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8214A - 折叠转轴、显示装置和弯折测试治具 - Google Patents

折叠转轴、显示装置和弯折测试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8214A
CN117678214A CN202280002142.4A CN202280002142A CN117678214A CN 117678214 A CN117678214 A CN 117678214A CN 202280002142 A CN202280002142 A CN 202280002142A CN 117678214 A CN117678214 A CN 117678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upporting
middle frame
supporting plate
sw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21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红
许琳琳
祝尚杰
王新宇
张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78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82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折叠转轴、显示装置和弯折测试治具,属于显示装置领域。该折叠转轴包括基座(30)、第一支撑机构(40)和第二支撑机构(50),在展开状态下,分别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部分(113)、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第二支撑机构(50)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使第二部分(112)靠近基座(30)的区域沿远离第一支撑机构(40)的方向弯折成曲形;第一支撑机构(40)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使第一部分(111)的部分区域的曲率与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不同,该部分区域与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相对。

Description

折叠转轴、显示装置和弯折测试治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转轴、显示装置和弯折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重要的工具之一,折叠式的显示装置因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折叠式的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折叠转轴和柔性显示面板。折叠转轴可以相对合拢,柔性显示面板位于折叠转轴的一侧。折叠转轴展开时,柔性显示面板摊平在折叠转轴上,折叠转轴合拢时,柔性显示面板折叠在折叠转轴相对合拢的两部分之间。
为了避免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折过程中受损,折叠转轴被设计成相对合拢时,支撑机构上形成容纳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域的空间,从而使柔性显示面板弯折成水滴形。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转轴、显示装置和弯折测试治具,有利于显示装置内部结构的布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转轴,所述折叠转轴包括基座、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分别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能够相对开合;
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基座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部分,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位于所述弯折部分一侧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位于所述弯折部分另一侧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使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基 座的区域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方向弯折成曲形;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使所述第一部分的部分区域的曲率与所述第二部分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不同,所述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二部分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相对。
可选地,在合拢状态下,所述部分区域呈平板状。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边相连,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远离支撑面的一面,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所述基座转动,并相对所述基座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第一中框连接件;
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中框连接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中框连接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摆臂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中框连接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中框连接件固定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远离支撑面的一面,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所述基座运动,且在合拢状态,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支撑面所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基座。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三摆臂、第四摆臂和第二中框连接件;
所述第三摆臂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三摆臂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四摆臂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三摆臂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板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板体的同一面,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沿靠近所述基座的方向依次排列,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三摆臂和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的同侧,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驱动槽;
