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59918A - 一种电压校正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压校正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59918A
CN117559918A CN202311686066.6A CN202311686066A CN117559918A CN 117559918 A CN117559918 A CN 117559918A CN 202311686066 A CN202311686066 A CN 202311686066A CN 117559918 A CN117559918 A CN 117559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power
signal
determining
targe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860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琦
马金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860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599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59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599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03F1/02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 H03F1/0211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with control of the supply voltage or current
    • H03F1/0216Continuous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3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压校正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用于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输出功率,所述第一输出功率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实际输出功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和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确定第二输出功率,并基于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电压校正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射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压校正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功率放大器是终端电路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耗能元件,其输出功率和线性程度是无法兼顾的矛盾体。功率放大器内在的非线性特性使得信号经过功放后产生非线性失真,从而降低通信质量。对于第4代(4G)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频段主流的上行信号多址技术: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扩频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Spread-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DFT-S-OFDM),第5代(5G)新无线(New Radio,NR)在上行的多址方式中增加了循环前缀(Cycli c Prefix,CP)-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相关技术中,手机的功率校准通常是结合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的电源电压(VCC)和静态工作电流(ICQ),遍历射频集成电路(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RFIC)的模拟增益控制字并记录测量的功率,形成控制字、VCC、ICQ、功率的关系表,存储在手机中。CP-OFDM和DFT-S-OFDM两种不同波形的信号,都是使用固定的同一组校准参数,也就是使用同一组电压设置去做校准,其他波形的调制方式或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也是调用同一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压校正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针对不同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器的电压的适应性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压校正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输出功率,所述第一输出功率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实际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和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确定第二输出功率,并基于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用于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输出功率,所述第一输出功率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实际输出功率;
第二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第三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和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确定第二输出功率;
第四确定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确定用于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输出功率,所述第一输出功率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实际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和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确定第二输出功率,并基于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电压校正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电压校正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用于实现上述的电压校正方法,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设备执行上述的电压校正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校正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根据待发射的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基于目标校正输出功率对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输出功率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输出功率,并基于校正后的第二输出功率对终端设备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调整,在保持输出功率和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的情况下,降低功率放大器的功耗,在满足线性度要求的情况下的功耗做到最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校正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电路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电路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试方式与峰均比的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区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出功率与输入电压的一个可选的关系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校正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校正方法、设备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校正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01、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输出功率,所述第一输出功率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实际输出功率。
