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9606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9606A
CN117479606A CN202310344230.9A CN202310344230A CN117479606A CN 117479606 A CN117479606 A CN 117479606A CN 202310344230 A CN202310344230 A CN 202310344230A CN 117479606 A CN117479606 A CN 117479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display panel
touch
spa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42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颖慧
陈薇
陈碧
鲜于文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442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96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9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96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09F9/3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be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像素驱动电路层,位于基板上,包括像素驱动电路;第一电极层,位于像素驱动电路层上,包括第一电极;像素定义层,位于第一电极层上,包括像素定义部和支撑部;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二电极以及触控电极,第二电极位于像素定义部,触控电极位于支撑部上;以及隔垫层,包括隔垫物,隔垫物位于支撑部和触控电极之间,以使触控电极的顶部与基板之间的第一距离不同于第二电极的顶部与基板之间的第二距离。本发明通过在像素定义层的支撑部上设置隔垫物,使触控电极与第二电极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增大了触控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了触控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耦合作用。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AMOLED(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触控传感器为On Cell方式,即在封装制程完成后,在发光层的封装膜层上进行触控传感器的制作。而制作此触控传感器需5道膜层、4次曝光工艺,且需要低温制程,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相关技术中,为降低成本,会选择采用In cell的方式,但该方式存在触控线与发光区阴极耦合电容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触控线与发光区阴极耦合电容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像素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基板上,包括像素驱动电路;
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上,包括电性连接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电极;
像素定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包括像素定义部和支撑部,所述像素定义部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上并设有像素定义开口;
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包括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开口内并与所述第一电极电性连接的发光部;
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上,包括第二电极以及触控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像素定义部上并电性连接于所述发光部,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支撑部上;以及
隔垫层;
其中,所述隔垫层包括隔垫物,所述隔垫物位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触控电极之间,以使所述触控电极的顶部与所述基板之间的第一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顶部与所述基板之间的第二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在由所述基板指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的方向上,所述隔垫物和所述支撑部的宽度递减,所述隔垫物的底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部的顶部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还包括阻挡电极,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阻挡电极上。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二平坦层,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阻挡电极共同与所述第二平坦层形成底切开口,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底切开口处断开。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辅助连接层,形成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上,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的第一辅助连接部;
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上,包括第二电极信号线;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连接部的边缘越过所述第二电极的边缘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信号线的外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连接层还包括第二辅助连接部,所述第二金属层还包括触控信号线,所述第二辅助连接部的边缘越过所述触控电极的边缘并电性连接于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外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共通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共通部,以及位于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隔垫物之间的第二共通部,所述第一共通部和所述第二共通部在所述底切开口处断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开口区,所述发光部位于所述开口区内,所述隔垫层不设置在所述开口区内。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像素定义层的支撑部上设置隔垫物,使得触控电极的顶部到基板之间的第一距离不同于第二电极的顶部与基板之间的第二距离,即,使触控电极与第二电极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增大了触控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了触控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耦合作用,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噪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第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像素驱动电路层、第一电极层15、像素定义层16、发光层、第二电极191层19以及隔垫层。
所述基板1可以包括如玻璃、石英和聚合物树脂的单层绝缘材料,或者如双层聚合物树脂的多层绝缘材料,所述基板1可以是刚性基板、或者柔性基板,可以知道的是,所述基板1用于承载设置于其上的膜层,如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等。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发光层,以使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相应画面。
