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92919A -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92919A
CN117692919A CN202211070478.2A CN202211070478A CN117692919A CN 117692919 A CN117692919 A CN 117692919A CN 202211070478 A CN202211070478 A CN 202211070478A CN 117692919 A CN117692919 A CN 117692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electronic device
user
link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04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党建
朱宏伟
樊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0704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9291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5187 priority patent/WO202404625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692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929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45Passive 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生成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为所述电子设备服务范围内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的信息;以及将所述切换请求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基站设备,以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设备之后,所述智能表面继续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服务。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结合多点协作技术与智能表面技术,使得在不影响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的情况下减小或避免小区间干扰、减少协作基站由于联合传输造成的负担,并且在发生小区切换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反射链路。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多点协作技术可以用来解决基站间的干扰问题。多点协作技术可以包括协作波束赋形和联合传输。根据协作波束赋形技术,在发生小区干扰的情况下,协作基站可以调整其波束方向,从而减小或避免对服务基站服务的用户造成干扰。根据联合传输技术,服务基站与协作基站可以交互服务基站与用户之间的数据,从而使得服务基站和协作基站共同向用户发送数据或共同接收来自用户的数据。由此可见,在协作波束赋形中,为了减小或避免干扰,需要调整协作基站内的用户的波束方向,从而对该用户的通信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联合传输中,由于服务基站和协作基站间需要交互用户的数据,因此会增加回程链路的负担,并增加时延。
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也称为智能超表面,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可编程和易于部署的特性。RIS可以通过在平面上集成大量低成本的无源或有源反射元件,智能地重新配置无线传播环境。因此,RIS在未来无线网络的覆盖增强和容量增强、消除部分覆盖盲区、服务小区边缘用户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本公开希望通过结合多点协作技术与RIS技术,从而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此外,在引入了RIS之后,在发生小区切换的情况下如何能够维持反射链路从而保证通信质量也是本公开希望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这个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一般概要,而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全部特征的全面披露。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结合多点协作技术与RIS技术,使得在不影响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的情况下减小或避免小区间干扰、减少协作基站由于联合传输造成的负担,并且在发生小区切换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反射链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生成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为所述电子设备服务范围内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的信息;以及将所述切换请求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基站设备,以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设备之后,所述智能表面继续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服务的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相邻基站设备服务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的干扰;以及响应于所述干扰,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智能表面辅助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生成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为所述电子设备服务范围内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的信息;以及将所述切换请求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基站设备,以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设备之后,所述智能表面继续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服务的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相邻基站设备服务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的干扰;以及响应于所述干扰,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智能表面辅助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可执行计算机指令,所述可执行计算机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公开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公开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切换请求中可以包括智能表面的信息,从而目标基站设备能够尽早知晓为用户设备服务的智能表面的信息。这样一来,可以在发生小区切换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反射链路。
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发生小区间干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反射链路来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而无需改变相邻基站设备服务的用户设备的波束方向,从而在不影响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的情况下减小或避免小区间干扰。
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基站设备可以确定联合传输的策略,使得在相邻基站设备过载的情况下由智能表面提供联合传输,从而减少协作基站由于联合传输造成的负担。此外,在已经由智能表面提供联合传输的情况下,可以请求相邻基站设备进行进一步的联合传输,从而提高空分增益。
从在此提供的描述中,进一步的适用性区域将会变得明显。这个概要中的描述和特定例子只是为了示意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所选实施例的示意的目的而非全部可能的实施,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小区切换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在用户设备切换到目标基站设备之后仍然由智能表面来服务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在小区切换的场景中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的信令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干扰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在用户1受到干扰的情况下由智能表面来服务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在干扰的场景中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的信令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非透明智能表面的情况下确定反射链路波束方向的信令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透明智能表面的情况下确定反射链路波束方向的信令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相邻基站设备过载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在相邻基站设备过载的情况下用户设备由智能表面来服务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在下行链路中、在相邻基站设备过载的场景中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的信令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在上行链路中、在相邻基站设备过载的场景中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的信令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UE由服务基站和智能表面提供服务的情况下需要相邻基站进行联合传输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在下行链路中、在UE由服务基站和智能表面提供服务的情况下相邻基站进行联合传输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在上行链路中、在UE由服务基站和智能表面提供服务的情况下相邻基站进行联合传输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在下行链路中、在联合传输的场景中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的信令流程图;
图18是示出在上行链路中、在联合传输的场景中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的信令流程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g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图;
图25是示出g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图;
图26是示出智能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27是示出汽车导航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虽然本公开容易经受各种修改和替换形式,但是其特定实施例已作为例子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此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在此对特定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打算将本公开限制到公开的具体形式,而是相反地,本公开目的是要覆盖落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所有修改、等效和替换。要注意的是,贯穿几个附图,相应的标号指示相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来更加充分地描述本公开的例子。以下描述实质上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
提供了示例实施例,以便本公开将会变得详尽,并且将会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其范围。阐述了众多的特定细节如特定部件、装置和方法的例子,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尽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会明显的是,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它们都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众所周知的过程、众所周知的结构和众所周知的技术。
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描述:
1.综述;
2.电子设备的配置示例;
2.1切换的场景;
2.2干扰的场景;
2.3联合传输的场景;
2.4预处理操作;
2.5修改实施例;
3.方法实施例;
4.应用示例。
<1.综述>
前文中提到,在协作波束赋形中,为了减小或避免干扰,需要调整协作基站内的用户设备的波束方向,从而对该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联合传输中,由于服务基站和协作基站间需要交互用户设备的数据,因此会增加回程链路的负担,并增加时延。本公开希望通过结合多点协作技术与RIS技术,从而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此外,在引入了RIS之后,在发生小区切换的情况下如何能够维持反射链路从而保证通信质量也是本公开希望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结合多点协作技术与RIS技术,使得在不影响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的情况下减小或避免小区间干扰、减少协作基站由于联合传输造成的负担,并且在发生小区切换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反射链路。
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5G NR通信系统,也可以是未来更高等级的通信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eNB,也可以是gNB。
根据本公开的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式PC、便携式游戏终端、便携式/加密狗型移动路由器和数字摄像装置)或者车载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设备)。用户设备还可以被实现为执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的终端(也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此外,用户设备可以为安装在上述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诸如包括单个晶片的集成电路模块)。
根据本公开的智能表面可以安装在例如建筑物等固定物体的表面上,也可以安装在例如无人飞行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等移动物体上。此外,智能表面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连接。智能表面可以接收发射方的信号并反射到接收方。此外,在智能表面安装在例如玻璃等透明表面上的情况下,智能表面也可以接收发射方的信号并透射到接收方。也就是说,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位于智能表面的同一侧,也可以位于智能表面的不同侧。
进一步,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和用户设备可以具有波束赋形的能力,即可以利用波束来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
此外,在本公开中,直达链路意指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链路,可以包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反射链路意指基站设备-智能表面-用户设备的间接链路,同样也可以包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在本公开中的表述“基站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和“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同样意指上述基站设备-智能表面-用户设备的间接链路。进一步,在本公开中,反射链路波束方向可以包括反射链路中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和反射链路中用户设备的波束方向,可能是发送波束方向,也可能是接收波束方向。
在下文中,以发送方和接收方位于智能表面的同一侧为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同样适用于发送方和接收方位于智能表面的不同侧的情形。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位于智能表面的不同侧的情况下,基站设备-智能表面-用户设备的间接链路可以被称为透射链路。
<2.电子设备的配置示例>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0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这里的电子设备200可以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设备。
