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7745A - 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及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及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7745A
CN117617745A CN202410028537.2A CN202410028537A CN117617745A CN 117617745 A CN117617745 A CN 117617745A CN 202410028537 A CN202410028537 A CN 202410028537A CN 117617745 A CN117617745 A CN 117617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water
brewing
channel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285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东雨
周子悠
严瑮
黄瑶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4100285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177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17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77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及操作方法,智能泡茶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存料部、储水部、控制部、冲泡部和接取部,存料部包括多个送茶通道和花药通道,两者底部设置有翻转门,并连通至冲泡部,包括煮茶容器和冲洗容器,煮茶容器设置于冲洗容器内,包括滤茶网和出液通道,出液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接取部和滤茶网的底部连通,滤茶网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排水口,送茶通道与煮茶容器连通,冲洗容器底部开设有集水板和第二排水口,第一排水口与第二排水口连通;储水部包括水箱和恒温组件,水箱与冲泡部连通;控制部分别与存料部、储水部、冲泡部和接取部相连接,包括显示面板、操作面板和存储组件,来进行集成化、自动化的泡茶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及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泡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关于使用热水沏茶的记载出现在西汉时期,当时茶主要作为药品和祭品使用。到了唐朝,茶叶的消费开始普及,并逐渐发展出独特的茶文化,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泡茶方法,如唐代通过将茶叶磨成粉进行煎茶,宋代的点茶以及元明清的沏茶。对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泡茶品茶仍然是人们休闲放松,洽谈事务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对于年轻人等用户,大多数对于泡茶和茶道仅有模糊的概念,对于泡茶的方法和功效知之甚少,并且部分人没有耐心去进行茶道的繁琐步骤,如洗茶、冲洗茶壶茶具等,因此,现有技术中开始出现了自动泡茶的设备,使用者可以通过将茶叶直接投入到设备中,来完场自动泡茶的工作,简单快捷,操作便利;但是,现有技术中绝大多数的泡茶设备,只能进行自动泡茶,对于需要在冲泡前进行洗茶的乌龙茶、红茶等,往往需要使用者自行清洗,并且煮茶用的茶壶应当在泡茶前沸水冲洗,来清洗茶具,提高茶具的温度,更加便于茶香的散出,这些步骤现有的泡茶设备大都并未设置,需要人为自行进行;并且,茶叶再冲泡至第三泡、第四泡时,大多数茶叶往往都被冲淡,茶汤的味道逐渐的下降。容易出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情况,难以保障茶水的口感和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及操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泡茶设备功能较少,难以高效的执行泡茶工作,洗茶和冲洗茶具的功能欠缺,难以应对多泡之后茶叶的口感淡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程度低的问题。