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63173B - 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63173B
CN117663173B CN202410131614.7A CN202410131614A CN117663173B CN 117663173 B CN117663173 B CN 117663173B CN 202410131614 A CN202410131614 A CN 202410131614A CN 117663173 B CN117663173 B CN 117663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heat exchange
cooling water
exchange device
j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316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63173A (zh
Inventor
陈孝彦
曹殿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aohui Ventil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aohui Ventil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aohui Ventil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aohui Ventil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316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631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63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3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63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3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用热交换或传热设备的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热交换设备主体的顶部开口处固定安装有环形的夹套,夹套的顶部水平设置有突缘,突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空气导流套,突缘的内环形边沿处固定连接有防积灰套管,防积灰套管与夹套之间形成第一夹层,夹套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上冷却水管,上冷却水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夹层空间处,冷却水受到水压穿过上冷却水管后能够喷淋到防积灰套管的套管外壁面上,且冷却水的一部分能够贴着防积灰套管的套管外壁面顺流而下,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烟气冷却至饱和温度,该急冷设备的入口处不会发生积灰、结垢故障,成本低、并安全、可靠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用热交换或传热设备的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含有机物的废气和废水目前的终端处理方式一般采用高温焚烧,有机物中含有的硫、氯等元素,最终燃烧化成硫化物、氯化物等酸性物质,焚烧设备排气为高温烟气(800~1200℃),其类型废气具有强腐蚀性、高温等特点,高温烟气需进行降温,然后脱酸达标后才能排放,通过急冷降温方式,可以将烟气降温至后续脱酸设备能适用的温度范围,急冷降温通常采用水喷淋方式进行,烟气中的酸性物质会溶解在水中形成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烟气中含有的粉尘会积聚在急冷设备的进气口结构上,烟气中汽化的盐类,由于急冷过程中温度的下降,由气态转变为固态盐类,具有粘性,亦会附着在急冷设备上,形成结垢,严重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急冷设备需能确保在此苛刻的工况下能适用,由此,急冷设备的选材和设计既需耐强腐蚀环境,耐高温,同时需兼顾造价等因素,若降温段全部采用耐高温合金材料,设备成本较高;采用非合金材料,又难以保证设备自身的安全,因此,急冷塔的选材和结构为此类型废气处理的难点;
为此,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入口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烟气冷却至饱和温度,该急冷设备的入口处不会发生积灰、结垢故障,且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包括热交换设备主体,热交换设备主体的一端连通固定有低温废气出口,低温废气出口的一端安装有若干个温度变送器,位于低温废气出口上方位置处的热交换设备主体一端安装有下冷却水管,下冷却水管的末端固定安装有降温喷头,热交换设备主体的顶部开口处固定安装有环形的夹套,夹套的顶部水平设置有突缘,所述突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空气导流套,所述突缘的内环形边沿处固定连接有防积灰套管,所述防积灰套管与夹套之间形成第一夹层,所述夹套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上冷却水管,所述上冷却水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夹层空间处,冷却水受到水压穿过上冷却水管后能够喷淋到防积灰套管的套管外壁面上,且冷却水的一部分能够贴着防积灰套管的套管外壁面顺流而下;
