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2277A - 记录再现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再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2277A
CN117672277A CN202311129479.4A CN202311129479A CN117672277A CN 117672277 A CN117672277 A CN 117672277A CN 202311129479 A CN202311129479 A CN 202311129479A CN 117672277 A CN117672277 A CN 117672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recording medium
disk
axial direc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294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桥史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ennoc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hennoc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ennoco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hennoc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72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22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52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simultaneous movement of head and record carrier, e.g. rotation of head
    • G11B5/53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n rotating support
    • G11B5/531Disposition of more than on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head on support rotating cyclically around an axis
    • G11B5/532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of the tape, e.g. for transversal scann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2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Control thereof
    • G11B19/2009Turntables, hubs and motors for disk drives; Mounting of motors in the drive
    • G11B19/2018Incorporating means for passive damping of vibration, either in the turntable, motor or moun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8Insulation or absorption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or sound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记录再现装置,在壳体的内部具备:圆盘状的记录介质;马达,驱动记录介质旋转;头,进行对记录介质的信息的读出或写入;以及致动器,驱动头在记录介质的径向上扫描,记录再现装置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在来自外部的冲击施加于记录介质时,通过与记录介质的外周端部接触,限制在记录介质产生的挠曲引起的位移,限制部具有能够在与记录介质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移动的限制部件。

Description

记录再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再现装置。
背景技术
硬盘驱动器(HDD)是能够存储大容量的信息的记录再现装置。这样的记录再现装置在壳体的内部具备多个盘(圆盘状的记录介质)、驱动多个盘旋转的主轴马达、安装于多个悬臂各自的前端的头、以及驱动头在盘的径向上扫描的音圈马达,该记录再现装置一边使盘旋转一边利用在盘的面上扫描的头对盘进行信息的写入(记录)或读出(再现)。
在HDD中,为了提高平均每一台标准化了的HDD的存储容量,进行了增加收纳于壳体内的盘的张数的尝试。另外,在HDD中,伴随于装置的小型化,相邻的盘的间隔、盘与其他零件的间隔变窄。
另一方面,现有的3.5英寸盘的厚度为1.27mm左右。在该情况下,在3.5英寸的标准化HDD中,在壳体内最多收纳5张盘。另外,在最近的HDD中,通过使1张盘的厚度变薄而在壳体内收纳5张以上的盘,来谋求高容量化。
然而,在使盘的厚度变薄了的情况下,盘的刚性下降,所以,在从外部对HDD施加了强冲击、振动时,盘容易产生挠曲。在该情况下,由于相邻的盘彼此的接触、盘与其他零件的接触,盘的记录面受到损伤的可能性变高。而且,在近年来的记录介质中,记录密度高,即便受到损伤的部位只是记录面的小部分,丢失的记录容量也大。
