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4721A -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4721A
CN111164721A CN201880062810.6A CN201880062810A CN111164721A CN 111164721 A CN111164721 A CN 111164721A CN 201880062810 A CN201880062810 A CN 201880062810A CN 111164721 A CN111164721 A CN 111164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fixed terminal
movable contact
movab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28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东督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64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47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3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sliding
    • H01H1/365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igid pivoted member carrying the moving contact
    • H01H1/221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igid pivoted member carrying the moving contact and a contact pressure spring acting between the pivoted member and a supporting member
    • H01H1/22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igid pivoted member carrying the moving contact and a contact pressure spring acting between the pivoted member and a supporting member having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contact ba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32Self-align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触点装置(10)包括:第1固定端子(420A);可动触头(430),其通过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相对移动,从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分离;以及驱动部(30),其用于使可动触头(430)移动。另外,可动触头(430)具备可动触头主体(431),该可动触头主体(431)具有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1A)。而且,第1接触部(4311A)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

Description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触点装置,已知包括固定端子和通过相对于固定端子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而与固定端子接触、分离的可动触头的触点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98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若使可动触头与固定端子接触,则在固定端子与可动触头之间流过电流。像这样,若在固定端子与可动触头之间流过电流,则由于该电流而在固定端子与可动触头之间作用电磁斥力。
而且,从提高触点的可靠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降低作用于固定端子与可动触头之间的电磁斥力。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进一步降低作用于固定端子与可动触头之间的电磁斥力的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触点装置包括:第1固定端子;可动触头,其通过相对于所述第1固定端子相对移动,从而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接触、分离;以及驱动部,其用于使所述可动触头移动。另外,所述可动触头具备可动触头主体,该可动触头主体具有用于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接触的第1接触部。而且,所述第1接触部具备用于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接触的多个第1接触片。
另外,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搭载有所述触点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能够进一步降低作用于固定端子与可动触头之间的电磁斥力的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分解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分解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图,(a)是沿着左右方向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沿着左右方向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电磁继电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包含前后方向的铅垂面将可动触头和保持件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c)是以水平面将可动触头和保持件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d)是可动触头的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是以水平面将可动触头和保持件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第3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是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可动触头的立体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4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施力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第5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以包含前后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可动触头和施力构件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包含前后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可动触头和施力构件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6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施力构件的立体图,(b)是施力构件的侧视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7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施力构件的立体图,(b)是施力构件的侧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8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施力构件的立体图,(b)是以包含前后方向的铅垂面将可动触头和施力构件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9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以包含前后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可动触头和施力构件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包含前后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可动触头和施力构件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0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是以包含前后方向的铅垂面将可动触头和施力构件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1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是以包含前后方向的铅垂面将可动触头和施力构件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2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以包含前后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可动触头和施力构件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包含前后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可动触头和施力构件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c)是沿前后方向观察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可动触头和施力构件的侧视图。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3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可动触头的后视图,(b)是从前后方向观察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可动触头的侧视图,(c)是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可动触头的后视图。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4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水平面将可动触头和保持件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c)是可动触头的立体图。
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5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是以水平面将可动触头和保持件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
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6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7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水平面将可动触头和保持件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
图2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8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水平面将可动触头和保持件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
图2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9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以包含前后方向的铅垂面将可动触头和保持件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水平面将可动触头和保持件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
图25是示意性地表示可动侧板状构件和施力构件的图,(a)是表示可动侧板状构件和施力构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b)是表示可动侧板状构件和施力构件的另一个例子的立体图,(c)是表示可动侧板状构件和施力构件的又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2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0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包含前后方向的铅垂面将可动触头和磁轭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c)是以水平面将可动触头和磁轭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
图2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1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c)是以水平面将可动触头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d)是分解表示可动接触片的立体图。
图28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2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2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3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c)是以水平面将可动触头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d)是分解表示可动接触片的立体图。
图30是说明在第23变形例的触点装置中1张板状构件与固定端子接触的状态的图,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3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4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的图,(a)是可动触头的立体图,(b)是将可动触头的局部放大表示的立体图,(c)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局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3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5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图,(a)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3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5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以水平面将电磁继电器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
图3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6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图,(a)是以包含前后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表示可动触头和固定端子的俯视图。
图35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7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图,(a)是以包含前后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表示可动触头和固定端子的俯视图,(c)是沿前后方向观察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的侧视图。
图3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8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图,(a)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表示可动触头和固定端子的俯视图。
图3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9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图,(a)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表示可动触头和固定端子的俯视图。
图38是示意性地表示第30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将电磁继电器局部分解地表示的立体图。
图3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30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40是示意性地表示第30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以包含前后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4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31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图,(a)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b)是以包含左右方向的铅垂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4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31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表示可动触头和固定端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将与固定端子接触、分离之前的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可动触头的可动侧板状构件延伸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进行说明。因而,以图4的上下左右为上下左右进行说明,以与图4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为前后方向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是在初始状态下触点断开的所谓常开型的电磁继电器,如图1~图4所示,在该电磁继电器1搭载有触点装置10,该触点装置10是将位于下部的驱动模块(驱动部)30和位于上部的触点模块(触点部)40一体组合而构成的。具体地说,通过在由树脂材料形成为中空箱形的壳体20内收纳触点装置10来形成搭载有触点装置10的电磁继电器1。此外,也能够使用在初始状态下触点接通的所谓常闭型的电磁继电器。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20具备大致矩形的壳体基部21以及以覆盖该壳体基部21的方式配置的壳体罩22,壳体罩22形成为壳体基部21侧开放的中空箱形。而且,在对壳体基部21安装有壳体罩22的状态下形成的壳体20的内部空间,容纳有驱动模块30和触点模块40等搭载零部件。
在壳体基部21的下侧设有分别供一对线圈端子340、340安装的一对狭缝21a、21a。另一方面,在壳体基部21的上侧设有分别供第1汇流条(第1导电构件)440A的第1端子部442A和第2汇流条(第2导电构件)440B的第2端子部442B安装的一对狭缝21b、21b。
此外,一方的狭缝21a与安装于该一方的狭缝21a的一方的线圈端子340的截面形状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另一方的狭缝21a与安装于该另一方的狭缝21a的另一方的线圈端子340的截面形状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安装于狭缝21a的部分的截面形状为大致相同的形状的线圈端子340。因此,各狭缝21a、21a的截面形状也为大致相同的形状。
另外,一方的狭缝21b与安装于该一方的狭缝21b的第1端子部442A的截面形状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另一方的狭缝21b与安装于该另一方的狭缝21b的第2端子部442B的截面形状为大致相同的形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端子部442A和第2端子部442B的安装于狭缝21b的部分的截面形状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因此,各狭缝21b、21b的截面形状也为大致相同的形状。
驱动模块30具备线圈部310。线圈部310具备:线圈330,其通过被通电而产生磁通;中空圆筒状的线圈骨架320,线圈330卷绕于该线圈骨架320;以及一对线圈端子340、340,它们固定于线圈骨架320,线圈3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一对线圈端子340、340。
线圈骨架320由作为绝缘材料的树脂形成,在该线圈骨架320的中央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320a。而且,线圈骨架320具备在外表面卷绕有线圈330的大致圆筒状的卷筒部321。线圈骨架320还具备:大致圆形的下侧凸缘部322,其与卷筒部321的下端连续设置,向卷筒部321的径向外侧突出;以及大致圆形的上侧凸缘部323,其与卷筒部321的上端连续设置,向卷筒部321的径向外侧突出。
线圈端子340例如能够使用铜等导电性材料来形成为平板状。另外,在各线圈端子340、340分别设置有中继端子341、341,卷绕在线圈骨架320的卷筒部321上的线圈330的一端侧的引出线以成束的状态焊接于一方的线圈端子340的中继端子341。而且,卷绕在线圈骨架320的卷筒部321上的线圈330的另一端侧的引出线以成束的状态焊接于另一方的线圈端子340的中继端子34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卷绕于线圈骨架320的卷筒部321的线圈330的两端与固定于线圈骨架320的一对线圈端子340、340电连接,由此形成线圈部310。通过这样,在经由一对线圈端子340、340向线圈330通电时,驱动模块30被驱动。而且,在通过向线圈330通电而驱动了驱动模块30时,后述的触点模块40的触点进行开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触点模块40形成有一对触点,由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和可动触头430的与底面421aA接触的部位构成触点模块40的一方的触点。另外,由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和可动触头430的与底面421aB接触的部位构成另一方的触点。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驱动模块30驱动、或者停止驱动模块30的驱动,从而切换触点模块40的触点的开闭。即,通过切换驱动模块30的接通、断开,从而能够切换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导通、非导通。
另外,驱动模块30具备在线圈330的周围配置的轭铁350。该轭铁350例如能够使用磁性材料来形成。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轭铁350配置为包围线圈骨架320。该轭铁350由配置于线圈骨架320的上端面侧的矩形的轭铁上板351以及配置于线圈骨架320的下端面侧和侧面侧的矩形的轭铁主体352构成。
轭铁主体352配置于线圈330与壳体2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轭铁主体352具备底壁353以及从该底壁353的左右两端缘(周缘)分别立起的一对侧壁354、354,该轭铁主体352在前后方向上开放。此外,能够通过将1张板弯折而连续一体地形成底壁353和一对侧壁354、354。另外,在轭铁主体352的底壁353形成有圆环状的贯通孔353a,在该贯通孔353a安装有衬套301。该衬套301也能够使用例如磁性材料来形成。
而且,在轭铁主体352的一对侧壁354、354的顶端侧(上端侧),以覆盖线圈骨架320的上端面和卷绕在线圈骨架320上的线圈330的方式配置有上述的轭铁上板351。
另外,驱动模块30具备固定铁芯(固定侧构件)360,该固定铁芯360被插入到线圈骨架320的圆筒内部(贯通孔320a内),在通电的线圈330的作用下磁化(磁通通过该固定铁芯360)。并且,驱动模块30具备可动铁芯(可动侧构件)370,该可动铁芯370在上下方向(轴向)上与固定铁芯360相对,配置于线圈骨架320的圆筒内部(贯通孔320a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铁芯360具备:圆筒部361,其被插入到线圈骨架320的圆筒内部(贯通孔320a内);以及凸缘部362,其从圆筒部361的上端向径向外侧突出。而且,在该固定铁芯360形成有供轴380和复位弹簧302插入的贯通孔360a。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凸缘部362的下侧,遍及整周地形成有朝向贯通孔360a的内侧(径向内侧)突出的突起363。即,贯通孔360a形成为:突起363的上方(上表面363a侧)处的开口直径大于形成有突起363的部分处的开口直径。另外,贯通孔360a形成为:突起363的下方(下表面363b侧)处的开口直径大于形成有突起363的部分处的开口直径。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363的上方(上表面363a侧)处的开口直径稍大于突起363的下方(下表面363b侧)处的开口直径。
另一方面,可动铁芯370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该可动铁芯370的中央部形成有供轴380插入的贯通孔370a。该贯通孔370a具有大致恒定的开口直径(与轴主体部381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开口直径),该贯通孔370a的下端与形成于可动铁芯370的下部中央的凹部371连通。
轴380例如能够使用非磁性材料来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轴380具备在可动铁芯37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驱动轴方向)上较长的圆棒状的轴主体部381,在轴主体部381的上端连续设置有用于保持可动触头430的保持件460。
而且,通过将轴主体部381的下端侧从上侧插入到可动铁芯370的贯通孔370a,从而将可动铁芯370与轴380连结起来。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模块30具备形成为上方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的柱塞帽390。该柱塞帽390也能够使用例如非磁性材料来形成。而且,该柱塞帽390配置于固定铁芯360与线圈骨架320之间以及可动铁芯370与线圈骨架320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柱塞帽390具备:有底圆筒状的主体部391,其向上方开口;以及凸缘部392,其从主体部391的上端向径向外侧突出。而且,柱塞帽390的主体部391配置于在线圈骨架320的中心形成的贯通孔320a内。并且,在线圈骨架320的上侧(上侧凸缘部323)形成有圆环状的座面323a。而且,在将柱塞帽390的主体部391配置到线圈骨架320的贯通孔320a内时,柱塞帽390的凸缘部392载置于该座面323a。
另外,在设置于线圈骨架320的圆筒内部(贯通孔320a内)的柱塞帽390的容纳空间390a内,收纳固定铁芯360的圆筒部361和可动铁芯37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铁芯360配置于柱塞帽390的开口侧,可动铁芯370配置于柱塞帽390的筒内的比固定铁芯360靠下侧的位置。
并且,固定铁芯360的圆筒部361和可动铁芯370分别形成为圆筒状,该圆筒状的外径与柱塞帽390的内径大致相同。而且,可动铁芯370在柱塞帽390的容纳空间390a内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方向:驱动轴方向)滑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柱塞帽390的开口侧形成的凸缘部392被固定安装于轭铁上板351的下表面的位于贯通孔351a周围的部分。而且,使柱塞帽390的下端底部贯穿在底壁353的贯通孔353a处安装的衬套301。
通过这样,在柱塞帽390的下部收纳的可动铁芯370与衬套301的周部进行磁耦合。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衬套301与轭铁350(轭铁上板351和轭铁主体352)、固定铁芯360、可动铁芯370一起形成磁路。
另外,在轭铁上板351的中央部贯通设置有供固定铁芯360贯穿的贯通孔351a,在固定铁芯360贯穿时,使固定铁芯360的圆筒部361从轭铁上板351的上表面侧贯穿。此时,在轭铁上板351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心设置有凹部351b,该凹部351b的直径与固定铁芯360的凸缘部362的直径大致相同,通过将固定铁芯360的凸缘部362嵌入到凹部351b来防止脱落。
并且,在轭铁上板351的上表面侧设置有金属制的压板303,该压板303的左右端部被固定于轭铁上板351的上表面。而且,在压板303的中央设置有凸部,以形成用于收纳固定铁芯360的凸缘部362的比轭铁上板351的上表面突出的部分的空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铁芯360与压板303之间设置有由具有橡胶弹性的材料(例如合成橡胶)形成的铁芯橡胶304,从而避免来自固定铁芯360的振动直接传播到压板303。该铁芯橡胶304形成为圆盘状,在中央部贯通设置有供轴380贯穿的贯通孔304a。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铁芯橡胶304以包覆凸缘部362的方式嵌装到固定铁芯360。
另外,在压板303形成有供轴380插入的贯通孔303a。通过这样,能够使轴380的上端侧(头部382侧)经由固定铁芯360的贯通孔360a和压板303的贯通孔303a延伸到触点模块40。
而且,在向线圈330通电而使可动铁芯370被固定铁芯360所吸引时,连结固定于可动铁芯370的轴380也与可动铁芯370一起向上方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铁芯370的能够移动范围(可动范围)被设定在初始位置与抵接位置之间,该初始位置是从固定铁芯360向下方分离间隙D1地配置的位置,该抵接位置是与固定铁芯360抵接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组装了驱动模块30的状态下,将可动铁芯370位于最大程度地远离固定铁芯360的位置的状态设为初始位置,将可动铁芯370位于最大程度地靠近固定铁芯360的位置的状态设为抵接位置。
另外,如上所述,在固定铁芯360与可动铁芯370之间配置有复位弹簧302,该复位弹簧302利用弹性力向使可动铁芯370回到初始位置的方向(可动铁芯370从固定铁芯360离开的方向)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以卷绕在轴380的周围的状态配置于固定铁芯360的贯通孔360a内的螺旋弹簧来构成复位弹簧302。该复位弹簧302的上端与固定铁芯360的突起363的下表面363b抵接,并且下端与可动铁芯370的上表面372抵接。即,突起363的下表面363b和可动铁芯370的上表面372成为复位弹簧302的弹簧支承部。
通过设为如上所述的结构,在向线圈330通电时,固定铁芯360的与可动铁芯370相对的相对面(下表面)364以及可动铁芯370的与固定铁芯360相对的相对面(上表面)372作为一对磁极部而互为相反极性。然后,可动铁芯370被固定铁芯360吸引而朝向抵接位置移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向线圈330通电时,使固定铁芯360的与可动铁芯370相对的相对面(下表面)364以及可动铁芯370的与固定铁芯360相对的相对面(上表面)372分别作为磁极面来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当停止向线圈330通电时,可动铁芯370由于复位弹簧302的施力而回到初始位置。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可动铁芯370以如下方式进行往复运动:在未对线圈330通电时,可动铁芯370隔着间隙D1而与固定铁芯360相对配置,并且,在线圈330通电时,可动铁芯370被向固定铁芯360侧吸引。
