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31285A - 光学系统与头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系统与头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31285A
CN117631285A CN202211156206.4A CN202211156206A CN117631285A CN 117631285 A CN117631285 A CN 117631285A CN 202211156206 A CN202211156206 A CN 202211156206A CN 117631285 A CN117631285 A CN 117631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lens
optical
optical system
quarter
wa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562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日忠
洪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ge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ge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ge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ge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31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12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1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correct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s, distor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光学系统包含光圈、影像面、反射式偏光元件、部分反射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第二四分之一波板、第一光学透镜、第二光学透镜及第三光学透镜。光圈和影像面分别位于光学系统的前侧和后侧。反射式偏光元件位于光圈与影像面之间。部分反射元件位于反射式偏光元件与影像面之间。第一四分之一波板位于反射式偏光元件与部分反射元件之间。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之间。第一光学透镜、第二光学透镜和第三光学透镜依序由前侧至后侧位于光圈与影像面之间。第一光学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二光学透镜前侧表面为平面。本申请还公开具有上述光学系统的头戴装置。

Description

光学系统与头戴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系统与头戴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头戴装置的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更加精进,各种电子元件皆已微小化,使得微型电子元件效能相较于以往大幅提升,感光元件像素可达到更微小的尺寸,可携式装置的发展也更加蓬勃,并带动镜头元件的快速进步,使过去只存在于科幻电影的头戴式装置也开始兴起。同时,高效能微型处理器与微型显示器的普及,使得智能头戴装置的相关科技于近年来快速提升。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配备光学镜头的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其中对于电脑视觉的需求大幅成长,对于光学镜头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样化。
现今的头戴装置除了较过去大幅轻量化之外,也开始具备多种智能功能,如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与混合现实(MixedReality,MR)等领域的应用快速成长。其中,虚拟现实被广泛利用于医疗照护、工程、房地产、教育、电玩游戏及影音娱乐等。然而,目前的头戴式装置仍在发展中阶段,仍有许多须大幅改进的地方,例如头戴式装置的重量及体积、影像的成像品质。早期的虚拟现实头戴装置大多使用传统光学透镜或菲涅尔透镜,其中传统光学透镜虽可提供优良成像品质,却无法有效压缩体积,而菲涅尔透镜虽可达到压缩体积的效果,但成像品质往往不佳,故而现今的研究或开发者皆在寻找兼具小体积与优良成像方式的镜片组合。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提到的问题,本申请揭露一种光学系统与头戴装置,可兼具较小的重量及体积以及较佳的成像品质。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其包含一光圈、一影像面、一反射式偏光元件、一部分反射元件、一第一四分之一波板、一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一第一光学透镜、一第二光学透镜以及一第三光学透镜。光圈位于光学系统的前侧。影像面位于光学系统的后侧。反射式偏光元件位于光圈与影像面之间。部分反射元件位于反射式偏光元件与影像面之间。第一四分之一波板位于反射式偏光元件与部分反射元件之间。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之间。第一光学透镜位于光圈与影像面之间。第二光学透镜位于第一光学透镜与影像面之间。第三光学透镜位于第二光学透镜与影像面之间。其中,第一光学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三光学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且第二光学透镜前侧表面为平面。第三光学透镜前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光学透镜后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
0.13<R6/R5。
本申请另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其包含一光圈、一影像面、一反射式偏光元件、一部分反射元件、一第一四分之一波板、一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一第一光学透镜、一第二光学透镜以及一第三光学透镜。光圈位于光学系统的前侧。影像面位于光学系统的后侧。反射式偏光元件位于光圈与影像面之间。部分反射元件位于反射式偏光元件与影像面之间。第一四分之一波板位于反射式偏光元件与部分反射元件之间。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之间。第一光学透镜位于光圈与影像面之间。第二光学透镜位于第一光学透镜与影像面之间。第三光学透镜位于第二光学透镜与影像面之间。其中,第一光学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且第二光学透镜前侧表面为平面。第一光学透镜前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光学透镜后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其满足下列条件:
|R2/R1|<1000。
本申请提供一种头戴装置,其包含前述的光学系统。
根据本申请所揭露的光学系统与头戴装置,通过波板、反射式偏光元件、部分反射元件以及透镜的组合配置,将成像光进行偏振态的转换,使成像光可在各元件之间进行反射,形成折反射式的光学系统,借以可压缩光程并减少杂散光的产生,以此达到头戴装置体积的压缩与重量的减轻。此外,折反射式的光学系统,其第一光学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且第二光学透镜前侧表面为平面,可提供优良的成像品质。
当第二光学透镜前侧表面为平面时,有助于光学元件的设置。
当第一光学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三光学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且R6/R5满足上述条件时,有助于调整成像品质。
当第一光学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且|R2/R1|满足上述条件时,有助于调整成像品质。
以上的关于本揭露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申请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绘示图1中区域EL1的放大示意图。
图3绘示图1中光学系统的光圈、第一光学透镜、第二光学透镜、第三光学透镜和影像面以及不同视场的成像光线追迹的示意图。
图4绘示依照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5绘示依照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6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7绘示依照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8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9绘示依照本申请第七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0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八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1绘示依照本申请第九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2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十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3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十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4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十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5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十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6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十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7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十五实施例的头戴装置的示意图。
图18绘示图17的头戴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19绘示依照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参数ImgH、EPD、CT1、CT2、CT3、T12、T23、ER、TD、SL以及第一光学透镜后侧表面的反曲点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2,3,4,5,6,7,8,9,10,11,12,13,14:光学系统
10:头戴装置
101:显示器
102:数字信号处理器
103:惯性测量单元
104:支撑结构
105:眼球追踪装置
106:光学系统
107:自动对焦装置
108:相机
109:折叠机构
100:虹膜辨识模块
BS:部分反射元件
CT1:第一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CT2:第二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CT3:第三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E1:第一光学透镜
E2:第二光学透镜
E3:第三光学透镜
EL1:区域
ER:光圈至第一光学透镜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EPD:光圈的大小
EYP:使用者眼睛的位置
ImgH:影像面所呈现的像高
IMG:影像面
P:反曲点
QWP1:第一四分之一波板
QWP2:第二四分之一波板
RP:反射式偏光元件
ST:光圈
SC:显示器
SL:光圈至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T12:第一光学透镜后侧表面至第二光学透镜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T23:第二光学透镜后侧表面至第三光学透镜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TD:第一光学透镜前侧表面至第三光学透镜后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申请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申请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附图,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申请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申请的范畴。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其较佳地包含一光圈、一影像面、一反射式偏光元件、一部分反射元件、一第一四分之一波板、一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一第一光学透镜、一第二光学透镜以及一第三光学透镜。较佳地,光圈位于光学系统的前侧,且影像面位于光学系统的后侧。所述光学系统的前侧是指光学系统例如靠近使用者眼睛的一侧,而所述光学系统的后侧是指光学系统靠近一显示器呈现影像的一侧,其中影像面可位于显示器上,且光圈的位置可为邻近使用者眼睛观看影像的位置。
较佳地,反射式偏光元件位于光圈与影像面之间。较佳地,部分反射元件位于反射式偏光元件与影像面之间。较佳地,第一四分之一波板位于反射式偏光元件与部分反射元件之间。较佳地,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之间。较佳地,第一光学透镜位于光圈与影像面之间。较佳地,第二光学透镜位于第一光学透镜与影像面之间。较佳地,第三光学透镜位于第二光学透镜与影像面之间。较佳地,第一光学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且第二光学透镜前侧表面为平面。较佳地,第一光学透镜与第二光学透镜之间可具有一空气间隔。较佳地,第二光学透镜与第三光学透镜之间可具有一空气间隔。较佳地,部分反射元件例如可具有至少35%平均光反射率,其中所述平均光反射率可指部分反射元件对于不同波长光线的反射率的平均值。