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设置如下的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在来自外部的冲击施加于记录介质时,通过与记录介质的外周端部接触,来限制因在记录介质产生的挠曲所引起的位移(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067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1/121904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14949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26853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10181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21-1082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即便是设置了这样的限制部件的情况下,在限制部件与记录介质接触了时,该接触了的部分有可能由于摩擦而被磨削从而产生碎片、尘埃。另外,若在壳体内产生的碎片、尘埃附着于盘、头等,则也有可能给它们的功能带来恶劣影响。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的状况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再现装置,保护记录介质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并且抑制记录介质的一部分被磨削而产生碎片、尘埃。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1〕一种记录再现装置,在壳体的内部具备:圆盘状的记录介质;马达,驱动所述记录介质旋转;头,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信息的读出或写入;以及致动器,驱动所述头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径向上扫描,所述记录再现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在来自外部的冲击施加到了所述记录介质时,通过与所述记录介质的外周端部接触,来限制因在所述记录介质产生的挠曲而引起的位移,
所述限制部具有能够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移动的限制部件。
〔2〕根据所述〔1〕记载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件具有与所述记录介质的外周端部相对的一对接触面,
所述一对接触面夹着所述记录介质的外周端部而彼此反向地倾斜设置。
〔3〕根据所述〔2〕记载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介质在轴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
在所述限制部件的外周端部,与各个所述记录介质对应地,在轴向上排列设置有多对所述一对倾斜面。
〔4〕根据所述〔2〕记载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介质在轴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
所述限制部件与各个所述记录介质对应地,在轴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
〔5〕根据所述〔1〕记载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具有朝向轴向的一侧对所述限制部件施力的施力部件。
〔6〕根据所述〔1〕记载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件被轴支承于与所述记录介质的旋转轴平行的支轴。
〔7〕根据所述〔1〕记载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设置于所述记录介质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
〔8〕根据所述〔1〕记载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介质,其直径为90mm以上且其厚度为0.550mm以下。
发明效果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记录再现装置,保护记录介质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并抑制记录介质的一部分被磨削而产生碎片、尘埃。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再现装置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基于图1中所示的线段A-A的限制部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盘与限制部件接触了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作为第1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的俯视图。
图5是作为第2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的剖视图。
图6是作为第3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的剖视图。
图7是作为第4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的剖视图。
图8是作为第5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的剖视图。
