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2841A - 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2841A
CN117652841A CN202211027064.1A CN202211027064A CN117652841A CN 117652841 A CN117652841 A CN 117652841A CN 202211027064 A CN202211027064 A CN 202211027064A CN 117652841 A CN117652841 A CN 117652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late
cooling
cooking apparatus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70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骁
刘智
黄志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270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528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52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28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烹饪设备具有进风区、导风区和出风区,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区、所述导风区、所述出风区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连通,所述进风区具有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电机;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两侧,并由所述前面板向所述电机延伸;所述出风区包括冷却室和电器室,所述冷却室和所述电器室通过分隔板隔开,将冷却室的冷风通过分隔板的通风口通入电器室,使冷空气遍及电器室内的所有电器元件,提高了冷却室内部电器元件的冷却效果,通过在进风区设置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增加空气流向电机表面的流量,提高了电机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烹饪设备,由于冷空气无法遍及烹饪设备内部所有的电器元件,导致电器元件冷却效果较差,容易导致电器元件老化和使用寿命降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设备以提高电器元件的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烹饪设备的电器元件冷却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技术方案的构思如下:
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烹饪设备具有进风区、导风区和出风区,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区、所述导风区、所述出风区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连通,所述进风区具有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电机,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两侧,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由所述前面板向所述电机延伸,所述出风区包括连通所述导风区的冷却室和连通所述出风口的电器室,所述冷却室和所述电器室通过分隔板隔开。
其中,所述烹饪设备还具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
外盖板,包括侧盖板、底盖板和后盖板;
隔热板,所述外盖板罩设所述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包括隔热侧板;
所述导风区具有第三导流板,所述第三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烹饪腔两侧的所述侧盖板和所述隔热侧板之间,所述第三导流板和所述底盖板之间具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进风区连通,所述分隔板和所述后盖板之间具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冷却室连通。
其中,所述第三导流板包括引流板和弯折板,所述引流板由所述前面板向所述分隔板延伸,所述弯折板位于所述引流板靠近所述分隔板的一端,所述弯折板位于所述引流板和所述分隔板之间。
其中,所述进风区还具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设置于所述电机与所述后盖板之间。
其中,所述冷却室具有冷却组件和滤波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第一冷却主体、第二冷却主体和冷却电机,所述冷却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主体和所述第二冷却主体之间,所述滤波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却室靠近所述第二流道的一侧。
其中,所述分隔板具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一冷却主体的排风口相对应,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第二冷却主体的排风口相对应。
