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2313A - 智能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2313A
CN111202313A CN201911405932.3A CN201911405932A CN111202313A CN 111202313 A CN111202313 A CN 111202313A CN 201911405932 A CN201911405932 A CN 201911405932A CN 111202313 A CN111202313 A CN 111202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connecting piece
wearable device
intelligent wearable
accommoda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59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宝佳
徐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059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23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2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23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固定带和摄像头组件;所述固定带连接在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固定带上开设有摄像头容纳部,所述摄像头组件设置在所述摄像头容纳部内,所述摄像头容纳部开设在所述固定带靠近所述设备主体的端部的外壁上。这样,在拍摄时,可以避免摄像头组件安装在设备主体上时,拍摄时需要将设备主体转到被拍摄者的相对位置才可以满足拍摄者拍摄的目的,使拍摄者的使用更为灵活方便;另一方面将摄像头组件安装在固定带上,可以节省设备主体上的安装空间,为其它件的安装提供了更为充足的安装空间。

Description

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穿戴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齐全。以智能手 表为例,随着智能手表在市场上的普及,因此,智能手表需要更多的功能来 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例如在智能手表上增加视频通话、数码拍照等功能。
现有技术中,智能手表的摄像头组件通常设置在表盘的边缘位置,摄像 头组件与表盘处于同一水平面。
然而,由于摄像头组件与表盘处于同一水平面,因此,一方面,在使用 时需要将表盘转到被拍摄者的相对位置,才能使摄像头采集到被拍摄者的影 像。这样,在使用智能手表进行自拍或者进行视频通话时,需要调整佩戴者 的手臂的姿势来改变摄像头组件拍摄的方向,给佩戴者的使用造成了不便; 另一方面,表盘的安装空间有限,摄像头安装在表盘上占据了表盘的安装空 间,增加了表盘上其它件的安装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 能穿戴设备中安装的摄像头组件无法直接通过调整摄像头组件来改变拍摄 方向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固 定带和摄像头组件;
所述固定带连接在所述设备主体上;
所述固定带上开设有摄像头容纳部,所述摄像头组件设置在所述摄像头 容纳部内,所述摄像头容纳部开设在所述固定带靠近所述设备主体的端部的 外壁上。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固定带连接在设备 主体上,固定带上开设有摄像头容纳部,摄像头组件设置在摄像头容纳部内, 摄像头容纳部开设在固定带靠近设备主体的端部的外壁上,因此,在拍摄时, 可以避免摄像头组件安装在设备主体上时,拍摄时需要将设备主体转到被拍 摄者的相对位置才可以满足拍摄者拍摄的目的,使拍摄者的使用更为灵活方 便;另一方面将摄像头组件安装在固定带上,可以节省设备主体上的安装空 间,为其它件的安装提供了更为充足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在拍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智能穿戴设备在自拍状态时的结构示 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智能穿戴设备在非自拍状态时的结构 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智能穿戴设备在拍摄结束时的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 图6所示,该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固定带2和摄像头组件3;固 定带2连接在设备主体1上;固定带2上开设有摄像头容纳部21,摄像头组 件3设置在摄像头容纳部21内,摄像头容纳部21开设在固定带2靠近设备 主体1的端部的外壁上。
其中,设备主体1可以包括壳体、电路板、显示屏等。壳体通常为硬质 塑料或者铝合金材料等,以使壳体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可塑性,进而使得壳体 可以对内部空腔中安装的器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次,设备主体1包括 的显示屏可以为柔性电子纸显示屏,也可以为液晶显示屏,或者其它材料的 显示屏,以使显示屏具有重量轻、密封性能好、可弯曲等特点,显示屏的具 体类型依据产品的性能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电路板可以为柔 性电路板的一种,以适应壳体内部复杂的安装环境,进而可以通过电路板与 智能穿戴设备的其它电子器件电连接。
