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21601A - 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及纺织品 - Google Patents

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及纺织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21601A
CN117721601A CN202311756800.1A CN202311756800A CN117721601A CN 117721601 A CN117721601 A CN 117721601A CN 202311756800 A CN202311756800 A CN 202311756800A CN 117721601 A CN117721601 A CN 117721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broidery
pattern
embroidering
printing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568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臣利
佘彩云
陆孝华
王启军
李芝玲
贺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angpai Hua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angpai Hua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angpai Hua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angpai Hua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568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216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21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16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及纺织品,方法包括:制作条带预成品;印刷第一图案至所述条带预成品;在所述条带预成品上确定多个绣花区域,所述绣花区域的划定以所述第一图案为基准;在所述绣花区域上绣制第二图案。本申请能够在条带预成品上同时采用印刷和绣花工艺形成标签内容,提高标签内容的丰富性,提高纺织品品牌的展示效果;先进行印刷,并将印刷的第一图案作为绣花的基准进行第二图案的绣制,准确性和成品率高,适合自动化大批量生产,能够满足了不同数量的纺织品对标签数量的要求。

Description

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及纺织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纺织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及纺织品。
背景技术
纺织品标签主要是用于标识或装饰衣物、鞋、帽、包、袋等纺织品的品牌及Logo、图文、产地、纺织品成份组成、使用及维护、用途等信息的简要标牌,例如缝标、装饰图案等,以缝标为例,缝标就是缝在衣服侧缝线的标签,也叫做“耐久性标签”,缝标需要永久附着在产品上并能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保持清晰易读,且有机会会直接接触使用者的皮肤,所以对工艺要求较高。由于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商品包装服务的进步,纺织品标签组成也越来越复杂,相关技术中,大多数标签采用单一工艺进行加工,且每个标签单独加工,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复杂工艺且工作效率高的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及纺织品。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作条带预成品;
在所述条带预成品印刷第一图案;
以所述第一图案为基准在所述条带预成品上划分多个绣花区域;以及
在所述绣花区域上绣制第二图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一图案为基准在所述条带预成品上划分多个绣花区域的步骤包括:
准备朴,在所述朴上划定对照区域;
在所述朴上绣出所述对照区域的边框,并将所述边框内部分的朴裁掉;
将所述边框和印刷有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条带预成品匹配,以使所述边框与所述绣花区域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一图案为基准在所述条带预成品上划分多个绣花区域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朴上绣出对照区域的边框,所述边框的宽度等于所述条带预成品的宽度,所述边框的长度等于印刷区域的长度和印刷间隔之和;
在所述朴上绣出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线,所述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图案的尺寸对应,所述第一指示线和所述第二指示线与所述边框相对的两边分别平行,且所述第一指示线和所述第二指示线均分别与所述边框的至少两个边相交;
