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3285A - 微创手术器械 - Google Patents

微创手术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3285A
CN117503285A CN202410012349.0A CN202410012349A CN117503285A CN 117503285 A CN117503285 A CN 117503285A CN 202410012349 A CN202410012349 A CN 202410012349A CN 117503285 A CN117503285 A CN 117503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haft
shaft hole
rod
blad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123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03285B (zh
Inventor
任常
邵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oss Strait Tsinghua Research Institute Xiame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ross Strait Tsinghua Research Institute Xiame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oss Strait Tsinghua Research Institute Xiame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ross Strait Tsinghua Research Institute Xiamen
Priority to CN2024100123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032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03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3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03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3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9Incision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17/295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ombined with cutting imp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016Endoscopic cutting instruments, e.g. arthroscopes, resect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2926Details of heads or jaw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微创手术器械,该微创手术器械包括外杆、钳杆组件、刀片和传动组件,钳杆组件转动安装在外杆的远端并且钳杆组件的枢转中心轴线与外杆的轴向中心线垂直,刀片转动安装在外杆上并与钳杆组件轴向间隔设置,刀片与钳杆组件能够枢转至外杆的外周壁的同一侧并且刀片的枢转中心轴线与外杆的轴向中心线垂直,传动组件用于在外杆的近端驱动钳杆和刀片分别旋转。本器微创手术器械操作逻辑简单、对球形瘤的夹取牢固且方便,并且组织切削效率高。

Description

微创手术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创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肌瘤通常呈球形,直径在10mm–80mm左右,其中,直径超过20mm的肌瘤由于体型过大,无法通过建立的微创通道直接取出,因此需要在腹腔内切割成小块,然后再取出。在现有的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对于直径超过20mm的肌瘤,有些医院依旧采用人工钳夹固定加手术刀切割的模式进行手术,对于该手术模式来说,由于手术剪刀的吻部较短,每次最多只能切除玉米粒大小破碎肌瘤组织,导致整个手术耗费时间较长,同时球形组织在抓取时非常容易划走,医生既要控制钳夹牢固抓取肌瘤,又要控制剪刀对组织进行切除,一心二用,导致精力和体力消耗非常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创手术器械,旨在解决现有的球形肌瘤切出手术存在耗费时间长、且非常消耗医生的精力和体力的弊端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创手术器械,该微创手术器械包括外杆、钳杆组件、刀片和传动组件,外杆中空设置,钳杆组件转动安装在外杆的远端并且钳杆组件的枢转中心轴线与外杆的轴向中心线垂直,刀片转动安装在外杆上并与钳杆组件轴向间隔设置,刀片与钳杆组件能够枢转至外杆的外周壁的同一侧并且刀片的枢转中心轴线与外杆的轴向中心线垂直,传动组件用于在外杆的近端驱动钳杆和刀片分别旋转。