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69588B - 一种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69588B
CN117569588B CN202410063217.0A CN202410063217A CN117569588B CN 117569588 B CN117569588 B CN 117569588B CN 202410063217 A CN202410063217 A CN 202410063217A CN 117569588 B CN117569588 B CN 1175695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upport
supporting
rod
upp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632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69588A (zh
Inventor
桑秀兴
商凯光
王超
严擒龙
涂尊敬
王工
段佳柏
王益民
高磊磊
季玥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Xiong'an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Xiong'an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Xiong'an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Xiong'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632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69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69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69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69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69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Extraordinary structures, e.g. with suspended or cantilever parts supported by masts or tower-like structures enclosing elevators or stairs;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elastic st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拼装下层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地面上拼装所有三角翼支撑单元;将三角翼支撑单元依次安装,相邻的三角翼支撑单元通过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和环梁相连接,通过支撑件加强杆加固;将中心压力环吊装就位;拼装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对称安装一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依次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和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间隔固定安装。本发明通过结合下层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中心压力环以及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受力形态,采用地面拼装,大块吊装方式安装,减少了网壳结构下临时支撑,避免了支撑对下部混凝土看台的影响,降低了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超大型的钢结构支架,这些超大型的钢结构支架的生产及组装与维修需要大量的人员以及吊车进行操作。传统的钢结构支架的组装与维修技术均已成熟。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建筑的审美方向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就出现了很多异形的钢结构支架。传统的钢结构支架的组装与维修方式并不适用于异形的钢结构支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安装下层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步骤1.1、在地面上拼装所有三角翼支撑单元;步骤1.2、将一组已安装好的三角翼支撑单元安装在提前固定好的支座上,其中,在吊装时实时监测三角翼柱空中姿态,保证三角翼支撑单元的立柱组件垂直安装,三角翼支撑单元安装在支座上之后,通过临时支撑和临时拉锚对三角翼支撑单元临时限位固定;步骤1.3、按照步骤1.2的安装方式,在已安装三角翼支撑单元相邻位置的支座上安装一组已安装好的三角翼支撑单元;步骤1.4、通过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将两组三角翼支撑单元的三角翼组件相连接,并通过支撑件加强杆将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加固;步骤1.5、通过环梁将两组三角翼支撑单元的立柱顶部支撑件相连接;步骤1.6、重复步骤1.3至步骤1.5,直至将下层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拼装完成;步骤2、中心压力环安装就位:步骤2.1、拼装支撑平台;步骤2.2、将中心压力环分块吊装至支撑平台上,并在支撑平台上将中心压力环拼装就位;步骤3、安装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步骤3.1、拼装安装平台;步骤3.2、将两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对称安装,其中,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的底部固定在下层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上,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的顶部与中心压力环固定连接;步骤3.3、将两组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对称安装在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相邻的位置,其中,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的底部固定在下层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上,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的顶部与中心压力环固定连接;步骤3.4、通过第一拼装杆和第二拼装杆将相邻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和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固定连接;步骤3.5、重复步骤3.3至步骤3.4,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和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间隔安装,直至将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拼装完成;步骤4、安装内部吊装结构,拆除支撑平台和安装平台。
优选的,三角翼支撑单元包括:支座连接件、立柱组件、三角翼组件和立柱顶部支撑件;立柱组件包括:立柱和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分别固定在立柱底部的两侧;三角翼组件包括:斜支撑柱和斜支撑柱加强杆,斜支撑柱加强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斜支撑柱加强杆均匀的安装在斜支撑柱的侧面,且多个斜支撑柱加强杆的长度依次增加;立柱顶部支撑件包括:立柱连接杆、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和环梁连接杆,立柱连接杆固定安装在环梁连接杆的下方,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固定安装在环梁连接杆的上方;三角翼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三角翼组件分别安装在立柱组件的两侧,其中多个斜支撑柱加强杆均安装在立柱上,斜支撑柱的底部与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相连接;支座连接件固定安装在立柱的底部,立柱顶部支撑件通过立柱连接杆固定安装在立柱的顶部;支座连接件安装在支座上,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与斜支撑柱固定连接,支撑件加强杆的一端与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连接,支撑件加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连接,环梁的端部与环梁连接杆连接;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与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相连接。
