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28802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28802A
CN117528802A CN202210898998.6A CN202210898998A CN117528802A CN 117528802 A CN117528802 A CN 117528802A CN 202210898998 A CN202210898998 A CN 202210898998A CN 117528802 A CN117528802 A CN 117528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frame structure
division duplex
time division
downlink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989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莹
孔垂丽
王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989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2880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5052 priority patent/WO202402203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528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288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第一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束,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一波束组的第一定时提前TA变化范围;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波束组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接收来自位于第一波束组的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该方法能够避免采用时分双工通信方式时终端设备上行信号的发送与下行信号的接收存在冲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距离远、可靠性高、灵活性大、吞吐高,以及不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影响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空通信、海事通信、军事通信等领域。将NTN引入移动通信系统中,如引入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中,不仅可以为地面网络难以覆盖的区域,如海洋、森林等提供通信服务,还可以增强通信的可靠性,如为火车、飞机以及这些交通工具上的用户提供更稳定更优质的通信服务,提供更多的数据传输资源,如支持更多数量的终端设备连接等。
NTN的一个特点是传输延迟较大,当NTN采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的通信方式时,一个时隙可以用于传输上行信号或下行信号,一般来说,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定时提前,在一个时隙上发送上行信号。但是,因为在大延迟的通信场景下需要引入比较大的定时提前来实现不同终端设备间上行信号的同步,所以当终端设备采用定时提前发送上行信号时,上行信号的发送可能会占用传输下行信号的时隙,与终端设备接收下行信号的时间产生冲突。因此,当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如何使得终端设备上行信号的发送与下行信号的接收无冲突成为当前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能够避免采用TDD通信方式时终端设备上行信号的发送与下行信号的接收存在冲突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通信装置确定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装置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第一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束,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一波束组的第一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变化范围;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一波束组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上行信号,第一通信装置位于第一波束组的覆盖范围。
上述通信方法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或者与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等。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或者与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等。
以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为例,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根据网络设备在某一调度时段调度的波束组的TA变化范围,来确定调度的波束组的时分双工帧结构,使能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通信所使用的时分双工帧结构,能够适配终端设备确定的TA,从而避免采用TDD通信方式时,终端设备上行信号的发送与下行信号的接收存在冲突的问题。另外,网络设备调度的波束组内的波束均采用相同的时分双工帧结构,还能减少波束间的干扰,提高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间通信的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一个,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每个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二通信装置的一个TA变化子区间,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包括第一TA变化范围。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为索引,索引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
仍以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为例,上述设计中,可以根据卫星、高空平台等网络设备按照特定规律运行,服务时间内的TA变化总区间固定的特点,可以将网络设备服务时间内TA变化总区间划分为多个TA变化子区间,其中,多个TA变化子区间的并集等于网络设备服务时间内的TA变化总区间,多个TA变化子区间可以存在重叠,也可以不存在重叠。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多个TA变化子区间来配置与多个TA变化子区间分别对应的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并可以通过广播、预配置等方式将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配置给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确定某一调度时段调度的波束组的时分双工帧结构时,可以将包括该调度时段调度的波束组的TA变化范围的TA变化子区间所对应的时分双工帧结构作为所应用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并通过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索引等方式指示给调度的波束组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能够减少信令的开销,减少网络设备服务时间内时分双工帧结构的变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根据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小TA确定,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和最小TA的差值确定。其中,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可以是指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一次上下行资源重复的时长,比如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按照3个上行时域单元、3个下行时域单元、1个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进行周期循环,则3个上行时域单元、3个下行时域单元、1个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为一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可以是指一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中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对应的时长或数量,或用于隔开下行时域单元和上行时域单元的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对应的时长或数量。
仍以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为例,上述设计中,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根据TA变化子区间的最小TA确定,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和最小TA的差值确定,可以保证终端设备经过定时提前后的上行信号在上行时域单元或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发送,避免终端设备上行信号的发送与下行信号的接收存在冲突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波束组内新增的至少一个第二波束对应的最大TA,相对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增加的情况下,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一波束组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最大TA的增加量确定。