这里,电子设备200的各个单元都可以包括在处理电路中。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200既可以包括一个处理电路,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电路。进一步,处理电路可以包括各种分立的功能单元以执行各种不同的功能和/或操作。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功能单元可以是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并且不同称谓的单元可能由同一个物理实体实现。
下面将针对切换的场景、干扰的场景和联合传输的场景来详细描述电子设备200的配置。
<2.1切换的场景>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小区切换的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由服务gNB和智能表面服务。在某个时刻,UE移动到目标gNB的服务范围内,即发生了A3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UE切换到目标gNB服务的小区,则UE将与智能表面断开连接。如果UE在切换到目标gNB服务的小区之后再由目标gNB为UE重新分配智能表面并重新建立反射链路,那么反射链路的断开时间会较长,从而影响UE的通信质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信息生成单元210和通信单元22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信息生成单元210可以生成各种各样的信息,以使得电子设备200可以利用生成的信息进行其他处理,或者将生成的信息发送至其他设备。此外,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以及/或者从其他设备接收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信息生成单元210可以生成切换请求。这里,切换请求可以包括为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可以将信息生成单元210生成的切换请求发送至用户设备的目标基站设备,以用于在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基站设备之后,智能表面继续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由此可见,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发送至目标基站设备的切换请求可以包括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的信息。这样一来,目标基站设备可以提前知晓智能表面的信息,从而可以在用户设备切换到目标基站设备的同时就可以建立反射链路,使得用户设备的由智能表面提供的服务不被中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满足A3事件的情况下,信息生成单元210生成包括智能表面的信息的切换请求。这里,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方法来确定是否满足A3事件,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此外,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方法来确定用户设备的目标基站设备,本公开对此也不做限定。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可以根据智能表面的位置和目标基站设备的位置来确定是否在切换请求中包括智能表面的信息。例如,在智能表面距离目标基站设备较近(智能表面与目标基站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阈值,或者智能表面与目标基站设备的服务范围的边界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可以确定在用户设备切换到目标基站设备之后仍然可以由原智能表面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因此可以在切换请求中包括智能表面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智能表面的信息可以包括智能表面的标识,例如ID。这样一来,目标基站设备可以获知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并可以通过配置智能表面进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的方式来确定反射链路中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和用户设备的波束方向,从而使得智能表面能够为用户设备继续提供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智能表面的信息还可以包括与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相关的信息。这里,可以用智能表面的反射系数来表示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也可以用反射链路中智能表面的波束信息(包括但不限于CRI(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SI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来表示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这样一来,目标基站设备无需配置智能表面进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切换请求确定的反射方向来配置智能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配置智能表面执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来确定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例如,信息生成单元210可以生成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的测量控制信息并且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向用户设备发送测量控制信息,使得用户设备可以测量由智能表面反射的各个波束的质量,并上报质量最好的波束方向。测量控制信息例如包括针对该智能表面的CSI-RS资源的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配置单元230,用于配置智能表面,包括但不限于配置智能表面的反射系数,从而使得智能表面能够根据配置单元230配置的波束方向发送或接收数据。进一步,配置单元230可以配置智能表面以执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也就是说,智能表面可以在配置单元230的配置下通过各个波束来将CSI-RS反射到用户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反射方向确定单元240,用于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波束信息来确定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该波束信息可以反映用户设备测量的质量最好的波束的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预测单元250,用于基于用户设备的位置以及运动信息预测用户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从而信息生成单元210可以根据预测的用户设备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来生成测量控制信息。这里,运动信息可以包括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也就是说,预测单元250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预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用户设备的位置,从而预测用户设备可能会使用的波束的方向。因此,电子设备200在配置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时,可以配置部分波束扫描,而不是配置全向波束扫描。换句话说,用户设备可以仅在部分波束上测量信号质量。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反射链路波束扫描的时间。
如上所述,由于用户设备处于运动之中,因此,通过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来确定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在切换到目标基站设备的服务范围之后继续由该智能表面提供服务可以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
根据电子设备200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运动速度来确定是否通过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来确定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例如,在用户设备的运动速度比较快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来确定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在用户设备的运动速度比较慢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也可以不执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而是直接将智能表面当前的反射方向包括在切换请求中,由此可以减小信令开销。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电子设备200发送了切换请求之后,可以从目标基站设备接收切换响应。进一步,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信息,从而用户设备在成功接入目标基站设备之后将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设备。由此,用户设备成功切换到目标基站设备,并且成功建立了反射链路。
图3是示出在用户设备切换到目标基站设备之后仍然由智能表面来服务的场景的示意图。在图1和图3中,服务gNB可以由电子设备200来实现。如图3所示,在UE切换到目标gNB之后,UE仍然可以由原智能表面提供服务。
图4是示出在小区切换的场景中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的信令流程图。在图4中,服务基站可以由电子设备200来实现,UE由服务基站和一个或多个RIS提供服务,并即将切换到目标基站。如图4所示,在步骤S401中,服务基站向UE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以配置UE进行相应的测量。其中,测量配置信息包括当前服务小区、相邻小区的测量配置以及可选的RIS的测量配置。在步骤S402中,服务基站控制RIS执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例如,为RIS配置用于反射链路波束扫描的参考信号资源,以用于UE测量反射链路波束质量。在步骤S403中,UE上报质量最好的RIS波束。在步骤S404中,基于UE发出的包含A3事件的测量报告,服务基站做出对UE的切换决定,并向目标小区所属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以用于目标基站进行切换准备,其中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当前为UE提供服务的RIS的信息以及/或者推荐的在切换之后可为UE提供服务的候选RIS的信息。具体的,RIS的信息例如包括RIS ID、RIS的地理位置(例如经纬度、高度)、RIS的表面朝向(例如与地面的角度)、RIS对UE提供服务的最优波束信息当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中部署的RIS的有关信息已通过OAM配置给各个基站,在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仅交互RIS ID,相应接收基站可通过查询预配置信息即可获悉对应RIS的地理位置、支持的波束方向等详细参数。在步骤S405中,目标基站基于切换请求消息确定候选RIS,根据自身位置信息和候选RIS的参数,确定要采用的一个或多个RIS,完成切换准备,向服务基站发送包含辅助UE进行切换的RRC消息的切换请求响应(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该RRC消息包含目标基站要采用的服务UE的一个或多个RIS的信息,例如RIS ID、RIS的波束、地理位置。在步骤S406中,服务基站将来自目标基站的RRC消息内容包含于向UE发送的RRC重配置信息(例如RRCReconfiguration)中以触发切换。RRC重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一组专用的随机接入资源,其中,部分随机接入资源与要采用的RIS相关联,RRC重配置信息还包括随机接入资源与特定RIS的关联关系,以辅助UE通过RIS对目标小区随机接入。在步骤S407中,UE基于RRC重配置信息确定目标基站要采用的RIS以及RIS所处的位置,根据自身位置与RIS位置估计与反射链路相匹配的波束方向,利用相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在该波束方向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以便经由该RIS的反射链路发送到目标基站。可选地,在目标基站要采用的RIS和当前服务RIS一致的情况下,UE直接利用当前RIS的波束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此外,另一部分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可以与目标小区的SSB以及/或者UE特定的CSI-RS配置相关联,UE在经由RIS的反射链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同时,还通过另一部分专用随机接入资源以及对应的SSB或CSI-RS波束方向直接向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在UE接入目标基站之后,向目标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完成信息,例如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由此,UE在接入目标基站的同时就建立了反射链路,而且借助反射链路提高了随机接入的成功率以及缩短切换时延。在图4中,步骤S401至步骤S403不是必须的,源服务基站可以独立做出切换决定。此外,步骤S401至步骤S403可以周期性执行,即服务基站可以周期性通过反射链路波束扫描的过程来确定RIS的反射方向,从而切换请求中可以包括最新确定的反射方向。可选地,步骤S401至步骤S403也可以在步骤S404的同时或者之后执行。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基站设备之间的例如gNB之间的Xn接口来传递包括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的信息的切换请求。这样一来,目标基站设备可以提前知晓智能表面的信息,从而可以在用户设备切换到目标基站设备之前或同时就可以建立反射链路,使得用户设备的由智能表面提供的服务不被中断。进一步,智能表面的信息可以包括与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相关的信息,使得目标基站设备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切换请求确定的反射方向来配置智能表面,从而节约反射链路建议的时间。此外,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来确定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总之,在切换的场景中,通过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切换完成之后维持反射链路。
<2.2干扰的场景>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干扰的场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用户1位于服务基站的服务范围内,用户2位于相邻基站的服务范围内。用户1和用户2均位于服务范围的边缘且距离较近。服务基站向用户1发送下行信号,相邻基站向用户2发送下行信号,相邻基站向用户2发送的下行信号可能被用户1接收到,从而对用户1产生了干扰。
前文中提到,在协作波束赋形中,为了减小或避免干扰,在图5所示的情况下,可能会调整相邻基站向用户2发送下行信号的波束方向,从而对用户2的通信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干扰确定单元260,用于确定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相邻基站设备服务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的干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配置单元230可以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电子设备200通过智能表面辅助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下行干扰的情况下,干扰确定单元260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用户设备的位置、其他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和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来确定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下行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下行传输的干扰。
这里,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从相邻基站设备接收其他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和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服务基站的一个或多个相邻基站设备可以将其服务范围内的所有用户设备或者特定的用户设备(例如后面描述的协作用户)的位置和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发送至电子设备200。由此,干扰确定单元260可以根据这些用户设备的位置和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以及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位置和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来确定是否存在受到干扰的用户设备。反之,电子设备200也可以将其服务范围内的所有用户设备或者特定的用户设备(例如后面描述的协作用户)的位置和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发送至相邻基站设备,以用于相邻基站设备确定是否存在受到干扰的用户设备。