所述第一电极层15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上。所述第一电极层15包括第一电极151,所述第一电极151电性连接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151为阳极,所述第一电极151电性连接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层,以使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下发光。
所述像素定义层16和所述发光层均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5上。所述像素定义层16包括像素定义部161和支撑部162。所述发光层包括发光部23。其中,所述像素定义部161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51上并设有像素定义开口,所述发光部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开口内,并与所述第一电极151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所述像素定义层16能够分隔相邻的不同颜色的发光部23。
所述第二电极层19位于所述发光层上。所述第二电极层19包括第二电极191和触控电极192,所述第二电极191和所述触控电极192绝缘设置。其中,所述第二电极191位于所述像素定义部161上并电性连接于所述发光部,所述触控电极192位于所述支撑部16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191为阴极,与所述阳极一起驱动所述发光部23发光。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电极191和所述触控电极192之间会形成电容,在传输信号时,其中一个电极上的信号将受到另一个电极的影响。
如图6所示,为了减小所述第二电极191和所述触控电极192上的信号的影响,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所述隔垫层。所述隔垫层包括隔垫物17,所述隔垫物17位于所述支撑部162和所述触控电极192之间,以使所述触控电极192的顶部与所述基板1之间的第一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二电极191的顶部与所述基板1之间的第二距离。可以理解的,所述隔垫物17为非导体,以有效的调节所述第一距离。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像素定义层16的支撑部162上设置隔垫物17,使得触控电极192的顶部到基板1之间的第一距离不同于第二电极191的顶部与基板1之间的第二距离,即,使触控电极192与第二电极191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增大了触控电极192与第二电极191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了触控电极192和第二电极191之间的电容耦合作用,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噪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所述TFT可包括源极92、漏极91、第一栅极5、第一栅极绝缘层4和有源层。
所述有源层位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有源层包括半导体图案,所述半导体图案包括:沟道区域32、源极区域33和漏极区域31。所述沟道区域32在所述基板1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栅极5重叠;所述源极区域33和漏极区域31分别位于所述沟道区域32的一侧及另一侧,所述源极区域33和漏极区域31是导体化的区域,相比于沟道区域32,导电性可以更高,电阻更低。
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4位于所述有源层上,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4包括硅氧化物、硅氮化物、硅氮氧化物、铝氧化物、钽氧化物、铪氧化物、锆氧化物、钛氧化物等,且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彼此组合而使用。所述第一栅极5位于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4上。
如图5所示,所述源极92和所述漏极91位于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有源层、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4以及所述第一栅极5之间可设置有层间绝缘层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层间绝缘层8不仅覆盖所述第一栅极5的上表面,而且还覆盖至所述第一栅极5的侧面,所述层间绝缘层8上开设有若干个第四开口81,所述源极92和漏极91分别通过一所述第四开口81与所述有源层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TFT还包括第二栅极7,所述第二栅极7设于所述第一栅极5上方,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栅极5和所述第二栅极7之间需设置第二栅极绝缘层6,所述第二栅极7位于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6上,所述层间绝缘层8设于所述第二栅极7与所述第一金属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源层与所述基板1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层2,所述缓冲层2可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来形成所述缓冲层2,所述缓冲层2可以包括氮化硅(SiNx)和氧化硅(SiOx)之类的绝缘膜的单层膜或者层叠有氮化硅(SiNx)和氧化硅(SiOx)的多层膜,以防止杂质或者水分之类不必要成分的渗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部161到所述基板1的距离,与所述支撑部162到所述基板1的距离相同,所述触控电极192的厚度与所述第一电极151的厚度相同。可以理解的,在不设置所述隔垫物17的情况下,所述触控电极192的顶部到所述基板1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电极191的顶部到所述基板1的距离相同。而本实施例中,将所述隔垫物17设置于所述支撑部162与所述触控电极192之间,以利用所述隔垫物17增大所述触控电极192的顶部到所述基板1的所述第一距离,因此,所述触控电极192的顶部到所述基板1的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电极191到所述基板1的所述第二距离,从而使得所述触控电极192与所述第二电极191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增大了所述触控电极192与所述第二电极191之间的距离,降低了所述触控电极192和所述第二电极191之间的耦合作用。可以理解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通过调整所述隔垫物17的厚度来调整所述触控电极192的顶部与所述第二电极191的顶部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所述显示面板原有制程中的PS(柱状隔垫物)制程形成所述隔垫物17,与原有制程不同的是,在所述第一电极151上不再形成PS。基于上述构思,还可通过调整原有制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16的厚度来调整所述触控电极192的顶部与所述第二电极191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如将所述像素定义部161的厚度设置为不同于所述支撑部162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由所述基板1指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的方向上,所述隔垫物17和所述支撑部162的宽度递减,所述隔垫物17的底部的宽度等于所述支撑部162的顶部的宽度。即所述隔垫物17在所述基板1上的投影的边界与所述支撑部162在所述基板1上的投影的边界相重合。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垫物17的底部的宽度还可小于所述支撑部162的顶部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可以理解的,所述发光部位于所述开口区内。为了使所述第二电极191与所述触控电极192不在同一平面上,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开口区内的所述像素定义层16上不设置所述隔垫物17,在所述开口区之外如所述非开口区内的所述像素定义层16上设置所述隔垫物17。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显示面板除了所述开口区和所述开口区,还包括其他区域,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所述隔垫物17不设于所述开口区,但并不代表本申请限制所述隔垫物17设于其他区域。