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包括活动套设在外杆内的中杆和转动连接在中杆的远端与钳杆组件之间的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用于将中杆的轴向移动转换为钳杆组件相对于外杆的枢转运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钳杆组件上设有平行的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第一传动件上设有第三销轴孔和第四销轴孔,中杆的远端设有第五销轴孔,第一销轴孔用于与外杆转动连接,第二销轴孔用于与第三销轴孔对位连接,第四销轴孔用于与第五销轴孔对位连接;其中,第二销轴孔、第三销轴孔、第四销轴孔、第五销轴孔中的至少其中一者为腰型孔。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外杆的周壁上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从外杆的外侧径向延伸至外杆的内腔,中杆的周壁上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与第一通槽径向对齐并连通中杆的内腔和第一通槽,刀片枢接在第一通槽内并且一端为驱动端,驱动端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依次伸入,传动组件还包括活动套设在中杆内的内杆,内杆用于牵引驱动端相对于外杆转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驱动端上设有第六销轴孔,内杆的远端位于中杆的管腔内并设有用于与第六销轴孔对位的第七销轴孔,第六销轴孔和第七销轴孔的至少一者为腰型孔,第六销轴孔和第七销轴孔通过销轴穿连。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通槽的槽壁上设有第八销轴孔,刀片上还设有用于与第八销轴孔对位的第九销轴孔,刀片置于第一通槽内并且第八销轴孔和第九销轴孔通过销轴穿连。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通槽沿轴向延伸至外杆的远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微创手术器械还包括操作手柄,操作手柄用于驱动中杆和内杆分别独立轴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钳杆组件包括间隔枢接在外杆上第一钳杆本体和第二钳杆本体,在轴向方向上,刀片位于第一钳杆本体和第二钳杆本体之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钳杆本体和第二钳杆本体朝向刀片一侧还设有齿状结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钳杆本体和第二钳杆本体远离外杆一端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钳杆本体和第二钳杆本体靠近外杆一端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外杆包括杆本体以及设置在杆本体远端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横截面投影呈八字形设置并分别包括第一楔形面和第二楔形面,第一钳杆本体贴设安装在第一楔形面上,第二钳杆本体贴设安装在第二楔形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微创手术器械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钳杆组件和刀片均能够从平行于外杆的轴向方向的第一位置朝垂直于轴向方向的第二位置枢转,其中第一位置主要是为了方便微创手术器械伸入人体内,当微创手术器械的远端伸入至球形瘤附近时,通过控制钳杆组件旋转,可调整钳杆组件的角度,从而使钳杆组件能够以最合适的角度和姿态限位夹持球形瘤的一侧,当钳杆组件限位夹持球形瘤后,通过控制刀片朝钳杆组件枢转,可从相对另一侧对球形瘤进行夹持和切割。综上,本微创手术器械将钳杆组件和刀片集成在外杆上,在使用时只需控制钳杆组件和刀片旋转便能够实现球形瘤的夹取和切割,操作逻辑简单,医生可做到一心一用,大大降低了医生精力和体力的消耗,同时球形瘤在切割时夹取力和切割力分别位于球形瘤的相对两侧,且外杆能够对球形瘤的底侧进行限位,这样设计可降低球形瘤在切割时乱窜的概率,降低手术的操作难度,再者,本器械可安装长度较长的刀片,大大增加组织的切除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微创手术器械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微创手术器械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去除外杆和第一钳杆本体后的微创手术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微创手术器械在抓取球形瘤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钳杆组件和刀片处于第一位置时微创手术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微创手术器