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5807A - 具有被透气屏障覆盖的孔以使得灭菌气体能够进入和离开同时防止可流动材料泄漏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被透气屏障覆盖的孔以使得灭菌气体能够进入和离开同时防止可流动材料泄漏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5807A
CN117615807A CN202280041100.1A CN202280041100A CN117615807A CN 117615807 A CN117615807 A CN 117615807A CN 202280041100 A CN202280041100 A CN 202280041100A CN 117615807 A CN117615807 A CN 117615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ringe
gas
distal end
plunger
syringe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11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区端力
J·F·扎瓦斯基
J·奎恩特罗
R·J·坦豪瑟
L·B·克里克苏诺夫
J·珀金斯
A·布利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lag GmbH International
Original Assignee
Cilag GmbH Internation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7/667,95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220395643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Cilag GmbH International filed Critical Cilag GmbH International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IB2022/05540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259217A1/en
Publication of CN117615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58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65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point to point bus
    • G06F13/4273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point to point bus using a clocked protoc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06F13/4027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bus bridges
    • G06F13/405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bus bridges where the bridge performs a synchronising fun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24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PC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26PCI expre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61Disposition
    • H01L2224/1615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1622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16225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non-metallic, e.g. insulating substrate with or without metal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3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the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chips being formed on, or in, insulating substrates
    • H01L23/5383Multilayer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10Bump connectors ;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4/1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6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7/00
    • H01L25/065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7/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5Details of package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51Die mounting substrate
    • H01L2924/1517Multilayer substrate
    • H01L2924/15192Resurf arrangement of the internal vi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5Details of package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51Die mounting substrate
    • H01L2924/153Connection portion
    • H01L2924/1531Connection portion the connection portion being formed only on the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opposite to the die mounting surface
    • H01L2924/15311Connection portion the connection portion being formed only on the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opposite to the die mounting surface being a ball array, e.g. BG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00),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具有限定流体室(105)的壁的外壳。可流动材料设置在该外壳的该流体室内。柱塞(104)与该外壳组装在一起,并且能够朝向该外壳的远侧端部移动以分配该可流动材料。一个或多个孔(126)形成在该外壳的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中。透气屏障(544)覆盖形成在该外壳的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中的孔中的至少一个孔,以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由该透气屏障覆盖的该至少一个孔,同时防止该可流动材料穿过孔中的该至少一个孔。该透气屏障对于该灭菌气体是能透过的,并且对于设置在该外壳的该流体室内的该可流动材料是不能透过的。

Description

具有被透气屏障覆盖的孔以使得灭菌气体能够进入和离开同 时防止可流动材料泄漏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2021年6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3/209,434(代理人案卷号ETH6121USPSP1)、2021年8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3/231,494(代理人案卷号ETH6132USPSP1)和2021年8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3/233,910(代理人案卷号ETH6120USPSP1)的权益,这些美国临时申请的公开内容据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本专利申请还涉及与本文同时提交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7/667,969(代理人案卷号ETH6141USNP1),该美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据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整体涉及医疗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分配可流动材料的注射器。
相关技术的描述
为了保护患者并且促进其术后愈合和恢复,在进行外科手术时保持无菌条件非常重要。还需要对在外科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医疗装置、工具和部件进行灭菌。
因此,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来提供无菌医疗装置和外科工具。在一些情况下,将医疗装置和外科工具放置在包装和容器内以进行灭菌。例如,授予Bagozzi等人的美国专利号7,909,249公开了一种被设计用于容纳医疗装置的可蒸汽灭菌设备。该设备包括胶囊,该胶囊具有与放置在胶囊内部的医疗装置的形状一致的形状。该设备包括被构造成能够与胶囊协作以容纳医疗装置的外壳。胶囊和/或外壳可包括开口以允许蒸汽进出设备以对医疗装置(例如,植入物)进行灭菌。
授予Mermet等人的美国专利号8,276,348公开了一种设计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对象以进行灭菌的容器。该容器具有入口和排出口,该一个或多个对象可通过入口和排出口进出容器。该容器包括刚性部分和非刚性部分,该刚性部分具有钻有小孔的外周壁,并且该非刚性部分对于灭菌流体是多孔的并且对于微生物污染是无孔的。该容器的刚性部分中的开口和非刚性部分的孔隙率允许灭菌流体在刚性部分和非刚性部分内部以及在容纳于刚性部分内的一个或多个对象周围充分扩散。
授予Wallace的美国专利号4,154,342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器械或外科器械的可灭菌包装。该包装包括刚性或半刚性容器,该刚性或半刚性容器包括由多孔塑料制成的过滤元件,该过滤元件适于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其中,同时防止细菌进入该包装中。
WO2014/187779公开了一种对预填充注射器的表面进行灭菌的方法。将注射器放置在由一种或多种透气材料构成的包装内。灭菌方法在15℃至50℃的低温下进行。
授予Lu等人的美国专利号10,710,759公开了一种包装预填充医疗器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产包装,该包装具有限定能够保持一个或多个医疗装置的隔室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前面板或顶面板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包含透气材料的部分,而袋的其余部分是不透气的。透气材料允许灭菌气体穿过材料并且接触容纳在隔室内的一个或多个制品。在完成灭菌时,将袋密封,并且切掉透气部分,留下包封在完全不透气的袋中的已灭菌的医疗装置。
还致力于研究在不将医疗装置放置在用于灭菌的容器内的情况下对医疗装置进行灭菌。例如,授予Fischer等人的美国专利号8,617,483公开了一种在将可流动植入物材料包装在密封注射器内部之后对可流动植入物材料进行灭菌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装配在注射器内并且与注射器外部的大气流体连通的多孔套筒。将多孔套筒放置在可流动植入物材料附近产生了位于容器开口端处的气体透过阻力最小的路径,并且有效地减小了穿过包装在密封注射器内部的可流动植入物材料的最大气体透过长度,这使得可流动植入物材料在注射器内部时能够通过气态试剂进行灭菌。
授予Sodhi的美国专利号10,064,990公开了一种具有可以通过气体或辐射来灭菌的流体路径的注射器组件。该注射器组件包括柱塞杆、注射器筒,以及允许通过辐射或气体对流体路径的一部分进行灭菌的第一盖和第二盖。提供对流体路径的灭菌的结构特征允许流体路径保持无菌,而不需要围绕注射器组件的外部包装材料。
授予Winn的美国专利号8,435,217公开了一种用于两部分聚合物的可气体灭菌的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注射器筒,每个筒均用透气柱塞密封件密封,该透气柱塞密封件允许灭菌剂气体透过穿过柱塞密封件以对组件进行气体灭菌。
尽管取得了上述进步,但仍持续需要用于容易且有效地对注射器和装载到注射器中的材料进行灭菌并且在外科手术之前和期间将注射器和预装载的材料保持在无菌条件下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还需要可用于分配具有相对较高粘度(例如,高达1,000,000厘泊)的前体(例如,硅基聚合物)的低成本、易于获得的可灭菌注射器,由此前体可接合在一起(例如,混合)以形成组织粘合剂。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优选地包括具有限定流体室的一个或多个壁的外壳,以及设置在流体室内的粘性可流动材料(例如,硅基聚合物;用于形成组织粘合剂的前体)。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优选地包括柱塞(例如,具有活塞的注射器柱塞),该柱塞能够移动以用于分配粘性可流动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理想地包括形成在外壳的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中的多个微孔,该多个微孔与流体室流体连通。微孔优选地具有相应的几何形状和/或尺寸(例如,横截面直径),这些几何形状和/或尺寸允许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穿过微孔,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其中。因此,微孔优选地在尺寸上足够大以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其中,但又在尺寸上足够小以防止当施加正压来分配粘性可流动材料时粘性可流动材料从微孔漏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可包括具有远侧端部壁的注射器筒、从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壁突出的分配末端、固定到分配末端的远侧端部的端盖,以及固定到柱塞的远侧端部的活塞。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优选地具有约0.1微米至约25微米、更优选地约一(1)微米的内径ID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粘性可流动材料优选地具有约1,000厘泊至100,000厘泊、更优选地约2,000厘泊至75,000厘泊、甚至更优选地约30,000厘泊至60,000厘泊的粘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能够穿过形成在外壳的一个或多个壁中的微孔,以对设置在流体室内的粘性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然而,在分配操作期间,当粘性可流动材料在正压下被分配时,可流动材料的相对较高粘度防止可流动材料穿过微孔以及/或者从微孔漏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灭菌注射器可包括形成在注射器筒的一个或多个壁中的微孔或微孔口、注射器柱塞、活塞、分配末端和/或理想地覆盖分配末端的远侧端部处的分配开口的端盖。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各种系统、装置和方法在注射器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中形成微孔。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激光装置可用于在注射器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中激光钻出微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激光钻孔,尤其是聚合物材料或玻璃的激光钻孔,非常快速且经济有效,并且可以使用激光钻孔在短时间内(例如,在数秒内)在注射器中钻出或形成许多微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机械部件诸如微钻可用于在注射器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中形成微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加热探头可用于在注射器中形成微孔,由此加热探头用于熔化材料(例如,聚合材料)以形成微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使用水射流在注射器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中形成微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粘性可流动材料优选地是用于制备组织粘合剂的高粘度前体。用于制备组织粘合剂的粘度前体(例如,有机硅聚合物)将不会穿过直径为约0.1微米至约25微米、更优选地约一(1)微米的非常窄的微孔泄漏。选择相应的微孔的直径,使得在所使用的真空和所使用的压力下,很少或没有粘性可流动材料(例如,有机硅流体)能够穿过微孔泄漏,然而,微孔的数量/面密度足以允许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气体)透过到注射器中,以对注射器和包封的粘性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筒优选地具有从注射器筒的近侧端部延伸到远侧端部的圆柱形壁。
在一实施方案中,注射器筒可由聚合物材料或玻璃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的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形成在注射器筒的圆柱形外壁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优选地包括部分地闭合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的远侧端部壁。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远侧端部壁优选地具有用于分配装载到注射器筒中的粘性可流动材料的开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形成在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壁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远侧端部壁中的微孔与流体室流体连通,并且具有相应尺寸,这些尺寸允许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穿过其中以用于对粘性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其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包括从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壁突出的分配末端,用于分配粘性可流动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分配末端包括管形外壁,该管形外壁限定与流体室流体连通的导管。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形成在分配末端的管状外壁中。分配末端微孔理想地与流体室流体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分配末端的管状外壁中的微孔与流体室流体连通,并且具有相应尺寸,这些尺寸允许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穿过其中以对粘性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微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优选地包括固定到分配末端的外壁的远侧端部的端盖。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形成在端盖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端盖中的微孔与流体室流体连通并且具有相应的几何形状或尺寸(例如,横截面直径),这些几何形状或尺寸使得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能够穿过其中以用于对粘性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其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柱塞具有远侧端部,该远侧端部包括具有外周的活塞,该外周与注射器筒的圆柱形壁的限定流体室的内表面接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的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形成在活塞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活塞中的微孔与流体室流体连通并且具有相应的几何形状或尺寸(例如,横截面直径),这些几何形状或尺寸使得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能够穿过其中以用于对粘性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其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部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外壳优选地具有近侧端部、远侧端部,以及在外壳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外壳中的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优选地沿垂直于外壳的纵向轴线的相应的轴线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外壳中的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优选地沿与注射器筒的纵向轴线平行的相应的轴线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外壳中的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优选地沿与注射器筒的纵向轴线成对角的相应的轴线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外壳中的微孔相邻于外壳的近侧端部定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可包括覆盖其中形成的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的微孔层、膜或套筒(下文中称为“微孔层”)。微孔层(例如,由或TYVEK类似材料制成)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其中,同时防止设置在外壳的流体室内的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其中。微孔层可以是合成材料,诸如由闪纺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制成的合成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层覆盖外壳的壁中的至少一个壁的外表面(例如,注射器筒的圆柱形壁的外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层覆盖外壳的壁中的至少一个壁的内表面(例如,注射器筒的圆柱形壁的内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层优选地覆盖形成在可灭菌注射器的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微孔,用于使灭菌气体能够穿过微孔层和由微孔层覆盖的一个或多个微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可包括覆盖外壳(例如,注射器筒)的外壁的外表面的保护套筒(例如,无孔套筒)。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筒具有圆柱形的外壁,并且保护套筒具有与注射器筒的圆柱形外壁一致的圆柱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保护套筒可在用于覆盖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的伸出位置和用于露出和暴露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的回缩位置之间移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灭菌注射器在保护套筒处于回缩位置的情况下进行灭菌,使得灭菌气体可以穿过未被覆盖的微孔。在灭菌之后,在注射器的包装、运输、储存和/或使用期间,保护套筒可以移动到延伸位置以覆盖微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处于延伸位置的保护套筒可以覆盖微孔中的一个或多个微孔,以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微孔泄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可以从壁的外表面到内表面完全延伸穿过外壳的壁中的至少一个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的壁中的至少一个壁理想地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并且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可包括盲开口,这些盲开口具有暴露在壁的外表面处的敞开的外端和与壁的内表面间隔开的闭合的内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的壁优选地包括位于微孔的盲开口的闭合的内端与外壳的壁的内表面之间的膜。