而且,伴随着该可动铁芯370沿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轴380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并且,伴随着该轴380沿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可动触头430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移动。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轴380相当于通过沿上下方向(一方向)往复运动而使可动触头430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移动的驱动轴。
此外,在柱塞帽390的容纳空间390a内的底部配置有减震橡胶305,该减震橡胶305由具有橡胶弹性的材料形成,形成为与可动铁芯370的外径大致相同的直径。
另外,在驱动模块30的上方设有与线圈330的通电的通断相应地开闭触点的触点模块40。
触点模块40具备由陶瓷等耐热性材料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箱状的基体410。该基体410包括顶壁411以及从顶壁411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大致方筒状的周壁412。
而且,在基体410的顶壁411,以沿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两个贯通孔411a、411a。在该两个贯通孔411a、411a中的一方(图4的左侧)的贯通孔411a中贯穿有第1固定端子420A,在另一方(图4的右侧)的贯通孔411a中贯穿有第2固定端子420B。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方便起见,能够使用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来区分相互导通的一对固定端子。然而,不必使一方的固定端子(图4的左侧的固定端子)为第1固定端子420A,使另一方的固定端子(图4的右侧的固定端子)为第2固定端子420B。即,也能够使一方的固定端子(图4的左侧的固定端子)为第2固定端子420B,使另一方的固定端子(图4的右侧的固定端子)为第1固定端子420A。
第1固定端子420A由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被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细长。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1固定端子420A具备大致圆柱状(大致柱状)的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该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从上方贯穿贯通孔411a。而且,将该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的底面421aA设为在线圈330通电时与可动触头430接触的固定触点。另外,也可以在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的底面421aA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独立地设置固定触点。另外,第1固定端子420A具备大致圆板状的第1凸缘部422A,该第1凸缘部422A从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的上端向径向外侧突出,被固定于顶壁411的上表面(贯通孔411a的周缘部的上表面)。
另一方面,第2固定端子420B也由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被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细长。该第2固定端子420B具备大致圆柱状(大致柱状)的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该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从上方贯穿贯通孔411a。而且,将该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的底面421aB设为在线圈330通电时与可动触头430接触的固定触点。另外,也可以在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的底面421aB相对于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独立地设置固定触点。另外,第2固定端子420B具备大致圆板状的第2凸缘部422B,该第2凸缘部422B从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B的上端向径向外侧突出,被固定于顶壁411的上表面(贯通孔411a的周缘部的上表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分别隔着垫圈50固定于顶壁411。
具体地说,通过下述的方法使第1固定端子420A固定于顶壁411。首先,在向顶壁411的一方的贯通孔411a的周缘部的上表面配置了垫圈50的状态下,使第1固定端子420A的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从上方贯穿垫圈50的贯通孔和顶壁411的一方的贯通孔411a。然后,利用银焊料51将垫圈50的上表面与第1凸缘部422A的下表面密闭接合,并且利用银焊料52将垫圈50的下表面与顶壁411的上表面(一方的贯通孔411a的周缘部的上表面)密闭接合。由此,将第1固定端子420A固定于顶壁411。此时,第1固定端子420A以将贯通孔411a密闭的状态固定于顶壁41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固定端子420A以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大致一致的状态固定于顶壁411,但不必使第1固定端子420A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大致一致。
第2固定端子420B向顶壁411的固定也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即,首先,在顶壁411的另一方的贯通孔411a的周缘部的上表面配置了垫圈50的状态下,使第2固定端子420B的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从上方贯穿垫圈50的贯通孔和顶壁411的另一方的贯通孔411a。然后,利用银焊料51使垫圈50的上表面与第2凸缘部422B的下表面密闭接合,并且利用银焊料52使垫圈50的下表面与顶壁411的上表面(另一方的贯通孔411a的周缘部的上表面)密闭接合。由此,使第2固定端子420B固定于顶壁411。此时,第2固定端子420B也以将贯通孔411a密闭的状态固定于顶壁41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将第2固定端子420B以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大致一致的状态固定于顶壁411,但也不必使该第2固定端子420B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大致一致。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以相互分离的状态固定(配置)于顶壁411。而且,在将第1固定端子420A固定于顶壁411的状态下,第1固定端子420A的上侧和下侧被顶壁411所分隔。同样地,在将第2固定端子420B固定于顶壁411的状态下,第2固定端子420B的上侧和下侧被顶壁411所分隔。
另外,在第1固定端子420A安装有与外部负载等连接的第1汇流条(第1导电构件)440A,在第2固定端子420B安装有与外部负载等连接的第2汇流条(第2导电构件)440B。
第1汇流条440A呈将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构件弯折而成的形状,具有固定于第1固定端子420A的第1固定部441A和安装于一方的狭缝21b的第1端子部442A。另外,在第1固定部441A形成有第1贯通孔441aA。而且,在将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于第1凸缘部422A的中央的第1突部423A插入到该第1贯通孔441aA的状态下实施铆接加工,由此将第1汇流条440A固定于第1固定端子420A。
另一方面,第2汇流条440B也同样呈将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构件弯折而成的形状,具有固定于第2固定端子420B的第2固定部441B和安装于另一方的狭缝21b的第2端子部442B。另外,在第2固定部441B形成有第2贯通孔441aB。而且,在将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于第2凸缘部422B的中央的第2突部423B插入到该第2贯通孔441aB的状态下实施铆接加工,由此将第2汇流条440B固定于第2固定端子420B。
另外,可动触头430以能够随着轴(驱动轴)380沿上下方向(一方向)的移动而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于基体410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可动触头430保持于与轴(驱动轴)380的上端一体地连续设置的保持件460。
该保持件460例如能够使用绝缘性树脂等形成。另外,保持件460呈左右方向(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排列设置的方向)的两侧开口的大致方筒状,包括顶壁461、侧壁462、462以及底壁463。而且,在底壁463的下表面的中央部连结有轴(驱动轴)380的上端。另外,保持件460与轴(驱动轴)380的连结能够通过粘接、嵌件成形等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头430以能够相对于保持件460在上下方向(一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保持于保持件460。
具体地说,在保持件460的两侧壁462、462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长孔462a、462a。另外,在可动触头430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可动触头430的宽度方向)贯通的圆孔状的贯通孔(后述的多个贯通孔433a连通而成的贯通孔)。而且,在将可动触头430配置于两侧壁462、462之间,并使圆孔状的贯通孔(后述的多个贯通孔433a连通而成的贯通孔)分别与一对长孔462a、462a连通的状态下,将支承轴465贯穿于各孔。而且,在支承轴465的从侧壁462突出到外方的部位分别安装E型卡簧466。通过这样,可动触头430在防止从保持件460脱落的状态下以能够相对于保持件460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保持于保持件46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压接弹簧401确保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之间的接触压力和可动触头430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接触压力。该压接弹簧401由螺旋弹簧构成,以轴向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接弹簧401配置于在上部载置并保持可动触头430的保持构件464与保持件460的底壁463之间,经由保持构件464向上方推压可动触头430。
并且,在保持构件464的下表面的中央部形成有弹簧支承突起464a,在底壁463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形成有弹簧支承突起463a。而且,使压接弹簧401的上部贯穿于弹簧支承突起464a,在该状态下,使压接弹簧401的上端抵接于保持构件464的下表面。另外,使压接弹簧401的下部贯穿于弹簧支承突起463a,在该状态下,使压接弹簧401的下端抵接于底壁463的上表面。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464的下表面和底壁463的上表面成为压接弹簧401的弹簧支承部。
而且,可动触头430被该压接弹簧401向上方施力。具体地说,在使可动触头430相对于保持件460向上方相对移动而使支承轴465与一对长孔462a、462a的上端接触的状态下也是,可动触头430被该压接弹簧401向上方施力。通过这样,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可动触头430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接触压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上方(一侧)移动时,可动触头430也向上方移动,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另一方面,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下方(另一侧)移动时,可动触头430也向下方移动,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固定端子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这两者分离(参照图4的(a))。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头430具备可动触头主体431,该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1A。并且,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与第1接触部4311A电连接并且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第2接触部4311B。另外,第1接触部4311A是可动触头主体431的一部分,是随着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上方(一侧)的移动而向上方(一侧)移动,从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部位。第2接触部4311B是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之外的另一部分,是随着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上方(一侧)的移动而向上方(一侧)移动,从而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部位。而且,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经由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其它部位电连接。
若使用这样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则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上方(一侧)移动时,第1接触部4311A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相对移动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接触。并且,第2接触部4311B相对于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移动而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接触。
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导通状态。
另一方面,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下方(另一侧)移动时,第1接触部4311A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相对移动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分离。并且,第2接触部4311B相对于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移动而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分离。
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非导通状态。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模块(驱动部)30具有使可动触头430驱动(移动)的轴(驱动轴)380。
而且,通过使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上方(一侧)移动,可动触头430向靠近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的方向相对移动。而且,通过使可动触头430以靠近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的方式相对移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导通状态。
另外,通过使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下方(另一侧)移动,可动触头430向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而且,通过使可动触头430以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分离的方式相对移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分离。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非导通状态。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随着轴(驱动轴)380沿上下方向(一方向)移动而使可动触头430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移动,从而切换固定端子之间的导通、非导通。
并且,在可动触头430与压板303之间设有由绝缘材料形成且以覆盖压板303的方式形成的绝缘板480。而且,在该绝缘板480的中央设有供轴380贯穿的贯通孔480a。
在形成为这样的结构的触点装置10中,例如能够如以下的方式进行轴380向可动铁芯370的安装。
首先,从下侧起依次配置可动铁芯370、复位弹簧302、轭铁上板351、固定铁芯360、铁芯橡胶304、压板303、绝缘板480。此时,优选的是,使复位弹簧302预先贯穿于固定铁芯360的贯通孔360a内。
然后,使轴380的主体部381从绝缘板480的上侧起贯穿于各个贯通孔480a、303a、304a、360a、351a以及复位弹簧302,贯穿于可动铁芯370的贯通孔370a并进行连结。通过这样,轴380的下端部安装于可动铁芯37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使轴380的顶端突出到凹部371的状态下将该顶端压扁来进行铆钉结合,由此将轴380连结于可动铁芯370。然而,也可以使用其它方法来将轴380连结于可动铁芯370。例如,也可以是,在轴380的另一端部形成螺纹槽来与可动铁芯370螺纹结合,由此将轴380连结于可动铁芯370。另外,也可以通过将轴380压入到可动铁芯370的贯通孔370a,从而将轴380连结于可动铁芯37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体410内封入有气体,以抑制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之间产生的电弧、在可动触头430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产生的电弧。该电弧是在可动触头430从第1固定端子420A被拉开时、可动触头430从第2固定端子420B被拉开时产生的。另外,作为用于抑制电弧的产生的气体,能够使用以氢气为主体的混合气体,氢气在产生电弧的温度区域中导热最优异。为了密封该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覆盖基体410与轭铁上板351之间的间隙的上凸缘470。
具体地说,如上所述,基体410具有沿左右方向(宽度方向)排列设置有一对贯通孔411a、411a的顶壁411以及从该顶壁411的周缘向下方延伸设置的方筒状的周壁412。即,该基体410形成为下侧(可动触头430侧)开放的中空箱形。然后,在将可动触头430从开放的下侧容纳到周壁412的内侧的状态下,将基体410隔着上凸缘470固定于轭铁上板351。
此时,利用银焊料53将基体410的下表面的开口周缘部与上凸缘470的上表面气密接合,并且利用电弧焊等将上凸缘470的下表面与轭铁上板351的上表面气密接合。并且,利用电弧焊等将轭铁上板351的下表面与柱塞帽390的凸缘部392气密接合。通过这样,在基体410内形成了用于封入气体的密封空间S。
并且,与使用气体来抑制电弧的抑制方法并行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还使用嵌套磁轭模块(capsule yoke block)450来进行电弧的抑制。嵌套磁轭模块450由嵌套磁轭451和一对永磁体452、452构成,嵌套磁轭451由铁等磁性材料形成为大致U字状。该嵌套磁轭451是由彼此相对的一对侧片451a、451a以及将两个侧片451a、451a的基端部连结起来的连结片451b一体形成的。
各永磁体452、452以与嵌套磁轭451的两个侧片451a、451a分别相对的方式安装于该侧片451a、451a。并且,利用该永磁体452来对基体410提供与轴(驱动轴)38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大致正交的磁场。由此,电弧被沿着与轴(驱动轴)380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拉伸,并且被基体410内封入的气体所冷却,电弧电压急剧上升,在电弧电压超过触点之间的电压的时间点电弧被切断。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利用由嵌套磁轭模块450进行的磁吹以及由基体410内封入的气体进行的冷却而实施了应对电弧的对策。通过这样,能够利用较短时间切断电弧,能够使可动触头430、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的消耗变小。
另外,若使可动触头430分别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则在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经由可动触头430流过电流。像这样,若在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经由可动触头430流过电流,则在该电流的作用下,电磁斥力作用于第1固定端子420A与可动触头430之间和第2固定端子420B与可动触头430之间。
而且,从提高触点的可靠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降低作用于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第2固定端子420B)与可动触头430之间的电磁斥力。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进一步降低作用于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第2固定端子420B)与可动触头430之间的电磁斥力。
以下,基于图3~图5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可动触头430的具体结构。
另外,图5所示的驱动模块30与图1~图4所示的驱动模块30结构不同,但也能够使用这样的驱动模块30形成触点装置10。即,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0能够使用形成为各种各样的结构的驱动模块30来形成。
顺带说下,在图5的(a)中,不使用固定铁芯而构成了驱动模块30。即,代替固定铁芯,以轭铁上板351为固定侧构件,向该轭铁上板351吸引可动铁芯370。而且,将可动铁芯370的能够移动范围(可动范围)设定在自轭铁上板351向下方分离配置的初始位置与抵接于轭铁上板351的抵接位置之间。并且,在轭铁上板351与可动铁芯370之间配置有利用弹性力向使可动铁芯370回到初始位置的方向(可动铁芯370从轭铁上板351离开的方向)施力的复位弹簧302。另外,图6~图31所示的驱动模块30也形成为与图5的(a)所示的驱动模块30同样的结构。该图6~图31所示的驱动模块30也能够设为图1~图4所示的驱动模块30。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可动触头430具备具有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可动触头主体431。而且,该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并且,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具备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5张(多张)形成有第1接触片4312A的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第1可动侧板部)433A,通过将这5张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沿前后方向层叠(以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形成第1接触部4311A。另外,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5张(多张)形成有第2接触片4312B的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第2可动侧板部)433B,通过将这5张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沿前后方向层叠(以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形成第2接触部4311B。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与分别对应的1张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形成为一体。即,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最前侧的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和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形成为一体,位于最后侧(从前数第5个)的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和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形成为一体。另外,位于从前数第2个的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和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位于中央(从前数第3个)的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和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位于从后数第2个(从前数第4个)的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和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分别形成为一体。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了在左右方向上细长的1张大致矩形形状的板状构件(板构件)433,将该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的一侧设为形成有第1接触片4312A的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将左右方向的另一侧设为形成有第2接触片4312B的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
而且,形成了5张(多张)这样的板状构件433,将该5张板状构件433沿前后方向层叠(以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从而形成了可动触头主体431。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在一侧具有第1接触片4312A并且在另一侧具有第2接触片4312B的大致矩形板状的板状构件433沿前后方向层叠5张(以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从而形成了可动触头主体431。这样,可动触头主体431具有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和多个第2接触片4312B。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大致一致,使厚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大致一致的状态下,通过将各板状构件433沿前后方向层叠(以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而且,将各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的一侧的上端分别设为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第1接触片4312A,将另一侧的上端分别设为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第2接触片4312B。作为该板状构件433,例如能够使用由铜等导电性材料形成为平板状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为相同的形状的5张板状构件433而得到的结构。
另外,各板状构件433层叠的方向即前后方向成为与上下方向(一方向: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另外,前后方向也成为与左右方向(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排列设置方向)交叉的方向。
另外,在各板状构件433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433a,各板状构件433以各贯通孔433a连通的方式层叠。通过这样,形成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圆孔状的贯通孔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可动触头430)。
而且,形成为这样的结构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可动触头430)在配置于保持件460的两侧壁462、462之间的状态下被支承轴465轴支承。即,在使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圆孔状的贯通孔分别与一对长孔462a、462a连通的状态下,通过将支承轴465贯穿于各孔,从而将可动触头主体431(可动触头430)保持于保持件460。此时,可动触头主体431(可动触头430)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保持于保持件46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板状构件433能够分别独立地以支承轴465为中心转动。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中的至少任1个第1接触片4312A能够相对于其它第1接触片4312A相对移动。另外,多个第2接触片43112B中的至少任1个第2接触片4312B能够相对于其它第2接触片4312B相对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例示了多个板状构件433的形状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各贯通孔433a连通的方式层叠各板状构件433时,多个板状构件433以各自的周面(从厚度方向观察时描绘轮廓线的面)大致平齐的状态层叠。然而,多个板状构件433的形状不必设为相同,也可以使至少1个的形状与其它的形状不同。另外,板状构件433的轮廓形状也不必设为矩形形状,能够设为各种各样的形状。例如,能够使用以两端朝向上方的方式弯曲的板作为板状构件433。另外,也可以使至少1个板状构件433的材质与其它板状构件433的材质不同。
接下来,说明电磁继电器1(触点装置10)的动作。
首先,在未对线圈330通电的状态下,在复位弹簧302的弹性力(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可动铁芯370成为向从固定铁芯360离开的方向移动的状态。即,可动触头430成为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分离的图4的(a)的状态。此时,可动触头430在压接弹簧401向上方的施力的作用下移动到支承轴465与长孔462a、462a的上端接触的位置(参照图4的(a))。
而且,在从该断开状态起向线圈330通电时,可动铁芯370利用电磁力克服复位弹簧302的弹性力(弹性恢复力)而被固定侧构件(固定铁芯360、轭铁上板351)吸引,以靠近固定侧构件的方式(向上方)移动。而且,随着该可动铁芯370向上方的移动,轴380和保持件460也向上方移动,可动触头430也向上方移动。而且,通过可动触头430向上方移动,第1接触部4311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接触,第2接触部4311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接触。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电导通而使电磁继电器1(触点装置10)接通(参照图4的(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状态下,使轴380和保持件460向上方移动的力也起作用。因而,保持件460相对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向上方相对移动。即,可动触头主体431在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状态下一边使压接弹簧401收缩一边相对于保持件460向下方相对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头430相对于保持件460相对移动到支承轴465与长孔462a、462a的下端接触的位置(参照图4的(b))。
