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8815A -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8815A
CN117678815A CN202211103872.1A CN202211103872A CN117678815A CN 117678815 A CN117678815 A CN 117678815A CN 202211103872 A CN202211103872 A CN 202211103872A CN 117678815 A CN117678815 A CN 117678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ssembly
priming
trigger
liquid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38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印
张春锋
周阿平
胡伟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038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788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78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88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注液装置包括储液仓、注液连接组件、触发结构、以及动力组件,所述注液连接组件与所述储液仓连通,并可移动设置,所述触发结构与所述注液连接组件配合,用于触发所述注液连接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使得所述注液连接组件与电子雾化装置连接,并同时触发所述动力组件将所述储液仓中的液态基质输出至所述注液连接组件以对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进行注液。该注液装置可实现对电子雾化装置进行注液,也即该电子雾化装置可在不使用时无需储存液态基质,进而可避免电子雾化装置在运输途中漏液。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电子雾化系统中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组件一般是长期浸泡于储液腔中,由于浸泡时间长,储液腔中的液态基质容易变质,因此容易影响用户吸食口感,另外在运输过程中,该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容易漏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注液装置,包括储液仓、注液连接组件、触发结构、以及动力组件,所述注液连接组件与所述储液仓连通,并可移动设置,所述触发结构与所述注液连接组件配合,用于触发所述注液连接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使得所述注液连接组件与电子雾化装置连接,并同时触发所述动力组件将所述储液仓中的液态基质输出至所述注液连接组件以对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进行注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结构包括触发按键;
所述触发按键与所述注液连接组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结构还包括导向并连接所述注液连接组件的导向杆、以及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用于在作用于所述触发结构上的外力撤离时带动所述注液连接组件复位的弹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结构包括感应开关;
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注液连接组件以及所述动力组件配合,以在用户抽吸电子雾化装置时触发所述注液连接组件移动并触发所述动力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储液仓提供动力源的动力泵以及启动所述动力泵的开关,
所述注液连接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注液连接组件或所述触发结构触发所述开关启动所述动力泵工作;
所述注液连接组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所述注液连接组件或所述触发结构与所述开关断开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液连接组件包括滑块模组以及与所述滑块模组连接由所述滑块模组带动移动的注液构件;所述注液构件与所述储液仓连通;
所述滑块模组与所述触发结构连接,以在所述触发结构带动下滑动,并在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触发所述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块模组包括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触发结构连接,所述推板包括可触发所述开关的触控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块模组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注液构件连接;
所述推板与所述滑块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结构包括用于在作用于所述触发结构上的外力撤离时带动所述注液连接组件复位的弹性件;
所述推板包括供所述弹性件安装的环形安装槽;
所述注液装置包括支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环形安装槽的槽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储液结构,所述储液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中可被挤压出液的储液构件;所述储液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间隔;
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间隔连通以向所述间隔输入动力源,挤压所述储液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外壳,所述触发结构部分穿出所述外壳设置。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电子雾化系统,包括电子雾化装置,以及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本发明所述的注液装置。
实施本发明的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注液装置通过触发结构触发注液连接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使得注液连接组件与电子雾化装置连接,并可同时触发动力组件将储液仓中的液态基质输出至注液连接组件进而可对电子雾化装置进行注液。该注液装置可实现对电子雾化装置进行注液,也即该电子雾化装置可在不使用时无需储存液态基质,进而可避免电子雾化装置在运输途中漏液。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子雾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系统的A-A纵向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系统中电子雾化装置未安装至注液装置的B–B横向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系统中电子雾化装置安装至注液装置的B–B横向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系统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电子雾化系统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C-C纵向剖视图;
图8是图5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雾化器的D-D纵向剖视图;
图11是图9所示雾化器的E-E纵向剖视图;
图12是图9所示雾化器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雾化器的雾化壳与防油透气结构配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雾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雾化壳的F-F纵向剖视图;
图16是图13所示雾化器的防油透气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5所示雾化器的液位检测组件的分布示意图;
图18是图8所示电子雾化系统的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注液装置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注液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注液装置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18所示注液装置的储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所示储液结构的G-G纵向剖视图;
图24是图22所示储液结构的H-H纵向剖视图;
图25是图23所示储液结构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5所示底座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5所示底座的I-I纵向剖视图;
图28是图3所示注液装置的注液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3所示注液装置的泄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电子雾化系统的注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30所示注液装置的J-J纵向剖视图;
