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10537A - 一种l-草铵膦或其盐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l-草铵膦或其盐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10537A
CN117510537A CN202311487632.0A CN202311487632A CN117510537A CN 117510537 A CN117510537 A CN 117510537A CN 202311487632 A CN202311487632 A CN 202311487632A CN 117510537 A CN117510537 A CN 117510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lt
formula
compound
glufosinate
process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876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秀娟
张继旭
王建家
张磊
范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zhou Sancaita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zhou Sancaita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zhou Sancaita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zhou Sancaita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876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105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10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105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28Phosphorus compounds with one or more P—C bonds
    • C07F9/30Phosphinic acids [R2P(=O)(OH)]; Thiophosphinic acids ; [R2P(=X1)(X2H) (X1, X2 are each independently O, S or Se)]
    • C07F9/301Acyclic saturated acids which can have further substituents on alky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合成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L‑草铵膦或其盐的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的L‑草铵膦或其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以式(II)化合物或其盐为原料,与六甲基二硅氮烷和三甲基氯硅烷进行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或其盐;2)在碱的存在下,式(III)化合物或其盐与式(IV)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3)中间体任选地经过分离,在水与酸的存在下反应,得到L‑草铵膦或其盐。该方法工艺简单,路线短,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及纯化过程简单,且产品纯度、收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L-草铵膦或其盐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合成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除草剂的合成,特别涉及L-草铵膦或其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草铵膦(Glufosinate ammonium)是由原德国艾格福公司(后归属拜耳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成功的一种广谱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导致谷氨酰胺合成受阻、氮代谢紊乱、铵离子累积,从而干扰植物的代谢,使植物死亡。
草铵膦具有杀草谱广、毒性低、活性高和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能防除和快速杀灭马唐和黑麦草等100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草铵膦发挥活性作用的速度比百草枯(Paraquat)慢,但优于草甘膦(Glyphosate),成为与草甘膦和百草枯并存的非选择性除草剂,应用前景广阔。
草铵膦包括L-草铵膦和外消旋DL-型草铵膦。其中,L-草铵膦的除草活性为外消旋DL-型草铵膦的两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草铵膦制剂一般都是外消旋DL-型草铵膦,如果草铵膦产品能以L-构型的纯光学异构体形式予以使用,可使草铵膦的使用量降低50%左右,这对于提高原子经济性、降低使用成本、减轻环境压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US5442088A公开了一种以氨基保护的L-高丝氨酸内酯为原料,经过开环氯代﹑酯化后,与甲基亚磷酸二乙酯进行Arbuzov反应,最后水解、精制得到L-草铵膦盐酸盐的方法。
CN112574118A提及了一种L-草铵膦的合成方法,以高丝氨酸为原料,与尿素反应,在酸洗条件下合环、卤化后,与甲基亚磷酸二乙酯进行Arbuzov反应,最后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开环水解,得L-草铵膦。
CN113490671A公开了一种方法,以L-高丝氨酸内酯盐酸盐为原料,在氯化亚砜和乙醇的作用下,开环氯化、酯化,与甲基氯膦酸乙酯进行Arbuzov反应,再水解得到L-草铵膦。
CN115093339A提及了一种L-草铵膦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以高丝氨酸或2-氨基丁内酯盐为原料,先在水相体系中进行氯代,继而在催化量质子酸作用下,在醇中进行酯化,最后中和,得到L-草铵膦中间体。而后,CN116375764A公开了一种方法,以该L-草铵膦中间体为原料,与二乙胺、甲基二氯化膦反应,反应所得产物与醇或酚反应后再水解,得到L-草铵膦盐酸盐。
由以上内容可知:现有技术中,L-草铵膦的合成步骤较为繁琐,主要以L-高丝氨酸或L-高丝氨酸内酯盐酸盐为原料,先卤化,再酯化或与尿素合环生成中间体,该中间体/酯化产物与甲基二氯化膦、甲基氯膦酸乙酯或甲基亚磷酸二乙酯反应,得到L-草铵膦。反应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大量复杂繁琐的分离及纯化过程,工业成本较高,如酯化工段涉及蒸馏大量的溶剂(乙醇),及溶剂(乙醇)中水分的去除等等。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问题,本公开意在提供一种L-草铵膦或其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路线短,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及纯化过程简单,且产品纯度、收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一种式(I)化合物或其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以式(II)化合物或其盐为原料,与六甲基二硅氮烷和三甲基氯硅烷进行反应,生成式(III)化合物或其盐;
