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8402A - 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8402A
CN117658402A CN202410094135.2A CN202410094135A CN117658402A CN 117658402 A CN117658402 A CN 117658402A CN 202410094135 A CN202410094135 A CN 202410094135A CN 117658402 A CN117658402 A CN 117658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vy metal
metal sludge
thiobacillus
leaching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941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素娟
陆秀娟
李翔
林国良
陈洁云
蔡文彩
刘碧华
吴辉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Jinmao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Jinmao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Jinmao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Jinmao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941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584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58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84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属于电镀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发明通过将重金属污泥、表面活性剂以及淋滤剂混合后再置于生物林滤池中进行淋滤反应,如此可以改善重金属污泥的胶体属性,有利于促进淋滤剂的分散,有利于嗜酸性硫杆菌和底物的分散,增大嗜酸性硫杆菌和底物在重金属污泥中的悬浮性和分散性,提高嗜酸性硫杆菌对硫单质的氧化利用,提高底物的氧化利用率。

Description

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污泥通常含有种类繁多的重金属元素,例如铁、铜、锌、铅、镉等,容易对环境、生物造成伤害,不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而且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需要对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去除。在相关技术中,利用嗜酸性硫杆菌通过生物淋滤法可以溶出大部分的重金属元素,但是,电镀污泥通常为胶体的状态,嗜酸性硫杆菌通常难以分散均匀到电镀污泥中,这样会影响重金属元素的滤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解决利用生物淋滤法去除重金属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嗜酸性硫杆菌和底物难以均匀分散从而影响重金属元素滤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重金属污泥、表面活性剂和淋滤剂置于生物淋滤池中进行淋滤反应直至pH降低到2.5以下,将重金属溶出到水相;
所述淋滤剂包括嗜酸性硫杆菌和底物,所述底物包括单质硫粉和硫酸亚铁;
收集所述水相中的重金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淋滤剂中还含有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8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嗜酸性硫杆菌包括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单质硫粉的添加量为(5g~10g)/L;
和/或,所述硫酸亚铁的添加量为(30g~50g)/L。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淋滤剂中还含有磷酸和过氧化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磷酸的添加量为(5g~8g)/L;和/或,所述过氧化氢的添加量为(8ml~15ml)/L。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嗜酸性硫杆菌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得到:以所述重金属污泥作为材料,添加所述底物,进行一次富集培养,至所述底物消耗完全得到嗜酸性硫杆菌,将所述嗜酸性硫杆菌作为菌种添加到另一以所述的重金属污泥中,并添加所述底物,进行二次富集培养;所述富集培养进行至少三次,得到pH在2.5以下的高浓度的嗜酸性硫杆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淋滤反应时间为1d至5d。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淋滤反应的温度为25℃~3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收集水相中的重金属的步骤中,在所述水相中加入金属盐凝聚剂得到絮凝物,所述金属盐凝聚剂包括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所述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包括聚合硫酸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添加金属盐凝聚剂的步骤中,还添加稳定剂,所述稳定性包括皂苷类化合物。