所述第三摆臂包括第一主体部和连接杆,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所述连接杆部分位于所述驱动槽中,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靠近所述基座的一侧具有插槽,所述插槽相对的两侧壁具有导向滑槽;
所述第一主体部相对的两侧具有导向凸棱,所述导向凸棱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第一主体部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位于所述插槽中,且所述导向凸棱位于所述导向滑槽中。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使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基座的区域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方向弯折成曲形;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使所述部分区域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方向弯折成曲形,且所述第一部分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部分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远离支撑面的一面,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所述基座转动,并相对所述基座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远离支撑面的一面,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所述基座转动,并相对所述基座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
在合拢状态,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支撑面所成的 夹角为锐角,所述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基座,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支撑面远离所述基座的边缘到所述基座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支撑面远离所述基座的边缘到所述基座的距离。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中框、第二中框、柔性显示面板和如前一方面所述的折叠转轴;
所述第一中框与所述折叠转轴的第一支撑机构相连,所述第二中框与所述折叠转轴的第二支撑机构相连,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折部分、位于所述弯折部分相对的两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中框相连,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中框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中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中框的厚度。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测试治具,所述弯折测试治具包括可相对开合的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
所述第一治具具有为平面的第一支撑面;
所述第二治具具有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包括第一平面区、斜面区和第二平面区,所述第一平面区和所述第二平面区不共面,所述斜面区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区和所述第二平面区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平面区和所述第二平面区分别相连;
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分别用于与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部分两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连,且所述第二平面区靠近所述弯折部分;
所述弯折测试治具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时,使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斜面区和所述第二平面区的区域向远离所述第一治具的方向弯折成曲形,所述第一部分的部分区域的曲率与所述第二部分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不同,所述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二部分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相对。
可选地,在合拢状态下,所述部分区域呈平板状;
或者,在合拢状态下,所述部分区域沿远离所述第二治具的方向弯折成曲形,且所述第一部分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部分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折叠转轴中,通过设置基座、可相对开合的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在展开状态下,基座、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分别对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支撑,使柔性显示面板保持展平的状态。在合拢状态下,由第二支撑机构使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二部分靠近基座的区域沿远离第一支撑机构的方向弯折成曲形,由第一支撑机构使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部分的部分区域与第二部分弯折呈区域的区域呈现不同的曲率,由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对的这两个区域的曲率不同,使柔性显示面板弯折成非对称的水滴形。这样显示装置对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部区域具有不同形状的空间,方便显示装置内部结构的布置,使显示装置内部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弯折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弯折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转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折叠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1和可折叠中框12,柔性显示面板11具有相反的正面和背面,其中正面为显示面,用于进行显示。可折叠中框12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1的背面,并与柔性显示面板11相连。可折叠中框12展开时,柔性显示面板11展平。可折叠中框12合拢时,可折叠中框12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1的弯折部分的两侧的区域,向内凹陷,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1呈现对称的水滴形。
