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30173A - 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30173A
CN117630173A CN202410091594.5A CN202410091594A CN117630173A CN 117630173 A CN117630173 A CN 117630173A CN 202410091594 A CN202410091594 A CN 202410091594A CN 117630173 A CN117630173 A CN 117630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law detection
roller
fram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915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凤飞
李红超
庞洪轩
郭龙鑫
岳土民
刘明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Puy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Puy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Puy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Puy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915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301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30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01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涉及钢材探伤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输送架,转动连接有输送辊;喷水架架设在输送架上;探伤区;定板设置在探伤区的输送架一侧;第一伸缩缸,连接有后挡板;第二伸缩缸连接有前挡板;第三伸缩缸连接有侧板;支撑行架,架设在探伤区两侧,滑移连接有横杆,横杆开设有横移槽,内部滑移连接有移动板;探伤头安装在移动板底端;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移动板周向外壁;框壳周向内壁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用于对中厚板表面进行耦合剂涂抹和刮除回收。本申请具有实现中厚板的自动化探伤并提高耦合剂的利用效果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材探伤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
背景技术
超声探伤一般需要在中厚板表面进行喷水降温,在中厚板表面温度降到安全温度后,由作业人员站在上面进行探伤作业,并需要在探伤区域涂抹或喷涂耦合剂。
但是这种方式,探伤效率较低,不适合中厚板大规模生产,而且所喷淋的水和耦合剂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同时进行中厚板的移动时,采用的时行车磁吸吊装移动,作业人员也具有安全隐患。而钢板探伤进行自动化无人作业,除了探伤精度控制之外,还存在有耦合剂的喷涂浪费的问题。还包括耦合剂的后期清理,以免造成中厚板产品质量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中厚板难以实现自动化精细探伤的问题,且容易造成耦合剂浪费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包括
输送架,转动连接有多个输送辊;
喷水架,架设在输送架上,用于向下进行喷淋降温,并在末端设置有刮板对水分进行刮除;
探伤区,为输送架在喷水架后的一部分;
定板,设置在探伤区的输送架一侧;
第一伸缩缸,设置在输送架内,活塞杆竖直向上并连接有后挡板,后挡板能够从输送辊之间伸出并与定板在中厚板移动方向的一端抵接;
第二伸缩缸,设置在输送架内,活塞杆竖直向上并连接有前挡板,前挡板能够从输送辊之间伸出并与定板远离中厚板移动方向的一端抵接;
第三伸缩缸,设置在输送架上,活塞杆水平设置并连接有侧板,侧板与输送辊上表面抵接并能够将中厚板向定板顶紧;
支撑行架,架设在探伤区两侧,两个支撑行架之间滑移连接有横杆,横杆两端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滚轮与支撑行架上的轨道抵接,横杆开设有横移槽,横移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杠,丝杠由横杆上的电机通过切齿轮组驱动,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与横移槽内壁抵接;