将所述边框内的部分朴裁掉,所述印刷区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线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一图案为基准在所述条带预成品上划分多个绣花区域步骤之后包括步骤:在裁掉部分朴后的所述边框外周设置胶粘层,将所述条带预成品通过所述胶粘层粘贴于所述朴,使得所述印刷区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线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绣花区域上绣制第二图案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条带预成品的宽度和/或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绣花区域,在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绣花区域之间具有绣花间隔,所述绣花区域与所述绣花间隔长度之和定义为绣花循环长;
以所述绣花循环长的倍数同时在每一绣花区域内绣制一个所述第二图案,相邻所述绣花区域不同时进行绣制;
重复上述步骤绣制所有第二图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条带预成品长度方向上,所述倍数依据绣制时所用绣花机头同时绣制所述第二图案的个数n确定,n=1,2,3…;
以所述绣花循环长的倍数同时在每一绣花区域内绣制一个所述第二图案的步骤包括:将多个所述绣花循环长划分成n个第一绣花区段,相邻的所述第一绣花区段内相应位置的绣花区域同时由所述绣花机头绣制一个所述第二图案,每个所述第一绣花区段内的绣花区域分别依次绣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条带预成品宽度方向上,所述倍数依据绣制时所用绣花机头同时绣制所述第二图案的个数m确定,n=1,2,3…;所述以所述绣花循环长的倍数同时在每一绣花区域内绣制一个所述第二图案的步骤包括:将多个所述绣花循环长划分成m个第二绣花区段,相邻的所述第二绣花区段内相应位置的绣花区域同时由所述绣花机头绣制一个所述第二图案,每个所述第二绣花区段内的绣花区域分别依次绣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条带预成品印刷第一图案的步骤包括:
获得印刷菲林,所述印刷菲林包括所述第一图案;
根据所述印刷菲林获得印刷模板;
将所述第一图案根据所述印刷模版印刷至所述条带预成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印刷菲林获得印刷模板的步骤包括:所述印刷菲林上的所述第一图案镜像在板材上形成所述印刷模板;或,所述印刷菲林上的所述第一图案通过曝光或显影在板材上形成所述印刷模板。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纺织品,包括采用上述的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制得的标签。
本申请能够在条带预成品上同时采用印刷和绣花工艺形成标签内容,提高标签内容的丰富性,提高纺织品品牌的展示效果;先进行印刷,并将印刷的第一图案作为绣花的基准进行第二图案的绣制,准确性和成品率高,适合自动化大批量生产,能够满足了不同数量的纺织品对标签数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绣花机机头与绣花区域对应示意图,其中机头可绣2个第二图案。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绣花机机头与绣花区域对应示意图,其中机头可绣4个第二图案。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绣花机机头与绣花区域对应示意图,其中机头可绣6个第二图案。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成品条带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已印刷的条带预成品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已绣花的条带预成品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成品条带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已印刷的条带预成品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已绣花的条带预成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经研究发现,纺织品标签同时采用印刷和绣花工艺加工,能够结合印刷和绣花各自的优势,精细的部分用印刷的方法实现,立体时尚部分由绣花实现,艺术水平和质量的都具有更优异的效果。传统技术中均是采用单一工艺加工,即使采用了印刷和绣花结合的方式,也只能在印刷后,将裁切的单独的标签依次进行绣花,工作效率低,品质不能统一。基于此,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包括步骤:
S100、制作条带预成品;
S200、在所述条带预成品印刷第一图案;
S300、在所述条带预成品上确定多个绣花区域,所述绣花区域的划定以所述第一图案为基准;
S400、在所述绣花区域上绣制第二图案。
本申请能够在条带预成品上同时采用印刷和绣花工艺形成标签内容,提高标签内容的丰富性,提高纺织品品牌的展示效果;先进行印刷,并将印刷的第一图案作为绣花的基准进行第二图案的绣制,准确性和成品率高,适合自动化大批量生产,能够满足了不同数量的纺织品对标签数量的要求。
具体的,步骤S100包括通过织机织造所需一定宽度的条带预成品,其中,所述条带预成品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加工区域,加工区域用于在其上形成标签内容。