优选的,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斜支撑柱连接杆、支撑件加强杆连接杆和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第二斜支撑柱连接杆与斜支撑柱固定连接,支撑件加强杆连接杆与支撑件加强杆的端部连接,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与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相连接。
优选的,中心压力环包括:内环杆、外环杆和内外环连接杆;外环杆的高度低于内环杆的高度,且内环杆与外环杆通过内外环连接杆相连接;外环杆和内外环连接杆均与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相连接。
优选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为沿环向的折面结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上设有第一支撑头、第二支撑头、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和第一拼装头;其中,第一支撑头与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相连接,第二支撑头与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相连接;第一连接头与外环杆相连接,第二连接头与内外环连接杆相连接;第一拼装头通过第一拼装杆与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相连接。
优选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为沿环向的折面结构,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包括:第三支撑头、第四支撑头、第三连接头、第四连接头和第二拼装头;其中,第三支撑头与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相连接,第四支撑头与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相连接;第三连接头与内外环连接杆相连接,第四连接头与外环杆相连接;第二拼装头通过第一拼装杆与第一拼装头相连接。
优选的,步骤1.1包括以下步骤:拼装立柱组件:将两个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分别固定在立柱底部的两侧;拼装三角翼组件:将多个长度依次增加的斜支撑柱加强杆均匀的安装在斜支撑柱的侧面;拼装立柱顶部支撑件:将立柱连接杆固定安装在环梁连接杆的下方,将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固定安装在环梁连接杆的上方;将支座连接件固定安装在立柱的底部,将立柱顶部支撑件固定安装在立柱的顶部,其中,立柱连接杆与立柱相连接;将两个三角翼组件固定在立柱组件的两侧,其中,多个斜支撑柱加强杆均安装在立柱上,斜支撑柱的底部与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相连接。
优选的,步骤1.4包括以下步骤:将相邻两组三角翼组件中的斜支撑柱均与第二斜支撑柱连接杆相连接;将支撑件加强杆的一端与支撑件加强杆连接杆相连接,将支撑件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上。
优选的,步骤3.2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将两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吊装就位,其中,两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关于中心压力环对称;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的第一支撑头安装在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上,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的第二支撑头安装在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上;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的第一连接头与外环杆相连接,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的第二连接头与内外环连接杆相连接。
优选的,步骤3.3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将两组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吊装就位,其中,两组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关于中心压力环对称,且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与已安装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相邻;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的第三支撑头固定在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上,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的第四支撑头固定在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上;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的第三连接头与内外环连接杆相连接,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的第四连接头与外环杆相连接。
与最接近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结合下层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中心压力环以及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受力形态,采用地面拼装,大块吊装的方式进行安装,减少了网壳结构下临时支撑,避免了支撑对下部混凝土看台的影响,降低了施工成本,增快了施工的效率。
2、本发明下层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的三角翼支撑单元的自重不平衡,两侧三角翼组件向外倾斜,在立柱组件通过调整三角翼支撑单元的空中姿态,确保立柱组件垂直安装,三角翼支撑单元安装就位后通过临时支撑和临时拉锚保证自身稳定,所有结构安装完之后,结构整体能自平衡,相对传统安装方式减少了大量斜三角翼支撑,充分利用结构自身竖向承载能力,通过拉杆保证结构侧向稳定,确保了施工安全。
3、本发明针对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特点,将整体结构划分为多块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和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并通过对称安装的形式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和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间隔安装,与传统的安装方法相比,减少了支撑数量,减少了人员高空作业风险,对称安装,避免了由于结构未封闭前侧推力造成结构失稳,确保了施工安全,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安装精度。
