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28203A - 电缆接地箱 - Google Patents

电缆接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28203A
CN117728203A CN202311675055.8A CN202311675055A CN117728203A CN 117728203 A CN117728203 A CN 117728203A CN 202311675055 A CN202311675055 A CN 202311675055A CN 117728203 A CN117728203 A CN 117728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grounding
box
pipe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750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舜禹
赵勇
刘真
唐琪
袁朝晖
白永锐
许经轶
李强
闫迎胜
李森
李屾
彭腾飞
唐静雅
权冰杰
普世平
苏艺
李肖
高承华
王维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Wanma Power Equipment Co ltd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Zhengzhou Power Supply Co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Wanma Power Equipment Co ltd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Zhengzhou Power Supply Co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Wanma Power Equipment Co ltd,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Zhengzhou Power Supply Co,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Wanma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750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282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28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82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接地箱,包括:箱体和汇流铜件;箱体为圆柱形,环绕箱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各相接地电缆和总接地电缆通过的开孔;汇流铜件设置在箱体内底面的中心位置,并分别连接各相接地电缆和总接地电缆。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电缆接地箱需要配置较长的汇流铜排所造成的成本高,三相接地电缆安装角度固定导致施工不便,以及接地电缆过长或弯曲半径过小的缺陷,实现少铜排、可多方向进线式电缆接地箱设计,从而有效降低电缆接地箱成本,并方便安装布置。

Description

电缆接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接地箱。
背景技术
电缆接地箱是单芯输电电缆接地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分为直接接地箱、保护接地箱和交叉互联箱。目前,电缆接地箱箱体一般为长方形,箱内有汇流铜排。
如图2至图4所示,三种电缆接地箱都是三进线一出线,三进线是三相接地电缆,一出线是总接地电缆。其中,在如图2所示的直接接地箱中,三相接地电缆分别与汇流铜排相连接,然后通过总接地电缆与大地连接。如图3所示的保护接地箱是在直接接地箱的基础上,在每相接地电缆与汇流铜排之间各增设一个护层电压保护器。而如图4所示的交叉互联箱内则包含六个接线柱,使上方的三个接线柱分别与三相同轴接地电缆的线芯相连,下方的三个接线柱分别与三相同轴接地电缆的屏蔽层相连,之后使用三根换位铜排分别连接两个接线柱。
因此,无论是哪种电缆接地箱,至少需要在箱内配置一根接近箱体宽度的汇流铜排,同时,需要从箱体下方进线,不仅成本偏高,且安装角度受限,容易造成接地电缆过长或弯曲半径过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接地箱,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电缆接地箱需要配置较长的汇流铜排,所造成的成本高,且安装不便的缺陷,实现少铜排且可多方向进线式电缆接地箱设计,从而有效降低电缆接地箱成本,并方便安装布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接地箱,包括:箱体和汇流铜件;
所述箱体为圆柱形,环绕所述箱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各相接地电缆和总接地电缆通过的开孔;
所述汇流铜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底面的中心位置,并分别连接各相所述接地电缆和总接地电缆。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缆接地箱,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箱体旋接,且所述盖体与所述箱体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缆接地箱,在电缆接地箱为保护接地箱或交叉互联箱时,所述电缆接地箱还包括:3个护层电压保护器;
3个所述护层电压保护器分别连接在所述汇流铜件和各相所述接地电缆之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缆接地箱,所述汇流铜件上设有3个第一连接端和1个第二连接端;