具体的,步骤S200包括以下步骤:
S210、获得的印刷菲林,所述印刷菲林包括所述第一图案;
S220、根据所述印刷菲林获得印刷模板;
S230、将所述第一图案根据所述印刷模版印刷至所述条带预成品。
第一图案包括标签内容需要的图形、文字、颜色或上述元素的组合,相应的,所述印刷菲林指的是把待印刷图案或文字分别按颜色及对应位置分开制作的多个胶片,在印刷时,多个胶片组合排列形成待印刷的印刷菲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20包括:所述印刷菲林上的所述第一图案镜像在板材上形成所述印刷模板,此时板材为树脂版上或金属版。或,所述印刷菲林上的所述第一图案通过曝光或显影在板材上形成所述印刷模板,此时板材为网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30包括:将树脂版或金属版模版上的第一图案面与所述条带预成品具有加工区域的表面贴合,把印刷模板的第一图案上的油墨镜像印刷在所述条带预成品具有加工区域的面上,制得用油墨形成的具有第一图案的条带预成品。或者,将网版和所述条带预成品具有加工区域的表面贴合,从网版上的第一图案的网孔中把油墨漏到所述条带预成品具有加工区域的面上,制得用油墨形成具有第一图案的条带预成品。
可以理解的,第一图案可以是多个同一图案循环印刷,也可以是不同图案交错循环印刷等,不论如何印刷,第一图案包括印刷形成图案中一个最小印刷单元(即印刷区域),第一图案中相邻的最小单元之间具有印刷间隔,一个最小印刷单元的长度与印刷间隔的长度之和定义为印刷循环长。
具体的,在S30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1、制作绣花版带:完成平面图形到绣花机信号的转换。所述绣花机信号的转换包括确定以下参数:绣花机器类型、绣花开位、线的类型、绣线的颜色、绣线的粗细、各绣线的刺绣先后顺序、每一绣线的走针方法与密度、剪线设定、贴布或放面朴、对位记号设定、排版设定,并将其转化为绣花机器能识别的信息,尽可能高效率地投入批量生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0包括定义为“绣花开位”步骤,绣花开位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0、准备朴,在朴上划定对照区域。所述边框的宽度等于所述条带预成品的宽度,所述边框的长度等于印刷区域的长度和印刷间隔之和,即所述边框的长度等于印刷循环长。
在S310之前还包括固定朴的步骤:用绣花机框架上的夹子将朴固定在绣花机框架上,补用于定位绣花区域并支撑上述已印刷的织带预成品。
在执行S310同时或执行后续步骤时还包括对位绣花机的步骤:结合绣花机每机头可绣尺寸范围和已印刷条带预成品的印刷循环厂,在固定好的朴上排列每机头沿宽度和高度方向可绣的个数及对应位置。
S320、在所述朴上绣出所述对照区域的边框。根据S310中确定的对照区域在朴上缝制或绣制多个边框。
S330、在朴的边框内绣出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线,所述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线分别与单个所述第一图案(即最小印刷单元)的两端平齐,所述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延伸并超过边框;由于边框内的朴需要裁掉,所以通过设置指示线用于指示最小印刷单元的位置,以对绣花过程提供对照。
S340、将每个所述边框内的朴裁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0包括定义为“贴带”步骤,贴带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S350、在所述边框外周设置胶粘层;具体的,在边框内已剪掉朴的剪口旁都粘贴上双面胶,并撕掉双面胶上的离型纸,留在朴上的胶黏层就能用来粘贴住待绣花的已印刷条带预成品。
S360、将所述边框与印刷有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条带预成品匹配,边框与所述印刷区域对应,将所述条带预成品通过所述胶粘层粘贴于所述朴。在所述朴上绣出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线,所述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图案的尺寸对应,所述第一指示线和所述第二指示线与所述边框相对的两边分别平行,且所述第一指示线和所述第二指示线均分别与所述边框的至少两个边相交;所述印刷区域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指示线或第二指示线对应,绣花区域与印刷区域平齐,印刷区域对应位于边框内已剪掉朴的部分时,绣花区域也相应位于边框内。
具体的,步骤S400还包括以下步骤:
S410、在所述条带预成品的宽度和/或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绣花区域,在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绣花区域之间具有绣花间隔,所述绣花区域与所述绣花间隔长度之和定义为绣花循环长;
S420、以所述绣花循环长的倍数同时在每一绣花区域内绣制一个所述第二图案,相邻所述绣花区域不同时进行绣制。换句话说,以非相邻循环长度且等循环长度倍数的距离进行同步绣花。可以理解的,不同时绣制包括在时间上不同时开始绣制过程,也包括采用不同的条带预成品进行绣制。
具体的,步骤S420还包括:
S421、在所述条带预成品长度方向上,所述倍数依据绣制时所用绣花机头同时绣制所述第二图案的个数n确定,n=1,2,3…;所述以所述绣花循环长的倍数同时在每一绣花区域内绣制一个所述第二图案的步骤包括:将多个所述绣花循环长划分成n个第一绣花区段,相邻的所述第一绣花区段内相应位置的绣花区域同时由所述绣花机头绣制一个所述第二图案,每个所述第一绣花区段内的绣花区域分别依次绣制。
