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81554A - 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81554A
CN117581554A CN202180099668.4A CN202180099668A CN117581554A CN 117581554 A CN117581554 A CN 117581554A CN 202180099668 A CN202180099668 A CN 202180099668A CN 117581554 A CN117581554 A CN 117581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correction lens
electronic equipment
equipment according
im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96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圭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7581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1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通过补正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从而即使在使用者适当地看向电子设备的显示器画面的状态下,也能够适当地拍摄到使用者的脸并明确地显现在画面中。本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包括:装载部,其可以装载到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的外面;以及补正镜头,其设置在所述装载部,与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的外面对应,由透明材质形成,向下部折射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并进行补正。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补正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从而能够在使用者适当地看向电子设备的显示器画面的状态下,也能够适当地拍摄到使用者的脸,并明确地显现到画面中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个人用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以及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随着其功能的多样化,构成为可以通过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小型摄像头拍摄照片或视频并将其输出并传送到显示器中。
这样的电子设备的摄像头设置于电子设备本体的前面或后面的嵌槽等处。尤其笔记本电脑在打开显示器并露出显示器的状态下,主要在显示器的中央上端本体的框架处设置有摄像头,手机在显示器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摄像头。其中,摄像头形成为小型模块化,以前面的镜头露出的状态内置于电子设备,使得通过摄像头拍摄的影像固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设置在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用于视频会议或视频通话,这是通过将摄像头拍摄到的影像信息通过无线网络编码后传送到对方的电子设备,对方的电子设备解码接收到的影像信息,并显示到显示器实现的。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的如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器角度的摄像头的拍摄状态,如图1所示,打开电子设备E的显示器D,与键盘维持120度左右的角度时,使用者的视野角和显示器D的画面角度一致,使用者可以适当地肉眼识别显示器D的画面。
此时,如图1的拍摄画面所示,设置在电子设备E的显示器D的上端的摄像头C,通过显示器D被打开的角度,将以使用者的脸部位于画面下端的状态进行拍摄。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在通过现有的电子设备进行视频会议或视频通话时,如图1所示,在使用者用肉眼看电子设备的显示器画面的状态下,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无法以适当的角度拍摄使用者的脸,从而导致使用者的脸从画面的框架中脱离等无法提供明确的画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因此,为了消除如上所述的现有的种种问题而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通过补正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在使用者适当地看向电子设备的显示器画面的状态下,也能够适当地拍摄到使用者的脸,并明确地显现到画面中。
课题解决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部,其可装载到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的外面;以及补正镜头,其设置在所述装载部,与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外面对应,由透明材质形成,向下部折射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并进行补正。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形成为从上部到下部水平宽度逐渐变宽的立方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上面和下面及两个侧面平整地形成,并形成为从上部到下部水平宽度逐渐变宽的方形立方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与拍摄对象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的外部面倾斜地形成为倾斜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与拍摄对象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的外部面倾斜地形成,同时形成为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朝向外侧凸出并弯曲的凸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与拍摄对象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的外部面倾斜地形成,同时形成为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朝向内侧凹入并弯曲的凹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与所述摄像头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的内部面倾斜地形成,同时形成为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