4、本发明的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下部无竖向支撑,将其结构做成了沿环向面的折面结构,此种结构类似三角桁架,保证了上层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三角翼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立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三角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立柱顶部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安装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支座连接件和支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安装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支撑件加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安装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环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四安装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五安装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心压力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心压力环的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心压力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第六安装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第七安装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第一拼装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第二拼装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拼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座连接件,2-立柱组件,201-立柱,202-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3-三角翼组件,301-斜支撑柱,302-斜支撑柱加强杆,4-立柱顶部支撑件,401-立柱连接杆,402-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3-环梁连接杆,5-支座,6-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601-第二斜支撑柱连接杆,602-支撑件加强杆连接杆,603-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7-支撑件加强杆,8-环梁,9-中心压力环,901-内环杆,902-外环杆,903-内外环连接杆,10-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1-第一支撑头,102-第二支撑头,103-第一连接头,104-第二连接头,105-第一拼装头,11-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1-第三支撑头,112-第四支撑头,113-第三连接头,114-第四连接头,115-第二拼装头,12-第一拼装杆,13-第二拼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如图1至图2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拼装下层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
S1.1、在地面上拼装所有三角翼支撑单元,如图2至图5所示;拼装立柱组件2:将两个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202分别固定在立柱201底部的两侧;拼装三角翼组件3:将多个长度依次增加的斜支撑柱加强杆302均匀的安装在斜支撑柱301的侧面;拼装立柱顶部支撑件4:将立柱连接杆401固定安装在环梁连接杆403的下方,将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固定安装在环梁连接杆403的上方;将支座连接件1固定安装在立柱201的底部,将立柱顶部支撑件4固定安装在立柱201的顶部,其中,立柱连接杆401与立柱201相连接;将两个三角翼组件3固定在立柱组件2的两侧,其中,多个斜支撑柱加强杆302均安装在立柱201上,斜支撑柱301的底部与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202相连接。
其中,三角翼支撑单元包括:支座连接件1、立柱组件2、三角翼组件3和立柱顶部支撑件4;立柱组件2包括:立柱201和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202,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2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202分别固定在立柱201底部的两侧;三角翼组件3包括:斜支撑柱301和斜支撑柱加强杆302,斜支撑柱加强杆3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斜支撑柱加强杆302均匀的安装在斜支撑柱301的侧面,且多个斜支撑柱加强杆302的长度依次增加;立柱顶部支撑件4包括:立柱连接杆401、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和环梁连接杆403,立柱连接杆401固定安装在环梁连接杆403的下方,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固定安装在环梁连接杆403的上方;三角翼组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三角翼组件3分别安装在立柱组件2的两侧,其中多个斜支撑柱加强杆302均安装在立柱201上,斜支撑柱301的底部与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202相连接;支座连接件1固定安装在立柱201的底部,立柱顶部支撑件4通过立柱连接杆401固定安装在立柱201的顶部;支座连接件1安装在支座5上,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6与斜支撑柱301固定连接,支撑件加强杆7的一端与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6连接,支撑件加强杆7的另一端与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连接,环梁8的端部与环梁连接杆403连接;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与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相连接。
S1.2、将一组已安装好的三角翼支撑单元安装在提前固定好的支座5上,其中,在吊装时实时监测三角翼柱空中姿态,保证三角翼支撑单元的立柱组件2垂直安装,三角翼支撑单元安装在支座5上之后,通过临时支撑和临时拉锚对三角翼支撑单元临时限位固定。
S1.3、按照S1.2的安装方式,在已安装三角翼支撑单元相邻位置的支座5上安装一组已安装好的三角翼支撑单元,如图6至图7所示。
S1.4、通过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6将两组三角翼支撑单元的三角翼组件3相连接,将相邻两组三角翼组件3中的斜支撑柱301均与第二斜支撑柱连接杆601相连接;并通过支撑件加强杆7将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6加固,将支撑件加强杆7的一端与支撑件加强杆连接杆602相连接,将支撑件加强杆7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上,如图8至图10所示。
其中,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6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斜支撑柱连接杆601、支撑件加强杆连接杆602和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603;第二斜支撑柱连接杆601与斜支撑柱301固定连接,支撑件加强杆连接杆602与支撑件加强杆7的端部连接,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603与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相连接。
S1.5、通过环梁8将两组三角翼支撑单元的立柱顶部支撑件4相连接,其中,环梁8的端部与环梁连接杆403连接,如图11至图12所示。
S1.6、重复S1.3至S1.5,直至将下层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拼装完成,如图13所示。