仍以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为例,上述设计中,当网络设备在调度时段内有新增波束时,可以通过增加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上下行资源保护带,来适应新增波束带来的TA变化,降低时分双工帧结构调度的复杂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或,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或,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总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
上述设计中,可以在上行吞吐要求高的场景下,保证上行的吞吐,通过牺牲下行时域单元的资源,来适应新增波束带来的TA变化;也可以在下行吞吐要求高的场景下,保证下行的吞吐,通过牺牲上行时域单元的资源,来适应新增波束带来的TA变化,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二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二波束组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波束组的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第二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波束,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二波束组的第二TA变化范围。
仍以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为例,上述设计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调度的波束组的变化范围,进行相应的时分双工帧结构的指示,避免采用TDD通信方式时,终端设备上行信号的发送与下行信号的接收存在冲突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装置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第一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束,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一波束组的第一TA变化范围,第一通信装置位于第一波束组的覆盖范围;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上行信号。
上述通信方法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或者与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等。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或者与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一个,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每个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二通信装置的一个TA变化子区间,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包括第一TA变化范围。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为索引,索引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根据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小TA确定,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和最小TA的差值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第一波束组内新增的至少一个第二波束对应的最大TA,相对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的增加量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或,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或,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总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装置第二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二波束组的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第二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波束,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二波束组的第二TA变化范围,第一通信装置位于第二波束组的覆盖范围。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第一方面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该模块或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接口单元和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第一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束,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一波束组的第一定时提前TA变化范围;接口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波束组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通过接口单元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上行信号,第一通信装置位于第一波束组的覆盖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一个,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每个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通信装置的一个TA变化子区间,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包括第一TA变化范围。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为索引,索引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根据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小TA确定,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和最小TA的差值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波束组内新增的至少一个第二波束对应的最大TA,相对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增加的情况下,接口单元,还用于通过第一波束组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最大TA的增加量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或,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或,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总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单元,还用于通过第二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二波束组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波束组的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第二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波束,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二波束组的第二TA变化范围。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第二方面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该模块或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接口单元和处理单元;接口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装置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第一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束,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一波束组的第一定时提前TA变化范围,通信装置位于第一波束组的覆盖范围;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通过接口单元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上行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一个,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每个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二通信装置的一个TA变化子区间,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包括第一TA变化范围。