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6404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6404A
CN117476404A CN202310763839.XA CN202310763839A CN117476404A CN 117476404 A CN117476404 A CN 117476404A CN 202310763839 A CN202310763839 A CN 202310763839A CN 117476404 A CN117476404 A CN 1174764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fixed contact
electromagnetic relay
disposed
protruding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638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井智史
中西洋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JP20231228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JP2024019136A/ja
Publication of CN117476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64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2Ventilating; Cooling;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具备: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其配置于第一壳体内;第一固定端子(31),其具有配置于第二壳体内的第一固定触点(32);第二固定端子(35),其具有配置于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固定触点(36);可动触头(40),其配置于第二壳体内;以及线圈(51),其配置于第一壳体内且是第二壳体外的位置,第一壳体具有:第一构件(11),其覆盖第二壳体;以及第二构件(19),其配置于第一构件的下方,线圈配置于第二构件的内部,第一构件(11)由热导率比第二构件(19)的热导率高的材料形成。根据本申请,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及时地对触点部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电磁继电器。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4175945U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包括导电板(可动触头)和两个导电端子(固定端子),通过使导电板与两个导电端子的下端部接触或者分离,电磁继电器在闭合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切换。导电板和作为与导电板接触、分离的固定触点发挥作用的两个导电端子的下端部构成触点部,该触点部安装于陶瓷壳内,并进一步收纳于由绝缘壳和绝缘盖形成的内部空间内。
但是,在上述的电磁继电器中,在绝缘壳和绝缘盖内收纳有陶瓷壳,在陶瓷壳内收纳有触点部。在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中,可能在触点部中流动大电流而产生热量。若无法及时地将在触点部中产生的热量向外部散热,有可能导致导电板与两个导电端子之间产生粘连而使电磁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及时地对触点部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电磁继电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具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第一固定端子,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端子,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固定触点,且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右方;可动触头,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分离;以及线圈,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是所述第二壳体外的位置,用于使所述可动触头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分离,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构件,其覆盖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供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贯穿的第一贯通孔和供所述第二固定端子贯穿的第二贯通孔;以及第二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构件的下方,所述线圈配置于该第二构件的内部,所述第一构件由热导率比所述第二构件的热导率高的材料形成。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构件包含:顶面,其设有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以及多个侧面,其从所述顶面朝向下方延伸,并包围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多个侧面具有:第一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右方;第二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的左方,且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第三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前方,且连接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以及第四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后方,且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在所述第三侧面和/或所述第四侧面,形成有沿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突出部,或者,形成有呈格子状的突出部。
优选的是,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具备金属板,该金属板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金属板具有与设有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第三侧面相对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第一相对部。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金属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相对的第二相对部。