固定带2连接在设备主体1上,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固定带2两 端可以粘接在设备主体1上,也可以卡接在设备主体1上,具体连接方式依 据加工工艺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固定带2可以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的第一端连接在设 备主体1上,第二固定带的第一端连接在设备主体1上,第一固定带的第二 端和第二固定带的第二端卡接,示例性的,第一固定带的第二端可以设置多 个卡接孔,第二固定带的第二端可以设置多个卡接头,通过卡接头卡接在不 同卡接孔上,使得固定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围成的尺寸发生变化,以适 应不同佩戴者的佩戴部的佩戴尺寸。固定带2的可以为柔性固定带2,如橡 胶、塑胶等柔性材料,以使固定带2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一方面可以适 应不同佩戴者的佩戴尺寸,另一方面方便在固定带2上开设摄像头容纳部21。 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容纳部21的尺寸,如槽深和槽宽等尺寸依据摄像头 容纳部21中安装的摄像头组件3的尺寸确定。
摄像头组件3设置在摄像头容纳部21内,摄像头容纳部21开设在固定 带2靠近设备主体1的端部的外壁上。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容纳部21可 以为凹槽,也可以为通孔,或者其它可以容纳摄像头组件3的结构,本发明 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这样,由于摄像头容纳部21开设在固定带靠近设备 主体1的端部的外壁上,又由于摄像头组件3设置在摄像头容纳部21内, 这样,摄像头组件3也位于靠近设备主体1一端。因此,一方面在使用时, 相比于设备主体1,由于固定带2的长度较长,可开设摄像头容纳部21的位 置较多,因此,固定带2更容易在拍摄时使摄像头组件3处于被拍摄者的相 对位置,进而使摄像头组件3更容易采集到被拍摄者的影像。另一方面,由 于设备主体1的安装空间有限,将摄像头组件3安装在固定带2上节约了设 备主体1的安装空间,降低了设备主体1上其它件的安装难度。此外,当摄 像头容纳部21开设在靠近固定带2端部的外壁上时,摄像头组件3与设备 主体1之间的相对距离也较小,进而摄像头组件3与设备主体1之间的柔性 电线也变短,进而减小了柔性电线损坏的风险。
还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组件3可以通过柔性导线与设备主体1电连接, 进而使得摄像头组件3采集到被拍摄者的影像可以通过柔性导线传递到设备 主体1中。此外,摄像头组件3可以包括PCB板、镜头、固定器和滤色片、 传感器和其它部件。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摄像头组件3的工作原理 可以为:摄像头组件3拍摄到的景物通过镜头将生成的光学图像投射到设备 主体1的电路板上,之后光学图像被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再换变为数字信 号,数字信号经过加工处理,再被送到智能穿戴设备的电路板上进行处理, 最终转换成智能穿戴设备的显示屏上能够看到的图像。摄像头的具体组成部 分可以依据摄像头组件3的功能进行增加或者减少,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 限定。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固定带2连接在设 备主体1上,固定带2上开设有摄像头容纳部21,摄像头组件3设置在摄像 头容纳部21内,摄像头容纳部21开设在固定带2靠近设备主体1的端部的 外壁上,因此,在拍摄时,可以避免摄像头组件3安装在设备主体1上时, 拍摄时需要将设备主体1转到被拍摄者的相对位置才可以满足拍摄者拍摄的 目的,使拍摄者的使用更为灵活方便;另一方面将摄像头组件3安装在固定 带2上,可以节省设备主体1上的安装空间,为其它件的安装提供了更为充 足的安装空间。
可选的,所述摄像头组件3的第一端和所述摄像头容纳部21的内壁铰 接,其中,所述摄像头模组3的第一端为所述摄像头模组3靠近所述设备主 体1的一端。
具体的,在摄像头组件3的靠近设备主体1的一端和摄像头容纳部21 的内壁铰接的情况下,当摄像头组件3的拍摄方向无法满足拍摄需求时,可 以转动摄像头组件3的第一端,使得摄像头组件3所在的平面和固定带2所 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随着摄像头组件3的第一端的转动而发生变化,使得摄 像头组件3的拍摄角度也随着不断发生变化。这样。拍摄者在拍摄时,可以 依据自身的拍摄需求调整摄像头组件3所在的平面和固定带2所在的平面之 间的夹角的大小,以满足佩戴者不同的取景的范围和拍摄角度,进而方便佩 戴者使用。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摄像头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件31和 第二连接件32,所述第一连接件31上设置有第一摄像头301,所述第一连 接件3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1的 第二端和所述摄像头容纳部21的第一端的内壁铰接,其中,所述摄像头容 纳部21的第一端为所述摄像头容纳部21靠近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