3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以三者中心为中心间隔120°分布,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各相所述接地电缆的线芯或所述护层电压保护器的第一连接部;
各相所述接地电缆的线芯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相应的所述护层电压保护器或所述第一连接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缆接地箱,在所述电缆接地箱为所述交叉互联箱时,所述汇流铜件以相对于所述中心位置可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箱体内底面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为柱状的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所述护层电压保护器,顶端沿垂直于所述箱体的底面的方向向上延伸;在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开设有延伸方向朝向另一其他所述连接杆的凹槽;
通过将连接在所述接地电缆端部的线芯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相应所述通孔,并连接所述连接杆侧壁,以及在将所述接地电缆的屏蔽层容置于与所述接地电缆插入的所述通孔的朝向相同的所述凹槽内后,通过螺栓连接扣合在所述凹槽上方的压接盖和所述连接杆,实现任一相所述接地电缆的所述线芯以及相邻相所述接地电缆的所述屏蔽层与所述护层电压保护器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缆接地箱,所述开孔包括按照预设距离均匀布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的多个;每个所述开孔上设置有盖板;
环绕所述盖板的外缘,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所述盖板与所述开孔连接的连接件。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缆接地箱,所述盖板与所述开孔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缆接地箱,相邻两个所述开孔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绝缘距离,所述预设绝缘距离为保证各相所述接地电缆的端部裸漏线芯间的最小绝缘距离。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缆接地箱,还包括: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为由硬质管和软质管连接构成的组合管件;其中,所述硬质管的管径固定,所述软质管具有弹性,以使管径可变,且所述软质管设置在两段所述硬质管之间;
位于所述连接管第一端的所述硬质管可拆卸的连接在去除掉所述盖板的开孔上;
所述软质管为开口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的锥形管,且所述软质管的开口较大的一端连接位于所述连接管第二端的所述硬质管,开口较小的一端连接位于所述连接管第一端的所述硬质管。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缆接地箱,所述硬质管的管径与所述开孔的孔径相等,所述软质管的开口较大的一端的管径与所述硬质管的管径相等;
所述硬质管与所述开孔的连接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硬质管轴线方向延展出的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与所述开孔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第三密封垫。
本发明提供的电缆接地箱,通过将箱体设置为圆柱形,然后环绕箱体的侧壁开设用于各相接地电缆通过的开孔,并在箱体内底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汇流铜件,以连接各相接地电缆和总接地电缆。一方面使得箱体圆润无棱角,避免了安装或运检人员碰伤,另一方面采用体积远小于换位铜排的汇流铜件即可实现各相接地电缆的接地,不仅降低了成本,且使得箱体体积缩小,电缆接地箱可更适应电缆通道拥挤场景的应用,给运检人员留出了更大的巡视空间,同时,可以实现各相接地电缆的多方向进线,避免因角度问题导致接地电缆弯曲半径过小或需要延长接地电缆,安装方便,缩短接地电缆长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接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直接接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保护接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交叉互联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接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叉互联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接接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箱体;2:汇流铜件;3:总接地电缆;4:接地电缆;5:开孔;6:护层电压保护器;7:第一连接端;8:第二连接端;9:第一连接部;10:第二连接部;11:通孔;12:凹槽;13:螺栓;14:压接盖;15:硬质管;16:软质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电缆接地箱箱体一般为长方形,箱内有汇流或换位铜排。尤其是对于交叉互联箱,除需在箱内布置汇流铜排外,还需设置三根换位铜排,以实现三相电缆间的感应电压的相互抵消。因此,现有的长方形的电缆接地箱成本偏高,且由于箱体形状和内部汇流铜排的布置,使得电缆需要统一从箱体下方进线的下进线方式,容易导致接地电缆弯曲半径过小或需要延长接地电缆,不仅安装不变,且进一步提高了使用成本。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柱形的电缆接地箱,从而通过电缆接地箱形状的改变,提高电缆接地箱的使用便利性,并降低电缆接地箱成本。