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下层支撑点是内外交错的,三角翼支撑单元是在立柱组件2的两侧各安装一个三角翼组件3,实现了下层一个支撑点上层多个支撑点的支撑需求,且环梁的设置,能够抵消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产生的径向力,避免了支撑结构变形的风险。将复杂的支撑结构划分为多个简单的结构,并采用地面拼装再吊装的方式进行安装,简化了施工,增快了施工的效率。
S2、中心压力环9环吊装就位:
S2.1、拼装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图中未显示;
S2.2、将中心压力环9分块吊装至支撑平台上,将中心压力环9在地面上拼装为三块结构,并将三块结构分别吊装至支撑平台上,并在支撑平台上将三块结构拼装固定,并将拼装好的中心压力环9移动至指定位置,如图14所示。
其中,中心压力环9包括:内环杆901、外环杆902和内外环连接杆903;外环杆902的高度低于内环杆901的高度,且内环杆901与外环杆902通过内外环连接杆903相连接;外环杆902和内外环连接杆903均与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相连接,如图15至图17所示。
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所有径向杆件交于顶部的中心压力环,且交汇处的杆件截面较大且密度比较高,且存在高差,将中心压力环设计设置为内外两层环的结构且将内外两层环设置一定的高差,此种做法提高了节点的刚度,增大抗弯强度、节约材料,整体受力性能更好。
S3、拼装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
S3.1、拼装安装平台,安装平台图中未显示;
S3.2、分别将两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吊装就位,其中,两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关于中心压力环9对称;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的第一支撑头101安装在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上,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的第二支撑头102安装在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603上;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的第一连接头103与外环杆902相连接,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的第二连接头104与内外环连接杆903相连接。
其中,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为沿环向的折面结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上设有第一支撑头101、第二支撑头102、第一连接头103、第二连接头104和第一拼装头105;其中,第一支撑头101与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相连接,第二支撑头102与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603相连接;第一连接头103与外环杆902相连接,第二连接头104与内外环连接杆903相连接;第一拼装头105通过第一拼装杆12与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相连接,如图19所示。
S3.3、分别将两组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吊装就位,其中,两组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关于中心压力环9对称,且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与已安装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相邻;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的第三支撑头111固定在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603上,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的第四支撑头112固定在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上;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的第三连接头113与内外环连接杆903相连接,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的第四连接头114与外环杆902相连接,如图18所示。
其中,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为沿环向的折面结构,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包括:第三支撑头111、第四支撑头112、第三连接头113、第四连接头114和第二拼装头115;其中,第三支撑头111与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603相连接,第四支撑头112与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相连接;第三连接头113与内外环连接杆903相连接,第四连接头114与外环杆902相连接;第二拼装头115通过第一拼装杆12与第一拼装头105相连接,如图20所示。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下部无竖向支撑,将其结构做成了沿环向面的折面结构,此种结构类似三角桁架,保证了上层结构的稳定性。
S3.4、通过第一拼装杆12和第二拼装杆13将相邻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和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固定连接;其中,第二拼装头115通过第一拼装杆12与第一拼装头105相连接,其余位置通过第二拼装杆13相连接,如图21至图23所示。
S3.5、重复S3.3至S3.4,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和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间隔安装,直至将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拼装完成,如图24所示。
S4、安装内部吊装结构,拆除支撑平台和安装平台。
通过对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设计满足了下部无竖向支撑保证其稳定,对下层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的设计满足了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不规则支撑点的支撑,对中心压力环的设计保证了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顶部多且密的杆件的受力需求,且将复杂的钢结构架划分为多个简单的结构,并采用地面拼装再吊装的方式进行安装,简化了施工,增快了施工的效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安装下层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
步骤1.1、在地面上拼装所有三角翼支撑单元;
步骤1.2、将一组已安装好的三角翼支撑单元安装在提前固定好的支座(5)上,其中,在吊装时实时监测三角翼柱空中姿态,保证三角翼支撑单元的立柱组件(2)垂直安装,三角翼支撑单元安装在支座(5)上之后,通过临时支撑和临时拉锚对三角翼支撑单元临时限位固定;
步骤1.3、按照步骤1.2的安装方式,在已安装三角翼支撑单元相邻位置的支座(5)上安装一组已安装好的三角翼支撑单元;
步骤1.4、通过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6)将两组三角翼支撑单元的三角翼组件(3)相连接,并通过支撑件加强杆(7)将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6)加固;
步骤1.5、通过环梁(8)将两组三角翼支撑单元的立柱顶部支撑件(4)相连接;
步骤1.6、重复步骤1.3至步骤1.5,直至将下层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拼装完成,拆除所有的临时支撑和临时拉锚;
步骤2、中心压力环(9)安装就位:
步骤2.1、拼装支撑平台;
步骤2.2、将中心压力环(9)分块吊装至支撑平台上,并在支撑平台上将中心压力环(9)拼装,并调整就位;
