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42279A - 成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成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42279A
CN117642279A CN202180100590.3A CN202180100590A CN117642279A CN 117642279 A CN117642279 A CN 117642279A CN 202180100590 A CN202180100590 A CN 202180100590A CN 117642279 A CN117642279 A CN 117642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base material
groove
seal
raw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1005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启将
平山宏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oku In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oku In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oku In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oku In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42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422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1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by means of granular or plastic material, or fl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9/00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 B29C69/02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of moulding techniques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16J15/10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 F16J15/10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 F16J15/1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homogeneo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与基材的凹凸部交叉的方向上成型密封件时,能够减少基材的破损、变形的成型方法。具备:预成形工序,在橡胶原料不交联的温度下,在具有注入橡胶原料的槽(462)的型腔板(410),向槽(462)注入橡胶原料;以及硫化成型工序,将基材(300)夹持在槽(462)中注入橡胶原料的型腔板(410)与模具(420)之间,并且在橡胶原料交联的温度下,将橡胶原料作为密封件(172)成型于基材(300),模具(420)在观察从成型有密封件(172)的位置开始向与密封件(172)延伸的Y方向大致正交的X方向离开给定距离的位置处的剖面时,至少基材(300)的与凹部(334)及凸部(332)对置的面(422)是平面。

Description

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密封件成型于基材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在金属、树脂或者纸等基材上成型橡胶等密封件的成型方法。图10是以往进行传递成型的成型机1000的剖视图,图10的(a)是示出在成型机1000的筒1022中装入橡胶原料1050的状态的图,图10的(b)是示出在成型机1000中进行合模(mold closing)及橡胶原料1050的注塑的状态的图。成型机1000具有热板1010、1012、以及模具1020、1032。模具1020具有装入橡胶原料1050的筒1022、用于在基材1040上成型密封件的槽1026、以及用于将橡胶原料1050向槽1026注塑的浇口1024。模具1032具有用于配置基材1040的凹部1033。成型机1000在装入橡胶原料1050以及配置基材1040后,通过合模对橡胶原料1050施加例如1MPa~200MPa的压力(下面,称为注塑压),向槽1026注塑(注入)橡胶原料1050。成型机1000通过由热板1010产生的例如80℃~220℃的热使橡胶原料1050交联,由此在隔板等基材1040上成型密封件。
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燃料电池用单元的隔板、硬盘驱动器中的顶盖等的密封垫片一体型板的制造方法。另外,基材上不仅具有平板,还具有凹部和/或凸部(下面,称为凹凸部),基材的两面作为与气体、液体接触的面被使用。在这样的基材中,有时也以与凹凸部交叉的方式成型密封件。在将密封件成型于具有凹凸部的基材的情况下,模具在凹凸部设置间隙并按压基材。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257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以往的成型方法中,密封件的原料在间隙部分流动而产生溢料,因此除了注塑压之外,还需要用于抑制溢料的产生的大的合模压。由此,在基材的凹凸部与模具接触的部分,有可能产生基材的破损、变形、表面状态的恶化等。因此,在与基材的凹凸部交叉的方向上成型密封件时,要求减少基材的破损、变形等。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作为示例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供一种在与基材的凹凸部交叉的方向上成型密封件时能够减少基材的破损、变形的成型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结构。
(1)一种成型方法,其是在将密封件成型于具有凹部及凸部的基材时,以所述凹部或者所述凸部与所述密封件交叉的方式将所述密封件成型于所述基材的成型方法,
所述成型方法具备:
第一工序,在具有供所述密封件的原料注入的槽的第一模具,以所述原料不交联的温度向所述槽注入所述原料;以及
第二工序,在向所述槽注入所述原料后的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夹持所述基材,以所述原料交联的温度将所述原料作为所述密封件成型于所述基材,
