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4971A - 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4971A
CN117544971A CN202311498475.3A CN202311498475A CN117544971A CN 117544971 A CN117544971 A CN 117544971A CN 202311498475 A CN202311498475 A CN 202311498475A CN 117544971 A CN117544971 A CN 117544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built
base stations
surround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984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俊楠
曾雪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984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449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44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49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5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involving simulating, designing, planning or modelling of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7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for predicting network behaviou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L43/55Testing of service level quality, e.g. simulating service u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用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所述估算数据集是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待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待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确定的,将所述估算数据集输入至目标流量预估模型,得到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对所述目标区域的效益评估结果;该方法实现了基于待建基站对规划区域的总流量的影响对待建基站进行效益评估。

Description

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信基站的建设离不开规划,通信运营商往往通过高精度三维地图和仿真系统,确定待建基站在某位置建成后信号覆盖的情况,从而评估某个区域内待建基站入网后的信号覆盖情况。但这种方法对数据要求太高,无法适用于不具备三维地图的区域。
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待建基站规划位置的周围基站密度来评估规划位置基站的效益的方法,该方法在2G和3G语音网络的建网初期,可以实现对以广覆盖为目的规划的待建基站进行建站价值的评估。
然而在4G和5G网络时期规划待建基站时,更注重流量经营,不仅需要对待建基站的信号覆盖率进行评估,并且需要评估该待建基站入网后对该区域的经营流量产生的效益,因此,现有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无法根据待建基站对规划区域的总流量的影响对待建基站进行效益评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无法根据待建基站对规划区域的总流量的影响对待建基站进行效益评估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所述估算数据集是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待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待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确定的;
将所述估算数据集输入至目标流量预估模型,得到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所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是根据预设区域内已入网的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以及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训练得到的;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对所述目标区域的效益评估结果。
可选的,所述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基于树形模型的初始流量预估模型,并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内已入网的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所述基站特征参数包括:所述新建基站的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带宽信息以及入网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得到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
将所述样本数据集输入至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以对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进行训练,并得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
可选的,所述绩效数据包括:第一历史流量数据、第二历史流量数据和绩效特征参数,所述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得到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包括:
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标识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内所述新建基站的多个周围基站;
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入网时间信息,得到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第一历史流量数据和第二历史流量数据,所述第一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所述第二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后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
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所述绩效特征参数用于反映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用户规模和基站资源利用率;
根据所述第一历史流量数据、第二历史流量数据、绩效特征参数以及带宽信息,生成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所述样本数据集的标签为所述第二历史流量数据与第一历史流量数据之差。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的预设时段内的多个天粒度RRC建立平均用户数,天粒度RRC最大用户数以及天粒度PRB利用率;
对所述多个RRC建立平均用户数,RRC最大用户数以及PRB利用率进行平均值处理,得到每个周围基站对应的RRC建立平均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RRC最大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以及PRB利用率的天粒度平均值,并将所述RRC建立平均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RRC最大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以及PRB利用率的天粒度平均值作为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
可选的,所述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包括:
获取所述待建基站的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带宽信息以及预设入网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在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多个周围基站;
根据所述预设入网时间信息,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第三历史流量数据,所述第三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前的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
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所述绩效特征参数用于反映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用户规模和基站资源利用率;
根据所述待建基站的带宽信息、第三历史流量数据以及每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生成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所述估算数据集是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待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待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确定的;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估算数据集输入至目标流量预估模型,得到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所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是根据预设区域内已入网的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以及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训练得到的;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对所述目标区域的效益评估结果。