本发明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嗜酸性硫杆菌通过其分泌的胞外多聚物(EPS)直接吸附在污泥重金属硫化物的表面,通过细胞内特有的氧化酶系统直接氧化金属硫化物,生成可溶性的硫酸盐,将重金属溶入水相中,再对水相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处理,由此可以完成对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本发明将重金属污泥、淋滤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再进行淋滤,可以减弱重金属污泥的胶体属性,如此有利于嗜酸性硫杆菌和底物的分散,增大嗜酸性硫杆菌和底物在重金属污泥中的悬浮性和分散性,提高嗜酸性硫杆菌对硫单质的氧化利用,提高底物的氧化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重金属污泥、表面活性剂和淋滤剂置于生物淋滤池中进行淋滤反应直至pH降低到2.5以下,将重金属溶出到水相;
S20:所述淋滤剂包括嗜酸性硫杆菌和底物,所述底物包括单质硫粉和硫酸亚铁;
S30:收集所述水相中的重金属。
在本发明中,嗜酸性硫杆菌通过其分泌的胞外多聚物(EPS)直接吸附在污泥重金属硫化物的表面,通过细胞内特有的氧化酶系统直接氧化金属硫化物,生成可溶性的硫酸盐,将重金属溶入水相中,再对水相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处理,由此可以完成对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电镀污泥通常为胶体状,不利于嗜酸性硫杆菌、底物单质硫粉和硫酸亚铁的分散,这将影响淋滤效果,导致重金属的溶出率偏低,或导致淋滤时间过长。在本发明中,将重金属污泥、表面活性剂和淋滤剂混合后再进行淋滤反应,可以减弱重金属污泥的胶体属性,有利于使嗜酸性硫杆菌和底物的分散,增大嗜酸性硫杆菌和底物在重金属污泥中的悬浮性和分散性,缓解单质硫粉和硫酸亚铁作为底物加入到重金属污泥中,容易发生沉降和团聚,不易于嗜酸性硫杆菌对硫单质的氧化利用的问题,提高嗜酸性硫杆菌对硫单质的氧化利用,提高底物的氧化利用率,加强了对重金属污泥中各种重金属元素的溶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80,利用表面活性剂改善重金属污泥的胶体属性,增强淋滤剂在重金属污泥中的分散效果,同时也能加强底物的分散性,增大底物在重金属污泥中的悬浮性和分散性,提高嗜酸性硫杆菌对底物的氧化利用率,促进污泥中重金属的溶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重金属污泥的体积为基准,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5g/L~15g/L。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嗜酸性硫杆菌包括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在酸性可以直接将金属硫化物氧化成可溶解的硫酸盐而将重金属滤出。
在本发明中,底物为单质硫粉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由此可以提高重金属污泥的酸化速度,加快铁、铜、锌、铅、镉等重金属元素的溶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质硫粉的添加量为(5g~10g)/L。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硫酸亚铁的添加量为(30g~50g)/L。
在一些实施例中,淋滤剂中还含有磷酸和过氧化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淋滤剂中添加磷酸和过氧化氢,可以提高重金属污泥的氧化还原电位,当重金属污泥的氧化还原电位升高,有利于将金属硫化物氧化成硫酸盐溶解出来,进一步提高重金属的沥滤效果和沥滤效率,缩短淋滤反应的时间。此外,还可以利用磷酸和过氧化氢破坏重金属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和微生物细胞,从而加速重金属污泥中有机结合态的重金属的溶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磷酸的添加量为(5g~8g)/L;和/或,所述过氧化氢的添加量为(8ml~15ml)/L。
在一些实施例中,嗜酸性硫杆菌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得到:以所述重金属污泥作为材料,添加所述底物,进行一次富集培养,至所述底物消耗完全得到嗜酸性硫杆菌,将所述嗜酸性硫杆菌作为菌种添加到另一重金属污泥中,并添加所述底物,进行二次富集培养;所述富集培养进行至少三次,得到pH在2.5以下的高浓度的嗜酸性硫杆菌。本发明方法通过对土著重金属污泥的培养驯化,获得生物淋滤培养物,无需添加纯种硫细菌或进行复杂的土著硫细菌筛选和纯培养,大大的减少了处理成本,降低了操作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淋滤反应的温度为25℃~35℃,在以上淋滤反应温度条件下,有利于各种重金属元素的溶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淋滤反应时间为1d至5d,可以是1d、2d、3d、4d、5d,有利于将大部分的重金属元素溶出到水相中,提高重金属的溶出率。
