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6835A - 塔筒翻转工装 - Google Patents

塔筒翻转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6835A
CN117506835A CN202210898252.5A CN202210898252A CN117506835A CN 117506835 A CN117506835 A CN 117506835A CN 202210898252 A CN202210898252 A CN 202210898252A CN 117506835 A CN117506835 A CN 117506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unit
tower
block
over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982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星星
卢文刚
蒋旭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982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0683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3742 priority patent/WO202402152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506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68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1/00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 B25H1/10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with provision for adjusting holders for tool or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塔筒翻转工装,所述塔筒翻转工装包括底座单元、夹持单元以及翻转单元,所述底座单元用于固定在安装船上;所述夹持单元用于夹持塔筒段,所述夹持单元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上,所述翻转单元连接在所述底座单元和所述夹持单元之间且能够驱动所述夹持单元相对于所述底座单元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以带动所述塔筒段翻转,适用于海上机组。

Description

塔筒翻转工装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风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塔筒翻转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大兆瓦风电机组的兴起,塔筒的运输问题尤为突出。具体地,为了减少大兆瓦机组的安装成本和机组生产制造成本,提高海上机组的安装效率,可以将塔筒设计成整段式塔筒,由于整段式塔筒很长很重,市场上的安装船舶辅吊无法与主吊配合满足塔筒翻转。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塔筒翻转工装,以实现塔筒段的顺利翻转。
针对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塔筒翻转工装,所述塔筒翻转工装包括底座单元、夹持单元以及翻转单元,所述底座单元用于固定在安装船上;所述夹持单元用于夹持塔筒段,所述夹持单元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上,所述翻转单元连接在所述底座单元和所述夹持单元之间且能够驱动所述夹持单元相对于所述底座单元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以带动所述塔筒段翻转。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夹持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单元在翻转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夹持单元位于所述翻转位置时,所述夹持单元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船周向外侧,所述夹持单元能够在所述翻转单元的带动下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
可选地,所述翻转单元包括杆臂、连杆以及翻转驱动组件,所述翻转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上,所述翻转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杆臂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杆臂和所述夹持单元转动连接,以通过所述杆臂的转动带动所述夹持单元相对于所述底座单元转动。
具体地,所述连杆连接于所述杆臂的第一端,所述杆臂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固定有轴杆,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电机、主动轮以及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固定于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固定于所述轴杆上,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齿啮合或者设置有传送带;或者,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于所述轴杆上,所述第一旋转轴线与所述输出轴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单元包括固定座、滑块以及滑块驱动件,所述固定座用于固定在所述安装船上,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滑块驱动件连接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滑块之间以能够驱动所述滑块滑动。
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斜撑臂,所述夹持单元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斜撑臂上。
可选地,所述斜撑臂从所述安装船的中部向边缘倾斜向上延伸。