下面结合图1-图9描述本发明的电缆接地箱。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缆接地箱包括:箱体1和汇流铜件2;
所述箱体1为圆柱形,环绕所述箱体1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各相接地电缆4和总接地电缆3通过的开孔5;
所述汇流铜件2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底面的中心位置,并分别连接各相所述接地电缆4和总接地电缆3。
本实施例中,将常规设置为长方形的电缆接地箱设置为圆柱形,使得三相电缆可以从箱体的不同方向进入箱体内部,从而通过设置在箱体内底面中心位置的汇流铜件,即可实现与总接地电缆的连接,一方面避免了使用汇流铜排,降低了电缆接地箱的成本,另一方面避免必须采用下进线方式,使得因角度问题导致接地电缆弯曲半径过小或需要延长接地电缆,从而方便了安装,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圆柱形的箱体,使得箱体无棱角,避免安装或运检人员碰伤。同时,因为减少了铜排的使用,使得箱体可以做的更小,从而使得电缆接地箱更适应电缆通道拥挤场景的使用,进而可以为运检人员留出更大的巡视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目前的电缆接地箱通常采用将箱盖通过螺栓连接加密封圈的形式与箱体连接,从而实现密封箱的防尘防水。而通常为了提高防水防尘能力,箱体与箱盖间需要连接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螺栓,不仅使得安装拆卸麻烦,还增加了电缆接地箱成本。同时,还存在因为工人疏忽或偷懒没有将箱盖螺栓全部连接到位,导致电缆接地箱进水或受潮,进而引发接地系统缺陷,甚至最终造成主绝缘故障的风险。
基于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箱体旋接,且所述盖体与所述箱体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
本实施例中,因为电缆接地箱箱体为圆柱形,因而可将盖体与箱体设置为旋接,通过盖体和箱体的旋接,并在盖体与箱体间设置第一密封垫,不仅提高了对箱体的密封性,还方便了盖体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地,电缆接地箱分为直接接地箱、保护接地箱和交叉互联箱三种。与直接接地箱不同的是,保护接地箱和交叉互联箱中,在将各相接地电缆与汇流排连接时,还需在汇流排和各相接地电缆间加装护层电压保护器。
基于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电缆接地箱为保护接地箱或交叉互联箱时,所述电缆接地箱还包括:3个护层电压保护器6;
3个所述护层电压保护器6分别连接在所述汇流铜件2和各相所述接地电缆4之间。
本实施例中,在如图5所示的保护接地箱,以及如图6所示的交叉互联箱中,通过在汇流铜件与各相接地电缆间设置护层电压保护器,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护接地箱以及交叉互联箱可以分别实现与如图3所示的现有的保护接地箱,以及如图4所示的现有的交叉互联箱相同的功能,且较之现有的保护接地箱和交叉互联箱有效减少了铜件的应用,并方便了各相接地电缆的接线。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汇流铜件2上设有3个第一连接端7和1个第二连接端8;
3个所述第一连接端7以三者中心为中心间隔120°分布,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端7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各相所述接地电缆4的线芯或所述护层电压保护器6的第一连接部9;
各相所述接地电缆4的线芯在与第二连接部10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10连接相应的所述护层电压保护器6或所述第一连接部9。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汇流铜件上设置3个以三者中心为中心间隔120°分布的第一连接端,以及和1个第二连接端,方便了汇流铜件与各相接地电缆以及总接线电缆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可以是垂直于箱体底面方向设置的铜柱或铜排,第二连接部可以是线鼻子,通过将接地电缆的线芯固定在线鼻子内,然后在电缆接地箱为直接接地箱时,使线鼻子与相应的铜柱或铜排连接,即可实现各相接地电缆的可靠接地;而当电缆接地箱为保护接地箱或交叉互联箱时,使铜柱或铜排与护层电压保护器的一端连接,而线鼻子与护层电压保护器的另一端连接,则可实现各相接地电缆与护层电压保护器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线鼻子与铜柱、铜排或护层电压保护器通常通过线鼻子上的通孔连接,因此,通过调整各线鼻子的方向,可以实现调整三相接地电缆间的角度,并在用于固定线鼻子的螺栓旋紧后,使三相接地电缆间的方向固定,从而实现了根据各相接地电缆进线方向的不同,对连接角度的自由调整,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并避免了电缆折弯或因角度问题延长电缆长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汇流铜件可以由固定于箱体的内底面的中心位置的等边三角形结构,或任意形状但具有三个间隔120°布置的端部的结构,以及布置于三角形结构的各角上的铜柱、铜排,或者凹槽组成,以实现三个连接端间间隔120°的设置,然后通过将护层电压保护器或线鼻子与铜柱、铜排或凹槽的连接,实现接地电缆的可靠接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汇流铜件也可以由固定于箱体的内底面的中心位置的圆柱结构,环绕圆柱结构的外缘分别间隔120°布置的铜柱,以及连接各铜柱与圆柱结构的铜排组成。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所述电缆接地箱为所述交叉互联箱时,所述汇流铜件以相对于所述中心位置可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箱体内底面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9设置为柱状的连接杆;
