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52983A -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52983A
CN117552983A CN202210930676.5A CN202210930676A CN117552983A CN 117552983 A CN117552983 A CN 117552983A CN 202210930676 A CN202210930676 A CN 202210930676A CN 117552983 A CN117552983 A CN 117552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oir
cylinder
compressor
compression
compress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306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杏标
邓志洪
陈锐
闫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306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529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52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529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3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6Accum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提出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机构、第一储液器和第二储液器,压缩机构设于壳体,压缩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设有第一压缩腔,第二气缸设有第二压缩腔;第一储液器与第一压缩腔连通;第二储液器与第二压缩腔连通;其中,第一储液器和/或第二储液器安装在压缩机构的底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压缩机构设于壳体,第一储液器与第一压缩腔连通,第二储液器与第二压缩腔连通,第一储液器和第二储液器至少有一个安装在压缩机构的底部,减小压缩机周向上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空调器箱体的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双缸压缩机一般采用一个储液器的形式。这种形式只能实现两个气缸并联运行,而且一般两个气缸排量相等,才能保持吸气状态平稳,无脉动。
而对于双缸双储液器压缩机,虽然保证了各自气缸的吸气状态平稳有利,但其两个储液器均设在压缩机侧面,压缩机周向占用空间增大,仅适用于具有较大体积的空调箱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压缩机,旨在减小压缩机周向占用空间。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提出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
壳体;
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有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二气缸设有第二压缩腔;
第一储液器,所述第一储液器与所述第一压缩腔连通;
第二储液器,所述第二储液器与所述第二压缩腔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储液器和/或所述第二储液器安装在所述压缩机构的底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量为V1,所述第二压缩腔的排量为V2,所述第一储液器的容量为Q1,所述第二储液器的容量为Q2,0.58<(Q1/Q2)/(V1/V2)<1.7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构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所述隔板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构设有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一吸气口设于所述第一气缸外壁或所述隔板外壁,且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一储液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液器设有第一吸入口;所述第一储液器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构还设有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二吸气口设于所述第二气缸外壁或所述隔板外壁,且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储液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储液器设有第二吸入口;所述第二储液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构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隔板之间,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隔板之间;所述压缩机还包括曲轴,所述曲轴穿设于所述压缩机构,并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液器安装在所述壳体侧面,所述第二储液器安装在所述压缩机构底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
壳体;
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有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二气缸设有第二压缩腔;
第一储液器,所述第一储液器与所述第一压缩腔连通;
第二储液器,所述第二储液器与所述第二压缩腔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储液器和/或所述第二储液器安装在所述压缩机构的底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提出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机构和两个储液器。压缩机构设于壳体,压缩机构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别具有一个压缩腔。第一储液器与第一压缩腔连通,第二储液器与第二压缩腔连通,第一储液器和第二储液器至少有一个安装在压缩机构的底部。减小了压缩机周向上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空调器箱体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压缩机 210 第一轴承