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为索引,索引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根据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小TA确定,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和最小TA的差值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第一波束组内新增的至少一个第二波束对应的最大TA,相对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的增加量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或,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或,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总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装置第二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二波束组的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第二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波束,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二波束组的第二TA变化范围,通信装置位于第二波束组的覆盖范围。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接口电路和处理器,处理器和接口电路之间相互耦合。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处理器或将来自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可以为收发器或收发机或收发信机或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存储器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单元,也可以与处理器耦合,或者处理器包括该存储器。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接口电路和处理器,处理器和接口电路之间相互耦合。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处理器或将来自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可以为收发器或收发机或收发信机或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存储器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单元,也可以与处理器耦合,或者处理器包括该存储器。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网络设备、第二方面的终端设备。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十方面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照上述第一方面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A、图2B和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场景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定时提前调整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俯仰角下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距离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俯仰角和TA对应曲线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分双工帧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分双工帧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应用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应用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分双工帧结构调整示意图之一;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分双工帧结构调整示意图之二;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分双工帧结构调整示意图之三;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5G通信系统、NTN通信系统等,还可以应用于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等5G之后演进的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网络设备的数量是以1个,终端设备的数量是以2个(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为例。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可以分别或者同时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图1所示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的个数。
上述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等,是一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或设备。终端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手机(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set)、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CPE)、智能销售点(point ofsale,POS)机、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MTC设备、地面站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上述网络设备也可以称为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或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是一种可以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或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人造地球卫星和高空飞行器等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例如非静止轨道(none-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NGEO)的中轨道(mediumearthorbit,MEO)卫星、低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高空通信平台(high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HAPS)、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和5G基站(gNB)等。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5G之后演进的通信系统中实现基站功能的设备、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以及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辆外联(vehicle-to-everything,V2X)、机器到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通信中承担基站功能的设备等,还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以网络设备为卫星为例,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应用的通信场景可以如图2A、图2B和图2C所示。
在图2A所示的场景中,基站部署在地面上,卫星通过空口与地面站相连,而地面站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链路与基站相连。地面的终端设备通过空口(该空口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空口,例如5G空口)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卫星作为传输节点,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转发。
在图2B所示的场景中,基站部署在卫星上,卫星通过空口与地面站相连,而地面站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链路与核心网相连。地面的终端设备通过空口与卫星基站通信,从而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卫星作为基站通过空口NG接口与地面站相连,地面站通过NG接口与核心网相连,该NG接口可以为无线形式也可以为有线形式。
图2C所示的场景与图2B所示的场景相比,增加了卫星基站与卫星基站之间的通信场景,具体的,卫星基站与卫星基站之间可以通过Xn接口通信。
在图2A-图2C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支持新空口的各种类型的终端设备,如上文列出的各类终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空口接入卫星网络并发起呼叫,上网等业务。
基站主要用于提供无线接入服务、调度无线资源给接入的终端设备、提供可靠的无线传输协议和数据加密协议等。
核心网主要用于提供用户接入控制、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用户安全认证、计费等功能。核心网有多个功能单元组成,可以分为控制面和数据面的功能实体。
地面站主要负责转发卫星与基站,或者卫星与核心网之间的信令和业务数据。
空口:表示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
Xn接口:表示卫星基站与卫星基站之间的接口,主要用于切换等信令交互。
NG接口:表示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或者地面站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或者卫星基站与地面站之间的接口(此时该接口为无线链路),主要交互核心网的非接入层(non-sccess stratum,NAS)等信令,以及用户的业务数据。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凝视波束,凝视波束表示卫星的波束在卫星运动过程中始终服务于某个特定的区域,网络侧根据卫星的运动需要不停的调整波束的指向,保证该特定的区域在卫星可见的一段时间内,都被卫星的波束所覆盖。
2)、非凝视波束,非凝视波束表示卫星的波束在卫星运动过程中波束的指向几乎不发生变化,波束所服务的区域随着卫星的运动而运动。