如图2、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平坦层14。所述第二平坦层14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15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层15还包括阻挡电极152,所述第一电极151和所述阻挡电极152均位于所述第二平坦层14上。所述第二平坦层14上具有第一开口141,所述第一电极151的一端和所述阻挡电极152的一端在所述基板1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第二平坦层14在所述基板1上的投影范围内。即所述第一电极151的一端和所述阻挡电极152的一端均超出所述平坦层的边界。通过此种设置,可使所述第一电极151和所述阻挡电极152共同与所述第二平坦层14形成底切开口144。在形成上述第二电极层19时,由于所述底切开口144,构成所述第二电极层19的金属在此处断开,形成所述第二电极191和所述触控电极192,断开的部分形成dummy电极。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162位于所述阻挡电极152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平坦层10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平坦层10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层10上。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平坦层10能够隔绝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可用于所述显示面板内部分信号线的走线,如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二电极信号线11和触控信号线12,所述第二电极信号线11用于提供VSS信号,所述触控信号线12用于传输触控信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191为阴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信号线11电性连接,以接收所述VSS信号。所述触控电极192与所述触控信号线12电性连接,以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触控芯片电性连接。
如图4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层还可包括导电连接部13,所述第一电极151通过导电连接部13电性连接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如所述第一电极151通过导电连接部13电性连接于所述源极92。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坦层14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所述第二平坦层14上还开设有第二开口142和第三开口143。所述第二开口142用于暴露所述第二电极信号线11,部分所述第二电极191位于所述第二开口142内并与所述第二电极信号线11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开口143用于暴露所述触控信号线12,部分所述触控电极192位于所述第三开口143内并与所述触控信号线12电性连接。由于平坦层的厚度通常较大,故可用于为所述第一电极151沉积提供平坦的表面,基于上述用途,所述平坦层可以包括无机绝缘物质或者聚丙烯酸酯系树脂(polyacrylatesresin)、环氧树脂(epoxy resin)、酚醛树脂(phenolic resin)、聚酰胺系树脂(polyamidesresin)、聚酰亚胺系树脂(polyimidesresin)、不饱和聚酯系树脂(unsaturatedpolyesters resin)、聚苯醚系树脂(polyphenylenethers resin)、聚苯硫醚系树脂(polyphenylenesulfides resin)或苯并环丁烯(BCB:benzocyclobutene)等有机绝缘物质。所述平坦层还可以包括光敏性物质,但是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所述第二电极191与所述第二电极信号线11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触控电极192与所述触控信号线12之间的连接。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辅助连接层20。所述辅助连接层20形成于所述第二电极层19上,包括第一辅助连接部21和第二辅助连接部22。所述第一辅助连接部21与所述第二电极191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辅助连接部21位于所述第二电极191上并与所述第二电极19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辅助连接部22与所述触控电极192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辅助连接部22位于所述触控电极192上并与所述触控电极192电性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辅助连接部21的边缘越过所述第二电极191的边缘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信号线11的外侧面,所述第二辅助连接部22的边缘越过所述触控电极192的边缘并电性连接于所述触控信号线12的外侧面。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连接层20的材料选用具有爬坡能力的材料,如IG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铟镓锌氧化物)等,以便于所述辅助连接部与对应所述信号线电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共通层18。所述共通层18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5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9之间。所述共通层18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51和所述第二电极191之间的第一共通部181,以及位于所述触控电极192和所述隔垫物17之间的第二共通部182,所述第一共通部181和所述第二共通部182在所述底切开口144处断开。所述发光部23位于所述第一共通部181内。可以理解的,所述共通层18可以包括空穴注入/传输层和/或电子注入/传输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151可以具有层叠铟锡氧化物(ITO:Indium-Tin-Oxide)、铟锌氧化物(IZO:Indium-Zinc-Oxide)、氧化锌(ZnO)、氧化铟(In2O3:InduimOxide)的功函数较高的物质层和诸如银(Ag)、镁(Mg)、铝(Al)、铂(Pt)、钯(Pd)、金(Au)、镍(Ni)、钕(Nd)、铱(Ir)、铬(Cr)、锂(Li)、钙(Ca)或其混合物的反射性物质层的层叠膜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所述第二电极191可以包括诸如Li、Ca、LiF/Ca、LiF/Al、Al、Mg、Ag、Pt、Pd、Ni、Au、Nd、Ir、Cr、BaF2、Ba或其化合物或混合物。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像素驱动电路层、第一电极层15、像素定义层16、发光层、第二电极191层19以及隔垫层。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发光层,以使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相应画面。
所述第一电极层15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上。所述第一电极层15包括第一电极151,所述第一电极151电性连接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定义层16和所述发光层均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5上。所述像素定义层16包括像素定义部161和支撑部162。所述发光层包括发光部23。其中,所述像素定义部161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51上并设有像素定义开口,所述发光部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开口内,并与所述第一电极15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层19位于所述发光层上。所述第二电极层19包括第二电极191和触控电极192,所述第二电极191和所述触控电极192绝缘设置。其中,所述第二电极191位于所述像素定义部161上并电性连接于所述发光部23,所述触控电极192位于所述支撑部162上。