其中,所述电器室具有磁控管和变压器,所述磁控管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风口背向所述第一冷却主体的一侧,所述变压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风口背向所述第二冷却主体的一侧,所述变压器和所述磁控管之间具有第三流道。
其中,所述电器室还具有炉灯组件,所述炉灯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流道靠近所述前面板的一端。
其中,所述电器室还具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变压器远离所述磁控管的一侧。
其中,所述变压器与所述分隔板之间具有第四导流板,所述第四导流板由所述第二通风口向所述控制板延伸,所述第四导流板与位于其远离所述磁控管的一侧的所述侧盖板之间具有第四流道。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前面板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烹饪设备具有进风区、导风区和出风区,出风区包括冷却室和电器室,进风口、进风区、导风区、冷却室、电器室和出风口依次连通,在进风区设置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分流板,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分流板相互配合,将空气引导以及分流至烹饪腔两侧的导风区,导风区位于烹饪腔两侧的侧盖板和隔热侧板之间以及分隔板与后盖板之间;通过在侧盖板和隔热侧板之间设置第三导流板,使第三导流板与底盖板之间形成第一流道,分隔板和后盖板之间形成第二流道,在第三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下,空气从进风区沿着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流至冷却室,增加了流入冷却室的空气流量。
进一步地,电机设置于进风区,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位于进风口的两侧,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由前面板向电机延伸,增加空气流向电机表面的流量,提高了电机的冷却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另外,出风区包括连通导风区的冷却室和连通出风口的电器室,冷却室与第二流道连通,冷却室和电器室通过分隔板隔开,冷却室具有第一冷却主体和第二冷却主体,分隔板具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由于磁控管和变压器工作时能耗和温度高,因此,磁控管设置于第一通风口背向第一冷却主体的一侧,变压器设置于第二通风口背向第二冷却主体的一侧,保证了磁控管和变压器的整体散热,避免磁控管和变压器过热损坏;冷却室具有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使冷空气遍及电器室内的所有电器元件,提高了冷却室内部的电器元件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所提供的烹饪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所提供的烹饪设备的部分结构的正视图;
图3是本申请所提供的烹饪设备部分结构隐藏顶盖板结构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所提供的烹饪设备部分结构隐藏顶盖板结构和侧盖板结构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所提供的烹饪设备部分结构隐藏底盖板结构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所提供的烹饪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所提供的烹饪设备的部分结构的正视图;图3是本申请所提供的烹饪设备部分结构隐藏顶盖板结构后的立体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1000,烹饪设备1000具有烹饪腔10。烹饪设备1000包括外盖板20,外盖板20可以为烹饪设备1000的外壳,位于烹饪设备1000最外侧。外盖板20包括侧盖板21、底盖板22、后盖板23、顶盖板24和前盖板25。烹饪设备1000还包括隔热板30。外盖板20罩设隔热板30。隔热板30包括隔热侧板31、隔热底板32、隔热后板33和隔热顶板34。隔热侧板31、隔热底板32、隔热后板33和隔热顶板34共同围成了烹饪腔10。隔热板30位于外盖板20和烹饪腔10之间。隔热板30可以减少烹饪腔10中的热量向进风区50和出风区60中的电器元件传递,避免电器元件受到烹饪腔10的热量的影响而导致过热损坏,同时,隔热板30具有保温作用,使热量尽可能留在烹饪腔10内,减少热量损耗。
隔热板30和外盖板20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可以在隔热板30和外盖板20之间设置驱动烹饪设备1000工作的电器元件以及设置为烹饪腔10提供能量的电器元件。隔热板30和外盖板20之间具有供空气流通的流道。侧盖板21和隔热侧板31设置于烹饪设备1000的左右两侧。底盖板22和隔热底板32设置于烹饪设备1000下侧。后盖板23和隔热后板33设置于烹饪设备1000后侧。顶盖板24和隔热顶板34设置于烹饪设备1000上侧。
烹饪设备1000还包括前面板40。前面板40设置于烹饪设备1000的正前方。前面板40与外盖板20固定连接,前面板40与隔热板3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前面板40位于烹饪腔10远离隔热后板33的一侧。前面板40与隔热后板33相对设置。前面板40具有进风口40a和出风口40b。进风口40a位于底盖板22和隔热底板32之间。出风口40b位于顶盖板24和隔热顶板34之间。前面板40还具有开口部40c,开口部40c设置于进风口40a和出风口40b之间,进风口40a位于开口部40c下方,出风口40b位于开口部40c上方。开口部40c与烹饪腔10连通,开口部40c为烹饪腔10的开口。