如图8所示,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所述护层电压保护器6,顶端沿垂直于所述箱体1的底面的方向向上延伸;在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11;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开设有延伸方向朝向另一其他所述连接杆的凹槽12;
通过将连接在所述接地电缆4端部的线芯的所述第二连接部10插入相应所述通孔11,并连接所述连接杆侧壁,以及在将所述接地电缆4的屏蔽层容置于与所述接地电缆4插入的所述通孔11的朝向相同的所述凹槽12内后,通过螺栓13连接扣合在所述凹槽12上方的压接盖14和所述连接杆,实现任一相所述接地电缆4的所述线芯以及相邻相所述接地电缆4的所述屏蔽层与所述护层电压保护器6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一方面通过将电缆接地箱的箱体设置为圆柱形,并使汇流铜件以相对于中心位置可旋转的方式,与箱体内底面连接,可以灵活选择各相接地电缆进入箱体的方向,进一步方便了安装。另一方面,通过将汇流铜件的第一连接部设置为柱状的连接杆,且在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护层电压保护器,而顶端在沿垂直于箱体的底面的方向向上延伸后,在连接杆的侧壁上开设通孔,在连接杆的顶端开设延伸方向朝向另一其他连接杆的凹槽,且在凹槽上配置了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柱的压接盖,使得可以如图6所示,使接地电缆的线芯在与第二连接部(例如:线鼻子,或其他可将线芯固定以方便连接的部件)连接后,通过将第二连接部插入通孔,然后通过螺栓等将第二连接部通过通孔连接固定在连接柱上,并使接地电缆的屏蔽层通过压接盖与连接杆的连接,固定容置于与接地电缆插入的通孔的朝向相同的凹槽内,实现任一相接地电缆的线芯以及相邻相接地电缆的屏蔽层与护层电压保护器的连接,从而不仅避免了交叉互联铜排的使用,也减少了螺栓连接的数量,还避免了因连接问题接触电阻过大而导致的发热,也大大降低了交叉互联箱的成本,以及安装难度。
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凹槽的深度小于接地电缆屏蔽层的直径,然后压接盖朝向凹槽的方向上优选开设向上凸起,且弧度小于屏蔽层的弧度的容置槽,以使在通过压接盖向下连接连接柱时,屏蔽层与连接柱紧密接触连接。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孔包括按照预设距离均匀布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的多个;每个所述开孔上设置有盖板;
环绕所述盖板的外缘,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所述盖板与所述开孔连接的连接件。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箱体的侧壁上按照预设距离均匀布置多个开孔,然后在每个开孔上均设置盖板,使得在电缆接地箱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各相接地电缆的进线方向,选择相应的开孔进行接地电缆进线,从而提高了电缆接地箱安装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环绕盖板外缘,通过设置多个用于将盖板与开孔连接的连接件,保证了盖板与开孔的有效连接,从而提高箱体的密封性。
具体地,连接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种形式,例如:可以将焊点作为连接件,即通过点焊的方式,将盖板与开孔连接,然后对于需要应用于进线的开孔,通过将盖板由开孔上敲击下来即可;也可以通过卡扣将盖板与开孔连接,然后对于需要进线的开孔,通过卡扣打开盖板即可使用,在这里不做赘述。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与所述开孔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盖板与开孔间设置第二密封垫,可以提高盖板与开孔间连接的密封性,从而避免电缆接地箱在使用时进水或受潮。
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开孔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绝缘距离,所述预设绝缘距离为保证各相所述接地电缆的端部裸漏线芯间的最小绝缘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电缆接地箱的使用安全,各相接地电缆间的距离需要大于保证各相接地电缆的端部裸漏线芯间的最小绝缘距离。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箱体上相邻两个开孔间的距离大于保证各相接地电缆的端部裸漏线芯间的最小绝缘距离,可以有效保证电缆接地箱的使用安全。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的电缆接地箱还包括: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为由硬质管15和软质管16连接构成的组合管件;其中,所述硬质管15的管径固定,所述软质管16具有弹性,以使管径可变,且所述软质管16设置在两段所述硬质管15之间;
位于所述连接管第一端的所述硬质管15可拆卸的连接在去除掉所述盖板的开孔上;
所述软质管16为开口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的锥形管,且所述软质管16的开口较大的一端连接位于所述连接管第二端的所述硬质管15,开口较小的一端连接位于所述连接管第一端的所述硬质管15。
可以理解的是,去掉盖板的开孔为需要应用于各相接地电缆进线的开孔,而在电缆接地箱应用于不同线径的接地电缆时,因为接地电缆的粗细不同,且并不一定为下进线方式,所以,需要保证接线箱体在连接各相接地电缆后的防水和防潮性。