本申请所揭露的光学系统,通过波板、反射式偏光元件、部分反射元件以及透镜的组合配置,将成像光进行偏振态的转换,使成像光可在各元件之间进行反射,形成折反射式的光学系统,借以压缩光程并减少杂散光的产生,可提供优良的成像品质,并以此达到头戴装置体积的压缩与重量的减轻。此外,第二光学透镜前侧表面为平面的特征,有助于光学元件的设置。较佳地,影像面发出的成像光会依序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反射式偏光元件,以通过特定的成像光路径,有助于光偏振、反射及穿透的正确性。详细来说,请参照图19,成像光从显示器SC以纵向偏振态入射光学系统1而从影像面IMG发出,经第二四分之一波板QWP2形成旋转偏振态,通过部分反射元件BS然后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QWP1形成横向偏振态,而反射式偏光元件RP仅供纵向偏振态的成像光穿透,故会使横向偏振态的成像光反射而再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QWP1形成旋转偏振态,而后旋转偏振态的成像光经部分反射元件BS反射,接着第三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QWP1形成纵向偏振态而可穿透反射式偏光元件RP。借此,通过这样的反射方式可以将所需光程折叠,有效缩短镜组长度。较佳地,第一四分之一波板、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及部分反射元件分别可镀于(附接于)透镜表面上或分别可为与透镜分隔的单独元件,本申请不以此为限。较佳地,部分反射元件例如但不限于是具有反射面的反射镜,其能够反射一部分光。例如在一些情况中,部分反射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在光线经过时让一部分光线透射并且另一部分光线被反射。
第三光学透镜前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光学透镜后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0.13<R6/R5。借此,有助于调整成像品质。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0.15<R6/R5。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0.25<R6/R5<1000。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0.50<R6/R5<500。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1.2<R6/R5。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1.5<R6/R5。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2.0<R6/R5<1000。
较佳地,第三光学透镜可具有正屈折力。借此,搭配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光学透镜,且在R6/R5满足上述条件时,有助于进一步调整成像品质。
第一光学透镜前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光学透镜后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其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R2/R1|<1000。借此,可搭配第一光学透镜的负屈折力,有助于调整成像品质。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R2/R1|<500。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R2/R1|<100。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R2/R1|<50。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R2/R1|<10。
较佳地,光学系统中可有至少一片光学透镜具有一反曲点;借此,有助于调整周边像差。较佳地,第一光学透镜后侧表面可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借此,有助于进一步调整周边像差。较佳地,第三光学透镜后侧表面可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借此,有助于进一步调整周边像差。请参照图19,绘示有依照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的反曲点P的示意图。图19绘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的反曲点P作为示例性说明,然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和其他实施例中,各透镜也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反曲点。
第一光学透镜的阿贝数为V1,第二光学透镜的阿贝数为V2,第三光学透镜的阿贝数为V3,第i光学透镜的阿贝数为Vi,第一光学透镜的折射率为N1,第二光学透镜的折射率为N2,第三光学透镜的折射率为N3,第i光学透镜的折射率为Ni,光学系统中可较佳地有至少一片光学透镜满足下列条件:10<Vi/Ni<50,其中i=1、2或3。借此,可避免光线在反射情况下因角度不同致使折射率相差过大,进而影响成像品质。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12<Vi/Ni<45,其中i=1、2或3。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30<Vi/Ni<40,其中i=1、2或3。
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影像面所呈现的像高为ImgH(其可为显示器对角线总长的一半),其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1.00<f/ImgH<1.50。借此,可提供较大影像。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1.00<f/ImgH<1.25。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1.05<f/ImgH<1.25。请参照图19,绘示有依照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参数ImgH的示意图。
光圈至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影像面所呈现的像高为ImgH,其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1.2<SL/ImgH<2.0。借此,可平衡影像大小与光学系统长度。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1.45<SL/ImgH<1.90。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1.50<SL/ImgH<1.80。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1.55<SL/ImgH<1.80。请参照图19,绘示有依照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参数SL及ImgH的示意图。
光圈至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其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1.2<SL/f<2.0。借此,可平衡成像品质与光学系统长度。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1.25<SL/f<1.75。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1.30<SL/f<1.70。
光圈至第一光学透镜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ER,光圈至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其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0.30<ER/SL<0.50。借此,可减少使用者晕眩程度。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0.35<ER/SL<0.45。请参照图19,绘示有依照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参数ER及SL的示意图。
第一光学透镜前侧表面至第三光学透镜后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D,光圈至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其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0.40<TD/SL<0.60。借此,有助于缩短镜组长度。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0.42<TD/SL<0.58。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0.45<TD/SL<0.58。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0.45<TD/SL<0.55。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0.50<TD/SL<0.55。请参照图19,绘示有依照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参数TD及SL的示意图。
第一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1,第二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2,第三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3,第一光学透镜后侧表面至第二光学透镜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12,第二光学透镜后侧表面至第三光学透镜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23,其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1<(CT1+CT2+CT3)/(T12+T23)<20。借此,有助于提升透镜使用效率。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2<(CT1+CT2+CT3)/(T12+T23)<18。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2<(CT1+CT2+CT3)/(T12+T23)<15。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3<(CT1+CT2+CT3)/(T12+T23)<13。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3.5<(CT1+CT2+CT3)/(T12+T23)<13。请参照图19,绘示有依照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参数CT1、CT2、CT3、T12及T23的示意图。
第一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1,第二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2,第三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3,光圈至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其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0.20<(CT1+CT2+CT3)/SL<1.00。借此,有助于缩短光学系统的长度。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0.30<(CT1+CT2+CT3)/SL<0.80。其中,也可较佳地满足下列条件:0.35<(CT1+CT2+CT3)/SL<0.60。
本申请提供一种头戴装置,其较佳地包含前述的光学系统。较佳地,头戴装置可进一步包含一显示器、一数字信号处理器、一惯性测量单元以及一支撑结构。较佳地,显示器用以面向使用者的眼睛以显示影像,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讯连接显示器以及惯性测量单元,且支撑结构用以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较佳地,光学系统可供使用者的眼睛使用。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头戴装置可较佳地包含两个前述的光学系统,且两组光学系统分别可供使用者以双眼使用。
较佳地,头戴装置可进一步包含一虹膜辨识模块,其中虹膜辨识模块通讯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器,且虹膜辨识模块用以辨识使用者的虹膜。借此,可提供使用者在认证系统的便利性与安全性。
较佳地,显示器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面板并具有一色彩滤片(Color Filter)。借此,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可提供较佳的色彩影像。较佳地,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以色彩滤片进行滤光,且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内部可包含偏光元件以将光线进行偏振。较佳地,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可例如为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面板或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ED)面板。
较佳地,头戴装置可进一步包含一折叠机构,其中折叠机构用以使头戴装置的体积被压缩。举例来说,折叠机构提供使用者在不需使用头戴装置的情况下,可将头戴装置的体积进行压缩(例如可使头戴装置折叠)。
较佳地,头戴装置可进一步包含一自动对焦装置,其中自动对焦装置对应光学系统设置,且自动对焦装置用以移动光学系统的光学透镜。借此,自动对焦装置可提供光学系统对焦功能,可针对不同使用者视力做焦距调整。在部分实施态样中,光学系统的数量为两个,且自动对焦装置的数量为一个,其中自动对焦装置可同时调整两个光学系统的焦距。另外,在部分实施态样中,光学系统的数量为两个,且自动对焦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以分别调整两个光学系统的焦距。
较佳地,头戴装置可进一步包含一相机,其中相机通讯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器,且相机具有拍摄外部环境影像并呈现于显示器的功能。借此,相机所拍摄的外部环境影像可即时呈现于显示器,以便于使用者在配戴头戴装置的情况下对环境做辨认。
