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37310A - 线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37310A
CN117637310A CN202311105659.9A CN202311105659A CN117637310A CN 117637310 A CN117637310 A CN 117637310A CN 202311105659 A CN202311105659 A CN 202311105659A CN 117637310 A CN117637310 A CN 117637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terminal
winding
axis direction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056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堀川俊之
比嘉晋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637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73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线圈装置,其具有:线轴,其具有中空筒状的卷芯部;芯,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卷芯部的内部;导线,其具有卷绕于卷芯部的线圈部和从线圈部引出且具有与线圈部的卷绕轴O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接线部的引线部;端子部,其具有在接线部与导线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中的接线部的接触部位中、在与卷绕轴O垂直的X轴方向上距卷绕轴最近的位置即连接部内端在X轴方向上比线轴中处于在X轴方向上距卷绕轴O最远的位置的第一外侧端部接近卷绕轴O配置。

Description

线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线圈装置在各种电子产品中以各种用途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线圈装置可被用作车载搭载用的漏磁变压器(leak transformer)等。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线圈装置中,具有将端子嵌入成形于壳体,端子的定位精度高这一特征。
但是,当考虑嵌入成形的端子和形成线圈的导线的连接作业时,需要将端子和导线的连接部位配置于与线圈分开的位置。在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线圈装置中,装置的小型化存在极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024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的线圈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线圈装置,其具有:
线轴,其具有中空筒状的卷芯部;
芯,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卷芯部的内部;
导线,其具有: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线圈部、和具有从所述线圈部引出且与所述线圈部的卷绕轴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接线部的引线部;以及
端子部,其具有在所述接线部与所述导线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的所述接线部的接触部位中的、在与所述卷绕轴垂直的第一轴方向上距所述卷绕轴最近的位置的连接部内端,相比于处于在所述线轴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距所述卷绕轴最远的位置的第一外侧端部,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更靠近所述卷绕轴配置。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端子部比第一外侧端部更靠卷绕轴配置,可以使线圈装置小型化。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轴方向是与所述卷绕轴垂直的方向中的、与所述线轴的长度最短的线轴短边方向垂直的线轴长边方向,所述第一外侧端部沿着所述线轴短边方向延伸。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缩短线圈装置的第一轴方向的长度。进而,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减少将线圈装置安装于基板等时的死区,能够实现搭载了线圈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连接部具有沿着所述第一外侧端部延伸的端子延伸部。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减少由端子部和引线部的连接的空间。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端子部具有固定于所述线轴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从所述端子延伸部垂直地突出,插入形成于所述线轴的固定孔。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在将端子部和引线部连接后,将端子部安装于线轴。因此,不需要进行通过嵌入成形等与预先安装于线轴的状态的端子部的连接作业,不需要连接作业用的空间。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固定部具有防止从所述固定孔的脱落的止脱部。
通过这样构成,即使通过压入将端子部安装于线轴,端子部也不易从线轴脱离。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连接部具有所述引线部所钩挂的卡止部。
通过这样构成,容易进行引线部和连接部的连接作业。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端子部具有:外部连接部,其沿着所述卷绕轴比所述引线部的前端部更突出。
通过这样构成,通过将外部连接部插入配置于线圈装置的卷绕轴方向的上方的基板等方法,能够省略进行定位的工夫,并且能够稳定地固定线圈装置和基板。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导线具有:第一导线,其具有: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第一线圈部、和从所述第一线圈部引出的第一引线部;以及第二导线,其具有: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第二线圈部、和从所述第二线圈部引出的引线部,在所述第一线圈部和所述第二线圈部之间配置有:形成于所述线轴的卷绕隔壁凸缘。
这种线圈装置能够作为变压器适当使用。另外,也能够经由将线圈部隔开的卷绕隔壁凸缘确保漏磁,也能够将线圈装置作为漏磁变压器适当使用。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引线部通过压接或经由焊料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
即使在连接部和引线部这样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连接后将端子部安装于端子台,因此,不需要连接作业用的空间,能够容易制造小型线圈装置。
另外,本公开的另一线圈装置,其具有:
线轴,其具有中空筒状的卷芯部;
芯,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卷芯部的内部;