可折叠中框12上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1的弯折部分的两侧的区域要能够向内凹陷,由于柔性显示面板11呈现对称的水滴形,因此向内凹陷的程度也是相 同的,这使得可折叠中框12可相对开合的两部分,内部用于容纳其他结构的空间具有相同的形状。而显示装置内部,在这两个部分内部布置的结构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例如电池通常布置其中一个部分内部,扬声器、麦克风等通常也布置在其中一个部分内部。这就不利于对显示装置内部空间的利用,不利于显示装置内部结构的布置。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弯折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但不限于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如图2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1和可折叠中框12。该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时,可折叠中框12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1的弯折部分的一侧的区域向内凹陷呈曲形,即曲率大于0,另一侧的区域不向内凹陷,保持平整,即曲率为0。柔性显示面板11仍弯折成水滴形,但是是不对称的水滴形。由于可折叠中框12上只有一侧形成凹陷,另一侧不形成凹陷,因此显示装置相对折叠的两部分中,内部的空间形状是不一样的,有利于根据内部空间的形状布置显示装置内部结构,使显示装置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此外,在不向内凹陷的一侧,可折叠中框12的厚度可以设置的较薄,从而降低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时的厚度。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弯折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该显示装置中,在折叠状态时,可折叠中框12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1的弯折部分的一侧的区域向内凹陷,另一侧的区域也向内凹陷,但两侧向内凹陷的程度不同,即具有不同的曲率。该柔性显示面板11也弯折成水滴形,但是是不对称的水滴形。这样也使得显示装置相对折叠的两部分中,内部的空间形状不一样,也有利于根据内部空间的形状布置显示装置内部结构,使显示装置内部结构更加紧凑。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中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折叠中框12包括折叠转轴121、第一中框122和第二中框123,第一中框122和第二中框123分别与折叠转轴121相连。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折叠转轴121包括基座30、第一支撑机构40和第二支撑机构50。第一支撑机构40和第二支撑机构50分别与基座30转动连接,且能够相对开合。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柔性显示面板11具有相反的正面和背面,其中正面为显示面,用于进行显示。 在显示装置中,折叠转轴121布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1的背面。柔性显示面板11包括弯折部分113、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弯折部分113位于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之间,且与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分别相连。柔性显示面板在进行弯折时,主要的弯折形变在弯折部分113产生,但不表示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一定不会产生形变。折叠转轴121具有展开状态和合拢状态,在展开状态,柔性显示面板11展平。在合拢状态,柔性显示面板11处于弯折状态。结合图2和图3所示,也就是说,第二支撑机构50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使第二部分112靠近基座30的区域沿远离第一支撑机构40的方向弯折成曲形。而第一支撑机构40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使第一部分111的部分区域的曲率与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不同,第一部分111的该部分区域与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相对。
在一个示例中,展开状态见图5所示,合拢状态见图7所示。
在展开状态下,基座3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部分113,第一支撑机构4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位于弯折部分113一侧的第一部分111,第二支撑机构5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位于弯折部分113另一侧的第二部分112。
第二支撑机构50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参照图7所示,使柔性显示面板11的第二部分112靠近基座30的区域沿远离第一支撑机构40的方向弯折成曲形。第一支撑机构40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使第一部分111的部分区域呈平板状,第一部分111的该部分区域与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相对。
在折叠转轴121中,通过设置基座30、可相对开合的第一支撑机构40和第二支撑机构50,在展开状态下,基座30、第一支撑机构40和第二支撑机构50分别对柔性显示面板11的弯折部分113、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进行支撑,使柔性显示面板11保持展平的状态。在合拢状态下,由第二支撑机构50使柔性显示面板11的第二部分112靠近基座30的区域沿远离第一支撑机构40的方向弯折成曲形,由第一支撑机构40使第一部分111的该部分区域呈平板状,从而使柔性显示面板11弯折成非对称的水滴形。由于第一部分111保持平板状,由第二部分112弯折成不对称的水滴形,因此在合拢状态下,第一支撑机构40不需要向内凹陷,使得应用该折叠转轴121的显示装置相对折叠的两部分中,第一支撑机构40所在的一部分的厚度可以设置的较薄,从而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时的厚度。
对于部分显示装置,可相对折叠的两部分由于结构不同,在设计时厚度一般就会设计的不一样。例如笔记本电脑,在常规使用状态下,可相对折叠的两部分中,置于桌面的一部分,内部设置有电路板、硬盘、电池等结构,厚度通常较大,而另一部分,内部的结构较少,厚度通常较小。在笔记本电脑中应用本公开的折叠转轴,将第二支撑机构50设置在置于桌面的一部分,将第一支撑机构40设置在另一部分,能很好的契合笔记本电脑两部分的厚度。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转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支撑机构40包括第一支撑板41和连接臂42。连接臂4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41的一侧边相连,连接臂42的另一端与基座30转动连接。