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智能泡茶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存料部、储水部、控制部、冲泡部和接取部,存料部包括多个送茶通道和花药通道,两者底部设置有翻转门,并连通至冲泡部,翻转门内置有称重件,冲泡部包括煮茶容器和冲洗容器,煮茶容器设置于冲洗容器内,包括滤茶网和出液通道,出液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接取部和滤茶网的底部连通,滤茶网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排水口和细密网,送茶通道与煮茶容器连通,冲洗容器底部开设有集水板和第二排水口,第一排水口与第二排水口连通;储水部包括水箱和恒温组件,水箱与冲泡部连通;控制部分别与存料部、储水部、冲泡部和接取部相连接,包括显示面板、操作面板和存储组件,显示面板和操作面板置于壳体表面,存储组件储存有泡茶方法,显示面板显示泡茶的温度、投入量和时间,以及提示泡茶泡次和花药投入,操作面板能够手动控制送茶通道和花药通道的投入,以及接取部的茶水流出量。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送茶通道包括存料通道,输送通道和存茶桶,存料通道水平设置,输送通道基于存料通道的末端倾斜设置,存茶桶垂直设置于存料通道的顶部,并与存料通道竖直连通。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存料部还包括推进板,推进板设置于存料通道内,沿存料通道推动存茶桶倾倒至存料通道的茶叶。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翻转门包括门体和转动轴,转动轴对称设置与门体的外边缘,输送通道的内壁开设有转孔,转动轴与转孔转动配合。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储水部还包括出水管、转动部和伸缩部,出水管与水箱连通,转动部与伸缩部均设置于水箱与水管的连接处,以改变出水管的朝向。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接取部包括承载板和茶水容器,承载板底部设置有重力检测组件和温感组件,温感组件设置有第一加热件和第一冷却件。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恒温组件设置于水箱的外壁,包括第二加热件和第二冷却件。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智能泡茶设备还包括集水箱和废水管,废水管的两端分别与集水箱和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相连通。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控制部还包括控制单元、记忆单元、存储单元和无线传输单元,控制单元与存料部、储水部、冲泡部和接取部相连接,记忆单元与存储单元相连接,以记忆和存储冲泡茶叶的方法和温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泡茶设备的操作方法,方法包括:
S1:在存料部中放入想要冲泡的茶叶,并通过控制部选择冲泡茶叶的方法;
S2:储水部通入沸水至冲洗容器和煮茶容器内,来对煮茶容器进行高温冲洗;
S3:控制部判断冲泡的茶叶是否需要洗茶,并控制存料部投入所需的茶叶置于冲泡部;
S3:若判断需要洗茶,则储水部向煮茶容器通水,进行洗茶,待洗茶水由第二排水口流出后进行泡茶;若判断不需要洗茶,则直接泡茶;
S4:显示面板显示冲泡的时间和泡茶的泡数,当处于第三泡时,显示面板提醒是否需要加入花药;
S5;若需要加入,则通过控制面板操作,使得花药通道向煮茶容器内投入所需要的花药;若不需要,则继续煮茶或停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通过设置送茶通道和花药通道来存放茶叶和花药,能够做到自动投入茶叶和花药至冲泡部处,花药通道的设置能够在第三泡和第四泡冲茶时,向内部投入花药,来改善已经冲淡的茶水的口感,并通过投入的花药与茶叶配合来为饮用者提供养生的功效;翻转门内的称重件能够保障投入冲泡部中的花药和茶叶维持在需要的量中,来保障茶叶的口感,并维持最佳的养生效果,避免茶叶的浪费;冲洗容器的设置能够在泡茶前对其内部放置的煮茶容器进行沸水冲洗,来对煮茶容器进行杀菌去味、提高温度,加强后续泡茶的茶香的效果;煮茶容器内部设置的第一排水口和细密网,能够在对需要洗茶的茶叶(如乌龙茶、红茶等)进行冲泡前,先进行洗茶工作,细密网能够起到过滤细小的茶渣的作用,减少茶渣堆积造成的堵塞,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连通,能够减少管道的投入设置,对冲洗煮茶容器的废水和洗茶水同一管道排放,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控制部的设置能够存储各类茶叶的泡茶方法,来使得不擅长泡茶和茶道的使用者,也可以轻松的泡出香味浓郁,功效良好的茶叶,显示面板能够及时的显示泡茶的温度、时间等效信息,便于使用者了解并自行更改,还可以提示泡茶的次数和花药的投入种类和数量,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在第三泡和第四泡中判断是否需要投入花药,能够保障泡茶的口感和功效,并且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申请通过设置送茶通道包括存料通道、输送通道和存茶桶,能够通过存茶桶来进行茶叶的存储,并通过倾斜设置的输送通道进行茶叶的传输,存茶桶竖直设置,能够使得茶叶自然下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通过在存料通道内部设置推进板,来对存茶桶落入存料通道内的茶叶进行推进运输,直至到达输送通道的倾斜位置,便于茶叶的运输。
