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9388A - 聚醚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聚醚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9388A
CN117659388A CN202211021339.0A CN202211021339A CN117659388A CN 117659388 A CN117659388 A CN 117659388A CN 202211021339 A CN202211021339 A CN 202211021339A CN 117659388 A CN117659388 A CN 117659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ther amide
amide polymer
structural unit
polyether
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13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晓雨
何志勇
贾凤
高若梅
姚卫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y Cor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y Cor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y Cor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0213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593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59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93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lyam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聚醚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包含共聚物链段A,其中,所述共聚物链段A含有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A和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B:其中,式(2)中,n>1;R1为碳原子数为3‑5的亚烷基,R2为碳原子数为2‑4的亚烷基;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中,所述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各自独立地为30‑70%。该聚醚酰胺聚合物同时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较好的加工性能,且力学性能可控,从而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Description

聚醚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醚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聚酰胺弹性体是最近几年开发的新型热塑性弹性体,相比于聚氯乙烯类、聚烯烃类、苯乙烯类、及聚酯类聚氨酯类等热塑性弹性体,具有弹性回复率高、柔性好、抗疲劳性能强度高、摩擦因素小、吸音效果好、热稳定性良好等特性,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线、电缆、建筑、家用设备、电子产品、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等众多领域,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材料。
聚酰胺6(polyamide 6,PA6)是指高分子链上具有酰胺基重复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作为工程塑料中最早开发的品种,拥有较高的力学性能、电气性能优良、加工性能好。为了赋予聚酰胺6产品更好的性质,可采用共聚改性方法,引入聚醚或聚酯,但目前聚酰胺6型的聚醚酰胺合成难度较大,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以聚酰胺6低聚物为原料的路线存在体系相容性不好、流程复杂问题;采用ε-己内酰胺为原料的路线又容易出现己内酰胺合成得到的聚醚酰胺聚合物力学性能达不到要求等问题。而且目前规模工业化聚酰胺6弹性体及弹性纤维的制备及其产品公开信息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聚醚酰胺聚合物合成过程中加工性能差、聚醚酰胺聚合物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聚醚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聚醚酰胺聚合物同时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较好的加工性能,且力学性能可控,从而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聚醚酰胺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包含共聚物链段A,其中,所述共聚物链段A含有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A和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B:
式(2)中,n>1;
R1为碳原子数为3-5的亚烷基,R2为碳原子数为2-4的亚烷基;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中,所述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各自独立地为30-70%。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聚醚酰胺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保护性气体的存在下,将酰胺化合物、聚多元醇、开环剂、封端剂和催化剂混合均匀后进行水解开环聚合反应,得到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
其中,所述酰胺化合物和所述聚多元醇的摩尔比为0.42-2.33:1,所述催化剂为醋酸锌。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由第二方面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聚醚酰胺聚合物。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提供的聚醚酰胺聚合物在工程塑料、纤维和纺织至少一种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聚醚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获得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含有式(1)和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且结构单元的摩尔含量各自满足特定的范围,能够使得该聚醚酰胺聚合物同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
(2)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中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的含量可以在特定的范围内任意调控,使得聚醚酰胺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可控,进而能够使得聚醚酰胺聚合物具有更广的应用领域;
(3)所述方法利用水解开环聚合法,催化剂为醋酸锌,能够提高原料酰胺化合物的转化率,并且能够改善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的加工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聚醚酰胺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包含共聚物链段A,其中,所述共聚物链段A含有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A和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B:
式(2)中,n>1;
R1为碳原子数为3-5的亚烷基,R2为碳原子数为2-4的亚烷基;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中,所述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各自独立地为30-70%。
