图2、图5和图6,车道固定定位条911、入口升降定位条921和出口升降定位条922均位于地面,车道固定定位条911平行对称于入口车道41和出口车道42前进方向的左右两侧且水平方向在载车电梯门71的范围内、用于限定车辆在地面车道4和载车电梯7内呈水平直线行驶,入口升降定位条921垂直位于入口车道41的车道固定定位条911之间且远离载车电梯门71、用于阻挡车辆前进并控制车辆与载车电梯门71的距离,出口升降定位条922位于出口车道42所在的楼房1边缘、用于阻挡车辆逆向驶入出口车道42,入口升降定位条921和出口升降定位条922下降后的顶面均与地面水平;车道固定定位条911与轿厢固定定位条912呈水平直线,有利于车辆在地面车道4与载车电梯7之间呈水平直线行驶。
结合图2、图5和图6,第一可视对讲器101位于载车电梯门71所在的电梯井5的外墙面上,用于驾驶员观看等待时间、听取广播信息和联系中央控制器11。
结合图2、图5和图6,第一高位传感器81和第一低位传感器83将车辆信息传送至中央控制器11,中央控制器11自动控制载车电梯7下降至首层并打开一侧的载车电梯门71、在车辆驶入入口车道41后控制入口升降定位条921升起、在入口一侧的载车电梯门71打开后控制入口升降定位条921下降、在出口一侧的载车电梯门71打开后控制出口升降定位条922下降、在车辆远离载车电梯门71后关闭载车电梯门71、在车辆远离楼房1后控制出口升降定位条922升起、控制第一可视对讲器101向驾驶员播报车辆状态和操作提示。
结合图1~图4、图7和图8,载车电梯7内设置有轿厢底板72、轿厢墙板73、第二高位传感器82、第二低位传感器84、轿厢固定定位条912、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和第二可视对讲器102。
结合图1~图4、图7和图8,载车电梯门71包括第一载车电梯门711和第二载车电梯门712,第一载车电梯门711位于左侧的轿厢墙板73上,第二载车电梯门712位于右侧的轿厢墙板73上,第一载车电梯门711与第二载车电梯门712平行对称;第一载车电梯门711连接第一车位61,第二载车电梯门712连接第二车位62,便于车辆快速进出载车电梯7,有利于不设置空中车道。
结合图1~图4、图7和图8,第二高位传感器82位于左侧轿厢墙板73和右侧轿厢墙板73上部的左右两侧、用于采集车辆两侧门窗的开关状态和人员出入状态,第二低位传感器84嵌入第一载车电梯门711和第二载车电梯门712、用于采集车辆距离载车电梯门71的距离;中央控制器11根据第二高位传感器82和第二低位传感器84的探测数据,控制第二可视对讲器102向驾驶员播报语音提示,帮助驾驶员直线行驶,避免车辆撞击载车电梯门71。
结合图1~图4、图7和图8,轿厢固定定位条912、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均位于轿厢底板72,轿厢固定定位条912平行对称于轿厢底板72的两侧且与车道固定定位条911和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913水平、用于限定车辆在地面车道4和载车电梯7及空中车位6内呈水平直线行驶,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垂直位于轿厢固定定位条912之间且远离第一载车电梯门711、用于阻挡车辆撞击第一载车电梯门711并控制车辆与第一载车电梯门711的距离,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垂直位于轿厢固定定位条912之间且远离第二载车电梯门712、用于阻挡车辆撞击第二载车电梯门712并控制车辆与第二载车电梯门712的距离,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下降后的顶面与轿厢底板72水平,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与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平行对称。
结合图1~图4、图7和图8,第二可视对讲器102位于上侧轿厢墙板73和下侧轿厢墙板73上,用于驾驶员观看等待时间、听取广播信息和联系中央控制器11。