所述第一模具和/或所述第二模具中,在对从成型有所述密封件的位置开始向与所述密封件延伸的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离开给定距离的位置处的剖面进行观察的情况下,至少与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对置的面是平面。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或其他特征将变得明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与基材的凹凸部交叉的方向上成型密封件时,能够减少基材的破损、变形的成型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预成形工序的剖视图,图1的(a)是示出在成形机的筒中装入橡胶原料的状态的图,图1的(b)是示出在成形机中进行了合模及橡胶原料的注入的状态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硫化成型工序中的成形机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2的(a)是示出在成型机中配置有一对型腔板(cavity plate)及基材的状态的图,图2的(b)是示出在成形机中配置有多对型腔板及基材的状态的图,图2的(c)是示出成型后的基材的剖视图,图2的(d)是示出利用板将基材的内侧的区域密闭的状态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型腔板的结构的图,图3的(a)是示出型腔板的设有槽的面的图,图3的(b)是图3的(a)的A-A剖视图,图3的(c)是图3的(a)的A’-A’向视剖面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与第一实施方式进行比较的图,图4的(a)是示出具有凹凸部的基材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的(b)是示出通过以往的成型方法成型密封件的情况下的溢料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的(c)是与图4的(b)的B0-B0剖面对应的以往的成型工序时的模具(上模)、基材、模具(下模)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预成形工序及硫化成型工序中将密封件成型于基材的情况下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5的(a)是示出使用不具有放出槽(release groove)的型腔板的情况下的基材及密封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5的(b)是示出与图5的(a)的B1-B1剖面对应的硫化成型工序时的型腔板、基材、模具(下模)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5(c)是示出与图5的(a)的C-C剖面对应的型腔板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预成形工序及硫化成型工序中将密封件成型于基材的情况下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6的(a)是示出使用具有放出槽的型腔板的情况下的基材及密封件、侧唇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6的(b)是示出与图6的(a)的D-D剖面对应的型腔板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6的(c)、图6的(d)是示出与图6的(a)的E-E剖面对应的型腔板及模具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中,图7的(a)是示出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材的变形例的图,图7的(b)是示出与图7的(a)的F-F剖面对应的型腔板及模具的一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8中,图8的(a)是示出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材的变形例的图,图8的(b)是示出与图8的(a)的G-G剖面对应的两个型腔板的一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9中,图9的(a)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基材的剖面的位置的图,图9的(b)~图9的(e)是示出型腔板(上模)和模具(下模)的各种组合的图。
图10是以往例的成型机的剖视图,图10的(a)是示出在成型机的筒中装入橡胶原料的状态的图,图10的(b)是示出在成型机中进行了合模及橡胶原料的注塑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成形”是指无论是否使用模具均在不交联的状态下制作橡胶的形状的工序,“成型”是指使用模具进行至交联反应而制作橡胶的形状(交联橡胶)的工序。
[实施方式]
<带密封件的基材完成为止的流程>
对本实施方式的成形方法的基本流程进行说明。在密封件为例如橡胶的情况下,掺和并混炼橡胶原料的材料。所使用的橡胶例如使用氟橡胶、EPDM、NBR、CR、硅酮等热固化性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树脂等。接着,对混炼后的材料进行改善。在此,改善是指将硫化促进剂、硫化剂加入橡胶复合物中进行混合并混炼。另外,作为原料的橡胶与填充材料、交联剂(硫化剂)等配合剂被均匀混合的状态也称为橡胶复合物(橡胶原料)。接着,在进行了改善的橡胶原料被分出、成形后,在后述的型腔板的槽中以给定的压力注入(注塑)有橡胶原料,在未硫化(未交联)的状态下进行成形。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未硫化(未交联)的状态下直接进行成形的工序称为预成形工序。
在预成形工序中,在注入有橡胶的型腔板与基材以层叠而成为一对的状态下进行硫化(交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进行硫化(交联)的工序称为硫化成型工序。另外,硫化成型工序中也包括在硫化(交联)的温度下,在基材上成型有成为密封件的原料的物质的情况。硫化(交联)结束,对转印(成型)有密封件的基材进行例如2次硫化后,最后进行精加工和检查等,一系列的作业结束,带有密封件的基材作为产品完成。
(预成形工序)
对作为第一工序的预成形工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预成形工序中的成形机100的截面图,其中,图1的(a)是示出在成形机100的筒122中装入有作为成形在基材上的密封件的原料的橡胶原料150的状态的图,图1的(b)是示出在成形机100中对型腔板160的槽162进行了将橡胶原料150注入的状态的图。在图1中,用双箭头示出上下方向。另外,在图1~图3中,为了说明,将基材设为平板,并且将根据基材确定形状的型腔板160也设为平板。
成形机100具有热板110、112、以及模具120、130。模具120具有装入橡胶原料150的筒122、以及用于将橡胶原料150注入到型腔板160的槽162的浇口124。模具130具有用于配置型腔板160的凹部133。
作为第一模具的型腔板160具有注入橡胶原料150的槽162、以及用于在预成形工序或硫化成型工序中将橡胶原料150从槽162放出的槽(下面,称为放出槽)164。另外,型腔板160也具有后述的连结槽(未图示)。
在成形机100中,如图1的(a)所示,橡胶原料150被装入筒122中,并在模具130的凹部133配置有型腔板160。另外,模具120(浇口124)和模具130(型腔板160的槽162)的定位设为通过公知的方法等被实施。之后,如图1的(b)所示,向模具120、130施加压力(下面,也称为合模压)以进行合模,并且施加用于从筒122经由浇口124注入橡胶原料150的压力,从而橡胶原料150被注入到型腔板160的槽162中。将橡胶原料150注入时所需的压力称为注入压,例如为1MPa~200MPa。另外,图1的(b)所示的合模时的热板110、112中产生的热的温度是橡胶原料150未硫化(交联)(换言之,未硫化(未交联))(成为密封件的原料的物质未交联),且维持流动性的温度。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80℃的温度下实施预成形工序。关于这一点,预成形工序也可以称为未硫化成形工序。另外,预成形工序中的温度不限定于80℃,例如根据橡胶原料150的粘度来设定。例如,将橡胶原料150向型腔板160的槽162的填充率设为例如90%~110%,但是填充率不限定于该值。
(硫化成型工序)