所述空气导流套同时与突缘的一端上表面、防积灰套管的套管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夹层,空气导流套固定在突缘上表面的环形侧壁位置处内侧沿切线方向固定安装有高温烟气进气管和雾化喷水总成,高温烟气进气管和雾化喷水总成交替设置;
高温烟气依次穿过高温烟气进气管、第二夹层后沿防积灰套管的套管内壁面以螺旋轨迹向下流动,与沿防积灰套管的套管外壁面顺流而下的冷却水在混合位置处进行预混合。
作为本发明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优选的,所述空气导流套向下的末端位置处设置有向防积灰套管方向倾斜的导流圈。
作为本发明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优选的,所述温度变送器的测量值与下冷却水管的流量进行关联。
作为本发明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优选的,降温喷头与低温废气出口之间为后冷却段,其长度为热交换设备主体直径的3-8倍。
作为本发明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优选的,所述空气导流套与突缘上表面之间的面间距为3-6毫米,所述空气导流套向下的末端与防积灰套管的套管内壁面之间的出口间隙为1-3毫米,位于第二夹层处的所述空气导流套的水平部分与水平部分相连接的侧壁之间形成角α,所述角α的角度为105度,位于第二夹层处的所述空气导流套的侧壁和导流圈之间形成角β,所述角β的角度为165度,所述空气导流套的斜面长度为100-200毫米。
作为本发明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优选的,所述突缘与防积灰套管位于第一夹层的连接处形成角γ,所述角γ为100-120度,所述防积灰套管与夹套之间的上间距为8-16毫米。
作为本发明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优选的,所述夹套的一端内侧固定有若干个对套管外壁面水的液位和流速检测的冷却水检测器,所述冷却水检测器的中心线垂直于套管外壁面,冷却水检测器包括有一端固定在夹套内侧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与柔性密封套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密封套的内侧等间距安装有若干个硬质块,最底部的硬质块与柔性密封套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其余的硬质块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硬质块之间,其相对的一端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弹性导电片,常态下,相邻的两个硬质块上的弹性导电片不接触,从柔性密封套底部至顶部的若干个弹性连接件,其弹性逐渐减弱,所述安装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滑套,所述保护滑套能够同时滑动套设在安装杆和柔性密封套的部分外侧,所述保护滑套的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
作为本发明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优选的,分布在硬质块同一条半径上的多个弹性导电片之间相互错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0.2秒之内)将烟气冷却至饱和温度,该急冷设备的入口处不会发生积灰、结垢故障,成本低、并安全、可靠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防积灰套管的安装结构三维图;
图3为本发明中图2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空气导流套的安装结构三维图;
图5为本发明中冷却水检测器的整体结构三维图;
图6为本发明中冷却水检测器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图6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柔性密封套的弯曲状态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图8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弹性导电片的分布结构三维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环形管和曲形进气管的分布位置第一视角三维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环形管和曲形进气管的分布位置第二视角三维图。
图中:
1、热交换设备主体;11、低温废气出口;12、温度变送器;13、下冷却水管;14、降温喷头;
2、夹套;3、突缘;
4、空气导流套;401、第二夹层;402、导流圈;41、高温烟气进气管;4101、曲形进气管;4102、高温烟气入口总管;411、雾化喷水总成;412、连接管;413、环形管;414、进水管;42、面间距;43、斜面长度;44、出口间隙;45、角α;46、角β;
5、防积灰套管;51、套管内壁面;52、套管外壁面;53、角γ;54、上间距;55、上冷却水管;56、水压力变送器;
6、第一夹层;7、混合位置;
8、冷却水检测器;81、安装杆;82、柔性密封套;821、硬质块;822、弹性连接件;823、弹性导电片;83、保护滑套;84、导流板;85、弹簧座;86、压缩弹簧;
9、盖板;91、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0所示:
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包括热交换设备主体1,热交换设备主体1的一端连通固定有低温废气出口11,低温废气出口11的一端安装有若干个温度变送器12,位于低温废气出口11上方位置处的热交换设备主体1一端安装有下冷却水管13,下冷却水管13的末端固定安装有降温喷头14,热交换设备主体1的顶部开口处固定安装有环形的夹套2,夹套2的顶部水平设置有突缘3,突缘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空气导流套4,突缘3的内环形边沿处固定连接有防积灰套管5,防积灰套管5与夹套2之间形成第一夹层6,夹套2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上冷却水管55,上冷却水管5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夹层6空间处,冷却水受到水压穿过上冷却水管55后能够喷淋到防积灰套管5的套管外壁面52上,且冷却水的一部分能够贴着防积灰套管5的套管外壁面52顺流而下;
空气导流套4同时与突缘3的一端上表面、防积灰套管5的套管内壁面51之间形成第二夹层401,空气导流套4固定在突缘3上表面的环形侧壁位置处内侧沿切线方向固定安装有高温烟气进气管41和雾化喷水总成411,高温烟气进气管41和雾化喷水总成411交替设置,雾化喷水总成411的水量较小,虽然具有降温效果,但是其主要作用是避免烟气中含有的粉尘、汽化的盐类和气态转变为固态盐类附着在入口处表面形成结垢,通过雾化喷水总成411雾化的水会在第二夹层401所在空间处的表面形成流动的水膜,即水膜会附着在套管内壁面51和空气导流套4的内壁面,烟气中的粉尘和熔融盐类无法在上述位置处的表面附着,高温烟气的温度在该步骤就可以进行预降温,该降温工作主要作用是,将高温烟气中汽化的盐类通过降温的方式提前转变为固态盐类,而传统的方式是直接通过降温喷头14将高温烟气喷淋降温,这种降温方式会导致固态盐类直接附着在热交换设备主体1的内壁上,而本发明是提前将汽化的盐类转变为固态盐类,并且顺着水向下流动,通过设置的防积灰套管5,其底部更窄,水顺着防积灰套管5的套管内壁面51流下后,可以减少该废水与热交换设备主体1侧壁的接触,避免腐蚀热交换设备主体1的侧壁,设备的空气导流套4和防积灰套管5,均采用耐强腐蚀、耐高温的材料,而热交换设备主体1可以采用非金属的玻璃钢材质;
高温烟气依次穿过高温烟气进气管41、第二夹层401后沿防积灰套管5的套管内壁面51以螺旋轨迹向下流动,与沿防积灰套管5的套管外壁面52顺流而下的冷却水在混合位置7处进行预混合;
高温烟气进气管41将焚烧设备排出的高温烟气输送至第二夹层401内侧,雾化喷水总成411喷出的水能够实现在极短的时间内(0.2秒之内)将烟气冷却至饱和温度,但由于第二夹层401的空间较小,虽然能够将烟气冷却至饱和温度,但不足以将高温烟气降低至目标温度,所以需要进一步的降温,上冷却水管55将更多的冷却水输入,并且上冷却水管55会将水喷淋至防积灰套管5的套管外壁面52上,冷却水会顺着套管外壁面52向下流动,与此同时,从第二夹层401喷出的螺旋状气体会顺着防积灰套管5的套管内壁面51向下流动,当螺旋状气体脱离防积灰套管5表面时,气体会继续向下流动,由于气体的流速较快,因此气体压力较低,受到气体压力的影响,冷却水会向螺旋状气体靠近,冷却水会受到气流的影响分散成水雾,顺着套管外壁面52下流的冷却水会在混合位置7处与气体进行接触、混合、冷却,水、气混合形成一个圆锥形的结构,该混合的位置主要集中在混合位置7处,所以气体中的强酸、粉尘、固态盐类可以尽量的避免与热交换设备主体1的侧壁接触,并且上冷却水管55喷淋在套管外壁面52的冷却水必然会有一部分会飞溅到夹套2的内壁上,而飞溅到夹套2内壁上的冷却水会贴着其表面下流至热交换设备主体1的侧壁,使热交换设备主体1的侧壁上形成干净的水膜,可以进一步的避免热交换设备主体1的侧壁被腐蚀。
进一步而言;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空气导流套4向下的末端位置处设置有向防积灰套管5方向倾斜的导流圈402,导流圈402能够使第二夹层401的出口处开口更小,可以实现从该开口处喷出的气体流速更高,流速更高可以使第二夹层401中的水流速度同步增加,可以提高对套管内壁面51的清洁效果,避免固态盐类附着。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温度变送器12的测量值与下冷却水管13的流量进行关联,当温度变送器12检测到低温废气出口11的气体温度较高时,可以增加下冷却水管13的排水量,反之亦然,降温喷头14的数量应覆盖整个热交换设备主体1的截面,对于1m直径以内的热交换设备主体1,降温喷头14的数量宜为1个;对于1~2.5m直径范围的热交换设备主体1,其降温喷头14的数量宜为3个。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降温喷头14与低温废气出口11之间为后冷却段,其长度为热交换设备主体1直径的3-8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空气导流套4与突缘3上表面之间的面间距42为3-6毫米,空气导流套4向下的末端与防积灰套管5的套管内壁面51之间的出口间隙44为1-3毫米,位于第二夹层401处的空气导流套4的水平部分与水平部分相连接的侧壁之间形成角α45,角α45的角度为105度,位于第二夹层401处的空气导流套4的侧壁和导流圈402之间形成角β46,角β46的角度为165度,空气导流套4的斜面长度43为100-200毫米。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突缘3与防积灰套管5位于第一夹层6的连接处形成角γ53,角γ53为100-120度,防积灰套管5与夹套2之间的上间距54为8-16毫米。