具体的,摄像头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第一连接 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均可以为安装摄像头的元器件。第一连接件31上设 置有第一摄像头301,第一摄像头301可以通过柔性导线与设备主体1电连 接,进而使得第一摄像头301采集到被拍摄者的影像可以通过柔性导线传递 到设备主体1中。由于第一连接件31的端部和第二连接件32的第一端铰接, 第二连接件32的第二端和所述摄像头容纳部21的第一端的内壁铰接,因此, 第一连接件31可以和第二连接件3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第二连接件32和 摄像头容纳部21的第一端的内壁之间也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当第一摄像头 301的拍摄方向无法满足拍摄需求时,可以转动第二连接件32的第二端,使 得第二连接件32所在的平面和固定带2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 同时也可以转动第一连接件31的端部,使得第一连接件31所在的平面和第 二连接件32的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这样。拍摄者在拍摄时,可以依据自身的拍摄需求调整第二连接件32所在的平面和固定带2所在的 平面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一连接件31所在的平面和第二连接件32的所在的平 面之间的夹角的大小,进而使得第一摄像头301的拍摄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 以满足佩戴者不同的取景的范围和拍摄角度,进而方便佩戴者使用。
可选的,如图3~图6所示,所述摄像头组件3包括第三连接件311和第 四连接件321,所述第四连接件321上设置有第一摄像头301,所述第四连 接件321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摄像头容纳部21的内壁上,所述第四连接件 32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接件311的 第二端和所述摄像头容纳部21的内壁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第四连接件321 的第一端为所述第四连接件321靠近所述设备主体1的一端。
具体的,当第一摄像头301的拍摄方向无法满足拍摄需求时,由于第三 连接件311的第二端和摄像头容纳部21的内壁滑动连接,因此可以推动第 三连接件311的第二端,可以使得第三连接件311沿摄像头容纳部21的长 度方向滑动,又由于第四连接件321的第一端铰接在摄像头容纳部21的内 壁上,第四连接件321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一端铰接,因此,第 四连接件321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一端的铰接处形成弯折角,随着第三连接件311沿摄像头容纳部21的长度方向滑动,第四连接件321的 第二端和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一端的铰接处形成弯折角的角度不断发生变化, 第四连接件321上设置有第一摄像头301,使得第一摄像头301的拍摄角度 也不断发生变化。这样,当第一摄像头301的拍摄方向无法满足拍摄需求时, 可以依据佩戴者的拍摄需求调整第四连接件321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件311 的第一端的铰接处形成弯折角的大小,以满足佩戴者不同的取景的范围和拍 摄角度,进而方便佩戴者使用。
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件311上设置有第二摄像头302,所述第二摄像 头302的镜头朝向和所述第一摄像头301的镜头朝向相反。
具体的,由于第二摄像头302的镜头朝向和第一摄像头301的镜头朝向 相反,因此,当佩戴者如图5所示进行自拍操作时,可以通过第二摄像头302 进行自拍或者视频通话,可以依据佩戴者的需求调整第四连接件321的第二 端和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一端的铰接处形成弯折角的大小,以使佩戴者可以 自由的进行自拍或者视频通话时。当佩戴者如图4所示拍摄其它物体或者风 景时,可以通过第一摄像头301进行拍摄,可以依据佩戴者的拍摄需求调整 第一摄像头301和第二摄像头302的铰接处形成的弯折角的大小,以满足佩 戴者不同的取景的范围和拍摄角度。这样,通过双摄像头的设置,可以解决 单摄像头只能盲拍的问题,进而更加方便佩戴者使用。
可选的,所述摄像头容纳部21为摄像头固定槽,所述摄像头容纳部21 两侧的槽壁上均开设有滑槽22;所述滑槽22沿所述固定带2的长度方向开 设,所述连接件32的第二端设置有滑动杆33,所述滑动杆33的两端均位于 所述滑槽22中。
具体的,如图3所示,滑动杆33穿设在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二端,滑 动杆33的直径和摄像头容纳部21的尺寸相适配,使得滑动杆33只有在借 助外力的情况下才会沿着摄像头容纳部21的长度方向滑动,当外力消失时, 滑动杆33不会继续沿着摄像头容纳部21的长度方向滑动。这样,当第一摄 像头301的拍摄方向无法满足拍摄需求时,可以推动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二 端,使第三连接件311沿着摄像头容纳部21的长度方向滑动,当第四连接 件321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一端的铰接处形成弯折角的大小满足 佩戴者的拍摄需求时,停止推动第三连接件311,使第四连接件321的第二 端和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一端的铰接处形成弯折角的大小保持不变,进而方 便佩戴者进行拍摄。
可选的,所述摄像头容纳部21两侧的槽壁上开设的滑槽22距所述摄像 头容纳部21的底面的距离相等。
具体的,在摄像头容纳部21两侧的槽壁上开设的滑槽22距摄像头容纳 部21的底面的距离相等的情况下,连接件32沿着摄像头容纳部21的长度 方向滑动的过程中,不会造成第三连接件311的偏转,进而有利于第三连接 件311平稳地沿着摄像头容纳部2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