膜优选地足够薄以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其中,但足够厚以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微孔以及/或者穿过微孔泄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优选地包括具有限定和/或围绕流体室的外壁的注射器筒、设置在流体室内的粘性可流动材料,以及与注射器筒组装在一起的注射器柱塞。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理想地包括形成在注射器筒的外壁中的多个微孔,该多个微孔与流体室流体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多个微孔具有相应的几何形状和/或尺寸(例如,横截面直径),这些几何形状和/或尺寸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其中以对粘性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微孔以及/或者穿过微孔泄漏,诸如在分配操作期间,当柱塞用于产生施加到粘性可流动材料上的正压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具有从注射器筒的外壁的外表面延伸到内表面的相应开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的相应开口具有0.1微米至25微米的内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的相应开口具有1微米的内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优选地包括覆盖注射器筒的外壁的表面并且覆盖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的微孔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层优选地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其中,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其中以及/或者穿过其中泄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层可以是以商标出售的材料,是闪纺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的品牌,或者是在结构和功能上类似于/>品牌的合成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优选地包括覆盖注射器筒的外壁的外表面的保护套筒。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保护套筒可在用于覆盖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的伸出位置和用于露出和暴露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的回缩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完全延伸穿过注射器筒的外壁,从注射器筒的外壁的外表面延伸到注射器筒的外壁的内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包括盲开口,这些盲开口具有暴露在注射器筒的外壁的外表面处的敞开的外端和与限定流体室的注射器筒的外壁的内表面间隔开的闭合的内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筒的外壁优选地包括位于微孔的盲开口的闭合的内端与注射器筒的外壁的内表面之间的膜。灭菌气体可以扩散穿过膜,然而,粘性可流动材料可以不穿过膜。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柱塞具有包括活塞的远侧端部,该活塞设置在流体室内用于接合粘性可流动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筒的外壁包括圆柱形壁,该圆柱形壁包括微孔中的一些微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筒优选地包括远侧端部壁,该远侧端部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微孔,微孔与流体室流体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远侧端部壁中的微孔优选地具有相应的几何形状和/或尺寸,这些几何形状和/或尺寸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其中,用于对粘性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其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优选地包括从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壁突出的分配末端,该分配末端与注射器筒的流体室流体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分配末端优选地具有外壁,该外壁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微孔,微孔与流体室流体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分配末端中的微孔优选地具有相应的几何形状和/或尺寸,这些几何形状和/或尺寸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其中,用于对粘性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其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可包括与分配末端的远侧端部连接的端盖。在分配粘性可流动材料之前,可以从分配末端移除端盖。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可包括形成在其中的端盖微孔,端盖微孔与流体室流体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端盖中的微孔优选地具有相应的几何形状和/或尺寸,这些几何形状和/或尺寸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其中,用于对粘性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其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活塞具有外周,该外周与限定流体室的注射器筒的壁的内表面接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活塞优选地包括形成在其中的活塞微孔,活塞微孔延伸穿过活塞以与流体室流体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活塞中的微孔优选地具有相应的几何形状和/或尺寸,这些几何形状和/或尺寸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其中,用于对粘性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活塞。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在注射器柱塞的活塞中钻出一个或多个微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经由形成在活塞中的微孔逸出的任何可流动材料优选地被捕获在注射器筒的后部/近侧部分内,使得可流动材料将不接触使用者的手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优选地包括注射器筒,该注射器筒具有圆柱形外壁和闭合圆柱形外壁的远侧端部的远侧端部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圆柱形外壁和远侧端部壁限定注射器筒的流体室。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优选地包括从远侧端部壁突出的分配末端。分配末端优选地具有与流体室流体连通的导管。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优选地具有覆盖分配末端的远侧端部的端盖。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粘性可流动材料设置在注射器筒的流体室内,并且注射器柱塞与注射器筒组装在一起,注射器柱塞能够朝向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壁移动,以从分配末端的远侧端部分配粘性可流动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在注射器筒的圆柱形外壁中形成多个微孔,该多个微孔与流体室流体连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具有相应的几何形状和/或尺寸(例如,横截面直径),这些几何形状和/或尺寸允许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穿过其中,用于对粘性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其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优选地包括覆盖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的微孔层,由此微孔层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其中,用于对粘性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其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层与注射器筒的圆柱形壁的外表面接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层与注射器筒的圆柱形壁的内表面接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可包括远侧端部壁,该远侧端部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远侧端部壁微孔,远侧端部壁微孔与注射器筒的流体室流体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远侧端部壁具有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其中,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其中的相应的横截面直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层可覆盖远侧端部壁微孔中的至少一些远侧端部壁微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可包括分配末端,该分配末端具有形成在其外壁中的分配末端微孔,分配末端微孔与注射器筒的流体室流体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分配末端微孔具有相应的横截面直径,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其中,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其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层可覆盖形成在分配末端中的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优选地包括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端盖微孔的端盖,端盖微孔与注射器筒的流体室流体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端盖中的微孔具有相应的几何形状和/或尺寸(例如,横截面直径),这些几何形状和/或尺寸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其中,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其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层优选地覆盖形成在端盖中的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可包括覆盖注射器筒的圆柱形外壁的外表面的保护套筒。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保护套筒可在用于覆盖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的伸出位置和用于露出和暴露微孔中的至少一些微孔的回缩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灭菌注射器可包括各种部件,诸如外壳,诸如具有部分地闭合外壳的远侧端部的远侧端部壁的注射器筒、具有在外壳内部形成密封的活塞的注射器柱塞、分配末端,以及被构造成能够覆盖分配末端的远侧端部的端盖。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可以是由聚合材料和/或玻璃制成的注射器或小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活塞可由聚合材料和/或橡胶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优选地被设计成用于分配粘性可流动材料,诸如可用于形成组织粘合剂的前体和/或组分(例如,硅基聚合物),并且更优选地分配可用于制造组织粘合剂的高粘度可流动前体(例如,硅基聚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注射器筒的外壁中的微孔优选地位于注射器筒的近侧端部处并且靠近在分配过程开始时活塞的位置,使得当活塞朝向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朝远侧推进时,活塞移动到注射器筒的外壁的没有微孔的区域中,以防止可流动材料的泄漏(因为活塞已移动到微孔的远侧)并且提供可流动材料的连续挤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注射器中的微孔可以是不完全钻穿限定流体室的壁的盲微孔,从而使壁的一小部分完好无损,作为非常薄的膜,该膜可以被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气体)透过,用于对装载到注射器筒中的粘性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具有限定流体室的壁的外壳、设置在外壳的流体室内的可流动材料,以及与外壳组装在一起并且能够朝向外壳的远侧端部移动以从外壳分配可流动材料的柱塞。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孔可以形成在外壳的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覆盖形成在外壳的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中的孔中的至少一个孔,用于使灭菌气体能够穿过被透气屏障覆盖的孔中的至少一个孔,同时防止可流动材料穿过由透气屏障覆盖的孔中的至少一个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覆盖形成在外壳的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中的孔中的至少一个孔的透气屏障对于灭菌气体是能透过的,并且对于设置在外壳的流体室内的可流动材料是不能透过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具有足够高的孔隙率以使得灭菌气体能够在灭菌过程期间进入和离开,但足够低以防止可流动材料穿过透气屏障。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外壳的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孔包括形成在外壳的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中的多个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包括填充形成在外壳的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中的相应多个孔中的每个孔的多个透气主体。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填充相应多个孔中的每个孔的多个透气主体被结合到外壳的壁中的至少一个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可由有机硅、室温硫化有机硅(RTV)、液体硅橡胶(LSR)、高稠度橡胶(HCR)和合成闪纺高密度聚乙烯纤维(例如,层)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灭菌气体可包括环氧乙烷,并且可流动材料可包括液体、局部皮肤粘合剂和/或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可包括围绕流体室的注射器筒、位于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处的分配开口,以及能够朝向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移动以用于经由位于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处的分配开口分配可流动材料的柱塞。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覆盖分配开口,以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分配开口,同时防止可流动材料穿过分配开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可包括固定到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并且覆盖分配开口的端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端盖开口可以形成在端盖中,用于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端盖。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设置在端盖内部,并且位于一个或多个端盖开口与注射器筒远侧端部处的分配开口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具有与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壁接合的中心毂,用于在端盖的中心毂与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壁之间形成气密密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理想地包括双筒注射器,该双筒注射器包括具有第一流体室和第一流体分配开口的第一注射器筒以及具有第二流体室和第二流体分配开口的第二注射器筒。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可包括双筒柱塞,该双筒柱塞包括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的第一流体室内的第一柱塞和设置在第二注射器筒的第二流体室内的第二柱塞。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可释放地固定到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用于覆盖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第二流体分配开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端盖开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设置在端盖内并且位于至少一个端盖开口与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和第二注射器筒的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第二流体分配开口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流动材料包括被配置用于混合在一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的第一流体室内,并且可流动材料的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二注射器筒的第二流体室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理想地覆盖第一注射器筒和第二注射器筒的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第二流体分配开口。透气屏障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第二流体分配开口,同时防止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穿过第一体分配开口和第二流体分配开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包括与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壁接合的毂,用于在端盖毂和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壁之间形成气密密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毂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该近侧端部是敞开的,用于接纳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第二流体分配开口,并且该远侧端部由包括至少一个端盖开口的远侧端部壁闭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优选地包括从端盖毂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双筒注射器理想地包括从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壁突出的至少一个固定凸缘。至少一个固定凸缘被构造成能够接合端盖毂的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用于将端盖可释放地固定到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理想地包括施用装置末端,该施用装置末端被配置用于从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挤出可流动材料。施用装置末端理想地包括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的分配管、固定到分配管的近侧端部的施用装置末端连接器,以及设置在分配管内的静态混合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施用装置末端连接器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该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被构造成能够接合从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壁突出的至少一个固定凸缘,用于将施用装置末端可释放地固定到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对于灭菌气体是能透过的并且对于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不能透过的。因此,灭菌气体可以流动穿过透气屏障,然而,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无法流动穿过透气屏障。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具有足够高的孔隙率以使得灭菌气体能够在灭菌过程期间进入和离开,但足够低以阻止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穿过透气屏障。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理想地包括双筒注射器,该双筒注射器包括第一注射器筒和第二注射器筒。第一注射器筒优选地包括第一流体室和位于第一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处的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并且第二注射器筒优选地包括第二流体室和位于第二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处的第二流体分配开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的第一流体室内,并且可流动材料的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二注射器筒的第二流体室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双筒柱塞与双筒注射器组装在一起。双筒柱塞优选地包括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的第一流体室内的第一柱塞和设置在第二注射器筒的第二流体室内的第二柱塞。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可以可释放地固定到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用于覆盖位于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和第二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处的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第二流体分配开口。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端盖开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设置在端盖内并且位于至少一个端盖开口与位于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和第二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处的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第二流体分配开口之间。透气屏障对于灭菌气体是能透过的并且对于可流动材料是不能透过的,以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第二流体分配开口,同时防止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穿过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第二流体分配开口和/或透气屏障。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理想地包括与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壁接合的中心毂,用于在端盖毂和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壁之间形成气密密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的中心毂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该近侧端部是敞开的,用于接纳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第二流体分配开口,并且该远侧端部由包括至少一个端盖开口的远侧端部壁闭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包括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该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从端盖的中心毂的外表面向外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双筒注射器理想地包括从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壁突出的至少一个固定凸缘,该至少一个固定凸缘被构造成能够接合端盖的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用于将端盖可释放地固定到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注射器筒优选地具有围绕第一流体室并且延伸到第一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的圆柱形外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第一注射器筒的圆柱形外壁中形成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开口。