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杆;11、第一通槽;12、第八销轴孔;13、第一安装部;131、第一楔形面;14、第二安装部;141、第二楔形面;2、钳杆组件;21、第一销轴孔;22、第二销轴孔;23、第一钳杆本体;24、第二钳杆本体;3、刀片;31、驱动端;311、第六销轴孔;32、第九销轴孔;4、传动组件;41、中杆;411、第二通槽;412、第五销轴孔;42、第一传动件;421、第三销轴孔;422、第四销轴孔;43、内杆;431、第七销轴孔;5、操作手柄;6、球形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微创手术器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创手术器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微创手术器械包括:
外杆1;
钳杆组件2,转动安装在外杆1的远端并且钳杆组件2的枢转中心轴线与外杆1的轴向中心线垂直,钳杆组件2用于对球形瘤6的一侧进行限位夹持;
刀片3,转动安装在外杆1上并与钳杆组件2轴向间隔设置,刀片3与钳杆组件2能够枢转至外杆1的外周壁的同一侧并且刀片3的枢转中心轴线与外杆1的轴向中心线垂直;和
传动组件4,用于在外杆1的近端驱动钳杆组件2和刀片3分别旋转。
钳杆组件2和刀片3均能够从平行于外杆1的轴向方向的第一位置朝垂直于轴向方向的第二位置枢转,其中第一位置主要是为了方便微创手术器械伸入人体内,当微创手术器械的远端伸入至球形瘤6附近时,通过控制钳杆组件2旋转,可调整钳杆组件2的角度,从而使钳杆组件2能够以最合适的角度和姿态限位夹持球形瘤6的一侧,当钳杆组件2限位夹持球形瘤6后,通过控制刀片3朝钳杆组件2枢转,可从相对另一侧对球形瘤6进行夹持和切割。综上,本微创手术器械将钳杆组件和刀片集成在外杆1上,在使用时只需控制钳杆组件2和刀片3旋转便能够实现球形瘤6的夹取和切割,操作逻辑简单,医生可做到一心一用,大大降低了医生精力和体力的消耗,同时球形瘤6在切割时夹取力和切割力分别位于球形瘤6的相对两侧,且外杆能够对球形瘤的底侧进行限位,这样设计可降低球形瘤6在切割时乱窜的概率,降低手术的操作难度,再者,本器械可安装长度较长的刀片3,大大增加组织的切除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刀片3与钳杆组件2轴向间隔设置指的是二者的枢转中心轴向间隔设置,刀片3与钳杆组件2能够枢转至外杆1的外周壁的同一侧指的是钳杆组件2和刀片3转动至第二位置时,二者位于外杆1外周壁的同一侧,在此位置下,钳杆组件2和刀片3在轴向方向上间隔并形成用于装夹球形瘤6的装夹空间。其中,钳杆组件2的枢转中心轴线与外杆1的轴向中心线空间垂直,刀片3的枢转中心轴线与外杆1的轴向中心线空间垂直,但钳杆组件2的枢转中心轴线与刀片3的枢转中心轴线可以处于非平行状态。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外杆1中空设置,传动组件4可以包括活动套设在外杆1内的中杆41和转动连接在中杆41的远端与钳杆组件2之间的第一传动件42,第一传动件42用于将中杆41的轴向移动转换为钳杆组件2相对于外杆1的枢转运动。
具体地,中杆41的近端从外杆1的近端伸出,中杆41的远端通过第一传动件42与钳杆组件2传动连接,传动连接可以是铰接传动,也可以是齿轮等传动件的齿轮传动,在使用时,只需在近端控制中杆41相对于外杆1轴向移动,即可实现钳杆组件2的转动驱动,当然,传动组件4还可以为其他布置形式,如牵引绳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42可以为滑块或者连杆,第一传动件42优选为两端同时与钳杆组件2以及中杆41转动连接,通过该方式可实现将中杆41的轴向移动转换为钳杆组件2相对于外杆1的枢转运动。具体地,以滑块为例,钳杆组件2上设有平行的第一销轴孔21和第二销轴孔22,滑块上设有第三销轴孔421和第四销轴孔422,中杆41的远端设有第五销轴孔412,第一销轴孔21用于与外杆1转动连接,第二销轴孔22用于与第三销轴孔421对位连接,第四销轴孔422用于与第五销轴孔412对位连接;其中,第二销轴孔22、第三销轴孔421、第四销轴孔422、第五销轴孔412中的至少其中一者为腰型孔。当中杆41在进行轴向移动时,会推动滑块一起轴向移动,滑块移动时产生的力会通过销轴作用在第二销轴孔22的孔壁上,进而推动钳杆组件2绕第一销轴孔21的中心轴线旋转,而滑块在推动钳杆组件2旋转的过程中需要上下起伏以自适应地调整与中杆41以及钳杆组件2的枢接姿态,而通过将第二销轴孔22、第三销轴孔421、第四销轴孔422、第五销轴孔412中的至少其中一者设置为腰型孔,能够给滑块的上下起伏运动提供活动空间,保证滑块的正常传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外杆1的周壁上设有第一通槽11,第一通槽11从外杆1的外侧径向延伸至外杆1的内腔,中杆41的周壁上设有第二通槽411,第二通槽411与第一通槽11径向对齐并连通中杆41的内腔和第一通槽11,刀片3枢接在第一通槽11内并且一端为驱动端31,驱动端31从第一通槽11和第二通槽411依次伸入,传动组件4还包括活动套设在中杆41内的内杆43,内杆43用于牵引驱动端31相对于外杆1转动。本手术器械通过依次套设在外杆1内的中杆41和内杆43,以及将刀片3枢接在第一通槽11内,在实现正常传动的同时,可避免外杆表面凹凸不平,从而方便外杆1伸入人体内,而通过设置第一通槽11和第二通槽411,能够实现刀片3与内杆43的正常传动,并能够实现刀片3的折叠缩回。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内杆43的近端从中杆41的近端伸出,内杆43的远端置于中杆41内并优选为在驱动端31的位置处截止。