图32是图30所示注液装置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32所示主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所示注液装置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图31所示注液装置的储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图35所示储液结构的K-K纵向剖视图;
图37是图36所示储液结构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图37所示底座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9是图37所示底座L-L纵向剖视图;
图40是图35所示储液结构中下液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图32所示注液装置中触发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32所示注液装置中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3是图42所示推板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电子雾化系统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5示出了本发明电子雾化系统的第一实施例。该电子雾化系统包括电子雾化装置1以及注液装置2,该电子雾化装置1用于雾化液态基质,供用户抽吸,其具有运输方便,不易漏液,用户体验感高的优点。该液态基质可以包括烟油或药液等。该注液装置2可储存液态基质并用于电子雾化装置1注液,为电子雾化装置1提供液态基质,其可与该电子雾化装置1可拆卸装配,且与该电子雾化装置1独立设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可不限于为电子雾化装置1注液,该注液装置2还可用于其他雾化装置进行注液。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注液装置2也可与该电子雾化装置1形成一体结构。该注液装置2具有操作简便、注液效率高,且不易漏液的优点。
如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雾化装置1包括雾化器10以及供电组件20。该雾化器10用于雾化液态基质,供电组件20可与雾化器10机械地和/或电性地连接,用于给雾化器10供电。
如图9至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0包括雾化壳组件11、雾化组件12以及泄压通道100。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壳组件11用于收容雾化组件12,并可在使用时收容液态基质。该雾化组件12设置于该雾化壳组件11中,用于加热雾化壳组件11中的液态基质使其产生气溶胶。该泄压通道100形成于雾化壳组件11以及雾化组件12上,用于供储液腔1110中的压力泄出。
如图12至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壳组件11包括雾化壳111。该雾化壳111可以为绝缘材质,具体地,该雾化壳111可以为塑胶材质。该雾化壳111的横截面可呈椭圆形或长方形;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壳111的横截面可不限于呈椭圆形或长方形,其可以呈圆形或者其他形状。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壳组件11包括第一侧111a、第二侧111b、第三侧111c以及第四侧111d。具体地,该第一侧111a、第二侧111b、第三侧111c以及第四侧111d分别形成于该雾化壳111上。该第一侧111a以及第二侧111b相对设置,与雾化壳111横截面的长边的两端一一对应设置。该第三侧111c以及第四侧111d相对设置且位于该第一侧111a以及第二侧111d之间,可与该雾化壳111横截面的短边两端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壳111为中空的筒状结构,且一端设置有装配口1118,该雾化壳111内侧形成有储液腔1110。该储液腔1110用于储存液态基质。该雾化壳111包括本体1111以及设置于该本体1111一端的配合部1112。该本体1111的横截面可大致呈长方形,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本体1111的横截面不限于呈长方形。该本体1111为中空结构,一端设有该装配口1118。该配合部1112设置于该本体1111远离该装配口1118的一端,且配合部1112的横截面面积朝远离该本体1111方向逐渐减小设置。
该雾化壳111还包括出气管1113,该出气管1113设置于该配合部1112中,并位于该配合部1112的中轴处,其长度与该配合部1112的高度相适配。该出气管1113与该配合部1112的外周形成有部分储液腔1110。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壳1112上设置有第一穿孔1114以及第二穿孔1115,该第一穿孔1114以及第二穿孔1115间隔设置于该本体1111的侧壁上,且靠近该装配口1118设置,并位于该本体1111的同一横截面上。该第一穿孔1114用于供注液装置2连接,以实现向储液腔1110注液。该第二穿孔1115用于储液腔1110泄压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该配合部1112的侧壁上设置有微孔111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111a、第二侧111b、第三侧111c以及第四侧111d形成于该配合部1112上。该配合部1112的第一侧111a、第二侧111b、第三侧111c以及第四侧111d均分布有多个微孔1116,在本实施例中,该配合部1112的远离该本体1111设置的端壁上也可设置多个微孔1116。该微孔1116与储液腔1110连通,用于给储液腔1110进行泄压和/或换气。该微孔1116可供气体通过,并可通过毛细作用吸附液态基质,避免储液腔1110漏液。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微孔1116的内表面上可设置疏油涂层,通过该疏油涂层来防止储液腔1110中的液态基质从微孔1116漏出。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疏油涂层不限于涂覆于微孔内表面,还可涂覆于配合部1112的整个侧壁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该配合部1112的远离该本体1111设置的端壁上设置通气孔1117,该通气孔1117分布于该出气管1113的一侧,用于供微孔1116透出的气体进入并输出在雾化器10的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壳组件11还包括吸嘴112,该吸嘴112套设于该配合部1112上,其可与该配合部1112配合,并与出气管1113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吸嘴112与雾化壳组件11通过超声密封,形成有密封的通道。该吸嘴112的横截面形状与该配合部1112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该吸嘴112上设置有出气口1121,该出气口1121与出气管1113连通,用于供用户吸食气溶胶。在本实施例中,该吸嘴112的内部尺寸可略大于该配合部1112的尺寸,具体地,该吸嘴112的长度以及宽度可略大于该配合部1112的长度以及宽度,从而与该配合部1112之间可留设间隙。该吸嘴112的高度可高于该配合部1112的高度,从而使得该配合部1112远离该本体1111一端的端面与该吸嘴112之间留设有空间1121,该空间1121可与该通气孔1117连通,并形成部分泄压通道100。
再如图10至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12包括雾化底座121、雾化座122、发热组件123。该雾化底座121用于封堵雾化壳组件11的装配口1118,并且可供雾化座122安装。该雾化座122设置于该雾化底座121上,可供该发热组件123安装。该发热组件123用于加热雾化储液腔1110中的液态基质。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底座121上设置进液通道1211,该进液通道1211与储液腔1110连通,用于供注液装置2注入的液态基质进入储液腔1110中。该雾化底座121上设置有导流孔1213,该导流孔1213可与储液腔1110连通,内侧可形成部分泄压通道100,用于供压力导出。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底座121上设置有轨道,该轨道可包括第一轨道1212以及第二轨道1214,该第一轨道1212和第二轨道1214可与第一穿孔1114以及第二穿孔1115一一对应设置,该第一轨道1212设置于该进液通道1211的一端,并与该进液通道1211形成设定夹角,该第二轨道1214设置于该导流孔1213的一端,也即设置于泄压通道100的一端,并与泄压通道形成设定夹角。在本实施例中,该设定夹角可以为90度角。该轨道可用于封堵组件移动和导向,并且可便于注液装置2的注液构件611以及泄压构件70移动和导向。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座122可呈柱状,且为两端贯通结构。该雾化座122可插设于套设于雾化底座121上的密封套126上,并与密封套126过盈配合。该雾化座122位于该雾化壳111的中轴处,且可与该出气管1113同轴设置,并与出气管1113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该发热组件123设置于该雾化座122中。在本实施例中,该发热组件123包括多孔体1231以及发热体1232。该多孔体1231为圆柱状结构,与出气管1113同轴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孔体1231可以为陶瓷多孔体,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多孔体1231不限于为陶瓷多孔体,其可以为吸液棉。该多孔体1231为两端贯通结构,内侧形成雾化通道。该雾化通道可与出气管1113连通。