导线,其具有: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线圈部、和具有从所述线圈部引出且与所述线圈部的卷绕轴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接线部的引线部;以及
端子部,其具有在所述接线部与所述导线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引线部的中心部,
相比于第一外侧端部,沿着与所述卷绕轴垂直的第一轴更靠近所述卷绕轴配置,所述第一外侧端部为包含所述线轴和所述芯的装置主体的外缘,处于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距所述卷绕轴最远的位置,
相比于第二外侧端部,沿着与所述卷绕轴及所述第一轴垂直的第二轴更靠近所述卷绕轴配置,所述第二外侧端部为所述装置主体的外缘,处于在所述第二轴方向上距所述卷绕轴最远的位置。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将引线部配置于成为线圈装置1的死区的、沿着装置主体的卷绕轴观察的四角,能够使线圈装置小型化。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外侧端部配置于所述线轴,所述第二外侧端部配置于所述芯。
另外,也可以是,在所述线轴形成有:端子侧凸缘部,其配置有安装所述端子部的端子台,在所述端子侧凸缘部形成有:供所述引线部通过的端部引导槽。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容易地配置于装置主体的外缘的内侧的规定位置。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中心部,
相比于处于在所述线圈部、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距所述卷绕轴最远的位置的第一外周端,沿着所述第一轴更靠近所述卷绕轴配置,
相比于处于在所述线圈部、在所述第二轴方向上距所述卷绕轴最远的位置的第二外周端,沿着所述第二轴更靠近所述卷绕轴配置。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在装置主体的外缘的内侧的规定位置更可靠地容纳引线部。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导线具有:
第一导线,其具有: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第一线圈部、和从所述第一线圈部引出的第一引线部;以及
第二导线,其具有: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第二线圈部、和从所述第二线圈部引出的引线部,
在所述第一线圈部和所述第二线圈部之间配置有:形成于所述线轴的卷绕隔壁凸缘。
这种线圈装置能够作为变压器适当使用。另外,也能够经由将线圈部隔开的卷绕隔壁凸缘确保漏磁,也能够将线圈装置作为漏磁变压器适当使用。
另外,也可以是,在所述卷绕隔壁凸缘形成有:供所述引线部通过的中间引导槽。
通过这样构成,容易确定引线部的引出位置。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端子部具有:外部连接部,其沿着所述卷绕轴比所述引线部的前端部更突出。
通过这样构成,通过将外部连接部插入配置于线圈装置的卷绕轴方向的上方的基板等方法,能够省略进行定位的工夫,并且能够稳定地固定线圈装置和基板。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前端部被端子罩覆盖。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防止端子部从端子台脱离。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引线部通过压接或经由锡焊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
即使在连接部和引线部这样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连接后将端子部安装于端子台,因此,不需要连接作业用的空间,能够容易制造小型线圈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线圈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线圈装置的导线的放大立体图。
图4A及图4B是图1所示的线圈装置的端子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线圈装置的线轴的放大立体图。
图6A是表示图1所示的线圈装置的安装端子部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B是从另一角度观察图6A的立体图。
图7A是表示将图6A所示的端子部安装于线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B是从另一角度观察图7A的立体图。
图8是从另一角度观察图7A的俯视图。
图9是从又一角度观察图7A的俯视图。
图10是从又一角度观察图7A的俯视图。
图11是使图10和芯组合的俯视图。
图12是以图1所示的XII-XII线的截面图。
图13A及图13B是表示将图6A所示的引线部和端子部连接的工序的一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线圈装置
2…装置主体
10…线轴
12…卷芯部
13…芯脚用贯通孔
14…卷绕隔壁凸缘
15…引出用切口
161、162…引导用突起
17…引出用槽
181、182…横向槽
191、192…中间引导槽
20…脚部侧凸缘部
21……引出用切口
221、222…引导用突起
24…端子侧凸缘部
261、262…线轴脚部
30、40…端子台
30a、40a…第一端侧
30b、40b…第二端侧
310、410…第一端子设置部
311、312、411、412…固定孔
320、420…第二端子设置部
321、322、421、422…固定孔
341、342、441、442…端部引导槽
36、46…第一外侧端部
50…芯
50a…下部分割芯
50b…上部分割芯
52a、52b…基底部
53a、53b…顶面
54a、54b…中脚部
55a、55b…侧脚部
561、562…第二外侧端部
60…导线
60a…芯材
60b…绝缘皮膜
61…第一导线
610…第一线圈部
610a1、610a2…第一外周端
610b1、610b2…第二外周端
611、612…第一引线部
611a、612a…中心部
613、614…前端部
615、616…接线部
617、618…基端部
62…第二导线
620…第二线圈部
620a1、620a2…第一外周端
620b1、620b2…第二外周端
621、622…第二引线部
621a、622a…中心部
623、624…前端部
625、626…接线部
627、628…基端部
70…端子部
71…初级侧第一端子部
72…初级侧第二端子部
75、76…连接部
750、760…卡止部
751、761…连接部内端
752、762…端子延伸部
791、792、801、802…固定部
791a、792a、801a、802a…止脱部
83、84外部连接部
73…次级侧第一端子部
74…次级侧第二端子部
77、78…连接部
770、780…卡止部
771、781…连接部内端
772、782…端子延伸部
811、812、821、822…固定部
811a、812a、821a、822a…止脱部
85、86…外部连接部
3…漏磁芯
4…侧罩
4a…罩主体
4b…卡止片
4c…侧脚导向片
5a、5b…端子罩
5a0、5b0…端部保护片
5a1、5a2、5ba、5b2…外部连接用切口
5a3、5b3…侧部保护片
6a、6b…绝缘罩
100…壳体
200…主电极
300…副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公开。根据需要参照附图进行说明,但图示的内容只不过是为了理解本公开而示意且示例性地示出的内容,外观、尺寸比等可以与实物不同。另外,以下,通过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但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线圈装置的整体结构)