100 壳体 220 第一气缸
110 出气口 230 隔板
200 压缩机构 240 第二气缸
300 第一储液器 250 第二轴承
400 第二储液器 260 第一吸气口
500 曲轴 270 第二吸气口
310 第一吸入口 221 第一压缩腔
320 第一连接管 231 通气口
410 第二吸入口 241 第二压缩腔
420 第二连接管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压缩机对湿压缩的耐受力较低,为了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压缩机会自带有一定容量的储液器。储液器的作用在于使冷媒有一定的缓冲容积,且能够降低吸气管的管路应力应变。现有双缸压缩机一般采用一个储液器的形式。这种形式只能实现两个气缸并联运行,而且一般两个气缸排量相等,才能保持吸气状态平稳,无脉动。而对于双缸双储液器压缩机,虽然保证了各自气缸的吸气状态平稳有利,但其两个储液器均设在压缩机侧面,压缩机周向占用空间增大,仅适用于具有较大体积的空调箱体。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机构和两个储液器组件。压缩机构设于壳体,压缩机构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别具有一个压缩腔。第一储液器与第一压缩腔连通,第二储液器与第二压缩腔连通,第一储液器和第二储液器至少有一个安装在压缩机构的底部。减小了压缩机周向上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空调器箱体的占用空间。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提出一种压缩机10,压缩机10包括壳体100、压缩机构10、第一储液器300和第二储液器400,压缩机构10设于壳体100,压缩机构10包括第一气缸220和第二气缸240,第一气缸220设有第一压缩腔221,第二气缸240设有第二压缩腔241;第一储液器300与第一压缩腔221连通;第二储液器400与第二压缩腔241连通;其中,第一储液器300和/或第二储液器400安装在压缩机构10的底部。
具体地,压缩机10包括壳体100、压缩机构10、第一储液器300和第二储液器400。壳体100大致呈圆筒形,壳体100包括上盖、下盖和侧壁,侧壁的顶端与上盖连接,侧壁的底端与下盖连接,压缩机构10安装在壳体100内,第一储液器300和第二储液器400安装在壳体100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壳体100也可以是将上盖与侧壁的顶端连接,下盖与侧壁的内壁连接,并且下盖与侧壁的下表面之间有间距,侧壁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底壳。压缩机构10安装在壳体100内,并且安装在上盖与下盖之间。第一储液器300和第二储液器400至少有一个安装在壳体100内,并且安装在下盖与底壳之间。
压缩机构10包括第一气缸220,第一气缸220设有第一压缩腔221,第一储液器300与第一压缩腔221连通;压缩机构10还包括第二气缸240,第二气缸240设有第二压缩腔241,第二储液器400与第二压缩腔241连通。第一气缸220和第二气缸240之间可以是并联的,第一气缸220与第二气缸240独立工作,第一储液器向第一气缸220提供制冷液,第二储液器向第二气缸240提供制冷液。在并联情况下,第一压缩腔221与第二压缩腔241的排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则第一储液器与第二储液腔体的容量要求可以根据第一压缩腔221与第二压缩腔241的排量进行调整。当然,第一气缸220和第二气缸240之间也可以是串联的,第一压缩腔221和第二压缩腔241之间设置有连通管,使得第一压缩腔221排出的气体继续进入第二压缩腔241再次进行压缩。或者,第一压缩腔221经过换热器连通至第二压缩腔241,再次进行压缩,在此不做限制。
第一储液器300和第二储液器400至少有一个安装在压缩机构10的底部,如,可以是第一储液器300安装在壳体100的侧面,第二储液器400安装在压缩机构10的底部。也可以是第一储液器300和第二储液器400都安装在压缩机构10的底部,在第一储液器300和第二储液器400都安装在压缩机构10的底部时,第一储液器300和第二储液器400可以是并列排布,也可以是重叠放置,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压缩腔221的排量为V1,第二压缩腔241的排量为V2,第一储液器300的容量为Q1,第二储液器400的容量为Q2,0.58<(Q1/Q2)/(V1/V2)<1.71。排气量是指在引擎的某一循环运作中,能将全部空气及混合气送入所有汽缸的能力,也是指一个活塞从一个行程运作至另一行程所能排的体积。单位时间内压缩机10最后一级排出的气体经过换算,在第一级进口状态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得到的气体容积值就是压缩机10的排气量。V1、V2、Q1和Q2的关系满足:(Q1/Q2)/(V1/V2)不大于1.71,且不小于0.58。
当第一压缩腔221的排量小于第二压缩腔241的排量,(Q1/Q2)/(V1/V2)大于0.58且小于等于1时,第一储液器300的容量小于第二储液器400的容量;(Q1/Q2)/(V1/V2)大于1且小于1.71时,第一储液器300的容量和第二储液器400的容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当第一压缩腔221的排量与第二压缩腔241的排量相同,(Q1/Q2)/(V1/V2)大于0.58且小于等于1时,第一储液器300的容量小于第二储液器400的容量;(Q1/Q2)/(V1/V2)等于1时,第一储液器300的容量和第二储液器400的容量相同;(Q1/Q2)/(V1/V2)大于1且小于1.71时,第一储液器300的容量大于第二储液器400的容量。
当第一压缩腔221的排量大于第二压缩腔241的排量,(Q1/Q2)/(V1/V2)大于0.58且小于等于1时,第一储液器300的容量和第二储液器400的容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Q1/Q2)/(V1/V2)大于等于1且小于1.71时,第一储液器300的容量大于第二储液器400的容量。
V1、V2、Q1和Q2的关系满足:(Q1/Q2)/(V1/V2)不大于1.71,且不小于0.58。第一储液器300和第二储液器400的容量配合第一压缩腔221和第二压缩腔241的不同排量,以减少压缩机10吸气损失,提高压缩机10运行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压缩机构10还包括隔板230,隔板230设于第一气缸220和第二气缸240之间,隔板230设有通气口231,通气口231连通第一压缩腔221和第二压缩腔241。请参照图1和图2,隔板230设置在第一气缸220和第二气缸240之间,并且隔板230的一侧面与第一气缸220连接,隔板230的另一侧面与第二气缸240连接,隔板230将第一压缩腔221与第二压缩腔241分隔。隔板230设有通气口231,通气口231与第一压缩腔221和第二压缩腔241连通。通气口231可以为从第一储液器300或第二储液器400来的气体提供分流,如从第一储液器300来的气体进入第一压缩腔221之后,可以通过通气口231进入第二压缩腔241;或者从第二储液器400来的气体进入第二压缩腔241之后,可以通过通气口231进入第一压缩腔221。