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申请通过设置翻转门包括门体和转动轴,能够在冲茶之前,将送茶通道送入的茶叶拦住,此时翻转门处于水平状态,并可以通过内部的称重件对茶叶的重量进行监测,若足够,则翻转门转动,来输送茶叶,若不足,则通过控制部进行信息处理和中转,控制推进板再送入部分茶叶,直至茶叶足够,来适应不同茶叶种类所需要的不同茶叶量,结构简单,控制便利。
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申请通过设置储水部包括出水管、转动部和伸缩部,能够通过伸缩部和转动部,来带动出水管进行多个方向,多个角度的转动,并可以进行高低的变化,以此来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进行冲泡工作,以此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比如回旋低冲和环圈注水,需要将出水管放低,沿煮茶容器的边缘旋转一圈或沿杯面旋满一周进行注水,这种方式可以让茶叶与水更好地接触融合,使茶汤的滋味更加丰富和层次感;也可以将高度调高,冲泡角度固定,来使得水线长且细,速度较快,使得水和茶叶之间激荡而产生鲜明的香气,使得本设备的适用范围更广,功能更加全面。
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申请通过设置控制部具有无线传输单元和存储单元,无线传输单元能够通过蓝牙、5G或者WiFi等与手机app或者电脑进行数据传输,来实时更新存储单元内存储的泡茶方法,并且可以通过设置手机app来对整个智能泡茶设备进行控制,智能化程度更高,操作更加便利;此外,存储单元不但可以内存有多种不同茶叶的不同冲泡方法,还可以记录一段时间内使用者的饮茶习惯,来自动存储适用于使用者的独特的泡茶方法,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程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的显示面板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的储水部与存料部的设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的翻转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的控制部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11取放门;
20存料部;21送茶通道;211存料通道;212输送通道;213存茶桶;214;推进板;22花药通道;23翻转门;231门体;232转动轴;
30储水部;31水箱;32恒温组件;33出水管;34转动部;35伸缩部;
40控制部;41显示面板;42控制面板;43控制单元;44记忆单元;45存储单元;46无线传输单元;
50冲泡部;51煮茶容器;52冲洗容器;53滤茶网;54出液通道;55第一排水口;56第二排水口;
60接取部;61承载板;62重力检测组件;63温感组件;631第一加热件;632第一冷却件;64温度传感器;65茶水容器;
70集水箱;71废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到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智能泡茶设备包括壳体10和设置于壳体10内的存料部20、储水部30、控制部40、冲泡部50和接取部60,存料部20包括多个送茶通道21和花药通道22,两者底部设置有翻转门23,并连通至冲泡部50,翻转门23内置有称重件,冲泡部50包括煮茶容器51和冲洗容器52,煮茶容器51设置于冲洗容器52内,包括滤茶网53和出液通道54,出液通道54的两端分别与接取部60和滤茶网53的底部连通,滤茶网53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排水口55和细密网,送茶通道与煮茶容器51连通,冲洗容器52底部开设有集水板和第二排水口56,第一排水口55与第二排水口56连通;储水部30包括水箱31和恒温组件32,水箱31与冲泡部50连通;控制部40分别与存料部20、储水部30、冲泡部50和接取部60相连接,包括显示面板41、操作面板和存储组件,显示面板41和操作面板置于壳体10表面,存储组件储存有泡茶方法,显示面板41显示泡茶的温度、投入量和时间,以及提示泡茶泡次和花药投入,操作面板能够手动控制送茶通道21和花药通道22的投入,以及接取部60的茶水流出量。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可以设置为立式的柱状结构,其中间部位开设有一凹槽,来作为接取部60的安置位置,以此来便于使用者接取茶水。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接取部60包括承载板61和茶水容器65,承载板61底部设置有重力检测组件62和温感组件63,温感组件63设置有第一加热件631和第一冷却件632。
