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3537A -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3537A
CN111863537A CN202010321880.8A CN202010321880A CN111863537A CN 111863537 A CN111863537 A CN 111863537A CN 202010321880 A CN202010321880 A CN 202010321880A CN 111863537 A CN111863537 A CN 111863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ovable contact
fixed
connection terminal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18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松健儿
木本进弥
木下一寿
福田纯久
伏木宽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63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35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relay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使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的连接状态稳定化。触点装置(2)包括第1连接端子(11)、可动触头(13)、第2连接端子(12)以及连结部(14)。第1连接端子具有固定触点(21)。可动触头具有可动触点(22)。可动触头根据轴(19)的移动而在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的第1位置和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分离的第2位置之间沿着一方向移动,该轴根据驱动力而移动。连结部将可动触头与第2连接端子之间连结。可动触头具有被结合部(132)。连结部具有结合部(141)和变形部(143)。结合部结合并固定于可动触头的被结合部。变形部位于结合部与第2连接端子之间。变形部根据可动触头的一方向的移动而变形。

Description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切换可动触点相对于固定触点的接触和分离的触点装置和具备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利用触点通断电流的触点装置。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触点装置包括:一对固定端子;以及可动触头,其能够移动至与一对固定端子侧分别接触的接触状态和与一对固定端子侧分别分离的分离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26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触点装置中,在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流通于一对固定端子之间的内部电路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因电流而产生的电磁斥力而导致固定端子的固定触点与可动触头的可动触点分离的可能性,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的连接状态容易变得不稳定。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的连接状态稳定化的触点装置和具备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包括第1连接端子、可动触头、第2连接端子以及连结部。所述第1连接端子具有固定触点。所述可动触头具有可动触点。所述可动触头根据轴的移动而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第1位置和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分离的第2位置之间沿着一方向移动,该轴根据驱动力而移动。所述连结部将所述可动触头与所述第2连接端子之间连结。所述可动触头具有被结合部。所述连结部具有结合部和变形部。所述结合部结合并固定于所述可动触头的所述被结合部。所述变形部位于所述结合部与所述第2连接端子之间,根据所述可动触头的所述一方向的移动而变形。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包括第1连接端子、可动触头、第2连接端子以及连结部。所述第1连接端子具有固定触点。所述可动触头具有可动触点。所述可动触头根据轴的移动而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第1位置和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分离的第2位置之间沿着一方向移动,该轴根据驱动力而移动。所述连结部将所述可动触头与所述第2连接端子之间连结。所述连结部包含多个金属片重叠而成的层叠构造体。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所述触点装置、所述轴以及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具有励磁线圈。所述驱动部根据所述励磁线圈的通电与非通电的切换而对所述轴施加所述驱动力。
发明的效果
本公开具有能够使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的连接状态稳定化这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的剖视图,表示触点装置的断开状态。
图2是上述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的剖视图,表示触点装置的闭合状态。
图3是上述触点装置所使用的连结部的侧视图。
图4是上述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上述电磁继电器的沿着图1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变形例1的触点装置的剖视图,表示断开状态。
图7是上述触点装置的剖视图,表示闭合状态。
图8是变形例2的触点装置的剖视图,表示断开状态。
图9是上述触点装置的剖视图,表示闭合状态。
图10是变形例3的触点装置的剖视图。
图11是上述触点装置的剖视图。
图12是变形例4的触点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上述触点装置的剖视图。
图14是变形例5的触点装置的剖视图,表示断开状态。
图15是上述触点装置的剖视图,表示闭合状态。
图16是变形例6的触点装置的剖视图。
图17是变形例7的触点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磁继电器;2、2A~2G、触点装置;11、11E、第1连接端子;12、12E、第2连接端子;13、可动触头;132、被结合部;14、14A、14G、连结部;141、141A、结合部(第1结合部);143、143A、143G、变形部;1431A、第1延伸部;1432A、第2延伸部;1433A、中间部;19、轴;21、固定触点;22、可动触点;231、第1面;232、第2面;50、旋转限制部;51~53、移动限制部;D1、第1方向;S1、触点收纳室;3、电磁体装置;34、励磁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和具备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其中,下述的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对于下述的各实施方式,只要能够达成本公开的目的,就能够根据设计等而进行各种变更。另外,在下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图是示意性的图,图中的各结构要素的大小和厚度各自的比不限于一定反映实际的尺寸比。
(1)实施方式
(1.1)概要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包括触点装置2、电磁体装置3(驱动部)以及轴19。
电磁体装置3具有励磁线圈34。电磁体装置3根据励磁线圈34的通电与非通电的切换而对轴19施加驱动力。
轴19根据来自电磁体装置3的驱动力而移动。轴19沿着自身的轴向移动。
触点装置2包括第1连接端子11、第2连接端子12、可动触头13以及连结部14。
第1连接端子11具有固定触点21。
可动触头13具有可动触点22。可动触头13根据轴19的移动而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沿着一方向移动。第1位置是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的情况的可动触头13的位置。第2位置是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分离的情况的可动触头13的位置。以下,将可动触头13的移动方向(上述的一方向)也称为第1方向D1。在此,可动触头13的移动方向与轴19的移动方向相同。
连结部14将可动触头13与第2连接端子12之间连结。连结部14由相对于可动触头13独立的构件构成,结合于可动触头13。如图3所示,连结部14包含多个金属片140重叠而成的层叠构造体。连结部14将可动触头13与第2连接端子12之间电连接。另外,在图3以外的图中,为了便于表示,简化变形部143的图示。
可动触头13具有被结合部132。连结部14具有结合部141和变形部143。