在一实施例中,压缩机构10设有第一吸气口260,第一吸气口260设于第一气缸220外壁或隔板230外壁,且第一吸气口260连通第一压缩腔221和第一储液器300。请参照图1和图2,压缩机构10设有第一吸气口260,第一吸气口260可以设置在第一气缸220的外壁,第一吸气口260与第一压缩腔221和第一储液器300连通。第一储液器300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吸气口260进入第一压缩腔221,从而进行气体压缩。第一吸气口260也可以设置在隔板230的外壁,第一吸气口260与通气口231和第一储液器300连通,而通气口231与第一压缩腔221相互连通,则第一压缩腔221通过通气口231和第一吸气口260与第一储液器300连通。第一储液器300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吸气口260后经由通气口231最后进入第一压缩腔221,从而进行气体压缩。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储液器300设有第一吸入口310;第一储液器300通过第一连接管320与第一吸气口260连通。请参照图1,第一储液器300通过第一连接管320与第一吸气口260连通,第一连接管320可以是金属管,也可以是软管。第一连接管320一端与第一储液器300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吸气口260连通,可以根据第一吸气口260开设的位置,将第一连接管320连接在第一气缸220的外壁,或将第一连接管320连接在隔板230的外壁。第一储液器300设有第一吸入口310,制冷剂可以从第一吸入口310进入第一储液器300的内腔,并且液体制冷剂储存在第一储液器300的内部,防止液体制冷剂流入第一压缩腔221而产生液击。气体制冷剂从第一储液器300通过第一接管进入第一压缩腔221进行气体压缩。
在一实施例中,压缩机构10还设有第二吸气口270,第二吸气口270设于第二气缸240外壁或隔板230外壁,且第二吸气口270连通第二压缩腔241和第二储液器400。请参照图1,压缩机构10设有第二吸气口270,第二吸气口270可以设置在第二气缸240的外壁,第二吸气口270与第二压缩腔241和第二储液器400连通。第二储液器400内的气体通过第二吸气口270进入第二压缩腔241,从而进行气体压缩。第二吸气口270也可以设置在隔板230的外壁,第二吸气口270与通气口231和第二储液器400连通,而通气口231与第二压缩腔241相互连通,则第二压缩腔241通过通气口231和第二吸气口270与第二储液器400连通。第二储液器400内的气体通过第二吸气口270后经由通气口231最后进入第二压缩腔241,从而进行气体压缩。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储液器400设有第二吸入口410;第二储液器400通过第二连接管420与第二吸气口270连通。请参照图1,第二储液器400通过第二连接管420与第二吸气口270连通,第二连接管420可以是金属管,也可以是软管。第二连接管420一端与第二储液器400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吸气口270连通,可以根据第二吸气口270开设的位置,将第二连接管420连接在第二气缸240的外壁,或将第二连接管420连接在隔板230的外壁。第二储液器400设有第二吸入口410,制冷剂可以从第二吸入口410进入第二储液器400的内腔,并且液体制冷剂储存在第二储液器400内部,防止液体制冷剂流入第二压缩腔241而产生液击。气体制冷剂从第二储液器400通过第二接管进入第二压缩腔241进行气体压缩。
在一实施例中,压缩机构10还包括第一轴承210和第二轴承250,第一气缸220设置在第一轴承210和隔板230之间,第一轴承210的外圈连接壳体100的内壁;第二气缸240设置在第二轴承250与隔板230之间;压缩机10还包括曲轴500,曲轴500穿设于压缩机构10,并连接第一轴承210和第二轴承250的内圈。请参照图1,压缩机构10还包括第一轴承210,第一轴承210外圈的外壁与壳体100的内壁连接,第一轴承210与壳体100固定在一起。第一气缸220设置在第一轴承210和隔板230之间,第一气缸220的外壁与第一轴承210的外圈连接,第一轴承210、第一气缸220以及隔板230得以固定连接。压缩机构10还包括第二轴承250,第二气缸240设置在隔板230与第二轴承250之间,第二气缸240的外壁与第二轴承250的外圈连接。第二轴承250从而第一轴承210固定连接。压缩机构10由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轴承210、第一气缸220、隔板230、第二气缸240以及第二轴承250。压缩机10还包括曲轴500,曲轴500穿设于压缩机构10,曲轴500分别与第一轴承210和第二轴承250的内圈连接,第一轴承210和第二轴承250对曲轴500起到支撑的作用。
曲轴500具有长轴部、偏心部和短轴部,曲轴500将电机的旋转力分别传递给第一气缸220内的上旋转活塞和第二气缸240内的下旋转活塞,并带动两个旋转活塞旋转以压缩制冷剂。压缩机10还包括电机,曲轴500与电机连接,例如,电机的外定子固定于壳体100的内壁,电机的内转子套设在曲轴500上,内转子通过冷压抱紧并带动曲轴500,但不以此为限。内转子相对于外定子转动,以便将电机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一气缸220内的上旋转活塞和第二气缸240内的下旋转活塞,以压缩制冷剂。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0顶部开设有出气口110,出气口110连通第一压缩腔221和第二压缩腔241。请参照图1,壳体100顶部开设有出气口110,出气口110与第一压缩腔221连通。气液混合的制冷剂从第一吸入口310进入第一储液器300后,进行气液分离,液体制冷剂储存在第一储液器300内,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连接管320从第一吸气口260进入第一压缩腔221,气体压缩后自出气口110排出。出气口110还与第二压缩腔241连通,气液混合的制冷剂从第二吸入口410进入第二储液器400后,进行气液分离,液体制冷剂储存在第二储液器400内,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连接管420从第二吸气口270进入第二压缩腔241,气体压缩后自出气口110排出。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储液器300安装在壳体100侧面,第二储液器400安装在压缩机构10底部。第一储液器300安装在壳体100侧面,第一储液器300的周壁上设置有卡箍,卡箍与壳体100的外壁固定连接,从而将第一储液器300固定在壳体100的外壁上。第一储液器300还可以通过连接件与壳体100的外壁焊接在一起。第二储液器400安装在压缩机构10底部,第二储液器400可以是立式的,也可以是卧式的。第二储液器400安装在压缩机构10的底部,节省了压缩机10周向上的空间,从而减小空调器箱体的占用空间。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压缩机10,压缩机10包括壳体100、压缩机构10和两个储液器。压缩机构10设于壳体100,压缩机构10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别具有一个压缩腔。第一储液器300与第一压缩腔221连通,第二储液器400与第二压缩腔241连通,第一储液器300和第二储液器400至少有一个安装在压缩机构10的底部。减小了压缩机10周向上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空调器箱体的占用空间。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10,该压缩机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制冷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
