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28920B - 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28920B
CN117628920B CN202410103811.8A CN202410103811A CN117628920B CN 117628920 B CN117628920 B CN 117628920B CN 202410103811 A CN202410103811 A CN 202410103811A CN 117628920 B CN117628920 B CN 1176289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heat
heat absorption
pipe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038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28920A (zh
Inventor
张俊发
宋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Sanshin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Sanshin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Sanshine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Sanshin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038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28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28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28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28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28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炉窑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包括回收架、底座、吸热筒、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和三气流型分向利用机构,所述底座设于回收架底壁,多组所述吸热筒设于回收架之间,吸热筒为贯通设置,所述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设于吸热筒上,所述三气流型分向利用机构设于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一侧的吸热筒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能够满足生产时较多岗位对温水的需求,缩短换热作业时间,降低余热能耗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炉窑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
背景技术
在炉窑生产过程中,部分余热得到回收利用,但仍有大量的低品位余热被排放掉,即使要利用这部分余热,也要对这部分余热进一步的加热。
目前现有的热交换用供热设备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炉窑废气再利用热交换设备不具有控制结构,导致炉窑高温废气在对冷水进行加热时,其出水管排出的水温一致,或高、或低,而在生产时有较多的岗位对水温有不同需求,有的岗位需要的水温过高,有的岗位需要的水温过低,而现有的换热设备将换热后的水排出后,温度过高的水只能满足需要水温较高的岗位使用,需要水温较低的岗位只能等待水的温度降低后使用,这种会浪费大量的作业时间;且换热后的水温较低时,不能够满足使用水温较高的岗位对换热后的水进行利用,导致需要水温过高的岗位还需要对换热后的水进行二次加热,不仅浪费作业时间,而且还会消耗大量的能耗,因此,急需一种具有控制结构的炉窑高温废气再利用热交换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方案提供的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针对炉窑高温废气的回收利用不能够满足不同岗位对水温需要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射流冲击的原理,通过设置的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和三气流型分向利用机构,在对圆弧箱角度的调节变化下,实现了对炉窑高温废气对不同管道所需要的水温的不同,对炉窑高温废气冲击换热管道的流量进行调节,满足不同岗位对换热后水源的使用,进而在降低劳动强度、避免二次能耗浪费的条件下,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炉窑高温废气的回收利用不能够满足不同岗位对水温需要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满足生产时较多岗位对温水的需求,缩短换热作业时间,降低能耗浪费的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