结合部141结合于可动触头13的被结合部132,固定于被结合部132。变形部143位于结合部141与第2连接端子12之间。变形部143根据可动触头13的第1方向D1的移动而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2和具备该触点装置2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第1连接端子11与第2连接端子12之间的电路仅具备一个由固定触点21和可动触点22构成的组。因此,与具备两个由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构成的组的专利文献1的触点装置相比,可能引起电路的意外的切断的部位较少。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2和电磁继电器1,能够使第1连接端子11与第2连接端子12之间的内部电路的导通状态稳定化,能够使固定触点21与可动触点22之间的连接状态稳定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2和具备该触点装置2的电磁继电器1中,连结部14包含多个导电性的金属片140(例如:铜箔)重叠而成的层叠构造体,在可动触头13移动的情况下,变形部143能够根据可动触头13的移动而变形。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第2连接端子12与可动触头13之间的连接。
(1.2)结构
参照图1~图5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2和具备该触点装置2的电磁继电器1。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而言,作为一例,搭载于电动汽车。在该情况下,触点装置2(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电连接于从行驶用的电池向负载(例如:逆变器)供给直流电力的供给路径上。
(1.2.1)触点装置
如图1、图2所示,触点装置2包括第1连接端子11、第2连接端子12、可动触头13、连结部14、保持件15、压接弹簧16、壳体17以及凸缘18。第1连接端子11具有固定触点21。可动触头13具有可动触点22。
以下,为了说明,将固定触点21与可动触点22的相对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将在从可动触点22观察时固定触点21所在的一侧定义为上方。另外,将第1连接端子11与第2连接端子12排列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将在从第1连接端子11观察时第2连接端子12所在的一侧定义为左方。即,以下,以图1的上下左右作为上下左右来说明。另外,以下,以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来说明。但是,上述的方向的主旨并非限定触点装置2和电磁继电器1的使用形态。
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以沿着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参照图1)。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分别由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作为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电池和负载)的端子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由铜(Cu)形成,但主旨并非将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限定于铜制。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也可以由铜以外的导电性材料形成。
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分别形成为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内的截面形状成为圆形状的圆柱状。在此,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分别构成为:上端部侧的直径比下端部侧的直径大,在从正面观察时成为T字形。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以局部(上端部)从壳体17的上表面突出的状态保持于壳体17。具体而言,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分别以贯穿在壳体17的上壁形成的开口孔的状态固定于壳体17。
第1连接端子11在第1连接端子11的下端具有固定触点21。在此,固定触点21由与第1连接端子11相同的材料与第1连接端子11一体地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固定触点21由相对于第1连接端子11独立的构件构成,例如通过焊接等固定于第1连接端子11。固定触点21的外径也可以与第1连接端子11的下端部的外径大致相等。
在此,第2连接端子12与第1连接端子11不同,不具有固定触点。第2连接端子12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长度)比第1连接端子11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长度)小固定触点21的长度。
可动触头13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是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厚度且左右方向上的长度比前后方向上的长度长的板状的构件。即,可动触头13形成为在与第1方向D1(可动触头13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较长。可动触头13在厚度方向的一侧(上侧)具有第1面231,在另一侧(下侧)具有第2面232。可动触头13配置为:长度方向沿着第1连接端子11与第2连接端子12排列的方向(左右方向),并且,长度方向的第1端(右端)在固定触点21的下侧与固定触点21相对。可动触头13根据轴19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而在第1位置(参照图2)与第2位置(参照图1)之间沿着上下方向(第1方向D1)移动。
可动触头13包括触头主体131、被结合部132以及可动触点22。在此,触头主体131、被结合部132以及可动触点22由相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可动触点22设于可动触头13的长度方向的第1端(右端),被结合部132设于可动触头13的长度方向的第2端(左端)。
触头主体131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厚度且左右方向上的长度比前后方向上的长度长的板状。触头主体131的厚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分别与可动触头13的厚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一致。
可动触点22设于触头主体131的第1端(右端)的上侧(与固定触点21相对的一侧)。即,可动触点22设于可动触头13的第1面231。另外,在此,可动触点22与触头主体131一体地形成。另外,也可以是,可动触点22由相对于触头主体131独立的构件构成,例如通过焊接等固定于触头主体131。
可动触点22从触头主体131的与固定触点21相对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在触头主体131中,在可动触点22与相邻的部分之间形成台阶133。另外,在左右方向(沿着触头主体13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可动触点22的中心与第1连接端子11的下端的中心错开。在此,可动触头13配置为可动触点22与触头主体131之间的台阶与第1连接端子11的下端相对。
被结合部132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厚度的板状。被结合部132的厚度比触头主体131的厚度小。具体而言,可动触头13的被结合部132比在可动触头13中与被结合部132相邻的部位薄。
被结合部132位于可动触头13的长度方向的第2端(左端)。被结合部132的上表面与触头主体131的上表面平齐,连续地相连。以由被结合部132的下表面和触头主体131的一端(左端)包围的方式形成台阶部。在可动触头13的第2端,在第2面232侧形成有向第1面231侧凹陷的截面L字形的台阶。
连结部14将可动触头13与第2连接端子12之间连结。连结部14具有导电性。在此,连结部14的宽度(前后方向的尺寸)与可动触头13的宽度(前后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参照图4)。
如图1、图2所示,连结部14具有第1结合部(结合部)141、第2结合部142以及变形部143。
第1结合部141是在连结部14中结合并固定于可动触头13的部分。第1结合部141为板状。第1结合部141固定于可动触头13的被结合部132。
第1结合部141配置于由被结合部132的下表面和触头主体131的左侧面包围的台阶部。第1结合部141以与被结合部132的下表面和触头主体131的左侧面这两者接触的方式,更详细而言以与两者面接触的方式固定于可动触头13。第1结合部141固定于在可动触头13中与设有可动触点22的面(第1面231)相反的一侧的面(第2面232)。因此,在可动触头13从第2位置向第1位置移动时,能够减小在连结部14中与被结合部132的顶端接触的部位从被结合部132承受的力,能够使第1结合部141与可动触头13的结合稳定化。
另外,第1结合部141也可以固定于第1面231。
第2结合部142是在连结部14中结合并固定于第2连接端子12的部分。第2结合部142为板状。第2结合部142固定于第2连接端子12的下端。第2结合部142以与第2连接端子12的下端接触的方式,更详细而言以第2连接端子12的下端设为平坦面,与第2连接端子12的下端的平坦面面接触的方式固定于第2连接端子12。
变形部143位于第1结合部141与第2结合部142之间。变形部143在从前方观察时弯曲为大致U字形(或者大致J字形)。第1结合部141和第2结合部142在第1结合部141与第2结合部142排列的方向(左右方向)上向相互远离变形部143的两端的方向延伸。变形部143以根据可动触头13的上下方向(第1方向D1)的移动而使将第1结合部141和第2结合部142连结的直线距离变化的方式变形。
在连结部14中,第2结合部142位于比第1结合部141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3所示,连结部14由多个金属片140重叠而成的层叠构造体构成。金属片140例如能够使用铜箔。在此,连结部14具备层叠铜箔。层叠铜箔也被称为“科普尔”、“shunt(日文:シャント)”、“盎司铜板”等,是重叠多张较薄的铜箔(或者铜条),在连结部1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将铜箔彼此相互结合而成的构件。一张铜箔的厚度例如为0.2mm以下。另外,图3是示意图,实际的金属片140的层叠张数不限于图示的张数(在图3中为6张),例如也可以为100张左右。