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夹套2的一端内侧固定有若干个对套管外壁面52水的液位和流速检测的冷却水检测器8,冷却水检测器8的中心线垂直于套管外壁面52,冷却水检测器8包括有一端固定在夹套2内侧的安装杆81,安装杆81的另一端与柔性密封套82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密封套82靠近安装杆81的端部为其底部,柔性密封套82的内侧等间距安装有若干个硬质块821,最底部的硬质块821与柔性密封套82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其余的硬质块821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822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硬质块821之间,其相对的一端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弹性导电片823,常态下,相邻的两个硬质块821上的弹性导电片823不接触,安装杆8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座85,弹簧座85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86,压缩弹簧86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滑套83,保护滑套83能够同时滑动套设在安装杆81和柔性密封套82的部分外侧,保护滑套83的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84,上冷却水管55喷出的水有多少能够顺着套管外壁面52流下,与上冷却水管55喷出水的流速有关,当然,冷却水能够顺着套管外壁面52流下还与套管外壁面52的材质是否具有亲水性、套管外壁面52的倾斜角度有关,但是这两项都是无法调节的,所以需要实时的检测套管外壁面52水的流速以及流动水层的厚度,当水流过冷却水检测器8外侧时,水会冲击在冷却水检测器8的顶部位置处,如图7所示,箭头表示水流的方向,水冲击在导流板84上时,会导致导流板84主动移动,即使导流板84完全淹没在水中也可以移动,导流板84会带动保护滑套83克服压缩弹簧86的弹力移动,使得导流板84朝柔性密封套82的底部方向移动并露出部分柔性密封套82,直至导流板84移动至水的表面后不再移动,而暴露出来的部分柔性密封套82,即不再被保护滑套83覆盖的柔性密封套82受到水的冲击会弯曲,保护滑套83弯曲会带动其内侧的硬质块821克服弹性连接件822的弹性移动并呈现一定的相对角度(如图8所示,该图片展示的为,以两个硬质块821为例,两个硬质块821之间呈现一定的相对角度),当相邻的两个硬质块821呈现一定的相对角度时,其中一个硬质块821会带动一端安装的弹性导电片823与另一个硬质块821一端安装的弹性导电片823接触,实现通电连通,从而产生电信号,相邻的两个硬质块821呈现一定的相对角度越大,弹性导电片823接触的数量越多,即原本只有一对弹性导电片823相互电性连通,而后来则为多对弹性导电片823相互电性连通,通过电性连通弹性导电片823的数量,可以检测出柔性密封套82弯曲的角度,而柔性密封套82会从导流板84位置处开始弯曲,根据具体第几个硬质块821之间的弹性导电片823电性连通(即柔性密封套82开始弯曲处的两个硬质块821之间,弹性导电片823电性连通),可以检测出水层的厚度,而柔性密封套82淹没在水层中的部分,该部分的柔性密封套82也会发生弯曲,但是水流的速度不同,弯曲的程度不同,根据上述原理,两个硬质块821之间弹性导电片823电性连通的数量也不同,可以根据柔性密封套82弯曲的程度,间接计算出水流的速度,水流速度越快,柔性密封套82的弯曲程度越大,而具体参数的获得方法,可以通过试验的方式得出,根据水层的厚度即流速,控制上冷却水管55的水量,而上冷却水管55的水量可以通过水压力变送器56进行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分布在硬质块821同一条半径上的多个弹性导电片823之间相互错开,这种设置可以使弯曲的弹性导电片823更加密集的设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从柔性密封套82底部至顶部的若干个弹性连接件822,其弹性逐渐减弱,假设柔性密封套82从某个位置开始弯曲,那么柔性密封套82开始弯曲的位置处受力最大,而柔性密封套82与水层接触的面积越大,受到的阻力也越大,从而导致柔性密封套82开始弯曲的位置处受力进一步增加,通过该方式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受力。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若干个高温烟气进气管41的进气端均固定连接有曲形进气管4101,曲形进气管4101的底部通过管道支架固定安装在突缘3的顶端表面,曲形进气管410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高温烟气入口总管4102,高温烟气入口总管4102与焚烧设备排出的高温烟气连通,若干个雾化喷水总成411的入口端均与环形管413固定连通,环形管413通过管道支架固定安装在突缘3的顶端表面,环形管413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414,该进水管414与清洁水源连通;
焚烧设备排出的高温烟气首先会通过高温烟气入口总管4102进入曲形进气管4101的内侧,曲形进气管4101内侧的高温烟气会进入到若干个高温烟气进气管41内侧,进而进入到第二夹层401处,而清洁水源首先会通过进水管414进入环形管413的内侧,环形管413内侧的清洁水源会进入到若干个连接管412内侧,连接管412内侧的水会进入到雾化喷水总成411的内侧,雾化喷水总成411内侧的水会进入到第二夹层401处,也就是说,焚烧设备排出的高温烟气是进入到第二夹层401处即可开始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焚烧设备排出的高温烟气需要具有一定的气体压力,该压力需要满足能够按照上述原理到达混合位置7处,同样的,进入进水管414的清洁水源也需要一定的水压,该水压需要满足从雾化喷水总成411喷出时,清洁水源能够被雾化。