另外,在使电磁继电器1(触点装置10)接通时,形成于第1接触部4311A的5个第1接触片4312A分别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接触。另外,形成于第2接触部4311B的5个第2接触片4312B分别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接触。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头430分别在5个部位(多个部位)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接触。因而,分别在5个第1接触片4312A流动的电流的大小(电流值)比在第1固定端子420A流动的电流的大小(电流值)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用相同的材质形成为相同的形状的5个板状构件433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因此,分别在5个第1接触片4312A流动的电流的大小(电流值)成为在第1固定端子420A流动的电流的大小(电流值)的约5分之1。同样,分别在5个第2接触片4312B流动的电流的大小(电流值)成为在第2固定端子420B流动的电流的大小(电流值)的约5分之1。
在此,已知,在两个构件的接触部分流过电流时产生的电磁斥力的大小与流过该接触部分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分别在5个第1接触片4312A产生的电磁斥力成为在利用1个部位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情况下在第1接触部4311A产生的电磁斥力的25分之1。因而,如图1~图5那样,在利用5个部位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情况下,在第1接触部4311A的整体产生的电磁斥力成为在利用1个部位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情况下在第1接触部4311A的整体产生的电磁斥力的约5分之1。同样地,在第2接触部4311B侧也是,在利用5个部位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情况下在第2接触部4311B的整体产生的电磁斥力成为在利用1个部位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情况下在第2接触部4311B的整体产生的电磁斥力的约5分之1。
像这样,若使第1接触部4311A在多个部位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则与在1个部位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降低第1接触部4311A从第1固定端子420A受到的电磁斥力的大小。另外,若使第2接触部4311B在多个部位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则与在1个部位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降低第2接触部4311B从第2固定端子420B受到的电磁斥力的大小。
其结果,在抑制第1接触部4311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接触被解除的基础上,抑制第2接触部4311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接触被解除。因而,能够更可靠地维持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导通状态。
另一方面,在停止向线圈330通电时,可动铁芯370在复位弹簧302的施力(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初始位置复位。即,可动铁芯370向下方移动。而且,随着该可动铁芯370向下方的移动,轴380和保持件460也向下方移动,可动触头430也向下方移动。而且,通过可动触头430向下方移动,第1接触部4311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分离,第2接触部4311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分离。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电绝缘,从而使电磁继电器1(触点装置10)断开(参照图4的(a))。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装置10包括:第1固定端子420A;可动触头430,其通过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相对移动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分离;以及驱动模块(驱动部)30,其使可动触头430移动。另外,可动触头430具备具有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1A的可动触头主体431。而且,第1接触部4311A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
这样的话,能够降低第1接触部4311A从第1固定端子420A受到的电磁斥力的大小。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搭载有上述触点装置10。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能够进一步降低作用于第1固定端子420A与可动触头430之间的电磁斥力的触点装置10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10的电磁继电器1。
此时,也可以是,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中的至少任1个第1接触片4312A能够相对于其它第1接触片4312A相对移动。
这样的话,能够抑制因作用于第1固定端子420A与可动触头430之间的电磁斥力而使全部的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端子420A分离。即,能够更可靠地维持任一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状态。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维持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导通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5张(多张)形成有第1接触片4312A的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第1可动侧板部)433A。而且,将5张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沿前后方向、即与上下方向(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层叠(以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该层叠方向(前后方向)也成为与左右方向(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排列设置方向)交叉的方向。
这样的话,仅通过层叠(以排列的方式配置)多张板状构件就能够形成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得到具有多个第1接触片4312A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另外,通过层叠(以排列的方式配置)多张板状构件,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使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中的至少任1个第1接触片4312A相对于其它第1接触片4312A相对移动。另外,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以沿层叠方向(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因此,在使可动触头主体431沿上下方向(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移动而与底面421aA接触的情况下,能够使各个第1接触片4312A不被其它第1接触片4312A妨碍而与底面421aA接触。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使全部的第1接触片4312A与底面421aA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第2固定端子420B,该第2固定端子420B以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分离的状态配置,且利用可动触头430切换该第2固定端子420B与第1固定端子420A之间的导通、非导通。而且,可动触头主体431具有与第1接触部4311A电连接并且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第2接触部4311B。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于切换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导通、非导通的类型的触点装置10,能够进一步降低至少作用于第1固定端子420A与可动触头430之间的电磁斥力。
此时,第2接触部4311B也可以具备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
这样的话,能够降低第2接触部4311B从第2固定端子420B受到的电磁斥力的大小。
并且,也可以是,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中的至少任1个第2接触片4312B能够相对于其它第2接触片4312B相对移动。
这样的话,能够抑制因作用于第2固定端子420B与可动触头430之间的电磁斥力而使全部的第2接触片431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分离。即,能够更可靠地维持任一第2接触片431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状态。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维持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导通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5张(多张)形成有第2接触片4312B的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第2可动侧板部)433B。而且,将5张(多张)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沿前后方向、即与上下方向(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层叠(以排列的方式配置)。该层叠方向(前后方向)也成为与左右方向(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排列设置方向)交叉的方向。
这样的话,仅通过层叠(以排列的方式配置)多张板状构件就能够形成多个第2接触片4312B,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得到具有多个第2接触片4312B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另外,通过层叠(以排列的方式配置)多张板状构件,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使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中的至少任1个第2接触片4312B相对于其它第2接触片4312B相对移动。另外,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和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以沿层叠方向(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因此,在使可动触头主体431沿上下方向(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移动而与底面421aB接触的情况下,能够使各个第2接触片4312B不被其它第2接触片4312B妨碍而与底面421aB接触。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使全部的第2接触片4312B与底面421aB接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和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一体形成。即,形成有5张(多张)在一侧具有第1接触片4312A并且在另一侧具有第2接触片4312B的板状构件(板构件)433。而且,通过将该5张(多张)板状构件433沿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和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排列设置方向交叉的方向)层叠,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
这样的话,仅通过层叠(以排列的方式配置)板状构件433,就能够形成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和多个第2接触片4312B。即,能够更容易地制造具有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和多个第2接触片4312B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另外,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和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以沿层叠方向(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因此,在使可动触头主体431沿上下方向(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移动而与各底面421aA、421aB接触的情况下,能够使各个接触片不被其它接触片妨碍而与各底面421aA、421aB接触。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使所有接触片与各底面421aA、421aB接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支承轴465将5张(多张)板状构件433保持于保持件460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如图6所示那样构成为,利用保持件460本身来保持多张板状构件433。
在图6中也是,可动触头430具备通过将在一侧具有第1接触片4312A并且在另一侧具有第2接触片4312B的多张板状构件(板构件)433沿前后方向层叠(以排列的方式配置)而形成的可动触头主体431。而且,以包围该可动触头430的方式设置保持件460。
具体地说,由固定于轴380且配置于可动触头430的上侧的大致矩形板状的上侧构件467和包围可动触头430的下侧及侧部的大致U字状的下侧构件468构成包围可动触头430的上下表面和侧面的保持件460。另外,在图6中,下侧构件468的底壁部的下表面被压接弹簧401向上方推压。该压接弹簧401由螺旋弹簧构成,轴380贯穿于压接弹簧401的内侧。
并且,在图6中,在可动触头430的左右方向中央的上部形成有向上方和前后方向两侧开口的凹部430a,在利用保持件460保持可动触头430时,上侧构件467配置在该凹部430a内。通过这样,能够抑制板状构件433从左右方向的两侧开口的保持件460脱落。另外,优选的是,如图6的(b)所示,固定于轴380的上侧构件467构成为,在使可动触头430与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状态下,至少下部位于凹部430a内。这样的话,在使可动触头430与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板状构件433从保持件460脱落。
另外,也能够由磁性材料形成上侧构件467和下侧构件468,使保持件460作为磁轭发挥功能。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通过将分别形成有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的5张(多张)板状构件433沿前后方向层叠(以排列的方式配置)而形成的可动触头主体431,但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结构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7所示,能够设为在左右方向的两端成为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一张板状构件的成为第1接触部4311A的那一侧形成有多个第1接触片4312A的可动触头主体431。
在图7中,使用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状的板状构件4331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该板状构件4331呈在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一侧以沿短边方向(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设有顶端侧和厚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两侧开口的缺口4331a的形状。这样的话,在长度方向的一侧形成有利用缺口而4331a分离开的多个突出片4331b。而且,若使长度方向的一侧的多个突出片4331b与第1固定端子420A相对,同时使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与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则该板状构件4331成为具有多个第1接触片4312A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在该情况下,可动触头主体431在多个部位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在1个部位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降低第1接触部4311A从第1固定端子420A受到的电磁斥力的大小。
另外,也能够将板状构件4331的形状设为在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也设有多个缺口的形状,从而设为形成有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即,也能够将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形状设为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和多个第2接触片4312B由中央的1张板状部分连结而得到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可动触头主体431在多个部位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也在多个部位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降低可动触头430从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受到的电磁斥力的大小。
另外,也能够将可动触头主体431设为图8所示的结构。在图8中,通过将具有形成有多个第1接触片4312A的第1接触部4311A的一侧构件4332与相对于该一侧构件4332独立地设置且具有第2接触部4311B的另一侧构件4333电连接,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
另外,在图8中,另一侧构件4333由一张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第2可动侧板部)433B构成。另外,一侧构件4332呈以多个第1可动侧板部433A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使一端侧(在图8中为左侧)分支而得到的形状。像这样,图8所示的一侧构件4332由1个构件构成。而且,一侧构件4332和另一侧构件4333电连接。
在图8中,例示了使一侧构件4332的端部和另一侧构件4333(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的端部通过利用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连结构件469连结而电连接的结构。然而,使一侧构件4332和另一侧构件4333电连接的方法不限于此,能够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能够直接连结一侧构件4332和另一侧构件4333而使其电连接。
另外,在图8的一侧构件4332中,以形成于相邻的第1接触片4312A之间的间隙朝向顶端去而逐渐变宽的方式分支,但也能够以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大致平行地排列的方式分支。
另外,也能够设为具有由多张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形成的一侧构件4332的可动触头主体431。例如,在使用3张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的情况下,能够设为如以下这样形成的可动触头主体431。
首先,准备两张呈使一侧的端部弯折而成的形状的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准备1张未弯折端部的平板状的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接下来,将未弯折端部的平板状的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配置为厚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大致一致。接下来,将使一侧的端部弯折而成的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以一侧的端部成为右侧并且另一侧的端部(未弯折的那一侧)与平板状的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分离的状态分别配置于平板状的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的前后方向的两侧。此时,既可以是3张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的一侧的端部相互接触,也可以是至少1张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分离。接下来,通过使用连结构件469等,将3张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的一侧的端部分别与另一侧构件4333电连接。这样,形成使由多张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形成的一侧构件4332与另一侧构件4333电连接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另外,也可以通过将多张平板状的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沿前后方向层叠而形成一侧构件4332。
另外,构成另一侧构件4333的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第2可动侧板部)433B也可以以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大致一致的状态配置。此时,既可以使第2接触部4311B与第2固定端子420B在1个部位接触,也可以在多个部位接触。
另外,另一侧构件4333也能够具有形成有多个第2接触片4312B的第2接触部4311B。这样的另一侧构件4333例如能够设为与图8、其变形例所示的一侧构件4332同样的形状。另外,也能够使用多张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形成另一侧构件4333。这样的另一侧构件4333能够通过与由多张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形成一侧构件4332的上述方法同样的方法形成。另外,也能够通过将多张平板状的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沿前后方向层叠而形成另一侧构件4333。
另外,相互电连接的一侧构件4332和另一侧构件4333既可以使用1个压接弹簧向上方推压,也可以使用两个以上的压接弹簧向上方推压。
通过使用这些可动触头主体431,也能够产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上述触点装置10中,可动触头主体431被1个压接弹簧401向上方推压。即,并非独立地推压多个接触片(第1接触片4312A、第2接触片4312B)的结构。而且,以多个接触片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方式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高度位置相同的多个接触片与固定端子的平坦的底面接触。
在设为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制造、组装时产生的误差、使用时的位置偏移等,有可能存在不与固定端子接触的接触片。因此,优选的是,即使在产生误差、位置偏移等的情况下,也使所有接触片更可靠地与固定端子接触。
这样的触点装置10例如能够通过设为图9所示的结构而得到。
具体地说,图9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具备具有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第2接触部4311B的可动触头主体431。
在图9中也是,使用5张(多张)在一侧具有第1接触片4312A并且在另一侧具有第2接触片4312B的板状构件(板构件)433来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即,通过将5张板状构件433沿前后方向层叠(以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
并且,在图9中也是,可动触头430以能够相对于保持件460在上下方向(一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保持于保持件460。
具体地说,在保持件460的两侧壁462、462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长孔462a、462a。另外,在可动触头430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可动触头430的宽度方向)贯通的圆孔状的贯通孔(多个贯通孔433a连通而成的贯通孔)。而且,在将可动触头430配置于两侧壁462、462之间,并使圆孔状的贯通孔分别与一对长孔462a、462a连通的状态下,将支承轴465贯穿于各孔。而且,在支承轴465的从侧壁462突出到外方的部位分别安装E型卡簧466。通过这样,可动触头430在防止从保持件460脱落的状态下以能够相对于保持件460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保持于保持件460。
另外,压接弹簧401配置于在上部载置并保持可动触头430的保持构件464与保持件460的底壁463之间,该压接弹簧401经由保持构件464向上方推压可动触头430。
在此,在图9所示的触点装置10中,在第1接触部4311A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状态下,多个第1接触片4312A被施力构件434相对于其它第1接触片4312A独立地向第1固定端子420A推压。另外,在第2接触部4311B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状态下,多个第2接触片43112B被施力构件434相对于其它第2接触片4312B独立地向第2固定端子420B推压。
在图9中,通过沿前后方向层叠5张以两端朝向上方的方式弯曲的板簧(施力部)434a,从而形成施力构件434。另外,在图9中,各板簧434a的板厚与板状构件433的板厚大致相同,各板簧434a被支承轴434b保持为能够分别独立地转动。而且,该施力构件434以在各板簧434a的上部存在可动触头主体431的1张板状构件433的状态配置于保持构件464与可动触头430之间。通过这样,在第1接触部4311A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并且第2接触部4311B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状态下,各板簧434a分别独立地挠曲变形,推压配置于各自的上部的板状构件433。即,在图9中,1张板簧434a推压1张板状构件433,从而将形成于该1张板状构件433的第1接触片4312A向第1固定端子420A推压,并且,将第2接触片4312B向第2固定端子420B推压。
像这样,在图9中,5张(多张)板状构件433被施力构件434分别独立地推压。即,多个第1接触片4312A被分别独立地推压,并且,多个第2接触片43112B被分别独立地推压。
这样的话,各个接触片(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多个第2接触片4312B)被施力构件434推压。因此,即使在产生制造、组装时产生的误差、使用时的位置偏移等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全部更可靠地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并且,能够使多个第2接触片4312B全部更可靠地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
另外,在图9中,在被压接弹簧401向上方施力的保持构件464之上配置有施力构件434,但也能够构成为,不使用压接弹簧401和保持构件464,而使施力构件434配置于保持件460的底壁463上。
另外,在图9中,例示了1个施力部(板簧434a)推压1张板状构件433的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的施力构件434。然而,不必将施力构件434的结构设为图9所示的结构,例如也能够设为推压1张板状构件433的第1接触片4312B的施力部和推压第2接触片4312B的施力部彼此独立地设置的施力构件434。
像这样,若利用施力构件434分别独立地推压各个接触片(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多个第2接触片4312B),则能够使可动触头主体431追随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第2固定端子420B)的形状。
例如,如图10所示,能够使各个接触片(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与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第2固定端子420B)的具有凹凸的面(曲面)421aA接触。
在该图10中,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7张(多张)形成有第1接触片4312A的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第1可动侧板部)433A。而且,将7张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沿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层叠(以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该层叠方向(前后方向)也成为与左右方向(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排列设置方向)交叉的方向。
另外,在7张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长孔433aA,支承轴465贯穿于各长孔433aA。通过这样,形成具有保持为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多张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的可动触头主体431。
而且,在该图10中,各个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被施力构件434的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分别独立地推压。通过这样,使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曲面421aA接触。即,使可动触头主体431追随第1固定端子420A的曲面421aA的形状。
另外,在图10中示出了使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曲面421aA接触的结构,但使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曲面接触的情况也是同样的。另外,使用多张板状构件433,使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曲面421aA接触,同时使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曲面接触的情况也是同样的。并且,在图10中,例示了将构成施力构件434的一部分的施力部434a设为螺旋弹簧的结构,但也能够使用图9所示的板簧434a、具有弹性恢复力的其它构件作为施力部。这些情况在后述的图13~图16中也是适用的。