终端设备在发送第一信号之前,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发送第一信号的第一调度信息,基于第一调度信息确定发送的第一信号。
可理解的,第一信号还可理解为第一信道。第一信号可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 S)等上行信号或信道。
第一输出功率为终端设备确定的发射第一信号的实际的输出功率。第一输出功率可基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调度的第三输出功率和终端设备自身支持的最大的输出功率即第四输出功率确定。
S102、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终端设备在确定发送第一信号时,确定发射第一信息的发射参数,并根据发射参数确定当前用于对第一输出功率进行校正的校正输出功率即目标校正输出功率。其中,发射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波形、调试方式、带宽,其中,带宽可通过资源块(RB)类型来确定,RB类型包括:边缘RB、外部RB、内部RB。其中,波形可包括:DFT-s-OFDM、CP-OFDM等,调制方式可包括: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16QAM)、64QAM、256QAM等。
终端设备可基于发射参数直接确定对应的目标校正输出功率,也可基于发射参数确定射频电路的一性能指标,基于该性能指标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其中,终端设备可建立有发射参数与校正输出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基于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发射参数对应的目标校正输出功率。终端设备也可建立发射参数与射频电路的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且建立性能指标与校正输出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当前发射参数对应的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S103、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和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确定第二输出功率,并基于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调整。
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输出功率和目标校正输出功率后,通过目标校正输出功率对第一输出功率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第二输出功率,并基于校正后的第二输出功率对射频电路中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输入电压可称为目标输入电压。
终端设备可基于公式(1)确定第二输出功率P2:
P2=P1-ΔP 公式(1);
其中,P1为第一输出功率,ΔP为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在确定目标输入电压后,终端设备控制射频电路发射第一信号时,射频电路中的PA的输入电压为目标输入电压。
可理解的,终端设备控制射频电路以第一输出功率进行第一信号的发射,也就是说,第一输出功率为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实际的输出功率第二输出功率用于确定PA的输入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中,PA的输入电压的大小随着第二输出功率的增加而增大,或随着第二输出功率的减小而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校正方法可应用与平均功率跟踪(Average Power Tracking,APT)校准、数字预失真(Digital Pre-Distortion,DPD)校准、增强的APT(ET)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可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200包括射频电路201,其中,射频电路201用于进行信号的发射,以通过发射的信号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其中,射频电路201还可用于进行信号的接收。
终端设备可支持例如:LTE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物联网(Internetof Things,IoT)系统、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系统、增强的机器类型通信(enhanced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eMTC)系统、5G通信系统(也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非地面通信网络(Non Terrestrial Network,NTN)系统、或未来的通信系统等通信系统,即,发射机发射的信号可为LTE信号、TDD信号、UMTS信号、IoT信号、NB-IoT信号、eMTC、NR信号、NTN信号等。其中,不同网络类型的信号的频带可基于相应的网络类型所述支持的频段确定。
如图3所示,射频电路201可包括:收发器2011、功率放大器2012、天线2013。其中,功率放大器2012用于发射通路,通过把发射通路的微弱射频信号放大,使信号成功获得足够高的功率,功率放大器的性能能够直接决定通信信号的稳定性和强弱。
在实际应用中,射频电路201还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和耦合器等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校正方法,根据待发射的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基于目标校正输出功率对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输出功率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输出功率,并基于校正后的第二输出功率对终端设备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调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基于第一输出功率对PA的输入电压调整方案,在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基于峰均比降低了输入电压的大小,从而在保证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的情况下,降低PA的功耗,实现满足线性度要求的情况下的功耗的最优。
在一些实施例中,S101确定用于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输出功率,包括:
S1011、确定第三输出功率,所述第三输出功率为网络设备调度的输出功率;
S1012、确定第四输出功率,所述第四输出功率为当前的功率等级对应的输出功率;
S1013、基于所述第三输出功率、所述第四输出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输出功率。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调度的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三输出功率Pemax,终端设备根据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的发射功率即最大的输出功率:第四输出功率Pcmax,Pcmax可与终端设备的功率等级相关。
