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2673A - 一种升降龙门架及钙钛矿涂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龙门架及钙钛矿涂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2673A
CN117732673A CN202311736183.9A CN202311736183A CN117732673A CN 117732673 A CN117732673 A CN 117732673A CN 202311736183 A CN202311736183 A CN 202311736183A CN 117732673 A CN117732673 A CN 117732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hinge shaft
lifting seat
shaped groove
lu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361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ydrogen Gui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ydrogen Gui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ydrogen Gui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ydrogen Gui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361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326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32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26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龙门架及钙钛矿涂布装置。该升降龙门架包括:横梁,其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座、第一弹性件及第一压块,第一升降座具有第一U形槽,第一铰接轴穿设于第一铰接孔和第一U形槽,第一压块设置在第一升降座上,且将第一铰接轴限定在第一U形槽内;及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升降座、第二弹性件及第二压块,第二升降座具有第二U形槽,第二铰接轴穿设于第二铰接孔和第二U形槽,第二压块设置在第二升降座上,且将第二铰接轴限定在第二U形槽内;其中,第一铰接轴与第一U形槽的内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和/或第二铰接轴与第二U形槽的内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龙门架及钙钛矿涂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龙门架及钙钛矿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资源丰富,且绿色环保无污染,是未来有希望获得大规模应用的新能源之一。新型太阳能电池领域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受到了科研界和工业界的广泛重视。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的过程中需要在基板(例如玻璃)上涂布钙钛矿浆液,由于涂布的幅面大、涂层薄、浆料粘度低,涂布工艺的难度较大。
钙钛矿涂布装置包括升降龙门架以及安装在升降龙门架的横梁上的涂布机构,升降龙门架需要控制横梁作升降运动,还需要控制横梁进行一定程度的扭摆,导致升降龙门架结构复杂,设备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钙钛矿涂布装置的升降龙门架结构复杂,设备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升降龙门架及钙钛矿涂布装置。
一种升降龙门架,包括:
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
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
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座、第一弹性件及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升降座可受控地作升降运动,且具有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铰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压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座上,且在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力作用下将所述第一铰接轴限定在所述第一U形槽内;及
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升降座、第二弹性件及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升降座可受控地作升降运动,且具有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铰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二铰接孔和所述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压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座上,且在所述第二弹性件提供的弹力作用下将所述第二铰接轴限定在所述第二U形槽内;
其中,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一U形槽的内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铰接轴与所述第二U形槽的内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块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锁紧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头部,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第一头部与所述第一压块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块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锁紧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头部,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第二头部与所述第二压块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的一端具有相对布设的两个第一支耳,两个所述第一支耳上均开设有所述