另外,作为施力构件434,也能够使用图11所示的施力构件。在图11中,通过在具有刚性的基台部434c的上部载置使用具有耐热性的氟树脂等以具有挠性的方式形成的板状构件434d,从而形成施力构件434。另外,基台部434c的俯视时的轮廓形状与板状构件434d的轮廓形状大致相同。因而,板状构件434d以抑制了整体较大程度地挠曲的情况的状态载置于基台部434c的上表面。
并且,在板状构件434d的上部以格子状形成有切槽。像这样,通过在板状构件434d的上部形成格子状的切槽,从而在板状构件构件434d的上部形成下部连结在一起的多个突起(施力部)434e。该多个突起434e能够分别独立地挠曲变形。另外,能够分别独立地挠曲变形的多个突起的形成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能够以各种各样的方法形成多个突起。
而且,若在能够分别独立地挠曲变形的多个突起434e上配置例如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多个板状构件433,则多个板状构件433被施力构件434分别独立地推压。在该情况下,多个第1接触片4312A被分别独立地推压,并且,多个第2接触片43112B被分别独立地推压。
例如,如图11的(b)所示,这样的施力构件434能够以利用介于基台部434c与保持件460的底壁463之间的压接弹簧401向上方推压的状态配置。另外,也能够与图9所示的施力构件434同样地,将施力构件434直接配置于保持件460的底壁463上。
另外,作为施力构件,也能够使用图12所示的施力构件。在图12中,通过在具有刚性的基台部434c的上部配置具有弹性恢复力的板状构件(施力部)434d,从而形成施力构件434。另外,具有弹性恢复力的板状构件434d例如能够通过将凝胶状的构件、橡胶等成形为板状而得到。而且,在图12中也是,基台部434c的俯视时的轮廓形状与板状构件434d的轮廓形状大致相同。因而,板状构件434d以抑制了整体较大程度地挠曲的情况的状态载置于基台部434c的上表面。
而且,若在具有弹性恢复力的板状构件434d之上例如配置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多个板状构件433,则多个板状构件433被施力构件434分别独立地推压。在该情况下,多个第1接触片4312A被分别独立地推压,并且,多个第2接触片43112B被分别独立地推压。
例如,如图12的(b)所示,这样的施力构件434能够以利用介于基台部434c与保持件460的底壁463之间的压接弹簧401向上方推压的状态配置。另外,也能够与图9所示的施力构件434同样地,将施力构件434直接配置于保持件460的底壁463上。
另外,也能够设为图13所示的施力构件434。在图13中,通过在具有刚性的基台部434c的上部以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3个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从而形成施力构件434。例如,如图13的(b)所示,这样的施力构件434能够以利用介于基台部434c与保持件460的底壁463之间的压接弹簧401向上方推压的状态配置。另外,也能够与图9所示的施力构件434同样地,将施力构件434直接配置于保持件460的底壁463上。
而且,对于图13所示的施力构件434,配置于前后方向的前侧的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推压配置于前后方向的前侧的两张第1接触片4312A,配置于前后方向的后侧的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推压配置于前后方向的后侧的两张第1接触片4312A。另外,配置于前后方向的中央的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推压配置于前后方向的中央的1张第1接触片4312A。
像这样,在图13中,施力构件434具有两个(至少1个)分别独立地推压两个第1接触片4312A的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这样的话,能够减少在分别独立地推压多个接触片时所使用的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的数量。
此时,如图14所示,优选的是,使平衡构件435介于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与两个第1接触片4312A之间。如图14所示,平衡构件435包括底壁435a和与底壁435a的前后方向两端连续设置的一对侧壁435b、435b,呈大致U字状。
而且,以底壁435a位于螺旋弹簧434a的上部并且侧壁435b位于两个第1接触片4312A的下部的方式配置大致U字状的平衡构件435。通过这样,在平衡构件435的底壁435a的下表面被螺旋弹簧434a推压时,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的弹性恢复力经由各侧壁435b分别向第1接触片4312A传递。
像这样,若使平衡构件435介于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与两个第1接触片4312A之间,则能够将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的弹性恢复力更可靠地向两个第1接触片4312A传递。
另外,平衡构件435的形状不限于大致U字状,例如能够设为大致V字状等各种各样的形状。
另外,如图15所示,也能够构成为,利用1个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分别独立地推压3个以上的第1接触片4312A。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组合多个平衡构件435而得到。例如,若将另外的平衡构件435连结于平衡构件435的1个侧壁435b,则能够利用1个螺旋弹簧434a分别独立地推压3个第1接触片4312A。另外,若将另外的平衡构件435分别连结于两个侧壁435b,则能够利用1个螺旋弹簧434a分别独立地推压4个第1接触片4312A。像这样,能够构成为,通过组合多个平衡构件435,利用1个螺旋弹簧434a分别独立地推压3个以上的第1接触片4312A。另外,在图15中例示了能够利用1个螺旋弹簧434a分别独立地推压6个第1接触片4312A的结构。
像这样,通过组合多个平衡构件435,能够更进一步减少分别独立地推压多个接触片时所使用的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的数量。
另外,如图16所示,也可以使传递构件436介于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与平衡构件435之间,使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的弹性恢复力经由传递构件436向平衡构件435传递。在图16中,传递构件436具备收纳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的弹簧支承部436a和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于弹簧支承部436a的中央的传递突部436b。而且,通过将传递突部436b配置于平衡构件435的底壁435a的中心,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的弹性恢复力从传递构件436的传递突部436b向底壁435a的中心传递。这样的话,能够使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的弹性恢复力更均等地向两个第1接触片4312A传递。
另外,也能够将可动触头主体431设为图17所示的结构。在图17中,不使用具有刚性的支承轴,而使用由能够挠曲变形的螺旋弹簧形成的支承轴465,来保持多张板状构件433。像这样,在图17中,通过使用能够挠曲变形的支承轴465来保持多张板状构件433,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
即使设为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使各个接触片(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追随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的形状。在图17中,例示了使5个第1接触片4312A与在下部形成有随着向下方去而直径变小的锥形部4211A的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结构。另外,例示了使5个第2接触片4312B与在下部形成有随着向下方去而直径变小的锥形部4211B的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结构。
另外,在图17中,例示了5张板状构件433分别被1个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推压的结构,但也能够设为图9、图11~图16所示的结构。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各个接触片(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与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时,支承轴465以沿着第1固定端子420A的形状的方式挠曲变形。而且,如图17的(b)和图17的(c)所示,5张板状构件433以两端成为最上位、中央部成为最下位的方式位移。
此时,位于外侧的两个第1接触片4312A利用在支承轴465产生的弹性恢复力而夹持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部4211A。而且,位于外侧的两个第2接触片4312B夹持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部4211B。
像这样,在图17中,在使各个接触片(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与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时,位于外侧的两张板状构件433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此时,电流在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的两个第1接触片4312A中沿相同方向流动。
像这样,在相同方向的电流流过并列设置的构件的情况下,相互吸引的力作用于并列设置的构件。因而,在使各个接触片与固定端子接触的状态下,相互吸引的力作用于位于外侧的两张板状构件433。因此,若设为图17所示的结构,则位于外侧的两个第1接触片4312A更稳固地夹持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部4211A。其结果,能够抑制因作用于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1接触片4312A之间的电磁斥力而使第1接触片4312A移动。并且,位于外侧的两个第2接触片4312B更稳固地夹持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部4211B,因此也能够抑制因作用于第2固定端子420B与第2接触片4312B之间的电磁斥力而使第2接触片4312B移动。
另外,也能够将可动触头主体431设为图18所示的结构。在图18中,将平板状的板状构件433配置于前后方向的中央。而且,将以能够在厚度方向上弹性变形的方式弯曲的板簧作为板状构件433使用。具体地说,将能够弹性变形的两张板状构件(板簧)433以左右方向的两端与平板状的板状构件433的两端分离的状态分别配置于平板状的板状构件433的前后方向的两侧。
另外,在3张板状构件433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长孔433a,支承轴465贯穿于各长孔433a。通过这样,形成具有保持为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多张板状构件433的可动触头主体431。
即使设为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使各个接触片(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追随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的形状。在图18中,例示了使3个第1接触片4312A与在下部形成有随着向下方去而直径变小的锥形部4211A的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结构。另外,例示了使3个第2接触片4312B与在下部形成有随着向下方去而直径变小的锥形部4211B的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结构。
另外,在图18中也是,3张板状构件433能够分别被1个螺旋弹簧(施力部)434a推压。另外,也能够使用图9、图11~图16所示的施力构件434。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各个接触片(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与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时,3张板状构件433以两端位于上方、中央部位于下方的方式位移。
此时,位于前后方向两端的板状构件433一边以左右方向的两侧的顶端向前后方向的外侧打开的方式弹性变形,一边在各固定端子的锥形部上滑动。因而,利用在位于前后方向两端的板状构件433产生的弹性恢复力,位于外侧的两个第1接触片4312A夹持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部4211A。而且,位于外侧的两个第2接触片4312B夹持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部4211B。
像这样,在图18中,在使各个接触片(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与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时,位于外侧的两张板状构件433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此时,电流在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的两个第1接触片4312A中沿相同方向流动。
因而,即使设为图18所示的结构,位于外侧的两个第1接触片4312A也会更稳固地夹持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部4211A。其结果,能够抑制因作用于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1接触片4312A之间的电磁斥力而使第1接触片4312A移动。并且,位于外侧的两个第2接触片4312B更稳固地夹持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部4211B,因此也能够抑制因作用于第2固定端子420B与第2接触片4312B之间的电磁斥力而使第2接触片4312B移动。
另外,触点装置10不限于上述结构,能够设为各种各样的结构。
例如,也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19所示的结构。
图19所示的可动触头430也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可动触头430同样地,具备具有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第2接触部4311B的可动触头主体431。
另外,图19所示的可动触头主体431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沿前后方向层叠(以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多张在一侧具有第1接触片4312A并且在另一侧具有第2接触片4312B的大致矩形板状的板状构件433而形成。在该图19中,通过沿前后方向层叠3张板状构件433,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
像这样,图19所示的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也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而且,多个第1接触片4312A能够分别各自独立地沿上下方向移动(以支承轴465为中心转动)。即,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中的至少任1个第1接触片4312A能够相对于其它第1接触片4312A相对移动。
另外,第2接触部4311B具备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而且,多个第2接触片4312B能够分别各自独立地沿上下方向移动(以支承轴465为中心转动)。即,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中的至少任1个第2接触片4312B能够相对于其它第2接触片4312B相对移动。
在此,图19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在可动触头主体431之外具备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的周围的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另外,在可动触头主体431之外具备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的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
并且,在图19中,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和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一体形成。
即,在图19中,可动触头430在可动触头主体431之外具备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
具体地说,使用两张呈使一张板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向相同方向弯折而成的形状的板状构件4321,形成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即,使用两张由侧壁部432a和与侧壁部432a的两端连续设置的一对弯折片432b、432b形成为大致U字状的板状构件4321,形成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该侧壁部432a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比板状构件433的长度方向的长度长。
而且,以从前后方向夹着可动触头主体431的方式配置两张板状构件4321。具体地说,将一方的板状构件4321以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前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前方,将另一方的板状构件4321以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后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后方。此时,一方的板状构件4321以使侧壁部432a的厚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大致一致并且使一对弯折片432b、432b的顶端朝向后方的状态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前方。另外,另一方的板状构件4321以使侧壁部432a的厚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大致一致并且使一对弯折片432b、432b的顶端朝向前方的状态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后方。
通过这样,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另外,图19中例示了在左右方向的两侧,一方的板状构件4321的弯折片432b和另一方的板状构件4321的弯折片432b在前后方向上分离的结构。然而,不必在左右方向的两侧使一方的板状构件4321的弯折片432b与另一方的板状构件4321的弯折片432b分离。即,也可以是,至少在左右方向的一侧,一方的板状构件4321的弯折片432b与另一方的板状构件4321的弯折片432b接触。另外,也可以将形成为框状的构件作为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将该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配置为包围可动触头主体431的整周。另外,也可以将局部欠缺的大致C字状的构件设为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
并且,在图19中,在弯折片432b与可动触头主体431之间形成有间隙。即,在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与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之间设有第1间隙D2。而且,在第2接触部4311B与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之间设有第2间隙D3。
而且,该图19所示的可动触头430也以能够相对于保持件460在上下方向(一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保持于保持件460。另外,在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侧壁部432a形成有圆孔状的贯通孔432c。而且,通过将支承轴465贯穿于该圆孔状的贯通孔432c,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连同可动触头主体431一起被支承轴465保持于保持件460。另外,在该图19中也是,支承轴465以能够相对于保持件460在上下方向(一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保持于保持件460。因而,在支承轴465相对于保持件460沿上下方向(一方向)相对移动时,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连同可动触头主体431一起相对于保持件460沿上下方向(一方向)相对移动。
另外,压接弹簧401配置于在上部载置并保持可动触头430的保持构件464与保持件460的底壁463之间,该压接弹簧401经由保持构件464向上方推压可动触头430。
在此,在图19中,在组装了触点装置10的状态下,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左右方向的内侧相对。另外,底面421aA的左右方向的内侧是指,由通过底面421aA的中心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分割得到的底面421aA的区域中的位于第2固定端子420B侧的区域。另外,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1间隙D2的弯折片432b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相对。
并且,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左右方向的内侧相对。另外,底面421aB的左右方向的内侧是指,由通过底面421aB的中心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分割得到的底面421aB的区域中的位于第1固定端子420A侧的区域。另外,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2间隙D3的弯折片43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相对。
而且,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上方(一侧)移动时,可动触头430也向上方移动,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
此时,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内侧接触。另外,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1间隙D2的弯折片432b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外侧接触。
另外,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内侧接触。另外,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2间隙D3的弯折片43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外侧接触。
另一方面,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下方(另一侧)移动时,可动触头430也向下方移动,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这两者分离。即,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1间隙D2的弯折片432b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分离。而且,多个第2接触片4312B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2间隙D3的弯折片43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分离。
像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19所示的结构,也能够产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图19中例示了使用呈在左右方向上细长的大致U字状的两张板状构件4321,形成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结构。
然而,不必设为这样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例如,如图20所示,也可以仅形成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和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中的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在该图20中例示了使用两张呈使一张板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弯折而成的形状的板状构件4321,形成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通过将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壁部的两端形成有弯折片的大致U字状的板状构件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的周围,从而形成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此时,也可以在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与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之间设有第1间隙D2。
另外,也可以通过将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壁部的两端形成有弯折片的大致U字状的板状构件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从而形成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此时,也可以在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与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之间设有第2间隙D3。
另外,也能够构成为具备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和相对于该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独立地形成的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
这样的结构例如能够通过使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壁部的两端形成有弯折片的大致U字状的板状构件分别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而得到。此时,既可以在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与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之间设有第1间隙D2,也可以在第2接触部4311B与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之间设有第2间隙D3。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产生与图19所记载的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设为,构成可动触头主体431的3张板状构件433和构成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两张板状构件4321被上述施力构件434分别独立地推压。
另外,也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21所示的结构。
在该图21中也是,可动触头430具备可动触头主体431和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另外,图21所示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形成为与图19所示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同样的结构,图21所示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形成为与图19所示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大致同样的结构。
在此,在图21中,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能够相对于可动触头主体431沿上下方向(一方向)相对移动。而且,在非导通状态时(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分离时),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配置于比可动触头主体431靠上侧(第1固定端子420A侧)的位置。
并且,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能够相对于可动触头主体431沿上下方向(一方向)相对移动。而且,在非导通状态时(在可动触头430与第2固定端子420B分离时),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配置于比可动触头主体431靠上侧(第2固定端子420B侧)的位置。
即,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能够相对于可动触头主体431沿上下方向(一方向)相对移动。而且,在非导通状态时,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配置于比可动触头主体431靠上侧(第1固定端子420A侧和第2固定端子420B侧)的位置。
具体地说,在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侧壁部432a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长孔状的贯通孔432c。而且,通过将支承轴465贯穿于该长孔状的贯通孔432c,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连同可动触头主体431一起被支承轴465保持于保持件460。
并且,在图21中,在保持件460的两侧壁462、462分别形成有圆孔462a、462a。因而,在将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和可动触头主体431利用支承轴465保持于保持件460的状态下,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能够相对于保持件460沿上下方向(一方向)相对移动。即,在图21中,随着轴(驱动轴)380沿上下方向(一方向)的移动,保持件460和可动触头主体431一体移动。
另外,压接弹簧401配置于在上部载置并保持可动触头430的保持构件464与保持件460的底壁463之间,该压接弹簧401经由保持构件464向上方推压可动触头430。
另外,在图21中,在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侧壁部432a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大致梯形状的突部432d,该突部432d以面接触的状态载置于保持构件464的上表面。而且,该突部432d形成为,在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上表面和可动触头主体431的上表面大致平齐的状态下顶端位于比可动触头主体431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参照图21的(b))。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非导通状态时,压接弹簧401经由保持构件464将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向上方推压,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相对于保持件460和可动触头主体431向上方相对移动。进行该相对移动直到支承轴465与长孔状的贯通孔432c的下端接触。在图21中,在支承轴465与贯通孔432c的下端接触的状态下,突部432d的顶端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下表面平齐(参照图21的(a))。