该发热体1232设置于该多孔体123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发热体1232可以为发热丝,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发热体1232可不限于为发热丝。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12还包括气液平衡结构124,该气液平衡结构124设置于该发热组件123远离该雾化底座121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该气液平衡结构124用于平衡储液腔1110中的气压,便于储液腔1110中的液态基质自动下液至发热组件123上,并且可用于储存漏液,避免漏液从出气管1113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该气液平衡结构124包括筒状本体1241。该筒状本体1241可以为两端贯通结构,并与出气管1113同轴设置,且与发热组件123以及出气管111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该筒状本体124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沟槽1242,该第一沟槽1242可沿该筒状本体1241的轴向设置,其为条形槽,该第一沟槽1242可从该筒状本体1241远离该发热组件123的端面沿筒状本体1241的轴向延伸至筒状本体1241的中部。该第一沟槽1242为微槽,用于吸附并储存至少部分从出气管1113中漏出的冷凝液。在本实施例中,该筒状本体124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孔1243,该连通孔1243设置于该第一沟槽1242中,位于筒状本体1241的中部,其可与该第一沟槽1242连通,用于供气体以及漏液输出。该筒状本体124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沟槽1244,该第二沟槽1244可弯折设置,可与该连通孔1243连通,并可与储液腔1110连通。外部气体可从连通孔1243进入该第二沟槽1244中,从而给储液腔1110进行换气,并且漏液也可从该连接通孔1243输出至第二沟槽1244中,储存于该第二沟槽1244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漏液还可经过该第二沟槽1244回流至储液腔1110中,从而避免从出气管1113漏出,影响用户吸食体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沟槽1244可不与储液腔1110连通,也即该第二沟槽1244仅用于储存漏液。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12还包括密封隔离结构125,该密封隔离结构125可呈圆柱状,且为两端贯通结构,其套设于该气液平衡结构124以及雾化座122的外周。该密封隔离结构125的一端连接至出气管1113,另一端可插设于密封套126上,与该密封套126过盈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密封隔离结构125与该雾化座122上均可设置对应连通的进液孔,该密封隔离结构125上的进液孔可与储液腔1110连通,且可与该气液平衡结构124上的第二沟槽1244连通。从而使得储液腔1110中的液态基质可依次经过密封隔离结构125和雾化座122上的进液孔进入发热组件123上。该第二沟槽1244上的气体以及漏液可经过该进液孔进入储液腔1110中。
如图10至图13以及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还包括防油透气结构13,该防油透气结构13设置于该雾化壳组件11中,且可与该储液腔1110和泄压通道100导通,用于供储液腔1110中的压力导出至泄压通道100并经过泄压通道100泄压。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油透气结构13可设置于吸嘴112中,并贴设于该配合部1112上。该防油透气结构13可覆盖该配合部1112上的微孔1116。该防油透气结构13与吸嘴112内壁之间留设有间隙,该间隙可形成部分泄压通道100。通过设置该防油透气结构13可防止储液腔1110中的液态基质漏出,并且可用于在注液同时泄压,防止储液腔1110泄压不畅导致漏液。
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油透气结构13可以为片状,具体地,其可以为薄膜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油透气结构13为防油透气膜。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防油透气结构13不限于为防油透气膜。
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油透气结构13为两个,该两个防油透气结构13设置于该第一侧111a以及第二侧111b。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防油透气结构13可以为一个,该防油透气结构13可仅设置于该第一侧111a或仅设置于该第二侧111b。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油透气结构13包括片状本体131以及两个延伸部132,该两个防油透气结构13的两个片状本体131可设置于该配合部1112的第一侧111a以及第二侧111b。每个防油透气结构13的该两个延伸部132分别设置于该片状本体131的两相对侧,并分别向第三侧111c以及第四侧111d延伸。通过在将防油透气结构13设置于配合部1112的两侧或者四侧,这样可进行多个方向泄压,也即该雾化器10除倒立外其他五个方向放置以进行注液时均可进行泄压,进而实现多角度泄压,保证雾化器1注液的便捷以及泄压的可靠性,并且保证用户使用体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防油透气结构13可仅有一个延伸部向第三侧111c或第四侧111d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0还包括通气管14,该通气管14设置于该雾化壳组件11中,具体地,该通气管14设置于该雾化壳111中,一端可连接至通气孔1117,另一端可从密封套126插入至导流孔1213处,并通气孔1117以及导流孔1213连通。该通气管14为两端贯通的圆管,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通气管14可不限于为圆管,其可以为方管或者其他形状。该通气管14内侧形成至少部分泄压通道100。
在本实施例中,该泄压通道100通过防油透气结构13与储液腔1110连通,该泄压通道100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段101、第二通道段102、第三通道段103以及第四通道段104。其中,第一通道段101形成于该防油透气结构13与吸嘴112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二通道段102形成于配合部1112端壁与吸嘴112之间形成的空间1121,第三通道段103形成于通气管14中,第四通道段104形成于导流孔1213中,通过设置该泄压通道100可在雾化器1注液的同时进行泄压,进而防止漏液,提高用户体验感。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底座121上设置有封堵组件,该封堵组件可以为两个,包括第一封堵组件15以及第二封堵组件16。该第一封堵组件15以及第二封堵组件16一一对应设置于该第一轨道1212以及第二轨道1214中,可移动设置,也即轨道用于封堵组件移动以及导向。该第一封堵组件15可移动设置于该进液通道1211的一端,通过移动封堵或者打开进液通道1211。该第二封堵组件16可移动设置于泄压通道100的一端,可通过移动封堵或者打开泄压通道100。
再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封堵组件15包括第一封堵件151以及第一弹性体152,该第一封堵件151可以为滚珠,其直径可略大于该进液通道1211的口径,进而可封堵该进液通道1211。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封堵件151也可以为阀管。该第一弹性体152可以为弹簧,该弹簧的一端可与第一封堵件151连接,另一端可与第一轨道1212远离第一穿孔1114一端的壁面抵接。在外力的推动下,该第一封堵件151可在第一弹性体152的作用下向远离该第一穿孔1114一端移动,进而使得该进液通道1211打开,当外力被撤离时,该第一封堵件151可在第一弹性体152的作用下复位,封堵住进液通道1211,从而可避免储液腔1110中的液态基质漏出。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封堵组件16包括第二封堵件161以及第二弹性体162,该第二封堵件161可以为滚珠,其直径可略大于该泄压通道100的口径,进而可封堵该泄压通道100。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封堵件161也可以为阀管。该第二弹性体162可以为弹簧,该弹簧的一端可与第二封堵件161连接,另一端可与第二轨道1214远离第二穿孔1114一端的壁面抵接。在外力的推动下,该第二封堵件161可在第二弹性体162的作用下向远离该第二穿孔1114一端移动,进而使得该泄压通道100打开,当外力被撤离时,该第二封堵件161可在第二弹性体162的作用下复位,封堵住泄压通道100,从而可避免储液腔1110中的液态基质漏出。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封堵组件16可以省去。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还包括进液阀17,该进液阀17设置于第一轨道1212中,且靠近该第一穿孔1114设置,用于在注液时起到密封注液构件611防止漏液的作用,以及在注液后且在弹力作用下密封第一穿孔1114。该雾化器1还包括泄压阀18,该泄压阀18设置于该第二轨道1214中,且靠近该第二穿孔1115设置,用于在注液后且在弹力的作用下密封第二穿孔1115。
如图12及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还包括液位检测组件19。该液位检测组件19安装于该雾化壳111上,并且至少部分伸入储液腔1110中设置。该液位检测组件19用于检测储液腔1110中的液位,并将检测的液位信息传递至注液装置2。该液位检测组件19通过检测储液腔1110中的液位变化(也即液量变化)的电特性来直接或间接测量、推断该储液腔1110中的液量。当储液腔1110中的液位达到设定阈值时,注液装置2可根据该液位信息停止注液动作。当储液腔1110的液位低于设定阈值时,注液装置2可根据该液位信息启动注液动作,进而可实现自动注液,自动启停,避免储液腔1110中的液态基质过量而漏出,且还能够防止干烧,避免产生有害物质。其中,该设定阈值可以包括第一阈值以及第二阈值,该第一阈值可大于该第二阈值,当达到第一阈值时,注液装置2可停止注液,当低于第二阈值时,注液装置2可启动注液。