优选的是,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具备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子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之间从所述顶面向上方延伸的壁部,所述壁部与设于所述第三侧面的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一个突出部连接,并且/或者,所述壁部与设于所述第四侧面的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一个突出部连接。
优选的是,在设于所述第三侧面的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相对于与所述壁部连接的所述一个突出部位于右侧的突出部的数量与位于左侧的突出部的数量相等;并且/或者,在设于所述第四侧面的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相对于与所述壁部连接的所述一个突出部位于右侧的突出部的数量与位于左侧的突出部的数量相等。
优选的是,在俯视时,所述多个突出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外缘重叠,或者,所述多个突出部的顶端位于比所述第二构件的外缘靠内侧的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侧面构成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最右侧的突出部,并且/或者,所述第二侧面构成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最左侧的突出部。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突出部的各突出部的厚度大于1mm且小于3mm。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至少一个突出部的厚度为1.8mm以上2.2mm以下。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间隔为3mm以上6mm以下。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间隔为4.2mm以上5.2mm以下。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具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第一固定端子,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端子,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固定触点,且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右方;可动触头,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分离;以及线圈,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是所述第二壳体外的位置,用于使所述可动触头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分离,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构件,其覆盖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供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贯穿的第一贯通孔和供所述第二固定端子贯穿的第二贯通孔;以及第二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构件的下方,所述线圈配置于该第二构件的内部,所述第一构件包含:顶面,其设有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以及多个侧面,其从所述顶面朝向下方延伸,并包围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多个侧面具有:第一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右方;第二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的左方,且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第三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前方,且连接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以及第四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后方,且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在所述第三侧面和/或所述第四侧面,形成有多个突出部。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突出部沿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排列,或者形成为格子状,或者沿上下方向排列且沿左右方向排列。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第三侧面形成有内表面凹部,该内表面凹部是通过使所述第三侧面的内表面的局部朝向外侧凹陷而形成的,且与所述金属板的所述第一相对部相对。
优选的是,所述内表面凹部朝向下方开放。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第三侧面的外表面的与所述内表面凹部对应的部位,即凹部对应外表面未设置突出部。
优选的是,所述内表面凹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第三侧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
优选的是,所述凹部对应外表面与所述多个突出部的顶端平齐。
优选的是,所述内表面凹部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第三侧面的位于所述突出部之间的位置的外表面对齐,或者所述内表面凹部的内表面比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第三侧面的位于所述突出部之间的位置的外表面靠外侧。
优选的是,在所述金属板的上端朝向上方突出设置有安装凸部,在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顶面形成有供所述安装凸部压入的安装凹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及时地对触点部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电磁继电器。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的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沿着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沿着图2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表示拆下第一构件的状态。