可选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定位卡扣4;所述定位卡扣4沿所述 固定带2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摄像头组件3和所述摄像头容纳部21的底 面之间,且所述定位卡扣4远离所述第四连接件32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 41,在所述第四连接件321所在的表面和所述第三连接件311所在的表面位 于同一表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二端和所述限位凸起41紧 密贴合。
具体的,定位卡扣4的尺寸和摄像头容纳部21的尺寸相适配,以使定 位卡扣4沿固定带2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摄像头组件3和摄像头容纳部21的 底面之间。由于定位卡扣4远离第四连接件32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41, 如图6所示,在第四连接件321所在的表面和第三连接件311所在的表面位 于同一表面的情况下,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二端和限位凸起41紧密贴合, 因此,摄像头组件3在定位卡扣4的限位下,减小了摄像头组件3和摄像头 容纳部21之间的间隙,避免在佩戴者晃动固定带2时,摄像头组件3脱离 摄像头容纳部21。
可选的,所述摄像头组件3还可以包括第一转动销34、第二转动销35 和活动卡扣36;所述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销34铰接 在所述活动卡扣36的一端,所述第四连接件32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 动销35铰接在所述活动卡扣36的另一端。
具体的,如图3所示,摄像头组件3还包括第一转动销34、第二转动销 35和活动卡扣36。活动卡扣36上开设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第三连 接件311的第一端上开设有第三铰接孔,第四连接件321的第二端上开设有 第四铰接孔,第一转动销依次穿过第一铰接孔和第三铰接孔使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一端销铰接在活动卡扣36的一端,第二转动销依次穿过第二铰接孔 和第四铰接孔使第四连接件321的第二端销铰接在活动卡扣36的一端。这 样,使得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一端和第四连接件321的第二端间接铰接在一 起,进而可以依据佩戴者的拍摄需求调整第四连接件321的第二端和第三连 接件311的第一端的铰接处形成弯折角的大小,以满足佩戴者不同的取景的 范围和拍摄角度。
可选的,所述第四连接件321的第一端设置有转轴37,所述摄像头容纳 部21两侧的内壁开设有铰接孔,所述转轴37的两端位于所述铰接孔中。
具体的,由于第一摄像头301的第一端设置有转轴37,摄像头容纳部 21两侧的槽壁开设有铰接孔,转轴37的两端位于铰接孔中,因此,使得第 一摄像头301的第一端可以铰接在摄像头容纳部21两侧的槽壁,进而在推 动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二端时,第一摄像头301的第一端也可以绕着转轴37 的轴线发生转动。
可选的,所述设备主体1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处理器,所 述摄像头组件3和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具体的,电路板可以为柔性电路板的一种,以适应壳体内部复杂的安装 环境,进而可以通过电路板与摄像头组件3电连接,这样,摄像头组件3可 以将生成的光学图像传递到电路板上,进而通过电路板的处理可以转换成智 能穿戴设备的显示屏上能够看到的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当处理 器接收到第一拍摄控制按键111或者第二拍摄控制按键112触发的拍摄指令 时,控制第一摄像头301或者第二摄像头302进行拍摄。示例性的,可以在 设备主体1的边缘设置第一拍摄控制按键111和第二拍摄按键112,或者将 第一拍摄按键111和第二拍摄控制按键112设置为触控按键,第一拍摄控制 按键111可以用于控制第二摄像头302进行如图5所示的自拍操作,第二拍 摄控制按键112可以用于控制第一摄像头301进行如图4所示的非自拍状态 下的拍摄,使得拍摄可以由佩戴者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灵活选择,使拍摄更为 方便快捷。
此外,摄像头组件3和处理器可以通过柔性电线电连接。当摄像头组件 3和处理器之间通过柔性电线电连接时,由于柔性电线可以弯折,因此柔性 电线可以适应固定带2和设备主体之间的弯折的安装空间。
可选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盖板;所述盖板活动连接在所述 固定带2的外壁上;在所述摄像头组件3容纳在所述摄像头容纳部21的情 况下,所述盖板覆盖所述摄像头容纳21部遮挡所述摄像头组件3。
具体的,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盖板的一端可以铰接在摄像头容纳 部21一侧的固定带2的外壁上,盖板的一端可以铰接在摄像头容纳部21一 侧的固定带2的外壁上,盖板的另一端可以卡接在摄像头容纳部21一侧的 固定带2的外壁上,盖板的板面的延伸方向和固定带2的长度方向一致。这 样,在摄像头组件3容纳在摄像头容纳部21的情况下,可以使盖板覆盖摄 像头容纳部21,进而使盖板遮挡第一摄像头301和连接件32,以达到保护 摄像头免受磨损的作用。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可以在摄像头容纳部 21两侧的固定带2的外壁上开设导向槽,导向槽的方向和固定带2的长度方 向一致,在盖板的两侧设置滑块,使滑块嵌入导向槽中,使得盖板可以随着 滑块在导向槽中滑动,沿固定带2的长度滑动。这样,在摄像头组件3容纳 在摄像头容纳部21的情况下,可以使盖板覆盖摄像头容纳部21,进而使盖 板遮挡第一摄像头301和连接件32,以达到保护摄像头免受磨损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所述设备主体1可以为表 盘,所述固定带2可以为表带。