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升降座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耳之间,以使所述第一铰接轴依次贯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耳上的所述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U形槽和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一支耳上的所述第一铰接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块及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一限位块具有第一抵压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抵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座上,且在所述第三弹性件提供的弹力作用下将所述第一铰接轴压紧在所述第一U形槽内;
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抵压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升降座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耳之间的空隙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为厚度尺寸,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厚度尺寸在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支耳抵接的第一配合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升降座抵接的第二配合面;
由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二配合面相对所述第一配合面倾斜布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压部具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第三锁紧件,所述第三锁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三锁紧件远离所述第一升降座的一端具有第三头部,所述第三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第三头部与所述第一抵压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的一端具有相对布设的两个第二支耳,两个所述第二支耳上均开设有所述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升降座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耳之间,以使所述第二铰接轴依次贯穿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耳上的所述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U形槽和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二支耳上的所述第二铰接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块及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二限位块具有第二抵压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抵压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座上,且在所述第四弹性件提供的弹力作用下将所述第二铰接轴压紧在所述第二U形槽内;
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抵压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第四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升降座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耳之间的空隙中,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为厚度尺寸,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厚度尺寸在由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与所述第二支耳抵接的第三配合面以及与所述第二升降座抵接的第四配合面;
由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三配合面与所述第四配合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配合面与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轴向垂直,所述第四配合面相对所述第三配合面倾斜布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抵压部具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孔的第四锁紧件,所述第四锁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座螺纹连接,所述第四锁紧件远离所述第二升降座的一端具有第四头部,所述第四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第四头部与所述第二抵压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梁包括梁主体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梁主体纵长两端的两个端头座,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端头座上;
所述梁主体为铝合金梁,所述端头座为碳钢座。
一种钙钛矿涂布装置,包括涂布机构及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龙门架,所述涂布机构安装在所述横梁上。
上述升降龙门架及钙钛矿涂布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涂布机构安装在横梁上,通过控制第一升降座和第二升降座同步升降,以带动横梁和横梁上的涂布机构作升降运动。当需要调整横梁角度时,控制第一升降座和第二升降座进行不同步的升降运动,从而带动横梁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即实现了横梁角度的调整。当第一升降座和第二升降座带动横梁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时,第一U形槽与第二U形槽的中心距离增大,使得横梁对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进行拉扯。由于第一铰接轴与第一U形槽的内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使得在横梁拉扯作用下第一铰接轴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在第一U形槽内活动,以适应横梁的角度调整;和/或,第二铰接轴与第二U形槽的内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使得在横梁拉扯作用下第二铰接轴克服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在第二U形槽内活动,以适应横梁的角度调整。