S422、在所述条带预成品宽度方向上,所述倍数依据绣制时所用绣花机头同时绣制所述第二图案的个数m确定,n=1,2,3…;所述以所述绣花循环长的倍数同时在每一绣花区域内绣制一个所述第二图案的步骤包括:将多个所述绣花循环长划分成m个第二绣花区段,相邻的所述第二绣花区段内相应位置的绣花区域同时由所述绣花机头绣制一个所述第二图案,每个所述第二绣花区段内的绣花区域分别依次绣制。
在S420步骤之前,还包括设置绣花机的机头的步骤:把已印刷的条带预成品以非相邻循环长度且等循环长度倍数的距离固定在朴上,每个机头从左到右依次相邻地设置在对应位置。
条带是用纱线交织或粘结而成,绣花针刺穿条带时容易引起纱线移动,但是纱动移动有一定范围。非连续印刷循环长贴条的间距远大于纱线移动的范围,就能减少绣花对条带变形的影响,保证绣花条带外观。连续印刷循环长贴条的间距就小或等于纱线移动的范围,绣花时绣花针穿刺已印刷条带易导致条带变形成不规则波浪边,且绣花对条带变形形成叠加,最终影响条带外观。
S430、重复上述步骤绣制所有第二图案。绣制好的条带预成品取下,并粘贴新的条带预成品或更换原有条带预成品的位置,完成所有第二图案的绣制,其中涉及重复开位和贴带步骤也需要重复相应的过程。
可以理解的,第二图案可以是多个同一图案循环绣花,也可以是不同图案交错循环绣花等,与印刷的第一图案匹配,也根据需求设置。不论如何绣花,第二图案包括绣制形成图案中一个最小绣花单元(即绣花区域),第二图案中相邻的最小绣花单元之间具有绣花间隔,一个最小绣花单元的长度与绣花间隔的长度之和定义为绣花循环长。
传统的工艺中,若想将印刷和绣花工艺加工同一标签,印刷后绣花的纺织品标签都是将印刷后待绣的纺织品裁切成个,在绣花机上手工先放上裁切好的朴,再手工一个个贴上印刷后待绣的纺织品,在对应位置绣花后再手工进行折加工或手工摆位进行切割加工,并手工撕掉背面的朴。这种生产方法,不能以条带形式使用在纺织品上,而且手工多,效率低,质量的稳定性对人的要求极高。由于绣花机有多个机头,本申请通过开位时从前到后的对应位置采用非相邻循环长度且等循环长度倍数的距离固定已印刷条带,使得每个机头都需要一卷已印刷的条带预成品,必须有多卷已印刷的条带预成品,所以只适合大批量生产。而在在所述绣花开位的从左到右的对应位置采用非相邻循环长度且等循环长度倍数的距离固定已印刷条带,只要有一卷已印刷条带预成品,就可以进行绣花加工了,这种贴带方法既适合小批量生产,也可以适合大批量生产,准确性和成品率高,满足了不同数量的纺织品对标签数量的要求。
以下举例说明步骤S400的详细过程。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绣花机每机头沿宽度方向从左至右可绣1个,沿长度方向从前往后可绣2个,贴带的操作如下:
a)在绣花机第n机头沿宽度方向从左到右的第1对应位置(指的是绣花位置,下文相同)都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的第(2n-1)循环长,并进行绣花;
b)用另一已印刷条带,在绣花机第n机头沿长度方向的第2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的第(2n-1)循环长,并进行绣花;
拿下已完成印刷后绣花条带预成品,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使得已印刷的条带预成品连续相邻的每一循环长内都有对应位置上用绣线形成的第二图案,具体包括:
A)在绣花机第n机头沿宽度方向从左到右的第1对应位置都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的对应的第(2n)循环长,并进行绣花;
B)用另一已印刷条带,在绣花机第n机头沿长度方向的第2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的对应的第(2n)循环长,并进行绣花。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绣花机每机头沿宽度方向从左至右可绣2个,沿长度方向从前往后可绣2个,贴带的操作如下:
a)在绣花机第n机头沿宽度方向:从左到右的第1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的第(4n-3)循环长,从左到右第2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的第(4n-1)循环长,并进行绣花;
b)用另一已印刷条带,在绣花机第n机头沿长度方向:从左到右的第3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的第(4n-3)循环长;从左到右的第4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的第(4n-1)循环长,并进行绣花;
拿下已完成印刷后绣花条带预成品,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使得已印刷的条带预成品连续相邻的每一循环长内都有对应位置上用绣线形成的第二图案,具体包括:
A)在绣花机第n机头沿宽度方向:从左到右的第1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对应的第(4n-2)循环长;从左到右的第2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对应的第(4n)循环长,并进行绣花;
B)用另一已印刷条带,在绣花机第n机头沿长度方向:从左到右的第3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对应的第(4n-2)循环长;从左到右的第4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对应的第(4n)循环长,并进行绣花;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绣花机每机头沿宽度方向从左至右可绣3个,沿长度方向从前往后可绣2个,贴带的操作如下:
a)在绣花机第n机头沿宽度方向:从左到右的第1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的第(6n-5)循环长;从左到右的第2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的第(6n-3)循环长;从左到右的第3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的第(6n-1)循环长;
b)用另一已印刷条带,在绣花机第n机头沿长度方向:从左到右的第4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的第(6n-5)循环长;从左到右的第5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的第(6n-3)循环长;从左到右的第6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的对应的第(6n-1)循环长,并进行绣花;
拿下已完成印刷后绣花条带预成品,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使得已印刷的条带预成品连续相邻的每一循环长内都有对应位置上用绣线形成的第二图案,具体包括:
A)在第n机头沿宽度方向:从左到右的第1对应位置都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对应的第(6n-4)循环长;从左到右的第2对应位置都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对应的第(6n-2)循环长;从左到右的第3对应位置都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对应的第(6n)循环长,并进行绣花;
B)用另一已印刷条带,在绣花机第n机头沿长度方向:从左到右的第4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对应的第(6n-4)循环长;从左到右的第5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对应的第(6n-2)循环长,从左到右的第6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的对应的第(6n)循环长,并进行绣花。
在步骤S400之后还包括:步骤S500、包装完成印刷和绣花的条带预成品。具体的,步骤S500以下步骤中的一个:
将完成印刷和绣花的条带预成品卷装包装;
将完成印刷和绣花的条带预成品进行剪折加工后再包装;
将完成印刷和绣花的条带预成品进行镭射加工后再包装;
将完成印刷和绣花的条带预成品进行过朴后再剪折或再镭射加工后包装。
以下为上述的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图
将产品设计图(图5)分为如图6所示需要印刷部分和图7所示需要绣花的部分。
(2)制作菲林和制作绣花版带
将需要印刷的部分,参照图6,把待印刷文字依照对应位置制作在胶片上;
将需要绣花的部分,参照图7,完成平面图形到绣花机信号的转换。所述绣花机信号的转换包括:使用田岛20机头平绣机、如图2的开位、面线为白色有光长丝涤纶TEX40的绣线,挨针绣字,底线为白色涤纶TEX27短纤绣线的并将其转化为绣花机器能识别的绣花带1031.dst。
(3)制作丝印网版
把上述菲林上的文字曝光、显影在金属框固定的丝印网版上;
(4)进行丝网印刷
将丝印网版和兰色条带预成品待印刷的表面贴合,用刮刀从网版上文字部分的白色水性油墨漏到所述兰色条带预成品具有加工区域的面上,制得用白色水性油墨形成文字且有一定印刷循环长度的已印刷条带预成品
(5)绣花开位
a)用绣花机框架上的夹子将白色无纺布朴固定在田岛绣花机框架上,用来支撑上述已印刷的织带预成品。确定每机头从前往后共绣2个及对应位置(参照图2)
b)在每个对应位置,用一黄色绣线绣一个矩形框线:矩形框线的宽度同图5条带预成品的宽度,矩形框线长度同图5成品循环长;
c)在每个对应位置,用一红色绣线绣两条竖线,分别作为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线(图中未示),所绣两条竖线同图6印刷区域的最左侧位置和最右侧位置相同,与黄色矩形框线两条长边都垂直相交。
d)在每个对应位置,用剪刀剪掉黄色矩形框线向内约2mm的白色无纺朴。
e)在已剪掉朴的剪口旁都粘贴上双面胶,并撕掉双面胶上的离型纸。
(6)贴带
在绣花机每机头第1对应位置(图2)所示条带印刷循环长度的最左侧和最右侧分别与朴上所绣左侧红色竖线和所绣右侧红线竖线对齐,在田岛绣花机的第1机头的第1对应位置贴上已印刷条带(图6)印刷第1循环长,第2机头第1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带第3循环长,第3机头第1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第5循环长,……,第20机头第1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带第39循环长;
在绣花机每机头第2对应位置(图2)所示条带印刷循环长与的最左侧和最右侧分别与朴上所绣左侧红色竖线和所绣右侧红线竖线对齐,在田岛绣花机的第1机头的第2对应位置贴上另一已印刷条带(图6)印刷第1循环长,第2机头第2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第3循环长,第3机头第2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第5循环长,……,第20机头第2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第39循环长。
(7)绣花
如图7所示,在上述(6)贴带,即:每机头第1对应位置上固定的印刷条带奇数循环长度的对应位置进行绣花,每机头第2对应位置上固定的印刷条带奇数循环长度的对应位置进行绣花。
(8)再贴带