进风口40a和出风口40b由多个气孔从前面板40的右侧遍及左侧而形成,进风口40a的气孔可以呈一排或多排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40a的多个气孔的排数可以为一排、两排、三排、四排或者五排,进风口40a的多个气孔的大小随排数的增多而减小。进风口40a的多个气孔呈多排分布可以增加空气流量,以提高电器元件的散热效率。出风口40b的多个气孔可以呈一排或多排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40b的气孔的排数可以为一排、两排、三排、四排或者五排,出风口40b的多个气孔的大小随排数的增多而减小。出风口40b的多个气孔呈多排分布可以提高高温空气排出的速度,提高电器元件的散热效率,增强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保证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
进风口40a和出风口40b的多个气孔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于前面板40,气孔可以为矩形孔、圆形孔或者多边形孔等,在本申请中不做具体限制。进风口40a和出风口40b的多个气孔可以呈阵列排布,阵列排布不仅可以提高流入或者排出的空气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而且还可以提高空气流入或排出的速度,提升了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进风口40a的多个气孔中设置单向阀,用于减小外部空气的进气阻力以增加外部空气的进气量,增强了进气效果,另外,为进风口40a的多个气孔设置单向阀,可以避免流入烹饪设备1000的空气通过进风口40a倒流退回外部环境。可以在出风口40b的多个气孔中设置单向阀,不仅可以增加高温空气排出的速度,而且可以避免排出的高温空气通过出风口40b倒流退回烹饪设备1000,保证了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4至图5,图4是本申请所提供的烹饪设备部分结构隐藏顶盖板结构和侧盖板结构后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所提供的烹饪设备部分结构隐藏底盖板结构后的俯视图;其中,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为空气流动的方向。烹饪设备1000具有进风区50、导风区70和出风区60。出风区60包括连通导风区70的冷却室61和连通出风口40b的电器室62。冷却室61和电器室62通过分隔板63隔开。进风区50位于底盖板22和隔热底板32之间,导风区70位于侧盖板21和隔热侧板31之间以及位于分隔板63和后盖板23之间,出风区60位于顶盖板24和隔热顶板34之间。进风区50和出风区60相对设置,导风区70相对设置于进风区50和出风区60的两侧且位于进风区50和出风区60之间。进风口40a、进风区50、导风区70、出风区60和出风口40b依次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区50与出风区60所在的位置可以互换,导风区70可以同时与出风区60和进风区50调换位置。但是,进风区50、导风区70和出风区60调换位置后必须满足一定条件,也就是,进风区50和出风区60相对设置,导风区70相对设置于进风区50和出风区60的两侧且位于进风区50和出风区60之间。当进风区50位于烹饪腔10的上侧时,出风区60位于烹饪腔10的下侧,导风区70位于烹饪腔的10的左侧和右侧。当进风区50位于烹饪腔10的右侧时,出风区60位于烹饪腔10的左侧,导风区70位于烹饪腔10的上侧和下侧。当进风区50位于烹饪腔10的左侧时,出风区60位于烹饪腔10的右侧,导风区70位于烹饪腔10的上侧和下侧。在这些应用场景下,可以增加风扇等气流驱动装置以实现空气流动。
出风区60包括连通导风区70的冷却室61和连通出风口40b的电器室62。冷却室61和电器室62通过分隔板63隔开。进风区50通过进风口40a与外界连通,导风区70与进风区50连通,冷却室61与导风区70连通,电器室62通过出风口40b与外界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区50位于烹饪设备1000下方,出风区60位于烹饪设备1000上方,出风区60由侧盖板21的上部、后盖板23的上部、隔热顶板34、顶盖板24以及前盖板25相互配合而形成,冷却室61和电器室62中的电器元件设置于隔热顶板34的上方,其中,前盖板25设置于前面板40远离出风区的一侧,前面板40依次连通进风区50、烹饪腔10和出风区60。
烹饪设备1000还包括门体11。门体11上设置有把手。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盖板25上设置有按键,用于控制烹饪设备1000的状态或调节烹饪设备1000的功能。门体11大致呈矩形的板状结构。门体11可启闭式设置于前面板40的开口部40c。可以将门体11设置为下拉式门体、侧拉式门体或者抽屉式门体。门体11位于出风口40b的下侧,前盖板25位于出风口40b的上侧。出风口40b位于门体11和前盖板25之间。出风口40b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便于电器室62中的高温空气通过出风口40b顺利排出。门体11远离前盖板25的一侧与前面板40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使进风口40a暴露于外界环境,便于外界空气通过进风口40a流入进风区50。