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根据处理的高温烟气中气体的成分、温度、气体压力以及空气导流套4的直径,选择是否需要在空气导流套4的表面安装盖板9,以及是否需要在盖板9靠近空气导流套4表面的一侧等间距开设通气孔91,并根据上述情况选择通气孔91的直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包括热交换设备主体(1),热交换设备主体(1)的一端连通固定有低温废气出口(11),低温废气出口(11)的一端安装有若干个温度变送器(12),位于低温废气出口(11)上方位置处的热交换设备主体(1)一端安装有下冷却水管(13),下冷却水管(13)的末端固定安装有降温喷头(14),其特征在于:热交换设备主体(1)的顶部开口处固定安装有环形的夹套(2),夹套(2)的顶部水平设置有突缘(3),所述突缘(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空气导流套(4),所述突缘(3)的内环形边沿处固定连接有防积灰套管(5),所述防积灰套管(5)与夹套(2)之间形成第一夹层(6),所述夹套(2)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上冷却水管(55),所述上冷却水管(5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夹层(6)空间处,冷却水受到水压穿过上冷却水管(55)后能够喷淋到防积灰套管(5)的套管外壁面(52)上,且冷却水的一部分能够贴着防积灰套管(5)的套管外壁面(52)顺流而下;
所述空气导流套(4)同时与突缘(3)的一端上表面、防积灰套管(5)的套管内壁面(51)之间形成第二夹层(401),空气导流套(4)固定在突缘(3)上表面的环形侧壁位置处内侧沿切线方向固定安装有高温烟气进气管(41)和雾化喷水总成(411),高温烟气进气管(41)和雾化喷水总成(411)交替设置;
高温烟气依次穿过高温烟气进气管(41)、第二夹层(401)后沿防积灰套管(5)的套管内壁面(51)以螺旋轨迹向下流动,与沿防积灰套管(5)的套管外壁面(52)顺流而下的冷却水在混合位置(7)处进行预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流套(4)向下的末端位置处设置有向防积灰套管(5)方向倾斜的导流圈(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变送器(12)的测量值与下冷却水管(13)的流量进行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降温喷头(14)与低温废气出口(11)之间为后冷却段,其长度为热交换设备主体(1)直径的3-8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流套(4)与突缘(3)上表面之间的面间距(42)为3-6毫米,所述空气导流套(4)向下的末端与防积灰套管(5)的套管内壁面(51)之间的出口间隙(44)为1-3毫米,位于第二夹层(401)处的所述空气导流套(4)的水平部分与水平部分相连接的侧壁之间形成角α(45),所述角α(45)的角度为105度,位于第二夹层(401)处的所述空气导流套(4)的侧壁和导流圈(402)之间形成角β(46),所述角β(46)的角度为165度,所述空气导流套(4)的斜面长度(43)为100-20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缘(3)与防积灰套管(5)位于第一夹层(6)的连接处形成角γ(53),所述角γ(53)为100-120度,所述防积灰套管(5)与夹套(2)之间的上间距(54)为8-16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2)的一端内侧固定有若干个对套管外壁面(52)水的液位和流速检测的冷却水检测器(8),所述冷却水检测器(8)的中心线垂直于套管外壁面(52),冷却水检测器(8)包括有一端固定在夹套(2)内侧的安装杆(81),所述安装杆(81)的另一端与柔性密封套(82)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密封套(82)的内侧等间距安装有若干个硬质块(821),最底部的硬质块(821)与柔性密封套(82)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其余的硬质块(821)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822)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硬质块(821)之间,其相对的一端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弹性导电片(823),常态下,相邻的两个硬质块(821)上的弹性导电片(823)不接触,从柔性密封套(82)底部至顶部的若干个弹性连接件(822),其弹性逐渐减弱,所述安装杆(8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座(85),所述弹簧座(85)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86),所述压缩弹簧(86)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滑套(83),所述保护滑套(83)能够同时滑动套设在安装杆(81)和柔性密封套(82)的部分外侧,所述保护滑套(83)的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8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分布在硬质块(821)同一条半径上的多个弹性导电片(823)之间相互错开。
CN202410131614.7A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 Active CN1176631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1614.7A CN117663173B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1614.7A CN117663173B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3173A CN117663173A (zh) 2024-03-08
