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8408A - 预制外围护系统、预制结构、建筑物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预制外围护系统、预制结构、建筑物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8408A
CN117738408A CN202311023754.4A CN202311023754A CN117738408A CN 117738408 A CN117738408 A CN 117738408A CN 202311023754 A CN202311023754 A CN 202311023754A CN 117738408 A CN117738408 A CN 117738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wall
hanging
wall pane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37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则森
于跃
石卉
陈雨濛
李新伟
王惜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237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384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38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84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外围护系统、预制结构、建筑物及施工方法,该预制外围护系统包括:预制外墙板和用于安装在外墙外表面的多套挂接底座组件;预制外墙板包括与挂接底座组件配合使用的挂接件,挂接件设置在一体化外墙板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挂接件用于与挂接底座组件连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摒弃了传统粘结锚固的方式,基于挂接底座组件和挂接件进行挂接,能够使预制外墙板与外墙形成可靠连接,不易引起墙板开裂、空鼓、脱落等风险;且施工工序较少,无现场湿贴作业,只需将预制外墙板挂在固定有挂接底座组件的外墙表面进行固定即可完成安装,施工人力投入少,易维护更换。

Description

预制外围护系统、预制结构、建筑物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外围护系统、预制结构、建筑物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外墙板围护系统,通常采用以粘为主、以锚为辅助的粘锚结合的传统连接方式连接外墙板与基层墙体。此种方式对基层墙体的平整度要求高,较依赖于胶粘剂的粘力,耐久性差,容易引起外墙板开裂、空鼓、脱落等风险;并且,该方法施工工序较多,存在大量现场湿贴作业,施工人力投入多,质量控制难度高,后期维护更换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外围护系统、预制结构、建筑物及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外围护系统,包括:预制外墙板和用于安装在外墙外表面的多套挂接底座组件;所述预制外墙板包括与所述挂接底座组件配合使用的挂接件,所述挂接件设置在所述预制外墙板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所述挂接件用于与所述挂接底座组件连接。
可选地,挂接件设置在所述预制外墙板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的边角区域;所述边角区域包括角区域;或者,所述边角区域包括侧边区域,且所述侧边区域两端包含两个所述角区域。
可选地,挂接件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预制外墙板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挂接件的另一侧具有挂钩部,所述挂钩部用于与所述挂接底座组件连接。
可选地,预制外墙板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将所述挂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制外墙板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
可选地,挂接底座组件包括:具有挂接区的底座,以及底座紧固件和被挂接件;所述底座紧固件用于将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墙固定连接;所述被挂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挂接区处,且所述被挂接件用于与所述挂接件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边角区域为所述角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挂接件的数量至少为四个,至少四个所述挂接件分别位于所述预制外墙板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的四个所述角区域处。
可选地,在所述边角区域为所述侧边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挂接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挂接件分别位于所述预制外墙板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相对的两个侧边区域处。
可选地,被挂接件为不锈钢螺栓,或者,被挂接件为向上弯折与所述挂接件适配的型材。
可选地,在所述预制外墙板安装于所述外墙外表面的情况下,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一侧搭设在所述预制外墙板的顶部,所述限位装置的另一侧与所述外墙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预制外墙板安装于所述外墙外表面的情况下,所述预制外墙板与所述外墙之间形成封闭空气间层。
可选地,预制外墙板为保温装饰一体板。
可选地,挂接件具有包边紧固件,所述包边紧固板件沿所述预制外墙板厚度方向包裹在所述预制外墙板的侧边,并部分延伸向所述预制外墙板的朝向室外的一侧表面。
可选地,预制外墙板由室外向室内依次包括:装饰面板、第一粘接层、保温层、第二粘接层、防护背板和反射材料层;各层之间固定连接成为一体结构;所述反射材料层设置在所述防护背板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或者,所述反射材料层设置在所述防护背板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以及所述外墙的外表面。
可选地,保温层为真空绝热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预制结构,包括:如上所述中任意一种预制外围护系统和外墙,所述外墙为预制外墙;所述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挂接底座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墙的外表面,所述预制外墙板通过挂接件与所述挂接底座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预制外墙板与所述外墙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可选地,该预制结构还包括:与所述预制外墙固定连接的预制楼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包括:如上所述任意一种预制结构。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施工方法,包括:在工厂制造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预制外围护系统;将所述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挂接底座组件安装在外墙的外表面;令所述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预制外墙板的挂接件挂接在所述挂接底座组件,并进行板缝处理。