在层叠铜箔的两端中的各端,多张铜箔相互结合。在层叠铜箔的两端中的各端,设有相对于铜箔独立的铜板,多张铜箔和该铜板通过焊接等结合。另外,也可以是,在层叠铜箔的两端中的各端,在重叠多张铜箔而成的层叠构造体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铜板,铜板与层叠构造体铆接固定。层叠铜箔的两端部(结合部分)是连结部14的第1结合部141和第2结合部142。第1结合部141和第2结合部142分别具有刚性,难以变形。
在层叠铜箔中,在两端的结合部分以外(以下,也称为“中央部分”),铜箔彼此不结合。对于层叠铜箔而言,在层叠铜箔的中央部分,能够在多张铜箔的层叠方向上变形。另外,在层叠铜箔中多张铜箔间的间隔设为能够变动。层叠铜箔的中央部分是连结部14的变形部143。对于层叠铜箔的中央部分而言,包含层叠铜箔的两端部排列的方向(左右方向)和多张铜箔的层叠方向(上下方向)这两者的平面(与图1的纸面平行的面)内的挠性比与该平面正交的方向(图1的纸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挠性高(容易变形)。即,对于连结部14的变形部143的挠性而言,沿着包含上下方向(第1方向D1)和左右方向(第1连接端子11与第2连接端子12排列的方向)这两者的一平面的方向的挠性比与该一平面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的挠性高。
期望的是,连结部14构成为:在可动触头13位于第1位置(参照图2)与第2位置(参照图1)之间的中间位置时,施加于连结部14的应力的沿着第1方向D1(上下方向)的分量最小。具体而言,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14由层叠铜箔构成,在多张铜箔的层叠方向(上下方向)上具有弹性。因此,连结部14具有不对连结部14施加重力以外的外力的自然状态(与弹簧的自然长度对应的状态)。连结部14以在可动触头13位于上述的中间位置时成为自然状态的方式固定于可动触头13和第2连接端子12。
在连结部14的第1结合部141位于比变形部143为自然状态的情况靠上方的位置的情况下,在连结部14产生与由第1结合部141的向上方的移动引起的变形部143的变形相应的应力。作为位于比变形部143为自然状态的情况靠上方的位置的情况,例如,存在可动触头13处于第1位置的情况(参照图2)。变形部143具有挠性。因此,变形部143的第2结合部142侧(左侧)的端部的应力比变形部143的第1结合部141侧(右侧)的端部的应力小。即,变形部143作为使因可动触头13的移动而在连结部14产生的应力降低的应力降低部发挥功能。
若可动触头13从第1位置沿着第1方向D1向下方(朝向第2位置)移动,则连结部14的第1结合部141随着可动触头13的移动而向下方移动。另一方面,无论可动触头13如何移动,连结部14的第2结合部142都维持在与第2连接端子12接触的位置。
在连结部14的第1结合部141位于比变形部143为自然状态的情况靠下方的位置的情况下,在连结部14产生与由第1结合部141的向下方的移动引起的变形部143的变形相应的应力。作为位于比变形部143为自然状态的情况靠下方的位置的情况,例如,存在可动触头13处于第2位置的情况(参照图1)。在该情况下也是,变形部143使应力降低,从而变形部143的第2结合部142侧(左侧)的端部的应力比变形部143的第1结合部141侧(右侧)的端部的应力小。
若可动触头13从第2位置沿着第1方向D1向上方(朝向第1位置)移动,则连结部14的第1结合部141随着可动触头13的移动而向上方移动。另一方面,无论可动触头13如何移动,连结部14的第2结合部142都维持在与第2连接端子12接触的位置。
在此,连结部14的第1结合部141通过焊接固定(接合)于可动触头13。在此,第1结合部141通过激光焊接固定于可动触头13,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超声波接合或电阻焊接固定于可动触头13,也可以通过铆接固定于可动触头13。
在通过激光焊接将第1结合部141接合于可动触头13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激光的扫描方向在包含第1结合部141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面内沿着同第1结合部141与变形部143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第1结合部141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为了说明,在图4中用实线的箭头A1表示通过激光焊接将第1结合部141接合于可动触头13的情况的激光的扫描方向。在激光焊接中,在改变第1结合部14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的同时进行多次沿着第1结合部141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的激光的扫描即可。
若激光的扫描方向为在包含第1结合部141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面内同第1结合部141与变形部143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则与扫描方向为第1结合部141与变形部143排列的方向的情况相比,第1结合部141难以从可动触头13剥离。
在此,第2结合部142通过焊接接合于第2连接端子12。在此,第2结合部142通过激光焊接固定于第2连接端子12,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超声波接合或电阻焊接固定于第2连接端子12,也可以通过铆接固定于第2连接端子12。
在通过激光焊接将第2结合部142接合于第2连接端子12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激光的扫描方向在包含第2结合部142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面内沿着同第2结合部142与变形部143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第2结合部142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为了说明,在图4中用实线的箭头A2表示通过激光焊接将第2结合部142接合于第2连接端子12的情况的激光的扫描方向。
若激光的扫描方向为在包含第2结合部142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面内同第2结合部142与变形部143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则与扫描方向为第1结合部141与变形部143排列的方向的情况相比,第2结合部142难以从可动触头13剥离。
另外,优选的是,在可动触头13中与第1结合部141结合的面与在第2连接端子12中与第2结合部142结合的面朝向相同的一侧(在此为下侧)。在该情况下,能够对第1结合部141和第2结合部142从相同的方向照射激光而进行激光焊接,能够简化制造工序。
可动触头13收纳于壳体17。可动触头13根据利用电磁体装置3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轴19的移动而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由此,可动触头13沿着上下方向(第1方向D1)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图2表示可动触头13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可动触头13的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图1表示可动触头13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可动触头13的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分离。
因而,在可动触头13处于第1位置时(参照图2),第1连接端子11与第2连接端子12之间经由可动触头13和连结部14短路。若可动触头13处于第1位置,则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因此第1连接端子11经由固定触点21、可动触点22、触头主体131、被结合部132以及连结部14与第2连接端子12电连接。因此,在可动触头13处于第1位置时,触点装置2形成从电池向负载供给直流电力的供给路径。另一方面,在可动触头13处于第2位置时(参照图1),第1连接端子11与第2连接端子12之间的内部电路被切断。因此,在可动触头13处于第2位置时,触点装置2切断从电池向负载供给直流电力的供给路径。
在触点装置2中,在变形部143中与在变形部143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最小面积比在可动触头13中与在可动触头13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最小面积大。在此,在连结部14由导电性的金属片的层叠构造体(例如:层叠铜箔)构成的情况下,在变形部143中与在变形部143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St是指,在设为1张金属片的该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S10时,多个金属片的面积S10的合计。例如,若金属片的张数为n张,则St=n×S10。触点装置2满足上述的截面积的关系,因此当在内部电路流通较大的电流而内部电路发热的情况下,与变形部143相比,在可动触头13(截面的面积最小的部分)中容易产生热。即,在触点装置2中,变形部143处的发热被抑制。由于变形部143处的发热被抑制,随着发热而产生的变形部143处的弹性模量的变化等被抑制,触点装置2的导通和切断的可靠性提高。
保持件15具有下壁151和一对侧壁(前壁和后壁)152。
一对侧壁152从下壁151的前后的端缘向上方突出。在一对侧壁152之间配置有可动触头13。
在下壁151的下表面固定有轴19的上端部。在下壁151的上表面的中央形成有圆柱状的突部。
压接弹簧16是压缩螺旋弹簧。压接弹簧16配置于保持件15的下壁151的上表面与可动触头13的下表面之间。压接弹簧16的上端与可动触头13的下表面接触。压接弹簧16的下端嵌套于在保持件15的下壁151的上表面形成的突部。在此,压接弹簧16的中心与轴19的中心一致。压接弹簧16对可动触头13施加向上(可动触点22朝向固定触点21的方向)的力。