图6A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6B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变形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6C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另一个变形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6D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又一个变形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8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9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沿着图8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沿着图8的D-D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表示拆下第一构件的状态。
图12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一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一构件的立体图,表示在第一构件安装有金属板和永磁体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壳体;11:第一构件;111:内表面凹部;112:凹部对应外表面;113:薄壁部;114:安装凹槽;12:第一贯通孔;13:第二贯通孔;14:顶面;15:第一侧面;16:第二侧面;17:第三侧面;18:第四侧面;19:第二构件;20:第二壳体;21:第三贯通孔;22:第四贯通孔;25:永磁体;31:第一固定端子;32:第一固定触点;35:第二固定端子;36:第二固定触点;40:可动触头;51:线圈;52:线圈支架;53:可动铁芯;54:可动轴;55:复位弹簧;56:保持架;57:压接弹簧;58:弹簧座;59:连接件;61:下轭铁;62:上轭铁;70、70A、70B、70C:突出部;80:壁部;90:金属板;91:第一相对部;92:第二相对部;93:安装凸部;94: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标示了上、下、左、右、前、后各方向,这些方向不对装置的安装、使用时的方向构成任何限定。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基于图1至图6D对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具备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第一固定端子31、第二固定端子35、可动触头40、线圈51。
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10整体呈大致长方体状,构成电磁继电器的外部轮廓。其中,第一壳体10具有第一构件11和第二构件19。
如图1、图3至图5所示,第一构件11呈朝向下方开口的大致方筒状,覆盖第二壳体20,设有供第一固定端子31贯穿的第一贯通孔12和供第二固定端子35贯穿的第二贯通孔13。
具体而言,第一构件11例如可以由树脂等绝缘性材料等形成。此外,第一构件11包含:顶面14,其设有第一贯通孔12和第二贯通孔13;以及多个侧面15~18,其从顶面14朝向下方延伸,并包围第二壳体20。其中,多个侧面15~18具有:第一侧面15,其位于第二固定端子35所具备的第二固定触点36的右方;第二侧面16,其位于第一固定端子31所具备的第一固定触点32的左方,且与第一侧面15相对;第三侧面17,其位于第一固定触点32和第二固定触点36的前方,且连接第一侧面15与第二侧面16;以及第四侧面18,其位于第一固定触点32和第二固定触点36的后方,且与第三侧面17相对。此外,第一构件11的多个侧面15~18的下端附近形成为厚度比第一构件11的多个侧面15~18的其余部位的厚度薄的薄壁部,该薄壁部插入第二构件19内。
另外,第二构件19呈朝向上方开口的大致方筒状,配置于第一构件11的下方,线圈51配置于该第二构件19的内部。第二构件19可以由树脂等绝缘性材料形成。此外,第二构件19的多个侧面的上端附近形成为厚度比第二构件19的多个侧面的其余部位的厚度薄的薄壁部,以便于第一构件11的多个侧面15~18的下端插入到第二构件19内。第一构件11与第二构件19既可以通过卡扣等结构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粘结剂、熔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二壳体20呈朝向下方开口的大致方筒状,配置于第一壳体10内。第二壳体20例如可以由陶瓷、玻璃、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或者不锈钢等金属,或者金属和绝缘性材料的组合等形成。在第二壳体20的顶面的与设于第一构件11的第一贯通孔12和第二贯通孔13对应的位置,设有供第一固定端子31、第二固定端子35贯穿的第三贯通孔21、第四贯通孔22。此外,在第二壳体20内收纳有第一固定端子31的第一固定触点32、第二固定端子35的第二固定触点36、可动触头40。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固定端子31呈中空的大致有底圆筒状,由导电性的金属等材料形成,具有配置于第二壳体20内的第一固定触点32。第一固定端子31贯穿第一构件11的第一贯通孔12和第二壳体20的第三贯通孔21并进行固定,其下端插入到第二壳体20内。第一固定端子31的下端面构成第一固定触点32。
另外,第二固定端子35设于第一固定端子31的右方。该第二固定端子35呈中空的大致有底圆筒状,由导电性的金属等材料形成,具有配置于第二壳体20内的第二固定触点36。第二固定端子35贯穿第一构件11的第二贯通孔13和第二壳体20的第四贯通孔22并进行固定,其下端插入到第二壳体20内。第二固定端子35的下端面构成第二固定触点36。
如图3和图4所示,可动触头40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板状,由导电性的金属等材料形成。该可动触头40配置于第二壳体20内,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32及第二固定触点36接触、分离。由此,可动触头40的与第一固定触点32相对的部位构成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32接触、分离的第一可动触点,可动触头40的与第二固定触点36相对的部位构成相对于第二固定触点36接触、分离的第二可动触点。此外,有时将可动触头40、第一固定触点32及第二固定触点36统称为“触点部”。
如图3和图4所示,线圈51配置于第一壳体10内且是第二壳体20外的位置,用于使可动触头40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32及第二固定触点36接触、分离。
具体而言,在线圈支架52的中空圆筒部的外周,呈圆筒状地卷绕有线圈51。在线圈支架52的中空圆筒部的内周,配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可动铁芯53。在可动铁芯53的中心固定有向上方突出的可动轴54。