本方案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提出的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包括回收架、底座、吸热筒、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和三气流型分向利用机构,所述底座设于回收架底壁,多组所述吸热筒设于回收架之间,吸热筒为贯通设置,所述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设于吸热筒上,所述三气流型分向利用机构设于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一侧的吸热筒上,所述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包括废气回收机构和气流调节机构,所述废气回收机构设于吸热筒侧壁,所述气流调节机构设于吸热筒内部,所述三气流型分向利用机构包括冷水供应机构、热水分流型排放机构和废气过滤排出机构,所述冷水供应机构设于吸热筒上壁,所述热水分流型排放机构设于吸热筒底壁,所述废气过滤排出机构设于下方的回收架外侧。
作为本案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废气回收机构包括密封板、废气分流管、喷气头、废气集流管和废气利用接头,所述密封板对称设于吸热筒两侧开口处,所述废气分流管贯穿密封板连通设于吸热筒之间,所述喷气头连通设于废气分流管靠近吸热筒的一侧,喷气头设于吸热筒内部,所述废气集流管连通设于废气分流管之间,多组所述废气利用接头连通设于废气集流管侧壁;所述气流调节机构包括温度传感器、回收座、换热筒、射流板、调速板、圆弧箱、控口耐高温磁块、驱动板和驱动电磁铁,多组所述回收座设于吸热筒的上壁和底壁,所述换热筒设于回收座之间,所述射流板对称设于换热筒两侧,所述调速板对称设于换热筒两端,调速板转动设于换热筒外侧,所述圆弧箱对称设于调速板两侧,圆弧箱为两端开口设置,所述控口耐高温磁块对称设于圆弧箱靠近吸热筒内壁的一侧,所述驱动板设于吸热筒靠近圆弧箱的一端侧壁,所述驱动电磁铁对称设于驱动板远离吸热筒的一侧,控口耐高温磁块与驱动电磁铁相对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换热筒内壁。
使用时,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炉窑高温废气通过废气管与废气利用接头连通,炉窑高温废气通过废气利用接头进入到废气集流管内部,废气集流管内部的炉窑高温废气经过废气分流管分流后通过喷气头喷出,喷气头将废气喷向吸热筒两端换热筒的射流板侧壁,温度传感器对换热筒内部的温度进行感应,根据各个管道所需要的水温结合温度传感器感应的废气射流温度对圆弧箱的角度进行调整,驱动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驱动板两端的驱动电磁铁磁极不同,驱动电磁铁透过驱动板和吸热筒侧壁对控口耐高温磁块进行作用,吸热筒进气一端的换热筒侧壁的射流板的受热面积增大,使得大量的炉窑高温废气可以对换热筒侧壁的射流板进行冲击,射流板温度升高对换热筒内部进行加热,进而增加换热筒内部的水温;
驱动电磁铁通过磁力吸附、推动圆弧箱侧壁的控口耐高温磁块,圆弧箱通过调速板绕换热筒侧壁转动,此时,换热筒靠近进气端一侧的射流板的受热面积缩小,废气在圆弧箱弧面的作用下经过圆弧箱与吸热筒内部之间流走,从而不会使较多的废气对射流板进行冲击,进而保证换热筒内部的温度不会过高;
通过驱动电磁铁的磁力控制控口耐高温磁块所处的位置,控口耐高温磁块带动圆弧箱调整角度,需要水温较高的管道,换热筒一侧的射流板的受热面积增大,使得射流板能够受到大量的炉窑高温废气的冲击,进而提高换热温度,需要水温较低的管道,换热筒一侧的射流板的受热面积缩小,使得射流板受到少量的炉窑高温废气的冲击,进而降低换热温度。
优选地,所述冷水供应机构包括串联供水管、集流供水管和供水接头,所述串联供水管贯穿回收座和吸热筒连通设于换热筒之间,所述集流供水管连通设于串联供水管之间,所述供水接头连通设于集流供水管侧壁;所述热水分流型排放机构包括分流排水管、分向出水管和出水接头,所述分流排水管贯穿回收座和吸热筒连通设于换热筒远离串联供水管的一侧之间,所述分向出水管对称设于分流排水管两端,分向出水管连通设于分流排水管侧壁,所述出水接头连通设于分向出水管远离分流排水管的一侧;所述废气过滤排出机构包括过滤分流管、集流过滤管、过滤板、过滤筒、过滤层和排放口,所述过滤分流管连通设于吸热筒之间,所述过滤板设于回收架靠近底座的一端外侧,所述过滤筒设于过滤板上壁,所述过滤层设于过滤筒内壁,所述排放口设于过滤筒底壁,所述集流过滤管连通设于过滤分流管与过滤筒之间。