具体地,所述斜撑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65°≤α≤85°。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底板和相对设置的一对夹持块,所述底板能够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旋转,所述夹持块绕夹块旋转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夹块旋转轴线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夹持单元还包括夹块移动驱动组件,所述夹块移动驱动组件包括齿条、齿轮以及齿轮驱动件,所述齿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夹持块上,且所述齿轮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夹块旋转轴线重合,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之间齿啮合,所述齿轮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齿轮转动。
可选地,每个所述夹持块的轴向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夹块移动驱动组件,所述夹持块的所述齿条相对于与其相对的所述夹持块向外倾斜向上延伸。
具体地,所述齿条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β满足30°≤β≤60°。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单元还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可转动地设置于一对所述夹持块之间且位于所述夹持块的下方,所述支撑块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夹块旋转轴线。
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夹持单元还包括摆动伸缩件,所述摆动伸缩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块和所述底板上,所述摆动伸缩件的顶端布置于所述夹持块的外侧,且所述摆动伸缩件大致垂直于所述夹块旋转轴线设置。
可选地,所述夹持单元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夹持块的内侧,以能够与所述塔筒段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夹块旋转轴线垂直于翻转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的连线,和/或,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夹块旋转轴线。
本公开提供的塔筒翻转工装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公开提供的塔筒翻转工装,翻转单元能够驱动夹持单元相对于底座单元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从而带动塔筒段翻转。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或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塔筒翻转工装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中的塔筒翻转工装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I圈所指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塔筒翻转工装处于待翻转状态的结构图。
图5为图4中的塔筒翻转工装的侧视图。
图6为图4中的塔筒翻转工装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J圈所指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单元; 2、翻转单元;
3、夹持单元; 4、固定座;
5、滑块; 6、滑块驱动件;
7、安装船; 8、加强筋;
9、滑槽; 12、塔筒段;
13、翻转电机; 14、输出轴;
15、主动轮; 16、从动轮;
17、轴杆; 18、连杆;
19、机箱; 20、机箱外侧板;
25、机箱内侧板; 27、杆臂;
29、底板; 30、旋转轴;
31、伸缩件; 32、支撑块;
33、夹持块; 34、齿轮驱动件;
35、齿轮; 36、齿条;
37、斜撑臂; 39、中间轴;
42、横轴; 43、支撑板;
44、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不应被理解为本公开的实施形态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风力发电机组可以包括塔架、支撑于塔架顶部的机舱、叶轮以及轮毂,其中塔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塔筒段12。随着大兆瓦机组的流行,塔筒段12长度较大时,翻转吊装难度较大。本公开提供的塔筒翻转工装尤其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塔筒段12,例如但不限于,塔筒段12可以为大兆瓦机组的整个塔架,但不以此为限。
参照图1至图7,本公开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塔筒翻转工装,塔筒翻转工装包括底座单元1、夹持单元3以及翻转单元2,底座单元1用于固定在安装船7上;夹持单元3用于夹持塔筒段12,夹持单元3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单元1上,翻转单元2连接在底座单元1和夹持单元3之间且能够驱动夹持单元3相对于底座单元1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以带动塔筒段12翻转。
本公开提供的塔筒翻转工装,通过翻转单元2连接在底座单元1和夹持单元3之间,且翻转单元2能够驱动夹持单元3相对于底座单元1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塔筒段12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实现塔筒段从水平状态到竖直状态的翻转吊装。作为示例,夹持单元3绕旋转轴30转动,旋转轴30的轴线与第一旋转轴线重合。进一步地,本公开提供的塔筒翻转工装尤其适用于海上塔筒段的翻身吊装,例如但不限于,适用于海上整段式塔筒段的翻身吊装。
本实施例中,夹持单元3能够相对于底座单元1在翻转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初始状态下,塔筒翻转工装的夹持单元3处于缩回位置,图未示,此夹持单元3位于安装船7上方,即夹持单元3的大致全部结构位于安装船7的上方,塔筒翻转工装处于此状态时,尤其适用于塔筒段的海上运输过程。