图9是作为第6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的剖视图。
图10是作为第7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的剖视图。
图11是作为第8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的剖视图。
图12是例示出限制部件的安装构造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在记录再现装置中将限制部设置于多个部位的构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此外,以下说明中使用的附图,为了使得特征容易理解,方便起见有时将成为特征的部分放大示出,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等不一定与实际相同。另外,以下说明中例示的材料、尺寸等只是一例,本发明不一定限于此,能够在不变更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来实施。
首先,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对例如图1~图3所示的记录再现装置1进行说明。
此外,图1是示出记录再现装置1的构成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基于图1中所示的线段A-A的限制部20的构成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盘3与限制部件21接触了的状态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1是通过将本发明应用于磁存储信息的硬盘驱动器(HDD)所得到的。
具体地说,如图1及图2所示,该记录再现装置1在壳体2的内部具备:多个盘3;主轴马达4,驱动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张)盘3旋转;头组件7,在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8个)悬臂5各自的前端安装有头6而成;头致动器8,驱动头6在盘3的径向上扫描;斜坡9,使头6从盘3的面上退避;以及控制部10,进行各部分的控制。
壳体2通过在形成为有底的矩形框状的壳体主体2a安装将其上表面开口部封闭的盖体2b而构成了在其内侧收纳各部分的空间。
盘3是具有中心孔的圆盘状的记录介质,安装于主轴马达4的旋转轴。盘3例如在玻璃、铝或铝合金等基材的表面形成有包含磁性层的多个层。
多个盘3以在轴向上等间隔排列的状态设置。另外,多个盘3在俯视下彼此的外形一致。此外,盘3不限于多张,也可以是1张。
主轴马达4是HDD用的薄型马达,一边对在轴向上排列的多个盘3的中心孔进行保持一边驱动多个盘3一体地旋转。
头组件7被支撑为,能够经由设置于在轴向上排列的多个悬臂5的基端侧的转动轴7a而转动。
头致动器8例如由音圈马达等构成,设置于头组件7的夹着转动轴7a的基端侧,驱动头组件7转动。由此,安装于各悬臂5的前端的头6能够在盘3的径向上扫描。
斜坡9位于盘3的径向外侧,形成了使头6从盘3的面上退避的坡(slope)。由此,能够在盘3停止时使头6位于斜坡9,在盘3旋转时使头6位于盘3的面上。
控制部10进行:一边控制主轴马达4、头组件7的驱动,一边处理从外部输入的信息并将记录信号向头6发送、处理来自头6的再现信号并将信息向外部发送的控制等。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构成的记录再现装置1中,通过一边使盘3旋转一边由头6在盘3的面上扫描来进行对盘3的信息的写入(记录)或读出(再现)。另外,在记录再现装置1中,利用安装于各悬臂5的前端的头6,对在轴向上排列的多个盘3的双面进行扫描。由此,对各盘3的双面,以磁的方式进行信息的写入(记录)或读出(再现)。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1具有限制部20,该限制部20在来自外部的冲击、振动等施加于盘3时,通过与盘3的外周端部接触,来限制因在盘3产生的挠曲所引起的位移。
限制部20设置于盘3的周向上的能够与盘3的外周端部接触分离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壳体主体2a的内侧中的、与盘3的外周端部相对的一方的角部。
限制部20具有能够绕着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旋转的限制部件21。限制部件21虽然对其材质没有限定,但例如由缩醛树脂(POM)、聚酰胺树脂(MC尼龙(注册商标)等)、氟树脂(特氟龙(注册商标)等)等低摩擦部件构成,形成为圆柱辊状。
限制部件21通过被轴支承于在轴向上贯穿其中心部的支轴22,从而设置成能够绕着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旋转。此外,支轴22构成为安装于壳体主体2a,但也可以构成为经由其他零件安装于壳体主体2a。
另外,在限制部20中,为了使得限制部件21容易旋转,优选对限制部件21与支轴22的滑动部分赋予润滑性。为了对滑动部分赋予润滑性,例如,可以举出限制部件21和支轴22的至少一方为自身润滑性的材质(参照上述低摩擦部件)或者对限制部件21与支轴22的滑动部分涂布润滑脂等。其中,在组装工序简单、能够进一步减少壳体2内的污染这些方面,优选前者。
另外,在限制部件21的外周面,在轴向上排列设置有与在轴向上排列的多个盘各自对应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槽部23。槽部23设置成,将限制部件21的外周面在周向上整周形成缺口。
槽部23具有与盘3的外周端部相对、并且夹着盘3的外周端部彼此反向地倾斜的一对接触面24a、24b。即,在限制部件21的外周面,在轴向上排列设置有与在轴向上排列的多个盘中的各个盘对应的一对接触面24a、24b。
在限制部20中,如图2所示,通常盘3和限制部件21处于非接触的状态。即,盘3的外周端部配置成,位于一对接触面24a、24b(槽部23)之间,在记录再现装置1的静置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与一对接触面24a、24b分离,且与这一对接触面24a、24b俯视重叠。