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输出功率和第四输出功率后,基于第三输出功率和第四输出功率确定第一输出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S1012确定第四输出功率,包括:
S1121、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最大功率回退值MPR;
S1122、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MPR和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等级,确定所述第四输出功率。
终端设备可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第一信号的MPR,其中,确定第一信号的MPR的发射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发射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波形、调试方式、带宽。
在一示例中,终端设备中配置有表1所示的MPR表,并基于表1所示的MPR表查找当前发射参数对应的MPR。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中可对应不同的功率等级预配置不同的MPR表,本申请实施例对MPR表所涉及的发射参数不进行限定,对不同的发射参数对应的MPR的取值也不进行限定。
终端设备可基于当前的功率等级确定当前功率等级对应的输出功率PPowerClass,其中,PPowerClass可理解为终端设备在当前功率等级下所支持的最大输出功率,终端设备基于公式(2)确定第四输出功率Pcmax:
Pcmax=PPowerClass-MPR公式(2);
需要说明的是,公式(2)为Pcmax的一种确定方式,Pcmax也可通过公式(2)所示的方式以外的其他方式确定。
表1、MPR表示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S1132基于所述第三输出功率、所述第四输出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包括:
确定所述第三输出功率和所述第四输出功率中取值较小的输出功率,为所述第一输出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输出功率P1可表示为公式(3):
P1=min(Pemax,Pcmax)公式(3)。
也就是说,在第三输出功率大于第四输出功率的情况下,第一输出功率为第四输出功率,即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实际的输出功率为基于终端设备的功率等级确定的输出功率;在第三输出功率小于第四输出功率的情况下,第一输出功率为第三输出功率,即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实际功率为网络设备调度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输出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S102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包括:
S1021、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目标峰均比;
S1022、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目标峰均比,确定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终端设备在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的情况下,根据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第一信号对应的目标均峰比,并将目标均峰比对应的校正输出功率确定为目标输出功率。其中,第一信号对应的目标均峰比可为射频电路基于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发射第一信号时的均峰比。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目标均峰比折算成目标校正输出功率。峰均比(Peak 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是衡量射频电路的一个重要指标,用来描述信号包络动态范围变化一个参数,是指一段时间内信号的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之比。对于调试方式、波形和带宽中的任意一个参数不同的两组射频参数,其对应的峰均比可不同。其中,峰均比随着调制方式的阶数的增加,峰均比增大。对于波形,CP-OFDM的峰均比高于DFT-s-OFDM的峰均比。
表2、均峰比列表示例
终端设备中可预置均峰比列表,均峰比列表中可设置不同的发射参数对应的均峰比。在一示例中,均峰比列表可如上述表2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PA来讲,要输出同样的输出功率,CP-OFDM的峰均比高于DFT-s-OFDM的峰均比,因此,CP-OFDM的线性度要求相对于DFT-s-OFDM的线性度要求更难达到。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第一信号的均峰比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从而将均峰比转折为校正输出功率,对射频电路的输出功率进行补偿,以优化PA发射第一信号时所需的输入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S1022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目标峰均比,确定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包括:
确定预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关系中所述峰均比对应的第一目标关系,所述第一关系为峰均比与校正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一目标关系为所述目标峰均比对应的第一关系;
将所述第一目标关系中的校正输出功率,确定为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中可预配置第一关系列表,在第一关系列表中配置不同的峰均比与校正输出功率之间的第一关系。
终端设备将预置的第一关系中当前的目标均峰比对应的第一关系确定为第一目标关系,且将第一目标关系中的校正输出功率确定为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S103基于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调整,包括:确定预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关系中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应的第二目标关系,所述第二关系为输出功率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二目标关系为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应的第二关系;将所述第二目标关系中的电压确定为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中可预配置第二关系列表,在第二关系列表中配置不同的输出功率与电压之间的第二关系。
终端设备将预置的第二关系中当前的第二输出功率对应的第二关系确定为第二目标关系,且将第二目标关系中的电压确定为目标输入电压,并控制射频电路发射第一信号时,射频电路中的PA的输入电压为目标输入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中还可设置电压转换关系式,将当前的第二输出功率作为电压转换关系式的参数,计算得到当前第二输出功率对应的目标输入电压。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校正方法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校正方法涉及以下内容:
终端发射通路PA架构