需要说明的是,表带的两端固定在表盘上;表带上开设有摄像头容纳部 21;摄像头组件3与表盘电连接,摄像头组件3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31和 第二连接件32,或者摄像头组件3可以包括第三连接件311和第四连接件 321。示例性的,以摄像头组件3包括第三连接件311和第四连接件321为 例,由于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二端和摄像头容纳部21的内壁滑动连接,因 此可以推动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二端,可以使得第三连接件311沿摄像头容 纳部21的长度方向滑动,又由于第四连接件321的第一端铰接在摄像头容 纳部21的内壁上,第四连接件321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一端铰 接,因此,第四连接件321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一端的铰接处形 成弯折角,随着第三连接件311沿摄像头容纳部21的长度方向滑动,第四 连接件321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一端的铰接处形成弯折角的角度 不断发生变化,第四连接件321上设置有第一摄像头301,使得第一摄像头 301的拍摄角度也不断发生变化。这样,当第一摄像头301的拍摄方向无法 满足拍摄需求时,可以依据佩戴者的拍摄需求调整第四连接件321的第二端 和第三连接件311的第一端的铰接处形成弯折角的大小,以满足佩戴者不同 的取景的范围和拍摄角度,进而方便佩戴者使用。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智能穿戴设备还可以是智能手环、心率检测环等电 子设备,且该类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和功能和上述智能手表的结构和功能类 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除此之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定位卡扣4, 由于定位卡扣4远离第一摄像头30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在第四连接件 321所在的表面和第三连接件311所在的表面位于同一表面的情况下,第三 连接件311的第二端和限位凸起41紧密贴合,因此,摄像头组件3在定位 卡扣4的限位下,减小了摄像头组件3和摄像头容纳部21之间的间隙,避 免在佩戴者晃动固定带2时,摄像头组件3脱离摄像头容纳部21。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 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 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 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 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 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 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 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 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 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 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 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 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 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 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 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 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固定带和摄像头组件;
所述固定带连接在所述设备主体上;
所述固定带上开设有摄像头容纳部,所述摄像头组件设置在所述摄像头容纳部内,所述摄像头容纳部开设在所述固定带靠近所述设备主体的端部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的第一端和所述摄像头容纳部的内壁铰接,其中,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第一端为所述摄像头模组靠近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和所述摄像头容纳部的第一端的内壁铰接,其中,所述摄像头容纳部的第一端为所述摄像头容纳部靠近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摄像头,所述第四连接件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摄像头容纳部的内壁上,所述第四连接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二端和所述摄像头容纳部的内壁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第四连接件的第一端为所述第四连接件靠近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镜头朝向和所述第一摄像头的镜头朝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容纳部为摄像头固定槽,所述摄像头容纳部两侧的槽壁上均开设有滑槽;