第一支撑板41通过连接臂42铰接在基座30上,使得第一支撑板41能够相对基座30转动。第一支撑板41在合拢状态下与第二支撑机构50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支撑板41的支撑面,第一支撑板41的支撑面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1的第一部分111。通过第一支撑板41的支撑面对柔性显示面板11的第一部分111进行支撑,使得在展开状态和合拢状态,柔性显示面板11的第一部分111都保持平板状。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第二支撑机构50包括第二支撑板51和第二转动组件52。第二转动组件52位于第二支撑板51的远离支撑面的一面,且第二转动组件52与第二支撑板51活动连接。第二转动组件52与基座30活动连接。
第二转动组件52用于带动第二支撑板51相对基座30运动,且在合拢状态,第二支撑板51的支撑面与第一支撑板41的支撑面所成的夹角α为锐角,且夹角α的开口朝向基座30。
第二支撑板51在合拢状态下于第一支撑机构40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支撑板51的支撑面。第二支撑板51的支撑面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1的第二部分112。在第一支撑机构40和第二支撑机构50相对开合的过程中,由第二转动组件52带动第二支撑板51相对基座30运动,并且在第二转动组件52的作用下,改变第二支撑板51的状态。在合拢状态下,在第二转动组件52的带动下使第二支撑板51相对第一支撑板41倾斜,第二支撑板51的支撑面与第一支撑板41的支撑面所成的夹角为锐角,并且夹角的开口是朝向基座30的,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1的第二部分112靠近基座30的区域有向远离第一支撑机构40的方向弯曲 的空间,从而形成水滴形。
如图9所示,第二转动组件52包括第三摆臂521、第四摆臂522和第二中框连接件523。
第三摆臂521的一端与基座30转动连接,第三摆臂521的另一端与第二中框连接件523滑动连接,第二中框连接件523能够相对第三摆臂521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第四摆臂522的一端与基座30转动连接,第四摆臂522的另一端与第二中框连接件523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51与第二中框连接件523转动连接,且与第三摆臂521转动连接。
在第一支撑机构40和第二支撑机构50相对开合的过程中,第三摆臂521和第四摆臂522均相对基座30转动,这一过程中,第二中框连接件523一同相对基座30转动,并且还相对第三摆臂521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第二支撑板51与第二中框连接件523和第三摆臂521都有连接,第二支撑板51的运动受到第二中框连接件523和第三摆臂521的共同影响,在第二中框连接件523和第三摆臂521的作用下,使第二支撑板51在合拢状态下相对于第一支撑板41倾斜。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二支撑板51包括板体511、第一连接部512和第二连接部513。第一连接部512和第二连接部513位于板体511的同一面,第一连接部512和第二连接部513沿靠近基座30的方向依次排列。也就是说第二连接部513相比于第一连接部512更靠近基座30。
第一连接部512和第二连接部513位于第三摆臂521和第二中框连接件523的同侧。第一连接部512与第二中框连接件523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513具有驱动槽。
第三摆臂521包括第一主体部5211和连接杆5212。第一主体部5211的两端分别与基座30和第二中框连接件523相连,连接杆5212位于基座30和第二中框连接件523之间,且连接杆5212位于第一主体部5211靠近第二连接部513的一侧。连接杆5212部分位于驱动槽513a中,与第二连接部513滑动连接。
第二支撑板51的板体511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1的第二部分112靠近基座30的区域。第一连接部512与第二中框连接件523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513的驱动槽513a与连接杆5212形成配合。在第二中框连接件523相对第三摆臂 521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时,连接杆5212在驱动槽513a中移动,对驱动槽513a的侧壁产生推动作用,从而带动第二支撑板51相对第二中框连接件523转动,使第二支撑板51的支撑面与第一支撑板41的支撑面的夹角发生变化。
驱动槽513a可以为弧形,也可以为直线形。
示例性地,第一连接部512为弧形臂,弧形臂位于板体511远离基座30的侧边处,弧形臂的一端与板体511相连,另一端沿远离基座30的方向延伸。第二中框连接件523靠近第一连接部512的表面具有弧形槽523a,弧形臂位于该弧形槽523a中,弧形臂能够沿该弧形槽523a滑动,使得第二支撑板51绕弧形臂的轴心或弧形槽523a的轴心相对第二中框连接件523转动。由于第二支撑板51的转动轴线是弧形臂的轴心或弧形槽523a的轴心,因此通过调整弧形臂和弧形槽523a的半径,能够调整第二支撑板51的转动轴线的位置。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二中框连接件523靠近基座30的一侧具有插槽523b,插槽523b相对的两侧壁具有导向滑槽523c。
第一主体部5211相对的两侧具有导向凸棱5213,导向凸棱5213位于第一主体部5211远离基座30的一端。第一主体部5211远离基座30的一端位于插槽523b中,且导向凸棱5213位于导向滑槽523c中。
第二中框连接件523在相对第三摆臂521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时,导向凸棱5213在导向滑槽523c中滑动,由导向凸棱5213与导向滑槽523c形成配合,使第二中框连接件523的运动更加平稳。
如图11所示,第四摆臂522包括第二主体部5221和弧形臂5222,弧形臂5222的一端与第二主体部5221的一端相连。第二主体部5221的另一端与第二中框连接件523转动连接。弧形臂5222与基座30转动连接。
第四摆臂522与基座30的连接方式类似于第二支撑板51与第二中框连接件523的连接方式。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基座30上具有弧形插槽30a,弧形臂5222插设在弧形插槽30a中,弧形臂5222与弧形插槽30a滑动配合。在第一支撑机构40和第二支撑机构50相对开合的过程中,弧形臂5222沿弧形插槽30a移动,使得第四摆臂522绕弧形臂5222的轴心或弧形插槽30a的轴心相对基座30转动。在第一支撑机 构40和第二支撑机构50逐渐合拢的过程中,弧形臂5222逐渐从弧形插槽30a中向外运动,这使得第二中框连接件523与基座3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二中框连接件523相对第三弧形臂5222向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折叠转轴还可以包括同步齿轮60。连接臂42远离第一支撑板41的一端具有多个齿,第三摆臂521远离第二中框连接件523的一端具有多个齿。连接臂42的齿和第三摆臂521的齿均与同步齿轮60啮合,从而使第一支撑机构40和第二支撑机构50的运动是同步的。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折叠转轴的结构示意图。该折叠转轴与图8~12所示的折叠转轴的区别在于第一支撑机构40的结构。如图14所示,该折叠转轴中,第一支撑机构40包括第一支撑板41和第一转动组件44。第一转动组件44位于第一支撑板41的远离支撑面的一面,且与第一支撑板41相连。第一转动组件44与基座30活动连接,第一转动组件44用于带动第一支撑板41相对基座30转动,并相对基座30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
