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97658A - 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97658A
CN117597658A CN202280046967.6A CN202280046967A CN117597658A CN 117597658 A CN117597658 A CN 117597658A CN 202280046967 A CN202280046967 A CN 202280046967A CN 117597658 A CN117597658 A CN 117597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sensor
sensor value
target
valu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69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江龙
南良武彦
田中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597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976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immediately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bell-push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45Proximity switches
    • H03K17/955Proximity switches using a capacitive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步骤(S12),周期性地重复获取从静电电容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值;判定步骤(S13),判定获取到的传感器值是否超过阈值(Th1);第1计算步骤(S14),计算对象传感器值(CX)与该对象传感器值的前一个传感器值(CX+1)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的第1差分值(Δ1X);第2计算步骤(S15),计算对象传感器值(CX)的第1差分值(Δ1X)与该对象传感器值(CX)的前一个传感器值(CX+1)的第1差分值(Δ1X+1)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的第2差分值(Δ2X);比较步骤(S16),对计算出的第2差分值(Δ2X)和阈值(Th2)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来选择一个传感器值(CRet);和输出步骤,输出所选择的传感器值(CRet)。

Description

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基于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按压力来输出影像信号的输入装置。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输入装置中,在检测出的按压力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对显示的信息进行切换。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977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输入装置中,只能基于按压力是否超过阈值这样的2个值来进行控制。因此,使用方式被限定,有通用性低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公开提供通用性高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方式涉及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步骤,周期性地重复获取从静电电容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值,将获取到的传感器值作为时间序列的传感器数据而存储在存储器;判定步骤,判定获取到的传感器值是否超过第1阈值;第1计算步骤,将被判定为超过所述第1阈值的传感器值、以及从该传感器值起依次为过去的多个传感器值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计算对象传感器值与该对象传感器值的前一个传感器值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的第1差分值;第2计算步骤,将被判定为超过所述第1阈值的传感器值、以及从该传感器值起依次为过去的多个传感器值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计算对象传感器值的第1差分值与该对象传感器值的前一个传感器值的第1差分值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的第2差分值;比较步骤,对计算出的第2差分值和第2阈值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从所述传感器数据中选择一个传感器值;和输出步骤,输出所选择的传感器值。
本公开的一方式涉及的检测装置具备:获取部,周期性地重复获取从静电电容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值,将获取到的传感器值作为时间序列的传感器数据而存储在存储器;判定部,判定获取到的传感器值是否超过第1阈值;第1计算部,将被判定为超过所述第1阈值的传感器值、以及从该传感器值起依次为过去的多个传感器值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计算对象传感器值与该对象传感器值的前一个传感器值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的第1差分值;第2计算部,将被判定为超过所述第1阈值的传感器值、以及从该传感器值起依次为过去的多个传感器值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计算对象传感器值的第1差分值与该对象传感器值的前一个传感器值的第1差分值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的第2差分值;比较部,对计算出的第2差分值和第2阈值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从所述传感器数据中选择一个传感器值;和输出部,输出所选择的传感器值。