3)、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可以是指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一次上下行资源重复的时长,比如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按照3个上行时域单元、3个下行时域单元、1个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进行周期循环,则3个上行时域单元、3个下行时域单元、1个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为一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
其中,时域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slot)、迷你时隙或符号等不同的时间粒度的资源。
4)、上下行资源保护带,上下行资源保护带一般为下行时域单元切换为上行时域单元的保护间隔,用于隔开下行时域单元和上行时域单元,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可以是指用于隔开下行时域单元和上行时域单元的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对应的时长或数量,也即一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中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对应的时长或数量。
5)、定时提前TA,如图3A所示,由于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号传播有延迟,从网络设备发送下行信号的起始时刻到终端设备1接收下行信号的起始时刻的间隔为ΔT1=d1/c,其中d1为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1之间的距离,c为信号传播速度。对于无线通信,c为光速。类似地,ΔT2=d2/c,其中d2为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2之间的距离。如果终端设备1不进行上行定时调整,以接收下行信号的起始时刻为参考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从终端设备1发送上行信号的起始时刻到网络设备接收上行信号的起始时刻间隔同样为ΔT1。因此,针对终端设备1,网络设备从发送下行信号的起始时刻到接收上行信号的起始时刻存在2ΔT1的时间差,同理,针对终端设备2,网络设备从发送下行信号的起始时刻到接收上行信号的起始时刻存在2ΔT2的时间差。由于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同,使得上行信号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各不相同,造成终端设备之间可能存在定时偏差。而当定时偏差大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时,终端设备之间会互相干扰。
为了解决终端设备之间的干扰问题,终端设备需要进行定时调整,也称为定时提前,即TA。如图3B所示,终端设备1将发送上行信号的起始时刻提前2ΔT1,终端设备2将发送上行信号的起始时刻提前2ΔT2,则网络设备将在相同的时刻接收到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的上行信号,从而解决终端设备间互相干扰的问题。定时提前量有时还可以被称为往返时延(round trip time,RTT)。
由上述TA的介绍可知,对于终端设备,TA本质上是接收到下行信号的起始时刻与传输上行信号的起始时刻之间的一个负偏移(negative offset)。对于距离网络设备较远的终端设备,由于有较大的传输延迟,就要比距离网络设备较近的终端设备提前发送上行信号。NTN的一个特点是传输延迟较大,当NTN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需要引入比较大的定时提前来实现终端设备间上行信号的同步,TA比较大会超过CP的范围,所以当终端设备采用TA发送上行信号时,上行信号的发送可能会占用传输下行信号的时隙,与终端设备接收下行信号的时间产生冲突。因此,当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如何使得终端设备上行信号的发送与下行信号的接收无冲突成为当前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通过帧结构的调整,来适配NTN的大延迟特点,避免NTN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发送与下行信号接收产生冲突。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大小、内容、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例如,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和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并不是表示这两个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名词的数目,除非特别说明,表示“单数名词或复数名词”,即"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图4中以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作为执行主体为例来示意该方法,但本申请并不限制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图4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第二通信装置,该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或者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图4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第一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或者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该方法包括:
S401: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
对于卫星、高空平台等网络设备来说,网络设备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通常是相对固定的,网络设备发出的波束的俯仰角范围(发出的波束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决定了波束覆盖范围内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距离范围。如图5所示的不同俯仰角下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距离的示意图,如果网络设备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为a,在网络设备发出的波束的俯仰角为30度的情况下,使用该波束通信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距离为2a,在网络设备发出的波束的俯仰角为45度的情况下,使用该波束通信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距离约为1.414a。而终端设备的TA根据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距离来确定,因此对于网络设备的一个波束来说,一个波束的仰角范围决定了波束覆盖范围内终端设备的TA变化范围。如图6所示俯仰角和TA对应曲线示意图可知,不同的俯仰角范围对应不同的TA变化范围,其中图6中的横轴表示俯仰角(elevation)、单位度(deg),纵轴表示TA、单位毫秒(ms)。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网络设备在调度时段调度的波束组的TA变化范围,来确定该调度时段调度的波束组的时分双工帧结构,避免终端设备上行信号的发送与下行信号的接收产生冲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TA变化范围,来确定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可以根据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小TA确定,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可以根据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和最小TA的差值确定。
作为一种示例:网络设备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包括波束A和波束B和波束C,其中波束A对应的TA变化范围为3ms-3.5ms、波束B对应的TA变化范围为3ms-3.4ms,波束C对应的TA变化范围为3.2ms-3.5ms,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TA变化范围为3ms-3.5ms,第一TA变化范围的最小TA为3ms,最大TA与最小TA的差值为0.5ms,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满足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为3ms,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为0.5ms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如图7所示,其中U表示上行时域单元、D表示下行时域单元,G表示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每个时域单元对应的时长为0.5ms,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可以为按照2个上行时域单元、3个下行时域单元、1个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进行周期循环的时分双工帧结构,满足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为3ms(对应2个上行时域单元、3个下行时域单元和1个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的时长),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为0.5ms(对应1个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的时长)。
需要理解的是,时域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迷你时隙或符号等不同的时间粒度的资源,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上述时域单元对应的时长为0.5ms仅是用于举例说明。
