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3577A - 分流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分流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3577A
CN117613577A CN202410045054.3A CN202410045054A CN117613577A CN 117613577 A CN117613577 A CN 117613577A CN 202410045054 A CN202410045054 A CN 202410045054A CN 117613577 A CN117613577 A CN 117613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nt
wall portion
plug
conductive termina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450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xun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xun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un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xun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450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135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13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35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11End pieces for multiconduct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cable and for facilitating connections to other conductive members, e.g. for liquid cooled welding cab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流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其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分流导电端子包括插接部、分流部及导体连接部,所述插接部用于与配合端子插接且电连接,所述分流部与所述插接部电连接,所述导体连接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体连接部间隔设置且均与所述分流部电连接,所述导体连接部用于连接线缆。本发明提供的分流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能够实现电流的分流,结构较简单,实现了一物多用,功能较丰富;将分流导电端子应用在需要分流的电路中时,需要分流的电路的零部件较少,连接结构较少,结构较简单。

Description

分流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流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组合件用于电流的传输,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或其他电连接系统中。电连接器组合件通常包括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插接配合,进而实现导通。
现有的插头连接器包括多个插头端子,插座连接器包括多个插座端子,多个插头端子与多个插座端子一一对应,且每个插头端子能与其对应的插座端子插接,也即是,现有技术中的插座端子与插头端子采用一对一形式插合。而在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中,存在将电流分流的需求,也即是,将连接电源输出端的少量的干线分流成多个支线,以便于给更多的设备(如多个车载空调)同时供电。现有技术中,采用分流器进行电流分流,具体地,干线通过分流器与多个支线电连接,每个支线均连接一个插头端子,每个插头端子均连接一个插座端子,插座端子用于连接负载,实现了电流的分流。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分流方式所需的零部件较多,连接结构较多,结构较复杂。
因此,亟需一种分流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能够实现电流的分流,结构较简单,实现了一物多用,功能较丰富。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分流导电端子,包括插接部、分流部及导体连接部,所述插接部用于与配合端子插接且电连接,所述分流部与所述插接部电连接,所述导体连接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体连接部间隔设置且均与所述分流部电连接,所述导体连接部用于连接线缆。
可选地,所述分流导电端子为一件式构造。
可选地,分流部呈板状并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导体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导体连接部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可选地,所述插接部设置有用于供所述配合端子插设的插槽,所述插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分流部电连接,所述插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在第三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形成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插口及所述插槽均用于供所述配合端子插设。
可选地,所述插接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连接臂,所述弹性连接臂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插槽中,并用于与所述配合端子电性接触。
可选地,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第三壁部及第四壁部,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二壁部、所述第三壁部及所述第四壁部依次连接并围设形成所述插槽,所述第一壁部和/或所述第三壁部上设置有弹性连接臂,所述分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二壁部、所述第三壁部及所述第四壁部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三壁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且所述第一壁部及所述第三壁部上均设置有所述限位部。
可选地,所述分流导电端子还包括抵接臂,所述抵接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插接部,所述抵接臂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插接部外。
电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连通的对接腔和连接腔;
分流导电端子,所述分流导电端子为如上所述的分流导电端子,所述分流导电端子的插接部过盈装配在所述对接腔中,所述分流导电端子的分流部及多个所述导体连接部均位于所述连接腔中。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多个分流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多个所述对接腔及多个所述连接腔,多个所述分流导电端子与多个对接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分流导电端子的插接部过盈装配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对接腔中,每个所述分流导电端子的分流部及多个所述导体连接部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对接腔所连通的所述连接腔中,所述连接腔中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有线缆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流导电端子,插接部与分流部电连接,多个导体连接部与分流部电连接,每个导体连接部均能够连接一个线缆,多个导体连接部能够与多个线缆连接,插接部与配合端子电连接,使得一个配合端子传输至分流导电端子的电流能够被分流导电端子分流至多个线缆中,使得分流导电端子不仅用于与配合端子插接配合,还能够用于电流的分流,进而使得分流导电端子结构简单,实现了分流导电端子的多用,具有较丰富的功能,将分流导电端子应用在需要分流的电路中时,需要分流的电路的零部件较少,连接结构较少,结构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流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流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流导电端子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流导电端子与配合端子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本体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中:
1、插接部;11、插槽;12、第一壁部;13、第二壁部;14、第三壁部;15、第四壁部;2、分流部;3、导体连接部;4、限位部;41、导向斜面;5、第一插口;6、弹性连接臂7、抵接臂;10、绝缘本体;101、对接腔;102、连接腔;103、第二插口;20、支撑块;201、线缆孔;100、线缆;200、配合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若未特殊说明,“多个”具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流导电端子,能够实现电流的分流,结构较简单,实现了一物多用,功能较丰富。本实施例中的分流导电端子可以为配合端子或插座端子,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以分流导电端子为插座端子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分流导电端子包括插接部1、分流部2及导体连接部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插接部1、分流部2及导体连接部3依次设置。
插接部1用于与配合端子200插接且电连接,其中,配合端子200是指与分流导电端子插接配合的端子,当分流导电端子为插座端子时,配合端子200为插座端子;当分流导电端子为插头端子时,配合端子200为插座端子。分流部2与插接部1电连接,以能够进行电流的传输。导体连接部3设置有多个,多个导体连接部3间隔设置且均与分流部2电连接,也即是,插接部1、分流部2及导体连接部3依次连接。导体连接部3用于连接线缆100,具体地,导体连接部3与线缆100固定连接且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导体连接部3设置有两个。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流导电端子,插接部1与分流部2电连接,多个导体连接部3与分流部2电连接,每个导体连接部3均能够连接一个线缆100,多个导体连接部3能够与多个线缆100连接,插接部1与配合端子200电连接,使得一个配合端子200传输至分流导电端子的电流能够被分流导电端子分流至多个线缆100中,使得分流导电端子不仅用于与配合端子200插接配合,还能够用于电流的分流,进而使得分流导电端子结构简单,实现了分流导电端子的多用,具有较丰富的功能,将分流导电端子应用在需要分流的电路中时,需要分流的电路的零部件较少,连接结构较少,结构较简单。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分流导电端子为一件式构造,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可靠性和材质一致性,进而使得分流导电端子具有较低的电阻。示例地,分流导电端子经由铜合金料带在连续模冲压工艺下一体成形,也即是,分流导电端子通过一块板冲压制造形成,制造工艺较简单,便于成型。
再可选地,如图1所示,分流部2呈板状并沿第一方向X延伸,示例地,插接部1与分流部2在第一方向X的中部连接,使得分流导电端子的结构能够较对称。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导体连接部3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且每个导体连接部3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以便于与线缆100连接。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插接部1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插接部1和导体连接部3位于分流部2的在第二方向Y上的两侧。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插接部1设置有用于供配合端子200插设的插槽11,插接部1的一端与分流部2电连接,插接部1的另一端设置有在第三方向Z上相对的两个限位部4,两个限位部4形成第一插口5,第一插口5与插槽11连通,配合端子200能够通过第一插口5插设于插槽11中,并与插接部1电连接。限位部4用于在第三方向Z上限制配合端子200相对于插接部1的移动极限,以防止因振动导致的配合端子200在第三方向Z上的位移过大,从而减少触点磨损并维持良好的电气性能。示例地,配合端子200呈扁平状,配合端子200的两个大面在第三方向Z上相对设置,两个限位部4能够与配合端子200的大面接触,以能够更好地限定配合端子200。
示例地,本实施例中的插接部1为方形结构,插接部1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Y,宽度方向为第一方向X,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Z。示例地,本实施例中的插接部1可以通过板状物体弯折形成。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2,每个限位部4还具有导向斜面41,导向斜面41用于在配合端子200插入插槽11的过程中进行导向,使得配合端子200能够顺利地插入插槽11中。
本实施例中,插接部1的另一端还可以设置有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的两个限位结构(未示出),两个限位结构用于在第一方向X上限制配合端子200相对于插接部1的移动极限,以防止因振动导致的配合端子200在第一方向X上的位移过大,从而进一步减少触点磨损并维持良好的电气性能。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可以为插接部1的侧壁,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插接部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连接臂6,弹性连接臂6的一端延伸至插槽11中,并用于与配合端子200电性接触,进而实现了插接部1与配合端子200的电连接。通过弹性连接臂6与配合端子200电性接触,能够提高与配合端子200接触的可靠性。
进一步可选地,如图2所示,插接部1包括第一壁部12、第二壁部13、第三壁部14及第四壁部15。第一壁部12、第二壁部13、第三壁部14及第四壁部15依次连接并围设形成插槽11。本实施例中,第一壁部12与第三壁部14在第三方向Z上相对设置,第二壁部13于第四壁部15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设置。第一壁部12和/或第三壁部14上设置有弹性连接臂6,分流部2与第一壁部12、第二壁部13、第三壁部14及第四壁部15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分流部2与第三壁部14固定连接且电连接。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壁部12及第三壁部14上均设置有限位部4。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3所示,分流导电端子还包括抵接臂7,抵接臂7的一端连接于插接部1,抵接臂7的另一端位于插接部1外,也即是,抵接臂7与插接部1呈夹角设置。抵接部用于与绝缘本体10抵接,以防止分流导电端子在与配合端子200插接过程中,分流导电端子相对于绝缘本体10移动。可选地,抵接臂7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壁部12和第三侧壁上分别具有抵接臂7,以提高固定分流导电端子的可靠性。抵接臂7与插接部1形成的开口朝向可以为朝向第一插口5或背向第一插口5,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具有分流的功能,具有较丰富的功能。
如图5至图7所示,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0和如上所述的分流导电端子。绝缘本体10设置有对接腔101及与对接腔101连通的连接腔102。其中,分流导电端子的插接部1过盈装配在对接腔101中,以降低插接部1相对于绝缘本体10移动的几率。分流导电端子的分流部2及多个导体连接部3均位于连接腔102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包括分流导电端子,插接部1与分流部2电连接,多个导体连接部3与分流部2电连接,每个导体连接部3均能够连接一个线缆100,多个导体连接部3能够与多个线缆100连接,插接部1与配合端子200电连接,使得一个配合端子200传输至分流导电端子的电流能够被分流导电端子分流至多个线缆100中,使得分流导电端子不仅用于与配合端子200插接配合,还能够用于电流的分流,进而使得分流导电端子结构简单,实现了分流导电端子的多用,具有较丰富的功能,将分流导电端子应用在需要分流的电路中时,需要分流的电路的零部件较少,连接结构较少,结构较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本体10还设置有与对接腔101连通的第二插口103,第二插口103与第一插口5相对且连通,并用于供配合端子200插设。