使用时,外接冷水管道与供水接头相连通,供水接头将冷水通过集流供水管经过串联供水管输送到换热筒内部,被加热后的换热筒对冷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温水通过分流排水管进入到分向出水管内部等待分配使用,不同区域根据自身所需要的水温通过外接水管与相应的出水接头进行连通,吸热筒内部换热后的废气通过过滤分流管汇聚后进入到集流过滤管内部,集流过滤管将废气排入到过滤筒内部,废气经过过滤层过滤后通过排放口排出。
具体地,所述回收架侧壁设有控制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驱动电磁铁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SYC89C52RC-401。
采用上述结构本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采用废气流量调节结构,对不同管道内部冷水的换热温度进行调量冲击,根据生产中不同作业区域所使用的水温的不同,自行与相适应的出水接头进行连接,从而最大效率化的对炉窑高温废气进行换热利用,并且能够满足各种生产作业所用的温水供给,实现了在同一炉窑高温废气下,完成对多种水温的换热利用,当各个供水管道所需要的温度有高有低时,通过驱动电磁铁的磁力控制控口耐高温磁块所处的位置,控口耐高温磁块带动圆弧箱调整角度,需要水温较高的管道,换热筒一侧的射流板的受热面积增大,使得射流板能够受到大量的炉窑高温废气的冲击,进而提高换热温度,需要水温较低的管道,换热筒一侧的圆弧箱射流板的受热面积缩小,使得射流板受到少量的炉窑高温废气的冲击,进而降低换热温度,供水接头将冷水通过集流供水管经过串联供水管输送到换热筒内部,被加热后的换热筒对冷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温水通过分流排水管进入到分向出水管内部等待分配使用,不同区域根据自身所需要的水温通过外接水管与相应的出水接头进行连通,从而对换热后的冷水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方案的俯视立体图;
图3为本方案的仰视立体图;
图4为本方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方案的主视图;
图6为本方案的侧视图;
图7为本方案的俯视图;
图8为本方案的仰视图;
图9为图7的A-A部分剖视图;
图10为图7的B-B部分剖视图;
图11为本方案气流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的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3的I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9的II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回收架,2、底座,3、吸热筒,4、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5、废气回收机构,6、密封板,7、温度传感器,8、废气分流管,9、喷气头,10、废气集流管,11、废气利用接头,12、气流调节机构,13、回收座,14、换热筒,15、射流板,16、调速板,17、圆弧箱,18、控口耐高温磁块,19、驱动板,20、驱动电磁铁,21、三气流型分向利用机构,22、冷水供应机构,23、串联供水管,24、集流供水管,25、供水接头,26、热水分流型排放机构,27、分流排水管,28、分向出水管,29、出水接头,30、废气过滤排出机构,31、过滤分流管,32、集流过滤管,33、过滤板,34、过滤筒,35、过滤层,36、排放口,37、控制器。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方案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方案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方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方案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方案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方案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方案保护的范围。
在本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制。
如图1-图14所示,本方案提出的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包括回收架1、底座2、吸热筒3、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4和三气流型分向利用机构21,所述底座2设于回收架1底壁,多组所述吸热筒3设于回收架1之间,吸热筒3为贯通设置,所述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4设于吸热筒3上,所述三气流型分向利用机构21设于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4一侧的吸热筒3上,所述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4包括废气回收机构5和气流调节机构12,所述废气回收机构5设于吸热筒3侧壁,所述气流调节机构12设于吸热筒3内部,所述三气流型分向利用机构21包括冷水供应机构22、热水分流型排放机构26和废气过滤排出机构30,所述冷水供应机构22设于吸热筒3上壁,所述热水分流型排放机构26设于吸热筒3底壁,所述废气过滤排出机构30设于下方的回收架1外侧。