在本实施例中,该液位检测组件19包括第一检测单元191以及第二检测单元192。该第一检测单元191以及第二检测单元192可间隔设置于该储液腔1110的两相对侧,且可呈对角高低分布,进而可保证雾化器1在除了倒立外五个方向放置时仍能够检测出储液腔1110中的储液量。具体地,该第一检测单元191以及第二检测单元192可设置于储液腔1110与雾化壳111的本体1111对应设置的区域中。该储液腔1110包括沿下液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该第一检测单元191可靠近该第一端设置,该第二检测单元192可靠近该第二端设置,也即该第一检测单元191可高于该第二检测单元192设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检测单元191或第二检测单元192可以省去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检测单元191包括第一主体部1911、第一探测部1912、第一导电连接部1913以及第一连接部1914。该第一主体部1911可呈纵长的片状,可设置于该雾化壳111上,并朝雾化壳111的装配口1118延伸,其与雾化壳111可形成一体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壳111可选用绝缘材质,通过将第一主体部1911包塑雾化壳111中,进而通过雾化壳111与其他导电结构起到绝缘设置的作用,并且可与储液腔1110中的液态基质起到绝缘。该第一探测部1912设置于该第一主体部1911的一端,并通过第一连接部1914与该第一主体部1911连接。该第一探测部1912可与第一主体部1911弯折设置,也即第一连接部1914可与第一主体部1911之间形成夹角,第一探测部1912可与第一连接部1914形成夹角,在本实施例中,该夹角为90度角。该第一探测部1912伸入储液腔1110中设置,并靠近于储液腔1110的第一端设置,且可朝储液腔1110的第二端延伸。该第一导电连接部1913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911远离第一探测部1912的一端,具体地,其可位于该装配口1118处,并与第一主体部1911折弯设置,用于与供电组件20进行导电连接,从而可与该供电组件20中的主控板进行连接,以便于与主控板23实现电信号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检测单元192包括第二主体部1921、第二探测部1922、第二导电连接部1923以及第二连接部1924。该第二主体部1921可呈纵长的片状,可设置于该雾化壳111上,并朝雾化壳111的装配口1118延伸,其与雾化壳111可形成一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主体部1921的长度小于第一主体部1911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壳111可选用绝缘材质,通过将第二主体部1921包塑于雾化壳111中,进而通过雾化壳111与其他导电结构起到绝缘设置的作用,并且可与储液腔1110中的液态基质起到绝缘。该第二探测部1922设置于该第二主体部1921的一端,并通过第二连接部1924与该第二主体部1921连接。该第二探测部1922可与第二主体部1921弯折设置,也即第二连接部1924可与第二主体部1921之间形成夹角,第二探测部1922可与第二连接部1924形成夹角,在本实施例中,该夹角为90度角。该第二探测部1922伸入储液腔1110中设置,并靠近于储液腔1110的第二端设置,且可朝储液腔1110的第二端延伸。该第二导电连接部1923设置于第二主体部1921远离第二探测部1922的一端,具体地,其可位于该装配口1118处,并与第二主体部1921折弯设置,用于与供电组件20进行导电连接,从而可与该供电组件20中的主控板23进行连接,以便于与主控板23实现电信号传输。
再如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供电组件20包括电源壳21、设置于该电源壳21中的电池22、以及设置于该电源壳21中并与电池22连接的主控板23。该电源壳21为一端设置有开口的长筒状结构,内侧形成容置空间,该电源壳21可套设于部分雾化器1上,该电源壳21上设置有让位孔211,该让位孔211包括第一让位孔211a以及第二让位孔211b,其中第一让位孔211a与第一穿孔1114对应设置并对应连通。第二让位孔211b与第二穿孔1115对应设置并对应连通。该主控板23可与液位检测组件19以及发热组件123导电连接,用于接收液位检测组件19检测到的液位信息并将其传递至注液装置2,并且,用于启动或者关闭发热组件123。在本实施例中,该主控板23可与控制组件44连接,具体地,当该电子雾化装置1安装至注液装置2上进行注液的同时,该主控板23可与控制组件44之间进行电连接和/或机械连接,进而使得该液位检测组件19与控制组件44实现间接性的电连接。
如图18至图20所示,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该注液装置2包括外壳30、主机40、储液结构50以及供液机构60。外壳30套设于主机40以及储液结构50的外围。该主机40可与储液结构50可拆卸连接,用于控制该储液结构50的液态基质输出。该储液结构50可拆卸安装于该主机40上,用于储存液态基质。该供液机构60用于将储液结构50中的液态基质输出至电子雾化装置1的储液腔1110中。
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30可呈长方体状,并且为一侧设置有开口中空结构。该外壳30可与该主机40以及储液结构50可拆卸装配。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壳30可采用塑料材质或者金属材质制成。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壳30不限于呈长方体状,其可呈圆柱状或者其他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40包括内壳41、支架42、电源43、控制组件44以及开关组件45。在本实施例中,该内壳41套设于该支架42上,内侧形成收容腔411,用于收容电源43、以及控制组件44。该支架42可用于支撑储液结构50以及电子雾化装置1。该电源43安装于该收容腔411中,并可靠近该支架42设置。该控制组件44设置于该收容腔411中,并位于该电源43远离支架42的一侧,其与电源43以及开关组件45电连接。该开关组件45设置于该内壳41上,并可从外壳30穿出,其可以为按键开关,通过按压该开关组件45,可启动或关闭注液装置2。
如图2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架42包括第一支座421、第二支座422以及隔断壁423。该第一支座421以及第二支座422设置于该隔断壁423的两相对侧,并通过隔断壁423隔开。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支座421包括第一支撑部421a以及第二支撑部421b;该第一支撑部421a安装于内壳41中,并为横截面呈方形的筒状结构,且与第二支撑部421b连通,内侧可形成导向槽4210,用于供液机构60的注液连接组件61中滑块模组612滑动导向。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部421a不限于横截面呈方形。该第二支撑部421b设置于第一支撑部421b的一端,其横截面可呈方形或者椭圆形,且尺寸大于该第一支撑部421a的横截面尺寸。该第二支撑部421b内侧可形成放置槽4211,该放置槽4211可供储液结构50放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部421a可以省去。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支座422可高于该第一支座421设置,可置于该外壳30的外部。该第二支座422为长筒状结构,且为两端贯通结构,内侧可形成容纳腔4220,也即该容纳腔4220形成于支架42上,该容纳腔4220用于容纳电子雾化装置1,安装时,该电子雾化装置1可插入该容纳腔4220中。该容纳腔4220与该收容腔411通过隔断壁423隔开。在本实施例中,该隔断壁423上开设有通孔4231,该通孔4231可以为两个,该两个通孔4231可与第一穿孔1114以及第二穿孔1115一一对应设置。用于供供液机构60穿至容纳腔4220,从而实现向电子雾化装置1进行注液。
该第二支座422的一端设置有充电支座424,该充电支座424用于支撑电子雾化装置1,并可与电子雾化装置1插接,实现电连接,进而可使得该主机40中的电源43可给电子雾化装置1充电,并且主机40中的控制组件44可与电子雾化装置1进行电连接,实现电信号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支座422上和充电支座424外周套设有外罩425,该外置425可起到防护的作用,并且可使得该注液装置2更为美观。
再如图2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组件44可包括载有常规电路(比如控制电路、检测电路)的控制线路板,其可与供液机构60以及电子雾化装置1电连接,可实现供液机构60自动向电子雾化装置1进行注液。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组件44可检测该容纳腔4220中是否有电子雾化装置1装入,具体地,该控制组件44还可包括用于感应容纳腔4220中是否有电子雾化装置1装入的检测元件,该检测元件与控制线路板连接,且可采用常规的传感器,比如红外传感器,当然也可以为设置于容纳腔4220中的轻触开关;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检测元件也可以省去。当该电子雾化装置1安装至容纳腔4220时,该供液机构60与电子雾化装置1连接,该控制组件44可产生启动信号至供液机构60,该供液机构60可根据该控制组件44的启动指令,启动向电子雾化装置1的供液工作。当电子雾化装置1从容纳腔4220拆除时,该供液机构60与电子雾化装置1断开连接,该控制组件44可产生停止信号至供液机构60,该供液机构60可根据控制组件44的停止指令,停止供液工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组件44还可根据电子雾化装置1中的液位检测组件检测到的液位信息停止该供液机构60的供液工作。
如图22至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储液结构50安装固定于安装槽4211上,包括包括底座52、壳体51以及储液构件53。壳体51套设于该底座5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其可与该底座52装配,并可与底座52通过超声密封。该底座52用于支撑壳体51以及储液构件53。该储液构件53安装于壳体51中,且可被挤压出液态基质。该储液构件53与壳体51的内壁之间留设有间隔54,该间隔54可形成动力源补给仓,用于动力源输入。