可选地,在工厂制造如上述所述的任意一种预制外围护系统,包括:制造具有所述挂接件的预制外墙板,制造所述挂接底座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案中,提供了一种预制外围护系统,该系统包括提前制造得到的预制外墙板和挂接底座组件。通过在该预制外墙板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设置挂接件,令挂接件能够与挂接底座组件配合使用,在挂接底座组件安装于外墙外表面的情况下,通过将预制外墙板挂在挂接底座组件的简单操作,实现预制外墙板的安装。该预制外围护系统摒弃了传统做法所采用的胶粘剂和专用锚栓的粘结锚固的固定方式,基于所预制的挂接底座组件和挂接件将预制外墙板与外墙挂接在一起,能够使预制外墙板与外墙形成可靠连接,不易引起预制外墙板开裂、空鼓、脱落等风险;并且,针对该预制外围护系统的施工工序较少,不存在现场湿贴作业,只需将预制外墙板挂在固定有挂接底座组件的外墙表面进行固定即可完成安装,施工人力投入少,相应地,针对该预制外围护系统的后期维护更换也更加容易。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案中,提供了一种预制结构,可以在工厂提前制造好已安装有预制外围护系统的外墙,即预制结构,这种一体形式的预制结构不仅能够提高集成度、方便后续的吊装与运输,还可以减少现场湿作业、优化施工工序,提升安装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建筑物,通过利用在工厂提前制造的预制结构建造该建筑物,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现场对建筑物的施工工序,无需在施工现象对外围护系统进行安装。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第四方面提供的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施工方法,通过在工厂提前制造得到预制外围护系统,并基于挂接件和挂接底座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进采用简单的挂接固定方式,将预制外墙板安装在外墙的外表面,实现对外墙安装外围护的操作。该施工方法整体操作难度大大降低,且连接结构更为安全牢固,施工效率高,易安装也易拆卸。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一种预制外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一种挂接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一块预制外墙板和安装有挂接底座组件的外墙挂接为一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多块预制外墙板固定连接在外墙外表面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预制外墙板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的正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四个挂接件分别设置在预制外墙板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的四个角区域处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边角区域为侧边区域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两个挂接件分别设置在预制外墙板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的侧边区域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一种挂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挂接件具有一个挂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一种设置在预制外墙板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中位于下端的内角处的挂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一种设置在预制外墙板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中位于上端的内角处的挂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另一种挂接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一种挂接底座组件的侧视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图4沿B-B剖面的剖视图;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一种具有四个挂接区的挂接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两块水平相邻预制外墙板连接处的俯视图;
图1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两块上下相邻预制外墙板连接处的侧视图;
图1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一种多挂接区的挂接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一种具有向上弯折结构的被挂接件的挂接底座组件的侧视图;
图2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图4沿A-A面的剖视图;
图2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图2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具有包边紧固件的挂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具有包边紧固件的挂接件安装于预制外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两块具有包边紧固件的预制外墙板水平相邻的俯视图;
图2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保温层为复合保温板的预制外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标:
1-预制外墙板、2-挂接底座组件、3-隔热垫片、4-聚乙烯泡沫棒、5-建筑密封胶、6-透气管、7-不燃保温材料、8-装饰金属线条、9-第一角铝、10-限位装置、11-挂接件、12-第一连接件、13-封闭空气间层、14-装饰面板、15-第一粘结层、16-保温层、17-第二粘结层、18-防护背板、19-反射材料层、21-底座、22-底座紧固件、23-被挂接件、111-挂钩部、112-包边紧固件、141-饰面层、142-面板、161-第一保温材料层、162-第二保温材料层、W-外墙、S-射钉、P1-挂接件与预制外墙板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的一侧、P2-挂接件与挂接底座组件连接的一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外围护系统,分别参见图1和图2所示,该预制外围护系统包括:预制外墙板1和用于安装在外墙外表面的多套挂接底座组件2;其中,图1示出了该预制外墙板1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挂接底座组件2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制外墙板1和多套挂接底座组件2能够在非建筑施工场地(如工厂)提前制造得到,且二者可以不必在工厂连接为一体结构,也就是说,在工厂生产得到的预制外墙板1和挂接底座组件2可以为两种独立的建筑构件个体,二者共同称作预制外围护系统。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对于预制外墙板1除挂接件的部分(板部分)的材料、功能和结构不做限定,可以采用任意在非建筑施工场地(如工厂)预制的外墙挂板作为该预制外墙板1除挂接件的部分(板部分)。并且,挂接底座组件2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安装需求进行生产,生产得到的挂接底座组件2是用来安装在外墙外表面的一种连接结构;可以理解,外墙的外表面即为外墙朝向室外一侧的表面,本发明实施例所预制的多套挂接底座组件2能够根据设计图纸固定在外墙外表面的相应位置处。