所述废气回收机构5包括密封板6、废气分流管8、喷气头9、废气集流管10和废气利用接头11,所述密封板6对称设于吸热筒3两侧开口处,所述废气分流管8贯穿密封板6连通设于吸热筒3之间,所述喷气头9连通设于废气分流管8靠近吸热筒3的一侧,喷气头9设于吸热筒3内部,所述废气集流管10连通设于废气分流管8之间,多组所述废气利用接头11连通设于废气集流管10侧壁;所述气流调节机构12包括温度传感器7、回收座13、换热筒14、射流板15、调速板16、圆弧箱17、控口耐高温磁块18、驱动板19和驱动电磁铁20,多组所述回收座13设于吸热筒3的上壁和底壁,所述换热筒14设于回收座13之间,所述射流板15对称设于换热筒14两侧,所述调速板16对称设于换热筒14两端,调速板16转动设于换热筒14外侧,所述圆弧箱17对称设于调速板16两侧,圆弧箱17为两端开口设置,所述控口耐高温磁块18对称设于圆弧箱17靠近吸热筒3内壁的一侧,所述驱动板19设于吸热筒3靠近圆弧箱17的一端侧壁,所述驱动电磁铁20对称设于驱动板19远离吸热筒3的一侧,控口耐高温磁块18与驱动电磁铁20相对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7设于换热筒14内壁。
所述冷水供应机构22包括串联供水管23、集流供水管24和供水接头25,所述串联供水管23贯穿回收座13和吸热筒3连通设于换热筒14之间,所述集流供水管24连通设于串联供水管23之间,所述供水接头25连通设于集流供水管24侧壁;所述热水分流型排放机构26包括分流排水管27、分向出水管28和出水接头29,所述分流排水管27贯穿回收座13和吸热筒3连通设于换热筒14远离串联供水管23的一侧之间,所述分向出水管28对称设于分流排水管27两端,分向出水管28连通设于分流排水管27侧壁,所述出水接头29连通设于分向出水管28远离分流排水管27的一侧;所述废气过滤排出机构30包括过滤分流管31、集流过滤管32、过滤板33、过滤筒34、过滤层35和排放口36,所述过滤分流管31连通设于吸热筒3之间,所述过滤板33设于回收架1靠近底座2的一端外侧,所述过滤筒34设于过滤板33上壁,所述过滤层35设于过滤筒34内壁,所述排放口36设于过滤筒34底壁,所述集流过滤管32连通设于过滤分流管31与过滤筒34之间。
所述回收架1侧壁设有控制器37。
所述控制器37分别与温度传感器7和驱动电磁铁20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37的型号为SYC89C52RC-401。
具体使用时,实施例一,使用时,外接冷水管道与供水接头25相连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炉窑高温废气通过废气管与废气利用接头11连通。
具体的,供水接头25将冷水通过集流供水管24经过串联供水管23输送到换热筒14内部,炉窑高温废气通过废气利用接头11进入到废气集流管10内部,废气集流管10内部的炉窑高温废气经过废气分流管8分流后通过喷气头9喷出,喷气头9将废气喷向吸热筒3两端换热筒14的射流板15侧壁,温度传感器7对换热筒14内部的温度进行感应,温度传感器7将感应的温度信息输送到控制器37内部,控制器37根据各个管道所需要的水温结合温度传感器7感应的废气射流温度对射流板15的受热面积进行调整;
初始状态下,圆弧箱17为平行状态,当需要对换热筒14内部的冷水进行加热时,控制器37控制驱动电磁铁20启动,驱动电磁铁20通电产生磁性,驱动板19两端的驱动电磁铁20磁极相同,驱动电磁铁20透过驱动板19和吸热筒3侧壁对控口耐高温磁块18进行磁力吸附,圆弧箱17由活动转动改变为固定状态,炉窑高温废气对换热筒14侧壁的射流板15进行冲击,射流板15温度升高对换热筒14内部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换热筒14对冷水进行加热,进而使换热筒14内部的水温升高;
当需要的水温较低时,控制器37控制驱动电磁铁20启动,驱动电磁铁20通电产生磁性,换热筒14靠近吸热筒3废气进入端一侧的控口耐高温磁块18与驱动电磁铁20同极设置,换热筒14远离吸热筒3废气进入端一侧的控口耐高温磁块18与驱动电磁铁20异极设置,驱动电磁铁20透过吸热筒3分别推动、吸附圆弧箱17侧壁的控口耐高温磁块18,控制器37控制通入驱动电磁铁20内部的电流增大,驱动电磁铁20磁场强度增强,驱动电磁铁20固定在吸热筒3侧壁,通过增大的磁场斥力推动换热筒14靠近吸热筒3废气进入端一侧的控口耐高温磁块18,控口耐高温磁块18相对运动,通过增大的磁场磁力吸附换热筒14远离吸热筒3废气进入端一侧的控口耐高温磁块18,控口耐高温磁块18相背运动,控口耐高温磁块18通过圆弧箱17带动调速板16绕换热筒14侧壁转动,此时,换热筒14靠近吸热筒3废气进入端一侧的射流板15的受热面积减小,从而不会使较多的炉窑高温废气对射流板15进行冲击,进而保证换热筒14内部的水温达到用户的需求;