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去掉盖板的开孔上,先连接由硬质管和软质管组成的连接管,且连接管的中部采用管径可变的软质管,使得在电缆接地箱连接不同粗细的接地电缆时,均能顺利通过硬质管,而在软质管处,通过将软质管的管径撑开,使得软质管与接地电缆的外壁紧密接触,从而避免箱体进水或受潮,进一步提高了电缆接地箱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软质管为开口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的锥形管,且软质管的开口较大的一端连接位于连接管第二端的硬质管,开口较小的一端连接位于连接管第一端的硬质管,使得线径较大的接地电缆也可顺利进入软质管内,然后逐步与软质管的内壁贴合,从而提高了电缆接地箱安装的便捷性。
具体地,硬质管的管径优选设置为适配于电缆接地箱可以使用的最大接地电缆的粗度,而软质管的开口较小的一端的管径优选设置为略小于电缆接地箱可以使用的最小接地电缆的粗度,从而提高电缆接地箱的适用范围,并保证使用时的防水性和防潮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硬质管可以采用钢质、铁质等金属材质,而软质管可以采用硅胶等具有弹性且耐变形的材质。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质管的管径与所述开孔的孔径相等,所述软质管的开口较大的一端的管径与所述硬质管的管径相等;
所述硬质管与所述开孔的连接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硬质管轴线方向延展出的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与所述开孔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硬质管的管径与开孔的孔径相等,软质管的开口较大的一端的管径与硬质管的管径相等,提高了硬质管与开孔连接的紧密性,以及硬质管与软质管连接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硬质管与开孔的连接端设置有向远离硬质管轴线方向延展出的连接台,且在连接台与开孔接触的一面设置第二密封垫,同时,还可通过螺栓将连接台和箱体进行加固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硬质管与开孔连接的紧密性,即提高了电缆接地箱的密封性,从而避免电缆接地箱进水或受潮,导致接地系统缺陷,甚至最终造成主绝缘故障。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接地箱,一方面因为圆柱形的形状设计,不仅无棱角,避免了安装或运检人员碰伤,且省去了汇流铜排以及互联铜排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电缆接地箱的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减小了电缆接地箱的尺寸,从而更适应电缆通道拥挤场景的使用。
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可以自由选择各相接地电缆的进线方向,从而避免因进线角度限制导致的接地电缆弯曲半径过小或需要延长接地电缆等问题,使得安装更加方便。在配合由硬质管和软质管组成的连接管进行各相进线电缆的连接时,还可以提高箱体密封性,从而有效避免因电缆接地箱进水或受潮,导致的接地系统缺陷,甚至主绝缘故障的问题。
再一方面,通过设置盖体与箱体旋接,使得电缆接地箱装拆更加方便,且避免了工人因疏忽或偷懒没有将箱盖螺栓全部连接到位,导致电缆接地箱进水或受潮,导致接地系统缺陷,甚至最终造成主绝缘故障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缆接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汇流铜件;
所述箱体为圆柱形,环绕所述箱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各相接地电缆和总接地电缆通过的开孔;
所述汇流铜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底面的中心位置,并分别连接各相所述接地电缆和总接地电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箱体旋接,且所述盖体与所述箱体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接地箱,其特征在于,
在电缆接地箱为保护接地箱或交叉互联箱时,所述电缆接地箱还包括:3个护层电压保护器;
3个所述护层电压保护器分别连接在所述汇流铜件和各相所述接地电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接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铜件上设有3个第一连接端和1个第二连接端;
3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以三者中心为中心间隔120°分布,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各相所述接地电缆的线芯或所述护层电压保护器的第一连接部;
各相所述接地电缆的线芯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相应的所述护层电压保护器或所述第一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接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缆接地箱为所述交叉互联箱时,所述汇流铜件以相对于所述中心位置可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箱体内底面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为柱状的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所述护层电压保护器,顶端沿垂直于所述箱体的底面的方向向上延伸;在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开设有延伸方向朝向另一其他所述连接杆的凹槽;
通过将连接在所述接地电缆端部的线芯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相应所述通孔,并连接所述连接杆侧壁,以及在将所述接地电缆的屏蔽层容置于与所述接地电缆插入的所述通孔的朝向相同的所述凹槽内后,通过螺栓连接扣合在所述凹槽上方的压接盖和所述连接杆,实现任一相所述接地电缆的所述线芯以及相邻相所述接地电缆的所述屏蔽层与所述护层电压保护器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接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包括按照预设距离均匀布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的多个;每个所述开孔上设置有盖板;