如图1所示,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与挂接底座组件2配合使用的挂接件11,挂接件11和挂接底座组件2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设置在预制外墙板1朝向外墙一侧表面的挂接件11的具体数量,相应地制造与挂接件11一一对应配合使用的挂接底座组件2,例如,另一个挂接底座组件2对应一个挂接件11;或者,也可以根据不同挂接件11的安装位置与具体结构,进一步减少挂接底座组件2的设置数量,例如,令一个挂接底座组件2对应两个挂接件11,如在两块相邻的预制外墙板1的板缝处安装一套挂接底座组件2,令一套挂接底座组件2分别对应两个相邻预制外墙板1的挂接件1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挂接件11的具体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相应地,只需在外墙外表面安装挂接底座组件2时,将挂接底座组件2安装在外墙外表面上能够与预制外墙板1表面的挂接件11适配的位置即可。例如,挂接件11可以沿预制外墙板1的高度方向竖直设置在该预制外墙板1朝向外墙一侧表面的两侧边以及中间位置处等。
参见图3所示,图3示出了一块预制外墙板1和安装有挂接底座组件2的外墙挂接为一体结构的侧视图,本发明实施例各附图中统一以附图标记W表示该外墙。当挂接底座组件2固定安装在外墙的外表面时,预制外墙板1所具有的挂接件11能够与挂接底座组件2挂接在一起,使得预制外墙板1与外墙连接为一体结构,从而使该外墙成为安装有预制外围护系统的墙体。进一步地,也可以参见图4所示,图4示出了多块预制外墙板1固定连接在外墙外表面的主视图,其中,图4中并未直接示出外墙W。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在该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设置挂接件11,令挂接件11能够与挂接底座组件2配合使用,在挂接底座组件2安装于外墙外表面的情况下,通过将预制外墙板1挂在挂接底座组件2的简单操作,实现预制外墙板1的安装。该预制外围护系统摒弃了传统做法所采用的胶粘剂和专用锚栓的粘结锚固的固定方式,基于所预制的挂接底座组件2和挂接件11将预制外墙板1与外墙挂接在一起,能够使预制外墙板1与外墙形成可靠连接,不易引起预制外墙板1开裂、空鼓、脱落等风险;并且,针对该预制外围护系统的施工工序较少,不存在现场湿贴作业,只需将预制外墙板1挂在固定有挂接底座组件2的外墙表面进行固定即可完成安装,施工人力投入少,相应地,也就该连接结构所带来的挂接的固定方式,使得针对该预制外围护系统的后期维护和更换也更加容易操作。
可选地,参见图5所示,图5示出了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的正视图。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预制外墙板1用于设置挂接件11的一侧表面划分出边角区域,将挂接件11安装在边角区域处。
具体地,该边角区域可以只包括预制外墙板1朝向外墙的一侧表面所对应的四个内角的区域范围,如图5中虚线所框选的区域,即角区域,也就是说,该边角区域可以是角区域,挂接件11可以设置在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的角区域处。如图6所示,挂接件11的数量是四个,分别设置在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的四个角区域(边角区域)处。
或者,参见图7所示,该边角区域除包括角区域以外,还可包括两个角区域之间靠近该预制外墙板1侧部边沿的范围,将靠近该预制外墙板1侧部边沿的范围以及其两端所连接的角区域一并称作侧边区域,如图7中虚线所框选的区域(或者也可以是横边所对应的侧边区域,本发明实施例未直接以图示出此情况);也就是说,该边角区域还可以是侧边区域,其中,该侧边区域的两端包含两个角区域,挂接件11可以设置在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的侧边区域处。如图8所示,挂接件11的数量是两个,分别设置在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的两个侧边区域(边角区域)处。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将该挂接件11安装在边角区域,能够使整块预制外墙板1的四周均与外墙表面实现稳固地固定,避免预制外墙板1因四周未能与外墙全面连接而导致的预制外墙板1移位和晃动等隐患。
可选地,参见图9所示,图9示出了挂接件11的一种具体结构。其中,该挂接件11可以呈L形结构,一侧表面(图9中以P1示出)用于与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另一侧(图9中以P2示出)用于与挂接底座组件2连接。具体地,该挂接件11中用于与挂接底座组件2连接的一侧P2具有挂钩部111,该挂接件11可以通过挂钩部111与挂接底座组件2连接。结合图1和图3所示,挂接件11的一侧表面与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挂接件11的另一侧具有挂钩部111,挂钩部111用于与挂接底座组件2连接(如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于一个挂接件11可以具有几个挂钩部111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如图9所示,一个挂接件11具有两个挂钩部111,且分别位于该挂接件11的两端;或者,参见图10所示,一个挂接件11可以仅包含一个挂钩部111;再或者,一个挂接件11包括两个以上的挂钩部111,如在图9所示的挂接件11的中间位置处再设置至少一个挂钩部111等。
可选地,如图1所示,该预制外墙板1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2,第一连接件12用于将挂接件11固定连接在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可选地,该第一连接件12可以包括:不锈钢螺钉或不锈钢拉铆钉。也就是说,可以采用不锈钢螺钉或不锈钢拉铆钉穿过该挂接件11的一侧表面,并插入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使得该挂接件11与预制外墙板1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边角区域为角区域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挂接件11的数量至少为四个,至少四个挂接件11分别位于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的四个角区域处。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边角区域为角区域的情况下,该挂接件11可以采用如图10所示的具体结构,且至少在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的四个角区域处均设置一个结构如图10所示的挂接件11,形成如图6所示的安装形式。
或者,该挂接件11可以采用组合的形式,将两个结构如图11所示的挂接件11分别设置在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位于下端的两个内角处,并将两个结构如图12所示的挂接件11分别设置在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位于上端的两个内角处,形成如图6所示的安装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当至少两块该结构(具有组合形式的挂接件)的预制外墙板1上下相邻安装在外墙的外表面时,两块预制外墙板1上下相邻的角区域处对应的两个挂接件11可以与跨板设置的一个挂接底座组件2(如图13所示)固定连接。此外,当预制外墙板1的尺寸及重量较大时,也可在四个角区域以外的位置增设挂接件11,以使预制外墙板1能够更加牢固地安装在外墙的外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至少四个挂接件11安装在四个角区域处,能够使整块预制外墙板1的四角均与外墙表面实现稳固地固定,避免预制外墙板1因四周未能与外墙全面连接而导致的预制外墙板1移位和晃动等隐患;同时,仅在四个角区域处设置挂接件11,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工程量和成本。