当管道内需要的水温较高时,控制器37控制驱动电磁铁20启动,驱动电磁铁20通电产生磁性,换热筒14靠近吸热筒3废气进入端一侧的控口耐高温磁块18与驱动电磁铁20异极设置,换热筒14远离吸热筒3废气进入端一侧的控口耐高温磁块18与驱动电磁铁20同极设置,驱动电磁铁20透过分别吸热筒3推动、吸附圆弧箱17侧壁的控口耐高温磁块18,控制器37控制通入驱动电磁铁20内部的电流增大,驱动电磁铁20磁场强度增强,驱动电磁铁20固定在吸热筒3侧壁,驱动电磁铁20通过增大的磁场磁力吸附换热筒14靠近吸热筒3废气进入端一侧的控口耐高温磁块18,控口耐高温磁块18相背运动,通过增大的磁场斥力推动换热筒14远离吸热筒3废气进入端一侧的控口耐高温磁块18,控口耐高温磁块18相对运动,控口耐高温磁块18通过圆弧箱17带动调速板16绕换热筒14侧壁转动,此时,换热筒14靠近吸热筒3废气进入端一侧的射流板15的受热面积增大,使得较多的炉窑高温废气对射流板15进行冲击,进而保证换热筒14内部的水温达到用户的需求;
利用后的废气在圆弧箱17弧面的作用下,一部分经过圆弧箱17之间流走,另一部分经过圆弧箱17与吸热筒3内壁之间流走;
当各个供水管道所需要的温度有高有低时,控制器37控制驱动电磁铁20启动,通过驱动电磁铁20的磁力控制控口耐高温磁块18所处的位置,控口耐高温磁块18带动圆弧箱17调整角度,通过圆弧箱17的角度调整来控制射流板15的受热面积大小;
加热后的温水通过分流排水管27进入到分向出水管28内部等待分配使用,温度传感器7将各个换热筒14内部的温度信息输送到控制器37内部,通过控制器37对各个出水管的水温进行观察,不同区域根据自身所需要的水温通过外接水管与相应的出水接头29进行连通,随后,经过换热后的冷水通过外接水管将温水输送到不同的岗位上进行使用。
实施例二,该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吸热筒3内部换热后的废气通过过滤分流管31汇聚后进入到集流过滤管32内部,集流过滤管32将废气排入到过滤筒34内部,废气经过过滤层35过滤后通过排放口36排出;下次使用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方案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方案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方案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对本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方案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方案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包括回收架(1)、底座(2)和吸热筒(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4)和三气流型分向利用机构(21),所述底座(2)设于回收架(1)底壁,多组所述吸热筒(3)设于回收架(1)之间,吸热筒(3)为贯通设置,所述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4)设于吸热筒(3)上,所述三气流型分向利用机构(21)设于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4)一侧的吸热筒(3)上,所述射流型流量自调节机构(4)包括废气回收机构(5)和气流调节机构(12),所述废气回收机构(5)设于吸热筒(3)侧壁,所述气流调节机构(12)设于吸热筒(3)内部,所述三气流型分向利用机构(21)包括冷水供应机构(22)、热水分流型排放机构(26)和废气过滤排出机构(30),所述冷水供应机构(22)设于吸热筒(3)上壁,所述热水分流型排放机构(26)设于吸热筒(3)底壁,所述废气过滤排出机构(30)设于下方的回收架(1)外侧;
所述废气回收机构(5)包括密封板(6)、废气分流管(8)、喷气头(9)、废气集流管(10)和废气利用接头(11),所述密封板(6)对称设于吸热筒(3)两侧开口处;
所述废气分流管(8)贯穿密封板(6)连通设于吸热筒(3)之间,所述喷气头(9)连通设于废气分流管(8)靠近吸热筒(3)的一侧,喷气头(9)设于吸热筒(3)内部,所述废气集流管(10)连通设于废气分流管(8)之间,多组所述废气利用接头(11)连通设于废气集流管(10)侧壁;
所述气流调节机构(12)包括温度传感器(7)、回收座(13)、换热筒(14)、射流板(15)、调速板(16)、圆弧箱(17)、控口耐高温磁块(18)、驱动板(19)和驱动电磁铁(20),多组所述回收座(13)设于吸热筒(3)的上壁和底壁,所述换热筒(14)设于回收座(13)之间,所述射流板(15)对称设于换热筒(14)两侧,所述调速板(16)对称设于换热筒(14)两端,调速板(16)转动设于换热筒(14)外侧;
所述圆弧箱(17)对称设于调速板(16)两侧,圆弧箱(17)为两端开口设置,所述控口耐高温磁块(18)对称设于圆弧箱(17)靠近吸热筒(3)内壁的一侧,所述驱动板(19)设于吸热筒(3)靠近圆弧箱(17)的一端侧壁,所述驱动电磁铁(20)对称设于驱动板(19)远离吸热筒(3)的一侧,控口耐高温磁块(18)与驱动电磁铁(20)相对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7)设于换热筒(14)内壁;