本公开的一方式涉及的检测系统具备上述一方式涉及的检测装置和所述静电电容传感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通用性高的检测方法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检测系统的结构以及静电电容开关的概略剖面的图。
图2是按入时的静电电容开关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点击时的静电电容开关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无负荷或按入时的静电电容开关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点击时的静电电容开关的等效电路图。
图6是示出由用户按入的力与静电电容开关输出的传感器值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检测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静电电容开关的使用时的传感器值的时间变化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计算第1差分值以及第2差分值的处理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对输出的传感器值进行选择的处理的图。
图12是示出重复进行了来自第1目标值的按压力的点击的情况下的传感器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和输出的传感器值的图。
图13是示出重复进行了来自第2目标值的按压力的点击的情况下的传感器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和输出的传感器值的图。
图14是示出重复进行了来自第3目标值的按压力的点击的情况下的传感器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和输出的传感器值的图。
图15是示出重复进行了来自第4目标值的按压力的点击的情况下的传感器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和输出的传感器值的图。
图16是示出以图13所示的情况的2倍的速度重复进行了来自第2目标值的按压力的点击的情况下的传感器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和输出的传感器值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概要)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实施方式具体地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总括性的或具体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个例子,其主旨并不在于限定本公开。此外,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之中未记载于独立技术方案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进行说明。
此外,各图是示意图,未必严谨地进行了图示。因此,例如在各图中,比例尺等未必一致。此外,在各图中,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了相同的符号,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
[1.概要]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系统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检测系统2的结构以及静电电容开关1的概略剖面的图。
图1所示的检测系统2是检测用户对静电电容开关1的操作输入的系统。检测系统2具备静电电容开关1和检测装置100。
静电电容开关1是静电电容传感器的一个例子,包括电容值根据用户操作而变化的静电电容。从静电电容开关1输出的传感器值对应于静电电容开关1的电容值。静电电容开关1是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的输入装置,例如具有触觉开关和触摸传感器这两方的功能。对于静电电容开关1的具体的结构,之后进行说明。
检测装置100基于从静电电容开关1输出的传感器值来检测用户对静电电容开关1的操作输入。例如,用户能够针对静电电容开关1进行按入操作以及点击操作。检测装置100根据传感器值来进行基于按入操作的按入量的计算、以及点击操作的有无的判定等。
检测装置100例如是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包括保存有程序的非易失性性存储器、作为用于执行程序的暂时性的存储区域的易失性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执行程序的处理器等。检测装置100执行的功能中的至少一部分既可以由软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实现。
作为一个例子,检测系统2用于由用户对摄像机的操作。例如,针对静电电容开关1的按入量和摄像机的焦点调整功能建立了对应。此外,针对静电电容开关1的点击操作和摄像机的快门功能(即,拍摄操作)建立了对应。由此,用户能够进行一边调整按入量一边使焦点与被摄体对准来进行拍摄这样的操作。
另外,检测系统2的应用例不限定于摄像机。例如,检测系统2能够在游戏机的控制器、触摸屏显示器、各种显示装置以及各种操作终端等多方面中应用。
[2.静电电容开关]
接下来,对静电电容开关1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静电电容开关1具备安装台10、覆盖膜20、推按板30、可动接点40、可动电极51以及52、导电橡胶61以及62、绝缘片71以及72、固定电极81以及82、和导通接点91以及92。
安装台10是静电电容开关1的主体壳体,构成为中央凹陷的托盘状。覆盖膜20固定在安装台10,使得覆盖中央的凹部。在覆盖膜20的中央的下表面配置有推按板30。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下”以及“上”是指根据覆盖膜20与安装台10的位置关系决定的方向,将相对于覆盖膜20而安装台10所位于的方向设为“下(下方)”,将其相反方向设为“上(上方)”。即,根据静电电容开关1的实际使用时的姿势,有时“下(下方)”也会不成为铅垂下方。