可选地,在至少四个挂接件11分别安装在四个角区域的情况下,挂接底座组件2包括:具有挂接区的底座21,以及底座紧固件22和被挂接件23;底座紧固件22用于将底座21与外墙固定连接;被挂接件23固定连接在底座21的挂接区处,且被挂接件23用于与挂接件11连接。
可以理解,挂接区表示在挂接底座组件2整体结构中用于挂接预制外墙板1的区域,图3和图13中均以虚线所框选的区域表示挂接区。如图3所示,底座紧固件22可以穿过底座21并插入外墙,使底座21连接在外墙的外表面。被挂接件23则需设置在挂接区处,以穿过底座21的形式与底座21固定连接,或者以焊接的形式与底座21固定连接为一体,使得被挂接件23可以和挂接件11配合使用,使预制外墙板1和外墙挂接连为一体。可以理解,具有被挂接件23的区域即为挂接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套挂接底座组件2可以包括一个挂接区,该挂接区的位置与一个角区域的位置相对应。例如,在挂接件11的结构采用如图10所示的情况下,该挂接底座组件2的结构可以采用如图14所示的结构(图14所示的挂接底座组件2的俯视图可以参见图2所示),即该挂接底座组件2中底座21的尺寸与一个挂接件11的尺寸相匹配,近似于一个角区域的面积,且可以设置在外墙外表面与预制外墙板1的角区域相对应的位置。
或者,一套挂接底座组件2也可以包含多个挂接区,如两个挂接区,两个挂接区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预制外墙板1在角区域处所设置的挂接件11配合使用,例如,在两块水平相邻连接的预制外墙板1的挂接件11均采用如图10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相应地采用结构如图14所示的挂接底座组件2跨板缝设置在两块水平相邻连接的预制外墙板1相邻的两个角区域所对应的位置(外墙外表面的相应位置),如图15所示(图15示出了图4沿B-B剖面的剖视图),使得该挂接底座组件2可以对应两个挂接件11,进一步减少挂接底座组件2的用量。或者,在两块上下相邻连接的预制外墙板1的挂接件11均采用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组合结构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结构如图13和图20所示的挂接底座组件2,图13中的虚线框所表示的区域为一个挂接区,即该挂接底座组件2具有上、下两个挂接区。将该挂接底座组件2跨板缝设置在两块上下相邻连接的预制外墙板1相邻的两个角区域所对应的位置(外墙外表面的相应位置),如图18所示,使得该挂接底座组件2可以对应两个挂接件11,进一步减少挂接底座组件2的用量。
进一步地,在四块相邻连接(形成十字板缝)的预制外墙板1的挂接件11均采用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组合结构的情况下,该挂接底座组件2的结构可以采用如图16所示的具体结构,图16中的虚线框所表示的区域为一个挂接区,即该挂接底座组件2具有四个挂接区,且可以跨十字板缝设置在四块相邻连接的预制外墙板1相邻的四个角区域所对应的位置(外墙外表面的相应位置),结合图17和图18所示,使得该挂接底座组件2可以对应四个挂接件11,进一步减少挂接底座组件2的用量。此外,针对此种情况,该挂接底座组件2的结构也可以是如图19所示的结构,做成该种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更多的挂接件11挂接在该挂接底座组件2的被挂接件23上,无形中增加了多个相应的挂接区,且该结构的挂接底座组件2更易加工。
可选地,在边角区域为侧边区域的情况下,该挂接件11可以采用如图9所示的具体结构,其数量至少为两个,且至少在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相对的两个侧边区域处分别设置一个结构如图9所示的挂接件11,形成如图8所示的安装形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至少两个挂接件11安装在两个相对的侧边区域处,能够使整块预制外墙板1与外墙表面实现稳固地固定,避免预制外墙板1移位和晃动等隐患。
可选地,在至少两个挂接件11分别安装在两个相对的侧边区域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挂接件11与挂接底座组件2连接的一侧至少具有两个挂钩部111,且至少两个挂钩部111分别位于挂接件11的两端,即两个挂钩部111分别位于侧边区域内所包括的两个内角位置处。如图3所示,当挂接件11与挂接底座组件2挂接时,两个挂钩部111能够直接与挂接底座组件2连接。
可选地,在一个挂接件11的两端各具有一个挂钩部111的情况下,挂接底座组件2包括:具有挂接区的底座21、数量不少于挂接区数量的底座紧固件22和被挂接件23;挂接区的数量与挂钩部111的数量相同;底座紧固件22用于将底座21与外墙固定连接;被挂接件23固定连接在底座21的挂接区处,且被挂接件23用于与挂钩部111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挂接区的数量与挂钩部111的数量一致,即一套挂接底座组件2具有两个挂接区,如图3所示,该挂接底座组件2的两个挂接区同样位于其两端,可以理解,在该种情况下,该挂接底座组件2的结构可以是将如图14所示的挂接底座组件2中的底座21竖向延长,并与另一相同结构的挂接底座组件2中的底座21连接,使两个挂接底座组件2形成具有至少两个挂接区的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可以视作一个可竖向设置的挂接底座组件2,即可得到如图3所示的挂接底座组件2。其中,在两个挂接区处分别设置被挂接件23,令挂钩部111与被挂接件23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非挂接区的位置处额外设置底座紧固件22,例如,如图3所示,可以将底座紧固件22设置在底座21中部,用于将该挂接底座组件2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外墙外表面。
可选地,挂接件11为铝合金型材、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
可选地,底座21可以包括:U型钢板、槽钢或铝型材。
可选地,底座紧固件22可以包括:预制铆钉、化学锚栓或后扩底机械锚栓。
可选地,如图2所示,该被挂接件23可以是不锈钢螺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将被挂接件23与底座21连接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地,可以在被挂接件23与挂接件11接触的表面设置尼龙螺栓套进行断热桥。
可选地,如图20所示,被挂接件23为向上弯折且与挂接件11适配的型材,同样地,也可在该被挂接件23与挂接件11接触的表面设置尼龙套进行断热桥。
可选地,如图15所示,该预制外围护系统还包括隔热垫片3,隔热垫片3设置在挂接件111与预制外墙板1之间。
可选地,图21和图22所示,图21为图4沿A-A面的剖视图,图22为图2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在多个预制外墙板1安装于外墙外表面的情况下,板缝处填充有聚乙烯泡沫棒4,作为对板缝处的密封。可选地,该聚乙烯泡沫棒4的直径是板缝缝宽的1.2至1.5倍,例如,该聚乙烯泡沫棒4的直径可以是1.4倍的板缝缝宽,该尺寸可以更好地实现密封。
可选地,如图4(D处)和图21所示,在多个预制外墙板1安装于外墙外表面的情况下,竖向板缝下端的内部设置有透气管6,以增加外围护的透气性。
可选地,如图22所示,聚乙烯泡沫棒4靠近室外的一侧填充有建筑密封胶5,即采用建筑密封胶5进一步嵌缝,其中,该建筑密封胶5可以是硅酮建筑密封胶。
可选地,如图21所示,在多个预制外墙板1跨层安装于上下连接的两个外墙外表面的情况下,层间缝(即图21所示的楼层线处)中设置有满足防火要求的不燃保温材料7,以进行层间封堵;同时,该不燃保温材料7可实现层间空气的封闭。
可选地,如图21所示,该预制外围护系统还包括:与不燃保温材料7粘接的装饰金属线条8,以及与装饰金属线条8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一角铝9;一个第一角铝9的一端与位于上层的外墙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一角铝9的一端与位于下层的外墙固定连接;具体地,可以采用传统连接件如射钉或膨胀螺栓(图21中以附图标记S示出)将第一角铝9与外墙固定连接。
其中,装饰金属线条8呈C字形状包裹粘接不燃保温材料;装饰金属线条8的上端与连接在上层外墙的第一角铝9卡接,装饰金属线条8的下端角铝与下层外墙固定连接。