在本发明中,将重金属溶到水相后,还可以对水相处理,收集水相中的重金属。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水相中加入金属盐凝聚剂得到絮凝物,金属盐凝聚剂包括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所述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包括聚合硫酸铁。
聚合硫酸铁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各种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污泥脱水等的净化处理,但是聚合硫酸铁具有易于水解的缺点,凝聚-絮凝效果较差,絮凝架桥能力较低,而且其在淤泥中遇水容易水解,不稳定,进一步的降低聚合硫酸铁的絮凝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所述水相的体积为基准,所述金属盐凝聚剂的添加量为(5mg~150mg)/L,可以是5mg/L、10mg/L、15mg/L、20mg/L、25mg/L、30mg/L、35mg/L、40mg/L、50mg/L、60mg/L、70mg/L、80mg/L、100mg/L、120mg/L、130mg/L、140mg/L、150mg/L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添加金属盐凝聚剂的步骤中,还添加了稳定剂,稳定剂包括了皂苷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可以解决聚合硫酸铁在水中进一步水解不稳定的问题,可以大大的提高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有利于将水相中的重金属絮凝析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皂苷类化合物包括皂苷素。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盐凝聚剂和皂苷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00:(3~10),可以试试100:3、100:5、100:8、100:1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对水相中的重金属离子铁、铜、锌、铅、镉进行分离回收,分离回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水相中添加氧化剂,调节溶液pH值至1.0~1.5,然后加热并加入硫酸钠,得到黄钠铁矾沉淀和滤液A,从所述黄钠铁矾中提取铁,所述滤液A中富含铜、锌、铅、镉;
步骤2:将多孔沸石加入所述滤液A中,所述多孔沸石吸附铜、锌、铅、镉,然后过滤得到富含铜、锌、铅、镉的多孔沸石和滤液B;
步骤3:将步骤2富含铜、锌、铅、镉的多孔沸石浸泡到1-(2-羟基-5-壬苯基)乙酮肟和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的混合液中,得到富含铜、锌、镉的有机相,分离所述富含铜、锌、镉的有机相和多孔沸石,所述分离得到的多孔沸石富含铅;
步骤4: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反萃剂按照镉、锌、铜的顺序对步骤3的有机相进行选择性多级反萃,分别得到富含镉、锌、铜的反萃液;
步骤5:用醋酸铵洗脱步骤3分离得到富含铅的多孔沸石中的铅,得到醋酸铅洗涤液,从所述醋酸铅洗涤液中回收铅。
本实施例通过沉淀法先分离铁,得到富含铜、锌、铅、镉的滤液A,但是,滤液A中除了以上目标重金属铜、锌、铅、镉,还富含其他的杂质,因此,本实施例借助对重金属具有吸附作用的多孔沸石对滤液A进行吸附,后续再对多孔沸石中的重金属进行浸出处理完成各种重金属的分离。具体地,多孔沸石具有硅氧格架,在内部形成了很多孔径均匀的孔道和内表面很大的空穴,对铜、锌、铅、镉具有很强的吸附性,由此可以将以上重金属和淋滤液中的其他杂质进行分离。接着,利用1-(2-羟基-5-壬苯基)乙酮肟和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的混合液浸泡多孔沸石,将多孔沸石中的铜、锌、镉溶出到有机相中,借助分级反萃法将溶出到有机相中的铜、锌和镉进行依次分离,而经过1-(2-羟基-5-壬苯基)乙酮肟和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浸泡的多孔沸石还富含铅,此时可以滤出富含铅的多孔沸石,然后利用醋酸铵洗涤多孔沸石,利用醋酸铵和多孔沸石中的铅进行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铅。由此完成重金属污泥中的多种重金属元素铜、锌、铅、镉、铁的分离回收,而且能大大提高以上重金属离子的回收纯度和回收率。
在步骤1中,在水相中添加氧化剂,氧化剂将水相中的二价铁离子都氧化成三价铁离子,然后在pH值为1.0~1.5和加入的条件下加入硫酸钠,析出浅黄色的黄钠铁帆。本发明通过S20步骤的沉淀法提取水相中的铁元素,不仅能大量回收铁元素,还不易对水相中的其他元素造成影响,能有效提高污泥中铁元素的回收率和回收纯度。
在步骤1的一些实施例中,在85℃~95℃条件下加入硫酸钠,如此能促进硫酸钠和溶液中的三价铁离子的反应生成黄钠铁帆。
在步骤1的一些实施例中,氧化剂包括氧气,以上氧化剂易于将淋滤液A中的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使铁元素和硫酸钠反应生成黄钠铁帆,同时还不易对淋滤液A中的其他重金属元素造成影响,有利于提高污泥中铁元素的回收率和回收纯度。