另外,在图21中也是,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上方(一侧)移动时,可动触头430也向上方移动,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
具体地说,在可动触头430向上方移动时,首先,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左右方向的两端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外侧和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外侧接触。
而且,在使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左右方向的两端与各固定端子接触的状态下,若使轴380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则保持件460和可动触头主体431相对于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向上方相对移动。
像这样,若使可动触头主体431相对于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向上方相对移动,则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内侧接触。另外,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内侧接触。
另一方面,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下方(另一侧)移动时,可动触头430也向下方移动,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这两者分离。
具体地说,随着轴380向下方的移动,保持件460和可动触头主体431也向下方移动。此时,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被压接弹簧401向上方推压。因此,在使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左右方向的两端与各固定端子接触的状态下,若使轴380向下方移动,则保持件460和可动触头主体431相对于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向下方相对移动。
像这样,在使轴380向下方移动时,首先,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分离,同时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分离。
另外,进行保持件460和可动触头主体431相对于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向下方的相对移动,直到支承轴465与长孔状的贯通孔432c的下端接触。因而,若支承轴465与长孔状的贯通孔432c的下端接触,则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也连同保持件460和可动触头主体431一起向下方移动。
而且,通过使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向下方移动,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2间隙D3的弯折片432b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分离。另外,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2间隙D3的弯折片43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分离。
这样,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这两者分离。
像这样,在图21所示的可动触头430中,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比可动触头主体431先与各固定端子接触,比可动触头主体431后与各固定端子分离。通过这样,能够主要利用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进行电弧的产生。即,在图21所示的可动触头430中,将可动触头主体431的触点设为主要用于通电的触点,将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触点设为主要用于电弧产生的触点。
像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21所示的结构,也能够产生与图19所记载的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图21中,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能够相对于可动触头主体431沿上下方向(一方向)相对移动。而且,在非导通状态时,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配置于比可动触头主体431靠上侧(第1固定端子420A侧和第2固定端子420B侧)的位置。
通过这样,能够主要利用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进行电弧的产生,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可动触头主体431受到电弧的影响。
另外,在图21中也例示了使用呈在左右方向上细长的大致U字状的两张板状构件4321,形成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结构。然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图20所示的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作为图19的变形例说明的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使它们能够相对于可动触头主体431沿上下方向(一方向)相对移动。而且,也可以在非导通状态时,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配置于上侧(第1固定端子420A侧、第2固定端子420B侧)。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产生与图21所记载的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图21中也是,也能够设为,构成可动触头主体431的3张板状构件433和构成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两张板状构件4321被上述施力构件434分别独立地推压。
另外,也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22所示的结构。
在该图22中也是,可动触头430具备可动触头主体431和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另外,图22所示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形成为与图19所示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同样的结构,图22所示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形成为与图19所示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同样的结构。即,图22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形成为与图19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同样的结构。
在此,在图22中,在第1固定端子420A形成有在导通状态时进入第1间隙D2而划分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第1划分部。
具体地说,在第1固定端子420A的下部形成有随着向下方去而直径变小的锥形部4211A。
而且,在对线圈330通电,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导通状态时(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时),锥形部4211A的顶端部4211aA进入第1间隙D2。而且,通过使锥形部4211A的顶端部4211aA进入第1间隙D2,从而利用该顶端部4211aA划分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像这样,在图22中,锥形部4211A的顶端部4211aA成为进入第1间隙D2而划分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第1划分部。
另外,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导通状态时,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与锥形部4211A的锥面4211bA的内侧接触。另外,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1间隙D2的弯折片432b与锥形部4211A的锥面4211bA的外侧接触。
并且,在图22中,在第2固定端子420B形成有在导通状态时进入第2间隙D3而划分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第2划分部。
具体地说,在第2固定端子420B的下部形成有随着向下方去而直径变小的锥形部4211B。
而且,在对线圈330通电,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导通状态时(可动触头430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时),锥形部4211B的顶端部4211aB进入第2间隙D3。而且,通过使锥形部4211B的顶端部4211aB进入第2间隙D3,从而利用该顶端部4211aB划分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像这样,在图22中,锥形部4211B的顶端部4211aB成为进入第2间隙D3而划分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第2划分部。
另外,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导通状态时,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与锥形部4211B的锥面4211bB的内侧接触。另外,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2间隙D3的弯折片432b与锥形部4211B的锥面4211bB的外侧接触。
像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22所示的结构,也能够产生与图19所记载的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图22中,在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与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之间设有第1间隙D2。另外,在第2接触部4311B与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之间设有第2间隙D3。
而且,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时,第1固定端子420A的顶端部4211aA进入第1间隙D2。
并且,在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导通状态时,第2固定端子420B的顶端部4211aB进入所述第2间隙。
通过这样,能够抑制在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的外侧接触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分离时产生的电弧碰到内侧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可动触头主体431受到电弧的影响。
另外,在图22中,使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与锥形部4211A的锥面4211bA的内侧接触。而且,使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1间隙D2的弯折片432b与锥形部4211A的锥面4211bA的外侧接触。
因而,在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1接触片4312A之间以及第1固定端子420A与划分出第1间隙D2的弯折片432b之间产生斜下方的电磁斥力。
这样的话,能够将电磁斥力的分力设为向轴(驱动轴)380传递的力(使轴380向下方移动的力)。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作用于轴(驱动轴)380的电磁斥力(朝向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非导通状态的方向的力)。
同样地,使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与锥形部4211B的锥面4211bB的内侧接触。而且,使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2间隙D3的弯折片432b与锥形部4211B的锥面4211bB的外侧接触。
因而,在第2固定端子420B侧也能够产生与第1固定端子420A侧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如图21所示,也可以是,在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能够相对于可动触头主体431沿上下方向(一方向)相对移动的基础上,在固定端子设置划分部。此时,优选的是,位于外侧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比可动触头主体431先与固定端子接触,比可动触头主体431后与固定端子分离。
这样的话,能够更进一步可靠地抑制可动触头主体431受到电弧的影响。
另外,在图22中也例示了使用呈在左右方向上细长的大致U字状的两张板状构件4321,形成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结构。然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作为图19、图21的变形例说明的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使顶端部进入在它们与可动触头主体431之间形成的间隙。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产生与图22所记载的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图22中也是,也能够设为,构成可动触头主体431的3张板状构件433和构成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两张板状构件4321被上述施力构件434分别独立地推压。
另外,如图23所示,也可以在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向下方突出的隔壁4212A,使该隔壁4212A作为第1划分部发挥功能。
在该图23中,在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也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向下方突出的隔壁4212B,使该隔壁4212B作为第2划分部发挥功能。
即使这么做,在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导通状态时,第1固定端子420A的顶端部(隔壁4212A)进入第1间隙D2,第2固定端子420B的顶端部(隔壁4212B)进入第2间隙D3。
像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22所示的结构,也能够产生与图22所记载的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可以设为图20所示的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作为图19、图21的变形例说明的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使固定端子的顶端部进入在它们与可动触头主体431之间形成的间隙。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产生与图23所记载的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图23中也是,也能够设为,构成可动触头主体431的3张板状构件433和构成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两张板状构件4321被上述施力构件434分别独立地推压。
另外,也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24所示的结构。
图24所示的可动触头430也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可动触头430同样地,具备具有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第2接触部4311B的可动触头主体431。
另外,图24所示的可动触头主体431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将分别形成有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的板状构件433沿前后方向层叠而形成。在该图24中,通过沿前后方向层叠3张板状构件433,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
像这样,图24所示的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也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而且,多个第1接触片4312A能够分别各自独立地沿上下方向移动(以支承轴465为中心转动)。即,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中的至少任1个第1接触片4312A能够相对于其它第1接触片4312A相对移动。
另外,第2接触部4311B具备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而且,多个第2接触片4312B能够分别各自独立地沿上下方向移动(以支承轴465为中心转动)。即,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中的至少任1个第2接触片4312B能够相对于其它第2接触片4312B相对移动。
在此,在图24所示的可动触头430中,使分隔壁461a介于在前后方向(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板状构件433、433之间。
而且,相邻的两个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433A被该分隔壁461a分隔,相邻的两个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433B被该分隔壁461a分隔。
像这样,在图24中,使分隔壁461a作为介于相邻的两个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433A之间的第1分隔壁发挥功能。另外,也作为介于相邻的两个第2可动侧板部之间的第2分隔壁发挥功能。即,在图24中,分隔壁461a兼作第1分隔壁和第2分隔壁。另外,也能够将第1分隔壁和第2分隔壁彼此独立地设置。
而且,该图24所示的可动触头430也以能够相对于保持件460在上下方向(一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保持于保持件460。
因此,在图24中,在保持件460的顶壁461的下表面以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有两个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向下方突出的分隔壁461a。
而且,将3张板状构件433分别插入到在侧壁462和分隔壁461a之间形成的3个空间。此时,使各板状构件433的侧面(前表面和后表面)与侧壁462的表面和分隔壁461a的表面面接触。
另外,优选的是,使电流难以在各板状构件433与侧壁462、分隔壁461a之间流过。这样的侧壁462、分隔壁461a例如能够使用导体电阻比板状构件433高的材料形成。另外,也能够使用绝缘材料形成。另外,也可以在侧壁462、分隔壁461a的表面实施绝缘涂覆处理。
另外,在图24中,板状构件433分别被作为施力部的螺旋弹簧402向上方施力。该施力部不限于螺旋弹簧,例如也能够设为上述施力构件434所使用的施力部。
另外,如图25的(a)所示,也能够在板状构件433设置能够弹性变形的腿部433b,将该腿部433b作为施力部。即,也可以通过使该腿部433b弹性变形,从而确保各板状构件433与第1固定端子420A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各板状构件433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接触压力。
另外,在图25的(a)中例示了以顶端朝向外侧的方式延伸设置的腿部433b,但如图25的(b)所示,也能够设为以顶端朝向内侧的方式延伸设置的腿部433b。
另外,如图25的(c)所示,也能够不在板状构件433而在保持件460的底壁463设置能够弹性变形的腿部463b。该腿部463b例如能够通过以顶端朝向外侧的方式将底壁463的局部切割立起而形成。另外,也能够设为顶端朝向内侧的腿部463b。
而且,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上方(一侧)移动时,可动触头430也向上方移动,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
即,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接触。另外,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接触。
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导通状态。
另一方面,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下方(另一侧)移动时,可动触头430也向下方移动,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这两者分离。即,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分离,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分离。
另外,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相同方向的电流流过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的3张板状构件433。另外,在图24的(b)中,用箭头例示了电流从左向右流动的情况,但也能够使电流从右向左流动。而且,在任一情况下均是,相同方向的电流流过3张板状构件433。
像这样,在相同方向的电流流过并列设置的构件的情况下,相互吸引的力作用于并列设置的构件。因而,在如图24那样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3张构件(板状构件433)的情况下,相互吸引的力作用于位于前后方向的前方的板状构件433和位于后方的板状构件433。通过这样,分隔壁461a被板状构件433更加稳固地夹入,在板状构件433与分隔壁461a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变大。其结果,能够抑制因作用于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第2固定端子420B)与可动触头430之间的电磁斥力而使板状构件433移动。
像这样,在图24中,通过使分隔壁介于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构件之间,从而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抑制各构件的移动。通过这样,能够更可靠地维持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导通状态。
像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24所示的结构,也能够产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即使在不设置分隔壁,而仅将多个板状构件433层叠的情况下,相互吸引的力也作用于配置于层叠方向的两端的板状构件433。因而,即使在设为上述实施方式等所示的可动触头430的情况下,也能够增大在板状构件433彼此间的接触部分产生的摩擦力。因此,能够抑制因作用于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第2固定端子420B)与可动触头430之间的电磁斥力而使板状构件433移动的情况。
然而,如图24所示,若使分隔壁461a介于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构件之间,则能够进一步增大在板状构件433与其它构件的接触部分产生的摩擦力。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因作用于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第2固定端子420B)与可动触头430之间的电磁斥力而使板状构件433移动的情况。
另外,在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示将形成有第1接触片4312A的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沿前后方向层叠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第1分隔壁介于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之间。
另外,在将形成有第2接触片4312B的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沿前后方向层叠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第2分隔壁介于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之间。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产生与图24所记载的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26所示的结构。
图26所示的可动触头430也与图19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同样地,具备具有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第2接触部4311B的可动触头主体431。
另外,图26所示的可动触头主体431也与图19同样地,通过将分别形成有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的板状构件433沿前后方向层叠而形成。
但是,在该图26中,配置于前后方向的中央的板状构件433的前后方向宽度比配置于前后方向的前方和后方的板状构件433的前后方向宽度宽。
另外,在配置于前后方向的前方和后方的宽度窄的板状构件433设有能够弹性变形的腿部433b。而且,通过使该腿部433b弹性变形,从而确保各板状构件433与第1固定端子420A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各板状构件433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接触压力。
另一方面,在配置于前后方向的中央的宽度宽的板状构件433未形成腿部,在中央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而供轴(驱动轴)380贯穿的贯通孔433c。
另外,在图26中,不使用支承轴465,板状构件433以分别各自独立的状态载置于后述的下侧磁轭492的底壁492a上。
像这样,图26所示的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也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而且,多个第1接触片4312A能够分别各自独立地沿上下方向移动。即,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中的至少任1个第1接触片4312A能够相对于其它第1接触片4312A相对移动。
另外,第2接触部4311B具备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而且,多个第2接触片4312B能够分别各自独立地沿上下方向移动。即,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中的至少任1个第2接触片4312B能够相对于其它第2接触片4312B相对移动。
并且,图26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在可动触头主体431之外还具备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
该图26所示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形成为与图19所示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大致同样的结构,通过在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前后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大致U字状的板状构件4321而形成。此时,构成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两个板状构件4321也载置于下侧磁轭492的底壁492a上。另外,也可以是,在两个板状构件4321也设置能够弹性变形的腿部,从而确保各板状构件4321与第1固定端子420A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各板状构件4321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接触压力。
在此,在图26所示的触点装置10中,以包围可动触头430的方式设置有磁轭490。具体地说,由配置于可动触头430的上侧的上侧磁轭(第1磁轭)491和包围可动触头430的下侧和侧部的下侧磁轭(第2磁轭)492构成包围可动触头430的上下表面和侧面的磁轭490。像这样,通过利用上侧磁轭491和下侧磁轭492包围可动触头430,从而在上侧磁轭491与下侧磁轭492之间形成磁路。
而且,通过设置上侧磁轭491和下侧磁轭492,从而在电流流过可动触头430时,上侧磁轭491和下侧磁轭492基于电流而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像这样,通过使上侧磁轭491和下侧磁轭492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上侧磁轭491与下侧磁轭492相互吸引。而且,该上侧磁轭491与下侧磁轭492相互吸引,从而将可动触头430推压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而且,可动触头430被推压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从而限制可动触头430欲与第1固定端子420A、第2固定端子420B分离的动作。通过这样,抑制电弧的产生,能够抑制因产生电弧而引起的触点熔接。
另外,在图26中,将上侧磁轭491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下侧磁轭492由底壁部492a和以从底壁部492a的两端立起的方式形成的侧壁部492b形成为大致U字状。而且,上侧磁轭491固定于轴(驱动轴)380的头部382的上表面。另外,在下侧磁轭492的底壁部492a形成有供轴主体部381贯穿的贯通孔492c。另外,在图26中,底壁部492a的下表面被压接弹簧401向上方推压。并且,在图26中,在底壁部492a和宽度宽的板状构件433设有相互嵌合的凹凸部,通过使凹凸部相互嵌合,从而使下侧磁轭492嵌合于宽度宽的板状构件433。具体地说,在底壁部492a的上表面形成向上方突出的嵌合突部492d,使该嵌合突部492d嵌合于在宽度宽的板状构件433的下表面形成的嵌合凹部433d。通过这样,以包围可动触头430的三个方向的方式配置下侧磁轭492。
另外,在图26中也是,在组装了触点装置10的状态下,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左右方向的内侧相对。另外,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1间隙D2的弯折片432b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相对。
并且,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左右方向的内侧相对。另外,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2间隙D3的弯折片43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相对。
而且,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上方(一侧)移动时,可动触头430也向上方移动,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