另一方面,在限制部20中,如图3所示,在从外部施加了强冲击、振动时,在盘3产生挠曲,从而盘3的外周端部成为与限制部件21接触的状态。
此时,限制部件21因旋转的盘3的外周端部与一对接触面24a、24b中的某一个接触,从而一边追随盘3的旋转一边向与盘3相反的方向旋转。
由此,与盘3的外周端部接触的限制部件21能够限制因在盘3产生的挠曲所引起的位移并避免相邻的盘3彼此的接触、盘3与其他零件的接触。
另外,在限制部件21与盘3的外周端部接触时,通过该限制部件21一边追随盘3的旋转一边旋转,能够减少限制部件21与盘3之间产生的摩擦并抑制从接触部分产生碎片、尘埃。另外,能够抑制限制部件21与盘之间产生的摩擦引起的盘3的旋转速度的下降。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1中,通过设置上述的限制部20,能够保护盘3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振动等,并且抑制盘3的一部分被磨削而产生碎片、尘埃。
此外,在盘3的外周端部与限制部件21的接触所产生的压力小的情况下,有时与盘3接触的限制部件21不旋转。在该情况下,由于作用于盘3的接触部分的摩擦力小,所以抑制从该接触部分产生碎片、尘埃。
在与盘3的外周端部接触的限制部件21旋转的情况下,有时在该盘3与限制部件21之间产生旋转差。该情况下的旋转差,比旋转的盘3与处于静止的限制部件21接触的情况时小,所以抑制从接触部分产生碎片、尘埃。
若盘3的直径大、厚度薄,则由于上下方向的加速度而容易发生挠曲变形,由于盘3的变形,外周端部的上下移动变大。因而,在直径大且厚度薄的盘3中,通过上述限制部20带来的、保护盘3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振动等的效果变大。
例如,若是盘3的直径为90mm以上且盘3的厚度为0.55mm以下的盘3,其效果尤其大,但不限于此。另外,盘3的直径可以为94mm以上。另外,盘3的厚度可以为0.425mm以下。
关于在盘3的基材的表面形成的包含磁性层的多个层的厚度,通常来说,作为表面与背面的合计,是基材的厚度的10%以下,但也可以是7.0%以下,还可以是5.0%以下。另外,通常来说,是基材的厚度的1.0%以上,但也可以是3.0%以上,还可以是4.0%以上。
盘3的刚性大幅依赖于基材的杨氏模量。在基材是铝合金的情况下,基材的杨氏模量优选为70GPa以上,更优选为73GPa以上。另外,有时也使用杨氏模量为75GPa以上的铝合金。
另外,在盘3的外周端部,在表面与侧面之间及背面与侧面之间形成有圆角(角R)。圆角的半径R没有特别限定,但相对于盘3的厚度t而言,优选为R≥0.10t,更优选为R≥0.20t以上。另外,优选为R≤0.50t,更优选为R≤0.40t,进一步优选为R≤0.30t。
根据该构成,盘3与限制部件21的接触部分的面积变大,它们之间接触的压力变小,所以抑制从接触部分产生碎片、尘埃。
此外,盘3的表面与侧面之间及背面与侧面之间的角部也可以是直角,但也可以进行倒角。在进行了C倒角的情况下,优选为C≥0.10t,更优选为C≥0.20t,进一步优选为C≥0.30t。另外,在进行了C倒角的情况下,优选为C≤0.50t,更优选为C≤0.40t以下,进一步优选为C≤0.30t。
在此,盘3与限制部件21的沿着上下方向的最短距离,作为形成槽部23的一对接触面24a、24b与盘3的外端端部的上下方向的距离,分别优选为3.0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这是为了抑制:由于使盘3旋转而产生的盘的稍微变形、稍微振动、冲击等导致盘3与限制部件21频繁地接触。
另外,接触面24a、24b与盘3的外周端部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优选为5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下。这是为了有效地抑制盘3的上下方向上的变形。
此外,本发明不一定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加以各种变更。
(第1变形例)
作为第1变形例,上述限制部20也可以是例如图4所示那样的具备限制部件21A的构成。此外,图4是作为第1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20的俯视图。
限制部件21A具有毂辐(Hub and spoke,轮毂和辐条)构造代替上述的圆柱辊状的限制部件21。具体地说,该限制部件21A具有圆筒状的辊部25a、位于辊部25a的中心的圆筒状的毂部25b以及将辊部25a与毂部25b之间呈辐射状连接的多个辐部25c。限制部件21A通过被轴支承于在轴向上贯穿毂部25b的支轴22,从而设置成能绕着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旋转。另外,在辊部25a的外周面,在轴向上排列设置有由上述一对接触面24a、24b构成的多个槽部23。
限制部件21A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另外,该限制部件21A的惯性力矩(惯性)变小。由此,限制部件21A的与盘3接触时的对盘3的旋转的追随性变好,能够进一步提高抑制从接触部分产生碎片、尘埃的效果。
(第2变形例)
作为第2变形例,上述限制部20也可以是例如图5所示那样的具备限制部件21B的构成。图5是作为第2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20的剖视图。
在限制部件21B的外周面,具有由夹着盘3的外周端部而彼此平行的一对接触面26a、26b构成的槽部27,来代替上述槽部23。另外,俯视时,成为盘3的记录区域与一对接触面26a、26b不重叠的配置。
根据该构成,即便由于零件的尺寸公差、组装公差等而盘3和限制部件21中的至少一方在水平方向上偏移,也能够抑制形成槽部27的一对接触面26a、26b与盘3的外端端部的上下方向的距离的变动。
(第3变形例)
作为第3变形例,上述限制部20也可以是例如图6所示那样的具备限制部件21C的构成。图6是作为第3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20的剖视图。