较佳地,头戴装置可进一步包含一眼球追踪装置,其中眼球追踪装置用以面向使用者的眼睛以追踪使用者的眼睛所注视的位置。借此,可提供使用者对使用情形做数据分析(例如使用者进行电玩游戏或观影时的注视目标分析或专注力分析),并可根据眼球注视范围调整画面各位置的清晰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所提及的通讯连接,是指两个元件例如以有线或无线传输来达到彼此间信号交换的连接方式。
上述本申请光学系统和头戴装置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本申请所揭露的光学系统中,光学透镜的材质可为玻璃或塑胶。若光学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增加光学系统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并降低外在环境温度变化对成像的影响,而玻璃透镜可使用研磨或模造等技术制作而成。若光学透镜材质为塑胶,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可于镜面上设置球面或非球面(ASP),其中球面光学透镜可减低制造难度,而若于镜面上设置非球面,则可借此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缩减透镜数目,并可有效降低本申请光学系统的总长。进一步地,非球面可以塑胶射出成型或模造玻璃透镜等方式制作而成。
本申请所揭露的光学系统中,若光学透镜表面为非球面,则表示该光学透镜表面光学有效区全部或其中一部分为非球面。
本申请所揭露的光学系统中,可选择性地在任一(以上)光学透镜材料中加入添加物,产生光吸收或光干涉效果,以改变光学透镜对于特定波段光线的穿透率,进而减少杂散光与色偏。例如:添加物可具备滤除系统中600纳米至800纳米波段光线的功能,以助于减少多余的红光或红外光;或可滤除350纳米至450纳米波段光线,以减少多余的蓝光或紫外光,因此,添加物可避免特定波段光线对成像造成干扰。此外,添加物可均匀混和于塑料中,并以射出成型技术制作成光学透镜。此外,添加物也可配置于光学透镜表面上的镀膜,以提供上述功效。
本申请所揭露的光学系统中,若光学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凸面可位于光学透镜表面近光轴处;若光学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凹面可位于光学透镜表面近光轴处。若光学透镜的屈折力或焦距未界定其区域位置时,则表示该光学透镜的屈折力或焦距可为光学透镜于近光轴处的屈折力或焦距。
本申请所揭露的光学系统中,所述光学透镜的反曲点(Inflection Point),是指光学透镜表面曲率正负变化的交界点。
本申请所揭露的光学系统中,光学系统的影像面依其对应的显示器的不同,可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的曲面,特别是指凹面朝往前侧方向的曲面。
本申请所揭露的光学系统中,于成像光路上最靠近影像面的光学透镜与影像面之间可选择性配置一片以上的成像修正元件(平场元件等),以达到修正影像的效果(像弯曲等)。该成像修正元件的光学性质,比如曲率、厚度、折射率、位置、面型(凸面或凹面、球面或非球面、衍射表面及菲涅尔表面等)可配合头戴装置需求而做调整。一般而言,较佳的成像修正元件配置为将具有朝往前侧方向为凹面的薄型平凹元件设置于靠近影像面处。
本申请所揭露的光学系统中,可设置有至少一光阑,其可位于第一光学透镜之前、各光学透镜之间或最后一光学透镜之后,该光阑的种类如耀光光阑(Glare Stop)或视场光阑(Field Stop)等,可用以减少杂散光,有助于提升影像品质。
本申请可适当设置一可变孔径元件,该可变孔径元件可为机械构件或光线调控元件,其可以电或电信号控制孔径的尺寸与形状。该机械构件可包含叶片组、屏蔽板等可动件;该光线调控元件可包含滤光元件、电致变色材料、液晶层等遮蔽材料。该可变孔径元件可通过控制影像的进光量或曝光时间,强化影像调节的能力。此外,该可变孔径元件也可为本申请的光圈,可通过改变光圈值以调节影像品质,如景深或曝光速度等。
本申请可适当放置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借以限制光线通过光学系统的形式,所述光学元件可为滤光片、偏光片等,但本申请不以此为。并且,所述光学元件可为单片元件、复合组件或以薄膜等方式呈现,但本申请不以此为。所述光学元件可置于光学系统之前端、后端或光学透镜之间,借以控制特定形式的光线通过,进而符合应用需求。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3,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图2绘示图1中区域EL1的放大示意图,且图3绘示图1中光学系统的光圈、第一光学透镜、第二光学透镜、第三光学透镜和影像面以及不同视场的成像光线追迹的示意图。光学系统1由前侧至后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光学透镜E1、反射式偏光元件RP、第一四分之一波板QWP1、第二光学透镜E2、第三光学透镜E3、部分反射元件BS、第二四分之一波板QWP2以及影像面IMG。其中,显示器SC设置于影像面IMG上。光学系统1包含三片光学透镜(E1、E2、E3),并且三片光学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透镜。
第一光学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后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光学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平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光学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如图2所示,反射式偏光元件RP附接于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且第一四分之一波板QWP1附接于反射式偏光元件RP远离第一光学透镜E1的一侧。
部分反射元件BS附接于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
第二四分之一波板QWP2位于部分反射元件BS与影像面IMG之间。
显示器SC在影像面IMG发出的成像光依序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板QWP2、部分反射元件BS、第一四分之一波板QWP1及反射式偏光元件RP。进一步来说,纵向偏振态的成像光从影像面IMG发出,经第二四分之一波板QWP2形成旋转偏振态,通过部分反射元件BS、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然后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QWP1形成横向偏振态,接着经反射式偏光元件RP的反射而再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QWP1形成旋转偏振态,而后旋转偏振态的成像光通过第二光学透镜E2和第三光学透镜E3并经部分反射元件BS反射,接着再次通过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并第三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QWP1形成纵向偏振态而可穿透反射式偏光元件RP,然后依序通过第一光学透镜E1以及光圈ST而例如到达使用者眼睛的位置EYP。
上述各光学透镜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下:
X:非球面与光轴的交点至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平行于光轴的位移;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R:曲率半径;
k:锥面系数;以及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中,光学系统1的焦距为f,光学系统1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光学系统1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数值如下:f=21.31毫米(mm),Fno=3.55,HFOV=50.0度(deg.)。
光圈ST至第一光学透镜E1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ER,其满足下列条件:ER=12.00毫米。
光圈ST的大小为EPD,其满足下列条件:EPD=6.00毫米。
影像面IMG所呈现的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ImgH=19.20毫米。
第一光学透镜E1的焦距为f1,其满足下列条件:f1=-67.56毫米。
第二光学透镜E2的焦距为f2,其满足下列条件:f2=151.24毫米。
第三光学透镜E3的焦距为f3,其满足下列条件:f3=224.72毫米。
第三光学透镜E3前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R6/R5=0.59。
第一光学透镜E1前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其满足下列条件:|R2/R1|=2.78。
光学系统1的焦距为f,第一光学透镜E1的焦距为f1,其满足下列条件:f/f1=-0.32。
光学系统1的焦距为f,第二光学透镜E2的焦距为f2,其满足下列条件:f/f2=0.14。
光学系统1的焦距为f,第三光学透镜E3的焦距为f3,其满足下列条件:f/f3=0.09。
第一光学透镜E1的阿贝数为V1,第一光学透镜E1的折射率为N1,其满足下列条件:V1/N1=13.03。
第二光学透镜E2的阿贝数为V2,第二光学透镜E2的折射率为N2,其满足下列条件:V2/N2=38.42。
第三光学透镜E3的阿贝数为V3,第三光学透镜E3的折射率为N3,其满足下列条件:V3/N3=38.42。
光学系统1的焦距为f,影像面IMG所呈现的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f/ImgH=1.11。
光圈ST至影像面IMG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影像面IMG所呈现的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SL/ImgH=1.61。
光圈ST至影像面IMG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光学系统1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SL/f=1.46。
光圈ST的大小为EPD,影像面IMG所呈现的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EPD/ImgH=0.31。
光学系统1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光学系统1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tan(HFOV)/f=0.06。
光圈ST至第一光学透镜E1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ER,光圈ST至影像面IMG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其满足下列条件:ER/SL=0.39。
第一光学透镜E1前侧表面至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D,光圈ST至影像面IMG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其满足下列条件:TD/SL=0.52。
第一光学透镜E1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1,第二光学透镜E2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2,第三光学透镜E3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3,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至第二光学透镜E2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12,第二光学透镜E2后侧表面至第三光学透镜E3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23,其满足下列条件:(CT1+CT2+CT3)/(T12+T23)=3.82。
第一光学透镜E1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1,第二光学透镜E2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2,第三光学透镜E3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3,光圈ST至影像面IMG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其满足下列条件:(CT1+CT2+CT3)/SL=0.41。
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至第二光学透镜E2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12,第二光学透镜E2后侧表面至第三光学透镜E3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23,第一光学透镜E1前侧表面至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D,其满足下列条件:(T12+T23)/TD=0.21。
第一光学透镜E1前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R1/R6=0.59。
第一光学透镜E1前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其满足下列条件:(R1+R2)/(R1-R2)=-2.12。
第三光学透镜E3前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R5+R6)/(R5-R6)=3.92。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1A以及表1B。
表1A对应图3仅揭露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中第一光学透镜E1、第二光学透镜E2和第三光学透镜E3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及厚度的单位为毫米(mm),且表面16到0分别表示成像光从影像面IMG至使用者眼睛的位置EYP所依序经过的表面。应理解的是,光学系统1中的各元件皆可具有厚度,然为了明确并简洁揭露光学系统1中光学透镜的光学特性,表1A省略了第二四分之一波板QWP2、部分反射元件BS、第一四分之一波板QWP1及反射式偏光元件RP的结构数据。
表1B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为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4到A12则表示各表面第4到12阶非球面系数。