图6是示出在用户1受到干扰的情况下由智能表面来服务的场景的示意图。在图6中,服务基站可以由电子设备200来实现。如图6所示,在服务基站确定相邻基站向用户2发送的下行信号对用户1产生了干扰的情况下,服务基站可以配置智能表面,从而通过服务基站-智能表面-用户1的反射链路来向用户1发送下行信号。这样一来,无需改变用户2的波束方向,也减小或避免了用户1受到干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和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所有的智能表面的位置来确定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例如,电子设备200可以将距离用户设备最近的智能表面确定为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可以配置智能表面执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反射链路下行波束扫描过程)来确定智能表面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和用户设备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这个过程与在切换场景中描述的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类似。也就是说,信息生成单元210可以生成反射链路波束扫描的测量控制信息并且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向用户设备发送测量控制信息,使得用户设备可以测量由智能表面反射的各个波束的质量,并上报质量最好的波束方向。配置单元230可以配置智能表面以执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也就是说,智能表面可以在配置单元230的配置下通过各个波束来将CSI-RS反射到用户设备。此外,反射方向确定单元240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波束信息来确定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该波束信息可以反映用户设备测量的质量最好的波束的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智能表面可以是对用户设备透明的智能表面(透明智能表面),即用户设备不知晓智能表面的存在。智能表面也可以是对用户设备不透明的智能表面(非透明智能表面),即用户设备知晓智能表面的存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非透明智能表面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向用户设备发送该智能表面的标识,例如ID。可选地,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该智能表面的位置,从而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智能表面的位置来确定大概的波束方向以节约波束扫描的时间。在透明智能表面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可以配置智能表面执行反射链路上行波束扫描过程,从而确定反射链路波束方向(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和用户设备的波束方向)。这里,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例如RRC等高层信令或者DCI等低层信令来承载智能表面的标识或智能表面的位置。
通过上述过程,电子设备200为用户设备确定了智能表面并且确定了反射链路中的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和用户设备的波束方向。这个过程可以在每次电子设备200需要为用户设备配置智能表面的情况下执行,也可以在用户设备接入电子设备200之后就执行。在后者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需要为用户设备配置智能表面时,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配置结果,从而节约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干扰确定单元260确定用户设备受到了干扰,并且配置单元230配置智能表面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向用户设备发送智能表面的标识(非透明智能表面的情况)或者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透明智能表面的情况),以使得用户设备通过智能表面接收下行信息。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响应于从相邻基站设备接收到的负载信息,配置单元230也可以配置智能表面来进行传输。这里,相邻基站的负载信息反映相邻基站的业务受到的干扰过大。也就是说,如果相邻基站与相邻基站服务范围内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的干扰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也可以为用户设备配置智能表面以由智能表面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图7是示出在干扰的场景中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的信令流程图。在图7中,服务基站可以由电子设备200来实现。用户1位于服务基站的服务范围内,用户2位于相邻基站的服务范围内。如图7所示,在步骤S701中,相邻基站向服务基站发送用户2的位置和波束方向。在步骤S702中,服务基站确定相邻基站与用户2的传输对服务基站与用户1的传输造成了干扰。在步骤S703中,服务基站为用户1确定智能表面、配置智能表面进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以确定反射链路中的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和用户设备的波束方向。在步骤S704中,服务基站将为用户1配置的智能表面的ID(非透明智能表面)或者用户1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透明智能表面)发送至用户1。在步骤S705中,服务基站向RIS发送智能表面配置信息,以配置RIS使用反射链路中的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向用户1发送信息。由此,服务基站可以通过反射链路执行与用户1的数据传输。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非透明智能表面的情况下确定反射链路波束方向的信令流程图。也就是说,图8示出了在非透明智能表面的情况下图7中的步骤S703的信令流程。在图8中,基站可以由电子设备200来实现。在步骤S801中,基站为UE确定RIS。在步骤S802中,基站将确定的RIS的ID以及针对特定的RIS的反射链路下行波束扫描过程中的CSI-RS资源配置信息发送至UE。在步骤S803中,基站向RIS发送执行反射链路下行波束扫描过程的配置信息。在步骤S804中,RIS在基站的控制下执行反射链路下行波束扫描过程。在步骤S805中,UE将质量最好的波束上报至基站。由此,基站可以确定反射链路中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透明智能表面的情况下确定反射链路波束方向的信令流程图。也就是说,图9示出了在透明智能表面的情况下图7中的步骤S703的信令流程。在图9中,基站可以由电子设备200来实现。在步骤S901中,基站为UE确定RIS。在步骤S902中,基站将针对特定的RIS的反射链路下行波束扫描过程中的CSI-RS资源配置信息发送至UE。在步骤S903中,基站向RIS发送执行反射链路下行波束扫描过程的配置信息。在步骤S904中,RIS在基站的控制下执行反射链路下行波束扫描过程。在步骤S905中,UE将质量最好的波束上报至基站。在步骤S906中,基站将反射链路上行波束扫描过程中的SRS资源配置信息发送至UE。在步骤S907中,UE执行反射链路上行波束扫描过程。由此,基站确定了反射链路的波束方向,即反射链路中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和反射链路中用户设备的波束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详细描述了下行干扰的情况下的电子设备200的操作,该操作同样适用于上行干扰。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基站设备之间的Xn接口来传递用户设备的位置和波束方向等信息,以用于判断小区间干扰。在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的干扰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可以配置智能表面以通过反射链路执行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这样一来,无需改变相邻基站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波束方向,不会对其他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造成影响。也就是说,可以在不影响其他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的情况下减小或避免小区间干扰。此外,在已知的标准和技术中,智能表面是为了解决覆盖盲区的技术问题。而在本公开中,智能表面可以减小或避免小区间干扰,从而提高通信质量。
<2.3联合传输的场景>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相邻基站设备过载的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UE位于服务基站的服务范围内,服务基站和相邻基站同时向UE发送服务基站与UE之间的下行数据,或者UE同时向服务基站和相邻基站发送UE与服务基站之间的上行数据,这种技术被称为联合传输。在这种情况下,相邻基站可能会由于负载过大或者干扰过大而无法再为服务基站服务范围内的UE提供联合传输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策略确定单元270,用于确定联合传输的传输策略。例如,在相邻基站无法再为用户提供联合传输服务的情况下,策略确定单元270可以确定由智能表面来为用户提供联合传输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配置单元230可以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分别通过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来传输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相邻基站设备无法为用户设备提供联合传输服务的情况下,可以由智能表面来为用户设备提供联合传输服务。这样一来,可以减少相邻基站设备的负担,减小基站设备之间的Xn接口的信令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从相邻基站设备接收负载信息,该负载信息反映相邻基站的业务受到的干扰过大以及/或者业务量过载的情况。也就是说,在相邻基站的业务受到的干扰过大、以及/或者相邻基站的业务量过载的情况下,相邻基站可以向电子设备200发送负载信息。这样一来,策略确定单元270可以为由该相邻基站设备提供联合传输服务的用户设备配置智能表面从而通过反射链路执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由该相邻基站设备提供联合传输服务的用户设备可能有一个或多个。策略确定单元270可以为所有这些用户设备都配置智能表面,也可以根据电子设备200与每个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要求来确定是否为该用户设备配置智能表面。也就是说,策略确定单元270可以为由该相邻基站设备提供联合传输服务的用户设备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配置智能表面,而剩下的用户设备仍然由相邻基站设备提供联合传输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对速率要求高的情况下,以及/或者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量大的情况下,策略确定单元270可以确定为该用户设备配置智能表面。例如,在用户设备处于游戏、XR、直播、观看高清视频等场景下,对上行传输和/或下行传输的速率要求非常高,数据量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为对应的用户设备配置智能表面。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策略确定单元270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缓存状态和QoS来确定数据传输要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用在干扰的场景中描述的实施例来为用户设备配置智能表面以及确定反射链路中的用户设备的波束方向和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在策略确定单元270确定由智能表面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之后,电子设备200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以下至少之一:智能表面的标识(非透明智能表面)、用户设备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智能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可以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这里,反射链路和直达链路可以各自传输一个数据流,也可以传输多个数据流,反射链路和直达链路传输的数据流之间可以没有交叠。例如在用户设备处于XR场景的情况下,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都涉及多个数据流。以AR场景为例,下行传输可以包含两流数据,一流为I帧数据流,一流为P帧数据流。AR场景的上行传输可以有四种模型,分别为:模型1:一个流模型(Model 1:one streammodel);模型2:两个流模型(Model 2:Two streams model);模型3A:三个流模型A(Model3A:Three streams model A);模型3B:三个流模型B(Model 3B:Three streams model B)。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下行传输,电子设备200可以配置直达链路传输I帧数据流,反射链路传输P帧数据流,或者电子设备200可以配置直达链路传输P帧数据流,反射链路传输I帧数据流。针对上行传输模型3A,电子设备200可以配置直达链路传输三个流中的一个数据流,反射链路传输其余的两个数据流。进一步,电子设备200可以根据各个数据流的QoS要求以及反射链路和直达链路的链路质量来确定用哪个链路传输哪个流,以使得QoS要求与链路质量相匹配,即链路质量好的链路用于传输QoS要求高的数据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也可以用于传输相同的数据流。这里,直达链路和反射链路可以传输相同的一个数据流,也可以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例如,针对下行传输,电子设备200可以配置直达链路传输I帧数据流和P帧数据流,反射链路也传输I帧数据流和P帧数据流。针对上行传输模型1,直达链路和反射链路都可以传输这一个数据流。这样一来,可以使得所有的数据流都具有空分增益。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传输的数据流、以及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传输的数据流之间可以部分交叠。例如,电子设备200可以配置直达链路传输所有的数据流,反射链路传输所有的数据流中较为重要的那个或那些数据流。例如,针对上行传输模型3A,电子设备200可以配置直达链路传输三个流,反射链路传输三个数据流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数据流。这样一来,较为重要的数据流可以获得空分增益,同时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如上所述,直达链路和反射链路都可以传输一个或者多个流,直达链路传输的流与反射链路传输的流之间可以完全交叠、部分交叠或者不交叠。
图11是示出在相邻基站设备过载的情况下UE由智能表面来服务的场景的示意图。在图11中,服务基站可以由电子设备200来实现。如图11所示,在相邻基站设备过载的情况下,由智能表面为UE提供联合传输服务。
图12是示出在下行链路中、在相邻基站设备过载的场景中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的信令流程图,并且图13是示出在上行链路中、在相邻基站设备过载的场景中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的信令流程图。在图12和图13中,服务基站可以由电子设备200来实现,UE原由服务基站和相邻基站提供联合传输服务。
如图12所示,在步骤S1201中,相邻基站确定下行过载,例如负载太大或者干扰太大。在步骤S1202中,相邻基站向服务基站发送负载信息,表示相邻基站无法再为提供联合传输服务。在步骤S1203中,服务基站确定需要变为通过反射链路进行传输的UE。在步骤S1204中,针对在步骤S1203中确定的UE,服务基站确定RIS、配置RIS进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以确定反射链路波束方向。可以采用与图7中的步骤S703类似的方式来实现步骤S1204。在步骤S1205中,服务基站向智能表面发送配置信息,以控制智能表面为UE提供联合传输服务。在步骤S1206中,服务基站向UE发送智能表面的ID或者UE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由此,UE从由服务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和相邻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服务,变为由服务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和服务基站-智能表面-UE的反射链路服务。