取下第(7)已完成对应置绣花的条带,在绣花机每机头第1对应位置(图2)所示条带印刷循环长与的最左侧和最右侧分别与朴上所绣左侧红色竖线和所绣右侧红线竖线对齐,在田岛绣花机的第1机头的第1对应位置贴上已印刷条带(图6)印刷第2循环长,第2机头第1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第4循环长,第3机头第1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第6循环长,……,第20机头第1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第40循环长。
在绣花机每机头第2对应位置(图2)所示条带印刷循环长与的最左侧和最右侧分别与朴上所绣左侧红色竖线和所绣右侧红线竖线对齐,在田岛绣花机的第1机头的第2对应位置贴上另一已印刷条带(图6)印刷第2循环长,第2机头第2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第4循环长,第3机头第2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第6循环长,……,第20机头第2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第40循环长。
(9)再绣花
在上述(8)贴带,即:每机头第1对应位置上固定的印刷条带偶数循环长度的对应位置进行绣花,每机头第2对应位置上固定的印刷条带偶数循环长度的对应位置进行绣花。
重复上述(6)、(7)、(8)、(9)步骤,对已印刷条带余下循环长度内对应位置进行贴带和进行绣花。
(10)加工
对完成印刷后绣花条带,在剪折机上进行切断和首尾折加工。
(11)成品包装
对完成剪折加工的产品,剔出次品后再进行包装。
实施例2
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图
将产品设计图(图8)分为需要印刷生产的部分(图9)和需要绣花生产(图10)的部分。
(2)制作菲林和制作绣花版带
将需要印刷的部分,参照图9,把待印刷文字依照对应位置制作在胶片上;
将需要绣花的部分,参照图10,完成平面图形到绣花机信号的转换。所述绣花机信号的转换包括:使用田岛20机头平绣机、如图2的开位、面线为白色有光长丝涤纶TEX40的绣线,挨针绣字,底线为白色涤纶TEX27短纤绣线的并将其转化为绣花机器能识别的绣花带1032.dst。
(3)制作丝印网版
把菲林上的图文字曝光、显影在金属框固定的丝印网版上;
(4)进行丝网印刷
将丝印网版和兰色条带预成品待印刷的表面贴合,用刮刀从网版上文字部分的白色水性油墨漏到所述兰色条带预成品具有加工区域的面上,制得用白色水性油墨形成文字且有循环长度的已印刷条带预成品。已印刷条带预成品效果图可参照图9。
(5)绣花开位
用绣花机框架上的夹子将白色无纺布朴固定在田绣花机框架上,用来支撑上述已印刷的织带预成品。确定每机头从左到右和从后到前各有2个位置,共有4个对应位置进行绣花(参考图3)
在每个对应位置,用一黄色绣线绣一个矩形框线:矩形框线的宽度同图8条带预成品的宽度,矩形框线长度同图8成品循环长;
在每个对应位置,用一红色绣线绣两条竖线,分别作为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线(图中未示),所绣两条竖线同图8印刷循环长度内的最左侧位置和最右侧位置相同,与黄色矩形框线两条长边都垂直相交。
在每个对应位置,用剪刀剪掉黄色矩形框线向内约2mm的白色无纺朴。
在已剪掉朴的剪口旁都粘贴上双面胶,并撕掉双面胶上的离型纸。
(6)贴带
在绣花机每机头第1对应位置(参照图3)所示条带印刷循环长度的最左侧和最右侧分别与朴上所绣左侧红竖线和所绣右侧红竖线对齐,在田岛绣花机的第1机头从左到右的第1对应位置贴上已印刷条带(图9)印刷第1循环长,第1机头从左到右的第2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印刷第3循环长;第2机头从左到右第1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图带第5循环长,第2机头从左到右的第2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印刷第7循环长;第3机头从左到右第1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图带第9循环长,第3机头从左到右的第2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印刷第11循环长……,第20机头从左到右的第1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图带第77循环长,第20机头从左到右的第2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印刷第79循环长。
在田岛绣花机的第1机头从左到右的第3对应位置贴上另一条已印刷条带(图9)印刷第1循环长,第1机头从左到右的第4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印刷第3循环长;第2机头从左到右的第3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图带第5循环长,第2机头从左到右的第4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印刷第7循环长;第3机头从左到右的第3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图带第9循环长,第3机头从左到右的第4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印刷第11循环长……,第20机头从左到右的第3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图带第77循环长,第20机头从左到右的第4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印刷第79循环长。
(7)绣花