壳体;
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有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二气缸设有第二压缩腔;
第一储液器,所述第一储液器与所述第一压缩腔连通;
第二储液器,所述第二储液器与所述第二压缩腔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储液器和/或所述第二储液器安装在所述压缩机构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量为V1,所述第二压缩腔的排量为V2,所述第一储液器的容量为Q1,所述第二储液器的容量为Q2,0.58<(Q1/Q2)/(V1/V2)<1.7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所述隔板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设有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一吸气口设于所述第一气缸外壁或所述隔板外壁,且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一储液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器设有第一吸入口;所述第一储液器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还设有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二吸气口设于所述第二气缸外壁或所述隔板外壁,且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储液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液器设有第二吸入口;所述第二储液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隔板之间,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隔板之间;所述压缩机还包括曲轴,所述曲轴穿设于所述压缩机构,并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器安装在所述壳体侧面,所述第二储液器安装在所述压缩机构底部。
1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CN202210930676.5A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Pending CN1175529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0676.5A CN117552983A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0676.5A CN117552983A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52983A true CN117552983A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19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30676.5A Pending CN117552983A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5298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39179B1 (en) Rotary compressor
CN217926304U (zh)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03335407U (zh) 单缸双级压缩泵体及压缩机
CN106704186B (zh)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101540U (zh)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0686311U (zh) 一种压缩机的上壳盖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7552983A (zh)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02900660U (zh) 双转子两级增焓压缩机、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CN112145428A (zh) 一种压缩机的上壳盖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08982280U (zh) 径向均布滑槽的三缸双级滚动转子压缩机
CN208564994U (zh) 一种全封闭中间补气双缸活塞制冷压缩机
CN115450916A (zh) 一种储液器内置的微型压缩机
CN217873278U (zh) 一种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07935085U (zh) 压缩机
CN210033831U (zh) 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CN117552989A (zh) 一种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1608913B (zh) 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221033119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2360739B (zh) 压缩机
CN108825499A (zh) 径向均布滑槽的三缸双级滚动转子压缩机
CN220227188U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8717500U (zh)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6204509U (zh) 储液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7873276U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8376878U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