通过在远端推动内杆43相对于中杆41轴向移动,可实现刀片3的旋转运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驱动端31上设有第六销轴孔311,内杆43的远端位于中杆41的管腔内并设有用于与第六销轴孔311对位的第七销轴孔431,第六销轴孔311和第七销轴孔431的至少一者为腰型孔,第六销轴孔311和第七销轴孔431通过销轴穿连。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通槽11的槽壁上设有第八销轴孔12,刀片3上还设有用于与第八销轴孔12对位的第九销轴孔32,刀片3置于第一通槽11内并且第八销轴孔12和第九销轴孔32通过销轴穿连。通过将刀片3安装在第一通槽11内,从而当刀片3处于第一位置时,刀片3能够完全缩回至第一通槽11内,避免微创手术器械介入人体时刀片3误伤人体组织。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通槽11优选为沿轴向延伸至外杆1的远端。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微创手术器械还包括操作手柄5,操作手柄5设置在外杆1的远端并用于驱动中杆41和内杆43分别独立轴向移动。操作手柄5上可通过电动或者手动驱动的方式推动中杆41和内杆43分别独立移动,而通过设置操作手柄5,医生单手便能够实现对钳杆组件2和刀片3的控制。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钳杆组件2包括间隔枢接在外杆1上第一钳杆本体23和第二钳杆本体24,在轴向方向上,刀片3位于第一钳杆本体23和第二钳杆本体24之间。通过设置第一钳杆本体23和第二钳杆本体24,并将刀片3设置在第一钳杆本体23和第二钳杆本体24之间,可使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而通过三点式的方式夹取球形瘤6,能够进一步增加抓取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钳杆本体23和第二钳杆本体24朝向刀片3一侧还设有齿状结构。通过设置齿状结构,可增加钳杆本体对球形瘤6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抓取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钳杆本体的数量还可以为更多个。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钳杆本体23和第二钳杆本体24远离外杆1一端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钳杆本体23和第二钳杆本体24靠近外杆1一端的距离。第一钳杆本体23和第二钳杆本体24枢转安装在外杆1上并且二者呈八字形设置,通过将两个钳杆本体倾斜安装,从而更方便抓取和固定球形物体。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外杆1包括杆本体以及设置在杆本体远端的第一安装部13和第二安装部14,第一安装部13和第二安装部14的横截面投影呈八字形设置并分别包括第一楔形面131和第二楔形面141,第一钳杆本体23贴设安装在第一楔形面131上,第二钳杆本体24贴设安装在第二楔形面141上。通过设置第一安装部13和第二安装部14,从而方便钳杆本体的倾斜安装。
以下结合微创手术器械的具体工作过程来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
①如图5所示,在使用时,首先将钳杆组件2和刀片3均旋转至第一位置,此时钳杆组件2沿外杆1的轴向方向延伸,而刀片3会缩回至第一通槽11内,此时整个微创术手器械呈长杆状设置,该形态下能够更好地将控制外杆1的远端从微创通道内伸入人体。
②如图2和图4所示,当钳杆组件2移动到人体内的球形瘤6附近时,通过执行旋转外杆1操作和控制钳杆组件2枢转操作,使钳杆组件2以合适的角度和姿态限位夹取球形瘤6的一侧,同时控制刀片3抬起,以使刀片3位于球形瘤6的另一侧。
③如图2和图4所示,控制刀片3朝钳杆组件2的方向切割,由于外杆1、钳杆组件2、刀片3对球形瘤6的多个方位进行限位,能够避免球形瘤6乱窜,以此保证刀片3能够顺利切除组织。
④切割完成后,通过夹钳将切除的组织取出,重复上述切割步骤,直至球形瘤6完全切除。
其中,本微创手术器械将钳杆组件2和刀片3集成在外杆1上,在使用时只需在外杆1的近端控制中杆41轴向移动和内杆43轴向移动即可实现钳杆组件2和刀片3的旋转控制,操作逻辑简单,同时该器械将球形瘤6的夹取和切出动作进行糅合,医生无需同时操作夹钳和剪刀,大大降低了医生精力和体力的消耗,再者球形瘤6夹取时,钳杆组件2、外杆1、刀片3能够对球形瘤6进行多个方位的限位,并且切削力的方向与钳杆组件2的限位方向为相对的两个方向,这样设计可降低球形瘤6在切割时乱窜的概率,降低手术的操作难度,最后,本器械可安装长度较长的刀片3,大大增加了组织切除的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远端指的是远离手术器械操作者手部的那端,近端指的是靠近手术器械操作着手部的那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创手术器械包括:
外杆(1);
钳杆组件(2),转动安装在所述外杆(1)的远端并且所述钳杆组件(2)的枢转中心轴线与所述外杆(1)的轴向中心线垂直;
刀片(3),转动安装在所述外杆(1)上并与所述钳杆组件(2)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刀片(3)与所述钳杆组件(2)能够枢转至所述外杆(1)的外周壁的同一侧并且所述刀片(3)的枢转中心轴线与所述外杆(1)的轴向中心线垂直;和