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1A及表1B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4,为绘示依照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光学系统2由前侧至后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光学透镜E1、反射式偏光元件(未绘示)、第一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第二光学透镜E2、第三光学透镜E3、部分反射元件(未绘示)、第二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以及影像面IMG。其中,显示器SC设置于影像面IMG上。光学系统2包含三片光学透镜(E1、E2、E3),并且三片光学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透镜。上述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2的反射式偏光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及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和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中相同名称的元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特征,故为了明确和简洁的目的,图4中未绘示出该些元件。
第一光学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后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光学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平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光学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反射式偏光元件附接于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且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附接于反射式偏光元件远离第一光学透镜E1的一侧。
部分反射元件附接于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
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IMG之间。
显示器SC在影像面IMG发出的成像光依序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反射式偏光元件。进一步来说,纵向偏振态的成像光从影像面IMG发出,经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通过部分反射元件、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然后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横向偏振态,接着经反射式偏光元件的反射而再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而后旋转偏振态的成像光通过第二光学透镜E2和第三光学透镜E3并经部分反射元件反射,接着再次通过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并第三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纵向偏振态而可穿透反射式偏光元件,然后依序通过第一光学透镜E1以及光圈ST而例如到达使用者眼睛的位置EYP。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2A以及表2B。
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列
表2C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5,为绘示依照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光学系统3由前侧至后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光学透镜E1、反射式偏光元件(未绘示)、第一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第二光学透镜E2、第三光学透镜E3、部分反射元件(未绘示)、第二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以及影像面IMG。其中,显示器SC设置于影像面IMG上。光学系统3包含三片光学透镜(E1、E2、E3),并且三片光学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透镜。上述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3的反射式偏光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及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和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中相同名称的元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特征,故为了明确和简洁的目的,图5中未绘示出该些元件。
第一光学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后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光学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平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光学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反射式偏光元件附接于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且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附接于反射式偏光元件远离第一光学透镜E1的一侧。
部分反射元件附接于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
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IMG之间。
显示器SC在影像面IMG发出的成像光依序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反射式偏光元件。进一步来说,纵向偏振态的成像光从影像面IMG发出,经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通过部分反射元件、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然后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横向偏振态,接着经反射式偏光元件的反射而再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而后旋转偏振态的成像光通过第二光学透镜E2和第三光学透镜E3并经部分反射元件反射,接着再次通过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并第三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纵向偏振态而可穿透反射式偏光元件,然后依序通过第一光学透镜E1以及光圈ST而例如到达使用者眼睛的位置EYP。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3A以及表3B。
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列
表3C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6,为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光学系统4由前侧至后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光学透镜E1、反射式偏光元件(未绘示)、第一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第二光学透镜E2、第三光学透镜E3、部分反射元件(未绘示)、第二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以及影像面IMG。其中,显示器SC设置于影像面IMG上。光学系统4包含三片光学透镜(E1、E2、E3),并且三片光学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透镜。上述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4的反射式偏光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及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和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中相同名称的元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特征,故为了明确和简洁的目的,图6中未绘示出该些元件。
第一光学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后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光学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平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光学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反射式偏光元件附接于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且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附接于反射式偏光元件远离第一光学透镜E1的一侧。
部分反射元件附接于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
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IMG之间。
显示器SC在影像面IMG发出的成像光依序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反射式偏光元件。进一步来说,纵向偏振态的成像光从影像面IMG发出,经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通过部分反射元件、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然后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横向偏振态,接着经反射式偏光元件的反射而再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而后旋转偏振态的成像光通过第二光学透镜E2和第三光学透镜E3并经部分反射元件反射,接着再次通过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并第三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纵向偏振态而可穿透反射式偏光元件,然后依序通过第一光学透镜E1以及光圈ST而例如到达使用者眼睛的位置EYP。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4A以及表4B。
第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列
表4C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7,为绘示依照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光学系统5由前侧至后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光学透镜E1、反射式偏光元件(未绘示)、第一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第二光学透镜E2、第三光学透镜E3、部分反射元件(未绘示)、第二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以及影像面IMG。其中,显示器SC设置于影像面IMG上。光学系统5包含三片光学透镜(E1、E2、E3),并且三片光学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透镜。上述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5的反射式偏光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及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和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中相同名称的元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特征,故为了明确和简洁的目的,图7中未绘示出该些元件。
第一光学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后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光学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平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光学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反射式偏光元件附接于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且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附接于反射式偏光元件远离第一光学透镜E1的一侧。
部分反射元件附接于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
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IMG之间。
显示器SC在影像面IMG发出的成像光依序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反射式偏光元件。进一步来说,纵向偏振态的成像光从影像面IMG发出,经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通过部分反射元件、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然后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横向偏振态,接着经反射式偏光元件的反射而再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而后旋转偏振态的成像光通过第二光学透镜E2和第三光学透镜E3并经部分反射元件反射,接着再次通过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并第三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纵向偏振态而可穿透反射式偏光元件,然后依序通过第一光学透镜E1以及光圈ST而例如到达使用者眼睛的位置EYP。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5A以及表5B。