进风区50具有第一导流板51、第二导流板52、分流板54和电机53。第一导流板51、第二导流板52和分流板54的材质选自耐高温塑料或者金属合金等。电机53为烹饪设备1000的转盘驱动电机,电机53在工作时功耗大,容易发热,因此,需要对电机53进行散热,以提高电机53的工作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第一导流板51和第二导流板52位于进风口40a的两侧。第一导流板51和第二导流板52由前面板40向电机53延伸,使得第一导流板51和第二导流板52之间的距离从前面板40沿电机53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即第一导流板51和第二导流板52均从进风口40a的两侧向电机53倾斜,第一导流板51和第二导流板52沿后盖板23方向的延长线具有交点。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板51和第二导流板52,增加了流入电机53的空气流量,增加了气流对电机53的冷却效果,提高了电机53的工作安全性、稳定性,保证了电机53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53靠近前面板40的一侧可以设置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可以为离心风扇,冷却风扇可以驱动外界环境的空气从进风口40a流入进风区50,流入进风区50的空气在第一导流板51和第二导流板52的导流作用下向电机53流动,增加流向电机53表面的空气流量,提高了电机53的散热效果。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利于降低电机53的功耗,更加节能环保。通过设置冷却风扇,大大提高进气效率,避免电机53因过热而损坏,提高了电机53的使用寿命和烹饪设备1000的使用安全性。
进风区50还具有分流板54,分流板54设置于电机53与后盖板23之间。分流板54包括第一分流板541和第二分流板542。第一分流板541所在的平面和第二分流板542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夹角。第一分流板541和第二分流板542靠近电机53的一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远离电机53的一端相对设置于后盖板23的左右两侧,也即第一分流板541和第二分流板542由后盖板23向电机53延伸,第一分流板541和第二分流板542靠近电机53的一端相交。第一分流板541和第二分流板542为斜面,可以阻挡空气继续向后盖板23流动,以引导空气分流至烹饪腔10左右两侧的导风区70。第一导流板51、第二导流板52和分流板54相互配合,将气流引导至烹饪腔10左右两侧的导风区70。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区70具有第三导流板71。第三导流板71设置于烹饪腔10两侧的侧盖板21和隔热侧板31之间。第三导流板71从前面板40沿着后盖板23的方向延伸并向分隔板63弯折,且第三导流板71由前面板40向分隔板63倾斜,第三导流板71与底盖板22之间的距离从前面板40沿着后盖板23的方向逐渐增大。通过设置第三导流板71,以形成第一流道70a和第二流道70b。第三导流板71由前面板40向分隔板倾斜,可以使第一流道70a和第二流道70b内的空气稳定、均匀地流动至出风区60的冷却室61,保证了流入冷却室61的气流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第三导流板71包括引流板711和弯折板712。引流板711由前面板40向分隔板63延伸,以将进风区50的空气引导至冷却室61。弯折板712位于引流板711靠近分隔板63的一端,弯折板712位于引流板711和分隔板63之间,可以引导空气沿预定的流道流动。第三导流板71和底盖板22之间具有第一流道70a,第一流道70a与进风区50连通,分隔板63和后盖板23之间具有第二流道70b,第二流道70b与冷却室61连通。利用第三导流板71的导流作用引导空气从进风区50沿着第一流道70a和第二流道70b流入冷却室61。
前面板40具有进风口40a和出风口40b。烹饪设备1000具有进风区50、导风区70和出风区60。出风区60包括冷却室61和电器室62。进风口40a、进风区50、导风区70、冷却室61、电器室62和出风口40b依次连通。在进风区50设置第一导流板51、第二导流板52和分流板54,第一导流板51、第二导流板52和分流板54相互配合,将空气引导以及分流至烹饪腔10两侧的导风区70。导风区70位于烹饪腔10两侧的侧盖板21和隔热侧板31之间以及分隔板63与后盖板23之间。通过在侧盖板21和隔热侧板31之间设置第三导流板71,使第三导流板71与底盖板22之间形成第一流道70a,分隔板63和后盖板23之间形成第二流道70b。在第三导流板71的导流作用下,空气从进风区50沿着第一流道70a和第二流道70b流入出风区60的冷却室61,增加了流入冷却室61的空气流量。流入冷却室61的空气经过冷却后流入电器室62,流入电器室62的冷空气对电器室62内的电器元件进行冷却,最后通过出风口40b排出。
冷却室61具有冷却组件611和滤波组件612。滤波组件612设置于冷却室61靠近第二流道70b的一侧。冷却室61左右两侧均靠近第二流道70b,滤波组件612设置于冷却室61左右两侧的任一侧,也就是滤波组件612设置于冷却组件611左右两侧的任一侧,只要滤波组件612靠近第二流道70b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冷却组件611主要起循环作用和冷却作用。冷却组件611不仅可以驱动进风区50内的热空气沿着第一流道70a和第二流道70b流动至出风区60,而且可以促进隔热板30和外盖板20之间的温度分布均匀。当烹饪设备1000处于工作状态时,冷却组件611也随之进入开启状态。冷却组件611用于将进风区50的空气通过第一流道70a和第二流道70b吸入冷却室61。由于滤波组件612设置于冷却组件611左右两侧的任一侧,也即滤波组件612设置于冷却室61的入风口。因此,流入冷却室61的空气可以对滤波组件612进行降温,滤波组件612利用位于冷却室61的入风口位置优势,保证了降温效果。