对作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作为变压器,用于例如EV(Electric Vehicle:电动输送设备)、PHV(Plug-in Hybrid Vehicle: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通勤车(commuter,车辆)用的车载用充电器等,例如用于构成LLC电路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装置1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设计成,X轴方向的宽度为30~80mm,Y轴方向的宽度为30~80mm,Z轴方向的高度为30~80mm。此外,在附图中,X轴、Y轴及Z轴相互垂直。
如图2所示,线圈装置1具有:线轴(bobbin)10、安装于线轴10的芯50、安装于线轴10的端子部70、以及将它们容纳于内部的壳体100。在图2中省略,但线圈装置10具有卷绕于线轴10的导线60。此外,线轴10及芯50包含于装置主体2。
Y轴方向与线轴10的长度最短的线轴短边方向一致,X轴方向与垂直于线轴短边方向的线轴长边方向一致。Z轴方向与卷绕轴O延伸的方向一致。
如图5所示,线轴10具有中空筒状的卷芯部12。卷芯部12沿着Z轴方向延伸,在卷芯部12的内部具有:配置有芯50的一部分即中脚部的芯脚贯通孔13。在说明书中,有时将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靠近沿着Z轴的卷绕轴O的位置称为“内”,将远的位置称为“外”。
线轴10由例如PPS、PET、PBT、LCP、尼龙等塑料构成,但也可以由其它的绝缘构件构成。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线轴10,例如优选由热传导率高至1W/m·K以上的塑料构成,例如由PPS、尼龙等构成。
如图12所示,芯50具有H0的高度。例如H0也可以为30~80mm,但不限定于此。如图2所示,芯50由配置于Z轴方向的下方的下部分割芯50a、和配置于Z轴方向的上方的上部分割芯50b构成。在说明书中,有时将沿着Z轴配置有下部分割芯50a的方向称为“下”,将配置有上部分割芯50b的方向称为“上”。作为芯50的材质,可列举金属、铁氧体等软磁性材料,但不限定于此。
如图3所示,导线60由第一导线61及第二导线62构成。各个导线具有:卷绕于线轴的卷芯部的线圈部、和从线圈部引出的引线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61构成变压器的初级侧线圈,第二导线62构成次级侧线圈,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初级侧和次级侧交替而作为变压器使用。第一导线61及第二导线62也可以是相同程度的外形,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61的外形例如为1.0~4.0mm,第二导线62的外径例如设计成3.0~4.0mm,但不限定于此。
作为导线60,例如能够使用以由酰亚胺改性聚氨酯等构成的绝缘皮膜60b覆盖由铜(Cu)等良导体构成的图13A所示的芯材60a,进一步以聚酯(polyester)等较薄的树脂膜覆盖最表面而得到的导线。作为导线60,没有特别限定,可适当使用绞合线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3B以外的附图中,方便起见,将导线60的截面形状记载为大致圆形,但如图13B所示,在组装线圈装置的工序中具有大致圆形的截面形状被压扁的形状。此外,导线60的截面形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图13A所示具有大致圆形的截面形状。
如图4A及图4B所示,端子部70由初级侧第一端子部71、初级侧第二端子部72、次级侧第一端子部73及次级侧第二端子部74构成。端子部70通过对例如以磷青铜、黄铜等铜合金、磷、铜、锡、铁、锌等为主成分的导电性的带状板材实施弯曲加工,可形成为图4A及图4B所示的形状。进而,在端子部70,也可以在与导线的连接部分的表面形成镍、锡等公知的镀层。
如图2所示,壳体100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外形,Z轴方向的上部开口。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0的高度比端子台30、40及芯50的上部位置低,但也可以比这些位置高。壳体100优选由散热性优异的铝铜、铁等金属构成,但也可以由PPS、PET、PBT等树脂构成。
如图1等所示,在壳体100的内部,更具体而言,在容纳于壳体100内的线轴10及芯50和壳体100的内表面的间隙填充有散热用的灌封树脂。作为散热用的灌封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适当使用热传导率优选为0.5~5、更优选为1~3W/m·K的树脂。作为散热性优异的灌封树脂,例如存在硅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等,其中,可适当使用硅树脂、聚氨酯树脂。另外,为了提高散热性,灌封树脂也可以包含热传导性高的填料。
如图5所示,线轴10具有:中空筒状的卷芯部12,其具有沿Z轴方向贯通的芯脚贯通孔13。如图6A所示,在卷芯部12卷绕有第一导线61及第二导线62。
如图5所示,线轴10具有:配置于卷芯部12的Z轴方向上侧的端子侧凸缘部24。在端子侧凸缘部24的Z轴方向上侧形成有端子台30、40。端子台30在端子侧凸缘部24配置于X轴方向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端子台30,配置有:第一外侧端部36,其处于在线轴10、在X轴方向上距卷绕轴O最远的位置。另外,端子第40在端子侧凸缘部24配置于X轴方向的另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端子台30配置有:第一外侧端部46,其处于在线轴10、在X轴方向上距卷绕轴O最远的位置。第一外侧端部36、46沿着作为线轴短边方向的Y轴方向延伸。
如图5所示,在端子台30,形成有:安装图4A所示的初级侧第一端子部71的第一端子设置部310。如图6A所示,在第一端子设置部310形成有向X轴方向凹陷的固定孔311、312。
如图5所示,在端子台30,形成有:安装图4A所示的初级侧第二端子部72的第二端子设置部320。如图6A所示,在第二端子设置部320形成有向X轴方向凹陷的固定孔321、322。
如图10所示,在端子台30,第一端子设置部310及第二端子设置部320沿着Y轴方向并排形成。第一端子设置部310及第二端子设置部320均配置于比卷绕轴O更靠Y轴方向的一侧。第一端子设置部310配置于端子台30的Y轴方向的第一端侧30a,第二端子设置部320与第一端子设置部310相比,沿着Y轴方向更靠近卷绕轴O地配置。
如图5所示,在形成有端子台30的端子侧凸缘部24,端部引导槽341、342沿着Y轴方向并排形成。端部引导槽341配置于第一端子设置部310和第二端子设置部320的沿着Y轴方向的中间。端部引导槽342配置于端子台30的Y轴方向的第二端侧30b。
如图5所示,在端子台40,形成有:安装图4B所示的次级侧第一端子部73的第一端子设置部410。如图6B所示,在第一端子设置部410形成有向X轴方向凹陷的固定孔411、412。
如图5所示,在端子台40,形成有安装图4B所示的次级侧第二端子部74的第二端子设置部420。如图6B所示,在第二端子设置部420形成有向X轴方向凹陷的固定孔421、422。
如图10所示,在端子台40,第一端子设置部410及第二端子设置部420沿着Y轴方向并排形成。第一端子设置部410及第二端子设置部420均配置于比卷绕轴O更靠Y轴方向的一侧。第一端子设置部410配置于端子台40的Y轴方向的第一端侧40a,第二端子设置部420与第一端子设置部410相比,沿着Y轴方向更靠近卷绕轴O地配置。
如图5所示,在形成有端子台40的端子侧凸缘部24,端部引导槽441、442沿着Y轴方向并排形成。端部引导槽441配置于第一端子设置部410和第二端子设置部420的沿着Y轴方向的中间。端部引导槽442配置于端子台40的Y轴方向的第二端侧40b。
如图5所示,线轴10在卷芯部12具有配置于端子侧凸缘部24的Z轴方向下侧的卷绕隔壁凸缘14。在卷绕隔壁凸缘14,在端子台30的Z轴方向下侧的位置,中间引导槽191、192沿着Y轴方向并排形成。中间引导槽191配置于端部引导槽341的Z轴方向的大致正下方。中间引导槽192配置于端部引导槽342的Z轴方向的大致正下方。
如图6A所示,以将端子侧凸缘部24和卷绕隔壁凸缘14架桥的方式,在端部引导槽341及中间引导槽191嵌入绝缘罩6a。另外,以将端子侧凸缘部24和卷绕隔壁凸缘14架桥的方式,在端部引导槽342及中间引导槽192嵌入绝缘罩6b。