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可以形成在第一注射器筒的圆柱形外壁的内表面中。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可位于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开口与第一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第二注射器筒的圆柱形外壁中形成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开口。
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可以形成在第二注射器筒的圆柱形外壁的内表面中。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可位于第二注射器筒的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开口与第二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柱塞优选地包括位于第一柱塞的远侧端部的第一柱塞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柱塞头与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接触并且位于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开口与第一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柱塞优选地包括位于第二柱塞的远侧端部的第二柱塞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柱塞头与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接触并且位于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开口与第二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被构造成能够填充有可流动材料(例如,液体、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的外壳(例如,注射器、小瓶)是透气的,以允许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进入外壳中,同时保持液体密封能力以防止容纳在外壳内的可流动材料泄漏。外壳可由聚合材料和/或玻璃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具有一个或多个壁以及形成在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中的一或多个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孔中的至少一个孔填充有透气屏障(例如,透气塞子、透气块、透气密封件),该透气屏障允许灭菌气体穿过透气屏障以对外壳的内容物(例如,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同时防止外壳的内容物从外壳漏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可流动材料的外壳具有多个孔,每个孔填充有透气块。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块对于灭菌气体是能透过的并且对于可流动材料(例如,液体、可流动局部皮肤粘合剂)是不能透过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液体组合物的外壳被构造成能够允许气体灭菌。外壳具有可以形成在外壳上的任何位置的一个或多个孔。一个或多个孔优选地填充有对于灭菌气体是能透过的多孔可固化组合物。透气组合物具有足够高的孔隙率以允许灭菌气体在灭菌期间进入和离开,但足够低以防止储存在外壳内的液体泄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外壳中的孔中的每一个孔具有约1mm至5mm的直径。透气屏障优选地密封具有1mm至5mm直径的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优选地在相应孔内结合到外壳。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孔可由具有液体、未固化或部分固化状态的可固化组合物填充。在被设置在孔内之后,可固化组合物可被固化来形成多孔透气屏障、塞子、主体和/或密封件,使得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能够穿过其中以用于对外壳的内部进行灭菌,同时防止设置在外壳内的可流动材料从外壳漏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可包括注射器筒、注射器筒远侧端部壁、柱塞、分配末端,以及闭合分配末端的分配开口的端盖。上述孔中的一个或多个孔可以形成在注射器筒、注射器筒远侧端部壁、柱塞、分配末端和端盖中的任一者中,并且每个孔可填充有本文所公开的透气屏障、塞子、主体和/或密封件中的一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形成透气屏障的制剂优选为多孔的、可固化的,并且能够可靠地堵塞和/或密封孔,同时不影响储存在外壳内的可流动材料(例如,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孔中的一个或多个孔可具有不对称的形状和/或横截面,并且用于形成透气屏障(例如,密封件、塞子)的制剂可在未固化状态下被引入孔中,使得制剂在固化之前可以符合孔的形状。在完全固化之后,透气屏障优选地符合孔的独特形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制造透气外壳的系统可包括牺牲套筒/圆筒,该牺牲套筒/圆筒能够插入到外壳(例如,注射器筒)中,同时将用于形成透气密封件的制剂引入形成在外壳中的一个或多个孔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牺牲套筒/圆筒保持定位在外壳内部,同时固化用于形成透气密封件的制剂。在用于形成透气密封件的制剂固化之后,可以从外壳移除牺牲套筒/圆筒。牺牲套筒/圆筒可用作框架,该框架使透气密封件成形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孔的外壳的内表面与填充一个或多个孔的透气密封件的表面之间产生平滑表面。
基于氰基丙烯酸酯的皮肤闭合系统通常用作局部皮肤粘合剂来闭合伤口,然而,基于氰基丙烯酸酯的粘合剂是相对刚性的并且具有<1%的弹性度。当已经用基于氰基丙烯酸酯的粘合剂闭合的伤口被放置在移动的身体部位(例如,膝盖、手腕、肘部)上并且被拉伸时,由此产生的应力效应的分布可对伤口闭合的性能和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已经证明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对于密封移动的身体部位上的伤口更加有效。硅基粘合剂和皮肤之间的保持力等于或优于使用基于氰基丙烯酸酯的皮肤闭合产品时所能获得的结果。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可被拉伸至其初始长度的160%并且完全恢复至其初始尺寸。当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与各向异性网格组合时,与相对无弹性的基于氰基丙烯酸酯的系统相比,该组合可用于优化应力分布并且改善对人体皮肤的性能。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从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分配的可流动材料优选地包括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该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可用于闭合和/或密封伤口,包括位于能够移动的身体部位上的伤口。
用于对基于氰基丙烯酸酯的皮肤闭合产品进行灭菌的热灭菌方法不适用于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因此,需要用于对用于分配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的装置(例如,注射器)进行灭菌的改进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申请公开了用于使得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能够对可流动材料(例如,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进行灭菌并且同时可流动材料被容纳在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内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优选地包括外壳(例如,注射器筒),该外壳具有限定流体室的壁,该流体室被构造成能够接纳可流动材料(例如,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局部皮肤粘合剂的组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理想地包括能够移动以用于分配可流动材料的柱塞。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的远侧端部包括用于从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远侧端部挤出可流动材料的分配开口。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可固定到外壳的远侧端部,用于覆盖分配开口。端盖理想地具有一个或多个端盖开口。透气屏障(例如,塞子、圆盘、主体)优选地设置在端盖和外壳的分配开口之间。透气屏障能透过气体(例如,灭菌气体)而不能透过液体(例如,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灭菌过程中,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穿过端盖开口、透气屏障和分配开口,用于对注射器、外壳、流体室和设置在外壳的流体室内的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可由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有机硅材料,包括室温硫化有机硅(RTV)、液体硅橡胶(LSR)和高稠度橡胶(HCR)。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包括具有空隙和/或孔隙率(即,闭孔孔隙率)的闭孔结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例如,透气塞子)可被模制或模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可包括双筒注射器,并且柱塞可包括双筒柱塞。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可包括双筒注射器,该双筒注射器包含两部分聚合物材料,其中第一部分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内,并且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二注射器筒内。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允许在聚合物材料的两个部分从注射器中挤出之前对这两个部分进行灭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可包括混合器(例如,静态混合器、混合末端),该混合器被构造用于将可流动聚合物组合物的两个部分混合在一起并且将混合的聚合物材料施加到人体上的各个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可包括柱塞,该柱塞被通气以使得灭菌气体能够围绕柱塞流动并且进入注射器筒的流体室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柱塞可具有柱塞头,该柱塞头包括透气柱塞密封件,该透气柱塞密封件使得灭菌气体能够流动穿过透气柱塞密封件并且进入注射器筒的流体室。透气柱塞密封件具有足够高的孔隙率以使得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能够流动穿过其中,但具有足够低的孔隙率以防止可流动材料(例如,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穿过其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双筒柱塞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可包括位于第一柱塞的远侧端部的第一透气柱塞密封件和位于第二柱塞的远侧端部的第二透气柱塞密封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设置在端盖内的透气屏障(例如,透气塞子、透气圆盘)和/或能够固定到相应柱塞的远侧端部的透气柱塞密封件具有主要是闭孔的孔隙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文所公开的透气屏障和透气柱塞密封件也可称为透气塞子、透气圆盘、透气主体、透气块、透气膜、透气层和/或透气隔膜。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设置在端盖内的透气屏障和/或位于柱塞的远侧端部处的透气柱塞密封件可以由各种硅橡胶材料制成,这些硅橡胶材料的孔隙率范围在总体积的1%和90%之间,并且更优选地在总体积的5%和80%之间,具有主要是闭孔的孔隙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设置在端盖内的透气屏障和/或位于柱塞的远侧端部处的透气柱塞密封件由在储存期间将可流动材料密封在注射器内时不与包含在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内的可流动材料(例如,有机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的任何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和/或透气柱塞密封件可由肖氏A硬度等级为10至50的多孔有机硅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形成透气密封件的硅基聚合物的孔隙率可在使用原位气体产生方法的固化期间产生。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密封件可使用市售的有机硅RTV泡沫制成,由此可修改制剂以调节孔隙率水平,以优化与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一起使用时的结果。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和/或透气柱塞密封件可被模制或模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设置在端盖内的透气屏障可从较大的多孔硅橡胶片材模切而来。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柱塞密封件可使用模制工艺制成。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可使用其他透气材料诸如橡胶和/或聚合物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密封件由与注射器的内容物相容的材料制成。这些材料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有机硅-聚乙烯、有机硅-丙烯酸或有机硅-聚氨酯共聚物等,这些材料可形成本文所公开的透气密封部件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在外壳的端盖侧填充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经由外壳的端盖侧的填充也可称为盖侧填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流动材料(例如,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经由位于外壳的远侧端部(例如,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处的一个或多个分配开口被装载到注射器中。
在填充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非通气双筒柱塞可完全插入到双筒注射器中,使得柱塞头位于注射器筒的闭合的远侧端部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流动材料被引导到位于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处的分配开口中。当可流动材料填充注射器筒的流体室时,由可流动材料产生的流体压力迫使非通气柱塞朝向注射器的近侧端部移动(即,回缩)。非通气双筒柱塞的最终静止位置取决于被引导到注射器筒的流体室中的可流动材料的体积。上述盖侧填充方法导致最小体积的环境空气被截留在注射器筒内。一旦注射器已被填充到预先选择的填充体积,具有一个或多个端盖开口的端盖和设置在端盖内的透气屏障被固定到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
在灭菌过程中,灭菌气体优选地穿过端盖中的端盖开口、穿过透气屏障、穿过分配开口并且进入相应的注射器筒的流体室中,用于对注射器筒的内部、流体室和设置在注射器筒内的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
在填充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盖侧注射器填充可通过最先将活塞放置在双筒注射器的注射器筒的闭合的远侧端部处来实现。通气柱塞优选地被推进到注射器筒的敞开的近侧端部中,并且朝向注射器筒的闭合的远侧端部移动,直到柱塞的远侧端部接合活塞。活塞与注射器筒的内表面形成适当的密封,并且通气柱塞自由地插入到活塞后面。当可流动材料填充注射器筒的流体室时,当制剂从盖侧进入注射器时产生的流体压力将迫使活塞和通气柱塞朝近侧移动(即,回缩)至最终静止位置,该最终静止位置取决于被引入注射器中的流动材料的预先选择的体积。装载到相应的注射器筒中的可流动材料的体积越大,柱塞相对于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的近侧移动越大。一旦实现可流动材料的预先选择的体积(即,填充后),将具有一个或多个端盖开口的端盖和透气屏障固定到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
在灭菌过程中,灭菌气体优选地穿过端盖中的端盖开口,穿过透气屏障,穿过分配开口并且进入注射器筒的流体室,以对注射器筒的内部和注射器筒的内容物进行灭菌。
对于具有通气柱塞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灭菌气体将优选地流动穿过通气柱塞并且进入外壳(例如,双筒注射器)的流体室,以对流体室和设置在流体室内的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经由注射器筒的近侧开口端来填充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这种方法被称为柱塞侧填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柱塞侧填充方法期间,在用可流动材料填充注射器筒之前,具有一个或多个端盖开口的端盖和透气屏障被固定到注射器筒的端盖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流动材料被引导到注射器筒的开口端中,用于经由敞开的柱塞侧填充注射器筒。接着,将柱塞插入注射器筒的开口端,以形成用于填充注射器筒的可流动材料的适当的密封件。可压缩柱塞用于排出残留在已填充的注射器筒内的任何环境空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柱塞侧填充方法可用于提高效率并且使成本最小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柱塞侧填充使得能够利用高通量、自动填充装备来用可流动材料填充注射器。柱塞侧填充方法还允许使用具有相同的外部尺寸占用空间的注射器,由此系统可被控制以提供多个不同的填充体积。利用具有相同的外部占用空间的注射器还将使得操作者能够针对具有不同填充体积的注射器使用单个、共享的泡罩包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为了实现上述效率,柱塞侧注射器填充方法使用非通气柱塞,该非通气柱塞被插入到通气注射器筒中,该通气注射器筒具有单向柱塞止动元件和精确放置的注射器筒通气孔口。在已知填充体积不超过注射器的可用填充容量的情况下,单向柱塞止动元件和注射器筒通气孔口被定位成允许环境空气从填充的注射器筒有效地排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注射器筒的柱塞侧填充之后,柱塞朝向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朝远侧推进,以经由注射器筒通气孔口从注射器筒中排出空气。在柱塞头已经有效地从注射器筒排出空气之后,并且根据用于填充注射器筒的可流动材料的预先选择的体积,注射器筒通气孔口优选地沿相应注射器筒的长度定位在柱塞头的前缘近侧的位置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注射器筒通气孔口还优选地提供辅助功能,即通过创建供灭菌气体进入和离开注射器筒的附加路径来辅助灭菌过程,以对包含在注射器筒内的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单向柱塞止动元件优选地形成在注射器筒的内径中,使得柱塞插入到已填充的注射器中后,当柱塞朝远侧移动时,柱塞可以容易地越过单向柱塞止动元件,但一旦柱塞头已经朝远侧移动超过单向柱塞止动元件,柱塞具有接触单向柱塞止动元件的结构(例如,径向延伸的突出部),以防止柱塞容易地朝向注射器的近侧端部回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旦柱塞头已经移动超过单向柱塞止动元件,就需要过大的力来回缩柱塞。
相对于单向柱塞止动元件的位置并且根据用于填充注射器筒的可流动材料的体积将注射器筒通气孔口放置在精确位置处,确保柱塞头将注射器筒通气孔口与设置在注射器筒内的可流动材料隔离。
注射器筒通气孔口和单向止动件的精确位置可以在一组标准注射器筒内进行修改,以适应多种独特的填充体积。每个独特的填充体积优选地产生其自身独特的注射器设计,然而,所有设计优选地配合在具有恒定外部尺寸的一套通用注射器筒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示意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具有远侧端部壁的注射器筒、分配末端和端盖,以及注射器柱塞,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微孔,用于使得能够对注射器进行气体灭菌。
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制造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方法,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具有多个微孔,用于使得能够对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进行气体灭菌。
图3A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示意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筒和注射器柱塞,该注射器筒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微孔,用于使得能够对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进行气体灭菌。
图3B示出了图3A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其中端盖被移除,并且注射器柱塞移动到远离图3A所示的注射器柱塞的位置的位置。
图4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注射器筒的剖视图,该注射器筒包括外壁,该外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盲微孔,用于使得能够对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进行气体灭菌,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盲微孔泄漏。
图5A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示意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筒,该注射器筒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微孔,用于使得能够对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进行气体灭菌,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可在注射器筒的外表面上方滑动的保护套筒,用于选择性地覆盖多个微孔。