在向合拢状态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转动组件44带动第一支撑板41转动的同时向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使柔性显示面板11的第一部分111向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能够增大在合拢状态下,第一支撑机构40、第二支撑机构50和基座30之间形成的容纳柔性显示面板11的空间,避免在合拢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11的弯折部分113与基座30之间形成较大挤压,而产生较大的应力。
如图14所示,第一转动组件44包括第一摆臂441、第二摆臂442和第一中框连接件443。
第一摆臂441的一端与基座3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中框连接件443滑动连接,第一中框连接件443能够相对第一摆臂441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第二摆臂442的一端与基座3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中框连接件443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41与第一中框连接件443固定相连。
第一摆臂441的结构与第三摆臂521的结构区别在于没有连接杆5212,除此之外,第一摆臂441的结构可以与第三摆臂521的结构相同。第二摆臂442的结构可以与第四摆臂522的结构相同。第一中框连接件443的结构与第二中框连接件523的结构区别在于第一中框连接件443没有弧形槽523a,除此之外,第一中框连接件443的结构可以与第二中框连接件523的结构相同。
在第一支撑机构40和第二支撑机构50相对开合的过程中,第一摆臂441和第二摆臂442相对基座30转动,第一中框连接件443在第一摆臂441和第二摆臂442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一摆臂441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一支撑板41与第一中框连接件443固定相连,因此第一支撑板41能够随第一中框连接件443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折叠转轴从展开状态运动到合拢状态,第一支撑板41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可以大于或小于第二支撑板51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在一些示例中也可以相等。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在该示例中,在展开状态下,基座3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部分113,第一支撑机构4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位于弯折部分113一侧的第一部分111,第二支撑机构5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位于弯折部分113另一侧的第二部分112。
第二支撑机构50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使第二部分112靠近基座30的区域沿远离第一支撑机构40的方向弯折成曲形。
第一支撑机构40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使第一部分111的部分区域沿远离第二支撑机构50的方向弯折成曲形,该部分区域与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相对,且第一部分111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大于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
即在图15所示的合拢状态,柔性显示面板呈现图3中的状态。
如图15所示,第一支撑机构40包括第一支撑板41和第一转动组件44,第一转动组件44位于第一支撑板41的远离支撑面的一面,且与第一支撑板41活动连接,第一转动组件44与基座30活动连接,用于带动第一支撑板41相对基座30转动,并相对基座30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
第二支撑机构50包括第二支撑板51和第二转动组件52,第二转动组件52位于第二支撑板51的远离支撑面的一面,且与第二支撑板51活动连接,第二转动组件52与基座30活动连接,用于带动第二支撑板51相对基座30转动,并相对基座30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
在合拢状态,第二支撑板51的支撑面与第一支撑板41的支撑面所成的夹角为锐角,夹角的开口朝向基座30,且第二支撑板51的支撑面远离基座30的 边缘到基座30的距离大于第一支撑板41的支撑面远离基座30的边缘到基座30的距离。
该示例中,第二转动组件52的结构可以与图9或图10所示的第二转动组件52的结构相同。第一转动组件44的结构可以与图14所示的第一转动组件44的结构类似。图15所示示例中第一支撑板41与第一转动组件44的连接可以与图10所示的第二支撑板51与第二转动组件52的连接方式相同。
图15所示示例中,第一支撑机构40的结构与第二支撑机构50的结构类似,区别仅在于尺寸不同,以使得该折叠转轴从展开状态运动到合拢状态,第二支撑板51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一支撑板41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从而使第二支撑板51的支撑面远离基座30的边缘到基座30的距离大于第一支撑板41的支撑面远离基座30的边缘到基座30的距离。并且由于尺寸不同,所占据的空间大小也不同,便于在显示装置相对开合的两部分内,合理布置内部结构,使显示装置内部结构更紧凑。例如,若第一支撑机构40占据的空间比第二支撑机构50占据的空间小,则可以在显示装置相对开合的两部分中,第一支撑机构40所在的一部分内设置电池,以使得有更大空间布置电池。
在合拢状态,第二支撑板51使柔性显示面板11的第二部分112靠近基座30的区域沿远离第一支撑板41的方向弯折成曲形,第一支撑板41使柔性显示面板11的第一部分111靠近基座30的区域沿远离第二支撑板51的方向弯折成曲形,从而使柔性显示面板11弯折成水滴形。由于从展开状态运动到合拢状态,第二支撑板51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与第一支撑板41沿靠近或远离基座30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不相同,因此使柔性显示面板11也弯折成了不对称的水滴形。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中框122、第二中框123、柔性显示面板11和如图5~图14所示的任一种折叠转轴121。为了便于显示结构,图16中分离了柔性显示面板11。
第一中框122与折叠转轴121的第一支撑机构40相连,第二中框123与折叠转轴121的第二支撑机构50相连。柔性显示面板11的第一部分111与第一中框122相连,柔性显示面板11的第二部分112与第二中框123相连。
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显示装置中,第一中框122的厚度小于第二中框123的厚度。由于可折叠中框12中,第一中框122与折叠转轴121的第一支撑机构40相连,第二中框123与折叠转轴121的第二支撑机构50相连,只有第二支撑机构50这一侧会凹陷,从而使柔性显示面板11弯折成水滴形,在第一支撑机构40这一侧不会形成凹陷,因此显示装置相对折叠的第一中框122和第二中框123中,第一中框122的厚度可以设置的较薄,从而降低了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时的厚度。
在其他示例中,显示装置的折叠转轴121也可以是如图15所示的折叠转轴,以使柔性显示面板折叠时呈现图3所示的不对称的水滴形。