对作为第二工序的硫化成型工序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硫化成型工序中的成型机2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2的(a)是示出在成型机200中配置有一对型腔板160及基材140的状态的图,图2的(b)是示出在成型机中200配置有多对(例如三对)型腔板160及基材140的状态的图,图2的(c)是示出成型后的基材140的剖视图,图2的(d)是示出利用板180将基材140的内侧的区域密闭的状态的图。在图2中,用双箭头示出上下方向。另外,在图2的(b)中,第二对、第三对是与第一对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符号。
成型机200具有热板210、212、以及第二模具222(下面,简称为模具222)。基材140是例如金属、树脂或者纸。基材140具有成形有密封件172的面142、以及与面142相反一侧的面144。在预成形工序中,将在槽162中注入橡胶原料150后的型腔板160对齐基材140的面142,将模具222对齐面144。即,基材140被夹持在作为模具的型腔板160与模具222之间。另外,关于型腔板160(填充有橡胶原料150的槽162)与基材140的定位设为通过已知的方法等被实施。
在该状态下,在橡胶原料150硫化(交联)(成为密封件的原料的物质交联)的温度、例如120℃~220℃下利用热板210、212进行加热的同时,沿上下方向施加给定的压力(例如5MPa)。在此,由于橡胶原料150向槽162的注入在预成形工序中完成,因此,在给定的压力中不包括注入压而仅为合模压。换言之,硫化成型工序中的注入压为0MPa。另外,在施加了给定的压力和热时,槽162内的橡胶原料150经由后述的连结槽(未图示)向放出槽164放出。另外,槽162内的橡胶原料150也可以在预成形工序时向放出槽164放出。
另外,图2的(a)是将型腔板160以及基材140的对作为一对来实施硫化成型工序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2的(b)所示,三对型腔板160及基材140在一次的硫化成型工序中成型等,还可以是多对。另外,在图2中,设在上方为型腔板160,在下方为基材140,但也可以上下颠倒。在上下颠倒的情况下,模具222成为上模。
如上所述,如图2的(c)所示,被注入到型腔板160的槽162中的橡胶原料150作为密封件172被转印(成型)到基材140的面142。另外,如图2的(d)所示,通过以与基材140的成型有密封件172的面142对置的方式对齐板180,利用密封件172密闭内侧的区域。在被密闭的区域保持有例如气体、液体等。另外,下面,将放出到放出槽164的橡胶原料150部分进行硫化(交联)后的部分称为侧唇174。在此,在图1、图2中,在基材140的面142设置有密封件172,但也可以在基材140的面144、基材140的两面(面142及面144)设置有密封件172。
(型腔板)
对型腔板16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型腔板160的结构的图,图3的(a)是示出型腔板160的设置有槽162的面(下面,称为触摸面)168的图,图3的(b)是图3的(a)的A-A剖视图,图3的(c)是图3的(a)的A’-A’向视剖面的立体图。型腔板160具有槽162、放出槽164、以及连结槽166。
如上所述,槽162是供橡胶原料150注入的槽。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基材140设为具有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的矩形状,设为以沿着基材140的端部成为矩形的框状的方式成型密封件。因此,如图3的(a)所示,型腔板160的槽162以成为矩形框状的方式被同样地被设置。槽162具有给定的深度D1(参照图3的(c))。槽162的深度D1是决定成型于基材140的密封件的高度的。另外,关于将密封件在基材140的哪个位置、以何种程度的长度、宽度进行成型,根据基材140和/或密封件的使用目的来决定,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形状等。
放出槽164与槽162分离且平行地被设置,但也可以不平行。放出槽164是在硫化成型工序(或预成形工序)中被注入到槽162中的橡胶原料150在加热时膨胀并超过槽162的体积而剩余的情况下,用于放出剩余的橡胶的槽。即,通过设置放出槽164,能够抑制硫化成型工序后的溢料的产生。如图3的(a)所示,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放出槽164被设置在槽162与型腔板160的四个边(端部)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放出槽164被连续地设置,与槽162同样地为矩形的框状。
另外,放出槽164也可以不连续地被设置。另外,放出槽164被设置在不妨碍成型有密封件172的基材140被使用的目的的位置。例如,在使用图3的(a)的型腔板160成型有密封件172的基材140的情况下,为了保持比通过槽162而成型有密封件172更靠内侧的区域的密闭性而成型有密封件172。因此,在型腔板160中,放出槽164被设置在相当于比未要求保持密闭性的密封件172更靠外侧的区域(即,基材140的端部)的位置。
放出槽164具有给定的深度D2(参照图3的(c))。放出槽164的深度D2是决定侧唇174的高度的。在此,放出槽164的深度D2比槽162的深度D1浅(D2<D1)。换言之,侧唇174的高度低于密封件172的高度。这是因为,通过使密封件172的高度高于侧唇174的高度,在将板180对齐基材140时,保持比密封件172更靠内侧的区域的密闭性(参照图2的(d))。关于放出槽164的深度D2、设为连续或不连续、设为不连续的情况下的长度、宽度、形状等,并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基材140和/或密封件172的使用目的、橡胶原料150的粘度、注入量、注入压等来设定。
连结槽166是用于将在硫化成型工序(或预成形工序)中由热引起的膨胀的橡胶原料150向放出槽164放出的槽。连结槽166例如以深度d为约0.005mm~约0.2mm、长度L为约1mm~6mm且低于触摸面168的方式来形成。在此,长度L是与槽162平行的方向的长度。另外,连结槽166的深度d比槽162的深度D1及放出槽164的深度D2浅(d<D2<D1)。
如图3的(a)所示,连结槽166离散地被设置在槽162与放出槽164之间。关于设置连结槽166的位置、个数、宽度(换言之,槽162与放出槽164的间隔)、长度L、深度d,根据基材140和/或密封件172的使用目的、槽162及放出槽164的结构、橡胶原料150的粘性、浇口124的位置等设定即可。
作为型腔板160的材料,能够承受硫化成型工序中的硫化时的温度(下面,称为硫化(交联)温度)且热传导性良好的例如铁、SUS、铝、铜等金属是优选的。另外,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则也能够使用例如陶瓷、树脂等作为型腔板160的材料。此外,在预成形工序及硫化成型工序中,型腔板160设为足以防止变形且保持刚性程度的厚度。
由于型腔板160的槽162及放出槽164的体积是设计型腔板160时已知的值,因此能够通过放出槽164控制剩余的橡胶量,并能够减少溢料的产生。另外,由于在预成形工序中进行橡胶原料150的注入,因此,在硫化成型工序中将橡胶原料150在基材140上成型时没有注入压。因此,能够减少由注入压引起的基材140的变形、破损。另外,由于在硫化成型工序中不施加注入压,因此能够降低以往为了抑制溢料的产生而施加于合模压的份量的压力。进而,例如,在传递成型、注塑成型等中残留有浇口痕,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预成形工序中,由于将未硫化的橡胶原料150注入到型腔板160的槽162中,因此,能够减小或消除浇口痕。
<关于具有凹凸形状的基材和以往的成型方法>