此时,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内侧接触。并且,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1间隙D2的弯折片432b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外侧接触。
另外,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内侧接触。并且,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2间隙D3的弯折片43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外侧接触。
此时,配置于前后方向的中央的宽度宽的板状构件433由于上侧磁轭491和下侧磁轭492相互吸引而被向上侧磁轭491侧推压。
另一方面,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下方(另一侧)移动时,可动触头430也向下方移动,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这两者分离。即,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2间隙D3的弯折片432b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分离。而且,多个第2接触片4312B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2间隙D3的弯折片43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分离。
像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26所示的结构,也能够产生与图19所示的结构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可以代替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使用图20所示的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作为图19的变形例说明的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在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的周围设置磁轭490。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产生与图26所记载的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27所示的结构。
图27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具备具有导电性的多张(3张)板簧,在各板簧的两端形成有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即,在图27中,具有导电性的板簧成为分别形成有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的板状构件433。这些板状构件433呈在使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大致一致的状态下以向下凸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
而且,通过在以向下凸出的方式弯曲的状态下将3张板状构件433沿上下方向层叠,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另外,3张板状构件433各自的左右方向长度不同,左右方向长度越长,则越是层叠在下侧。通过这样,在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时,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的顶端以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沿左右方向排列。
另外,在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433a,通过将轴(驱动轴)380贯穿于该贯通孔433a,从而将可动触头主体431安装于轴(驱动轴)380。此时,在沿上下方向(层叠方向:一方向)相邻的板状构件433之间形成有间隙。
像这样,在图27所示的可动触头主体431中,各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的一侧的片部成为第1接触部4311A和第1接触片4312A。而且,各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的片部成为第2接触部4311B和第2接触片4312B。
并且,图27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在可动触头主体431之外还具备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
该图27所示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通过使分别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前后方向的两侧的大致U字状的板状构件4321与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挠曲变形的底壁432e一体化而形成。
大致U字状的板状构件4321呈与图19所示的板状构件4321同样的结构,包括侧壁部432a和与侧壁部432a的左右方向两端连续设置的一对弯折片432b、432b。
另外,在底壁432e的中央部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432f,通过将轴(驱动轴)380贯穿于该贯通孔432f,从而将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安装于轴(驱动轴)380。
而且,图27所示的轴(驱动轴)380包括轴主体部381和头部382。并且,在图27所示的轴(驱动轴)380设有安装于轴主体部381的周围而从下方支承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支承构件383。
该支承构件383在使轴主体部381贯穿于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贯通孔433a、432f之后,安装于轴主体部381的周围。通过这样,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以夹在头部382与支承构件383之间的状态安装于轴(驱动轴)380。
另外,在图27中,从下起依次层叠底壁432e、左右方向长度最长的板状构件433、中间长度的板状构件433、最短的板状构件433。而且,在以该顺序层叠的状态下,使轴主体部381从上方贯穿于各贯通孔433a、432f,从而将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安装于轴(驱动轴)380。并且,在图27中,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非导通状态时,弯折片432b的高度位置与各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两端的高度位置大致同等。
另外,在图27中也是,在组装了触点装置10的状态下,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左右方向的内侧相对。而且,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1间隙D2的弯折片432b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相对。
并且,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左右方向的内侧相对。另外,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2间隙D3的弯折片43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相对。
而且,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上方(一侧)移动时,可动触头430也向上方移动,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
具体地说,在使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上方(一侧)移动时,首先,可动触头430整体(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向上方移动。
而且,通过可动触头430整体向上方移动,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内侧接触。另外,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1间隙D2的弯折片432b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外侧接触。另外,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内侧接触。并且,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2间隙D3的弯折片43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外侧接触。
即,在图27中,在使可动触头430整体向上方移动时,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以及4个弯折片432b大致同时与固定端子接触。像这样,若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以及4个弯折片432b与固定端子接触,则这些构件(第1接触片4312A、第2接触片4312B以及弯折片432b)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
而且,在图27中,即使在第1接触片4312A、第2接触片4312B以及弯折片432b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轴(驱动轴)380也能够向上方移动。
因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底壁432e因轴380向上方的推压而以向上凸出的方式挠曲变形。而且,通过使底壁432e发生挠曲变形,各板状构件433在使两顶端与固定端子的底面接触的状态下被向上方推压而发生弹性变形。即,第1接触片4312A的顶端在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滑动,同时第2接触片4312B的顶端在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滑动,而发生弹性变形。
像这样,通过使各板状构件433向顶端彼此间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由各板状构件433的弹性恢复力产生的向上方的推压力作用于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因而,第1接触片4312A以比较大的接触压力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另外,第2接触片4312B也以比较大的接触压力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并且,由底壁432e的弹性恢复力产生的向上方的推压力也作用于弯折片432b,因此各弯折片432b也以比较大的接触压力与固定端子接触。
另外,若使各板状构件433弹性变形,则形成于彼此相邻的板状构件433之间的间隙消失,彼此相邻的板状构件433彼此间面接触。并且,若在该状态下相同方向的电流流过各板状构件433,则相互吸引的力作用于配置于最上部的板状构件433和配置于最下部的板状构件433。这样的话,在彼此相邻的板状构件433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变大,能够抑制板状构件433从固定端子的脱离。
另一方面,在使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下方(另一侧)移动时,在各板状构件433和底壁432e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相对移动。
而且,若各板状构件433和底壁432e回到初始状态,则可动触头430整体向下方移动,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分离。即,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以及4个弯折片432b大致同时与固定端子分离。
另外,也可以是,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非导通状态时,弯折片432b的高度位置比各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两端的高度位置高。这样的话,在使可动触头430整体向上方移动时,能够使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比可动触头主体431先与各固定端子接触,能够使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比可动触头主体431后与各固定端子分离。
像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27所示的结构,也能够产生与图19所示的结构大致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图27中也例示了使用呈在左右方向上细长的大致U字状的两张板状构件4321,形成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结构。然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图20所示的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作为图19的变形例说明的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
另外,在图27中例示了使用多张分别形成有第1接触片432A和第1接触片432B的板状构件433,通过沿上下方向(一方向)层叠多张板状构件433,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结构。然而,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结构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通过将形成有第1接触片4312A的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沿上下方向层叠,从而形成具有形成有多个第1接触片4312A的第1接触部4311A的层叠体,并将该层叠体作为可动触头主体431。
另外,也可以通过将上述层叠体与相对于该层叠体独立地设置且具有第2接触部4311B的构件电连接,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另外,作为使具有第1接触部4311A的层叠体和具有第2接触部4311B的构件电连接的方法,例如有使两者直接连结的方法、经由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保持构件464、底壁432e电连接的方法等。
另外,具有第2接触部4311B的构件也可以是以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大致一致的状态配置的1张板状构件。此时,既可以与第2固定端子420B在1个部位接触,也可以在多个部位接触。
另外,具有第2接触部4311B的构件也可以是通过将形成有第2接触片4312B的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沿上下方向层叠而形成的层叠体。该层叠体具有形成有多个第2接触片4312B的第2接触部4311B。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产生与图27所示的结构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28所示的结构。
在该图28中也是,可动触头430具备可动触头主体431和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另外,图28所示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形成为与图27所示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同样的结构,图28所示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也形成为与图27所示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同样的结构。即,图28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形成为与图27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同样的结构。
而且,在图28中,在第1固定端子420A形成有在导通状态时进入第1间隙D2而划分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第1划分部。另外,在第2固定端子420B形成有在导通状态时进入第2间隙D3而划分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第2划分部。
具体地说,在第1固定端子420A的下部形成有随着向下方去而直径变小的锥形部4211A。另外,在第2固定端子420B的下部形成有随着向下方去而直径变小的锥形部4211B。
即,图28所示的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形成为与图22所示的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同样的结构。
像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28所示的结构,也能够产生与图22、图27所示的结构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29和图30所示的结构。
图29和图30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具备具有导电性的多张(3张)板簧,在各板簧的两端形成有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即,在图29和图30中,具有导电性的板簧成为分别形成有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的板状构件433。这些板状构件433呈在使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大致一致的状态下以向下凸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
而且,通过在以向下凸出的方式弯曲的状态下将3张板状构件433沿上下方向层叠,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
另外,在图29和图30中,在3张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宽度窄的片部,该宽度窄的片部成为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
具体地说,1个板状构件433通过使左右方向的两端的宽度变窄,从而呈各形成有1个从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向左右方向突出的片部的形状。
另外,另1个板状构件433形成为如下形状:使左右方向的两端宽度稍窄,同时在该宽度窄的部位的前后方向的中央形成有缺口。该缺口形成为,宽度比形成于上述1个板状构件433的片部的宽度稍宽。像这样,另1个板状构件433呈各形成有两个从宽度窄的部位的前后方向的两端向左右方向突出的片部的形状。
而且,剩下的1个板状构件433呈在左右方向的两端的前后方向的中央形成有缺口的形状。该缺口形成为,宽度比形成于上述另1个板状构件433的宽度窄的部位的宽度稍宽。像这样,剩下的1个板状构件433呈各形成有两个从前后方向的两端向左右方向突出的片部的形状。
而且,在图29和图30中,通过从上方起依次层叠1个板状构件433、另1个板状构件433、剩下的1个板状构件433,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通过这样,在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时,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的顶端沿前后方向排列。
另外,在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433a,通过将轴(驱动轴)380贯穿于该贯通孔433a,从而将可动触头主体431安装于轴(驱动轴)380。此时,在沿上下方向(层叠方向:一方向)相邻的板状构件433之间形成有间隙。
像这样,在图29和图30所示的可动触头主体431中,各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的一侧的片部成为第1接触部4311A和第1接触片4312A。而且,各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的片部成为第2接触部4311B和第2接触片4312B。
并且,图29和图30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在可动触头主体431之外还具备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
该图29和图30所示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通过使分别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前后方向的两侧的大致U字状的板状构件4321与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挠曲变形的底壁432e一体化而形成。
大致U字状的板状构件4321呈与图19所示的板状构件4321大致同样的结构,包括侧壁部432a和与侧壁部432a的左右方向两端连续设置的一对弯折片432b、432b。另外,在图29和图30所示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中,在弯折片432b的内侧形成有随着向上方去而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432g。而且,在使可动触头430沿上下方向移动时,各板状构件433的顶端一边在该倾斜面432g滑动一边沿上下方向移动。
另外,在底壁432e的中央部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432f,通过将轴(驱动轴)380贯穿于该贯通孔432f,从而将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安装于轴(驱动轴)380。
而且,图29和图30所示的轴(驱动轴)380包括轴主体部381和头部382。并且,在图27所示的轴(驱动轴)380设有安装于轴主体部381的周围而从下方支承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支承构件383。
该支承构件383在使轴主体部381贯穿于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贯通孔433a、432f之后,安装于轴主体部381的周围。通过这样,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以夹在头部382与支承构件383之间的状态安装于轴(驱动轴)380。
另外,在图29和图30中,从下起依次层叠底壁432e、剩下的1个板状构件433、另1个板状构件433、1个板状构件433。而且,在以该顺序层叠的状态下,使轴主体部381从上方贯穿于各贯通孔433a、432f,从而将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安装于轴(驱动轴)380。
另外,在图29和图30中,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非导通状态时,各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两端的高度位置不同。具体地说,越是配置于下方的板状构件433,则其左右方向两端的高度位置越靠下方。然而,也可以是,各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两端的高度位置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非导通状态时大致同等。
另外,在图29和图30中,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非导通状态时,弯折片432b的高度位置比配置于最上部的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两端的高度位置靠下侧。然而,也可以是,弯折片432b的高度位置也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非导通状态时与配置于最上部的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两端的高度位置大致同等。
另外,在图29和图30中也是,在组装了触点装置10的状态下,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左右方向的内侧相对。而且,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1间隙D2的弯折片432b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相对。
并且,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左右方向的内侧相对。另外,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2间隙D3的弯折片43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相对。
而且,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上方(一侧)移动时,可动触头430也向上方移动,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
具体地说,在使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上方(一侧)移动时,首先,可动触头430整体(可动触头主体431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向上方移动。
而且,通过使可动触头430整体向上方移动,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内侧接触。另外,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1间隙D2的弯折片432b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的外侧接触。另外,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2接触部4311B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内侧接触。并且,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划分出第2间隙D3的弯折片432b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的外侧接触。
另外,在形成为图29和图30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在使可动触头430整体向上方移动时,首先,配置于最上部的板状构件433的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大致同时与固定端子接触。之后,配置于正中间的板状构件433的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以及4个弯折片432b大致同时与固定端子接触。
像这样,若弯折片432b与固定端子接触,则该弯折片432b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
而且,在图29和图30中,在弯折片432b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轴(驱动轴)380也能够向上方移动。
因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底壁432e因轴380向上方的推压而以向上凸出的方式挠曲变形。而且,通过使底壁432e挠曲变形,配置于最下部的板状构件433在使两顶端与倾斜面432g滑动接触的状态下被向上方推压而弹性变形。即,配置于最下部的板状构件433的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一边在倾斜面432g滑动一边弹性变形。
这样,配置于最下部的板状构件433的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
另外,在图29和图30所示的结构中,最上部的板状构件433和正中间的板状构件433在使两顶端与固定端子的底面接触的状态下被向上方推压而弹性变形。
另外,如上所述,若使各板状构件433弹性变形,则形成于彼此相邻的板状构件433之间的间隙消失,彼此相邻的板状构件433彼此间面接触。并且,若在该状态下相同方向的电流流过各板状构件433,则相互吸引的力作用于配置于最上部的板状构件433和配置于最下部的板状构件433。这样的话,在彼此相邻的板状构件433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变大,能够抑制板状构件433从固定端子的脱离。
另一方面,在使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下方(另一侧)移动时,在各板状构件433和底壁432e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第1接触片4312A和第2接触片4312B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相对移动。
而且,若各板状构件433和底壁432e回到初始状态,则可动触头430整体向下方移动,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分离。
另外,也可以是,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非导通状态时,弯折片432b的高度位置比各板状构件433的左右方向两端的高度位置高。这样的话,在使可动触头430整体向上方移动时,能够使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比可动触头主体431先与各固定端子接触,能够使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比可动触头主体431后与各固定端子分离。
像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29和图30所示的结构,也能够产生与图27所示的结构大致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图29和图30中也例示了使用呈在左右方向上细长的大致U字状的两张板状构件4321,形成配置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的周围的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结构。然而,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图20所示的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作为图19的变形例说明的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A、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432B。
另外,在图29和图30中例示了使用多张分别形成有第1接触片432A和第1接触片432B的板状构件433,通过沿上下方向(一方向)层叠多张板状构件433,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结构。然而,可动触头主体431的结构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通过将形成有第1接触片4312A的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沿上下方向层叠,从而形成具有形成有多个第1接触片4312A的第1接触部4311A的层叠体,并将该层叠体作为可动触头主体431。
另外,也可以通过将上述层叠体与相对于该层叠体独立地设置且具有第2接触部4311B的构件电连接,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另外,作为使具有第1接触部4311A的层叠体和具有第2接触部4311B的构件电连接的方法,例如有使两者直接连结的方法、经由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保持构件464、底壁432e电连接的方法等。
另外,具有第2接触部4311B的构件也可以是以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大致一致的状态配置的1张板状构件。此时,既可以与第2固定端子420B在1个部位接触,也可以在多个部位接触。
另外,具有第2接触部4311B的构件也可以是通过将形成有第2接触片4312B的第2可动侧板状构件433B沿上下方向层叠而形成的层叠体。该层叠体具有形成有多个第2接触片4312B的第2接触部4311B。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产生与图29和图30所示的结构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31所示的结构。