所述回收架(1)侧壁设有控制器(37),所述控制器(37)分别与温度传感器(7)和驱动电磁铁(20)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供应机构(22)包括串联供水管(23)、集流供水管(24)和供水接头(25),所述串联供水管(23)贯穿回收座(13)和吸热筒(3)连通设于换热筒(14)之间,所述集流供水管(24)连通设于串联供水管(23)之间,所述供水接头(25)连通设于集流供水管(24)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分流型排放机构(26)包括分流排水管(27)、分向出水管(28)和出水接头(29),所述分流排水管(27)贯穿回收座(13)和吸热筒(3)连通设于换热筒(14)远离串联供水管(23)的一侧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向出水管(28)对称设于分流排水管(27)两端,分向出水管(28)连通设于分流排水管(27)侧壁,所述出水接头(29)连通设于分向出水管(28)远离分流排水管(27)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过滤排出机构(30)包括过滤分流管(31)、集流过滤管(32)、过滤板(33)、过滤筒(34)、过滤层(35)和排放口(36),所述过滤分流管(31)连通设于吸热筒(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33)设于回收架(1)靠近底座(2)的一端外侧,所述过滤筒(34)设于过滤板(33)上壁,所述过滤层(35)设于过滤筒(34)内壁,所述排放口(36)设于过滤筒(34)底壁,所述集流过滤管(32)连通设于过滤分流管(31)与过滤筒(34)之间。
CN202410103811.8A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 Active CN117628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3811.8A CN117628920B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3811.8A CN117628920B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28920A CN117628920A (zh) 2024-03-01
CN117628920B true CN117628920B (zh) 2024-04-05

Family

ID=90038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03811.8A Active CN117628920B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28920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49328A1 (de) * 1980-09-24 1982-04-14 Klöckner GEFI KG Industrielle Wärmetechnik Vorrichtung zur Ausnutzung der Wärme im Abgas von mehreren Prozessbereichen
JPH06159953A (ja) * 1992-11-20 1994-06-07 Takata Kk 潜熱蓄熱装置
KR980008863U (ko) * 1998-02-02 1998-04-30 이실근 진공 감압증기 절탄기
CN101290190A (zh) * 2008-01-25 2008-10-22 钱建荣 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散热回收利用装置
WO2012007105A1 (en) * 2010-07-14 2012-01-19 Tenova S.P.A. Continuous feeding system to a smelting furnace of pre-heated metal material, in continuous, potentiated and combined form
CN104006371A (zh) * 2014-06-12 2014-08-27 常熟浦发热电能源有限公司 基于出口烟温控制的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回收方法
CN204665949U (zh) * 2015-06-07 2015-09-23 华北理工大学 烧结环冷机集气罩内活动密封分区装置
CN107631343A (zh) * 2017-10-16 2018-01-26 山西三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温余热利用热电协同供热技术
CN115143514A (zh) * 2022-07-02 2022-10-04 李明 一种高效安全的工业余热回收供暖装置
CN115289489A (zh) * 2022-08-09 2022-11-04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设备及烟气空气换热器