另外,由于卫星、高空平台等网络设备通常围绕地球进行周期性运动,网络设备服务时间内TA变化总区间是可知的,在一些实施中,还可以将网络设备服务时间内TA变化总区间划分为多个TA变化子区间,其中,多个TA变化子区间的并集等于网络设备服务时间内的TA变化总区间,多个TA变化子区间可以存在重叠,也可以不存在重叠。并可以针对多个TA变化子区间中的每个TA变化子区间配置相应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在确定网络设备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时,可以将包括第一波束组的第一TA变化范围的TA变化子区间所对应的时分双工帧结构,作为网络设备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
如图8所示,其中U表示上行时域单元、D表示下行时域单元,G表示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多个TA变化子区间包括TA变化子区间1“TA1-TA2”、TA变化子区间2“TA2-TA3”和TA变化子区间3“TA3-TA4”。其中,TA变化子区间1“TA1-TA2”对应时分双工帧结构1,时分双工帧结构1的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为TA1、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为TA2与TA1的差值(即TA2-TA1);TA变化子区间2“TA2-TA3”对应时分双工帧结构2,时分双工帧结构2的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为TA2、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为TA3与TA2的差值(即TA3-TA2);TA变化子区间3“TA3-TA4”对应时分双工帧结构3,时分双工帧结构3的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为TA3、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为TA4与TA3的差值(即TA4-TA3)。第一波束组的第一TA变化范围属于TA变化子区间1“TA1-TA2”,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网络设备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时分双工帧结构1。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将网络设备服务时间内TA变化总区间划分为多个TA变化子区间时,可以考虑网络设备调度的波束的覆盖范围、凝视时长等因素来确定TA变化子区间划分的颗粒度。TA变化子区间划分的颗粒度越大,网络设备调度的复杂度越低,TA变化子区间划分的颗粒度越小,网络设备调度的复杂度越高。
作为一种示例:在根据网络设备服务的区域和服务时间内,TA可能的变化范围(即网络设备服务时间内TA变化总区间)对TA变化子区间进行划分时,如果TA变化总区间为4ms到12ms,按照1ms的颗粒度(也可以称为间隔)进行划分的话,则有8种不同的TA变化子区间,如果按照2ms的颗粒度进行划分的话,则有4种不同的TA变化子区间,按照2ms的颗粒度进行划分相对于按照1ms的颗粒度进行划分,网络设备调度的时分双工帧结构的总数量减少了一半,能大幅度降低网络设备调度的复杂度。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网络设备调度的波束的覆盖范围越大(也即对应的TA的变化范围越大)、凝视时长越短(也即波束覆盖范围变换越频繁、对应的TA变化越频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相对较大的颗粒度来进行TA变化子区间,来降低网络设备调度的复杂度。
S402: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波束组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位于第一波束组的覆盖范围的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系统消息块(system informationblock,S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或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MAC)控制单元(control element,CE)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广播、组播、单播等方式发送给位于第一波束组的覆盖范围的终端设备。
具体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一时分双工帧的具体帧结构。以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图7所示为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是以2个上行时域单元、3个下行时域单元和1个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为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进行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为了减少信令开销,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是第一时分双工帧对应的索引等信息。仍以上述将网络设备服务时间内TA变化总区间划分为多个TA变化子区间,并可以针对多个TA变化子区间中的每个TA变化子区间配置相应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在确定网络设备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时,可以将包括第一波束组的第一TA变化范围的TA变化子区间所对应的时分双工帧结构,作为网络设备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例。可以通过网络设备广播、预配置等方式将网络设备的多个TA变化子区间分别对应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及时分双工帧结构关联的索引配置给终端设备。在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时,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关联的索引指示给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关联的索引来确定与网络设备通信所应用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
S4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相应地,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接收上行信号。
以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如图8所示的时分双工帧结构1为例,终端设备的TA在TA1-TA2的范围内,如果网络设备调度终端设备在位于A处的上行时域单元(U0)和上行时域单元(U1)的部分或全部资源上发送上行信号,经过终端设备对应的TA处理后,因终端设备对应的TA在TA1-TA2的范围内,则终端设备实际在位于B处的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G5)、上行时域单元(U0)和上行时域单元(U1)的部分资源上发送上行信号,上行信号在位于A处的上行时域单元(U0)和上行时域单元(U1)被网络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上下行信号的传输并不会发生冲突。
具体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在各个调度时段调度的波束组的TA变化范围,动态调整与终端设备通信所使用的时分双工帧结构。例如网络设备在第一调度时段后的第二调度时段调度第二波束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二波束组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波束组的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所述第二波束组的第二TA变化范围。其中在第二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波束,第二波束组中包括的波束可以与第一波束组包括的波束完全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还可以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本申请对比不作限定。
仍以图8所示,多个TA变化子区间包括TA变化子区间1“TA1-TA2”、TA变化子区间2“TA2-TA3”和TA变化子区间3“TA3-TA4”,其中,TA变化子区间1“TA1-TA2”对应时分双工帧结构1、TA变化子区间2“TA2-TA3”对应时分双工帧结构2、TA变化子区间3“TA3-TA4”对应时分双工帧结构3为例。
以网络设备为卫星,卫星能够同时服务的波束个数为4个为例,如图9所示,对于卫星的波束非凝视,不固定服务某一个或几个区域的情况下,卫星在T0-T1时刻的服务波束为波束B1-B4,其对应的TA变化范围为TA1到TA2,对应的时分双工帧结构为时分双工帧结构1;卫星在T1-T2时刻的服务波束为波束B5-B8,其对应的TA变化范围为TA2到TA3,对应的时分双工帧结构为时分双工帧结构2。
如图10所示,对于卫星的波束为凝视波束,也即卫星波束覆盖的区域固定,固定服务某一个或几个区域的情况,随着卫星的运动,卫星的4个服务波束在T0-T1时刻TA变化范围为TA1到TA2,对应的时分双工帧结构为时分双工帧结构1,在T1-T2时刻TA变化范围为TA2到TA3,对应的时分双工帧结构为时分双工帧结构2,在T3-T4时刻TA变化范围为TA3到TA4,对应的时分双工帧结构为时分双工帧结构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卫星可以综合一段调度时段内所有波束的TA变化,选择一种时分双工帧结构,保证调度的波束在卫星运动过程中,TA的变化在某一个时分双工帧结构所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内,并且由于调度的波束都是采用同一种时分双工帧结构,还能减少波束间的干扰,提高与终端设备间通信的质量。
此外,因卫星通常围绕地球进行周期性运动,卫星整个服务时间内是以近似轮巡的方式进行波束的调度,卫星整个服务时间内,跳波束的方式可以一样,TA变化的规律也一样,因此卫星也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调度不同TA变化子区间对应的时分双工帧结构来与调度的波束进行匹配,降低调度的复杂度。
在一些实施中,由于不同的波束可能服务时间是不一样的,在某些调度时段内可能存在波束关闭和新波束点亮,当网络设备在调度时段内有新增波束,且新增波束对应的最小TA相对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原TA变化范围不减少,最大TA相对于时分双工帧结构原TA变化范围增加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牺牲上行资源和/或下行资源的方式,增加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上下行资源保护带,来适应新增波束带来的TA变化,降低时分双工帧结构调度的复杂度。