另外,在线圈支架52的下方和左右两侧配置有下轭铁61,下轭铁61呈向上方和前后两侧开放的大致C字状。在下轭铁61的上端固定有上轭铁62,下轭铁61和上轭铁62一起构成供在线圈51产生的磁场通过的磁回路。在上轭铁62与第二壳体20之间通过锡焊等方式固定有将两者连接起来的连接件59。此外,在上轭铁62与可动铁芯53之间安装有用于向下方推动可动铁芯53而使可动铁芯53复位的复位弹簧55。
另外,可动轴54的上端通过形成于上轭铁62的中央的通孔而伸入到第二壳体20内。在可动轴54的上端固定有弹簧座58,并借助保持架56保持着可动触头40。此外,在弹簧座58与可动触头40之间安装有用于确保可动触头40与第一固定触点32及第二固定触点36之间的接触压力的压接弹簧57。
在对线圈51通电时,可动铁芯53在线圈51所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带动可动轴54、可动触头40向上方移动,由此,可动触头40与第一固定触点32及第二固定触点36接触,使第一固定端子31与第二固定端子35之间电导通。在停止对线圈51通电时,可动铁芯53在复位弹簧55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带动可动轴54、可动触头40向下方移动,由此,可动触头40与第一固定触点32及第二固定触点36分离,使第一固定端子31与第二固定端子35之间成为断开状态。
下面,对第一壳体10的第一构件11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中,第一构件11和第二构件19均可以由树脂等绝缘性材料形成,但是,第一构件11由热导率比第二构件19的热导率高的材料形成。也就是说,在第一构件11和第二构件19均由树脂形成的情况下,形成第一构件11的树脂的热导率比形成第二构件19的树脂的热导率高。
如上所述那样,在第一构件11内收纳有第二壳体20,在第二壳体20内收纳有可动触头40、第一固定触点32、第二固定触点36等。在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中,可能在可动触头40、第一固定触点32、第二固定触点36中流动大电流而产生热量。若无法及时地将在可动触头40、第一固定触点32、第二固定触点36等处产生的热量向外部散热,有可能导致可动触头40与第一固定触点32、第二固定触点36之间发生粘连而使电磁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对此,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中,第一构件11由热导率比第二构件19的热导率高的材料形成。由此,能够及时地对第二壳体20内部的触点部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能够抑制可动触头40与第一固定触点32、第二固定触点36的粘连。此外,在电磁继电器中,通过利用热导率较高的材料仅形成第一构件11,与第一构件11和第二构件19均由热导率较高的材料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构件11的第三侧面17形成有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突出部70,在图中示出了九个突出部70,但形成于第三侧面17的突出部70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各突出部70分别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状,从第三侧面17的上端延伸至第三侧面17的下端的薄壁部附近。
同样地,在第一构件11的第四侧面18也形成有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突出部70,在图中示出了九个突出部70,但形成于第四侧面18的突出部70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各突出部70分别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状,从第四侧面18的上端延伸至第四侧面18的下端的薄壁部附近。
通过在第三侧面17、第四侧面18分别形成多个突出部70,能够有效地增大第三侧面17、第四侧面18的散热面积,能够进一步提高来自第二壳体20内部的散热。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壳体2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线圈51的外形,而第二壳体2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线圈51的外形。因此,在第一构件11中,与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面15和第二侧面16设置多个突出部70的情况相比,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第三侧面17和第四侧面18设置多个突出部70的情况下,更不容易增大电磁继电器的尺寸。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还具备在第一固定端子31与第二固定端子35之间从第一构件11的顶面14向上方延伸的壁部80。壁部80与设于第三侧面17的多个突出部70中的一个突出部70连接,并且,壁部80与设于第四侧面18的多个突出部70中的一个突出部70连接。由此,能够增大第一固定端子31与第二固定端子35之间的爬电距离。
此外,在设于第三侧面17的多个突出部70中,相对于与壁部80连接的一个突出部70位于右侧的突出部70的数量与位于左侧的突出部70的数量相等,换言之,与壁部80连接的那一个突出部70为设于第三侧面17的多个突出部70中的正中间的那个突出部70,在图示的结构中,为九个突出部70中的第五个突出部70。同样地,在设于第四侧面18的多个突出部70中,相对于与壁部80连接的一个突出部70位于右侧的突出部70的数量与位于左侧的突出部70的数量相等,换言之,与壁部80连接的那一个突出部70为设于第四侧面18的多个突出部70中的正中间的那个突出部70,在图示的结构中,为九个突出部70中的第五个突出部70。由此,能够提高电磁继电器的外观性。
如图1、图2、图4所示,在俯视时,多个突出部70的顶端(即:前后方向的端部)与第二构件19的外缘重叠。另外,也可以设为,多个突出部70的顶端位于比第二构件19的外缘靠内侧的位置。也就是说,只要设为多个突出部70的顶端未相对于第二构件19的外缘向外侧突出的结构即可。由此,即使设有多个突出部70,也能够防止电磁继电器的尺寸增大。特别是,通过设为多个突出部70的顶端与第二构件19的外缘重叠的结构,即使将电磁继电器横置使用,也易于维持稳定的姿势,不容易发生晃动。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侧面15构成多个突出部70中的最右侧的突出部70,并且,第二侧面16构成多个突出部70中的最左侧的突出部70。具体而言,第一侧面15通过相对于第三侧面17和第四侧面18向前后方向突出,从而形成第三侧面17的多个突出部70中的最右侧的突出部70和第四侧面18的多个突出部70中的最右侧的突出部70。此外,第二侧面16通过相对于第三侧面17和第四侧面18向前后方向突出,从而形成第三侧面17的多个突出部70中的最左侧的突出部70和第四侧面18的多个突出部70中的最左侧的突出部70。由此,即使将电磁继电器横置使用,也易于维持稳定的姿势,不容易发生晃动。
另外,在设于第三侧面17的多个突出部70和设于第四侧面18的多个突出部70中,各突出部70的厚度(即:各突出部7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1mm且小于3mm。在突出部70的厚度不均匀的情况下,这里的“突出部70的厚度”指的是突出部70的最大厚度。在各突出部70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高第一构件11的散热特性。更优选的是,各突出部70的厚度为1.8mm以上2.2mm以下,或者,至少一个突出部70的厚度为1.8mm以上2.2mm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构件11散热特性。