第五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列
表5C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8,为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光学系统6由前侧至后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光学透镜E1、反射式偏光元件(未绘示)、第一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第二光学透镜E2、第三光学透镜E3、部分反射元件(未绘示)、第二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以及影像面IMG。其中,显示器SC设置于影像面IMG上。光学系统6包含三片光学透镜(E1、E2、E3),并且三片光学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透镜。上述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6的反射式偏光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及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和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中相同名称的元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特征,故为了明确和简洁的目的,图8中未绘示出该些元件。
第一光学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后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光学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平面,其后侧表面为凹面,且其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光学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反射式偏光元件附接于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且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附接于反射式偏光元件远离第一光学透镜E1的一侧。
部分反射元件附接于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
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IMG之间。
显示器SC在影像面IMG发出的成像光依序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反射式偏光元件。进一步来说,纵向偏振态的成像光从影像面IMG发出,经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通过部分反射元件、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然后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横向偏振态,接着经反射式偏光元件的反射而再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而后旋转偏振态的成像光通过第二光学透镜E2和第三光学透镜E3并经部分反射元件反射,接着再次通过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并第三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纵向偏振态而可穿透反射式偏光元件,然后依序通过第一光学透镜E1以及光圈ST而例如到达使用者眼睛的位置EYP。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6A以及表6B。
第六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列
表6C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9,为绘示依照本申请第七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光学系统7由前侧至后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光学透镜E1、反射式偏光元件(未绘示)、第一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第二光学透镜E2、第三光学透镜E3、部分反射元件(未绘示)、第二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以及影像面IMG。其中,显示器SC设置于影像面IMG上。光学系统7包含三片光学透镜(E1、E2、E3),并且三片光学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透镜。上述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7的反射式偏光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及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和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中相同名称的元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特征,故为了明确和简洁的目的,图9中未绘示出该些元件。
第一光学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后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光学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平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光学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反射式偏光元件附接于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且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附接于反射式偏光元件远离第一光学透镜E1的一侧。
部分反射元件附接于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
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IMG之间。
显示器SC在影像面IMG发出的成像光依序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反射式偏光元件。进一步来说,纵向偏振态的成像光从影像面IMG发出,经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通过部分反射元件、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然后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横向偏振态,接着经反射式偏光元件的反射而再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而后旋转偏振态的成像光通过第二光学透镜E2和第三光学透镜E3并经部分反射元件反射,接着再次通过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并第三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纵向偏振态而可穿透反射式偏光元件,然后依序通过第一光学透镜E1以及光圈ST而例如到达使用者眼睛的位置EYP。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7A以及表7B。
第七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列
表7C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八实施例>
请参照图10,为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八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光学系统8由前侧至后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光学透镜E1、反射式偏光元件(未绘示)、第一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第二光学透镜E2、第三光学透镜E3、部分反射元件(未绘示)、第二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以及影像面IMG。其中,显示器SC设置于影像面IMG上。光学系统8包含三片光学透镜(E1、E2、E3),并且三片光学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透镜。上述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8的反射式偏光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及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和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中相同名称的元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特征,故为了明确和简洁的目的,图10中未绘示出该些元件。
第一光学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后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光学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平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光学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反射式偏光元件附接于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且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附接于反射式偏光元件远离第一光学透镜E1的一侧。
部分反射元件附接于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
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IMG之间。
显示器SC在影像面IMG发出的成像光依序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反射式偏光元件。进一步来说,纵向偏振态的成像光从影像面IMG发出,经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通过部分反射元件、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然后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横向偏振态,接着经反射式偏光元件的反射而再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而后旋转偏振态的成像光通过第二光学透镜E2和第三光学透镜E3并经部分反射元件反射,接着再次通过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并第三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纵向偏振态而可穿透反射式偏光元件,然后依序通过第一光学透镜E1以及光圈ST而例如到达使用者眼睛的位置EYP。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8A以及表8B。
第八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列
表8C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九实施例>
请参照图11,为绘示依照本申请第九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光学系统9由前侧至后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光学透镜E1、反射式偏光元件(未绘示)、第一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第二光学透镜E2、第三光学透镜E3、部分反射元件(未绘示)、第二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以及影像面IMG。其中,显示器SC设置于影像面IMG上。光学系统9包含三片光学透镜(E1、E2、E3),并且三片光学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透镜。上述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9的反射式偏光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及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和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中相同名称的元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特征,故为了明确和简洁的目的,图11中未绘示出该些元件。
第一光学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后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光学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平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光学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反射式偏光元件附接于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且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附接于反射式偏光元件远离第一光学透镜E1的一侧。
部分反射元件附接于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
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IMG之间。