如此,本申请中通过在第一铰接轴与第一U形槽的内壁之间,和/或,第二铰接轴与第二U形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活动间隙,以适应第一U形槽与第二U形槽之间的中心距离增大的情况,确保能够通过控制第一升降座和第二升降座进行不同步地升降而实现横梁角度的调节,无需额外增加固定梁或扭转梁等部件,结构简单,设备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升降龙门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升降龙门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升降龙门架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升降龙门架在第一铰接轴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升降龙门架在第二铰接轴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升降龙门架沿B-B方向的剖视图(省略了部分部件);
图7为图1所示的升降龙门架沿C-C方向的剖视图(省略了部分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龙门架,包括横梁10、第一铰接轴20、第二铰接轴30、第一升降组件40和第二升降组件50。
该横梁10用于承载涂布机构(图未示),该横梁1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铰接孔121a和第二铰接孔122a。第一升降组件40包括第一升降座41、第一弹性件43和第一压块42。第一升降座41可受控地作升降运动,且具有第一U形槽411(见图3)。第一铰接轴20穿设于第一铰接孔121a和第一U形槽411。第一压块42设置在第一升降座41上,且在第一弹性件43提供的弹力作用下将第一铰接轴20限位在第一U形槽411内,从而实现第一升降座41通过第一铰接轴20与横梁10的一端铰接。
第二升降组件50包括第二升降座51、第二弹性件53及第二压块52。第二升降座51可受控地作升降运动,且具有第二U形槽511。第二铰接轴30穿设于第二铰接孔122a和第二U形槽511。第二压块52设置在第二升降座51上,且在第二弹性件53提供的弹力作用下将第二铰接轴30限位在第二U形槽511内,从而实现第二升降座51通过第二铰接轴30与横梁10的另一端铰接。其中,第一铰接轴20与第一U形槽411的内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a,和/或第二铰接轴30与第二U形槽511的内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a(见图5)。
上述升降龙门架,在实际使用时,涂布机构安装在横梁10上,通过控制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同步升降,以带动横梁10和横梁10上的涂布机构作升降运动。当需要调整横梁10角度时,控制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进行不同步的升降运动,从而带动横梁10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即实现了横梁10角度的调整。当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带动横梁10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时,第一U形槽411与第二U形槽511的中心距离增大,使得横梁10对第一铰接轴20和第二铰接轴30进行拉扯。由于第一铰接轴20与第一U形槽411的内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a,在横梁10拉扯作用下第一铰接轴20克服第一弹性件43的弹力在第一U形槽411内产生位移,以适应横梁10的角度调节;和/或,由于第二铰接轴30与第二U形槽511的内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a,在横梁10拉扯作用下第二铰接轴30克服第二弹性件53的弹力在第二U形槽511内产生位移,以适应横梁10的角度调节。
如此,本申请中通过在第一铰接轴20与第一U形槽411的内壁之间设置活动间隙a,和/或,在第二铰接轴30与第二U形槽511的内壁之间设置活动间隙a,以适应第一U形槽411与第二U形槽511之间的中心距离增大的情况,确保能够通过控制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进行不同步地升降而实现横梁10角度的调节,无需额外增加固定梁或扭转梁等部件,结构简单,设备成本较低。
具体到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U形槽411与第一铰接轴20之间没有上活动间隙a。第二U形槽511与第二铰接轴30之间具有上述活动间隙a。如此,当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的升降不同步而使得横梁10两端的高度不一致时,第一铰接轴20在第一U形槽411内仅相对第一升降座41绕自身轴线转动,以适用横梁10的角度调整。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U形槽411与第一铰接轴20之间没有活动间隙a,因此第一铰接轴20不沿径向相对第一升降座41移动。与此同时,第二铰接轴30在第二U形槽511内即相对第二升降座51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铰接轴30又沿自身径向相对第二升降座51移动(活动间隙a提供了移动空间),以适用横梁10的角度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同步升降时,横梁10不会对第一铰接轴20和第二铰接轴30产生拉扯,此时第一铰接轴20被第一压块42限定在第一U形槽411内,第一铰接轴20的顶部与第一压块42接触,第一铰接轴20的底部始终与第一U形槽411的底部接触,从而实现对第一铰接轴20的准确定位。同理,第二铰接轴30被第二压块52限定在第二U形槽511内,第二铰接轴30的顶部与第二压块52接触,第二铰接轴30的底部始终与第二U形槽511的底部接触,从而实现对第二铰接轴30的准确定位。也就是说,第一铰接轴20和第二铰接轴30的定位精度不因设置了上述活动间隙a而降低,能够确保横梁10的定位准确,进而提高横梁10上的涂布机构的定位精度,有利于提高涂布质量。
请参见图3及图4,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压块42具有第一安装孔(图未标)。可选地,该第一安装孔贯穿第一压块42靠近第一升降座41的一侧和远离第一升降座41的一侧。