可以理解的是,出液通道54的末端可以分支有多个,来在承载板61处同时承接多个茶水容器65,茶水容器65可以作为传统的茶壶或者茶杯,来对冲泡部50冲泡好的茶水进行承接和暂存,方便用户取放。并且,在使用者饮茶的过程中,可能因为谈论事务或者其他的事情耽搁了取放茶水容器65进行饮茶,因此本申请通过设置温感组件63,来对茶水容器65进行保温和加热的效果。温感组件63可以设置在承载板61底部,一方面可以在茶水容器65温度降低后,来进行加热,另一方面可以适用于不习惯喝高温煮沸的茶水的用户,通过第一冷却件632进行降温。
可选地,第一加热件631内部可以为电热丝,第一冷却件632可以采用冷媒进行降温,两者交错设置,并且在承载板61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4,来进行实时监测。
再者,重力检测组件62的设置,能够实时感应茶水容器65的重量,在使用者将茶水容器65中的茶水倒出,并且内部剩余的茶水重量到达重力检测组件62的最低检测值时,便可以通过控制部40进行信息接收和处理,来控制冲泡部50继续向茶水容器65内加入茶水,操作方便快捷,优化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避免温感组件63在加热或者降温时对重力检测组件62造成影响,本申请如图1所示,将重力检测组件62设置于温感组件63的下方,并且在重力检测组件62与温感组件63之间可以设置隔温层,来减少温度对种类检测组件的影响。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送茶通道21包括存料通道211,输送通道212和存茶桶213,存料通道211水平设置,输送通道212基于存料通道211的末端倾斜设置,存茶桶213垂直设置于存料通道211的顶部,并与存料通道211竖直连通。
如图1和图3所示,可以看出,存茶桶213的部分可以露在壳体10的外部,壳体10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安装口,存茶桶213可以插入至安装口中,来与存料通道211相连通,以此来在有限的设备大小和空间中,便于进行不同茶叶的更换。
进一步地,存料部20还包括推进板214,推进板214设置于存料通道211内,沿存料通道211推动存茶桶213倾倒至存料通道211的茶叶。
需要说明的是,推进板214与推进方向背离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杆,推动杆的推进速度和距离取决于控制部40以及翻转门23的称重件所发出的重量信号,也就是说,在使用者选定好泡茶的茶叶和泡茶方法后,推进板214根据所需要的茶叶的重量向前推动茶叶,直至茶叶到达输料通道的末端,开始进行间歇式的推动,并通过翻转门23的称重件进行重量检测,若不足,则继续推动茶叶到达翻转门23,直至重量足够,翻转门23便可以进行翻转来使茶叶掉入冲泡部50进行后续的泡茶工作。
其中,输送通道212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多个风口,风口表面可以设置有细密筛网,来避免茶叶掉入其中,风口的设置,能够避免翻转门23翻转时,部分茶叶卡在翻转门23处难以掉落的现象发生,又因为输送通道212为倾斜设置的管路,因此,多个风口能够具有多处不同的出风角度,来便于将茶叶吹落。
再者,如图4所示,翻转门23包括门体231和转动轴232,转动轴232对称设置与门体231的外边缘,输送通道212的内壁开设有转孔,转动轴232与转孔转动配合,以此来使得翻转门23能够基于转孔进行转动。当然,花药通道22的结构可以与送茶通道21的结构相同,本申请在此不做过多的论述,关于花药通道22的数量,其可以设置为不大于送茶通道21的数量,来不占用过大的空间放置花药,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放置茶叶的种类。
可以理解的是,送茶通道21的末端连通至煮茶容器51处,茶叶掉入在滤茶网53中,并通过向煮茶容器51中加水来进行泡茶工作,若需要洗茶,第一遍冲洗的茶水便可以顺着第二排水口56和集水板向外排放,并继续进行后续的注水泡茶工作,冲泡完成的茶水可以通过细密网进行更进一步的滤渣,并通过出液通道54排出至接取部60,得到冲泡完成的茶叶;在出液通道54、第一排水口55和第二排水口56,均应当设置有电控阀门,来控制管道的连通和关断,以此来对洗茶过程排放的废水、冲洗煮茶容器51的废水和冲茶过程排放的茶水进行切换。
可选地,如图2所示,壳体10的侧壁可以设置有取放门11,取放门11所开合的区域与煮茶容器51和冲洗容器52相对应,煮茶容器51的底壁与第一排水口55、出液通道54之间可以采用螺纹旋转固定,或者采用锁紧环锁紧的插接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对煮茶容器51内的滤茶网53进行清洗或者更换时,只需要打开取放门11,便可以直接将滤茶网53取下进行清洗。
