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5747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5747A
CN117475747A CN202310657699.8A CN202310657699A CN117475747A CN 117475747 A CN117475747 A CN 117475747A CN 202310657699 A CN202310657699 A CN 202310657699A CN 117475747 A CN117475747 A CN 117475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chip
power
power supply
combination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576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靖
肖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576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57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5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5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驱动模块,设于显示区域一侧,至少包括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第一驱动芯片至第二驱动芯片的排布方向设为第一方向;扇形走线区,包括多条走线,多条走线连接显示区域与驱动模块;供电模块,包括设于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之间的电路板、设于电路板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源引脚、以及连接驱动模块与电源引脚的电源走线,各电源引脚与电源走线一一对应连接,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电源引脚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本申请将电路板设置在相邻的间隔设置的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之间,充分利用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之间的空间实现窄边框。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显示面板的屏占比要求越来越高,窄边框设计已经成为了显示面板的一大发展趋势。
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中设置若干走线和元件,这些走线和元件占据的空间较大。其中,驱动芯片用于向显示区域的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电压以控制各像素单元的显示,供电模块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与驱动芯片,供电模块包含FPC(Flexible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FPC设置在驱动芯片下方,无法达到对空间的最优利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将电路板设置在相邻的间隔设置的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之间,充分利用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之间的空间实现窄边框。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
驱动模块,设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所述驱动模块至少包括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至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排布方向设为第一方向;
扇形走线区,所述扇形走线区包括多条走线,所述多条走线连接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驱动模块;
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之间的电路板、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源引脚、以及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电源引脚的电源走线,各所述电源引脚与所述电源走线一一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电源引脚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电源走线靠近所述电源引脚的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沿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中心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第一电源引脚组合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连接的所述电源引脚,第二电源引脚组合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连接的所述电源引脚,所述第一电源引脚组合各电源引脚的连线设为第一延伸线,所述第二电源引脚组合各电源引脚的连线设为第二延伸线,所述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二延伸线非重合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扇形走线区包括沿所述中心线对称布置的第一走线组合和第二走线组合,所述第一走线组合和所述第二走线组合均包括多条走线,所述第一走线组合的走线连接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所述第二走线组合的走线连接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二延伸线平行,所述第一电源引脚组合中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电源引脚靠近扇形走线区,所述第二电源引脚组合中靠近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电源引脚靠近扇形走线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二延伸线相交,且所述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二延伸线的交点靠近所述扇形走线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空闲引脚,所述空闲引脚不与所述电源走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共享引脚,各所述电源引脚至多与一个所述共享引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扇形走线区中各所述走线阻抗相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
驱动模块,设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所述驱动模块至少包括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至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排布方向设为第一方向;
扇形走线区,所述扇形走线区包括多条走线,所述多条走线连接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驱动模块;
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之间的电路板、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源引脚、以及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电源引脚的电源走线,各所述电源引脚与所述电源走线一一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电源引脚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电源走线靠近所述电源引脚的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沿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中心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第一电源引脚组合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连接的所述电源引脚,第二电源引脚组合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连接的所述电源引脚,所述第一电源引脚组合各电源引脚的连线设为第一延伸线,所述第二电源引脚组合各电源引脚的连线设为第二延伸线,所述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二延伸线非重合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扇形走线区包括沿所述中心线对称布置的第一走线组合和第二走线组合,所述第一走线组合和所述第二走线组合均包括多条走线,所述第一走线组合的走线连接