在本实施例中,该壳体51为一端具有开口且横截面大致呈长方形的筒状结构,其高度小于外壳30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该壳体5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比如可采用金属或者塑胶材质。
如图25至图2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52可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52可采用塑胶制成。该底座52包括座体521设置于该座体521上的套接部522。该座体521的横截面形状与壳体51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且可插入安装槽4211中。该套接部522凸出设置于座体521上,横截面尺寸可小于座体521的横截面尺寸。该套接部522可供壳体51以及储液构件53套设。
在本实施例中,该座体521上设置有用于供液机构60的滑动模组612滑动导向的导向通道5210,该导向通道5210可沿垂直隔断壁423方向延伸。该导向通道5210可以为长方形通道。该导向通道5210的两端可界定出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可靠近该隔断壁423设置,第二位置可远离该隔断壁423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该套接部522内侧可形成与储液构件53连通的储液槽5220。该套接部522上设置有凸台5221。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52上设置有下液孔5222,该下液孔5222设置于该凸台5221的顶壁以及设置于凸台5221的侧壁,进而可便于储液构件53中的液态基质输出。在本实施例中,该套接部522中设置有导液槽5223,该导液槽5223可设置于该储液槽5220的底壁上,且位于该储液槽5220的中部,其低于该储液槽5220的底壁设置,并与凸台5221上位于侧面的下液孔5222连通,从而便于汇集储液槽5220中的液态基质,并将其导至下液通道5222中。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凸台5221以及导液槽5223可以省去。
在本实施例中,储液结构50还包括下液通道523,该下液通道523与储液构件53连通。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下液通道523设置于该底座52上,形成于该凸台5221中,并与下液孔5222连通,且沿凸台5221的高度方向延伸。该下液通道523用于供储液构件53中的液态基质输出至供液机构60。
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52上设置有连接通孔524,该连接通孔524用于连接供液机构60的动力组件63,该连接通孔524可与该间隔54连通,从而可便于动力组件63向间隔54输入动力源,进而挤压储液构件53输出液态基质。具体地,该连接通孔524设置于该座体521上,并沿该座体521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通孔524位于该套接部522的外围。
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52上设置有注液口525,该注液口525为圆形通孔,并可沿该底座52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该座体51的底壁设置有容置槽5211,该注液口525延伸至容置槽5211处,该注液口525可用于向储液构件53中注入液态基质。当储液构件53中的液态基质用完时,可将储液结构50从主机40上拆除,然后通过注液口525向储液构件53注液。该注液口525处可通过设置密封塞55密封连接。该密封塞55可置于容置槽5211中,并可塞入该注液口525中,避免该储液结构50装至主机40上时漏液。
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52上设置有第一通道526,该第一通道526可与导向通道5210连通,用于供液机构60的注液构件611的安装和导向。该下液通道523可延伸至第一通道526。该第一通道526为两端贯通的通道。该第一通道526中设置有第一限位台阶5261以及第二限位台阶5262。该第一限位台阶5261以及第二限位台阶5262间隔设置。该第一限位台阶5261以及第二限位台阶5262用于隔断组件56的限位安装。其中,该第一限位台阶5261以及第二限位台阶5262均设置于该下液通道523远离导向通道5210的一侧,进而可在注液构件611插至电子雾化装置1上时,使得下液通道523与导向通道521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52上设置有第二通道527,该第二通道527与第一通道526平行设置,并且与导向通道5210连通,且一端与外部连通。该第二通道527用于泄压构件70的安装和导向。
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52上设置有气流通孔528,该气流通孔528可与储液构件53连通,用于供储液构件53进行换气,便于该储液构件53下液以及在供液机构60结束供液后储液腔53可自动复原。该气流通孔528与第一通道526连通,并位于该第二气流通道526远离该导向通道5210设置的一段上,位于第一限位台阶5261以及第二限位台阶5262之间。当注液构件611向远离该导向通道5210方向移动的同时可将气体带入至储液构件53中,使得储液构件53复原。当然,可以理解地,该气流通孔528可以省去。
再如图23及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储液构件53可以采用柔性构件或者弹性构件。在本实施例中,该储液构件53可以为软装的塑胶件,具体地,其可以为囊状结构。该储液构件53套设于该套接部522上,并与该套接部522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该储液构件53内侧可形成储液仓530,该储液仓530用于储存液态基质。
在本实施例中,储液结构50还包括隔断组件56,隔断组件56可移动设置于该第一通道526中,可用于隔断气流通孔528以及第一通道526,防止储液仓530中的液态基质从气流通孔528漏至第一通道526中,并进入该注液构件61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隔断组件56包括第三封堵件561、第三弹性体562以及固定套563。该第三封堵件561可以为滚珠,该第三封堵件561的直径可略大于该气流通孔528的口径。该第三封堵件561可在第一限位台阶5261以及第二限位台阶5262之间移动,通过第一限位台阶5261以及第二限位台阶5262进行限位,其可在第三弹性体562的作用下移动,进而打开或者封堵气流通孔528。该第三弹性体562的一端可连接于第三封堵件561处,另一端伸入固定套563中,并与固定套563的抵接。该第三弹性体5262可以为弹簧。该固定套563安装于该第一限位台阶5261远离该第二限位台阶5262的一侧,并与该第一限位台阶5262相抵,其可用于第三弹性体5262的安装固定。当注液构件611朝电子雾化装置1方向移动时,该第三弹性体5262可带动第三封堵件561朝第二限位台阶5262移动至与第二限位台阶5262相抵。当注液构件611朝远离电子雾化装置1方向移动时,可推动该第三封堵件561,第三弹性体5262处于收缩状态,该第三封堵件561可被推至气流通孔528处。
在本实施例中,该储液结构50还包括挡液构件57,该挡液构件57设置于第一通道526中,并位于该下液通道523远离第二限位台阶5262的一侧,该挡液构件57套设于注液构件611上,并与第一通道526的通道壁紧密相接,从而可防止下液通道523中的液态基质从第一通道526漏出。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供液机构60可在电子雾化装置1安装至容纳腔4220时,与电子雾化装置1连接,并向电子雾化装置1供液,在电子雾化装置1从容纳腔4220拆除时,可与电子雾化装置1断开连接,并停止向电子雾化装置1供液。该供液机构60包括注液连接组件61、驱动单元62以及动力组件63。注液连接组件61与储液构件53的储液仓530连接,也即可将供液机构60与储液仓530连通。注液连接组件61可外力带动下移动设置,其可与电子雾化装置1连接,并与电子雾化装置1的储液腔1110导通,用于将储液仓530输出的液态基质注入该储液腔1110中。该驱动单元62与控制组件44连接,可根据控制组件44的控制指令驱动注液连接组件61移动。该动力组件63与控制组件44连接,当注液连接组件61与电子雾化装置1连接时,可根据控制组件44的控制指令向间隔54输入动力源,挤压储液构件53,进而驱动储液构件53输出液态基质。当注液连接组件61与电子雾化装置1断开连接时,动力组件63可停止驱动储液仓530向注液通道611输出液态基质。
在本实施例中,注液连接组件61设置于底座52上,并可在外力带动下移动设置。该注液连接组件61包括注液构件611以及滑块模组612。该注液构件611至少部分穿设于第一通道526中。该滑块模组612与注液构件611连接,并可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进而可带动注液构件611移动。当电子雾化装置1安装至容纳腔4220时,该注液连接组件61的滑块模组612可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并在注液连接组件61移动至第一位置时,也即滑块模组612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该注液构件61与电子雾化装置1连接,且与储液仓530导通。当电子雾化装置1从容纳腔4220拆除时,该注液连接组件61可向第二位置移动,并与电子雾化装置1断开连接。