朝向内侧凹入并弯曲的凹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与拍摄对象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的外部面倾斜地形成,同时上端平整地形成为倾斜面,下端朝向外侧凸出形成为凸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与拍摄对象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的外部面倾斜地形成,同时上端朝向内侧凹入形成为凹面,下端平整地形成为倾斜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与拍摄对象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的外部面倾斜地形成,同时上端朝向内侧凹入形成为凹面,下端朝向外侧凸出形成为凸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向下部折射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的所述补正镜头的折射角度为1至36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部包括:夹件,其可分解地插入电子设备的上端;连通安置部,其紧贴于所述摄像头的外面,同时连通地在所述夹件的前端下部以环的形态形成,并且外面安置有所述补正镜头;以及镜头壳体,其以收容所述补正镜头的状态附着于所述连通安置部的外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安置部还包括:第一贯通孔,其对应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并贯通地形成;所述镜头壳体还包括:第二贯通孔,其对应所述第一贯通孔,在所述镜头壳体的外面贯通地形成。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补正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在使用者适当地看向电子设备的显示器画面的状态下,也能够适当地拍摄使用者的脸,并明确地显现到画面中,因此具有可以适当地防止视频会议或视频通话中使用者的脸从画面框架中脱离等不明确的画面的提供、消除为了调整画面框架而调整显示器的角度等使用上的不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电子设备的显示器角度的摄像头拍摄状态的示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角度补正装置的概略性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角度补正装置的概略性分解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角度补正装置的概略性纵截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角度补正装置的操作状态的概略性纵截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角度补正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概略性构成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补正镜头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性立体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补正镜头的第二实施例的概略性立体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补正镜头的第三实施例的概略性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补正镜头的第四实施例的概略性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补正镜头的第五实施例的概略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体现为多种的不同形态,而不限于所记载的实施例。
图2至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角度补正装置的概略性附图。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包括:装载部10,其装载于电子设备;以及补正镜头20,其设置于所述装载部10。
所述装载部10形成为可以装载到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的外面的构造,能够使所述补正镜头20装载到布置有摄像头的如笔记本电脑的电子设备的外面。
这样的所述装载部10包括:夹件11,其可分解地插入电子设备的上端;连通安置部12,其紧贴于所述摄像头的外面,同时连通地在所述夹件11的前端下部以环的形态形成,并且外面安置有所述补正镜头20;以及镜头壳体13,其以收容所述补正镜头20的状态附着于所述连通安置部12的外面。
所述夹件11提供可以插入并固定在电子设备的上端的部位,起到提供形成所述连通安置部12的场所的作用。
所述连通安置部12起到提供使所述补正镜头20以和电子设备的摄像头连通的状态紧贴的部位的作用。这样的所述连通安置部12还包括:对应电子设备的摄像头贯通地形成的第一贯通孔121。所述第一贯通孔121起到连通摄像头和补正镜头20的作用。
所述镜头壳体13附着于所述连通安置部12,同时起到包裹并固定所述补正镜头20的作用。这样的所述镜头壳体13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一贯通孔121,在所述镜头壳体13的外面贯通地形成的第二贯通孔131。所述第二贯通孔131起到连通所述补正镜头20的外面和外部的作用。
所述补正镜头20设置于所述装载部10,对应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的外面,并由透明材质形成,通过向下折射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而进行补正,从而能够在拍摄画面上可以整体填充地看到拍摄对象,即使用者的脸(参照图5及图6)。
这样的所述补正镜头20优选为形成为从上部到下部水平宽度逐渐变宽的立方体,这是为了使拍摄画面能够从上部到下部方向折射而补正。
更具体地,所述补正镜头20优选为上面和下面及两个侧面平整地形成,并形成为从上部到下部水平宽度逐渐变宽的方形立方体,这是为了使拍摄画面能够从上部到下部方向折射而补正,同时能够使得通过所述装载部10的附着及固定更加简便。
如图5所示,这样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折射角度优选为1至36度,这是为了折射画面,从而如图6一样使使用者的脸整体地包含于拍摄画面。其中,折射角度是指将电子设备E的摄像头C的拍摄角度向下部折射的角度。
如此构成的本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如图6所示,是通过补正电子设备E的摄像头C的拍摄角度,在使用者适当地看向电子设备E的显示器D画面的状态下,也能够以适当的构造拍摄到使用者的脸的划时代的发明。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补正镜头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性立体图。如图所示,所述补正镜头20上面和下面及两个侧面平整地形成,并形成为从上部到下部水平宽度逐渐变宽的方形立方体。