限制部件21C与在轴向上排列的盘3中的各自对应地,在轴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另外,在各限制部件21C的外周面,设置有构成一对接触面24a、24b的槽部23。即,该限制部件21C构成为,按每个槽部23将上述限制部件21分割。
多个限制部件21C通过被轴支承于在轴向上贯穿其中心部的支轴22,从而设置成能够绕着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分别独立地旋转。另外,在多个限制部件21C各自之间,配置有用于调整相邻间隔的间隔件28。
根据该构成,能仅使多个限制部件21C中的与盘3的外周端部接触的限制部件21C旋转。各限制部件21C的惯性力矩(惯性)变小,所以限制部件21C的与盘3接触时的对盘3的旋转的追随性变好,能够进一步提高抑制从接触部分产生碎片、尘埃的效果。另外,根据该构成,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限制部件21C与盘3之间产生的摩擦引起的盘3的旋转速度的下降。
(第4变形例)
作为第4变形例,上述限制部20也可以是例如图7所示那样的具备限制部件21D的构成。图7是作为第4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20的剖视图。
限制部件21D与在轴向上排列的盘3中的各自对应地,在轴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另外,在各限制部件12的外周部,彼此反向地倾斜设置有一对接触面24a、24b。即,该限制部件21C构成为,在构成槽部23的每对接触面24a、24b之间将上述限制部件21分割。
多个限制部件21D通过被轴支承于在轴向上贯穿其中心部的支轴22,从而设置成能够绕着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分别独立地旋转。另外,在多个限制部件21D各自之间,可以参照图6,根据需要配置上述用于调整相邻间隔的间隔件28。
根据该构成,能够仅使多个限制部件21D中的与盘3的外周端部接触的限制部件21D旋转,能够实现各限制部件21C的轻量化。另外,该限制部件21D的惯性力矩(惯性)变小。
由此,限制部件21D的与盘3接触时的对盘3的旋转的追随性变好,能够进一步提高抑制从接触部分产生碎片、尘埃的效果。另外,根据该构成,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限制部件21D与盘3之间产生的摩擦引起的盘3的旋转速度的下降。
(第5变形例)
作为第5变形例,上述限制部20也可以是例如图8所示那样的将限制部件21设置成能够在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移动的构成。图8是作为第5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20的剖视图。
限制部件21通过被轴支承于比该限制部件21长的支轴22A,从而设置成能够在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移动。另外,限制部件21通常由于自重而位于壳体主体2a的底面侧,所以在与盘3的外周端部接触了时,基本上朝向上方移动。
因而,限制部件21优选:使盘3的外周端部中的、下表面(背面)侧与其所接触的接触面24a的距离,比上表面(表面)侧与其所接触的接触面24a的距离长。
根据该构成,通过旋转的盘3的外周端部与限制部件21接触,一边追随在盘3产生的挠曲引起的位移,一边限制部件21在轴向上移动。由此,能够减少限制部件21与盘3之间产生的摩擦并抑制从接触部分产生碎片、尘埃。
此外,关于上述限制部件21A~21D也同样,可以使其成为设置成能够在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移动的构成。
另外,关于上述限制部件21、21A~21D,不一定限于设置成能够绕着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旋转的构成,也可以成为设置成仅能够在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移动的构成。
(第6变形例)
作为第6变形例,上述限制部20也可以是例如图9所示那样将限制部件21设置成能够在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移动、并且设置有朝向轴向的一侧对限制部件21施力的施力部件29的构成。图9是作为第6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20的剖视图。
限制部件21通过被轴支承于比该限制部件21长的支轴22A,从而设置成能够在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移动。另外,在限制部件21与壳体主体2a的底面之间,以使支轴22A在轴向上贯穿了的状态,配置有成为施力部件29的螺旋弹簧。
根据该构成,通过旋转的盘3的外周端部与限制部件21接触,一边追随在盘3产生的挠曲引起的位移,一边限制部件21在轴向上移动。另一方面,在轴向上移动后的限制部件21通过施力部件29的施力而恢复为原来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少限制部件21与盘3之间产生的摩擦并抑制从接触部分产生碎片、尘埃。另外,根据该构成,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限制部件21与盘3之间产生的摩擦引起的盘3的旋转速度的下降。
此外,关于施力部件29,不限于配置于上述的限制部件21的轴向的一侧即与壳体主体2a的底面之间的构成,也可以是配置于限制部件21的轴向的另一侧即与盖体2b之间的构成,进而,也可以是配置于该两侧的构成。
此外,关于上述限制部件21A~21D也同样,可以使其成为:设置成能够在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移动、并且设置有朝向轴向的一侧对限制部件21施力的施力部件29的构成。