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所述第二走线组合的走线连接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二延伸线平行,所述第一电源引脚组合中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电源引脚靠近扇形走线区,所述第二电源引脚组合中靠近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电源引脚靠近扇形走线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二延伸线相交,且所述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二延伸线的交点靠近所述扇形走线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空闲引脚,所述空闲引脚不与所述电源走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共享引脚,各所述电源引脚至多与一个所述共享引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扇形走线区中各所述走线阻抗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将电路板设置在相邻的间隔设置的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之间,并且电路板上的电源引脚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但不并列设置,而是同时在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上错位布置,充分利用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之间的空间,同时减少电路板上的电源引脚与驱动芯片的电源走线的弯折程度,实现窄边框,并且减少电源走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源引脚组合和第二电源引脚组合对称设置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源引脚组合和第二电源引脚组合平行设置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包含空闲引脚和共享引脚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显示区域;200、非显示区域;210、驱动模块;211、第一驱动芯片;212、第二驱动芯片;220、扇形走线区;221、第一走线组合;222、第二走线组合;230、供电模块;231、电路板;232、电源引脚;233、电源走线;234、空闲引脚;235、共享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100(AA,Active Area)和围绕显示区域100的非显示区域200,显示区域100用于显示画面,显示区域100包括多条沿列方向延伸的数据线,以及多列像素单元,数据线输入的参数决定对应连接的像素单元显示的颜色与亮度,非显示区域200用于设置电路元件、走线等结构。
非显示区域200包括驱动模块210、扇形走线区220以及供电模块230,驱动模块210设于显示区域100一侧,驱动模块210用于向显示区域100的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电压以控制各像素单元的显示,驱动模块210至少包括第一驱动芯片211和第二驱动芯片212,第一驱动芯片211至第二驱动芯片212的排布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其中,第一方向为驱动模块210临近的显示区域100边缘的延伸方向,即第一方向与驱动模块210临近的显示区域100边缘平行。驱动芯片包括第一驱动芯片211和第二驱动芯片212。
扇形走线区220包括多条走线,多条走线连接显示区域100的数据线和驱动模块210的驱动芯片,由于驱动芯片远远小于显示区域100,因此走线呈扇形分布,第一驱动芯片211和第二驱动芯片212间隔设置,且第一驱动芯片211和第二驱动芯片212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
供电模块230包括电路板231(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电源引脚232(Pad)以及电源走线233。由于第一驱动芯片211和第二驱动芯片212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将电路板231设于第一驱动芯片211和第二驱动芯片212之间,而不是将电路板231设于驱动模块210远离显示区域100的一侧,充分利用驱动模块210中相邻驱动芯片之间的空间,以实现窄边框。
各电源引脚232设于电路板231上,电源走线233连接驱动模块210的驱动芯片与各电源引脚232,供电模块230设置在玻璃基板上,电路板231上的引脚对应玻璃基板侧的绑定(Bonding)位置为FOG(FPC On Glass),因为增加电路板231上引脚的数量能够提高接触可靠性。此外,电路板231上的电源引脚232与外接电源连接,通过电源走线233向驱动模块210中各驱动芯片进行供电,最终实现显示区域100的画面显示。
各电源引脚232与电源走线233一一对应连接,由于驱动芯片尺寸有限,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第一驱动芯片211和第二驱动芯片212之间的空间有限,因此各电源引脚23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如果相邻的两电源引脚232并列设置,即如果相邻的两电源引脚232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完全重合,则连接各电源引脚232的电源走线233在电路板231上分布密集,影响信号传输效果,因此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电源引脚232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即各电源引脚23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但是不是并列设置,各电源引脚232均有部分区域不被相邻的电源引脚232遮挡,以便连接电源走线233。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电源走线233靠近电源引脚232的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即各电源走线233靠近电源引脚232的部分没有弯折,且相互平行,减小电源走线233的总长度,减小电阻。各电源走线233靠近驱动芯片的部分的分布则取决于驱动芯片中电源输入端的分布,本实施例不一一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模块210中各驱动芯片为相同配置参数的芯片,第一驱动芯片211和第二驱动芯片212沿中心线对称布置,中心线与第一方向垂直。与第一驱动芯片211连接的各电源引脚232设为第一电源引脚232组合,与第二驱动芯片212连接的各电源引脚232设为第二电源引脚232组合。
第一电源引脚232组合各电源引脚232的连线设为第一延伸线,第二电源引脚232组合各电源引脚232的连线设为第二延伸线,其中电源引脚232的连线为各电源引脚232相同位置的点的连线,例如第一延伸线为第一电源引脚232组合各电源引脚232的中心点的连线。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各电源引脚232可能并不是规则的形状,且相互并不完全相同,但由于电源引脚232的尺寸较小,因此各电源引脚232的连线实际为各电源引脚232位置分布的连线。
由于第一驱动芯片211和第二驱动芯片212沿第一方向布置,且由于第一驱动芯片211和第二驱动芯片212沿中心线对称布置,为了确保各电源走线233靠近电源引脚232的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不弯折,第一电源引脚232组合的和第二电源引脚232组合的各电源引脚232不能在一条线延伸布置,即当第一电源引脚232组合的各电源引脚232沿第一延伸线布置时,第二电源引脚232组合的各电源引脚232不能以第一电源引脚232组合中最后一个电源引脚232为起点沿第一延伸线布置,即不能使第一延伸线和第二延伸线不能重合。
其中,在各电源引脚232按照上述要求均间隔错位设置的前提下,第一延伸线和第二延伸线两者即不与第一方向平行,也不与第一方向垂直。
如图2所示,第一延伸线和第二延伸线平行设置,同时第一延伸线和第二延伸线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隔。或者如图1所示,第一延伸线和第二延伸线相交设置。又或者如图1所示,第一延伸线和第二延伸线相交,且沿中心线对称设置,其中,如果第一延伸线和第二延伸线沿中心线对称设置,则第一电源引脚232组合与第二电源引脚232组合沿中心线对称布置。相同配置参数且相同功能的多个元件对称设置,减小元件布置难度,同时使得画面显示效果具有对称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芯片211和第二驱动芯片212沿中心线对称布置,中心线与第一方向垂直。对应地,扇形走线区220包括沿中心线对称布置的第一走线组合221和第二走线组合222,第一走线组合221和第二走线组合222均包括多条走线,第一走线组合221的走线连接显示区域100与第一驱动芯片211,第二走线组合222的走线连接显示区域100与第二驱动芯片212。由于驱动芯片远远小于显示区域100,因此第一走线组合221和第二走线组合222走线均呈扇形分布,且由于第一走线组合221和第二走线组合222沿中心线对称布置,因此第一走线组合221和第二走线组合222之间存在倒V的空白区域没有布置走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走线组合221和第二走线组合222之间存在倒V的空白区域没有布置走线,因此尽量将电路板231上超出第一驱动芯片211和第二驱动芯片212之间的空间的电源引脚232布置在第一走线组合221和第二走线组合222之间的倒V空白区域,以实现窄边框。