冷却组件611可以抽吸空气,也可以对流入冷却室61的空气进行冷却,还可以将经过冷却之后的冷空气吹入电器室62。由于经过冷却组件611冷却后的气体被排入电器室62,因此,进风区50、导风区70和冷却室61均处于负压状态。烹饪设备1000外部的空气在进风区50、导风区70和冷却室61的负压状态以及冷却组件611的吸风作用下,驱动外界空气从进风口40a流入进风区50,流入进风区50的空气经过进风区50的第一导流板51、第二导流板52和分流板54的导流和分流作用流入导风区70,在第三导流板71的导流作用下,空气从进风区50沿着第一流道70a和第二流道70b流入出风区60的冷却室61,随后经过冷却组件611进行冷却后排入电器室62,经过冷却组件611冷却后的冷空气将对电器室62内的电器元件进行降温,最后通过出风口40b排出,如此循环进行。经过冷却组件611冷却后的冷空气将对电器室62内的电器元件进行降温,为电器元件进行降温后的冷空气经过热传递即会变成热空气,由于热空气相较于冷空气密度和气压较小,后流入电器室62的冷空气将会推动电器室62内的热空气,从而使热空气从出风口40b排出。
通过设置冷却组件611将空气冷却后排入电器室62,电器室62中的电器元件将热量传导给冷空气,冷空气将变成高温空气,利用冷却后的空气对电器室62内的电器元件进行降温,电器室62依靠空气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形成自然循环的原理,促使高温空气从出风口40b排出,使得进风区50、导风区70、冷却室61和电器室62均处于负压状态。因此,进风区50不设置吸风用的冷却风扇,也可以保证外部空气的进气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在进风区50设置吸风用的冷却风扇,也可以取消吸风用的冷却风扇的设置,进风区50是否需要设置吸风用的冷却风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组件611包括第一冷却主体6111、第二冷却主体6112和冷却电机6113。冷却电机6113设置于第一冷却主体6111和第二冷却主体6112之间。冷却电机6113用于驱动空气流动至第一冷却主体6111和第二冷却主体6112,以形成流至电器室62的冷空气。第一冷却主体6111的入风口设置于第一冷却主体6111远离冷却电机6113的一端,第二冷却主体6112的入风口设置于第二冷却主体6112远离冷却电机6113的一端,也就是第一冷却主体6111和第二冷却主体6112都是从端部进风。由于第一冷却主体6111和第二冷却主体6112远离冷却电机6113的一端的端部靠近冷却室61的入风口,因此,保证了流入第一冷却主体6111和第二冷却主体6112的空气流量。第一冷却主体6111的排风口设置于第一冷却主体6111靠近分隔板613的一侧,第二冷却主体6112的排风口设置于第二冷却主体6112靠近分隔板613的一侧,也就是第一冷却主体6111和第二冷却主体6112都是从侧面排风。
由于电器室62内部的电器元件在工作工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电器元件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会使电器元件因过热而损坏,进而影响烹饪设备1000的使用时寿命。因此,需要对电器室62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板63具有第一通风口63a和第二通风口63b。第一通风口63a与第一冷却主体6111的排风口相对应,第一冷却主体6111排出的冷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口63a流入电器室62。第二通风口63b与第二冷却主体6112的排风口相对应,第二冷却主体6112排出的冷空气通过第二通风口63b流入电器室62。第一通风口63a和第二通风口63b可以为网孔状结构。第一通风口63a和第二通风口63b具有单向流动结构,也就是设置有单向阀,不仅可以提高冷空气流入电器室62的速度,而且可以避免流入电器室62的冷空气倒流退回冷却室61,增加流入电器室62的空气流量,保证了电器室62内部的电器元件的冷却效果。
冷却组件611可以为涡流风机,涡流风机可以实现端部进风,侧面出风,因此,可以满足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需求。冷却组件611在工作工程中,通过两端进风,增加了流入冷却组件611的空气流量,通过两侧排风,增加了流入电器室62的空气流量,保证了电器室62内部的电器元件的冷却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组件611也可以为贯流风机或者离心风机等。
电器室62具有磁控管621和变压器622。由于磁控管621和变压器622作为烹饪设备1000的主要功率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更大,对散热的要求也更高。因此,磁控管621设置于第一通风口63a背向第一冷却主体6111的一侧,也就是,磁控管621所在位置正对第一通风口63a。变压器622设置于第二通风口63b背向第二冷却主体6112的一侧,也就是,变压器622所在位置正对第二通风口63b。由于第一通风口63a和第一冷却主体6111的排风口相对应,第一冷却主体6111排出的冷风通过第一通风口63a流入电器室62,第二通风口63b和第二冷却主体6112的排风口相对应,第二冷却主体6112排出的冷风通过第二通风口63b流入电器室62,因此,保证了第一冷却主体6111和第二冷却主体6112产生的冷空气流入电器室62的概率。磁控管621所在位置正对第一通风口63a,变压器622所在位置正对第二通风口63b,将会有充足的冷空气流过磁控管621和变压器622的表面,从而对磁控管621和变压器622进行降温,提高了磁控管621和变压器622冷却效果,保证了磁控管621和变压器622的使用寿命。变压器622和磁控管621之间具有第三流道62a。流入第三流道62a的冷空气可以对磁控管621和变压器622靠近第三流道62a的侧面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了磁控管621和变压器622的散热效果。
电器室62还具有炉灯组件623,炉灯组件623设置于第三流道62a靠近前面板40的一端。炉灯组件623所在位置正对第三流道62a。因此,沿着第三流道62a流动的冷空气可以对炉灯组件623进行降温。在一些实施例中,炉灯组件623设置于烹饪腔10中轴线位置,保证了烹饪腔10内部食物的照明效果。