图5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5A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其中保护套筒处于延伸位置,用于覆盖形成在注射器筒中的多个微孔。
图6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示意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筒和其中形成有多个微孔的分配末端,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覆盖形成在注射器筒中的微孔的第一微孔套筒和覆盖形成在分配末端中的微孔的第二微孔套筒。
图7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示意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筒和其中形成有多个微孔的分配末端,以及覆盖注射器筒和分配末端的内表面的微孔套筒。
图8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示意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筒、部分地闭合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的远侧端部壁、分配末端、覆盖分配末端的远侧端部的端盖和具有活塞的注射器柱塞,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形成在注射器筒中的多个微孔、远侧端部壁、端盖,以及由相应的微孔套筒覆盖的活塞。
图9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系统的示意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系统包括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微孔的第一注射器筒和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微孔的第二注射器筒,用于使得能够对第一注射器筒和第二注射器筒进行气体灭菌。
图10A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子组件的示意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具有远侧端部壁的注射器筒、分配末端和端盖,以及注射器柱塞,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孔。
图10B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包括图10A的子组件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示意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具有透气屏障,该透气屏障填充孔以使得能够对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进行气体灭菌。
图11A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子组件的示意图,该子组件包括注射器筒,该注射器筒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孔。
图11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1A的注射器筒,该注射器筒具有透气屏障,该透气屏障填充孔以使得能够对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进行气体灭菌。
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制造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方法,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具有孔和透气屏障,该透气屏障填充孔以使得能够对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进行气体灭菌。
图13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分解视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双筒注射器、双筒柱塞、具有端盖开口的端盖,以及透气屏障。
图14示出了图13所示的透气屏障的顶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远侧端部视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双筒注射器、具有固定到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的端盖开口的端盖,以及设置在端盖内的透气屏障。
图16A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分解视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双筒注射器、具有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的双筒柱塞、固定到相应的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的远侧端部的柱塞密封件,以及能够固定在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上方的端盖。
图16B示出了图16A所示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在双筒注射器、具有固定到相应的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的远侧端部的柱塞密封件的双筒柱塞以及端盖已经组装在一起并且注射器筒填充有可流动材料之后的侧视图。
图17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分解视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双筒注射器、具有端盖开口的端盖、位于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处的透气屏障、具有能够插入到双筒注射器中的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的双筒柱塞、能够固定到相应的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的远侧端部的第一透气柱塞密封件和第二透气柱塞密封件,以及混合和分配末端。
图18A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透视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双筒注射器、双筒柱塞和具有端盖开口的端盖。
图18B是图18A所示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前视图。
图19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8A和图18B所示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分解视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双筒注射器、双筒柱塞、具有端盖开口的端盖,以及被构造用于设置在端盖内的透气屏障。
图20是图19所示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另一分解视图。
图21A是图19所示的双筒柱塞的远侧端部的透视图,该双筒柱塞包括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
图21B是图21A所示的双筒柱塞的前视图。
图22A是图21B所示的双筒柱塞的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的远侧端部的放大视图。
图22B是图21A和图22A所示的双筒柱塞的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的远侧端部的透视图。
图23是图19所示的双筒注射器的剖视图,该双筒注射器包括第一注射器筒和第二注射器筒。
图24是图23所示的第一注射器筒的中部的放大视图。
图25是图19所示的双筒注射器的剖视图。
图26是图19所示的双筒柱塞的剖视图。
图27是图18B所示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剖视图。
图28A是图18B所示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中部的放大视图。
图28B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第一注射器筒的中部的剖视图。
图29A是图18A和图18B所示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端盖的透视图。
图29B是图29B所示的端盖的另一透视图。
图29C是图29A和图29B所示的端盖的前视图。
图29D是图29A至图29C所示的端盖的顶视图。
图30是图19所示的端盖和透气屏障的剖视图。
图3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30的端盖,其中透气屏障设置在端盖内部。
图3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远侧端部的剖视图,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双筒注射器、双筒柱塞、固定到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的端盖,以及透气屏障。
图3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包括双筒注射器和双筒柱塞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子组件的顶视图。
图34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多功能连接器的透视图,该多功能连接器固定在图33所示的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上方。
图34B示出了图34A所示的多功能连接器的远侧端部视图。
图3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34A和图34B的多功能连接器、能够插入到多功能连接器的D形开口中的第一透气屏障和第二透气屏障,以及能够固定到多功能连接器的外螺纹柱的端盖的分解视图。
图36示出了固定在图35的多功能连接器的外螺纹柱上的图35的端盖。
图37示出了多个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透视图,每个注射器具有多功能连接器和固定到其远侧端部的图36的端盖。
图3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混合和分配末端的侧视图。
图3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固定到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远侧端部的图38的混合和分配末端。
图4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透气注射器的多功能连接器的远侧端部视图,该多功能连接器具有适于接纳透气屏障的第一D形开口和第二D形开口。
图41示出了用于双筒注射器的现有技术连接器的远侧端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00优选地包括注射器筒102和注射器柱塞104,该注射器柱塞被构造用于与注射器筒组装在一起。注射器筒102优选地具有流体室105,该流体室被构造成能够接纳可流动材料,诸如组织粘合剂的前体或组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流动材料是具有约1,000厘泊至100,000厘泊、更优选地约2,000厘泊至75,000厘泊、甚至更优选地约30,000厘泊至60,000厘泊的相对较高粘度的粘性可流动材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柱塞104可以在远侧方向DIR1上被压下以用于分配粘性可流动材料。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00可由多种材料制成,包括聚合材料、玻璃和橡胶和/或前述材料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粘性可流动材料可包含或为两部分有机硅粘合剂制剂的前体,如2020年5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6/885,361(代理人案卷号ETH6070USNP1)、2021年5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7/327,940(代理人案卷号ETH6070USCIP1)、2020年5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6/885,366(代理人案卷号ETH6084USNP1)以及2021年5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7/327,952(代理人案卷号ETH6084USCIP1)中公开的,这些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据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筒102优选地具有敞开的近侧端部106和由远侧端部壁110部分地闭合的远侧端部108。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00优选地包括从远侧端部壁110朝远侧突出的分配末端112。分配末端112具有导管114,该导管提供用于分配设置在注射器筒102的流体室105内的可流动材料的流动路径。在导管114的远侧端部处的开口可由端盖116覆盖。在运输和储存期间,端盖116可覆盖分配末端112的远侧端部。可从分配末端112的远侧端部移除端盖116以分配可流动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柱塞104优选地包括设置在注射器筒102的流体室105内的活塞118。活塞118优选地具有外周,该外周接合注射器筒102的内表面,以在活塞和注射器筒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密封。活塞118可由橡胶或聚合材料制成。柱塞104优选地包括具有固定到活塞118的近侧的远侧端部的柱塞杆1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柱塞104优选地包括拇指突片122,该拇指突片理想地固定到柱塞杆120的近侧端部。拇指突片122可以在指定为DIR1的远侧方向上被压下,以迫使活塞118朝向注射器筒102的远侧端部壁110朝远侧滑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端盖116被移除的情况下,当拇指突片122在远侧方向DIR1上被压下时,已经被预加载到注射器筒102的流体室105中的可流动材料可以被迫向下游流动到分配末端112的导管114中,以从分配末端110的远侧端部处的开口进行分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筒102理想地具有外壁124,并且可以在注射器筒102的外壁124中形成(例如,钻孔、激光钻孔、机械钻孔)多个微孔126。可通过使用激光钻出小开口的激光装置来形成微孔12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筒102具有沿纵向轴线A1延伸的长度,并且微孔126可以沿与注射器筒102的纵向轴线A1垂直的轴线A2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微孔128可以沿与纵向轴线A1成对角和/或不垂直的轴线A3延伸穿过注射器筒102的外壁124。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微孔130可以延伸穿过注射器柱塞104的活塞11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微孔132可以形成在注射器筒102的远侧端部壁110中。形成在远侧端部壁110中的微孔132可以沿与注射器筒102的纵向轴线A1平行的相应轴线延伸。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形成在远侧端部壁110中的微孔132可以沿相对于注射器筒102的纵向轴线A1限定角度的相应轴线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延伸穿过活塞118的微孔130中的一个或多个微孔可定位在柱塞104的在拇指突片122与活塞118之间延伸的柱塞杆120内以及/或者与该柱塞杆对准。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微孔134可形成在固定在分配末端112的远侧端部上方的端盖116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116可具有微孔134,微孔沿与注射器筒102的纵向轴线A1平行的相应轴线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116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微孔136,该一个或多个微孔沿与注射器筒102的纵向轴线A1不平行(例如,对角线)的相应轴线延伸。
本文所公开的微孔可使用多种技术和方法来形成。参照图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激光装置125可用于在注射器筒102的外壁124中形成微孔12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激光装置125优选地产生激光135,该激光接触注射器筒102的外壁124以用于激光钻出完全延伸穿过外壁124(即,从外壁124的外表面138延伸到内表面140)的微孔12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激光装置125可被构造用于形成垂直于注射器筒的纵向轴线A1的一个或多个微孔。激光装置125还可以被编程以形成与注射器筒102的纵向轴线A1平行、成对角和/或不与之垂直的一个或多个微孔12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激光装置125可用于在柱塞104的活塞118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微孔130,在注射器筒102的远侧端部壁110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微孔132,以及/或者在固定在分配末端112的远侧端部上方的端盖116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微孔134、136。激光装置还可以用于在分配末端112中激光钻出微孔。
可使用其他方法在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中形成微孔,包括使用机械钻、使用加热探头以及使用水射流。
参照图3A,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200优选地包括具有外壁224的注射器筒202,该外壁具有外表面238和内表面240。注射器筒202优选地具有敞开的近侧端部206和由远侧端部壁210至少部分地闭合的远侧端部208。注射器筒202的外壁224优选地限定和/或围绕流体室205,该流体室被构造成能够接纳粘性可流动材料(未示出)。注射器200具有远侧端部壁210和从远侧端部壁210突出的分配末端212。分配末端212的远侧端部由端盖216覆盖,该端盖可被移除以分配粘性可流动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筒202优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微孔226,该一个或多个微孔形成在注射器筒202的外壁224中并且从外壁224的外表面238延伸到内表面24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微孔226相比于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208更靠近注射器筒202的近侧端部206。
参照图3A和图3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由于将一个或多个微孔226定位成比注射器筒202的外壁226的远侧端部208更靠近近侧端部206,所以在柱塞204在远侧方向DIR1上被压下时,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一个或多个微孔226泄漏的可能性被大大减少。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用于分配可流动材料的过程开始时(即,图3A所示的柱塞204的位置),在已经从分配末端212的远侧端部移除端盖216(图3A)之后,活塞218位于注射器筒202的外壁224的近侧端部206附近。当注射器柱塞204被压下以开始分配过程时,活塞218朝远侧移动(DIR1)超过形成在注射器筒中的一个或多个微孔226。因此,随着分配操作的进行,活塞218移动超过微孔226并且朝远侧推进到外壁224的不具有微孔的部分中,从而使粘性可流动材料能够穿过微孔泄漏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同时提供可流动材料的连续挤出。
参照图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300优选地包括注射器筒302,该注射器筒具有沿注射器筒302的纵向轴线A1延伸的外壁324。注射器筒302的外壁324优选地包括外表面338和内表面340,该内表面限定流体室305,该流体室适于容纳在注射器300的操作期间分配的粘性可流动材料31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300优选地包括具有形成在注射器筒302的外壁324中的盲开口的一个或多个微孔326。微孔326的盲开口不完全延伸穿过外壁324并且不到达外壁324的内表面340,从而留下由外壁324形成的薄膜335,该薄膜在微孔的盲开口的闭合的端部与注射器筒302的外壁324的内表面340之间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326、328优选地具有约0.1微米至约25微米、更优选地约一(1)微米的内径ID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设置在流体室305内的粘性可流动材料315优选地具有约1,000厘泊至100,000厘泊、更优选地约2,000厘泊至75,000厘泊、甚至更优选地约30,000厘泊至60,000厘泊的粘度。因此,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能够穿过微孔326、328和膜335以对流体室305内部进行灭菌,然而,在分配操作期间,当可流动材料315处于正压下时,可流动材料315的较高粘度防止可流动材料315穿过膜335泄漏或穿过微孔326、328漏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盲开口的第一组微孔326可以沿垂直于注射器筒302的纵向轴线A1的相应轴线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盲开口的第二组微孔328可以沿与注射器筒302的纵向轴线A1对角和/或不垂直的相应轴线延伸。
参照图5A,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400优选地包括保护套筒442,该保护套筒可以在用于对注射器和其中装载的粘性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的回缩位置(图5A)和用于分配粘性可流动材料的伸出位置(图5B)之间在注射器筒上方移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400理想地包括注射器筒402、柱塞404、从注射器筒402的远侧端部408突出的分配末端412,以及覆盖分配末端412的远侧端部处的开口的端盖41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400优选地包括形成在注射器筒402的外壁424中并且从注射器筒402的外表面438延伸至内表面440的一个或多个微孔426。一个或多个微孔426可具有相对于注射器筒402的纵向轴线A1垂直和/或不垂直(例如,成对角延伸)的轴线。
参照图5A和图5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由无孔材料制成的保护套筒442适于在图5A所示的回缩位置和图5B所示的伸出位置之间在注射器筒402的外壁424的外表面438上方滑动。在图5A所示的回缩位置中,保护套筒442不覆盖一个或多个微孔426,使得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可用于对注射器400和设置在注射器筒402的流体室405内的粘性可流动材料(未示出)进行灭菌。在保护套筒442回缩的情况下(图5A),灭菌气体能够穿过微孔426以对在流体室405内包括粘性可流动材料的注射器400进行灭菌。
在图5B所示的位置中,保护套筒442已经移动到延伸位置中,用于覆盖形成在注射器筒402的外壁424中的一个或多个微孔42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保护套筒442设置在注射器筒402的外壁424上,使得在灭菌之后并且在分配可流动材料之前,保护套筒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微孔426上方滑动,以密封微孔426,从而防止可流动材料在从注射器400分配时穿过微孔泄漏。当可流动材料(未示出)在分配操作期间处于正压下时,延伸的保护套筒442(图5B)阻止可流动材料从微孔426漏出。
参照图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500优选地包括限定适于接纳可流动材料(例如,组织粘合剂的前体)的流体室505的注射器筒502、具有活塞518的柱塞504、分配末端512,以及覆盖分配末端512的远侧端部处的分配开口的端盖51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多个微孔526形成在注射器筒502的外壁524中。可在注射器筒502的外壁524的外表面538上设置透气屏障,诸如微孔套筒544(例如,套筒),以覆盖形成在注射器筒502的外壁524中的微孔526,该透气屏障对于储存在注射器筒505内的可流动材料是不能透过的,但对于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是能透过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500可包括形成在其他位置的由一个或多个微孔套筒覆盖的附加的微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500的分配末端512可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微孔546,该一个或多个微孔被分配末端微孔套筒548覆盖,该分配末端微孔套筒在构型上类似于覆盖形成在注射器筒502中的微孔526的微孔套筒544。
