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05779B - 一种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05779B
CN117605779B CN202410096474.4A CN202410096474A CN117605779B CN 117605779 B CN117605779 B CN 117605779B CN 202410096474 A CN202410096474 A CN 202410096474A CN 117605779 B CN117605779 B CN 1176057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arc
shaped groove
rotor
hydraulic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964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05779A (zh
Inventor
路小江
王少华
洪庚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HONGYI HYDRAUL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ONGYI HYDRAUL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ONGYI HYDRAUL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ONGYI HYDRAUL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964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057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05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5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05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5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6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externally-engaging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1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16D2121/04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piston-type actuator, e.g. for liq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7/00Auxiliary mechanisms
    • F16D2127/02Release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7/00Auxiliary mechanisms
    • F16D2127/06Locking mechanisms, e.g. acting on actuators, on release mechanisms or on for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该变量制动结构包括控制转盘、与柱塞固定连接的柱销以及沿柱塞腔轴向设置在转子上的滑槽;控制转盘与转子同轴设置,能够相对于转子转动以及随转子同步转动;控制转盘上设有控制轨道,控制轨道包括沿圆周方向连通的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沿转子的径向,第一弧形槽的外弧面相对于第二弧形槽的外弧面向外延伸;柱销穿过滑槽伸入控制轨道并能够沿滑槽和控制轨道进行移动;柱销移动至第一弧形槽时,柱销能够沿滑槽移动,使柱塞能够与内曲面保持抵接;柱销移动至第二弧形槽时,柱销不能沿滑槽移动并且柱塞脱离与内曲面的接触。该变量制动结构能够改变液压马达排量,提高液压马达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马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
背景技术
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的一种执行元件,一般是指进行输出旋转运动并将液压泵提供的液压能转变为其输出轴处机械能(转矩和转速)的能量转换装置。液压马达主要应用于注塑机械、船舶、起扬机、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煤矿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船舶机械、石油化工、港口机械等。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对液压马达的要求也在升高,同时液压马达的工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目前的液压马达在工作时,需要在输出轴转速较低时,液压马达能够承受液压系统高压从而输出大扭矩;而在液压系统低压时,由于输出扭矩较小,则需要液压马达能够带动输出轴达到高转速。