在本实施例中,完成了水相中铁元素的分离回收后,得到的滤液A中除了目标重金属元素,还包含很多杂质,因此本发明将多孔沸石和多级反萃法相结合,将铅元素以及可以通过多级反萃法进行分离的铜、锌、镉吸附过来,和淋滤液中的杂质分离,接着用1-(2-羟基-5-壬苯基)乙酮肟和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的混合液将多孔沸石吸附过来的铜、锌和镉溶出到有机相中,分离有机相和多孔沸石,然后利用多级反萃法分离铜、锌、镉,并用醋酸铵洗出多孔沸石中的铅形成可溶性的醋酸铅,由此完成重金属元素铁、铜、锌、铅和镉的分离回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孔沸石的粒径范围为1.5mm~2mm,例如,可以是1.5mm、1.6mm、1.7mm、1.8mm、1.9mm、2mm等1.5mm~2mm范围中的任意一个值。多孔沸石粒径在以上范围条件下,有利于吸附大量的重金属元素。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孔沸石的孔径为0.5nm~1nm,可以是0.5nm、0.6nm、0.7nm、0.8nm、0.9nm、1nm等0.5nm~1nm范围中的任意一个值。具有以上孔径范围的多孔沸石,多孔沸石具有较大的内表面,有利于促进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孔沸石的孔隙率为70%~80%,可以是70%、72%、75%、76%、78%、79%、80%等70%~80%范围中的任意一个值。在以上孔隙率范围条件下,具有以上孔径范围的多孔沸石,多孔沸石具有较大的内表面,有利于促进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同时,也因为孔隙率较大,还有利于重金属吸附后的解吸附,有利于提高重金属的回收率。
在步骤3中,将步骤2中富含铜、锌、铅、镉的多孔沸石浸泡到1-(2-羟基-5-壬苯基)乙酮肟和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的混合液中后,可以将铜、锌、镉溶出萃取到有机相中,分离有机相和多孔沸石,则得到富含铜、锌、镉的有机相,以及富含铅的多孔沸石,再进一步对有机相中的铜、锌、镉进行多级萃取,对多孔沸石中的铅进行溶出,即可以完成各种重金属的提取,而且不易被淋滤液中的其他杂质影响。
在步骤3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1-(2-羟基-5-壬苯基)乙酮肟和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的摩尔比为2:1~4:1,例如,可以是2:1、2.5:1、3:1、3.5:1、4:1等2:1~4:1范围中的任意一个比值。在以上的摩尔比条件下,有利于将多孔沸石中大部分的铜、锌、镉溶出到有机相中。
在步骤3中,1-(2-羟基-5-壬苯基)乙酮肟和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混合溶液的添加量以浸没多孔沸石为好,这样有利于铜、锌、镉的溶出。
在步骤3中,1-(2-羟基-5-壬苯基)乙酮肟和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混合溶液对多孔沸石的浸泡时间为1d~3d,其间可以更换1-(2-羟基-5-壬苯基)乙酮肟和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混合溶液,进行多次重复浸提,收集有机相。在一些实施例中,重复浸提的次数在2次或以上。
在步骤4中,用各不同高浓度的硫酸反萃剂按照镉、锌、铜的顺序对S40的有机相进行选择性多级反萃,分别得到富含镉、锌、铜的反萃液。在一些实施例中,铜的反萃级数为2~10级;和/或,锌的反萃级数为4~10级;和/或,镉的反萃级数为4~10级。例如,镉的反萃级数可以是4级、5级、6级、7级、8级、9级、10级等;和/或,锌的反萃级数可以是4级、5级、6级、7级、8级、9级、10级等;和/或,铜的反萃级数可以是2级、3级、4级、5级、6级、7级、8级、9级、10级等。
在步骤4中,镉的反萃平衡pH控制为2.80~3.20,硫酸反萃剂的质量浓度为4~8g/L,反萃相比控制在1:1~5:1。
在步骤4中,锌的反萃平衡pH控制为1.30~1.60,硫酸反萃剂的质量浓度为10~15g/L,反萃相比控制在1:1~5:1。
在步骤4的一些实施例中,铜的反萃平衡pH控制为1.30~1.60,硫酸反萃剂的质量浓度为80~160g/L,反萃相比控制在1:1~15:1。
在步骤4的一些实施例中,铜、镉、锌的反萃都在25℃~3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可以是25℃、26℃、27℃、28℃、29℃、30℃、31℃、32℃、33℃、34℃、35℃等25℃~35℃范围中的任意一个值。
在步骤5中,用醋酸铵可以将孔沸石中的铅元素洗脱,并反应生成醋酸铅溶液,通过过滤将醋酸铅溶液和多孔沸石分离,从醋酸铅溶液中回收铅。
在一些实施例中,醋酸铵的质量浓度为15%、16%、17%、18%、19%、20%等15%~20%范围中的任意一个值,由此可以促进多孔沸石中铅元素的洗脱。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从惠州金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电镀厂中收集2组电镀污泥作为样品,分别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方法去除收集上述2组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
实施例1
S10:取电镀污泥作为材料,添加单质硫粉和硫酸亚铁作为底物,进行一次富集培养,至底物消耗完全得到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将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作为菌种添加到另一电镀污泥泥中,并继续添加上述底物,进行二次富集培养;如此重复富集培养三次,得到pH在2.5以下的高浓度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接种液。
S20:将待处理的电镀污泥和S10中的嗜酸性硫杆菌接种液混合置于生物淋滤池中,并按照每升电镀污泥添加5g的单质硫粉、30g的硫酸亚铁,5g~15g的吐温80,5g~8g的磷酸和8ml~15ml的过氧化氢,搅拌均匀,在25℃~35℃条件下进行生物淋滤至pH降低到2.5以下,持续淋滤3d至5d,将重金属污泥中的重金属溶出到水相中。
S30:在S20中的水相中按照50mg/L的添加量来添加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并按照聚合硫酸铁和皂苷素的质量比为100:(3~10)来添加皂苷素,絮凝水相中的重金属。