2)在碱的存在下,式(III)化合物或其盐与式(IV)化合物进行反应,得中间体;
3)中间体任选地经过分离,在水与酸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得到式(I)化合物或其盐;
优选地,所述盐为盐酸盐或硫酸盐,优选盐酸盐。
[2]根据[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所述式(II)化合物或其盐与所述六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5至1:1.5,优选1:0.7至1:1.1。
[3]根据[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所述式(II)化合物或其盐与所述三甲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03至1:0.5,优选1:0.05至1:0.1,更优选1:0.05至1:0.07。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所述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芳烃类溶剂,优选氯苯、甲苯或二氯苯,更优选氯苯;和/或,
优选地,所述式(II)化合物或其盐与所述溶剂的重量比为1:2至1:6,优选1:3。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所述反应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进行;和/或,
所述反应的温度为35℃至75℃,优选50℃。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
所述式(II)化合物或其盐与所述式(IV)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至1:1.5,优选1:1.2。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
所述式(III)化合物或其盐与式(IV)化合物在-30℃至30℃下混合,优选在-10℃至0℃下混合;
所述式(III)化合物或其盐与式(IV)化合物混合后在50℃至150℃下反应,优选在85℃至100℃下反应,更优选在95℃至100℃下反应。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
所述碱为有机碱或氨,其中:所述有机碱选自有机胺、吡啶或具有1~3个连接到吡啶环的一个或多个碳原子上的取代基的吡啶衍生物、哌啶或具有1~3个连接到哌啶环的一个或多个碳原子上的取代基的哌啶衍生物;
优选地,所述有机碱选自三乙胺、哌啶或吡啶;
更优选地,所述有机碱为三乙胺。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酸为盐酸、乙酸或路易斯酸,优选盐酸。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至200℃,优选60℃至120℃或90℃至100℃。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以式(II)化合物或其盐为原料,采用一锅法直接合成精草铵膦(L-草铵膦)或其盐,该合成路线减少合成步骤及复杂繁琐的分离及纯化过程(如溶剂的去除与回收、各个中间体的纯化提纯、不同溶剂的交替使用等等)。此外,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能有效降低工业生成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氮气氛围下,将51.5g L-氯代高丝氨酸盐酸盐、154.5g氯苯投入1L四口烧瓶中,20℃下加入2.2g三甲基氯硅烷、36.7g六甲基二硅氮烷,升温至50℃反应1-2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10~0℃,同时滴加31.7%135.9g甲基氯膦酸乙酯氯苯溶液和57.5g三乙胺,滴加过程中温度维持在-10~0℃,体系pH值为7-8,滴加过程中有大量固体生成。滴完后升温至90-95℃,保温2-3h,降温,抽滤,滤饼用氯苯洗涤2次,洗涤液与滤液混合,加入20%154.5g盐酸,升温至90℃搅拌1-2h,降温分相,氯苯回用。水相浓缩,甲醇打浆,抽滤,滤饼烘干,得51.3g白色固体,产率为83%,ee值为98%。
实施例2:
在氮气氛围下,将51.5g L-氯代高丝氨酸盐酸盐、154.5g氯苯投入1L四口烧瓶中,20℃下加入2.2g三甲基氯硅烷、36.7g六甲基二硅氮烷,升温至50℃反应1-2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10~0℃,开始滴加31.7%135.9g甲基氯膦酸乙酯氯苯溶液,滴加混合液1的同时通入氨气,维持体系pH值为7-8,滴加过程中温度维持在-10~0℃,滴加过程中有大量固体生成。滴完后升温至90-95℃,保温2-3h,降温,抽滤,滤饼用氯苯洗涤2次,洗涤液与滤液混合,加入15%154.5g盐酸,升温至90℃搅拌1-2h,降温分相,氯苯回用。水相浓缩,乙醇打浆,抽滤,滤饼烘干,得50.7g白色固体,产率为82%,ee值为97%。
实施例3:
在氮气氛围下,将51.5g L-氯代高丝氨酸盐酸盐、154.5g氯苯投入1L四口烧瓶中,20℃下加入2.2g三甲基氯硅烷、50.4g六甲基二硅氮烷,升温至50℃反应1-2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10~0℃,同时滴加27%159.1g甲基氯膦酸乙酯氯苯溶液和57.5g三乙胺,滴加过程中温度维持在-10~0℃,体系pH值为7-8,滴加过程中有大量固体生成。滴完后升温至95-100℃,保温2-3h,降温,抽滤,滤饼用氯苯洗涤2次,洗涤液与滤液混合,加入20%154.5g盐酸,升温至90℃搅拌1-2h,降温分相,氯苯回用。水相浓缩,乙醇打浆,抽滤,滤饼烘干,得53.8g白色固体,产率为87%,ee值为97%。
实施例4:
在氮气氛围下,将51.5g L-氯代高丝氨酸盐酸盐、154.5g氯苯投入1L四口烧瓶中,20℃下加入2.2g三甲基氯硅烷、36.7g六甲基二硅氮烷,升温至50℃反应1-2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10~0℃,同时滴加27%159.1g甲基氯膦酸乙酯氯苯溶液和71.8g三乙胺,滴加过程中温度维持在-10~0℃,滴加过程中有大量固体生成。滴完后升温至85-90℃,保温2-3h,降温,抽滤,滤饼用氯苯洗涤2次,洗涤液与滤液混合,加入20%154.5g盐酸,升温至90℃搅拌1-2h,降温分相,氯苯回用。水相浓缩,甲醇打浆,抽滤,滤饼烘干,得45.1g白色固体,产率为73%,ee值为98%。
各实施例中产品的产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
mⅡ为L-氯代高丝氨酸盐酸盐质量;
m为产品质量;
MⅡ为L-氯代高丝氨酸盐酸盐分子量,其数值为174.02;
MⅠ为产品分子量,其数值为217.59。
将上述实施例中反应原料、反应条件、含量及收率等情况进行汇总,并列于下表。

Claims (10)

