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26493A - 开口机构及织机 - Google Patents

开口机构及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26493A
CN117626493A CN202311682832.1A CN202311682832A CN117626493A CN 117626493 A CN117626493 A CN 117626493A CN 202311682832 A CN202311682832 A CN 202311682832A CN 117626493 A CN117626493 A CN 117626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odules
palm
sub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828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鹏
张守信
段玉响
孙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828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264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26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2649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5/00Cam or other direct-acting shedding mechanisms, i.e. operating heald frames without intervening power-supply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9/00Healds; Heald frames
    • D03C9/06Heald frames
    • D03C9/0683Arrangements or means for the linking to the drive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口机构及织机。开口机构包括棕框阵列、支架以及直线驱动模组;棕框阵列包括沿第一方向阵列分布的多片棕框;支架用于连接织机的机架;直线驱动模组包括两个直线驱动单元,直线驱动单元包括多个直驱单元,直驱单元包括定子模块和动子模块,定子模块连接于支架,动子模块与定子模块滑动配合,每一棕框连接于一直驱单元的动子模块,以使每一动子模块带动对应的棕框作上下往复运动。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直接自由调整棕框的运行行程和状态的开口机构。

Description

开口机构及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织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口机构及织机。
背景技术
织机通常包括送经机构、开口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和卷取机构,其中,开口机构用于驱动棕框作上下往复运动,以使穿过棕框的经纱得以随棕框作上下运动并形成不同织口,以保证引纬机构喷出的纬纱能够从织口顺利穿过,并由打纬机构将穿过织口的纬纱打向经纱表面以形成织物。
在相关技术中,开口机构主要动力源为主轴,或者采用多个独立的旋转伺服电机驱动多个棕框运动,采用主轴还是旋转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都需要使用皮带传输-换向齿轮组-共轭凸轮组-连杆等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转化环节多,转换结构复杂,综框上下运行行程和状态调整非常麻烦,需要进行机械调整,无法直接自由调整棕框的运行行程和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开口机构,旨在提供一种可直接自由调整棕框的运行行程和状态的开口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开口机构,包括:
棕框阵列,所述棕框阵列包括沿第一方向阵列分布的多片棕框;
支架,所述支架用于连接织机的机架;
直线驱动模组,所述直线驱动模组包括两个直线驱动单元,所述直线驱动单元包括多个直驱单元,所述直驱单元包括定子模块和动子模块,所述定子模块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动子模块与所述定子模块滑动配合,每一所述棕框连接于一所述直驱单元的动子模块,以使每一所述动子模块带动对应的所述棕框作上下往复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同一所述直线驱动单元中,两所述直驱单元构成一组直驱模块单元,所述直驱模块单元设有多组,多组所述直驱模块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阵列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驱动模组的两所述直线驱动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错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同一组所述直驱模块单元中,两所述定子模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的第二方向上错位分布;
一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长度大于另一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长度,以使两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端部平齐;
或者,两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长度相等,以使两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端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错位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同一组所述直驱模块单元中,两所述定子模块在所述第一方向和上下方向上错位分布,两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长度相等,以使两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端部平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同一组所述直驱模块单元中,两所述定子模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的第二方向上并排设置,其中一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端部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