如图6B所示,在卷绕隔壁凸缘14,在端子台40的Z轴方向下侧的位置形成有引出用槽17。另外,在卷绕隔壁凸缘14形成有:从第二线圈部620引出第二引线部621、622的引出用切口15。另外,在卷绕隔壁凸缘14,在引出用切口15的Y轴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引导用突起161、162。引导用突起161的Y轴方向的外侧配置于端部引导槽441的Z轴方向下侧。引导用突起162的Y轴方向的外侧配置于端部引导槽442的Z轴方向下侧。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卷绕隔壁凸缘14,在Y轴方向的一端形成有横向槽181,如图6A所示,在Y轴方向的另一端形成有横向槽182。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漏磁芯(leakage core)3配置于横向槽181、18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横向槽181、182及漏磁芯3,能够调整漏磁,但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例如,也可以根据确保漏磁的必要性,不设置横向槽181、182及漏磁芯3。
如图5所示,线轴10在卷芯部12具有配置于卷绕隔壁凸缘14的Z轴方向下侧的脚部侧凸缘部20。在脚部侧凸缘部20形成有线轴脚部261、262。线轴脚部261配置于端子台30的Z轴方向下侧。线轴脚部262配置于端子台40的Z轴方向下侧。
如图5所示,在脚部侧凸缘部20,在端子台30的Z轴方向下侧的位置形成有:从第一线圈部610引出第一引线部611、612的引出用切口21。另外,在脚部侧凸缘部20,在引出用切口21的Y轴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引导用突起221、222。引导用突起221的Y轴方向的外侧配置于端部引导槽341及中间引导槽191的Z轴方向下侧。引导用突起222的Y轴方向的外侧配置于端部引导槽342及中间引导槽192的Z轴方向下侧。
如图12所示,第一线圈部610卷绕于处于脚部侧凸缘部20和卷绕隔壁凸缘14之间的卷芯部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部610的匝数也可以为多匝,也可以为单匝。第一线圈部610的匝数能够根据线圈装置1所要求的特性适当地确定,没有特别限定。
如图9所示,第一引线部611从第一线圈部610引出。第一引线部611具有基端部617和接线部615。如图12所示,基端部617与第一线圈部610的Z轴方向下侧相连,钩挂于引导用突起221的Y轴方向的外侧,与接线部615相连。
如图9所示,接线部615从第一线圈部610引出与卷绕轴O大致平行地延伸。接线部615通过绝缘罩6a的槽,确保与第二线圈部620的绝缘。接线部615与初级侧第一端子部71连接。
如图9所示,第二引线部612从第一线圈部610引出。第一引线部612具有基端部618和接线部616。如图12所示,基端部618与第一线圈部610的Z轴方向下侧相连,钩挂于图9所示的引导用突起222的Y轴方向的外侧,与接线部616相连。
如图9所示,接线部616从第一线圈部610引出与卷绕轴O大致平行地延伸。接线部616通过绝缘罩6b的槽,确保与第二线圈部620的绝缘。接线部616与初级侧第二端子部72连接。
如图12所示,第二线圈部620卷绕于处于端子侧凸缘部24和卷绕隔壁凸缘14之间的卷芯部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线圈部620的匝数也可以为多匝,也可以为单匝。第二线圈部620的匝数能够根据线圈装置1所要求的特性适当地确定,没有特别限定。
如图8所示,第一引线部621从第二线圈部620引出。第一引线部621具有基端部627和接线部625。如图12所示,基端部627与第二线圈部620的Z轴方向下侧相连,钩挂于引导用突起161的Y轴方向的外侧,与接线部625相连。
如图8所示,接线部625从第二线圈部620引出与卷绕轴O大致平行地延伸。接线部625通过端部引导槽341,与次级侧第一端子部73连接。
如图8所示,第二引线部622从第二线圈部620引出。第二引线部622具有基端部628和接线部626。如图12所示,基端部628与第二线圈部620的Z轴方向下侧相连,钩挂于图8所示的引导用突起162的Y轴方向的外侧,与接线部616相连。
如图8所示,接线部626从第二线圈部620引出与卷绕轴O大致平行地延伸。接线部626通过端部引导槽342,与次级侧第二端子部74连接。
如图7A所示,初级侧第一端子部71安装于第一端子设置部310。如图4A所示,初级侧第一端子部71具有:外部连接部83、在接线部与导线连接的连接部75、以及固定于线轴的固定部791、792。外部连接部83与连接部75相连,从与图7A所示的端子配置部310对应的位置向Z轴方向上侧突出。
如图4A所示,连接部75具有:从外部连接部83至连接部内端751沿Y轴方向延伸的端子延伸部752、和卡止部750。如图10所示,连接部内端751处于连接部75的接线部615的接触部位中的、在X轴方向上距卷绕轴O最近的位置。如图7A所示,连接部内端751配置于端部引导槽341的Z轴方向的大致正上方。如图6A所示,连接部75通过端子延伸部752和卡止部750夹持第一引线部611的接线部615。
如图4A所示,固定部791、792从端子延伸部752垂直地突出。固定部791配置于与图6A所示的固定孔311对应的位置。固定部792配置于与图6A所示的固定孔312对应的位置。固定部791具有防止从图6A所示的固定孔311的脱落的止脱部791a。固定部792具有防止从图6A所示的固定孔312的脱落的止脱部792a。
如图7A所示,初级侧第二端子部72安装于第二端子设置部320。如图4A所示,初级侧第二端子部72具有:外部连接部84、在接线部与导线连接的连接部76、以及固定于线轴的固定部801、802。外部连接部84与连接部76相连,从与图7A所示的端子配置部320对应的位置向Z轴方向上侧突出。
如图4A所示,连接部76具有:从外部连接部83至连接部内端761沿Y轴方向延伸的端子延伸部762、和卡止部760。如图10所示,连接部内端761处于连接部76的接线部616的接触部位中的、在X轴方向上距卷绕轴O最近的位置。初级侧第二端子部72的端子延伸部762比初级侧第一端子部71的端子延伸部752长。如图7A所示,连接部内端761配置于端部引导槽342的Z轴方向的大致正上方。如图6A所示,连接部76通过端子延伸部762和卡止部760夹持第一引线部612的接线部616。
如图4A所示,固定部801、802从端子延伸部762垂直地突出。固定部801配置于与图6A所示的固定孔321对应的位置。固定部802配置于与图6A所示的固定孔322对应的位置。固定部801具有防止从图6A所示的固定孔321的脱落的止脱部801a。固定部802具有防止从图6A所示的固定孔322的脱落的止脱部792a。
如图7B所示,次级侧第一端子部73安装于第一端子设置部410。如图4B所示,次级侧第一端子部73具有:外部连接部85、在接线部与导线连接的连接部77、以及固定于线轴的固定部811、812。外部连接部85与连接部77相连,从与图7B所示的端子配置部410对应的位置向Z轴方向上侧突出。
如图4B所示,连接部77具有:从外部连接部85至连接部内端771沿Y轴方向延伸的端子延伸部772、和卡止部770。如图10所示,连接部内端771是连接部77的接线部625的接触部位中的、在X轴方向上距卷绕轴O最近的位置。如图7B所示,连接部内端771配置于端部引导槽441的Z轴方向的大致正上方。如图6B所示,连接部77通过端子延伸部772和卡止部770夹持第二引线部621的接线部625。
如图4B所示,固定部811、812从端子延伸部772垂直地突出。固定部811配置于与图6B所示的固定孔411对应的位置。固定部812配置于与图6B所示的固定孔412对应的位置。固定部811具有防止从图6B所示的固定孔411的脱落的止脱部811a。固定部812具有防止从图6B所示的固定孔412的脱落的止脱部812a。
如图7B所示,次级侧第二端子部74安装于第二端子设置部420。如图4B所示,次级侧第二端子部74具有:外部连接部86、在接线部与导线连接的连接部78、以及固定于线轴的固定部821、822。外部连接部86与连接部78相连,从与图7B所示的端子配置部420对应的位置向Z轴方向上侧突出。
如图4B所示,连接部78具有:从外部连接部86至连接部内端781沿Y轴方向延伸的端子延伸部782、和卡止部780。如图10所示,连接部内端781是连接部78的接线部626的接触部位中的、在X轴方向上距卷绕轴O最近的位置。次级侧第二端子部74的端子延伸部782比次级侧第一端子部73的端子延伸部772长。如图7B所示,连接部内端781配置于端部引导槽442的Z轴方向的大致正上方。如图6B所示,连接部78通过端子延伸部782和卡止部780夹持第二引线部622的接线部626。