本发明中,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含有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A和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B,满足聚酰胺结构单元和聚多元醇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0.42-2.33:1时,能够使得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本发明中,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通过调整原料的用量和配比,能够使得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中还含有链段B和/或链段C。其中,所述链段B为结构单元A的均聚物,所述链段C为结构单元B的均聚物。
本发明中,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可以通过调整链段A、链段B和链段C的含量,使得聚醚酰胺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可控,进而能够使得聚醚酰胺聚合物具有更广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中,对所述链段A、链段B和链段C的具体含量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满足: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中,所述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各自独立地为30-70%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中,所述结构单元A的摩尔含量为40-70%,所述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为30-60%。
根据本发明,所述结构单元A由酰胺化合物提供,所述结构单元B由聚多元醇提供。
根据本发明,所述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5000。
本发明中,所述聚多元醇的分子量满足上述范围,能够使得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可控,进而能够使得聚醚酰胺聚合物具有更广的应用领域。
进一步地,所述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4000。
根据本发明,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8000-24000。
根据本发明,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为1.55-2。
本发明中,发明人研究发现,当制备得到的聚醚酰胺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任一满足上述范围,能够在保证其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其加工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21000。
进一步地,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为1.68-1.8。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聚醚酰胺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保护性气体的存在下,将酰胺化合物、聚多元醇、开环剂、封端剂和催化剂混合均匀后进行水解开环聚合反应,得到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
其中,所述酰胺化合物和所述聚多元醇的摩尔比为0.42-2.33:1,所述催化剂为醋酸锌。
本发明中,所述醋酸锌选自无水醋酸锌和/或二水醋酸锌。
本发明中,通过以特定配比的酰胺化合物和聚多元醇为原料,并协同醋酸锌催化剂,利用水解开环聚合反应制备得到的聚醚酰胺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和较高的分子量,并且能够提高酰胺化合物的转化率。
本发明中,所述酰胺化合物和所述聚多元醇的摩尔比满足上述范围时,所制备得到的聚醚酰胺聚合物同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中,发明人研究发现,通过控制酰胺化合物和所述聚多元醇的摩尔比不同,能够使得制备得到的聚醚酰胺聚合物性质不同,进而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中。
根据本发明,所述保护性气体选自氮气和/或惰性气体。
本发明中,反应开始前,通过通入保护性气体替换空气,能够防止空气中杂质气体及水蒸气的影响。
本发明中,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将空气置换完毕,优选循环三次及以上。
本发明中,所述水解开环聚合反应在搅拌下进行,对于搅拌速率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本发明中可以是200-500r/min。
根据本发明,所述酰胺化合物和所述聚多元醇的摩尔比为0.66-2.33:1。
根据本发明,所述酰胺化合物选自丁内酰胺、己内酰胺和戊内酰胺和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聚多元醇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和聚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发明人研究发现,所述酰胺化合物选自丁内酰胺、己内酰胺或戊内酰胺时,且聚多元醇选自聚乙二醇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开环剂为水和可选的ω-氨基己酸。
本发明中,所述开环剂选自上述种类,能够提高内酰胺的开环效率,有利于下一步反应的进行。
根据本发明,所述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为1:(0-1)。
本发明中,所述开环剂选自水时,能够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内酰胺的开环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为1:(0.5-1)。
根据本发明,所述开环剂的用量为酰胺化合物质量的4-8wt%,优选为6-8wt%。
根据本发明,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酰胺化合物和聚多元醇总量的0.09-0.13wt%。
本发明中,所述催化剂的用量满足上述范围,能够使得所述水解开环聚合反应进行得更彻底。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酰胺化合物和聚多元醇总量的0.12-0.13wt%。
根据本发明,所述封端剂选自己二酸、丁二酸、乙二酸和乙酸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封端剂的用量为0.07-0.18wt%,优选为0.08-0.11wt%。
根据本发明,所述水解开环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200-240℃,反应时间6-10h。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还包括:水解开环聚合反应完成后,进行除杂处理。
本发明中,所述除杂处理包括:将反应体系中未反应完全的单体和水等杂质去除,除杂方法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技术手段,例如本发明中,通过真空过滤的方式进行除杂。
根据本发明,所述除杂处理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50-280℃,压力为0.002-0.004MPa,时间为2-3h。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除杂处理后进行干燥。
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干燥方式。
根据本发明,所述干燥的条件包括:温度80-100℃,时间8-24h。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由第二方面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聚醚酰胺聚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的分子量在18000-24000,优选为20000-21000。
进一步地,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1.55-2,优选为1.68-1.8。