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构建基于树形模型的初始流量预估模型;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内已入网的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所述基站特征参数包括:所述新建基站的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带宽信息以及入网时间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得到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样本数据集输入至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以对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进行训练,并得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标识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内所述新建基站的多个周围基站;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入网时间信息,得到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第一历史流量数据和第二历史流量数据,所述第一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所述第二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后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所述绩效特征参数用于反映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用户规模和基站资源利用率;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历史流量数据、第二历史流量数据、绩效特征参数以及带宽信息,生成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所述样本数据集的标签为所述第二历史流量数据与第一历史流量数据之差。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的预设时段内的多个天粒度RRC建立平均用户数,天粒度RRC最大用户数以及天粒度PRB利用率;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多个RRC建立平均用户数,RRC最大用户数以及PRB利用率进行平均值处理,得到每个周围基站对应的RRC建立平均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RRC最大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以及PRB利用率的天粒度平均值,并将所述RRC建立平均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RRC最大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以及PRB利用率的天粒度平均值作为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待建基站的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带宽信息以及预设入网时间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在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多个周围基站;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入网时间信息,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第三历史流量数据,所述第三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前的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所述绩效特征参数用于反映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用户规模和基站资源利用率;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待建基站的带宽信息、第三历史流量数据以及每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生成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设备,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所述估算数据集是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待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待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确定的,将所述估算数据集输入至目标流量预估模型,得到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对所述目标区域的效益评估结果;该方法实现了基于待建基站对规划区域的总流量的影响对待建基站进行效益评估。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通信基站的建设离不开规划,通信运营商往往通过高精度三维地图和仿真系统,确定待建基站在某位置建成后信号覆盖的情况,从而评估某个区域内待建基站入网后的信号覆盖情况。但这种方法对数据要求太高,无法适用于不具备三维地图的区域。
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待建基站规划位置的周围基站密度来评估规划位置基站的效益的方法,该方法在2G和3G语音网络的建网初期,可以实现对以广覆盖为目的规划的待建基站进行建站价值的评估。
然而在4G和5G网络时期规划待建基站时,更注重流量经营,不仅需要对待建基站的信号覆盖率进行评估,并且需要评估该待建基站入网后对该区域的经营流量产生的效益。例如,学校区域是流量热点,周围可能已经存在很多基站了,根据现有技术基于周围基站密度的待建基站效益评估方法,该区域将不适合建站;农村区域,周围基站可能很少,根据现有的待建基站效益评估方法,该区域需要新建基站,但这种场景可能只需要以广覆盖为目的的建站,且较空旷,并不需要高度覆盖及扩容新建基站。
因此,现有的基于周围基站密度的基站效益评估方法在针对热点区域基于补忙扩容的基站规划时,无法实现基于待建基站对规划区域的总流量的影响对待建基站进行效益评估。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通过采集某个区域内已经新建基站的数据,包括新建基站开通前后,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和周围区域总流量的变化,基于流量预估模型学习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与该区域新建基站后流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完成流量预估模型训练。当某区域需要规划待建基站时,就可以基于训练完成的流量预估模型,输入待建基站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和基站特征参数等特征,得到待建基站入网后该区域的总流量的变化值,从而实现对新建基站的效益评估;该方法实现了该方法实现了根据待建基站对规划区域的总流量的影响对待建基站进行效益评估。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包括:
S101、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所述估算数据集是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待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待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确定的。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为在通信站点规划中需要新建基站的区域,待建基站为所述目标区域中对应的规划基站,所述待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例如可以为:待建基站对应的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带宽信息以及预设入网时间信息等,所述待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例如可以为:待建基站入网前的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对应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以及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所述绩效特征参数例如可以为待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在待建基站入网前的历史用户规模参数和历史基站资源利用率等参数。
可以理解的,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待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可以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在目标区域内的多个周围基站,并根据待建基站的预设入网时间信息,可以从历史数据库中获取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入网时间之前的天粒度历史流量和历史用户规模参数、历史基站资源利用率等历史数据,并根据待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待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历史数据,构建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
S102、将所述估算数据集输入至目标流量预估模型,得到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
其中,所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是根据预设区域内已入网的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以及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训练得到的,用于指示新建基站在预设区域内建成并入网后,对预设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影响,因此,将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输入至所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可以得到所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输出的预估结果,即待建基站在目标区域建成入网后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
S103、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对所述目标区域的效益评估结果。
其中,目标流量预估模型输出的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若所述变化量为正值,则表明在该目标区域新建所述待建基站,以使得所述待建基站入网提供服务后,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增加且对该目标区域的流量经营效益评估结果为良好;若所述变化量为负值,则表明在该目标区域新建所述待建基站,以使得所述待建基站入网提供服务后,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减少且对该目标区域的流量经营效益评估结果为欠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所述估算数据集是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待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待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确定的,将所述估算数据集输入至目标流量预估模型,得到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对所述目标区域的效益评估结果;该方法实现了基于待建基站对规划区域的总流量的影响对待建基站进行效益评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的流程图二。本实施例是在图1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包括:
S201、构建基于树形模型的初始流量预估模型,并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内已入网的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
其中,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是基于树形模型构建的,例如决策树模型(Light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
新建基站是根据从基站建设规划部门收集的新入网基站的入网时间信息得到的,所述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包括:所述新建基站的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带宽信息以及入网时间信息;因此,所述新建基站在预设区域内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是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标识信息所确定的,例如,根据新建基站的经纬度和无线网络工参信息,获取预设区域内以新建基站为中心距离最近的5个周围基站。
所述绩效数据包括:新建基站入网前预设区域内的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新建基站入网后预设区域内的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新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用户规模参数和基站资源利用率等绩效参数。
S202、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得到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
其中,例如当新建基站对应有5个周围基站时,将所述新建基站入网时间前的最近7天内5个周围基站的天粒度基站总流量之和、5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用户规模参数,5个基站对应的基站资源利用率以及新建基站的带宽信息,作为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
S203、将所述样本数据集输入至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以对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进行训练,并得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
其中,所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的训练标签为新建基站入网后的最近7天内5个周围基站的天粒度基站总流量之和,减去新建基站入网时间前的最近7天内5个周围基站的天粒度基站总流量之和所得到的数据,因此,所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用于指示新建基站入网前后对区域总流量变化的影响。
S204、获取所述待建基站的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带宽信息以及预设入网时间信息。
S205、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在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多个周围基站。
其中,所述标识信息可以从待建基站的无线网络工参信息中获取,位置信息是指待建基站的经纬度信息,例如可以根据待建基站的经纬度和基站标识,获取目标区域内以待建基站为中心距离最近的5个周围基站。
S206、根据所述预设入网时间信息,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第三历史流量数据。
其中,预设入网时间信息是指未来时段内待建基站建成后开始发射信号的时间,所述第三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前的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
S207、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所述绩效特征参数用于反映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用户规模和基站资源利用率。
其中,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用户规模例如可以为RRC建立平均用户数、RRC最大用户数,基站资源利用率可以是PRB利用率。
例如可以获取待建基站入网前7天,5个周围基站对应的天粒度RRC建立平均用户数、天粒度RRC最大用户数、天粒度PRB利用率;并将5个周围基站在这7天中的每一天的天粒度RRC建立平均用户数、天粒度RRC最大用户数、天粒度PRB利用率进行平均值处理,得到每个周围基站对应的RRC建立平均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RRC最大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以及PRB利用率的天粒度平均值,并将所述RRC建立平均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RRC最大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以及PRB利用率的天粒度平均值作为待建基站对应的周围基站的绩效特征参数。
S208、根据所述待建基站的带宽信息、第三历史流量数据以及每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生成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
S209、将所述估算数据集输入至目标流量预估模型,得到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
步骤S209与上述步骤S10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S210、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对所述目标区域的效益评估结果。
步骤S210与上述步骤S1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通过构建基于树形模型的初始流量预估模型,并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内已入网的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根据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得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将样本数据集输入至初始流量预估模型,以对初始流量预估模型进行训练,并得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获取待建基站的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带宽信息以及预设入网时间信息,根据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待建基站在目标区域内的多个周围基站,根据预设入网时间信息,获取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第三历史流量数据,获取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根据待建基站的带宽信息、第三历史流量数据以及每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生成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将估算数据集输入至目标流量预估模型,得到待建基站入网后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根据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确定待建基站入网后对目标区域的效益评估结果;该方法实现了基于待建基站对规划区域的总流量的影响对待建基站进行效益评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的流程图三。本实施例是在图2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得到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的过程进行解释说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包括:
S301、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标识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内所述新建基站的多个周围基站。
其中,所述周围基站是指在预设区域内与所述新建基站距离最近的基站,所述周围基站例如可以为3G基站、4G基站、5G基站等,本申请对周围基站的制式不做特殊限制。
S302、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入网时间信息,得到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第一历史流量数据和第二历史流量数据。
其中,所述新建基站的绩效数据包括:第一历史流量数据、第二历史流量数据和绩效特征参数,所述第一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所述第二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后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
S303、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所述绩效特征参数用于反映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用户规模和基站资源利用率。
其中,例如可以采用每个周围基站对应的天粒度RRC建立平均用户数、天粒度RRC最大用户数作为反映新建基站入网前周围基站用户规模的绩效特征参数,使用每个周围基站对应的天粒度PRB利用率作为反映新建基站入网前周围基站资源利用率的绩效特征参数。
例如,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的预设时段内的多个天粒度RRC建立平均用户数,天粒度RRC最大用户数以及天粒度PRB利用率;其中,预设时段例如是7天,此时获取的每个周围基站的天粒度RRC建立平均用户数为每个周围基站在这7天内每一天的RRC建立平均用户数。
对所述多个RRC建立平均用户数,RRC最大用户数以及PRB利用率进行平均值处理,得到每个周围基站对应的RRC建立平均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RRC最大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以及PRB利用率的天粒度平均值,并将所述RRC建立平均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RRC最大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以及PRB利用率的天粒度平均值作为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