推按板30的下表面与可动接点40接触。推按板30能够与来自用户的按压力相应地将可动接点40向下方按入。可动接点40也被称为金属穹顶,具有向上方突出的形状。在可动接点40的两端连接有可动电极51以及52。
可动电极51与固定电极81将导电橡胶61以及绝缘片71夹在其间地对置。可动电极51和固定电极81构成了第1电容Ca(参照图4)。可动电极52与固定电极82将导电橡胶62以及绝缘片72夹在其间地对置。可动电极52和固定电极82构成了第2电容Cb(参照图4)。
固定电极81以及82和导通接点91以及92被固定于安装台10。如图1所示,固定电极81与检测装置100连接。另外,检测装置100既可以配置在安装台10的内部,也可以安装在安装台10的外侧面。固定电极82以及导通接点92均与接地连接(即,接地)。导通接点91被开路。
另外,静电电容开关1的结构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例子。例如,静电电容开关1也可以不具备覆盖膜20,也可以不具备导通接点91。
用户能够通过触碰覆盖膜20的上表面而将推按板30按入来操作静电电容开关1。以下,对于被用户操作了的情况下的静电电容开关1的机械的状态转移,使用图2以及图3来说明。
图2是按入时的静电电容开关1的概略剖视图。图3是点击时的静电电容开关1的概略剖视图。另外,图1表示未受到来自用户的按压的状态的静电电容开关1,即无负荷的状态的静电电容开关1。
如图2所示,通过从上方施加按入的按压力,从而覆盖膜20变形,推按板30向下方移动。通过推按板30向下方的移动,从而可动接点40和可动电极51以及52也向下方移动。导电橡胶61以及62具有可挠性,因而导电橡胶61以及62由于可动电极51以及52向下方移动的力而变形。由此,可动电极51以及52各自与固定电极81以及82的距离变化。在导电橡胶61以及62各自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突起,该突起容易大幅变形,因而能够增加距离的变化。
进一步地,若较强地按入,则如图3所示,可动接点40翻转。翻转后的可动接点40与导通接点91以及92接触。按入到可动接点40和导通接点91以及92接触为止的情况是点击操作。
在按入操作和点击操作中,静电电容开关1输出的传感器值大不相同。以下,与静电电容开关1的等效电路一起对输出的传感器值进行说明。
图4是按入时的静电电容开关1的等效电路图。如图4所示,静电电容开关1包括:包括可动电极51和固定电极81的第1电容Ca以及包括可动电极52和固定电极82的第2电容Cb。第1电容Ca以及第2电容Cb均是电容值根据电极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可变电容。可动电极51以及52经由可动接点40被电连接。因此,在固定电极81与固定电极82之间形成了第1电容Ca与第2电容Cb的串联连接。
向检测装置100输出的传感器值C相当于固定电极81和接地之间的电容值,即相当于第1电容Ca和第2电容Cb的串联连接的电容值。因此传感器值C由CA×CB/(CA+CB)表示。另外,电容值CA是第1电容Ca的电容值。电容值CB是第2电容Cb的电容值。
图5是点击时的静电电容开关1的等效电路图。点击时,可动接点40与导通接点92接触,因而可动接点40与接地连接。因此,第2电容Cb的两端与接地连接,因而固定电极81与接地之间的电容值仅成为第1电容Ca的电容值CA。因此,在点击的前后,传感器值C从CA×CB/(CA+CB)大幅地变化成CA
图6是示出由用户按入的力与静电电容开关1输出的传感器值的关系的曲线图。如图6所示,随着按入的力变强,在第1电容Ca以及第2电容Cb的每一者中,由于导电橡胶61以及62均变形从而电极间距离变小,因而传感器值(=电容值)增加。通过增大按入的力,从而在导电橡胶61以及62充分地完全变形之后,传感器值保持为大致一定。通过增大按入的力,从而可动接点40翻转而与导通接点92接触,由此电容值从CA×CB/(CA+CB)大幅地变化成CA。因此,能够通过在CA×CB/(CA+CB)与CA之间设定阈值来容易地检测点击操作。
另外,导通接点91在点击时与导通接点92导通,与接地连接。因此,也可以通过检测导通接点91的电位来进行有无点击的判定。
[检测装置]
接下来,对于检测装置100的结构,使用图7来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检测装置10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如图7所示,检测装置100具备获取部110、判定部120、第1计算部130、第2计算部140、比较部150、输出部160和存储部170。
获取部110周期性地重复获取从静电电容开关1输出的传感器值CX。获取部110将获取到的传感器值CX作为时间序列的传感器数据171存储在存储部170。另外,X是表示传感器值C的获取顺序的下标。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值C1表示最新的传感器值。X的值越大,则成为越过去的传感器值。
判定部120判定由获取部110获取到的传感器值CX是否超过阈值Th1。阈值Th1是第1阈值的一个例子,例如在CA×CB/(CA+CB)与CA之间设定。
第1计算部130将被判定为超过阈值Th1的传感器值、以及从该传感器值起依次为过去的多个传感器值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计算对象传感器值CX与该对象传感器值CX的前一个传感器值CX+1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的第1差分值Δ1X。第1计算部130将每个对象传感器值CX的第1差分值Δ1X作为第1差分值数据172而存储在存储部170。对于具体的第1差分值Δ1X的计算处理,之后进行说明。
第2计算部140将被判定为超过阈值Th1的传感器值、以及从该传感器值起依次为过去的多个传感器值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计算对象传感器值CX的第1差分值Δ1X与该对象传感器值CX的前一个传感器值CX+1的第1差分值Δ1X+1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的第2差分值Δ2X。第2计算部140将每个对象传感器值CX的第2差分值Δ2X作为第2差分值数据173而存储在存储部170。对于具体的第2差分值Δ2X的计算处理,之后进行说明。
比较部150对计算出的第2差分值Δ2X和阈值Th2进行比较。阈值Th2是第2阈值的一个例子。比较部150基于比较结果来从传感器数据171中选择一个传感器值CRet。由比较部150选择的传感器值CRet是表示即将进行点击操作之前的按入量的值。对于具体的选择处理,之后进行说明。