如图4B所示,固定部821、822从端子延伸部782垂直地突出。固定部821配置于与图6B所示的固定孔421对应的位置。固定部822配置于与图6B所示的固定孔422对应的位置。固定部821具有防止从图6B所示的固定孔421的脱落的止脱部821a。固定部822具有防止从图6B所示的固定孔422的脱落的止脱部822a。
如图1所示,在端子台30安装有端子罩5a。端子罩5a的端子保护片5a0覆盖端子台30的Z轴方向的上部,端子罩5a的侧部保护片5a3覆盖端子台30的X轴方向的外侧。外部连接部83从端子保护片5a0的外部连接用切口5a1突出,外部连接部84从端子保护片5a0的外部连接用切口5a2突出。
如图1所示,在端子台40安装有端子罩5b。端子罩5b的端子保护片5b0覆盖端子台40的Z轴方向的上部,端子罩5b的侧部保护片5b3覆盖端子台40的X轴方向的外侧。外部连接部85从端子保护片5b0的外部连接用切口5b1突出,外部连接部86从端子保护片5b0的外部连接用切口5b2突出。
端子台30、40和端子罩5a、5b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等安装,也可以设置端子台和端子罩嵌合那样的结构,并将它们嵌合安装。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分割芯50a及上部分割芯50b为相同的形状,在ZY截面具有截面E字形状,构成所谓的E型芯。下部分割芯50a及上部分割芯50b进一步与XZ平面平行地切断而成。下部分割芯50a及上部分割芯50b也可以不与XZ平面平行地切断。另外,下部分割芯50a及上部分割芯50b的形状也不仅限定于E型芯,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芯。
如图2所示,配置于Z轴方向的下侧的下部分割芯50a具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基底部52a、从基底部52a的Y轴方向的两端向Z轴方向突出的一对侧脚部55a、以及在这些侧脚部55a之间从Y轴方向的中央向Z轴方向突出的中脚部54a。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分割芯50a在中脚部54a的Y轴方向的中间与XZ平面平行地切断。
如图2所示,配置于Z轴方向的上侧的上部分割芯50b具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基底部52b、从基底部52b的Y轴方向的两端向Z轴方向突出的一对侧脚部55b、以及在这些侧脚部55b之间从Y轴方向的中央向Z轴方向突出的中脚部54b。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分割芯50b在中脚部54b的Y轴方向的中间与XZ平面平行地切断。
如图2所示,中脚部54a从Z轴方向的下侧插入配置于线轴10的芯脚用贯通孔13的内部。同样地,中脚部54b从Z轴方向的上侧插入配置于线轴10的芯脚用贯通孔13的内部。中脚部54a、54b在芯脚用贯通孔13的内部构成为它们的前端面对面。
此外,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中脚部54b的前端在芯脚用贯通孔13的内部与中脚部54a的前端接触,但在中脚部54a的前端和中脚部54b的前端之间也可以形成有规定的间隙(省略图示)。这样,通过形成间隙,能够根据间隙的宽度调整漏磁特性。
如图2所示,中脚部54a及中脚部54b,以与芯脚用贯通孔13的内周面形状一致的方式,具有大致椭圆柱形状,但其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根据芯脚用贯通孔13的形状而变化。另外,侧脚部55a、55b具有与脚部侧凸缘部20及端子侧凸缘部24的外周面形状一致的内侧凹曲面形状,其Y轴方向的外表面具有与X-Z平面平行的平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侧脚部55a、55b的Y轴方向的外表面,配置有处于在作为第二轴方向的Y轴方向上距卷绕轴O最远的位置的第二外侧端部561、562。
如图2所示,在侧脚部55a、55b的内周面、与脚部侧凸缘部20及端子侧凸缘部24的外周之间分别配置有侧罩4。侧罩4具有:覆盖位于线轴10的端子台30、40之间的脚部侧凸缘部20及端子侧凸缘部24的外周的罩主体4a。在侧罩4的罩主体4a的Z轴方向的两端一体成形有:从覆盖脚部侧凸缘部20及端子侧凸缘部24的外周的罩主体4a朝向线轴10向大致垂直方向折弯的卡止片4b。形成于罩主体4a的Z轴方向的两侧的一对卡止片4b分别以与脚部侧凸缘部20的Z轴方向下表面和端子侧凸缘部24上表面抵接而夹入线轴10的方式安装。
另外,在罩主体4a的X轴方向的两端外表面分别一体成形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侧脚导向片4c。侧脚部55a、55b的内面与位于一对侧脚导向片4c之间的罩主体4a的外表面接触,侧脚部55a、55b的X轴方向的移动通过一对侧脚导向片4c限制。这些侧罩4a由与线轴10同样的塑料等绝缘构件或金属构成。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内端751、761分别沿Y轴方向上并排配置,与构成装置主体的线轴的X轴方向的一个外缘即第一外侧端部36相比,在X轴方向上以W10的量更靠近卷绕轴O配置。另外,连接部内端771、781分别沿Y轴方向并排配置,与构成装置主体的线轴的X轴方向的另一外缘即第一外侧端部46相比,在X轴方向上以W20的量更靠近卷绕轴O配置。
通过这样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构成端子部70的初级侧第一端子部71、初级侧第二端子部72、次级侧第一端子部73及次级侧第二端子部74比第一外侧端部36、46更靠卷绕轴O,能够使线圈装置1小型化。
此外,图10所示的W10及W20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设计为接线部615、616、625、626的外周能够比第一外侧端部36、46沿X轴方向配置于更内侧。例如也可以是,W10为3~8mm,W20为3~8mm。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线部611的中心部611a与构成装置主体的线轴10的X轴方向的一个外缘即第一外侧端部36相比,沿着X轴方向以W12的量更靠近卷绕轴O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线部612的中心部612a与第一外侧端部36相比,沿着X轴方向以W14的量更靠近卷绕轴O。另外,第二引线部621的中心部621a与构成装置主体的线轴10的X轴方向的另一外缘即第一外侧端部46相比,沿着X轴方向以W22的量更靠近卷绕轴O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线部622的中心部622a与第一外侧端部46相比,沿着X轴方向以W24的量更靠近卷绕轴O配置。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线部611的中心部611a与构成装置主体的芯50的Y轴方向的一个外缘即第二外侧端部561相比,沿着Y轴方向以L13的量更靠近卷绕轴O配置。第二引线部621的中心部621a与第二外侧端部561相比,沿着X轴方向以L23的量更靠近卷绕轴O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线部612的中心部612a与构成装置主体的芯50的Y轴方向的另一外缘即第二外侧端部562相比,沿着X轴方向以L14的量更靠近卷绕轴O。第二引线部622的中心部622a与第二外侧端部562相比,沿着X轴方向以L24的量更靠近卷绕轴O配置。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将引线部配置于成为线圈装置的死区的沿着装置主体2的卷绕轴O观察的四角。即,能够在沿着卷绕轴O观察的构成装置主体的线轴10的由第一外侧端部36、46及芯50的第二外侧端部561、562构成的外缘的内侧容纳引线部,可以使线圈装置小型化。