如图13所示,在步骤S1301中,相邻基站确定上行过载,例如负载太大或者干扰太大。在步骤S1302中,相邻基站向服务基站发送负载信息,表示相邻基站无法再为提供联合传输服务。在步骤S1303中,服务基站确定需要变为通过反射链路进行传输的UE。在步骤S1304中,针对在步骤S1303中确定的UE,服务基站确定RIS、配置RIS进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以确定反射链路波束方向。可以采用与图7中的步骤S703类似的方式来实现步骤S1304。在步骤S1305中,服务基站向智能表面发送配置信息,以控制智能表面为UE提供联合传输服务。在步骤S1306中,服务基站向UE发送智能表面的ID或者UE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以及反射链路的TA(Time Advance,时间提前量)。由此,UE从由服务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和相邻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服务,变为由服务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和服务基站-智能表面-UE的反射链路服务。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基站设备之间的Xn接口来传递负载信息。也就是说,在相邻基站设备无法为用户设备提供联合传输服务的情况下,可以由智能表面来为用户设备提供联合传输服务。这样一来,可以减少相邻基站设备的负担,减小基站设备之间的Xn接口的信令传输。此外,电子设备200可以根据数据传输要求来确定哪些用户设备需要改变为由反射链路提供联合传输服务。进一步,电子设备200还可以配置反射链路和直达链路上传输的数据流,从而实现空分增益。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UE由服务基站和智能表面提供服务的情况下需要相邻基站进行联合传输的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服务基站通过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和反射链路执行与UE之间的数据传输。在这个场景下,服务基站可能会发现由直达链路和反射链路执行数据传输仍然不能满足数据传输要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策略确定单元270可以确定需要请求相邻基站设备来联合传输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例如,策略确定单元270可以确定需要请求相邻基站设备通过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来联合传输,也可以确定需要请求相邻基站设备通过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联合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信息生成单元210可以生成请求信息,以请求相邻基站设备通过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传输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进一步,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向相邻基站设备发送该请求信息。
这里,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可以包括上行数据,也可以包括下行数据。也就是说,在电子设备200利用直达链路和反射链路传输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下行数据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可以请求相邻基站设备通过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联合传输该下行数据。在用户设备利用直达链路和反射链路传输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上行数据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可以请求相邻基站设备通过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联合传输该上行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信息生成单元210可以生成链路增加通知,该链路增加通知用于通知用户设备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数据是分别通过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的。进一步,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向用户设备发送该链路增加通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可以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可以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也就是说,与前文描述直达链路与反射链路传输的数据流的情况类似,电子设备200可以对要传输的数据流进行配置,以使得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传输的数据流、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传输的数据流、以及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传输的数据流可以完全相同、部分交叠或者不交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信息生成单元210生成的请求信息也可以用于请求相邻基站设备分别通过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进一步,链路增加通知也可以用于通知用户设备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数据是分别通过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的。
这里,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可以包括下行数据。也就是说,在电子设备200利用直达链路和反射链路传输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下行数据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可以请求相邻基站设备通过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联合传输该下行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可以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可以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也就是说,与前文描述直达链路与反射链路传输的数据流的情况类似,电子设备200可以对要传输的数据流进行配置,以使得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传输的数据流、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传输的数据流、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传输的数据流、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传输的数据流可以完全相同、部分交叠或者不交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策略确定单元270可以根据智能表面的位置来确定是否请求相邻基站设备联合传输。例如,在智能表面距离相邻基站设备很近(例如,智能表面与相邻基站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阈值,或者智能表面与相邻基站设备的覆盖范围的边界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策略确定单元270可以确定请求相邻基站设备联合传输。特别地,在智能表面位于电子设备200的服务范围与相邻基站设备的服务范围的交界处,即智能表面由电子设备200和相邻基站设备共享的情况下,策略确定单元270可以确定请求相邻基站设备联合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可以与相邻基站设备协商对智能表面的控制权。在电子设备200获得控制权的情况下,由配置单元230对智能表面进行配置。在相邻基站设备获得控制权的情况下,由相邻基站设备对智能表面进行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电子设备200获得控制权、请求相邻基站设备分别通过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从相邻基站设备接收在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中该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进一步,配置单元230可以根据在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中该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以及在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中该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来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智能表面能够反射来自电子设备200的数据以及来自相邻基站设备的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相邻基站设备获得控制权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将在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中该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发送至相邻基站设备,以用于相邻基站设备利用该信息配置智能表面,使得智能表面能够反射来自电子设备200的数据,或者用于相邻基站设备根据在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中该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以及在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中该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来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智能表面能够反射来自电子设备200的数据以及来自相邻基站设备的数据。
图15是示出在下行链路中、在UE由服务基站和智能表面提供服务的情况下相邻基站进行联合传输的场景的示意图。在图15中,服务基站可以由电子设备200来实现。如图15所示,在下行传输中,服务基站通过直达链路①和反射链路②向UE发送数据。这里,智能表面位于服务基站的服务范围与相邻基站的服务范围的交界处。服务基站可以请求相邻基站通过直达链路③联合传输,或者可以请求相邻基站通过直达链路③和反射链路④联合传输。
图16是示出在上行链路中、在UE由服务基站和智能表面提供服务的情况下相邻基站进行联合传输的场景的示意图。在图16中,服务基站可以由电子设备200来实现。如图16所示,在上行传输中,UE通过直达链路①和反射链路②向服务基站发送数据。这里,智能表面位于服务基站的服务范围与相邻基站的服务范围的交界处。服务基站可以请求相邻基站通过直达链路③联合传输。
图17是示出在下行链路中、在联合传输的场景中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的信令流程图。在图17中,服务基站可以由电子设备200来实现,UE由服务基站和RIS提供服务。如图17所示,在步骤S1701中,相邻基站和服务基站协商对为UE服务的RIS的控制权。第一种情况:在服务基站获得控制权的情况下,在步骤S1702中,服务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请求信息,以请求相邻基站通过直达链路进行联合传输。在步骤S1703中,服务基站向RIS发送配置信息,以使得RIS反射来自服务基站的数据。在步骤S1704中,服务基站向UE发送链路增加通知,以通知UE数据是通过服务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服务基站与RIS之间的反射链路传输的。第二种情况:在服务基站获得控制权的情况下,在步骤S1705中,服务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请求信息,以请求相邻基站通过直达链路和反射链路进行联合传输。在步骤S1706中,相邻基站将RIS在相邻基站与RIS之间的反射链路中的波束方向发送至服务基站。在步骤S1707中,服务基站根据RIS在相邻基站与RIS之间的反射链路中的波束方向、以及RIS在服务基站与RIS之间的反射链路中的波束方向确定RIS的配置,并向RIS发送配置信息,以使得RIS反射来自服务基站和相邻基站的数据。在步骤S1708中,服务基站向UE发送链路增加通知,以通知UE数据是通过服务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服务基站与RIS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与RIS之间的反射链路传输的。第三种情况:在相邻基站获得控制权的情况下,在步骤S1709中,服务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请求信息,以请求相邻基站通过直达链路进行联合传输。在步骤S1710中,服务基站将RIS在服务基站-RIS-UE的反射链路中的波束方向发送至相邻基站。在步骤S1711中,相邻基站向RIS发送配置信息,以使得RIS反射来自服务基站的数据。在步骤S1712中,服务基站向UE发送链路增加通知,以通知UE数据是通过服务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服务基站与RIS之间的反射链路传输的。第四种情况:在相邻基站获得控制权的情况下,在步骤S1713中,服务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请求信息,以请求相邻基站通过直达链路和反射链路进行联合传输。在步骤S1714中,服务基站将RIS在服务基站-RIS-UE的反射链路中的波束方向发送至相邻基站。在步骤S1715中,相邻基站根据RIS在相邻基站-RIS-UE的反射链路中的波束方向、以及RIS在服务基站-RIS-UE的反射链路中的波束方向确定RIS的配置,并向RIS发送配置信息,以使得RIS反射来自服务基站和相邻基站的数据。在步骤S1716中,服务基站向UE发送链路增加通知,以通知UE数据是通过服务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服务基站与RIS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与RIS之间的反射链路传输的。
图18是示出在上行链路中、在联合传输的场景中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的信令流程图。在图18中,服务基站可以由电子设备200来实现,UE由服务基站和RIS提供服务。如图18所示,在步骤S1801中,相邻基站和服务基站协商对为UE服务的RIS的控制权。第一种情况:在服务基站获得控制权的情况下,在步骤S1802中,服务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请求信息,以请求相邻基站通过直达链路进行联合传输。在步骤S1803中,服务基站向RIS发送配置信息,以使得RIS向服务基站反射来自UE的数据。在步骤S1804中,服务基站向UE发送链路增加通知,以通知UE数据是通过服务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服务基站与RIS之间的反射链路传输的。在步骤S1805中,服务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监听通知,以使得相邻基站在接收到来自UE的上行数据后转发至服务基站以进行联合检测。第二种情况:在相邻基站获得控制权的情况下,在步骤S1806中,服务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请求信息,以请求相邻基站通过直达链路进行联合传输。在步骤S1807中,服务基站将RIS在服务基站-RIS-UE的反射链路中的波束方向发送至相邻基站。在步骤S1808中,相邻基站向RIS发送配置信息,以使得RIS向服务基站反射来自UE的数据。在步骤S1809中,服务基站向UE发送链路增加通知,以通知UE数据是通过服务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服务基站与RIS之间的反射链路传输的。在步骤S1810中,服务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监听通知,以使得相邻基站在接收到来自UE的上行数据后转发至服务基站以进行联合检测。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基站设备之间的Xn接口来传递联合传输的请求。也就是说,在用户设备已经由服务基站和智能表面提供服务的情况下,如果仍然不能满足数据传输要求,则服务基站可以请求相邻基站进行联合传输,由此增加传输的路径,提高信息传输的分集增益和安全性。进一步,服务基站可以请求相邻基站通过直达链路进行联合传输,也可以请求相邻基站通过直达链路和反射链路进行联合传输。此外,在智能表面位于服务基站的服务范围和相邻基站的服务范围的交界处的情况下,服务基站和相邻基站可以协商控制权。
<2.4预处理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前文中描述的用户设备可以是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的任意一个用户设备。也就是说,在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的任意用户设备处于切换的场景中时,可以根据第2.1部分描述的实施例进行操作;在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的任意用户设备处于干扰的场景中时,可以根据第2.2部分描述的实施例进行操作;在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的任意用户设备处于联合传输的场景中时,可以根据第2.3部分描述的实施例进行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前文中描述的用户设备也可以是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的特定用户设备。例如,用户设备可以为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的协作用户,协作用户位于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的边缘。