如图2至图4及图2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注液构件611可呈管状,且可沿垂直于电子雾化装置1的侧壁移动,并在滑块模组612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沿垂直于电子雾化装置1的侧壁插入电子雾化装置1中,从而实现注液。该注液构件611包括第一管段6111、第二管段6112以及第一限位管段6113。该第二管段6112、第一限位管段6113以及第一管段6111依次连接。当电子雾化装置1安装至容纳腔4220中,该注液构件611可向隔断壁423方向移动,该第一管段611可依次从导向通道5210、通孔4231、第一让位孔211a、第一穿孔1114穿入至第一轨道1212中,并推动第一封堵组件15移动,打开进液通道1211,并与进液通道1211导通。该第二管段6112的径向尺寸可大于该第一管段6111的径向尺寸,该第二管段6112的径向尺寸可与第一通道526中第二限位台阶5262的径向尺寸相对。当未注液或者注液结束时,该第二管段6112可置于该第一通道526中,且该第二管段6112可管壁贴近第一通道526的通道壁并对下液通道523起到密封作用,进而可起到防止漏液的效果。该第一限位管段6113的径向尺寸可大于该第二管段6112的径向尺寸,用于与滑块模组612进行配合限位,避免从滑块模组612脱出。该第一限位管段6113与第一管段6111相接的一端设置有环状的限位凸台。该注液构件611内侧形成有注液通道6110,该注液通道6110形成于第一管段6111、第二管段6112以及第一限位管段6113中,并可在注液构件611插入电子雾化装置1时与下液通道523导通。该注液通道6110可用于供储液仓530中的液态基质注入电子雾化装置1的进液通道1211进而注入储液腔1110中。该第一管段6111远离该第一限位管段6113一端设置有出液口6114,该出液口6114沿该第一管段6111的侧壁延伸,大致呈U形。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出液口6114可不限于呈U形。通过将该出液口6114延伸至第一管段6111的侧壁,进而在第一管段6111与第一封堵件151相抵时,注液通道6110中的液态基质仍能够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该滑块模组612包括滑块6121以及推板6122,该滑块6121可以为长方体状,该滑块6121设置于储液结构50上,具体地,滑块6121设置于底座52上,且安装于导向通道5210中,并置于导向通道5210中滑动,其可在第二位置以及第一位置之间滑动。该滑块6121可套设于该注液构件611上,并与该注液构件611的第一限位管段6113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该滑块6121滑动,可带动该注液构件611往复移动,进而带动注液构件611插入电子雾化装置1或者从电子雾化装置1拔出。该滑块6121可与推板6122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滑块6121可与该推板6122卡接,从而实现支架43与储液结构50的底座52之间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滑块6121的中轴处设置有卡孔,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滑块6121的中轴处可不限于设置卡孔,也可以卡槽,该卡孔或者卡槽可用于推板6122卡接。该推板6122设置于主机40中,具体地,其位于该支架42上,且位于该第一支座421中,并从放置槽4211凸出设置。该推板6122可在外力作用下推动滑块6121滑动,在本实施例中,该推板6122包括推板本体612a以及卡骨612b。该推板本体612a可安装在第一支座421的导向槽4210中,并可与驱动单元63连接,可在驱动单元63的带动下在导向槽4210中往复移动,进而可带动滑块6121沿导向通道5210往复移动。该卡骨612b可从导向槽4210穿至放置槽4211,当储液结构50放置于该放置槽4211上时,该卡骨612b可插入该卡孔中,从而与滑块6121连接,并同时将储液结构50与支架42卡接,也即,该支架42与该储液结构50之间设置的卡接结构可以为该卡骨612b以及卡孔。
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单元62可以为电动驱动组件。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驱动单元62可不限于为电动驱动组件。该驱动单元62可与推板6122连接,并可通过接收控制组件44的控制指令驱动该滑动模组612朝隔断壁423方向滑动,或者朝远离该隔断壁423方向滑动,或者停止滑动。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单元62包括驱动电机621以及传动机构622。该驱动电机621可与传动机构622连接,用于带动传动机构622传动。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电机621可通过正反转改变滑块模组612的运动方向。该驱动电机621可与控制组件44连接,由控制组件44启动或者关闭。该传动机构622可与该推板6122连接,可在驱动电机621的驱动下带动推板6122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传动机构622包括滑套6221以及传动丝杆6222,该传动丝杆622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621连接。该滑套6221套设于该传动丝杆6222上,并通过设置连接件64与推板6122连接。该驱动电机621可驱动该传动丝杆622转动,进而可带动滑套6221在该传动丝杆6222上滑动,从而带动推板6122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动力组件63安装于主机40中,并穿至第一支座421放置槽4211。具体地,该动力组件63可设置于该收容腔411中。在本实施例中,该动力组件63包括动力泵631以及连接管路632。在本实施例中,该动力泵631可以为气泵。该动力泵631可与控制组件44连接,可根据控制组件44的控制指令启动或者关闭。该连接管路632可与该动力泵631连接,用于向间隔54输出动力源,以挤压储液构件53输出液态基质。具体地,该动力源可以为气体。当储液结构50安装于支架42上时,该连接管路632的一端可连接至连接通孔524,进而可实现向间隔54输入气体。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动力源可不限于为气体,该动力组件63不限于包括动力泵631以及连接管路632。
如图2至图4及图2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注液装置2还包括泄压构件70。该泄压构件70设置于储液结构50中,具体位于该底座52上,并可移动安装于第二通道527处,可从第二通道527穿出,可插入电子雾化装置1中。在本实施例中,该泄压构件70可与滑块模组612连接,进而可通过滑块模组612滑动带动移动。当滑块模组612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该泄压构件70与电子雾化装置1连接,并可对电子雾化装置1进行泄压;当滑块模组612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该泄压构件70可与电子雾化装置1断开连接。具体地,该滑块6121可套设于泄压构件70上,同时连接泄压构件70与注液构件611。该泄压构件70与注液构件611间隔设置,具体地,该泄压构件70与注液构件611可沿导向通道52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相互平行,也即当注液构件611插入电子雾化装置1的同时泄压构件70同时也插入电子雾化装置1,当注液构件611注液时可该电子雾化装置1可同时进行泄压,从而可提高电子雾化装置1使用的安全性,保证注液的顺利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在泄压构件70回抽的过程中,注液构件611密封该下液通道523短于注液构件611从电子雾化装置1抽离的行程,从而可以防止储液结构50中的液态基质在注液构件611抽离电子雾化装置1后漏出。
在本实施例中,该泄压构件70呈管状,且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结构,内侧可形成输压通道710。该泄压构件70可沿垂直于电子雾化装置1的侧壁移动,并在滑块模组612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可沿垂直于电子雾化装置1的侧壁插入电子雾化装置1中,进而可避免换液时混液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该泄压构件70包括第三管段71、第四管段72以及第二限位管段73。该第三管段71、第二限位管段73、以及第四管段72依次连接,该输压通道710形成于第三管段71、第二限位管段73以及第四管段72中。第三管段71可从底座52穿出,并穿过隔断壁423依次从第一让位孔211b、第二穿孔1115插入第二轨道1214中,可将第二封堵组件16向远离该第二穿孔1115方向推动,打开泄压通道100,并将输压通道710与泄压通道100导通。第四管段72的径向尺寸大于该第三管段71的径向尺寸。该第四管段72可置于第二通道527中。该第二限位管段73的径向尺寸可大于该第四管段72的径向尺寸,用于与滑块6121限位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该注液装置2还包括位置检测组件80。该位置检测组件80安装于支架42上,具体地,其安装于该第一支座421的第一支撑部421a上,并与控制组件44连接,用于检测注液连接组件61的位置,具体地,该位置检测组件80可通过检测该滑块模组612的位置,进而获知该注液构件611的位置,同时,该位置检测组件80可将检测到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控制组件44,以便于更准确地实现向电子雾化装置1进行注液。当该注液连接组件61位于第一位置时,也即滑块模组612位于第一位置,且该注液构件611与电子雾化装置1连通,该控制组件44可启动动力组件63驱动储液仓530输出液态基质。当注液连接组件61位于第二位置时,也即滑块模组612位于第二位置时,且注液构件611与电子雾化装置1断开连接,该控制组件44可进入待机状态,此时,动力组件63处于关闭状态。