此外,图10所示的W12、W14、W22及W24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W12为1.5~4mm,W14为1.5~4mm,W22为1.5~4mm,W24为1.5~4mm。另外,图11所示的L13、L23、L14及L24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L13为5~20mm,L23为5~20mm,L14为5~20mm,L24为5~20mm。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引线部的中心部由引线部的接线部与端子部的连接部的接触位置定义。如图13A所示,在第一引线部611的接线部615,将与连接部75的连接部内端751的接触位置设为点P1。将在连接部内端751的法线N、与点P1的相反侧的引线部611的接线部615的外周交叉的位置设为点P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引线部611的接线部615,将点P1和点P2的中间位置定义为中心部611a。另外,在第一引线部611的接线部615以外的部分,根据第一引线部611的外周形状将与接线部615的中心部611a对应的位置定义为中心部611a。此外,第一引线部612及第二引线部621、622也与第一引线部611同样。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线部611的中心部611a,在第一线圈部610及第二线圈部620,与处于在X轴方向上距卷绕轴O最远的一侧的位置的第一外周端610a1、620a1相比,沿着X轴方向以W11的量靠近卷绕轴O配置。第一引线部612的中心部612a与第一外周端610a1、620a1相比,沿着X轴方向以W13的量靠近卷绕轴O配置。另外,第二引线部621的中心部621a,在第一线圈部610及第二线圈部620,与处于在X轴方向上距卷绕轴O最远的另一侧的位置的第一外周端610a2、620a2相比,沿着X轴方向以W21的量靠近卷绕轴O配置。第一引线部612的中心部612a与第一外周端610a2、620a2相比,以W23的量沿着X轴方向靠近卷绕轴O配置。因此,能够将引线部更可靠地容纳于第一外侧端部36、46的内侧。
此外,W11、W13、W21、W23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设计为接线部615、616、625、626的外周能够比第一外侧端部36、46沿着X轴方向更靠内侧配置。例如也可以是,W11为1.5~4mm,W13为1.5~4mm,W21为1.5~4mm,W23为1.5~4mm。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线部611的中心部611a,在第一线圈部610及第二线圈部620,与处于在Y轴方向上距卷绕轴O最远的一侧的位置的第二外周端610b1、620b1相比,沿着X轴方向以L11的量靠近卷绕轴O配置。第二引线部621的中心部621a,与第一外周端610b1、620b1相比,沿着X轴方向以L21的量靠近卷绕轴O配置。第一引线部612的中心部612a,在第一线圈部610及第二线圈部620,与处于在Y轴方向上距卷绕轴O最远的另一侧的位置的第二外周端610b2、620b2相比,沿着X轴方向以L12的量靠近卷绕轴O配置。另外,第二引线部622的中心部622a与第二外周端610b2、620b2相比,以L22的量沿着X轴方向靠近卷绕轴O配置。因此,能够将引线部更可靠地容纳于第二外侧端部561、562的内侧。
此外,L11、L12、L21、L22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设计为接线部615、616、625、626的外周能够比第二外侧端部561、562沿着Y轴方向更靠内侧配置。例如也可以是,L11为0~10mm,L12为0~10mm,L21为0~10mm,L22为0~10mm。
另外,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75、76、77、78分别具有:沿着第一外侧端部36、46延伸的端子延伸部750、760、770、780。由此,容易将连接部内端751、761、771、781配置于成为线圈装置1的死区的沿着装置主体的卷绕轴O观察的四角,能够减少由端子部和引线部的连接的空间。
另外,如图4A及图4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70具有:固定于线轴的固定部791、792、801、802、811、812、821、822。固定部791、792、801、802、811、812、821、822分别从端子延伸部750、760、770、780垂直地突出,插入形成于图6A或图6B所示的线轴的固定孔311、312、411、412、341、342、441、442。由此,在将端子部和引线部连接后,将端子部安装于线轴,从而能够组装线圈装置1。因此,不需要进行通过嵌入成形等与预先安装于线轴的状态的端子部的连接作业,不需要连接作业用的空间。
另外,如图4A及图4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791、792、801、802、811、812、821、822分别具有:防止从图6A或图6B所示的固定孔311、312、411、412、341、342、441、442的脱落的止脱部791a、792a、801a、802a、811a、812a、821a、822a。因此,即使通过压入将端子部安装于线轴10的端子台,端子部也不易从线轴10脱离。
另外,如图4A及图4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75、76、77、78分别具有引线部所钩挂的卡止部750、760、770、780。因此,能够将引线部临时固定于连接部,容易进行引线部和连接部的连接作业。
另外,如图7A或图7B所示,构成端子部70的初级侧第一端子部71、初级侧第二端子部72、次级侧第一端子部73及次级侧第二端子部74沿着卷绕轴O分别具有外部连接部83、84、85、86。如图12所示,外部连接部83比引线部的前端部613以H2的量突出。外部连接部84、85、86也与外部连接部83同样。因此,通过将外部连接部83、84、85、86插入配置于线圈装置1的卷绕轴方向的上方的基板等方法,能够省略进行定位的工夫,并且能够稳定地固定线圈装置和基板。
在本实施方式中,H2的高度没有限定,例如,H2也可以为5~10mm。
此外,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线部611的前端部613比上部分割芯50b的顶面53b以H1的量突出,但H1优选为1mm以下。前端部614、615、616也与前端部613同样。此外,前端部613、614、615、616也可以不从上部分割芯50b的顶面53b突出。在前端部613、614、615、616不从上部分割芯50b的顶面53b突出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减小线圈装置1的Z轴方向的高度方向。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613被端子罩5a覆盖。前端部614、615、616也与前端部613同样。因此,能够防止端子部从端子台脱离。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外侧端部36和壳体100的X轴方向的一个内壁之间具有W3的宽度。另外,在第一外侧端部46和壳体100的X轴方向的另一内壁之间具有W4的宽度。W3、W4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W3为0.5~1mm,W4为0.5~1mm。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比以往减小线圈装置1的X轴方向的大小。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线60具有:第一导线61,其具有:卷绕于卷芯部的第一线圈部610、和从第一线圈部610引出的第一引线部611、612;以及第二导线62,其具有:卷绕于卷芯部的第二线圈部620、和从第二线圈部620引出的引线部621、622。如图12所示,在第一线圈部610和第二线圈部620之间配置有形成于线轴10的卷绕隔壁凸缘14。因此,线圈装置1能够用作变压器。另外,也能够经由卷绕隔壁凸缘14确保漏磁,也能够将线圈装置用作漏磁变压器。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能够在卷绕隔壁凸缘14配置漏磁芯3,能够容易调节漏磁。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卷绕隔壁凸缘14形成有:供第一引线部611、612分别通过的中间引导槽191、192。另外,如图6B所示,在端子侧凸缘部24形成有:供第一引线部611、612及第二引线部621、622通过的端部引导槽341、342、441、442。因此,容易确定第一引线部611、612及第二引线部621、622的引出位置,能够容易配置于装置主体的外缘内侧的规定位置。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线部611、612及第二引线部621、622通过压接与连接部75、76、77、78电连接,但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一引线部611、612及第二引线部621、622也可以通过经由焊料与连接部75、76、77、78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连接部和引线部这样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连接后将端子部安装于端子台,因此,不需要连接作业用的空间,能够容易制造小型的线圈装置。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的方式也包含于技术范围内。