另外,关于上述限制部件21、21A~21D,不一定限于设置成能够绕着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旋转的构成,也可以成为设置成仅能够在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移动的构成。
(第7变形例)
作为第7变形例,上述限制部20也可以是例如图10所示那样的具备限制部件21E的构成。图10是作为第7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20的剖视图。
限制部件21E通过被轴支承于比该限制部件21E长的一对支轴30a、30b,从而设置成仅能够在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移动。
与盘3的外周端部相对的侧面,俯视时,构成了沿着盘3的外形呈圆弧状弯曲的凹状的曲面。此外,与盘3的外周端部相对的侧面不限于这样的呈凹状弯曲的曲面,也可以是呈凸状弯曲的曲面,还可以是平面。
在与盘3的外周端部相对的侧面,在轴向上排列设置有由一对接触面24a、24b构成的槽部23。
根据该构成,通过旋转的盘3的外周端部与限制部件21E接触,一边追随在盘3产生的挠曲引起的位移,一边限制部件21E在轴向上移动。由此,能够减少限制部件21E与盘3之间产生的摩擦并抑制从接触部分产生碎片、尘埃。另外,根据该构成,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限制部件21E与盘3之间产生的摩擦引起的盘3的旋转速度的下降。
(第8变形例)
作为第8变形例,上述限制部20也可以是:例如图11所示那样的将限制部件21F设置成能够在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移动、并且设置有朝向轴向的一侧对限制部件21F施力的施力部件29的构成。图11是作为第8变形例而示出的限制部20的剖视图。
限制部件21F通过被轴支承于比该限制部件21F长的支轴30c,从而设置成能够在与盘3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移动。另外,在限制部件21F与壳体主体2a的底面之间,以使支轴30c在轴向上贯穿了的状态,配置有成为施力部件29的螺旋弹簧。
根据该构成,通过旋转的盘3的外周端部与限制部件21F接触,一边追随在盘3产生的挠曲引起的位移,一边限制部件21F在轴向上移动。另一方面,在轴向上移动后的限制部件21F通过施力部件29的施力而恢复为原来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少限制部件21F与盘3之间产生的摩擦并抑制从接触部分产生碎片、尘埃。另外,根据该构成,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限制部件21F与盘3之间产生的摩擦引起的盘3的旋转速度的下降。
此外,关于施力部件29,不限于配置于上述的限制部件21F的轴向的一侧即与壳体主体2a的底面之间的构成,也可以是配置于限制部件21F的轴向的另一侧即与盖体2b之间的构成,进而,也可以是配置于该两侧的构成。
(其他)
此外,关于上述槽部23及槽部27,不限于在轴向上相邻配置的构成,也可以是在轴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构成。
上述限制部件21、21A~21F不限于相对于上述支轴22、22A、30a、30b、30c被直接轴支承的构成,也可以是相对于支轴22、22A、30a、30b、30c经由轴承等另外的部件被轴支承的构成。
另外,关于上述限制部件21、21A~21F的安装构造,不限于被轴支承于上述支轴22、22A、30a、30b、30c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成为:如图12A所示安装成能够将通过螺合而安装于壳体主体2a的螺钉31作为支轴而旋转的构成、如图12B所示安装成能够将从壳体主体2a突出的凸起32作为支轴而旋转的构成。另外,在凸起32的顶端通过螺合而安装有成为防脱落件的螺钉33。
另外,在上述图12中例示的构成中,螺钉31及螺钉33的头部的直径优选比限制部件21的贯通孔的直径大。这是为了抑制限制部件21过度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以及限制部件21脱离。此外,螺钉31及螺钉33的座面与同座面相对的壳体主体2a的面的距离优选比限制部件2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长。这是为了作用于限制部件21的摩擦力变小。
另外,在上述记录再现装置1中,限制部20在盘3的周向上设置于至少1个部位以上即可。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如图13所示,在盘3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图13中为2个部位)设置有限制部20的构成。而且,在将限制部20设置于多个部位的情况下,多个限制部20优选配置成在盘3的周向上等间隔排列。由此,在来自外部的冲击、振动等施加于盘3时,能够在更大范围限制在盘3产生的挠曲引起的位移。
附图标记说明
1…记录再现装置2…壳体3…盘(记录介质)4…主轴马达5…悬臂6…头7…头组件8…头致动器9…斜坡10…控制部20…限制部21、21A~21F…限制部件22、22A…支轴23…槽部24a、24b…接触面26a、26b…接触面27…槽部28…间隔件29…施力部件30a、30b、30c…支轴31…螺钉(支轴)32…凸起(支轴)33…螺钉

Claims (8)

1.一种记录再现装置,在壳体的内部具备:圆盘状的记录介质;马达,驱动所述记录介质旋转;头,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信息的读出或写入;以及致动器,驱动所述头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径向上进行扫描,所述记录再现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在来自外部的冲击施加到了所述记录介质时,通过与所述记录介质的外周端部接触,来限制因在所述记录介质产生的挠曲而引起的位移,