CN117138459A (zh) * 2023-10-30 2023-12-01 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炼钢工业用尾气降温除尘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49328A1 (de) * 1980-09-24 1982-04-14 Klöckner GEFI KG Industrielle Wärmetechnik Vorrichtung zur Ausnutzung der Wärme im Abgas von mehreren Prozessbereichen
JPH06159953A (ja) * 1992-11-20 1994-06-07 Takata Kk 潜熱蓄熱装置
KR980008863U (ko) * 1998-02-02 1998-04-30 이실근 진공 감압증기 절탄기
CN101290190A (zh) * 2008-01-25 2008-10-22 钱建荣 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散热回收利用装置
WO2012007105A1 (en) * 2010-07-14 2012-01-19 Tenova S.P.A. Continuous feeding system to a smelting furnace of pre-heated metal material, in continuous, potentiated and combined form
CN104006371A (zh) * 2014-06-12 2014-08-27 常熟浦发热电能源有限公司 基于出口烟温控制的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回收方法
CN204665949U (zh) * 2015-06-07 2015-09-23 华北理工大学 烧结环冷机集气罩内活动密封分区装置
CN107631343A (zh) * 2017-10-16 2018-01-26 山西三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温余热利用热电协同供热技术
CN115143514A (zh) * 2022-07-02 2022-10-04 李明 一种高效安全的工业余热回收供暖装置
CN115289489A (zh) * 2022-08-09 2022-11-04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设备及烟气空气换热器
CN117138459A (zh) * 2023-10-30 2023-12-01 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炼钢工业用尾气降温除尘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与事故预防;张俊发 等;区域供热;20140815;全文 *
水泥回转窑筒体表面辐射能余热回收装置的应用;李连锁;;水泥技术;20160125(0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28920A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7286B (zh) 低热值气体燃烧器
CN106766891A (zh) 一种铝熔炼炉燃烧及循环装置
CN109539267A (zh) 废旧锂电池热解回收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13266631U (zh) 一种钢丝热处理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11504060B (zh) 一种软磁铁氧体磁芯烧结炉热能回收装置
CN201364022Y (zh) 中心回燃内热蓄热式节能高效炉罐一体化还原炉系统
US6036486A (en) Heat regeneration for oxy-fuel fired furnaces
CN117628920B (zh) 一种低温热交换用供热设备
CN206583290U (zh) 一种铝熔炼炉燃烧及循环装置
CN205316352U (zh) 具有尾气余热回收功能的rto系统
CN101457304B (zh) 中心回燃内热蓄热式节能高效炉罐一体化还原炉系统
CN201363727Y (zh) 蓄热式高速烧嘴
CN106766890A (zh) 一种铝熔炼炉新式燃烧及循环系统
CN2465841Y (zh) 蓄热式钢包烘烤装置
CN106077596A (zh) 一种节能性好的环保型铝材加工系统
CN113701503B (zh) 一种带有尾部烟气节能机构的锻造件加热燃气炉
CN109724425B (zh) 一种蓄热式烟气回收装置
CN105953584B (zh) 一种改进的磁芯烧结炉
CN202002461U (zh) 一种用回收烟气调制燃烧室中氧气氛的燃油反射炉
CN208091206U (zh) 一种铝锭熔化炉
CN202440417U (zh) 一种玻璃配合料热管流动床
CN206018671U (zh) 一种应用于焚烧装置的废气处理结构
CN109940125A (zh) 高产能砂热法再生焙烧炉
CN216619981U (zh) 天然气燃烧余热回收再利用的冬季供暖系统
CN113137856B (zh) 一种用于湿矿脱水的干燥窑节能型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