实施例2
实施例2参照实施例1的处理步骤得到含有重金属的水相,然后通过以下步骤对水相中的重金属元素铁、铜、锌、铅、镉进行分离回收:
步骤1:将水相收集到铁回收池中,在铁回收池中通入氧气作为氧化剂,调节溶液pH值至1.0~1.5,然后加热到85℃~95℃,加入硫酸钠,搅拌充分反应得到黄钠铁矾沉淀和滤液A,分离滤液A和黄钠铁帆,滤液A中富含铜、锌、铅、镉。
步骤2:收集滤液A到具有多孔沸石的吸附池中,滤液A完全浸没多孔沸石,并超出多孔沸石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浸泡3d~5d天,中途翻动1~3次多孔沸石,然后过滤得到吸附了铜、锌、铅、镉的多孔沸石和滤液B。
步骤3:将步骤2富含铜、锌、铅、镉的多孔沸石置于浸出池中,按照1-(2-羟基-5-壬苯基)乙酮肟和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摩尔比2:1来配制混合液,将混合液加入到浸出池中,该混合液完全浸没多孔沸石,并超出多孔沸石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浸泡24h,中途搅拌一次,得到富含铜、锌、镉的有机相和富含铅的多孔沸石,分离有机相和多孔沸石。
步骤4:收集步骤3的有机相到多级反萃池,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反萃剂按照镉、锌、铜的顺序对S40的有机相进行选择性多级反萃,分别得到富含镉、锌、铜的反萃液。
其中,对镉的反萃步骤如下:在镉回收池中将有机相和硫酸反萃剂混合,在恒温30℃条件下进行搅拌,待萃取反应达到平衡后,将两相混合物静置分相,反萃条件如下:相比(O/A)为5:1,反萃平衡pH为4.00,硫酸反萃剂的质量浓度为2g/L,混合反应时间为30min,搅拌速率为500rpm,静置分相时间为10min。
对锌的反萃步骤如下:在锌回收池中将完成镉反萃后的有机相和硫酸反萃剂混合,在恒温3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待萃取反应达到平衡后,将两相混合物静置分相。反萃条件如下:相比(O/A)为1∶1,硫酸反萃剂的浓度为15g/L,反萃平衡pH为1.50,混合反应时间为30min,搅拌速率为500rpm,静置分相时间10min。
对铜的反萃步骤如下:在铜回收池中将完成镉和锌的反萃后的有机相和硫酸反萃剂混合,在恒温30℃条件下进行搅拌,待萃取反应达到平衡后,将两相混合物静置分相,反萃条件如下:相比(O/A)为10∶1,硫酸反萃剂的浓度为180g/L,混合反应时间为30min,搅拌速率为400rpm,静置分相时间为10min。
步骤5:收集步骤4的多孔沸石到铅回收池,添加质量浓度为15%的醋酸铵,利用醋酸铵洗脱多孔沸石中的铅,得到醋酸铅洗涤液,过滤收集该醋酸铅洗涤液,并从中回收铅。
性能测试
测定实施例1、实施例2中处理前电镀污泥中铁、铜、锌、铅、镉的含量,并测定电镀污泥经过处理并收集水相后余下的残渣中铁、铜、锌、铅、镉的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重金属污泥、表面活性剂和淋滤剂置于生物淋滤池中进行淋滤反应直至pH降低到2.5以下,将重金属溶出到水相;
所述淋滤剂包括嗜酸性硫杆菌和底物,所述底物包括单质硫粉和硫酸亚铁;
收集所述水相中的重金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嗜酸性硫杆菌包括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单质硫粉的添加量为(5g~10g)/L;
和/或,所述硫酸亚铁的添加量为(30g~5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滤剂中还含有磷酸和过氧化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的添加量为(5g~8g)/L;和/或,所述过氧化氢的添加量为(8ml~15m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嗜酸性硫杆菌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得到:以所述重金属污泥作为材料,添加所述底物,进行一次富集培养,至所述底物消耗完全得到嗜酸性硫杆菌,将所述嗜酸性硫杆菌作为菌种添加到另一以所述的重金属污泥中,并添加所述底物,进行二次富集培养;所述富集培养进行至少三次,得到pH在2.5以下的高浓度的嗜酸性硫杆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滤反应时间为1d至5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滤反应的温度为25℃~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集水相中的重金属的步骤中,在所述水相中加入金属盐凝聚剂得到絮凝物,所述金属盐凝聚剂包括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所述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包括聚合硫酸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添加金属盐凝聚剂的步骤中,还添加稳定剂,所述稳定性包括皂苷类化合物。