所述滑槽沿所述固定带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二端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均位于所述滑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容纳部两侧的槽壁上开设的滑槽距所述摄像头容纳部的底面的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定位卡扣;
所述定位卡扣沿所述固定带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摄像头组件和所述摄像头容纳部的底面之间,且所述定位卡扣远离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在所述第四连接件所在的表面和所述第三连接件所在的表面位于同一表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二端和所述限位凸起紧密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销、第二转动销和活动卡扣;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销铰接在所述活动卡扣的一端,所述第四连接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动销铰接在所述活动卡扣的另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第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摄像头容纳部两侧的内壁开设有铰接孔,所述转轴的两端位于所述铰接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处理器,所述摄像头组件和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盖板;
所述盖板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带的外壁上;
在所述摄像头组件容纳在所述摄像头容纳部的情况下,所述盖板覆盖所述摄像头容纳部遮挡所述摄像头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所述设备主体为表盘,所述固定带为表带。
CN201911405932.3A 2019-12-30 2019-12-30 智能穿戴设备 Pending CN1112023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5932.3A CN111202313A (zh) 2019-12-30 2019-12-30 智能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5932.3A CN111202313A (zh) 2019-12-30 2019-12-30 智能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2313A true CN111202313A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80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5932.3A Pending CN111202313A (zh) 2019-12-30 2019-12-30 智能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2313A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3170B2 (ja) * 2002-03-18 2007-01-2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CN203084440U (zh) * 2012-12-31 2013-07-24 陈东泽 多功能电子表
CN204925642U (zh) * 2015-08-11 2015-12-30 深圳市北斗经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远程照相功能的手表及其手表照相系统
TWM527980U (zh) * 2016-05-06 2016-09-01 Chun-Hung Lin 多功能智慧型錶帶結構
CN106798377A (zh) * 2017-03-20 2017-06-06 姚庆生 智能手表
CN206640684U (zh) * 2017-04-12 2017-11-14 秦豪键 一种可左右旋转摄像头的智能穿戴设备
US20180020193A1 (en) * 2016-07-18 2018-01-18 PogoTec, Inc. Wearable band
CN207148542U (zh) * 2017-03-29 2018-03-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
CN207937751U (zh) * 2018-03-05 2018-10-0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隐藏摄像头的智能手表
CN208027096U (zh) * 2018-04-03 2018-10-3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
CN209046737U (zh) * 2018-10-23 2019-06-2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转动隐藏式摄像模组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CN110025099A (zh) * 2019-03-26 2019-07-19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可感应粉尘的可移动表带及方法