在上述(6)贴带,即:每机头第1对应位置上和和第2对应位置上固定的同一印刷条带奇数循环长度的对应位置进行绣花,每机头第3对应位置上和第4对应位置上固定的另一条带的印刷条带奇数循环长度的对应位置进行绣花,如图10所示。
(8)再贴带
取下第(7)已完成对应置绣花的条带,在绣花机每机头第1对应位置(图3)所示条带印刷循环长度的最左侧和最右侧分别与朴上所绣左侧红色竖线和所绣右侧红线竖线对齐,在田岛绣花机的第1机头的从左到右第1对应位置贴上已印刷条带(图10)印刷第2循环长,从左到右第2对应位置贴上已印刷条带印刷第4循环长;第2机头从左到右第1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图带第6循环长,从左到右第2对应位置贴上已印刷条带印刷第8循环长;第3机头从左到右第1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图带第10循环长,从左到右第2对应位置贴上已印刷条带印刷第12循环长……,第20机头从左到右的第1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图带第78循环长,从左到右第2对应位置贴上已印刷条带印刷第80循环长。
在田岛绣花机的第1机头从左到右的第3对应位置贴上已印刷条带(图9)印刷第2循环长,第1机头从左到右的第4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印刷第4循环长;第2机头从左到右的第3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图带第6循环长,第2机头从左到右的第4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印刷第8循环长;第3机头从左到右的第3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图带第10循环长,第3机头从左到右的第4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印刷第12循环长……,第20机头从左到右的第3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图带第78循环长,第20机头从左到右的第4对应位置贴上同一已印刷条带印刷第80循环长。
(9)再绣花
在上述(8)贴带,即:每机头第1对应位置上和第2对应位置上固定的同一印刷条带偶数循环长度的对应位置进行绣花,每机头第3对应位置上和第4对应位置上固定的另一条带的印刷条带偶数循环长度的对应位置进行绣花,如图10所示。
重复上述(6)、(7)、(8)、(9)步骤,对已印刷条带余下印刷循环长度内对应位置进行对位、贴带和绣花。
(10)加工
对完成绣花的条带,进行卷装成饼;
(11)成品包装
对卷装成饼的条带,进行包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制作条带预成品;
在所述条带预成品印刷第一图案;
以所述第一图案为基准在所述条带预成品上划分多个绣花区域;以及
在所述绣花区域上绣制第二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图案为基准在所述条带预成品上划分多个绣花区域的步骤包括:
准备朴,在所述朴上划定对照区域;
在所述朴上绣出所述对照区域的边框,并将所述边框内部分的朴裁掉;
将所述边框和印刷有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条带预成品匹配,以使所述边框与所述绣花区域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图案为基准在所述条带预成品上划分多个绣花区域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朴上绣出对照区域的边框,所述边框的宽度等于所述条带预成品的宽度,所述边框的长度等于印刷区域的长度和印刷间隔之和;
在所述朴上绣出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线,所述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图案的尺寸对应,所述第一指示线和所述第二指示线与所述边框相对的两边分别平行,且所述第一指示线和所述第二指示线均分别与所述边框的至少两个边相交;
将所述边框内的部分朴裁掉,所述印刷区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线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图案为基准在所述条带预成品上划分多个绣花区域步骤之后包括步骤:在裁掉部分朴后的所述边框外周设置胶粘层,将所述条带预成品通过所述胶粘层粘贴于所述朴,使得所述印刷区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线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绣花区域上绣制第二图案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条带预成品的宽度和/或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绣花区域,在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绣花区域之间具有绣花间隔,所述绣花区域与所述绣花间隔长度之和定义为绣花循环长;
以所述绣花循环长的倍数同时在每一绣花区域内绣制一个所述第二图案,相邻所述绣花区域不同时进行绣制;
重复上述步骤绣制所有第二图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条带预成品长度方向上,所述倍数依据绣制时所用绣花机头同时绣制所述第二图案的个数n确定,n=1,2,3…;