具体的,在第一波束组内新增的至少一个第二波束对应的最大TA,相对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增加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波束组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根据最大TA的增加量确定的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
可选的,终端可以获取具有不同保护带大小的帧结构的配置以及相应的索引,该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下发的或协议预定义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索引的方式通知终端帧结构的变化。即,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索引,该索引与具有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帧结构有对应关系。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可以通过直接配置的方式指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根据最大TA的增加量确定的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或者,可以通过偏差指示的方式指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根据最大TA的增加量确定的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示例性的,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两个比特,01表示将1个slot或者一个符号的DL变成保护间隔,11表示将1个slot或者一个符号的UL变成保护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如果第一波束组内新增的至少一个第二波束对应的最大TA,相对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增加,在下行吞吐要求高的场景下,为了保证下行的吞吐,可以牺牲上行资源,即牺牲上行时域单元,网络设备发出的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可以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
如图11所示,在最大TA增加量对应一个时域单元的时长时,可以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上行时域单元转换为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作为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来适应新的TA变化范围。具体的,可以采用直接配置的方式,如通过在第二指示信息中携带U0的方式,指示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上行时域单元(U0)转换为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或者,也可以采用偏差指示的方式,如通过在第二指示信息中携带01的方式,指示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上行时域单元(U0)转换为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如果第一波束组内新增的至少一个第二波束对应的最大TA,相对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增加,在上行吞吐要求高的场景下,为了保证上行的吞吐,可以牺牲下行资源,即牺牲下行时域单元,网络设备发出的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可以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
如图12所示,在最大TA增加量对应一个时域单元的时长时,可以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下行时域单元转换为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作为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来适应新的TA变化范围。具体的,可以采用直接配置的方式,如通过在第二指示信息中携带D4的方式,指示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下行时域单元(D4)转换为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或者,也可以采用偏差指示的方式,如通过在第二指示信息中携带11的方式,指示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下行时域单元(D4)转换为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如果第一波束组内新增的至少一个第二波束对应的最大TA,相对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增加,在上下行吞吐较为均衡的场景下,为了保持上下行的吞吐平衡,还可以同时牺牲上行时域单元和下行时域单元,网络设备发出的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可以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总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
如图13所示,在最大TA增加量对应两个时域单元的时长时,可以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下行时域单元转换为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作为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来适应新的TA变化范围。具体的,可以采用直接配置的方式,如通过在第二指示信息中携带U0、D4的方式,指示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上行时域单元(U0)和一个下行时域单元(D4)转换为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或者,也可以采用偏差指示的方式,如通过在第二指示信息中携带01、11的方式,指示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上行时域单元(U0)和一个下行时域单元(D4)转换为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
另外,需要理解的时,上述是以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新增的上下行资源保护带(或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为例进行介绍的。在一些实施中,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还可以是指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在最大TA增加后新的上下行资源保护带,也即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还可以是指上述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新增的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不同TA变化子区间对应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可以适应的不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大小也可以提前配置,并可以通过预配置或网络设备广播等方式将对应不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大小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及其对应的索引(或编号)配置给终端设备。例如TA变化子区间对应的时分双工帧结构1可以适用于上述图11-图13所涉及的三种不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大小,可以将上述图11-图13所涉及的三种不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大小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图11-13中粗箭头所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及其对应的索引(或编号)配置给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指示索引(或编号)的方式告知终端设备的变化。
作为一种示例,上述图11-图13所涉及的三种不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大小的时分双工帧结构所对应的编号分别为11、12和13,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包含编号11的第二指示信息,来指示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上行时域单元转换为上下行资源保护时域单元,作为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来适应新的TA变化范围;或指示终端设备应用图11所涉及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图11中粗箭头所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来适应新的TA变化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14和图1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模块(如芯片)。
如图14所示,通信装置1400包括处理单元1410和接口单元1420,其中接口单元1420还可以为收发单元或输入输出接口。通信装置1400可用于实现上述图4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