分配末端微孔套筒548(例如,套筒)对于储存在注射器筒502的流体室505内的可流动材料是不能透过的(以防止泄漏),但对于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是能透过的。分配末端微孔套筒548可包裹在分配末端512的外表面周围,用于覆盖形成在分配末端的外壁中的微孔52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材料可衬在分配末端的内表面上。
参照图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600优选地包括注射器筒602、柱塞604和从注射器筒602的远侧端部突出的分配末端61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600优选地包括多个微孔626,该多个微孔形成在注射器筒602的外壁624中并且从注射器筒602的外壁624的外表面638延伸至内表面640。微孔626优选地与注射器筒602的流体室605流体连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套筒644(例如,套筒)优选地衬在注射器筒602的外壁624的内表面640上,以覆盖延伸穿过注射器筒602的外壁624的微孔626。微孔套筒644优选地限定内径ID2,该内径使得柱塞604的活塞618能够在微孔套筒644的内表面645上方滑动,同时优选地与微孔套筒644的内表面保持流体密封。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注射器柱塞604在远侧方向DIR1上被压下以经由分配末端612分配粘性可流动材料时,活塞618优选地在微孔套筒644的内表面645上方滑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分配末端612优选地包括形成在分配末端612的外壁中的多个微孔644,该多个微孔与注射器筒602的流体室605流体连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微孔套筒648优选地衬在分配末端612的内表面上并且覆盖形成在分配末端612中的微孔644。第二微孔套筒648对于储存在注射器筒602的流体室605内的可流动流体是不能透过的,然而,第二微孔套筒644对于可用于对注射器600和设置在注射器的流体室605内的可流动流体进行灭菌的灭菌气体(例如,环氧乙烷)是能透过的。
参照图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700优选地包括注射器筒702、包括活塞718的注射器柱塞704、分配末端712,以及选择性地覆盖分配末端712的远侧端部处的开口的端盖716。注射器筒702理想地具有近侧端部706和远侧端部708,近侧端部敞开以用于接纳柱塞704,并且远侧端部由远侧端部壁710部分地闭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726形成在注射器筒702的外壁724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孔套筒744覆盖注射器筒702的外壁724的外表面738,以覆盖形成在注射器筒702的外壁724中的微孔726。微孔套筒744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微孔726,用于对注射器700和设置在其中的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同时防止设置在注射器筒702的流体室705内的可流动材料穿过微孔726泄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远侧端部壁710优选地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微孔732。微孔层748优选地覆盖形成在远侧端部壁710中的微孔732。微孔层748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形成在远侧端部壁710中的微孔732,用于对注射器700和设置在其中的可流动材料进行灭菌,同时防止设置在注射器筒702的流体室705内的可流动材料穿过微孔732泄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716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微孔734,并且微孔层752覆盖端盖716中的一个或多个微孔743。微孔层752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形成在端盖716中的微孔734,用于对注射器700和可流动材料灭菌,同时防止设置在注射器筒702的流体室705内的可流动材料穿过微孔734泄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柱塞704的活塞718优选地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微孔730,并且微孔层750覆盖形成在活塞718中的一个或多个微孔730。微孔层750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形成在活塞718中的微孔730,用于对注射器700和可流动材料灭菌,同时防止设置在注射器筒702的流体室705内的可流动材料穿过活塞718的微孔730泄漏。
参照图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分配组织粘合剂前体的注射器系统800可包括包含组织粘合剂的第一前体的第一注射器筒802A,第一注射器筒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微孔826A,该多个微孔从第一注射器筒802A的外壁824A的外表面延伸至内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系统800优选地包括包含组织粘合剂的第二前体的第二注射器筒802B,第二注射器筒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微孔826B,该多个微孔从第二注射器筒802B的外壁824B的外表面延伸至内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系统800优选地包括柱塞804,该柱塞使得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802A和第二注射器筒802B中的两种可流动材料能够同时和/或几乎同时地从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802A和第二注射器筒802B的分配末端812A、812B分配。在分配时,第一前体和第二前体优选地混合和/或接合在一起以形成组织粘合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文所公开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可通过将注射器放置在适于在气体灭菌过程期间使用的袋内来灭菌。袋可具有一个或多个无孔面板(例如,由箔制成;由柔性聚合物制成),以及一个或多个允许灭菌气体穿过其中的多孔面板(例如,由材料制成)。袋可被密封以将注射器密封在袋内。在密封袋之后,灭菌气体可穿过密封袋的一个或多个多孔面板,以对设置在密封袋内的注射器进行灭菌。在灭菌之后,一个或多个多孔面板防止细菌和污染物穿过其中,以保持注射器的无菌状态。
参照图10A,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外壳900(例如,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优选地包括注射器筒902和注射器柱塞904,该注射器柱塞被构造用于与注射器筒组装在一起。注射器筒902优选地限定流体室905,该流体室被构造成能够接纳可流动材料,诸如组织粘合剂(例如,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的前体或组分。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筒902优选地具有敞开的近侧端部906和由远侧端部壁910至少部分地闭合的远侧端部908。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900优选地包括从远侧端部壁910朝远侧突出的分配末端912。分配末端912具有导管914,该导管提供用于分配可流动材料(未示出)的流动路径。可流动材料可设置在注射器筒902的流体室905内。在分配末端912的导管914的远侧端部处的分配开口优选地由端盖916覆盖。端盖916可在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900的运输和储存期间覆盖分配末端912的远侧端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从分配末端912的远侧端部移除端盖916,以用于从注射器筒902的远侧端部分配和/或挤出可流动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柱塞904优选地包括可设置在注射器筒902的流体室905内的活塞918(例如,柱塞头)。活塞918优选地具有外周,该外周接合注射器筒902的内表面,以在活塞和注射器筒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不透流体的密封。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活塞918可由包括橡胶和/或聚合物的各种常规材料制成。柱塞904优选地包括具有固定到活塞918的近侧的远侧端部的柱塞杆9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柱塞904优选地包括拇指突片922,该拇指突片理想地固定到柱塞杆920的近侧端部。拇指突片922可以在指定为DIR1的远侧方向上被压下,以迫使活塞918在流体室905内朝远侧端部滑动并且朝向注射器筒902的远侧端部壁910滑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端盖916被移除的情况下,当拇指突片922在远侧方向DIR1上被压下时,已经被预加载到注射器筒902的流体室905中的可流动材料可以被迫向下游流动到分配末端912的导管914中,以从分配末端912的远侧端部处的分配开口被挤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注射器筒902具有外壁924,并且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900可包括在注射器筒902的外壁924中形成(例如,钻孔、激光钻孔、机械钻孔)的一个或多个孔926。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900可包括延伸穿过注射器柱塞904的活塞918的一个或多个孔93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延伸穿过活塞918的孔930中的一个或多个孔可定位在柱塞904的在拇指突片922与活塞918之间延伸的柱塞杆920内以及/或者与该柱塞杆对准。柱塞904可以是通气柱塞。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900可包括形成在注射器筒902的远侧端部壁910中的一个或多个孔93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900可包括形成在端盖916的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孔934,该端盖能够固定在位于分配末端912的远侧端部处的分配开口上方。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900可包括延伸穿过分配末端912的外壁的一个或多个孔936。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900中的孔926、930、932、934和936中的每一者优选地具有约1mm至5mm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900的孔926、930、932、934和936优选地填充有透气屏障945(即,透气塞子、透气密封件),透气屏障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孔以对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900进行灭菌,同时防止设置在注射器筒902的流体室905内的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例如,泄漏)已经填充有透气屏障945的孔926、930、932、934和936。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形成透气屏障的制剂优选为多孔的、可固化的,并且能够可靠地堵塞和/或密封孔,同时不影响储存在外壳(例如,注射器)内的可流动材料(例如,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孔可具有不对称的形状和/或横截面,并且将用于形成透气屏障的制剂以未固化状态引入到孔中,使得它可以在固化之前符合孔的形状。在完全固化之后,透气屏障优选地符合孔的形状以密封孔,从而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其中,同时防止可流动材料穿过透气屏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形成透气屏障的材料(例如,硅橡胶)优选地结合到用于形成注射器的材料。
参照图11A,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000优选地包括注射器筒1002,该注射器筒具有围绕流体室1005的外壁102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多个孔1026可以形成在注射器筒1002的外壁1024中。孔1026可具有不同的形状、构造和/或直径。孔可具有不对称的和/或不均匀的形状。孔1026可具有约1mm至5mm的直径。
参照图11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注射器筒1002的外壁1024中的相应孔1026可填充有透气屏障1045(例如,塞子),透气屏障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孔1026以到达设置在流体室1005内的粘性可流动材料(未示出),同时防止粘性可流动材料穿过堵塞的孔1026泄漏和/或逸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填充孔1026来形成透气屏障1045的多孔材料可以在处于未固化、可流动状态时最初填充孔,然后固化来形成透气屏障。在初始未固化状态下,用于形成透气屏障1045的材料优选地符合与之相关联的孔1026的特定形状。在被设置在形成在注射器筒1002的外壁1024中的相应孔1026内之后,透气屏障材料可被固化以形成结构稳定的透气屏障1045(例如,塞子),该结构稳定的透气屏障填充形成在可灭菌注射器1000的注射器筒1002的外壁1024中的相应孔1026中的每一个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1045可由与注射器和/或注射器筒1002的一个或多个壁结合的多孔硅橡胶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上文在图10A和图10B中示出和描述的可灭菌注射器900的孔926、930、932、934和936可具有与图11A和图11B所示的孔1026的形状、构型和/或直径类似的形状、构型和/或直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牺牲套筒可用于形成和/或成型填充形成在可灭菌注射器中的孔的透气屏障。参照图1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100理想地包括注射器筒1102,该注射器筒具有围绕流体室1105的外壁1124,该流体室被构造成能够接纳可流动材料(例如,组织粘合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孔1126形成在注射器筒1102的外壁1124中,以提供与注射器筒1102的流体室1105的连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用可被固化来形成透气屏障1145的材料填充孔1126之前,可将牺牲套筒1142(例如,管状结构)插入到注射器筒1102中。牺牲套筒1142的外表面可接合注射器筒1102的外壁1124的内表面1140或紧邻其定位。在牺牲套筒1142设置在注射器筒1102内用于覆盖孔1126的情况下,可流动的、可固化的多孔材料(例如,硅树脂)可设置在孔1126内以形成填充孔1126的透气屏障1145。填充孔1126的未固化材料优选地符合孔和接触未固化材料的牺牲套筒1142的外表面的形状。在设置在孔1126内的材料已经固化之后,可以从注射器筒1102的外壁1124的内部移除牺牲套筒1142,以在透气屏障1145和注射器筒1102的外壁1124的内表面1140之间提供平滑界面。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牺牲套筒1142可由硅橡胶制成。
参照图1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200优选地包括具有近侧端部1204和远侧端部1206的外壳1202(例如,双筒注射器)。外壳1202优选地包括被构造成能够接纳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的第一注射器筒1208和被构造成能够接纳可流动材料的第二部分的第二注射器筒121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1202优选地包括与第一注射器筒1208的远侧端部流体连通的第一分配开口1212和与第二注射器筒1210的远侧端部流体连通的第二分配开口121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已经由相应的第一分配开口1212和第二分配开口1214挤出之后,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例如,用静态混合器)可混合在一起,以形成在外科手术过程中使用的生物相容性材料,诸如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200优选地包括双筒柱塞1216,该双筒柱塞包括被构造用于插入到第一注射器筒1208的开口端中的第一柱塞1218和被构造用于插入到第二注射器筒1210的开口端中的第二柱塞12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200优选地包括将第一柱塞1218和第二柱塞1220的近侧端部互连的拇指突片1222。拇指突片1222可被接合以在朝向外壳1202的远侧端部1206的远侧方向DIR1上同时压下第一柱塞1218和第二柱塞1220,这继而从相应的分配开口1212、1214挤出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200优选地包括端盖1224,该端盖适于固定在位于外壳1202的远侧端部1206处的分配开口1212、1214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的远侧端部1206理想地包括端盖连接凸缘1255A、1255B,该端盖连接凸缘被构造成能够接合设置在端盖1224的毂的外表面上的径向延伸的突出部1265A、1265B(图15),用于将端盖1224固定到外壳1202(例如,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1206。端盖1224优选地包括形成在其中的第一端盖开口1226和第二端盖开口1228。在端盖1224固定到外壳1202的远侧端部1206的情况下,端盖开口1226、1228优选地适于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端盖1224,以及第一分配开口1212和第二分配开口1214,以对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208和第二注射器筒1210的流体室内的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灭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200优选地包括透气屏障1230(例如,固化的有机硅塞子),该透气屏障被构造用于设置在端盖1224内并且定位在第一分配开口1212和第二分配开口1214的远侧端部与端盖1224的内表面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可由具有闭孔孔隙率的硅橡胶制成。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1230可由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有机硅材料,包括室温硫化有机硅(RTV)、液体硅橡胶(LSR)和高稠度橡胶(HCR)。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1230包括具有空隙和/或孔隙率的闭孔结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1230可被模制或模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中不存在通孔(即,不存在开孔)以在气体灭菌过程(例如,环氧乙烷气体灭菌过程)的重复真空循环期间密封注射器筒的内容物(例如,可流动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设置在端盖1224内的透气屏障1230可以由各种硅橡胶材料制成,这些硅橡胶材料的孔隙率范围在总体积的1%和90%之间,并且更优选地在总体积的5%和80%之间,具有主要是闭孔的孔隙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设置在端盖1224内的透气屏障1230由与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内容物相容并且不与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内容物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制成。用于透气屏障的优选材料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有机硅-聚乙烯、有机硅-丙烯酸或有机硅-聚氨酯共聚物等,这些材料可形成本文所公开的透气屏障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1230可由肖氏A硬度等级为5至70的多孔有机硅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形成透气屏障1230的基于有机硅的聚合物的孔隙率可在固化期间使用原位气体产生方法产生。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1230可使用市售的有机硅RTV泡沫制成,由此可修改配方以调节孔隙率水平,从而优化与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一起使用时的结果。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1230可被模制或模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可以从较大的多孔硅橡胶片材中模切而来。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可由其他高透气性材料诸如橡胶和/或聚合物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透气屏障1230已经与端盖1224组装在一起之后,端盖优选地被固定到外壳1202的远侧端部。端盖的毂优选地与外壳的远侧端部形成气密密封,使得灭菌气体无法在端盖的毂的下端和外壳的远侧端部壁之间穿过。
在端盖1224固定到外壳1202的远侧端部1206的情况下,端盖开口1226和端盖开口1228优选地适于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端盖1224、透气屏障1230,以及第一分配开口1212和第二分配开口1214,以对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208和第二注射器筒1210的流体室内的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灭菌。
参照图1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1230优选为多孔的,以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透气屏障,从而对设置在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200的外壳1202(图13)内的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灭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1230由包含闭孔的硅橡胶制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透气屏障1230中不存在开孔(例如,微孔),以便防止设置在注射器内的可流动材料在灭菌过程期间泄漏。透气屏障1230的孔彼此不互连,以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透气屏障,同时阻止可流动材料的各部分穿过。因此,透气屏障1230被设计成允许灭菌气体流动穿过其中,同时防止更粘稠的液体穿过和/或流动穿过其中。
参照图1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1224可固定在位于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208和第二注射器筒1210的远侧端部处的分配开口1212、1214(图13)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1202的远侧端部1206(图13)理想地包括端盖连接凸缘1255A、1255B,端盖连接凸缘被构造成能够接合设置在端盖1224的毂的外表面上的径向延伸的突出部12656A、1265B(图15),用于将端盖1224固定到外壳1202(例如,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1206。端盖1224的毂的下端优选地与外壳1202的远侧端部形成气密密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1230(图14)设置在端盖1224内,并且与形成在端盖1224中的第一端盖开口1226和第二端盖开口1228对准。端盖1224优选地包括第一端盖开口1226和第二端盖开口1228,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端盖1224和透气屏障1230,以对设置在相应的注射器筒1208、1210的流体室内的可流动材料的各部分进行灭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灭菌气体优选地穿过第一端盖开口1226和第二端盖开口1228以及透气屏障1230,以进入第一注射器筒1208和第二注射器筒1210的相应的流体室。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灭菌气体进入外壳的流体室的唯一进入路径是通过形成在端盖1224中的第一端盖开口和第二端盖开口122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端盖可具有单个端盖开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端盖1224可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端盖开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200已经被灭菌之后,端盖1224优选地在注射器的运输和储存期间保持就位(即,固定到外壳1202的远侧端部)。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端盖1224可以从外壳的远侧端部1206断开并且由混合和分配末端或分配末端(未示出)替换,该混合和分配末端或分配末端能够固定到外壳的远侧端部,用于混合和/或挤出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1208和第二注射器筒1210内的可流动材料。