探伤头,安装在移动板底端;
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移动板周向外壁;
框壳,周向内壁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框壳内部靠近周向内壁的部分设置有原液腔,原液腔底端连接有引料管,引料管末端与探伤头周向外壁紧贴,框壳下表面内侧开设有刮料槽;
暂存箱,嵌设在框壳内,框壳内部开设有与刮料槽连通的管槽,暂存箱顶部连通有吸附管,吸附管由管槽伸入到刮料槽内,吸附管设置有放置液体倒流的止逆隔膜,框壳下表面开设有挤压槽,挤压槽内顶壁设置有气囊,吸附管将气囊和暂存箱连通,使得暂存箱气体单向向气囊流动,气囊连通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止逆隔膜还设置在排气管内,使气体单向向外界流动;
挤压槽还设置有在框壳移动时对气囊不断挤压的挤压组件。
可选的,挤压组件包括运动辊、凸轮辊;
运动辊转动连接在挤压槽底部,运动辊底部用于与中厚板表面抵接;
凸轮辊转动连接在运动辊上方,运动辊和凸轮辊通过齿轮啮合传动。
可选的,气囊内部设置有弹簧片,弹簧片用于带动气囊复位。
可选的,运动辊周向外壁分布有多个压合条,压合条能够与中厚板表面顶紧。
可选的,刮料槽设置有刮料板,刮料板由顶部到底部向框壳内侧壁倾斜设置,且设置有多个。
可选的,框壳下表面开设有清洁槽,清洁槽转动连接有清理辊,清理辊周向外壁固设有多个隔板,隔板之间设置有吸附海绵,吸附海绵能够与中厚板上表面抵接。
可选的,清洁槽内壁顶部转动连接有压辊,压辊周向外壁等距固设有多个凸壳,凸壳数量与吸附海绵数量相同且能够对吸附海绵进行挤压;
凸轮辊和压辊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
清理辊的转动轴为收集轴,收集轴内部中空设置且上表面开设有收集孔,清理辊和隔板内部均为空腔结构且相互连通;
隔板中间位置设置有分腔板,分墙板底部在清理辊内固设有两个引流板,两个引流板向不同的方向倾斜,与同一块吸附海绵对应的两个引流板在转动到顶部时末端均朝向收集孔;
隔板侧壁和运动辊周向侧壁均开设有连通孔;
框壳底部两端部分嵌设有收集箱,收集箱与收集轴连通,其中一个收集管还插入在收集箱内。
可选的,框壳周向外壁底部中间位置凸起设置。
可选的,定板、前挡板、后挡板和侧板相对的侧壁顶部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防撞槽,防撞槽内底壁与中厚板上表面齐平,探伤头与中厚板边缘抵接时,框壳不会与防撞槽内侧壁抵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中厚板经过喷淋降温后表面的水被刮板刮除,随后移动到探伤区,顶在后挡板上,并被侧板向定板顶紧,随后前挡板伸出将中厚板框住,横杆和移动板移动,带动探伤头移动在中厚板上进行探伤,探伤过程中,耦合剂从引料管落下对中厚板表面润湿,使得探头移动后所经过的区域含有耦合剂,框壳还能够通过刮料槽对中厚板上的耦合剂进行刮除清理,还能够通过气囊被不断挤压使得耦合剂被吸附管吸收到收集箱内,不仅实现了中厚板的自动探伤,还实现了耦合剂的自动涂抹和刮除清理;
框壳移动过程中,运动辊与中厚板表面抵接并带动凸轮辊转动,凸轮辊通过转动对气囊进行挤压,实现耦合剂的吸附;
凸轮辊转动会通过齿轮带动压辊转动,进而通过凸壳对吸附海绵的挤压带动清理辊转动,清理辊通过转动对中厚板上剩余的耦合剂进行吸附清理,同时在被凸壳挤压的过程中将吸附海绵所吸附的耦合剂挤出,耦合剂通过连接孔向引流板流动,并向收集孔处流动,最后落到收集管中进行收集,不仅提高了耦合剂收集清理的效果,还提高了中厚板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显示第二伸缩缸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显示框壳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显示框壳内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隐藏齿轮结构后显示框壳底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显示挤压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显示清理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显示清理辊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显示喷水架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输送架;11、输送辊;12、喷水架;121