传动组件(4),用于在所述外杆(1)的近端驱动所述钳杆组件(2)以及所述刀片(3)分别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1)中空设置,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活动套设在所述外杆(1)内的中杆(41)和转动连接在所述中杆(41)的远端与所述钳杆组件(2)之间的第一传动件(42),所述第一传动件(42)用于将所述中杆(41)的轴向移动转换为所述钳杆组件(2)相对于所述外杆(1)的枢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杆组件(2)上设有平行的第一销轴孔(21)和第二销轴孔(22),所述第一传动件(42)上设有第三销轴孔(421)和第四销轴孔(422),所述中杆(41)的远端设有第五销轴孔(412),所述第一销轴孔(21)用于与所述外杆(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孔(22)用于与所述第三销轴孔(421)对位连接,所述第四销轴孔(422)用于与所述第五销轴孔(412)对位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销轴孔(22)、所述第三销轴孔(421)、所述第四销轴孔(422)、所述第五销轴孔(412)中的至少其中一者为腰型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1)的周壁上设有第一通槽(11),所述第一通槽(11)从所述外杆(1)的外侧径向延伸至所述外杆(1)的内腔,所述中杆(41)的周壁上设有第二通槽(411),所述第二通槽(411)与所述第一通槽(11)径向对齐并连通所述中杆(41)的内腔和所述第一通槽(11),所述刀片(3)枢接在所述第一通槽(11)内并且一端为驱动端(31),所述驱动端(31)从所述第一通槽(11)和所述第一通槽(11)依次伸入,所述传动组件(4)还包括活动套设在所述中杆(41)内的内杆(43),所述内杆(43)用于牵引所述驱动端(31)相对于所述外杆(1)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31)上设有第六销轴孔(311),所述内杆(43)的远端位于所述中杆(41)的管腔内并设有用于与所述第六销轴孔(311)对位的第七销轴孔(431),所述第六销轴孔(311)和所述第七销轴孔(431)的至少一者为腰型孔,所述第六销轴孔(311)和所述第七销轴孔(431)通过销轴穿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11)的槽壁上设有第八销轴孔(12),所述刀片(3)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第八销轴孔(12)对位的第九销轴孔(32),所述刀片(3)置于所述第一通槽(11)内并且所述第八销轴孔(12)和所述第九销轴孔(32)通过销轴穿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11)沿轴向延伸至所述外杆(1)的远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杆组件(2)包括间隔枢接在所述外杆(1)上第一钳杆本体(23)和第二钳杆本体(24),在轴向方向上,所述刀片(3)位于所述第一钳杆本体(23)和所述第二钳杆本体(2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杆本体(23)和第二钳杆本体(24)朝向所述刀片(3)一侧还设有齿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杆本体(23)和所述第二钳杆本体(24)远离所述外杆(1)一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钳杆本体(23)和所述第二钳杆本体(24)靠近所述外杆(1)一端的距离。
CN202410012349.0A 2024-01-04 2024-01-04 微创手术器械 Active CN117503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12349.0A CN117503285B (zh) 2024-01-04 2024-01-04 微创手术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12349.0A CN117503285B (zh) 2024-01-04 2024-01-04 微创手术器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3285A true CN117503285A (zh) 2024-02-06
CN117503285B CN117503285B (zh) 2024-04-16

Family

ID=89763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12349.0A Active CN117503285B (zh) 2024-01-04 2024-01-04 微创手术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0328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69766A1 (en) * 2005-09-30 2007-04-04 Sherwood Services AG Flexible endoscopic catheter with an end effector for coagulating and transecting tissue