另一所述动子模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以使所述延伸部的端部与另一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端部平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驱动模组位于所述棕框阵列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和所述直线驱动模组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所述支架对称分布于所述棕框阵列的两侧,至少两所述直线驱动模组对称分布于所述棕框阵列的两侧,且每一所述直线驱动模组的定子模块连接于一所述支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机构还包括多个棕框提拉件,每一所述棕框通过一所述棕框提拉件连接于一所述动子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子模块的一侧设有沉槽,所述棕框提拉件远离所述棕框的一端设于所述沉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设有贯通孔,所述棕框提拉件穿设于所述贯通孔。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织机,包括机架及如上所述的开口机构,所述开口机构的支架连接于所述机架。
本发明提出的开口机构中,通过将每一个棕框直接连接于直线驱动模组的一个动子模块,以采用直线驱动模组作为棕框作上下往复运动的主动力源,没有中间的皮带传输-换向齿轮组-共轭凸轮组-连杆等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可以通过控制多个直驱单元的运行行程和状态,即可分别自由调整多个棕框的运行行程和状态。
并且,取消了中间的机械传动机构,避免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传动转化过程,可以使传动更为高效,响应更为直接,且振动噪音更低,更利于高速化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3中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四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四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9为图18中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20为本发明开口机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开口机构 31 直线驱动单元
10 棕框阵列 31a 直驱模块单元
a 第一方向 311 直驱单元
b 第二方向 3111 定子模块
c 上下方向 3112 动子模块
20 支架 3112a 延伸部
21 贯通孔 3112b 沉槽
30 直线驱动模组 40 棕框提拉件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开口机构100,旨在提供一种可直接自由调整棕框的运行行程和状态的开口机构100。
以下将就本发明开口机构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结合参阅图1至图20,在本发明开口机构100的一实施例中,该开口机构100包括棕框阵列10、支架20以及直线驱动模组30;棕框阵列10包括沿第一方向a阵列分布的多片棕框;支架20用于连接织机的机架;直线驱动模组30包括两个直线驱动单元31,直线驱动单元31包括多个直驱单元311,直驱单元311包括定子模块3111和动子模块3112,定子模块3111连接于支架20,动子模块3112与定子模块3111滑动配合,每一棕框连接于一直驱单元311的动子模块3112,以使每一动子模块3112带动对应的棕框作上下往复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提出的开口机构100中,通过将每一个棕框直接连接于直线驱动模组30的一个动子模块3112,以采用直线驱动模组30作为棕框作上下往复运动的主动力源,没有中间的皮带传输-换向齿轮组-共轭凸轮组-连杆等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可以通过控制多个直驱单元311的运行行程和状态,即可分别自由调整多个棕框的运行行程和状态。
并且,取消了中间的机械传动机构,避免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传动转化过程,可以使传动更为高效,响应更为直接,且振动噪音更低,更利于高速化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模组30可通过电驱动信号控制,以直接控制对应的电驱单元的动子模块3112作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对应的棕框作上下往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出的开口机构100应用于织机时,支架20可连接在织机的机架上,以使直线驱动模组30通过支架20固定安装在织机的机架上,以保证直线驱动模组30的安装可靠性。并且,棕框阵列10可安装在棕框框架上,棕框框架也可连接在织机的机架上,以保证棕框阵列10的安装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直线驱动模组30可以设置在棕框阵列10的上方,也可以设置在棕框阵列10的下方或者侧方,只要能够通过动子模块3112驱动对应的棕框作上下往复运动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直线驱动模组30设置在棕框阵列10的上方时,直线驱动模组30具体可以靠近棕框阵列10的一侧设置,也可以设置在棕框阵列10的中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直线驱动模组30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至少两个,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而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直线驱动模组30设置有至少两个时,每一棕框可以被至少两个动子模块3112驱动,以通过至少两个动子模块3112同步驱动对应的棕框作上下往复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子模块3111可以为内部集成一定数目的绕组线圈;动子模块3112可以为动子板两侧集成特定阵列的永磁铁排列组合。
可选地,结合参阅图4、图9、图14、图19,在本发明开口机构100的一实施例中,在同一直线驱动单元31中,两个直驱单元311构成一组直驱模块单元31a,直驱模块单元31a设有多组,多组直驱模块单元31a沿第一方向a阵列分布。
如此设置,通过在第一方向a上阵列分布有多组直驱模块单元31a,可以使多组直驱模块单元31a组成的多个直驱单元311在第一方向a上阵列分布,以使多个动子模块3112沿第一方向a阵列分布,以适配多片棕框的排布方式,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空间。