终端的通信模块包括:天线、射频前端模块、射频收发模块、基带信号处理等组成。手机的发射通路架构如图4示,包括:收发器(Transceiver)401、射频前端402和天线403,其中,射频前端402介于天线403和收发器401即射频收发模块之间。如图4所示,射频前端402可包括以下器件:低噪声放大器(LNA)4021、功率放大器(PA)4022、双工器(duplexer)40223、耦合器4024等。LNA是噪声系数很小的放大器,能够把天线接收到的微弱射频信号放大,并尽量减少噪声的引入。PA用于将单元信号DC-DC的功率转换为按照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PA用于发射通路或TX路径,通过把发射通路的微弱射频信号放大,使信号成功获得足够高的功率,PA的性能能够直接决定通信信号的稳定性和强弱。双工器能够将TX路径和接收通路或RX路径连接到一个共用天线,而不会相互干扰。耦合器用于FBRX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收发器(Transceiver)401。
因为功率放大器PA的工作特性,相同的输出功率下,PA的供电电压VCC越大,则其功耗就越大,但是其线性度(以ACLR来评判)就越好;反之则反。
5G NR频段的波形、调制方式、带宽、RB
表3、波形、调制方式及RB对应表
对于4G LTE频段主流的上行信号多址技术DFT-S-OFDM,5G NR在上行的多址方式中增加了CP-OFDM技术。
NR调制方式及典型RB配置如上述表3,DFT-S-OFDM和CP波形对应不同的调制方式和RB位置。
终端设备的带宽可如表4所示。
表4、终端设备的带宽示例
调试方式和均峰比
功率放大器是终端的射频电路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耗能元件,其输出功率和线性程度是无法兼顾的矛盾体。PA内在的非线性特性使得信号经过功放后产生非线性失真。非线性失真在时域表现为信号幅度和相位上的失真,在频域表现为带内失真和带外频谱扩展。带内失真会增加通信接收系统的误码率,从而降低通信质量;带外频谱扩展会对相邻通信信道造成干扰,从而影响该信道通信设备的工作。因而,通信标准对基站发射机的性能指标EVM(Error Vector Magnitude,误差矢量幅度)、ACLR均有严格的要求。实际应用中,为提高输出功率和效率,功放往往工作在饱和区,此时功放的增益压缩变的愈发严重,相应地,功放的非线性失真也愈发严重。为了在提高线性度的同时保持功放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降低非线性失真,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已经成为移动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技术。
峰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是衡量射频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用来描述信号包络动态范围变化一个参数,可表示为公式(4),指一段时间(0至T)内信号x(t)的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PAVE之比。
均峰比与调试方式的关系可基于图5来进行说明,在图5中示出了NR DFT在5MHz带宽满RB下的QPSK(6.34dB)、16QAM(7.46dB)和64QAM(7.76dB)和256QAM调制方式的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omplementar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CDF)曲线501、曲线502、曲线503和曲线504。从图5中可确定,随着调制方式的高阶的增加,其峰均比明显会增加,特别是QPSK到16QAM。其中,各种概率下的峰均比曲线就形成了CCDF曲线。其中,图5所示的CCDF曲线,横轴为信号的功率,纵轴为高斯电流。
PA的输入信号Vin与输出信号Vout的关系可如图6所示,当输入PA的信号具有较低的峰均比时,其整个信号都能工作在线性区域,工作在该区域的信号能够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同时又能保证通信信号的线性指标(ACLR)。当输入信号具有高峰均比时,信号的峰值将会进入器件的饱和区域,这就会导致输入信号的峰值出现非线性失真,同时饱和区域也会恶化信号的ACLR指标。
相关技术中,CP-OFDM相比DFT-S-OFDM,在信号的峰均比上恶化了很多,这就导致实际信号的线性度会恶化很多;相同功率下的两种不同的调制的信号,要达到相同的线性度也就是ACLR要求,CP-O FDM相对于DFT-S对PA供电VCC的要求要高很多。
比如,对于DFT-S-QPSK的信号,峰均比在4~6dB左右,但是对于CP-QPSK的调制信号峰均比会在6~9dB左右,峰均比会比DFT-S-QPSK的信号恶化2dB左右。
这样,对于PA来讲,要输出同样的输出功率比如20dBm,并且满足协议规范要求的线性度也就是A CLR的要求,由于CP-OFDM峰均比比DFT-S-OFDM高2dB左右,所以CP下的ACLR要求更难达到。此时为了达到ACLR的要求,对于CP-OFDM信号就要提高PA的供电电压来进一步提高PA的线性度,因此需要的VCC就比同功率下DFT-S-OFDM的高很多,这样就会导致相同的输出功率下,PA需要的供电电压VCC也要比DFT-S-OFDM的供电电压高很多。
在相关技术中,CP-OFDM和DFT-S两种不同波形的信号,都是使用同一组校准参数,也就是使用同一组电压设置去做校准,现网调用也是使用同一组,其他波形的调制方式/RB也是调用同一组。所以需要思考问题:如何根据峰均比差异,自适应调度PA的电压以满足线性要求,且达到最优功耗。
相关技术中,手机的功率校准是结合PA的VCC和ICQ,遍历RFIC的模拟增益控制字并记录测量的功率,形成控制字、VCC、ICQ、功率的关系表,存储在手机中。由此看来,所有功率点下的调制方式均会调用这一组参数,数字预失真(Digital Pre-Distortion,DPD)场景调用类似。
由表3可以看到,DFT-S-OFDM和CP-OFDM波形均包含QPSK/16QAM/64QAM/256QAM,因校准方案只有一组电压设置,当网络侧下发功率(最大功率至最小功率)及调制方式调度时,所有调制方式均会调用这组参数,不能细分至每种波形、调制方式及RB配置。
从上述的校准和实际工作调用方式就可以看出,目前的功率校准防范存在以下技术缺点:不同波形、不同调制方式、不同RB均调用一组参数,线性较好(低阶调制方式))场景存在功耗优化空间,因不能解耦导致性能丢失。
相关技术中,为解决上述问题,在进行分场景校准或者分场景增加补偿NV解决,但是这会增加校准时间和NV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校准方法,针对APT/DPD方案的弊端,提出一种新的补偿方案,以表2某一种场景为基础数据进行APT/DPD校准,其他场景根据峰均比差值(△F)折算至功率差(△P),现网功率加功率差进行电压查表调用,在满足线性度要求的情况下的功耗做到最优,其中,功率和电压的关系可如图7中701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校准方法的实现过程如图8所示,包括如下:
80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侧调用上行信道。
这里的上行信道可包括:PUSCH、PUCCH或SRS;
802、终端设备确认网络侧调用某信道功率Pemax;
803、终端设备根据NV配置确认Pcmax;
804、终端设备计算实际功率:min(Pemax,Pcmax);
805、终端设备依据实验室确定不同场景下峰均比对应的功率差(△P);
806、终端设备的物理层查找min(Pemax,Pcmax)-△P对应的电压。
其中,不同场景下的发射参数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如图9所示,终端设备900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901,配置为确定用于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输出功率,所述第一输出功率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实际输出功率;
第二确定单元902,配置为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第三确定单元903,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和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确定第二输出功率;
第四确定单元904,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901,还配置为:
确定第三输出功率,所述第三输出功率为网络设备调度的输出功率;
确定第四输出功率,所述第四输出功率为当前的功率等级对应的输出功率;
基于所述第三输出功率、所述第四输出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输出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901,还配置为: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最大功率回退值MPR;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MPR和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等级,确定所述第四输出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901,还配置为:
确定所述第三输出功率和所述第四输出功率中取值较小的输出功率,为所述第一输出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902,还配置为: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时对应的目标峰均比;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目标峰均比,确定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902,还配置为:
确定预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关系中所述峰均比对应的第一目标关系,所述第一关系为峰均比与校正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一目标关系为所述目标峰均比对应的第一关系;
将所述第一目标关系中的校正输出功率,确定为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确定单元904,还配置为:
确定预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关系中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应的第二目标关系,所述第二关系为输出功率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二目标关系为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应的第二关系;
将所述第二目标关系中的电压确定为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终端设备的相关描述可以参照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压校正方法的相关描述进行理解。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为终端设备的可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0,包括有电子芯片1001,电子芯片能够实施为如上述一个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压校正算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为终端设备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100,包括:
处理器1101以及存储有所述处理器1101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1102,所述存储介质1102通过通信总线1103依赖所述处理器1101执行操作,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1101执行时,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执行的所述电压校准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时,终端中的各个组件通过通信总线1103耦合在一起。可理解,通信总线110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通信总线1103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1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通信总线110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电压校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200示意性结构图。图12所示的电子设备1200包括处理器1210。处理器1210被配置为:
确定用于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输出功率,所述第一输出功率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实际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和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确定第二输出功率,并基于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2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压校准方法。
可选地,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20。其中,处理器1210可以从存储器12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压校准方法。
其中,存储器12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2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210中。
可选地,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230,处理器12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12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号。这里,收发器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
可理解的,收发机中包括多条用于接收信号或发射信号的物理通路,一条或多条用于发射信号的物理通路上的物理元件构成一发射机。其中,发射机中各物理通路的MPR的取值独立。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12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电子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 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 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 rate S 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 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 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电压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输出功率,所述第一输出功率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实际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和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确定第二输出功率,并基于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于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输出功率,包括:
确定第三输出功率,所述第三输出功率为网络设备调度的输出功率;
确定第四输出功率,所述第四输出功率为当前的功率等级对应的输出功率;
基于所述第三输出功率、所述第四输出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输出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四输出功率,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最大功率回退值MPR;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MPR和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等级,确定所述第四输出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三输出功率、所述第四输出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包括:
确定所述第三输出功率和所述第四输出功率中取值较小的输出功率,为所述第一输出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目标峰均比;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目标峰均比,确定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目标峰均比,确定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包括:
确定预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关系中所述峰均比对应的第一目标关系,所述第一关系为峰均比与校正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一目标关系为所述目标峰均比对应的第一关系;
将所述第一目标关系中的校正输出功率,确定为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调整,包括:
确定预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关系中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应的第二目标关系,所述第二关系为输出功率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二目标关系为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应的第二关系;
将所述第二目标关系中的电压确定为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
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用于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输出功率,所述第一输出功率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实际输出功率;
第二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第三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和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确定第二输出功率;
第四确定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调整。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确定用于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输出功率,所述第一输出功率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实际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参数确定目标校正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和所述目标校正输出功率,确定第二输出功率,并基于所述第二输出功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调整。
10.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电压校正方法中的步骤。
11.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压校正方法。
12.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配置成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压校正方法。
CN202311686066.6A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电压校正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5599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86066.6A CN117559918A (zh)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电压校正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86066.6A CN117559918A (zh)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电压校正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59918A true CN117559918A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0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86066.6A Pending CN117559918A (zh)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电压校正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5991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32739B1 (en) Envelope tracking in connection with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in one or more frequency bands
US9197182B2 (en) Envelope power supply calibration of a multi-mode 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TWI575866B (zh) 校正在波封為基追蹤系統中之不變功率放大器負載特性的方法與裝置
US20070110177A1 (en) RF power distribution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US20160182100A1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radio frequency signal
KR20130126889A (ko) 반도체 장치
CN102037699A (zh) 失真补偿电路和失真补偿方法
US841689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improved power amplifier efficiency through adjustments in crest factor reduction
US9431967B2 (en) Dynamic amplifier supply
US887405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distortion leakage in a wireless power amplifier
US9363130B2 (en) Dynamic digital predistortion for a microwave radio system
US8442459B2 (en) Transmitte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WO2012075773A1 (zh) 功率校准控制方法及装置
US9853608B2 (en)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technique for envelope tracking system
US9496838B2 (en) Envelope tracking amplifier for a transmitter having a voltage mapping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square of the amplitude of the baseband signal
JP4052834B2 (ja) 増幅回路
CN113852980B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US7593699B2 (en) Distortion/efficiency adaptation in a variable-data-rate radio transmitter
CN117559918A (zh) 一种电压校正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3005354A (ja) 電力増幅器および増幅制御方法
JP2017011390A (ja) 無線装置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JP2011124840A (ja) 無線通信装置
JP2016119664A (ja) 動的電力供給及びデジタルプリディストーションによる効率的なマルチチャネルsatcom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101134072B1 (ko) 이동통신 기지국 및 중계기용 고출력 증폭기의 디지털 전치왜곡 또는 아날로그 전치왜곡을 통한 최적화된 출력 송출 방법 및 그 고출력 증폭기
KR100849760B1 (ko) 신호 전송 장치 및 신호 전송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