第一升降组件40还包括穿设于该第一安装孔的第一锁紧件44。该第一锁紧件44的一端与第一升降座41螺纹连接,第一锁紧件44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头部441,第一弹性件43抵接在第一头部441与第一压块42之间。当第一锁紧件44锁紧在第一升降座41上时,第一弹性件43被第一头部441与第一压块42压缩而产生的弹力,从而将第一压块42压紧在第一升降座41上,进而将第一铰接轴20限定在第一U形槽411内。如此,可通过旋拧第一锁紧件44实现调节第一压块42施加给第一铰接轴20的压紧力的大小,避免第一铰接轴20被压过紧或过松。可选地,该第一弹性件43可以采用弹簧,该弹簧套设在第一锁紧件44具有第一头部441的一端,且抵接在第一头部441与第一压块42之间。第一锁紧件44可以采用锁紧螺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锁紧件44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也就是说,第一压块4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各个第一锁紧件44一一对应地穿设于各个第一安装孔。每一第一锁紧件44上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43,从而利用各个第一锁紧件44上的第一弹性件43共同将第一压块42压紧在第一升降座41上,从而将第一铰接轴20限定在第一U形槽411内。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压块42朝向第一铰接轴20的一侧具有第一圆弧接触面421。该第一圆弧接触面421与第一铰接轴20的周侧表面相贴合。
请参见图3及图5所示,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压块52具有第二安装孔(图未示)。可选地,该第二安装孔贯穿第二压块52靠近第二升降座51的一侧和远离第二升降座51的一侧。
第二升降组件50还包括穿设于该第二安装孔的第二锁紧件54。该第二锁紧件54的一端与第二升降座51螺纹连接,第二锁紧件54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头部541,第二弹性件53抵接在第二头部541与第二压块52之间。当第二锁紧件54锁紧在第二升降座51上时,第二弹性件53被第二头部541与第二压块52压缩而产生的弹力,从而将第二压块52压紧在第二升降座51上,进而将第二铰接轴30限定在第二U形槽511内。如此,可通过旋拧第二锁紧件54实现调节第二压块52施加给第二铰接轴30的压紧力的大小,避免第二铰接轴30被压过紧或过松。可选地,该第二弹性件53可以采用弹簧,该弹簧套设在第二锁紧件54具有第二头部541的一端,且抵接在第二头部541与第二压块52之间。第二锁紧件54可以采用锁紧螺钉。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锁紧件54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也就是说,第二压块5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各个第二锁紧件54一一对应地穿设于各个第二安装孔。每一第二锁紧件54上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件53,从而利用各个第二锁紧件54上的第二弹性件53共同将第二压块52压紧在第二升降座51上,从而将第二铰接轴30限定在第二U形槽511内。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压块52朝向第二铰接轴30的一侧具有第二圆弧接触面521。该第二圆弧接触面521与第二铰接轴30的周侧表面相贴合。
请参见图2、图3及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横梁10的一端具有相对布设的两个第一支耳121。该两个第一支耳121上均开设有第一铰接孔121a。第一升降座41位于两个第一支耳121之间,以使第一铰接轴20依次贯穿其中一个第一支耳121上的第一铰接孔121a、第一升降座41上的第一U形槽411和其中另一个第一支耳121上的第一铰接孔121a,从而实现了横梁10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20与第一升降座41铰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升降不同步而使得横梁10两端高度不一致时,横梁10端部的两个第一支耳121会相对第一升降座41绕第一铰接轴20旋转。因此,当两个第一支耳121与第一升降座41之间的间隙过小时,两个第一支耳121与第一升降座41之间过紧,导致装配困难,并且会阻碍两个第一支耳121相对第一升降座41转动,进而导致横梁10在进行角度调整时出现卡涩现象;当两个第一支耳121分别与第一升降座41之间的间隙过大时两个第一支耳121能够相对第一升降座41沿第一铰接轴20的轴向移动,导致横梁10沿第一铰接轴20容易产生晃动,大大降低了横梁10和横梁10上的涂布机构的位置精度。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升降组件40还包括第一限位块45及第三弹性件46。该第一限位块45上具有第一抵压部451和第一限位部452。第一抵压部451设置在第一升降座41上,且在第三弹性件46提供的弹力作用下将第一铰接轴20限定在第一U形槽411内。第一限位部452的第一端与第一抵压部451固定连接,第一限位部452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一升降座41与其中一个第一支耳121之间的空隙中。第一限位部452在第一铰接轴20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为厚度尺寸,第一限位部452的厚度尺寸在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即图6中由上至下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如此,当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同步升降时,在第三弹性件46的弹力作用下,第一限位部452插入至第一升降座41与其中一个第一支耳121之间,从而将两个第一支耳121和第一升降座41三者在第一铰接轴20的轴向方向上涨紧,以避免横梁10沿第一铰接轴20的轴向产生晃动。当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升降不同步而使得横梁10两端高度不一致时,横梁10对第一铰接轴20产生拉扯而使得第一铰接轴20克服第三弹性件46产生微量位移,使得第一抵压部451带动第一限位部452从第一升降座41与第一支耳121之间逐渐抽出,从而第一限位部452位于第一升降座41与第一支耳121之间的部分的厚度尺寸减小,进而使得两个第一支耳121与第一升降座41三者之间变松,确保横梁10上的两个第一支耳121能够绕第一铰接轴20相对第一升降座41顺畅地转动,以适用横梁10的角度调整。也就是说,在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同步升降时,第一限位部452在第一铰接轴20的轴向方向上将两个第一支耳121和第一升降座41三者涨紧。在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升降不同步时第一限位部452抽出,使得两个第一支耳121和第一升降座41三者在第一铰接轴20的轴向方向上变松。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452具有第一配合面453和第二配合面454。该第一配合面453与对应的第一支耳121抵接,该第二配合面454与第一升降座41抵接。由第一限位部45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第一配合面453与第二配合面454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从而使得第一限位部452的厚度尺寸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面453与第一铰接轴20的轴向垂直,第二配合面454相对第一配合面453倾斜布设,即第一限位部452呈楔形。如此,当第一限位部452逐渐插入第一升降座41与其中一个第一支耳121之间的过程中,在第一限位部452的第二配合面454的作用下,将两个第一支耳121和第一升降座41三者在第一铰接轴20的轴向方向涨紧。当第一限位部452逐渐抽出第一升降座41与其中一个第一支耳121之间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452的第二配合面454解除对第一升降座41的抵接,使得两个第一支耳121和第一升降座41三者在第一铰接轴20的轴向方向变松。