输出部160输出由比较部150选择的传感器值CRet。此外,输出部160进一步输出判定部120的判定结果。具体地,输出部160将表示进行了点击操作的信号作为判定结果输出,并且输出相当于即将进行点击操作之前的按入量的传感器值。
存储部170是用于存储传感器数据171的存储器。存储部170还存储第1差分值数据172以及第2差分值数据173。存储部170具有能够存储M个(M为3以上的自然数)传感器值CX、M-1个第1差分值Δ1X以及M-2个第2差分值Δ2X的存储容量。此外,在存储部170存储有检测装置100的各处理部执行的程序等。
另外,存储部170也可以不被配备于检测装置100。检测装置100也可以将配备于能够与检测装置100通信的装置的存储部用作存储部170。
[动作]
接下来,对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检测装置100的动作、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检测方法,与具体的数据一起进行说明。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8所示的检测方法由检测装置100执行。
如图8所示,首先,检测装置100进行存储部170的更新(S11)。具体地,检测装置100确保用于将从静电电容开关1输出的最新的传感器值C作为传感器值C1来存储的存储器区域。更具体地,检测装置100将存储在M个存储器区域的传感器值C1~CM之中的C1~CM-1更新为传感器值C2~CM。另外,更新前的最早的传感器值CM被删除。
接下来,获取部110获取从静电电容开关1输出的传感器值C,将其作为传感器值C1存储在存储部170(S12)。
接下来,判定部120判定获取到的传感器值C1是否超过阈值Th1(S13)。在传感器值C1未超过阈值Th1的情况下(S13中的否),检测装置100再次进行存储器的更新(S11)。到传感器值C1超过阈值Th1为止,传感器值作为传感器数据171被存储在存储部170。
图9是示出存储在存储部170的传感器数据171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9中,示出了4个曲线图,分别对应于1个传感器数据171。另外,4个曲线图分别是用户按入至4种不同的目标值之后进行了点击操作的情况下的传感器值的时间变化。各曲线图的图标是从静电电容开关1输出的传感器值,即由获取部110获取的传感器值。在此,以33ms的周期重复输出了传感器值。
在图9中,设定为阈值Th1=1000,位于约1.0秒的附近的传感器值是超过阈值Th1的最新的传感器值C1。如图8所示,在传感器值C1被判定为超过阈值Th1的情况下(S13中的是),第1计算部130将存储在存储部170的多个传感器值设为对象传感器值CX来进行第1差分值Δ1X的计算(S14)。
图10是用于说明计算第1差分值Δ1X以及第2差分值Δ2X的处理的图。具体地,如图10所示,第1计算部130将M-1个传感器值C1~CM-1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使用以下的式(1)来计算第1差分值Δ1X
(1)Δ1X=CX-CX+1 (X=1~M-1)
计算出的第1差分值Δ1X作为第1差分值数据172存储在存储部170。
接下来,如图8所示,第2计算部140将存储在存储部170的多个传感器值设为对象传感器值CX来进行第2差分值Δ2X的计算(S15)。具体地,第2计算部140将M-2个传感器值C1~CM-2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使用以下的式(2)来计算第2差分值Δ2X
(2)Δ2X=Δ1X-Δ1X+1 (X=1~M-2)
计算出的第2差分值Δ2X作为第2差分值数据173存储在存储部170。
接下来,如图8所示,比较部150进行第2差分值Δ2X与阈值Th2的比较(S16)。具体地,比较部150判定第2差分值Δ2X是否超过阈值Th2。而且,比较部150基于比较结果来选择输出的传感器值CRet(S17)。具体地,比较部150选择与超过阈值Th2的第2差分值Δ2X对应的对象传感器值CX的前一个传感器值CX+1作为传感器值CRet。通过从X=1到X=M-2依次重复,从而在超过阈值Th2的第2差分值Δ2X存在多个的情况下,选择最过去的传感器值的前一个传感器值作为传感器值CRet
图11是用于说明对输出的传感器值CRet进行选择的处理的图。在图11中,第2差分值Δ21以及Δ22这2者超过了阈值Th2。比较部150对超过阈值Th2的2个第2差分值Δ21以及Δ22之中与最过去的传感器值对应的第2差分值Δ22的下标Xmax进行判别。在此,由于Xmax=2,因而比较部150选择传感器值CXmax的前一个传感器值CXmax+1、即传感器值C3,作为输出的传感器值CRet
接下来,如图8所示,输出部160输出表示进行了点击操作的意思的判定结果(点击执行的信号)和选择的传感器值CRet(S18)。
[效果等]
对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度,将通过用户实际上以2秒1次的频度进行点击操作而进行验证后的结果示于图12~图15。图12~图15分别是示出了重复进行了来自4个不同的目标值的按压力的点击的情况下的传感器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和输出的传感器值的图。在各图中,将输出的传感器值CRet表示为四边形的图标。如各图的CRet的图标所示那样可知,与即将进行点击之前的按入量的强弱无关,能够进行大概符合目的的按入量下的检测。
此外,将以2倍的速度(1秒1次)进行了用户的点击操作的情况示于图16。图16是示出以图13所示的情况的2倍的速度重复进行了点击的情况下的传感器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和输出的传感器值的图。
在图16中,作为比较例,还示出了不计算第2差分值Δ2X,而基于第1差分值Δ1X与阈值的比较结果来选择传感器值CRet(Δ1)的情况。传感器值CRet(Δ1)的选择方法除取代第2差分值Δ2X而使用了第1差分值Δ1X这点以外,与传感器值CRet(Δ2)的选择方法相同。另外,用于比较的阈值利用了适于第1差分值Δ1X的比较的值。
如图16所示,在使用了第1差分值Δ1X的比较结果的情况下,传感器值CRet(Δ1)相对于本来应当选择的目标值(=400)的偏差大。即,在使用了第1差分值Δ1X的比较结果的情况下,即将进行点击操作之前的传感器值的检测精度低。
相对于此,在使用了第2差分值Δ2X的比较结果的情况下,与使用了第1差分值Δ1X的比较结果的情况相比,检测到接近目标值的值的次数多。即,可得知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检测方法,即将进行点击操作之前的传感器值的检测精度高。
