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0675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0675A
CN117500675A CN202180099594.4A CN202180099594A CN117500675A CN 117500675 A CN117500675 A CN 117500675A CN 202180099594 A CN202180099594 A CN 202180099594A CN 117500675 A CN117500675 A CN 117500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protruding por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dth direction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95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山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500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06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9/00Tyre parts or construc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轮胎具有:突出部,其从轮胎的胎侧部的轮胎外周面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和埋设在突出部中的通信装置。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轮胎。
背景技术
已知将例如RF标签的通信装置埋设在轮胎中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轮胎的轮辋条带橡胶和胎侧橡胶之间设置RF标签的轮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798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设置在轮胎中的通信装置的有用性,例如改善通信装置的耐久性或通信性。
因此,提供设置有具有改善的有用性的通信装置的轮胎将是有帮助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轮胎包括:突出部,其在胎侧部的轮胎外周面上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和埋设在突出部中的通信装置。
发明的效果
因此,可以提供设置有具有改善的有用性的通信装置的轮胎。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局部截面图。
[图2]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局部截面图。
[图3]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轮胎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公开的轮胎的实施方式。附图中共用的构件和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且各尺寸的比例等可能与实际中的不同。在本说明书中,“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轮胎的转动轴线平行的方向,“轮胎径向”是指与轮胎的转动轴线正交的方向,并且“轮胎周向”是指轮胎绕轮胎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轮胎径向内侧”是指轮胎径向上的接近轮胎的转动轴线的一侧,而“轮胎径向外侧”是指轮胎径向上的远离轮胎的转动轴线的一侧。此外,“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是指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接近轮胎赤道面CL的一侧,而“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指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远离轮胎赤道面CL的一侧。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轮胎的各要素的位置关系等是在基准状态下测量的。“基准状态”是将轮胎附接到车轮的作为适用轮辋的轮辋、填充到规定的内压并且置于无负载的状态。在轮胎附接到车轮的作为适用轮辋的轮辋、填充到规定的内压并且置于规定的负载下的状态下与路面接触的接地面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被称为接地端E。在以下说明中,假定轮胎具有填充空气的内腔并安装在车辆(如乘用车)上。然而,轮胎的内腔可以填充空气之外的流体,并且轮胎可以安装在乘用车之外的车辆上。
在本说明书中,“适用轮辋”是在生产和使用轮胎的地区有效的产业标准中记载的或未来将要记载的适用尺寸的标准轮辋(ETRTO(欧洲轮胎轮辋技术组织)标准手册中的“测量轮辋”以及TRA(轮胎轮辋协会)年鉴中的“设计轮辋”),所述产业标准例如为日本的JATMA(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年鉴、欧洲的ETRTO标准手册或美国的TRA年鉴。在上述产业标准中未记载的尺寸的情况下,“适用轮辋”是指具有与轮胎的胎圈宽度相对应的宽度的轮辋。“适用轮辋”不仅包括当前尺寸、还包括在未来可能包括在上述产业标准中的尺寸。“未来将要记载的尺寸”的示例可以是在2013版ETRTO标准手册中记载为“未来发展(FUTUREDEVELOPMENTS)”的尺寸。