(线圈装置的制造方法)
以下,使用图2等说明线圈装置1的制造方法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通过组装图2所示的各部件,并且在线轴10卷绕第一导线61及第二导线62而制造。在线圈装置1的制造中,首先准备线轴10。线轴10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线轴10通过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
接着,在线轴10,在处于脚部侧凸缘部20和卷绕隔壁凸缘14之间的卷芯部12的外周将第一导线61以α卷进行卷绕,形成第一线圈部610。如图6A所示,第一导线61的第一引线部611、612从第一线圈部610通过脚部侧凸缘部20和线轴脚部261之间朝向X轴方向外侧引出。
接着,在线轴10,在处于端子侧凸缘部24和卷绕隔壁凸缘14之间的卷芯部12的外周将第二导线62以α卷进行卷绕,形成第二线圈部620。如图6B所示,第二导线62的第二引线部621、622从第二线圈部620通过引出用槽17朝向X轴方向外侧引出。
接着,将导线60和端子70连接。如图6A所示,将构成导线60的第一导线61的第一引线部611的接线部615钩挂于构成端子部70的初级侧第一端子部71的连接部75的卡止部750,并夹入与端子延伸部752之间进行临时固定。另外,在构成导线60的第一导线61的第一引线部612连接构成端子70的初级侧第二端子部72。将第一引线部612的接线部616钩挂于初级侧第二端子部72的连接部76的卡止部760,并夹入与端子延伸部762之间进行临时固定。
如图6B所示,在构成导线60的第二导线62的第二引线部621连接构成端子70的次级侧第一端子部73。将第二引线部621的接线部617钩挂于次级侧第一端子部73的连接部77的卡止部770,并夹入与端子延伸部772之间进行临时固定。另外,在构成导线60的第二导线62的第二引线部622连接构成端子70的次级侧第二端子部74。将第二引线部622的接线部626钩挂于次级侧第二端子部74的连接部78的卡止部780,并夹入与端子延伸部782之间进行临时固定。
在将图6A及图6B所示的各引线部的接线部和各端子部的连接部临时固定的状态下,通过热压接将接线部和连接部电连接。接线部和连接部的连接也可以适当地使用经由焊料连接等公知的方法,作为一例,使用图13A及图13B对接线部615和连接部75的热压接进行说明。
图13A表示将接线部615和连接部75临时固定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从主电极200向副电极300流通电流。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线60通过绕芯材60a形成的绝缘皮膜60b而被绝缘,在图13A的状态下,当在主电极200和副电极300之间流通电流时,电流不在导线60流通,而在连接部75流通。
图13B表示接线部615和连接部75电连接的状态。从图13A的状态起,一边从主电极200向副电极300流通电流,一边将主电极200朝向端子延伸部752按压,对卡止部750施加压力,将接线部615压扁。由此,绝缘皮膜60b剥离,芯材60a和连接部74接触,在接线部615也流通电流。由于在接线部615流通电流,通过电阻发热,绝缘皮膜60b进一步剥离。通过电阻发热及由主电极200的加压,接线部615的芯材60a和连接部电连接,成为图13B的状态。接线部616、617、618也同样地与连接部76、77、78电连接。
接着,将端子部70安装于端子台30、40。如图6A所示,将绝缘罩6a安装于中间引导槽191及端部引导槽341。将第一引线部611向引导用突起221的Y轴方向的外侧引出。如图7A所示,将第一引线部611向Z轴方向上侧引出,并通过绝缘罩6a的槽。将固定部791与固定孔311抵接,将固定部792与固定孔312抵接,将初级侧第一端子部71朝向X轴方向内侧推压。由此,固定部791被压入固定孔311,固定部792被压入固定孔312,初级侧第一端子部71安装于第一端子配置部310。
如图6A所示,将绝缘罩6b安装于中间引导槽192及端部引导槽342。将第一引线部612向引导用突起222的Y轴方向的外侧引出。如图7A所示,将第一引线部612向Z轴方向上侧引出,并通过绝缘罩6b的槽。将固定部801与固定孔321抵接,将固定部802与固定孔322抵接,将初级侧第二端子部72朝向X轴方向内侧推压。由此,固定部801被压入固定孔321,固定部802被压入固定孔322,初级侧第二端子部72安装于第二端子配置部320。
如图6B所示,将第二引线部621向引导用突起161的Y轴方向的外侧引出。如图7B所示,将第二引线部621向Z轴方向上侧引出,并通过端部引导槽441。将固定部811与固定孔411抵接,将固定部812与固定孔412抵接,将次级侧第一端子部73朝向X轴方向内侧推压。由此,固定部811被压入固定孔411,固定部812被压入固定孔412,次级侧第一端子部73安装于第一端子配置部410。
如图6B所示,将第二引线部622向引导用突起162的Y轴方向的外侧引出。如图7B所示,将第二引线部622向Z轴方向上侧引出,并通过端部引导槽442。将固定部821与固定孔421抵接,将固定部822与固定孔422抵接,将次级侧第二端子部74朝向X轴方向内侧推压。由此,固定部821被压入固定孔421,固定部822被压入固定孔422,次级侧第二端子部74安装于第二端子配置部420。
然后,在端子台30安装端子罩5a,在端子台30安装端子罩5b。端子罩5a、5b也可以使用粘接剂固定于端子台30、40。此外,为了将端子部70安装于端子台30、40,也可以改变为固定部的压入,或者除了固定部的压入之外还使用粘接剂。
接着,将漏磁芯3配置于线轴10的横向槽181、182,将侧罩4安装于线轴10的Y轴方向的两侧,然后,从Z轴方向的上下方向安装芯50。即,从线轴10的Z轴方向的下方向安装下部分割芯50a,从Z轴方向的上方安装上部分割芯50b。在下部分割芯50a及上部分割芯50b的中脚部54a、54b的前端彼此之间根据需要保持间隙,并且将侧脚部55a、55b的前端彼此接合。作为下部分割芯50a及上部分割芯50b的材质,可列举金属、铁氧体等软磁性材料,但没有特别限定。
接着,在上部开口的壳体100容纳由上述的线轴10、导线60及芯50等构成的组装体,并且在壳体100的内部填充散热用的灌封树脂,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

Claims (18)

1.一种线圈装置,其具有:
线轴,其具有中空筒状的卷芯部;
芯,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卷芯部的内部;
导线,其具有: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线圈部、和具有从所述线圈部引出且与所述线圈部的卷绕轴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接线部的引线部;以及
端子部,其具有在所述接线部与所述导线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的所述接线部的接触部位中的、在与所述卷绕轴垂直的第一轴方向上距所述卷绕轴最近的位置的连接部内端,相比于处于在所述线轴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距所述卷绕轴最远的位置的第一外侧端部,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更靠近所述卷绕轴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轴方向是与所述卷绕轴垂直的方向中的、与所述线轴的长度最短的线轴短边方向垂直的线轴长边方向,