进一步地,第一升降座41具有用于与第二配合面454抵接配合的第一抵接面412。该第一抵接面412与第二配合面454平行。如此,当第一限位部452逐渐插入第一升降座41与其中一个第一支耳121之间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452通过第二配合面454与第一抵接面412抵接,并沿第一抵接面412滑动,直至在第一铰接轴20的轴向方向上将第一升降座41和两个第一支耳121三者涨紧。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仅限于第一配合面453与第一支耳121抵接,第二配合面454与第一升降座41抵接。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配合面453也可与第一升降座41抵接,上述第二配合面454则与第一支耳121抵接,只要能够实现在第一限位部452插入时将第一升降座41和两个第一支耳121三者在第一铰接轴20的轴向方向上被涨紧,在第一限位部452抽出时第一升降座41和两个第一支耳121三者在第一铰接轴20的轴向方向上变松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抵压部451具有第三安装孔。可选地,该第三安装孔贯穿第一抵压部451靠近第一升降座41的一侧和远离第一升降座41的一侧。
第一升降组件40还包括穿设于第三安装孔的第三锁紧件47。该第三锁紧件47的一端与第一升降座41螺纹连接,第三锁紧件47远离第一升降座41的一端具有第三头部471。第三弹性件46抵接在第三头部471与第一抵压部451之间。当第三锁紧件47锁紧在第一升降座41上时,第三弹性件46被第三头部471与第一抵压部451压缩而产生的弹力,从而将第一抵压部451压紧在第一升降座41上,进而将第一铰接轴20限定在第一U形槽411内。也就是说,利用第一压块42和第一抵压部451共同将第一铰接轴20限定在第一U形槽411内。可选地,该第三弹性件46可以采用弹簧,该弹簧套设在第三锁紧件47具有第三头部471的一端,且抵接在第三头部471与第一抵压部451之间。第三锁紧件47可以采用锁紧螺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锁紧件47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也就是说,第一抵压部451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各个第三锁紧件47一一对应地穿设于各个第三安装孔。每一第三锁紧件47上均设置有第三弹性件46,从而利用各个第三锁紧件47上的第三弹性件46共同将第一抵压部451压紧在第一升降座41上,从而将第一铰接轴20限定在第一U形槽411内。
请参见图2、图3及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横梁10背离第一支耳121的一端具有相对布设的两个第二支耳122。该两个第二支耳122上均开设有第二铰接孔122a。第二升降座51位于两个第二支耳122之间,以使第二铰接轴30依次贯穿其中一个第二支耳122上的第二铰接孔122a、第二升降座51上的第二U形槽511和其中另一个第二支耳122上的第二铰接孔122a,从而实现了横梁10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30与第二升降座51铰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升降不同步而使得横梁10的两端高度不一致时,横梁10端部的两个第二支耳122会相对第二升降座51绕第二铰接轴30旋转。因此,当两个第二支耳122与第二升降座51之间的间隙过小时,两个第二支耳122与第二升降座51之间过紧,导致装配困难,并且会阻碍两个第二支耳122相对第二升降座51转动,进而导致横梁10在进行角度调整时容易出现卡涩现象;当两个第二支耳122分别与第二升降座51之间的间隙过大时,两个第二支耳122能够相对第二升降座51沿第二铰接轴30的轴向移动,导致横梁10沿第二铰接轴30容易产生晃动,大大降低了横梁10和横梁10上的涂布机构的位置精度。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升降组件50还包括第二限位块55及第四弹性件56。该第二限位块55具有第二抵压部551和第二限位部552。第二抵压部551设置在第二升降座51上,且在第四弹性件56提供的弹力作用下将第二铰接轴30限定在第二U形槽511内。第二限位部552的第三端与第二抵压部551固定连接,第二限位部552的第四端延伸至第二升降座51与其中一个第二支耳122之间的空隙中。第二限位部552在第二铰接轴30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为厚度尺寸,第二限位部552的厚度尺寸在由第三端至第四端的方向(即图7所示的由上至下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如此,当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同步升降时,在第四弹性件56的弹力作用下,第二限位部552插入至第二升降座51与其中一个第二支耳122之间,从而在第二铰接轴30的轴向方向上将两个第二支耳122和第二升降座51三者涨紧,以避免横梁10沿第二铰接轴30的轴向产生晃动。当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升降不同步而使得横梁10的两端高度不一致时,横梁10对第二铰接轴30产生拉扯而使得第二铰接轴30克服第四弹性件56产生微量位移,使得第二抵压部551带动第二限位部552从第二升降座51与第二支耳122之间逐渐抽出,从而第二限位部552位于第二升降座51与第二支耳122之间的部分的厚度尺寸减小,进而使得两个第二支耳122和第二升降座51三者之间变松,确保横梁10上的两个第二支耳122能够绕第二铰接轴30相对第二升降座51顺畅地转动,以适用横梁10的角度调整。也就是说,在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同步升降时,第二限位部552将两个第二支耳122和第二升降座51三者在第一铰接轴20的轴向方向上涨紧。在第一升降座41和第二升降座51升降不同步时第一限位部452抽出,使得两个第一支耳121和第一升降座41三者在第一铰接轴20的轴向方向上变松。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部552具有第三配合面5521和第四配合面5522。该第三配合面5521与对应的第二支耳122抵接,该第四配合面5522与第二升降座51抵接。由第二限位部552的第三端至第四端的方向上,第三配合面5521与第四配合面552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从而使得第二限位部552的厚度尺寸由第三端至第四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第三配合面5521与第二铰接轴30的轴向垂直,第四配合面5522相对第三配合面5521倾斜布设,即第二限位部552呈楔形。如此,当第二限位部552逐渐插入第二升降座51与其中一个第二支耳122之间的过程中,在第二限位部552的第四配合面5522的作用下,两个第二支耳122和第二升降座51三者在第二铰接轴30的轴向方向逐渐被涨紧。当第二限位部552逐渐从第二升降座51与其中一个第二支耳122之间抽出的过程中,第二限位部552的第四配合面5522解除对第二升降座51的抵接,使得两个第二支耳122和第二升降座51三者在第二铰接轴30的轴向方向上变松。