结合图1~图4、图7和图8,第二高位传感器82和第二低位传感器84将车辆信息传送至中央控制器11,中央控制器11自动控制载车电梯7升降至相应楼层并同时控制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升降,车辆从首层进入载车电梯7时、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下降、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上升,车辆下降至首层时、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均下降,车辆在第一车位61与载车电梯7之间进出均是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下降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上升,车辆停在第二车位62和载车电梯7之间进出均是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上升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下降,中央控制器11控制第二可视对讲器102向驾驶员播报车辆状态和操作提示。
结合图1、图2、图5、图7和图8,空中车位6设置为长方形且与载车电梯门71连接,空中车位6的上侧为开敞面,空中车位6内设置有第三低位传感器85、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913、车位第二固定定位条914和第三可视对讲器103;第一车位61连接第一载车电梯门711,第二车位62连接第二载车电梯门712,空中车位6与载车电梯7之间不用设置空中车道,缩短交通距离,避免车辆转弯、掉头、相向行驶、侧方位停车,车辆安全快捷的进出空中车位6和载车电梯7,交通效率高;空中车位自然采光通风,有利于身心健康、消防安全。
结合图1、图2、图5、图7和图8,第三低位传感器85位于载车电梯门71所在的电梯井5外墙面的左右两侧的下部、用于采集车辆距离载车电梯门71的距离;中央控制器11根据第三低位传感器85的探测数据,控制第三可视对讲器103向驾驶员播报语音提示,帮助驾驶员直线行驶,避免车辆撞击载车电梯门71。
结合图1、图2、图7和图8,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913和车位第二固定定位条914位于空中车位6的地面上,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913平行对称位于空中车位6的两侧且与轿厢固定定位条912水平、用于限定车辆在空中车位6和载车电梯7内呈水平直线行驶,车位第二固定定位条914垂直位于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913之间且远离载车电梯门71、用于阻挡车辆且控制车辆与墙面的距离;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913与轿厢固定定位条912呈水平直线,有利于车辆在空中车位6与载车电梯7之间呈水平直线行驶。
结合图1、图2、图5、图7和图8,第三可视对讲器103位于载车电梯门71所在的电梯井5的外墙面上,用于驾驶员观看等待时间、听取广播信息和联系中央控制器11。
结合图1、图2、图5、图7和图8,第三低位传感器85将车辆信息传送至中央控制器11,中央控制器11自动控制载车电梯7上升至车辆所在的楼层并打开载车电梯门71、载车电梯门71在车辆进出轿厢后关闭、第三可视对讲器103向驾驶员播报车辆状态和操作提示。
结合图1、图7和图8,住宅楼2设置有核心筒13、空中院落14、第一户型15和第二户型16,核心筒13与电梯井5的上侧连接且与停车楼3呈品字形对称设置,空中院落14包括第一院落141和第二院落142,第一院落141、第二院落142分别对称位于核心筒13的左侧和右侧,第一户型15、第二户型16分别环绕设置在停车楼3和空中院落14的不同的侧面,第一户型15与第二户型16平行对称;电梯井5嵌入设置于住宅楼2内,楼房1总体呈左右对称设置,有利于第一车位61和第二车位62的驾乘人员均能快速进出核心筒13、第一户型15、第二户型16;空中车位6连接空中院落14有利于空中车位6自然采光通风,有利于驾乘人员利用空中院落14进行消防疏散。
结合图1、图7和图8,核心筒13设置有疏散楼梯17、载人电梯18、合用前室12,疏散楼梯17位于核心筒13的中部。
结合图1、图7和图8,载人电梯18包括第一电梯181和第二电梯182,第一电梯181和第二电梯182分别对称位于疏散楼梯17下方的左侧、右侧,奇数楼层第一电梯181的左侧设置有载人电梯门183、第二电梯182的上侧设置有载人电梯门183,偶数楼层第一电梯181的上侧设置有载人电梯门183、第二电梯182的右侧设置有载人电梯门183;奇数楼层载人电梯18与偶数楼层载人电梯18开设载人电梯门183的位置不同,有利于控制合用前室12的面积、便于住户快捷入户、便于空中院落绿化。