如以上那样,本公开的一方式涉及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步骤,周期性地重复获取从静电电容开关1输出的传感器值,将获取到的传感器值作为时间序列的传感器数据171而存储在存储部170;判定步骤,判定获取到的传感器值是否超过阈值Th1;第1计算步骤,将被判定为超过阈值Th1的传感器值、以及从该传感器值起依次为过去的多个传感器值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计算对象传感器值CX与该对象传感器值CX的前一个传感器值CX+1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的第1差分值ΔlX;第2计算步骤,将被判定为超过阈值Th1的传感器值、以及从该传感器值起依次为过去的多个传感器值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计算对象传感器值CX的第1差分值Δ1X与该对象传感器值CX的前一个传感器值CX+1的第1差分值Δ1X+1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的第2差分值Δ2X;比较步骤,对计算出的第2差分值Δ2X和阈值Th2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来从所述传感器数据中选择一个传感器值CRet;和输出步骤,输出所选择的传感器值CRet
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输出即将进行点击操作之前的传感器值。由于不仅输出点击操作的有无,还输出即将进行点击操作之前的传感器值,因而能够应用于各种设备,通用性变高。输出的传感器值的精度也高,因而还能够应用于精细的操作输入。
此外,例如,在比较步骤中,基于比较结果来选择与超过阈值Th2的第2差分值Δ2X对应的对象传感器值CX的前一个传感器值CX+1
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输出的传感器值的精度。
此外,例如,在比较步骤中,在基于比较结果而存在多个超过阈值Th2的第2差分值Δ2X的情况下,选择与该多个第2差分值Δ2X各自对应的对象传感器值CX之中的最过去的传感器值CXmax的前一个传感器值CXmax+1
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输出的传感器值的精度。
此外,例如,在输出步骤中,还输出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
由此,还能够输出相当于点击操作的有无的判定结果。
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检测装置100具备:获取部110,周期性地重复获取从静电电容开关1输出的传感器值,将获取到的传感器值作为时间序列的传感器数据171而存储在存储部170;判定部120,判定获取到的传感器值是否超过阈值Th1;第1计算部130,将被判定为超过阈值Th1的传感器值、以及从该传感器值起依次为过去的多个传感器值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计算对象传感器值CX与该对象传感器值CX的前一个传感器值CX+1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的第1差分值Δ1X;第2计算部140,将被判定为超过阈值Th1的传感器值、以及从该传感器值起依次为过去的多个传感器值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计算对象传感器值CX的第1差分值Δ1X与该对象传感器值CX的前一个传感器值CX+1的第1差分值Δ1X+1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CX的第2差分值Δ2X;比较部150,对计算出的第2差分值Δ2X和阈值Th2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来从传感器数据171中选择一个传感器值CRet;和输出部160,输出所选择的传感器值CRet
由此,与上述的检测方法同样地,能够高精度地输出即将进行点击操作之前的传感器值。由于不仅输出点击操作的有无,还输出即将进行点击操作之前的传感器值,因而能够应用于各种设备,通用性变高。输出的传感器值的精度也高,因而还能够应用于精细的操作输入。
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检测系统2具备检测装置100和静电电容开关1。
由此,能够获得与上述的检测装置100同样的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1个或多个方式涉及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系统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则对本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方式以及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组合而构建的方式也包括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例如,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在传感器值C1超过阈值Th1的情况下进行第1差分值Δ1X以及第2差分值Δ2X的计算,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每次获取到传感器值时计算第1差分值Δ1X以及第2差分值Δ2X
此外,由比较部150选择的传感器值CRet也可以不是传感器值CXmax+1。即,比较部150也可以不选择与超过阈值Th2的多个第2差分值各自对应的对象传感器值之中最过去的传感器值的前一个传感器值,而选择比最过去的传感器值靠前2个以上的传感器值。例如,比较部150也可以将传感器值CXmax+2或传感器值CXmax+3等作为传感器值CRct输出。例如,用户在充分缓慢地进行传感器值的按入之后进行了点击操作的情况下,有时传感器值CXmax+1与传感器值CXmax+2或CXmax+3成为几乎相同的值。因此,即便取代传感器值CXmax+1而选择传感器值CXmax+2或CXmax+3来输出,也能够以实质上同等的精度,作为即将进行点击操作之前的传感器值来进行处理。