目前,液压系统一般为恒功率,并且现有的液压马达的排量固定不变,为了同时达到高压工况时的大扭矩及低压工况时的高转速,会使得液压系统的功率很大,并且造成使用时的能量浪费。另外,为了安全及工作需要,不仅要求液压马达具有动力输出功能,而且还需要在传动系统中设置相应的制动装置。由于需要在传动系统中设置单独的制动装置,所以造成传动系统复杂,并导致相应的可靠性降低;在负载上加装各种制动器,也造成机构复杂、操纵不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该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包括控制转盘、与柱塞固定连接的柱销以及沿柱塞腔轴向设置在转子上的滑槽;所述控制转盘与所述转子同轴设置,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子进行转动以及随所述转子进行同步转动;所述控制转盘上设有沿其圆周方向的控制轨道,所述控制轨道包括沿圆周方向连通的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沿所述转子的直径方向,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外弧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外弧面向外延伸;所述柱销穿过所述滑槽伸入所述控制轨道,所述柱销能够沿所述滑槽和所述控制轨道进行往复移动;所述柱销移动至所述第一弧形槽时,所述柱销能够沿所述滑槽往复移动,使所述柱塞能够与内曲面保持抵接;所述柱销移动至所述第二弧形槽时,所述柱销不能够沿所述滑槽往复移动并且所述柱塞脱离与内曲面的接触。
优选的,所述控制转盘上设有沿其圆周方向的控制腔,所述转子设有沿其径向伸出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控制腔并且将所述控制腔划分相互隔绝的油腔和弹簧腔;所述油腔与控制油连通,所述弹簧腔设有控制弹簧。
优选的,该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设有控制梭阀;所述控制梭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控制油和回油箱连通,所述控制梭阀的出口与所述油腔连通。
优选的,流至所述控制梭阀的控制油同时作为压力油流至所述柱塞腔。
优选的,该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设有制动齿;所述制动齿设置在外壳上并且与所述转子同轴设置,所述柱销能够沿所述滑槽移动至所述制动齿中。
优选的,所述控制轨道包括第三弧形槽;所述第三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槽连通,沿所述转子的直径方向,所述第三弧形槽的内弧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内弧面向内延伸;所述柱销位于所述第三弧形槽时,所述柱销位于所述制动齿中。
优选的,所述第三弧形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槽的下游方向,所述控制转盘在所述控制弹簧的推动下,使所述柱销保持由第二弧形槽往第三弧形槽方向移动的趋势。
优选的,所述控制转盘上设有多个不同的所述控制轨道,多个不同的所述控制轨道中所述第一弧形槽沿圆周方向的尺寸不同。
优选的,多个不同的所述控制轨道沿所述控制转盘的圆周方向交替均布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外弧面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外弧面设有过渡斜面。
采用本发明高压高速液压马达变量制动结构可以使液压马达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具有控制轨道的控制转盘,在转子上设置滑槽,在柱塞上设置柱销并穿过滑槽后伸入控制轨道中,利用控制转盘相对于转子的转动,控制柱销沿滑槽的移动,就可以控制对应柱塞是否进行工作,当柱销能够沿滑槽进行移动使柱塞能够与内曲面形成抵接时,就可以使该柱塞在压力油的驱动下相对于柱塞腔进行往复移动而进行工作,当柱销不能沿滑槽移动柱塞不能够与内曲面形成接触时,就可以使该柱塞处于非工作状态,由此改变工作柱塞的数量,实现改变排量的功能。并且当改变该液压马达排量时,可以使不工作的柱塞不再与内曲线接触,从而减小摩擦,提高液压马达的寿命。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控制转盘和转子之间设置控制板和控制腔,并且通过控制梭阀将作为压力油的控制油引入到控制腔的油腔内,使得油腔中的控制油能够带动控制转盘克服控制弹簧转动,进而带动控制转盘相对转子旋转,使得随着压力油的压力升高,柱塞工作的个数增加,实现在高压工况时,液压马达的排量增大,从而使得液压马达的转速降低,达到大扭矩输出;反之,当压力油的压力降低时,柱塞工作的个数减少,实现在低压工况时,液压马达的排量减小,从而使得液压马达可以输出高转速,这样通过根据液压系统中流至液压马达的压力油的压力变化,自动实现对液压马达排量的改变,以满足高压高速的功率输出,降低液压系统的设计功率,节省能源。