以所述绣花循环长的倍数同时在每一绣花区域内绣制一个所述第二图案的步骤包括:将多个所述绣花循环长划分成n个第一绣花区段,相邻的所述第一绣花区段内相应位置的绣花区域同时由所述绣花机头绣制一个所述第二图案,每个所述第一绣花区段内的绣花区域分别依次绣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条带预成品宽度方向上,所述倍数依据绣制时所用绣花机头同时绣制所述第二图案的个数m确定,n=1,2,3…;所述以所述绣花循环长的倍数同时在每一绣花区域内绣制一个所述第二图案的步骤包括:将多个所述绣花循环长划分成m个第二绣花区段,相邻的所述第二绣花区段内相应位置的绣花区域同时由所述绣花机头绣制一个所述第二图案,每个所述第二绣花区段内的绣花区域分别依次绣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条带预成品印刷第一图案的步骤包括:
获得印刷菲林,所述印刷菲林包括所述第一图案;
根据所述印刷菲林获得印刷模板;
将所述第一图案根据所述印刷模版印刷至所述条带预成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印刷菲林获得印刷模板的步骤包括:所述印刷菲林上的所述第一图案镜像在板材上形成所述印刷模板;或,所述印刷菲林上的所述第一图案通过曝光或显影在板材上形成所述印刷模板。
10.一种纺织品,包括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制得的标签。
CN202311756800.1A 2023-12-20 2023-12-20 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及纺织品 Pending CN1177216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56800.1A CN117721601A (zh) 2023-12-20 2023-12-20 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及纺织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56800.1A CN117721601A (zh) 2023-12-20 2023-12-20 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及纺织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1601A true CN117721601A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04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56800.1A Pending CN117721601A (zh) 2023-12-20 2023-12-20 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及纺织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2160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44899A (en) Combination embroidery/scre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90078181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mbroidered wallcovering
TWI494065B (zh) 織物產品的製造方法
WO2017195970A1 (ko) Rfid 태그가 구비된 케어라벨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CN117721601A (zh) 纺织品标签加工方法及纺织品
US20050153614A1 (en) Compound fabric for embroidering
KR102245885B1 (ko) 섬유 인쇄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RU2288308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екстильных этикеток с рисунком
CN111226004A (zh) 数字染色的鉴别
CN1133772C (zh) 一种丝带绣品及其制作方法
JP6134222B2 (ja) 布製ワッペン基材の製造法
JPH11315469A (ja) 編織仕上げ素材の処理方法と装置
JP2001255823A (ja) 両面印刷テープとその製造法
US20080171171A1 (en) Handcraft guiding tool
GB2337724A (en) Making applique items
JP2547100Y2 (ja) 真正商品確認用の織ラベル
JP2000290870A (ja) 刺しゅう方法
JP2003166184A (ja) 先染め織物用糸の染色方法とそれに使用する糸準備機
JP2012162829A (ja) ワッペンの製造方法
RU2298600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орсовых текстильных изделий, таких как ворсовые текстильные плитки
JP2002210840A (ja) タイヤ材料及びその識別表示方法
JPS60244554A (ja) 布帛様風合い模様地の製造法
JPH11334248A (ja) カレンダー
JPS6147801A (ja) ハンカチ−フの製造方法
JP2024028069A (ja) 切り抜き模様地が取り付けられている着物、および切り抜き模様地を着物地に取り付け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