在需要对塔筒段12进行翻转时,夹持单元3可以移动至翻转位置,夹持单元3至少部分位于安装船7周向外侧,夹持单元3能够在翻转单元2的带动下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如图1至图7所示状态。
本公开通过将夹持单元3设置为能够在翻转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夹持单元3处于翻转位置时,能够满足塔筒段的翻转需求;在夹持单元3处于缩回位置时,夹持单元3大致处于安装船7上方,即避免夹持单元3延伸至安装船7周向边缘之外,提高了安装船7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公开中的底座单元1可以包括滑块5,夹持单元3可以连接在滑块5上,以能够在缩回位置和翻转位置之间移动。
继续参照图1至图2以及图4至图6,底座单元1包括固定座4、滑块5以及滑块驱动件6,固定座4用于固定在安装船7上,例如但不限于,固定座4可以固定于安装船7的甲板上。滑块5可滑动地连接在固定座4上,滑块驱动件6连接在固定座4和滑块5之间以能够驱动滑块5滑动。
为了提高固定座4与甲板的连接稳定性,固定座4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多个加强筋8,以增加固定座4与甲板的连接面积。
作为示例,本实施例中,滑块驱动件6为伸缩缸,例如但不限于,液压缸或气缸,还可以为丝杆组件。
具体地,固定座4沿着垂直于第一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在固定座4的宽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滑槽9,该滑槽9沿着固定座4的延伸方向延伸,滑块5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滑槽9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滑块5与滑槽9意外脱离,在滑槽9的延伸方向的两端可以设置有止挡结构,但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滑块5的横截面大致呈“工”字型,滑槽9与滑块5匹配,如此便于对滑块5进行纵向限位。
继续参照附图,为了便于支撑夹持单元3,滑块5上设置有斜撑臂37,夹持单元3可转动地设置于斜撑臂37上。作为示例,斜撑臂37从安装船7的中部向边缘倾斜向上延伸。如此设置,通过在滑块5上设置斜撑臂37,方便夹持单元3在翻转位置时能够稳定可靠地支撑在安装船7上。
进一步地,斜撑臂37的延伸方向与滑块5的滑动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65°≤α≤85°。若夹角α过小,斜撑臂37大致呈悬臂结构,由于塔筒段直径较大,重量较大,悬臂结构易于弯曲或损坏,难以对塔筒段进行稳定可靠支撑;若夹角α过大,需要较长的斜撑臂37才能延伸至安装船7之外,而斜撑臂37长度过大在运输过程中易于晃动、抖动或者弯曲,从而难以为塔筒段进行稳定可靠支撑。作为示例,本实施例中夹角α大致为75°,但不以此为限。
继续参照附图,翻转单元2包括杆臂27、连杆18以及翻转驱动组件,翻转驱动组件设置于底座单元1上,翻转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杆臂27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连杆18的两端分别与杆臂27和夹持单元3转动连接,以通过杆臂27的转动带动夹持单元3相对于底座单元1转动。作为示例,第二旋转轴线大致与第一旋转轴线平行,但不以此为限。
除此,连杆18还可以为伸缩式结构,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塔筒翻转工装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连杆18连接于杆臂27的第一端,杆臂27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固定有轴杆17。参照图6和图7,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电机13、主动轮15以及从动轮16,主动轮15固定于翻转电机13的输出轴上,从动轮16固定于轴杆17上,主动轮15和从动轮16之间齿啮合或者设置有传送带。本实施例中,轴杆17和翻转电机13之间的力传动是通过主动轮15和从动轮16之间的齿啮合来实现的,提高了力传递的精度。另外,通过设置主动轮15和从动轮16,可以改变轴杆17的转速。
除此,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电机13,翻转电机13的输出轴固定于轴杆17上,第一旋转轴线与输出轴的中心线重合,即本实施例中,翻转电机13的输出轴与轴杆17直接固定,以将翻转电机13的力直接传递给轴杆17,但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翻转单元2还可以为液压缸、气缸或者丝杆组件等部件,以用于驱动夹持单元3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都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继续参照图1和图2,夹持单元3包括底板29和相对设置的一对夹持块33,底板29用于对夹持单元3和待夹持的塔筒段进行支撑,底板29能够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以实现夹持单元3的翻转。作为示例,底板29的沿第一旋转轴线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一对旋转轴30,底板29通过旋转轴30连接于斜撑臂37上,旋转轴30的轴线与第一旋转轴线重合。进一步地,在旋转轴30和斜撑臂37之间可以设置有轴承38,如图2所示,但不以此为限。
夹持块33绕夹块旋转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底板29上,夹块旋转轴线活动地设置于底板29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夹持块33绕夹块旋转轴线转动,可以实现夹持块33对塔筒段的夹持和放开,即两个夹持块33相对设置,以形成为类似剪刀结构,能够对塔筒段进行夹持。作为示例,夹持块33的内壁与塔筒段的外周壁匹配,以能够稳定可靠地夹持塔筒段,塔筒段的外周壁能够与夹持块33的内壁贴合,例如,夹持块33的内壁为弧形,可以与塔筒段的外周壁匹配,但不以此为限。
通过将夹块旋转轴线活动地设置于底板29上,能够调整夹持块33对应的塔筒段的直径,从而提高了塔筒翻转工装的通用性。
具体地,参照图2和图3,夹持单元3还包括夹块移动驱动组件,夹块移动驱动组件包括齿条36、齿轮35以及齿轮驱动件34,齿轮35可转动地连接在夹持块33上,例如但不限于,齿轮35设置在夹持块33的轴向顶端或者底端,且齿轮35的旋转中心线与夹块旋转轴线重合,齿轮35与齿条36之间齿啮合,齿轮驱动件34能够带动齿轮35转动。作为示例,齿轮驱动件34可以为电机,但不以此为限。