在本说明书中,“规定的内压”是指在诸如JATMA年鉴的产业标准中记载的适用尺寸和帘布层等级下与单个车轮的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空气压力(最大空气压力)。在上述产业标准中未记载的尺寸的情况下,“规定的内压”是指与为安装有轮胎的各车辆规定的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空气压力(最大空气压力)。在本说明书中,“规定的负载”是指在上述产业标准中记载的适用尺寸和帘布层等级下与单个车轮的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负载。在上述产业标准中未记载的尺寸的情况下,“规定的负载”是指与为安装有轮胎的各车辆规定的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负载。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沿轮胎宽度方向截取的局部截面图。图1示出了处于将轮胎1附接到车轮的作为适用轮辋的轮辋R、填充到规定的内压并且置于无负载的基准状态的轮胎1。
轮胎1包括一对胎圈部2、一对胎侧部3和胎面部4。每个胎侧部3在胎面部4和相应的胎圈部2之间延伸。例如,胎侧部3可以是在胎圈芯5的轮胎径向外端和接地端E之间的部分。优选地,胎侧部3可以是在胎圈填胶8的轮胎径向外端和接地端E之间的部分。轮胎1的胎侧部3具有从轮胎外周面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3A。在突出部3A中埋设通信装置11,这将在后面详细描述。突出部3A具有在轮胎外周面上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环状形状。
突出部3A的尺寸可以根据例如轮胎1或通信装置11的尺寸或预期用途被设定为任何尺寸。例如,连接突出部3A的轮胎径向内端和轮胎径向外端的假想线L的长度可以是10mm至60mm。因此,确保了突出部3A中的用于埋设通信装置11的足够空间,并且突出部3A不太明显并不太可能破坏轮胎1的外观。更优选地,假想线L的长度可以是15mm至45mm。突出部3A在突出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可以是例如15mm至40mm。因此,确保了突出部3A中的用于埋设通信装置11的足够空间,并且突出部3A不太明显并不太可能破坏轮胎1的外观。更优选地,最大长度可以是15mm至35mm。在本说明书中,突出部3A的“突出方向”是指与图1中由虚线所示的轮胎宽度方向截面图中的连接突出部3A的轮胎径向内端和轮胎径向外端的假想线L垂直的方向。在本说明书中,突出部3A的突出方向上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被称为“突出方向内侧”,而突出部3A的突出方向上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被称为“突出方向外侧”。
在轮胎宽度方向截面图中,突出部3A的宽度越朝向突出部3A的突出方向外侧越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3A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大致为三角形。然而,突出部3A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不限于三角形,并且可以是梯形、具有圆形末端的形状等。以此方式,可以减少用于形成突出部3A的橡胶材料的量,从而减少轮胎1的重量和生产成本。
尽管本实施方式描述了轮胎1相对于轮胎赤道面CL对称的情况,但是轮胎1可以相对于轮胎赤道面CL不对称。例如,一对胎侧部3中的仅一者可以具有突出部3A。
轮胎1包括定位在胎圈部2中的一对胎圈芯5、由在一对胎圈芯5之间环形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构成的胎体6、以及由定位在胎体6的胎冠区域的轮胎径向外侧的一个或多个带束层构成的带束7。
每个胎圈芯5由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环状线缆胎圈构成。胎圈芯5在与其延伸方向正交的平面中的截面形状(沿轮胎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或大致圆形。然而,胎圈芯5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例如四边形或六边形的任何形状。例如,线缆胎圈是通过用橡胶涂覆高碳钢丝而形成的。由橡胶材料等制成的胎圈填胶8设置在胎圈芯5的轮胎径向外侧。替选地,可以省略轮胎1中的胎圈填胶8。
胎体6由在一对胎圈芯5之间环形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本实施方式中为一个帘布层)构成。例如,帘布层通过用橡胶涂覆例如尼龙帘线的有机纤维帘线而形成。胎体6的端部由胎圈芯5锁定。具体地,胎体6包括定位在胎圈芯5之间的胎体本体部6A和分别绕相应的胎圈芯5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向外侧折返的胎体折返部6B。胎体折返部6B终止于基准状态下的轮胎最大宽度W的位置附近。这里,“轮胎最大宽度W的位置”是轮胎1在轮胎宽度方向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最长的位置。然而,胎体折返部6B可以具有任何长度。胎体6可以具有胎体折返部6B绕胎圈芯5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向内侧折返的结构或胎体折返部6B卷绕在胎圈芯5上的结构,或者可以不包括胎体折返部6B。
带束7定位在胎体6的胎冠区域的轮胎径向外侧。带束7由在轮胎赤道面CL中沿轮胎径向层叠的一个或多个带束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带束层)构成。带束7以在胎面部4中从轮胎径向外侧覆盖胎体6的方式设置。在所示示例中,带束7以轮胎赤道面CL为中心延伸到接地端E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替选地,带束7可以延伸到接地端E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
轮胎1还包括橡胶胎圈包布9。每个橡胶胎圈包布9以从轮胎径向内侧和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覆盖胎圈芯5和胎体6的方式设置。橡胶胎圈包布9终止于胎圈填胶8的轮胎径向外端与胎体折返部6B的轮胎径向外端之间的位置处。然而,橡胶胎圈包布9可以具有任何长度。