步骤3、安装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
步骤3.1、拼装安装平台;
步骤3.2、将两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对称安装,其中,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的底部固定在下层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上,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的顶部与中心压力环(9)固定连接;
步骤3.3、将两组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对称安装在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相邻的位置,其中,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的底部固定在下层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上,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的顶部与中心压力环(9)固定连接;
步骤3.4、通过第一拼装杆(12)和第二拼装杆(13)将相邻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和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固定连接;
步骤3.5、重复步骤3.3至步骤3.4,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和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间隔安装,直至将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拼装完成;
步骤4、安装内部吊装结构,拆除支撑平台和安装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翼支撑单元包括:支座连接件(1)、立柱组件(2)、三角翼组件(3)和立柱顶部支撑件(4);
所述立柱组件(2)包括:立柱(201)和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202),所述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2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202)分别固定在所述立柱(201)底部的两侧;
所述三角翼组件(3)包括:斜支撑柱(301)和斜支撑柱加强杆(302),所述斜支撑柱加强杆(3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斜支撑柱加强杆(302)均匀的安装在所述斜支撑柱(301)的侧面,且多个所述斜支撑柱加强杆(302)的长度依次增加;
所述立柱顶部支撑件(4)包括:立柱连接杆(401)、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和环梁连接杆(403),所述立柱连接杆(401)固定安装在所述环梁连接杆(403)的下方,所述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固定安装在所述环梁连接杆(403)的上方;
所述三角翼组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三角翼组件(3)分别安装在所述立柱组件(2)的两侧,其中多个所述斜支撑柱加强杆(302)均安装在所述立柱(201)上,所述斜支撑柱(30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202)相连接;
所述支座连接件(1)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201)的底部,所述立柱顶部支撑件(4)通过立柱连接杆(401)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201)的顶部;
所述支座连接件(1)安装在所述支座(5)上,所述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6)与斜支撑柱(30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加强杆(7)的一端与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6)连接,所述支撑件加强杆(7)的另一端与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连接,所述环梁(8)的端部与环梁连接杆(403)连接;
所述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与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柱顶部支撑件(6)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斜支撑柱连接杆(601)、支撑件加强杆连接杆(602)和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603);
所述第二斜支撑柱连接杆(601)与斜支撑柱(30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加强杆连接杆(602)与支撑件加强杆(7)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603)与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压力环(9)包括:内环杆(901)、外环杆(902)和内外环连接杆(903);
所述外环杆(902)的高度低于所述内环杆(901)的高度,且所述内环杆(901)与所述外环杆(902)通过内外环连接杆(903)相连接;
所述外环杆(902)和所述内外环连接杆(903)均与上层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为沿环向的折面结构,且所述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上设有第一支撑头(101)、第二支撑头(102)、第一连接头(103)、第二连接头(104)和第一拼装头(105);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头(101)与所述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头(102)与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603)相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头(103)与所述外环杆(902)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104)与所述内外环连接杆(903)相连接;
所述第一拼装头(105)通过所述第一拼装杆(12)与所述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为沿环向的折面结构,所述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包括:第三支撑头(111)、第四支撑头(112)、第三连接头(113)、第四连接头(114)和第二拼装头(115);
其中,所述第三支撑头(111)与所述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603)相连接,所述第四支撑头(112)与所述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相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头(113)与所述内外环连接杆(903)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头(114)与所述外环杆(902)相连接;
所述第二拼装头(115)通过所述第一拼装杆(12)与所述第一拼装头(105)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包括以下步骤:
拼装立柱组件(2):将两个所述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202)分别固定在所述立柱(201)底部的两侧;
拼装三角翼组件(3):将多个长度依次增加的斜支撑柱加强杆(302)均匀的安装在所述斜支撑柱(301)的侧面;
拼装立柱顶部支撑件(4):将所述立柱连接杆(401)固定安装在所述环梁连接杆(403)的下方,将所述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固定安装在所述环梁连接杆(403)的上方;
将支座连接件(1)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201)的底部,将立柱顶部支撑件(4)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201)的顶部,其中,立柱连接杆(401)与所述立柱(201)相连接;