对于煮茶容器51和冲洗容器52,冲洗容器52的侧壁可以采用分体连接,也就是冲洗容器52靠近取放门11的一侧可以进行拆装,其连接缝隙处设置有密封隔水条,拆装方式可以采用冲洗容器52侧壁底部设置有水平插入柱,冲洗容器52的底壁侧部开设有插入孔,冲洗容器52侧面设置有卡扣结构来进行拆装和固定,能够在取出煮茶容器51时,先将冲洗容器52的侧壁取下,并将螺纹或者锁紧环的锁紧结构解锁,向上提起煮茶容器51,便可以直接将煮茶容器51取下进行清洁;当然,这一结构需要对煮茶容器51上方预留一定可活动空间,以此来方便拆装;对于冲洗容器52,则可以在将煮茶容器51取下后,向内投入清洁剂或者清水,来直接进行擦拭和冲洗的作业,废水由第二排水口56直接流出,操作方便。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输送通道212开设转孔的区域可以截断为转动管,转动管能够基于竖直方向进行转动,以此来带动翻转门23进行多个方向的调整,使得翻转门23翻转时可以将茶叶倾倒至不同的角度位置,进一步避免茶叶停留在翻转门23的表面。
当然,这种取出煮茶容器51清洗的方式仅仅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清洗,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例如设置有升降轨道直接进行更换,或者设置弹出结构将煮茶容器51和冲洗容器52从侧面弹出,这些设置方式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单元之间安装结构的变化,因此其他连接结构也会适时进行变动。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储水部30还包括出水管33、转动部34和伸缩部35,出水管33与水箱31连通,转动部34与伸缩部35均设置于水箱31与水管的连接处,以改变出水管33的朝向。
如图1和图3所示,可以看出,转动部34可以采用万向球结构,来使得出水管33能够多个角度转动,伸缩部35可以采用伸缩设置的管件,来使得水管的伸出长度发生变化,以此来在泡茶时,可以通过转动部34和伸缩部35的设置来使得出水管33进行多个角度和位置的改变,便于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高度来冲泡茶叶。
进一步地,恒温组件32设置于水箱31的外壁,包括第二加热件和第二冷却件,与前面所说的第一加热件631和第一冷却件632相似,第二加热件可以采用电加热丝,第二冷却件也可以采用冷媒管来进行设置;同样的,恒温组件32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64来判断水箱31的实时温度,便于及时进行温度的调整。
优选地,智能泡茶设备还包括集水箱70和废水管71,废水管71的两端分别与集水箱70和第一排水口55、第二排水口56相连通。
如图1所示,集水箱70可以设置在壳体10的侧部,来便于在集水箱70存满后进行更换,集水箱70中可以存储由第一排水口55排出的,洗茶后的废水,以及第二排水口56排出的,冲洗煮茶容器51后,冲洗容器52排出的废水。
进一步地,对于水箱31中的水,可以采用水箱31的顶部设置有供水管和水泵,水泵的管路可以延伸至壳体10的外部,并可以插入至外部的纯净水或者矿泉水桶中,以此来进行水箱31中水的补充。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控制部40还包括控制单元43、记忆单元44、存储单元45和无线传输单元46,控制单元43与存料部20、储水部30、冲泡部50和接取部60相连接,记忆单元44与存储单元45相连接,以记忆和存储冲泡茶叶的方法和温度。
其中,控制单元43应当设置有中央处理器CPU来进行信息的中控处理和传递,记忆单元44、存储单元45以及无线传输单元46应当与控制单元43相连接,来进行数据的统筹传输;在使用时,各个单元之间相互进行数据传递,例如,在使用时,操作面板选择泡茶的种类和方法,通过控制单元43接收和传递至存料部20进行茶叶的运输,并且储水部30进行适宜温度的加热,冲泡部50选择合适的冲泡时间与冲泡次数。
无线传输单元46可以采用局域网、5g、WiFi和蓝牙的一种或者多种无线连接方式,来与电脑或者手机app进行连接,以此来实时更新智能泡茶设备所能够冲泡的茶水的方法和种类,以及控制智能泡茶设备的泡茶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控制面板42可以显示冲泡茶的种类和冲泡的时间和温度,以及完成进度,操作面板可以手动控制送茶通道21和花药通道22的通断和投入,并且,通过记忆单元44的设置能够记录一段时间内使用者的泡茶喜好,生成具有使用者特色的泡茶方法,例如,在一种具体的使用情况下,使用者一周内都冲泡绿茶,每次冲泡8g,并且每次冲泡到第三泡都会向内部加入茉莉花5g,使得绿茶在第三泡较淡时,通过茉莉花来改善口感,并使得茶水增添清肝明目的作用,并且,在第四泡时加入黄芩叶3g,黄芩同样也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来与前面的茉莉花相辅相成;记忆单元44便可以对使用者每日的泡茶习惯进行记录,不仅仅是泡茶的方法,还有泡茶的温度和泡茶的时间,以此来提供个性化的泡茶方法,适应性更强。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泡茶设备的操作方法,方法包括:
S1:在存料部20中放入想要冲泡的茶叶,并通过控制部40选择冲泡茶叶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步骤中,存料部20由于设置有多个送茶通道21和花药通道22,因此可以存储有多种不同的茶叶和花药;当然,使用者经常使用的茶叶和花药也在其中,也就是说,本申请通过控制部40的显示面板41和操作面板选择的茶叶冲泡方式应当是与本申请存入其中的茶叶相符合的方法,若想要选择其他茶叶的冲泡方法,便需要在存料部20中存入相匹配的茶叶。