S304、根据所述第一历史流量数据、第二历史流量数据、绩效特征参数以及带宽信息,生成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
其中,所述样本数据集的标签为所述第二历史流量数据与第一历史流量数据之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通过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标识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内所述新建基站的多个周围基站,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入网时间信息,得到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第一历史流量数据和第二历史流量数据,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所述绩效特征参数用于反映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用户规模和基站资源利用率,根据所述第一历史流量数据、第二历史流量数据、绩效特征参数以及带宽信息,生成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该方法实现了基于待建基站对规划区域的总流量的影响对待建基站进行效益评估。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装置400,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所述估算数据集是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待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待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确定的;
处理模块402,用于将所述估算数据集输入至目标流量预估模型,得到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所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是根据预设区域内已入网的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以及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训练得到的;
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对所述目标区域的效益评估结果。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402,还用于构建基于树形模型的初始流量预估模型;
所述获取模块401,还用于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内已入网的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所述基站特征参数包括:所述新建基站的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带宽信息以及入网时间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402,还用于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得到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
所述处理模块402,还用于将所述样本数据集输入至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以对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进行训练,并得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403,还用于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标识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内所述新建基站的多个周围基站;
所述处理模块402,还用于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入网时间信息,得到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第一历史流量数据和第二历史流量数据,所述第一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所述第二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后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
所述获取模块401,还用于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所述绩效特征参数用于反映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用户规模和基站资源利用率;
所述处理模块4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历史流量数据、第二历史流量数据、绩效特征参数以及带宽信息,生成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所述样本数据集的标签为所述第二历史流量数据与第一历史流量数据之差。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401,还用于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的预设时段内的多个天粒度RRC建立平均用户数,天粒度RRC最大用户数以及天粒度PRB利用率;
所述处理模块402,还用于对所述多个RRC建立平均用户数,RRC最大用户数以及PRB利用率进行平均值处理,得到每个周围基站对应的RRC建立平均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RRC最大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以及PRB利用率的天粒度平均值,并将所述RRC建立平均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RRC最大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以及PRB利用率的天粒度平均值作为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401,还用于获取所述待建基站的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带宽信息以及预设入网时间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403,还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在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多个周围基站;
所述处理模块402,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入网时间信息,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第三历史流量数据,所述第三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前的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
所述获取模块401,还用于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所述绩效特征参数用于反映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用户规模和基站资源利用率;
所述处理模块402,还用于根据所述待建基站的带宽信息、第三历史流量数据以及每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生成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设备,该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设备500包括:接收器501、发送器502、处理器503以及存储器504。
接收器501,用于接收指令和数据;
发送器502,用于发送指令和数据;
存储器504,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处理器503,用于执行存储器504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所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述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上述存储器504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503集成在一起。
当存储器504独立设置时,该电子设备还包括总线,用于连接存储器504和处理器503。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述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设备所执行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所述估算数据集是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待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待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确定的;
将所述估算数据集输入至目标流量预估模型,得到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所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是根据预设区域内已入网的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以及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训练得到的;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对所述目标区域的效益评估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基于树形模型的初始流量预估模型,并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内已入网的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所述基站特征参数包括:所述新建基站的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带宽信息以及入网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得到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
将所述样本数据集输入至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以对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进行训练,并得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绩效数据包括:第一历史流量数据、第二历史流量数据和绩效特征参数,所述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得到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包括:
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标识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内所述新建基站的多个周围基站;