、水池;122、喷头;123、连通管;2、探伤区;21、定板;211、防撞槽;212、放置槽;22、侧板;221、第三伸缩缸;23、前挡板;231、第二伸缩缸;24、后挡板;241、第一伸缩缸;3、支撑行架;31、横杆;311、横移槽;312、丝杠;32、移动板;321、探伤头;322、连接杆;4、框壳;41、原液腔;411、引料管;42、刮料槽;421、刮料板;43、清洁槽;44、挤压槽;5、吸附组件;51、暂存箱;52、吸附管;521、止逆隔膜;53、气囊;531、弹簧片;54、排气管;6、挤压组件;61、运动辊;611、压合条;62、凸轮辊;7、清理组件;71、清理辊;711、收集轴;7111、收集孔;7112、收集箱;712、隔板;7121、分腔板;713、吸附海绵;714、连通孔;715、引流板;72、压辊;721、凸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
参考图1和图2,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包括输送架1、喷水架12、探伤区2、支撑行架3、框壳4和探伤头321。输送架1转动连接有多个由电机驱动的输送辊11,用于带动中厚板进行移动输送。喷水架12架设在输送架1上,用于向下方进行喷淋降温,并在末端设置有对中厚板上表面的水分进行刮除的刮板。探伤区2为输送架1在喷水架12后的一部分。探伤区2的输送架1一侧部分为定板21,输送架1与顶板相对的另一侧固设有第三伸缩缸221,第三伸缩缸221活塞杆朝向定板21水平设置并固设有侧板22。输送架1内固设有第一伸缩缸241,活塞杆向上竖直设置并连接有后挡板24,后挡板24能够从输送辊11之间伸出并阻止中厚板在输送架1上继续移动。输送架1内部固设有第二伸缩缸231,活塞杆向上竖直设置并连接有前挡板23,前挡板23能够从输送辊11之间伸出。
参考图2和图3,支撑行架3架设在探伤区2两侧,两个支撑行架3顶部之间滑移连接有横杆31,横杆31由设置在两端处的电机驱动的滚轮与支撑行架3上的轨道抵接。横杆31上表面开设有横移槽311,横移槽311内转动连接有丝杠312,丝杠312由横杆31上的电机通过切齿轮组驱动。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32,移动板32与横移槽311内壁抵接。
参考图3和图4,探伤头321安装在移动板32底端,探伤头321底端能够与中厚板上表面抵接。移动板32周向侧壁固设有连接杆322,框壳4周向内壁与连接杆322固定连接,框壳4下表面能够与中厚板上表面抵接。框壳4靠近周向内壁的部分设置有原液腔41,原液腔41底端连接有引料管411,引料管411末端与探伤头321周向外壁紧贴。原液腔41内装有耦合剂。框壳4设置有对多余的耦合剂进行吸附的吸附组件5,框壳4还设置有提高对中厚板清洁程度的清理组件7。
定板21、侧板22、前挡板23和后挡板24能够一同围成框型结构并与中厚板不同的侧壁抵接。定板21、前挡板23、后挡板24和侧板22相对的侧壁顶部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防撞槽211,防撞槽211内底壁与中厚板上表面齐平,探伤头321与中厚板边缘抵接时,框壳4不会与防撞槽211内侧壁抵接。顶板上开设有与防撞槽211连通的放置槽212,放置槽212供框壳4进行初始放置。
中厚板在输送架1上先经过喷水架12进行喷淋降温,随后被刮板进行表面水分的刮除。最后移动到探伤区2被后挡板24拦截,随后侧板22和前挡板23移动,侧板22将中厚板向侧板22顶紧进行固定。随后横杆31移动,丝杠312转动,进而控制移动板32进行移动,使得探伤头321移动到中厚板上并进行探伤检测。这个过程中,引料管411将原液腔41中的耦合剂滴在中厚板上进行润湿,使得探伤头321经过时中厚板表面有耦合剂。框壳4在对探伤头321进行保护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吸附组件5对多余的耦合剂进行吸收,并通过清理组件7对中厚板表面进行清理,不仅实现中厚板的自动探伤,还减少了耦合剂的浪费,并提高中厚板探伤后的质量。防撞槽211的设置能够方便框壳4移动,放置槽212的设置使得框壳4移动前位于其中。
参考图4和图5,吸附组件5包括暂存箱51、吸附管52、气囊53和排气管54。暂存箱51嵌设在框壳4内顶部,框壳4周向内壁底部开设有刮料槽42,框壳4内部开设有与刮料槽42连通的管槽吸附管52一端与暂存箱51顶部连通,另一端通过管槽伸入到刮料槽42内。吸附管52内设置有多个防止液体导流的止逆隔膜521,止逆隔膜521为两瓣相互顶紧的瓣膜结构。框壳4下表面开设有挤压槽44,气囊53安装在挤压槽44内顶壁,其中一条吸附管52将气囊53和暂存箱51连通,防止气体由气囊53向暂存箱51流动。气囊53连接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54,排气管54内同样设置有止逆隔膜521,使得气囊53的气体单向的向外界流动。气囊53内部设置有弹簧片531,弹簧片531用于带动气囊53复位。刮料槽42设置有刮料板421,刮料板421由顶部到底部向框壳4内侧壁倾斜设置,且设置有多个。挤压槽44还设置有在框壳4移动时对气囊53不断挤压的挤压组件6。