处理单元1410,用于确定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第一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束,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一波束组的第一定时提前TA变化范围;接口单元1420,用于通过第一波束组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处理单元1410,还用于根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通过接口单元1420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终端设备位于第一波束组的覆盖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一个,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每个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通信装置的一个TA变化子区间,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包括第一TA变化范围。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为索引,索引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根据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小TA确定,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和最小TA的差值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波束组内新增的至少一个第二波束对应的最大TA,相对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增加的情况下,接口单元1420,还用于通过第一波束组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最大TA的增加量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或,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或,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总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单元1420,还用于通过第二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二波束组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波束组的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第二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波束,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二波束组的第二TA变化范围。
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
接口单元1420,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第一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束,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一波束组的第一定时提前TA变化范围,通信装置位于第一波束组的覆盖范围;处理单元1410,用于根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通过接口单元1420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一个,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每个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网络设备的一个TA变化子区间,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包括第一TA变化范围。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为索引,索引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根据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小TA确定,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和最小TA的差值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单元1420,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第一波束组内新增的至少一个第二波束对应的最大TA,相对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的增加量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或,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或,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总时长,大于或等于最大TA的增加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单元1420,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第二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二波束组的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第二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波束,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第二波束组的第二TA变化范围,通信装置位于第二波束组的覆盖范围。
如图15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500,包括处理器1510和接口电路1520。处理器1510和接口电路15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520可以为收发器、输入输出接口、输入接口、输出接口、通信接口等。可选的,通信装置15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530,用于存储处理器15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5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5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可选的,存储器1530还可以和处理器1510集成在一起。
当通信装置1500用于实现图4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151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410的功能,接口电路152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接口单元1420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络设备、终端、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络设备、终端、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两种类型的存储介质。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另外,需要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的”一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Claims (19)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束,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所述第一波束组的第一定时提前TA变化范围,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波束组的覆盖范围;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上行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一个,所述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每个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一个TA变化子区间,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包括所述第一TA变化范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根据所述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小TA确定,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所述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和最小TA的差值确定。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所述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组内新增的至少一个第二波束对应的最大TA,相对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的增加量确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所述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TA的增加量;或,
所述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所述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TA的增加量;或,