此外,例如,输出部160也可以不输出表示进行了点击操作的判定结果。例如,接受传感器值CRet的输入的设备也可以根据传感器值CRet被输出而将其获取到来判定为进行了点击操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其他处理部也可以执行特定的处理部执行的处理。此外,也可以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或者也可以并行地执行多个处理。此外,检测系统2具备的构成要素向多个装置的分配是一个例子。例如,其他装置也可以具备一个装置具备的构成要素。此外,检测系统2也可以作为单一的装置来实现。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也可以通过使用单一的装置(系统)进行集中处理来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使用多个装置进行分散处理来实现。此外,执行上述程序的处理器既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即,既可以进行集中处理,或也可以进行分散处理。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等构成要素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构成,或者也可以通过执行适于各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读取并执行记录于HDD(Hard Disk Drive)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
此外,控制部等构成要素也可以由1个或多个电子电路构成。1个或多个电子电路分别既可以是通用的电路,也可以是专用的电路。
在1个或多个电子电路中,例如也可以包括半导体装置、IC(Integrated Circuit)或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等。IC或LSI既可以集成于1个芯片,也可以集成于多个芯片。虽然在此称为IC或LSI,但称呼方式根据集成的程度而变化,也可能称为系统LSI、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甚大规模集成电路)或ULSI(Ultra Large ScaleIntegration,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此外,在LSI的制造后可编程的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也能够出于相同的目的而使用。
此外,本公开的整体性或具体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或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存储有该计算机程序的光盘、HDD或者半导体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非暂时性记录介质来实现。此外,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
此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专利请求的范围或其等同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置换、附加、省略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作为通用性高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系统等来利用,例如,能够利用于各种输入装置以及用户接口装置等。
符号说明
1 静电电容开关
2 检测系统
10 安装台
20 覆盖膜
30 推按板
40 可动接点
51、52 可动电极
61、62 导电橡胶
71、72 绝缘片
81、82 固定电极
91、92 导通接点
100 检测装置
110 获取部
120 判定部
130 第1计算部
140 第2计算部
150 比较部
160 输出部
170 存储部
171 传感器数据
172 第1差分值数据
173 第2差分值数据
Ca 第1电容
Cb 第2电容。

Claims (6)

1.一种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周期性地重复获取从静电电容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值,将获取到的传感器值作为时间序列的传感器数据而存储在存储器;
判定步骤,判定获取到的传感器值是否超过第1阈值;
第1计算步骤,将被判定为超过所述第1阈值的传感器值、以及从该传感器值起依次为过去的多个传感器值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计算对象传感器值与该对象传感器值的前一个传感器值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的第1差分值;
第2计算步骤,将被判定为超过所述第1阈值的传感器值、以及从该传感器值起依次为过去的多个传感器值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计算对象传感器值的第1差分值与该对象传感器值的前一个传感器值的第1差分值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的第2差分值;
比较步骤,对计算出的第2差分值和第2阈值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从所述传感器数据中选择一个传感器值;和
输出步骤,输出所选择的传感器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
在所述比较步骤中,基于所述比较结果来选择与超过所述第2阈值的第2差分值对应的对象传感器值的前一个传感器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
在所述比较步骤中,在基于所述比较结果而存在多个超过所述第2阈值的第2差分值的情况下,选择该多个第2差分值的各自所对应的对象传感器值之中最过去的传感器值的前一个传感器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
在所述输出步骤中,还输出所述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
5.一种检测装置,具备:
获取部,周期性地重复获取从静电电容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值,将获取到的传感器值作为时间序列的传感器数据而存储在存储器;
判定部,判定获取到的传感器值是否超过第1阈值;
第1计算部,将被判定为超过所述第1阈值的传感器值、以及从该传感器值起依次为过去的多个传感器值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计算对象传感器值与该对象传感器值的前一个传感器值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的第1差分值;