为了与第一实施方式进行比较,使用图4对以往的具有凹部和/或凸部(下面,称为凹凸部)的基材和成型方法进行说明。图4的(a)是示出具有凹凸部的基材300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的(b)是示出通过以往的成型方法成型密封件172的情况下的溢料900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的(c)是与图4的(b)的B0-B0剖面对应的以往的成型工序时的模具910(上模)、基材300、模具920(下模)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另外,在图4的(b)中,为了容易观察附图,用虚线示出基材300。另外,用双向箭头示出上下方向。
基材300具有面310、以及面320。在此,面310是成型有密封件172的面,面320是未成型有密封件的面,是面310的相反一侧的面。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以面320为下侧、面310为上侧的方式配置基材300的状态下规定上下方向、凹部、凸部。
基材300例如具有四个凸部332和三个凹部334,凸部332和凹部334连续交替地被设置。另外,在从面320侧观察基材300的情况下,凸部332成为凹部,凹部334成为凸部。下面,有时也将凸部332及凹部334统称为凹凸部330。将与凹凸部330的长边方向平行的方向设为X方向(第二方向),将与X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第一方向)。基材300设为实际上在X方向及Y方向上延伸。基材300的凹凸部330有时用作气体或液体的流路,气体或液体有时在面310侧流动,有时在面320侧流动。即,关于基材300,两面(面310及面320)有时用于实现产品的使用目的。
在以与凹凸部330交叉、例如大致正交的方式成型密封件172的情况下,对使用以往的成型方法(例如传递成型、注塑成型等)的情况下的技术问题进行说明。如图10中说明的那样,在以往的成型方法中,在对橡胶原料1050施加注塑压而进行注塑时,向槽1026注塑(注入)橡胶原料1050。在图10中,使用平坦的基材1040进行了说明,但在利用两个模具夹持如图4的(a)那样的具有凹凸部330的基材300而进行合模的情况下,两个模具的形状成为与基材300的凹凸部330相应的形状。图4的(c)所示的模具910(也是上模)是具有与基材300的凹凸部330相应的形状的模具。图4的(c)所示的模具920(也是下模)是具有与基材300的凹凸部330相应的形状的模具。另外,模具910如图10的模具1020那样具有用于成型密封件172的槽(在图4的(c)中未图示)。
进而,模具910及模具920分别具有用于按压基材300的凹凸部330的按压部。模具910具有与凹部334的数量相应的(例如三个)按压部912,模具920具有与凸部332的数量相应的(例如四个)按压部922。如图4的(c)所示,模具910的按压部912的Y方向的长度(下面,称为宽度)被设置为小于基材300的凹部334的Y方向的宽度。这是为了即使在Y方向上的模具910与基材300的定位产生误差的情况下也不会对基材300造成影响。即,模具910相对于基材300的凹凸部330在Y方向上具有间隙Sp1。同样地,模具920的按压部922的Y方向的宽度被设置为小于基材300的凸部332的Y方向的宽度。这是为了即使在Y方向上的模具920与基材300的定位产生误差的情况下也不会对基材300造成影响。即,模具920相对于基材300的凹凸部330在Y方向上具有间隙Sp2。
在以往的成型方法中,在成型时施加注塑压及合模压,被注塑到模具910的槽(未图示)的橡胶原料1050流向间隙Sp1,成为如图4的(b)所示那样的凹凸部330的沿着X方向的大的溢料900。
<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型方法>
(型腔板不具有放出槽的情况)
使用图5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型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具有凹凸部330的基材300的结构与图4的(a)中说明的结构同样,因此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图5是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预成形工序及硫化成型工序中成型于基材300的密封件172的情况下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5的(a)是示出使用不具有放出槽的型腔板410的情况下的基材300及密封件172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5的(b)是示出与图5的(a)的B1-B1剖面对应的硫化成型工序时的型腔板410、基材300、模具420(下模)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5(c)是示出与图5的(a)的C-C剖面对应的型腔板41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在图4的(a)中,为了容易观察附图,用虚线示出基材300。另外,用双向箭头示出上下方向。
作为第一模具的型腔板410具有槽462、以及按压部412。槽462是在预成形工序中为了成形密封件172而供橡胶原料注入150的槽。按压部412是在硫化成型工序中按压基材300的凹凸部330的部分,与图4的(c)的模具910同样地以在与基材300之间产生间隙Sp3的方式被设置。即,按压部412的Y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基材300的凹部334的Y方向上的宽度。型腔板410不具有放出槽及连结槽。
如此,即使当型腔板410不具有放出槽及连结槽的情况下,在硫化成型工序时通过由热引起的膨胀而成为大于槽462的体积的橡胶也放出到间隙Sp3。即,使间隙Sp3发挥与图3中说明的放出槽164同样的功能。下面,将放出到间隙Sp3的橡胶称为侧唇176。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预成形工序中进行橡胶原料150的注入,因此,在硫化成型工序时不施加注入压。由此,不会产生如以往的图4的(b)那样的大的溢料900。
另外,关于作为第二模具的模具420具有面422,面422中至少与基材300的凹凸部330对置的部分成为平面。另外,模具420中与基材300的凹凸部330以外的部分对置的部分也是平面。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分为预成形工序和硫化成型工序,在硫化成型工序时没有注入压,因此,模具420(下模)不需要具有与图4的模具920的按压部922相当的按压部。因此,基材300的凸部332中的面320(不成型密封件172的面)侧能够不与模具420接触地将密封件172成型于基材300的面310。由此,能够减少基材300的凹凸部330的破损、变形等。另外,基材300的面320不产生与模具420的摩擦,因此不会产生由凸部332的面320侧的摩擦而引起的损伤等,并且不会使表面状态恶化。由此,在基材300的凸部332的面320被用作气体、液体的流路的情况下,不会阻碍气体或液体的流动。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与基材300的凹凸部330延伸的方向即X方向大致正交的(约90度)Y方向上成型密封件172,但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应用于以与凹凸部330交叉的方式(换言之,在不平行的方向上)成型密封件172的情况。
以上,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在与基材的凹凸部交叉的方向上成型密封件时能够减少基材的破损、变形的成型方法。
[第二实施方式]
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1~图3同样,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型腔板具有放出槽的情况)