这样的所述补正镜头20与拍摄对象(例如,使用者的脸)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外部面倾斜地形成为倾斜面21。所述倾斜面21使所述补正镜头20的水平宽度能够向下部逐渐变宽地形成。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补正镜头的第二实施例的概略性立体图。如图所示,所述补正镜头20上面和下面及两个侧面平整地形成,并形成为从上部到下部水平宽度逐渐变宽的方形立方体。
如图8的a所示,这样的所述补正镜头20与拍摄对象(例如,使用者的脸)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外部面倾斜,同时形成为沿上下方向朝向外侧凸出并弯曲的凸面22。其中,所述凸面22起到使在拍摄画面中上下方向形成的画面图像的歪曲最小化的作用。
同时,如图8的b所示,所述补正镜头20与拍摄对象(例如,使用者的脸)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外部面倾斜,同时形成为沿左右方向朝向外侧凸出并弯曲的凸面22。其中,所述凸面22起到使在拍摄画面中左右方向形成的画面图像的歪曲最小化的作用。
其中,画面图像的歪曲是指通过所述补正镜头20的水平宽度的差异和折射的差异,拍摄到的图像局部弯曲或变形的状态。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补正镜头的第三实施例的概略性立体图。如图所示,所述补正镜头20上面和下面及两个侧面平整地形成,并形成为从上部到下部水平宽度逐渐变宽的方形立方体。
如图9的a所示,这样的所述补正镜头20与拍摄对象(例如,使用者的脸)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外部面倾斜,同时形成为沿上下方向朝向内侧凹入并弯曲的凹面23。其中,所述凹面23起到使在拍摄画面中上下方向形成的画面图像的歪曲最小化的作用。
同时,如图9的b所示,所述补正镜头20与拍摄对象(例如,使用者的脸)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外部面倾斜,同时形成为沿左右方向朝向内侧凹入并弯曲的凹面23。其中,所述凹面23起到使在拍摄画面中左右方向形成的画面图像的歪曲最小化的作用。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补正镜头的第四实施例的概略性立体图。如图所示,所述补正镜头20其上面和下面及两个侧面平整地形成,并形成为从上部到下部水平宽度逐渐变宽的方形立方体。
这样的所述补正镜头20与摄像头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内部面倾斜,同时形成为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朝向内侧凹入并弯曲的凹面23。其中,所述凹面23起到使在拍摄画面中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形成的画面图像的歪曲最小化的作用。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补正镜头的第五实施例的概略性立体图。如图所示,所述补正镜头20其上面和下面及两个侧面平整地形成,并形成为从上部到下部水平宽度逐渐变宽的方形立方体。
如图11的a所示,这样的所述补正镜头20与拍摄对象(例如,使用者的脸)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外部面倾斜,同时上端平整地形成为倾斜面21,下端朝向外侧凸出形成为凸面22。这样的所述倾斜面21和所述凸面22的构造起到使在拍摄画面中形成的画面图像的歪曲最小化的作用。
如图11的b所示,所述补正镜头20与拍摄对象(例如,使用者的脸)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外部面倾斜,同时上端朝向内侧凹入形成为凹面23,下端平整地形成为倾斜面21。这样的所述凹面23和所述倾斜面21的构造起到使在拍摄画面中形成的画面图像的歪曲最小化的作用。
如图11的c所示,所述补正镜头20与拍摄对象(例如,使用者的脸)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外部面倾斜,同时上端朝向内侧凹入形成为凹面23,下端朝向外侧凸出形成为凸面22。这样的所述凹面23和所述凸面22的构造起到使在拍摄画面中形成的画面图像的歪曲最小化的作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进行多种变化和变更并使用均等物。明确的是,本发明可对所述实施例进行适当地变形并同样地应用。因此,上述记载内容并非对根据权利要求的界限所定的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另一方面,虽然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对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本领域具备通常的知识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度内能够进行多种变形。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载部(10),其可装载到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的外面;以及
补正镜头(20),其设置在所述装载部(10),与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外面对应,由透明材质形成,向下部折射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并进行补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20)形成为从上部到下部水平宽度逐渐变宽的立方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20)上面和下面及两个侧面平整地形成,并形成为从上部到下部水平宽度逐渐变宽的方形立方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20)与拍摄对象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外部面倾斜地形成为倾斜面(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20)与拍摄对象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外部面倾斜地形成,同时形成为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朝向外侧凸出并弯曲的凸面(2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20)与拍摄对象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外部面倾斜地形成,同时形成为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朝向内侧凹入并弯曲的凹面(2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20)与所述摄像头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内部面倾斜地形成,同时形成为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朝向内侧凹入并弯曲的凹面(23)。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20)与拍摄对象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外部面倾斜地形成,同时上端平整地形成为倾斜面(21),下端朝向外侧凸出形成为凸面(2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20)与拍摄对象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外部面倾斜地形成,同时上端朝向内侧凹入形成为凹面(23),下端平整地形成为倾斜面(21)。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镜头(20)与拍摄对象对应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外部面倾斜地形成,同时上端朝向内侧凹入形成为凹面(23),下端朝向外侧凸出形成为凸面(2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向下部折射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的所述补正镜头(20)的折射角度为1至36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部(10)包括:
夹件(11),其可分解地插入电子设备的上端;
连通安置部(12),其紧贴于所述摄像头的外面,同时连通地在所述夹件(11)的前端下部以环的形态形成,并且外面安置有所述补正镜头(20);以及
镜头壳体(13),其以收容所述补正镜头(20)的状态附着于所述连通安置部(12)的外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安置部(12)还包括:第一贯通孔(121),其对应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并贯通地形成;
所述镜头壳体(13)还包括:第二贯通孔(131),其对应所述第一贯通孔(121),在所述镜头壳体(13)的外面贯通地形成。
CN202180099668.4A 2021-06-22 2021-11-18 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 Pending CN1175815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81156A KR102399083B1 (ko) 2021-06-22 2021-06-22 전자기기용 카메라의 촬영 각도 보정 장치
KR10-2021-0081156 2021-06-22
PCT/KR2021/017021 WO2022270693A1 (ko) 2021-06-22 2021-11-18 전자기기용 카메라의 촬영 각도 보정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1554A true CN117581554A (zh) 2024-02-20

Family

ID=81803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9668.4A Pending CN117581554A (zh) 2021-06-22 2021-11-18 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399083B1 (zh)
CN (1) CN117581554A (zh)
WO (1) WO202227069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2470A (ja) * 2000-06-07 2001-1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像装置
JP3822419B2 (ja) * 2000-07-06 2006-09-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一体型ハンドセット電話機及び撮像装置一体型携帯情報機器
KR100592758B1 (ko) * 2003-06-26 2006-06-26 주식회사 팬택 프리즘을 이용한 일체형 카메라모듈을 구비한 이동통신단말기
KR101121138B1 (ko) 2005-10-20 2012-03-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각도 조절 장치
KR101506479B1 (ko) * 2007-09-12 2015-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굴절면으로 구성된 굴곡 프리즘의 구동을 통한 광경로 보정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40005658A (ko) * 2012-07-06 2014-01-15 정한결 촬영각 조절용 프리즘부재 및 이를 갖는 휴대단말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70693A1 (ko) 2022-12-29
KR102399083B1 (ko)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2338B2 (en) Camera for electronic device
JP2006115452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振れ補正装置
EP1246464A3 (en) Cellular phone with imaging device
US10116845B2 (en) Imaging device
US20180324364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optical device thereof
JP4571780B2 (ja) カメラが備えられた移動端末機
EP3726828A1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KR100645653B1 (ko) 휴대폰용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 제어장치
CN117581554A (zh) 电子设备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补正装置
AU2013260788B2 (en) Lens protector and imag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02253328A (ja) ハンドストラップ取付部を有するカメラ付モバイル機器
KR101696683B1 (ko) 사진 촬영이 가능한 휴대용 단말기
WO2022152260A1 (zh) 一种运动相机
CN208174750U (zh) 移动终端
KR200389180Y1 (ko) 소형 카메라가 장착된 안경
KR100615817B1 (ko) 카메라의 수평이 자동적으로 조절되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KR101802938B1 (ko) 휴대폰 후면 카메라를 이용한 셀프 촬영 장치
CN213879969U (zh) 一种图像采集装置及终端设备
KR102201187B1 (ko) 스테레오 카메라 기반 트윈 카메라 모듈
KR100497466B1 (ko) 듀얼카메라를 구비하는 휴대폰
KR100686153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JP2004333871A (ja) 電子機器の防水構造及び防水カメラ
KR101034123B1 (ko) 광학줌 기능을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의 회전형 카메라
KR100492557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CN111202313A (zh) 智能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