所述限制部具有能够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移动的限制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件具有与所述记录介质的外周端部相对的一对接触面,
所述一对接触面夹着所述记录介质的外周端部彼此反向地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介质在轴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
在所述限制部件的外周端部,与各个所述记录介质对应地,在轴向上排列设置有多对所述一对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介质在轴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
所述限制部件与各个所述记录介质对应地,在轴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具有朝向轴向的一侧对所述限制部件施力的施力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件被轴支承于与所述记录介质的旋转轴平行的支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设置于所述记录介质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介质,其直径为90mm以上且其厚度为0.550mm以下。
CN202311129479.4A 2022-09-06 2023-09-04 记录再现装置 Pending CN1176722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41267 2022-09-06
JP2022141267A JP2024036793A (ja) 2022-09-06 2022-09-06 記録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2277A true CN117672277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61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29479.4A Pending CN117672277A (zh) 2022-09-06 2023-09-04 记录再现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79029A1 (zh)
JP (1) JP2024036793A (zh)
CN (1) CN11767227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79029A1 (en) 2024-03-07
JP2024036793A (ja) 2024-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91790B2 (en) Hard disk drive having air pumping groove
US8411389B1 (en) Disk drive fluid dynamic bearing spindle
US7961427B2 (e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hard disk drive with a carbon overcoat and method of improving hard disk performance
US6125017A (en) Actuator crash stops providing a two-stage braking impulse
JP2006209901A (ja) 情報記憶装置
US6917491B2 (en) Hard disk drive having disk protector and magnetic head protector
US6212029B1 (en) Snubber for a disc drive
US6424487B2 (en) Energy absorbing disc travel limiter with multiple adjacent cantilevered arms to limit disc deflection
US7206165B2 (en) Noise reducing apparatus for disk drive
KR100618871B1 (ko) 디스크 댐퍼와 이를 구비한 하드 디스크 드라이브
US20050264928A1 (en) Disk spacer and spindle motor assembly employing the same
US5835307A (en) Magnetic disk unit having bent spring arm
CN117672277A (zh) 记录再现装置
CN117672278A (zh) 记录再现装置
KR100416616B1 (ko) 디스크 로킹 장치를 구비한 하드 디스크 드라이브
US20040213138A1 (en) Disk spacer for hard disk drive
CN117672272A (zh) 记录再现装置
KR19980086774A (ko) 자기헤드 슬라이더의 조립방법 및 자기기억장치
JP3866679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KR100493023B1 (ko) 디스크 및 자기헤드 프로텍터를 구비한 하드 디스크드라이브
US20090213499A1 (en) Ramp mechanism and magnetic disk apparatus
JPH0531714Y2 (zh)
JP4435247B2 (ja) ヘッドスタック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H0666318A (ja) 回転機構
JPH06325520A (ja)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