胎侧橡胶10以覆盖胎体6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式定位在橡胶胎圈包布9的轮胎径向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胎侧橡胶10的轮胎径向内端沿轮胎宽度方向定位在胎体6和橡胶胎圈包布9之间。替选地,胎侧橡胶10的轮胎径向内端可以定位在橡胶胎圈包布9的轮胎径向外侧,或者定位在橡胶胎圈包布9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
橡胶胎圈包布9可以由强度高于胎侧橡胶10的橡胶材料制成。例如,橡胶胎圈包布9可以由碳含量高于胎侧橡胶10的橡胶材料制成。
轮胎1设置有通信装置11。
通信装置11执行无线通信。例如,通信装置11是射频(RF)标签。RF标签也被称为射频识别(RFID)标签。通信装置11包括具有控制器和存储器的集成电路(IC)芯片、以及连接到IC芯片的一个或多个天线。IC芯片可以存储关于轮胎1的任何信息,例如轮胎1的识别信息和制造日期。例如,通信装置11可以整体上具有纵长形状,其具有从IC芯片沿相反方向延伸的两个呈直线形、波浪形或螺旋形延伸的天线。然而,每个天线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并且可以定位在IC芯片内。
IC芯片可以通过由一个或多个天线接收的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来操作。也就是说,通信装置11可以是无源类型的通信装置。替选地,通信装置11还可以包括电池并且能够通过使用其自身的电力产生电磁波来进行通信。也就是说,通信装置11可以是有源类型的通信装置。
通信装置11埋设在突出部3A中。由于突出部3A从轮胎外周面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突出,所以当将负载施加到轮胎1时,突出部3A不太可能承受负载并变形。将通信装置11设置在这样的突出部3A中使得通信装置11更耐故障。此外,由于通信装置11设置在突出部3A中,所以当通信装置11与位于轮胎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电子装置通信时,轮胎1的其它部分不太可能干扰通信装置11的通信。这改善了设置在轮胎1中的通信装置11的有用性。通信装置11可以以使得通信装置11的长度方向将大致平行于轮胎1的周向的方式埋设在突出部3A中。
突出部3A包括橡胶胎圈包布9的至少一部分和胎侧橡胶10的至少一部分。通信装置11埋设在橡胶胎圈包布9的至少一部分和胎侧橡胶1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边界处。因此,在制造轮胎1时,能够将通信装置11稳定地装设在轮胎1中,从而能够改善轮胎1的生产性。更具体地,在突出部3A中,橡胶胎圈包布9从通信装置11的轮胎径向内侧和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中的至少一者与通信装置11接触,并且胎侧橡胶10从通信装置11的轮胎径向外侧和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中的至少一者与通信装置11接触。因此埋设在轮胎1中的通信装置11的耐久性由于通信装置11由强度高于胎侧橡胶10的橡胶胎圈包布9支撑而得到改善,并且埋设在轮胎1中的通信装置11的通信性由于通信装置11由导电性高于橡胶胎圈包布9的胎侧橡胶10覆盖而得到改善。
在基准状态下,突出部3A位于轮胎最大宽度W的位置的轮胎径向内侧。因此,突出部3A不太可能撞击例如路缘石或卵石的障碍物。因此,可以减小埋设在突出部3A中的通信装置11发生故障的概率。
在基准状态下,突出部3A突出到作为适用轮辋的轮辋R的轮胎宽度方向外端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因此,例如在轮胎1的运输期间,突出部3A防止其上安装有轮胎1的轮辋R与其上安装有另一轮胎的轮辋接触。突出部3A还防止轮辋R撞击例如路缘石或卵石的障碍物。突出部3A因此可以起到轮辋防护件的作用,以防止轮辋R被损坏。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1。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沿轮胎宽度方向截取的局部截面图。图2示出了处于轮胎1附接到车轮的作为适用轮辋的轮辋R、填充到规定的内压并且置于无负载的基准状态的轮胎1。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在胎侧部3中的突出部3A由与胎侧部3中的与突出部3A相邻的其它部分不同的橡胶材料制成。以下将集中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异来描述第二实施方式。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结构的部分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一样,轮胎1的胎侧部3具有从轮胎外周面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3A。通信装置11埋设在突出部3A中。
突出部3A由与胎侧部3中的与突出部3A相邻的其它部分不同的橡胶材料制成。因此,可以根据轮胎1和通信装置11的预期用途来选择形成突出部3A的橡胶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3A由与从胎圈部2延伸到胎侧部3的橡胶胎圈包布9和主要形成胎侧部3的胎侧橡胶10不同的橡胶材料制成。
例如,突出部3A可以由由于具有高于其它部分的碳含量而具有高强度的橡胶材料制成,以针对与障碍物的接触、切割等来加强突出部3A。因此,可以改善埋设在轮胎1中的通信装置11的耐久性。当轮胎1安装在旨在在粗糙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上时,这是有用的。替选地,突出部3A可以由由于具有低于其它部分的碳含量而具有高导电性的橡胶材料制成。因此,可以改善埋设在轮胎1中的通信装置11的通信性。
在突出部3A中,通信装置11埋设在与形成其它部分的橡胶材料的界面处。因此,在制造轮胎1时,可以将通信装置11稳定地装设在轮胎1中,从而可以改善轮胎1的生产性。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轮胎1。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沿轮胎宽度方向截取的局部截面图。图3示出了处于轮胎1附接到车轮的作为适用轮辋的轮辋R、填充到规定的内压并且置于无负载的基准状态的轮胎1。