结合图1、图7和图8,合用前室12呈多段折线形且外侧为开敞面,合用前室12包括第一前室121和第二前室122,第一前室121环绕设置在第一电梯181的上侧和左侧以及第一车位61的上侧,第二前室122环绕设置在第二电梯182的上侧和右侧以及第二车位62的上侧,奇数楼层第二前室122的外侧设置有栏杆,偶数楼层第一前室121的外侧设置有栏杆;合用前室12将空中车位6、空中院落14、疏散楼梯17、载人电梯18和住宅有机连接。
结合图1、图7和图8,空中院落14的内侧呈多段折线形且外侧为开敞面,第一院落141设在奇数楼层,第二院落142设在偶数楼层,第一院落141的内侧与第一前室121的外侧呈环绕连接,第二院落142的内侧与第二前室122的外侧呈环绕连接,空中院落14为两个自然层高度,空中院落14的下层与合用前室12水平连接,空中院落14的上层与合用前室12悬空连接;住宅楼2每层均设置空中院落14,奇数楼层空中院落141与偶数楼层空中院落142对称设置。
结合图1、图7和图8,第一户型15和第二户型16均设置有一个客餐厅19、一个厨房20、一个空中花园21,客餐厅19、厨房20和空中花园21之间一一对应,第一户型15呈L型环绕设置在第一院落141左侧、停车楼3的左侧和下侧,第二户型16呈L型环绕设置在第二院落142右侧、停车楼3的右侧和下侧。
结合图7和图8,奇数楼层第一户型15的客餐厅19和厨房20的门窗22设置在上侧外墙面、第二户型16的客餐厅19和厨房20的门窗22设置在下侧外墙面,偶数楼层第一户型15的客餐厅19和厨房20的门窗22设置在下侧外墙面、第二户型16的客餐厅19和厨房20的门窗22设置在上侧外墙面;客餐厅19和厨房20并列设置,通过将客厅和厨房20进行上下对调,实现门窗22开启方向的转换和空中花园21的同步转换。
结合图7和图8,空中花园21均与客餐厅19和厨房20开设门窗22的外墙面连接,空中花园21为两个自然层高度,奇数楼层的两个空中花园21与偶数楼层的两个空中花园21呈田字形对称设置,空中花园21垂直方向的上一层楼的外墙面全封闭,奇数楼层第一户型15的空中花园21设置通往奇数楼层第一院落141的门窗22,偶数楼层第二户型16的空中花园21设置通往偶数楼层第二院落142的门窗22;奇数楼层的两个空中花园21与偶数楼层的两个空中花园21呈田字形对称设置,有利于实现空中花园之间相距较远且互不干扰;空中花园21垂直方向的上一层楼的外墙面全封闭,避免上层住宅的人员听见下层空中花园说话、向下层空中花园扔杂物、跳跃至下层空中花园、下层空中花园的人员攀爬入上层住宅,提高上层住宅与下层空中花园之间的安全私密性。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
1、载车电梯7设置两个平行对称的载车电梯门71,载车电梯门71连接平行对称的入口车道41、出口车道42、第一车位61、第二车位62,载车电梯7与空中车位6之间不用设置空中车道,缩短交通距离,避免车辆转弯、掉头、相向行驶、侧方位停车、倒车出入库,避免车辆中途停放在空中车道上和人员在空中车道上造成交通堵塞,从而提高交通效率。
2、地面车道4、载车电梯7和空中车位6内均设置有固定定位条91,固定定位条91处于同一水平直线,限定车辆在一定范围内呈水平直线行驶,行驶简单,避免撞击墙面和载车电梯7,从而提高交通效率。
3、地面车道4和载车电梯7内均设置有升降定位条92,用于阻挡车辆撞击载车电梯门71,避免交通事故,从而提高交通效率。
4、中央控制器11根据传感器8的探测数据,控制可视对讲器10向驾驶人员播报语音提示,帮助驾驶员行驶,从而提高交通效率。
5、第二可视对讲器102可用于驾乘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联系停车楼的管理人员,得到相应帮助,避免车辆长期在载车电梯7内,有利于提高载车电梯7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交通效率。
实施例2:
结合图1和图9,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为实现城市花园建筑的拼接,楼房1的第一户型15左侧的外墙面全封闭、第二户型16右侧的外墙面全封闭,楼房1的左侧和右侧均可拼接山墙面全封闭的拼接建筑;左侧拼接建筑的右侧上方的空中花园21设置在偶数楼层,右侧下方的空中花园21设置在奇数楼层;右侧拼接建筑的左侧上方的空中花园21设置在奇数楼层,左侧下方的空中花园21设置在偶数楼层;楼房1与拼接建筑相邻的空中花园21呈奇数楼层与偶数楼层错位设置。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房(1),所述楼房(1)包括住宅楼(2)和停车楼(3),所述楼房(1)包括多个楼层,多个所述楼层包括多个奇数楼层和多个偶数楼层,所述住宅楼(2)的楼层与停车楼(3)的楼层一一对应,所述停车楼(3)包括地面车道(4)、电梯井(5)和空中车位(6);