所述第一外侧端部沿着所述线轴短边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部具有沿着所述第一外侧端部延伸的端子延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端子部具有固定于所述线轴的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从所述端子延伸部垂直地突出,插入形成于所述线轴的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部具有防止从所述固定孔的脱落的止脱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部具有所述引线部所钩挂的卡止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端子部具有:外部连接部,其沿着所述卷绕轴比所述引线部的前端部更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导线具有:
第一导线,其具有: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第一线圈部、和从所述第一线圈部引出的第一引线部;以及
第二导线,其具有: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第二线圈部、和从所述第二线圈部引出的引线部,
在所述第一线圈部和所述第二线圈部之间配置有:形成于所述线轴的卷绕隔壁凸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引线部通过压接或经由焊料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
10.一种线圈装置,其具有:
线轴,其具有中空筒状的卷芯部;
芯,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卷芯部的内部;
导线,其具有: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线圈部、和具有从所述线圈部引出且与所述线圈部的卷绕轴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接线部的引线部;以及
端子部,其具有在所述接线部与所述导线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引线部的中心部,
相比于第一外侧端部,沿着与所述卷绕轴垂直的第一轴更靠近所述卷绕轴配置,所述第一外侧端部为包含所述线轴和所述芯的装置主体的外缘,处于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距所述卷绕轴最远的位置,
相比于第二外侧端部,沿着与所述卷绕轴及所述第一轴垂直的第二轴更靠近所述卷绕轴配置,所述第二外侧端部为所述装置主体的外缘,处于在所述第二轴方向上距所述卷绕轴最远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外侧端部配置于所述线轴,
所述第二外侧端部配置于所述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在所述线轴形成有:端子侧凸缘部,其配置有安装所述端子部的端子台,
在所述端子侧凸缘部形成有:供所述引线部通过的端部引导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中心部,
相比于处于在所述线圈部、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距所述卷绕轴最远的位置的第一外周端,沿着所述第一轴更靠近所述卷绕轴配置,
相比于处于在所述线圈部、在所述第二轴方向上距所述卷绕轴最远的位置的第二外周端,沿着所述第二轴更靠近所述卷绕轴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导线具有:
第一导线,其具有: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第一线圈部、和从所述第一线圈部引出的第一引线部;以及
第二导线,其具有: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第二线圈部、和从所述第二线圈部引出的引线部,
在所述第一线圈部和所述第二线圈部之间配置有:形成于所述线轴的卷绕隔壁凸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在所述卷绕隔壁凸缘形成有:供所述引线部通过的中间引导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端子部具有:外部连接部,其沿着所述卷绕轴比所述引线部的前端部更突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前端部被端子罩覆盖。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引线部通过压接或经由焊料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
CN202311105659.9A 2022-09-01 2023-08-30 线圈装置 Pending CN1176373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39221 2022-09-01
JP2022139222A JP2024034757A (ja) 2022-09-01 2022-09-01 コイル装置
JP2022-139222 2022-09-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7310A true CN117637310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25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05659.9A Pending CN117637310A (zh) 2022-09-01 2023-08-30 线圈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34757A (zh)
CN (1) CN11763731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34757A (ja) 2024-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4470B2 (en) Coil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coil
US831474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7293859B (zh) 一种天线装置以及该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8231378B (zh) 线圈装置
CN109473255B (zh) 线圈装置
EP3157096B1 (en) Antenna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ntenna device
CN107275043B (zh) 小型变压器
CN109841392B (zh) 线圈装置
CN108231374B (zh) 线圈装置
CN117637310A (zh) 线圈装置
CN112530663A (zh) 电感器部件
US20240079176A1 (en) Coil device
JP2024034756A (ja) コイル装置
CN111383827B (zh) 线圈装置
JP4372399B2 (ja) 面実装型チョークコイル
CN109427470B (zh) 线圈装置
CN109509620B (zh) 线圈装置
CN108428539B (zh) 线圈装置
JP6509318B1 (ja) トランスの保持構造
JP3141709U (ja) コイル部品
CN113257540A (zh) 复合线圈装置
US20230162907A1 (en) Coil device
CN115148475A (zh) 线圈装置
CN115458296A (zh) 线圈装置
CN110619995B (zh) 线圈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