可选地,结合参阅图4、图9、图14、图19,在本发明开口机构100的一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模组30的两个直线驱动单元31在第一方向a上交错分布。
如此设置,通过使直线驱动模组30的两个直线驱动单元31在第一方向a上交错分布,以使两个直线驱动单元31采用交错的排布方式,可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空间。
可选地,结合参阅图1至图5,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同一组直驱模块单元31a中,两个定子模块3111在第一方向a以及与第一方向a呈夹角设置的第二方向b上错位分布;一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长度大于另一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长度,以使两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端部平齐。
由于棕框阵列10的多片棕框之间的间距较小,排列比较紧凑,为了保证直线驱动模组30的多个直驱单元311之间的排列更加紧凑,通过使同一组直驱模块单元31a的两个定子模块3111在第一方向a以及第二方向b上错位分布,并使一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长度大于另一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长度,使得两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对应定子模块3111的端部平齐,使各个棕框提拉点可保证在同一位置,可以使直线驱动模组30采用“单侧交错棕框单点提拉”的方式进行排布。这样,解决了实际由于棕框负载间距小而直驱单元311的动子模块3112在有限的空间约束中与棕框一一对应连接的可行性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组直驱模块单元31a的两个定子模块3111大小相同,在空间布局位置在第二方向b上错开一个定子模块3111的宽度距离,并在第一方向a上错开一个定子模块3111的厚度距离,并且,同一组直驱模块单元31a的两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长度不同,其中一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长度相比另一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长度长一个定子模块3111的宽度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直线驱动模组30设置有两个,并使两个直线驱动模组30分设在棕框阵列10的两侧时,可以使直线驱动模组30采用“单侧交错双侧对置棕框单点提拉”的方式进行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单侧是针对棕框阵列10而言的,在第二方向b上,棕框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为棕框阵列10的两个单侧,单侧的直线驱动模组30的两个直线驱动单元31在第一方向a上交错分布,即为“单侧交错”。双侧对置指的是位于棕框阵列10两侧的两个直线驱动模组30的动子模块3112对置连接在同一片棕框上,并且同一片棕框与左右两侧的直线驱动模组30的两个动子模块3112连接。单点提拉指的是棕框同一侧的提拉点是相同的,也就是所有的提拉点连接起来在一条水平线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向b为沿棕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
结合参阅图6至图10,在第二实施例中,在同一组直驱模块单元31a中,两个定子模块3111在第一方向a以及与第一方向a呈夹角设置的第二方向b上错位分布;两各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长度相等,以使两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端部在第二方向b上错位分布。
为了保证直线驱动模组30的多个驱动单元之间的排列更加紧凑,通过使同一组直驱模块单元31a的两个定子模块3111在第一方向a以及第二方向b上错位分布,并使两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长度相等,使得两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端部在第二方向b上错位分布,可以使直线驱动模组30采用“单侧交错棕框双点提拉”的方式进行排布。这样,同样解决了实际由于棕框负载间距小而直驱单元311的动子模块3112在有限的空间约束中与棕框一一对应连接的可行性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组直驱模块单元31a的两个定子模块3111大小相同,在空间布局位置在第二方向b上错开一个定子模块3111的宽度距离,并在第一方向a上错开一个定子模块3111的厚度距离,并且,同一组直驱模块单元31a的两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长度相同,使得两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端部在第二方向b上错位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直线驱动模组30设置有两个,并使两个直线驱动模组30分设在棕框阵列10的两侧时,可以使直线驱动模组30采用“单侧交错双侧对置棕框双点提拉”的方式进行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双点提拉指的是棕框同一侧的提拉点是不同的,也就是所有的提拉点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两条平行的水平线。
结合参阅图11至图15,在第三实施例中,在同一组直驱模块单元31a中,两个定子模块3111在第一方向a和上下方向c上错位分布,两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长度相等,以使两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端部平齐。
为了保证直线驱动模组30的多个驱动单元之间的排列更加紧凑,通过使同一组直驱模块单元31a的两个定子模块3111在第一方向a以及上下方向c上错位分布,并使两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长度相等,使得两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端部平齐,使各个棕框提拉点可保证在同一位置,可以使直线驱动模组30采用“上下交错棕框单点提拉”的方式进行排布。这样,同样解决了实际由于棕框负载间距小而直驱单元311的动子模块3112在有限的空间约束中与棕框一一对应连接的可行性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组直驱模块单元31a的两个定子模块3111大小相同,在空间布局位置在上下方向c上错开一个定子模块3111的高度距离,并在第一方向a上错开一个定子模块3111的厚度距离,并且,同一组直驱模块单元31a的两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长度相同,使得两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端部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直线驱动模组30设置有两个,并使两个直线驱动模组30分设在棕框阵列10的两侧时,可以使直线驱动模组30采用“上下交错双侧对置棕框单点提拉”的方式进行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单侧是针对棕框阵列10而言的,在第二方向b上,棕框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为棕框阵列10的两个单侧,单侧的直线驱动模组30的两个定子模块3111在上下方向c上错位分布,即为“上下交错”。