1.一种式(I)化合物或其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以式(II)化合物或其盐为原料,与六甲基二硅氮烷和三甲基氯硅烷进行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或其盐;
2)在碱的存在下,式(III)化合物或其盐与式(IV)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
3)中间体任选地经过分离,在水与酸的存在下进行反应,得到式(I)化合物或其盐;
优选地,所述盐为盐酸盐或硫酸盐,优选盐酸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所述式(II)化合物或其盐与所述六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5至1:1.5,优选1:0.7至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所述式(II)化合物或其盐与所述三甲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03至1:0.5,优选1:0.05至1:0.1,更优选1:0.05至1:0.07。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所述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芳烃类溶剂,优选氯苯、甲苯或二氯苯,更优选氯苯;和/或,
优选地,所述式(II)化合物或其盐与所述溶剂的重量比为1:2至1:6,优选1: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所述反应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进行;和/或,
所述反应的温度为35℃至75℃,优选5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
所述式(II)化合物或其盐与所述式(IV)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至1:1.5,优选1:1.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
所述式(III)化合物或其盐与式(IV)化合物在-30℃至30℃下混合,优选在-10℃至0℃下混合;
所述式(III)化合物或其盐与式(IV)化合物混合后在50℃至150℃下反应,优选在85℃至100℃下反应,更优选在95℃至100℃下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
所述碱为有机碱或氨,其中:
所述有机碱选自有机胺、吡啶或具有1-3个连接到吡啶环的一个或多个碳原子上的取代基的吡啶衍生物、哌啶或具有1-3个连接到哌啶环的一个或多个碳原子上的取代基的哌啶衍生物;
优选地,所述有机碱选自三乙胺、哌啶或吡啶;
更优选地,所述有机碱为三乙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
所述酸为盐酸、乙酸或路易斯酸,优选盐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
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至200℃,优选60℃至120℃,更优选90℃至100℃。
CN202311487632.0A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l-草铵膦或其盐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5105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87632.0A CN117510537A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l-草铵膦或其盐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87632.0A CN117510537A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l-草铵膦或其盐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10537A true CN117510537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61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87632.0A Pending CN117510537A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l-草铵膦或其盐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1053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6440B (zh) 一种草铵膦的制备方法
CN111662325B (zh) 一种制备l-草铵膦的方法
CN106083922A (zh) 一种精草铵膦的制备方法
CN102584893B (zh) 一种草铵膦的制备方法
CN111662324B (zh) 一种制备l-草铵膦的方法
CN103374030B (zh) 一种制备草铵膦的方法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1662326B (zh) 一种制备l-草铵膦的方法
CN110845347B (zh) 一种氯代高丝氨酸烷基酯的制备方法
CN101412733B (zh) “一锅法”制备n-烃基硫代磷酰三胺
CN101307074B (zh) 一种双甘膦的制备方法
CN117510537A (zh) 一种l-草铵膦或其盐的制备方法
CN111793085B (zh) 一种制备l-草铵膦的方法
US4427599A (en)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N-phosphonomethylglycine
US4851159A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 phosphonomethylglycine
CN115043876B (zh) 一种草铵膦的纯化方法
CN108948077A (zh) 一种α-磷酰化的α-氨基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12574119B (zh) 制备海因衍生物的方法
EP0265412B1 (en) 2-amino-4-phosphonyl-butanoate derivates and preparation of 2-amino-4-phosphinyl butanoic acids
CN1029616C (zh) 从n-羟甲基酰胺制备氨基甲烷膦酸和氨基甲基次膦酸的方法
JP2010514753A (ja) レルカニジピン塩酸塩の製造方法
CN117603258A (zh) 一种l-草铵膦及其盐的合成方法
EP0691975B1 (de) Neue bis(aminomethyl)phosphinsäure-derivat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is(aminomethyl)phosphinsäure-derivaten
CN117343098A (zh) 一种以甲基二氯膦为原料制备草铵膦的方法
CN1239508C (zh) 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制备新工艺
CN117776945A (zh) 一种氯代高丝氨酸烷基酯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