如图2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位置检测组件80包括第一侦测单元81以及第二侦测单元82。该第一侦测单元81与第一位置对应设置,具体地,其可位于该第一支座421的第一支撑部421a中,且第一位置相对设置,第二侦测单元82与第二位置对应,具体地,其位于第一支撑部421a中,并与第二位置相对设置。该第一侦测单元81以及第二侦测单元82均与控制组件4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侦测单元81和第二侦测单元82均可与控制组件44通过设置导电结构连接,该导电结构可以选择为导线。当滑块模组612滑动至第一位置时,该滑块模组612可与第一侦测单元81接触,该第一侦测单元81可将滑块模组612的位置信息传递至控制组件44,该控制组件44发送控制指令至该动力组件63,该动力组件63启动,可向间隔54输出动力源,挤压储液构件53输出液态基质。当滑块模组612滑动至第二位置时,该滑块模组612可与该第二侦测单元82接触,该第二侦测单元82可将滑块模组612的位置信息传递至控制组件44,该控制组件44可进入待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侦测单元81可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侦测电极811,该推板6122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可卡入该两个第一侦测电极811之间,并将该两个第一侦测电极811导通。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侦测单元81不限于包括两个第一侦测电极81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侦测单元81可以为位置传感器或者其他常规位置检测器件。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侦测单元82可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侦测电极821,该推板6122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可卡入该两个第二侦测电极821之间,并将该两个第二侦测电极821导通。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侦测单元82不限于包括两个第二侦测电极82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侦测单元82可以为位置传感器或者其他常规位置检测器件。
再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注液装置2还包括充电结构90,该充电结构90可与控制组件44连接,并可连接至充电支座424,当电子雾化装置1安装至容纳腔4220时,该注液装置2不仅可以对电子雾化装置1进行注液,还可通过充电结构90对电子雾化装置1进行充电。
当电子雾化装置1安装至容纳腔4220时,该控制组件44检测到容纳腔4220中存在有电子雾化装置1,该控制组件44可向驱动电机621发出控制指令,驱动电机621可朝第一方向转动,带动传动机构622传动,从而带动整个注液连接组件61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也即带动滑块模组612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进而带动注液构件611从隔断壁423穿至容纳腔4220并穿入电子雾化装置1的第一轨道1212,将注液通道6110与进液通道1211导通,同时带动泄压构件70从隔断壁423穿至容纳腔4220并穿入电子雾化装置1的第二轨道1214,将输压通道710与泄压通道100导通,以进行泄压。该推板6122滑动至第一位置并卡入两个第一侦测电极811之间,该第一侦测单元81在侦测到推板6122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将注液连接组件61的位置信息传递至控制组件44,该控制组件44向动力组件63发出启动指令,进而启动动力组件63向间隔54输出动力源,挤压储液构件53输出液态基质。当液位检测组件19检测到储液腔1110中的液位达到第一阈值时,发送液位信息至主控板23并通过主控板23发送至控制组件44,该控制组件44向动力组件63发出停止指令,并且向驱动电机621发送控制指令,使得驱动电机621朝第二方向转动,带动传动机构622沿反方向传动,从而带动滑块模组612向第二位置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注液构件611从电子雾化装置1退出,并复位。当滑块模组612滑动至第二位置,该推板6122卡入两个第二侦测电极821之间,该第二侦测单元82可侦测到推板6122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将注液连接组件61的位置信息传递至控制组件44,该控制组件44停止驱动动力组件63以及驱动电极621,并进入待机状态,也即整个注液装置2关闭,处于待机状态。用户需要抽吸时,可将电子雾化装置1从容纳腔4220拔出即可。
图30至图36示出了本发明电子雾化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其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支架42的第一支撑部421a可以省去,并且该位置检测组件80也可以省去。
如图37至图39所示,该底座52的凸台5221可以省去。该底座52中导液槽5223可省去,该底座52中的储液槽5220可呈收缩状,并且,该下液孔5222可设置于该储液槽5220的底壁。
如图36及图40所示,该储液结构50还包括下液构件58。在本实施例中,该下液构件58可整体采用柔性材质。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下液构件58可不限于采用柔性材质。该下液构件58安装于容置槽5211中,可用于连通下液孔5222以及注液构件611。在本实施例中,该下液构件58包括下液部581以及密封部582,该下液部581呈方形块状。该密封部582连接于该下液部581的一侧,并与该下液部581呈一体结构。该密封部582用于密封该注液口525。该下液部581上设置有连接注液构件611并可供注液构件611移动的插接通道5811,该下液部581上还设有与下液孔5222连通的进液通孔5812。该进液通孔5812与该插接通道5811连通,当该注液构件611向第一位置移动时,该储液仓530中的液态基质可从进液通孔5812进入插接通道5811,并从注液构件611的末端进入注液通道6110中。当注液构件611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该注液构件611可插设与插接通道5811中,且其壁面可覆盖该进液通孔5812的输出端,进而可密封该进液通孔5812。
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单元62可以为手动驱动机构。该驱动单元62可包括触发结构623。该触发结构623可与注液连接组件61配合,具体地,其可与注液连接组件61连接,用于向注液连接组件61施加作用力,以带动注液连接组件61移动,并同时触发动力组件63,通过动力组件63将储液仓530中的液态基质输出至注液连接组件61,并通过注液连接组件61对电子雾化装置1进行注液。
如图31及图4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触发结构623包括触发按键6231,该触发按键6231可从外壳30穿出设置。该触发按键6231可与注液连接组件61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触发按键6231可与该推板612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触发按键6231包括按压部623a以及连接凸部623b。该按压部623a可从外壳30穿出设置,用于供用户按压。该连接凸部623b可置于收容腔411中,与滑块模组612的推板612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凸部623b上设置有U型槽623c,该U型槽623c一端设置与推板6122连接的连接口。该U型槽623c的内侧壁且靠近该连接口处设置有限位卡台623d,该限位卡台623d可与推板6122配合限位。该连接凸部623b远离该按压部623a一端的端面设置有连接凸柱623e。该连接凸柱623e可以为两个,该两个连接凸柱623e可位于连接口的两相对侧,其可与推板6122进行插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触发结构623还包括导向杆6232以及弹性件6233。其中,该导向杆6232可沿垂直于隔断壁423方向延伸设置,用于导向并连接注液连接组件6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向杆6232可从该推板6122穿过,进而与推板6122连接,且可用于推板6122移动导向。该弹性件6233套设于该导向杆6232上,一端可与推板6122相抵,另一端可与支架43相抵,具体地,该弹性件6233可以为弹簧,其一端可与推板6122相抵,另一端可与隔断壁423相抵。用于在作用于该触发结构623的外力撤离时,带动注液连接组件61复位。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触发结构623不限于为触发按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触发结构可以为感应开关,该感应开关可设置于外壳30中,且可注液连接组件61以及动力组件63配合,具体地,其可与控制组件44连接,可用于感应用户是否抽吸该电子雾化装置1,在用户抽吸电子雾化装置1时可向控制组件44发送指令触发注液连接组件61移动并触发动力组件63将储液仓530中的液态基质输出至注液连接组件61以对电子雾化装置1进行注液,实现用户抽吸自动触发。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感应开关可以为气动开关,该气动开关可感应电子雾化装置1的压力变化。
如图42及图4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推板6122还包括触控部612c。该触控部612c设置于该推板本体612a远离该卡骨612b的一端,并沿该推板本体612a的纵向向下延伸,该触控部612c可用于触控动力组件63的开关633。在本实施例中,该推板6122还包括柱体612e,该柱体612e设置于该推板本体612a上,并可朝触发按键6231方向凸出,可从触发按键6231的连接口穿入并卡至限位卡台623d处。该柱体612e为两端贯通结构,内侧可形成供导向杆6232穿设的通道。该推板本体612a上设置有插孔612d,该插孔612d可与连接凸柱623e对应设置,用于连接凸柱623e插接。在本实施例中,该推板本体612a与该柱体612e凸出方向相背设置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安装槽612f,该环形安装槽612f可用于供弹性件6233装入。该弹性件6233的一端可与环形安装槽612f的槽壁抵接,另一端可与支架43抵接。
再如图3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动力组件63还包括开关633,该开关633设置于该收容腔411中,并与该动力泵631连接,用于启动或者关闭动力泵631。当注液连接组件61位于第一位置,注液连接组件61或触发结构623可触碰开关633启动动力泵631工作。也即滑块模组612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该滑动模组612可通过触控部612c触发该开关633。当外力从触发结构623撤离时,该注液连接组件61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该注液连接组件61或触发结构623可与开关633断开连接。也即当推板6122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该触控部612c离开开关633,则该开关633可复位,进而关闭动力泵631。