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该弯折测试治具包括可相对开合的第一治具71和第二治具72。
第一治具71具有为平面的第一支撑面711。
第二治具72具有第二支撑面721,第二支撑面721包括第一平面区7211、斜面区7212和第二平面区7213。第一平面区7211和第二平面区7213不共面,斜面区7212位于第一平面区7211和第二平面区7213之间,且与第一平面区7211和第二平面区7213分别相连。第一支撑面711和第二支撑面721分别用于与柔性显示面板11的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相连,且第二平面区7213靠近柔性显示面板11的弯折部分113。
弯折测试治具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时,使柔性显示面板11的第二部分112位于斜面区7212和第二平面区7213的区域向远离第一治具71的方向弯折成曲形,第一部分111的部分区域的曲率与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不同,第一部分111的该部分区域与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相对。
例如在图示示例中,第一部分111的该部分区域呈平板状。在另一些示例中,在合拢状态下,第一部分111的该部分区域沿远离第二治具72的方向弯折成曲形,且第一部分111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大于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也就是使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弯折成图3所示的形状。
通过第一治具71和第二治具72能够对柔性显示面板11进行弯折测试,以测试柔性显示面板11弯折成不对称的水滴形时的应力大小,辅助图16所示显示装置的设计和制作。
图1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作为示例的该柔性显示面板11包括背面支撑层1101和依次层叠设置在背面支撑层1101上的缓冲层1102、背膜1103、压敏胶层1104、背板1105、发光单元层1106、第一封装层1107、第二封装层1108、压敏胶层1109、偏光片1110、光学胶层1111和盖板1112。
通过利用图18所示的弯折测试治具进行应力测试发现,在相同的弯折半径下,相比于弯折呈对称的水滴形,弯折呈非对称的水滴形时,柔性显示面板11中各层的应力更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 一种折叠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30)、第一支撑机构(40)和第二支撑机构(50),所述第一支撑机构(40)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50)分别与所述基座(30)转动连接,且能够相对开合;
    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基座(3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部分(113),所述第一支撑机构(40)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位于所述弯折部分(113)一侧的第一部分(111),所述第二支撑机构(50)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位于所述弯折部分(113)另一侧的第二部分(112);
    所述第二支撑机构(50)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使所述第二部分(112)靠近所述基座(30)的区域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机构(40)的方向弯折成曲形;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40)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使所述第一部分(111)的部分区域的曲率与所述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不同,所述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相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转轴,其特征在于,在合拢状态下,所述部分区域呈平板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40)包括第一支撑板(41)和连接臂(42),所述连接臂(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一侧边相连,所述连接臂(42)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30)转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40)包括第一支撑板(41)和第一转动组件(44),所述第一转动组件(4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远离支撑面的一面,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1)相连,所述第一转动组件(44)与所述基座(30)活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41)相对所述基座(30)转动,并相对所述基座(30)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基座(30)的方向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44)包括第一摆臂(441)、第二摆臂(442)和第一中框连接件(443);
    所述第一摆臂(441)的一端与所述基座(3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中框连接件(44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中框连接件(443)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摆臂(441)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基座(30)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摆臂(442)的一端与所述基座(3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中框连接件(443)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41)与所述第一中框连接件(443)固定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50)包括第二支撑板(51)和第二转动组件(52),所述第二转动组件(5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51)的远离支撑面的一面,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1)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组件(52)与所述基座(30)活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51)相对所述基座(30)运动,且在合拢状态,所述第二支撑板(51)的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支撑面所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基座(30)。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52)包括第三摆臂(521)、第四摆臂(522)和第二中框连接件(523);