CN209297113U (zh) * 2019-03-06 2019-08-23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多功能手表
CN110166668A (zh) * 2018-10-30 2019-08-2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可旋转摄像装置的智能主机及其智能手表
CN209825416U (zh) * 2018-11-21 2019-12-24 马天超 一种智能安全手环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3170B2 (ja) * 2002-03-18 2007-01-2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CN203084440U (zh) * 2012-12-31 2013-07-24 陈东泽 多功能电子表
CN204925642U (zh) * 2015-08-11 2015-12-30 深圳市北斗经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远程照相功能的手表及其手表照相系统
TWM527980U (zh) * 2016-05-06 2016-09-01 Chun-Hung Lin 多功能智慧型錶帶結構
US20180020193A1 (en) * 2016-07-18 2018-01-18 PogoTec, Inc. Wearable band
CN106798377A (zh) * 2017-03-20 2017-06-06 姚庆生 智能手表
CN207148542U (zh) * 2017-03-29 2018-03-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
CN206640684U (zh) * 2017-04-12 2017-11-14 秦豪键 一种可左右旋转摄像头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7937751U (zh) * 2018-03-05 2018-10-0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隐藏摄像头的智能手表
CN208027096U (zh) * 2018-04-03 2018-10-3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
CN209046737U (zh) * 2018-10-23 2019-06-2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转动隐藏式摄像模组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CN110166668A (zh) * 2018-10-30 2019-08-2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可旋转摄像装置的智能主机及其智能手表
CN209825416U (zh) * 2018-11-21 2019-12-24 马天超 一种智能安全手环
CN209297113U (zh) * 2019-03-06 2019-08-23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多功能手表
CN110025099A (zh) * 2019-03-26 2019-07-19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可感应粉尘的可移动表带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6129B2 (en) Camera housing and draw latch
EP2965501B1 (en) Wearable camera
KR100703402B1 (ko) 다방향으로 촬영되는 카메라 렌즈 모듈을 구비한 휴대단말기
TW464795B (en) A portable image capturing device
US7392071B2 (en) Rotary module with digital camera module
CN108024046B (zh) 拍摄装置及终端
US20060077281A1 (e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CN209250741U (zh) 光学防抖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JP2005198279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機能付き携帯用端末機
CN108076181A (zh) 一种移动终端
KR20100106804A (ko) 배터리 커버 구조체와 이를 구비한 촬상 장치
WO2022143739A1 (zh) 一种镜头保护罩及拍摄装置
CN211063669U (zh) 电子设备
CN209805871U (zh) 电子设备
CN210093261U (zh) 电子装置
CN111202313A (zh) 智能穿戴设备
KR100645653B1 (ko) 휴대폰용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 제어장치
WO2013172167A1 (en) Lens protector and imag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574859A (zh) 带摄像机的折叠式便携机器
KR101833767B1 (ko) 손목 시계형 카메라
CN114666429A (zh)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KR100663501B1 (ko) 휴대용 디지털 무선 통신 장치
JP3839749B2 (ja) 携帯電話機
KR20040061723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카메라 장치
US20240073607A1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