另外,在设于第三侧面17的多个突出部70和设于第四侧面18的多个突出部70中,相邻的突出部70之间的间隔(即:左右方向上的距离)为3mm以上6mm以下。在相邻的突出部70之间的间隔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高第一构件11的散热特性。更优选的是,相邻的突出部70之间的间隔为4.2mm以上5.2mm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构件11散热特性。
如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还具备金属板90,该金属板90位于第一壳体10的第一构件11与第二壳体20之间,金属板90具有与第一构件11的设有突出部70的第三侧面17相对且与第二壳体20相对的第一相对部91。通过配置具备第一相对部91的金属板90,能够促进第二壳体20内部的热量向第一构件11的设有突出部70的第三侧面17扩散,促进利用多个突出部70进行的散热。
此外,金属板90还具有与第一侧面15和第二侧面16相对的第二相对部92。通过将金属板90的第一相对部91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向后方弯折,从而形成两个第二相对部92。由于形成第一构件11的树脂等和形成第二壳体20的陶瓷等的制造尺寸的精度,在第一壳体10的第一侧面15和第二侧面16与第二壳体20之间形成有间隙,这可能导致第一壳体10的第一侧面15和第二侧面16处的散热效果降低。通过设置第二相对部92,能够将来自第二壳体20的与第一侧面15和第二侧面16对应的部位处的部分热量经由金属板90的第二相对部92、第一相对部91向第一构件11的设有突出部70的第三侧面17传导。由此,能够防止热量在未设置多个突出部70的部位积聚。而且,即使在第一壳体10的第一侧面15和第二侧面16与第二壳体20之间形成有间隙,也能够提高散热特性。
另外,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还具备另一金属板90,该金属板90具有与第一构件11的设有突出部70的第四侧面18相对且与第二壳体20相对的第一相对部91。此外,该金属板90还具有与第一侧面15和第二侧面16相对的第二相对部92。通过配置具备第一相对部91的金属板90,能够促进第二壳体20内部的热量向第一构件11的设有突出部70的第四侧面18扩散,促进利用多个突出部70进行的散热。此外,通过设置第二相对部92,能够将来自第二壳体20的与第一侧面15和第二侧面16对应的部位处的部分热量经由金属板90的第二相对部92、第一相对部91向第一构件11的设有突出部70的第四侧面18传导。
另外,上述的两个金属板90还可以兼用作对在可动触头40与第一固定触点32及第二固定触点36分离时产生的电弧进行消弧的磁轭。当然,上述的两个金属板90也可以仅用于第一壳体10的第一构件11与第二壳体20之间的热传递。
以上通过第一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说明。但是,本申请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申请的主旨,即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语句所表达的意思的范围内,对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实施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变形例也包含在本申请中。
例如,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构件11由热导率比第二构件19的热导率高的材料形成、并且形成有多个突出部70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作为一个变形,在第一构件11由热导率比第二构件19的热导率高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多个突出部70。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及时地对第二壳体20内部的触点部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作为另一个变形,在第一构件11形成有多个突出部70的情况下,第一构件11也可以由与第二构件19相同的材料形成。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及时地对第二壳体20内部的触点部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特别是,在不使用热导率较高且成本较高的树脂等材料,而使用通用的材料来形成第一构件11和第二构件19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第三侧面17和第四侧面18分别形成有多个突出部70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在第三侧面17和第四侧面18中的一者形成有多个突出部70。即使设为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第一构件11的散热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作为示意图的图6A所示那样多个突出部70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第三侧面17和/或第四侧面18,如作为示意图的图6B所示那样形成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突出部70A,或者,如作为示意图的图6C所示那样形成有呈格子状的突出部70B,或者,如作为示意图的图6D所示那样形成有沿上下方向排列且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突出部70C。其中,在图6D所示的结构中,第一列和第二列的突出部70C均沿上下方向整齐排列,但也可以设为第一列和第二列的突起部70C在左右方向上错开的结构,还可以设为设于第三侧面17和/或第四侧面18的多个突出部70C呈交错状排列的结构。此外,在图6D所示的结构中,各突出部70C分别呈矩形,但也可以将各突出部70C设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等形状。此外,虽未图示,但例如也可以在第三侧面17和/或第四侧面18,形成有第三侧面17和/或第四侧面18的表面凹陷而成的多个小凹部,来代替突出部70、70A、70B或70C。即使设为上述的这些结构,也能够有效地增大第三侧面17和/或第四侧面18的散热面积。但是,在多个突出部70沿左右方向排列的情况下,在第三侧面17、第四侧面18的表面附近更容易产生空气的对流,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第一壳体10的第一构件11与第二壳体20之间设有两个金属板90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设置两个金属板90中的任一者。此外,金属板90并非必须具备分别与第一侧面15和第二侧面16相对的两个第二相对部92,也可以仅具备两个第二相对部92中的一者。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7至图13对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于第一壳体的第一构件的结构。因此,在下述的说明中,适当简化或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说明。