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制动齿,利用控制转盘上的控制轨道带动柱销和制动齿配合,使得该液压马达停止工作时,油腔中控制油的压力降低而在控制弹簧的驱动下通过控制转盘的转动而使柱销进入制动齿之间,使得转子不能转动而实现制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制动结构简单、集成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沿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沿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有高压高速液压马达变量制动结构的高压高速液压马达,该高压高速液压马达变量制动结构,包括控制转盘12、与柱塞4固定连接的柱销5以及沿柱塞腔9的轴向设置在转子3上的滑槽10。其中,控制转盘12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并且与转子3同轴设置,能够相对于转子3进行转动以及随转子3进行同步转动。同时,在控制转盘12上设有沿其圆周方向的第一控制轨道13,第一控制轨道13包括沿圆周方向连通的第一弧形槽14和第二弧形槽15,沿转子3的直径方向,第一弧形槽14的外弧面相对于第二弧形槽15的外弧面向外延伸。柱销5穿过滑槽10伸入第一控制轨道13,柱销5能够沿滑槽10和第一控制轨道13进行往复移动。
通过驱动控制转盘12与转子3之间的相对转动,当柱销5移动至第一弧形槽14时,柱销5能够沿滑槽10往复移动,使柱塞4能够与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内曲面6保持抵接,从而使该柱塞4处于工作状态。当柱销5移动至第二弧形槽15时,柱销5不能够沿滑槽10往复移动并且柱塞4脱离与内曲面6的接触,从而使该柱塞4处于非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设有高压高速液压马达变量制动结构的高压高速液压马达中,通过设有高压高速液压马达变量制动结构,在控制转盘上设置控制轨道,在转子上设置滑槽以及在柱塞上设置柱销,使柱销穿过滑槽后伸入控制轨道中,从而利用控制转盘相对于转子的转动,控制柱销沿滑槽的移动,就可以控制对应柱塞是否进行工作,当柱销能够沿滑槽进行移动使柱塞能够与内曲面形成抵接时,就可以使该柱塞在压力油的驱动下相对于柱塞腔进行往复移动而进行工作,当柱销不能沿滑槽移动而柱塞不能够与内曲面形成接触时,就可以使该柱塞处于非工作状态,由此改变工作柱塞的数量,实现改变排量的功能。并且当改变该液压马达排量时,可以使不工作的柱塞不再与内曲线接触,从而减小摩擦,提高液压马达的寿命。
结合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高压高速液压马达中,外壳1的内部还设有一个配流轴2,配流轴2上设有多个第一配流窗口7和多个第二配流窗口8,第一配流窗口7和第二配流窗口8沿配流轴2的圆周方向交替设置,而第一配流窗口7和第二配流窗口8分别与压力油或回油箱连通。转子3位于外壳1和配流轴2之间并能够进行往复转动,多个柱塞腔9沿转子3的圆周方向设置在转子3上,并且柱塞腔9能够随转子3的转动与第一配流窗口7和第二配流窗口8形成交替连通。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内曲面6由七个凸起段和七个内凹段交替连接组成,在转子3上具体设置了十二个柱塞腔9,由此对应设置了十二个柱塞4,并且在每一个柱塞4的端部设有一个钢球11,由钢球11与内曲面6形成直接接触,而配流轴2上具体设置了七个第一配流窗口7和七个第二配流窗口8,当柱销5能够沿滑槽10移动而使对应柱塞4能够在柱塞腔9中进行往复移动并且与内曲面6形成抵接时,在第一配流窗口7与压力油(或回油箱)连通,第二配流窗口8与回油箱(或压力油)连通的情况下,就可以驱动对应柱塞4在柱塞腔9中进行伸缩运动,从而在内曲面6的配合下驱动转子3形成转动,实现动力输出。
结合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高压高速液压马达中,外壳1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具体包括壳体16、端盖17、前盖板18和后盖板19组成。其中,内曲面6设置在壳体16的内部,前盖板18和后盖板19分别位于壳体16的两端,而端盖17则设置在后盖板19的外侧,控制转盘12位于转子3中靠近后盖板19的一侧。同时,在端盖17上设有第一油口20和第二油口21,用于与压力油和回油箱连通,而第一油口20通过第一环形槽22与所有第一配流窗口7连通,第二油口21通过第二环形槽23与所有第二配流窗口8连通,从而将压力油引入第一配流窗口7或第二配流窗口8,并且将第二配流窗口8或第一配流窗口7与回油箱连通。
结合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高压高速液压马达中,控制转盘12上设有沿其圆周方向的控制腔,转子3设有沿其径向伸出的控制板24,控制板24滑动设置在控制腔并且将控制腔划分沿圆周方向相互隔绝的油腔25和弹簧腔26。其中,油腔25与控制油连通,弹簧腔26设有控制弹簧27。其中,控制弹簧27可以采用扭簧形式,并且设置在转子3和控制转盘12之间。
此时,通过调整控制油的压力,就可以利用控制油对油腔端部形成的作用力与控制弹簧对控制板弹簧腔端部形成的作用力,使控制转盘与转子形成相对转动,从而驱动柱销在第一控制轨道中进行相对移动,改变柱销与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的位置关系,进而改变进入工作状态的柱塞数量,改变该液压马达的排量。同时,当控制油对油腔端部形成的作用力与控制弹簧对控制弹簧端部形成的作用力达到平衡时,控制转盘与转子就形成相对静止关系,之后控制转盘就可以随转子进行同步转动。