结合参阅图16至图20,在第四实施例中,在同一组直驱模块单元31a中,两个定子模块3111在与第一方向a呈夹角设置的第二方向b上并排设置,其中一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端部设有延伸部3112a,延伸部3112a与另一个动子模块3112在第一方向a上间隔设置,以使延伸部3112a的端部与另一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端部平齐。
为了保证直线驱动模组30的多个驱动单元之间的排列更加紧凑,通过使同一组直驱模块单元31a的两个定子模块3111在第二方向b上并排设置,并使一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端部设有延伸部3112a,以使延伸部3112a与另一个动子模块3112在第一方向a上间隔设置,使得延伸部3112a的端部与另一个动子模块3112伸出其所对应的定子模块3111的端部平齐,使各个棕框提拉点可保证在同一位置,可以使直线驱动模组30采用“左右交错棕框单点提拉”的方式进行排布。这样,同样解决了实际由于棕框负载间距小而直驱单元311的动子模块3112在有限的空间约束中与棕框一一对应连接的可行性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直线驱动模组30设置有两个,并使两个直线驱动模组30分设在棕框阵列10的两侧时,可以使直线驱动模组30采用“所有交错双侧对置棕框单点提拉”的方式进行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单侧是针对棕框阵列10而言的,在第二方向b上,棕框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为棕框阵列10的两个单侧,单侧的直线驱动模组30的两个定子模块3111在第二方向b上并排,即为“左右交错”。
可选地,结合参阅图1、图2、图6、图7、图11、图12、图16、图17,在本发明开口机构100的一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模组30位于棕框阵列10的上方。
如此设置,通过将直线驱动模组30设置在棕框阵列10的上方,可以充分利用棕框的上方空间,使得开口机构100的空间布局更加紧凑。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支架20也可以位于棕框阵列10的上方,也可以位于棕框阵列10的侧方。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开口机构100的空间布局更加紧凑,可以使支架20设置在棕框阵列10的上方,以使直线驱动模组30承载在支架20上。
可选地,结合参阅图1至图3、图6至图8、图11至图13、图16至图18,在本发明开口机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支架20和直线驱动模组30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支架20对称分布于棕框阵列10的两侧,至少两个直线驱动模组30对称分布于棕框阵列10的两侧,且每一个直线驱动模组30的定子模块3111连接于一个支架20。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有至少两个直线驱动模组30,可以使至少两个直线驱动模组30的动子模块3112对置连接在同一片棕框上,以使同一片棕框与至少两个直线驱动模组30的动子模块3112连接,即可使每一片棕框被至少两个动子模块3112同步驱动,使得传动更为高效。另外,通过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架20,以使每一个直线驱动模组30的定子模块3111连接在一个支架20上,可以保证至少两个直线驱动模组30的安装可靠性。
可选地,至少两个支架20可以为连为一体的整体支架架构,该整体支架架构横跨棕框阵列10的两侧,使得至少两个直线驱动模组30的定子模块311均连接在该整体支架架构上。
可选地,结合参阅图5、图10、图15、图20,在本发明开口机构100的一实施例中,开口机构100还包括多个棕框提拉件40,每一片棕框通过一个棕框提拉件40连接于一个动子模块3112。
如此设置,通过使用棕框提拉件40连接棕框和动子模块3112,可以更加便于实现棕框与动子模块3112的连接。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棕框提拉件40具体可以为杆状、片状、板状等形状的提拉结构,只要能够实现棕框与动子模块3112的连接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结合参阅图5、图10、图15、图20,在本发明开口机构100的一实施例中,动子模块3112的一侧设有沉槽3112b,棕框提拉件40远离棕框的一端设于沉槽3112b内。
如此设置,通过将棕框提拉件40远离棕框的一端设置在动子模块3112的沉槽3112b内,可以使棕框提拉件40不占用额外的空间,使得相邻的动子模块3112之间可以排布得更加紧凑,更好地解决实际由于棕框负载间距小而直驱单元311的动子模块3112在有限的空间约束中与棕框一一对应连接的可行性问题。
可选地,结合参阅图1、图6、图11、图16,在本发明开口机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支架20设有贯通孔21,棕框提拉件40穿设于贯通孔21。
如此设置,在组装过程中,可以先将棕框提拉件40穿过支架20的贯穿孔,再将棕框提拉件40的一端与对应的棕框连接,并将棕框提拉件40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动子模块3112连接,更加便于实现棕框提拉件40与棕框和动子模块3112的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织机,该织机包括机架及如上所述的开口机构100,开口机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织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开口机构100的支架20连接于机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棕框阵列,所述棕框阵列包括沿第一方向阵列分布的多片棕框;
支架,所述支架用于连接织机的机架;