将两个三角翼组件(3)固定在立柱组件(2)的两侧,其中,多个所述斜支撑柱加强杆(302)均安装在所述立柱(201)上,所述斜支撑柱(30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斜支撑柱连接杆(202)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包括以下步骤:
将相邻两组三角翼组件(3)中的斜支撑柱(301)均固定在所述第二斜支撑柱连接杆(601)上;
将支撑件加强杆(7)的一端与支撑件加强杆连接杆(602)相连接,将支撑件加强杆(7)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将两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吊装就位,其中,两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关于所述中心压力环(9)对称;
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的第一支撑头(101)安装在所述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上,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的第二支撑头(102)安装在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603)上;
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的第一连接头(103)与所述外环杆(902)相连接,将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的第二连接头(104)与所述内外环连接杆(903)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3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将两组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吊装就位,其中,两组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关于所述中心压力环(9)对称,且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与已安装的第一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0)相邻;
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的第三支撑头(111)固定在所述第二上层网壳连接杆(603)上,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的所述第四支撑头(112)固定在所述第一上层网壳连接杆(402)上;
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的第三连接头(113)与所述内外环连接杆(903)相连接,将第二上层网壳钢结构支架(11)的第四连接头(114)与所述外环杆(902)相连接。
CN202410063217.0A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7569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3217.0A CN117569588B (zh)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3217.0A CN117569588B (zh)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69588A CN117569588A (zh) 2024-02-20
CN117569588B true CN117569588B (zh) 2024-03-22

Family

ID=89888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63217.0A Active CN117569588B (zh)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6958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85695A (ja) * 2017-11-01 2019-06-06 工研ゴンドラ株式会社 作業用ゴンドラ
CN111088851A (zh) * 2020-01-13 2020-05-01 东南大学 一种上部网格参与平衡拉索预拉力的环形索承网格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1980265A (zh) * 2020-07-13 2020-11-24 东南大学 基于彭色列闭合多角星形的鸟巢型单层空间索网屋盖结构
CN114135134A (zh) * 2021-12-08 2022-03-04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低温储罐拱顶智能动态监测气顶升施工方法
CN117071911A (zh) * 2023-08-22 2023-11-17 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带空腔环向转换结构自平衡的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85695A (ja) * 2017-11-01 2019-06-06 工研ゴンドラ株式会社 作業用ゴンドラ
CN111088851A (zh) * 2020-01-13 2020-05-01 东南大学 一种上部网格参与平衡拉索预拉力的环形索承网格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1980265A (zh) * 2020-07-13 2020-11-24 东南大学 基于彭色列闭合多角星形的鸟巢型单层空间索网屋盖结构
CN114135134A (zh) * 2021-12-08 2022-03-04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低温储罐拱顶智能动态监测气顶升施工方法
CN117071911A (zh) * 2023-08-22 2023-11-17 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带空腔环向转换结构自平衡的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69588A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19139B (zh) 一种体育场馆不规则空间网架吊装施工方法
CN111395624A (zh) 单层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4482280B (zh) 一种六边形截面装配式环形支撑体系及其安装方法
CN212716623U (zh) 波纹板固井基础结构和地铁竖井
CN114525877A (zh) 基于大悬挑倾斜式三角桁架的体育场组合屋盖及施工方法
CN117569588B (zh) 一种环向自平衡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2049235B (zh) 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平台及方法
CN111188278A (zh) 胎架结构、胎架组件及施工方法
CN215563298U (zh) 一种弯扭形旋转坡道的钢结构骨架
JP6736226B2 (ja) 塔状建築物上部に建設される構造物の構造体および施工法
CN213774620U (zh) 钢桁架吊挂结构逆安装用临时支撑体系
CN117569589B (zh) 一种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2561172U (zh) 胎架结构、胎架组件及组装结构
CN113152768A (zh) 一种不等直径环桁架高空分段安装固定装置
CN113137102A (zh) 一种拼装式库顶房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1827678A (zh) 一种筒仓顶部桁架钢结构吊装方法
CN112160253A (zh) 一种连续刚构拱桥的拱肋安装方法
JP3546225B2 (ja) 建築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CN215670948U (zh) 一种用于穹顶结构施工的钢索桁架装置
CN116497945B (zh) 一种屋面钢桁架累积提升反力架及施工方法
CN114482381B (zh) 用于穹顶钢结构的散件安装方法
CN117587929B (zh) 一种环向封闭折板网壳结构的中心压力环及其施工方法
CN219973857U (zh) 一种超高女儿墙无配重吊篮悬挂系统
CN219260698U (zh) 多次拆装共用桩基的施工组织用预应力装配式钢栈桥
CN215054431U (zh) 一种不等直径环桁架高空分段安装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