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多点协作配置单元280,用于确定协作用户。例如,多点协作配置单元280可以根据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位置来确定协作用户。再如,用户设备可以测量用户设备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信道质量以及用户设备与多个相邻基站设备之间的信道质量,并将测量结果发送至电子设备200,多点协作配置单元280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来确定协作用户。具体地,在用户设备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信道质量和用户设备与相邻基站设备之间的信道质量的差值小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多点协作配置单元280可以确定该用户设备为协作用户。这里,信道质量可以用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等参数来表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多点协作配置单元280还可以为用户设备确定协作基站设备。在前文中描述的用户设备是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的任意一个用户设备的情况下,多点协作配置单元280可以为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的每个用户设备确定协作基站设备。在前文中描述的用户设备是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的协作用户的情况下,多点协作配置单元280可以为每个协作用户确定协作基站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联合传输的场景中,协作基站设备可以是为用户设备提供联合传输服务的相邻基站设备。也就是说,在协作基站设备无法再为用户设备提供联合传输服务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可以确定由智能表面来为用户设备提供联合传输服务。进一步,在电子设备200通过与UE之间的直达链路和反射链路执行与UE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仍然不能满足数据传输要求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可以请求协作基站设备为用户设备提供联合传输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协作基站设备可以是特定于电子设备200的相邻基站设备。例如,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的所有用户设备都具有相同的协作基站设备。可选地,协作基站设备也可以是特定于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设备。例如,多点协作配置单元280可以针对每个用户设备来确定该用户设备的协作基站设备。进一步,协作基站设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多点协作配置单元280可以根据每个用户设备(或每个协作用户)与多个相邻基站设备之间的信道质量来确定为该用户设备(或该协作用户)提供服务的协作基站设备。例如,多点协作配置单元280可以将多个相邻基站设备中信道质量最好的相邻基站设备确定为该用户设备的协作基站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多点协作配置单元280还可以预先为每个用户设备(或每个协作用户)确定为该用户设备(或该协作用户)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具体地,多点协作配置单元280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确定为该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例如,多点协作配置单元280可以将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距离用户设备最近的智能表面确定为服务该用户设备的智能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多点协作配置单元280可以针对每个用户设备(或每个协作用户),确定电子设备200-为该用户设备服务的智能表面-该用户设备的反射链路中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和用户设备的波束方向。
如上所述,电子设备200可以确定需要执行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可选地,针对每个用户设备(或每个协作用户),电子设备可以预先确定协作基站设备。此外,针对每个用户设备(或每个协作用户),电子设备200还可以预先为其确定智能表面以及反射链路中的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和用户设备的波束方向。这个过程例如可以发生在用户设备接入电子设备200之后。也就是说,图8和图9中描述的过程可以预先执行。这样一来,在例如切换的场景中需要确定智能表面的波束方向的情况下、在干扰的场景中需要为用户1确定智能表面并确定反射链路波束方向的情况下、以及在联合传输的场景中需要为用户设备确定智能表面并确定反射链路波束方向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上述预先确定的信息,从而节约时间和信令开销。
<2.5修改实施例>
虽然如上所述描述了切换的场景、干扰的场景和联合传输的场景下的电子设备200,但是在这些场景下的操作也可以独立地、分别地进行。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图19描述的电子设备1900是用于执行干扰的场景下的操作的电子设备。
如图19所示,电子设备190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220、配置单元230和干扰确定单元26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干扰确定单元260可以确定电子设备1900与电子设备1900服务的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相邻基站设备服务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的干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配置单元230可以响应于干扰,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电子设备1900经由通信单元220通过智能表面辅助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干扰确定单元260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用户设备的位置、其他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和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来确定电子设备19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下行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下行传输的干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19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从相邻基站设备接收其他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和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19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向用户设备发送智能表面的标识或者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以使得用户设备通过智能表面接收下行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配置单元230可以配置智能表面以执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如图19所示,电子设备1900还可以包括反射方向确定单元240,用于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波束信息来确定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该波束信息可以反映用户设备测量的质量最好的波束的方向。
这里,电子设备1900是用于执行干扰的场景下的操作的电子设备,因此在前文2.2部分中描述的实施例全部可以应用于此。此外,图19中的通信单元220、配置单元230、反射方向确定单元240和干扰确定单元260可以与图2中的通信单元220、配置单元230、反射方向确定单元240和干扰确定单元260执行相同的功能。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图20描述的电子设备2000是用于执行联合传输的场景下的操作的电子设备。
如图20所示,电子设备200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220、配置单元230和策略确定单元27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策略确定单元270可以确定联合传输的传输策略。传输策略可以包括:通过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通过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来传输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通过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配置单元230可以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经由通信单元220、分别通过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来传输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配置单元230可以响应于从相邻基站设备接收到的负载信息,配置智能表面来进行传输,其中,负载信息反映相邻基站设备的业务受到的干扰过大以及/或者业务量过载的情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策略确定单元270可以根据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要求来确定是否配置智能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向用户设备发送以下至少之一:智能表面的标识、用户设备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信息生成单元210,用于生成请求信息,以请求相邻基站设备通过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传输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进一步,电子设备20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向相邻基站设备发送请求信息。信息生成单元210还可以生成链路增加通知,以向用户设备通知用户设备与电子设备2000之间的数据是分别通过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0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的.进一步,电子设备20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向用户设备发送链路增加通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2000电子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请求信息还可以用于请求相邻基站设备分别通过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并且链路增加通知还可以向用户设备通知用户设备与电子设备2000之间的数据是分别通过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电子设备20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电子设备20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电子设备20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配置单元230可以配置智能表面以执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如图20所示,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反射方向确定单元240,用于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波束信息来确定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该波束信息可以反映用户设备测量的质量最好的波束的方向。
这里,电子设备2000是用于执行联合传输的场景下的操作的电子设备,因此在前文2.3部分中描述的实施例全部可以应用于此。此外,图20中的通信单元220、配置单元230、反射方向确定单元240、信息生成单元210和策略确定单元270可以与图2中的通信单元220、配置单元230、反射方向确定单元240、信息生成单元210和策略确定单元270执行相同的功能。
<3.方法实施例>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200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200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1所示,在步骤S2110中,生成切换请求,切换请求包括为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的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2120中,将切换请求发送至用户设备的目标基站设备,以用于在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基站设备之后,智能表面继续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优选地,智能表面的信息包括智能表面的标识。
优选地,智能表面的信息还包括与所述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相关的信息。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波束扫描过程的测量控制信息;配置智能表面,以执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以及根据来自用户设备的波束信息确定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基于用户设备的位置以及运动信息预测用户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以及根据预测的用户设备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确定测量控制信息。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确定电子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相邻基站设备服务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的干扰;以及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电子设备200通过智能表面辅助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地,确定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干扰包括:根据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用户设备的位置、其他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和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来确定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下行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下行传输的干扰。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从相邻基站设备接收其他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和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向用户设备发送智能表面的标识或者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以使得用户设备通过智能表面接收下行信息。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分别通过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来传输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响应于从相邻基站设备接收到的负载信息,配置智能表面来进行传输,其中,相邻基站的负载信息反映相邻基站的业务受到的干扰过大以及/或者业务量过载的情况。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要求来确定是否配置智能表面。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向用户设备发送以下至少之一:智能表面的标识、用户设备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
优选地,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生成并向相邻基站设备发送请求信息,以请求相邻基站设备通过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传输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以及生成并向用户设备发送链路增加通知,以向用户设备通知用户设备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数据是分别通过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的。
优选地,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生成并向相邻基站设备发送请求信息,以请求相邻基站设备分别通过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以及生成并向用户设备发送链路增加通知,以向用户设备通知用户设备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数据是分别通过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的。
优选地,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电子设备2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
优选地,用户设备为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内的协作用户,协作用户位于电子设备200服务范围的边缘。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协作用户与多个相邻基站设备之间的信道质量来确定为协作用户提供服务的协作基站设备。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协作用户的位置确定为协作用户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执行上述方法的主体可以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0,因此前文中关于电子设备200的全部实施例均适用于此。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1900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1900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2所示,在步骤S2210中,确定电子设备19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相邻基站设备服务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的干扰。