进一步地,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的相对粘度1.3-1.82dL/g,优选为1.54-1.61dL/g。
进一步地,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的拉伸强度不低于48M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280%。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提供的聚醚酰胺聚合物在工程塑料、纤维和纺织至少一种领域中的应用。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下述方法中所涉及的原材料、试剂等,若无特殊说明,均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
实施例1
在氮气的存在下,将己内酰胺600,聚乙二醇-4000 200g,ω-氨基己酸30g,己二酸0.8g,二水醋酸锌1g,去离子水7mL,在60℃,搅拌速率为500r/min下搅拌均匀,并在230℃下进行水解开环聚合反应8h;
升温至250℃,抽去反应体系中的气体,使其压力保持在0.002MPa,继续反应2.5h后,将产物在真空烘箱中80℃干燥12h,得到聚醚酰胺聚合物P1。
其中,所述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的摩尔比M1、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M2、开环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质量分数W1、催化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4000的总用量的质量分数W2,封端剂的用量W3分别见表1;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P1中,结构单元A的摩尔含量M3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M4,重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见表2,R1为亚戊基、R2为亚乙基。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方法一致,不同的是,己内酰胺600g,聚乙二醇-4000 260g,最终得到聚醚酰胺聚合物P2;
其中,所述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的摩尔比M1、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M2、开环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质量分数W1、催化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总量的质量分数W2,封端剂的用量W3分别见表1;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P2中,结构单元A的摩尔含量M3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M4,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见表2,R1为亚戊基、R2为亚乙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方法一致,不同的是,ω-氨基己酸的用量为32g,去离子水用量为5mL,最终得到聚醚酰胺聚合物P3;
其中,所述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的摩尔比M1、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M2、开环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质量分数W1、催化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总量的质量分数W2,封端剂的用量W3分别见表1;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P3中,结构单元A的摩尔含量M3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M4,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见表2,R1为亚戊基、R2为亚乙基。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方法一致,不同的是,己内酰胺替换为戊内酰胺,最终得到聚醚酰胺聚合物P4;
其中,所述戊内酰胺和聚乙二醇的摩尔比M1、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M2、开环剂的用量占内酰胺和聚乙二醇总量的质量分数W1、催化剂的用量占戊内酰胺和聚乙二醇总量的质量分数W2,封端剂的用量W3分别见表1;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P4中,结构单元A的摩尔含量M3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M4,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见表2,R1为亚戊基、R2为亚乙基。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方法一致,不同的是,催化剂二水醋酸锌0.4g,最终得到聚醚酰胺聚合物P5;
其中,所述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的摩尔比M1、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M2、开环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质量分数W1、催化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总量的质量分数W2,封端剂的用量W3分别见表1;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P5中,结构单元A的摩尔含量M3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M4,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见表2,R1为亚戊基、R2为亚乙基。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的方法一致,不同的是,催化剂为无水醋酸锌,最终得到聚醚酰胺聚合物P6;
其中,所述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的摩尔比M1、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M2、开环剂的用量占内酰胺质量分数W1、催化剂的用量占内酰胺和聚乙二醇总量的质量分数W2,封端剂的用量W3分别见表1;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P6中,结构单元A的摩尔含量M3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M4,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见表2,R1为亚戊基、R2为亚乙基。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的方法一致,不同的是,ω-氨基己酸的用量为36g,去离子水用量为1mL,最终得到聚醚酰胺聚合物P7;
其中,所述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的摩尔比M1、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M2、开环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质量分数W1、催化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总量的质量分数W2,封端剂的用量W3分别见表1;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P7中,结构单元A的摩尔含量M3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M4,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见表2,R1为亚戊基、R2为亚乙基。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的方法一致,不同的是,不使用ω-氨基己酸,去离子水用量为37mL,最终得到聚醚酰胺聚合物P8;