图6是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预成形工序及硫化成型工序中成型于基材300的密封件172的情况下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6的(a)是示出在使用具有放出槽564的型腔板510的情况下的基材300及密封件172、侧唇174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6的(b)是示出与图6的(a)的D-D剖面对应的型腔板51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6的(c)、图6的(d)是示出与图6的(a)的E-E剖面对应的型腔板及模具的变型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在图5的(a)中,为了容易观察附图,用虚线示出基材300。另外,用双向箭头示出上下方向。
作为第一模具的型腔板510具有槽562、放出槽564、按压部(未图示)。槽562是在预成形工序中为了成形密封件172而注入橡胶原料150的槽。按压部(未图示)是与图5中说明的按压部412同样的结构,省略说明。放出槽564是用于放出在硫化成型工序(或预成形工序)中从槽562溢出的橡胶原料150的槽。
如此,在型腔板510具有放出槽564的情况下,关于在硫化成型工序时通过由热等引起的膨胀而大于槽562的体积的份量的橡胶,首先经由按压部(未图示)与基材300的凹凸部330之间的间隙向放出槽564放出。因此,能够减少以放出槽564作为基准沿着与槽562的相反一侧的间隙向远离放出槽564的方向放出的橡胶的量。在此,与图5同样地将放出到间隙的橡胶称为侧唇176。在图6的(a)中,对描绘的一部分侧唇176未标注符号,但在密封件172与侧唇174之间遍及X方向的橡胶部分均为侧唇176。另外,型腔板510还可以具有连结槽,该情况下的连结槽是与图3中说明的连结槽166同样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在预成形工序中进行橡胶原料150的注入,因此,在硫化成型工序时不施加注入压。由此,不会产生以往的图4的(b)那样的大的溢料900。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将预成形工序和硫化成型工序分开,在硫化成型工序时没有注入压,因此模具(下模)(未图示)不需要具有按压部。模具(下模)的结构是与图5的(b)的模具420同样的结构。即,相当于模具(下模)的E-E剖面的剖视图也与作为相当于图5的(a)的B1-B1剖面的剖视图的图5的(b)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在图6中,在X方向上,在槽562的两侧设置有放出槽564,但并不限定于此。关于放出槽564的数量、位置、长度(Y方向的长度)、宽度(X方向的长度)、深度等,根据基材300和/或密封件172的使用目的等设定即可。例如,也可以将侧唇174仅设置于想要抑制溢料的产生的部位、例如基材300的凹凸部330附近,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侧唇174的Y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及结束位置设定于避开凸部332的位置。另外,也可以将侧唇174的Y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及结束位置设置于凸部332。
图6的(c)、图6的(d)是示出型腔板及模具的另一例的图。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具(下模)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的(b)所示的具有平坦的面422的模具420同样的结构。但是,如图6的(c)所示,在E-E剖面,与基材300的凹部334对置的型腔板510a的面512a可以使其为平坦(平面),并且模具520a的一方还可以具有按压基材300的凸部332的按压部522。另外,在按压部522与凸部332之间,在Y方向上设置有给定的间隙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的(b)的Sp3同样。
进而,如图6的(d)所示,关于型腔板510b,与凹部334对置的面512b可以设为平坦(平面),并且模具520b与凸部332对置的面522b也可以设为平坦(平面)。如上所述,当观察与X方向上大致正交的剖面时,只要型腔板及模具中的至少一方为具有与基材的凹凸部对置的平坦的面的结构即可。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是设置侧唇174的结构,因此能够通过侧唇174控制溢料的产生。因此,即使在侧唇174的附近,即使如型腔板510a、型腔板510b那样在与基材300之间产生间隙,也能够抑制橡胶原料150向缝隙的流入。另外,图6的(c)、图6的(d)中的型腔板510a及模具520a、或者型腔板510b及模具520b能够应用于不设置第一实施方式的侧唇174的结构。另外,不存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溢料的产生的侧唇174。因此,在使型腔板的面平坦的情况下,在从密封件172的端部沿X方向离开给定距离(例如,1mm~2mm)的位置,将观察到与X方向大致正交的剖面时的面设为平坦即可。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成型方法,在硫化成型工序中没有注入压,因此不需要通过型腔板和/或模具来抑制凹凸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形成平坦的面。由此,基材300不会由于摩擦而引起损伤,另外,基材300也不会由于按压力而引起变形。
<基材的变形例:块体形状>
图7的(a)是示出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材的变形例的图,图7的(b)是示出与图7的(a)的F-F剖面对应的型腔板及模具的一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例如,图7的(a)是示出具有凹凸部的基材600(块体形状的基材)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另外,在图7的(a)中,为了容易观察附图,用虚线示出密封件172及侧唇176。另外,侧唇176的符号省略了一部分。另外,用双箭头示出上下方向、X方向、Y方向。基材600具有面610、面620。在此,面610是成型有密封件172的面,面620是未成型有密封件的面,是面610的相反一侧的面。在面620未设置有凹凸部,面620是大致平坦的面。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以面620成为下侧、面610成为上侧的方式配置基材600的状态下规定上下方向、凹部、凸部。
基材600例如具有四个凸部632和三个凹部634,凸部632和凹部634连续交替地被设置。下面,将与凸部632及凹部634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设为X方向,将与X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基材600设为实际上在X方向及Y方向上延伸。关于基材600的凹部634,有时用作气体或液体的流路,气体或液体流过面610侧。对于这样的形状的基材600,也能够通过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方法来成型密封件172。
图7的(b)是示出图7的(a)的F-F剖面中的硫化成型工序中所使用的作为第一模具的型腔板510c和作为第二模具的模具520c的图。基材600的面620为平面,因此模具520c也为平面。另一方面,型腔板510c不具有按压部,并且与基底600的凸部632及凹部634对置的面成为平面,并且与参照图6的(d)描述的结构同样。另外,如图5的(b)的型腔板410那样,型腔板还可以具有相当于按压部412的按压部。
<基材的变形例:中空形状>