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中,第一壳体10的第一构件11还具有内表面凹部111。其中,图9是沿着图8的C-C线的剖视图,该C-C线是在突出部70处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而图10是沿着图8的D-D线的剖视图,该D-D线是在两个突出部70之间的位置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
具体而言,如图9和图10所示,在第一构件11的第三侧面17形成有内表面凹部111,该内表面凹部111是通过使第三侧面17的内表面的局部朝向外侧凹陷而形成的,且与金属板90的第一相对部91相对。这里记载的“内表面凹部111与金属板90的第一相对部91相对”是指,内表面凹部111的至少一部分与金属板90的第一相对部91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即可,并不要求内表面凹部111的整体与金属板90的第一相对部91的整体完全相对。由此,能够在内表面凹部111处增大第一构件11的第三侧面17的内表面与金属板90的第一相对部91之间的间隔,在向第一构件11内安装金属板90时能够将安装金属板90的机械臂的手指插入内表面凹部111与金属板90的第一相对部91之间,能够更高效地制造电磁继电器。
如图9、图10、图12、图13所示,内表面凹部111形成于第一构件11的第三侧面17的下端附近,与金属板90的第一相对部91的下端相对。具体而言,第一构件11的第三侧面17的下端形成为厚度比第一构件11的第三侧面17的其余部位的厚度薄的薄壁部113,该薄壁部113插入第二构件19内,并通过卡扣、粘结剂、熔接等方式连接于第二构件19。内表面凹部111在第三侧面17处与薄壁部113相邻地形成于薄壁部113的上方。而且,内表面凹部111的内表面形成为与薄壁部113的内表面平齐。换言之,内表面凹部111朝向下方开放。并且,内表面凹部111形成供安装金属板90的机械臂的手指插入的空间。当然,只要使内表面凹部111朝向下方开放即可,并非必须使内表面凹部111的内表面与薄壁部113的内表面平齐,也可以使薄壁部113的内表面比内表面凹部111的内表面更靠外侧,此外,根据第一构件11与第二构件19之间的连接结构,甚至可以省略薄壁部113。
另外,如图12和图13所示,内表面凹部111形成于第三侧面17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如图9至图11所示,在第一构件11的第三侧面17的外表面的与内表面凹部111对应的部位(下面也称作“凹部对应外表面112”),未设置突出部70。在图示的结构中,在第一构件11的第三侧面17形成有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状且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突出部70,在图中示出了九个突出部70。通过缩短形成于第三侧面17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的多个突出部70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从而设为在凹部对应外表面112未设置突出部70的结构。这是因为,若在凹部对应外表面112设置突出部70,则无法确保第三侧面17的与内表面凹部111对应的部位的壁厚,进而无法确保第三侧面17的强度。通过设为在凹部对应外表面112未设置突出部70的结构,能够确保第三侧面17的与内表面凹部111对应的部位的壁厚,从而确保第三侧面17的强度。此外,通过将内表面凹部111和凹部对应外表面112形成于第三侧面17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与将内表面凹部111和凹部对应外表面112形成于第三侧面17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或者全长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多地保留在第三侧面17的左右两端部附近设置的突出部70,能够确保第三侧面17的位于更容易产生热量的第一固定触点32、第二固定触点36附近的部位的散热面积。
如图9所示,凹部对应外表面112与多个突出部70的顶端(即:前后方向的端部)平齐。由此,即使将电磁继电器横置使用,也易于维持稳定的姿势,不容易发生晃动。而且,能够在不增大第一构件11整体的外形的前提下设置作为供机械臂的手指插入的空间的内表面凹部111。
此外,如图10所示,内表面凹部111的内表面与第三侧面17的位于突出部70之间的位置的外表面对齐。由此,能够确保第三侧面17的与内表面凹部111对应的部位的壁厚,从而确保第三侧面17的强度。当然并不限定于此,在能够确保第三侧面17的与内表面凹部111对应的部位的壁厚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内表面凹部111的内表面比第三侧面17的位于突出部70之间的位置的外表面靠外侧,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大供机械臂的手指插入的空间。
另外,在第一构件11的第四侧面18也形成有内表面凹部111和凹部对应外表面112,形成于第四侧面18的内表面凹部111和凹部对应外表面112与形成于第三侧面17的内表面凹部111和凹部对应外表面112完全相同,因此省略进一步说明。
如图11所示,在前侧的金属板90的第一相对部91的上端朝向上方突出设置有两个安装凸部93。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第一构件11的顶面14的靠近第三侧面17的位置形成有分别供两个安装凸部93压入的两个安装凹槽114。通过利用机械臂夹持金属板90,使金属板90从第一构件11的下方开口朝向第一构件11内移动,将两个安装凸部93分别压入对应的两个安装凹槽114内,从而将前侧的金属板90固定于第一构件11内。如前所述那样,能够在内表面凹部111处增大第一构件11的第三侧面17与金属板90的第一相对部91之间的间隔,在向第一构件11内安装金属板90时能够将安装金属板90的机械臂的手指插入内表面凹部111与金属板90的第一相对部91之间,因此能够容易地安装金属板90。
此外,在后侧的金属板90的第一相对部91同样设置有两个安装凸部93,在第一构件11的顶面14也形成有与这两个安装凸部93对应的两个安装凹槽114。由于后侧的金属板90的结构与前侧的金属板90完全相同,省略进一步的说明。
另外,如图11所示,在第二壳体20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永磁体25,两个永磁体25用于对在可动触头40与第一固定触点32及第二固定触点36分离时产生的电弧进行消弧。此外,两个金属板90能够作为对永磁体25的磁场进行强化的磁轭发挥作用。在前侧的金属板90的两个第二相对部92的上端分别设有朝向内侧弯折而成的弯折部94,在后侧的金属板90的两个第二相对部92的上端也分别设有朝向内侧弯折而成的弯折部94。利用在两个金属板90设置的多个弯折部94,从上方对永磁体25进行定位,从而将永磁体25安装于金属板90与第二壳体20之间。
以上通过第二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说明。但是,本申请当然也不限定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申请的主旨,即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语句所表达的意思的范围内,对所述第二实施方式实施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变形例也包含在本申请中。