直线驱动模组,所述直线驱动模组包括两个直线驱动单元,所述直线驱动单元包括多个直驱单元,所述直驱单元包括定子模块和动子模块,所述定子模块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动子模块与所述定子模块滑动配合,每一所述棕框连接于一所述直驱单元的动子模块,以使每一所述动子模块带动对应的所述棕框作上下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直线驱动单元中,两所述直驱单元构成一组直驱模块单元,所述直驱模块单元设有多组,多组所述直驱模块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阵列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模组的两所述直线驱动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错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组所述直驱模块单元中,两所述定子模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的第二方向上错位分布;
一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长度大于另一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长度,以使两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端部平齐;
或者,两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长度相等,以使两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端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错位分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组所述直驱模块单元中,两所述定子模块在所述第一方向和上下方向上错位分布,两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长度相等,以使两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端部平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组所述直驱模块单元中,两所述定子模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的第二方向上并排设置,其中一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端部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另一所述动子模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以使所述延伸部的端部与另一所述动子模块伸出其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模块的端部平齐。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模组位于所述棕框阵列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和所述直线驱动模组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所述支架对称分布于所述棕框阵列的两侧,至少两所述直线驱动模组对称分布于所述棕框阵列的两侧,且每一所述直线驱动模组的定子模块连接于一所述支架。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机构还包括多个棕框提拉件,每一所述棕框通过一所述棕框提拉件连接于一所述动子模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模块的一侧设有沉槽,所述棕框提拉件远离所述棕框的一端设于所述沉槽内。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贯通孔,所述棕框提拉件穿设于所述贯通孔。
12.一种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口机构,所述开口机构的支架连接于所述机架。
CN202311682832.1A 2023-12-07 2023-12-07 开口机构及织机 Withdrawn CN1176264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82832.1A CN117626493A (zh) 2023-12-07 2023-12-07 开口机构及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82832.1A CN117626493A (zh) 2023-12-07 2023-12-07 开口机构及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26493A true CN117626493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32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82832.1A Withdrawn CN117626493A (zh) 2023-12-07 2023-12-07 开口机构及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2649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4001815A1 (zh) 直驱打纬机构、织机及织机控制系统
CN221645194U (zh) 开口机构及织机
CN1664201B (zh) 带有电机驱动框架的织机
CN117626493A (zh) 开口机构及织机
WO2023236917A1 (zh) 开口机构及织机
CN218910671U (zh) 开口机构及织机
EP0879909B1 (en) Loom having linear motor-driven shedding motion mechanism
CN217709838U (zh) 直驱打纬机构、织机及织机控制系统
CN1699660B (zh) 用于驱动编织针的设备以及装备有该设备的编织织机
CN211079494U (zh) 一种多梭织带机的梭箱升降装置
CN117888252A (zh) 开口机构及织机
CN2641076Y (zh) 电子提花装置
JP7518035B2 (ja) 織機の耳糸開口装置
CN117512859A (zh) 打纬机构及织机
CN208562683U (zh) 一种集成电机、开口机构及纺织机
CN106702566B (zh) 吊带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织机
CN108588952B (zh) 一种集成电机、开口机构及纺织机
JP3713886B2 (ja) 織機綜絖枠の駆動装置
CN217104238U (zh) 一种应用于绞织机型的组合式综框
CN217869313U (zh) 一种提花龙头及无梭织带机
CN2246157Y (zh) 无梭织机独立传动式四经纱罗绞边装置
CN112522840B (zh) 一种选纬装置
CN101538765A (zh) 带有用于综片和筘(筘座)的直接驱动装置的织机
US5711352A (e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linearly driven heald frames
CN211394804U (zh) 一种开口综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