图8的(a)是示出具有凹凸部的基材700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另外,在图8的(a)中,为了容易观察附图,也用虚线示出密封件172、密封件182及侧唇176。另外,侧唇176的符号省略了一部分。另外,用双箭头示出上下方向、X方向、Y方向。基材700是将大致相同形状的基材710和基材720以形成中空管的方式粘贴的基材。在此,在基材710上成型有密封件172,在基材720上成型有密封件182。即,关于图8的(a)的基材700,在两面上形成有密封件172、密封件182。另外,在基材720侧也形成有侧唇(未图示)。因此,如基材300、基材600那样,型腔板410、型腔板510、型腔板510a、型腔板510b分别与模具420、模具520a、模具520b成对地夹持基材300、基材600,并且图8的(a)的基材700以在型腔板510d和型腔板510e之间的方式被夹持(参照图8的(b))。即,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都是成为具有注入有密封件的原料的槽的型腔板。
基材710具有凸部732和凹部734,基材720具有凸部742和凹部744。基材710的凸部732和基材720的凸部742形成中空的管。
基材700例如具有四组凸部732、凸部742和三组凹部734、凹部744,并且凸部732、凸部742和凹部734、凹部744连续交替地被设置。下面,将与凸部732、凸部742及凹部734、凹部744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设为X方向,将与X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基材700设为实际上在X方向及Y方向上延伸。由基材710的凸部732和基材720的凸部742形成的管有时被用作气体或液体的流路。对于这样的形状的基材700,在硫化成型工序中也没有注入压,因此不会将管压扁,能够通过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方法成型密封件172、182。
图8的(b)是示出在图8的(a)的G-G剖面中在硫化成型工序中所使用的作为第一模具的型腔板510d和作为第二模具的型腔板510e的图。例如,型腔板510d不具有按压部,并且与基底700的凸部732及凹部734对置的面成为平面。另一方面,型腔板510e具有按压基材720的凹部744的按压部512e。另外,型腔板510d可以具有按压部,并且型腔板510e也可以不具有按压部,或者型腔板510d及腔板510e两者都可以不具有按压部。
如此,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在观察从成型有密封件172的位置沿与密封件172延伸的Y方向大致正交的X方向离开给定距离的位置处的剖面时,至少与基材的凹部和凸部对置的面为平面。因此,能够在各种形状的基材上成型密封件。
以上,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在与基材的凹凸部交叉的方向上成型密封件时能够减少基材的破损、变形的成型方法。
[第三实施方式]
<关于基材的凹凸部以外的部分>
对型腔板的按压部的有无进行说明。图9的(a)是示出基材的剖面的位置的图,图9的(b)~图9的(e)是示出型腔板与模具的各种组合的图。在图9中,基材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基材300,但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基材(例如基材600、基材700等)。另外,型腔板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不具有放出槽的型腔板410,但是也可以使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具有放出槽的型腔板。另外,上下方向、X方向、Y方向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关于相当于图9的(a)中的B1-B1剖面的型腔板410、基材300、模具420的剖面,如图5的(b)所示,型腔板410在与基材300的凹凸部330(这里是凹部334)对置的部分具有按压部412。图9的(a)的B2-B2剖面的位置是比B1-B1剖面的位置更靠近密封件172(型腔板410的槽462)的位置,并且由于发生橡胶原料150向间隙Sp3(参照图5)的流入,因此按压部412需要与基材300接触。
另一方面,图9的(a)的B3-B3剖面的位置是比B1-B1剖面的位置更远离密封件172(型腔板410的槽462)的位置,例如是作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在X方向上给定距离即1mm~2mm的位置。在B3-B3剖面的位置,充分远离型腔板410的槽462,并且橡胶原料150几乎不向间隙流入。因此,图5的(b)所示的按压部412是不必要的,并且在相当于型腔板410的B3-B3剖面的位置处的剖面形状成为如图9的(b)所示的型腔板510b的面512b的那样的形状(平坦)。
<关于与基材的凹凸部以外的部分对置的型腔板的面>
至此,关于型腔板,对与基材300的凹凸部330对置的面已经进行了说明,随后对与基材300的凹凸部330以外的部分对置的面进行说明。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在相当于图9的(a)的B3-B3剖面的位置处,由于大致没有橡胶原料150的流入,因此能够采用型腔板与基材300不接触的构造。
如图9的(b)所示,基材300在凹凸部330的两端部(图中省略了另一端部)具有凹凸部330以外的部分340(不包括凹凸部330的部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型腔板510b具有与基材300的部分340对置的按压部514b,并且按压部514b与基材300的部分340相接。另外,图9的(b)是与图6的(d)同样的图,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
但是,如图9的(c)所示,在相当于B3-B3剖面的剖面中,型腔板510f还可以具有面512f和面514f。在此,面512f是与基材300的凹凸部330对置并与凸部332接触的面。面514f是与基材300的部分340对置且不与基材300的部分340接触的面。即,型腔板510f的面512f和面514f成为连续的平面。另外,关于模具520f,面522f平坦且与基材300的部分340及凹部334相接。如此,型腔板510f和模具520f也可以组合。
此外,如图9的(d)所示,在相当于B3-B3剖面的剖面中,型腔板510g还可以具有面512g和面514g。在此,面512g是与基材300的凹凸部330对置且与凹凸部330不接触的面。面514g是与基材300的部分340对置且与基材300的部分340接触的面。另外,模具520g中,面522g平坦且与基材300的部分340及凹凸部330不接触。如此,型腔板510g和模具520g也可以组合。
进而,如图9的(e)所示,在相当于B3-B3剖面的剖面中,型腔板510h可以具有面512h和面514h。在此,面512h是与基材300的凹凸部330对置且与凹凸部330不接触的面。面514h是与基材300的部分340对置且与基材300的部分340不接触的面。即,型腔板510h的面512h和面514h成为连续的平面。另外,模具520h中,面522h平坦且与基材300的部分340及凹凸部330不接触。如此,型腔板510h和模具520h也可以组合。
以上说明的、型腔板的按压部的有无和模具的按压部的有无能够采用各种组合。另外,当型腔板和/或模具设为具有不具有按压部的平坦的面的结构时,能够以各种与基材相接或不接触的方式组合型腔板和/或模具。进而,关于基材的形状,只要具有凹凸部即可,能够将上述组合的型腔板及模具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基材300、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基材600、基材700等具有凹凸部的各种构造的基材。