CN202410094135.2A 2024-01-23 2024-01-23 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76584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4135.2A CN117658402A (zh) 2024-01-23 2024-01-23 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4135.2A CN117658402A (zh) 2024-01-23 2024-01-23 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8402A true CN117658402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86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4135.2A Pending CN117658402A (zh) 2024-01-23 2024-01-23 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58402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9081A (zh) * 2016-05-31 2016-08-17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污泥生物处理的专用营养剂及其生产方法
US20220055042A1 (en) * 2017-12-27 2022-02-24 Locus Ip Company, Llc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extracting minerals and metals from or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9081A (zh) * 2016-05-31 2016-08-17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污泥生物处理的专用营养剂及其生产方法
US20220055042A1 (en) * 2017-12-27 2022-02-24 Locus Ip Company, Llc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extracting minerals and metals from or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IRO YOSHIZAKI等: "Principle and Process of Heavy Metal Removal from Sewage Sludg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34, no. 8, 16 March 2000 (2000-03-16), pages 1572 - 1575 *
张晶: "生物淋滤去除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no. 02, 15 February 2015 (2015-02-15), pages 027 - 74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Improvement of sludge dewaterability and removal of sludge-borne metals by bioleaching at optimum pH
RU2178391C2 (ru)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воды, содержащей ионы тяжелых металлов
CN106927547B (zh) 一种磁性铁基材料还原破络去除络合态重金属的方法
CN102295359B (zh) 一种深井聚磺泥浆钻井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6834699B (zh) 一种含铜污泥无害化处理及高值化利用的方法
CN101497942A (zh) 污泥中重金属铜的生物沥浸-溶剂萃取-电积回收方法
CN104862250B (zh) 一种嗜酸铁氧化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4757A (zh) 一种用于处理含砷废水的工艺
CN103451437B (zh) 一种含铜镍钴有价金属泥渣的回收利用方法
CN110129227B (zh) 一种用于去除工业废水污泥中重金属的混合菌剂及其应用
CN107352767A (zh) 一种生物淋滤强化剂及去除污泥重金属的方法
CN117658402A (zh) 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CN117049736A (zh) 一种普鲁士蓝钠离子正极材料生产废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17660766A (zh) 污泥中重金属萃取回收方法及系统
JP2024052508A (ja) バナジウム電解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応用
CN102923910B (zh) 天然气行业高浓度废水的高效深度处理工艺
CN112680600B (zh) 一种从海绵铜渣中生物氧化回收铜和富集贵金属的工艺
Molaei et al. A study of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DSMZ 583 adaptation to heavy metals
CN110028141B (zh) 一种污水中抗性基因深度处理方法
CN108057425B (zh) 一种污水处理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21835A (zh) 一种基于萃取-沉淀结合高效除钼的方法
CN113981242A (zh) 一种利用活性剂在氯化镍溶液中进行置换沉铜的方法
CN110819806A (zh) 一种从提锗后液中制备硫酸铁锌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RU2337156C1 (ru) Способ чанового бактериального выщелачивания сульфидсодержащих продуктов
CN110877927A (zh) 一种沉钒废水处理系统、方法及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