S2:储水部30通入沸水至冲洗容器52和煮茶容器51内,来对煮茶容器51进行高温冲洗。
S3:控制部40判断冲泡的茶叶是否需要洗茶,并控制存料部20投入所需的茶叶置于冲泡部50。
可以理解的是,判断是否需要洗茶,其实可以在第一步选择冲泡茶叶的方法时,便可以通过选择的茶叶种类来判断是否需要洗茶。
S3:若判断需要洗茶,则储水部30向煮茶容器51通水,进行洗茶,待洗茶水由第二排水口56流出后进行泡茶;若判断不需要洗茶,则直接泡茶。
其中,储水部30向煮茶容器51以及前面向冲洗容器52中注水时的沸水,可以使水箱31中的水加热而来,以此来保障冲茶时具有足够的温度,激发茶叶的香气。
并且,在这一步骤中,控制部40的显示面板41会在冲泡完毕后进行提醒,并且通过茶水容器65进行暂存保温。
S4:显示面板41显示冲泡的时间和泡茶的泡数,当处于第三泡时,显示面板41提醒是否需要加入花药。
可以理解的是,花药的加入应当与茶叶的种类相适配,并且可加入的花药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投放,显示面板41能够显示自家加入的花药与茶叶是否匹配,判断是否能够加入。
S5;若需要加入,则通过控制面板42操作,使得花药通道22向煮茶容器51内投入所需要的花药;若不需要,则继续煮茶或停止。
需要说明的是,本设备操作方法中,各个步骤中的细节,例如存料部20中的茶叶和花药的推送,冲泡部50的洗茶和泡茶,以及控制部40的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已经在结构处说明,在操作方法中与结构说明处一致。
本申请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泡茶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存料部、储水部、控制部、冲泡部和接取部,所述存料部包括多个送茶通道和花药通道,两者底部设置有翻转门,并连通至所述冲泡部,所述翻转门内置有称重件,所述冲泡部包括煮茶容器和冲洗容器,所述煮茶容器设置于所述冲洗容器内,包括滤茶网和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接取部和所述滤茶网的底部连通,所述滤茶网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排水口和细密网,所述送茶通道与所述煮茶容器连通,所述冲洗容器底部开设有集水板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第二排水口连通;所述储水部包括水箱和恒温组件,所述水箱与所述冲泡部连通;所述控制部分别与所述存料部、所述储水部、所述冲泡部和所述接取部相连接,包括显示面板、操作面板和存储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操作面板置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存储组件储存有泡茶方法,所述显示面板显示泡茶的温度、投入量和时间,以及提示泡茶泡次和花药投入,所述操作面板能够手动控制所述送茶通道和所述花药通道的投入,以及所述接取部的茶水流出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茶通道包括存料通道,输送通道和存茶桶,所述存料通道水平设置,所述输送通道基于所述存料通道的末端倾斜设置,所述存茶桶垂直设置于所述存料通道的顶部,并与所述存料通道竖直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部还包括推进板,所述推进板设置于所述存料通道内,沿所述存料通道推动所述存茶桶倾倒至所述存料通道的茶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门包括门体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对称设置于所述门体的外边缘,所述输送通道的内壁开设有转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孔转动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部还包括出水管、转动部和伸缩部,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转动部与所述伸缩部均设置于所述水箱与所述水管的连接处,以改变所述出水管的朝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取部包括承载板和茶水容器,所述承载板底部设置有重力检测组件和温感组件,所述温感组件设置有第一加热件和第一冷却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组件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外壁,包括第二加热件和第二冷却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泡茶设备还包括集水箱和废水管,所述废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集水箱和所述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包括控制单元、记忆单元、存储单元和无线传输单元,控制单元与所述存料部、储水部、冲泡部和接取部相连接,所述记忆单元与所述存储单元相连接,以记忆和存储冲泡茶叶的方法和温度。