所述电梯井(5)内设置有载车电梯(7),所述载车电梯(7)设置有两个平行对称的载车电梯门(71),所述空中车位(6)包括第一车位(61)和第二车位(62),所述第一车位(61)和第二车位(62)平行对称位于电梯井(5)的两侧且连接载车电梯门(71),所述第一车位(61)和第二车位(62)与住宅楼(2)内的户型一一对应;
所述停车楼(3)的首层设置有地面车道(4),所述地面车道(4)包括入口车道(41)和出口车道(42),所述入口车道(41)和出口车道(42)平行对称位于电梯井(5)的两侧且连接载车电梯门(71),所述入口车道(41)垂直位于第一车位(61)的下方,所述出口车道(42)垂直位于第二车位(62)的下方;
所述地面车道(4)、载车电梯(7)和空中车位(6)均设置有多个传感器(8)、多个定位条(9)、多个可视对讲器(10),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高位传感器(81)、第二高位传感器(82)、第一低位传感器(83)、第二低位传感器(84)、第三低位传感器(85),所述定位条(9)包括固定定位条(91)和升降定位条(92),所述固定定位条(91)包括车道固定定位条(911)、轿厢固定定位条(912)、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913)、车位第二固定定位条(914),所述升降定位条(92)包括入口升降定位条(921)、出口升降定位条(922)、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所述可视对讲器(10)包括第一可视对讲器(101)、第二可视对讲器(102)、第三可视对讲器(103);
所述楼房(1)设置一个中央控制器(11),所述中央控制器(11)位于首层;
车辆在入口车道(41)内呈水平直线进入载车电梯(7)内、经载车电梯(7)到达空中车位(6)所在的楼层后、呈水平直线驶入对应的空中车位(6)内,驾乘人员经合用前室(12)返回住宅;
车辆在空中车位(6)内呈水平直线进入载车电梯(7)并下降至首层后,从载车电梯(7)驶出至出口车道(42)并呈水平直线驶出住宅楼(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车道(4)内设置有第一高位传感器(81)、第一低位传感器(83)、车道固定定位条(911)、入口升降定位条(921)、出口升降定位条(922)、第一可视对讲器(101);
所述第一高位传感器(81)位于入口车道(41)和出口车道(42)所在的楼房(1)外墙面的左右两侧的上部,所述入口车道(41)的第一高位传感器(81)用于采集车辆停放指定空中车位(6)的信息,所述出口车道(42)的第一高位传感器(81)用于采集车辆远离楼房(1)和逆向行驶的信息,所述第一低位传感器(83)位于载车电梯门(71)所在的电梯井(5)外墙面的左右两侧的下部、用于采集车辆距离载车电梯门(71)的距离;
所述车道固定定位条(911)、入口升降定位条(921)和出口升降定位条(922)均位于地面,所述车道固定定位条(911)平行对称于入口车道(41)和出口车道(42)前进方向的左右两侧且水平方向在载车电梯门(71)的范围内、用于限定车辆在地面车道(4)和载车电梯(7)内呈水平直线行驶,所述入口升降定位条(921)垂直位于入口车道(41)的车道固定定位条(911)之间且远离载车电梯门(71)、用于阻挡车辆前进并控制车辆与载车电梯门(71)的距离,所述出口升降定位条(922)位于出口车道(42)所在的楼房(1)边缘、用于阻挡车辆逆向驶入出口车道(42),所述入口升降定位条(921)和出口升降定位条(922)下降后的顶面均与地面水平;
所述第一可视对讲器(101)位于载车电梯门(71)所在的电梯井(5)的外墙面上,用于驾驶员观看等待时间、听取广播信息和联系中央控制器(11);