接下来,在步骤S2220中,响应于干扰,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电子设备1900通过智能表面辅助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地,确定电子设备19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干扰包括:根据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用户设备的位置、其他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和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来确定电子设备19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下行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下行传输的干扰。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从相邻基站设备接收其他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和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向用户设备发送智能表面的标识或者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以使得用户设备通过智能表面接收下行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执行上述方法的主体可以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900,因此前文中关于电子设备1900的全部实施例均适用于此。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2000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2000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3所示,在步骤S2310中,确定联合传输的策略。策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通过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来传输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通过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
接下来,在步骤S2320中,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分别通过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来传输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响应于从相邻基站设备接收到的负载信息,配置智能表面来进行传输,其中,相邻基站的负载信息反映相邻基站的业务受到的干扰过大以及/或者业务量过载的情况。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要求来确定是否配置智能表面。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向用户设备发送以下至少之一:智能表面的标识、用户设备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
优选地,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智能表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生成并向相邻基站设备发送请求信息,以请求相邻基站设备通过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传输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以及生成并向用户设备发送链路增加通知,以向用户设备通知用户设备与电子设备2000之间的数据是分别通过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的。
优选地,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电子设备2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生成并向相邻基站设备发送请求信息,以请求相邻基站设备分别通过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以及生成并向用户设备发送链路增加通知,以向用户设备通知用户设备与电子设备2000之间的数据是分别通过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电子设备20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的。
优选地,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电子设备20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电子设备2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相邻基站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电子设备2000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相邻基站设备与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执行上述方法的主体可以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00,因此前文中关于电子设备2000的全部实施例均适用于此。
<4.应用示例>
本公开内容的技术能够应用于各种产品。
例如,基站设备可以被实现为宏eNB和小eNB,还可以被实现为任何类型的gNB(5G系统中的基站)。小eNB可以为覆盖比宏小区小的小区的eNB,诸如微微eNB、微eNB和家庭(毫微微)eNB。代替地,基站可以被实现为任何其他类型的基站,诸如NodeB和基站收发台(BTS)。基站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控制无线通信的主体(也称为基站设备);以及设置在与主体不同的地方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头端(RRH)。
用户设备可以被实现为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式PC、便携式游戏终端、便携式/加密狗型移动路由器和数字摄像装置)或者车载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设备)。用户设备还可以被实现为执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的终端(也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此外,用户设备可以为安装在上述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诸如包括单个晶片的集成电路模块)。
<关于基站的应用示例>
(第一应用示例)
图24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g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图。gNB 24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2410以及基站设备2420。基站设备2420和每个天线2410可以经由RF线缆彼此连接。
天线241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基站设备242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24所示,gNB 24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2410。例如,多个天线2410可以与gNB 240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虽然图24示出其中gNB 2400包括多个天线2410的示例,但是gNB 24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410。
基站设备2420包括控制器2421、存储器2422、网络接口2423以及无线通信接口2425。
控制器2421可以为例如CPU或DSP,并且操作基站设备2420的较高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2421根据由无线通信接口2425处理的信号中的数据来生成数据分组,并经由网络接口2423来传递所生成的分组。控制器2421可以对来自多个基带处理器的数据进行捆绑以生成捆绑分组,并传递所生成的捆绑分组。控制器2421可以具有执行如下控制的逻辑功能:该控制诸如为无线资源控制、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接纳控制和调度。该控制可以结合附近的gNB或核心网节点来执行。存储器24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控制器242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控制数据(诸如终端列表、传输功率数据以及调度数据)。
网络接口2423为用于将基站设备2420连接至核心网2424的通信接口。控制器2421可以经由网络接口2423而与核心网节点或另外的gNB进行通信。在此情况下,gNB 2400与核心网节点或其他gNB可以通过逻辑接口(诸如S1接口和X2接口)而彼此连接。网络接口2423还可以为有线通信接口或用于无线回程线路的无线通信接口。如果网络接口2423为无线通信接口,则与由无线通信接口2425使用的频带相比,网络接口2423可以使用较高频带用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接口242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长期演进(LTE)和LTE-先进),并且经由天线2410来提供到位于gNB 2400的小区中的终端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接口242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基带(BB)处理器2426和RF电路2427。BB处理器2426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层(例如L1、介质访问控制(MAC)、无线链路控制(RL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代替控制器2421,BB处理器2426可以具有上述逻辑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BB处理器2426可以为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或者为包括被配置为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模块。更新程序可以使BB处理器2426的功能改变。该模块可以为插入到基站设备2420的槽中的卡或刀片。可替代地,该模块也可以为安装在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时,RF电路2427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41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如图24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42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2426。例如,多个BB处理器2426可以与gNB 240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如图24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425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2427。例如,多个RF电路2427可以与多个天线元件兼容。虽然图24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425包括多个BB处理器2426和多个RF电路2427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42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2426或单个RF电路2427。
(第二应用示例)
图25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g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图。gNB 253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2540、基站设备2550和RRH 2560。RRH 2560和每个天线2540可以经由RF线缆而彼此连接。基站设备2550和RRH 2560可以经由诸如光纤线缆的高速线路而彼此连接。
天线254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RRH 256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25所示,gNB 253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2540。例如,多个天线2540可以与gNB253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虽然图25示出其中gNB2530包括多个天线2540的示例,但是gNB 253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540。
基站设备2550包括控制器2551、存储器2552、网络接口2553、无线通信接口2555以及连接接口2557。控制器2551、存储器2552和网络接口2553与参照图24描述的控制器2421、存储器2422和网络接口2423相同。网络接口2553为用于将基站设备2550连接至核心网2554的通信接口。
无线通信接口255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经由RRH2560和天线2540来提供到位于与RRH 2560对应的扇区中的终端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255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2556。除了BB处理器2556经由连接接口2557连接到RRH2560的RF电路2564之外,BB处理器2556与参照图24描述的BB处理器2426相同。如图25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55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2556。例如,多个BB处理器2556可以与gNB 253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虽然图25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555包括多个BB处理器2556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55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2556。
连接接口2557为用于将基站设备2550(无线通信接口2555)连接至RRH 2560的接口。连接接口2557还可以为用于将基站设备2550(无线通信接口2555)连接至RRH 2560的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RRH 2560包括连接接口2561和无线通信接口2563。
连接接口2561为用于将RRH 2560(无线通信接口2563)连接至基站设备2550的接口。连接接口2561还可以为用于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接口2563经由天线25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256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RF电路2564。RF电路256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5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25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563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2564。例如,多个RF电路2564可以支持多个天线元件。虽然图25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563包括多个RF电路256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563也可以包括单个RF电路2564。
在图24和图25所示的gNB 2400和gNB 2530中,通过使用图2所描述的信息生成单元210、配置单元230、反射方向确定单元240、预测单元250、干扰确定单元260、策略确定单元270和多点协作配置单元280可以由控制器2421和/或控制器2551实现。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控制器2421和控制器2551实现。例如,控制器2421和/或控制器2551可以通过执行相应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而执行生成各种信息、配置智能表面、确定反射链路的波束方向、预测反射链路的波束方向、确定干扰、确定联合传输的策略以及确定与多点协作有关的配置信息的功能。
<关于终端设备的应用示例>
(第一应用示例)
图26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智能电话260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智能电话2600包括处理器2601、存储器2602、存储装置2603、外部连接接口2604、摄像装置2606、传感器2607、麦克风2608、输入装置2609、显示装置2610、扬声器2611、无线通信接口2612、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2615、一个或多个天线2616、总线2617、电池2618以及辅助控制器2619。
处理器2601可以为例如CPU或片上系统(SoC),并且控制智能电话2600的应用层和另外层的功能。存储器260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2601执行的程序。存储装置2603可以包括存储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外部连接接口2604为用于将外部装置(诸如存储卡和通用串行总线(USB)装置)连接至智能电话2600的接口。