参考图5和图6,挤压组件6包括运动辊61、凸轮辊62。运动辊61转动连接在挤压槽44底部,运动辊61底部用于与中厚板表面抵接。运动辊61周向外壁分布有多个压合条611,压合条611能够与中厚板表面顶紧。凸轮辊62转动连接在运动辊61上方,运动辊61和凸轮辊62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凸轮辊62顶部能够对气囊53挤压。框壳4周向内壁底部的四角处均倾斜过度设置。
框壳4移动的过程中,多余的耦合剂在刮料槽42内与刮料板421接触并存积在刮料槽42内,并逐渐漫到与吸附管52接触的高度。在框壳4移动过程中,运动辊61通过与中厚板上表面的接触不断转动,并带动凸轮辊62转动,凸轮辊62对气囊53进行挤压,气囊53在压缩后再弹簧片531的作用下复位。气囊53压缩时将空气向外排出,复位时从暂存箱51吸取空气,进而通过负压将耦合剂进行吸取,并送入到暂存箱51内。实现了框壳4移动过程中多余耦合剂的刮除和自动吸取。
参考图7和图8,清理组件7包括清理辊71和压辊72。框壳4下表面开设有清洁槽43,清洁槽43相对于挤压槽44更靠近框壳4周向外壁。清理辊71转动连接在清洁槽43底部。清理辊71的转动轴为收集轴711,收集轴711固定不动。清理辊71周向外壁固设有多个隔板712,隔板712之间设置有吸附海绵713,吸附海绵713能够与中厚板上表面抵接。压辊72转动连接在清洁槽43内且位于清理辊71上方,压辊72周向外壁等距固设有多个凸壳721,凸壳721数量与吸附海绵713数量相同,转动过程中凸壳721能够将吸附海绵713压紧。凸轮辊62和压辊72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清理辊71和隔板712内部均为空腔结构且相互连通。收集轴711内部中空设置且上表面开设有收集孔7111。隔板712中间的位置设置有将隔板712分隔为两部分的分隔板712,分隔板712底部在清理辊71内固设有两个引流板715,两个引流板715向不同的方向倾斜设置。与同一块吸附海绵713对应的两个引流板715在转动到顶部时末端均朝向收集孔7111。隔板712侧壁和运动辊61周向侧壁均开设有连通孔714。框壳4底部两端部分嵌设有收集箱7112,收集箱7112与收集轴711连通,其中一个收集管还插入在收集箱7112内。框壳4周向外壁底部中间位置凸起设置。
框壳4移动的过程中,凸轮辊62通过齿轮带动压辊72转动,压辊72通过凸壳721对吸附海绵713的挤压带动清理辊71转动,清理辊71转动的同时通过吸附海绵713对中厚板上残余的耦合剂进行吸附,同时在与凸壳721抵接的过程中将吸附的耦合剂排出,耦合剂通过连通孔714进入到隔板712和清理辊71内,最终通过引流板715落到收集轴711中,并向收集向内流动,通过吸附管52向暂存箱51进行抽取。进一步提高了中厚板上的耦合剂的清理回收效率。同时框壳4周向外壁底部的凸起设置还能够有效的对中厚板上的水分和杂质进行刮除清理。
参考图9,输送架1在喷水架12下方的部分设置有水池121,水池121位于输送辊11下方。喷水架12顶部架设有多个连通管123,连通管123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头122,相邻连通管123的喷头122相错设置。连通管123连通有水泵,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水池121连通。刮板设置在喷水架12末端,为橡胶材质,能够与中厚板上表面接触。进而能够通过间隔分布的喷头122对中厚板表面进行均匀的喷水降温,同时流出的水还会回到水池121中进行重复利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的实施原理为:中厚板在输送辊11上传动,经过喷水架12下方后进行喷淋降温,并在经过刮板的过程中进行表面水分的刮除。随后进入到探伤区2,在探伤区2内与后挡板24抵接停止移动,随后侧板22将中厚板向定板21顶紧,前挡板23也伸出。随后横杆31和移动板32移动,进而带动探伤头321在中厚板上进行移动探伤。在框壳4移动过程中,引料管411不断的将耦合剂滴润在中厚板上,进而提高探伤头321经过的探伤效果。其中多余的耦合剂在经过刮料槽42的时候被刮板进行刮起到与吸附管52接触。运动辊61通过抵接转动带动凸轮辊62转动,进而对气囊53的反复挤压,进而将与吸附管52接触的耦合剂进行吸取,将耦合剂吸取到暂存箱51内。在移动的过程中,凸轮辊62通过齿轮带动压辊72转动,压辊72通过凸壳721的抵紧带动清理辊71转动,进而通过吸附海绵713对剩余的耦合剂进行吸取,并在吸附海绵713与凸壳721抵接时将耦合剂挤出到连通孔714内,并进入到收集轴711中进行收集,提高了中厚板上的耦合剂回收利用的效率。不仅实现了中厚板的自动探伤,还实现了耦合剂的自动涂抹和回收。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架(1),转动连接有多个输送辊(11);
喷水架(12),架设在输送架(1)上,用于向下进行喷淋降温,并在末端设置有刮板对水分进行刮除;