电器室62还具有控制板624,由于控制板624在工作过程中相较于磁控管621和变压器622产生的热量较少,因此,控制板624设置于变压器622远离磁控管621的一侧。磁控管621与分隔板63之间具有第四导流板625,第四导流板625由第二通风口63b向控制板624延伸,从第二通风口63b流入的冷空气沿着第四导流板625流向控制板624,以对控制板624进行冷却,保证了控制板624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第四导流板625与远离磁控管621的一侧的侧盖板21之间具有第四流道62b,也就是第四导流板625与远离磁控管621的一侧的侧盖板21相互配合形成了第四流道62b,从第二通风口63b流入的冷空气沿着第四导流板625遍及控制板624,解决了因控制板624面积过大,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电器室62还具有导气件626,导气件626设置于炉灯组件623远离控制板624的一侧,导气件626紧挨着前面板40,电器室62通过导气件626与烹饪腔10相连通。当烹饪设备1000处于工作状态时,烹饪腔10内的蒸汽通过导气件626流入电器室62,随后通过出风口40b排出烹饪设备1000,从而使烹饪腔10处于负压状态,同时,外部空气会通过烹饪设备1000的门体11与前面板40的开口部40c之间的缝隙进入烹饪腔10,如此循环进行。导气件626紧挨着前面板40,便于烹饪腔10内的蒸汽顺利通过出风口40b排出,同时,避免了从烹饪腔10排入电器室62的高温蒸汽接触电器元件而干扰电器元件的散热。
流入电器室62的冷空气主要沿着第三流道62a、第四流道62b流动,流入电器室62的冷空气还可以沿着顶盖板24和隔热顶板34之间的空隙流动,使冷空气遍及电器室内的所有电器元件,流入电器室62的冷空气流过电器元件后,携带电器元件的热量从出风口40b排出,保证了设置于电器室62内的电器元件的冷却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器室62靠近前面板40的一侧还可以具有引流风扇,以引导电器室62内的空气向着出风口40b流动,避免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紊流或者涡流,导致空气流动不畅,从而影响冷却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盖板23和隔热后板33之间具有热风组件627以及用于对热风组件627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628。在烹饪设备1000工作期间,热风组件627也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由于热风组件627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避免热风组件627长时间工作导致高温损坏,因此,需要安装散热装置628以对热风组件627进行散热,提高了热风组件627的使用寿命和烹饪设备1000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设备1000至少为烤箱、蒸箱、微波炉、蒸烤一体机、微蒸烤一体机或者炸烤箱。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烹饪设备具有进风区、导风区和出风区,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区、所述导风区、所述出风区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连通,所述进风区具有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电机;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两侧,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由所述前面板向所述电机延伸;所述出风区包括连通所述导风区的冷却室和连通所述出风口的电器室,所述冷却室和所述电器室通过分隔板隔开,将冷却室的冷风通过分隔板的通风口通入电器室,使冷空气遍及电器室内的所有电器元件,提高了冷却室内部电器元件的冷却效果,通过在进风区设置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增加空气流向电机表面的流量,提高了电机的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具有进风区、导风区和出风区,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区、所述导风区、所述出风区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连通,所述进风区具有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电机,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两侧,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由所述前面板向所述电机延伸,所述出风区包括连通所述导风区的冷却室和连通所述出风口的电器室,所述冷却室和所述电器室通过分隔板隔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具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
外盖板,包括侧盖板、底盖板和后盖板;
隔热板,所述外盖板罩设所述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包括隔热侧板;