摄像装置2606包括图像传感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并且生成捕获图像。传感器2607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测量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麦克风2608将输入到智能电话2600的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输入装置260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261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2610包括屏幕(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并且显示智能电话2600的输出图像。扬声器2611将从智能电话26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2612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2612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2613和RF电路2614。BB处理器2613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261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616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2612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2613和RF电路2614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26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612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2613和多个RF电路2614。虽然图26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612包括多个BB处理器2613和多个RF电路261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612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2613或单个RF电路2614。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2612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局域网(LAN)方案。在此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2612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BB处理器2613和RF电路2614。
天线开关2615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2612中的多个电路(例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2616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2616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2612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26所示,智能电话26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2616。虽然图26示出其中智能电话2600包括多个天线2616的示例,但是智能电话26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616。
此外,智能电话260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2616。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2615可以从智能电话2600的配置中省略。
总线2617将处理器2601、存储器2602、存储装置2603、外部连接接口2604、摄像装置2606、传感器2607、麦克风2608、输入装置2609、显示装置2610、扬声器2611、无线通信接口2612以及辅助控制器2619彼此连接。电池2618经由馈线向图26所示的智能电话260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辅助控制器2619例如在睡眠模式下操作智能电话2600的最小必需功能。
(第二应用示例)
图27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272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汽车导航设备2720包括处理器2721、存储器2722、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2724、传感器2725、数据接口2726、内容播放器2727、存储介质接口2728、输入装置2729、显示装置2730、扬声器2731、无线通信接口2733、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2736、一个或多个天线2737以及电池2738。
处理器2721可以为例如CPU或SoC,并且控制汽车导航设备2720的导航功能和另外的功能。存储器21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2721执行的程序。
GPS模块2724使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来测量汽车导航设备2720的位置(诸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2725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空气压力传感器。数据接口2726经由未示出的终端而连接到例如车载网络2741,并且获取由车辆生成的数据(诸如车速数据)。
内容播放器2727再现存储在存储介质(诸如CD和DVD)中的内容,该存储介质被插入到存储介质接口2728中。输入装置272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273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2730包括诸如LCD或OLED显示器的屏幕,并且显示导航功能的图像或再现的内容。扬声器2731输出导航功能的声音或再现的内容。
无线通信接口2733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273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2734和RF电路2735。BB处理器2734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2735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737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2733还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2734和RF电路2735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27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733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2734和多个RF电路2735。虽然图27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733包括多个BB处理器2734和多个RF电路2735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733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2734或单个RF电路2735。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2733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LAN方案。在此情况下,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无线通信接口2733可以包括BB处理器2734和RF电路2735。
天线开关2736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2733中的多个电路(诸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2737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2737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2733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27所示,汽车导航设备272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2737。虽然图27示出其中汽车导航设备2720包括多个天线2737的示例,但是汽车导航设备272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737。
此外,汽车导航设备272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2737。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2736可以从汽车导航设备2720的配置中省略。
电池2738经由馈线向图27所示的汽车导航设备272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电池2738累积从车辆提供的电力。
本公开内容的技术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汽车导航设备2720、车载网络2741以及车辆模块2742中的一个或多个块的车载系统(或车辆)2740。车辆模块2742生成车辆数据(诸如车速、发动机速度和故障信息),并且将所生成的数据输出至车载网络2741。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当然不限于以上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得到各种变更和修改,并且应理解这些变更和修改自然将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附图所示的功能框图中以虚线框示出的单元均表示该功能单元在相应装置中是可选的,并且各个可选的功能单元可以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以实现所需功能。
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包括在一个单元中的多个功能可以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替选地,在以上实施例中由多个单元实现的多个功能可分别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另外,以上功能之一可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无需说,这样的配置包括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在该说明书中,流程图中所描述的步骤不仅包括以所述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地或单独地而不是必须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此外,甚至在按时间序列处理的步骤中,无需说,也可以适当地改变该顺序。
此外,本公开可以具有如下所述的配置。
1.一种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生成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为所述电子设备服务范围内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的信息;以及
将所述切换请求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基站设备,以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设备之后,所述智能表面继续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2.根据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智能表面的信息包括所述智能表面的标识。
3.根据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智能表面的信息还包括与所述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相关的信息。
4.根据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的测量控制信息;
配置所述智能表面,以执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以及
根据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波束信息确定所述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
5.根据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以及运动信息预测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以及
根据预测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确定所述测量控制信息。
6.根据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相邻基站设备服务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的干扰;以及
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智能表面辅助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7.根据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和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下行传输受到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下行传输的干扰。
8.根据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从所述相邻基站设备接收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和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
9.根据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智能表面的标识或者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以使得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智能表面接收所述下行信息。
10.根据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分别通过所述智能表面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来传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
11.根据6或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从相邻基站设备接收到的负载信息,配置所述智能表面来进行传输,其中,所述负载信息反映所述相邻基站设备的业务受到的干扰过大以及/或者业务量过载的情况。
12.根据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要求来确定是否配置所述智能表面。
13.根据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智能表面的标识、所述用户设备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
14.根据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智能表面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
所述智能表面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
15.根据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生成并向相邻基站设备发送请求信息,以请求所述相邻基站设备通过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传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以及
生成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链路增加通知,以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是分别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的。
16.根据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
17.根据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生成并向相邻基站设备发送请求信息,以请求所述相邻基站设备分别通过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以及
生成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链路增加通知,以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是分别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的。
18.根据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
19.根据1-10和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电子设备服务范围内的协作用户,所述协作用户位于所述电子设备服务范围的边缘。
20.根据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协作用户与多个相邻基站设备之间的信道质量来确定为所述协作用户提供服务的协作基站设备。
21.根据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协作用户的位置确定为所述协作用户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
22.一种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服务的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相邻基站设备服务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的干扰;以及
响应于所述干扰,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智能表面辅助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23.一种由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生成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为所述电子设备服务范围内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的信息;以及