探伤区(2),为输送架(1)在喷水架(12)后的一部分;
定板(21),设置在探伤区(2)的输送架(1)一侧;
第一伸缩缸(241),设置在输送架(1)内,活塞杆竖直向上并连接有后挡板(24),后挡板(24)能够从输送辊(11)之间伸出并与定板(21)在中厚板移动方向的一端抵接;
第二伸缩缸(231),设置在输送架(1)内,活塞杆竖直向上并连接有前挡板(23),前挡板(23)能够从输送辊(11)之间伸出并与定板(21)远离中厚板移动方向的一端抵接;
第三伸缩缸(221),设置在输送架(1)上,活塞杆水平设置并连接有侧板(22),侧板(22)与输送辊(11)上表面抵接并能够将中厚板向定板(21)顶紧;
支撑行架(3),架设在探伤区(2)两侧,两个支撑行架(3)之间滑移连接有横杆(31),横杆(31)两端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滚轮与支撑行架(3)上的轨道抵接,横杆(31)开设有横移槽(311),横移槽(311)内转动连接有丝杠(312),丝杠(312)由横杆(31)上的电机通过切齿轮组驱动,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32),移动板(32)与横移槽(311)内壁抵接;
探伤头(321),安装在移动板(32)底端;
连接杆(322),固定连接在移动板(32)周向外壁;
框壳(4),周向内壁与连接杆(322)固定连接,框壳(4)内部靠近周向内壁的部分设置有原液腔(41),原液腔(41)底端连接有引料管(411),引料管(411)末端与探伤头(321)周向外壁紧贴,框壳(4)下表面内侧开设有刮料槽(42);
暂存箱(51),嵌设在框壳(4)内,框壳(4)内部开设有与刮料槽(42)连通的管槽,暂存箱(51)顶部连通有吸附管(52),吸附管(52)由管槽伸入到刮料槽(42)内,吸附管(52)设置有放置液体倒流的止逆隔膜(521),框壳(4)下表面开设有挤压槽(44),挤压槽(44)内顶壁设置有气囊(53),吸附管(52)将气囊(53)和暂存箱(51)连通,使得暂存箱(51)气体单向向气囊(53)流动,气囊(53)连通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54),止逆隔膜(521)还设置在排气管(54)内,使气体单向向外界流动;
挤压槽(44)还设置有在框壳(4)移动时对气囊(53)不断挤压的挤压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其特征在于:挤压组件(6)包括运动辊(61)、凸轮辊(62);
运动辊(61)转动连接在挤压槽(44)底部,运动辊(61)底部用于与中厚板表面抵接;
凸轮辊(62)转动连接在运动辊(61)上方,运动辊(61)和凸轮辊(62)通过齿轮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其特征在于:气囊(53)内部设置有弹簧片(531),弹簧片(531)用于带动气囊(53)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其特征在于:运动辊(61)周向外壁分布有多个压合条(611),压合条(611)能够与中厚板表面顶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其特征在于:刮料槽(42)设置有刮料板(421),刮料板(421)由顶部到底部向框壳(4)内侧壁倾斜设置,且设置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其特征在于:框壳(4)下表面开设有清洁槽(43),清洁槽(43)转动连接有清理辊(71),清理辊(71)周向外壁固设有多个隔板(712),隔板(712)之间设置有吸附海绵(713),吸附海绵(713)能够与中厚板上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洁槽(43)内壁顶部转动连接有压辊(72),压辊(72)周向外壁等距固设有多个凸壳(721),凸壳(721)数量与吸附海绵(713)数量相同且能够对吸附海绵(713)进行挤压;
凸轮辊(62)和压辊(72)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
清理辊(71)的转动轴为收集轴(711),收集轴(711)内部中空设置且上表面开设有收集孔(7111),清理辊(71)和隔板(712)内部均为空腔结构且相互连通;
隔板(712)中间位置设置有分腔板(7121),分墙板底部在清理辊(71)内固设有两个引流板(715),两个引流板(715)向不同的方向倾斜,与同一块吸附海绵(713)对应的两个引流板(715)在转动到顶部时末端均朝向收集孔(7111);
隔板(712)侧壁和运动辊(61)周向侧壁均开设有连通孔(714);