可选地,如图15、图21(C处)和图22所示,在预制外墙板1安装于外墙外表面的情况下,该预制外围护系统还包括:限位装置10,限位装置10的一侧搭设在预制外墙板1的顶部,限位装置10的另一侧与外墙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采用射钉(图中以S表示)将限位装置10与外墙固定连接,以利用限位装置10对预制外墙板1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限位,阻止预制外墙板1向上位移。其中,该限位装置10可为角铝、两条边互相垂直相交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角钢等。
可选地,如图15、图21和图22所示,在预制外墙板1安装于外墙外表面的情况下,预制外墙板1与外墙之间形成封闭空气间层13。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在外墙表面所设置的挂接底座组件2以及挂接件11,能够使预制外墙板1和外墙之间形成空气间层,而通过对板缝密封、层间封堵等措施,能够使该空气间层形成封闭空气间层13,使得该预制外围护系统在安装至外墙时可具有良好的绝热作用,有利于提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同时能减少墙板保温材料用量,降低墙板自重,利于结构安全,节能环保节材低碳。
可选地,该预制外墙板1为保温装饰一体板,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预制外墙板1可以是集保温和装饰双功能为一体的复合板材。
可选地,参见图23和图24所示,在该预制外墙板1为保温装饰一体板(即复合板材)的情况下,该挂接件11还可进一步具有包边紧固件112。如图23所示,图23示出了具有包边紧固件112的挂接件1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该包边紧固板件112沿预制外墙板1厚度方向包裹在预制外墙板1的侧边,并部分延伸向预制外墙板1的朝向室外的一侧表面,从而加强预制外墙板1各材料间的紧固连接(当两块预制外墙板1相邻时,具有该包边紧固件112的情况可以参见图25所示)。
可选地,参见图15、图17和图25所示,预制外墙板1由室外向室内依次包括:装饰面板14、第一粘接层15、保温层16、第二粘接层17、防护背板18和反射材料层19;各层之间固定连接成为一体结构;反射材料层19设置在防护背板18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或者,反射材料层19设置在防护背板18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以及外墙的外表面。
其中,第一粘接层15和第二粘接层17的材料可以是相同的,即利用第一粘接层15将装饰面板14和保温层16固定在一起,并利用第二粘接层17将保温层16和防护背板18固定在一起。反射材料层19设置在封闭空气间层平行墙面的表面,可以设置在防护背板18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以及外墙的外表面,从而进一步提高预制外墙板1的保温能力,降低其表面辐射率,增强外墙的保温隔热效果;或者,也可仅设置一层反射材料层19,即可以设置在防护背板18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进一步降低成本,减少施工工序。可选地,该反射材料层19可以包括:热反射涂料、热反射膜或经涂塑处理的铝箔。
可选地,参见图15、图17和图25所示,该装饰面板14由室外向室内依次包括:饰面层141和面板142。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面板142朝向室外的一侧进行饰面处理,如在面板142的外表面外喷涂料、贴软磁等,形成饰面层141,使得该预制外墙板1具有装饰功能。
可选地,该面板142可以包括:无机非金属面板,或者,金属面板。可选地,该无机非金属面板包括:硅酸钙板面板或水泥压力板等;该金属面板包括:铝合金板或镀铝锌钢板等。
可选地,在面板142为金属面板的情况下进行四周折边设计,增强结构连接安全性。具体地,如图17所示,该金属面板可以沿预制外墙板1厚度方向,向预制外墙板1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延伸设置,即金属面板可以采用折边设计包裹在预制外墙板1的侧边,并延伸至预制外墙板1与挂接件11连接的一侧表面。
可选地,保温层16为真空绝热板。
其中,基于考量保温层16材料的综合性能、重量、空间等因素,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新型高性能保温材料,即真空绝热板作为该保温层16。真空绝热板不仅燃烧性能为A级,防火安全性高;其热工性能优越,导热系数不高于0.008W/(m.K)。与其他保温材料相比,真空绝热板空间利用率高。例如,若达到同样热工性能,岩棉板所需厚度约为真空绝热板的4.3倍;硅墨烯所需厚度约为真空绝热板的5.3倍,石墨聚苯板所需厚度约为真空绝热板的3.2倍。采用真空绝热板作为保温层16能最大程度地节省空间,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使用面积。此外,在重量方面,若达到同样热工性能,相较于其他A级保温材料,真空绝热板的重量是岩棉板重量的60%以下,是硅墨烯重量的25%以下,即真空绝热板质量更轻,更不易出现断裂的情况。该预制外围护系统能够满足高性能要求并实现墙体减厚减重。
可选地,当面板142为金属面板时,可在保温层16(真空绝热板)与装饰面板14之间增设隔热层。
可选地,如图26所示,保温层16为复合保温板;复合保温板包括:第一保温材料层161和第二保温材料层162;其中,一种保温材料可以是真空绝热板或气凝胶毡等新型高性能A级燃烧性能的保温材料;另一种保温材料162可以是石墨聚苯板、硬泡聚氨酯板、硅墨烯或岩棉板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两种保温材料排布顺序不做限定。例如,在空间条件宽裕的情况下,可将多种保温材料通过粘接层复合使用,以满足重量、经济等其他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预制结构,包括如上所述任意一种预制外围护系统和外墙,该外墙为预制外墙;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挂接底座组件设置在外墙的外表面,预制外墙板通过挂接件与挂接底座组件固定连接,预制外墙板与外墙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换句话说,通过提前在工厂准备好预制外围护系统和某种预制外墙,例如,可以是钢框架墙体,或者,也可以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剪力墙的预制部分(如双层波纹钢板剪力墙、双层平钢板剪力墙、具有双层免拆模板钢筋笼钢柱剪力墙等),并在工厂将该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挂接底座组件安装在该预制外墙的外表面,从而利用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预制外墙板1的挂接件11将预制外墙板1安装在该预制外墙,即可得到形成一体结构的该预制结构;可以理解,该预制结构是在工厂提前制造的安装有预制外围护系统的外墙,可作为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至现场进行进一步施工。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工厂提前制造好已安装有预制外围护系统的外墙,即预制结构,这种一体形式的预制结构不仅能够提高集成度、方便后续的吊装与运输,还可以减少现场湿作业、优化施工工序,提升安装效率。
可选地,该预制结构还可以包括:与预制外墙固定连接的预制楼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预制结构除了安装有预制外围护系统的预制外墙以外,还可具有预制楼板,该预制楼板是最终在施工现场(建筑施工场地)所形成的建筑结构中楼板的预制部分,换句话说,该预制楼板还需在建筑施工场地进行混凝土的灌浇方可形成完整的楼板。其中,该预制楼板可以采用待灌浇混凝土的装配式楼板,具体可以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预应力带肋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等装配式楼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具体地,该预制楼板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与预制外墙的上端固定连接,使预制外墙、预制楼板以及预制外围护系统统一形成一体结构,即预制结构,此时,可以将该预制结构作为模块化建筑体系的“模块”,例如,该预制结构可以是一种预制房间模块,具有预制楼板和多块安装有预制外围护系统的预制外墙。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工厂提前制造好已安装有预制外围护系统的模块,即预制结构,这种一体形式的预制结构不仅能够提高模块化建筑的集成度、方便后续的吊装与运输,还可以减少现场湿作业、优化施工工序,提升安装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包括:如上所述任意一种预制结构。