CN117663173B true CN117663173B (zh) 2024-04-16

Family

ID=90082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31614.7A Active CN117663173B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6317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7770B1 (en) * 2000-03-30 2003-02-11 Kobe Steel, Ltd.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for high-temperature exhaust gas
CN210463068U (zh) * 2019-07-17 2020-05-05 杭州中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夹层冷却的急冷器
CN210463066U (zh) * 2019-07-17 2020-05-05 杭州中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液膜冷却的急冷器
CN211575126U (zh) * 2019-12-26 2020-09-25 北京森麟技术有限公司 高温烟气急冷器
CN215447495U (zh) * 2021-05-08 2022-01-07 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急冷处理装置
CN216321075U (zh) * 2021-11-24 2022-04-19 亚德(上海)环保系统有限公司 高温烟气预冷洗涤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39828B (en) * 2001-08-17 2003-07-01 Nippon Oxygen Co Ltd Coo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emission gas with high temperature, and burning handl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7770B1 (en) * 2000-03-30 2003-02-11 Kobe Steel, Ltd.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for high-temperature exhaust gas
CN210463068U (zh) * 2019-07-17 2020-05-05 杭州中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夹层冷却的急冷器
CN210463066U (zh) * 2019-07-17 2020-05-05 杭州中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液膜冷却的急冷器
CN211575126U (zh) * 2019-12-26 2020-09-25 北京森麟技术有限公司 高温烟气急冷器
CN215447495U (zh) * 2021-05-08 2022-01-07 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急冷处理装置
CN216321075U (zh) * 2021-11-24 2022-04-19 亚德(上海)环保系统有限公司 高温烟气预冷洗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3173A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663173B (zh) 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的空气入口结构
CN201586619U (zh) 涂装前处理蒸汽/废液回收装置
CN112023636A (zh) 一种烟气处理洗涤塔
CN207734766U (zh) 一种船舶废气导流式百叶窗风帽洗涤塔
CN210303132U (zh) 一种洗涤塔
CN216440329U (zh) 一种脱硫塔反应区导流装置
CN210125279U (zh) 一种湿法脱硫吸收塔增效避流环
CN210584418U (zh) 一种脱硫塔酸液收集导流结构
CN201058265Y (zh) 湿式水循环脱硫除尘器
CN211562283U (zh) 基于锅炉除尘的脱硫塔装置
CN209968050U (zh) 一种高效锌烟除尘吸收塔
CN107754586B (zh) 用于烟气处理的脱硫脱硝装置
CN212575990U (zh) 一种用于垃圾焚烧湿法洗涤塔的扰流喷管
CN216418922U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排气管道
CN218901376U (zh) 脱硫气液扰动装置
CN219922586U (zh) 一种锅炉烟气半干法脱硫装置
CN215782649U (zh) 气动旋流塔装置
CN218423458U (zh) 一种雾化盘
CN216223528U (zh) 一种用于v法铸造行业的冲击水浴除尘器
CN216726215U (zh) 一种煤气管道除雾器
CN210207782U (zh) 一种清扫机器人及其滚刷机构
CN216115492U (zh) 一种炭黑急冷装置
RU281180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турбулентного травления и система обработки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й полосы
CN214120106U (zh) 一种用于rto出口降温的防腐蚀急冷塔
CN220288286U (zh) 一种油页岩干馏用冷饱和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