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入网时间信息,得到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第一历史流量数据和第二历史流量数据,所述第一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所述第二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后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
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所述绩效特征参数用于反映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用户规模和基站资源利用率;
根据所述第一历史流量数据、第二历史流量数据、绩效特征参数以及带宽信息,生成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所述样本数据集的标签为所述第二历史流量数据与第一历史流量数据之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的预设时段内的多个天粒度RRC建立平均用户数,天粒度RRC最大用户数以及天粒度PRB利用率;
对所述多个RRC建立平均用户数,RRC最大用户数以及PRB利用率进行平均值处理,得到每个周围基站对应的RRC建立平均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RRC最大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以及PRB利用率的天粒度平均值,并将所述RRC建立平均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RRC最大用户数的天粒度平均值以及PRB利用率的天粒度平均值作为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包括:
获取所述待建基站的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带宽信息以及预设入网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在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多个周围基站;
根据所述预设入网时间信息,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第三历史流量数据,所述第三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前的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
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所述绩效特征参数用于反映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用户规模和基站资源利用率;
根据所述待建基站的带宽信息、第三历史流量数据以及每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生成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
6.一种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估算数据集,所述估算数据集是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待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待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确定的;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估算数据集输入至目标流量预估模型,得到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所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是根据预设区域内已入网的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以及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训练得到的;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总流量数据的变化量,确定所述待建基站入网后对所述目标区域的效益评估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构建基于树形模型的初始流量预估模型;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内已入网的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所述基站特征参数包括:所述新建基站的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带宽信息以及入网时间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基站特征参数和所述新建基站对应的多个周围基站的绩效数据,得到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样本数据集输入至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以对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进行训练,并得到目标流量预估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标识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内所述新建基站的多个周围基站;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新建基站的入网时间信息,得到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第一历史流量数据和第二历史流量数据,所述第一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所述第二历史流量数据为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后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天粒度历史流量数据之和;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对应的绩效特征参数,所述绩效特征参数用于反映所述新建基站入网前所述多个周围基站在预设时段内的用户规模和基站资源利用率;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历史流量数据、第二历史流量数据、绩效特征参数以及带宽信息,生成所述初始流量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所述样本数据集的标签为所述第二历史流量数据与第一历史流量数据之差。
9.一种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
CN202311498475.3A 2023-11-10 2023-11-10 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5449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98475.3A CN117544971A (zh) 2023-11-10 2023-11-10 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98475.3A CN117544971A (zh) 2023-11-10 2023-11-10 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4971A true CN117544971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89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98475.3A Pending CN117544971A (zh) 2023-11-10 2023-11-10 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449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3232B (zh)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0166943B (zh) 终端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
US10119829B2 (en) Route plann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naviga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799550B (zh) 用于预测降雨强度的方法和装置
KR20130052014A (ko) 단말기 수 추계 장치 및 단말기 수 추계 방법
CN105531746A (zh) 为流量分析而收集的数据的管理
CN110213800A (zh) 网络切片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41427A (zh) 业务投诉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1378554B (zh) 基站位置数据获取与更新的方法与装置
CN111311193B (zh) 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US996771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ell tower location estimation using multiple types of data sources
CN111988733B (zh) 一种基于无线热点实现定位的方法与设备
CN103945433A (zh) 一种网络弱覆盖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770326B (zh) LoRa网关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44971A (zh) 待建基站的效益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202319A (zh) 一种基站选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223302B2 (ja) 携帯端末を所持したユーザの滞在判定が可能な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US20220191729A1 (en) Traffic flow management in a cellular network
JP5422436B2 (ja) 滞在場所推定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591566B1 (ko) 위치 추적 방법 및 장치
WO2021121176A1 (zh) 一种sim卡状态信息的更新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5992235A (zh) 一种宏微基站部署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JP2016092611A (ja) 通信レコードに基づき移動端末を測位する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CN113115301B (zh) 一种确定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05574B (zh) 一种实体渠道的业务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