壳体17例如是氧化铝(alumina)等陶瓷制。壳体17形成为左右方向上的长度比前后方向上的长度长的中空的长方体状。壳体17的下表面开口。壳体17收纳固定触点21、可动触头13以及连结部14。壳体17是收纳固定触点21和可动触点22的触点收纳室S1。在壳体17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通过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的一对开口孔。一对开口孔分别形成为圆形状,沿着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壳体17的上壁。第1连接端子11通过一侧(右侧)的开口孔,第2连接端子12通过另一侧(左侧)的开口孔。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与壳体17通过钎焊气密地结合。
壳体17形成为收纳固定触点21、可动触头13以及连结部14的箱状即可,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这样的中空的长方体状,例如也可以为中空的椭圆筒状、中空的多棱柱状等。即,在此所说的箱状是指在内部具有收纳固定触点21、可动触头13以及连结部14的空间的全部形状,主旨并非限定于长方体状。壳体17不限于陶瓷制,例如,也可以由玻璃或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也可以是金属制。
如图5所示,在壳体17的内表面(前壁的后表面和后壁的前表面)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一对突部171。例如,可动触头13存在以轴19为中心而向图5的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可能性。通过使保持件15或可动触头13与突部171接触,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阻止可动触头13的旋转。触点装置2具备作为旋转限制部50的突部171。旋转限制部50相对于固定触点21相对固定,限制可动触头13绕与轴19的轴心平行的轴线(上下方向的轴线)旋转。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图2中省略突部171的图示。
另外,突部171设于固定触点21的附近。特别期望的是,突部171在可动触头13的长度方向上设于可动触点22与保持件15之间的位置。在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流通于包含可动触点22和固定触点21的电路的状态下,若从固定触点21拉开可动触点22,则有时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之间产生电弧。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2中,通过设置突部171,产生的电弧难以移动至保持件15。即,突部171也作为限制电弧的移动范围的电弧限制部发挥功能。
凸缘18由非磁性的金属材料形成。非磁性的金属材料例如为SUS304等奥氏体系不锈钢。凸缘18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中空的矩形框状。
例如,凸缘18配置于壳体17与电磁体装置3之间(参照图1和图2)。凸缘18相对于壳体17和电磁体装置3的后述的轭铁上板311气密接合。由此,能够使被壳体17和凸缘18、轭铁上板311包围的触点装置2的内部空间成为气密空间。凸缘18也可以不是非磁性,例如,也可以是42合金等以铁为主要成分的合金。
(1.2.2)电磁体装置
接着,说明电磁体装置3的结构。
电磁体装置3在触点装置2的可动触头13的移动方向(第1方向D1)上位于相对于可动触头13而言与存在固定触点21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如图1和图2所示,电磁体装置3具有定子32、动子33以及励磁线圈34。电磁体装置3利用在向励磁线圈34通电时利用励磁线圈34产生的磁场向定子32吸引动子33,使动子33朝向定子32移动。
电磁体装置3除了具有定子32、动子33以及励磁线圈34以外,还具有包含轭铁上板311的轭铁31、筒体36、复位弹簧38以及线圈骨架39。
定子32是形成为从轭铁上板311的中央部朝向动子33突出的形状的圆筒状的固定铁心。定子32的一端部(上端部)固定于轭铁上板311。
动子33是形成为圆柱状的可动铁心。动子33以与定子32相对的方式配置。动子33构成为能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动子33在动子33的一端面与定子32接触的励磁位置(参照图2)与动子33的一端面与定子32分离的非励磁位置(参照图1)之间移动。在本公开中所说的“励磁位置”是励磁线圈34通电时的动子33的位置。另外,在本公开中所说的“非励磁位置”是励磁线圈34非通电时的动子33的位置。
励磁线圈34以使励磁线圈34的中心轴线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向配置。在励磁线圈34的内侧配置有定子32和动子33。
轭铁31以包围励磁线圈34的方式配置,与定子32和动子33一起形成供在励磁线圈34通电时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因此,轭铁31、定子32以及动子33均由磁性材料形成。轭铁上板311构成该轭铁31的局部。
复位弹簧38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定子32的内侧。复位弹簧38是对动子33向非励磁位置施力的螺旋弹簧。复位弹簧38的一端(下端)与动子33的一端面接触,复位弹簧38的另一端(上端)与定子32接触(参照图1)。
线圈骨架39是合成树脂制,供励磁线圈34卷绕。励磁线圈34的线圈端子341通过线圈骨架39所具备的上下一对凸缘部中的上侧的凸缘部的内部而暴露于外部。
轴19向触点装置2传递利用电磁体装置3产生的驱动力。
轴19由非磁性材料形成。轴19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棒状。轴19的一端(上端)固定于保持件15的下壁151,通过在轭铁上板311的中央部形成的贯通孔、定子32的内侧以及复位弹簧38的内侧,其另一端(下端)固定于动子33。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可动触点22与被结合部132排列的方向上,轴19的轴心位于可动触点22与被结合部132之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触点22与被结合部132排列的方向上,从压接弹簧16向可动触头13作用的力的作用点(可动触头13的与压接弹簧16接触的接触部位)位于可动触点22与被结合部132之间。
筒体36形成为一端面(上端面)开口的有底圆筒状。在筒体36的内部收纳有定子32、动子33、复位弹簧38以及轴19的局部(下端部)。筒体36的开口周部接合于轭铁上板311。由此,筒体36将动子33的移动方向限制于上下方向,并且限定动子33的非励磁位置。筒体36气密接合于轭铁上板311的下表面。由此,能够确保由触点装置2的壳体17、凸缘18以及电磁体装置3的轭铁上板311包围的触点装置2的内部空间(触点收纳室S1)的气密性。
电磁体装置3的动子33根据利用电磁体装置3产生的驱动力而沿着上下方向移动,随之,轴19和保持件15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由此,触点装置2的可动触头13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1.3)动作
接着,说明电磁继电器1的动作。
当励磁线圈34未通电时(非通电时),在动子33与定子32之间未产生磁性吸引力,因此动子33在复位弹簧38的弹簧力的作用下位于非励磁位置。此时,轴19被向下方下拉。可动触头13支承于压接弹簧16,位于可动触头1的可动范围的下端位置即第2位置。因此,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分离(断开状态)。在该状态下,第1连接端子11与第2连接端子12之间非导通(参照图1)。
另一方面,在向励磁线圈34通电时,在动子33与定子32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因此动子33克服复位弹簧38的弹簧力而被向上方吸引,向励磁位置移动。此时,轴19被向上方上推,可动触头13、保持件15以及压接弹簧16一起向上方移动。由此,可动触头13向可动触头13的可动范围的上端位置即第1位置移动(闭合状态)。在该状态下,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经由可动触头13和连结部14导通(参照图2)。
电磁体装置3利用励磁线圈34的通电状态的切换控制作用于动子33的吸引力,使动子33沿着上下方向移动,从而产生用于切换触点装置2的断开状态和闭合状态的驱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继电器1是在未向励磁线圈34通电时可动触头13位于第2位置的所谓的常开型。因此,在动子33位于非励磁位置时,触点装置2成为断开状态,在动子33位于励磁位置时,触点装置2成为闭合状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2和具备该触点装置2的电磁继电器1中,可能引起内部电路的意外的切断的部位的数量仅为1个部位,因此能够使第1连接端子11与第2连接端子12之间的内部电路的导通状态稳定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2和具备该触点装置2的电磁继电器1中,连结部14包含多个金属片140(例如:铜箔)重叠而成的层叠构造体,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第2连接端子12与可动触头13之间的连接。
(2)变形例
以下,列举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说明的变形例能够适当组合来应用。另外,以下,有时也将上述的实施方式称为“基本例”。
(2.1)变形例1
参照图6、图7说明变形例1的触点装置2A。图6是可动触头13处于第2位置的情况(断开状态)的触点装置2A的剖视图,图7是可动触头13处于第1位置的情况(闭合状态)的触点装置2A的剖视图。