第2计算部,将被判定为超过所述第1阈值的传感器值、以及从该传感器值起依次为过去的多个传感器值分别作为对象传感器值,计算对象传感器值的第1差分值与该对象传感器值的前一个传感器值的第1差分值的差分,作为对象传感器值的第2差分值;
比较部,对计算出的第2差分值和第2阈值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从所述传感器数据中选择一个传感器值;和
输出部,输出所选择的传感器值。
6.一种检测系统,具备:
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和
所述静电电容传感器。
CN202280046967.6A 2021-08-03 2022-07-21 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系统 Pending CN1175976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27758 2021-08-03
JP2021127758 2021-08-03
PCT/JP2022/028347 WO2023013430A1 (ja) 2021-08-03 2022-07-21 検出方法、検出装置及び検出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97658A true CN117597658A (zh) 2024-02-23

Family

ID=85155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6967.6A Pending CN117597658A (zh) 2021-08-03 2022-07-21 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13430A1 (zh)
CN (1) CN117597658A (zh)
WO (1) WO202301343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6750B2 (ja) * 2008-03-26 2013-07-2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機器制御装置
CN104350566B (zh) * 2012-06-12 2017-05-03 株式会社藤仓 输入装置
JP6020033B2 (ja) * 2012-10-23 2016-11-0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光電センサ
JP2016115401A (ja) * 2014-12-10 2016-06-23 株式会社朝日ラバー クリック感付与感圧センサ
CN113039510A (zh) * 2018-11-02 2021-06-2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和输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13430A1 (ja) 2023-02-09
JPWO2023013430A1 (zh)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1644B (zh) 压力信号处理
US9141225B2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with force detection
CN110520831B (zh) 触摸传感器式电子器件以及传感器控制方法
CN103477316B (zh) 触摸面板装置和其显示方法
US20070242053A1 (en) Input device
US20170083159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7436694B (zh) 具有沿轴的均匀响应的力传感器
US11086511B2 (en) Operation input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operation determining method
TW201533639A (zh) 電容式手指導航模組及其製作方法
WO2013126094A1 (en) Close touch detection and tracking
CN108376039B (zh) 将信号施加到触摸传感器
US20210141484A1 (en) Input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10082909B2 (en) Holding manner determination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JP7357298B2 (ja) 入力装置、及び入力システム
JP6024250B2 (ja) 補正装置、補正プログラム、及び補正方法
KR20130132441A (ko) 교란 환경에서 관심 물체를 검출하는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구현하는 제스쳐 인터페이스 장치
CN107066138B (zh) 触控系统中防止误触的讯号侦测方法
EP3115874B1 (en) Input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m and program, that adapt the filter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touches
TW202111500A (zh) 觸控面板裝置、操作識別方法、以及儲存操作識別程式的儲存媒體
EP3846005A1 (en) Input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17597658A (zh) 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系统
CN107807747B (zh) 触控系统及其触控侦测方法
US10073564B2 (en) Input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input device, and program
CN106484179B (zh) 估计由输入物体对触摸传感器所施加的力
CN113906375A (zh) 输入装置以及输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