其中,所述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的摩尔比M1、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M2、开环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质量分数W1、催化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总量的质量分数W2,封端剂的用量W3分别见表1;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P8中,结构单元A的摩尔含量M3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M4,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见表2,R1为亚戊基、R2为亚乙基。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的方法一致,不同的是,己内酰胺600g,聚乙二醇-4000 550g,最终得到聚醚酰胺聚合物P9;
其中,所述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的摩尔比M1、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M2、开环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质量分数W1、催化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总量的质量分数W2,封端剂的用量W3分别见表1;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P9中,结构单元A的摩尔含量M3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M4,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见表2,R1为亚戊基、R2为亚乙基。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方法一致,不同的是,与实施例1的方法一致,不同的是,己内酰胺500g,聚乙二醇-4000 680g,最终得到聚醚酰胺聚合物DP1;
其中,所述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的摩尔比M1、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M2、开环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质量分数W1、催化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总量的质量分数W2,封端剂的用量W3分别见表1;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DP1中,结构单元A的摩尔含量M3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M4,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见表2,R1为亚戊基、R2为亚乙基。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的是,所述二水醋酸锌替换为等质量的钛酸四丁酯,最终得到聚醚酰胺聚合物DP2;
其中,所述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的摩尔比M1、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M2、开环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质量分数W1、催化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总量的质量分数W2,封端剂的用量W3分别见表1;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DP2中,结构单元A的摩尔含量M3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M4,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见表2,R1为亚戊基、R2为亚乙基。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的是,所述二水醋酸锌替换为等质量的锆酸四丁酯,最终得到聚醚酰胺聚合物DP3;
其中,所述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的摩尔比M1、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M2、开环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质量分数W1、催化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总量的质量分数W2,封端剂的用量W3分别见表1;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DP3中,结构单元A的摩尔含量M3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M4,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见表2,R1为亚戊基、R2为亚乙基。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的是,所述二水醋酸锌替换为等质量的醋酸镍,最终得到聚醚酰胺聚合物DP4;
其中,所述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的摩尔比M1、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M2、开环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质量分数W1、催化剂的用量占己内酰胺和聚乙二醇总量的质量分数W2,封端剂的用量W3分别见表1;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DP4中,结构单元A的摩尔含量M3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M4,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见表2,R1为亚戊基、R2为亚乙基。
表1
表2
测试例
将上述实施例1-9和对比例1-4制备得到的聚醚酰胺聚合物进行性能测试,具体地:
(1)所述聚醚酰胺的加工性能根据相对粘度进行表征。相对粘度测试方法:将聚醚酰胺聚合物样品在真空烘箱中于75℃下烘12h,接着称取0.500g试样于250mL锥形瓶中,用移液管移取50ml质量分数为96%的浓硫酸,将锥形瓶放置在调速多用振荡器中,振荡至样品完全溶解,得到0.01g/mL的溶液。再根据国标GB/T120006.1-1989聚酰胺粘数的测定方法,在25℃水浴下利用乌式粘度计测定样品的相对粘度。取上述摇匀的溶液经过砂芯漏斗注入乌氏粘度计,在25℃水浴中恒温12min,使其温度保持稳定。记录浓硫酸及样品流经粘度计玻璃球两刻度线的流出时间,平行测定5次,浓硫酸的流出时间相差不超过0.2s,样品的流出时间相差不超过0.4s。样品相对粘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ηr——试样的相对粘度值;
t——样品的流经时间,单位为秒,s;
t0——浓硫酸的流经时间,单位为秒,s。
(2)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试方法:按照标准GB/T 1040.2-2006方法进行测试。
最终实施例1-9和对比例1-4的性能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聚合物 拉伸强度/MPa 断裂伸长率/% 相对粘度/dL/g
P1 71 310 1.59
P2 72 300 1.61
P3 68 314 1.56
P4 69 312 1.54
P5 48 280 1.39
P6 70 312 1.59
P7 49 289 1.34
P8 65 301 1.39
P9 61 304 1.41
DP1 43 279 1.21
DP2 41 284 1.24
DP3 39 276 1.23
DP4 39 281 1.23
根据表1-3的内容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9获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拉伸强度均不小于48M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280%,同时相对粘度适宜,不高于1.61dL/g且不低于1.3dL/g。同时,酰胺化合物的转化率不低于38%。
进一步地,优选的实施例1-4、6获得了明显更好的技术效果,拉伸强度均不小于68M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300%,同时相对粘度不高于1.61dL/g且不低于1.54dL/g。同时,酰胺化合物的转化率不低于74%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聚醚酰胺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包含共聚物链段A,其中,所述共聚物链段A含有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A和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B:
其中,式(2)n>1;
R1为碳原子数为3-5的亚烷基,R2为碳原子数为2-4的亚烷基;
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中,所述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各自独立地为3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酰胺聚合物,其中,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中,所述结构单元A的摩尔含量为40-70%,所述结构单元B的摩尔含量为30-60%;
优选地,所述结构单元A由酰胺单体提供,所述结构单元B由聚多元醇提供;
优选地,所述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5000,优选为2000-4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醚酰胺聚合物,其中,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8000-24000,优选为20000-21000;
优选地,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为1.55-2,优选为1.68-1.8。
4.一种制备聚醚酰胺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保护性气体的存在下,将酰胺化合物、聚多元醇、开环剂、封端剂和催化剂混合均匀后进行水解开环聚合反应,得到所述聚醚酰胺聚合物;
其中,所述酰胺化合物和所述聚多元醇的摩尔比为0.42-2.33:1,所述催化剂为醋酸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保护性气体选自氮气和/或惰性气体;
优选地,所述酰胺化合物和所述聚多元醇的摩尔比为0.66-2.33:1;
优选地,所述酰胺化合物选自丁内酰胺、己内酰胺和戊内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聚多元醇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和聚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开环剂为水和可选的ω-氨基己酸;
优选地,所述水和ω-氨基己酸的摩尔比为1:(0-1),优选为1:(0.5-1);
优选地,所述开环剂的用量为酰胺化合物用量的4-8wt%,优选为6-8wt%;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酰胺化合物和聚多元醇的总用量的0.09-0.13wt%,优选为0.12-0.13wt%;
优选地,所述封端剂选自己二酸、丁二酸、乙二酸和乙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封端剂的用量为0.07-0.18wt%,优选为0.08-0.11wt%。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解开环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200-240℃,反应时间6-10h;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水解开环聚合反应完成后,进行除杂处理;
优选地,所述除杂处理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50-280℃,压力为0.002-0.004MPa,时间为2-3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除杂处理后进行干燥;
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条件包括:温度80-100℃,时间8-24h。
9.权利要求4-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聚醚酰胺聚合物。
10.权利要求1-3和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醚酰胺聚合物在工程塑料、纤维和纺织至少一种领域中的应用。
CN202211021339.0A 2022-08-24 2022-08-24 聚醚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176593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1339.0A CN117659388A (zh) 2022-08-24 2022-08-24 聚醚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1339.0A CN117659388A (zh) 2022-08-24 2022-08-24 聚醚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9388A true CN117659388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77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1339.0A Pending CN117659388A (zh) 2022-08-24 2022-08-24 聚醚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5938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49063B1 (ko) 고수율로 고분자량의 폴리아미드를 제조하는 방법
JP2537619B2 (ja) ブロツク共重合体とその生成方法
US5254668A (en) Polyamidopolyfunctional amine from lactam and ether amine
CN109705338A (zh) 一种低熔点聚酰胺6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KR860002535A (ko) 무수물-그라프트 된 폴리프로필렌의 올리고머로 부터의 중합체 제조방법
US3944629A (en) Polyester initiated anionic catalyzed polymerization of lactam
CN106565953A (zh) 一种pa6系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KR19980082073A (ko)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04092247A1 (en) Novel terpolymers from lactide
CN117659388A (zh) 聚醚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521448B (zh) 一种共聚改性聚碳酸亚丙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591064B (zh) 呋喃基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EP1253164A1 (en) Polyether multiblock copolymer
CN110016134B (zh) 一种持久抗紫外聚酰胺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32734B (zh) 聚酰胺的制备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备的聚酰胺
TWI726310B (zh) 具有碳酸酯鏈段化學結構之寡聚物或聚合物的製備方法
US5001207A (en) Polyether-polyamide block copolymer and polyether prepolymer
CN105330854A (zh) 聚醚嵌段半芳香族聚酰胺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15819949B (zh) 一种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8660A (zh) 芳香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KR102498899B1 (ko) 폴리아미드 수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14591285B (zh) 一种提高丙交酯产率的方法
CN115558084B (zh) 腰果酚封端中高分子量溴化环氧树脂及其方法、阻燃聚酯长丝及其方法、阻燃高分子材料
WO2023142919A1 (zh) 聚乳酸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0471960A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lock copolyetheramides suitable for injection moul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