其中,在工厂预制得到该预制结构之后,可以采用吊装运输的方式将该预制结构运输至施工现场。当该预制结构仅为安装有预制外围护系统的外墙时,可以将该预制结构与其他建筑构件进行连接,从而得到该建筑物;或者,当该预制结构为安装有预制外围护系统的模块时,如该预制模块为安装有预制外围护系统的钢框架结构模块时,可以在施工现场对该预制结构进行摆放与拼接固定(如捆扎),从而得到钢框架结构的模块化建筑,即该建筑物。可选地,该建筑物还可以包括:向该预制结构浇筑的混凝土;也就是说,若该预制模块为安装有预制外围护系统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模块的预制部分,可以在施工现场对该预制结构需要灌浇混凝土的区域进行现浇,从而得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模块化建筑,即该建筑物。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在工厂提前制造的预制结构建造该建筑物,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现场对建筑物的施工工序,无需在施工现象对外围护系统进行安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施工方法,参见图27所示,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1-103。
步骤101:在工厂制造如上所述中任意一种预制外围护系统。
步骤102:将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挂接底座组件安装在外墙的外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在经上述步骤101将预制外围护系统在工厂提前制造完毕后,可以将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挂接底座组件安装在外墙的外表面,用于与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预制外墙板进行挂接。具体地,该挂接底座组件可以根据预制外墙板上所设置的挂接件的具体结构和数量进行相应地安装,挂接底座组件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跨板缝安装或以和角区域相对应的方式进行安装,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103:令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预制外墙板的挂接件挂接在挂接底座组件,并进行板缝处理。
将预制外围护系统中具有挂接件的预制外墙板挂接在挂接底座组件上,具体地,可以令挂接件挂接在相应的挂接底座组件,实现预制外墙板和外墙的连接,使二者形成一体结构;之后,可以对该预制外围护系统进行板缝处理,使其内部形成封闭空气间层,既能实现装饰美缝和密封防水,也能基于封闭空气间层进一步提升保温隔热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工厂提前制造得到预制外围护系统,并基于挂接件和挂接底座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简单的挂接固定方式,将预制外墙板安装在外墙的外表面,实现对外墙安装外围护的操作。该施工方法整体操作难度大大降低,且连接结构更为安全牢固,施工效率高,易安装也易拆卸。
可选地,上述步骤101“在工厂制造如上所述中任意一种预制外围护系统”,可以包括以下步骤A。
步骤A:制造具有挂接件的预制外墙板,制造挂接底座组件。
其中,若要制造该预制外围护系统,本发明实施例需要分别制造预制外墙板,且该预制外墙板上已安装有挂接件,以及还需制造用于安装在外墙表面的挂接底座组件。
可选地,上述步骤A中“制造具有挂接件的预制外墙板”,可以包括以下步骤A1-A3。
步骤A1:根据外墙板长宽和各层构造材料厚度尺寸需求,准备面板、保温层和防护背板;并根据挂接件的设计图纸,生产挂接件。
其中,该面板可以是无机非金属面板,或者也可以采用金属面板,需要说明的是,当采用金属面板时,需要对该面板进行折边设计,以加强与保温层的连接安全性;该保温层可以是真空绝热板,其燃烧性能为A级,防火安全性高;热工性能优越,导热系数不高于0.008W/(m.K);与其他保温材料相比,真空绝热板的空间利用率高,能最大程度节省空间,为用户带来更大使用面积。在重量方面,相较于其他A级保温材料,真空绝热板的重量也更为轻便。或者,也可采用多层保温材料制造得到复合结构的保温层。此外,还需根据挂接件的具体设计图纸,生产所需安装在预制外墙板的挂接件,该挂接件可以采用铝合金型材、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等进行加工。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该顺序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A2:将面板、保温层和防护背板采用粘接材料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具体地,可以通过在面板与保温层、保温层与防护背板之间分别涂刷粘接材料,如粘接用胶,在面板与保温层以及保温层与防护背板之间分别形成粘接层,通过该粘接层将面板、保温层以及防护背板连接为一体结构,即得到预制外墙板除挂接件以外的部分(板部分)。
步骤A3:在防护背板远离保温层的一侧表面的边角区域利用第一连接件将防护背板与挂接件固定连接,得到预制外墙板。
在制造得到板部分以及挂接件的情况下,在防护背板远离保温层的一侧表面的边角区域安装挂接件,具体的安装方式为采用第一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例如,该第一连接件可以是不锈钢螺钉或不锈钢拉铆钉,令第一连接件穿过挂接件的一侧表面并插入防护背板,使挂接件固定连接在预制外墙板的板部分朝向外墙的一侧表面的边角区域处,从而得到具有挂接件的预制外墙板。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A3“得到具有挂接件的预制外墙板”之前,该施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B。
步骤B:在防护背板远离保温层的一侧表面粘接反射材料层,该反射材料层可以是热反射涂料、热反射膜或经涂塑处理的铝箔,从而降低预制外墙板的表面辐射率,增强其对外墙的保温隔热效果。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A3“得到具有挂接件的预制外墙板”之前,该施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C。
步骤C:在防护背板与挂接件之间设置隔热垫片,进行断热。
可选地,上述步骤A中“制造挂接底座组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A4-A6。
步骤A4:根据挂接底座组件的设计图纸,准备底座、底座紧固件和被挂接件。
可以根据实际建筑所需的建筑图纸中挂接底座组件的设计图纸,准备相应的底座、底座紧固件和被挂接件,其中,挂接底座组件的具体结构需和挂接件的结构匹配,以使挂接件能够挂接在该挂接底座组件的被挂接件上。具体地,底座可以是U型钢板、槽钢或铝型材;底座连接件可以是预制铆钉、化学锚栓或后扩底机械锚栓;被挂接件可以是不锈钢螺栓或向上弯折与挂接件适配的型材。
步骤A5:将底座紧固件穿过底座靠近外墙的一侧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前在底座开设孔洞,该孔洞用于使底座紧固件贯穿其中,使得底部紧固件能够与底座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被挂接件为不锈钢螺栓的情况下,挂接底座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图2所示。上述步骤A5“将被挂接件与底座固定连接”,可以包括:将不锈钢螺栓贯穿底座的两侧表面于底座固定连接;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前在如图2所示的底座的两侧边开设相对的孔洞,相对的两个孔洞能够使不锈钢螺钉形式的被挂接件穿过其中,从而实现与底座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可以在不锈钢螺栓中部设置螺母,通过调整螺母的位置,完成预制外墙板的左右定位。