可选地,电连接器包括多个分流导电端子,绝缘本体10包括多个对接腔101及多个连接腔102,多个分流导电端子与多个对接腔101一一对应,每个分流导电端子的插接部1过盈装配在与其对应的对接腔101中,每个分流导电端子的分流部2及多个导体连接部3均位于对应的对接腔101所连通的连接腔102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腔102中设置有支撑块20,支撑块20设有线缆孔201,线缆孔201用于供线缆100穿设,使得支撑块20能够对线缆100进行支撑,防止线缆100拉拽分流导电端子。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分流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部(1)、分流部(2)及导体连接部(3),所述插接部(1)用于与配合端子(200)插接且电连接,所述分流部(2)与所述插接部(1)电连接,所述导体连接部(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体连接部(3)间隔设置且均与所述分流部(2)电连接,所述导体连接部(3)用于连接线缆(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导电端子为一件式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分流部(2)呈板状并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导体连接部(3)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导体连接部(3)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分流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1)设置有用于供所述配合端子(200)插设的插槽(11),所述插接部(1)的一端与所述分流部(2)电连接,所述插接部(1)的另一端设置有在第三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限位部(4),两个所述限位部(4)形成第一插口(5),所述第一插口(5)及所述插槽(11)均用于供所述配合端子(200)插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流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1)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连接臂(6),所述弹性连接臂(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插槽(11)中,并用于与所述配合端子(200)电性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流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1)包括第一壁部(12)、第二壁部(13)、第三壁部(14)及第四壁部(15),所述第一壁部(12)、所述第二壁部(13)、所述第三壁部(14)及所述第四壁部(15)依次连接并围设形成所述插槽(11),所述第一壁部(12)和/或所述第三壁部(14)上设置有弹性连接臂(6),所述分流部(2)与所述第一壁部(12)、所述第二壁部(13)、所述第三壁部(14)及所述第四壁部(15)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流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部(12)与所述第三壁部(14)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且所述第一壁部(12)及所述第三壁部(14)上均设置有所述限位部(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流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导电端子还包括抵接臂(7),所述抵接臂(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插接部(1),所述抵接臂(7)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插接部(1)外。
9.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本体(10),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连通的对接腔(101)和连接腔(102);
分流导电端子,所述分流导电端子为如权利要求1-8项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流导电端子,所述分流导电端子的插接部(1)过盈装配在所述对接腔(101)中,所述分流导电端子的分流部(2)及多个所述导体连接部(3)均位于所述连接腔(10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多个分流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多个所述对接腔(101)及多个所述连接腔(102),多个所述分流导电端子与多个对接腔(10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分流导电端子的插接部(1)过盈装配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对接腔(101)中,每个所述分流导电端子的分流部(2)及多个所述导体连接部(3)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对接腔(101)所连通的所述连接腔(102)中,所述连接腔(102)中设置有支撑块(20),所述支撑块(20)设有线缆孔(201)。
CN202410045054.3A 2024-01-11 2024-01-11 分流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Pending CN1176135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45054.3A CN117613577A (zh) 2024-01-11 2024-01-11 分流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45054.3A CN117613577A (zh) 2024-01-11 2024-01-11 分流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3577A true CN117613577A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50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45054.3A Pending CN117613577A (zh) 2024-01-11 2024-01-11 分流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1357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19031B1 (en) Electrical tap connector
EP060792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power and signal contacts
US965385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CN101345353A (zh) 直插推入线连接器
CN111564721A (zh) 电连接器
CN2699502Y (zh) 电连接器
CN101807767B (zh) 用于附接至电子模块的触点组件
CN112242634A (zh) 用于导电型材的连接器以及导电装置
US5064380A (en) Electrical tap and splice connector
CN117613577A (zh) 分流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CN211150988U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动力系统
CN218300332U (zh) 医疗设备用母头连接器
CN111293458A (zh) 模块式组合插座及模块式电源组件
CN107437674B (zh) 电连接器
CN214068936U (zh) 高密度连接装置
CN216698968U (zh) 一种模块化连接器
CN219739516U (zh) 一种转换连接器
CN217114874U (zh) Smc公座连接器latch结构
CN217983806U (zh) 弹片倒扣式免铆压的双头母座连接器
CN215184630U (zh)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的立式电源连接器
CN217009750U (zh) 一种新型汽车排线连接器
CN215934016U (zh) 受电座及电动车辆
CN218448567U (zh) 带塑料外壳体的电连接器和相应电连接器套件
CN217334533U (zh) 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
CN218415121U (zh) 带金属壳体的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