电机的输出轴可以固定于齿轮35上,以通过齿轮35的转动驱动齿轮35沿齿条36滚动,从而调整两个夹持块33之间的距离,以能够调整夹持单元3的夹持直径,从而提高了塔筒翻转工装的通用性。作为示例,夹持块33的轴向两端设置有横轴42,横轴42通过轴承连接于齿轮35上。
进一步地,每个夹持块33的轴向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上述夹块移动驱动组件,在上述实施例中,夹持块33将沿齿条36平动,避免齿轮35与齿条36卡死,从而提高了塔筒翻转工装的运行可靠性。
作为示例,夹持块33的齿条36相对于与其相对的夹持块33向外倾斜向上延伸,例如但不限于,齿条36与底板29之间的夹角β满足30°≤β≤60°。可选地,夹角β可以为45°,但不以此为限。
作为示例,底板29顶面突出设置有支撑板43,齿条36设置于该支撑板43上,但不以此为限。每个夹持块33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板43,但不以此为限。
继续参照附图,夹持单元3还包括支撑块32,支撑块32可转动地设置于一对夹持块33之间且位于夹持块33的下方,用于在下方支撑塔筒段,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塔筒翻转工装的可靠性。作为示例,支撑块32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夹块旋转轴线,通过支撑块32设置为可转动结构,便于与塔筒段的外周壁贴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塔筒翻转工装的可靠性。参照图4和图5,支撑块32的下方设置有中间轴39,中间轴39的轴线与转动轴线重合,即支撑块32绕中间轴39转动。
作为示例,夹块旋转轴线垂直于第一旋转轴线,但不以此为限。以图5为例,本实施例中,夹块旋转轴线大致平行于底板29且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旋转轴线大致垂直纸面延伸,但不以此为限。
夹持单元3还包括摆动伸缩件31,摆动伸缩件3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于夹持块33和底板29上,摆动伸缩件31的顶端布置于夹持块33的外侧,且摆动伸缩件31大致垂直于夹块旋转轴线设置。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摆动伸缩件31垂直于底板29设置,但不以此为限。
为了进一步提高塔筒翻转工装的可靠性,夹持单元3还包括压力传感器44,压力传感器44设置于夹持块33的内侧,以能够与塔筒段12表面接触。待压力传感器44的监测数值达到预定值时,夹持单元3动作,避免由于夹持力不足而造成安全隐患。
本公开提供的塔筒翻转工装可安装在海上安装船7的甲板面上,以能够带动整段塔筒段12从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塔筒翻转工装底座单元1、翻转单元2和夹持单元3。
底座单元1固定在安装船7的甲板面上,作为塔筒翻转工装的主要基座,用来支撑翻转单元2、夹持单元3和整段塔筒段12。底座单元1包括固定座4和滑块5,滑块5可以在固定座4的滑槽9内滑动,通过滑块驱动件6的伸缩动作,可以实现滑块5在滑槽9内的移动。当使用塔筒翻转工装翻转塔筒段12时,滑块驱动件6动作驱动滑块5向安装船7外移动,使塔筒翻转工装上的夹持单元3移动至甲板面外,至翻转位置为止,这样塔筒段12在翻转过程中不会与安装船7的船舷部件干涉。
当不需要使用塔筒翻转工装时,滑块驱动件6动作驱动滑块5向甲板面内移动,至缩回位置,使塔筒翻转工装上的夹持单元3移动至甲板面内,避免安装船7在移动过程中塔筒翻转工装不会与船外部件碰撞。
翻转单元2用来翻转夹持单元3和塔筒段12,主要由翻转电机13、相齿啮合的主动轮15和从动轮16,通过翻转电机13的输出轴14固定在主动轮15上,以能够将扭矩传递给主动轮15,主动轮15与从动轮16相互啮合,以带动从动轮16旋转,并带动轴杆17旋转,轴杆17推动连杆18及其与之连接的夹持单元3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从而实现塔筒段12的翻转。
为了提高塔筒翻转工装的安全性,塔筒翻转工装还包括机箱19,如图2、图4以及图6所示,翻转电机13可设置于机箱19的外侧,即沿轴杆17的轴向外侧,翻转电机13的输出轴14可以通过轴承连接在机箱19的机箱外侧板20上,轴杆17可通过轴承连接在机箱19的机箱内侧板25上,主动轮15和从动轮16布置在机箱19内,避免齿轮外露而带来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了塔筒翻转工装的安全性。
夹持单元3用来夹持整段塔筒段12,塔筒段12放置在支撑块32的上方,夹持块33对其进行夹持,以避免安装船7移动过程中,或夹持单元3翻转过程中,塔筒段12相对夹持单元3出现意外滑动而导致安全隐患。
支撑块32可以绕转动轴线转动,以能够适应塔筒段12的外周壁的形状,从而实现塔筒段12的稳定夹持。
通过将夹持块33的夹块旋转轴线活动地设置于底板29上,提高了夹持块33的通用性,以使夹持单元3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塔筒段12。当夹持不同直径的塔筒段12时,可以根据塔筒段12直径大小,通过齿轮驱动件34动作,齿轮35带着横轴42以及夹持块33移动以调整夹持块33的位置,当位置调整结束后横轴42固定不动,通过伸缩件31动作,以驱动夹持块33绕着横轴42旋转,从而实现夹持和释放塔筒段12的动作。
在一对夹持块33内侧都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4,用来测量夹持块33对塔筒段12的夹持力,在夹持力满足要求后,夹持单元3可以翻转,从而避免塔筒段12意外滑落导致安全隐患。
安装船7上的主吊将塔筒段12水平吊装至支撑块32上,拆除主吊与塔筒段12的连接,伸缩件31动作,夹持块33绕着横轴42旋转紧密贴合塔筒段12的表面上,夹持块33内侧的压力传感器44,监测到夹持块33与塔筒段12间的夹持力满足预定值时,翻转单元2动作。
主吊带着塔筒吊具与塔筒段12的顶法兰连接,但此时主吊不带提升力,然后翻转电机13动作,通过输出轴14将扭矩传递给主动轮15,主动轮15与从动轮16相互啮合,从动轮16旋转,并带动轴杆17旋转,轴杆17推动连杆18及其与之连接的夹持单元3和塔筒段12将会绕着斜撑臂37内的轴承中心翻转,轴承的中心与第一旋转轴线重合。翻转过程中,主吊的吊臂也要跟着塔筒段12一起动作,保持主吊的吊点在塔筒段12顶法兰的正上方。
将塔筒段12翻转至竖直状态后,翻转电机13停止动作,主吊提力,待提升力达到塔筒段12的自身重量时,伸缩件31动作,将夹持块33完全打开,最后主吊吊着塔筒段12撤离塔筒翻转工装,转至基础桩上方进行塔筒段12的安装。
本公开提供的塔筒翻转工装能够实现整段塔筒段12在海上安装船7上从水平状态到竖直状态的翻身吊装,保证了整段塔筒段12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提高了海上机组的安装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塔筒的生产制造成本。