10.一种智能泡茶设备的操作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泡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S1:在存料部中放入想要冲泡的茶叶,并通过控制部选择冲泡茶叶的方法;
S2:储水部通入沸水至冲洗容器和煮茶容器内,来对煮茶容器进行高温冲洗;
S3:控制部判断冲泡的茶叶是否需要洗茶,并控制存料部投入所需的茶叶置于冲泡部;
S3:若判断需要洗茶,则储水部向煮茶容器通水,进行洗茶,待洗茶水由第二排水口流出后进行泡茶;若判断不需要洗茶,则直接泡茶;
S4:显示面板显示冲泡的时间和泡茶的泡数,当处于第三泡时,显示面板提醒是否需要加入花药;
S5;若需要加入,则通过控制面板操作,使得花药通道向煮茶容器内投入所需要的花药;若不需要,则继续煮茶或停止。
CN202410028537.2A 2024-01-09 2024-01-09 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及操作方法 Pending CN1176177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8537.2A CN117617745A (zh) 2024-01-09 2024-01-09 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及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8537.2A CN117617745A (zh) 2024-01-09 2024-01-09 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及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7745A true CN117617745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27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28537.2A Pending CN117617745A (zh) 2024-01-09 2024-01-09 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及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177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92813C (en) Tea brewing apparatus
JP6023819B2 (ja) 飲料調製マシン
US6564697B2 (en) Tea brew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5554249B2 (ja) 飲料を作るプロセスで使われるのに適する部品のセット
EP2146609B1 (en) Beverage brewing apparatus with pump dispensing system
US20120052171A1 (en) High powered, single serve, automatic drip brewed beverage maker and related scoop
EP1624780A2 (en) Coffee brewer
CN104144627A (zh) 适合用于以至少两种不同方式制备饮料的器具
CN107076510A (zh) 饮料冷却器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US10980369B2 (en) Infusion beverage apparatus
CA2616716C (en) Beverage brewing devices having moveable reservoirs
CN117617745A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泡茶设备及操作方法
CN213248452U (zh) 一种全智能茶饮机
CN111862448B (zh) 基于远程控制的售卖机
CN210697232U (zh) 奶茶机
CN209789591U (zh) 即热型茶品冲泡机
US10849453B2 (en) Automatic beverage maker
CN109345713A (zh) 一种饮料售卖机
CN214484254U (zh) 一种咖啡机
CN211484074U (zh) 一种茶饮机
CN208355237U (zh) 咖啡机
KR20240034764A (ko) 주입 음료를 준비하기 위한 자동 기계 및 이러한 자동 기계를 세척하는 방법
JP2005318910A (ja) 飲料抽出器
CN1714716A (zh) 咖啡制造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