实验1.使用环氧乙烷(EO)气体对具有类似于图13至图15所示结构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进行灭菌,每个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含两部分有机硅粘合剂制剂。将生物指示剂(BI)放置在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相应注射器筒的流体室内部以测试透气屏障(例如,透气塞子)和/或透气柱塞密封件的功能性。所有测试装置中的生物指示剂均显示出阴性结果,这表明环氧乙烷灭菌气体能够进入注射器并且有效地对设置在注射器内的有机硅粘合剂制剂的两部分中的每一者进行灭菌。EO暴露时间为785个循环(约5小时),随后施加小于50mmHg的真空压力以移除灭菌室中残余的EO气体。BI指示所有的细菌已被EO循环中和,这证明注射器是EO能透过的。另外,还测试了已灭菌的注射器内部的残余EO含量。测试结果指示残余EO含量为3.59μg/cm2,这远低于所需的极限10μg/cm2
参照图16A,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200优选地包括具有第一注射器筒1208和第二注射器筒1210的外壳1202(例如,双筒注射器)。端盖1224优选地固定到外壳1202的远侧端部1206,用于覆盖位于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208和第二注射器筒1210的远侧端部处的第一分配开口1212和第二分配开口1214(图1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双筒柱塞1216的相应的第一柱塞1218和第二柱塞1220的远侧端部被插入位于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208和第二注射器筒1210的近侧端部处的开口中。第一柱塞1218的远侧端部可包括第一柱塞密封件1219,该第一柱塞密封件被构造成能够与第一注射器筒1208的内表面形成液密密封,并且第二柱塞1220的远侧端部可包括第二柱塞密封件1221,该第二柱塞密封件被构造成能够与第二注射器筒1210的内表面形成液密密封。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双筒柱塞1216与双筒注射器1202组装在一起时,灭菌气体可在第一柱塞密封件1219的外周边与第一注射器筒1208的外壁的内表面之间穿过,并且进入第一注射器筒的第一流体室,用于对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的第一流体室内的可流动组合物的第一部分进行灭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类似的结构,用于对设置在第二注射器筒1210的第二流体室内的可流动组合物的第二部分进行灭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灭菌气体可在第二柱塞密封件1221的外周和第二注射器筒1210的外壁的内表面之间穿过,并且进入第二注射器筒的第二流体室,用于对设置在第二注射器筒1210的第二流体室内的可流动组合物的第二部分进行灭菌。
参照图16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注射器筒1208优选地填充有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并且第二注射器筒1210优选地填充有可流动材料的第二部分。第一柱塞1218和第二柱塞1220的远侧端部优选地插入到外壳1202的近侧端部1204处的开口中。端盖1224优选地固定到外壳1202的远侧端部1206,用于覆盖位于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208和第二注射器筒1210的远侧端部处的分配开口1212和分配开口1214(图13)。
注射器和注射器的内容物优选地通过使灭菌气体穿过端盖1224的端盖开口进行灭菌。在注射器1200已被灭菌之后,端盖1224优选地在装置的运输和储存期间保持就位。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在注射器位于无菌环境内的情况下,端盖1224可被移除并且由混合和分配末端或分配末端替换,该混合和分配末端或分配末端被固定到外壳的远侧端部1206,用于混合和/或分配容纳在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208和第二注射器筒1210内的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参照图1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300优选地包括具有近侧端部1304和远侧端部1306的外壳1302。外壳1302优选地包括第一注射器筒1308和第二注射器筒1310,第一注射器筒具有被构造成能够接纳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的第一流体隔室,并且第二注射器筒具有被构造成能够接纳可流动材料的第二部分的第二流体隔室。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1302优选地包括与第一注射器筒1308的第一流体室流体连通的第一分配开口1312和与第二注射器筒1310的第二流体室流体连通的第二分配开口1314。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300优选地包括端盖1324,该端盖包括第一端盖开口1326和第二端盖开口132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端盖1326适于接纳透气屏障1330(例如,透气塞子),该透气屏障优选地设置在端盖1324内并且与第一端盖开口1326和第二端盖开口1328对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括透气屏障1330的端盖1326适于固定到外壳1302的远侧端部1306,用于覆盖在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308和第二注射器筒1310的远侧端部处的分配开口1312、131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1324和透气屏障1330的组合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其中,以对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308和第二注射器筒1310内的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灭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300优选地包括双筒柱塞1316,该双筒柱塞包括适于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1308内的第一柱塞1318和适于设置在第二注射器筒1310内的第二柱塞13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双筒柱塞1316优选地包括固定到相应的第一柱塞1318和第二柱塞1320的近侧端部的拇指突片1322,使得双筒柱塞1316可以同时被压向外壳1302的远侧端部1306。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透气柱塞密封件1362优选地能够固定到第一柱塞1318的远侧端部,并且第二透气柱塞密封件1364优选地能够固定到第二柱塞1320的远侧端部。第一透气柱塞密封件1362和第二透气柱塞密封件1364优选地被构造用于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其中,以对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308和第二注射器筒1310内的可流动材料的各部分进行灭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透气柱塞密封件和第二透气柱塞密封件可以由包含闭孔的硅橡胶制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透气柱塞密封件中不存在开孔(例如,微孔),以便防止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和第二注射器筒内的内容物(例如,可流动材料)在灭菌过程期间泄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双筒柱塞1316可包括通气孔和/或导管,通气孔和/或导管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其中,以对第一注射器筒1308和第二注射器筒1310的第一流体室和第二流体室进行灭菌。通气孔和/或导管可以与第一透气柱塞密封件1362和第二透气柱塞密封件1364流体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1324和透气屏障1330固定在外壳1302的远侧端部1306上,用于覆盖第一分配开口1312和第二分配开口1314的开口。在端盖1324和透气屏障1330固定到外壳1302的远侧端部的情况下,灭菌气体可穿过第一端盖开口1326和第二端盖开口1328、透气屏障1330以及分配开口1312、1314,用于对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308和第二注射器筒1310的流体室内的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灭菌。
在第一柱塞1318和第二柱塞1320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308和第二注射器筒1310内的情况下,灭菌气体可穿过柱塞和/或第一透气柱塞密封件1362和第二透气柱塞密封件1364,用于对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308和第二注射器筒1310内的可流动材料的各部分进行灭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优选地包括可固定到外壳1302的远侧端部1306的混合和分配末端135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混合和分配末端1350优选地被构造用于将可流动组合物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混合在一起,并且从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300的远侧端部挤出可流动组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混合和分配末端1350优选地包括具有近侧端部1354和远侧端部1356的混合和分配管1352。静态混合器1358优选地设置在混合和分配管1352内,用于将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308和第二注射器筒1310内的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混合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混合和分配末端1350优选地包括连接器1360,该连接器适于将混合和分配末端1350连接到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300的外壳1302的远侧端部130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混合和分配末端1350优选地包括从连接器1360的外表面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136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1361优选地被构造成能够接合位于外壳1302的远侧端部处的固定凸缘1385A、1385B,用于将混合和分配末端1350固定到外壳1302的远侧端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包括透气屏障1330的端盖1324可与外壳1302的远侧端部1306断开,并且由混合和分配末端1350替换。位于混合和分配末端1350的近侧端部处的连接器1360可以固定在位于外壳1302的远侧端部1306处的暴露的第一分配开口1312和第二分配开口1314上。连接器1360近侧端部处的一个或多个径向延伸突出部1361优选地接合外壳1302远侧端部处的固定凸缘1385,用于将混合和分配末端固定到外壳的远侧端部。固定到第一柱塞1318和第二柱塞1320的近侧端部的拇指突片1322可以在远侧方向DIR1上朝向外壳1302的远侧端部1306被压下,以迫使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流出第一分配开口1312和第二分配开口1314并且进入混合和分配末端1350的混合和分配管1352中。当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远侧方向DIR1流动穿过混合和分配管1352时,可流动材料的两个部分经由设置在混合和分配管1352内的静态混合器1358混合在一起。
参照图18A至图18B、图19和图20,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400优选地包括具有近侧端部1404和远侧端部1406的外壳140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1402优选为双筒注射器,该双筒注射器包括具有第一流体室1405A的第一注射器筒1408和具有第二流体室1405B的第二注射器筒141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400优选地包括双筒柱塞1416,该双筒柱塞包括适于插入到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近侧端部中的第一柱塞1418和适于插入到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近侧端部中的第二柱塞142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柱塞1418优选地包括位于其远侧端部处的第一柱塞头1419,并且第二柱塞1420优选地包括位于其远侧端部处的第二柱塞头142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柱塞头1419和第二柱塞头1421的外周优选地与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408和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内表面形成液密密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双筒柱塞1416优选地包括将第一柱塞1418和第二柱塞1420的近侧端部互连的拇指突片142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拇指突片1422可用于在远侧方向DIR1上(图18A和图18B)压下双筒柱塞1416,以从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408和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远侧端部挤出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400优选地包括固定到外壳1402的远侧端部1406的端盖1424。透气屏障1430(图19和图20)可设置在端盖1424内,用于使灭菌气体能够穿过端盖并且进入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408和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第一流体隔室1405A和第二流体隔室1405B,以对设置在外壳1402内的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灭菌,同时防止可流动材料穿过透气屏障143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1424优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端盖开口1426(图18A),该一个或多个端盖开口被构造用于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端盖1424和透气屏障1430(图19和图20),用于对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408和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第一流体室1405A和第二流体室1405B内的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灭菌。
参照图19和图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壳1402优选地包括与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第一流体室1405A流体连通的第一分配开口1412和与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第二流体室1405B流体连通的第二分配开口1414。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注射器筒1408优选地具有外壁1425,该外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开口1440。第一注射器筒1408优选地包括形成在外壁1425的内表面上的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1442,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位于一个或多个通气开口1440与外壳1402的近侧端部1404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第一柱塞头1419已经朝远侧移动超过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1442之后,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1442接合第一柱塞以使得更容易在远侧方向DIR1上移动第一柱塞1418,并且更难以在近侧方向DIR2上回缩第一柱塞141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1442被设计到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内径中,使得在柱塞插入到已填充的注射器中时,柱塞可以容易地越过到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1442的锥形引入,但一旦经过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1442,柱塞将抵靠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1442并且在没有过大的力的情况下无法从该静止位置回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单向柱塞止动件1442被设计成防止第一柱塞在灭菌期间发生的压力变化和真空循环期间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注射器筒1424理想地包括形成在外壁1424的内表面中的细长膛线1444,该细长体积沿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长度延伸。细长膛线1444优选地终止于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单向柱塞止动件1442附近。细长膛线1444优选地引导第一柱塞1418相对于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滑动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注射器筒1410优选地包括外壁1427,该外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孔口1446。第二注射器筒1410优选地包括位于第二注射器筒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孔口1446与外壳1402的近侧端部1404之间的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144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第二柱塞头1420已经朝远侧移动超过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1448之后,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1448接合第二柱塞1420,以使得更容易在远侧方向DIR1上移动第二柱塞1420,同时使得更加难以在近侧方向DIR2上回缩第二柱塞1420。第二注射器筒1410优选地包括细长膛线1450,该细长膛线沿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长度延伸并且终止于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1448附近。细长膛线1450优选地引导第二柱塞1420相对于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滑动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1448被设计到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内径中,使得在柱塞插入到已填充的注射器中时,柱塞可以容易地越过到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1448的锥形引入,但一旦经过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1448,柱塞将抵靠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1448并且在没有过大的力的情况下无法从该静止位置回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1448被设计成防止第二柱塞在灭菌期间发生的压力变化和真空循环期间移动。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对于提供多个不同的填充体积的产品线,使用具有单个外部尺寸占用空间的注射器可能是有利的。对于具有不同填充体积的注射器,可能期望共享占用空间简化为单个共享刚性泡罩包装。单向柱塞止动件1442、1448在注射器筒内的精确位置可以被修改、调整和/或定制,使得单向柱塞止动件可以各种期望的填充体积水平放置在注射器筒内部,以允许单个注射器占用空间具有不同的填充体积。对于设计成具有较大填充容积的注射器,单向柱塞止动件将被定位成更加远离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并且对于设计成具有较小填充容积的注射器,单向柱塞止动件将被定位成更加靠近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400优选地包括位于外壳1402的近侧端部1404处并且围绕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408和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近侧端部延伸的周向凸缘145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周向凸缘1452优选地将第一注射器筒1408和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近侧端部互连。使用者可以用手指接合周向凸缘,以从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远侧端部挤出可流动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400优选地包括位于外壳1402的远侧端部1406处的端盖连接凸缘1454A、1454B,端盖连接凸缘被构造成能够接合设置在端盖1424的外表面上的径向延伸的突出部1456A、1456B,用于将端盖1424可释放地固定到外壳1402的远侧端部1406。当被固定到外壳的远侧端部时,端盖优选地与外壳的远侧端部壁形成气密密封。
参照图21A至图21B和图22A至图22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双筒柱塞1416优选地包括第一柱塞1418和第二柱塞1420。拇指突片1422将相应的第一柱塞1418和第二柱塞1420的近侧端部互连。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柱塞1418优选地包括具有近侧端部1460和远侧端部1462的第一柱塞轴1458。第一柱塞1418优选地包括在第一柱塞轴1458的外表面上并且沿第一柱塞轴的长度延伸的细长导轨146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导轨1464理想地终止于第一柱塞轴1458的远侧端部1462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柱塞轴1458的远侧端部1462优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1466,该一个或多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适于接合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1442(图19),用于防止在一个或多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1466已经朝远侧移动超过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1442之后第一柱塞回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柱塞头1419与第一柱塞轴1419的远侧端部1462间隔开,以限定位于第一柱塞轴的远侧端部和第一柱塞头1458之间的第一柱塞腔室146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柱塞1420优选地包括具有近侧端部1472和远侧端部1474的第二柱塞轴1470。第二柱塞1420优选地包括在第二柱塞轴1470的外表面上并且沿第二柱塞轴的长度延伸的细长导轨1476。细长导轨1476理想地终止于第二柱塞轴1470的远侧端部1474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柱塞轴1470的远侧端部1474优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1478,该一个或多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适于接合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1448(图19),用于防止在一个或多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1478已经朝远侧移动超过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1448之后第二柱塞回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柱塞头1421与第二柱塞轴1470的远侧端部1474间隔开,以限定位于第二柱塞轴1470的远侧端部和第二柱塞头1421之间的第二柱塞腔室1480。