框壳(4)底部两端部分嵌设有收集箱(7112),收集箱(7112)与收集轴(711)连通,其中一个收集管还插入在收集箱(71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其特征在于:框壳(4)周向外壁底部中间位置凸起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其特征在于:定板(21)、前挡板(23)、后挡板(24)和侧板(22)相对的侧壁顶部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防撞槽(211),防撞槽(211)内底壁与中厚板上表面齐平,探伤头(321)与中厚板边缘抵接时,框壳(4)不会与防撞槽(211)内侧壁抵接。
CN202410091594.5A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 Pending CN1176301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1594.5A CN117630173A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1594.5A CN117630173A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0173A true CN117630173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25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1594.5A Pending CN117630173A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3017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3707A (zh) 一种带除尘功能的机床工作台
CN113770189A (zh) 一种张力可控有自动润滑功能的拉丝机
CN113102594A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尺寸加工的汽车零部件用冲压装置
CN21180295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粉尘吸收装置
CN215941060U (zh) 一种轧机油液防溅装置
CN115179542A (zh) 一种用于玻璃生产加工用覆膜方法及其设备
CN117630173A (zh) 一种中厚板超声探伤设备
CN116810991A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养护装置及养护方法
CN115596181A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美缝剂滴灌装置
CN214262905U (zh) 一种用于生产pc构件模台的清理装置
CN112025880B (zh) 一种用于板材表面缺陷的涂腻修复装置和涂腻修复方法
CN211104509U (zh) 一种无漆门框粘合设备
CN114425808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开槽机
CN210674636U (zh) 一种tdo减油污设备
CN115608664B (zh) 一种柔性异形屏覆膜装置
CN117739643B (zh) 一种不锈钢压延加工表面风干装置
CN116791912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加工设备
CN109385661B (zh) 一种带料电镀吸水装置
CN220177884U (zh) 一种具有板材清理功能的整平机
CN117548485B (zh) 一种用于电解电容器的铝箔轧制装置
CN220237861U (zh) 一种板框压滤机拼装式滤板机构
CN112605476B (zh)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用具有废屑收集功能的除锈装置
CN214538547U (zh) 汽车制动检测台
CN216677128U (zh) 一种框板压滤机
CN220940897U (zh) 一种三辊研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Longxin

Inventor after: Lu Fengfei

Inventor after: Li Hongchao

Inventor after: Pang Hongxuan

Inventor after: Yue Tumin

Inventor after: Liu Mingsheng

Inventor before: Lu Fengfei

Inventor before: Li Hongchao

Inventor before: Pang Hongxuan

Inventor before: Guo Longxin

Inventor before: Yue Tumin

Inventor before: Liu Mingsh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