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A具备与基本例的触点装置2的连结部14不同的形状的连结部14A。在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A中,对与基本例的触点装置2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说明。
如图6所示,连结部14A包括第1结合部(结合部)141A、第2结合部142A以及变形部143A。连结部14A包含多个金属片重叠而成的层叠构造体,例如由层叠铜箔构成。
变形部143A在从前方观察时弯曲为大致U字形。变形部143A具有第1延伸部1431A、第2延伸部1432A以及中间部1433A。第1延伸部1431A在变形部143A中位于可动触头13侧(第1结合部141A)侧,从第1结合部141沿着上下方向(第1方向D1)延伸。第2延伸部1432A在变形部143A中位于第2连接端子12侧(第2结合部142A)侧。第2延伸部1432A与第1延伸部1431相对,沿着上下方向(第1方向D1)延伸。中间部1433A沿着与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左右方向)延伸,将第1延伸部1431A和第2延伸部1432A相连。
第1结合部141A是在连结部14A中结合并固定于可动触头13的部分。第1结合部141A在第1结合部141A与第2结合部142A排列的方向上自变形部143A的一端向远离第2结合部142A的方向延伸。第2结合部142A是在连结部14A中结合并固定于第2连接端子12的部分。第2结合部142A在第1结合部141A与第2结合部142A排列的方向上自变形部143A的另一端向朝向第1结合部141A的方向延伸。
变形部143A的第2延伸部1432A位于连结部14A的最左侧。变形部143A的第2延伸部1432A靠近壳体17的内侧面,沿着壳体17的内侧面延伸。换言之,第2延伸部1432A具有沿着触点收纳室S1的内侧面延伸的沿面部。另外,中间部1433A在可动触头13处于第1位置的情况和可动触头13处于第2位置的情况这两种情况下,位于比轴19的上端靠下侧的位置。
这样,在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A中,变形部143A具有第1延伸部1431A、第2延伸部1432A以及中间部1433A。因此,与基本例的变形部143相比,变形部143A的长度变长,挠性变高,能够进一步降低变形部143A的第2结合部142A侧的端部处的应力。
(2.2)变形例2~变形例4
参照图8、图9说明变形例2的触点装置2B。图8是可动触头13处于第2位置的情况(断开状态)的触点装置2B的剖视图,图9是可动触头13处于第1位置的情况(闭合状态)的触点装置2B的剖视图。
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B具有与变形例1的触点装置2A同样的构造,还包括移动限制部51。在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B中,对与变形例1的触点装置2A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说明。
移动限制部51用于限制连结部14的结合部141(可动触头13的被结合部132)的移动范围。移动限制部51例如是从壳体17B的上壁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棱柱状的突部172。移动限制部51相对于固定触点21或壳体17B相对固定。移动限制部51(突部172)用于限制可动触头13从第2位置朝向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的结合部141的移动范围。移动限制部51(突部172)在可动触头13沿着第1方向D1从第2位置朝向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下,与可动触头13的被结合部132接触,从而限制结合部141向第1方向D1移动。利用移动限制部51,能够控制第2位置的可动触头13的姿态(第1位置处被结合部132相对于可动触点22的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置)。
如图8所示,在可动触头13处于第2位置时,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之间的第1方向D1上的间隔同被结合部132与突部172之间的间隔大致相等。因而,在可动触头13从第2位置朝向第1位置移动时,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的大致同时,被结合部132与突部172接触(参照图9)。若向励磁线圈34通电,则轴19被向上方上推,可动触头13、保持件15以及压接弹簧16一起向上方移动。随着可动触头13的上方的移动,连结部14的变形部143变形。若可动触头13向上方移动,则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之后,轴19进一步向上方移动,从而压接弹簧16收缩,提高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之间的接触压力。
本变形例的移动限制部51在可动触头13沿着第1方向D1从第2位置朝向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的同时,限制结合部141向第1方向D1移动。
由此,能够利用压接弹簧16确保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之间的接触压力,同时使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的接触点稳定。
在图10、图11中表示变形例3的触点装置2C。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C具有与触点装置2B同样的构造,作为移动限制部52,具有从壳体17C的上壁的下表面突出的突部173。突出部173的长度比触点装置2B的突部172短。即,在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C中,在可动触头13沿着第1方向D1从第2位置朝向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即使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突部173也尚未与被结合部132接触。然后,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之后,利用施加于轴19的驱动力(向上的力),可动触头13以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的接触点为支点而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被结合部132与突部173接触(参照图11)。即,本变形例的移动限制部52在可动触头13沿着第1方向D1从第2位置朝向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之后,限制结合部141向第1方向D1移动。
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C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之后,在轴19进一步向上方移动时,可动触头13向一方向旋转,可动触点13相对于固定触点21滑动,可动触头13位于第1位置。根据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C,可动触点13相对于固定触点21滑动,从而能够利用压接弹簧16确保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之间的接触压力,同时减少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的粘连。
在图12、图13中表示变形例4的触点装置2D。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D具有与触点装置2B同样的构造,作为移动限制部53,具有从壳体17D的上壁的下表面突出的突部174。突出部174的长度比触点装置2B的突部172长。即,在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D中,在可动触头13沿着第1方向D1从第2位置朝向所述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之前,突部174与被结合部132接触(参照图12)。然后,可动触头13在施加于轴19的驱动力(向上的力)的作用下,在被结合部132与突部174接触之后,以被结合部132与突部174的接触点为支点而向图12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参照图13)。即,本变形例的移动限制部53在可动触头13沿着第1方向D1从第2位置朝向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之前,限制结合部141向第1方向D1移动。
根据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D,能够利用压接弹簧16确保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之间的接触压力,同时使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的接触点稳定。
(2.3)变形例5
参照图14、图15说明变形例5的触点装置2E。图14是可动触头13处于第2位置的情况(断开状态)的触点装置2E的剖视图,图15是可动触头13处于第1位置的情况(闭合状态)的触点装置2E的剖视图。
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E具备与基本例的触点装置2的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不同的形状的第1连接端子11E和第2连接端子12E。在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E中,对与基本例的触点装置2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说明。
第1连接端子11E和第2连接端子12E分别是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厚度,左右方向上的长度比前后方向上的长度长的板状的构件。第1连接端子11E和第2连接端子12E沿着可动触头13的长度方向排列。第1连接端子11E以局部(右端部)从壳体17E的右表面突出的状态保持于壳体17E。第2连接端子12E以局部(左端部)从壳体17E的左表面突出的状态保持于壳体17E。具体而言,第1连接端子11和第2连接端子12分别以贯穿在壳体17E的右壁和左壁形成的开口孔的状态固定于壳体17E。