所述隔垫层包括隔垫物17,所述隔垫物17位于所述支撑部162和所述触控电极192之间,以使所述触控电极192的顶部与所述基板1之间的第一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二电极191的顶部与所述基板1之间的第二距离。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像素定义层16的支撑部162上设置隔垫物17,使得触控电极192的顶部到基板1之间的第一距离不同于第二电极191的顶部与基板1之间的第二距离,即,使触控电极192与第二电极191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增大了触控电极192与第二电极191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了触控电极192和第二电极191之间的电容耦合作用,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噪音。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像素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基板上,包括像素驱动电路;
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上,包括电性连接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电极;
像素定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包括像素定义部和支撑部,所述像素定义部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上并设有像素定义开口;
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包括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开口内并与所述第一电极电性连接的发光部;
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上,包括第二电极以及触控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像素定义部上并电性连接于所述发光部,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支撑部上;以及
隔垫层;
其中,所述隔垫层包括隔垫物,所述隔垫物位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触控电极之间,以使所述触控电极的顶部与所述基板之间的第一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顶部与所述基板之间的第二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基板指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的方向上,所述隔垫物和所述支撑部的宽度递减,所述隔垫物的底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部的顶部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还包括阻挡电极,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阻挡电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平坦层,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阻挡电极共同与所述第二平坦层形成底切开口,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底切开口处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助连接层,形成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上,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的第一辅助连接部;
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上,包括第二电极信号线;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连接部的边缘越过所述第二电极的边缘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信号线的外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连接层还包括第二辅助连接部,所述第二金属层还包括触控信号线,所述第二辅助连接部的边缘越过所述触控电极的边缘并电性连接于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外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共通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共通部,以及位于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隔垫物之间的第二共通部,所述第一共通部和所述第二共通部在所述底切开口处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开口区,所述发光部位于所述开口区内,所述隔垫物不设置在所述开口区内。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310344230.9A 2023-03-29 2023-03-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4796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4230.9A CN117479606A (zh) 2023-03-29 2023-03-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4230.9A CN117479606A (zh) 2023-03-29 2023-03-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9606A true CN117479606A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22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4230.9A Pending CN117479606A (zh) 2023-03-29 2023-03-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960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96667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with vertically stacked capacitor and capacitive feedback
US9252268B2 (en) Array substrate for display device
US20190115415A1 (en) Display device
JP6698486B2 (ja) 表示装置
KR102543577B1 (ko)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TWI552330B (zh) 顯示裝置及電子單元
US10861916B2 (en)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KR20170066767A (ko) 표시 장치
KR20170023271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8987480B (zh) 双栅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1111452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40104263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3192980B (zh) 一种阵列基板结构、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结构的制备方法
US2023015708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9728122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20220293640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01100655A (ja) El表示装置
US10879329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luminescent unit, and display unit
JP2020129132A (ja) 半導体装置
KR20210142046A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20220262883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678530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7234380B2 (ja) アレイ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80102665A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747960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