结合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高压高速液压马达中,还设有一个控制梭阀28。其中,控制梭阀28设置在端盖17上,并且控制梭阀28的两个进口分别通过第一油口20和第二油口21与压力油和回油箱形成连通关系,控制梭阀28的出口则与油腔25连通,从而将压力油作为控制油引入油腔25中。具体的,控制梭阀28的出口通过端盖17上设置的第三环形槽33和转子3上设置的控制流道34与油腔25连通。
此时,通过将驱动该液压马达进行动力输出的压力油同时作为控制油控制转子与控制转盘进行相对转动,就可以根据压力油的压力变化调整对应排量,当随着工作压力的升高,可以使柱塞工作的个数增加,从而实现在高压工况时,液压马达的排量增大,使得液压马达的转速降低,达到大扭矩输出,反之,当工作压力降低时,可以使柱塞工作的个数减少,实现在低压工况时,液压马达的排量减小,进而使得液压马达可以输出高转速,自动实现该液压马达的排量改变,满足高压高速的功率输出,降低液压系统的设计功率,节省能源。
结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高压高速液压马达中,第一弧形槽14的外弧面与第二弧形槽15的外弧面之间设有过渡斜面29。此时,借助过渡斜面可以在控制转盘相对于转子进行相对转动的过程中,使柱销由第一弧形槽顺利过渡至第二弧形槽中,保证控制切换的流畅稳定性。
结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高压高速液压马达中,控制转盘12上还有第二控制轨道30,第二控制轨道30的第一弧形槽14与第一控制轨道13的第一弧形槽14之间沿圆周方向的尺寸不同,具体的,第一控制轨道13中第一弧形槽14沿圆周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二控制轨道30中第一弧形槽14沿圆周方向的尺寸。
此时,当控制转盘相对于转子转过不同角度时,就可以使第一控制轨道中柱销和第二控制轨道中柱销移动至不同工作状态,例如,当控制转盘相对于转子转过角度介于第一控制轨道中第一弧形槽对应圆周方向角度和第二控制轨道中第一弧形槽对应圆周方向角度之间时,第一控制轨道中的柱销就会已经进入第二弧形槽而使柱塞处于不能相对于柱塞腔移动且与内曲面不接触的位置,而第二控制轨道中的柱销则继续位于第一弧形槽中而使柱塞能够相对于柱塞腔进行往复移动且与内曲面保持抵接关系,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工作柱塞数量改变的更多情况,进一步提高该液压改变排量的功能效果。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轨道13和第二控制轨道30沿控制转盘12的圆周方向交替均布设置。此时,在驱动控制转盘与转子进行相对转动而调整工作柱塞数量时,可以使处于工作状态的柱塞沿转子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从而可以使相邻工作状态的柱塞之间的工作腔尺寸相同,以及使多个工作状态的柱塞与内曲面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力对称分布,进而使转子形成稳定转动,保证该液压马达能够平稳输出扭矩。
进一步,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高压高速液压马达中,针对十二个柱塞4的设计,在控制转盘12上设置了四个第一控制轨道13和四个第二控制轨道30,并且沿圆周方向交替设置,由此形成四个柱塞4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八个柱塞4作为调整柱塞进行排量改变,而且八个柱塞4又形成两级排量改变,由此实现对该液压马达的三种排量工作模式。
结合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高压高速液压马达中,还设有制动齿31。其中,制动齿31设置在外壳1中后盖板19上并且与转子3同轴设置,柱销5则能够在滑槽10中沿转子3的径向移动至制动齿31中。
此时,由于制动齿设置在外壳上,当柱销沿滑槽移动至制动齿中,即伸入制动齿的相邻齿间时,就会使转子与外壳形成相对静止状态,从而形成对转子的制动效果。
结合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高压高速液压马达中,在第一控制轨道13和第二控制轨道30上均设有第三弧形槽32。其中,第三弧形槽32与第二弧形槽15连通,并且沿转子3的直径方向,第三弧形槽32相对于第二弧形槽15靠内设置,如图3所示,并且柱销5移动至第三弧形槽32时,柱销5正好位于制动齿31中。此时,通过控制转盘与转子的相对转动,就可以使柱销移动至第三弧形槽中,从而实现该液压马达的制动。
另外,结合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沿控制转盘12的圆周方向,第三弧形槽32相对第二弧形槽15的设置位置,即图3所示顺时针方向下游位置进行设置,控制转盘12在控制弹簧27的推动下,使柱销5保持由第二弧形槽15往第三弧形槽32方向移动的趋势。这样,当该液压马达停止工作,压力油的压力降低,即控制腔中控制油压力降低时,就可以由控制弹簧27推动控制转盘12相对于控制板24移动而使柱销5移动并保持在第三弧形槽32中,即将转子保持在制动状态而不受控制油压力变化影响。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设有高压高速液压马达变量制动结构的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第一油口20与压力油的管路进行连通,将第二油口21与回油箱的管路进行连通,在该高压高速液压马达处于停止工作时,控制转盘12在控制弹簧27的推动作用下处于沿图5所示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终端位置,使柱销5位于第三弧形槽32处而伸入制动齿31中,使转子3相对于外壳1处于静止,将转子3保持在制动状态。