例如,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第三侧面17和第四侧面18分别形成有突出部70和内表面凹部111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在第三侧面17和第四侧面18中的一者形成有突出部70和/或内表面凹部111。即使设为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第一构件11的散热效果,并且/或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磁继电器的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另外,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图7所示那样多个突出部70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应用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6B至图6D示出的突出部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在在第三侧面17和第四侧面18中的至少一者设置内表面凹部111。
另外,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第一壳体10的第一构件11与第二壳体20之间设有两个金属板90,在各个金属板90分别形成有两个安装凸部93和两个弯折部94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设置两个金属板90中的任一者,或者将两个金属板90直接形成为一体。此外,安装凸部93和弯折部94的数量及位置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更。

Claims (14)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第一固定端子,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一固定触点;
第二固定端子,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固定触点,且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右方;
可动触头,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分离;以及
线圈,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是所述第二壳体外的位置,用于使所述可动触头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分离,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
第一构件,其覆盖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供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贯穿的第一贯通孔和供所述第二固定端子贯穿的第二贯通孔;以及
第二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构件的下方,所述线圈配置于该第二构件的内部,
所述第一构件由热导率比所述第二构件的热导率高的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构件包含:
顶面,其设有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以及
多个侧面,其从所述顶面朝向下方延伸,并包围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多个侧面具有:
第一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右方;
第二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的左方,且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
第三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前方,且连接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以及
第四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后方,且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
在所述第三侧面和/或所述第四侧面,形成有沿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突出部,或者,形成有呈格子状的突出部,或者,形成有沿上下方向排列且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金属板,该金属板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所述金属板具有与设有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第三侧面相对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第一相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金属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相对的第二相对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子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之间从所述顶面向上方延伸的壁部,
所述壁部与设于所述第三侧面的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一个突出部连接,并且/或者,所述壁部与设于所述第四侧面的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一个突出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设于所述第三侧面的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相对于与所述壁部连接的所述一个突出部位于右侧的突出部的数量与位于左侧的突出部的数量相等;并且/或者,
在设于所述第四侧面的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相对于与所述壁部连接的所述一个突出部位于右侧的突出部的数量与位于左侧的突出部的数量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时,所述多个突出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外缘重叠,或者,所述多个突出部的顶端位于比所述第二构件的外缘靠内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面构成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最右侧的突出部,并且/或者,所述第二侧面构成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最左侧的突出部。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突出部的各突出部的厚度大于1mm且小于3mm。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至少一个突出部的厚度为1.8mm以上2.2m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间隔为3mm以上6mm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间隔为4.2mm以上5.2mm以下。