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突出部3A在胎侧部3中位于轮胎最大宽度W的位置的轮胎径向外侧。以下将集中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差异来描述第三实施方式。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相同结构的部分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一样,轮胎1的胎侧部3具有从轮胎外周面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3A。通信装置11埋设在突出部3A中。
突出部3A可以由与胎侧部3中的与突出部3A相邻的其它部分相同的橡胶材料制成。例如,突出部3A可以由与主要形成胎侧部3的胎侧橡胶10相同的橡胶材料制成。替选地,突出部3A可以由与胎侧部3中的与突出部3A相邻的其它部分不同的橡胶材料制成,如第二实施方式中那样。例如,突出部3A可以由与主要形成胎侧部3的胎侧橡胶10不同的橡胶材料制成。
在基准状态下,突出部3A位于轮胎最大宽度W的位置的轮胎径向外侧。因此,当通信装置11与位于轮胎1的轮胎径向外侧(例如路面)的电子装置通信时,轮胎1的其它部分不太可能干扰通信装置11的通信。这改善了设置在轮胎1中的通信装置11的有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每个实施方式的轮胎1包括:突出部3A,其在胎侧部3的轮胎外周面上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以及埋设在突出部3A中的通信装置11。通过这样的结构,由于通信装置11埋设在当负载施加到轮胎1时不太可能变形的突出部3A中,所以通信装置11更耐故障。此外,由于通信装置11设置在突出部3A中,当通信装置11与位于轮胎1外部的电子装置通信时,轮胎1的其它部分不太可能干扰通信装置11的通信。这改善了设置在轮胎1中的通信装置11的有用性。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中,优选地,突出部3A包括橡胶胎圈包布9的至少一部分和胎侧橡胶10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通信装置11埋设在橡胶胎圈包布9的至少一部分与胎侧橡胶1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边界处。利用这样的结构,在制造轮胎1时,能够将通信装置11稳定地装设在轮胎1中,从而可以改善轮胎1的生产性。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中,优选地,突出部3A由与胎侧部3中的与突出部3A相邻的任何其它部分不同的橡胶材料制成。利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根据轮胎1和通信装置11的预期用途来选择形成突出部3A的橡胶材料。这进一步改善了设置在轮胎1中的通信装置11的有用性。
在根据本公开的每个实施方式的轮胎1中,优选地,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图中,突出部3A的宽度越朝向突出部3A的突出方向上的外侧越小。利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少用于形成突出部3A的橡胶材料的量,从而减少轮胎1的重量和生产成本。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每一者的轮胎1中,优选地,在将轮胎1附接到作为适用轮辋的轮辋R、填充到规定的内压并且置于无负载的基准状态下,突出部3A位于轮胎最大宽度W的位置的轮胎径向内侧。利用这样的结构,突出部3A不太可能撞击例如路缘石或卵石的障碍物。因此,可以减小通信装置11发生故障的概率。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每一者的轮胎1中,优选地,在将轮胎1附接到作为适用轮辋的轮辋R、填充到规定的内压并且置于无负载的基准状态下,突出部3A突出到适用轮辋的轮胎宽度方向外端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利用这样的结构,突出部3A可以起到轮辋防护件的作用,以防止轮辋R被损坏。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轮胎1中,优选地,在将轮胎1附接到作为适用轮辋的轮辋R、填充到规定的内压并且置于无负载的基准状态下,突出部3A位于轮胎最大宽度W的位置的轮胎径向外侧。利用这样的结构,当通信装置11与位于轮胎1的轮胎径向外侧(例如路面)的电子装置通信时,轮胎1的其它部分不太可能干扰通信装置11的通信。这进一步改善了设置在轮胎1中的通信装置11的有用性。
尽管上文已经通过实施方式和附图说明了本公开的技术,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公开作出各种变型和修改。因此,这些变型和修改因此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例如,各实施方式中包括的结构、功能等可以以在逻辑上不矛盾的方式被重新配置。各实施方式中包括的结构、功能等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组合使用,并且多个结构、功能等可以组合成一个结构、功能等,一个结构、功能等可以被分割成多个结构、功能等,或者结构、功能等的一部分可以被省略。
附图标记说明
1轮胎
2胎圈部
3胎侧部
3A突出部
4胎面部
5胎圈芯
6胎体
6A 胎体本体部
6B 胎体折返部
7带束
8胎圈填胶
9橡胶胎圈包布
10胎侧橡胶
11通信装置
R轮辋
CL轮胎赤道面
W轮胎最大宽度
E接地端
L假想线

Claims (7)

1.一种轮胎,包括:
突出部,其在胎侧部的轮胎外周面上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和
通信装置,其埋设在所述突出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突出部包括橡胶胎圈包布的至少一部分和胎侧橡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