可选地,在外墙也可以提前在工厂实现预制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制造好的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挂接底座组件安装在预制外墙的外表面,省去在施工现场对挂接底座组件进行安装的施工步骤;进而可以提前在工厂将预制外围护系统与预制外墙进行固定连接,从而提高该预制结构的集成度,无需将预制外围护系统与预制外墙分别进行吊装运输,也无需在施工现场进行预制外墙板的安装,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施工工序,提高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
或者,在外墙为现浇外墙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当外墙不能在工厂提前预制时,即当该外墙属于现浇外墙时,需要将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挂接底座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待在施工现场形成现浇外墙的情况下,根据底座定位图,将挂接底座组件于施工现场依次安装在预设位置;进而可以在施工现场形成现浇外墙之后,将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预制外墙板挂接在安装于现浇外墙外表面的挂接底座组件上,使得预制外墙板能够在施工现场与外墙进行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103中“令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预制外墙板的挂接件挂接在挂接底座组件”之后,该施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F。
步骤F:在预制外墙板顶部搭设限位装置,并采用射钉将限位装置与外墙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在将预制外墙板挂接在外墙的外表面之后,可以采用限位装置搭设在预制外墙板的顶部,令限位装置卡住预制外墙板,并采用射钉将限位装置的另一侧与外墙固定连接,使得限位装置能够对预制外墙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限位。
可选地,上述步骤103中“进行板缝处理”,可以包括以下步骤G。
步骤G:对层间缝进行封堵处理,以及对板缝进行密封、防水和排气处理。
其中,层间缝表示位于楼层线上下两层之间的水平缝隙,板缝即为通俗意义上的两个相邻预制外墙板之间的拼缝,可以是水平拼缝也可以是竖向拼缝。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挂接好预制外墙板的情况下,对所产生的层间缝进行封堵处理,并对板缝进行密封、防水和排气处理,以完成该预制外围护系统的安装。
可选地,上述步骤G中“对层间缝进行封堵处理”,可以包括以下步骤G1-G4。
步骤G1:准备射钉、第一角铝、满足防火要求的不燃保温材料、装饰金属线条。
步骤G2:通过粘接剂将不燃保温材料与装饰金属线条粘结。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不燃保温材料表面涂刷粘结剂,将装饰金属线条与不燃保温材料粘结固定,使不燃保温材料与装饰金属线条形成一体结构。
步骤G3:通过射钉将第一角铝的一端与外墙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采用射钉将需要设置于层间缝上层外墙表面的第一角铝的一端与该上层外墙固定连接;
步骤G4:将具有不燃保温材料的装饰金属线条的上端与位于上层的第一角铝远离外墙的一端卡接,将具有不燃保温材料的装饰金属线条中的第一角铝通过射钉固定于外墙,以实现对层间缝的封堵。
可选地,上述步骤G中“对板缝进行密封、防水和排气处理”,可以包括以下步骤G5-G7。
步骤G5:采用聚乙烯泡沫棒对板缝进行填充。
针对多块预制外墙板安装在外墙时所产生的板缝,可以采用如尺寸为缝宽1.4倍的聚乙烯泡沫棒对其进行填充,以实现对板缝的密封。
步骤G6:在竖向板缝下端的内部斜向下以锐角角度(如60度)塞入透气管,以增加外围护的透气性,透气管的管径匹配竖向板缝的缝宽,且透气管在竖向板缝下端伸出预制外墙板外预设长度,该预设长度可以是6mm,透气管的出气孔朝下,防止雨水灌入。
步骤G7:利用打胶枪在板缝及透气管的出气孔处按厚度要求打密封胶。
最后可以使用打胶枪在板缝的最外侧表面以及透气管的出气孔处,按实际厚度需求采用密封胶嵌缝。
可选地,该施工方法还包括:拆卸更换处理。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挂接的形式将预制外墙板安装于外墙外表面,因此,该连接结构可以使针对预制外墙板的拆卸更换维修更加方便。具体地,首先可以先对已安装预制外墙板的墙体进行缺陷检查,例如,通过现场检查、红外热成像检测以及与设计图纸的核验,确定存在渗漏、损坏、脱落、真空绝热板破损漏气导致保温失效等缺陷问题的范围、位置、所涉及外墙板具体尺寸等信息;之后,进行材料及工具准备工作,例如,准备具有挂接件的预制外墙板、限位装置、射钉、聚乙烯泡沫棒、密封胶、界面剂、纸胶带、打胶枪、刀片、平刮刀等;进而对出现问题的预制外墙板进行拆除更换操作。例如,用刀片去除有问题的预制外墙板四周嵌缝用的密封胶,拆除其顶部的射钉,卸下用于限位的限位装置;取下存在损坏、裂纹缺陷该预制外墙板;此后,调整螺母位置,完成新预制外墙板的定位和挂接,在更换的新预制外墙板顶部放置限位装置,并用射钉固定限位装置与外墙。最后可进行板缝处理和最终的清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的技术方案,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预制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外墙板(1)和用于安装在外墙外表面的多套挂接底座组件(2);
所述预制外墙板(1)包括与所述挂接底座组件(2)配合使用的挂接件(11),所述挂接件(11)设置在所述预制外墙板(1)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所述挂接件(11)用于与所述挂接底座组件(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11)设置在所述预制外墙板(1)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的边角区域;所述边角区域包括角区域;或者,所述边角区域包括侧边区域,且所述侧边区域两端包含两个所述角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11)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预制外墙板(1)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挂接件(11)的另一侧具有挂钩部(111),所述挂钩部(111)用于与所述挂接底座组件(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外墙板(1)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2),所述第一连接件(12)用于将所述挂接件(11)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制外墙板(1)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底座组件(2)包括:具有挂接区的底座(21),以及底座紧固件(22)和被挂接件(23);