以上,根据第三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在与基材的凹凸部交叉的方向上成型密封件时能够减少基材的破损、变形的成型方法。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面320作为未成型有密封件172的面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面320成型有密封件172。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型方法中,由于在硫化成型工序中没有注入压,因此不会对基材300的凹凸部330施加注入压,能够不损害凹凸部330的形状地成型密封件17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基材300具有多个凹部334及凸部332,但基材300只要具有至少一个凹部334或凸部332即可,只要是以密封件172与至少一个凹部334或凸部332交叉的方式成形的实施方式,就能够应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型腔板和/或模具的平坦的面422、面512a、面512b、面522b与基材300等相接,但也可以不接触。这是因为在硫化成型工序中不施加注入压,没有向橡胶原料150的间隙的流入。
进而,型腔板的面512a、面512b、面512f、面512g、面514f、面514h等、模具的面422、面522b、面522f、面522g、面522h等设为一部分或全部与基材300不接触的平面形状,但并不限定于平面形状。这些面还可以是具有给定的曲率半径的曲面形状、具有阶梯差的阶梯形状(折皱形状)、锥形形状等其他形状,这些面还可以具有例如孔(或洞)等给定的构造。
另外,例如,本发明包含以下的主旨。
[主旨1]
关于本发明的成型方法,其是将密封件成型于具有凹部及凸部的基材时,以所述凹部或所述凸部与所述密封件交叉的方式在所述基材上成型所述密封件的成型方法,
所说成型方法具备:
第一工序,在具有供所述密封件的原料注入的槽的第一模具,以所述原料不交联的温度向所述槽注入所述原料;以及
第二工序,在向所述槽注入所述原料后的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夹持所述基材,以所述原料交联的温度将所述原料作为所述密封件成型于所述基材,
所述第一模具和/或所述第二模具中,在对从成型有所述密封件的位置开始向与所述密封件延伸的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离开给定距离的位置处的剖面进行观察的情况下,至少与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对置的面是平面。
[主旨2]
关于本发明的成型方法其是将密封件成型于具有凹部及凸部的基材时,以所述凹部或者所述凸部与所述密封件交叉的方式将所述密封件成型于所述基材的成型方法,
所说成型方法具备:
第一工序,在具有供所述密封件的原料注入的槽的第一模具,以所述原料不交联的温度向所述槽注入所述原料;以及
第二工序,在向所述槽注入所述原料后的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夹持所述基材,以所述原料交联的温度将所述原料作为所述密封件成型于所述基材,
所述第一模具和/或所述第二模具中,在对从成型有所述密封件的位置开始向与所述密封件延伸的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离开给定距离的位置处的剖面进行观察的情况下,至少与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对置的面与所述基材不接触。
[主旨3]
所述第一模具具有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在按压所述基材的所述凹部或所述凸部时在与所述基材的所述凹部或者所述凸部之间产生空隙的按压部,
所述第二模具的与所述基材对置的面还可以是平面。
[主旨4]
所述第一模具还可以具有在所述槽的附近与所述槽分离的放出槽。
[主旨5]
所述第一模具还可以具有将所述槽与所述放出槽连结的连结槽。
[主旨6]
所述第二模具具有供所述密封件的原料注入的槽;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以所述原料不交联的温度向所述第二模具的所述槽注入所述原料;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还可以在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之间夹持有所述基材,在所述基材的两面成型有所述密封件。
[主旨7]
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还可以具有在所述槽的附近与所述槽分离的放出槽。
[主旨8]
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还可以具有将所述槽与所述放出槽连结的连结槽。
[主旨9]
所述基材具有除去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后的部分;
所述第一模具和/或所述第二模具中,在对向所述第二方向分开所述给定距离的位置处的剖面进行观察的情况下,与除去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后的部分对置的面还可以是平面。
[主旨10]
所述基材还可以是金属、树脂或者纸。
[主旨11]
所述原料还可以是橡胶。
(标号说明)
100:成形机
200、1000:成型机
110、112、210、212、1010、1012:热板
120、130、222、420、910、920、1020、1032:模具
122、1022:筒
124、1024:浇口
133、1033:凹部
140、300、600、700、710、710、1040:基材
142、144、310、320、422、512a、512b、522b:面
150、1050:橡胶原料
160、410:型腔板
162、462、562、1026:槽
164、564:放出槽
166:连结槽
168:触摸面
172、182:密封件
174、176:侧唇
180:板
330:凹凸部
332、632、732、742:凸部
334、634、734、744:凹部
340:凹凸部以外的部分
412、512e、522、912、922:按压部
510、510a、510b、510c、510d、510c:型腔板
510d、510e、510f、510g、510h:型腔板
512b、512f、512g、512h:面
514b、514f、514g、514h:面
520a、520b、520c:模具
520d、520e、520f、520g、520h:模具
522b、522f、522g、522h:面
900:溢料
Sp1、Sp2、Sp3:间隙。

Claims (11)

1.一种成型方法,其是在将密封件成型于具有凹部及凸部的基材时,以所述凹部或者所述凸部与所述密封件交叉的方式将所述密封件成型于所述基材的成型方法,
所述成型方法具备:
第一工序,在具有供所述密封件的原料注入的槽的第一模具,以所述原料不交联的温度向所述槽注入所述原料;以及
第二工序,在向所述槽注入所述原料后的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夹持所述基材,以所述原料交联的温度将所述原料作为所述密封件成型于所述基材,
所述第一模具和/或所述第二模具中,在对从成型有所述密封件的位置开始向与所述密封件延伸的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离开给定距离的位置处的剖面进行观察的情况下,至少与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对置的面是平面。
2.一种成型方法,其是在将密封件成型于具有凹部及凸部的基材时,以所述凹部或者所述凸部与所述密封件交叉的方式将所述密封件成型于所述基材的成型方法,
所述成型方法具备:
第一工序,在具有供所述密封件的原料注入的槽的第一模具,以所述原料不交联的温度向所述槽注入所述原料;以及
第二工序,在向所述槽注入所述原料后的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夹持所述基材,以所述原料交联的温度将所述原料作为所述密封件成型于所述基材,