进一步地,第二升降座51具有用于与第四配合面5522抵接配合的第二抵接面512。该第二抵接面512与第四配合面5522平行。如此,当第二限位部552逐渐插入第二升降座51与其中一个第二支耳122之间的过程中,第二限位部552通过第四配合面5522与第二抵接面512抵接,并沿第二抵接面512滑动,直至在第二铰接轴30的轴向方向上将第二升降座51和两个第二支耳122三者涨紧。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仅限于第三配合面5521与第二支耳122抵接,第四配合面5522与第二升降座51抵接。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第三配合面5521也可与第二升降座51抵接,上述第四配合面5522则与第二支耳122抵接,只要能够实现在第二限位部552插入时将第二升降座51和两个第二支耳122三者在第二铰接轴30的轴向方向上涨紧;在第二限位部552抽出时第二升降座51和两个第二支耳122三者在第二铰接轴30的轴向方向上变松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抵压部551具有第四安装孔。可选地,该第四安装孔贯穿第二抵压部551靠近第二升降座51的一侧和远离第二升降座51的一侧。
第二升降组件50还包括穿设于第四安装孔的第四锁紧件57。该第四锁紧件57的一端与第二升降座51螺纹连接,第四锁紧件57远离第二升降座51的一端具有第四头部571。第四弹性件56抵接在第四头部571与第二抵压部551之间。当第四锁紧件57锁紧在第二升降座51上时,第四弹性件56被第四头部571与第二抵压部551压缩而产生的弹力,从而将第二抵压部551压紧在第二升降座51上,进而将第二铰接轴30限定在第二U形槽511内。也就是说,利用第二压块52和第二抵压部551共同将第二铰接轴30限定在第二U形槽511内。可选地,该第四弹性件56可以采用弹簧,该弹簧套设在第四锁紧件57具有第四头部571的一端,且抵接在第四头部571与第二抵压部551之间。第四锁紧件57可以采用锁紧螺钉。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锁紧件57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也就是说,第二抵压部551上开设有多个第四安装孔,各个第四锁紧件57一一对应地穿设于各个第四安装孔。每一第四锁紧件57上均设置有第四弹性件56,从而利用各个第四锁紧件57上的第四弹性件56共同将第二抵压部551压紧在第二升降座51上,从而将第二铰接轴30限定在第二U形槽511内。
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具体到实施例中,横梁10包括梁主体11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梁主体11纵长两端的两个端头座12。上述第一支耳121和第二支耳122分别位于两个端头座12上。梁主体11为铝合金梁,端头座12为碳钢座。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简支梁进行受力分析发现,简支梁的两端应变和应力较大,中部虽然位移较大,但是中部受到的应力和应变较小。本实施例中将横梁10设计成中部为铝合金材质的梁主体11,两端为碳钢材质的端头座12。如此,中部铝合金材质的梁主体11用于承受较小的应力和应变,两端的碳钢材质的端头座12用于承受较大的应力和应变,中部铝合金材质的梁主体11和两端的碳钢材质的端头座12都能过满足强度要求,并且大大降低了横梁10自身的重量。可选地,两个端头座12可通过螺栓分别锁紧固定在梁主体11的纵长两端。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升降组件40还包括第一基座481和设置在第一基座481上的第一驱动单元。上述第一升降座41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在第一基座481上,且与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端连接,使得第一驱动单元能够驱动第一升降座41相对第一基座481上升或下降。可选地,第一升降座41通过第一导轨4811可移动地连接在第一基座481上。该第一导轨4811可以采用交叉滚子直线导轨。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升降组件40还包括第一平力气缸485,该第一平力气缸485安装在第一基座481上。第一平力气缸485的伸缩端与第一升降座41连接,使得第一平力气缸485对第一升降座41施加向上的拉力。如此,利用第一平力气缸485向上拉住第一升降座41,以平衡第一升降座41、横梁10和横梁10上涂布机构等部件的自重,有利于提高升降动作的响应速度,减小第一驱动单元的负载,防止横梁10坠落。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482、第一丝杆483及第一丝杆螺母484。第一丝杆483绕自身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在第一基座481上,且第一丝杆483的轴向与竖直方向平行。第一驱动件482安装在第一基座481上,且与第一丝杆483传动连接,以驱动该第一丝杆483绕自身轴线旋转。第一丝杆螺母484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杆483上,并与第一升降座41固定连接。如此,当需要驱动第一升降座41升降时,第一驱动件482驱动第一丝杆483旋转,从而使得第一丝杆螺母484沿第一丝杆483的轴向移动,进而第一丝杆螺母484带动第一升降座41一同上升或下降。可选地,该第一驱动件482可以是电机。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升降组件50还包括第二基座581和设置在第二基座581上的第二驱动单元。上述第二升降座51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在第二基座581上,且与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端连接,使得第二驱动单元能够驱动第二升降座51相对第二基座581上升或下降。可选地,第二升降座51通过第二导轨5811可移动地连接在第二基座581上。该第二导轨5811可以采用交叉滚子直线导轨。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升降组件50还包括第二平力气缸585,该第二平力气缸585安装在第二基座581上。第二平力气缸585的伸缩端与第二升降座51连接,使得第二平力气缸585对第二升降座51施加向上的拉力。如此,利用上述第一平力气缸485向上拉住第一升降座41,并利用第二平力气缸585向上拉住第二升降座51,以平衡第一升降座41、第二升降座51、横梁10和横梁10上涂布机构等部件的自重,有利于提高升降动作的响应速度,减小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的负载,防止横梁10坠落。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件582、第二丝杆583及第二丝杆螺母584。第二丝杆583绕自身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在第二基座581上,且第二丝杆583的轴向与竖直方向平行。第二驱动件582安装在第二基座581上,且与第二丝杆583传动连接,以驱动该第二丝杆583绕自身轴线旋转。第二丝杆螺母584螺纹连接在第二丝杆583上,并与第二升降座51固定连接。如此,当需要驱动第二升降座51升降时,第二驱动件582驱动第二丝杆583旋转,从而使得第二丝杆螺母584沿第二丝杆583的轴向移动,进而第二丝杆螺母584带动第二升降座51一同上升或下降。可选地,该第二驱动件582可以是电机。