所述第一高位传感器(81)和第一低位传感器(83)将车辆信息传送至中央控制器(11),所述中央控制器(11)自动控制载车电梯(7)下降至首层并打开一侧的载车电梯门(71)、在车辆驶入入口车道(41)后控制入口升降定位条(921)升起、在入口一侧的载车电梯门(71)打开后控制入口升降定位条(921)下降、在出口一侧的载车电梯门(71)打开后控制出口升降定位条(922)下降、在车辆远离载车电梯门(71)后关闭载车电梯门(71)、在车辆远离楼房(1)后控制出口升降定位条(922)升起、控制第一可视对讲器(101)向驾驶员播报车辆状态和操作提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电梯(7)内设置有轿厢底板(72)、轿厢墙板(73)、第二高位传感器(82)、第二低位传感器(84)、轿厢固定定位条(912)、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和第二可视对讲器(102);
所述载车电梯门(71)包括第一载车电梯门(711)和第二载车电梯门(712),所述第一载车电梯门(711)位于左侧的轿厢墙板(73)上,所述第二载车电梯门(712)位于右侧的轿厢墙板(73)上,所述第一载车电梯门(711)与第二载车电梯门(712)平行对称;
所述第二高位传感器(82)位于左侧轿厢墙板(73)和右侧轿厢墙板(73)上部的左右两侧、用于采集车辆两侧门窗的开关状态和人员出入状态,所述第二低位传感器(84)嵌入第一载车电梯门(711)和第二载车电梯门(712)、用于采集车辆距离载车电梯门(71)的距离;
所述轿厢固定定位条(912)、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均位于轿厢底板(72),所述轿厢固定定位条(912)平行对称于轿厢底板(72)的两侧且与车道固定定位条(911)和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913)水平、用于限定车辆在地面车道(4)和载车电梯(7)及空中车位(6)内呈水平直线行驶,所述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垂直位于轿厢固定定位条(912)之间且远离第一载车电梯门(711)、用于阻挡车辆撞击第一载车电梯门(711)并控制车辆与第一载车电梯门(711)的距离,所述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垂直位于轿厢固定定位条(912)之间且远离第二载车电梯门(712)、用于阻挡车辆撞击第二载车电梯门(712)并控制车辆与第二载车电梯门(712)的距离,所述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下降后的顶面与轿厢底板(72)水平,所述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与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平行对称;
所述第二可视对讲器(102)位于上侧轿厢墙板(73)和下侧轿厢墙板(73)上,用于驾乘人员观看等待时间、听取广播信息和联系中央控制器(11);
所述第二高位传感器(82)和第二低位传感器(84)将车辆信息传送至中央控制器(11),所述中央控制器(11)自动控制载车电梯(7)升降至相应楼层并同时控制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升降,车辆从首层进入载车电梯(7)时、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下降、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上升,车辆下降至首层时、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均下降,车辆在第一车位(61)与载车电梯(7)之间进出均是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下降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上升,车辆停在第二车位(62)和载车电梯(7)之间进出均是轿厢第一升降定位条(923)上升和轿厢第二升降定位条(924)下降,所述中央控制器(11)控制第二可视对讲器(102)向驾乘人员播报车辆状态和操作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车位(6)设置为长方形且与载车电梯门(71)连接,所述空中车位(6)的上侧为开敞面,所述空中车位(6)内设置有第三低位传感器(85)、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913)、车位第二固定定位条(914)和第三可视对讲器(103);