第1连接端子11E在第1连接端子11E的左端的下表面具有固定触点21E。在第2连接端子12E的右端的下表面固定有连结部14的第2结合部142。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层叠铜箔的结合部分(连结部14的第2结合部142)也可以兼作第2连接端子12E。即,也可以是,连结部14的第2结合部142的局部(左端部)以从壳体17E的左表面突出的状态保持于壳体17E,连接于外部电路。
在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E中也是,能够使第1连接端子11E与第2连接端子12E之间的内部电路的导通状态稳定化,能够稳定地维持第2连接端子12E与可动触头13之间的连接。
(2.4)变形例6
参照图16说明变形例6的触点装置2F。
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F具有与变形例1的触点装置2A同样的构造,在可动触头13从第2位置起使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之后(参照图7),轴19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可动触头13的第2端(被结合部132侧的端)相对于第1端(可动触点22侧的端)向从第2位置朝向第1位置的方向(向上)相对移动,可动触头13向第1位置移动(参照图16)。
根据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F,在励磁线圈34通电时,当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之后,轴19进一步向上方移动时,可动触头13向一方向旋转,可动触点13相对于固定触点21滑动。在励磁线圈34的通电被解除时也是,可动触点13相对于固定触点21滑动。因此,能够减少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之间的粘连。
(2.5)变形例7
参照图17说明变形例7的触点装置2G。
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2G具有与基本例的触点装置2同样的构造,具备宽度(前后方向的尺寸)比基本例的触点装置2的连结部14的宽度(前后方向的尺寸)大的连结部14G。
本变形例的连结部14G的第2结合部142G和变形部143G的宽度比可动触头13的宽度大。根据本变形例的连结部14G,与基本例的连结部14相比,连结部14G的变形部143G在与包含上下方向(第1方向D1)和左右方向这两者的一平面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上更难以变形。
(2.6)其他变形例
变形例1~变形例7的触点装置2A~2G也可以代替基本例的触点装置2而在电磁继电器1中使用。
触点装置2、2A~2G也可以不具备保持件15。例如,也可以是,可动触头139具有沿着厚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在轴19的上端设有凸缘部,轴19以通过可动触头13的贯通孔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压接弹簧16例如也可以配置于可动触头13的下表面与轭铁上板311之间。
连结部14、14A不限于层叠铜箔,也可以是编织线。
在基本例和变形例1~变形例7的触点装置2、2A~2G中,变形部143、143A、143G具有向远离第2连接端子12的方向(向下)突出的形状,但也可以具有向靠近第2连接端子12的方向(向上)突出的形状。
连结部14、14A的结合部141、141A也可以结合于可动触头13的第1面231。
旋转限制部50和/或移动限制部51~53也可以代替设于壳体17、17B~17D的突部171~174而具备设于可动触头13的突部,或者在设于壳体17、17B~17D的突部171~174的基础上具备设于可动触头13的突部。
电磁继电器1也可以是在未向励磁线圈34通电时触点装置2成为闭合状态的所谓的常闭型。
当在变形部143中与在变形部143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最小面积比在可动触头13中与在可动触头13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最小面积大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变形部143的宽度比可动触头13的宽度大,也可以是,变形部143的厚度比可动触头13的厚度大。
(3)总结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等,公开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1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2A~2G包括第1连接端子11、11E、可动触头13、第2连接端子12、12E以及连结部14、14A、14G。第1连接端子11、11E具有固定触点21。可动触头13具有可动触点22。可动触头13根据轴19的移动而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的第1位置和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分离的第2位置之间沿着一方向(第1方向D1)移动,该轴19根据驱动力而移动。连结部14、14A、14G将可动触头13与第2连接端子12、12E之间连结。可动触头13具有被结合部132。连结部14、14A、14G具有结合部141、141A和变形部143、143A、143G。结合部141、141A结合并固定于可动触头13的被结合部132。变形部143、143A、143G位于结合部141、141A与第2连接端子12、12E之间。变形部143、143A、143G根据可动触头13的上述一方向的移动而变形。
根据该技术方案,在第1连接端子11、11E与第2连接端子12、12E之间的电路仅具备一个由固定触点21和可动触点22构成的组。因此,能够使第1连接端子11、11E与第2连接端子12、12E之间的内部电路的导通状态稳定化。
在第2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2A~2G中,在第1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可动触点22与被结合部132排列的方向上,在从上述一方向观察时轴19的轴心位于可动触点22与被结合部132之间。
根据该技术方案,在可动触头13处于第1位置的情况下,能够稳定地保持可动触头13。
在第3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B~2D中,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触点装置还具备用于限制结合部141A的移动范围的移动限制部51~53。移动限制部51~53用于限制可动触头13从第2位置朝向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的结合部141A的移动范围。
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确保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之间的接触压力,同时使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的接触点稳定。
在第4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D中,在第3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可动触头13沿着上述一方向从第2位置朝向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移动限制部53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之前限制结合部141A向上述一方向移动。
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确保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之间的接触压力,同时使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的接触点稳定。
在第5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C中,在第3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可动触头13沿着上述一方向从第2位置朝向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移动限制部52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之后限制结合部141A向上述一方向移动。
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确保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之间的接触压力,同时使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的接触点稳定。
在第6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B中,在第3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可动触头13沿着上述一方向从第2位置朝向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移动限制部51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的同时限制结合部141A向上述一方向移动。
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确保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之间的接触压力,同时使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的接触点稳定。