基于上述升降龙门架,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钙钛矿涂布装置,包括涂布机构及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龙门架。该涂布机构安装在升降龙门架的横梁10上,从而横梁10带动其上的涂布机构升降,以完成钙钛矿涂布作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升降龙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
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
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座、第一弹性件及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升降座可受控地作升降运动,且具有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铰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压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座上,且在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力作用下将所述第一铰接轴限定在所述第一U形槽内;及
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升降座、第二弹性件及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升降座可受控地作升降运动,且具有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铰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二铰接孔和所述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压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座上,且在所述第二弹性件提供的弹力作用下将所述第二铰接轴限定在所述第二U形槽内;
其中,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一U形槽的内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铰接轴与所述第二U形槽的内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锁紧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头部,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第一头部与所述第一压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块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锁紧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头部,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第二头部与所述第二压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一端具有相对布设的两个第一支耳,两个所述第一支耳上均开设有所述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升降座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耳之间,以使所述第一铰接轴依次贯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耳上的所述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U形槽和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一支耳上的所述第一铰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块及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一限位块上具有第一抵压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抵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座上,且在所述第三弹性件提供的弹力作用下将所述第一铰接轴限定在所述第一U形槽内;
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抵压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升降座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耳之间的空隙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为厚度尺寸,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厚度尺寸在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支耳抵接的第一配合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升降座抵接的第二配合面;
由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二配合面相对所述第一配合面倾斜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压部具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第三锁紧件,所述第三锁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三锁紧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三头部,所述第三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第三头部与所述第一抵压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一端具有相对布设的两个第二支耳,两个所述第二支耳上均开设有所述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升降座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耳之间,以使所述第二铰接轴依次贯穿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耳上的所述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U形槽和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二支耳上的所述第二铰接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块及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具有第二抵压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抵压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座上,且在所述第四弹性件提供的弹力作用下将所述第二铰接轴限位在所述第二U形槽内;