所述第三低位传感器(85)位于载车电梯门(71)所在的电梯井(5)外墙面的左右两侧的下部、用于采集车辆距离载车电梯门(71)的距离;
所述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913)和车位第二固定定位条(914)位于空中车位(6)的地面上,所述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913)平行对称位于空中车位(6)的两侧且与轿厢固定定位条(912)水平、用于限定车辆在空中车位(6)和载车电梯(7)内呈水平直线行驶,所述车位第二固定定位条(914)垂直位于车位第一固定定位条(913)之间且远离载车电梯门(71)、用于阻挡车辆且控制车辆与墙面的距离;
所述第三可视对讲器(103)位于载车电梯门(71)所在的电梯井(5)的外墙面上,用于驾驶员观看等待时间、听取广播信息和联系中央控制器(11);
所述第三低位传感器(85)将车辆信息传送至中央控制器(11),所述中央控制器(11)自动控制载车电梯(7)上升至车辆所在的楼层并打开载车电梯门(71)、载车电梯门(71)在车辆进出轿厢后关闭、第三可视对讲器(103)向驾驶员播报车辆状态和操作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楼(2)设置有核心筒(13)、空中院落(14)、第一户型(15)和第二户型(16),所述核心筒(13)与电梯井(5)的上侧连接且与停车楼(3)呈品字形对称设置,所述空中院落(14)包括第一院落(141)和第二院落(142),所述第一院落(141)、第二院落(142)分别对称位于核心筒(13)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户型(15)、第二户型(16)分别环绕设置在停车楼(3)和空中院落(14)的不同的侧面,所述第一户型(15)与第二户型(16)平行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筒(13)设置有疏散楼梯(17)、载人电梯(18)、合用前室(12),所述疏散楼梯(17)位于核心筒(13)的中部;
所述载人电梯(18)包括第一电梯(181)和第二电梯(182),所述第一电梯(181)和第二电梯(182)分别对称位于疏散楼梯(17)下方的左侧、右侧,所述奇数楼层第一电梯(181)的左侧设置有载人电梯门(183)、第二电梯(182)的上侧设置有载人电梯门(183),所述偶数楼层第一电梯(181)的上侧设置有载人电梯门(183)、第二电梯(182)的右侧设置有载人电梯门(183);
所述合用前室(12)呈多段折线形且外侧为开敞面,所述合用前室(12)包括第一前室(121)和第二前室(122),所述第一前室(121)环绕设置在第一电梯(181)的上侧和左侧以及第一车位(61)的上侧,所述第二前室(122)环绕设置在第二电梯(182)的上侧和右侧以及第二车位(62)的上侧,所述奇数楼层第二前室(122)的外侧设置有栏杆,所述偶数楼层第一前室(121)的外侧设置有栏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院落(14)的内侧呈多段折线形且外侧为开敞面,所述第一院落(141)设在奇数楼层,所述第二院落(142)设在偶数楼层,所述第一院落(141)的内侧与第一前室(121)的外侧呈环绕连接,所述第二院落(142)的内侧与第二前室(122)的外侧呈环绕连接,所述空中院落(14)为两个自然层高度,所述空中院落(14)的下层与合用前室(12)水平连接,所述空中院落(14)的上层与合用前室(12)悬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户型(15)和第二户型(16)均设置有一个客餐厅(19)、一个厨房(20)、一个空中花园(21),所述客餐厅(19)、厨房(20)和空中花园(21)之间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户型(15)呈L型环绕设置在第一院落(141)左侧、停车楼(3)的左侧和下侧,所述第二户型(16)呈L型环绕设置在第二院落(142)右侧、停车楼(3)的右侧和下侧;
所述奇数楼层第一户型(15)的客餐厅(19)和厨房(20)的门窗(22)设置在上侧外墙面、第二户型(16)的客餐厅(19)和厨房(20)的门窗(22)设置在下侧外墙面,所述偶数楼层第一户型(15)的客餐厅(19)和厨房(20)的门窗(22)设置在下侧外墙面、第二户型(16)的客餐厅(19)和厨房(20)的门窗(22)设置在上侧外墙面;