    所述第三摆臂(521)的一端与所述基座(3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52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523)能够相对所述第三摆臂(521)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基座(30)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四摆臂(522)的一端与所述基座(3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523)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51)与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523)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三摆臂(521)转动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板(51)包括板体(511)、第一连接部(512)和第二连接 部(513),所述第一连接部(5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513)位于所述板体(511)的同一面,所述第一连接部(5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513)沿靠近所述基座(30)的方向依次排列,且所述第一连接部(5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513)位于所述第三摆臂(521)和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523)的同侧,所述第一连接部(512)与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52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513)具有驱动槽(513a);
    所述第三摆臂(521)包括第一主体部(5211)和连接杆(5212),所述第一主体部(52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30)和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523)相连,所述连接杆(5212)位于所述基座(30)和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523)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521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513)的一侧,所述连接杆(5212)部分位于所述驱动槽(513a)中,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13)滑动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框连接件(523)靠近所述基座(30)的一侧具有插槽(523b),所述插槽(523b)相对的两侧壁具有导向滑槽(523c);
    所述第一主体部(5211)相对的两侧具有导向凸棱(5213),所述导向凸棱(5213)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5211)远离所述基座(30)的一端,所述第一主体部(5211)远离所述基座(30)的一端位于所述插槽(523b)中,且所述导向凸棱(5213)位于所述导向滑槽(523c)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50)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使所述第二部分(112)靠近所述基座(30)的区域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机构(40)的方向弯折成曲形;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40)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下,使所述部分区域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机构(50)的方向弯折成曲形,且所述第一部分(111)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40)包括第一支撑板(41)和第一转动组件(44),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4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远离支撑面的一面,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组件(44)与所述基座(30)活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41)相对所述基座(30)转动,并相对所述基座(30)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基座(30)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支撑机构(50)包括第二支撑板(51)和第二转动组件(52),所述第二转动组件(5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51)的远离支撑面的一面,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组件(52)与所述基座(30)活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51)相对所述基座(30)转动,并相对所述基座(30)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基座(30)的方向移动;
    在合拢状态,所述第二支撑板(51)的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支撑面所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基座(30),且所述第二支撑板(51)的支撑面远离所述基座(30)的边缘到所述基座(30)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支撑面远离所述基座(30)的边缘到所述基座(30)的距离。
  12.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中框(122)、第二中框(123)、柔性显示面板(11)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转轴(121);
    所述第一中框(122)与所述折叠转轴(121)的第一支撑机构(40)相连,所述第二中框(123)与所述折叠转轴(121)的第二支撑机构(50)相连,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1)包括弯折部分(113)、位于所述弯折部分(113)相对的两侧的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所述第一部分(111)与所述第一中框(122)相连,所述第二部分(112)与所述第二中框(123)相连。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框(12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中框(123)的厚度。
  14.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对开合的第一治具(71)和第二治具(72);