所述第一模具和/或所述第二模具中,在对从成型有所述密封件的位置开始向与所述密封件延伸的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离开给定距离的位置处的剖面进行观察的情况下,至少与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对置的面与所述基材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模具具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在按压所述基材的所述凹部或所述凸部时在与所述基材的所述凹部或者所述凸部之间产生空隙,
所述第二模具的与所述基材对置的面是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模具具有在所述槽的附近与所述槽分离的放出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模具具有将所述槽与所述放出槽连结的连结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模具具有供所述密封件的原料注入的槽,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以所述原料不交联的温度向所述第二模具的所述槽注入所述原料,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在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之间夹持有所述基材,在所述基材的两面成型有所述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具有在所述槽的附近与所述槽分离的放出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具有将所述槽与所述放出槽连结的连结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方法,其中,
所述基材具有除去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后的部分,
所述第一模具和/或所述第二模具中,在对向所述第二方向分开所述给定距离的位置处的剖面进行观察的情况下,与除去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后的部分对置的面是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方法,其中,
所述基材为金属、树脂或者纸。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方法,其中,
所述原料为橡胶。
CN202180100590.3A 2021-07-16 2021-07-16 成型方法 Pending CN1176422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26895 WO2023286286A1 (ja) 2021-07-16 2021-07-16 成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42279A true CN117642279A (zh) 2024-03-01

Family

ID=84918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100590.3A Pending CN117642279A (zh) 2021-07-16 2021-07-16 成型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371745A1 (zh)
JP (1) JPWO2023286286A1 (zh)
CN (1) CN117642279A (zh)
WO (1) WO202328628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5721A (ja) 2003-01-20 2004-08-12 Nok Corp ガスケット一体型プ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5047262A (ja) * 2003-07-11 2005-02-24 Kokoku Intech Co Ltd 基材入りゴム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基材入りゴム部材
JP2011144852A (ja) * 2010-01-13 2011-07-28 Uchiyama Manufacturing Corp ガスケ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スケット
JP6696738B2 (ja) * 2015-06-29 2020-05-20 Nok株式会社 基板一体型ガス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86286A1 (ja) 2023-01-19
EP4371745A1 (en) 2024-05-22
JPWO2023286286A1 (zh)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35811B2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用成形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6383200B2 (ja) プレート一体ガス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US20210126267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ealing element on a gas diffusion layer of an electrochemical unit and assembly of a gas diffusion layer and a sealing element
CA2625903C (en)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17642279A (zh) 成型方法
CN106663821A (zh) 板材一体衬垫的制造方法
CN107206647A (zh) 密封垫及其制造方法
JP5298511B2 (ja) 膜電極接合体の製造方法、膜電極接合体並びにその製造装置
CN104936756A (zh) 碳板一体衬垫的制造方法
CN117615900A (zh) 成型方法及模具
KR102077252B1 (ko) 블래더 가류 금형
WO2005005122A1 (ja) 基材入りゴム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基材入りゴム部材
JP4290655B2 (ja) 基体一体型ゴムの製造方法
CN110315666B (zh) 一种解决薄型硫化零件除边定位不准确问题的硫化模具
JP6926985B2 (ja) 熱交換器のタンク及び熱交換器の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CN117693422A (zh) 成型方法
CN217373266U (zh) 一种绝热层成型装置
CN107708953B (zh) 橡胶履带的制造方法
CN210617067U (zh) 硫化机多功能工作台
KR102308688B1 (ko) 실링기능이 향상된 하이드로포밍 성형장치
CN218019771U (zh) 模压注塑成型装置
CN216400298U (zh) 一种薄垫片硫化成型模具
JP2023148127A (ja) 金属樹脂複合体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23156888A (ja) 金属樹脂複合体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23156887A (ja) 金属樹脂複合体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