当第一油口20的压力油处于低压力等级时,压力油通过控制梭阀28流至油腔25中并推动控制转盘12克服控制弹簧27的作用力而向图5所示逆时针方向移动,使控制转盘12与转子3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直至压力油和控制弹簧27对控制转盘12的作用力平衡而停止相对转动,此时通过滑槽10正好使柱销5由第三弧形槽32移动至第二弧形槽15处,使柱销5脱离制动齿31而解除对转子3的锁定,但与柱销5连接的柱塞4则被第二弧形槽15限制相对于柱塞腔9的移动并且不与内曲面6接触,此时同时,压力油通过第一环形槽22流至第一配流窗口7中,而第二配流窗口8则通过第二环形槽23和第二油口21回流至回油箱,压力油开始驱动未设置柱销5的四个柱塞4在对应柱塞腔9中移动,进而在对应钢球11和内曲面6之间的配合作用下,使转子3开始进行转动,使该液压马达进行小排量、低压力工作,同时配合恒功率系统,就可以使转子3进行最高速转动,处于高速工作状态。
当第一油口20处压力油的压力升高至中等压力等级时,流至油腔25的压力油开始推动控制转盘12克服控制弹簧27的作用力而继续向图5所示逆时针方向移动,使控制转盘12与转子3之间再次形成相对转动,直至压力油和控制弹簧27对控制转盘12的作用力再次平衡而停止相对转动,此时通过滑槽10正好使对应第二控制轨道30的柱销5由第二弧形槽15移动至第一弧形槽14处,而对应第一控制轨道13的柱销5继续处于第二弧形槽15中,由此对应第二控制轨道30中柱销5的四个柱塞4能够在对应柱塞腔9中进行往复移动且与内曲面6保持抵接,而对应第一控制轨道13中柱销5的四个柱塞4依然无法在对应柱塞腔9中移动并且不与内曲面6接触,从而由八个柱塞4处于工作状态,在压力油的驱动下,就可以使这八个柱塞4在对应柱塞腔9中移动,进而在对应钢球11和内曲面6之间的配合作用下,使转子3进行转动,使该液压马达进行中排量、中压力工作,同时配合恒功率系统,就可以使转子3进行中速转动,处于中速工作状态。
当第一油口20处压力油的压力继续升高至高等压力等级时,流至油腔25的压力油开始推动控制转盘12克服控制弹簧27的作用力而继续向图5所示逆时针方向移动,使控制转盘12与转子3之间再次形成相对转动,通过滑槽10使第一控制轨道13和第二控制轨道30对应的柱销5全部处于第一弧形槽14处,由此使所有的十二个柱塞4均能够在对应柱塞腔9中进行往复移动且与内曲面6保持抵接,从而此时由十二个柱塞4处于工作状态,在压力油的驱动下,就可以使所有柱塞4在对应柱塞腔9中移动,进而在对应钢球11和内曲面6之间的配合作用下,使转子3进行转动,使该液压马达进行大排量、高压力工作,同时配合恒功率系统,就可以使转子3进行低速转动,处于低速工作状态。
当第一油口20与回油箱的管路连通,第二油口21与压力油的管路连通时,通过控制梭阀28依然可以将压力油作为控制油引流至油腔25中,从而与上述工作过程类似,只是转子3的转动方向发生改变。
当该液压马达停止工作时,压力油的压力降低,转子3停止转动,油腔25中油液压力对控制转盘12的作用力减小,控制转盘12在控制弹簧27的恢复力作用下进行反向转动,使控制转盘12与转子3之间进行相对转动,通过滑槽10带动柱销5反向移动至第三弧形槽32而再次伸入制动齿31中,从而对转子3形成限位,实现制动。

Claims (9)

1.一种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转盘、与柱塞固定连接的柱销以及沿柱塞腔轴向设置在转子上的滑槽;所述控制转盘与所述转子同轴设置,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子进行转动以及随所述转子进行同步转动;所述控制转盘上设有沿其圆周方向的控制轨道,所述控制轨道包括沿圆周方向连通的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沿所述转子的直径方向,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外弧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外弧面向外延伸;所述柱销穿过所述滑槽伸入所述控制轨道,所述柱销能够沿所述滑槽和所述控制轨道进行往复移动;所述柱销移动至所述第一弧形槽时,所述柱销能够沿所述滑槽往复移动,使所述柱塞能够与内曲面保持抵接;所述柱销移动至所述第二弧形槽时,所述柱销不能够沿所述滑槽往复移动并且所述柱塞脱离与内曲面的接触;
所述控制转盘上设有沿其圆周方向的控制腔,所述转子设有沿其径向伸出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相对滑动设置在所述控制腔并且将所述控制腔划分相互隔绝的油腔和弹簧腔;所述油腔与控制油连通,所述弹簧腔设有控制弹簧,所述控制弹簧采用扭簧,并且设置在转子和控制转盘之间;