图44示出了本发明电子雾化系统的第三实施例,其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注液装置2的储液结构50可采用第二实施例中的储液结构50,该隔断组件56可以省去。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仓(530)、注液连接组件(61)、触发结构(623)、以及动力组件(63),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与所述储液仓(530)连通,并可移动设置,所述触发结构(623)与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配合,用于触发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移动至第一位置,使得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与电子雾化装置(1)连接,并同时触发所述动力组件(63)将所述储液仓(530)中的液态基质输出至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以对所述电子雾化装置(1)进行注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结构(623)包括触发按键(6231);
所述触发按键(6231)与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结构(623)还包括导向并连接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的导向杆(6232)、以及套设于所述导向杆(6232)上用于在作用于所述触发结构(623)上的外力撤离时带动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复位的弹性件(62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结构(623)包括感应开关;
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以及所述动力组件(63)配合,以在用户抽吸所述电子雾化装置(1)时触发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移动并触发所述动力组件(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63)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储液仓(530)提供动力源的动力泵(631)以及启动所述动力泵(631)的开关(633),
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或所述触发结构(623)触发所述开关(633)启动所述动力泵(631)工作;
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或所述触发结构(623)与所述开关(633)断开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包括滑块模组(612)以及与所述滑块模组(612)连接由所述滑块模组(612)带动移动的注液构件(611);所述注液构件(611)与所述储液仓(530)连通;
所述滑块模组(612)与所述触发结构(623)连接,以在所述触发结构(623)带动下滑动,并在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触发所述开关(6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模组(612)包括推板(6122),所述推板(6122)与所述触发结构(623)连接,所述推板(6122)包括可触发所述开关(633)的触控部(612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模组(612)还包括滑块(6121),所述滑块(6121)与所述注液构件(611)连接;
所述推板(6122)与所述滑块(612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结构(623)包括用于在作用于所述触发结构(623)上的外力撤离时带动所述注液连接组件(61)复位的弹性件(6233);
所述推板(6122)包括供所述弹性件(6233)安装的环形安装槽(612f);
所述注液装置包括支架(43),所述弹性件(6233)一端与所述环形安装槽(612f)的槽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43)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结构(50),所述储液结构(50)包括壳体(5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51)中可被挤压出液的储液构件(53);所述储液构件(53)与所述壳体(51)之间设置有间隔(54);
所述动力组件(63)与所述间隔(54)连通以向所述间隔(54)输入动力源,挤压所述储液构件(5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30),所述触发结构(623)部分穿出所述外壳(30)设置。
12.一种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雾化装置(1),以及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1)的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注液装置(2)。
CN202211103872.1A 2022-09-09 2022-09-09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Pending CN1176788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3872.1A CN117678815A (zh) 2022-09-09 2022-09-09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3872.1A CN117678815A (zh) 2022-09-09 2022-09-09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8815A true CN117678815A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27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3872.1A Pending CN117678815A (zh) 2022-09-09 2022-09-09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881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6488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746945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790569U (zh)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CN114246376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11424637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和雾化器
CN210158009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670164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790570U (zh)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CN218635318U (zh) 电子雾化系统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7678815A (zh)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CN218605122U (zh)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和储液结构
CN218605123U (zh)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CN117694612A (zh)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和储液结构
CN21246487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7694613A (zh)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CN117694611A (zh) 电子雾化系统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0158010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670163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EP4360476A1 (en) Atomizer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WO2024050847A1 (zh)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CN210017903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20734423U (zh) 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及其注液装置
CN211353913U (zh) 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790525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7038893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