所述导风区具有第三导流板,所述第三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烹饪腔两侧的所述侧盖板和所述隔热侧板之间,所述第三导流板和所述底盖板之间具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进风区连通,所述分隔板和所述后盖板之间具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冷却室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流板包括引流板和弯折板,所述引流板由所述前面板向所述分隔板延伸,所述弯折板位于所述引流板靠近所述分隔板的一端,所述弯折板位于所述引流板和所述分隔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区还具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设置于所述电机与所述后盖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具有冷却组件和滤波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第一冷却主体、第二冷却主体和冷却电机,所述冷却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主体和所述第二冷却主体之间,所述滤波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却室靠近所述第二流道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具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一冷却主体的排风口相对应,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第二冷却主体的排风口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室具有磁控管和变压器,所述磁控管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风口背向所述第一冷却主体的一侧,所述变压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风口背向所述第二冷却主体的一侧,所述变压器和所述磁控管之间具有第三流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室还具有炉灯组件,所述炉灯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流道靠近所述前面板的一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室还具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变压器远离所述磁控管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与所述分隔板之间具有第四导流板,所述第四导流板由所述第二通风口向所述控制板延伸,所述第四导流板与位于其远离所述磁控管的一侧的所述侧盖板之间具有第四流道。
CN202211027064.1A 2022-08-25 2022-08-25 烹饪设备 Pending CN1176528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7064.1A CN117652841A (zh) 2022-08-25 2022-08-25 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7064.1A CN117652841A (zh) 2022-08-25 2022-08-25 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2841A true CN117652841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77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7064.1A Pending CN117652841A (zh) 2022-08-25 2022-08-25 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5284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6973B2 (en) Cooking appliance
CN110179324B (zh) 烹饪装置
KR101076147B1 (ko) 유도가열 조리기
WO2023020200A1 (zh) 风扇座、风道组件及烹饪器具
WO2021239119A1 (zh) 家用电器
CN110464199B (zh) 烹饪设备及其煲体
KR20200072702A (ko) 냉각 시스템을 구비한 조리장치
CN112377957A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JP7274848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17652841A (zh) 烹饪设备
CN110848765A (zh) 抽屉式微波炉
CN214804103U (zh) 烹饪器具
CN112741500B (zh) 风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2754313B (zh) 风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2361397B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系统
WO2017206240A1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
CN211695025U (zh) 抽屉式微波炉
CN112393281A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WO2022100117A1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KR200343492Y1 (ko) 오븐의 배기와 냉각 구조
CN111588280A (zh) 家用电器
CN220870941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0493794U (zh) 烤箱
CN216409065U (zh) 用于烟机的制冷装置和烟机
CN114601324B (zh) 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