通过调整控制油的压力,就可以利用控制油对油腔端部形成的作用力与控制弹簧对控制板弹簧腔端部形成的作用力,使控制转盘与转子形成相对转动,从而驱动柱销在控制轨道中进行相对移动,改变柱销与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的位置关系,进而改变进入工作状态的柱塞数量,改变该液压马达的排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设有控制梭阀;所述控制梭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控制油和回油箱连通,所述控制梭阀的出口与所述油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流至所述控制梭阀的控制油同时作为压力油流至所述柱塞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设有制动齿;所述制动齿设置在外壳上并且与所述转子同轴设置,所述柱销能够沿所述滑槽移动至所述制动齿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轨道包括第三弧形槽;所述第三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槽连通,沿所述转子的直径方向,所述第三弧形槽的内弧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内弧面向内延伸;所述柱销位于所述第三弧形槽时,所述柱销位于所述制动齿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形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槽的下游方向,所述控制转盘在所述控制弹簧的推动下,使所述柱销保持由第二弧形槽往第三弧形槽方向移动的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转盘上设有多个不同的所述控制轨道,多个不同的所述控制轨道中所述第一弧形槽沿圆周方向的尺寸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不同的所述控制轨道沿所述控制转盘的圆周方向交替均布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外弧面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外弧面之间设有过渡斜面。
CN202410096474.4A 2024-01-24 2024-01-24 一种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 Active CN1176057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6474.4A CN117605779B (zh) 2024-01-24 2024-01-24 一种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6474.4A CN117605779B (zh) 2024-01-24 2024-01-24 一种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5779A CN117605779A (zh) 2024-02-27
CN117605779B true CN117605779B (zh) 2024-04-16

Family

ID=89960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6474.4A Active CN117605779B (zh) 2024-01-24 2024-01-24 一种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0577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37714A (en) * 1972-05-01 1973-11-21 Greene C K Combined hydraulic and mechanical drive for multiaxle vehicles
CN87106666A (zh) * 1986-12-23 1988-07-06 阿兰德公司 电气控制盘形制动器
CN1097044A (zh) * 1993-04-13 1995-01-04 沙尼-桑兹特朗特有限公司 流体压力装置
CN1175299A (zh) * 1994-12-27 1998-03-04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用于液力马达的制动装置
KR20000048650A (ko) * 1996-10-03 2000-07-25 와다 아끼히로 셀프-서보 기구를 구비한 모터구동식 디스크 브레이크를 포함하는 제동 시스템
CN202326004U (zh) * 2011-12-13 2012-07-11 宁波德辰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壳转式内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
CN207496450U (zh) * 2017-11-28 2018-06-15 宁波恒通诺达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桥的低速大扭矩壳转液压马达及重型运输车辆
CN109849949A (zh) * 2019-03-29 2019-06-0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行驶液压控制系统、车辆及其行驶控制方法
CN115899207A (zh) * 2023-02-28 2023-04-04 太原矿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牵引齿驱装置及其变速限速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44566B2 (en) * 2016-07-08 2020-05-05 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 Motor with a motor brake