将所述切换请求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基站设备,以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设备之后,所述智能表面继续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24.根据2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智能表面的信息包括所述智能表面的标识。
25.根据2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智能表面的信息还包括与所述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相关的信息。
26.根据2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的测量控制信息;
配置所述智能表面,以执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以及
根据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波束信息确定所述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
27.根据26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以及运动信息预测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以及
根据预测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确定所述测量控制信息。
28.根据2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相邻基站设备服务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的干扰;以及
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智能表面辅助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29.根据2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干扰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和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下行传输受到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下行传输的干扰。
30.根据2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相邻基站设备接收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和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
31.根据2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智能表面的标识或者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波束的方向,以使得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智能表面接收所述下行信息。
32.根据2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分别通过所述智能表面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来传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
33.根据28或3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从相邻基站设备接收到的负载信息,配置所述智能表面来进行传输,其中,所述负载信息反映所述相邻基站设备的业务受到的干扰过大以及/或者业务量过载的情况。
34.根据3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要求来确定是否配置所述智能表面。
35.根据3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智能表面的标识、所述用户设备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
36.根据3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智能表面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
所述智能表面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
37.根据3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生成并向相邻基站设备发送请求信息,以请求所述相邻基站设备通过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传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以及
生成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链路增加通知,以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是分别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的。
38.根据3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
39.根据3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生成并向相邻基站设备发送请求信息,以请求所述相邻基站设备分别通过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以及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以及
生成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链路增加通知,以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是分别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来传输的。
40.根据3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数据流;或者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达链路、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以及所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用于传输相同的多个数据流。
41.根据23-32和34-40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电子设备服务范围内的协作用户,所述协作用户位于所述电子设备服务范围的边缘。
42.根据4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协作用户与多个相邻基站设备之间的信道质量来确定为所述协作用户提供服务的协作基站设备。
43.根据4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协作用户的位置确定为所述协作用户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
44.一种由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服务的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相邻基站设备服务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的干扰;以及
响应于所述干扰,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智能表面辅助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4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可执行计算机指令,所述可执行计算机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23-4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以上虽然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白,上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只是用于说明本公开,而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更而没有背离本公开的实质和范围。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含义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生成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为所述电子设备服务范围内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的信息;以及
将所述切换请求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基站设备,以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设备之后,所述智能表面继续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智能表面的信息包括所述智能表面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智能表面的信息还包括与所述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相关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的测量控制信息;
配置所述智能表面,以执行反射链路波束扫描过程;以及
根据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波束信息确定所述智能表面的反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以及运动信息预测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智能表面之间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以及
根据预测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反射链路波束方向确定所述测量控制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相邻基站设备服务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的干扰;以及
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智能表面辅助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7.一种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服务的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相邻基站设备服务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的干扰;以及
响应于所述干扰,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智能表面辅助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8.一种由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生成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为所述电子设备服务范围内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智能表面的信息;以及
将所述切换请求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基站设备,以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设备之后,所述智能表面继续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9.一种由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服务的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受到相邻基站设备与所述相邻基站设备服务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的干扰;以及
响应于所述干扰,配置智能表面,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智能表面辅助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可执行计算机指令,所述可执行计算机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CN202211070478.2A 2022-09-02 2022-09-02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6929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0478.2A CN117692919A (zh) 2022-09-02 2022-09-02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3/115187 WO2024046255A1 (zh) 2022-09-02 2023-08-28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0478.2A CN117692919A (zh) 2022-09-02 2022-09-02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92919A true CN117692919A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00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0478.2A Pending CN117692919A (zh) 2022-09-02 2022-09-02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92919A (zh)
WO (1) WO202404625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07283A1 (en) * 2020-02-28 2023-04-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by which ue performs initial access to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21251511A1 (ko) * 2020-06-08 2021-1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주파 대역의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4223076A1 (en) * 2020-10-28 2023-08-09 Google LLC Adaptive phase-changing device sharing and handover
JP2024501298A (ja) * 2020-12-24 2024-01-11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Mimo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反射インテリジェント面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20230130633A (ko) * 2021-01-14 2023-09-12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Ris(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분할 다중액세스를 지원하기 위해 ris 정보를 통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46255A1 (zh)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47790B2 (ja) 電子機器、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AU201632726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089045B (zh) 基站、终端设备、方法和记录介质
US1094444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0012055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2161441A1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WO2021068817A1 (zh)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28621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6992743B2 (ja) 通信制御装置、端末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4046255A1 (zh)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95848A (zh)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程序
WO2023134526A1 (zh)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028256B2 (en) Apparatus
WO2022083662A1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EP413547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3236846A1 (zh)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WO2023217105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13894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WO2024099263A1 (zh) 用于非地面网络中的设备和方法
WO2021179982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44973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