如图2所示,当第一延伸线和第二延伸线平行设置,同时第一延伸线和第二延伸线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隔时,第一电源引脚232组合中远离第一驱动芯片211的电源引脚232靠近扇形走线区220,第二电源引脚232组合中靠近第二驱动芯片212的电源引脚232靠近扇形走线区220。如图1所示,当第一延伸线与第二延伸线相交设置,第一延伸线与第二延伸线的交点靠近扇形走线区220。即利用第一走线组合221和第二走线组合222之间的倒V空白区域布置电路板231上的电源引脚232,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实现窄边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供电模块230还包括设于电路板231上的空闲引脚234,空闲引脚234不与电源走线233连接,空闲引脚234的设置用于提高电路板231与玻璃基本的接触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供电模块230还包括设于电路板231上的共享引脚235,各电源引脚232至多与一个共享引脚235连接,即电源引脚232可能与一个共享引脚235连接,也可能电源引脚232不与任何共享引脚235连接。共享引脚235的设置用于提高电路板231与玻璃基本的接触可靠性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接触电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扇形走线区220中各走线阻抗相同。可以不同走线的金属层的厚度设置不同,例如金属层的膜厚度与不同子区域的扇出走线的长度相关。还可以在驱动芯片侧各不同的走线设置不同大小的补偿电阻。
本实施例中将电路板231设置在相邻的间隔设置的第一驱动芯片211和第二驱动芯片212之间,并且电路板231上的电源引脚23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但不并列设置,而是同时在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上错位布置,充分利用第一驱动芯片211和第二驱动芯片212之间的空间,同时减少电路板231上的电源引脚232与驱动芯片的电源走线233的弯折程度,实现窄边框,并且减少电源走线233。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
驱动模块,设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所述驱动模块至少包括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至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排布方向设为第一方向;
扇形走线区,所述扇形走线区包括多条走线,所述多条走线连接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驱动模块;
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之间的电路板、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源引脚、以及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电源引脚的电源走线,各所述电源引脚与所述电源走线一一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电源引脚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源走线靠近所述电源引脚的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沿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中心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第一电源引脚组合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连接的所述电源引脚,第二电源引脚组合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连接的所述电源引脚,所述第一电源引脚组合各电源引脚的连线设为第一延伸线,所述第二电源引脚组合各电源引脚的连线设为第二延伸线,所述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二延伸线非重合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走线区包括沿所述中心线对称布置的第一走线组合和第二走线组合,所述第一走线组合和所述第二走线组合均包括多条走线,所述第一走线组合的走线连接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所述第二走线组合的走线连接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二延伸线平行,所述第一电源引脚组合中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电源引脚靠近扇形走线区,所述第二电源引脚组合中靠近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电源引脚靠近扇形走线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二延伸线相交,且所述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二延伸线的交点靠近所述扇形走线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空闲引脚,所述空闲引脚不与所述电源走线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共享引脚,各所述电源引脚至多与一个所述共享引脚连接。
9.如权利要求2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走线区中各所述走线阻抗相同。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310657699.8A 2023-06-05 2023-06-05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4757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57699.8A CN117475747A (zh) 2023-06-05 2023-06-05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57699.8A CN117475747A (zh) 2023-06-05 2023-06-05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5747A true CN117475747A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22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57699.8A Pending CN117475747A (zh) 2023-06-05 2023-06-05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57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648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195688B1 (ko) 플렉시블 기판 및 전기 회로 구조체
US2022001910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102725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JP2007011368A (ja) 表示パネル、それを具備す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30090854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3630116B2 (ja) 電気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3178132A (zh) 覆晶薄膜组、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CN114237422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0401931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1747574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H1022170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4265516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7798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6829379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212083866U (zh) 一种超窄边框液晶显示结构
JP2000131673A (ja) 表示装置
JP3794186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H11305250A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0330480A (ja) 表示装置
JPH0530310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4512057B (zh) 显示面板
CN115188278B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397786B (zh)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4913779B (zh) 显示模组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