显示器SC在影像面IMG发出的成像光依序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反射式偏光元件。进一步来说,纵向偏振态的成像光从影像面IMG发出,经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通过部分反射元件、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然后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横向偏振态,接着经反射式偏光元件的反射而再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而后旋转偏振态的成像光通过第二光学透镜E2和第三光学透镜E3并经部分反射元件反射,接着再次通过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并第三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纵向偏振态而可穿透反射式偏光元件,然后依序通过第一光学透镜E1以及光圈ST而例如到达使用者眼睛的位置EYP。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9A以及表9B。
第九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列
表9C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
<第十实施例>
请参照图12,为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十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光学系统10由前侧至后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光学透镜E1、反射式偏光元件(未绘示)、第一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第二光学透镜E2、第三光学透镜E3、部分反射元件(未绘示)、第二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以及影像面IMG。其中,显示器SC设置于影像面IMG上。光学系统10包含三片光学透镜(E1、E2、E3),并且三片光学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透镜。上述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的反射式偏光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及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和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中相同名称的元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特征,故为了明确和简洁的目的,图12中未绘示出该些元件。
第一光学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后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光学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平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光学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反射式偏光元件附接于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且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附接于反射式偏光元件远离第一光学透镜E1的一侧。
部分反射元件附接于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
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IMG之间。
显示器SC在影像面IMG发出的成像光依序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反射式偏光元件。进一步来说,纵向偏振态的成像光从影像面IMG发出,经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通过部分反射元件、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然后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横向偏振态,接着经反射式偏光元件的反射而再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而后旋转偏振态的成像光通过第二光学透镜E2和第三光学透镜E3并经部分反射元件反射,接着再次通过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并第三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纵向偏振态而可穿透反射式偏光元件,然后依序通过第一光学透镜E1以及光圈ST而例如到达使用者眼睛的位置EYP。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10A以及表10B。
第十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列
表10C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十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3,为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十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光学系统11由前侧至后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光学透镜E1、反射式偏光元件(未绘示)、第一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第二光学透镜E2、第三光学透镜E3、部分反射元件(未绘示)、第二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以及影像面IMG。其中,显示器SC设置于影像面IMG上。光学系统11包含三片光学透镜(E1、E2、E3),并且三片光学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透镜。上述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1的反射式偏光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及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和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中相同名称的元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特征,故为了明确和简洁的目的,图13中未绘示出该些元件。
第一光学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后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光学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平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光学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反射式偏光元件附接于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且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附接于反射式偏光元件远离第一光学透镜E1的一侧。
部分反射元件附接于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
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IMG之间。
显示器SC在影像面IMG发出的成像光依序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反射式偏光元件。进一步来说,纵向偏振态的成像光从影像面IMG发出,经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通过部分反射元件、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然后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横向偏振态,接着经反射式偏光元件的反射而再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而后旋转偏振态的成像光通过第二光学透镜E2和第三光学透镜E3并经部分反射元件反射,接着再次通过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并第三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纵向偏振态而可穿透反射式偏光元件,然后依序通过第一光学透镜E1以及光圈ST而例如到达使用者眼睛的位置EYP。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11A以及表11B。
第十一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列表11C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十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14,为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十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光学系统12由前侧至后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光学透镜E1、反射式偏光元件(未绘示)、第一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第二光学透镜E2、第三光学透镜E3、部分反射元件(未绘示)、第二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以及影像面IMG。其中,显示器SC设置于影像面IMG上。光学系统12包含三片光学透镜(E1、E2、E3),并且三片光学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透镜。上述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2的反射式偏光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及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和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中相同名称的元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特征,故为了明确和简洁的目的,图14中未绘示出该些元件。
第一光学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后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光学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平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光学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反射式偏光元件附接于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且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附接于反射式偏光元件远离第一光学透镜E1的一侧。
部分反射元件附接于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
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IMG之间。
显示器SC在影像面IMG发出的成像光依序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反射式偏光元件。进一步来说,纵向偏振态的成像光从影像面IMG发出,经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通过部分反射元件、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然后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横向偏振态,接着经反射式偏光元件的反射而再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而后旋转偏振态的成像光通过第二光学透镜E2和第三光学透镜E3并经部分反射元件反射,接着再次通过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并第三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纵向偏振态而可穿透反射式偏光元件,然后依序通过第一光学透镜E1以及光圈ST而例如到达使用者眼睛的位置EYP。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12A以及表12B。
第十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列表12C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十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15,为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十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光学系统13由前侧至后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光学透镜E1、反射式偏光元件(未绘示)、第一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第二光学透镜E2、第三光学透镜E3、部分反射元件(未绘示)、第二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以及影像面IMG。其中,显示器SC设置于影像面IMG上。光学系统13包含三片光学透镜(E1、E2、E3),并且三片光学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透镜。上述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3的反射式偏光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及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和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中相同名称的元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特征,故为了明确和简洁的目的,图15中未绘示出该些元件。