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抵压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第四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升降座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耳之间的空隙中,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为厚度尺寸,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厚度尺寸在由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升降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与所述第二支耳抵接的第三配合面以及与所述第二升降座抵接的第四配合面;
由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三配合面与所述第四配合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升降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合面与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轴向垂直,所述第四配合面相对所述第三配合面倾斜布设。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升降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压部具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孔的第四锁紧件,所述第四锁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座螺纹连接,所述第四锁紧件的另一端具有第四头部,所述第四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第四头部与所述第二抵压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梁主体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梁主体纵长两端的两个端头座,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端头座上;
所述梁主体为铝合金梁,所述端头座为碳钢座。
15.一种钙钛矿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涂布机构及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升降龙门架,所述涂布机构安装在所述横梁上。
CN202311736183.9A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升降龙门架及钙钛矿涂布装置 Pending CN1177326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36183.9A CN117732673A (zh)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升降龙门架及钙钛矿涂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36183.9A CN117732673A (zh)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升降龙门架及钙钛矿涂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2673A true CN117732673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0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36183.9A Pending CN117732673A (zh)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升降龙门架及钙钛矿涂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3267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6581B2 (en) Press machine
US9517580B2 (en) Nozzle touch mechanism and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N108240783A (zh) 一种舱段对接调整机构
CN117732673A (zh) 一种升降龙门架及钙钛矿涂布装置
CN112059509B (zh) 一种加工顶盖前横梁焊接总成及其使用方法
CN109768762A (zh) 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光伏支架
US20230280265A1 (en) Loading frame for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and concrete bond testing systems
CN112540434A (zh) 一种光学俯仰调整装置
CN214653363U (zh) 一种用于振动筛振动电机安装的辅助装置
CN210240785U (zh) 一种用于化工设备的管道支撑结构
CN111874842B (zh) 一种偏心锁紧自行式顶推装置及方法
CN213957726U (zh) 一种调整装置
CN211083323U (zh) 一种方位调节基座
CN220867498U (zh) 一种基座及镀膜设备
CN215000549U (zh) 一种压力机用移动式支撑底座
CN220161611U (zh) 一种同轴度调整机构及焊接设备
CN210860443U (zh) 一种紧凑三维调整台
CN114351108B (zh) 一种大面积真空镀膜的玻璃基片角度调节装置
CN218626052U (zh) 一种用于气动式点凸焊机的移动底座
CN213052099U (zh) 支撑辊调整消隙机构
CN220790723U (zh) 一种建筑工程多功能钢结构支撑
CN219121626U (zh) 丝杠副误差补偿机构
CN219495938U (zh) 一种具备试样位移功能的硬度计
CN217823677U (zh) 辅助组装治具
CN113280050B (zh) 轴承装置及风力发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