    所述第一治具(71)具有为平面的第一支撑面(711);
    所述第二治具(72)具有第二支撑面(721),所述第二支撑面(721)包 括第一平面区(7211)、斜面区(7212)和第二平面区(7213),所述第一平面区(7211)和所述第二平面区(7213)不共面,所述斜面区(7212)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区(7211)和所述第二平面区(7213)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平面区(7211)和所述第二平面区(7213)分别相连;
    所述第一支撑面(711)和所述第二支撑面(721)分别用于与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部分(113)两侧的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相连,且所述第二平面区(7213)靠近所述弯折部分(113);
    所述弯折测试治具被配置为,在合拢状态时,使所述第二部分(112)位于所述斜面区(7212)和所述第二平面区(7213)的区域向远离所述第一治具(71)的方向弯折成曲形,所述第一部分(111)的部分区域的曲率与所述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不同,所述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相对。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弯折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在合拢状态下,所述部分区域呈平板状;
    或者,在合拢状态下,所述部分区域沿远离所述第二治具(72)的方向弯折成曲形,且所述第一部分(111)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部分(112)弯折成曲形的区域的曲率。
CN202280002142.4A 2022-07-06 2022-07-06 折叠转轴、显示装置和弯折测试治具 Pending CN1176782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04165 WO2024007200A1 (zh) 2022-07-06 2022-07-06 折叠转轴、显示装置和弯折测试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8214A true CN117678214A (zh) 2024-03-08

Family

ID=89454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2142.4A Pending CN117678214A (zh) 2022-07-06 2022-07-06 折叠转轴、显示装置和弯折测试治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8214A (zh)
WO (1) WO202400720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36460B (en) * 1997-12-24 2002-02-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lexib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mounting structure
WO2017199843A1 (ja) * 2016-05-19 2017-11-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CN109922181B (zh) * 2019-04-28 2021-07-2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支撑结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1128030B (zh) * 2020-01-02 2021-11-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726651B (zh) * 2020-03-11 2021-05-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螢幕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13434010B (zh) * 2020-03-23 2023-05-3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屏幕与可携式电子装置
KR20220147646A (ko) * 2020-03-27 2022-11-03 구글 엘엘씨 접이식 휴대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4333566A (zh) * 2020-09-30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220084549A (ko) * 2020-12-14 2022-06-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07200A1 (zh) 2024-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3931B2 (en) Hinge device for a foldable device
US1196033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243578B2 (en) Gear synchronized dual axis pivot hinge
US20210011513A1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US20200241605A1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19134696A1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US11474570B2 (en) Hinge structure for foldable device having flexible display panel
US20200329573A1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008559B (zh) 2-轴软铰链机构和具有2-轴软铰链机构的可折叠设备
CN211423150U (zh)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534893B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US20230384839A1 (en) Fol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2241243A (zh) 雙軸式鉸鏈
CN214661469U (zh) 双轴式铰链
WO2023093215A1 (zh)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CN112178040B (zh) 转轴模组及使用该转轴模组的折叠式装置
CN117678214A (zh) 折叠转轴、显示装置和弯折测试治具
CN114067674A (zh) 可弯折支撑机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4743462B (zh) 显示装置
CN216623626U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TWI727787B (zh) 具滑轉機制的電子裝置
CN115199636A (zh) 双轴式铰链
WO2021088020A1 (zh) 电子装置
TW202123805A (zh) 折疊式裝置
WO2023093860A1 (zh)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