第一光学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二光学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平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光学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反射式偏光元件附接于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且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附接于反射式偏光元件远离第一光学透镜E1的一侧。
部分反射元件附接于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
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IMG之间。
显示器SC在影像面IMG发出的成像光依序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反射式偏光元件。进一步来说,纵向偏振态的成像光从影像面IMG发出,经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通过部分反射元件、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然后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横向偏振态,接着经反射式偏光元件的反射而再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而后旋转偏振态的成像光通过第二光学透镜E2和第三光学透镜E3并经部分反射元件反射,接着再次通过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并第三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纵向偏振态而可穿透反射式偏光元件,然后依序通过第一光学透镜E1以及光圈ST而例如到达使用者眼睛的位置EYP。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13A以及表13B。
第十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列表13C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十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16,为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十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和显示器的示意图。光学系统14由前侧至后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光学透镜E1、反射式偏光元件(未绘示)、第一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第二光学透镜E2、第三光学透镜E3、部分反射元件(未绘示)、第二四分之一波板(未绘示)以及影像面IMG。其中,显示器SC设置于影像面IMG上。光学系统14包含三片光学透镜(E1、E2、E3),并且三片光学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透镜。上述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4的反射式偏光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及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和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中相同名称的元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特征,故为了明确和简洁的目的,图16中未绘示出该些元件。
第一光学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后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光学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平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光学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前侧表面为凹面,其后侧表面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反射式偏光元件附接于第一光学透镜E1后侧表面,且第一四分之一波板附接于反射式偏光元件远离第一光学透镜E1的一侧。
部分反射元件附接于第三光学透镜E3后侧表面。
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部分反射元件与影像面IMG之间。
显示器SC在影像面IMG发出的成像光依序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板、部分反射元件、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反射式偏光元件。进一步来说,纵向偏振态的成像光从影像面IMG发出,经第二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通过部分反射元件、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然后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横向偏振态,接着经反射式偏光元件的反射而再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旋转偏振态,而后旋转偏振态的成像光通过第二光学透镜E2和第三光学透镜E3并经部分反射元件反射,接着再次通过第三光学透镜E3和第二光学透镜E2并第三次穿透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形成纵向偏振态而可穿透反射式偏光元件,然后依序通过第一光学透镜E1以及光圈ST而例如到达使用者眼睛的位置EYP。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14A以及表14B。
第十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列表14C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十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17和图18,其中图17绘示依照本申请第十五实施例的头戴装置的示意图,且图18绘示图17的头戴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头戴装置10可应用于AR、VR、MR或投影眼镜,其包含显示器101、数字信号处理器102、惯性测量单元103、支撑结构104、眼球追踪装置105、两个光学系统106、两个自动对焦装置107、两个相机108、折叠机构109以及虹膜辨识模块100。其中,光学系统106可为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显示器101用以面向使用者的眼睛以显示影像。惯性测量单元103用以测量头戴装置10在三维空间中的角速度和加速度,以得出头戴装置10的姿态。支撑结构104可为至少一系带或至少一类似眼镜镜腿结构,用以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眼球追踪装置105用以面向使用者的眼睛以追踪使用者的眼睛所注视的位置,可提供使用者对使用情形做数据分析,并可根据眼球注视范围调整画面各位置的清晰度。两组光学系统106分别可供使用者以双眼使用。两组自动对焦装置107分别对应两组光学系统106设置,且自动对焦装置107用以移动光学系统106的光学透镜,借以可提供光学系统106对焦功能,可针对不同使用者视力做焦距调整。相机108和显示器101各自通讯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器102,且相机108可拍摄外部环境影像并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102呈现于显示器101。相机108所拍摄的外部环境影像可即时呈现于显示器101,以便于使用者在配戴头戴装置10的情况下对环境做辨认。借此,通过相机配置,可利用外部环境影像的撷取并即时呈现于显示器上,提供头戴装置VR模式、AR模式、MR模式等功能,也可在不脱下头戴装置10情况下使用外部影像即时呈现功能观看周围环境。此外,通过至少两个相机的配置,可提供多镜头配置的光学变倍,或运用电脑视觉提供辨识功能。其中,多相机配置可包含一类光达模块配置,例如结构光或飞时测距(Time ofFlight),以提供更多样化的功能。折叠机构109提供使用者在不需使用头戴装置10的情况下,可将头戴装置10体积进行压缩,例如可使头戴装置10折叠。虹膜辨识模块100通讯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器102,且虹膜辨识模块100用以辨识使用者的虹膜。
在部分实施态样中,头戴装置也可具有蓝芽或无线网路之功能,借以可通讯连接至少一外部装置。
在部分实施态样中,头戴装置也可具有至少一喇叭、至少一耳机或至少一降噪耳机,以提供使用者声音。并且,在部分实施态样中,头戴装置也可具有至少一麦克风,以接收使用者的声音。
在部分实施态样中,头戴装置也可搭配至少一控制器,其中控制器可为一摇杆、一手把或一手持装置,借以可提供使用者与头戴装置VR模式、AR模式、MR模式等互动功能。
虽然本申请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这些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为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申请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

Claims (28)

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光圈,位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前侧;
一影像面,位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后侧;
一反射式偏光元件,位于所述光圈与所述影像面之间;
一部分反射元件,位于所述反射式偏光元件与所述影像面之间;
一第一四分之一波板,位于所述反射式偏光元件与所述部分反射元件之间;
一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所述部分反射元件与所述影像面之间;
一第一光学透镜,位于所述光圈与所述影像面之间;
一第二光学透镜,位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与所述影像面之间;以及
一第三光学透镜,位于所述第二光学透镜与所述影像面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光学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三光学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且所述第二光学透镜前侧表面为平面;
其中,所述第三光学透镜前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光学透镜后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
0.13<R6/R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学透镜前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光学透镜后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
0.15<R6/R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中至少一片光学透镜具有一反曲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后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的阿贝数为V1,所述第二光学透镜的阿贝数为V2,所述第三光学透镜的阿贝数为V3,第i光学透镜的阿贝数为Vi,所述第一光学透镜的折射率为N1,所述第二光学透镜的折射率为N2,所述第三光学透镜的折射率为N3,第i光学透镜的折射率为Ni,且所述光学系统中至少一片光学透镜满足下列条件:
10<Vi/Ni<50,其中i=1、2或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影像面所呈现的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
1.00<f/ImgH<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至所述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所述影像面所呈现的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
1.2<SL/ImgH<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至所述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
1.2<SL/f<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至所述第一光学透镜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ER,所述光圈至所述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其满足下列条件:
0.30<ER/SL<0.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前侧表面至所述第三光学透镜后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D,所述光圈至所述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其满足下列条件:
0.40<TD/SL<0.6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1,所述第二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2,所述第三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3,所述第一光学透镜后侧表面至所述第二光学透镜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12,所述第二光学透镜后侧表面至所述第三光学透镜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23,其满足下列条件:
1<(CT1+CT2+CT3)/(T12+T23)<2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1,所述第二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2,所述第三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3,所述光圈至所述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其满足下列条件:
0.20<(CT1+CT2+CT3)/SL<1.0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面发出一成像光,且所述成像光依序经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板、所述部分反射元件、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所述反射式偏光元件。
14.一种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
15.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光圈,位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前侧;
一影像面,位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后侧;
一反射式偏光元件,位于所述光圈与所述影像面之间;
一部分反射元件,位于所述反射式偏光元件与所述影像面之间;
一第一四分之一波板,位于所述反射式偏光元件与所述部分反射元件之间;
一第二四分之一波板,位于所述部分反射元件与所述影像面之间;
一第一光学透镜,位于所述光圈与所述影像面之间;
一第二光学透镜,位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与所述影像面之间;以及
一第三光学透镜,位于所述第二光学透镜与所述影像面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光学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且所述第二光学透镜前侧表面为平面;
其中,所述第一光学透镜前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光学透镜后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其满足下列条件:
|R2/R1|<100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前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光学透镜后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其满足下列条件:
|R2/R1|<500。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中至少一片光学透镜具有一反曲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后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的阿贝数为V1,所述第二光学透镜的阿贝数为V2,所述第三光学透镜的阿贝数为V3,第i光学透镜的阿贝数为Vi,所述第一光学透镜的折射率为N1,所述第二光学透镜的折射率为N2,所述第三光学透镜的折射率为N3,第i光学透镜的折射率为Ni,且所述光学系统中至少一片光学透镜满足下列条件:
10<Vi/Ni<50,其中i=1、2或3。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影像面所呈现的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
1.00<f/ImgH<1.50。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至所述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所述影像面所呈现的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
1.2<SL/ImgH<2.0。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至所述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
1.2<SL/f<2.0。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至所述第一光学透镜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ER,所述光圈至所述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其满足下列条件:
0.30<ER/SL<0.50。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前侧表面至所述第三光学透镜后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D,所述光圈至所述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其满足下列条件:
0.40<TD/SL<0.60。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1,所述第二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2,所述第三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3,所述第一光学透镜后侧表面至所述第二光学透镜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12,所述第二光学透镜后侧表面至所述第三光学透镜前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23,其满足下列条件:
1<(CT1+CT2+CT3)/(T12+T23)<20。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1,所述第二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2,所述第三光学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3,所述光圈至所述影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SL,其满足下列条件:
0.20<(CT1+CT2+CT3)/SL<1.00。
2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面发出一成像光,且所述成像光依序经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板、所述部分反射元件、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板及所述反射式偏光元件。
28.一种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系统。
CN202211156206.4A 2022-08-19 2022-09-22 光学系统与头戴装置 Pending CN1176312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1220 2022-08-19
TW111131220A TW202409638A (zh) 2022-08-19 2022-08-19 光學系統與頭戴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1285A true CN117631285A (zh) 2024-03-01

Family

ID=83505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56206.4A Pending CN117631285A (zh) 2022-08-19 2022-09-22 光学系统与头戴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03062B1 (zh)
EP (1) EP4325271A1 (zh)
CN (1) CN117631285A (zh)
TW (1) TW20240963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43858A (en) 1966-02-23 1969-05-13 Farrand Optical Co Inc Infinite optical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6505215B2 (ja) 2015-09-03 2019-04-24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光学システム
PT3249447T (pt) 2016-03-21 2022-12-13 Shenzhen Dlodlo New Tech Co Ltd Módulo de magnificação ótica de curta distância, óculos, capacete e sistema de rv
EP3249446A4 (en) 2016-03-21 2018-04-25 Shenzhen Dlodlo New Technology Co., Ltd. Short-distance optical magnification module, glasses, helmet and vr system
US10203489B2 (en) 2016-08-02 2019-02-12 Apple Inc. Optical system for head-mounted display
US10394040B2 (en) 2016-10-12 2019-08-27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Head mounted display including pancake lens block
CN110088672A (zh) 2016-12-20 2019-08-02 3M创新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
US11630290B2 (en) 2017-03-08 2023-04-1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system
WO2018178817A2 (en) 2017-03-31 2018-10-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system
US11378811B2 (en) * 2018-06-18 2022-07-05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Optical assembly with curved reflective polarizer for head mounted display
US10852619B1 (en) 2018-11-01 2020-12-01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Multifocal system using adaptive lenses
US11500217B2 (en) 2019-05-03 2022-11-15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Pancake lens assembly and optical system thereof
CN112596238B (zh) 2020-12-21 2022-09-20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成像光路和头戴显示设备
CN113219666A (zh) 2021-04-30 2021-08-0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模组和头戴显示设备
TWM623420U (zh) * 2021-11-10 2022-02-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系統與頭戴裝置
CN114236863A (zh) 2021-11-23 2022-03-25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模组和头戴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25271A1 (en) 2024-02-21
US11803062B1 (en) 2023-10-31
TW202409638A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9659B (zh) 取像用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74431B (zh) 電子裝置
TW202018360A (zh) 成像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12816B (zh) 取像用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57259B (zh) 透鏡系統、投射裝置、感測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17879825U (zh) 光学系统
TW202104966A (zh) 取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109122A (zh) 成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17161B (zh) 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206874A (zh) 光學影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206877A (zh) 影像鏡片組、變焦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21888B (zh) 成像用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5437107B (zh) 摄影光学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TWI811774B (zh) 光學透鏡組及頭戴裝置
TWM633841U (zh) 光學透鏡組和頭戴式電子裝置
CN117631285A (zh) 光学系统与头戴装置
TWI844025B (zh) 光學系統與頭戴裝置
CN117170096A (zh) 光学系统与头戴装置
CN113608329B (zh) 成像用光学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KR20200015278A (ko) 옵티칼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TWI763290B (zh) 攝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44137B (zh) 取像系統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39832B (zh) 取像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29233B (zh) 成像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43144B (zh) 攝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