塔筒翻转工装的使用保证整段塔筒段12的施工无需额外配置高性能安装船(辅吊吊重能力特别大的),普通的安装船7即可,对于市场上大众化的船都能施工,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塔筒翻转工装的夹持单元3具有通用性,可根据不同塔筒段12的直径调节夹持块33的位置,可以满足不同直径的塔筒段12翻身吊装,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塔筒段12的运输成本。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本公开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Claims (16)

1.一种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翻转工装包括:
底座单元(1),用于固定在安装船(7)上;
夹持单元(3),用于夹持塔筒段(12),所述夹持单元(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1)上,
翻转单元(2),连接在所述底座单元(1)和所述夹持单元(3)之间且驱动所述夹持单元(3)相对于所述底座单元(1)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以带动所述塔筒段(12)翻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3)相对于所述底座单元(1)在翻转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夹持单元(3)位于所述翻转位置时,所述夹持单元(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船(7)周向外侧,所述夹持单元(3)能够在所述翻转单元(2)的带动下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单元(2)包括杆臂(27)、连杆(18)以及翻转驱动组件,所述翻转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1)上,所述翻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杆臂(27)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所述连杆(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杆臂(27)和所述夹持单元(3)转动连接,以通过所述杆臂(27)的转动带动所述夹持单元(3)相对于所述底座单元(1)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8)连接于所述杆臂(27)的第一端,所述杆臂(27)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固定有轴杆(17),
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电机(13)、主动轮(15)以及从动轮(16),所述主动轮(15)固定于所述翻转电机(13)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16)固定于所述轴杆(17)上,所述主动轮(15)和所述从动轮(16)之间齿啮合或者设置有传送带;或者,
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电机(13),所述翻转电机(13)的输出轴固定于所述轴杆(17)上,所述第一旋转轴线与所述输出轴的中心线重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单元(1)包括固定座(4)、滑块(5)以及滑块驱动件(6),所述固定座(4)用于固定在所述安装船(7)上,所述滑块(5)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座(4)上,所述滑块驱动件(6)连接在所述固定座(4)和所述滑块(5)之间以驱动所述滑块(5)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上设置有斜撑臂(37),所述夹持单元(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斜撑臂(37)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臂(37)从所述安装船(7)的中部向边缘倾斜向上延伸。
8.如权利要求7述的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臂(37)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块(5)的滑动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65°≤α≤8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3)包括底板(29)和相对设置的一对夹持块(33),所述底板(29)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旋转,所述夹持块(33)绕夹块旋转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板(29)上,所述夹块旋转轴线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板(29)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3)还包括夹块移动驱动组件,所述夹块移动驱动组件包括齿条(36)、齿轮(35)以及齿轮驱动件(34),所述齿轮(35)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夹持块(33)上,且所述齿轮(35)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夹块旋转轴线重合,所述齿轮(35)与所述齿条(36)之间齿啮合,所述齿轮驱动件(34)能够带动所述齿轮(35)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块(33)的轴向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夹块移动驱动组件,所述夹持块(33)的所述齿条(36)相对于与其相对的所述夹持块(33)向外倾斜向上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6)与所述底板(29)之间的夹角β满足30°≤β≤60°。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3)还包括支撑块(32),所述支撑块(32)可转动地设置于一对所述夹持块(33)之间且位于所述夹持块(33)的下方,所述支撑块(32)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夹块旋转轴线。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3)还包括摆动伸缩件(31),所述摆动伸缩件(3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块(33)和所述底板(29)上,所述摆动伸缩件(31)的顶端布置于所述夹持块(33)的外侧,且所述摆动伸缩件(31)垂直于所述夹块旋转轴线设置。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3)还包括压力传感器(44),所述压力传感器(44)设置于所述夹持块(33)的内侧。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筒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旋转轴线垂直于翻转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的连线,和/或,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夹块旋转轴线。