参照图2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双筒注射器1402被构造成能够接纳上文在图21A至图21B和图22A至图22B中示出和描述的双筒柱塞141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注射器筒1408被构造成能够接纳第一柱塞1418(图21A和图21B),并且第二注射器筒1410被构造成能够接纳第二柱塞1420(图21A和图21B)。
参照图23和图2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注射器筒1408优选地包括沿第一注射器筒的长度延伸的外壁1425。第一注射器筒1408优选地包括穿过外壁1425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孔口1440。通气孔口1440允许存在于第一注射器筒1408中的环境空气从第一注射器筒被挤出。通气孔口1440还可提供用于灭菌气体进入第一注射器筒的流体室1405A的补充路径。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1442优选地形成在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外壁1425的内表面上方。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142可以是凹陷部或突出部。一个或多个细长引导槽1444(例如,膛线)形成在外壁1425的内表面上并且沿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长度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细长引导槽1444适于接纳沿第一柱塞1418的长度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导轨1464(图21A和图21B)。
参照图2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注射器筒1410优选地包括沿第二注射器筒的长度延伸的外壁1427。第二注射器筒1410优选地包括穿过外壁1427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孔口1446。通气孔口1446允许存在于第二注射器筒1410中的环境空气从第二注射器筒被挤出。通气孔口1446还可提供用于灭菌气体进入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流体室1405B的补充路径。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1448优选地形成在第一注射器筒1410的外壁1427的内表面上。一个或多个细长引导槽1450(例如,膛线)形成在外壁的内表面上并且沿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长度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细长引导槽1450适于接纳沿双筒柱塞的第二柱塞1420(图21A和图21B)的长度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导轨1476。
参照图2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注射器筒1408包括沿第一注射器筒的长度延伸的外壁1425。第一注射器筒的一个或多个细长引导槽可以在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内表面上彼此均匀地间隔开。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细长引导槽优选地包括形成在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外壁1425的内表面上的四个细长引导槽1444A至1444D。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四个细长引导槽1444A至1444D沿彼此平行的相应轴线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注射器筒1410包括沿第一注射器筒的长度延伸的外壁1427。第二注射器筒的一个或多个细长引导槽可以在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内表面上彼此均匀地间隔开。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细长引导槽优选地包括形成在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外壁1427的内表面上的四个细长引导槽1450A至1450D。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四个细长引导槽1450A至1450D沿彼此平行的相应轴线延伸。
参照图2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柱塞1418包括沿第一柱塞的长度延伸的第一柱塞轴145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细长导轨优选地包括形成在第一柱塞1418的第一柱塞轴1458的外表面上的四个细长导轨1464A至1464D。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四个细长导轨1464A至1464D在第一柱塞1418的第一柱塞轴1458的外表面上彼此均匀地间隔开。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四个细长导轨1464A至1464D沿彼此平行的相应轴线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柱塞1420包括沿第二柱塞的长度延伸的第二柱塞轴147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细长导轨优选地包括形成在第二柱塞1420的第二柱塞轴1470的外表面上的四个细长导轨1476A至1476D。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四个细长导轨1476A至1476D在第二柱塞1420的第二柱塞轴1470的外表面上彼此均匀地间隔开。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四个细长导轨1476A至1476D沿彼此平行的相应轴线延伸。
参照图2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双筒注射器和双筒柱塞组装在一起时,第一柱塞1418插入到第一注射器筒1408中并且第二柱塞1420插入到第二注射器筒1410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柱塞1418的四个细长导轨1464A至1464D(图26)安置在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相应的四个细长引导槽1444A至1444D(图25)内,用于引导第一柱塞朝向外壳1402的远侧端部1406的滑动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柱塞1420的四个细长导轨1476A至1476D(图26)安置在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相应的四个细长引导槽1450A至1450D(图25)内,用于引导第二柱塞朝向封壳1402的远侧端部1406的滑动移动。
参照图28A,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双筒柱塞1416(图21A)被插入到双筒注射器1402中,使得第一柱塞1418被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1408内并且第二柱塞1420被设置在第二注射器筒1410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柱塞1418和第二柱塞1420可在远侧方向DIR1上推进到图28A所示的位置,使得第一柱塞头1419在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开口1440的远侧,第一柱塞轴1458的远侧端部1462在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开口1440的近侧,并且第一柱塞腔室1468与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开口1440对准。位于第一柱塞筒轴1458的远侧端部1462处的径向突出部1466接合第一注射器筒的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1442,用于防止第一柱塞1418在近侧方向DIR2上回缩。
同时,第二柱塞头1421在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开口1446的远侧,第二柱塞轴1470的远侧端部1474在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开口1446的近侧,并且第二柱塞室1480与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开口1446对准。位于第二柱塞轴1470的远侧端部1474处的径向突出部1478接合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1448,用于防止第二柱塞1420在近侧方向DIR2上回缩。
参照图28B,在第一柱塞头1419在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开口1440A、1440B的远侧的情况下,第一柱塞轴1458的远侧端部1462在延伸穿过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外壁1425的通气开口1440A、1440B的近侧。位于第一柱塞头1419和第一柱塞轴1458的远侧端部1462之间的第一柱塞腔室1468与延伸穿过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外壁1425的通气开口1440A、1440B对准。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流动组合物的第一部分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第一流体室1405A内。第一柱塞头1419具有外周,该外周与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外壁1425的内表面形成液密和/或液密密封。灭菌气体可穿过通气开口1440A、1440B,在第一柱塞头1419的外周和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外壁1425的内表面之间流动,并且进入第一流体室1405A,用于对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的第一流体室1405内的可流动组合物的第一部分进行灭菌。类似的结构被提供用于对设置在第二注射器筒的第二流体室内的可流动组合物进行灭菌。
参照图29A至图29D,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1424被构造用于固定到外壳1402的远侧端部(图18A和图18B)。端盖优选地包括第一端盖开口1426A和第二端盖开口1426B,第一端盖开口和第二端盖开口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端盖以对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400进行灭菌,以及穿过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1408和第二注射器筒1410内的可流动组合物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图18A和图18B)。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1424包括中心毂1484,该中心毂具有从该中心毂向外延伸的径向延伸突出部1456A、1456B。端盖1424包括从端盖的远侧端部突出的端盖夹具1486,该端盖夹具可用于将端盖固定到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的外壳1402的远侧端部(图18a和图18B)。
参照图3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1424包括中心毂1484,该中心毂具有敞开的下端和由端壁1485闭合的上端。端盖开口1426A、1426B穿过端盖的端壁1485。毂1484和端盖的端壁1485限定端盖室1495,该端盖室适于接纳透气屏障1430。
参照图3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1430可插入端盖室1495中,因此端盖开口1426A、1426B优选地与透气屏障1430对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透气屏障1430优选地相邻于中心毂1484的上端定位,以位于端盖端壁1495的底表面附近。中心毂1484的下端优选地与外壳或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壁形成气密密封,使得灭菌气体可仅经由第一端盖开口1426A和第二端盖开口1426B流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中。
参照图3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设置有透气屏障1430的端盖1424可固定到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400的外壳1402的远侧端部140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1424的毂1484的敞开的下端定位在外壳1402的第一分配开口1412和第二分配开口1414的自由端上。端盖夹具1486可用于相对于外壳1402的远侧端部1406旋转端盖1424,使得端盖的第一径向延伸突出部1566A和第二径向延伸突出部1456B接合外壳的端盖固定凸缘1454A、1454B,用于将端盖1424固定在第一分配开口1412和第二分配开口1414上方。当固定到外壳上时,端盖的毂的下端优选地与外壳的远侧端部形成气密密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端盖1424固定到外壳1402的远侧端部1406的情况下,透气屏障1430被设置在端盖开口1426A、1426B(图33)与分别与第一流体室1405A和第二流体室1405B流体连通的第一分配开口1412和第二分配开口1414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400可暴露于灭菌气体,因此灭菌气体穿过端盖开口1426A、1425B、透气屏障1430、第一分配末端1412和第二分配末端1414,并且进入第一流体室1405A和第二流体室1405B中,以对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400的内部以及设置在第一流体室和第二流体室内的可流动材料的各部分进行灭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灭菌气体还可穿过第一注射器筒1408和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通气开口1440、1446,以提供用于灭菌气体进入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400的注射器筒1408、1410的第一流体室1405A和第二流体室1405B中的补充路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400可填充有可流动材料(例如,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端盖1424和透气屏障1430固定在外壳1402的远侧端部1406上方的情况下,第一注射器筒1408和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敞开的近侧端部填充有可流动材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第一流体室1405A内,并且可流动材料的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第二流体室1405B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双筒柱塞1416与双筒注射器1402组装在一起,使得第一柱塞1418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1408的第一流体室1405A内,并且第二柱塞1420设置在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第二流体室1405B内。双筒柱塞1416然后在远侧方向DIR1上推进,以经由形成在第一注射器筒和第二注射器筒中的通气孔开口1440、1446排出存在于第一注射器筒1408和第二注射器筒1410内的任何空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图32所示的静止位置中,柱塞轴的远侧端部处的径向突出部优选地接合单向柱塞止动件1442、1448(图28A)以防止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回缩。柱塞腔1468、1480理想地与相应的通气开口1440、1446对准,因此通气开口优选地提供用于灭菌气体进入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408和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第一流体隔室1405A和第二流体隔室1405B中的补充路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灭菌气体优选地穿过第一注射器筒1405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开口1440,进入第一柱塞腔室1468中,并且在第一柱塞头1419的外周和第一注射器筒的外壁1425的内表面之间,以进入第一注射器筒的第一流体室1405A中,从而为灭菌气体提供补充路径以流入第一流体室1408A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灭菌气体优选地穿过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开口1446,进入第二柱塞腔室1480中,并且在第二柱塞头1421的外周和第二注射器筒1410的外壁1427的内表面之间,以进入第二注射器筒的第二流体室1405B中,从而为灭菌气体提供补充路径以流入第二流体室1405B中。
参照图3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500优选地包括具有第一注射器筒1508和第二注射器筒1510的外壳1502。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500理想地包括双筒柱塞1516,该双筒柱塞包括设置在第一注射器筒1508内的第一柱塞1518和设置在第二注射器筒1510内的第二柱塞1520。
参照图34A和图34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500(图33)理想地包括能够执行灭菌、混合和分配操作的多功能连接器158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多功能连接器优选地包括适于与第一注射器筒1508(图33)的远侧端部联接的第一毂1583和适于固定到第二注射器筒1510(图33)的远侧端部的第二毂1584。多功能连接器1582优选地包括从第一毂1583和第二毂1584朝远侧延伸的外螺纹柱158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朝远侧延伸的凸缘1586平分外螺纹柱1585,用于将外螺纹柱1584分成第一D形开口1587和第二D形开口1588。
参照图3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多功能连接器1582的第一D形开口1587适于接纳第一透气屏障1530A(例如,第一透气塞子),并且多功能连接器1582的第二D形开口1588适于接纳第二透气屏障1530B(例如,第二透气塞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透气屏障1530A具有与连接器1582的第一D形开口1587的形状匹配的D形形状,并且第二透气屏障1530B具有与连接器1582的第二D形开口1588的形状匹配的D形形状。
参照图35和图3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第一透气屏障1530A和第二透气屏障1530B已经插入到多功能连接器1582的相应的D形开口1587、1588中之后,具有中心开口1526的端盖1524定位在透气屏障和外螺纹柱1585的远侧端部上。多功能连接器1582的朝远侧延伸的凸缘1586平分端盖1524的中心开口152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1524具有内螺纹(未示出),内螺纹适于与外螺纹柱1585的外螺纹啮合,以将端盖1524固定到外螺纹柱1585。
参照图33、图36和图3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多功能连接器1582可与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500的第一注射器筒1508和第二注射器筒1510的远侧端部组装在一起。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注射器筒1508的远侧端部优选地能够插入到多功能连接器1582的第一毂1583中,并且第二注射器筒1510的远侧端部优选地能够插入到多功能连接器1582的第二毂1584中。
参照图3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多功能连接器1582优选地包括被构造用于固定到第一注射器筒1508(图33)的远侧端部的第一毂1583和被构造用于固定到第二注射器筒1510(图33)的远侧端部的第二毂1584。连接器1582的朝远侧延伸的凸缘1586平分外螺纹柱1585,用于将外螺纹柱分成位于朝远侧延伸凸缘1586的一侧上的第一D形开口1587和位于朝远侧延伸的凸缘1586的相对侧上的第二D形开口1588。透气屏障1530A、1530B(图35)被插入到相应的D形开口1587、1588中。
参照图35、图36、图38和图3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盖1524可以从其与多功能连接器1582的外螺纹柱1585的连接处松开。第一透气屏障1530A和第二透气屏障1530B可以从外螺纹柱1585的相应的D形开口1587、1588被移除。在移除端盖1534和透气屏障1530A、1530B之后,混合和分配末端1550可以螺纹连接到多功能连接器1582的外螺纹柱1585上,用于从注射器1500挤出可流动材料。
参照图3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混合和分配末端1550优选地包括从连接器1560的外表面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1561。一个或多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1561优选地适于接合位于外壳(例如,注射器;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处的固定凸缘,以将混合和分配末端1550固定到外壳的远侧端部。
参照图38和图3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混合和分配末端1550优选地被构造用于将可流动组合物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混合在一起,并且从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500的远侧端部挤出可流动组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混合和分配末端1550优选地包括具有近侧端部1554和远侧端部1556的混合和分配管1552。静态混合器1558优选地设置在混合和分配管1552内,用于将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注射器筒1508和第二注射器筒1510内的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混合在一起。静态混合器1558被构造用于当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混合和分配管1552的长度流动时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混合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混合和分配末端1550优选地包括具有内螺纹(未示出)的连接器1560,内螺纹被构造成能够与外螺纹柱1585(图35)的外螺纹啮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500优选地包括具有第一柱塞1518和第二柱塞1520的双筒柱塞1516。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1500优选地包括拇指突片1522,该拇指突片可以在远侧方向DIR1上朝向双筒注射器1502的远侧端部1506被压下,以迫使第一注射器筒1508和第二注射器筒1510内的内容物进入混合和分配末端1550中。
参照图3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通过在指定为DIR1的远侧方向上压下双筒柱塞1516的拇指突片1522而从混合和分配末端1550分配和/或挤出可流动材料,以迫使可流动材料的两个部分被挤出到混合和分配管1552的近侧端部1554中。静态混合器1558理想地被构造用于当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静态混合器1558以及混合和分配管1552的长度流动时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混合在一起。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外科手术过程中,优选地从混合和分配管1552的远侧端部1556挤出可流动材料。
参照图4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多功能连接器1582优选地包括外螺纹柱1585(图35)和将外螺纹柱1585分成第一D形开口1587和第二D形开口1588的分隔壁1586。多功能连接器1582的第一毂1583和第二毂1584限定与第一注射器筒1508和第二注射器筒1510(图33)的横截面积大致类似的横截面积。D形开口1587、1588限定的横截面积优选地是由多功能连接器1582的第一毂1583和第二毂1584限定的横截面积的20%。