环绕所述盖板的外缘,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所述盖板与所述开孔连接的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接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开孔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接地箱,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开孔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绝缘距离,所述预设绝缘距离为保证各相所述接地电缆的端部裸漏线芯间的最小绝缘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接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为由硬质管和软质管连接构成的组合管件;其中,所述硬质管的管径固定,所述软质管具有弹性,以使管径可变,且所述软质管设置在两段所述硬质管之间;
位于所述连接管第一端的所述硬质管可拆卸的连接在去除掉所述盖板的开孔上;
所述软质管为开口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的锥形管,且所述软质管的开口较大的一端连接位于所述连接管第二端的所述硬质管,开口较小的一端连接位于所述连接管第一端的所述硬质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缆接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管的管径与所述开孔的孔径相等,所述软质管的开口较大的一端的管径与所述硬质管的管径相等;
所述硬质管与所述开孔的连接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硬质管轴线方向延展出的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与所述开孔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第三密封垫。
CN202311675055.8A 2023-12-07 2023-12-07 电缆接地箱 Pending CN1177282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75055.8A CN117728203A (zh) 2023-12-07 2023-12-07 电缆接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75055.8A CN117728203A (zh) 2023-12-07 2023-12-07 电缆接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8203A true CN117728203A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09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75055.8A Pending CN117728203A (zh) 2023-12-07 2023-12-07 电缆接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282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540410A (ja) 耐環境シールが施されたケーブルブレイクアウトアセンブリ
US9634470B2 (e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distribution line using an extra-high voltage neutral line
US20170338633A1 (en) Quick connect and disconnect cable junction box
CN106842448B (zh) 一种变电站上进缆绝缘落地余缆箱
US1000313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box
CN203415725U (zh) 核电低压电缆端子式中间连接结构
CN203722191U (zh) 光电复合缆接头
KR100765455B1 (ko) 누전 방지용 분전반
CN101640403A (zh) 一种电缆绝缘接头
CN201388026Y (zh) 全绝缘屏蔽金属导电管母线及母线连接器
CN201556921U (zh) 一种电缆绝缘接头的结构
CN105428841A (zh) 一种电缆接地装置
KR101245365B1 (ko) 광전복합 팬아웃 케이블
CN117728203A (zh) 电缆接地箱
KR101626145B1 (ko) 지중 배전선로의 배전 커넥터 장치
KR20210030682A (ko) 전선방호용 커버장치
KR20210135182A (ko) 전주용 완금구조물
US20160380421A1 (en) End closure for a cable and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CN211175697U (zh) 户外高等级防护通讯线缆交接箱用进线密封结构
JP4048314B2 (ja) 光通信ケーブル成端箱の収納ボックス
RU182923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транспозиции экранов силовых кабелей
KR200421620Y1 (ko) 통신 케이블용 접지 클램프
CN217563156U (zh) 一种箱变高压柜支撑架及箱变
KR102565258B1 (ko) 무정전 지상 변압기 교체용 어댑터
CN215264169U (zh) Opgw光缆引下多点灵活接地成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