所述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所述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TA的增加量。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索引,所述索引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第二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二波束组的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波束,所述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所述第二波束组的第二TA变化范围,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波束组的覆盖范围。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装置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第一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一波束组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束,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所述第一波束组的第一定时提前TA变化范围;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波束组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上行信号,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波束组的覆盖范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一个,所述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每个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一个TA变化子区间,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包括所述第一TA变化范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根据所述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小TA确定,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所述第一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和最小TA的差值确定。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波束组内新增的至少一个第二波束对应的最大TA,相对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的TA变化子区间的最大TA增加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波束组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所述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的大小根据所述最大TA的增加量确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所述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TA的增加量;或,
所述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所述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TA的增加量;或,
所述第二上下行资源保护带包括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上下行资源配置周期内与所述第一上下行资源保护带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时域单元和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时域单元的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TA的增加量。
13.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索引,所述索引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
14.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二调度时段调度的第二波束组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波束组的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波束,所述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对应所述第二波束组的第二TA变化范围。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单元和处理单元;
接口单元,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接口单元,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含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使得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如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18.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如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CN202210898998.6A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5288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8998.6A CN117528802A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3/105052 WO2024022033A1 (zh) 2022-07-28 2023-06-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8998.6A CN117528802A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28802A true CN117528802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05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98998.6A Pending CN117528802A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28802A (zh)
WO (1) WO202402203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97343A3 (en) * 2016-09-19 2018-06-20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timing advanc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00485B (zh) * 2016-12-23 2021-05-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121201B (zh) * 2017-06-23 2022-11-2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基站以及信息通知的方法
WO2020115908A1 (ja) * 2018-12-07 2020-06-1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CN112584482B (zh) * 2019-09-27 2022-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2033A1 (zh)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9929B (zh) 一种基于波束的信道检测方法和设备
TW202038577A (zh) 兩步驟隨機接取中從使用者設備到基地台之訊息結構
WO2021227587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120793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on sidelink
WO2022017118A1 (zh) 一种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hen et al. LDMAC: A propagation delay-aware MAC scheme for long-distance UAV networks
JP2023512807A (ja) 無線通信において、低減した能力のデバイスをサポート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22052562A1 (zh) 定时偏移参数更新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40057005A1 (en) Communication parameter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22387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115938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based transmission for sidelink
CN114128384A (zh) 用于在nr v2x中发送与sl时隙相关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752880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27806A1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8263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095728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6782407A (zh) 一种免调度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KR20220154159A (ko) Nr v2x에서 nr 모듈과 lte 모듈이 공존하는 단말의 사이드링크 통신 방법
WO2023078186A1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20240049300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12517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40049062A1 (en) Group handover configurations
WO2022110245A1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1434180B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5413406A (z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