CN202210898252.5A 2022-07-28 2022-07-28 塔筒翻转工装 Pending CN1175068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8252.5A CN117506835A (zh) 2022-07-28 2022-07-28 塔筒翻转工装
PCT/CN2022/143742 WO2024021525A1 (zh) 2022-07-28 2022-12-30 塔筒翻转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8252.5A CN117506835A (zh) 2022-07-28 2022-07-28 塔筒翻转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6835A true CN117506835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05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98252.5A Pending CN117506835A (zh) 2022-07-28 2022-07-28 塔筒翻转工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06835A (zh)
WO (1) WO202402152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6788A (en) * 1979-07-17 1981-02-18 Kitai Seisakusho Kk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turning tower of working ship up and down
CN101973501B (zh) * 2010-10-20 2013-06-19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风机整体安装旋转抱举机构
CN209740059U (zh) * 2019-03-01 2019-12-06 厦门信荣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装翻转装置
CN209651847U (zh) * 2019-03-29 2019-11-19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塔筒固定与翻转工装
CN113830716B (zh) * 2020-06-24 2023-06-13 福建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塔筒翻转系统
CN214653098U (zh) * 2021-03-11 2021-11-09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塔筒翻身装置
CN215942651U (zh) * 2021-08-04 2022-03-04 上海菲切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变直径大管件翻身夹具
CN216072736U (zh) * 2021-11-01 2022-03-18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吊装平台用塔筒翻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1525A1 (zh)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16767B2 (en) Erecting a wind powerplant
EP2585712B1 (en) Lif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of a unwieldy object
EP3409574B1 (en) A raising and lowering mechanism for a flettner rotor
EP2536624B1 (en) Vessel comprising a stowable magnus-effect rotor
CN100366150C (zh) 起网辅助滚筒装置以及起网方法
CN113830716A (zh) 塔筒翻转系统
CN117506835A (zh) 塔筒翻转工装
CN219687884U (zh) 一种海上风电风机塔筒立式运输通用托盘
CN214883652U (zh) 一种自动翻桩器
CN115140642B (zh) 吊具和吊装系统
JPS5911478B2 (ja) 船舶の可動帆装置
CN112173989A (zh) 一种港口起重装置
CN205312925U (zh) 一种液压变幅式动臂塔机
WO2022223274A1 (en) Cantilever hoist device
US20220250719A1 (en) A lifting device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a lifting device
CN220976265U (zh) 一种建筑施工吊装设备
CN112850517A (zh) 一种海洋工程用吊运系统
CN220033853U (zh) 一种船用杂物吊结构
US20240034600A1 (en) Mobile crane with adjustable counterweight device, counterweight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such a device
CN221053818U (zh) 一种用于液体火箭推进剂加注的回转装置
CN117506834A (zh) 塔架翻转工装
CN220131714U (zh) 一种用于起重船上的钢管桩定位装置
CN21311222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水平吊装工装
CN220618088U (zh) 一种叶片吊梁
CN218665105U (zh) 一种超低净空船起重机用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