US10781816B2 (en) * 2017-04-13 2020-09-22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Hydraulic motor brake
CN111980913A (zh) * 2019-05-23 2020-11-24 镇江大力液压马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制动马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37714A (en) * 1972-05-01 1973-11-21 Greene C K Combined hydraulic and mechanical drive for multiaxle vehicles
CN87106666A (zh) * 1986-12-23 1988-07-06 阿兰德公司 电气控制盘形制动器
CN1097044A (zh) * 1993-04-13 1995-01-04 沙尼-桑兹特朗特有限公司 流体压力装置
CN1175299A (zh) * 1994-12-27 1998-03-04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用于液力马达的制动装置
KR20000048650A (ko) * 1996-10-03 2000-07-25 와다 아끼히로 셀프-서보 기구를 구비한 모터구동식 디스크 브레이크를 포함하는 제동 시스템
CN202326004U (zh) * 2011-12-13 2012-07-11 宁波德辰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壳转式内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
CN207496450U (zh) * 2017-11-28 2018-06-15 宁波恒通诺达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桥的低速大扭矩壳转液压马达及重型运输车辆
CN109849949A (zh) * 2019-03-29 2019-06-0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行驶液压控制系统、车辆及其行驶控制方法
CN115899207A (zh) * 2023-02-28 2023-04-04 太原矿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牵引齿驱装置及其变速限速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5779A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01561B2 (ja) 液圧式多行程型のアキシャルピストン機械
US2387761A (en) Fluid pressure device
CA1060264A (en) Piston and slipper arrangement for hydraulic pump or motor
JP2014134288A (ja) 油圧駆動システムを備えた車両
US4807519A (en) Piston machine with changeable displacement
CN110397565B (zh) 一种变量柱塞泵
CN117605779B (zh) 一种高压高速液压马达的变量制动结构
CN113266610A (zh) 采用液控单向阀配流的径向柱塞液压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5898748A (zh) 用单组油路控制双阀配流的径向柱塞液压装置、工作方法
CN103114993A (zh) 一种阶梯叶片式液压机械
CN112177875B (zh) 一种斜盘驱动配流一体化变量柱塞泵
US6347572B1 (en) Hydraulic motor having radial pistons and a single declutching selector
US3858487A (en) Radial piston type hydraulic pump or motor
CN116378892A (zh) 双阀配流的四象限径向柱塞液压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01496200U (zh) 一种液压动力装置
CN112240323B (zh) 一种液压摆线马达
CN2911271Y (zh) 一种凸轮控制连续换向阀
CN103114994B (zh) 一种叶片式液压机械
US4776258A (en) Radial piston machine with pistons and piston shoes between faces
CN1912387A (zh) 内曲线径向柱塞式液压泵/马达
US4348946A (en) Radial piston machine with free--floating piston and piston--shoe assemblies
CN112177843B (zh) 一种内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
CN111336103A (zh) 机械隔板双凸轮容积泵
CN2331780Y (zh) 中心盘液压马达
CN211343205U (zh) 一种新型两点式变量马达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