图41示出了具有分配开口87、88的现有技术连接器82,这些分配开口仅占由现有技术连接器82的第一毂83和第二毂84限定的横截面积的5%。
图40所示的多功能连接器1582提供优于图41所示的现有技术连接器82的优点。第一,多功能连接器具有比出口(即,分配开口87和分配开口88)更大的出口(即,D形开口1587和D形开口1588)。具有D形开口1587和D形开口1588以及插入到D形开口中的透气塞子的新型注射器设计改善了对透气注射器的灭菌,因为注射器的较大出口允许注射器内有更多的灭菌气体。另外,D形开口1587和D形开口1588的较大尺寸减小了挤出可流动组合物所需的挤出力。
虽然上述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本发明的其他和更多实施方案,这仅受下述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例如,本发明设想本文所述的任何实施方案中所示或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任何特征可与本文所述的任何其他实施方案中所示或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任何特征结合,并且仍然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限定流体室的壁;
可流动材料,所述可流动材料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所述流体室内;
柱塞,所述柱塞与所述外壳组装在一起并且能够朝向所述外壳的远侧端部移动,以用于从所述外壳分配所述可流动材料;
一个或多个孔,所述一个或多个孔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中;
透气屏障,所述透气屏障覆盖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壁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壁中的所述孔中的至少一个孔,用于使灭菌气体能够穿过由所述透气屏障覆盖的所述孔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孔,同时防止所述可流动材料穿过被所述透气屏障覆盖的所述孔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其中,覆盖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壁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壁中的所述孔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孔的所述透气屏障对于所述灭菌气体是能透过的,并且对于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所述流体室内的所述可流动材料是不能透过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其中,所述透气屏障具有闭口孔隙率,所述闭口孔隙率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灭菌气体在灭菌过程期间能够进入和离开,并且防止所述可流动材料穿过所述透气屏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其中,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壁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壁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孔包括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壁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壁中的多个孔,并且其中,所述透气屏障包括填充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壁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壁中的相应多个孔中的每个孔的多个透气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其中,填充所述相应多个孔中的每个孔的所述多个透气主体被结合到所述外壳的所述壁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其中,所述透气屏障由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材料制成:有机硅、室温硫化有机硅(RTV)、液体硅橡胶(LSR)、高稠度橡胶(HCR)和合成闪纺高密度聚乙烯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其中,所述灭菌气体包括环氧乙烷,并且所述可流动材料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液体和局部皮肤粘合剂,所述局部皮肤粘合剂包括硅基局部皮肤粘合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其中,所述外壳包括:
注射器筒,所述注射器筒围绕所述流体室;
分配开口,所述分配开口位于所述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处;
柱塞,所述柱塞能够朝向所述注射器筒的所述远侧端部移动,用于经由位于所述注射器筒的所述远侧端部处的所述分配开口分配所述可流动材料;
所述透气屏障覆盖所述分配开口,用于使得所述灭菌气体能够穿过所述分配开口,同时防止所述可流动材料穿过所述分配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还包括:
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到所述注射器筒的所述远侧端部并且覆盖所述分配开口;
一个或多个端盖开口,所述一个或多个端盖开口形成在所述端盖中,用于使得所述灭菌气体能够穿过所述端盖;
所述透气屏障设置在所述端盖内部,并且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端盖开口与所述注射器筒的所述远侧端部处的所述分配开口之间;
所述端盖具有与所述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壁接合的中心毂,用于在所述端盖的所述中心毂和所述注射器筒的所述远侧端部壁之间形成气密密封。
10.一种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
双筒注射器,所述双筒注射器包括具有第一流体室和第一流体分配开口的第一注射器筒以及具有第二流体室和第二流体分配开口的第二注射器筒;
双筒柱塞,所述双筒柱塞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注射器筒的所述第一流体室内的第一柱塞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注射器筒的所述第二流体室内的第二柱塞;
端盖,所述端盖可释放地固定到所述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用于覆盖所述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开口,所述端盖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端盖开口;
透气屏障,所述透气屏障设置在所述端盖内并且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端盖开口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注射器筒和所述第二注射器筒的所述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开口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还包括:
可流动材料,所述可流动材料包括被配置用于混合在一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可流动材料的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注射器筒的所述第一流体室内;
所述可流动材料的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注射器筒的所述第二流体室内;
所述透气屏障覆盖所述第一注射器筒和所述第二注射器筒的所述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开口,其中,所述透气屏障使得灭菌气体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开口,同时防止所述可流动材料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穿过所述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其中,所述端盖包括与所述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壁接合的毂,用于在所述端盖毂和所述双筒注射器的所述远侧端部壁之间形成气密密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还包括:
所述端盖毂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所述近侧端部是敞开的,用于接纳所述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开口,并且所述远侧端部由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端盖开口的远侧端部壁闭合;
所述端盖包括从所述端盖毂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
所述双筒注射器包括从所述双筒注射器的所述远侧端部壁突出的至少一个固定凸缘,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凸缘被构造成能够接合所述端盖毂的所述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用于将所述端盖可释放地固定到所述双筒注射器的所述远侧端部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还包括:
施用装置末端,所述施用装置末端被构造用于从所述双筒注射器的所述远侧端部挤出所述可流动材料,所述施用装置末端包括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的分配管、固定到所述分配管的所述近侧端部的施用装置末端连接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分配管内的静态混合器;
所述施用装置末端连接器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所述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被构造成能够接合从所述双筒注射器的所述远侧端部壁突出的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凸缘,用于将所述施用装置末端可释放地固定到所述双筒注射器的所述远侧端部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其中,所述透气屏障对于所述灭菌气体是能透过的,并且对于所述可流动材料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是不能透过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其中,所述透气屏障具有闭孔孔隙率,所述闭孔孔隙率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灭菌气体能够在灭菌过程期间进入和离开,并且阻止所述可流动材料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穿过所述透气屏障。
17.一种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包括:
双筒注射器,所述双筒注射器包括第一注射器筒和第二注射器筒;
所述第一注射器筒包括第一流体室和位于所述第一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处的第一流体分配开口;
所述第二注射器筒包括第二流体室和位于所述第二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处的第二流体分配开口;
可流动材料的第一部分,所述可流动材料的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注射器筒的所述第一流体室内;
所述可流动材料的第二部分,所述可流动材料的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注射器筒的所述第二流体室内;
双筒柱塞,所述双筒柱塞与所述双筒注射器组装在一起,所述双筒柱塞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注射器筒的所述第一流体室内的第一柱塞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注射器筒的所述第二流体室内的第二柱塞;
端盖,所述端盖可释放地固定到所述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用于覆盖位于相应的所述第一注射器筒和所述第二注射器筒的所述远侧端部处的所述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开口;
所述端盖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端盖开口;
透气屏障,所述透气屏障设置在所述端盖内并且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端盖开口与位于相应的所述第一注射器筒和所述第二注射器筒的所述远侧端部处的所述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开口之间,其中,所述透气屏障对于灭菌气体是能透过的并且对于所述可流动材料是不能透过的,用于使所述灭菌气体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开口,同时防止所述可流动材料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穿过所述透气屏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还包括:
所述端盖包括中心毂,所述中心毂接合所述双筒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壁,用于在所述端盖毂和所述双筒注射器的所述远侧端部壁之间形成气密密封;
所述端盖的所述中心毂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所述近侧端部是敞开的,用于接纳所述第一流体分配开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开口,并且所述远侧端部由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端盖开口的远侧端部壁闭合;
所述端盖包括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所述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从所述端盖的所述中心毂的外表面向外延伸;
所述双筒注射器包括从所述双筒注射器的所述远侧端部壁突出的至少一个固定凸缘,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凸缘被构造成能够接合所述端盖的所述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用于将所述端盖可释放地固定到所述双筒注射器的所述远侧端部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还包括:
所述第一注射器筒,所述第一注射器筒具有圆柱形外壁,所述圆柱形外壁围绕所述第一流体室并且延伸到所述第一注射器筒的所述远侧端部;
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开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一注射器筒的所述圆柱形外壁中;
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所述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形成在所述第一注射器筒的所述圆柱形外壁的内表面中,并且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开口与所述第一注射器筒的所述远侧端部之间;
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开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二注射器筒的所述圆柱形外壁中;
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所述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形成在所述第二注射器筒的所述圆柱形外壁的内表面中,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注射器筒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开口与所述第二注射器筒的所述远侧端部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还包括:
所述第一柱塞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柱塞的远侧端部处的第一柱塞头,所述第一柱塞头与所述第一单向柱塞止动件接触并且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开口与所述第一注射器筒的所述远侧端部之间;
所述第二柱塞具有位于所述第二柱塞的远侧端部处的第二柱塞头,所述第二柱塞头与所述第二单向柱塞止动件接触并且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开口与所述第二注射器筒的所述远侧端部之间。
CN202280041100.1A 2021-06-11 2022-06-10 具有被透气屏障覆盖的孔以使得灭菌气体能够进入和离开同时防止可流动材料泄漏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 Pending CN1176158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209,434 2021-06-11
US63/231,494 2021-08-10
US63/233,910 2021-08-17
US202163292948P 2021-12-22 2021-12-22
US17/667,950 US20220395643A1 (en) 2021-06-11 2022-02-09 Gas Sterilizable Syringes Having Apertures Covered by Gas Permeable Barriers for Enabling Ingress and Egress of Sterilization Gases While Preventing Leakage of Flowable Materials
US17/667,950 2022-02-09
PCT/IB2022/055406 WO2022259217A1 (en) 2021-06-11 2022-06-10 Gas sterilizable syringes having apertures covered by gas permeable barriers for enabling ingress and egress of sterilization gases while preventing leakage of flowable material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5807A true CN117615807A (zh) 2024-02-27

Family

ID=823230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1100.1A Pending CN117615807A (zh) 2021-06-11 2022-06-10 具有被透气屏障覆盖的孔以使得灭菌气体能够进入和离开同时防止可流动材料泄漏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
CN202280046730.8A Pending CN117616406A (zh) 2021-12-22 2022-11-22 用于管芯到管芯互连的边带接口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6730.8A Pending CN117616406A (zh) 2021-12-22 2022-11-22 用于管芯到管芯互连的边带接口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22198A1 (zh)
CN (2) CN117615807A (zh)
WO (1) WO20231218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84890B2 (en) * 2021-12-20 2023-10-10 Nvidia Corporation Link training through handshake on high-speed interconnect
US20220222198A1 (en) * 2021-12-22 2022-07-14 Narasimha Lanka Sideband interface for die-to-die interconnects
WO2024040483A1 (zh) * 2022-08-24 2024-0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频方法和装置
CN115622666B (zh) * 2022-12-06 2023-03-21 北京超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芯粒间数据链路传输的故障通道替换方法及芯粒
CN117834755B (zh) * 2024-03-04 2024-05-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面向芯粒互连接口的协议层与适配器层间接口电路及芯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70917B2 (ja) * 2012-03-30 2016-08-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受信回路、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WO2017052575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Intel Corporation Extending multichip package link off package
US10008287B2 (en) * 2016-07-22 2018-06-26 Micron Technology, Inc. Shared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memory
US11907035B2 (en) * 2020-05-15 2024-02-20 Intel Corporation Sideband signaling over existing auxiliary pins of an interface
US11971841B2 (en) * 2020-05-21 2024-04-30 Intel Corporation Link layer-PHY interface adapter
US20220222198A1 (en) * 2021-12-22 2022-07-14 Narasimha Lanka Sideband interface for die-to-die interconnec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6406A (zh) 2024-02-27
WO2023121808A1 (en) 2023-06-29
US20220222198A1 (en) 2022-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615807A (zh) 具有被透气屏障覆盖的孔以使得灭菌气体能够进入和离开同时防止可流动材料泄漏的可气体灭菌的注射器
CA2198183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xing bone cement
JP6185495B2 (ja) 骨セメントの貯蔵および混合装置
AU2019203699B2 (en) Bone cement applicator with retractable mixing rod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a bone cement
JP6486305B2 (ja) 骨セメントを貯蔵および混合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820401B2 (ja) 骨セメントを混合する装置
KR20160079052A (ko) 주입기와 함께 이용하기 위한 불로우-몰딩된 주사기
KR20000064372A (ko) 바늘없는주사기약제캡슐및그충진방법
CA3044592C (en) Bone cement applicator with retractable mixing rod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a bone cement
US20230248916A1 (en) Low dose syringe including an air venting system
US8435217B2 (en) Gas sterilizable two-part polymer delivery system
US2010006346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nd Evacuating a Diffusion Dressing
US20220395643A1 (en) Gas Sterilizable Syringes Having Apertures Covered by Gas Permeable Barriers for Enabling Ingress and Egress of Sterilization Gases While Preventing Leakage of Flowable Materials
WO2022259217A1 (en) Gas sterilizable syringes having apertures covered by gas permeable barriers for enabling ingress and egress of sterilization gases while preventing leakage of flowable materials
US9398913B2 (en) Sealant storage, preparation, and delivery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JP5149169B2 (ja) 流体組成物用のアプリケータ
JP2004141601A (ja) 二液薬剤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