在第7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A~2D、2F中,在第1~第6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变形部143A具有:第1延伸部1431A,其从结合部141A沿着上述一方向延伸;第2延伸部1432A,其与第1延伸部1431A相对,沿着上述一方向延伸;以及中间部1433A,其将第1延伸部1431A和第2延伸部1432A相连。
根据该技术方案,变形部143A的长度变长,挠性变高,能够降低变形部143A的第2连接端子12侧的端部处的应力。
在第8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A~2D、2F中,在第7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触点装置具备用于收纳固定触点21和可动触点22的触点收纳室S1。第2延伸部1432A具有沿着触点收纳室S1的内侧面延伸的沿面部。
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变形部143A的第2连接端子12侧的端部处的应力。
在第9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2A~2G中,在第1~第8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变形部143、143A、143G中与在变形部143、143A、143G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最小面积比在可动触头13中与在可动触头13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最小面积大。
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抑制变形部143、143A、143G处的发热。
在第10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2A~2G中,在第1~第9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施加于连结部14、14A、14G的应力的沿着上述一方向的分量在可动触头13位于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最小。
根据该技术方案,无论是在使可动触头13向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还是在使可动触头13向第2位置移动的情况下,施加于连结部14、14A、14G的应力都不会变得过大。
在第11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2A~2G中,在第1~第10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连结部14、14A、14G包含多个金属片140重叠而成的层叠构造体。
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稳定地维持第2连接端子12、12E与可动触头13之间的连接。
在第12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2A~2G中,在第1~第11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结合部141、141A固定于在可动触头13中与同固定触点21相对的面(第1面231)相反的一侧的面(第2面232)。
根据该技术方案,与结合部141、141A固定于在可动触头13中设有可动触点22的面231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结合部141、141A与可动触头13的结合稳定化。
在第13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2A~2G中,在第1~第12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被结合部132比在可动触头13中与被结合部132相邻的部位薄。
根据该技术方案,可动触头13与连结部14结合的部分难以变厚。
在第14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2A~2G中,在第1~第13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触点装置还包括旋转限制部50,该旋转限制部50相对于固定触点21相对固定,用于限制可动触头13绕与轴19的轴心平行的轴线旋转。
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限制可动触头13旋转。
在第15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F中,在第1~第14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动触头13形成为在与上述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较长。可动触点22设于可动触头13的长度方向的第1端。被结合部132设于可动触头13的长度方向的第2端。在可动触头13从第2位置向第1位置移动而使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之后,可动触头13的第2端相对于第1端向从第2位置朝向第1位置的方向相对移动。
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的粘连。
在第16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2A~2G中,在第1~第15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变形部143、143A、143G具有挠性。对于变形部143、143A、143G的挠性而言,沿着包含上述一方向和第1连接端子11、11E与第2连接端子12、12E排列的方向这两者的一平面的方向的挠性比与上述一平面正交的方向的挠性高。
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抑制变形部143、143A、143G沿着与上述一平面正交的方向变形。
在第17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2A~2G中,在第1~第16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可动触头13位于第1位置的情况和可动触头13位于第2位置的情况中的各情况下,变形部143、143A、143G的第2连接端子12、12E侧的端部的应力比变形部143、143A、143G的可动触头13侧的端部的应力小。
根据该技术方案,在变形部143、143A、143G中,能够降低第2连接端子12、12E侧的端部的应力。
第18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2A~2G包括第1连接端子11、11E、可动触头13、第2连接端子12、12E以及连结部14、14A、14G。第1连接端子11、11E具有固定触点21。可动触头13具有可动触点22。可动触头13根据轴19的移动而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的第1位置和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分离的第2位置之间沿着第1方向D1移动,该轴19根据驱动力而移动。连结部14、14A、14G将可动触头13与第2连接端子12、12E之间连结。连结部14、14A、14G包含多个金属片140重叠而成的层叠构造体。
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稳定地维持第2连接端子12、12E与可动触头13之间的连接。
第19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1包括第1~第18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2、2A~2G、轴19以及驱动部(电磁体装置3)。驱动部具有励磁线圈34,该驱动部根据励磁线圈34的通电与非通电的切换而对轴19施加驱动力。
根据该技术方案,利用驱动部,能够切换触点装置2、2A~2G的状态。

Claims (19)

1.一种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触点装置包括:
第1连接端子,其具有固定触点;
可动触头,其具有可动触点,该可动触头根据轴的移动而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第1位置和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分离的第2位置之间沿着一方向移动,该轴根据驱动力而移动;
第2连接端子;以及
连结部,其将所述可动触头与所述第2连接端子之间连结,
所述可动触头具有被结合部,
所述连结部具有:
结合部,其结合并固定于所述可动触头的所述被结合部;以及
变形部,其位于所述结合部与所述第2连接端子之间,根据所述可动触头的所述一方向的移动而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被结合部排列的方向上,在从所述一方向观察时所述轴的轴心位于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被结合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触点装置还具备用于限制所述结合部的移动范围的移动限制部,
所述移动限制部用于限制所述可动触头从所述第2位置朝向所述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的所述结合部的移动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触头沿着所述一方向从所述第2位置朝向所述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移动限制部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之前限制所述结合部向所述一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触头沿着所述一方向从所述第2位置朝向所述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移动限制部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之后限制所述结合部向所述一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触头沿着所述一方向从所述第2位置朝向所述第1位置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移动限制部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同时限制所述结合部向所述一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部具有:
第1延伸部,其从所述结合部沿着所述一方向延伸;
第2延伸部,其与所述第1延伸部相对,沿着所述一方向延伸;以及
中间部,其将所述第1延伸部和所述第2延伸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触点装置具备用于收纳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的触点收纳室,所述第2延伸部具有沿着所述触点收纳室的内侧面延伸的沿面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变形部中与在所述变形部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最小面积比在所述可动触头中与在所述可动触头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最小面积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施加于所述连结部的应力的沿着所述一方向的分量在所述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第2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最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包含多个金属片重叠而成的层叠构造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部固定于在所述可动触头中与同所述固定触点相对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结合部比在所述可动触头中与所述被结合部相邻的部位薄。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触点装置还包括旋转限制部,该旋转限制部相对于所述固定触点相对固定,用于限制所述可动触头绕与所述轴的轴心平行的轴线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头形成为在与所述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较长,所述可动触点设于所述可动触头的长度方向的第1端,所述被结合部设于所述可动触头的长度方向的第2端,
在所述可动触头从所述第2位置向所述第1位置移动而使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之后,所述可动触头的所述第2端相对于所述第1端向从所述第2位置朝向所述第1位置的方向相对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部具有挠性,对于所述变形部的挠性而言,沿着包含所述一方向和所述第1连接端子与所述第2连接端子排列的方向这两者的一平面的方向的挠性比与所述一平面正交的方向的挠性高。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1位置的情况和所述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2位置的情况中的各情况下,所述变形部的所述第2连接端子侧的端部的应力比所述变形部的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的应力小。
18.一种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触点装置包括:
第1连接端子,其具有固定触点;
可动触头,其具有可动触点,该可动触头根据轴的移动而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第1位置和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分离的第2位置之间沿着一方向移动,该轴根据驱动力而移动;
第2连接端子;以及
连结部,其将所述可动触头与所述第2连接端子之间连结,
所述连结部包含多个金属片重叠而成的层叠构造体。
19.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该电磁继电器包括:
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
所述轴;以及
驱动部,其具有励磁线圈,该驱动部根据所述励磁线圈的通电与非通电的切换而对所述轴施加所述驱动力。
CN202010321880.8A 2019-04-26 2020-04-22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Pending CN1118635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6742 2019-04-26
JP2019086742A JP2020184425A (ja) 2019-04-26 2019-04-26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3537A true CN111863537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85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1880.8A Pending CN111863537A (zh) 2019-04-26 2020-04-22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84425A (zh)
CN (1) CN1118635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0569A (zh) * 2021-01-07 2021-05-18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铜基粉末触头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触头构成的继电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0569A (zh) * 2021-01-07 2021-05-18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铜基粉末触头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触头构成的继电器
CN112820569B (zh) * 2021-01-07 2022-10-14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铜基粉末触头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触头构成的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84425A (ja) 2020-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1532B2 (en) Contac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mounted with same
JP5829616B2 (ja) 継電器
CN106057586B (zh)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继电器
JP7126227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06057584B (zh)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继电器
WO2018131639A1 (ja) 接点装置、電磁継電器、電気機器
KR102159887B1 (ko) 전자기 릴레이
KR20110014234A (ko) 전자 계전기
CN111863537A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JP2009199894A (ja) 電磁継電器
CN112955993B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JP2007018913A (ja) 複合型電磁継電器
JPWO2019167825A1 (ja) 接点装置モジュール、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CN111406301A (zh) 触点模块、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模块以及电气设备
CN111406302A (zh)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继电器
WO2020022231A1 (ja) 電磁石装置、電磁継電器
JP6964252B2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CN110520957B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JP2006310251A (ja) リレー用導電バー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WO2020013224A1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CN111164721A (zh)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JP6667150B2 (ja) 電磁継電器
JP5320226B2 (ja) 接点装置
CN115910691A (zh) 电磁继电器
JP2021064538A (ja) 電磁継電器及び電気接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