所述空中花园(21)均与客餐厅(19)和厨房(20)开设门窗(22)的外墙面连接,所述空中花园(21)为两个自然层高度,所述奇数楼层的两个空中花园(21)与偶数楼层的两个空中花园(21)呈田字形对称设置,所述空中花园(21)垂直方向的上一层楼的外墙面全封闭,所述奇数楼层第一户型(15)的空中花园(21)设置通往奇数楼层第一院落(141)的门窗(22),所述偶数楼层第二户型(16)的空中花园(21)设置通往偶数楼层第二院落(142)的门窗(22)。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房(1)的第一户型(15)左侧的外墙面全封闭、第二户型(16)右侧的外墙面全封闭,所述楼房(1)的左侧和右侧均可拼接山墙面全封闭的拼接建筑;
所述左侧拼接建筑的右侧上方的空中花园(21)设置在偶数楼层,右侧下方的空中花园(21)设置在奇数楼层;
所述右侧拼接建筑的左侧上方的空中花园(21)设置在奇数楼层,左侧下方的空中花园(21)设置在偶数楼层。
CN202410106926.2A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 Pending CN1177385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6926.2A CN117738527A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6926.2A CN117738527A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8527A true CN117738527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56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06926.2A Pending CN117738527A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3852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09270B1 (en) Multilevel building with ramp
US3744193A (en) High-rise versatile mobile home structure
CN105525762A (zh) 现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方法
CN112096131B (zh) 一种交通枢纽综合体人员疏散设施
US6079520A (en) Method of retro-fitting elevators to existing buildings
KR20140109060A (ko) 독립 드라이브인 주거시설
CN117738527A (zh) 一种空中停车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
CN110965832B (zh) 一种空中街巷式智能停车建筑结构
CN105253747B (zh) 一种设有救援装置的电梯
CN112610048A (zh) 一种多高层建筑的智能人车入户系统
CN111119543B (zh) 一种基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停车装置及方法
CN210763772U (zh) 一种电梯应急救援通道结构
CN212478638U (zh) 一种平层入户式旧楼加装电梯结构
CN212562624U (zh) 一种旧楼加装电梯楼梯改造平层入户结构
CN216076557U (zh) 一种自走式立体停车库
CN213953115U (zh) 一种高层住宅门厅建筑用消防疏散通道结构
CN213953150U (zh) 节能型复式地下车库
JP3567298B2 (ja) 駐車場つきの建物
CN220845010U (zh) 用于旧楼或新楼装建电梯的梯廊组合循顶通道
JP2714500B2 (ja) 高層建物に於ける駐車施設
CN111809907A (zh) 一种平层入户式旧楼加装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1321936U (zh) 一种复式车库
JP7488347B2 (ja) 立体駐車システム
CN220412553U (zh) 一种户外电梯
CN211081184U (zh) 一种立体停车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