所述底座紧固件(22)用于将所述底座(21)与所述外墙固定连接;所述被挂接件(23)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21)的挂接区处,且所述被挂接件(23)用于与所述挂接件(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角区域为所述角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挂接件(11)的数量至少为四个,至少四个所述挂接件(11)分别位于所述预制外墙板(1)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的四个所述角区域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角区域为所述侧边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挂接件(1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挂接件(11)分别位于所述预制外墙板(1)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相对的两个侧边区域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挂接件(23)为不锈钢螺栓,或者,所述被挂接件(23)为向上弯折与所述挂接件(11)适配的型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制外墙板(1)安装于所述外墙外表面的情况下,还包括:限位装置(10),所述限位装置(10)的一侧搭设在所述预制外墙板(1)的顶部,所述限位装置(10)的另一侧与所述外墙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制外墙板(1)安装于所述外墙外表面的情况下,所述预制外墙板(1)与所述外墙之间形成封闭空气间层(1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外墙板(1)为保温装饰一体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11)具有包边紧固件(112),所述包边紧固板件(112)沿所述预制外墙板(1)厚度方向包裹在所述预制外墙板(1)的侧边,并部分延伸向所述预制外墙板(1)的朝向室外的一侧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外墙板(1)由室外向室内依次包括:装饰面板(14)、第一粘接层(15)、保温层(16)、第二粘接层(17)、防护背板(18)和反射材料层(19);各层之间固定连接成为一体结构;
所述反射材料层(19)设置在所述防护背板(18)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
或者,所述反射材料层(19)设置在所述防护背板(18)靠近所述外墙的一侧表面以及所述外墙的外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6)为真空绝热板。
15.一种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14中任一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和外墙,所述外墙为预制外墙;
所述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挂接底座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墙的外表面,所述预制外墙板通过挂接件与所述挂接底座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预制外墙板与所述外墙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预制外墙固定连接的预制楼板。
17.一种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预制结构。
18.一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工厂制造如上述权利要求1-14中任一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
将所述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挂接底座组件安装在外墙的外表面;
令所述预制外围护系统中的预制外墙板的挂接件挂接在所述挂接底座组件,并进行板缝处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工厂制造如上述权利要求1-14中任一所述的预制外围护系统,包括:制造具有所述挂接件的预制外墙板,制造所述挂接底座组件。
CN202311023754.4A 2023-08-15 2023-08-15 预制外围护系统、预制结构、建筑物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77384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3754.4A CN117738408A (zh) 2023-08-15 2023-08-15 预制外围护系统、预制结构、建筑物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3754.4A CN117738408A (zh) 2023-08-15 2023-08-15 预制外围护系统、预制结构、建筑物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8408A true CN117738408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76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3754.4A Pending CN117738408A (zh) 2023-08-15 2023-08-15 预制外围护系统、预制结构、建筑物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384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41755C (en) Building panels with support members extending partially through the panels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6760158B (zh) 外挂式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及其装配系统与施工方法
AU2017101757A4 (en) Assembled house and its disassembly method
CN102518301A (zh)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活动板房及其组装方法
WO2008113207A1 (fr) Panneau mural extérieur et son procédé de montage
CN105421816B (zh) 保温节能装配式房屋及施工方法
CN210369389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双钢丝网岩棉轻质防火保温复合板
CN110158852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复合夹芯保温装饰外墙板及制备方法
CN209799019U (zh) 钢结构住宅硅镁墙板与钢结构连接节点构造
JP4097672B2 (ja) 片持ち支持バルコニー構築用パネル及びバルコニー構築方法
CN109057099B (zh) 钢结构工程预制混凝土复合一体隔墙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CN108894456B (zh) 预制发泡陶瓷框架外墙挂板及制造方法
JP3121654U (ja) 片持ち支持バルコニー構築用z筋パネル、及びバルコニーを備えた外壁構造
CN108222311A (zh) 一种外墙系统及安装方法、装配式房屋
CN218437565U (zh) 低能耗建筑屋面板下外墙板缝隙保温结构
US11098475B2 (en) Building system with a diaphragm provided by pre-fabricated floor panels
RU2282697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многослойной стены здания
CN117738408A (zh) 预制外围护系统、预制结构、建筑物及施工方法
CN115977258A (zh) 一种alc墙板与钢梁和混凝土楼板连接构造
CN111608532B (zh) 一种窗体部位的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
CN220620825U (zh) 预制外围护系统、预制结构及建筑物
CN206800635U (zh) 一种大板装配式房屋
CN207469509U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外墙外保温装饰系统
KR100555320B1 (ko) 오픈조인트식 외벽 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외벽체 시공방법
JP2014525001A (ja) 断熱壁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