具体地说,图31所示的可动触头430也具备具有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1A和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第2接触部4311B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在该图31中,通过将使用具有导电性的树脂等以具有挠性的方式形成的板状构件438载置于使用导电性材料以具有刚性的方式形成的基台部437的上部,从而形成在左右方向上细长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另外,基台部437在俯视时的轮廓形状与板状构件438的轮廓形状大致相同。因而,板状构件435以抑制了整体较大程度地挠曲的情况的状态载置于基台部437的上表面。
并且,在板状构件438的上部以格子状形成有切槽。像这样,通过在板状构件438的上部形成格子状的切槽,在板状构件438的上部形成下部连结在一起的多个突起。该多个突起能够分别独立地挠曲变形。
而且,该图31所示的可动触头430也以能够相对于保持件460在上下方向(一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保持于保持件460。
另外,压接弹簧401配置于在上部载置并保持可动触头430的保持构件464与保持件460的底壁463之间,该压接弹簧401经由保持构件464向上方推压可动触头430。
而且,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上方(一侧)移动时,可动触头430也向上方移动,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此时,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左右方向一侧的上部的多个突起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底面421aA接触。另外,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左右方向另一侧的上部的多个突起也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底面421aB接触。
另一方面,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一方向)的下方(另一侧)移动时,可动触头430也向下方移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这两者分离。
像这样,图31所示的可动触头430也具备可动触头主体431,该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而且,第1接触部4311A和第2接触部4311B经由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其它部位(板状构件438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基台部437)电连接。
并且,在图31所示的可动触头430中,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左右方向一侧的上部的多个突起相当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另外,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431的左右方向另一侧的上部的多个突起相当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
而且,在图31所示的可动触头430中,各突起分别独立地挠曲变形。即,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中的至少任1个第1接触片4312A能够相对于其它第1接触片4312A相对移动。另外,多个第2接触片4312B中的至少任1个第2接触片4312B能够相对于其它第2接触片4312B相对移动。
像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31所示的结构,也能够产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设为图32和图33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
在图32和图33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搭载有触点装置10,该触点装置10是将位于下部的驱动模块(驱动部)30和位于上部的触点模块(触点部)40一体组合而构成的。具体地说,通过在由树脂材料形成为大致中空箱形的壳体20内收纳触点装置10,形成了搭载有触点装置10的电磁继电器1。
驱动模块30具备线圈部310,该线圈部310具备:线圈330,其通过被通电而产生磁通;以及中空圆筒状的线圈骨架320,线圈330卷绕于该线圈骨架320。
而且,在对线圈330通电时,对驱动模块30进行驱动,通过驱动模块30的驱动而使触点模块40的触点开闭。另外,在图32和图33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中也是,在触点模块40形成有一对触点。在图32和图33中,由设于第1固定端子420A的第1固定触点424A和可动触头430的与第1固定触点424A接触的部位构成触点模块40的一方的触点。另外,由设于第2固定端子420B的第2固定触点424B和可动触头430的与第2固定触点424B接触的部位构成另一方的触点。像这样,在图32和图33中也是,通过使驱动模块30驱动、或者停止驱动模块30的驱动,从而切换触点模块40的触点的开闭。即,通过切换驱动模块30的接通、断开,从而能够切换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导通、非导通。
另外,驱动模块30具备在线圈330的周围配置的轭铁350。该轭铁350例如能够使用磁性材料形成,由配置于线圈骨架320的上端面侧的矩形的轭铁上板351以及配置于线圈骨架320的下端面侧和侧面侧的矩形的轭铁主体352构成。
另外,驱动模块30具备固定铁芯(固定侧构件)360,该固定铁芯360被插入到线圈骨架320的圆筒内部,在通电的线圈330的作用下磁化。并且,驱动模块30具备可动铁芯(可动侧构件)370,该可动铁芯370沿上下方向(轴向)与固定铁芯360相对,配置于线圈骨架320的圆筒内部。
在此,在图32和图33中,将固定铁芯360配置于下方,将可动铁芯370配置于上方。具体地说,在固定铁芯360的上表面载置有复位弹簧302,可动铁芯370以被该复位弹簧302向从固定铁芯360离开的方向施力的状态配置于固定铁芯360的上部。
另外,在可动铁芯370的中央部形成有贯通孔370a,轴(驱动轴)380插入于该贯通孔370a。并且,在轴380的上端连续设置有在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为非导通状态时限制可动触头430向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侧移动的限制构件384(参照图32的(a))。
另外,在驱动模块30的上方设有与线圈330的通电的通断相应地开闭触点的触点模块40。
触点模块40包括第1固定端子420A和以与第1固定端子420A分离的状态配置的第2固定端子420B。并且,触点模块40具备可动触头430,该可动触头430通过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移动而切换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导通、非导通。
该第1固定端子420A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在图33所示的状态下,配置为在前后方向上细长。另外,第1固定端子420A具备大致矩形板状(大致柱状)的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在该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的一端安装有第1固定触点424A。
另外,在图32和图33中,壳体20具备上下划分内部空间的隔壁23,在该隔壁23的中央形成有能够贯穿限制构件384的贯通孔23a。
而且,安装有第1固定触点424A的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配置于该隔壁23上。此时,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以另一端侧贯穿壳体20而突出到该壳体20的外部的状态配置于隔壁23上,突出到壳体20的外部的部位成为与外部负载等连接的第1汇流条(第1导电构件)440A。
另一方面,第2固定端子420B也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在图33所示的状态下,配置为在前后方向上细长。该第2固定端子420B也具备大致矩形板状(大致柱状)的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在该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的一端安装有第2固定触点424B。
另外,安装有第2固定触点424B的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也配置于隔壁23上。具体地说,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以另一端侧贯穿壳体20而突出到该壳体20的外部的状态配置于隔壁23上。而且,突出到壳体20的外部的部位成为与外部负载等连接的第2汇流条(第2导电构件)440B。
像这样,在图32和图33中,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以沿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分离配置。
另外,在壳体20的形成于隔壁23的上方的空间内,可动触头430配置为,能够随着轴380沿上下方向的移动而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移动。
在图32和图33中,可动触头430被保持于保持件460。该保持件460例如能够使用绝缘性树脂等形成。另外,保持件460呈左右方向(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排列设置的方向)的两侧开口的大致方筒状,包括顶壁461、侧壁462、462以及底壁463。
并且,在图32和图33中也是,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可动触头430以能够相对于保持件460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保持于保持件460。
另外,在图32和图33中也是,利用压接弹簧401确保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可动触头430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接触压力。该压接弹簧401由螺旋弹簧构成,以轴向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配置。
在此,在图32和图33中,压接弹簧401配置于壳体20的顶壁与保持件460的顶壁461之间,经由顶壁461向下方推压可动触头430。另外,在底壁463的下部配置有限制构件384,至少在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为非导通状态时,利用该限制构件384限制可动触头430向下方的移动。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未对线圈330通电的状态下,在复位弹簧302的弹性力(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可动铁芯370成为向从固定铁芯360离开的方向移动的状态。此时,保持件460被限制构件384向上方上推,可动触头430成为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分离的图32的(a)的状态。另外,可动触头430在自重的作用下,移动到支承轴465与长孔462a、462a的下端接触的位置(参照图32的(a))。另外,也可以在顶壁461与可动触头430之间配置施力构件,利用施力构件的施力时支承轴465移动到与长孔462a、462a的下端接触的位置。
而且,在从该断开状态起向线圈330通电时,可动铁芯370利用电磁力克服复位弹簧302的弹性力(弹性恢复力)而被固定铁芯360吸引,以靠近固定铁芯360的方式向下方移动。而且,随着该可动铁芯370向下方的移动,轴380和限制构件384也向下方移动,保持件460和可动触头430也向下方移动。而且,通过使可动触头430向下方移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第1固定触点424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的第2固定触点424B接触。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电导通而使电磁继电器1(触点装置10)接通(参照图32的(b))。
另外,在图32的(b)中例示了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状态下,限制构件384也与保持件460接触的结构,但也能够构成为,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状态时,限制构件384与保持件460分离。
另外,将压接弹簧401配置为,即使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状态下,也作用使保持件460向下方移动的力。而且,可动触头430以能够相对于保持件460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保持于保持件460。
因而,保持件460相对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向下方相对移动。即,可动触头主体431在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状态下相对于保持件460向上方相对移动。此时,可动触头430相对于保持件460相对移动直到支承轴465与长孔462a、462a的上端接触的位置(参照图32的(b))。
另外,在图32和图33中,形成有分别容纳支承轴465的两端的一对引导槽24、24,使可动触头430更可靠地沿上下方向移动。
并且,在图32和图33中,在壳体20内埋入有灭弧用磁体450,利用该灭弧用磁体450抑制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之间产生的电弧、在可动触头430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产生的电弧。
而且,在图32和图33中也是,可动触头430具备可动触头主体431,该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1A。并且,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与第1接触部4311A电连接并且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第2接触部4311B。
而且,第1接触部4311A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第2接触部4311B具备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
具体地说,可动触头主体431具有在一侧具有第1接触片4312A并且在另一侧具有第2接触片4312B的5张(多张)板状构件433。而且,通过将该5张(多张)板状构件433沿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和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排列设置方向交叉的方向)层叠,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产生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电磁继电器1和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设为图34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
在图34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搭载有触点装置10,该触点装置10是将驱动模块(驱动部)30和触点模块(触点部)40一体组合而构成的。具体地说,通过将触点装置10安装于形成为大致中空箱形的壳体20,从而形成了搭载有触点装置10的电磁继电器1。在图34中,触点装置10以一部分容纳于壳体20内并且一部分配置于壳体20之外的状态安装于壳体20。另外,也能够通过将触点装置10收纳于壳体20内,从而形成搭载有触点装置10的电磁继电器1。
另外,在图34中,驱动模块30包括具有头部365a和轴部365b的铁芯365以及卷绕于铁芯365的轴部365b的线圈330。
而且,在对线圈330通电时,对驱动模块30进行驱动,通过驱动模块30的驱动而使触点模块40的触点开闭。
另外,在图34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中也是,在触点模块40形成有一对触点。在图34中,由第1固定端子420A的上表面421aA和可动触头430的与上表面421aA接触的部位构成触点模块40的一方的触点。另外,由第2固定端子420B的上表面421aB和可动触头430的与上表面421aB接触的部位构成另一方的触点。
像这样,在图34中也是,通过使驱动模块30驱动、或者停止驱动模块30的驱动,从而切换触点模块40的触点的开闭。即,通过切换驱动模块30的接通、断开,从而能够切换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导通、非导通。
另外,驱动模块30具备在线圈330的周围配置的轭铁350,该轭铁350使用磁性材料形成为大致L字状。而且,轭铁350和铁芯365一体地固定(连结)。另外,也可以使用大致圆筒状的线圈骨架320,将铁芯365插入于线圈骨架320的圆筒内部,并且在线圈骨架320的外表面卷绕线圈330。
而且,在图34中,铁芯365、线圈330以及轭铁350从外侧安装于壳体20。
另外,驱动模块30具备大致平板状的衔铁385,该衔铁385配置于壳体20的内部。而且,衔铁385利用弯折成大致L字状的铰接弹簧386以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轭铁350。像这样,在图34中,衔铁385和铁芯365的头部365a以将壳体20夹在其间的状态相对。
并且,在衔铁385的顶端连续设置有用于保持可动触头430的保持件460。
另外,触点模块40包括第1固定端子420A和以与第1固定端子420A分离的状态配置的第2固定端子420B。并且,触点模块40具备可动触头430,该可动触头430通过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移动而切换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导通、非导通。
该第1固定端子420A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在图34的(a)所示的状态下,配置为在上下方向上细长。另外,第1固定端子420A具备大致圆柱状(大致柱状)的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该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的上表面421aA成为第1固定触点。
而且,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以另一端侧贯穿壳体20而突出到该壳体20的外部的状态固定于壳体20,突出到壳体20的外部的部位成为与外部负载等连接的第1汇流条(第1导电构件)440A。
另一方面,第2固定端子420B也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在图34的(a)所示的状态下,配置为在上下方向上细长。该第2固定端子420B也具备大致圆柱状(大致柱状)的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该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的上表面421aB成为第2固定触点。
而且,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以另一端侧贯穿壳体20而突出到该壳体20的外部的状态固定于壳体20,突出到壳体20的外部的部位成为与外部负载等连接的第2汇流条(第2导电构件)440B。
并且,在图34中也是,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以沿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分离配置。
另外,壳体20既能够由绝缘材料形成整体,也能够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局部。此时,优选的是,壳体20的至少固定有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的部位由绝缘材料形成。另外,也能够由磁性材料形成壳体20的至少介于衔铁385与铁芯365的头部365a之间的部位。
并且,在图34中,可动触头430以能够随着衔铁385的摆动而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于壳体20内。
具体地说,通过利用与衔铁385的顶端连续设置的保持件60保持可动触头430,可动触头430能够随着衔铁385的摆动而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移动。该保持件460例如能够使用绝缘性树脂等形成。另外,保持件460呈左右方向(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排列设置的方向)的两侧开口的大致方筒状,包括顶壁461、侧壁462、462以及底壁463。
并且,在图34中也是,可动触头430以能够相对于保持件460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保持于保持件460。
而且,利用压接弹簧401确保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可动触头430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接触压力。该压接弹簧401由螺旋弹簧构成,以轴向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配置。
在此,在图34中,压接弹簧401配置于保持件460的顶壁461与在下部配置并保持可动触头430的保持构件464之间,经由保持构件464将可动触头430向下方推压。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未对线圈330通电的状态下,利用铰接弹簧386的施力(向上方的施力)将衔铁384保持为从铁芯365的头部365a拉离的状态。此时,可动触头430成为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分离的状态(断开状态)。
而且,在从该断开状态起向线圈330通电时,衔铁384利用电磁力克服铰接弹簧386的弹性力(弹性恢复力)而被铁芯365的头部365a吸引,以靠近铁芯365的方式向下方移动。而且,随着该衔铁384向下方的移动,保持件460和可动触头430也向下方移动。而且,通过使可动触头430向下方移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电导通而使电磁继电器1(触点装置10)接通。
而且,在该图34中也是,可动触头430具备可动触头主体431,该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1A。并且,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与第1接触部4311A电连接并且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第2接触部4311B。
而且,第1接触部4311A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第2接触部4311B具备用于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多个第2接触片4312B。
具体地说,可动触头主体431具有在一侧具有第1接触片4312A并且在另一侧具有第2接触片4312B的5张(多张)板状构件433。而且,通过将该5张(多张)板状构件433沿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和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排列设置方向交叉的方向)层叠,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产生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电磁继电器1和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设为图35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
该图35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基本上形成为与图34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同样的结构。即,图35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触点装置10)也通过切换铰接类型的驱动模块(驱动部)30的接通、断开,能够使可动触头430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移动,切换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导通、非导通。
在此,第1固定端子420A在图35的(a)所示的状态下以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方式配置于壳体20。另外,第1固定端子420A具备大致圆柱状(大致柱状)的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该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的侧面421bA成为第1固定触点。
另外,第2固定端子420B也在图35的(a)所示的状态下以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方式配置于壳体20。该第2固定端子420B也具备大致圆柱状(大致柱状)的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该第2固定端子主体421B的侧面421bB成为第2固定触点。
而且,在图35中也是,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以沿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分离配置。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产生与图34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和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设为图36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
在该图36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中,也与图34和图35同样地,使用铰接类型的驱动模块(驱动部)30。在此,在图36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中,未设置第2固定端子420B。即,在图36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中,通过切换铰接类型的驱动模块(驱动部)30的接通、断开,从而使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分离,切换触点模块40的触点的开闭。
该第1固定端子420A在图36的(a)所示的状态下以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方式配置于壳体20,具备大致圆柱状(大致柱状)的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而且,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的侧面421bA成为第1固定触点。并且,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以另一端侧贯穿壳体20而突出到该壳体20的外部的状态固定于壳体20,突出到壳体20的外部的部位成为与外部负载等连接的第1汇流条(第1导电构件)440A。
另外,驱动模块30具备在线圈330的周围配置的轭铁350,该轭铁350使用磁性材料形成为大致L字状。而且,轭铁350和铁芯365一体地固定(连结)。另外,也可以使用大致圆筒状的线圈骨架320,将铁芯365插入于线圈骨架320的圆筒内部,并且在线圈骨架320的外表面卷绕线圈330。
而且,在图36中也是,铁芯365、线圈330以及轭铁350从外侧安装于壳体20。
另外,壳体20的固定有第1固定端子420A的部位由绝缘材料形成,安装有铁芯365的头部365a的部位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并且,在配置于壳体20内的大致平板状的衔铁385的上部安装有可动触头430,该可动触头430能够随着衔铁385的摆动而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相对移动。
在此,在图36中,不使用保持件而将可动触头430安装于衔铁385。具体地说,使用由能够伸缩的螺旋弹簧形成的支承轴465,将可动触头430直接安装于衔铁385。
而且,在该图36中,可动触头430具备可动触头主体431,该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1A。并且,第1接触部4311A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
具体地说,可动触头主体431具有在一侧具有第1接触片4312A的5张(多张)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第1可动侧板部)433A。而且,通过将该5张(多张)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沿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层叠,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像这样,在图36中,多个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以沿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
另外,5张(多张)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的另一端分别与壳体20的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部位接触,各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经由壳体20的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部位而与外部负载等电连接。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未对线圈330通电的状态下,利用铰接弹簧386的施力(向上方的施力)将衔铁384保持为从铁芯365的头部365a拉离的状态。此时,可动触头430成为与第1固定端子420A分离的状态(断开状态)。
而且,在从该断开状态起向线圈330通电时,衔铁384利用电磁力克服铰接弹簧386的弹性力(弹性恢复力)而被铁芯365的头部365a吸引,以靠近铁芯365的方式向下方移动。而且,随着该衔铁384向下方的移动,可动触头430也向下方移动。而且,通过使可动触头430向下方移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这样,可动触头430和第1固定端子420A电导通而使电磁继电器1(触点装置10)接通。另外,图36的虚线的箭头例示了电流的流动。
另外,在图36中,在衔铁384向铁芯365的头部365a吸引的中途,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因而,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之后,衔铁384一边将支承轴465拉长,一边被铁芯365的头部365a吸引。
像这样,在图36中,通过将支承轴465拉长并且向铁芯365的头部365a吸引衔铁384,利用支承轴465的弹性恢复力确保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之间的接触压力。另外,也可以使用不伸缩的支承轴465(具有刚性的支承轴465)将可动触头430固定于衔铁384,利用衔铁384向铁芯365的头部365a的吸引力来确保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之间的接触压力。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产生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电磁继电器1和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设为图37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
该图37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也与图36同样地,通过切换铰接类型的驱动模块(驱动部)30的接通、断开,从而使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分离,切换触点模块40的触点的开闭。
在此,第1固定端子420A在图37的(a)所示的状态下以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方式配置于壳体20。另外,第1固定端子420A具备大致圆柱状(大致柱状)的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的上表面421aA成为第1固定触点。并且,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以另一端侧贯穿壳体20而突出到该壳体20的外部的状态固定于壳体20,突出到壳体20的外部的部位成为与外部负载等连接的第1汇流条(第1导电构件)440A。