WO2017156229A1 (en) * 2016-03-10 2017-09-14 Mayo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Pericardial modif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EP3348213A1 (en) * 2017-01-13 2018-07-18 Spinal Stabilization Technologies Ltd Articulating surgical instruments such as rongeurs
FR3094882A1 (fr) * 2019-04-10 2020-10-16 Patrick Rossi Dispositif a pince pour ouvrir les huitres
WO2021154475A1 (en) * 2020-01-30 2021-08-05 Covidien Lp Surgical instruments having a rotatable blade member for treating tissu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69766A1 (en) * 2005-09-30 2007-04-04 Sherwood Services AG Flexible endoscopic catheter with an end effector for coagulating and transecting tissue
WO2017156229A1 (en) * 2016-03-10 2017-09-14 Mayo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Pericardial modif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EP3348213A1 (en) * 2017-01-13 2018-07-18 Spinal Stabilization Technologies Ltd Articulating surgical instruments such as rongeurs
FR3094882A1 (fr) * 2019-04-10 2020-10-16 Patrick Rossi Dispositif a pince pour ouvrir les huitres
WO2021154475A1 (en) * 2020-01-30 2021-08-05 Covidien Lp Surgical instruments having a rotatable blade member for treating tiss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3285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40295A1 (en) Stitching Device with Long Needle Delivery
US9844389B2 (en) Push-to-close actuated dual action spaced pivot assembly for surgical instrument jaws, blades, and forceps
US20020120265A1 (en) Symmetric conization electrocautery device
EP3508164A1 (en) Flexible 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US10945751B2 (en) System for myomectomy and morcellation
CN112402708A (zh) 一种肝胆外科专用腹腔镜带抓钳吸引器
CN114795395A (zh) 钳、吸引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吸引钳
CN117503285B (zh) 微创手术器械
US6309388B1 (en) Symmetric conization electrocautery device
CN115177368B (zh) 一种经皮脊柱内镜机器人内窥镜深度锁定调节装置
CN112998793A (zh) 一种新型通用腔镜切割吻合器
CN213641162U (zh) 一种折弯机构及止血器械
CN115670592A (zh) 一种手术剪
CN116471997A (zh) 用于以各种取向支撑缝接针的内窥镜缝合装置
CN201453305U (zh) 腔镜淋巴活检钳
JP2002291765A (ja) 外科用処置具用の保持具
CN210811379U (zh) 一种妇科阴式手术组织切割器
CN220069808U (zh) 一种可伸展的多向手术钳
CN216221587U (zh) 一种内镜切开刀
CN219557423U (zh) 一种消化内镜下使用的持针器
CN112006748B (zh) 一种微创手术阴道用弯钳
CN218943391U (zh) 一种钳头可弯曲的内窥镜活体取样钳
CN215228188U (zh) 一种可视的冠状动脉手术刀
CN211131357U (zh) 一种子宫全切用旋转电切夹
CN116492021B (zh) 手术器械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