所述通信装置埋设在所述橡胶胎圈包布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胎侧橡胶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边界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突出部由与所述胎侧部中的与所述突出部相邻的其它部分不同的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图中,所述突出部的宽度越朝向所述突出部的突出方向上的外侧越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在将所述轮胎附接到适用轮辋、填充到规定的内压并且置于无负载的基准状态下,所述突出部位于轮胎最大宽度的位置的轮胎径向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在将所述轮胎附接到适用轮辋、填充到规定的内压并且置于无负载的基准状态下,所述突出部突出到所述适用轮辋的轮胎宽度方向外端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在将所述轮胎附接到适用轮辋、填充到规定的内压并且置于无负载的基准状态下,所述突出部位于轮胎最大宽度的位置的轮胎径向外侧。
CN202180099594.4A 2021-06-30 2021-11-17 轮胎 Pending CN1175006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9736 2021-06-30
JP2021109736A JP2023006889A (ja) 2021-06-30 2021-06-30 タイヤ
PCT/JP2021/042334 WO2023276183A1 (ja) 2021-06-30 2021-11-17 タイ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0675A true CN117500675A (zh) 2024-02-02

Family

ID=84691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9594.4A Pending CN117500675A (zh) 2021-06-30 2021-11-17 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364976A1 (zh)
JP (1) JP2023006889A (zh)
CN (1) CN117500675A (zh)
WO (1) WO20232761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54364B1 (ja) 2022-06-24 2023-10-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05991B2 (ja) * 2001-01-09 2010-07-2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ポンダ付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05108123A1 (fr) * 2004-04-09 2005-11-17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Pneumatique muni d'un capteur de déformations, évaluation de la flèche d'un pneumatique
JP2006188143A (ja) * 2005-01-06 2006-07-20 Bridgestone Corp 電子デバイスが設けられた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製造方法
JP4939210B2 (ja) * 2006-12-28 2012-05-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の前後力検出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027549B2 (ja) * 2007-04-06 2012-09-1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れに作用する力の検出方法
JP7299745B2 (ja) 2019-04-26 2023-06-28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76183A1 (ja) 2023-01-05
EP4364976A1 (en) 2024-05-08
JP2023006889A (ja) 2023-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5912B (zh) 配备电子元件的适于漏气行驶的轮胎
EP3632711B1 (en) Tire
US20100123584A1 (en) Method of embedd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in a tire
CN110770049B (zh) 设置有电子单元的适用于失压续跑的轮胎
US20200148011A1 (en) Tire suitable for running flat,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nic unit
CN117500675A (zh) 轮胎
US20220126633A1 (en) Tire
CN117460631A (zh) 轮胎
CN115884885A (zh) 充气轮胎
CN117377576A (zh) 轮胎
WO2023276177A1 (ja) タイヤ
EP4364978A1 (en) Tire
WO2023095373A1 (ja)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17545641A (zh) 轮胎、翻新轮胎和翻新轮胎生产方法
EP4282670A1 (en) Tire
WO2023095372A1 (ja)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WO2021241202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200108574A1 (en) Tire
CN117897283A (zh) 轮胎
JP2023041512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3085864A (ja) タイヤ
CN115715258A (zh) 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