另外,驱动模块30具备在线圈330的周围配置的轭铁350,该轭铁350使用磁性材料形成为大致L字状。而且,轭铁350和铁芯365一体地固定(连结)。另外,也可以使用大致圆筒状的线圈骨架320,将铁芯365插入于线圈骨架320的圆筒内部,并且在线圈骨架320的外表面卷绕线圈330。
而且,在图37中,驱动模块30以轭铁350构成壳体20的局部的状态安装于壳体20。另外,壳体20的固定有第1固定端子420A的部位由绝缘材料形成,一部分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并且,在配置于壳体20内的大致平板状的衔铁385的上部安装有可动触头430,该可动触头430能够随着衔铁385的摆动而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相对移动。
在图37中也是,可动触头430使用由能够伸缩的螺旋弹簧形成的支承轴465直接安装于衔铁385。
而且,在该图37中也是,可动触头430具备可动触头主体431,该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1A。并且,第1接触部4311A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
具体地说,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在一侧具有第1接触片4312A的5张(多张)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第1可动侧板部)433A,通过将该5张(多张)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沿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层叠,从而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像这样,在图37中也是,多个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以沿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
另外,5张(多张)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的另一端分别与壳体20的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部位接触。并且,以与壳体20的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部位的外侧接触的方式配置第3汇流条(第3导电构件)440C。而且,可动触头主体431经由引线443而与第3汇流条(第3导电构件)440C电连接。像这样,在图37中,可动触头430经由第3汇流条440C和壳体20的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部位而与外部负载等电连接,并且,经由第3汇流条440C和引线443而与外部负载等电连接。这样的话,能够更可靠地使可动触头430和外部负载等电连接。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未对线圈330通电的状态下,利用铰接弹簧386的施力(向上方的施力)将衔铁384保持为从铁芯365的头部365a拉离的状态。此时,可动触头430成为与第1固定端子420A分离的状态(断开状态)。
而且,在从该断开状态起向线圈330通电时,衔铁384利用电磁力克服铰接弹簧386的弹性力(弹性恢复力)而被铁芯365的头部365a吸引,以靠近铁芯365的方式向下方移动。而且,随着该衔铁384向下方的移动,可动触头430也向下方移动。而且,通过使可动触头430向下方移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这样,可动触头430和第1固定端子420A电导通而使电磁继电器1(触点装置10)接通。另外,图37的虚线的箭头例示了电流的流动。
另外,在图37中也是,在衔铁384向铁芯365的头部365a吸引的中途,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因而,在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之后,衔铁384一边将支承轴465拉长,一边被铁芯365的头部365a吸引(与其接触)。
像这样,在图37中,通过将支承轴465拉长并且向铁芯365的头部365a吸引衔铁384,从而利用支承轴465的弹性恢复力确保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之间的接触压力。另外,也可以使用不伸缩的支承轴465(具有刚性的支承轴465)将可动触头430固定于衔铁384,利用衔铁384向铁芯365的头部365a的吸引力来确保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之间的接触压力。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产生与图36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和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设为图38~图40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
在图38~图40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搭载有触点装置10,该触点装置10是将未图示的驱动模块(驱动部)和触点模块(触点部)40一体组合而构成的。具体地说,通过在形成为大致中空箱形的壳体20内收纳触点模块40,将与该触点模块40连结的驱动模块配置于壳体20的外部,从而形成搭载有触点装置10的电磁继电器1。另外,也能够通过将触点装置10收纳于壳体20内,从而形成搭载有触点装置10的电磁继电器1。
该图38~图40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通过切换驱动模块的接通、断开而使可动触头430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分离,切换触点模块40的触点的开闭。
壳体20包括:大致方筒状的主体部210,其由陶瓷、氧化铝等材料形成;顶壁220和底壁230,其由无氧铜、4-2合金等材料形成,以覆盖主体部210的轴线方向(在图39中为上下方向)的两端的方式固定。
在顶壁220形成有通孔221,可动触头430插入该通孔221。
另外,在顶壁220的外表面(上表面)侧的通孔221的周缘部形成有大致腰圆状的嵌合凹部222。
而且,在顶壁220的内表面(下表面)配置有例如由陶瓷材料形成的绝缘板240。在该绝缘板240形成有与通孔221连通的连通孔241。
另一方面,在底壁230形成有向外方(下方)突出的嵌装凹部231,第1固定端子420A的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嵌入于该嵌装凹部231。该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使用无氧铜等材料形成为大致棒状(大致柱状)。
另外,在底壁230形成有通孔232,在该通孔232连结有用于供给氢气等的供气管250。在向壳体20内供给了氢气等之后,为了将壳体20密封而切断该供气管250。
而且,在底壁230的内表面(上表面)配置有例如由陶瓷材料形成的绝缘板260。在该绝缘板260形成有与嵌装凹部231连通的连通孔261和与通孔232连通的连通孔262。
并且,在图38~图40中,在一端形成有供可动触头主体431插入的插入口271的大致筒状的引导构件270以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于顶壁220。在该引导构件270的另一端形成有与嵌合凹部222对应的形状(大致腰圆状)的凸缘部272,通过使该凸缘部272与嵌合凹部222嵌合,将引导构件270以使筒内与通孔221连通的状态设于顶壁220。
另外,在图38~图40中,第1固定端子420A包括形成为大致棒状(大致柱状)的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和形成于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的顶端(上端)的第1固定触点424A。该第1固定触点424A使用钨等材料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利用具有一对夹持片425a、425a的固定夹具425而与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连续设置。
另一方面,可动触头430具备可动触头主体431,该可动触头主体431包括使用无氧铜等材料形成为大致棒状(大致柱状)的柱状部4313和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1A。该第1接触部4311A也使用钨等材料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利用具有一对夹持片4314a、4314a的固定夹具4314而与柱状部4313连续设置。
在此,在图38~图40中也是,第1接触部4311A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
具体地说,通过将3张(多张)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沿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层叠,从而形成具有多个第1接触片4312A的可动触头主体431。像这样,在图38~图40中也是,多个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以沿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430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另外,3张(多张)第1可动侧板状构件433A使用支承轴465安装于固定夹具4314。
另外,在引导构件270内配置有波纹构件280,该波纹构件280以包围可动触头主体431的整周的方式配置,一端与引导构件270气密地结合,并且另一端与可动触头主体431气密地结合。
像这样,在图38~图40中,在将供气管250气密地切断之后,壳体20内的空间相对于外部气密地密封。
另外,波纹构件280构成为,在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触点424A分离的状态下,也对可动触头430向第1固定端子420A侧施力。
并且,如图40所示,在壳体20的前后方向(多个第1接触片4312A的层叠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有永磁体452,在该永磁体452的外侧以包围永磁体452的方式配置有磁轭490。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不对驱动模块进行驱动的状态下,可动触头430成为与第1固定端子420A分离的状态(断开状态)。
而且,在自该断开状态起使驱动模块驱动时,可动触头430向下方移动,3张(多张)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第1固定端子主体421A接触。这样,可动触头430和第1固定端子420A电导通而使电磁继电器1(触点装置10)接通。
此时,可动触头430被波纹构件280向下方施力,利用该波纹构件280确保可动触头430与第1固定端子420A之间的接触压力。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产生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电磁继电器1和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设为图41和图42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
在图41和图42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搭载有触点装置10,该触点装置10是将驱动模块(驱动部)30和触点模块(触点部)40一体组合而构成的。具体地说,通过将触点装置10安装于形成为大致中空箱形的壳体20,从而形成搭载有触点装置10的电磁继电器1。在图41和图42中,触点装置10以一部分容纳于壳体20内并且一部分配置于壳体20之外的状态安装于壳体20。另外,也能够通过将触点装置10收纳于壳体20内,从而形成搭载有触点装置10的电磁继电器1。
另外,在图41和图42中,驱动模块30具备线圈部310,该线圈部310具备:线圈330,其通过被通电而产生磁通;以及中空圆筒状的线圈骨架320,线圈330卷绕于该线圈骨架320。
而且,在对线圈330通电时,对驱动模块30进行驱动,通过驱动模块30的驱动而使触点模块40的触点开闭。像这样,在图41和图42中也是,通过使驱动模块30驱动、或者停止驱动模块30的驱动,从而切换触点模块40的触点的开闭。
线圈骨架320由作为绝缘材料的树脂形成,在该线圈骨架320的中央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贯通孔320a。而且,线圈骨架320具备在外表面卷绕有线圈330的大致圆筒状的卷筒部321。线圈骨架320还具备:大致圆形的第1凸缘部322,其与卷筒部321的一端连续设置,向卷筒部321的径向外侧突出;以及大致圆形的第2凸缘部323,其与卷筒部321的另一端连续设置,向卷筒部321的径向外侧突出。
另外,驱动模块30具备使用磁性材料形成为大致U字状的轭铁350。该轭铁350以中央部容纳于线圈骨架320的贯通孔320a内并且两端部分别沿着第1凸缘部322和第2凸缘部323的状态配置。
而且,在图41和图42中,线圈部310和轭铁350从外侧安装于壳体20。
另外,驱动模块30具备大致平板状的衔铁385,该衔铁385配置于壳体20的内部。该衔铁385经由大致棒状(大致柱状)的轴380而与可动触头430结合。该轴380与衔铁385的结合、轴380与可动触头430的结合能够使用焊接等方法进行。
另外,触点模块40包括第1固定端子420A和以与第1固定端子420A分离的状态配置的第2固定端子420B。
在图41和图42中,第1固定端子420A形成为大致L字状。具体地说,第1固定端子420A包括第1水平端子片4201A和第1垂直端子片4202A,第1水平端子片4201A和第1垂直端子片4202A连续一体地形成。另外,在图41和图42中,第1水平端子片4201A和第1垂直端子片4202A形成为矩形板状。
作为该第1固定端子420A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等。另外,作为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例如能够采用铜、铜合金等。
而且,在第1水平端子片4201A的一端部(在图41和图42中为左端部)的上表面设有俯视形状为大致圆形的第1固定触点424A。另外,第1固定触点424A的俯视形状不限于圆形。
另一方面,在图41和图42中,第2固定端子420B也形成为大致L字状。具体地说,第2固定端子420B包括第2水平端子片4201B和第2垂直端子片4202B,第2水平端子片4201B和第2垂直端子片4202B连续一体地形成。另外,在图41和图42中,第2水平端子片4201B和第2垂直端子片4202B也形成为矩形板状。作为该第2固定端子420B的材料也能够使用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等,作为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例如能够采用铜、铜合金等。
并且,触点模块40具备通过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相对移动,从而切换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导通、非导通的可动触头430。
在图41和图42中,可动触头430利用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构成的板簧形成为大致平板状,具有弹性。作为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例如能够采用铜、铜合金等。
而且,在图41和图42中,可动触头430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一端部(在图41和图42中为左侧)固定于第2固定端子420B的第2水平端子片4202B。作为可动触头430向第2水平端子片4202B的固定方法,例如能够使用铆接、螺钉固定、焊接等方法。
在此,在图41和图42中,可动触头430具备可动触头主体431,该可动触头主体431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1A。并且,第1接触部4311A具备用于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多个第1接触片4312A。
具体地说,使用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状的板状构件4331形成可动触头主体431。该板状构件4331呈顶端侧和厚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两侧开口的缺口4331a以沿短边方向(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设于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另一端部(在图41和图42中为右侧)的形状。即,板状构件4331呈在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形成有利用缺口4331a分离开的多个突出片4331b的形状。
而且,将形成为这样的形状的板状构件4331的一端部固定于第2水平端子片4202B,同时使另一端部的多个突出片4331b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第1固定触点424A相对。通过这样,将板状构件4331设为具有多个第1接触片4312A的可动触头主体431。该可动触头主体431(可动触头430)以被向上方施力的状态固定于第2水平端子片4202B。
另外,壳体20既能够由绝缘材料形成整体,也能够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局部。此时,优选的是,壳体20的至少固定有固定端子(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的部位由绝缘材料形成。另外,也能够由磁性材料形成壳体20的至少安装有线圈部310和轭铁350的部位。
并且,在图41和图42中,在壳体20内配置有隔离构件480。该隔壁构件480由树脂、陶瓷等绝缘材料形成为上侧开口的大致矩形箱状,将第1固定端子420A的第1水平端子片4201A、第2固定端子420B的第2水平端子片4201B以及可动触头430所位于的空间与衔铁385所位于的空间隔离开。另外,在隔离构件480的底壁形成有用于供轴380贯穿的贯通孔480a。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未对线圈330通电的状态下,利用可动触头430向上方的施力将衔铁384保持为从轭铁350拉离的状态。此时,可动触头430成为与第1固定端子420A分离的状态(断开状态)。
而且,在从该断开状态起对线圈330通电时,衔铁384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可动触头430的弹性力(弹性恢复力)而被轭铁350吸引,以靠近轭铁350的方式向下方移动。而且,随着该衔铁384向下方的移动,经由轴380而与衔铁384结合的可动触头430以使多个第1接触片4312A与第1固定触点424A接触的方式位移。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电导通而使电磁继电器1(触点装置10)接通。
即使这么做,也能够产生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电磁继电器1和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图41和图42所示的类型的电磁继电器1中,也能够不设置第2固定端子420B。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所示的结构适当组合,形成触点装置。
另外,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3个以上的固定端子的触点装置。
另外,各固定端子、可动触头、其它细节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也能够适当变更。
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9月2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发明申请第2017-188532号主张优先权,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照被编入到本申请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能够进一步降低作用于固定端子与可动触头之间的电磁斥力的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Claims (22)

1.一种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触点装置包括:
第1固定端子;
可动触头,其通过相对于所述第1固定端子相对移动,从而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接触、分离;以及
驱动部,其用于使所述可动触头移动,
所述可动触头具备可动触头主体,该可动触头主体具有用于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接触的第1接触部,
所述第1接触部具备用于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接触的多个第1接触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1接触片中的至少任1个第1接触片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其它第1接触片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接触部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多个第1接触片被施力构件相对于其它第1接触片独立地向所述第1固定端子推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头主体具备多个形成有所述第1接触片的第1可动侧板部,
多个所述第1可动侧板部以沿与所述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头主体具备多个形成有所述第1接触片的第1可动侧板部,
多个所述第1可动侧板部以沿所述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1分隔壁介于相邻的两个第1可动侧板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头具备配置于所述可动触头主体的所述第1接触部的周围的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可动触头主体在所述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上相对移动,
在所述可动触头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分离时,所述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配置于比所述可动触头主体靠所述第1固定端子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触头主体与所述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之间设有第1间隙,
在所述可动触头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接触时,所述第1固定端子的顶端部进入所述第1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触点装置具备第2固定端子,该第2固定端子以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分离的状态配置,利用所述可动触头来切换该第2固定端子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之间的导通、非导通,
所述可动触头主体具有与所述第1接触部电连接并且用于与所述第2固定端子接触的第2接触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接触部具备用于与所述第2固定端子接触的多个第2接触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2接触片中的至少任1个第2接触片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其它第2接触片相对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接触部与所述第2固定端子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多个第2接触片被施力构件相对于其它第2接触片独立地向所述第2固定端子推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头主体具备多个形成有所述第2接触片的第2可动侧板部,
多个所述第2可动侧板部以沿与所述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和所述第1固定端子与所述第2固定端子的排列设置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头主体具备多个形成有所述第2接触片的第2可动侧板部,
多个所述第2可动侧板部以沿所述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头主体具备多个形成有所述第1接触片的第1可动侧板部,
多个所述第2可动侧板部分别与所述第1可动侧板部一体形成,
多个在一侧具有所述第1接触片并且在另一侧具有所述第2接触片的板状构件排列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2分隔壁介于相邻的两个第2可动侧板部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头具备配置于所述可动触头主体的所述第2接触部的周围的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头具备配置于所述可动触头主体的所述第1接触部的周围的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
所述第1外侧可动触头主体与所述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一体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可动触头主体在所述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上相对移动,
在所述第1固定端子与所述第2固定端子为非导通状态时,所述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配置于比所述可动触头主体靠所述第2固定端子侧的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触头主体与所述第2外侧可动触头主体之间设有第2间隙,
在所述第1固定端子与所述第2固定端子为导通状态时,所述第2固定端子的顶端部进入所述第2间隙。
22.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该电磁继电器搭载有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
CN201880062810.6A 2017-09-28 2018-09-26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Pending CN1111647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8532A JP2019067508A (ja) 2017-09-28 2017-09-28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JP2017-188532 2017-09-28
PCT/JP2018/035596 WO2019065695A1 (ja) 2017-09-28 2018-09-26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4721A true CN111164721A (zh) 2020-05-15

Family

ID=6590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2810.6A Pending CN111164721A (zh) 2017-09-28 2018-09-26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79708A1 (zh)
EP (1) EP3690915A4 (zh)
JP (1) JP2019067508A (zh)
CN (1) CN111164721A (zh)
WO (1) WO20190656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15924B1 (fr) * 2020-11-03 2023-05-12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Porte-contact mobile pour coupe-circuit et coupe-circuit comprenant un tel porte-contact mobi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51471A (en) * 1953-02-12 1956-06-19 Fed Electric Prod Co Contact assembly
DE3236495A1 (de) * 1982-09-30 1984-04-05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Trennkontaktanordnung mit brueckenartigen kontaktlamellen fuer ausfahrbare schaltgeraete
US6756798B2 (en) * 2002-03-14 2004-06-29 Ceramic Component Technologies, Inc. Contactor assembly for testing ceramic surface mount devices and other electronic components
JP4645659B2 (ja) 2008-02-21 2011-03-0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DE102008039704A1 (de) * 2008-08-26 2010-03-04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Kontaktanordnung mit gebogener Litze, Relais mit Kontakt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Relais
JP6528271B2 (ja) * 2015-04-13 2019-06-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JP6455464B2 (ja) * 2016-02-29 2019-01-2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
JP2017188532A (ja) 2016-04-04 2017-10-12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異方導電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半導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90915A1 (en) 2020-08-05
WO2019065695A1 (ja) 2019-04-04
US20200279708A1 (en) 2020-09-03
JP2019067508A (ja) 2019-04-25
EP3690915A4 (en) 2020-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2261B (zh) 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电设备
JP6653453B2 (ja)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CN106057586B (zh)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继电器
JP5938745B2 (ja)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JP6801629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11599646B (zh) 电磁继电器和基体
JP5559662B2 (ja) 接点装置
JP2019083173A (ja) 電磁継電器
JP2019083174A (ja) 電磁継電器
CN111164723A (zh)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JP4858508B2 (ja) 電磁開閉装置
CN111164721A (zh)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JP2012104364A (ja) 接点装置
CN111164722A (zh)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JP2012104359A (ja) 接点装置
JP6945171B2 (ja) 電磁継電器
JP2019117809A (ja)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JP2012104361A (ja) 接点装置
CN116325056A (zh) 可动触头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CN111863537A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JP6667150B2 (ja) 電磁継電器
CN221861531U (zh) 继电器
JP2012104363A (ja) 接点装置
JP2012022983A (ja) 接点装置
JP2012104365A (ja) 接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