13.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第一固定端子,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一固定触点;
第二固定端子,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固定触点,且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右方;
可动触头,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分离;以及
线圈,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是所述第二壳体外的位置,用于使所述可动触头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分离,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
第一构件,其覆盖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供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贯穿的第一贯通孔和供所述第二固定端子贯穿的第二贯通孔;以及
第二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构件的下方,所述线圈配置于该第二构件的内部,
所述第一构件包含:
顶面,其设有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以及
多个侧面,其从所述顶面朝向下方延伸,并包围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多个侧面具有:
第一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右方;
第二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的左方,且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
第三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前方,且连接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以及
第四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后方,且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
在所述第三侧面和/或所述第四侧面,形成有多个突出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突出部沿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排列,或者形成为格子状,或者沿上下方向排列且沿左右方向排列。
CN202310763839.XA 2022-07-29 2023-06-27 电磁继电器 Pending CN1174764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3122826A JP2024019136A (ja) 2022-07-29 2023-07-27 電磁継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4996 2022-07-29
CN2022109049963 2022-07-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6404A true CN117476404A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22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63839.XA Pending CN117476404A (zh) 2022-07-29 2023-06-27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19136A (zh)
CN (1) CN117476404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19136A (ja) 2024-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9646B (zh) 电磁继电器和基体
JP4190379B2 (ja) 複合型電磁継電器
JP4919422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US7335040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1043347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9082575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2654063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8228143B2 (en) Assembly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circuit board
JP2006331782A (ja) 電磁リレー
US11456136B2 (en) Relay having insulation distance between electromagnet and contacts
US8963660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21039870A (ja) ソケ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CN117476404A (zh) 电磁继电器
JP4858508B2 (ja) 電磁開閉装置
US11456135B2 (en) Relay
JP4088130B2 (ja) 電磁リレー
CN112582209A (zh) 继电器
CN111164721A (zh)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US20230119728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16167462A (ja) コネクタ
CN115910691A (zh) 电磁继电器
JP200607344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23103081A (ja) 電磁継電器
JP2024032821A (ja) 可動コネクタ
CN115943472A (zh) 电磁继电器和电磁继电器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